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新闻传播史笔记

世界新闻传播史笔记

世界新闻传播史笔记
世界新闻传播史笔记

5世界新闻传播史笔记

第一篇

第一章:从一般信息传播到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轨迹

1.5现代报刊得以在欧洲起源的五个相互依存的条件

现代:君士坦丁堡自1453年陷落之后的历史称为“现代史”,包含了我们所说的近代和现代两个时代。

依据恩格斯的分析,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产生的原因如下:

1)世界地理大发现时的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严格地说,威尼斯不是现代新闻传播的开端,屙屎欧洲中世纪“新闻信”传播发展的顶点,之后则示衰落。)

2)此时,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15~16世纪,欧洲大陆王权削弱诸侯势力的高涨时期,相对统一的国家,提供了商品相对自由流通的空间条件。割据减少的趋势,对于现代报刊来说,无论如何市一个必要的生存条件。)

3)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德,法,英)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的语言文字基础。(报刊的规模化传播,至少需要在一国或一种民族语言的使用区域内,采用通行的标准语,而相对应的文字又要以通行的标准语作为前提。)

4)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条件。

5)文艺复兴后,问你话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社会,为规模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以上五个条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1.6现代报刊遍及全球的三个环节

现代报刊的起源与其说是一个具体的“点”,不如说是一个在全球的历史发展过程。

1)15世纪中叶德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出现印刷新闻纸。

2)整个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商业民族在全球的经商中,无意中传播了欧式印刷术和简单的公报式的报纸。

3)从17世纪开始,英国作为工业民族逐步替代了西、葡、荷等国,有目的地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国,发展工商业,传播西方文化,将报刊一直到世界各地。(18~19世纪,现代报刊编辑世界各个角落,完成了起源的全过程。)

1.7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1)封建集权制下的“官报时期”

报刊诞生的时候,便受到王权的直接控制,或直接由政府部门创办报刊(1665英,1702俄),或者特许少数网全新人的出版商出版报刊(1631法),对报刊内容实行书包检查;同时严格查禁其他非官方的出版物。在殖民地,则由殖民当局代表王权形式书报检查。

此时期的检查,主要是禁止报道和讨论与本国政治相关的问题,禁止对官员的批评(任何批评,越是事实,越是诽谤),禁止一些当时宗教道德不允许报道的内容,而对于外国的政治新闻,只要不涉及本国政治,一般允许报道。

2)新闻自由条件下的“党报时期”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包括临近革命前夕的短暂时期)和革命成功以后的一段或长或短的时期,由于国家的基本政治体制、许多具体政策尚未确定,各阶级和各利益群体都要为自身赢得更多的革命果实而进行宣传活动。在结社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条件下,人们的热情集中在政治问题上,政党活动极为频繁。这种情况的典型国家是美国(独立战争至19世纪中叶,约60年),其他西方国家的党报时期语商业报刊并存时期,有时相当长。

3)“商业报刊时期”(或称自由报刊时期)

一般说来,一个国家大规模地出现廉价的大众化的报刊,是商业报刊时期到来的标志。

1.8电子媒介以几何级数的发展

21世纪世界新闻传播面临的情形是:无止境的传播技术创新、高度的商业化操作、全面的全球化趋势。

1.10世界新闻史的启示

1)全球性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现代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对新闻传播的社会化需求,只能来自市场经济,而不可能来自其他经济形态)

2)新闻自由政策的实行,需要各种综合条件:较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政治、文化历史中的额民主政治传统、公众和领袖人物基本的民主政治素养等等。否则,新闻自由只能成为频繁地政治事变的直接牺牲品。

第二篇

第二章欧洲新闻传播业历史发展概述

1.2现在欧洲新闻传播业的几个特点

1)世界日报发行量最为集中的地区

世界日报发行量的约40%,多数国家每千人拥有250份报纸。达到报纸发行的“饱和”。2)收音机和电视机几乎完全饱和的地区之一

3)政党报刊基本消失,让位给完全的商业报刊时代

4)广播电视大多实行公营与民营并行的体制

第三章英国新闻传播史

Q:为什么英国新闻传播业总是平稳而渐进地发展?

历史的延续性和英国政治的非绝对对立的发展传统,使得英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保持了相当长的延续性,商业性新闻传播业的发展遇到的阻力较小,发展呈渐进型;新闻传播史上没有因政治原因二出现的缎带的现象;各种媒介的小事基本上是经济竞争的结果,因政治原因而封闭媒介的情况偶尔发生,没有形成传统。

3.1英国早起的现代新闻刊物

15世纪末由于世界地理大发现而开始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时候,英国(并不是最早)国内开始出现从荷兰传过来的各种印刷新闻纸(1605,出版商伯特,作为特许的皇家出版公司成员,出版了最早的《约克郡谋杀案》),并进一步出现本册式的新闻书(1621.8.13鲍尔尼和阿切尔首次将荷兰或德国的新闻刊物翻译成英文,出版定期的《新闻周刊》)。

3.2(1641~1687)从英国大革命到“光荣革命”时期的报刊和新闻理论

1)弥尔顿《论出版自由》要点有三:

第一、揭示书报检查制度中存在的无法解开的矛盾,从而说明人在接受指挥方面应有的“知”的权利。(“书不在好坏,而在于读者”)

第二、强调革命者决不能因集团利益而自食诺言,重复封建王朝前置出版的政策。

第三、第一次明确提出,言论只出版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权利。

2)《牛津公报》

1660年国王查理二世的复辟后诞生,是英国第一家真正的报纸。

1665.11.16,穆迪曼,牛津,王室官报。英国第一种单页纸式、刊载新闻的、定期出版的印刷品。对开单张,两面印刷,每逢周一和周四出版。有较多的官方新闻,以及一些社会新闻,但是没有言论。从地24期起,迁回伦敦出版,改名为《伦敦公报》。该报出版至今,每周出版四次,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之一。

3.3(1688~1855)英国新闻政策的渐变与报刊业缓慢而持续的发展

1、新闻政策的渐进变化

1)知识税的建立和废除

建立:1712年,开征“知识税”(包括印花税、广告谁、纸张税及报刊副刊税)

最早反抗:1744~1745出版的日报《便士伦敦邮报》,拒绝缴纳印花税持续出版约300天。(反抗斗争持续了百年)

废除:1853年,废除广告税,1855年:废除印花税;1861年:废除纸张税——海洋法的英国,所有限制新闻出版的法律被废除即意味着英国新闻出版自由的最终确立。

2)禁止报道和评论政治新闻的管理被废除

约翰·威尔克斯1762年在《北方英国人》上批评国王乔治三世被捕,最后被判无罪释放。1771年,国会默认,1803年国会允许记者旁听,1831年增添记者席,1868通过法案承认记者报道和评论国会新闻不属于诽谤罪,1907年国会自设新闻处。

3)使用煽动诽谤罪压制新闻媒介的传统削弱

1769年“Junius批评国王“,记者、发行人等最终被陪审团宣判无罪——案例法。

2、政党报刊时期的形成和逐渐消失

英国大革命时期的国会派和保皇派尚属于政党的雏形

18世纪上半叶是英国正当报刊最为明显的时期。其显著特征为各党都已半公开的形式津贴费政党报刊的主办人或编辑,使其党派倾向,以致形成传统。

如《观察家》(1710.8,托利党)VS《辉格观察家》(同年,辉格党)

《Daily Journal》(1720,日报,托利党)VS《Daily Courant》(辉格党津贴)

1801年是党的机关报消失的念头,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至1855年便士报的普及,标志着新型的大众报刊时代的来临。

3、新闻传播业稳步、全面的发展,《泰晤士报》的崛起

“光荣革命”后,新闻政策从直接的强行政控制,转为简介的征收知识税;政党对报刊的影响也主要表现为经济上的津贴制度;与此同时,英国工业革命前后经济的迅速发展,亦推动着新闻传播业摆脱正当政治的控制而走向产业化。

报纸

1)《每日新闻》

1702年3月11日,伦敦创刊,马利特

英国首家日报,对开一张,单面印刷,第一期两栏共10条新闻,注有消息来源,地点和日期。

马利特在首期的告白中说:“本报创办之目的,在于迅速、正确而公正地报道国外新闻,不加评论,相信读者的智慧,对刊载消息的确切含义一定有正确判断。”(这是关于新闻报道客观性原则的最早论述)

2)《泰晤士报》

1785年元旦,《每日环球纪事报》,约翰·沃尔特,1788年3月报纸改名《泰晤士报》(the Times),并逐渐在当时伦敦的9家日报中高人一筹。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数年内《泰晤士报》派出的记者及时报道了革命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从而在英国形成了良好的声望。1803年,次子(沃尔特)接掌报纸,不再接受政府津贴,成为独立报纸。1805年,该报首次出版号外,报道奥地利军队向拿破仑投降的消息。沃尔特第二于1808年试行总编辑制,1817年确立这种制度,任命巴恩斯为总编辑。

《泰晤士报》首次实行所有者主管经营、另聘专业人员担任总编辑的制度,这是报业发展的一个新标志,对于报纸质量的提高和报业经营的扩大都具有重大意义。

从19世纪30年代初起,《泰晤士报》成为英国影响舆论的最大报纸。这反映了英国报刊作为一种行业的社会力量已经形成。

1847年,德兰恩在沃尔特第二去世后担任总编辑30年,对保值业务进行过多次改革,聘请最好的作家为报纸撰写稿件,努力使报纸办得高雅不俗。总的说,《泰晤士报》的报道是及时而丰富的,因而进一步巩固了它已有的声誉。尤其是在克里木战争中,《泰晤士报》多次揭露英国政府和军队领导人因官僚主义而造成数万伤病员死亡的事实,从而促使当时阿伯丁内阁的垮台、远征军总司令的撤职和红十字会的诞生。

《泰晤士报》在编务上常有创新,但在政治上市保守的,因而又限制了报纸对许多重大事实公正而全面的报道,只是新闻工作追随事实发展的职业本能,迫使该报及时改变立场从而跟上形势。

《泰晤士报》的成功海域沃尔特家族不断改进传播技术也有关联。1814蒸汽印刷机——1847轮转印刷机

其成功还有赖于英国队世界的扩张造成的强大的政治、经济影响。

3)科贝特

1802~1835年创办《政治纪事报》揭露了新闻界在津贴制度下丧失表达自由的各种情形。他认为“贿赂报纸,将是国家的福祉。”他敢于批评报界同行的腐败现象,因而被马克思成为“报刊鉴定家”。科贝特也是地址报刊印花税的著名报人,多次受到罚款和监禁。“最伟大的英国人民的新闻工作者”——《不列颠百科全书》

4)《北极星报》

1837年奥康瑙尔,利兹创办

19世纪上半叶欧洲最大的工人报纸。“…唯有《北极星报》这一英国的报纸了解英国各党派的真正状况,只有它在实质上是真正民主的,只有它没有民族的和宗教的偏见,只有它同情全世界的民主主义者和工人”

杂志

1)《评论》(1704~1713)

笛福,论题大都是公众关心的政治问题,论述相当通俗和又趣味。连载《鲁滨逊漂流记》2)《经济学家》

1843年由经济学家政治活动家威尔逊创办,马克思认为是“资产阶级最稳健。最理性、最温和的刊物”

3.4 1855年至20世纪上半叶,英国的新闻理论于报刊大众化的趋势,通讯社的诞生

1855年6月30日,英国废除了知识税中最主要的印花税,1860年完全废除知识税。

1、新闻实践推动新闻理论

1)穆勒《论自由》(1859)

背景:英国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阶段:

争取出版自由,反对出版特许制度——>争取新闻报道和评论的自由,打破各种对报道的和言论的限制;——>争取经济意义上的新闻传播自由(反对知识税)。则英国的新闻出版自由在法律上确立。

穆勒在《论自由》中总结了法国大革命的经验和教训,提醒人们注意防止“多数人的暴虐”。“对于文明群体中的任意成员,所以能够使用一种权力以反其意志而不失为正当,唯一的目的只是要防止对他人的危害。……任何人的行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须对社会负责。”“假定全体人类减一执有一种意见,而仅仅一人执有相反的意见,这时,人类要使那一人沉默并不比那一人(假如他有权力的话)要使人类沉默较可算为正当。”

2)马克思1862年提出“报纸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的思想

这里的报纸不是工人阶级的政治性报纸,而是在英国废除知识税之后出现的“便士报”(出于商业的目的向工人出售)

2、英国大众报刊发展的三个阶段

自1855年起,英国大众报刊经历:初创阶段,形成英国特色的大众化报刊阶段,当代大众报刊阶段。

初创阶段(1855~19世纪末)

1)《每日电讯报》——成功的便士报代表

1855年6月29日,斯雷(A·Sleiph),没多久转手于利维(J·Levy),9月17日改为便士报。此时注重采写第一手新闻,刊登特约作者的而文章,注意以大众化的形式推出新闻和评论,迅速打开销路。(1856年1月发行量2.7万,泰晤士报的一半)。后大胆采用美国式的编辑方式,重视新闻标题的制作,聘请高水平的记者和作家参加报纸工作,扩大报道面,根据读者的特点采写新闻。1888年,30万,成为当时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形成英国特色的大众化报刊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

2)《每日邮报》

1896年5月4日,哈姆斯沃斯(A·Harmsworth),半便士。报纸提供的新闻相当全面而丰富,文字简洁,标题生动但不煽情,精编、易读是该报处理新闻的中心政策,读者对象不仅包括下层大众,也涵盖中产阶级,创刊号:39.72万份的世界纪录,后各种越洋版,1947年:208万份。

3)《每日快报》

1900年,皮尔逊(C·Pearson)适应英国年轻一代,使美国风格英国化。《每日邮报》的主要竞争对手。1930年超《每邮》,1947年:386万份

4)《每日镜报》

1903年,哈姆斯沃斯

当代英国的新型大众化报刊(20世纪60年代以后)

5)《世界新闻报》(1843)

6)《太阳报》(1912《每日先驱报》,1964改名)

1969年,默多克买下两家报纸,将《太阳报》改造为面向下层公众的报纸,看到呢过的消息短小,较多报道下层民众的生活,社会新闻很多,进一步加强娱乐性,也有一些色情内容,发行量剧增,成为英语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日报,读者主要为白领工人和中产阶级。《世界新闻报》为星期日报,集中报道一周以来的而体育新闻、黑色和和黄色新闻,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冲击视觉,得到迅速发展。

3、高级报纸VS大众报纸——风格自然形成

4、报纸大众化过程中通讯社的诞生

1)路透社

1851年,德国人路透创办

路透社主要提供国际性的新闻稿;

2)报联社

1868年,由各地方性报纸合作建立的报纸联合社成立,该社主要为众多的报纸提供地方性新闻稿

3)中央新闻社

1870,为各报提供国会新闻,20世纪60年代停办

4)交换电讯社

1872,英国国内的股份制通讯社,唯一有权从伦敦证券交易所直接向外发布最新行情的通讯社

3.5 19世纪末至20世纪,英国报团的形成和发展

三个阶段:

初期形成大型报团

1)北岩报团

1894购《新闻晚报》,1896创《每日邮报》,1903创《每日镜报》,1905购《观察家报》、1908控股《泰晤士报》及许多地方期刊——19世纪末成文英国第一个报团的业主。

北岩逝世后,变故,后称该报团罗瑟米尔报团或联合报业公司

2)肯姆斯莱报团和凯姆罗斯报团

贝瑞兄弟,1926年取得原属于罗瑟米尔报团的最大杂志公司“混合出版公司”和1928年后的《每日电讯报》,成为英国新闻传播史上的轰动事件

报团相互兼并

以报刊媒介为主的英国主要媒介集团

3.6英国广播电视业的诞生和发展

1、BBC

1922年11月14日,马可尼公司联合另外5家电器制造商,集资组建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mpany),播出节目,是为英国面向公众广播的开端。该公司的广播节目不播送广告。收听费用通过收取收音机附加费和执照费来结局。——形成了传统。

英国国会监狱广播对社会的影响重大,决定采用公共企业的形式经营广播事业,使之既不为私人占有,又不为政府直接控制。1927年元旦起,英王发布“特许状”,将民营的英国广播公司改组为公共机构,授予它在全国精英无线电广播的特权。这一特权以邮政大臣与该公司签订“执照协定”、国会批准的形式来确认。公司最高领导机构是理事会(理事由政府提名、国王任命,任期5年),重大传播政策、财政、人事问题,由理事会和总经理共同讨论结局。BBC不播广告和付费节目,经费来自收音机附加费和接受执照费和政府津贴。1932年,BBC 开设对外广播,后发展为39种语言。

1977年(对着电子媒介的普及)广播收听费停征,改为电视收视费。这项收费占BBC经费约40%,其他还有该公司所属企业公司商业经营的收入及政府的拨款。

2、电视台

4.3 从大革命到二次大战的法国新闻事业

1、法国哈瓦斯通讯社

世界上最早的通讯社,1835年诞生于巴黎,创办人查·哈瓦斯

1845年开始在欧洲主要城市建立分社。1870年该社于路透社和沃尔弗社划分报道范围,哈瓦斯负责报道法国、瑞士、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埃及(与路透社共享)及中南美各国。哈瓦斯虽名义上是民营的,但是其接受了大量的政府资助,因此实际上是半官方通讯社。1879年改组为股份公司

1921年,该社的广告部控制着法国报业80%以上的广告。

1938年7月起,法国外交部开始全部承担该社新闻业务的巨额亏损,实际上使其国有化。1940年,哈瓦斯社的股票被傀儡政府收购,改组为广告社、法国新闻社和世界电讯社。1944年9月30日的法令,二次大战中的反法西斯通讯社(伦敦的法国独立社,阿尔及尔的法非社、沦陷区的自由社和新闻资料社)合并为法国新闻社(AFP)。暂时规定法新社是接受政府补助的企业,以后将变为法国报业合作经营的通讯社。

4.4 1944年的法令,法国重新开始新闻媒介的格局

1、《世界报》

1944年12月18日,于伯尔·伯夫-梅里等30多位年轻记者共同创办的《世界报》出版,该报第一篇社论宣布了他们的新闻理想:“本报的第一个宏愿就是保证读者得到明确、真是和极可能迅速、完整的新闻。”伯夫-梅里还为报纸确定了四大原则:国际视野、保持质量、维护独立、信守承诺。戴高乐要求其“无论在法国还是在世界上都具有参考价值”,基本做到了这一点。

目前是法国唯一独立自主编辑发行的主要报纸,至今不属于任何媒介接团,产权为报纸人员合作所有。报纸办得极为严肃,版面紧凑,没有照片,有少量图标和漫画,广告较少。2004年有了大量照片并彩色化。

该报对时事的评论水平很高,文字考究,在国际上颇有威望。

PS:世界报的管理模式:

成立初期,三人小组管理。报人私人出资,体现了报纸的同人性质。加强了《世界报》的独立原则。1951年,世界报公司设立新股,报纸编辑成为《世界报》的共同拥有者。自此,编辑于报社最高领导在一起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分担责任,共享利益。这使得报社内部决策较为民主,避免了领导层的独断专行,也降低了因领导层的某种关系而受外部力量的可能。这是《世界报》资本结构基本的特点,也是同人报纸的一种更彻底的实践形式。1968年,股权进一步向报社除新闻工作者意外的而其他人员开放。(所有员工都有了股权)1985年该报设立“读者股”。但是外来资本无权干预编辑工作(为报纸内容追求独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1年《世界报》实现报业集团化,后经连续三年亏损,2004年改版,从严肃转向活泼。2005年其日常印刷量是44万份左右。

2、此时期,政党主板的报刊,除了共产党的报团外,开始呈现衰退趋势。巴黎形成所谓“四大报纸”(《法兰西晚报》、《费加罗报》、《解放了的巴黎人报》、《震旦报》)。从50年代起,法国报刊开始从以政论为主急遽转向以报道新闻和娱乐为主。

3、巴黎日报失去全国性报纸的地位

4.5 20世纪50年代至今

战后实行的补贴报刊和一只资本集中的政策,最终造成法国传统报业处于不景气的形式之中。

1、《费加罗报》

仅存的历史悠久的法国主要报纸。原为复辟王朝时期出版的周报,1854年改名为《费加罗报》周报,1866年变为日报。1950年普洛夫斯特买下多数股份,1975年转手埃尔桑。

该报目前在非假期每天出35~37版,每天报纸刊登一幅时事政治漫画。报纸内容丰富,综合性强,无所不有。版面安排恰当,被认为是最能体现法兰西“贵族风格”的报纸。该报收入的3/4来自于广告,广告篇幅较大。发行量多年维持在40万份左右。转手到索克报业集团后,2004年发行量35万份。

2、《世界报》见上

陈力丹《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详解第七章 大洋洲新闻传播史【圣才出品】

第七章 大洋洲新闻传播史 7.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概述 1.平稳的新闻政策 大洋洲从殖民地或托管地向国家独立或自治的过渡,是和平的,因而其新闻政策也保持 了平稳过渡的状态。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三点:(1)以自由主义为基础;(2)逐渐实现本地 人管理媒介(民族化);(3)鼓励多种文化传播。 2.三个不同的发展地区 (1)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这是大洋洲主要国家,其新闻体制基本效仿英国:报刊基本民营,广播电视业实行公营 平稳的新闻政策 概述 三个不同的发展地区 独特的太平洋中的美国属地 现代新闻业的初创 澳大利亚新闻传播史 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与新民族意识的形成 20世纪20年代至今,报刊的集团化兼并 澳大利亚报刊的特点与新闻自由 广播电视业的和谐发展 澳大利亚新闻传播业目前的格局 大 洋洲新 闻传 播史

与民营并行的体制。 (2)美拉尼西亚 这是大洋洲新闻传播业的次发达地区,其代表国家是巴新、斐济。这一地区的传播业虽然现在不够发达,但是发展速度明显地较快。 (3)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 在美拉尼西亚东北,是大洋洲新闻传播业相对不够发达的地区。代表国家萨摩亚,位于波利尼西亚。 3.独特的太平洋中的美国属地 太平洋中的美国属地,分为本土和其他领地。属于本土的夏威夷群岛,以及美国的领地东萨摩亚、关岛等,由于其新闻文化直接来自美国,虽然起步晚,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得以发展,但新闻传播业很快达到了发达程度。这是大洋洲一个较为独特的情况。 二、澳大利亚新闻传播史 1.现代新闻业的初创 (1)第一批报纸的诞生 ①1803年,第三任总督菲利普·金(Philip King)到任,他较为看重办报,命令在当局办的印刷所工作的犯人乔治·豪于1803年3月5日为当局编辑和出版了《悉尼公报和新南威尔士广告人报》,为澳大利亚第一家报纸。 ②这是一份由犯人(后来为自由人)按照官方意图编辑的官报。

外国新闻传播史重点

外国 ●美国的第一份日报--1783年费城的《宾夕法尼亚晚邮报》 ●英国最早的定期期刊--1621年《每周新闻》 ●法国第一份日报--1777年《巴黎新闻》(报道新闻为主,内容多样,有晚报)●英国最有影响力的周刊--19世纪创办的《经济学家》 ●公元前59年,古罗马凯撒---《每日纪闻》(传播方式:公告台) 名词解释:公元前59年的古罗马,凯撒下令创设。当时的名称是“阿尔布”,后来人们称之为《每日纪闻》。是将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纪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质木板上。目的:上层议会内容公布于众,争取舆论的支持,扩大政治影响;意义:沟通统治机构的内部联系,维护统治。 ●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马克思、恩格斯创办的《新莱恩报》(列宁 称之为无产阶级无与伦比的机关报;特点:以无产阶级立场为首要任务,广泛的联系群众,带领人民积极指导活动,有鲜明的战斗风格) ●廉价报纸,出现于工业革命后的各国,售价低廉、受众为广大贫民所以也称 为大众报纸。特点:1.性质--资产阶级商业报纸;2.内容--报道地方社会新闻、奇闻轶事;3.版面--文字通熟易懂、排版灵活,可读性强;4.经营上--大量广告降低售价。 ●苏联的《火星报》1.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和路线,为建党做思想准备; 2.组织基础--通过代办员网同各地方组织建立密切的联系,为建党奠定了组 织基础;3.政治纲领--宣传党的政治纲领。(1-51期布尔什维克创办、列宁主持,后期52孟什维克派篡夺。鉴于其的贡献,成为党的中央机关报。)●《泰晤士报》1785年创办,创办当时售价便宜,详尽报道国会实况、法国革

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整理汇编

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一) 第一章中国古代新闻传播事业 第一节中国古代报纸产生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传播渊源 二.早期的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 1.非文字形式:口头传播,烽烟和旗鼓、木铎(大铃) 2.文字:利益(西周)甲骨文、金器、刻石 3.竹、露布 第二节古代报纸的诞生和唐代进奏院状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手抄新闻——开元杂报 一.唐代的进奏院和进奏院状 1.古代报纸起源的几种说法。周朝说、汉朝说、东晋说 二.孙樵和开元杂报 三.敦煌的进奏院状 第三节宋代的邸报和小报 一.邸报的出现和有关邸报的制度。 宋太宗设都进奏院正式发行邸报。快件:急脚递,摆铺“定本”制度:经过官方审定的邸报。二.民间小报的诞生与发展 意义:1.“新闻”一词最早出现2.冲破封建王朝对新闻体制的专制。 第四节:元明两代的新闻事业。 一.元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二.明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1.明代邸报的发行日刊,小册 传播环节:通政司——六科——提塘 2.民间报房和抄报行的诞生与发展 3.万历邸钞,天变邸钞,急选报 急选报:中国最早的印刷报纸(现存) 4.起义农民的新闻传播活动 竹筹、揭帖、旗报、排报 第五节清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一. 清代官方新闻转播制度 1.发行渠道:通政使司——六科——提塘 (收受)(发抄)(抄传发行) 2.清代提塘分京塘和省塘 3.官报的内容:官门抄:朝廷的动态消息。 上谕:臣僚章奏: 4.提塘报房:雍正 5.小报(小抄):非法报纸(被禁)清何遇恩、邵南山 二. 清代的民间报房与京报。 民间报房出现在乾隆中叶以后的事,以“公慎堂”为最早,聚兴,公兴两家开业最早,创于咸丰年间。 三. 地方新闻传播活动和辕门抄 四. 古代报纸没落的原因 主观:统治阶级为维护统治而采取压制政策。

2014年南京大学新闻学考研资料内部考研真题(在校研究生整理)

2014南京大学新闻学考研真题全套考研资料 2011年4月南京大学新闻学考研资料独家海量更新资料(独家更新,更新部分全部免费赠送,更新部分已经加密,确认5星好评之后,免费发送密码!) 1、《外国新闻传播史》研究生笔记(整理了外新史程曼丽和世新史陈力丹的精华,100多页,超级经典,考研必备!) 2、《外国新闻传播史》各章考点笔记 3、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笔记 4、王步高大学语文课件 5、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串讲资料 6、超全版丁柏铨《新闻采访与写作》复习笔记 后期我们还会陆续有辅导班的资料更新,请大家认准卡巴考研,在其他店铺购买南大新闻学资料的同学,我们一律不负责更新 1、历年真题(研招办原版真题,绝非网上随意下载的可以相比) 新闻传播史论1999-2010年 新闻采写与文史知识1998-2010年(差00年) 2、独家参考答案(答案由南京大学恩波专业课考研辅导班授课老师整理,内容详细,每个题目都有解答,对于专业课答题有相当大的指导作用,目前市场上新闻学专业唯一的经典答案,也是若干社会卖家最喜欢复制的清单内容。想盗卖资料的请绕道,答案为红纸复印—盗过去之后再复印底色将一片黑!师弟师妹则不用担心,我们的原版是白纸,用红纸印出来清楚楚清) 新闻传播史论真题解析2001-2009年 新闻采写与文史知识真题解析2005-2009年 3、优秀考研笔记(新闻学专业最为经典、全面的考研笔记,由南京大学新闻学专业在读研究生张同学提供,师从丁老师,本套笔记集合了南京大学传播学专业辅导班最新讲义,讲义中对每本书的重点,考点及每本书中哪一部分出过考题都有详细讲解和对真题有详细的分析,以及2011年考点预测,讲义中配有冲刺模拟试卷,每本书后配有考前模拟题,模拟试卷和模拟题都有详细答案,有了这套笔记无需再花额外的时间去收集其他资料。放心的用笔记结合参考书复习就可以) 1、2011年国庆辅导班讲义,独家提供, 2、2011年南京大学新闻学冲刺班讲义(独家提供) (1)传播学基础理论部分,2011年冲刺班讲义 (2)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2011年冲刺班讲义 (3)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2011年冲刺班讲义 (4)外国新闻传播史,2011年冲刺班讲义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课后习题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 第一章人类新闻传播活动出现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原始人群在群居互助的过程中必然发生信息的交流,他们逐渐形成氏族社会,于是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便由手势语言进步到不完善的语言语真正具有新闻意义的信息传播是在语言形成后出现的,新闻传播是语言产生后较高层次的大众传播活动,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报纸产生前我国出现了哪些新闻传播形式?口头传播;烽烟;旗鼓 唐代官报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情况如何? 1)唐朝的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并有国际交往。百官要了解朝政,对外也需作宣传介绍,这种形势必然促进政治、经济信息的公开传播。2)传播工具如:笔、墨、帛、纸等都已具备。于是,新兴的传播媒介即最早的手写新闻——封建官报便应运而生了。 宋代邸报的改革情况如何? 1)加强了中央集权。宋太宗把诸道进奏院合并成一个总的都进奏院,后来直接称为进奏院。 2)内容上:抄报内容只是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和大臣奏章,而没有进奏官自行采写的消息。这种官文书的手抄件便是邸报,又称进奏院状或进奏院报状。中央发布更具有权威性,传播速度也快。3)管理上:在宋代还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邸报审稿制度。“定本”制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也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由中央政府直接编辑和发行是宋代官报最大的特点。 小报产生的情况及其特点如何? 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民间报纸,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人们暗中把小报称做新闻,这是将报纸和新闻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小报的发行人是使臣和在政府机关中工作的中下级官员及书店主人。小报报道内容主要是皇帝的诏令,臣僚的议疏章奏等,但由于触犯了统治者的议论朝廷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所有就受到了统治者的查禁。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这类非法新闻称为”小报”。 第二章近代报刊在中国出现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如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走向国外扩 张的道路,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对他们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但当时的中国大门紧闭,在尚不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情况下,英国采取了鸦片和宗教同时渗透的对话政策。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怎样创办的?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 1813 年应马礼逊请求英国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工作,经考察他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于1815 年1 月15 日创办了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该刊为免费赠送宗教月刊,大部分内容是阐述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语言风格生动平易,通俗易懂,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香港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 1842-1860 年是香港报纸大发展的阶段,其中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有四家:《中国之友》(1842 对港英政府持反对态度对太平天国持同情态度);《香港纪录报》(1827 将<三国演义>译为英文连载);《德臣报》(1845 历史129 年);《孑子剌报》(1857 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英文日报)。1861 年发展逐步落后于上海,退居全国第二位。 出现最早的报纸是《香港钞报》(1841);在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是《遐迩贯珍》(1853 最早使用铅字印刷刊有中英文对照目录首次出现收费广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刊《香港船头货价纸》(1858)。 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上海发展情况如何?重要的外文、中文报刊各有哪些? 19 世纪50 年代上海就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外贸城市,随着经济的发展,报业迅速崛起,外国人办的外文报刊、宗教报刊、商业报刊称霸上海报坛。60-70 年代教会报刊有近10 种,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1868 美-林乐知)。90 年代上海英文报纸形成《字林西报》(1864

王润泽《中国新闻传播史新编》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本土新闻业的诞生与早期国人的办报活动【圣

第三章本土新闻业的诞生与早期国人的办报活动 3.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国人对西人办报活动的模仿和跟进 1.国人最初对报刊的关注 对待新式报纸,国人最初的态度是抵制,但随着中国整体国力的衰弱,西方势力在中国的强大,西方带来的科学技术以及人文思想开始进入国人视野,作为新知识植入中国的重要载体的报刊,渐为国人所接受。 (1)清末官员的译报活动 译报是国人接触外报的开始。清末洋务派高官常有内部译报活动。 ①“澳门新闻纸”和《澳门月报》

1839年林则徐为禁烟来到广州,为了解“夷情”,他组织翻译团队,购进各地报纸进行翻译,提供给两广总督、广东巡抚、海关监督和军方,同时抄报朝廷,称为“澳门新闻纸”。这是中国最早的译报,对于当时政府机构了解外情起到一定作用。 在该报基础上,林则徐选择部分内容加工、润色,编成《澳门月报》,后被魏源收入《海国图志》,受林则徐影响,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夷情备采”的译报思想。 ②《西国近事汇编》 译书译报是洋务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1868年6月,江南制造局附属机构翻译馆建成,1873年4月起着手译报,名为《西国近事汇编》,连续出版到1899年,对当时国人了解世界大事有极高参考价值。 (2)洪仁玕的报刊理想 洪仁玕(1822—1864年),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先进代表人物之一,最早提出较为系统的报刊思想。其在《资政新篇》中提出的报刊思想如下: ①报纸是沟通社会各阶层信息,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力量。“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上览之得以资治术,士览之得以识变通,农商览之得以通有无。” ②报纸是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有力手段,可以通过报纸去“禁朋党之弊”,以消除种种弱本强末的离心力量。 ③提出设具有独立功能的“新闻官”,对地方政权机关和官吏进行监督,以便加强中央政府权力。还设想允许民间办报。 ④提出了报纸的文风问题。洪仁玕提倡浅明文体,并把真实作为新闻文风的首要标准和最高原则。 洪仁玕的这些新闻思想主张虽然没有实践的机会,但这毕竟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最早关于新闻事业的设计思路,显示出近代国人把近代新闻业嵌入国家制度及其所起作用的构想。

外国新闻史试题A卷试题答案

暨 南 大 学 考 试 试 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 分) 1.公元前59年,古罗马执政官凯撒下令公布议事纪录,后人称之为《每日纪闻》,采用的传播形式是( C ) A.口头传播 B.新闻信 C.公告牌 D.印刷新闻 2.英国最早的定期报刊是1621年出版的( B ) A.《各地见闻》 B.《每周新闻》 C.《报纸》 D.《新闻报道》 3.通常认为,世界上第一张日报是1650年在莱比锡创办的( A ) A.《新到新闻》 B.《每日新闻》 C.《法兰克福邮报》 D.《莱比锡新闻》 4. 依据形式上的演进,人类古代的新闻传播依次经历的发展阶段是( A ) A .口头传播、手写传播、印刷传播 B .手写传播、口头传播、印刷传播

C.印刷传播、口头传播、手写传播 D.口头传播、印刷传播、手写传播 5.1450年前后,进行印刷技术的革新从而提高了印刷质量和效率的德国人是( B ) A.富格尔B.谷登堡 C.里兹赫D.福斯 6.美国第一份成功的廉价报纸《太阳报》创办于( A ) A.1833年B.1834年 C.1835年D.1836年 7.法国大革命中,马拉创办的报纸是(B ) A.《杜歇老爹报》B.《人民之友报》 C.《法国及布拉班革命报》D.《箴言报》 8.被人称为“黄色新闻鼻祖”的美国报人是(A) A.普利策B.默多克 C.北岩D.赫斯特 9.目前,《泰晤士报》的拥有者是(D) A.镜报报业公司B.快报报业公司 C.汤姆森集团公司D.默多克的新闻国际公司 10.1954年,世界上最早播出彩色电视的机构是(A) A.美国全国广播公司B.英国广播公司 C.德国公共广播联盟D.苏联中央电视台 二、名词解释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谷登堡德国发明家,他改进了金属活字印刷技术,制造了机械印刷机,大 大提高了印刷的质量和效率。

中国新闻传播史

中国新闻传播史 第一编关于中国新闻传播史的逻辑元点与研究范式 一、逻辑元点 1、“新闻”:中国新闻史 新闻的定义: (1)1943年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提出,“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1961年范长江在《记者工作随想》中则称,“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的事实。”这里的“新闻”,不仅指一种文体,而是包容新闻体制、新闻思想、新闻媒体、新闻人员、传播内容、新闻事业、传媒产业等在内的泛称。 1、“传播”:中国传播史 传播:信息的交流与分享。 2、“新闻事业”:中国新闻事业史 新闻事业:传播新闻信息为主的舆论机构及其活动的总称。专业人员和专门机构的出现是新闻事业产生的最主要的标志。 3、“新闻传播”:中国新闻传播史 新闻传播:指的是人际间,团体内直接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对于新近事实的信息及意见的相互传受过程。简言之,新闻传播就是传递与接受新闻信息的行为与过程。 二、研究范式 1、本体范式 (1)特点从新闻事业自身特点出发,描述新闻事业发展演变的过程,揭示新闻事业发展演变的规律。 (2)历程 A、源起——戈公振《中国报学史》(1927年商务印书馆)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是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第一个标志性成果。这本著作在学术上的崇高地位,不仅在于该书汇集、考证了大量的史料,为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史料基础,还在于它全面、系统地梳理与描述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发展脉络,并据此作出了明确的历史分期:官报独占时期——外报始创时期——民报勃兴时期——报纸经营时期。这种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在解放以后中断,被后来的研究者有意无意地摒弃。惜乎! B、回归——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2002年复旦大学出版社)作者试图探索中国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历史规律,使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分期能够建立在中国新闻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作者提出自己的中国新闻事业史的历史分期:近代报业开创时期(1815—1845年)——外报垄断时期(1845—1895年)——民族报业勃兴时期(1895—1911年)——新闻事业职业化与多元化时期(1911—1927年)——新闻事业两极对峙时期(1927—1949年)。 2、革命范式 (1)特点以评述中国新闻事业在社会发展和革命斗争中的历史作用作为主脉络,对有关史实进行整理、分析和解释。换言之,这中历史分期法缺乏被研究对象自身的特点。 (2)历程 A、源起——《中国报刊史教学大纲》(1955年中共中央马列学院新闻班编写)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号召知识分子和文化学术工作者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学术研究工作。自20世纪50年代起,一批初步树立了马克思主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3版)课后习题(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1.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始于什么时代?中国的古代报纸是怎么诞生的? 答:(1)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起始时代 中国的报纸开始出现于唐代,最早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这些官报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及书面报告,是最早的官报的雏形。所以,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始于唐朝。 (2)中国古代报纸的诞生 中国最早的报纸是在封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唐代中叶以后,开始实行藩镇和节度使制度,各藩镇节度使纷纷在长安设立办事机构,称上都知进奏院,简称进奏院,也被简称为留邸或邸。进奏院的负责人简称进奏官,有时也被社会上泛称为邸使或邸吏。唐代的进奏官是由地方派遣的,因此只对派遣他们的藩镇长官负责,不受朝廷的管辖。这些进奏官们既为所代表的地方藩镇呈递章奏,接受和代转朝廷下达的文书,也为地方了解、汇集和通报各项政治消息。 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动态和各项消息的书面报告,就是最早的官报的雏形。这种雏形状态的官报,在当时并没有固定的名称。当时人称“进奏院状”、“报状”、“留邸状报”等,这种原始状态报纸的出现便标志着中国古代报纸的诞生。 2.前报纸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活动都有哪些特点? 答:前报纸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活动是指在报纸诞生之前,即唐朝之前的新闻传播活动,

这一时期新闻传播活动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字出现之前,传播手段十分原始。 最早的和最常用的是口头传播,即口耳之间的传播。文字出现以前,作为口头传播的辅助手段的,还有结绳、图画、雕刻、标识、烽烟、旗鼓等。后两项通常用于军事。还有一种特殊的媒介,就是木铎,在夏商周时期,有一种被称为遒人的政府官员,摇动木铎,巡行于各地,既宣达政令又进行必要的采风,与新闻的发布和采集活动相近。 (2)有了文字以后,古代的传播活动渠道更多,手段也更为多样化。 ①最早的带有文字的传播载体是甲骨、金属铸件和岩石。这些传播媒介垂之久远和传于后世的考虑较多,现实的传播作用和传播的时效性还不算太大。 ②早期的口头广告、音响广告和悬帜广告随集市贸易的出现而出现。 ③关于传播功能、传播效果、传播心理、传播技巧、传播道德乃至于受众需求等方面的分析和论述的理论著作和思想家开始出现。 (3)汉代以后,传播体制日趋完善,传播载体开始多元化。 汉代以后,随着邮驿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封建政府内部的信息传播体制日趋完善,面向全国臣民的政令发布工作也日趋经常化和规范化。传播载体逐渐以竹简、木简、绢帛和纸为主,传播距离扩大,时效性增强。 (4)三国两晋时代军阀割据,战乱频繁,新闻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和社会舆情十分活跃和发达。 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布告和露布,载体是多元化的,既有包括木简、竹简、木牍在内的简牍,也有帛和纸。烽燧这种传统的报警手段继续被沿用,童谣和谣言也是社会上普遍采用的传播手段。

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详解(新闻传播业的诞生和发展)

第一章 新闻传播业的诞生与发展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人类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 1.口头传播 (1)口头传播是最早的传播形式。 (2)前语言时期,人类使用呼唤、手势、体态等简单方式传播,音节语言产生后,人类的主要信息传播方式变为口头语言传播。 口头传播 人类早期的新闻传播活动 手写传播 印刷传播 欧洲国家近代报刊的出现 近代新闻传播业的诞生 殖民地国家近代报刊的出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报刊 近代报刊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 美国独立战争与报刊 法国大革命与报刊 英国革命后的政党报刊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政党报刊 美国革命后的政党报刊 法国革命后的政党报刊 新闻 传 播业的 诞生与 发展

(3)口语传播具体形式:部落、团体、民族的聚会,甚至包括传闻、说唱、民谣等。 (4)口头语言传播的局限性: ①空间上传播范围有限。 ②时间上转瞬即逝,不可保留。 ③口口相传容易失真。 2.手写传播 (1)文字的产生 ①文字出现之前,古代人类通过结绳、刻木、实物书信等用以记事、交流。 ②文字的出现,为手写新闻传播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书写材料的改进 ①早期传播载体:岩壁、黏土、兽皮、兽骨、竹简等。 ②公元前2世纪,中国出现了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纸。 ③公元105年,东汉人蔡伦改进造纸术,开始用树皮、破布、纤维和渔网造纸。 (3)手写新闻传播:通过手写文字传递的新闻及信息 ①官方公报 a.官方公报用以传递统治阶级内部信息,与普通民众无关。 b.古罗马时代的《每日纪闻》。 公元前59年,恺撒当选罗马执政官后,下令每日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每日纪闻》,这是一种手书公告,内容为公民投票、官吏任命、政府命令等。《每日纪闻》在书记员抄写后分送给各地军政长官。 c.中国唐代的进奏院状。

中国新闻传播史名词解释

中国新闻传播史名词解释. 第二章:近代报刊的传入 1、《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近代化报刊,中文月刊,由英国传教士威廉?米怜于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办。米怜任主编,另一位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为主要撰稿人,中国刻工梁发是米怜的只要助手。作为一份宗教宣传性质的期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在宣传策略上,处处附会儒学,将基督教义与孔孟之道相比附。1812年12月,报纸因米怜病重无力主持编务而停刊。 2、《蜜蜂华报》: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纸,葡萄牙文,1822年9月12日在澳门创刊、出版。该报是当时的葡萄牙执政党在澳门创办的政府机关报,一年后因为执政党被推翻而被查封。 3、《广州纪录报》:中国第一份英文报纸,1827年11月8日在广州创刊。该报由英国鸦片商马地臣出资创办,美国商人伍德为第一任编辑,撰稿人有马礼逊、施赖德。是一张商业性报纸,但也广泛刊登时事新闻和平论,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关心中国新闻,曾竭力为鸦片贸易辩护,主张英国政府对中国持强硬政策。 4、《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8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创办人和主编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是一份宗教性质报刊,但刊载内容以时事政治为主,宗教居次。该报大量介绍西方、东南亚情况,旨在打破中国人闭关自守的观念,美化英国殖民统治。在宣传策略上,注意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吻合。 5、《香港公报》:即《香港钞报》,第一份在香港出版的英文报刊,1841年5月1日创刊。 6、《德臣报》:香港史上时间最长、影响最大德报纸,1845-1974,历史129年。创办人兼主笔是英国出版商肖德锐,英商德臣也参与创办事宜,后独家拥有该报产权。该报持亲政府态度,曾获得刊印香港政府公报德合同,成为官方出版机构。 7、《孖剌报》:香港最早德英文日报,1857年创刊,创办人和首任主编是美国人赖登。该报在政治上对港英政府基本上持批评态度,1941年因日本侵占香港后停刊。 8、《遐尔贯珍》:香港最早出版的中文刊物,也是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报刊。1853年创刊,英国传教士麦都思为创办人和首任主编。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政治上代表英国殖民主义立场。 9、《香港船头货价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的经济类报纸和最早的以单页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1857年在香港创刊,由孖剌报馆创办,实为英文《孖剌报》的中文版。该报早期的主要编辑是广东人黄胜。 10、《字林西报》:近代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1864年由北华捷报馆(字林洋行)的《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改组而立。内容上大量刊载航务、商业登方面文字,但开

陈力丹《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详解第一章 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圣才出品】

第一章 现代新闻传播的历史轨迹 1.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现代新闻传播活动出现之前的信息传播 (1)大约10万年前,人类产生了语言,从此人类能够通过各种音节的组合,表达较 为复杂、抽象的意思。语言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第一次信息革命的标志。 (2)公元前3500多年,地中海东岸腓尼基一带出现了最早的文字——腓尼基文字。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第二次信息革命的标志,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3)文字虽然保留了语言信息,但是手抄传递的信息无论如何形不成规模,而且手抄 的文字一定程度上又变成了一种很容易禁锢的信息。于是,印刷术的发明通常被视为信息传 现代新闻传播活动出现之前的信息传播 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产生的原因 现代报刊——从起源到遍布全球 现代报刊从起源到遍布全球的过程 封建集权制下的“官报时期” 西方报刊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 新闻自由条件下的“党报时期” “商业报刊时期” 广播电视媒介的高速发展 新闻媒介的发展 网络传播——“信息社会”的未来 研究世界新闻传播史的意义 现 代新闻传播的历 史轨 迹

播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4)古登堡发明欧式印刷术不久,恰好遇上15世纪末的世界地理大发现,于是伴随着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商人向全球的扩张,印刷术和最初简单的新闻公报式的新闻纸传到了全世界。欧式印刷术为现代新闻传播业的诞生做了技术上的准备。 二、现代报刊——从起源到遍布全球 1.现代报刊在欧洲得以产生的原因 (1)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从地中海贸易转向全球贸易,因此造成对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需求 (2)此时,欧洲地理上正在形成连成一片的文明地区,地理上进行贸易的关卡减少。传递信息的障碍也随之减少 (3)六个主要的欧洲民族(意、西、葡、德、法、英)经过文艺复兴运动,自然形成了各自的标准语言和文字,奠定了规模化新闻传播的语言文字基础 (4)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条件 (5)文艺复兴后,文化从僧侣阶层的垄断下逐步解放出来,转向世俗社会,从而为规模化新闻传播提供了一定的读者群。 这五个条件,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没有第一个大背景条件,单独的其他条件都不可能造成新闻传播的规模化;而其他四个条件,缺少任何一项,都可能使新闻传播的规模化难以为继。

外国新闻传播史 重点

外国新闻传播史重点 1.什么是新闻事业 专门的机构(即新闻机构)通过特定的媒介(即大众媒介)向广大公众进行的有组织的新闻传播活动。人们通常把从事这种高级的新闻传播活动的行业称为新闻事业。新闻事业是在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产生的,至今大约有400多年的历史。 新闻事业是一种大众传播事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发生发展同人类物质生产状况密切相关,同人类的经济政治发展进程互相适应。 2.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经历了哪些阶段 原始信息传播:前语言时期,动物水平,依靠身体器官、触觉、视觉、嗅觉 口语新闻传播:语言产生是人类传播史上第一个重要里程碑 手写新闻传播:文字的出现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个重要的里程碑。 公告式:官方公报 书信式:新闻信 印刷新闻传播: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三个重要的里程碑 3.人类传播史上的三个里程碑 语言的产生 文字的出现 印刷术的发明 4.新闻信 新闻信指的是传递新闻、交流信息的书信,它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久的手写新闻传播形式。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500多年,古罗马就开始出现新闻信,直到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新闻信绵绵不绝。因为这个奴隶制国家幅员广阔,无论是官方还是私人,都要靠新闻信保持联系。 官方的新闻信常有传递政情军情的性质。私人的新闻信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 罗马时代已经出现了以撰写新闻信为业的人,他们受雇给远离首都的军政长官、王公贵族、税吏、巨商写信,提供首都的消息;也有的专门从外地向首都写信,提供外省的消息。发展到中世纪,欧洲许多国家都有新闻信流行,上层社会主要依靠它获得外地消息。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商业、航海业的发展,新闻信又逐步扩散到商人和平民中去。 5.gazzetta 出现于16世纪初,它是指手工抄发或抄售的新闻报道。 手抄小报不定期,每份一个铜元。当时的铜币叫做"格塞塔"(Gazzetta),后来这种小报流传到罗马以及欧洲各国,就称为Venice Gazzetta(威尼斯小报)。而Gazzetta一词也就成为欧洲各国早期报纸的名称。这个词后来演变为报纸、公报等意思,并且常常作为报刊的刊名用字而广为使用。 6手抄小报和新闻书的历史地位 1)16世纪初期,这两种媒介的兴起,是古代新闻传播向近代新闻事业的过度,是 近代报刊的雏形 2)使古代新闻传播活动发生了质的变化: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3版)-第四章 清末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圣才出品】

第四章 清末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4.1 结构脉络图

4.2 本章要点详解 一、资产阶级各政治派系在海外、港澳的报刊活动 1.19世纪下半叶的海外华文报刊 (1)海外华文报刊的创办自1815年由传教士开始之后,发展十分缓慢。 最早的华文报刊出现于东南亚,19世纪50年代开始华文报刊开始在美洲出现。这一批报刊主要有三种: ①已知最早的《金山日新录》于1854年4月22日在华工比较集中的旧金山创刊,周刊由美国基督教会主办,发行人为威廉·霍华德。该报内容有新闻、中西商业广告、国内外船期和货物行情等,具有浓重的新闻性和商业色彩。仅出了几个月即告停刊。 ②《东涯新录》于1855年1月4日在旧金山创刊,由基督教长老会牧师威廉·斯卑尔创办,中国留美学生李根担任华文编辑。李氏被称为“美国第一位华人编辑”。《东涯新录》初为双日刊,每星期出版三次,前两次用中文,后一次中英文合刊,几个月后改为中英文

合刊的周报,出至1856年末停刊。 ③1856年12月创刊的《沙架免度新录》,由旅美华侨、广东四邑人司徒源创办并任主编,是第一份旅美华侨自己创办的华文报纸。初为日报,不久后改为周刊,以刊登与华人社会有关的新闻为主,于1858年停刊。由于它是第一份中国人在海外创办的华文报纸,也可能是世界上出版的第一份华文日报,因此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2)19世纪70年代以后,海外华文报刊再度兴起。 这一时期出版的华文报刊,绝大多数诞生在美国和南洋地区。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被迫取消禁止华工出国的法令,除华工外,还有一批商人和知识分子远涉重洋,他们成为日后华人社会的中坚力量。 ①在美国创办的刊物主要有:《旧金山唐人新闻纸》、《唐番公报》、《文兴报》、《华人记录》、《金山新报》、《华英经报》、《华美新报》、《檀山新报》、《华夏报》等。 ②南洋一带的主要报刊有:《日升报》、《叻报》、《星报》、《日新报》、《中兴日报》、《晨报》、《华报》、《岷报》、《槟城新报》、《益友新报》、《飞龙报篇》等。 2.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海外、港澳的报刊宣传活动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逃亡海外。保皇派在海外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积极创办报纸,进行保皇立宪的宣传。 (1)《清议报》是戊戌政变后康、梁等人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的机关报,旬刊,1898年12月23日在日本横滨创刊,栏目丰富,门类清楚。所刊文字主要是尊皇攘后和君主立宪的宣传。为了适应时代潮流,梁启超、欧榘甲在《清议报》上发表了一些谈民权、谈自由、谈破坏、谈革命的文章,赢得了不少读者。1901年12月21日,一场大火焚毁了报馆,报纸因此而停刊。 (2)1902年2月8日《新民丛报》在横滨复刊。该报是梁启超按照西方大型综合性

《中国新闻传播史》笔记整理

一、邹韬奋的报刊活动和“韬奋精神” 1.什么是“韬奋精神”? 答:毛泽东说:“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们的地方。” 2.简要评述邹韬奋的报刊活动。 答:(1)1926年主编《生活》周刊,从此开始新闻生涯; (2)1934年2月10日,《新生》周刊创刊,杜重远主编。 (3)1933年7月—1935年8月,游历欧美多个国家,撰写新闻通讯30多万字,后来汇集成《萍踪寄语》。 (4)1935年3月27日,邹韬奋回国,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鲜明地提出“团结抗日,民主自由”的主张。 (5)1936年3月7日,生活书店创办《永生》周刊,作为《大众生活》周刊的继续。 (6)1936年6月7日,《生活日报》在香港创刊,这是他一生中主编的唯一一张日报。 3.简要评述邹韬奋的报刊思想。 答:第一,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 第二,报刊要成为读者的“好朋友“,真诚地为读者服务。 第三,办报刊要有创造精神,形成报刊的个性或特色。 第四,文风要“明显畅快“。 第五,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新闻与广告的关系。 第六,新闻工作者应“视事业如生命“,有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关于新闻属性的讨论及取得的共识有哪

些? 1979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了全国新闻工作座谈会,会议围绕“文化大 革命”中新闻工作所犯的错误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探讨如何蒋新闻宣传工作的 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来。 三、新闻总署是怎样的一个机构?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是国务院主管新闻出版事业 和著作权管理的直属机构。在著作权管理上。以国家版权局名义对内对外单独 行使职权。 四、政论文体与报章文体 1.《循环日报》开创了中国近代报刊的政论文体 特点:立场鲜明,短小精悍,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且富有感情,后来逐步发展为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对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报人有很大影响。 《循环日报》是我国第一份以刊载政论著称的报纸。 王韬是我国第一位报刊政论家。 王韬的政论文章汇编为《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 2.维新派报刊开创了新的报刊政论文体——报章文体。这种文体首先是王韬在《循环日报》上运用的,但当时没有形成气候,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运用得最好,故被人们称为“时务文体”。后来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运用得更加成熟,又被称为“新民文体”。 特点: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夹以口语和外来语。

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详解(工业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二章 工业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2.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难点归纳】 英国独立报刊的出现和《泰晤士报》 美国的报刊 各国的报纸 法国的廉价报纸 英国的廉价报纸 哈瓦斯通讯社 四大通讯社的建立 沃尔夫通讯社 路透社 美国联合通讯社 概念 三社四边协定 内容 性质与发展结果 英国工人报刊 早期工人报刊的出现 法国工人报刊 美国工人报刊 共产主义者同盟及杂志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无产阶级报刊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报刊活动 第一国际及其报刊 《法兰西共和国公报》 巴黎公社时期的革命报纸 《杜歇老爹报》 《社会革命报》 《公社报》 工 业革命 时期的新 闻传播 事 业

考点一:英国独立报刊的出现和《泰晤士报》★★★ 1.独立报刊的出现 (1)这一时期代表性的报纸的特点 ①英国政府仍然对报刊征收印花税,报业面临的经济压力始终没有减弱,但受工业革命的影响,英国报刊的种数和销量都在增长。 ②报纸的内容有所扩展,有关国内情况的报道和述评增多,文艺作品、经济新闻、读者来信也不断增加。 ③广告随着工商业的日益繁荣逐渐增多,报纸开始刊登广告,报纸的主要经济来源逐渐成为广告。报业独立自主的倾向日益增强。 (2)这一时期代表性的报纸(见表2-1) 表2-1 这一时期代表性的报纸

2.《泰晤士报》的创办 (1)《泰晤士报》概述 1785年1月1日,《泰晤士报》由印刷商约翰·沃尔特创办。其原名为《每日环球记录报或泰晤士报》,1788年3月正式定名为《泰晤士报》。创刊伊始,该报便采用了新式印刷机,印数较以前大为增加,并且印刷成本降低,售价也比其他报纸低。最初,该报接受政府津贴,但力求以广告收入实现独立经营。约翰·沃尔特认为“报纸应当成为时代的记录和各种消息的忠实记录者”。该报因而致力于对国内外新闻进行详尽而迅速地报道,国会辩论实况采用整版刊登,及时报道法国大革命的进程,几年后跻身伦敦一流报纸的行列。 (2)《泰晤士报》的影响 《泰晤士报》有着超国界的影响力,其原因是当时英国资本主义正处于鼎盛时期,该报虽然不是政党报纸,却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时可以代表英国政府的意见,具有重大的政治影响力。后来英国国势渐弱,以及廉价报纸兴起后的冲击,该报的政治影响力随之减弱,销量无法和大众报纸相比。

外国新闻传播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 新闻传播机构及其活动,总称为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事业的历史,涉及新闻行业的构成、规模、迁移与兴替。它受一定的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制约,总是不可避免地打上相应地域、相应历史阶段的技术、制度和思想环境的印记。 本书的写作宗旨,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追录宏大的历史、拼接生态的地图、描摹变迁的影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世界信息传播活动的发轫 第一节人类交流与传播的起源 第二节古代欧洲手抄的消息与新闻传递 第三节东方文明古国的文字信息传播 第二章15至18世纪西方印刷新闻业的形成 第一节西方的兴起与印刷革命 第二节近代印刷报纸的出现 第三节西欧集权政府对报刊的控制 第四节资产阶级革命与报刊 第五节资产阶级政党与报刊 第三章19世纪西方自由主义报业的演进 第一节工业革命与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 第二节西方廉价报业的出现

第三节美国的新新闻事业与西方的大众文化 第四节西方社会与报刊的多元化 第四章信息的全球流动与通讯社事业的成长 第一节西方的殖民扩张与世界新闻市场的雏形初现第二节西方首批四大通讯社的由来及其国际化 第三节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家通讯社的成长 第四节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国际通讯社市场 第五章20世纪前期的西方主流报刊业 第一节20世纪早期西方报业的垄断化 第二节20世纪客观报道与西方报业的分化 第三节20世纪西方国家的大众化杂志业 第四节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第六章20世纪前期的无线电广播业 第一节视听大众媒价的发展 第二节无线电技术的发明与改进 第三节美国广播业的开端与发展 第四节世界广播业的创建与普及 第五节国际广播的兴起 第七章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新闻宣传 第一节十月革命与苏联媒介体系的建立 第二节德、意、日法西斯宣传运动 第三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新闻政策与宣传战

中国新闻传播史三四章笔记

1、试析国人对近代报刊的早期认识 (1)始于禁烟时期的林则徐的译报活动,组织人员,主要是为了了解和应对敌情;对报刊传播信息的功能有一定认识,但是并没有办报的实践; (2)太平天国时期,洪仁玕是近代中国最早系统阐述自己的办报思想的,从整个国家政权结构的宏观角度,高度评价了报纸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设立新闻馆、设置新闻官,准买“新闻篇”等主张;参照的西方的报业模式,但在当时缺乏客观实施的条件 (3)随着维新变法思潮的萌芽和兴起,创办近代报刊成为限禁知识分子的广泛要求。王韬和郑观应最具代表性,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爱国情怀,强烈希望报纸能够成为推动社会改革使国家走向富强的舆论工具,并有一定民主表达。 2,简述王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 王韬是我国最早的报纸之一《循环日报》的创办人,他在他发表的《倡设日报小引》、《本局日报通告》、《论日报见性于中土》等文章中论述了一下几个重要问题 ①论述了办报的目的与意义。“办报立言”发展成为我国早期国人自办报刊的主要传统之一。 ②论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报纸可以成为博采舆论工具;报纸可以宣扬君王恩德,朝廷政令,增进民众和上层的联络,消除隔阂,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提出可以办外文报纸,开展对外宣传;报纸可以“通外情于内”。王涛十分强调介绍西方的国政民情,师其所长,避其所短。 ③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最早在国内提出了言论自由的要求,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 ④论述了报纸的文风,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词达而已,开启政论式文体风格 ⑤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 王涛的办报主张,不失为出类拔萃的远见卓识,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 他的贡献概括为:为我国政论报纸首开先河,主张变法图强,为以后“文人办报”、“文人论政”起到了先导作用;革新了晚清文风,开创了报章文体,用浅显的文章议论时政,直抒胸己见,为后来报章文体的盛行奠定了基础;对我国早期新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倡导国人办报,主张不但中央办报,各省也要办报,要办中文报,也要办英文报。 3、简述国人在上海、广州最早创办报刊的情况 (一)上海:第一批国人自办报纸的重要基地,代表报刊:《汇报》《新报》 《汇报》 1874年6月16日创刊,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家中文日报,创办人容闳。 内容经常涉及政事,为了维护民族利益,多次同外商办的《申报》和《字林西报》笔战。 办报相当艰难,多次改组和改名,仍收到官府的限制和《申报》的攻击,一年半后停刊。 《新报》 1876年11月23日,主办人上海道台冯焌光,经费出自道库。 转录京报和苏省辕门炒,本埠新闻、各地新闻和国际新闻,涉及新闻、军事、外交和商情 道台控制,明确宣布“国政则不可议也”,规定凡“愤世嫉俗”之作一律不予发表 1882年后并入上海机器制造局机关报,而停刊 (二)广州:晚于汉口、香港、上海,是在中法战争爆发后兴起,代表报刊《述报》《广报》 《述报》 1884年4月18日创刊,广州海墨楼石印书局印刷发行,一年左右停刊。 内容有中外新闻和评论、西方书报译稿、商业行情、轮船班期和广告;并重视图像新闻报道,图文并茂,每期刊登至少一幅新闻纪实图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