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二章-应急救援的现场控制与安排

第十二章-应急救援的现场控制与安排

第十二章-应急救援的现场控制与安排
第十二章-应急救援的现场控制与安排

第六章应急救援的现场控制与安排

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由许多环节构成,其中现场控制和安排既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应急管理工作中内容最复杂、任务最繁重的部分,现场控制和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应急处置的效率与质量。科学合理的现场控制不仅能大大降低灾难性事故与事件造成的损失,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体现。

第一节现场控制与安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快速反应原则

无论是航空器应急事件,还是非航空器应急事件等突发灾难性事件,还是恐怖袭击事件与自然灾害等,都具有的突发性、连带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在现场处置过程中任何时间上的延误都有可能加大应急处置工作的难度,以至于使灾难的损失扩大,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必须坚持做到快速反应,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控制事态、减少损失,以最高的效率与最快的速度救助受害人,并为尽快地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社会秩序、生活秩序创造条件。

在所有的灾难性事故与事件发生之后,现场处置快速反应并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一方面要遵循事故处置的一般原则,另一方面也需要根据事件的性质与所影响的范围灵活掌握、灵活处理。有的事件在爆发的瞬间就已结束,没有继续蔓延的条件,但大多数事件在救援和处置过程中可能还会继续蔓延扩大。如果处置不及时,很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甚至引发其他灾害事故。事故现场控制的作用,首先体现在防止事故继续蔓延扩大方面。因此,必须在事发的第一时间内作出反应,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进行现场控制。因此,快速反应原则是事故应急处置中的首要原则。I

二、救助原则

每当灾难性事故与事件发生,就会产生数量和范围不确定的受害者。受害者的范围不仅包括灾难中的直接受害人,甚至还包括直接受害人的亲属、朋友以及周围其他利益相关的人员。受害人所需要的救助往往是多方面的,这不仅体现在生理上,很多时候也体现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上。例如,.火灾、爆炸和恐怖袭击等灾难性事件的现场往往会有大量的伤亡人员(直接受害者),他们会在生理和心理上承受着双重打击;同时,灾难性事件的幸存者和亲历者虽然没有明显的心理创伤,但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心理反应。因此,灾难性事故与事件应急处置的部门和人员在进行现场控制的同时应立即展开对受害者的救助,及时抢救护送危重伤员、救援受困群众、妥善安置死亡人员、安抚在精神与心理上受到严重冲击的受害人。如果对受害者的救助不及时或不妥当,政府有关部门或参与应急处置的有关人员和组织有可能面临公众舆论的巨大压力,甚至造成与受害者及其亲属的对立,影响事件善后恢复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反,对受害人的及时救助可以减少人员伤亡,避免事态恶化,消除恐慌心理,缓解应急处置工作的压力,防止产生过多的负面影响,进而使整个灾难性事件的应急处置得以顺利完成。

需要指出的是,救助原则应当和快速反应原则很好地结合起来。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在提倡以人为本的现代民主社会,应急处置的首要目标是人员的安全,救助原则与快速反应原则的本质要求就是减少人员的伤亡。大量的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案例研究表明,造成严重后果的原因就是反应不及时,受害人不能得到及时救助。

民航总局第155 号令《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反应和家属援助规定》(CCAR-399)已经2005 年8 月31 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 年1 月1 日起施行。

三、人员疏散原则

在大多数灾难性事故与事件应急处置的现场控制与安排中,把处于危险境地的受害者

尽快疏散到安全地带,避免出现更大伤亡的灾难性后果,是一项极其重要工作。在很多伤亡惨重的灾难性事故与事件中,没有及时进行人员安全疏散是造成群死群伤的主要原因。

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的事故,或者其他类型的灾难性事件,在决定是否疏散人员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一般有:(1)是否可能对群众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危害,特别是要考虑到是否存在潜在危险性;(2)灾难性事件的危害范围是否会扩大或者蔓延;(3)是否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根据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类型和危害程度,对人员疏散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临时紧急疏散;一种是远距离或相对允许时间较长的疏散。临时性紧急疏散常见于火灾、爆炸、有毒物质泄漏等事件中。临时性紧急疏散的最大允许疏散时问一般只有十几分钟,否则人员就会有生命危险。当现场的危险解除之后,即可考虑让人员返回现场。远距离疏散常见于有毒物质的大面积泄漏与扩散、放射性物质,特别是发生核泄漏事件、自然灾害等情况。由于现场的有害因素可能在较长时间内存在,远距离疏散不仅有疏散的距离较远的特点,而且人员离开现场的时间可能长达数天甚至数年,有的可能是永久性的疏散,没有重新返回的可能。

四、保护现场原则

按照一般的程序,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结束之后,或在应急处置过程的适当时机,调查工作就需要介入,以分析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原因与性质,发现、收集有关的证据,澄清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责任者。也就是说,除非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发生原因明显的是由于自然灾害、意外等因素所引起,不涉及任何人为的因素或责任,否则,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特别是对现场的控制作出安排时,一定要考虑到对现场进行有效的保护,以便于日后开展调查工作。现场处置工作中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要有利于日后对事故的调查。在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应急人员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救助伤亡人员,或防止灾难的蔓延扩大上,而忽略了对现场与证据的保护,结果在事后发现其中有犯罪嫌疑需要收集证据时,现场已遭

到破坏,给调查工作带来被动。因此必须在进行现场控制的整个过程中,把保护现场作为工作原则贯穿始终。虽然对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应急处置与调查处理是不同的环节与过程,但在实际工作中绝没有明确的界限,不能把两者截然分开。

保护现场不仅有利于事后的原因、性质调查,而且也是保证应急处置工作展的重要措施。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现场一般比较混乱,不仅保留着能够反映,生原因的主要证据,而且有受害者的尸体及各种遗留物品。在现场处置时,为事态的蔓延扩大或抢救处于危险之中的人员,往往会对现场采取一定的紧急措施对现场的建筑物或有关设施采取破坏拆除措施等。这在客观上会对现场造成一的不可避免的破坏,关键是应急人员在采取紧急措施时,一定要提高保护现意识,不能保护的应进行记录或作出必要的标志。此外,发生灾难性事故与事件能会有大量群众围观,一些不法分子甚至会浑水摸鱼,偷盗现场物品。一些对事故与事件负有责任的人也可能趁乱销毁犯罪证据,这些都是应当引起足够注意的。

五、观察与记录原则

观察,就是对现场从宏观到微观的查看、把握,及时发现现场应急处置和危险源,防止危害范围蔓延扩大。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现场情况一般比较复杂,而且现场通常还会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如在爆炸事故或其他爆炸事件现场,还有可能存在其他的爆炸装置,存在暂时未受波及的易燃易爆物品。在爆炸现场一般会出现人员的伤亡、建筑物的损坏。警戒线外围可能还有为:的围观群众,而犯罪嫌疑人则有可能混杂在人群之中。因此,现场一般会处变化过程之中,要求应急处置人员在控制灾难性事故现场时,要充分考息人、应急参与人员的生命安全在现场可能会受到威胁。当灾难的危害范围移周围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可能受到威胁。为避免发生二次灾难,必须安排人员认真对现场的整体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现场发生的各种变化现场的变化情况及时作出新的决策和工作部署。

记录和现场物品的清理联系在一起,是指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对通过观察一些情况、证据、

物品进行登记和保存的过程。记录不仅要把现场的动态变如实地反映出来,而且要把事后调查与善后处理可能用到的物品进行记录币例如,2002年我国国航的一架飞机在韩国釜山发生空难事故后,韩国警察、志愿者等应急处置力量在现场采取控制的同时,安排大量的人员对事故现场大量的、细致的记录和清理工作,包括遇难者的遗体、飞机的残骸、受害,品、与事故相关的证物等物品都被细心地收集了起来。通过细致的现场记录和清理,不仅可以收集大量的人证物证,以利于日后的事故调查,同时也可以尽可能多地收集事故遇难者的残骸和遗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受害者亲友的负面影响,为善后恢复工作创造条件。

六、保护应急参与人员安全的原则

美国“9·ll”恐怖袭击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但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在现场参与应急处置的300多名警察与消防人员的牺牲。造成牺牲的原因很多,有现场指挥的失误,也有在紧急情况信息不充分的问题。要保证应急参与人员的安全,现场的应急指挥人员在指导思想上也应当充分地权衡各种利蔽,使现场应急的决策科学化与最优化,避免付出不必要的牺牲和代价。

第二节现场控制的基本方法

在应急事件的现场处置过程中,对现场的控制是必不可少的,需要作出一系列的应急安排。其目的是防止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进一步蔓延扩大,使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但是由于灾难性事故与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地点也有不同,但其现场也有不同的环境与特点,所需要的控制手段包括应急资源也不相同。这些差别决定了在不同的事故现场应该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法。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现场控制的一般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警戒线控制法

旨由参加现场处置工作的人员对需要保护的重大或者特别重大事件处现场,防止非应急处置

人员与其他无关人员随意进出,干扰应急行动。的特别保护方法。在重特大灾难现场或其他相关场所,根据不同情况或需要,应安排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或保卫人员,或武装警察等应急参与人员实施警戒保护。对应急现场,应从其核心现场开始,向外设置多层警戒。现场设置警戒线,一方面是为了保证处置工作的顺利进出上有一种安全感,同时避免外来的未知因素对现场的安全构成威胁,以避免现场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源危及周围无关人员的安全。应急警戒范围,应坚持宜大不宜小,保留必要的警戒冗余度以阻止现场大规模无序流动。在实践中,各国普遍的做法是设置两层以,由高密度向低密度布置警戒人员。这种警戒线表面上是虚设的,但是,这种虚设的警戒线至少在心理上可以让处置人员产生一种安全感,而高效地投人救援工作。警戒线的设立也可以使大部分外部人员或围观群众自觉远离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现场,从而为应急处置创造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

二、区域控制法

在有些灾难性事故与应急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中,可能点多面广,需要处置的问题较多,处置工作必然存在优先安排的顺序问题;也可能由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某些局部区域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控制进入现场的人员数量。区域控制在不破坏现场的前提下,在现场外围对整个应急现场环境进行总体观察,确定重点区域、重点地带、危险区域、危险地带。一般遵循的原则是,先重点区域,后一般区域;先危险区域,后安全区域;先外后内域,后中心区域。具体实施区域控制时,一般应当在现场专业处置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由事发单位或事发地的公安机关指派专门人员具体实施;对于重特大灾难应急现场,还应当由穿着制服的人民警察或武装警察实施区域控制。

三、遮盖控制法

遮盖控制法实际上是保护现场与现场证据的一种方法。在应急处置现场,有些物证的时效性要求往往比较高,天气因素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取证的真实性;有时由于现场比较复杂,

破坏比较严重,再加上应急处置人员不足,不能立即对现场进行勘查、处置,因此需要用其他物品对重要现场、重要证据、重要区域进行遮盖,以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遮盖物一般多采用干净的塑料布、帆布、草席等物品,起到防风、防雨、防日晒以及防止无关人员随意触动的作用。应当注意的是,除非万不得已,一般尽量不要使用遮盖控制法,防止遮盖物污染某些微量物证,影响取证以及后续的化学物理分析结果。

四、以物围圈控制法

为了维持现场处置的正常秩序,防止现场重要物证被破坏以及危害扩大,可以用其他物体对现场中心地带周围进行围圈。一般来讲,可以使用一些不污染环境的阻燃阻爆的物体。如果现场比较复杂,还可以采用分区域、分地段的方式进行。

五、定位控制法

有些应急事件现场由于死伤人员较多,物体变动较大,物证分布范围广,采取上述几种现场控制方法,可能会给事发地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带来一定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对现场特定死伤人员、特定物体、特定物证、特定方位、特定建筑等采取定点标注的控制方法,使现场处置有关人员对整体事件现场能够一目了然,做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有利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定位控制一般可以根据现场大小、破坏程度等情况,首先按区域、方位对现场进行区域划分,可以有形划分,可以无形划分,如长条形、矩形、圆形、螺旋形等形式;然后,每一划分区域指派现场处置人员,用色彩鲜艳的小旗对死伤人员、重要物体、重要物证、重要痕迹是标注。

第三节现场状态与情境的评估

任何处置工作的开展都必须以对现场形势的准确评估为前提,快速反应的原则,不仅单纯强调速度快,而是要保证处置工作的高效率。处置人员在达到现场后,如果不了解现场基

本情况就盲目进行处置是不可取的。否则无法实现防止事态蔓延扩大的目的,而且还会造成应急救援人员的伤亡成更严重的损失。为了有效地进行现场控制,应急处置人员的重要职责是获取准确的信息,对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及时准确的认识与把握。这些信息可帮助指挥决策部门作出正确的决策。

一、评估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性质

信息不充分下的危机特点,决定了在进行应急处置现场情况评估的重要性。首先是对事件性质的判断,因为性质事件的应急处置要求有不同的侧重点。例如,在对有爆炸发生的事件进行控制时,要对现场进行评估:判明这是意外事故,还是人为破坏;是普通的犯罪,还是恐怖袭击。如果是人为破坏,就需要在处置时对现场进行仔细的勘察,注意发现和收集证据;如果是恐怖袭击事件,就需要考虑现场是否还有其他爆炸物。同时要考虑对附近的人群进行必要的疏散。在评估时,注意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所针对的人群,所采取的手段等因素,辨明事件性质,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处置工作。

现场潜在危害的监测

数灾难性事件的处置现场可能会存在各种潜在危险,会随时发生后续危险发生、蔓延和扩大,导致危害加剧,并对应急处置人员的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在进行应急处置时,必须对现场潜在的危害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例如,在爆炸事故中,由于现场可能存在未爆炸的危险物质,对这些处置决定了处置工作的最终效果。对无法搬走的危险物品,除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保护外,还必须安排有经验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应急事件的现场一般存在各种危险因素,在应急处置中要对这些危险有足够的重视和评估。

三、现场情景与所需的应急资源

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头绪多、任务重,而且是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开展的,因此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其中现场情景与应急资源是否匹配是决定应急处置工作能否取得成功

的重要因素之一。应急资源不足,可能会造成对现场的控制不力,导致损失扩大;及时组织足够的应急资源参与现场处置,是保证处置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但动用过多的应急资源,也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通过对现场情景以及处置难度的评估分析,及时合理地采取各种措施、调动相应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参与现场处置,是保证应急处置快速、有效应对的重要保证。在实践中,无论最终需要组织多少应急资源,都应特别强调第一出动力量的重要性。有力的第一出动可以在处置之初有效控制事态。如果第一出动不足,再调集其他力量增援,则可能失去应急的最佳时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不同,其难度和处置所需的处置力量也不尽相同。评估的意义就在于因时因地因事的不同,通过评估可以调集适当的应急处置力量,达到快速妥善处置的效果。

四、人员伤亡的情况评估

人员伤亡情况不仅决定着事件的规模与性质,而且也是安排现场救护主要考虑的因素。在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报告制度中,人员伤亡情况是决定事件报告的期限、反应级别的重要指标。当人员伤亡的数量超出机场的反应能力时,必须及时请求协同应急资源的支持。应急处置现场对人员伤亡情况的评估包括确定伤亡人数及种类、伤员主要的伤情、需要采取的措施及需要投入的医疗资源。

在事件刚刚发生时,估计人员伤亡的情况一般应以事发时可能在现场的人数作为评估的基准,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分析人员伤亡的大致情况。根据应急管理的适度反应原则,对人员伤亡的情况评估应尽量实事求是。如果估计过重,不仅会造成反应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加重事件对社会心理的冲击。反之,则可能由于报告不及时,反应不足而错失救援的良机。在现场医疗救护中,对于已经死亡的人员,要妥善保存和安置尸体,尽可能收集相关证物和遗物,为善后工作和调查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五、周围环境与条件的评估

一些灾难性事故与事件在应急处置过程中依然处于积极运动期,随时可能造成新的危害后果,而周围环境和条件就是其再次爆发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应急处置时必须随时注意周围环境和条件对处置工作的影响。对事发现场的周围环境与条件的评估包括对空间、气象、处置工作的可用资源特点的了解与评估。不同类型事件的现场对环境特点的把握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如果空难发生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其蔓延的可能性、处置工作中可利用的资源也不同。一般来说,设置在临海地区或海面上的机场,一旦发生事故,事故向其他区域蔓延的可能性较小,这就是由其特定的现场环境所决定的。

周围环境评估的重要性就在于,可以让灾难性事件的应急处置部门比较清晰地了解处置的具体条件,根据不同的空间、气象等环境条件,合理地配置和使用不同的处置资源,提高处置的效率和效果,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四节现场应急处置所需的紧急安排

应急救援现场处置需要根据事件的类型、特点与规模作出紧急安排。尽管不同的灾难陛事件所需的安排不同,但大多数事件的现场处置都应包括设置警戒线、应急反应人力资源组织与协调、应急物资设备的调集、人员安全疏散、现场交通管制、现场以及相关场所的治安秩序维护,对信息和新闻媒介的现场管理,以及对受害人作出分类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一、警戒线设置

为保证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事后的原因调查,几乎所有的处置现场都要设立不同范围的警戒线。由于事件的规模比较大,影响范围广,人员伤亡严重,往往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多层警戒线,以满足不同层次处置工作的要求。一般而言,内围警戒线要圈定事故或事件的核心区域,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划定事件发生和产生破坏影响的集中区域,在核心区域内一般只允许医疗救护人员、警察、消防人员、应急专家或专业的应急人员进入,并成立

现场控制小组,组织开展各项控制和救助工作。内围警戒线的范围确定要考虑两个因素:现场危险源的威胁范围和与事故或事件原因调查的相关证据散落的范围。现场可能会发生二次灾害,通过内围警戒线的设立,尽量减少处于危险范围中的人员,以降低事件的二次伤害。外围警戒线的划定以满足救援处置工作的需求为主要考虑因素,为保证安全,大量的应急救援工作是在内围警戒线之外开展的。在救援现场,参与处置的人员可能成百上千,来自数十个不同的部门和组织,参与处置的各种车辆、设备也需要安排必要的停放位置和足够的活动空间,因此,外围警戒线是处置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空间,无关人员,包括媒体工作人员一般不应进入此区域。在某些事故或事件的处置中还要设立三层警戒线,即在核心区和处置区之间设置缓冲区,作为二线处置力量的集结区域和现场指挥部所在地。

二、应急反应人力资源组织与协调

通过对现场情况的初步评估,避免盲目反应,根据相关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应急反应的人力资源进行组织与协调,减少组织的混乱。根据应急预案,不同事件由不同的部门牵头负责,并由相关部门的协调和支持。各个部门在处置中分工协作,具有较为明确的任务和职责。由牵头部门组织各部分应急处置人员赶赴现场并开展工作,并应在现场通道设置引导和联络人员安排处置后续人员。应急指挥部,统一协调指挥现场的应急人员与其他应急资源。人员集结过程中,虽然没有一定的模式,但是有一些原则值得遵循。首先,人员应方便应急处置工作,核心处置力量和现场急需的专业处置力量要接近现场;人员集结要有序可循,不能造成混乱,人员集结的位置和规模不能对现场内造成堵塞。

三、应急物资设备的调集

应急处置需要大量的专业设备和工具。各专业部门应根据自身救援业务的需求,采取平战结合的原则,配备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和器材相应的维护、保养和调用等制度,以保障救救援。

四、人员安全疏散

根据人员疏散原则,在处置现场组织及时有效的人员安全疏散,是避免大量人员伤亡的重要措施。根据疏散的时间要求、距离远近可将人员安全疏散分为临时疏散和远距离疏散。临时紧急疏散时紧急疏散常见于火灾和爆炸应急事件的处置过程中。临时紧急疏散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紧急性,如果在短时间无法及时疏散,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但在紧急疏散过程中,决不能片面强调疏散的速度,如果疏散过程中秩序混乱,就可能造成人群的相互拥挤和踩踏的阻塞现象,甚至造成群死群伤。在机场非航空器应急中,如航站楼起火时的应急疏散,应提前做好疏散预案,并在应过程中有效组织与配合。

紧急疏散中群集行为的控制。人员的疏散过程是一个移动的过程。研究表明,人群在移动过程中的行进速度并不取决于个体的平均行进速度,而是取决于人群的密度。人群密度越大,群体的行进速度越低,当人群密度达到一定极限时,就会由于拥挤过度而不能进,速度接近于零。

在组织人员疏散时,特别是在建筑物内组织疏散时,起码应采取以下措施:有正确的疏散路线,并有明确的疏散路线标志;安排专门人员对疏散人员进行引导,并负责疏散秩序的维护,避免出现拥挤现象;为人群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避免不准确的消息在人群中传播,使人群的心理保持稳定;如果人群进入恐慌状态,要尽量缩短恐慌状态的时间,使人群的情绪恢复到正常状态。

五、对信息和新闻媒介的现场管理

应急救援事件发生后,各种新闻媒介就成为现场处置与社会各方沟通的重要渠道。面对蜂拥而至的新闻采访人员,既不能听任其在处置现场进行无限制的采访,也不能简单地对其进行封堵。前者会导致对正常的处置工作的干扰,甚至破坏现场证据;后者易与媒体形成对立局面,甚至导致谣言的传播。因此,在现场处置中,应重视对信息和新闻媒介的管理,通

过在警戒线外设立新闻联络点,安排专门的发言人,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处理好与媒介的公共关系,利用和引导媒介与社会公众、政府有关部门以及不同领域专家之间的良好沟通,以降低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

八、对受害人作出分类处理

现场紧急安排中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对受害人作出分类处理。按照被害人学的研究,灾难性事件的受害人既包括直接受害人(死亡人员、受伤人员以及灾难中的幸存者),也包括间接受害人,以及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在现场作出紧急安排时,不同类型的受害人均需作出妥善处理。如:在航空器事故现场的卫生急救中,应该对伤员进行分拣处理,避免现场没有稳定时进行伤员转运。对死亡人员需要作出的安排有:以对死亡人员进行确认;编辑死亡鉴定证据;通知死亡人员家属;接待亡人员家属;确定停放尸体的场所并维护其秩序与安全;安排对死亡人员的悼念动,并满足因宗教、民族等不同而提出的不同要求。对幸存者需要作出的安排有:满足提出的基本需求,如对食物、饮料、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与其家人、亲友取得联系;解决回家的交通问题与经费方面的困难;生理方面的伤害及时得到医治;组织心理安慰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发放慰问品。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度20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为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我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认识事故应急救援范围 安全事故是指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发生死伤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产生重大影响的各类生产事故。包括因工程质量产生的事故、施工现场毗邻建筑坍塌、土方坍塌、一氧化碳中毒、架体倒塌等事故。 二、加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为加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实施应急救援预案,成立公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领导小组(公司安委会)。各个项目部也要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及职责应当报公司备案。 (二)公司领导小组负责发生特大事故后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工作的领导,与事故发生地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协调,组织成员按照预案分工,开展应急救援抢险工作; (三)平时还要负责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及组织实际训练工作、建立通信与报警系统,储备抢险、救援、救护方面的装备和物资、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和安全措施的定期检查工作。 (四)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向上级部门、当地政府通报事故的情况。必要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发出紧急救援请求。负责事故调查的组织工作并总结事故的教训和应急救援经验。 (五)小组成员要按照预案职责分工,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尽职尽责。当接到大事故报告后,领导小组成员要迅速到达指定岗位,因特殊情况不能

到岗时,经组长同意,由所在部门按职务高低递补。 三、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 为保证应急救援预案的顺利实施,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一)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项目部在组织抢险、保护事故现场同时,按照有关规定迅速向公司及相关部门报告;公司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将事故简要情况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安全综合管理部门等报告,最迟不能超过1个小时;报告的内容主要有: 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估计; 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5、需要有关部门、单位协助事故救援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6、上报人姓名、联系电话。 (二)公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前往事故现场,确定危险目标,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抢救工作。遇有特殊危急情况,要立即向当地政府、公安、消防、急救中心救援,防止事态扩大。 (三)各项目部及相关单位要按本预案要求,参与抢险救援工作,在救援过程中要听从指挥,密切配合,协调作战,保证抢险救援工作做到有条不紊。 四、采取应急救援的保障措施 (一)各项目部要结合本项目部实际,制定本工程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报公司备案。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基本常识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7987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基本常 识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基本常识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基本常识主要包括应急救援基本常识、触电急救知识、创伤救护知识、火灾急救知识、中毒及中暑急救知识以及传染病应急急救措施等,了解并掌握这些现场急救基本常识,是我们做好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应急救援基本常识 1、施工企业应建立企业级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以及重大事故救援预案。 2、施工项目应建立项目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以及重大事故救援预案;在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应以总承包单位事故预案为主,各分包队伍也应有各自的事故救援预案。

3、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事故的应急救援必须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严禁在未清楚事故情况下,盲目救援,造成更大的伤害。 4、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⑴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⑵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⑶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⑷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二、触电急救知识 触电者的生命能否获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能否迅速脱离电源和正确地实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

最新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及预防措施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公司对在建工程发生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与处理能力,保障职工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陕西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有关规定,结合本项目部施工生产的实际,特制本项目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 更好的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反应行动按计划有序的进行,防止因应急反应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的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反应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事故损失。 二、事故应急范围 施工现场或毗邻建筑物的土方坍塌、触电事故、机具伤害、火灾事故。 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本项目部成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项目经理王家富,副组长:顾卫南;成员:张学军、李志龙、张正明、张正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由顾卫南负责。下设事故处理组;组长:李志龙。 四、职责分工 1、领导小组职责: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解决事故及调查处理工作中的问题,按应急救援预案有效开展工作,根据救援工作实际检查应急救援预案的落实情况,及时做出相应决策。

2、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承担本工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及事故调查处理期间的日常联络工作,了解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的伤亡、经济损失情况,编制事故情况简报,负责车辆和通信联络工作。 3、事故处理组职责:负责了解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及时将情况向相关领导报告,协调指导组织抢险和救援,消除险情,做好善后处理工作,负责协调公安、消防、医疗等单位进行的组织救援工作。 五、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预防措施 第一章防止坍塌事故预防措施 1、任何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工程,在施工前都必须进行勘察,摸清地下情况,制定施工方案,按照土质的情况进行边坡支护或者壁支撑。对于基坑、井坑的边坡的固壁支架应随时检查(特别是雨后和解冻时期),发现边坡有裂痕、疏松或支撑有折断、走动等危险征兆,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对于挖出的泥土,要按照规定放置,不得随意沿外墙或临时建筑堆放。 2、对于人工扩孔桩工程,必须根据地质情况及条件制定施工方案,制定包括防止坍塌、打击、坠落、触电、火灾等内容的安全技术措施,并须配备气体检测仪后方可施工。 3、施工必须严格控制建筑材料、模板、施工机械、机具或其它物料在楼层或屋面的堆放数量和重量,以免产生过大的集中荷载,造成楼板或屋面的断裂坍塌。确因施工需要必须放置时,必须进行结构荷载验算,采取有效支撑、加固措施,并经上级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能放置。 4、拆除工程必须编制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经上级部门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动工;较简单的拆除工程,也要制定有效、可行的安全措施。 第二章触电伤害预控措施

公司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公司及车间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确保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开展自救,实施应急救援,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失和社会影响,促进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特编制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作业区域发生的各项安全生产事故。包括: (1)机械、电气伤害事故;

(2)车辆安全事故; (3)火灾、爆炸事故; (4)危化品泄露事故; (5)环境污染事故; (6)职业危害急性中毒事故; (7)建(构)筑物房设施倒塌伤人事故; (8) 其他性质较为严重、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安全生产事故。 本预案根据公司的生产作业特点、工艺流程、地理环境等因素,预测在生产事故发生后如何利用现有设备、器材和人员作出快速有效反应而制定的应急响应措施。 1.4应急预案体系 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1.5应急工作原则 应急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调应对;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首要任务,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 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自身安全防护。按照“保护生命、

现场应急救援方案

1. 编制依据 1.1《安全生产法》; 1.2《职业病防治法》; 1.3《消防法》; 1.4《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1.5《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 1.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1.7其它法律、法规。 2.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内儿科住院大楼 工程地点:昌江县建设东路 建设单位:昌江黎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设计单位:海口市建筑设计院 施工单位:中外建华诚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一) 3建筑设计概况 本工程为框架抗震墙结构,结构类别为二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等级3级,烈度为7度,建筑场地为II类,耐火等级为地上二级.

建筑基本情况 (二)主要装修设计概况 (三) 结构设计概况 1. 结构型式及特点: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乙类,结构安全等级二级,独基基础设计为乙级。 2. 混凝土强度标号:基础垫层C10;基础梁、柱(一至二层)C30,(三层以上)C25;楼层梁板一至二C30,三层以上C25;花架C25;屋面水池C25. 3. 砌体材料及砌体砂浆:

墙体采用复合混凝土块。 . 危险目标的种类 本工程危险目标有:机械伤人(锯木机、塔吊、砂浆机、搅拌机、提升塔等);触电(焊机、电渣压力焊、临时照明等);高空坠物(外脚手架坠物、提升塔运料坠物);火灾(工人宿舍、厨房、办公室、材料仓、电箱及电线短路引起);台风(自然灾害引起);中暑(高温作业);食物中毒;急性传染病。 4. 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4.1项目部应急救援程序图: 应急救援机构 相邻可依托力量 上级主管部门、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求援 救助 求救 救助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保障措施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保障措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保障措施(一)通信与信息保障。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和信息报告系统;建立完善救援力量和资源信息数据库;规范信息获取、分析、发布、报送格式和程序,保证应急机构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为应急决策提供相关信息支持。 (二)救援装备保障。 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并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专业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当掌握本专业的救援装备情况。 (三)应急队伍保障。 各级政府和大中型企业应当依法组建和完善救援队伍,加强现有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各级、各行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负责检查并掌握相关应急救援力量的建设和准备情况。 (四)交通运输保障。

交通部门应对各类运输工具的数量、车型或船型进行统计并建立动态数据库。应保障公路和水运设施的完好、畅通,公路设施和水运设施受损时要迅速组织有关部门和专业队伍进行抢修,尽快恢复良好状态,做好运输保障工作。市公安局负责紧急处置交通安全保障的组织与实施,依法实施道路交通管制。 (五)医疗卫生保障。 事故发生后,必须快速组织医疗救护人员对伤员进行应急救治,尽最大可能减少伤亡。在市、县(区)卫生局指导下,医疗急救中心负责院前急救转运工作,各级医院负责后续救治,红十字会等群众性救援组织和队伍应积极配合专业医疗队伍,开展群众性卫生救护工作。同时要根据事故的特性和需要,做好疾病控制、消毒隔离和卫生防疫准备,并严密组织实施。 (六)物资保障。 市发改委、经委、商务局等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救援物资的储备、调拨和紧急供应,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药品的储存、供应。紧急处置工作中救援物资的调用,由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组织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实施。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2002年1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围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要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第六十九条亦要求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也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等。当发生事故后,为及时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箪施工企业应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由于以往建筑施工企业一般都没有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因此现在很多施工企业因对预案的编制还不熟悉而无从下手。下面就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作一阐述,供大家以后在工作中参考。 应急预案的编制一般应包括如下八个方面的内容: 1.基本原则与方针制定安全第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优先保护人和优先保护大多数人,优先保护贵重财产等原则和方针。 2.工程项目(或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 (1)企业及工程项目基本情况简介:介绍项目的工程概况和施工特点和内容;项目所在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工地外围

的环境、居民、交通和安全注意事项等;气象状况等。 (2)施工现场的临时医务室或保健医药设施及场外医疗机构。要说明医务人员名单,联系电话,有哪些常用医药和抢救设施,附近医疗机构的情况介绍,位置、距离、联系电话等。 (3)工地现场内外的消防、救助设施及人员状况。介绍工地消防组成机构和成员,成立义务消防队,有哪些消防、救助设施及其分布,消防通道等情况等。 (4)附施工消防平面布置图(如各楼层不一样,还应分层绘制),画出消防栓、灭火器的设置位置,易燃易爆的位置,消防紧急通道,疏散路线等。 3.可能发生事故的确定和影响根据施工特点和任务,分析本工程可能发生较大的事故和发生位置、影口向范围等。如列出工程中常见的事故:建筑质量安全事故、施工毗邻建筑坍塌事故、土方坍塌事故、气体中毒事故、架体倒塌事故、高空坠落事故、掉物伤人事故、触电事故等;对于土方坍塌、气体中毒事故等应分析和预知其可能对周围的不利影响和严重程度。 4.应急机构的组成、责任和分工 (1)包括指挥机构和救援队伍的组成,具体指挥机构组成可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公司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 签发人: 颁布日期:年月日 实施日期:年月日

颁布令 ——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企业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对企业原有预案进行修订,制定了本预案。 本预案共分《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附件》等四个部份,包括事故应急处置机构、事故等级、处置流程等内容,能够及时有效的指导员工处置生产安全事故;并经专家评审、修改完善。 现对《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予以批准颁布,于2018年月日起正式实施,希望全体员工应认真学习、理解和贯彻实施。 ——公司(公章) 二零一八年月日

第一章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规范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提高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保障公司员工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促进本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1.2.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年第6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 (6)《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1号)(7)《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8)《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 (9)《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1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12)《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74号)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

目录 第一章触电致伤应急救援预案 (1) 第二章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 第三章意外停电应急救援预案 (6) 第四章中暑应急救援预案 (8) 第五章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应急救援预案 (10) 第六章食物中毒应急救援预案 (12) 第七章机械伤害应急救援预案 (13) 第八章抗台抢险应急救援预案 (15) 第九章火灾应急救援预案 (17) 第十章抢救传染病应急救援预案 (20) 第^一章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1)

第一章触电致伤应急救援预案 一、目的为有效、及时的抢救触电所致伤病员,防止事故的扩大和减少经济损 失。 二、依据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项目部应急救援预 案。 三、项目部应急救援组织概况 1、项目经理*** ):负责事故现场总指挥和内外协调。 2、施工员(*** 文):负责控制现场局势,指挥布置进行抢救。 3、安全员(*** 琼:负责现场抢救的具体实施。 4、急救员(** 荣):负责抢救伤员。 5、电工(*** 堂):负责切断危险电源,保证应急用电。 项目部班组长及职工是应急救援体系中的当然成员,在发生事故时,负有当场进行抢救及报告、配合的责任和义务。 应急电话:1、救护中心120 2、火警119 3、公司电话 四、应急物资抢救伤员常备药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担 架等。 五、急救援预案 1、当机立断地脱离电源,尽可能的立即切断总电源(关闭电路),亦可用现场得到的干燥木棒或绳子等非导电体移开电线或电器。 2、立即拨打120 救护中心与医院取行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3、触电急救分秒必争,立即就地迅速用心肺复苏进行抢救,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同时及早与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自判定伤员死亡,放弃抢救。 4、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因为电流作用的时间越长,伤害越重。 5、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在脱离电源中,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因为有触电的危险。如触电者处于高处,脱离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因此,要采取预防措施。 6、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开电源开关或刀闸,拔除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棒、绳索等不导电的东西解救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 7、触电者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电源,或用适合该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并用绝缘棒)解救触电者。救护人

起重机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起重机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起重机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为加强对起重机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单位起重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预案的适用范围 本预案所称安全事故,是指在本单位起重机使用中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事故类别包括: 1、因检查维修出现问题而造成事故。 2、操作不档;违章违纪蛮干,不良操作习惯;判断操作失误,指挥信号不明确,安全意识差和操作技能低下是引发的事故。 3、超过安全极限或卫生标准的不良环境,比如在高粉尘、高温、高湿、低温、高噪声、大风天、照明不良等环境下从事起重作业,将分散注意力,直接影响作业人员的反应能力、技术发挥的稳定性,使误操作、违章作业的机会增多,导致的事故。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成立起重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由总经理担任;副总指挥由分管安全的特种设备管理员担任;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参与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三、紧急救援程序及措施 第 2 页共 2 页

1、接到事故发生报告后,救援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展开救援。现场人员立即关闭事故起重机电源。救援人员赴现场后应了解现场情况,稳定现场人员情绪。 2、有人员受伤的,同时拔“120”急救中心请求增援。 3、及时向总指挥报告,总指挥根据有关法规及时、如实地向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四、其它事项 (一)本救援预案针对有可能发生的起重机安全事故,组织实施紧急救援工作并协助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的指导性文件,可在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情况随机进行处理。 (二)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 2 页共 2 页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最新版)

Safety issues are often overlooked and replaced by fluke, so you need to learn safety knowledge frequently to remind yourself of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最 新版)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处理预案(最新版)导语:不安全事件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所以需要经常学习安全知识来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为贯彻我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企业负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施工单位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结合企业生产的特性,制定本应急救援处理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任务和目标 更好地适应法律和经济活动的要求;给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施工场区周围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环境;保证各种应急反应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指导应急反应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应急反应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实现应急反应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体现应急救援的“应急精神”。 二、应急预案的级别

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和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和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和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编制依据 1、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9; 2、现场施工中所涉及到的危险源; 3、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源分析及施工组织设计。 二、目的 通过识别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并依次制定目标及管理方案,从而有效地控制事故和污染。 二、职责 1、由项目工程负责组织项目全体管理人员识别各个领域中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并负责制定相应重大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2、由安全员负责识别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列出危险清单,并负责制定一般危险源控制措施。 3、由技术员负责识别一般环境因素和重大环境因素,列出环境因素清单,并制定一般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三、危险源及不利环境因素的识别要求 1、应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 2、应考虑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3、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应从以下分项或设施为辨识的重点:安全管理、脚手架、模板工程、高处作业、洞口临边防护、施工用电作业、大型机械、井架、事故易发多发地点或作业环境、施工机具等。 四、本工程重大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 1、本工程重大危险源 (1)升降机安拆; (2)脚手架搭设、拆除过程; (3)模板支撑、拆除过程; (4)高处施工; (5)施工用电; 2、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 (1)制定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并建立实施计划,落实重大危险源工程的施工策划、监控、检查和验收的实施。 (2)重大危险源工程的施工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外,还应当包括监控措施、应急方案以及紧急救护措施等内容。

非煤矿山综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非煤矿山综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制订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与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为了及时、有效地组织对本矿山突发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采取应急救援行动,确保矿山具备快速反应和处理事故的能力,根据《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第三十三条、第六十九条等条款,以及《矿山安全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一、主要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主席令7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年主席令65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年主席令74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主席令22号) 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6、《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397号) 7、《内蒙古自治区安全生产条例》(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十六次会议通过) 二、主要技术标准 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2、《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3、《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4、《露天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实施指南》(AQ2007.2-2006) 1.3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露天矿山开采区域内,由于生产工艺和作业方式不同,在现场综合管理、凿岩穿孔、爆破物品领退与运输、爆破、边坡管理、采掘、剥离、装载和运输、机械电气、职业卫生等整个采矿过程中,存在多方面、多形式对作业人员身体甚至生命,以及生产设备造成威胁或伤害的因素。对这些危险有害因素全面认真进行识别与分析,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应急措施确保矿山安全生产。 1.4 应急预案体系 根据非煤矿山企业的管理体系及行业特点,应急预案体系包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

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项目部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预案 一、适用范围 1、适用于亿峰中科·精英创业园项目部施工现场。 2、适用于施工现场发生传染病、群体食物中毒、防汛、防火、防地震、质量安 全事故、治安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二、应急预案机构的组成及职责 1、应急预案的机构组成 预案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职责分工 ⑴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由预案组长全权负责。 ⑵副组长协助具体落实组织工作,负责预案应急所需的物资、人力的组织并安排进行应急实施。 ⑶小组成员分工负责,于正飞、程大明具体负责应对传染病、群体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实施,黄连友、邵健负责应对防汛、防火突发事件的实施,周国太、李刚负责应对防地震、防止质量安全事故突发事件的实施。 3、应急预案由组长统一指挥实施,小组成员在副组长的带领下,具体负责各自的分工内容。 三、应急措施 1、加强学习 组织应急预案小组成员加强学习,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每月演练一次,并做好相关记录。 2、物资准备 施工现场根据现场的平面情况,合理布置施工场区,木工区钢筋工区分区搭设,根据自身条件,现场状况储备防汛、防火、防震等的必要物资,保证随用随取,及时供应。 3、组织管理 ⑴加强现场环境卫生的管理,伙房、宿舍不存放有毒、有害物品,保持室内室外卫生,合理调节夏季的饮食卫生,安排专人注意天气变化情况,做到有备无患。 ⑵保障通信联络,现场应急预案小组电话: 手机:朱华()于正飞 ⑶应急管理 ①健全领导班子,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项目部管理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从项目经理到作业班组长,都要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制.在组织上为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证。 ②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为副组长的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③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宣传教育.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求汇编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 要求汇编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 近年来,我国企业不断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对事故救援的 过程暴露出企业应对重大事故的不足,这个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关 注。生产企业应尽快制订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对危险源 和危险部位的管理和检查,使生产过程中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为了在重大事故发生时能及时予以控制,有效地组织抢险和救 灾,防止事故的扩大,生产企业应对本单位的危险场所和部位进行危 险源安全评价。对所有被确定为重大危险源的部位和场所,应事先对 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的状态和定量进行预测,评估事故发生后的危害 大小、人员伤亡情况、设备破坏和财产损失程度,以及由于物料的泄 漏可能引起的火灾、爆炸,有毒有害物质的扩散对周围地区可能造成 危害程度的预测。依据预测,提前制订重大事故应急措施方案,组 织、培训抢险队伍和配备救援所需的装备、器材,以便在重大事故发 生后,能及时按预订方案进行实施,在较短时间内使事故得到控制, 或按照正确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救助和疏散人员,防止事故扩大,造成 不必要的损失。 一、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机构 1993年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和 建议书》。该公约要求各成员国制订并实施重大危险源(重大危害设施)辨识、评价和控制的国家政策,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发生。

由于工业活动比较复杂,不同的生产企业存在不同的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国际上一般认为的重大事故即指严重的火灾、爆炸和毒物泄漏事故。因此,企业应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的指挥机构。其结构如下: 1.指挥系统及其职责 (1)制订应急指挥组织系统图。 (2)熟知有关应急救援方面的立法文件和规范规定。 2.指挥领导机构及其职责 (1)指挥领导小组及其职责: a、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制订、修订和完善工作。 b、负责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 c、负责组织排险队、救援队、医护队的实际训练等工作。 d、负责建立通信与警报系统,储备抢险、救援、救护方面的装备、物资。 e、负责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和安全措施的定期检查工作。 (2)应急救援指挥部及其职责 a、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b、向上级部门、当地政府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的情况。 c、必要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发出紧急救援请求。 d、负责事故调查的组织工作。 e、负责总结事故的教训和应急救援经验。 3.指挥部人员分工 总指挥负责组织企业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应急救援预案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在现代企业安全管理中,事后处理已逐步被事前预防所代替。然而这并不能避免所有事故的发生,应急预案正是对事前预防的有效补充。因此,制订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提高员工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既是企业法定的职责和义务,也是现代企业自身的需要,更是有效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的重要措施。 吉林石化“11?13”事故像一面镜子,既折射出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也反映出企业在直面危机时的应对素质。《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提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为应急预案的制订提供了法律依据。要充分发挥应急预案的作用,首先要制订符合企业实际的切实可行的事故应急预案,只有制订的应急预案与实际相符,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也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应急救援预案是事故发生时进行紧急行动、采取救援措施的基本依据,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救援预案制订得好,准备充分,救援及时,就能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减少损失和降低人员伤亡。特别是在社会发展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应急救援行动参战力量更加多样化,现场情况瞬息万变,制订有效的应急救援预案,对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迅速、正确展开救援,提高救援成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就应急救援预案的构想、制订、应用、管理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分别加以阐述,以期引起关注。 一、应急救援预案制订中的问题 应急救援预案是针对重点区域、重点装置或部位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或其他灾害,根据应急救援的指导原则和战术原则,以及现有装备而拟定的。因此,在制订预案时最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实事求是这个原则,才能达到在安全事故或灾害现场发挥作用这一基本目的。然而,目前在制订预案时由于没有把握好这个原则,反而凸现出几个误区,制约了预案应用的实际操作性。 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制订不细。主要表现在对救援力量部署、救援方案、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表达模糊、混乱不清。如在救援力量进退路线的安排部署上,有救援路线,无退防路线,交代了各救援力量的任务分工,却忽视了相互间的救援协同; 在救援方案上,通常是只选定了救援方式,却没有对救援现场进行评估; 注意事项上没有做到根据单位具体性质提出事项,而是千篇一律。 2.事故应急救援步骤制订格式化。在制订各级预案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在制订救援对策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3725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 度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 度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第一条工区在重大危险源评价后制定,有发生下列事故或事件的风险时,必须制定应急预案: 1.触电、火灾及爆炸; 2.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3.施工中挖断水管、热能管道、电缆等市政、铁路设施; 4.铁路营业线施工; 5.坍塌、倒塌、高坠事故; 6.急性作业中毒、食物中毒、泄漏污染事故;

7.水上作业淹溺事故等。 第二条应急预案应覆盖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各阶段的计划,即预案的启动、应急、救援、事后监测与处置等各阶段。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2.事故可能发生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3.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其组成单位、组成人员、职责分工; 4.事故报告程序、方式和内容; 5.发现事故征兆或事故发生后应当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6.事故应急救援(包括事故伤员救治)资源信息,包括队伍、装备、物资、专家等有关信息情况; 7.事故报告及应急救援有关具体通信联系方式; 8.相关保障措施;

第十二章 应急救援的现场控制与安排

第六章应急救援的现场控制与安排 灾难性事故与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由许多环节构成,其中现场控制和安排既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应急管理工作中内容最复杂、任务最繁重的部分,现场控制和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应急处置的效率与质量。科学合理的现场控制不仅能大大降低灾难性事故与事件造成的损失,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体现。 第一节现场控制与安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快速反应原则 无论是航空器应急事件,还是非航空器应急事件等突发灾难性事件,还是恐怖袭击事件与自然灾害等,都具有的突发性、连带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在现场处置过程中任何时间上的延误都有可能加大应急处置工作的难度,以至于使灾难的损失扩大,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必须坚持做到快速反应,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控制事态、减少损失,以最高的效率与最快的速度救助受害人,并为尽快地恢复正常的工作秩序、社会秩序、生活秩序创造条件。 在所有的灾难性事故与事件发生之后,现场处置快速反应并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一方面要遵循事故处置的一般原则,另一方面也需要根据事件的性质与所影响的范围灵活掌握、灵活处理。有的事件在爆发的瞬间就已结束,没有继续蔓延的条件,但大多数事件在救援和处置过程中可能还会继续蔓延扩大。如果处置不及时,很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甚至引发其他灾害事故。事故现场控制的作用,首先体现在防止事故继续蔓延扩大方面。因此,必须在事发的第一时间内作出反应,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进行现场控制。因此,快速反应原则是事故应急处置中的首要原则。 I 二、救助原则 每当灾难性事故与事件发生,就会产生数量和范围不确定的受害者。受害者的范围不仅包括灾难中的直接受害人,甚至还包括直接受害人的亲属、朋友以及周围其他利益相关的人员。受害人所需要的救助往往是多方面的,这不仅体现在生理上,很多时候也体现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上。例如,.火灾、爆炸和恐怖袭击等灾难性事件的现场往往会有大量的伤亡人员(直接受害者),他们会在生理和心理上承受着双重打击;同时,灾难性事件的幸存者和亲历者虽然没有明显的心理创伤,但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负面心理反应。因此,灾难性事故与事件应急处置的部门和人员在进行现场控制的同时应立即展开对受害者的救助,及时抢救护送危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求

方案预案:________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求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求 1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 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时,应具体描述意外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时所采取的措施,其基本要求是: (1)具体描述可能的意外事故和紧急情况及其后果; (2)确定应急期间负责人及所有人员在应急期间的职责; (3)应急期间起特殊作用人员(例如:消防员、急救人员、毒物泄漏处置人员)的职责、权限和义务; (4)疏散程序;。 (5)危险物料的识别和位置及其处置的应急措施; (6)与外部应急机构的联系(消防部门、医院等); (7)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保险机构及相邻企业的交流; (8)重要记录和设备等保护(如装置布置图、危险物质数据、联络电话号码等)。 对危险场所要进行重大事故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对象可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CB18218—xx)和评价结果进行,这是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基础和出发点。对已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应预测发生重大事故的状态和损失程度以及对周边地区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对事故的处理和救援,国家鼓励“重大事故处理专家系统”的开发。“重大事故处理专家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对已确定的重大危险源的原始数据和事先预测事故发生后可实施的救助方案进行编制储存,在事故发生后及时输入现场数据,经过计算机的逻辑计算和推理,模拟 第 2 页共 6 页

专家思维而作出可行的应急救援措施,优化出所需最佳方案,提供给事故救援指挥者进行事故紧急救援的决策选择。 2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几个主要方面 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时,除了针对重大危险源以外,对易燃、易爆、有毒的关键生产装置和重点生产部位都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发生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 (2)生产装置区、原料及产品储存区发生毒物(包括中间物料)意外泄漏或事故性溢出时的应急救援预案。 (3)危险化学品(包括原料及产品)发生交通运输事故时的应急救援预案。 (4)发生全厂性和局部性停电时的应急预案。 (5)发生停水(包括冷却水、冷冻水、消防水以及其他生产用水)时的应急预案。 (6)发生停气(包括工厂空气、仪表空气、惰性气体、蒸汽等)时的应急预案。 (7)生产装置工艺条件失常(包括温度、压力、液位、流量、配比、副反应等)时的应急预案。(8)易燃、易爆物料大量泄漏时的应急预案。 (9)发生自然灾害时的应急救援预案主要有:①发生水灾(洪水)时的应急救援预案;②遭受台风或局部龙卷风等强风暴袭击时的应急救援预案;③高温季节针对危险源的应急预案;④寒冷气候条件下(包括发生雪灾、冰冻等)针对危险源的应急预案;⑤发生地震、雷击等其他自然灾害时的应急救援预案。 第 3 页共 6 页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措施 编写单位:生产技术部 编写日期:2014年1月 会审职务、本人签字 职务姓名日期总经理:年月日 总工程师:年月日 安全总监:年月日 生产副总:年月日 机电总监:年月日 技术部:年月日 机电部:年月日 监察室:年月日 通风区:年月日 调度室:年月日 6140采区区长:年月日

3200采区区长:年月日 5141采区区长:年月日 会审意见 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事故,及时组织和协调各方面救援力量,有效防范和减少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事故,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按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原则,特制定本方案。 危害程度分析: (1)由粉尘引起的矽肺、煤肺、煤矽肺病; (2)由有毒、有害气体导致的急性和慢性中毒; (3)由物理因素的噪音、振动、不良照明、异常气候条件(高温、高湿、低温)等造成的人身健康危害; (4)由意外事故引起的伤害,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1.受困人员和应急人员的安全优先。 2.防治危害事故扩大优先。 3.保护环境优先 三.应急组织体系

1.在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体系下,完善我矿井职业危害应急救援组织分体系。 2.公司成立矿井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设在公司调度室: 3.指挥机构及职责 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总工程师、其他副总级领导 成员单位:调度室、生产技术部、通风部、机电部、安全监察室、采购部、保卫部、办公室等相关单位负责人。 4.指挥部职责: (1)分析判断事故的影响区域、危害程度,确定相应的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 (2)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指挥、协调各应急组织进行救援行动; (3)批准现场抢救方案; (4)报告上级隆兴地方煤矿有限责任公司,通报事故、灾害情况; (5)评估事态发展程度,决定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 (6)根据事态发展,决定请求上级公司救援; (7)监督应急救援组织的行动,保证现场抢救和现场外人员的安全; (8)协调物资设备、医疗、通讯、后勤等方面以支持应急抢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