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试题(201102)

班别座号姓名评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30 分)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国际单位制的是()

A 长度单位Km

B 时间单位小时

C 速度单位m/s

D 电流的单位 A

2.王勇同学在宾馆饭店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王勇同

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试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

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王勇同学根据探究试验的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猜想是()

A.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B.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C.自动门本身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当此种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

现自动开闭

D.靠近门的物体通过空气能产生一种压力传给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

3.铁路工人在检查火车的车轮和支撑的弹簧是否有异常情况时,常用锤子轻轻地敲火

车的车轮和弹簧,从听到的声音判断是否出现故障,这主要根据()

A.声音的音调B.声音的响度C.声音的音色D.声音的悦耳程度

4.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便可见天上有一轮红日,但其周围的景象是()A.一片天蓝色,万里晴空B.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闪烁

C.一片明亮,无法看到星星D.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全不闪烁5.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

能把光钱“反向射回”。图 2 是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

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

A B C D

(图3)

(图2)

6.小明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

3 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A.一定小于8cm B.一定在8cm 到10cm 之间

C.一定在8cm 到16cm 之间D.一定在10cm 到16cm 之间

7.若水中的潜水员能看到岸上的人,则他看到的人其实是()

A.变矮了的人的实像B.变高了的人的实像

C.变矮了的人的虚像D.变高了的人的虚像

8.坐在岸边的小明同学看到河对岸的修桥工地上有工人用手上下挥动铁锤,每隔ls 敲

打钢轨一次。当铁锤碰到钢轨时,小明刚好听到敲击声,而工人停止敲打以后,小

明又听到了两次敲击声。如果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则河的宽度大约是()

A.680m B.510m C.340m D.170m

9.如图 4 所示,平面镜M1 和M 2 的夹角为60°,物点S 经这两块平面镜所成

的清晰像共有()A.2 个B.3 个C.4 个D.5 个

(图4)10.开启电风扇,对着一盆0℃水的水面吹风,过了一段时间()

A.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降到0℃以下B.水的表面出现薄冰,温度仍为0℃

C.水不会结冰.温度也保持0℃不变D.水不会结冰,但温度要下降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28 分)

11.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测出的结果将比真实值偏。

12.人站在两座相对的山峰之间的山谷中大喊一声,2s 后听到第一次回音,再过2s 听

到第二次回音,则两座山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

13.如图 6 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小锤轻敲玻璃瓶,如

果能分别发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

的瓶子的序号是___________。

(图6)(图8)

(图7)

14.如图7 所示为潜望镜工作原理图。若现有一军舰位于S 点处,则潜水艇中的人通

过潜望镜看到军舰的像在图中的______点处。

15.图8为色光三基色的示意图。图中区域1应标色,区域2应标色。

16.李东同学在桌面上的近视眼镜上看到自己身后同一个窗户的两个像,

如图9。这两个像是像(填“实”、“虚”),是面镜(填“平”、“凸”、

“凹”)所成的像。其中较大的像是镜片上离李东较的玻璃面(填“近”、“远”)

(图9)所成的。

17.据传有一夏天洋人宴请林则徐,其中一道点心为冰淇淋,因其上方白气不断,林则

徐以为必烫故以嘴吹之,谁知入口却冷,洋人笑以为柄;林则徐声色不动,过几日,回宴洋

人,其中一道热汤刚刚煮沸,浮有厚油,无一丝白气冒出,林则徐热情请之,洋人一口吞下

一匙,顿时龇牙咧嘴,哈哈有声,不停乱弹,出尽洋相。试分析那冷冷的冰淇淋上方的白气

是由于形成的;而滚滚的热汤反而无白气,是由

于;

根据生活经验,浮有厚油的沸汤比普通开水还要烫,其原因是:

18.小峰身高 1.70m,眼睛距头顶8c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照镜子。如果他想从竖直挂

在墙上的平面镜里看到自己的脚,这面镜子的底边离地面的高度不应超过_________。

19.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将它放入 1 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读数

为96℃,放入冰水混合物中,读数6℃。现将该温度计挂在房间的墙上,观察它在一天内读

数的变化,最高读数为33℃,最低温度为15℃,则这一天内房间里的最高温度比最低温度

高出。

三、作图与简答题(共22 分)

20.(1)(4 分)如图10 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障碍物ABCD ,较

大的平面镜MN 在某一高度上水平放置,试用作图法画出眼睛位于O 点

从平面镜中所能看到的障碍物后方地面的范围(所能看到的范围是图中

的)。

(2)(6 分)实验中有时需要将一束粗平行光变成细平行光,这

可以利用两块透镜的组合来解决。请在图11 的两个方框中各画出一种

(图10)

合方式(凸透镜用符号“”表示,凹透镜用符号“”表示,要在图中画清光束粗细的变化),

并分别写出两块透镜间的距离s 跟两块透镜的焦距f1、f2 的关系。

甲乙

(图11)

s1 = s2 =

21.(4 分)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柱,其横截面如图12 所示,应该沿哪

个方向(“a方向”或“b方向”)观察才能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读数。为什

么?

(图12)22.(4 分)有一种“傻瓜”相机,这种相机采用了短焦距的镜头,拍摄时,只要把想拍

摄的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不需要根据景物的远近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不需要调

焦),在底片上的像(底片上成的像是像)都比较清晰,从而使拍照的过程

变得十分快捷。小柯的相机说明书上注明“拍摄时,景物要在3m 以外”。下表是这架相机物

距u 和像距v 的变化情况( 相机镜头的焦距 f =35mm)。根据表中数据,简单分析为什么拍摄

时不需要调焦?

u(m) 0.1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v(mm) 53.85 37.95 36.27 35.84 35.62 35.50 35.41 35.35 35.31 35.27 35.25 35.22 35.20

23.(4 分)在炎热的夏天,向晒得发烫的地面上洒一些水,有时会感到凉爽,有时却

感到更热了,这是为什么?请用你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24.(6)试解释为什么霜前冷雪后寒?水缸冒汗,天必定下雨?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道理。

四、综合解答题( 2 小题,共14 分)

25.(12 分)某校同学在学习了眼睛后,想通过实验探

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他们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用薄膜

充入水后制成的水凸透镜(与注射器相连,注射器里有少量

水)、光屏等。水凸透镜的厚薄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吸取

水的多少来调节。其装置如图13 所示。

(1)(2 分)在此实验装置中,相当于人

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人眼球中视网膜。

(图13)(2)(4 分)当眼睛看近处的物体时,要在视网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晶状体会变得更凸、还是较扁?请你用此实验装置进行探究,要求写出实验过程。

(3)(4 分)请你说出近视眼的成因;并用此实验装置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要求写出实

验过程。

26.(4)我国研制的一种聚乙烯材料,超过40℃时完全熔化,低于15℃时完全凝固. 有人设计,把这种材料制成小颗粒,掺在水泥中制成地板或墙板,在昼夜温度变化大的地区用这种地板和墙板修筑房屋,便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请你解释,这种设计的原理是什么?

八年级物理竞赛试卷参考答案

(2011 年2 月)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30 分)

1-5:D C A D B 6-10:B D A D B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30 分)

11.小12.1020m 13.丁、甲、乙、丙

14.B 15.绿白16.虚凸近17.空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成小水珠滚滚的热汤不能使空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油膜阻碍了沸汤的蒸发,其温度比普通开水的温度要高18.0.81m或81cm 19.20℃

三、作图与简答题(共22 分)

20.(1)作图略。(2)作图略,s1 = f 1 + f 2,s2 = f 1 - f 2

21.应沿a 方向观察。因为沿 a 方向观察时,观察面是圆弧形,圆弧形玻璃

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使我们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虚像。

22.倒立、缩小的实

答:从上表中像距v 的差值可知,当物距u>3m 时,像距v 的变化非常微小,

像的位置几乎不变,人眼观察不出像的清晰度的变化,基本上认为清晰,因此拍摄时不需要调焦。

23.在炎热的夏天,向晒得发烫的地面上洒一些水,水蒸发得很快,水蒸发时要吸热,地面的温度会降低一些,如果此时有风,湿度增大的空气很快被吹跑了,就不会影响人体汗液的蒸发,再加上地面温度的降低,人就会感到凉爽。但是如果没有风,湿度增大的空气包围着人体,人的汗液蒸发就大大受阻,尽管地面温度低了,但人反倒感觉闷热。

四、综合解答题( 2 小题,共18 分)

25.(1)水凸透镜光屏

(2)更凸。按13图所示将蜡烛、水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保持大致在同一高度上,适当调节三者的位置,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将蜡烛向水凸透镜靠近,光屏上所成蜡烛的像将变得不清晰,向水凸透镜中注水,

使水凸透镜变凸,观察到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这说明眼睛在看近处的物体时,晶状体要变得更凸。

(3)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过凸,清晰的像成在视网膜前。将蜡烛放在离水凸透镜较远的位置,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向水凸透镜中注水,使水凸透镜变凸,观察光屏上所成蜡烛的像将变得不清晰,

将光屏向水凸透镜靠近,观察到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全国各地频发雾霾天气(如图),河北各地市多次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橙色预警。雾霾主要由一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的微粒直径小于或等于 A.nm B.μm C.mm D.cm 2.周末,小明乘坐“今世缘”号有轨电车去周恩来纪念馆参观,在有轨电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轨道旁的行道树 B.沿途的路灯杆 C.有轨电车的车厢 D.迎面来的轿车 3.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A.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B.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C.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D.刻度尺的刻度线没有紧贴课本 4.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标准化考试文具中的碳素笔的长度,测得的结果是:cm,cm,cm,cm,则此笔的长度应取 A.cm B.cm

C.cm D.cm 5.在一次军训越野跑中,一个长200米的队伍以4米/秒的速度穿过一个长1 200米的山谷,请问队伍完全通过山谷需要多少时间 A.300秒B.350秒 C.400秒D.250秒 6.湛江首条高铁将于2018年6月开通,广州—湛江3小时可达!如果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D.地面、地面 7.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人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人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 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都向东运动 8.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 s,甲在乙前面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9.在研究水滴下落规律的实验中,打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s拍摄了同一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水滴下落s内的平均速度是

八年级上册物理竞赛试题

2014——2015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竞赛试题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以下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 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为37℃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1m/s C.正常成人午餐吃米饭约4kg D.手指甲的宽度约1.0mm 2.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 ( ) A.地球 B.“火卫一”探测器C.太阳D.火星 3.家住三楼的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 C.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 4.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暮春,小草挂上露珠,是液化形成的 B.盛夏,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清凉,是蒸发的原因 C.深秋,时有白霜生成,是凝固所致 D.隆冬,冰冻的衣物晾干,为升华现象 5.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A.B.C.D. 6.小李从平面镜里看到平面镜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1所示,这时的实际 时间是:() A.10∶21 B.21∶10 C.10∶51 D.12∶01 7.小龙发现平时不戴眼镜的陈老师在阅览室看报时却要戴着眼镜才能看清, 小龙对陈老师的眼睛及所戴眼镜的判断合理的是() 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8.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枳成反比∶图1

八年级物理上册练习题

八年级(上)物理练习一基础概念 填空: 1,一切物质都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 2,科学探究的环节包括7个步骤:观察思考,提出问题——__________与__________——指定计划,设计实验——__________——收集证据,分析论证——__________与__________。3,国际单位制,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长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 1km=__________m,1dm=__________m,1cm=__________m, 1mm=__________m,1μm=__________m,1nm=__________m。 4,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 5,分度值是测量仪器的__________。 6,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和估读值,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__________位。 7,量程是测量工具所能测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误差__________消灭,__________减小。(能或不能)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__________。 10,运动时__________的,静止是__________的。(相对或绝对) 11,机械运动是指物体__________的变化。 12,参照物是假定__________的标准物。(运动或不动)通常不提时,常选__________为参照物。 13,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必须考虑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因素。 14,匀速直线运动是指一个物体沿着__________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___相同。 15,速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__________内通过的__________。速度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速度的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速度符号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路程符号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时间符号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 17,平均速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用符号__________表示。18,能量是与物体__________有关的物理量。不同形式的能量__________相互转化。(能或不能) 19,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20,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__________。 21,声音向周围扩散,形成__________,它必须借助于__________才能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

初二物理竞赛试题(难)

初 二 物 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共42分.) 1. (2分)小红在漆黑的鬼屋里带上耳机听鬼故事,听到有人在给自己剪发,剪刀的声音从左到后再到右,她迅速回过头,却没有人,请问这是什么物理原理? . 2. (2分)以下图象可能表达什么物态变化的过程?___________(写出两种) 3. (2分)小明身高1.6m ,他想照镜子看自己的全身,镜子至少_____m 高. 4. (4分)入射光线不变,平面镜绕O 轴旋转一个较小的α角后,反射光线朝____方向(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_____角. 5. (2分)枝头上的苹果,如果所受外力完全消失,苹果将___________. 6. (3分)地面上放有一物体重100N ,若一人用20N F =的力竖直向上提(如图甲),则物体 所受合力为 ;若人改用水平向右20N F =的力拉物体加速运动(如图乙),则物体对人的拉力 (大于,等于,小于)20N ,此时物体所受阻力 (大于,等于,小于)20N . 7. (4分)将如图所示杯子装入适量水(未满),倒置后.问(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水对容器底压强 (2)水对容器底压力 (3)杯对桌面压强 (4)杯对桌面压力 8. (2分)甲乙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立方体,单独放在桌面上时(如图1),对桌面压强分别为12P P 、,若将乙放在甲上(如图2),甲对地的压强为 9. (4分)一列火车以速度1v 向站台匀速行驶,鸣笛时间为t ,站在站台上的人听到的笛声持续 时间为 (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v 声)

10. (2分)现有质量均为m 的甲、乙两种金属,密度分别为12ρρ、(12ρρ>),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平均密度为12 2 ρρ+,求混合后的最大质量为 (不考虑混合后的体积变化) 11. (2分)现有3块相同的砖,每块砖重为10N ,一人用竖直的两板将三块砖如图所示夹起,试求“2号”砖左侧和右侧各自所受摩擦力大小和方向(画示意图并指明大小). 12. (2分)粗测一高度为L 的酒瓶的容积,办法是先测出瓶的直径D ,再倒入部分的水(大半瓶水,正立时近弯处),如图所示,测出水面高度1L ,然后堵住瓶口,将瓶倒置,测出水面高度2L ,则瓶的容积为_____. 13. (6分)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指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向上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已知:330.610kg/m ρ=?木,330.810kg/m ρ=?酒精,337.910kg/m ρ=?铁,3313.610kg/m ρ=?水银) ①将一木块投入到一装满水的容器中,溢出10g 水;若将此木块投入到装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 g 酒精. ②将一铁块投入到一装满水的容器中,溢出10g 水;若将此铁块投入到装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 g 酒精. ③将一铁块投入到一装满水的容器中,溢出10g 水;若将此铁块投入到装满水银的容器中,溢出 g 水银. 14. (3分)如图所示的是湖水长时间受冷,表面结了冰,且冰层 还在继续增厚的情况,M 表示湖面的冰层,N 表示湖底,已知湖中b 点处的温度为4℃,对于其他各点温度,请在0℃、4℃,小于0℃、小于4℃、大于4℃中选择合适的填在下面各小题的横线上. (1)对于b 点下方的a 位置,温度是 . (2)对于十分靠近冰层的c 位置,温度是 . (3)对于冰层上方d 位置,温度是 . 二、实验题(本题共9个小题,共36分.) 15. (4分)作图:S 是发光体,S '是它通过凸透镜成所的像.请画出凸透镜的位置并找出焦点(一个即可) ① ②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竞赛试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竞赛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是() A.B. C.D. 2 . 已知电阻R1 >R2,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则R1、R2两端电压U1、U2,通过R1、R2的电流I1,、I2的关系分别是() A.U1=U2,Il = I2B.U1=U2,I1<I2 C.U1>U2,I1=I2D.U1<U2,I1<I2 3 . 关于图所示的有关声现象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纸屑跳动的幅度不同,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 B.乙:通过观察乒乓球是否被正在发声的音叉弹起,可以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C.丙:逐渐抽取玻璃罩中的空气,听到铃声逐渐变小,可以推断真空中不能传声 D.丁: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伸出桌面长度不同的锯条,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4 . 关于安全用电,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在高压线下放风筝B.有人触电时应首先切断电源 C.家用电器电线绝缘皮破损了仍继续使用D.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电视机 5 . 下列属于蒸发现象的是 A.霜的形成B.水结冰 C.皮肤上涂酒精会感到凉爽D.烧水时壶口冒出“白气” 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由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电压决定 B.导线用铜制造是利用了铜具有较好的导热性 C.遥感卫星利用物体辐射的紫外线拍摄地面情况 D.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7 . 下列关于光的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A.“立竿见影”是说明光的直线传播 B.从潜望镜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C.我们可以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是物体发生了镜面反射 D.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 8 .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Ω,当开关闭合,滑片由b端滑到a端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滑片移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变大 B.当滑片移到中点时,两电阻消耗的电功率相同 C.当滑片在a点时,定值电阻的电功率为3.6W D.滑片在a点时电压表示数是在b点时电压表示数的2倍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温度 第一部分:知识点 一、基本概念: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a)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b)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 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 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c)换算关系T=t + 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 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 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 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 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 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读数准确。 二、重、难点 重点: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 实验室温度计的使用

(一)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如下: 1.手拿着温度计的上端,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用手拿温度表的一端,可以避免手的温度影响表内液体的胀缩。如果温度 表的玻璃泡碰到容器的底或壁,测定的便不是水的温度;如果不等温度表内液柱停止升降就读数,或读数时拿出水面,所读的都不是水的真正温度。) 注意:在测温前千万不要甩( 二)临时测定室内外的温度时 1.用手拿温度计的上端,等温度计内的液柱停止升降时,再读数; 2.读数时,视线也要与温度计的液柱顶端相平; 3.如果长期测定室外的温度,要把温度计挂在背阴通风的地方。 四、知识拓展 ◇热力学温度:宇宙中温度的下限是—273℃,被叫做绝对零度,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单位是开尔文(K),所以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273K,沸水的温度为373K。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用液 体 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 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1)温度计除了可以测量温度外,有无其它用途?(做热敏报警器、制成工艺品等) (2)我们所学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性质制成的,那么,用其它原理能否制成温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测试题及答案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的时间约为47s 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25cm C.初中物理课本一页纸的厚度约为 D.课桌的高度约为 m 2.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 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s B. s C. s D. s 3. 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的路程,则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 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4.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6 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A.甲在乙前面0.6米处 B.甲在乙前面1.2米处 C.乙在甲前面0.6米处 D.乙在甲前面1.2米处

5. 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着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 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风和水 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 6. 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 果将会() A.偏大 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 7.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 s/ t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 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9.甲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 10某同学先后三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 cm、 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 A、 B、 C、 D、 11.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耍的时间是()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试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竞赛试题(2011、12) 班别 座号 姓名 评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量筒做得细而高(图1所示),不做成粗而矮的形状,这主要是因为( ) A .实验中,细高的量筒便于操作 B .细高的量筒可以做出相对较大的底座,增加稳度 C .细高的量筒与粗矮的相比,相应的刻度间隔较大,便于准确地读数 D .粗矮量筒中的液体较多,筒壁所受压强较大,需用较厚的玻璃,因而不便读数 2.王勇同学在宾馆饭店看到一种自动门,当有人靠近时,门会实现自动开闭。王勇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想知道自动门是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的。为此他反复做了几次试验:当他轻轻地靠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个足球滚向自动门时,门自动打开;当把一面底部装有滚珠的无色透明大玻璃板,直立着滑向自动门时,门不打开。王勇同学根据探究试验的结果,对自动门的自控原理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你认为其中最合理的猜想是( ) A .自动门“听”到来者的声音时,通过声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B .自动门探测到靠近的物体发射出的红外线,通过光控装置实现自动开闭 C .自动门本身能发射出一种红外线信号,当此种信号被靠近的物体反射时,就会实现自动开闭 D .靠近门的物体通过空气能产生一种压力传给自动门,实现自动开闭 3.铁路工人在检查火车的车轮和支撑的弹簧是否有异常情况时,常用锤子轻轻地敲火车的车轮和弹簧,从听到的声音判断是否出现故障,这主要根据( ) A .声音的音调 B .声音的响度 C .声音的音色 D .声音的悦耳程度 4.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抬头便可见天上有一轮红日,但其周围的景象是( ) A .一片天蓝色,万里晴空 B .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闪烁 C .一片明亮,无法看到星星 D .一片黑暗,能看见星星,全不闪烁 5.有一种自行车尾灯设计得很巧妙。当后面汽车的灯光以任何方向射到尾灯时,它都能把光钱“反向射回”。图2是尾灯的剖面示意图,其中用于反光的镜面具有不同的形状。能产生上述效果的镜面是( ) 6.小明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3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此判断,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 (图1) (图2) A B C D (图3)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竞赛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 注意事项:本卷试题中g值均取10N/kg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每空1分,共21分) 1.在冬奥会滑雪比赛时,运动员用力撑雪杖使自己从山上由静止加速滑下,这表明力可以改变 物体的;如图所示,是某运动员在滑下过程中碰撞标志杆时的情景, 它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第1题图)(第2题图) 2.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其目的是为了增大________;注射器能将药液吸入针管是利用了________的作用。 3. 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数是5N,将它全部浸没在水中时,读数是1N,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如果将物体的一半浸没在酒精中,此时弹簧秤的读数是________N. 4.如图所示,甲物体重6 N,乙物体重10 N,弹簧秤重力及摩擦均不计。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读数为________N,地面对乙物体的支持力是________N。 (第4题图)(第5题图)(第6题图) 5.生物学家最新的研究表明,生活在亿年前泥盆纪的一种邓氏鱼(如图所示)的咬合压力比任何已知生物都要强。它在啃噬猎物时每平方厘米的咬合压力高达×104N,由此可计算出它的咬合压强高达_____________Pa。 6.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里面灌入适量的水(水中无气泡),两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当水静止时,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做出标记。这样做利用了____________原理,目的是保证两点在____________。 7.小强同学用水平力推停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这时推力___________(选填“大

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全套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刻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 (2)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____(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3)斜面倾角不变,小车由静止释放运动到底端,则小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小车后半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由图观察可知,小车从乙位置运动至丙位置时,所测量的路程是____cm,平均速度____m/s; (5)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像来描述,下图中能反映本实验中小车运动情况的是 ______(选填“A”或“B”) 【来源】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 【答案】v=s t 时间小于 65.0 0.1625 B 【解析】【分析】【详解】 (1)[1]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需要用到速度的公式v=s t 。 (2)[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所用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减小测量时间的误差,斜面坡度应小些。 (3)[3]小车由静止释放,做加速运动,小车通过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4)[4][5]由图可知,小车从乙位置运动至丙位置时的路程是65.0cm,运动的时间是4s,平

均速度 v= 65.0cm 4s s t ==16.25cm/s=0.1625m/s (5)[6] A图为s-t图象,是一过原点的直线,说明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故A不符合题意;而B图为v-t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长,速度逐渐变大,故图B 中能反映小车运动情况。 2.在“探究纸锥下落的快慢”的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个直径8.0cm的纸锥,某次实验用频闪照相机拍摄得到如图所示的照片,已知:频闪照相机每隔0.25s曝光一次,照片中纸锥的直径是0.8cm,照片中A到G的长度L=8.4cm。 照片中A到G的长度L/cm ①③ 纸锥的平均速度 v/(m·s-1) 8.4②④ (1)为了能够从已知的信息计算得出纸锥从A下落到G点的平均速度,请你在设计的表格中将空缺的①②③④部分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 (2)观察纸锥下落的照片,可以得出纸锥从A到G过程中,下落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_________。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从A到G的下落实际高度H/m 0.84 从A到G的下落时间t/s 1.5 先加速后匀速(速度先增加后不变) 【解析】 【分析】 【详解】 (1) [1][2]由表格可知,要计算纸锥的平均速度,需知道纸锥从A到G的下落实际高度,纸锥的实际直径为8.0cm,照片中纸锥的直径是0.8cm,因此照片中纸锥和实际纸锥的比例是1:10,故从A到G的下落实际高度H为照片中A到G的长度的10倍,即: H=8.4cm?10=84cm=0.84m,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竞赛试题

图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竞赛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 寄语:八年级的同学们,希望你在今天的竞赛中能取得好的成绩,细心哟!祝你好运!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从第46届世乒赛开始,乒乓球比赛项目中,使用的乒乓球都改用“大球”,这里说的“大球”是把原来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 ) A. 2μm B. 2mm C. 2cm D. 2dm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3、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 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 ( ) A 、是凸透镜,焦距为20cm B 、是凸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 C 、是凹透镜,焦距为20cm D 、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 4、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 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1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 位置时,站在S 点对面一侧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 点;如果水面升至b 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 点,则 ( ) A .P 点在S 点的上方,Q 点在S 点的上方 B .P 点在S 点的下方,Q 点在S 点的下方 C .P 点在S 点的下方,Q 点在S 点的上方 D .P 点在S 点的上方,Q 点在S 点的下方 5、小明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由于 会场比较暗,他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 ) A 、反而看不清投影到银幕上的图像,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 B 、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 C 、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 D 、与不用闪光灯时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 6.若水中的潜水员能看到岸上的人,则他看到的人其实是( ) A .变矮了的人的实像 B .变高了的人的实像 C .变矮了的人的虚像 D .变高了的人的虚像

2019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竞赛试卷-带答案

XX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竞赛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王XX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矿山上的大型载重汽车.车轮宽大是为了压强;轮胎上有很深的纹是为了摩 擦力. 2.王刚新买了一套弹簧拉力器,内装5根相同的弹簧,说明书上写着:“把每一根弹簧拉长10cm 需要10N的力”.王刚将其中4根并联装入拉力器,若王刚将弹簧拉力器拉长0.5m,则他的拉力是______N. 3. 如下图1取一只空牙膏袋,一次将它挤瘪,另一次将它撑开,两次都拧紧盖后先后放入同一杯水中,两次所受的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是F甲F乙;两次杯底受到水的压强p 甲和 p乙的大小关系是p甲p乙.(填“<”、“=”,或“>”) 图1 图2 图3 4.用手将一重为G的铁球缓慢放在一弹簧上,放手后,铁球从A位置开始向下运动,到达B 位置速度达到最大,到达C位置小球的速度变为零。已知AC间的高度差为h,则从A位置到C位置铁球的重力做功是; B位置到C位置的过程中铁球所受的重力(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弹簧所施加的弹力。(整个过程中不计能量损耗) 5.如图甲所示,木块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其做直线运动.两次拉动木块得到的s-t图像分别是图乙中的图线①、②,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 F2,两次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F1 F2, P1 P2.(均选填“<”、“=”,或“>”) 6.在探究“汽车的速度”实验中,甲、乙两辆相同 的汽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的t s 图 像如图4所示。由图可知,甲车的动能(选填 “>”、“<”或“=”)乙车的动能;经过相同的 时间,甲、乙两车牵引力做的功之比为。 (不计空气阻力) 7..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其密度分别是0.8×103千克/米3和1.2×103千克/米3,同时 投入水中,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为;如果甲、乙两物体的质量相等,密度条件不变,则在水中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为. 二、选择题(共32分,8-15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16-17小题为不定项选择题,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 8.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 图4

(word完整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强化训练练习题

一、时间的估测 1.下面各事件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秒钟的是() A.人的眼睛迅速一眨 B.人心脉跳动一次 C.人正常呼吸一次 D.人打一次哈欠 2.一块橡皮从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均为() A.0.5s B.2s C.3s D.5s 3.下列时间段与1min最接近的是() A.百米赛跑所用的时间 B.成年人吃一顿饭的时间 C.步行80 m所用的时间 D.正常人呼吸一次的时间 4.周期性的运动都可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下列哪项运动是不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 A.人的脉搏 B.日出日落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人的生长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1min时间的长短,小翔同学描述正确的是() A.中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读书,1min时间只能读50个字 B.健康人的脉搏,1min时间跳动70次左右 C.人们呼、吸气5次所用的时间通常是1min D.中学生骑自行车上学,1min时间正常能骑行600m 6.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7.小黄测得自己每分种的脉动次数为70次,他用脉搏作为计时工具,测得从跑道的一端走到另一端的脉动次数是140 次,则他用的时间约为秒. 二、时间的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 A.日 B.小时 C.分 D.秒 2.走时准确的指针式手表的秒针,一昼夜内秒针转过的圈数是() A.24 B.1440 C.86400 D.43200 3.下列专门用来测定时间间隔的工具是() A.钟 B.表 C.停表 D.闹钟 4.一个石英钟的分针转1圈,则它的秒针转() A.5圈 B.60圈 C.100圈 D.3600圈 5.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我们称为() A.一夜 B.一月 C.一天 D.一星期 6.如图所示的秒表记录的时间是() A.2min10s B.34s C.1min34s D.4min1s 7.根据图,不用测算而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长度 B.速度 C.质量 D.时间间隔 8.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不能用来测量时间的是() A. B. C. D. 10.生活中的机械摆钟,都是根据其摆完成一次摆动的相等的原理制成的. 11.小刚从广州到深圳,乘座上午10时30分的汽车从广州准时出发,到深圳是上午12时42分,那么他所用的时间是 h= min.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题试卷 一、选择题 1、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2.下面是一些正在振动的物体:甲:手臂以每秒1次的频率上下挥动;乙:蝙蝠的嘴发出频率为105Hz的振动;丙:用小锤敲音叉,音叉发生256Hz的振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只能听见音叉发出的声音,所以丙是声源,其他不是声源 B.甲、乙、丙都是声源,我们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C.甲、乙、丙都是声源,我们只能听到丙发出的声音 D.甲和丙是声源,我们能看见振动或听到声音;乙不是声源,因为我们既看不见振动,也听不到声音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音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俗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声音在真空中不可以传播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镜面反射遵从光的反射规律B.平行光束经平面镜反射后,仍然是平行光束 C.漫反射不遵从光的反射规律D.漫反射中入射的平行光束经反射后,不再是平行光束5.潜望镜观察的像是下列情况中的哪一种() A.正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等大的虚像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B.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40m/s C.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D.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猴子看见水中的“月亮”,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等于井中水的深度 B.利用照相机照相时,人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 C.幻灯机投影灯片时,银幕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两倍焦距 D.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观察邮票。想看清楚邮票上的细微之处,这时放大镜与邮票间的距离应等于10cm。 8.下列关于成像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针孔照相机能得到倒立的像B.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物体,其实都是物体的虚像C.有时摄影师让我们离他近些,是想让底片中的像更大

八年级物理光学部分竞赛试题及标准答案

八年级物理光学部分竞赛试题及标准答案 https://www.doczj.com/doc/e19692919.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A B C D 八年上物理竞赛试题 满分:85分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10题单选,11-13多选。10×2分+3×3分=29分)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2.晴朗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小聪同学向一个清澈的池塘看去,却发现红色的鲤鱼在白云间穿梭,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云是实像,鱼是虚像 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C.云和鱼都是虚像 D云和鱼都是实像 3.如图4所示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 B .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 C .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 D .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 4.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的情况是图中的( ) 5. 如图所示的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 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30cm 刻度线处,则 ( ) A.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 不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6. 小丽同学拍了一张1寸登记相后,又想拍一张2寸的登记相,摄影师应该采取的办法是 ( ) A.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B.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 C.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D.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 7. 如图所示,小刚同学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 ) A. 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 B. 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 C. 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 D. 这三种像都可以看到 8. 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右侧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 ,由此可以判断左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 所在的范围是 ( ) A. u <f B. f <u <2f C. u =2f D. u >2f

初二物理竞赛试卷

初二物理竞赛试卷2 一、单选题(每题4 分;共40 分) 1.下列有关声音的现象中,其本质与其它三个现象不同的是[ ] A.在狭小的岩洞中说话,听起来比野外响亮得多 B.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 C.岸上人说话,能把水中的鱼吓跑 D.北京天坛的回音壁,能产生奇妙的声学现象 2.当医生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的腹部,仔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定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 A.声音的响度C.声音的音色 B.声音的音调 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3.下列现象中,与声音音色有关的是[ ] ①有经验的养峰员,根据蜜蜂的嗡嗡声,就能判断出它是不是采蜜归来 ②我们能够听出钢琴的声音比小提琴的声音大 ③选瓷器的时候,总要轻轻地敲击一下来判定瓷器品质的优劣 ④在听熟悉的人打电话时,很容易辨别出对方是谁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 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了正常画面,若有一只小虫子正好落在镜头的镜片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是[ ] A.画面上有个黑点C.画面变得模糊 B.画面上有只小虫,但不清晰D.画面稍微变暗了一些 5.有一块正立方体玻璃砖,其中间有一个球形大气泡,透过气泡看玻璃砖后面的物体,看到的是[ ] A 缩小、正立的像C 缩小、倒立的像B.放大、正立的像D.等大的虚像 6.白天,我们在汽车内通过车窗玻璃能看到车外的景物;晚上,打开车内灯时,在车内 通过车窗玻璃能看到车内的乘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者是反射成像,是虚像;后者是折射成像,是实像 B.前者是折射成像,是虚像;后者是反射成像,是虚像 C.前者看到的就是实物,而后者是反射成像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发生月全食时,此时在月球上的宇航员(他所在月球表面是面对地球的)将会观察到[ ] A.日全食 B.日偏食 C.日环食 D.耀眼的太阳 8.如果要将一束激光射到远处地平线上方的空间站上,由于大气的折射,应将激光器沿 视线[ ] A.直接瞄准 B.瞄高些 C.瞄低些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八年级上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 一、选择题 1、人们在远近不同处听到同一声音的大小不同,是因为声音从声源发出后在空气中传播时 A、振幅不断减小 B、速度不断减小 C、频率不断减小 D、音调不断减小 2、以下各种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 A、观众在剧院里听到的音乐声 B、升旗仪式上的国歌声 C、某同学听到的音乐声影响了他的学习 D、大型乐队中利用锣的声音烘托演出的效果 3、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注满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当乙同学用力敲击一次水管的另一端时,甲同学会听到几次敲击声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以上都有可能 4、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5~6Hz,苍蝇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约为300~400Hz,当他们从你身边飞过时,你将 A、只能听到苍蝇的声音 B、只能听到蝴蝶的声音 C、苍蝇和蝴蝶的声音都能听到 D、都听不到 5、科学家发现,人体上的“身份证”不仅限于指纹,

在眼睛、嘴唇、大脑、血液等各部位都有“身份证”,其中有一种“身份证”叫做声纹。由于人的发音器官有微小的差异,科学家就可以利用这种差异分辨出不同的人。这种声纹即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6、在月球表面有岩石和尘埃,流星打在月球表面的岩石上,就像演无声电影一样,在其附近听不到一点声音,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的岩石受到流星的撞击不发出声音 B、流星撞击岩石的声音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附近的空间没有空气,缺少声音传播的介质 D、原因不明 7、人耳听到声音的响度 A、只与声源的振幅有关 B、只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C、与声源的振幅和声源到人耳的距离等因素都有关 D、与声源的振幅和振动的频率都有关 8、敞口烧杯中装有水,加热到沸腾后再用大火继续对烧杯加热,这时水的温度 A、迅速升高 B、慢慢升高 C、不变 D、无法判断 9、文艺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烟雾,给人

初二上册物理竞赛题

初二上册物理竞赛题 一、选择题(15×3分=45分) 1. 2014年5月24日,中俄在东海举行联合军演.为了刺探我国军情,日本军机与我国军机近距离对峙,当时两军机之间保持的距离仅约 30m.日本的这种挑衅行为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以下列哪个目标 为参照物.能够认为对峙时我军飞行员是静止的() A.日本军机 B.海面上的军舰 C.海面 D.海岸 2.下列数据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教室天花板到地面的距离约为3m B.一支普通铅笔的长度约 为50cm C.一个鸡蛋所受的重力约为5N D.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3.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 象可知() A. 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4. 2013年6月20日,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为全国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 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振动产生的 B.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音调很高

C.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D.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m/s 5.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 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 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B.禁止广场舞活动 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D.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6.在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7.光的世界变幻莫测、奥妙无穷.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准确的 是() A.不同颜色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B.雨后彩虹是因为光发生反射形成的 C.海市蜃楼是因为光发生折射形成的 D.日食现象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而月食不是 8.下面几个物理量中能够用来鉴别物质的种类的是() A.质量 B.密度 C.体积 D.温度 9.根据密度公式ρ= 可知() 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