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沥青加铺层改造旧水泥砼路面

沥青加铺层改造旧水泥砼路面

沥青加铺层改造旧水泥砼路面
沥青加铺层改造旧水泥砼路面

沥青加铺层改造旧水泥砼路面

作者:蒋应军, 武建民, 陈忠达, 戴经梁

摘要:本文结合沪宜线(胡埭至漕桥)养护改善工程,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运用新技术、新材料,对用沥青加铺层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方法和理论作进一步的研究,力图找到符合国情、切实可行的改造措施。

目前,我国现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相当一部分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年限,有的虽未达到设计年限,但由于交通量剧增,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及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原因,导致路面损坏、使用品质下降等情况,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功能,急需改造、修复路况。与沥青路面相比,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复比较困难,可采用的大修措施有三种: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加铺新水泥混凝土面层和翻修。由于沥青加铺层能有效地改善旧水泥路面的使用性能,同时充分利用旧水泥路面,造价低,施工方便,且对交通、环境影响小,因此在国内外旧水泥路面改造工程中应用最多。然而沥青加铺层中迅速发展的反射裂缝将影响加铺层的使用寿命,如何控制反射裂缝产生的时间和扩展的速度至今仍是一道难题。

沪宜线(胡埭至漕桥)始建于解放前,中间经过若干次改造,因资料不详,无法考证.至1992年时,该路基宽11m,路面为7m宽的沥青混凝土,全线共有桥梁16座,涵洞76道;1992年年底改建成18m宽路基,12m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1994年对K6+8 00~K10+200段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罩面处理;1996年又对全线的路肩进行了补强,具体为4cm沥青混凝土+1cm沥青下封层+30cm二灰结石+土基,同时对局部路段进行了灰土处理,目前该路段全长13.38km,路基宽18m,路面宽17m,两边各0.5 m宽挡土墙。加铺改造后要求为高等级沥青路面。

1改造原理

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作为旧路面的加铺层是一种典型的补强方法,这种形式的路面结构能吸收两种材料的优点:即旧水泥混凝土提供了稳定、坚实的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提供了一个摩阻系数较高、平整度好的面层,大大改善了路面的使用性能。然而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沥青加铺层中出现反射裂缝,反射裂缝本身对罩面层的使用性能影响不大,但环境因素的负效应常常使裂缝迅速扩散,从而缩短罩面层的寿命。为减少反射裂缝的数量和延缓反射裂缝的发展速度,60年代起国外开展了防治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研究。我国自80年代以来也进行了诸多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针对控制反射裂缝产生和发展的力学分析上,并提出了一些防范措施,涉及整个路面结构,这些措施大致可分为改善沥青罩面层性能、设置中间加筋层和增设补强层三类。

2加铺层厚度计算

沥青混凝土加铺层设计是设计沥青加铺层厚度,而该厚度由行车荷载和防反射裂缝两个因素控制。由于水泥混凝土面板本身强度较高,仅做为路面基层,其上再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因此,行车荷载控制不是加铺层设计的重要因素,而防止反射裂缝的产生是加铺层设计的关键。虽然我国目前旧水泥路面改造工程日益增多,但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并没有把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混凝土加铺层设计这一内容包括在内,而国外对此研究起步较早,目前已形成的ARE设计法、美国沥青协会(AI)法、AASHTO罩面设计方法、美国工程兵团和联邦航空局(FAA)法四种相对成熟的沥青混凝土罩面设计方法,按各种方法计算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的厚度在15cm左右,经分析该路段采用15cm的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由于该加铺厚度是在做了一些假设,按理论方法或是在国内外一些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得出的,难免会与我省的实际情况有些出入,而且国内外的实验研究也表明,防止反射裂缝是沥青混凝土加铺能否成功的关键问题。因此,在设计方案时也专门考虑了防止反射裂缝的对策,提供了以下三种方案,而不主张在旧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

3加铺层方案比选

3.1设计方案(一)

为防止反射裂缝的产生,国外多采用加厚沥青加铺层的方法,但单纯依靠增加厚度的方法有其弊端:一方面增加厚度必将增加路面造价;而且在夏季高温情况下,沥青混合料高温蠕变易产生车辙,也没有了由于旧水泥混凝土板做基层所产生强基薄面的优势,故而这一方法对于高等级公路是不可取的。

针对这一情况,国内外道路工程界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加铺层之间加铺一层弹性模量较高的应力加筋夹层,以吸收或缓冲裂缝尖端的应力集中,对于抑制反射裂缝的产生和扩散具有一定的效果。《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规范》提到防治反射裂缝的措施有铺设土工格栅,铺贴土工布和粘贴改性沥青油毛毡,故在本方案中建议铺设玻璃纤维土工格栅。该格栅耐高温性能好,摊铺热沥青混凝土不会产生变形,但其对施工要求比较严格,铺设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前,首先要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整平处理,以避免格栅下方出现脱空,造成沥青路面损坏,在摊铺沥青层时,严禁汽车在土工格栅上掉头,以防碾坏土工格栅。

该设计方案路面结构简单明了,除了加铺15cm的沥青混凝土之外,只另外加设了一层玻璃纤维和改性沥青油毡。玻璃纤维的价格大约为15元/m2,这样整个结构的造价比较便宜,施工工艺也不复杂。加铺一层玻璃纤维和15cm的沥青混凝土的确起到防止反射裂缝的作用,但对旧水泥板的处理要求较高,旧混凝土板块除了对常规的结构性病害的处理之外(各类病害的板块处理参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执行),还要根据老路加铺结构层进行改造的特殊性情况,提出相应的指标要求。

方案(一)所示路面结构

本次改造中采用的指标是借鉴宁扬(州)一级公路高速化改造过程中对旧水泥混凝土板的处理方式:对板块进行逐板测量调查,逐块把关控制进行修补,以旧水泥混凝土板块的单点实测弯沉值和板间实测弯沉差控制。

对于方案一,板块单点弯沉控制指标(单位0.01mm)为:

(1)单点实测弯沉值Lr≤14,不予处理;

(2)单点实测弯沉值14<Lr≤40,钻孔压浆处理;

(3)单点实测弯沉值Lr>40,则按脱空板处理,整板破碎,处理基层,新浇混凝土板块。

(4)灌浆后两相邻板间弯沉差控制在0.06mm以内。

该方案加铺层结构造价为322万元/公里(不含桥梁及沿线设施工程造价)。

3.2设计方案(二)

土工织物或网格防治路基水平位移比剪切位移更有效,当应用于传荷能力很差的路面时,对防治反射裂缝就显得无能为力。二灰碎石这种大变形的材料可以用来缓冲剪切变形,减缓了沥青加铺层中应力集中现象,玻纤格栅的存在可进一步延长裂缝扩展到沥青层中的时间,起到了延缓反射裂缝产生的作用。该路面结构形式,由于又多加了一层二灰碎石,工程造价就高些,而施工工艺也较复杂,但这防止反射裂缝的效果要比前一种好,花一定的代价来获得结构的长期稳定可靠。

该方案对施工工期较方案(一)短,对旧水泥板的处理比方案(一)要求低(各类病害的板块处理参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执行:

方案(二)所示路面结构

对于方案(二),板块单点弯沉控制指标(单位0.01mm)为:

(1) 单点实测弯沉值Lr≤20,不予处理;

(2)单点实测弯沉值20<Lr≤40,钻孔压浆处理;

(3) 单点实测弯沉值Lr>40,则按脱空板处理,整板破碎,处理基层,新浇混凝土板块。

该方案加铺层结构造价为334万元/公里(不含桥梁及沿线设施工程造价)。

3.3设计方案(三)

为了防止路基反射裂缝的产生而又不过分加大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的厚度,方案三建议把旧的混凝土板打碎以减少板长,并碾压固定,来防止反射裂缝。

沪宜线胡埭至漕桥段由于结构承载力不足、交通量剧增、汽车超载严重,旧水泥混凝土板普遍存在脱空、断板、错台等现象,在参照省内外相关工程改造实例的基础上,本方案先采用冲击锤将旧水泥混凝土板破碎成20cm×20cm以下的混凝土碎块,振动压路机碾压,使破碎板块与板下基层贴合紧密,保证板块稳定,再每板检查弯沉值,对于弯沉大于120(0.01mm)的点须进行基层加固处理;为了防止雨水下渗而破坏板下基层,同时为了维持适当的通车条件,在破碎板上做了5cm沥青贯入式路面;采用二灰碎石半刚性补强层,二灰碎石层的厚度,根据路面补强方法设计。本方案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就是如何有效地破碎水泥混凝土板,这样就提高了工程造价,增加了施工难度,也对沿线桥梁改造造成了困难(主要是指桥梁纵断面标高),该方案对硬路肩的改造要求较方案(一)、方案(二)低。

方案(三)所示路面结构

对于强度和整体性较好的路面采用破碎旧水泥混凝土板技术,会破坏基层的整体性,增加其它破坏类型的可能;由于旧水泥板破碎,地下水由于毛细现象将会沿破碎板缝隙上升,地下水侵入二灰碎石基层的可能性增大,容易导致二灰碎石基层开裂,加速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产生。对该方案的选用应结合板块病害情况,对造价、施工工期、施工组织等进行综合比选。

该方案对施工工期较方案(一)、方案(二)长,对破碎旧水泥板的处理要求如下:

(1)单点实测弯沉值Lr≤120的板块和路段,不予处理;

(2) 单点实测弯沉值Lr>120的板块和路段,进行翻修加固基层。

该方案加铺层结构造价为357万元/公里(不含桥梁及沿线设施工程造价)。

3.4加铺层推荐方案

从上面几种加铺方案并结合本路段的路况调查情况我们不难发现,方案(一)造价最低,而且路面仅加铺18cm,对桥梁改造有利,但其对旧水泥板的处理要求最高,施工工期较长,能否彻底解决板底脱空、不均匀受力、传荷能力差等病害是该方案的关健,其“防反”的效果和程度是由多种因素控制,对于破板较严重的路段应慎重考虑;方案(三)造价最高,该方案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就是破碎水泥混凝土板,该方案改造原理明确,将旧水泥板打碎,减少了板长,消除了温度型反射裂缝的产生,但增加了沿线16座桥梁改造难度,而且容易受到地下水的侵害;方案(二)造价比方案(一)略高,施工工艺也较复杂,但该方案同时利用了混凝土老路及沥青加铺层的优点:经修补的混凝土路面提供了稳定坚实的基层,采用玻纤格栅加筋层及二灰碎石层可有效地防止混凝土板块的温度、竖向剪切应力的作用,且该方案防止荷载型反射裂缝的效果要比方案(一)、方案(三)好,施工质量容易控制,花一定的代价来获得结构较长稳定是值得的,而且这一方案对地下水位较高的沪宜线胡埭至漕桥段来说尤其适用。综合考虑其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技术上的可行性,推荐采用加铺方案(二)。

4结束语

1.目前部分水泥混凝土路面正处于维修、待修状态,旧混凝土路面行车舒适性差,车速难以提高状况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对用沥青加铺层改造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方法和理论仍将作进一步的研究,力图找到符合国情、切实可行的改造措施。

3.沪宜线(胡埭至漕桥)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中,采用玻纤格栅、改性沥青油毡、改性沥青SMA等新材料、新工艺,从目前通车情况来看,效果较为理想,由于裂缝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玻纤格栅、改性沥青油毡、改性沥青SMA等新材料抑制反射裂缝的效果尚有待今后长期观察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方案

浅析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方案 【摘要】随着交通流量及其行驶频度的逐渐增长,对城市道路的要求也在逐步的提高,而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直接影响着城市道路的使用寿命。本文主要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现状及其相应病害的原因,并对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改造方案进行了设计,希望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方案;病害原因 中图分类号:tu528.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造价底,施工工艺简单与优点。在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网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水泥混凝土路面也存在着乘车舒适性差,后期养护工程量大,维修费用高与诸多问题。目前,许昌市区水泥路面约40km,基本上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初建成的。如今,大部分路段已出现表面磨损,光滑,断角,断板,脱空与病害。市政管养中心普遍采用的是挖除破损板块与快速修补混凝土技术,对于破坏比较严重的路段,多采用拆毁重建的方法来处理。这些补救措施造价较高,在养护资金日益紧张的情况下,探索一种既经济又适用的合理改造方案,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现状和结构形式 2.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现状 由于我国水泥、黄沙和碎石等材料丰富,筑路用优质沥青较少,

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各种等级的公路上得到普遍的推广。 但是,众所周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迅猛,通车几年的公路,其实际车流量就已超过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加之车辆超载现象普遍,公路部门又未能有效制止,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发展势头迅猛,而且数量较大。一方面养护资金有时不是十分充足,有些病害不能及时修复;另一方面,由于道路建设任务繁重,对道路养护普遍不够重视,参与道路养护的多是些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无法准确判断病害的原因,不能拟订出正确的出处治方案,水泥砼路面病害得不到正确的修复,很快又会重新萌发,导致了又坏,坏了又修的恶性循环,既浪费养护资金,又加重病害程度。 2.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形式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一般由水泥砼面层、基层、底基层、和垫层组成。通常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类材料、二灰稳定类、级配碎砾石等材料铺筑,底基层除上述材料外,也可采用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二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或其它适宜的当地材料铺筑。在潮湿状态路基处,才设置水稳性好的粒料类垫层。 众所周知,水是道路的天敌,过去设计施工的基层和底基层材料普遍怕水,不耐冲刷。某些道路排水设施存在先天不足。 3.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种类和原因 3.1病害的种类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主要类型如下:

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的施工方案

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的施工方案 摘要:旧水泥商品混凝土路面的修复、改造工作中,在旧水泥商品混凝土路面上铺设加铺层,是一项有效的技术措施。文章针对水泥商品混凝土路面的加铺改造施工技术进行了归纳总结。 1.水泥商品混凝土路面损坏分类及处理 1.1裂缝 横向开裂:板间缝隙在5~8mm以内可以不予处理,板间缝隙在8mm以上进行灌缝处理。纵缝开裂:板间缝隙≤12mm可以不予处理,板件>12mm进行灌缝处理,灌缝材料采用普通沥青。 1.2断板 对于断裂情况较轻的板块采用对裂缝开槽注胶的方法来处治。具体做法是①首先将裂缝切割出宽2cm深1cm的工作槽②清理工作槽内的杂物和粉尘③将补缝胶注入工作槽中从而达到粘结裂缝防止水渗入基层的目的,使之重新恢复通行能力。对于有裂缝宽度大于3mm贯穿全板的横、纵、斜向裂缝的板块,将旧板破碎,运走,清扫基层;用C25商品混凝土修复松散基层(如有松软的素淤泥块,还应挖坑切槽,直到坚硬基层),基层表面要平整,要具有一定的横坡坡度,然后重新浇筑商品混凝土板、与原板面平齐。 1.3破碎板块处理 破碎板块是在断板基础上发展的更为严重的一种破坏形式,板块裂缝无规则,破裂成很多块。破碎板块的处理要坚决采用更换板块。将旧板破碎,运走,清扫基层;用C25砼修复松散基层(如有松软的素淤泥块,还应挖坑切槽,直到坚硬基层),

基层表面要平整,要具有一定的横坡坡度,然后重新浇筑商品混凝土板、与原板面平齐。 1.4板底脱空 我们采取外观观察及弯沉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判断。雨后上路观察是否有唧泥最直观;无雨季节采取间接方式判断:人在板的边缘感觉重型车辆通行时是否有垂直位移和翘动的板;板角相邻两条缝填缝材料严重剥落的板块;相邻板间出现错台时,位置较低的板块一般有脱空存在。对外观不易判断的板块,测定四个边角的弯沉(板角是一块板中弯沉值最大、受力最不利的位置,唧泥脱空首先出现在板角),弯沉值超过0.3mm者,一般有脱空现象。脱空板块较好的处理办法就是板底压浆。利用灰浆泵的压力将水泥浆液通过预先钻好的空洞直接压入板下,填充板下出现的空洞,使基层重新稳定。 1.5旧路检测 旧商品混凝土路面在加铺沥青面层前,要对路面进行全面检测,得出损坏的类型、程度和原因等各项情况,并针对出现的情况采取具体的加固措施。 1.6沉陷、裂缝、错台、断板等病害的处理 由于路基会出现局部沉降,砼面板在压力作用下的应变很大,受到的拉应力就超过板所能承受的弯拉强度,出现断裂现象。当原路面板断裂处平均弯沉大于0.6m m时,要将原路面板破碎成20~800cm的小块;在破除旧面板时要防止损伤基层,对板体进行更换时要把破裂的面板取除后对基层清扫检查。当发现基层上有少数裂缝,要加铺钢筋网,修复松散基层,要用C15商品混凝土填充、捣实,浇筑面层,基层表面要平整,并具有一定的横坡坡度,然后重新浇筑C30商品混凝土板。若破损只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方案1

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 沥 青 混 凝 土 路 面 方 案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概述 重新铺设的混泥土路面与原混凝土路面产生的不均匀沉降,使得因自来水管施工铺设重新浇筑的混凝土路面与原混凝土路面产生了裂缝及沉陷。为保证路面的平整及减少水的渗透对路的损坏,设计在新浇筑的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该工程位于黄兴镇政府到浏阳河段,全长3100米,宽0.9米,平均厚度0.04cm。 1.2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xxxxx 建设地点:xxxx 工程容:本标段围的沥青路面工程。 1.3道路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乡村主干道。

二、施工条件及特点: 1、施工条件 1.1天气条件要求:按规要求沥青料摊铺的施工气温不低于10℃的晴朗天气; 1.2路基要求:要求新浇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清扫干净,保证路面无污染,杂物清除干净,且路面上的自来水井调整到设计铺筑的沥青混凝土标高,保证路面的平整。 1.3交通要求:因沥青路面为柔性路面,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很容易发成形变,及拉裂,所以要求封闭施工,待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交通。 2、施工特点 在旧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是在水泥路面的基础上改造成沥青路面的一种比较经济的方式,这种方式无论是在公路还是在城市道路改造中都采用得比较多,尤其是在现阶段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沥青产品质量提高,国产石油沥青满足道路规要求,且有相当多的旧水泥路面由于使用年限较长,路面状况恶化,需要进行改造。此时,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快速、经济的优点就凸现出来。因此,越来越多的地方选择加铺沥青面层的改造方式。 三、施工工艺 1、沥青砼路面施工工艺流程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黄山紫京饭店改造工程 沥 青 施 工 专 项 方 案 江苏苏油建设有限公司 2013年3月1日

沥青摊铺专项方案 1对原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处理 1.1灌缝 原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都要采用新型改性沥青材料进行灌缝,以有效防止路面水从路面渗入基层,保证基层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该种改性沥青在使用时必须由混凝土路面嵌缝机加热至300℃,然后通过混凝土路面嵌缝机注胶嘴把改性沥青注入接缝内。该种材料在高温下热稳定性好,低温下不易老化变脆,安全经济,又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可以满足接缝灌缝的需要。 1.2严重破碎板的修补 对已断裂成3块以上的严重破碎板,坚决采用常规的挖补方法对板体进行更换。将旧板破碎、运走,清扫基层;用C15混凝土修复松散基层(如有松软的素淤泥块,还应挖坑切槽,直到坚硬基层),基层表面要平整,并具有一定的横坡坡度,然后重新浇筑C30混凝土板。 1.3一般断板的修补 对断裂情况较轻的板块,如果按破碎板整槽翻修的办法来做,不但成本高,而且费时。对待此类病害,采用对裂缝开槽注胶的方法来处治。 2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2.1玻纤格栅施工 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这种路面结构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沥青加铺层会受到反射裂缝及其产生的反射应力的影响。环境与交通量因素的负效应常常使裂缝迅速扩

散,严重影响沥青加铺层的使用寿命。如何控制反射裂缝产生的时间和扩散速度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2.1.1反射裂缝产生的机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由于接缝、裂缝的存在,其作为基层后整体的强度降低,而且在外力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处于复杂的三维应力作用的状态下。 车辆通过不连续的板体时,沥青混凝土加铺层由于接缝、裂缝的两侧相邻板块产生了纵向的位移差而出现了较大的剪应力,它是产生反射裂缝的主要原因。 2.1.2防止反射裂缝的措施。①用人工清扫或用水清洗已处理好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保证路面无污染,杂物清除干净,同时一定要保持路面干燥。②铺筑防水材料:沿原有水泥混凝土面板纵、横向接缝处铺筑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卷材宽度平均0.5m.防水卷材施工采用热熔铺贴法,在纵、横向接缝处涂刷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冷底油,要求涂刷均匀,一次到位。然后将防水卷材按位摆正,用喷灯加热卷材卷材和混凝土面板,待卷材表面熔化后开始铺贴,要求压实压平,防止翘边。③铺洒沥青粘层油:在准备好的干燥旧路面上,喷洒粘层油,粘层油采用改性乳化沥青。④铺筑玻纤格栅:在水泥混凝土面满铺筑玻纤格栅,玻纤格栅应用铁钉及铁皮将玻纤格栅固定在沥青混凝土应力吸收层上,防止沥青摊铺将玻纤格栅卷起。⑤注意事项:玻纤格栅铺筑过程中,应封闭交通,除施工车辆外,其它车辆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允许在铺好的玻纤格栅上缓慢通过。施工过程中应避免车辆在玻纤格栅上转弯或急刹车。 2.2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2.2.1沥青混合料的拌和和运输。①在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要从混合料级配、沥青用量、拌和温度和时间等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以提高混合料的摊铺效果。②沥青混合料在

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项目设计方案

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项 目设计方案 第1章绪论 1.1 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与特点 以水泥混凝土为主材料做面层的路面,简称水泥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刚度较大、扩散荷载应力能力强、稳定性好和使用寿命长的路面结构。 它与其他路面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强度高、耐久性好:混凝土路面具有较高的抗压、抗弯拉和抗磨耗的力学强度,因而耐久性好,一般可使用30~50年,且能通过包括履带式塔克在内的各种车辆。(2)稳定性好:环境温度和湿度对混凝土路面的力学强度影响甚小,因而热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时间稳定性都较好,尤其是强度随时间而逐渐增高,既不会像沥青路面那样出现“老化”现象,也不会像砂石路面那样出现“表退”现象。抗油类侵蚀能力强,不会因受油类污染而损坏。抗洪能力也远比沥青路面强。(3)平整度和粗糙度好:虽设有接缝,但是它的表面很少起伏变形。路面在潮湿时仍能保持足够的粗糙度,使车辆不打滑而能保持较高的安全行车速度。(4)养护费用小、运输成本低:优于混凝土路面坚固耐久、经常性养护维修工作量小,故所需的养护费用很少。而且路面平整、行车阻力小,能提高车速,减少燃料消耗、降低运输成本。(5)色泽鲜明,反光能力强、有利于夜间行车。 当然也有以下缺点,(1)水泥和水的需要量大,修筑20cm厚,7m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每公里需要消耗水泥400~500吨和水约250吨。(2)接缝较多:由于热胀冷缩的特性,混凝土路面必须设置许多接缝,而接缝是路面的薄弱点,接缝使施工和养护增加了复杂性,如处理不当,将导致混凝土路面板边板角处破坏。接缝还容易引起行车跳动,影响行车舒适性。(3)养护修复困难:路面破坏后,挖掘和修补工作都很费事,且影响交通,修补后

16-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16-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SZJSQB15.16-2003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个等级的改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沥青混凝土加铺层施工。 2、施工准备 2.1高程复测应首先对旧路面的厚度、密实度、平整度、路拱等进行检查。若旧路面有坎坷不平、松散、坑槽等,必须在铺筑之前修整完毕。为了控制混合料的摊铺厚度,在准备好基层之后进行基层之后测量放样,沿路面中心和四分之一路面宽度出设置样桩,标出混合料的松铺厚度。采用自动调平摊铺机时,还应放出引导摊铺机运行走向和标高的控制基准线。 2.2施工前应对各种材料进行调查试验,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罩面修补的大多是细粒式沥青混凝土,该种材料的石子粒径较小,石子最大粒径为10mm~15mm。 沥青混凝土对石料的要求很高,用于修补的集料必须是干净的,含泥量低于1%,强度为1级的石料,集料的种类以石灰石为好,它与沥青有着良好的粘附性,集料的级配可参考普通沥青混合料的集料级配的要求确定。 施工前应对各种施工机具应作全面检查,并经调试证明处于性能良好状态,机具数量足够,施工能力配套,重要机械宜有备用设备。 用于铺筑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应符合要求: ①具有自动或半自动方式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的装置。 ②具有足够容量的受料斗,在运料车换车时能连续摊铺,并有足够的功率推动运料车。 ③具有可加热的振动熨平。 ④摊铺机宽度可以调整。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机械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双轮钢筒式压路机为6—8t; ②三轮钢筒式压路机为8~12t或12-15t; ③轮胎压路机为12—20t或20—25t。 3、操作工艺 3.1 加铺沥青路面之前,首先必须对老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进行调查处理、根据水泥混凝土路而调查结果,确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修方法。 3.1.1对破碎的混凝土板块进行翻修。 3.1.2对局部损坏的混凝土板块进行挖补。 3.1.3对板下脱空的板块,采取板下封堵的方法进行压浆。 3.1.4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进行清缝灌缝。 3.1.5为了保证旧路面与沥青路面能紧密连接,施工前用铣刨机对旧路面进行拉毛处理,拉毛处理拉毛深度应控制在1cm。 3.1.6用压缩空气清洗混凝土面板,必须清除水及杂物。 3.2 在道牙线附近铺塑料膜,以防止人工构造物被污染。 3.3 喷洒粘层沥青 3.3.1为做到便于施工不影响交通,在可封闭交通情况下进行施工的路段,施工路段长度控制在2000m;在半幅通车、半幅施工路段施工,其长度控制在300m。 3.3.2清除旧混凝土路面板表面杂物,冲刷清洗油污,使板面洁净无杂物。如果用水冲洗时,应使表面干燥。如果是喷洒过透层沥青,应使透层表面干燥。 3.3.3粘层沥青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使用乳化沥青时,宜采用快裂洒布型乳化沥青PC-3,PA-3,乳液中沥青含量不少于50%,乳化沥青用量为0.6kS/m2。粘层沥青宜用与面层所使用的种类,标号相同的石油沥青经乳化稀释制成。 3.3.4粘层沥青应均匀洒布或涂刷,以不流淌为宜,沥青洒布过量处,应子刮除。 3.4 待粘层沥青破乳后,加铺土工格栅隔离层。土工格隔离层沥青混凝土面层,必须采用玻璃纤维格栅,其施工要求如下。 3.4.1在清洁干燥的路面上,按0.6kg/m2喷洒粘层油。 3.4.2目前,常用的玻璃纤维格栅,有带自粘胶和不带自粘胶两种。带自粘胶的可直接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处理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处理方法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道路的改建和扩建工程越来越多,其中一个主要的项目是在原有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刚柔相济”,即旧水泥混凝土提供了稳定、坚实的基层,沥青路面改善了路面的使用性能,同时充分利用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造价低,施工方便。因此,在国内外工程改造中,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白改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2011年南昌城运会前,为改善路况,提高城市形象,南昌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对南昌市的主干道进行了提升改造,如高新火炬大街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工程全长2.6km路面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下面层采用7cm粗粒式AC-25,上面层为5cmAC-13SBS改性。经过3年的使用证明,这段路设计和施工是成功的。本文将结合此改造工程谈谈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处理方法,供通行借鉴、指正。 1、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前的处理 在进行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之前必须对原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进行认真彻底的处理,只有这样改造后的路面才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1.1灌封 原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都要用高压空气机和人工清除接缝内的杂物,采用改性沥青进行灌缝,以有效防止路面水从路面渗入基层,保证基层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沥青从使用时最好由混凝土路面嵌缝机加热至一定温度,通过混凝土路面嵌缝机注胶嘴把沥青注入接缝内。改性沥青在高温下热稳定性好,低温下不易老化变脆,安全经济,又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更能满足接缝灌缝的需要。 1.2接缝啃边、断角的处理 对损坏较深和较宽的路面,采取先凿掉深度至少10cm,然后重新浇筑水泥混凝土的处理方法。破损面较浅和较窄的,采取先凿掉深度5cm,然后用沥青混凝土填平压实的方法进行处理。 1.3减小相邻板块的相对位移 对于脱空板块和相邻板块有相对位移的,在旧道面下灌浆使板块处于稳定状态。处理方法如下:用凿岩机在失稳的混凝土板块上钻孔,共钻5个孔,板中及四角各一个(脱空板在脱空部位钻孔)。孔径5cm,孔深以钻头触及基底下的土层为止,灌浆用水泥砂浆。灌注压力一般为0.05~0.25MPa。灌浆先灌孔中,同时观察其他孔,即行堵塞。封孔后应注意车辆通行,养生3d后,才能开发交通。 1.4严重破碎板的处理 断裂轻微的面板可以不进行更换。对那些沉陷、唧泥、失去基层均衡及损坏严重的板必须进行更换,同时还应修复基层。施工时将原破碎的混凝土凿出干净,清洁,然后浇筑水泥混凝土补平。凿掉的宽度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当原有水泥混凝土板块破坏严重时应将原板块整块凿除。如果板块中有部分破坏的,也可用切割机将其切开切齐,保留完好的部分,凿掉破坏的部分,再重新浇筑水泥混凝土。 1.5其他形式损坏 如表面起皮、露骨、剥落、麻面等,由于其只影响到原有路面行车舒适性,而当旧混凝土路面做基层时,这些形式的损坏对整个路面承载力和行车舒适性影响甚小,因此不予特殊处理。 2、反射裂缝防止措施 反射裂缝是指下层混凝土的接缝或裂缝,由于环境(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不断变化与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在沥青加铺层的相应位置上产生的裂缝。产生反射裂缝的力学机制,通常认为是由于下层道面接缝、裂缝处的竖向和水平位移所致。竖向位移是接缝、裂缝两侧道面由于几轮荷载作用产生的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移;水平位移是由于温度和湿度变化引起到

15第十五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

第十五章水泥混凝土路面 ●概述 ●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原材料 ●路面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与质量控制道路系马骉mabiaochd@https://www.doczj.com/doc/e18898227.html,

定义由水泥混凝土面板和基(垫)层所组成的路面,也称刚性路面(Rigid Pavement) 类型普通混凝土路面 (Portlan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钢筋混凝土路面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 (Continues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预应力混凝土路面 (Prestressed Concrete Pavement )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 (Steel Fiber Concrete Pavement ) 装配式混凝土路面 碾压混凝土路面(Roller Compact Concrete Pavement ) 裸石混凝土路面

普通混凝土路面 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边缘和角隅)外,不配置钢筋的混凝土路面 优点——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有利于夜间行车 缺点——初期造价高?对水泥和水的需要量大,噪声大、行驶舒适性差,有接缝,修筑周期长,开放交通迟,养护维修困难

路基 性能要求 引起土基不均匀支承的可能原因 控制路基不均匀支承的方法 要求路基稳定、密实、均质,对路面结构提供均匀的支承 土基的强度要求比沥青路面低 土基的支承要求主要是保证基层的稳定性,特别是不出现不均匀的支承 一般要求基层采用水稳定性好的材料、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沉降稳定 不均匀沉陷——压实不均匀、填挖结合处理不佳、土基未充分固结(施工期沉降不稳定);?不均匀冻胀——含水量在等温面上分布不均匀、土质不均匀;?特殊土质——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加上含水量变化 ●把不均匀的土掺配成均匀的土●控制压实时的含水量接近于最佳含水量,并保证压实度达到要求 ●加强路基排水设施,对于湿软地基采取加固措施 ●加设垫层,以缓和可能产生的不均匀变形对面层的不利影响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方法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方法 朱士盂 (汕头市达濠市政建高有限公司,广东汕头515041) 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反射裂缝,下层裂缝或接缝的反射会引起加锗层或面层的开裂。为了 保持一个完整的行车表面,保持加铺层的整体性,必须防止和控制这种裂缝。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实践,对旧水泥混凝土 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的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 doi:10.3969/j.issn.1006-8554.2011.02.020 旧沥青路面上直接加铺水泥混凝土面层技术,是指在对旧拉应力超过沥青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即出现开裂。在温度、湿度 沥青路面的病害进行挖补维修处理后,在其上直接加铺常用板应力和车辆荷载的综合作用下,裂缝不断向上发展,反射到加铺层 块尺寸的普通水泥混凝土面层形成的路面结构。采用的板块尺表面。因此,需要对沥青混凝土面层反射裂缝进行防治。 寸为4 5m左右,板厚一般在24cm以上。该项技术充分利用了目前用于路病害防止的材料主要是无纺土工布,其作用主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的使用寿命长、维修保养费用少、抗磨耗能要有两个:一是利用土工织物的撕裂强度和一定的延伸性,使基 力强等优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项技术比沥青混凝土罩面更层反射裂缝产生的应力扩展至更宽范围,缓减裂缝处的应力集 经久耐用、更安全、使用寿命更长,消灭了反射裂缝、车辙和拥中,起到吸收部分拉伸能量的作用;二是土工织物浸透沥青后可 包,能更好地适应较弱的旧路面支撑条件。以形成密封防水层,防止地表水渗入基层,使基层材料不致进一 1 工程概况步恶化。因此,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前,铺设符 某路段,原路为22cm厚水泥混凝土路面,1998—2008年间,合要求的土工布,可以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强度。同时,铺设土 到现在已运营十余年,车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均为水泥混凝土路工布可延缓水泥混凝土路面反射裂缝的发生。 面,板厚25cm。原路没有做软基处理,路面下沉较严重,且非机 3 加铺沥青面层的施工 动车道和机动车道下沉不均匀,路面横坡在1.O%一3.O%之间,个在进行了水泥混凝土破碎后,用水泥砂浆稳定,再铺筑15 别地段达到5.O%,原路面为每侧三块板,在车行道中间的一块板cm的二灰碎石,沥青面层厚8~10crll。在加铺层施工之前,用重 多为纵向贯通裂缝。局部板块出现裂缝、板角砼脱落、伸缩缝填锤将水泥混凝土碎成小于30em×30em的混凝土小块,以保证混 缝料剥落等病害现象。凝土块完全与其下的基层接触,防止出现翘翘板。同时增加破碎 2 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处理混凝土板的整体性,采用较稀的水泥砂浆喷洒在破损混凝土表

水泥混凝土旧路面拆除施工方案

北新路改造工程 水泥混凝土旧路面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职务(称) 审核人:职务(称) 审批人:职务(称) 编制单位:四川永发建筑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日期:2017年5月

目录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 (3) 3施工准备 (4) 3.1 技术准备工作 (4) 3.2现场准备 (4) 3.3 机械设备材料的准备 (4) 3.4安全警示标牌设置: (5) 3.5管线的保护措施: .................................. 4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 (5) 4.1施工准备 (5) 4.2施工方案和工艺 (5) 5安全工作措施 (6) 6文明施工 (7)

1 编制依据 1)本项目设计合同 2)实测带状图 3)道路测绘成果图 4)地勘资料 5)现状混凝土路面的弯沉检测数据 2 设计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2013版); 2)《市政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版); 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4); 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 5)《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 6)《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194-2013); 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1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5); 11)《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DBJ440100T 16—2008 3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北新路改建工程,位于新都街道办新新路附近,道路西交新新路,东交现有村道。道路全长597.522米,道路宽度依现状实际宽度,但不小于5米(不足5米处须扩宽),均为机非混合道。道路等级为村道,设计时速为20km/h。 道路现状为混凝土路面,局部路面破损和深陷。 本次道路改造将对桩号K0+00~K0+460部分旧路面混凝土进行修补,并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桩号K0+460~K0+597.22部分路面需全部破除混凝土面层,并重新修筑沥青混凝土道路,路宽不足5米处扩宽至5米。 水泥混凝土旧路面拆除共计约1133m2。拆除水泥混凝土路面总体施工方案是采用XE-230挖机加装破碎头破碎路面,破裂后再用挖掘

16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路面施工工艺标准 SZJSQB15.16-2003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个等级的改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沥青混凝土加铺层施工。 2、施工准备 2.1高程复测应首先对旧路面的厚度、密实度、平整度、路拱等进行检查。若旧路面有坎坷不平、松散、坑槽等,必须在铺筑之前修整完毕。为了控制混合料的摊铺厚度,在准备好基层之后进行基层之后测量放样,沿路面中心和四分之一路面宽度出设置样桩,标出混合料的松铺厚度。采用自动调平摊铺机时,还应放出引导摊铺机运行走向和标高的控制基准线。 2.2施工前应对各种材料进行调查试验,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罩面修补的大多是细粒式沥青混凝土,该种材料的石子粒径较小,石子最大粒径为10mm~15mm。 沥青混凝土对石料的要求很高,用于修补的集料必须是干净的,含泥量低于1%,强度为1级的石料,集料的种类以石灰石为好,它与沥青有着良好的粘附性,集料的级配可参考普通沥青混合料的集料级配的要求确定。 施工前应对各种施工机具应作全面检查,并经调试证明处于性能良好状态,机具数量足够,施工能力配套,重要机械宜有备用设备。 用于铺筑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应符合要求: ①具有自动或半自动方式调节摊铺厚度及找平的装置。 ②具有足够容量的受料斗,在运料车换车时能连续摊铺,并有足够的功率推动运料车。 ③具有可加热的振动熨平。 ④摊铺机宽度可以调整。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机械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双轮钢筒式压路机为6—8t;

②三轮钢筒式压路机为8~12t或12-15t; ③轮胎压路机为12—20t或20—25t。 3、操作工艺 3.1 加铺沥青路面之前,首先必须对老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进行调查处理、根据水泥混凝土路而调查结果,确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修方法。 3.1.1对破碎的混凝土板块进行翻修。 3.1.2对局部损坏的混凝土板块进行挖补。 3.1.3对板下脱空的板块,采取板下封堵的方法进行压浆。 3.1.4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进行清缝灌缝。 3.1.5为了保证旧路面与沥青路面能紧密连接,施工前用铣刨机对旧路面进行拉毛处理,拉毛处理拉毛深度应控制在1cm。 3.1.6用压缩空气清洗混凝土面板,必须清除水及杂物。 3.2 在道牙线附近铺塑料膜,以防止人工构造物被污染。 3.3 喷洒粘层沥青 3.3.1为做到便于施工不影响交通,在可封闭交通情况下进行施工的路段,施工路段长度控制在2000m;在半幅通车、半幅施工路段施工,其长度控制在300m。 3.3.2清除旧混凝土路面板表面杂物,冲刷清洗油污,使板面洁净无杂物。如果用水冲洗时,应使表面干燥。如果是喷洒过透层沥青,应使透层表面干燥。 3.3.3粘层沥青采用热沥青或乳化沥青。使用乳化沥青时,宜采用快裂洒布型乳化沥青PC-3,PA-3,乳液中沥青含量不少于50%,乳化沥青用量为0.6kS/m2。粘层沥青宜用与面层所使用的种类,标号相同的石油沥青经乳化稀释制成。 3.3.4粘层沥青应均匀洒布或涂刷,以不流淌为宜,沥青洒布过量处,应子刮除。 3.4 待粘层沥青破乳后,加铺土工格栅隔离层。土工格隔离层沥青混凝土面层,必须采用玻璃纤维格栅,其施工要求如下。 3.4.1在清洁干燥的路面上,按0.6kg/m2喷洒粘层油。 3.4.2目前,常用的玻璃纤维格栅,有带自粘胶和不带自粘胶两种。带自粘胶的可直接在平整清洁的路面上铺设,不带自粘胶的通常采用水泥钉加垫片固定。

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新建生态停车场施工方案

旧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新建生态停车场施工方案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施工部署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技术措施 第五章: 质量目标及质量预控措施 第六章: 工期保证措施

第一章:编制依据 1、施工图; 2、招标文件及其补充通知、答疑纪要; 3、国家或省级、行业建设主管部门颁发有关的标准、规范 4、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章:工程概况 美丽乡村提升—龙山村路面黑化及生态停车场工程地段位于长兴县水口乡龙山村。本工程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设计施工范围内市政工程等所有工作内容,项目总投资约48万元,包括沥青混凝土路面和生态停车场。对新浇筑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基层(现状路面)进行处理;包括现状路面高低差、破损处的修复,现状路面面层的积灰、积垢、小碎石等建筑垃圾等的清理及外运等问题。 为美丽乡村提升,我公司承担了该道路改造工程的施工任务。改造原则为:在现有道路基础上进行路面黑化,即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经过处理后,铺乳化沥青封层,铺设土工布,然后再铺筑4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中根据现场情况及工期要求,我单位采用半封闭交通的方式,即先封闭一侧车道进行水泥混凝土基层灌缝施工直到摊铺完细粒式,再封闭另一侧车道进行同样施工,有效地解决了封闭施工与保证交通的矛盾,控制了工程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 第三章:施工部署 为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如期交付使用,我公司选派技术素质高,管理科学的优秀项目经理组织施工。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方案,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施工规范组织施工,配备充足的劳动力和机械设备,确保工期和工程质量达标。 1 、质量目标 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确保该工程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合格率达100%;杜绝工程重大质量事故。 2 、工期目标 按照业主要求,共计日历天45日历天。依据工期要求,我公司将在具备施工的条件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全部工程力争提前完工。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设计参数研究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设计参数研究 文章研究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的设计类型,分析了加铺设计的参数。针对加铺层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加铺层设计施工的具体步骤,研究成果对公路改扩建中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具有可借鉴的实际工程价值。 标签:公路改扩建;路面;加铺层;设计参数 1 加铺层设计类型 根据用途及原混凝土路面的现状,在废弃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水泥混凝土层的设计,首先进行技术比较,经过选择,可以采用分离式或结合式水泥混凝土加铺结构。 1.1 分离式混凝土加铺层结构设计 对原混凝土路面的损坏状况和接缝传荷能力进行评定,分离式混凝土加铺层适用于等级为中或次,或者原混凝土板存在平面尺寸不同、接缝形式不同、位置不对应、路拱横坡不一致。加铺层铺筑前应更换破碎板,修补裂缝,磨平错台,压浆填封板底脱空,清除接缝中失效的填缝糊和杂物,并重新封缝。普通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连续配筋混凝土是加铺层常用的材料。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连续配筋混凝土加铺层的厚度不宜小于180mm,钢纤维混凝土加铺层的厚度不宜小于140mm。 1.2 结合式混凝土加铺层结构设计 结合式加铺层适用于损坏状况和接缝传荷能力均评定为优良混凝土路面结构。结合式加铺层的最小厚度为25mm,加铺层成功的关键是加铺层与原混凝土面层的结合。为了达到此目的,首先,将原混凝土面层表面的污垢和水泥砂浆体采取措施彻底清理,达到表面粗糙,然后,为了加铺层与原混凝土面层粘结为一个整体,将高强的粘结剂,如环氧树脂等涂在清理后的表面。由于加铺层薄,层内不设拉杆和传力杆,加铺层的接缝形式和位置必须与原混凝土面层完全对齐,以防加铺层产生反射裂缝或与原混凝土面层之间出现层间分离。 2 加铺层混凝土板厚度设计参数 2.1 标准轴载与轴载换算 通常情况下,以汽车轴重为l00kN的单轴双轮组荷载作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的标准轴载。同时,可按等效疲劳损坏原则将各种不同汽车轴载的作用次数换算成标准轴载的作用次数,道路交通繁重程度可以根据标准轴的作用次数判断。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维修施工方案

宜宾市南岸东区路面黑化及人行道铺装改造工程施工Ⅰ标段 水泥混凝土路面 病害处治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江西省城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7月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处治专项施工方案 一、现状水泥混凝土路面处理措施 1)概述 在沥青混凝土加铺前,应对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综合处理,从而减少产生反射裂缝的根源。对原有路面所有破碎板进行更换,清除路面缩缝、胀缝、纵缝缝中杂物,重新灌注填料,角隅断裂、错台等均进行修补,对板底脱空板块、唧泥板块,采用压浆处理。各种病害的处理具体措施参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执行。 其它一些非结构性破坏,如表面起皮、露骨、剥落、麻面等,由于其只影响到原有路面行车舒适性,而当对老路进行改建、旧混凝土路面做基层时,这些形式的损坏对整个路面结构承载力的行车舒适性影响甚小,故而不予特殊处理。 2)旧水泥砼路面的损坏类型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实际存在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损坏,病害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a) 裂缝类;b) 变形类;c) 接缝类;d)松散类3)各种类型病害的处理方法: I 接缝的处理 凡是纵缝、横缝无填料或原填缝料丧失、老化,接缝内逐步被砂、石、土等填塞,阻碍板的膨胀,以及路表水泥入路基属于此类病害。用机械挖除旧填缝料,用钢丝刷清缝壁,用压缩空气吹净缝内杂物(水、胶物、土杂草、油脂、废物等)。 横缝清缝机采用手扶拖拉机头,带动一根清缝齿条,进行深度清

缝。纵缝清缝机采用切缝机,不需带水,刀轮片为特制,注意拉杆及砼企口不能切断。 纵缝、横向缩缝及施工缝接缝采用热熔改性沥青油灌缝。胀缝清缝后,缝下部填寨聚氨脂硬泡沫板厚2厘米,高22厘米。上部用热溶改性沥青油灌缝高3厘米。 胀缝原则上按200米左右保留一道胀缝,除保留的胀缝外,其余胀缝用机械挖除旧填缝料后,钢毛刷清缝,两侧面刷改性沥青油二度,用环氧树脂砂浆将缝补平填满。胀缝处旧水泥砼路面机械铣刨打毛后,用热熔改性沥青涂刷两侧路面各宽35厘米(温度控制在150C左右),然后铺设玻璃纤维格栅。格栅要求剪成宽50厘米,在热熔状态下准确在缝上,要求平缝无折,并用木滚压实。 II 交叉裂缝或破损板块 凡是一块板被交叉裂缝分割为三块以上的板称破碎板。 处理方法为凿除破碎板,浇筑新砼板。先将该板四周全深锯缝,在不破坏相邻板块的前提下进行该板块的凿除。破碎机械建议不用冲击锤,因其冲击力对周围板块基础有振动影响,最好用人工配合空压机,小型凿岩机。如有钢筋不得剪断。如发现该处基层强度不足,应先进行基层处治,基础处置采用C15素砼浇筑,厚度为20厘米。在处治好基层后,重新浇筑C35水泥砼路面板厚25厘米,面层和原砼路面板平齐,在水泥砼面板初凝前应进行毛面处理。 重新浇筑的砼块必须设置传力杆和拉杆,横向施工缝传力杆采用光面钢筋直径Φ32,长度为45厘米,嵌入相邻保留板内22厘米,传力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法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法一、引言 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高级路面的一种主要结构形式,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和前期养护费用较低等优点,但由于交通量剧增,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或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原因,而出现露骨、开裂、断板、沉陷、错台、破碎、板底脱空等路面损坏,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功能,面临着修复工作。与沥青路面相比,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修复比较困难,常用的修复方法有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加铺新水泥混凝土面层和翻修三种,由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能有效地改 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同时充分利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造价低,施工方便,且对交通、环境影响小,因此在国内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应用最多。 二、对原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处理 在进行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之前必须对原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 进行认真彻底的处理,只有这样改造后的路面才能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 (一)灌缝 原有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都要采用新型改性沥青材料进行灌缝,以有效防止路面水从路面渗入基层,保证基层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该种改性沥青在使用时必须由混凝土路面嵌缝机加热至300℃,然后通过混凝土路面嵌缝机注胶嘴把改性沥青注入接缝内。该种材料在

高温下热稳定性好,低温下不易老化变脆,安全经济,又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可以满足接缝灌缝的需要。 (二)严重破碎板的修补 对已断裂成3块以上的严重破碎板,坚决采用常规的挖补方法对板体进行更换。将旧板破碎、运走,清扫基层;用15#贫混凝土修复松散基层(如有松软的素淤泥块,还应挖坑切槽,直到坚硬基层),基层表面要平整,并具有一定的横坡坡度,然后重新浇筑30#混凝土板。板体更换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破碎机械建议不用冲击锤,因其冲击力对周围板块基层有振动影响,最好用人工配合空压机,小型凿岩机也可; 2.新浇的混凝土板块的强度不小于原来板块的设计强度,其材料要求、配合比、施工工艺质量标准等应符合有关设计与施工规范的规定要求; 3.行车道与超车道之间纵缝内的传力杆钢筋,应予以保留或恢复;横缝(胀缝或缩缝)中的拉杆钢筋也应保留; 4.连续换板也应对应于旧板留出纵、横缝; 5.混凝土配比中需加入早强剂。 (三)一般断板的修补 对断裂情况较轻的板块,如果按破碎板整槽翻修的办法来做,不但成本高,而且费时。对待此类病害,采用对裂缝开槽注胶的方法来处治。具体做法是: 1.首先将裂缝用开槽机切割出宽2cm深1cm的工作槽。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方案

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路面方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混凝土路面补整工程 沥 青 混 凝 土 路 面 方 案 编制: 审核: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2011年 11月 4日

一、工程概况 工程概述 重新铺设的混泥土路面与原混凝土路面产生的不均匀沉降,使得因自来水管施工铺设重新浇筑的混凝土路面与原混凝土路面产生了裂缝及沉陷。为保证路面的平整及减少水的渗透对路的损坏,设计在新浇筑的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该工程位于黄兴镇政府到浏阳河段,全长3100米,宽0.9米,平均厚度0.04cm。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xxxxx 建设地点:xxxx 工程内容:本标段范围内的沥青路面工程。 道路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乡村主干道。

二、施工条件及特点: 1、施工条件 天气条件要求:按规范要求沥青料摊铺的施工气温不低于10℃的晴朗天气; 路基要求:要求新浇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清扫干净,保证路面无污染,杂物清除干净,且路面上的自来水井调整到设计铺筑的沥青混凝土标高,保证路面的平整。 交通要求:因沥青路面为柔性路面,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很容易发成形变,及拉裂,所以要求封闭施工,待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交通。 2、施工特点 在旧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是在水泥路面的基础上改造成沥青路面的一种比较经济的方式,这种方式无论是在公路还是在城市道路改造中都采用得比较多,尤其是在现阶段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沥青产品质量提高,国产石油沥青满足道路规范要求,且有相当多的旧水泥路面由于使用年限较长,路面状况恶化,需要进行改造。此时,水泥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快速、经济的优点就凸现出来。因此,越来越多的地方选择加铺沥青面层的改造方式。 三、施工工艺 1、沥青砼路面施工工艺流程

旧水泥砼路面改造施工全过程

旧水泥砼路面改造施工全过程 1旧路面路况调查及原因分析 南宾镇的城市面积8km2,居住人口5. 5万人,城区街道狭窄,砼路面老化,年久失修,破损现象严重,路况差,尤其是地下管线安装时的反复开挖,使砼路面结构的整体性、路面接缝和外观受到严重破坏,影响路况和市容.根据南宾镇城区街道的破损现状,以及南宾镇建成“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结合旧城改造规划,决定对县城街道砼路面进行改建.为了得出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加铺改造方案,在确定加铺结构和旧路面处治方案前必须对旧路面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交通量、旧路面结构形式与厚度、破坏类型、破损面积、砼强度和路面弯沉等,为加铺结构厚度设计和旧路面处治提供依据. 1. 1交通量调查 南宾镇是距重庆市区较远的城镇,城区街道的车辆组成主要以中巴车、面包车、大客车和出租车为主,有少量东风车等重车,总体上改造路段的交通量不大. 1. 2旧路面结构调查 现场调查测试表明,旧砼路面宽度为8. 0 m左右,砼板厚20 cm,下为手摆片石基层如图1,砼面板接缝的施工(包括宽度、顺直和防水措施等)极不规范,且破坏严重,不但失去了应有的功能,而且成为路面渗水破坏的主要根源;路缘石的高度参差不齐,有12 cm、15cm至18 cm高度不等;出现了板角断裂、断板、错台、接缝破坏、坑凼、板底脱空等多种破坏病害. 1. 3旧水泥路面的弯沉测试 为了评估旧砼路面的强度及采取的相应加固补强措施,在病害调查中还测试了旧路面的弯沉并对每一板块进行编号、弯沉测试对应记录,以对不同弯沉的板块采取不同处治措施.弯沉测试结果(由于篇幅限制,从略)表明,原路面强度普遍较低,主要原因是原路面采用了强度较低的手摆片石,在有破碎或坑凼部位,不但弯沉大, 而且有积水;在一些板块完好处的弯沉也较大,说明原板块可能脱空 1. 4旧水泥砼路面破损与病害类型及原因根据现场调查,本次路面加铺改造工 程的旧水泥砼路面破坏主要有以下6种类型: 1)板角断裂 由于路面基层采用的是手摆片石,其强度低,而板角处是砼路面挠度大,应力集中 的部位,同时在该处容易产生渗水,在车辆荷载和水的作用下,板角处产生唧泥,导致板底脱空,板角断裂.板角断裂有2种:①是板角断裂后无明显错台;②是板角断裂后有明显错台,并有进一步断裂发展的趋势,如图2. 2)网裂 由于砼板强度低和路面基层强度不均匀等原因,导致砼路面的网裂破坏,网裂破坏板的破坏程度亦明显不同,有的板断裂后有不均匀沉降和错台、唧泥等;有的则没有明显错台,但裂缝呈网状,其原因主要是砼板强度低导致的疲劳破坏,如图3. 3)接缝破坏及板块接缝不规则 由于未设传力杆和接缝防水措施失效等原因,使砼板在接缝处产生板角破坏、错台、断板唧泥等病害;有的接缝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宽度太大,远远超过规范规定的缩缝宽度3~8 mm,胀缝宽度2~2. 5cm的要求;有的接缝则由于管线埋设、开挖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