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间行为地图分析

空间行为地图分析

空间行为地图分析
空间行为地图分析

空间行为地图研究报告北工大旧图二层空间研究及改造

小组成员:11121227

11121226

2013/11/16

一、调查说明:

本次研究的空间对象为北京工业大学旧图书馆二层的第三阅览室,该空间将借还书、人工咨询、馆藏查询、咨询阅读等功能集为一体。我们小组选择该空间是因为该公共空间容纳不同行为目的的人群,人流量较大而利于观察出人们共有的公共行为模式,以便达到理想的研究效果。我们小组11月16号下午前往旧图书馆第三阅览室进行空间行为的研究和改造的观察活动,观察活动重点关注人们进入到该空间从事的个人行为以及个人行为路线,以及该空间各部分所集中的人们的活动行为。我们小组一共在13:45-17:00之间进行了三次观察,每次观察超过30分钟。通过观察人们的行为活动,总结出人们共有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路线,并将观察的结果通过绘制平面分析图,空间行为路线图等结果用于图释研究结果。

二、观察成果展示:

(1)空间平面图:

(2)空间行为统计图:

(3)行为地图

三、成果说明:

旧图书馆的第三阅览室因为其功能比较复杂,因而其内的人们行为模式比相对单一的阅览室内人们行为模式较为丰富。我们小组在观察过程中有一下发现:

自习室的人们在进入阅览室之前通常先是在阅览室正门向内观望,如果阅览室有空位的话他们会进入到阅览室内并选择离正门较远的地方并且里墙体较近的位置做下,然后开始拿出书本阅读,阅读过程中大部分人小心翼翼,但依然一两个人在吃零食或者玩手机。自习区中途有人可能会因为上厕所,打开水,接听电话等行为而离开座位,但离开到回来的时间都比较短,离开座位路线多是选择

横向走到交通区域,也有少部分走纵向较窄通道。通过多次的观察,发现靠近墙体和远离阅览室入口的座位经常是满座,但是靠近门口和交通区域的位置基本上会有空位(见图一)。因此,自习在该空间中发生的几率最大,几乎五分之四的人群在从事自习行为,但完成该行为对整个空间的人群流动性影响弱,并且该行为模式集中于阅读区。

借书的人会从阅览室的正入口直接来到借书机面前借书,也有一些人们从书库与阅览室相连的入口处前往借书机前借书,借完书后他们会直接从阅览室正门出去,但也有少数人选择从书库与阅览室之间的门出去,但是整个路线比较平直且目的性比较明确,中途没有出现在空间过多时间的停留,除非一些不知如何操作借书机的人会在空间内略有徘徊。还书的人们大多数从阅览室正门进入,然后路线明确,换完书迅速从阅览室正门离开。因此,整个行为发生的几率较高,并且完成该行为模式的人群流动较大,并且该行为模式集中于借书机前。

发生馆藏搜索行为模式的人是直接从阅览室正门进入后前往第一排电脑就行查询,很少使用第二排的查询电脑(见图二),查询时间基本有一两分钟,查询完后会从阅览室进入到书库找书。因此,发生这个行为模式几率的稍微高一点,并且完成该行为模式的人群流动比较明确,目标性强,流动强度较高。

发生书籍运输的行为模式比较少,一般是在还书的书目达到一定的数量后会有工作人员前往用小推车交书籍运到整理处,运输过程中路线较短,行为也比较明确,但是在运输书籍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干扰自习室自习的人。因此,发生该行为模式几率比较低,并且完成该行为模式对空间人群流动性印象交低。

一般很少有人到人工咨询处咨询,如果有人去人工咨询服务台咨询和办理人工借书行为的人会在进入到阅读室后会直接跟门边馆内人员咨询,咨询过程中话语相对较小,咨询完后会有一部分人从阅览室进入到书库,也有一部分人走出阅览室,但咨询过程中还是会产生一定噪声,导致靠近门口自习区的位置很少有人入座。因此发生该行为模式几率较低,完成该行为模式的对空间人群流动性影响较低。

图一

图二

无讨论区

一直到17:00 入口依然没有满座

四、结论的提出

观察的结果中分析出空间环境跟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对应关系。

例如,阅览室内区域较为明显比较容易找到的地方设置了办理借书手续的地方,因此一个人要来阅览室借书,他会从阅览室正入口或者从书库的出口直接步入到借书机前,然后把操作借书机完成借书的过程,或者直接将书拿到服务台采用人工帮助借书。在这个借书的过程中,整个借书行为目的性强,人的行为路线较为明确,基本上在阅览室里自发的按照最近路程行走至借书机或者服务台地方。在整个借书的过程中,人们都是小心翼翼,尽量不干扰在同一空间内自习的人,借完书后离开的路线也较为明确直接,没有出现行为路线紊乱现象。因此,这个例子说明了如果空间环境比较好将会引导人的行为方式向好的方向发展。如果空间环境比较差也会使人的行为出现混乱现象,比如将借书机和服务台放在阅览室不容易看到的地方,那么进入到阅览室的人会出现茫然的行走,在阅览室的借书行为路线也将曲折,对自习区域的干扰也将会加大,这样就造成了人的行为模式的混乱。

五、讨论

(1)不同的地点发生不同的行为

不同的地方将有不同的空间环境,而不同的空间环境将对应着不同的人的行为,从而产生不同地点发生不同行为的现象。例如,当我们进入到安静的图书馆空间环境里我们会自发的将自己的行为噪声降到最低,同时也会将自己的手机调

成振动模式,而接听电话时将会走出安静的阅览室到室外安静程度要求小的地方。(2)空间设计因素或者物理环境因素是通过影响人的心理从而促成或者阻止这些行为的发生的

空间设计的因素或者物理环境因素会通过它的空间环境影响进入该空间的人们的心理,从而改变他们的行为。例如当一个人进入到威严肃穆的法庭和进入到夜间繁华喧闹的三里屯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所发生的行为也是不一样的。

六、空间的改造

任务书要求:

(1)改造阅览室空间的缺点:a.自习区的空间受到旁边交通空间的影响;b.

阅览室空间内没有休息空间.

(2)阅览室改造的方向:自习区采用屏风软性隔断,将其独立到干扰较小区域。

在阅览室设置出休息空间,给自习累了的人提供休息平台,供人休息和

吃零食,避免原座休息对于其他同学的干扰。

(3)改造的原则要求:a.不破坏阅览室空间的结构,以及门窗位置;b.满足阅览室现有的功能要求。

方案的改造:

(1)设计的出发点:a.领域性与人际距离;b.私密性与尽端趋势;c.依托的安全

感;d.从众心理;e.空间形状的心理感受(张大为,

《以人的行为心理探究空间居住环境设计》)

(2)设计的功能分布:服务台、馆藏查阅、自习区、休息区(包含绿化)、借

还书区、图书整理区

(3)改造后平面图

地理空间定位能力(2012)

区域空间定位 一、基础知识点 1、在世界地图上熟悉16条重要的经纬线:Oo、30oE、60oE、90oE、120oE、180oE、 120oW、60oW以及赤道、南、北回归线、30oN、40oN、南、北极圈,掌握他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形成经纬网。 2、熟悉大洲、大洋、各大洲主要分区、主要气候区、大的地形区、世界主要海区、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 (1)、非洲的控制性经纬线 赤道把非洲分为南北两半,南北回归线分别穿过南非高原和撒哈拉沙漠;东经20o把非洲分为东西两半,注意0o经线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和几内亚湾,开罗的经纬度是东经30o,北纬30o。 (2)、欧洲的控制性经纬线 0o经线经过英国伦敦,60oE经过乌拉尔山脉,南欧三大半岛分别经过0o经线、10oE 和20oE,40oN经过地中海,北极圈经过欧洲北部。 (3)、南亚的控制性经纬线 经线记住7—8—9,即东经70o~80o~90o,纬线记住1—2—3,即北纬10o~20o~30o。

(4)、北美洲的控制性经纬线 经度范围60ow~120ow,纬线30oN经过密西西比河河口、墨西哥湾北部海岸线,北纬49o大致经过美国和加拿大的分界线。 (5)、南美洲的控制性经纬线 经线范围:40ow~60ow~80ow,纬线:赤道穿过亚马孙平原。 (6)、澳大利亚的控制性经纬线 经线范围:120oE~150oE,纬线:23o261S经过澳大利亚中部。 世界地理空间定位小结: 1、地球仪的原点(00,000)在几内亚湾附近;南北美洲位于西半球、西经度 美国大致经度位置:1200W-1000W-800W;大致纬度位置:300N-490N 南美洲大致经度位置:800W-600W-400W ;大致纬度位置:100N-550S 澳大利亚大致经度位置:1200E-1350E—1500E ;大致纬度位置:100S-400S 欧洲大致经度位置:00-600E ;大致纬度位置:360N-700N 大西洋大致经度位置:800W-00(主体为西经度) 印度洋大致经度位置:400E-1200E (全部为东经度) 太平洋大致经度位置:1200E-800W(既有东经,也有西经) 伦敦:51oN、巴黎:49oN、柏林:52oN、莫斯科:55oN、东京:36oN、纽约:41oN

城市空间分析的技艺

城市空间分析的技艺 [摘要] 城市空间发展的物化体现为城市形态。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空间的研究方法林林种种,然而具体微观层面上的城市空间研究方法并不是很多。设计师在丰富城市空间、认知城市空间中,很多程度上需要大量的这些城市空间分析的技艺。 [关键词] 城市空间分析技艺 “通过何种途径进行城市空间的建造与改造?”这是世界上许多大城市曾经经历过或者要面临的问题。自人们明确的以空间的概念来分析和认知城市的实体环境和抽象以来,已经形成各种各样,各具侧重点的城市分析理论。然而仅仅从宏观上,从理论上来营造城市的空间,还是不够的。当设计师面临到一个城市空间的具体的问题时,还应当需要一些第一手的城市资料及具体的操作方法,这就要依靠一系列切实有效空间分析的技艺。空间分析的技艺构成了城市设计方法微观层面上的内容。 1 城市空间的概念框架 城市空间是广义空间的一种具体形式,与城市活动及其内涵密切相关。如果说,空间是一切外在事物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样,城市空间也是承托与容纳城市活动的载体与容器,城市空间表现为城市地域范围内,一切城市要素的分布及其相互作用,并随时间动态发展的系统或集合。 从城市规划与设计的角度,完整的城市空间概念框架应包括城市空间,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空间形态。城市空间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应视为城市空间结构的孪生物,如果说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各种活动在地域上的一种抽象,则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各种活动在地域上的呈现。这两者都是在城市社会经济活动中产生,受到文化、环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 2 城市空间分析的切入点与内容 城市空间的分析主要从3种角度切入。第一种角度是从物质实体要素(如建筑、街道、树林、河流、山林、交通设施等)与其财团的虚空间之间的交织、组合关系入手,通过对城市空间整体或某一局部的共时态空间格局与模式特征加以

环境行为学笔记

1996年创立了中国环境行为学学会 绪论 一、研究内容 1、环境行为学与环境心理学的联系与区别 2、环境行为学更多的作用于人的外显行为 人类的行为:经验行为 二、研究学派 1、格式塔心理学 核心:人的大脑中天生存在一些法则,对整个图形的原则有一定的心理规律片面性:忽略人的后天经验 贡献:偏重于知觉理论 2、构造论 观点:人对图形的认知并不取决于人类的先天心理,而是取决于人的后天经验而加到感觉中去 3、皮亚杰学派 观点:人的心理发展是幼儿一直到成年都是于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般发展原则:组织、平衡、适应 1、组织 ①世界上一切物质的关系本质上是物与物的关系,人的认识就是发现不同物质之间的关系。 ②不同的关系根据相似的原则总结概括为不同的“模式”。 ③不同的模式反应到人的头脑中会形成不同的图式。 ④图式是人头脑中的一种“意象”,而意象与事物本身有本质的区别。 ----图式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基本要素 2、平衡 被趋使的行为(习惯),力争增加自己新的观点和行为。体现出人的整个动机(动力学说),动机有些是生理学的,有些是非生理(创新性)的。 3、适应 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持续交往的过程。 ①同化:任何有机体只吸收外部世界中与其有机结合的东西,是一个保守的过程,企图保持心理状态。 ②调节:是同化的一个补充,其产生标志着新图式的形成。 三、心理学原理在专业设计中的应用 ㈠建筑家和规划家的研究 设计方法方面 ①从管理科学系统论的角度去研究设计方法的正确模型,使设计过程科学化,信息化,进一步应用计算机把社会化信息、科学数据综合进去。 ②把各种设计设想转化为各种模型,设计设想体现为多种模型的组合。 ㈡心理学家的应用 1、感知理论 ①从环境中获取信息,行为是最主要的。(实践学习) ②收集信息都是由一定目的性的。(动机作用)

幼儿园大班数学:逛街地图(逻辑推理、空间位置)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数学:逛街地图(逻辑推理、空间位置)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了解路径和目的地之间的关系,建立先后顺序的概念。 2、学习通过一次路径的改变或多次中转到达目的地。 活动流程: 1、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大象伯伯过生日邀请小动物到他家做客。三只小动物(大象、松鼠、熊猫)家的路线形成三角形,提问: 教师:今天,森林里小松鼠收到了大象伯伯的邀请函,大象伯伯邀请松鼠到他家里去做客,因为今天他生日。 ——小松鼠可以怎样走?有几条路可以去大象伯伯家?引导幼儿认识起点和终点。 ——那一条路线最近?那一条路线最远? 2、根据图示的多次中转到达指定的位置。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再来看一看,熊猫要到大象伯伯家做客可以怎样走呢?有几条路线? 3、联系幼儿园的环境让幼儿说一说从本班课室到幼儿园操场有几条路线可以走。(1、大六班-大七班-楼梯-大厅-操场;2、大六班-大七班-楼梯-小土坡-小石路-沙池-大型玩具-操场;3、大六班-中七班-楼梯-小八班-小六班-苹果班-攀爬架-大厅-操场; 4、大六班-大七班-楼梯-弹跳床-动物之家-草地-操场;……)

4、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从玩具店到面包店应该怎么走?从衣服店到花店呢?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并标出路线图。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说的话比较少,整个过程都是孩子在观察思考,然后用语言描述出路线,这样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特别是在第三个环节让孩子说说从本班到操场的路线,孩子特别积极,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这个活动的课堂气氛为什么这么好?我总结了两个原因:一是教师说的话少,孩子思考的空间大,挑战性强比较合适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二是运用的场景是孩子熟悉的环境,而且让孩子寻找、发现路线就是走迷宫一样,孩子特别喜欢。但是这个活动也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老师没有准备幼儿园的图片,让孩子操作,摆一摆,画一画路线图,另外第三个环节可以与孩子一起实践走一走自己发现的从本班到操场的路线,但由于时间关系最后没有进行实践活动。

区域位置分析和确定

世界地理专题复习之《区域位置分析和确定》 1.区域图分析策略 (1)大局观:从其所在地的大的区域范围来考虑 (2)地理位置的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政治位置、经济地理位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等 (3)区域图中地理位置的推测:特殊经纬线、特殊地理事物、海陆轮廓等 2.区域空间定位 (1)区域空间定位的基础知识 ①极点与赤道的空间定位:这是区域空间地位的原始起点。 ②经线与纬线 应注意高、中、低纬度经纬网投影后的形状变化,逐步建立起图形的基本感觉是提高解题效率的手段。 A.高纬度的经纬线彼此垂直,极投影图纬线圈呈闭合圆形,经线圈以极点为中心呈放射状直线。 B.中纬度的经纬线彼此垂直,纬线圈呈弧形,经线圈呈放射状直线。 C.低纬度经、纬线皆为彼此垂直的直线。 ③经度与纬度 掌握经、纬度的划分和空间分布规律。 A.以0度和180度经线为中心东、西经度的分布规律。 B.以赤道为中心南、北纬度的分布规律。 ④重要的经纬线 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北纬40度纬线;0度经线、180度经线、东经160经线、西经20度经线、西经90度、东经90度经线(乌鲁木齐所在的东6区的中央经线)经纬线穿过的地区、及东经120度经线(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中央经线)等13条。 ⑤重要的图例与注记

重要的山脉、河流、湖泊、交通干线、城市、洲界、国家和省区界线。 ⑥比例尺的大小和表示方法 可以确定范围或区域的大小,辅助定位;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 ⑦熟悉世界地图──重要经纬线的位置关系及组成的经纬网;熟悉大洲、大洋及各大洲的主要分区,主要气候区,大的地形区,世界主要的海区,工业区,农业区,重要国家、城市、港口、交通线、矿业基地、旅游点与重要经纬线的关系;关注热点地区的经纬度范围;以某一地理事物为参考,熟悉它与周围地理事物的关系,如方位、距离等;从大小、形状、长度上将同类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如岛屿、水系和国家等。 ⑧熟悉中国地图 明确中国的范围,在世界政区中的位置及领土的四至点;明确中国的海陆位置、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熟悉主要经纬线的位置关系及组成的经纬网;掌握主要省级行政区的轮廓特点与主要经纬线的位置关系及其与周围各区域的位置关系;掌握中国一些主要地理界线与重要经纬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及沿线的地理事物。 (2)区域空间定位的基本思路 ①掌握13条重要经纬线所穿过的大洲与大洋。 A.大洲和大洋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地理位置(以赤道、东经160度和西经20度为界)。 B.横纵向观察13条重要经纬线所穿过的大洲与大洋。例如北纬40度纬线穿过了欧洲、亚洲及北美地区的中部地区;同时穿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北部海域。 ②掌握各大洲主要分区和世界主要海区与13条重要经纬线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大洲和大洋与13条重要经纬线相对位置关系为底图,具体推断掌握各大洲主要分区和世界主要海区与13条重要经纬线的相对位置关系。例如,地中海海域及沿岸地区是依据北回归线和北纬40度纬线、0度经线和西经20度来确定地中海的区域位置。 ③掌握主要国家和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轮廓与13条重要经纬线的相对位置关系。 A.主要国家按考试说明要求的8个国家掌握。不仅要掌握经纬位置,还要掌握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 B.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位置确定主要依据东经120度和东经90度经线,四条经纬线分别控制着东西部地区;东西部地区再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华南、青藏及西北地区;最后落实到省级行政单位。

行为环境心理学空间实例分析

姓名: 学号:

一、引言 日本俳句的简洁性常会将人们对于材料和细部的体验和感知的那种“自在状态”给分离出来。 建筑的触感领域是靠着触感限定的。当构成一处建筑空间的细部材料性凸现出来时,我们就打开了触感领域,我们也就强化了感受体验,投入到了心理的维度。 今天,左右着建筑“产品”的工业和商业力量倾向于使用合成材料;木窗框上要套上防水的乙烯塑料套子,金属要电镀,或者是涂上一层人工合成涂料,瓦也要用人工合成的色彩层覆盖一遍,石头上面则被弄得就像有木头肌理一般。由于使用了这些工业或是商业方法,触感就被消除或是降低了,因为材料和细部的肌理和本质被掩盖了。 我们对于建筑空间的整体性感知有赖于触感领域里的材料和细部,就像一道大餐里的味道有赖于真实食料的口感一样。想象一下,人们只能吃人造味道食物的感觉。所以,建筑中,如果失去触感,人造合成环境的幽灵就会占据上风。 在建筑环境心理学中处理的一些问题.例如高密度居住区里出现日照、通风不足,嗓声增多.生活互相干扰.室外活动用地过少等现象.造成了不良的居住环境.又如工厂地区附近的建筑物由于空气、水、土壤会受到污染,轻者影响居民健康,重者导致居住疾病流行.同样造成了不良的居住环境.类似这样的问题已不局限于建筑环境心理学的范畴,而是进而衍成城市环境心理学的内涵.但是进行城市环境设计时,建筑环境心理学的一些理论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适用.因此可以说建筑环境心理学大大促进了城市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同时也推进了城市环境设计。 当熟悉空间的环境心理以后,就可分析人们的生活空间,推断人们的日常生活,了解心理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个人空间与他人空间的交叉.空间的开敞感和封闭感等。这样。在进行建筑设计或环境设计之际,就可以恰当地组织空间,慎重地布置建筑物或建筑群,合理地调整它们的面积、高度和距离,充分考虑和处理人和物的静态和动态的关系.经过这样处理的设计,不仅具有环境心理的学术依据,而且开阔了设计视野,能从环境心理的龙度设计空间来满足人们的心理方而的要求。庭院空间环境心理学设计住宅庭院是居民室外活动最频繁的场所,住宅群庭院的空间设计与人的心理感受密切相关,在设计时应结合环境心理学,综合考虑人对其生理、安全、交往、休闲与自我实现的多方面的需求。所谓环境心理学,就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环境与处于其中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状况的科学,主要是研究人与环境关系的最适化,强调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目标取向和循环本质。生活在环境中的人对“实体环境”刺激能进行储存、了解、组织与重构,形成喜欢或不喜欢的感觉,进而影响到人的行为,甚至形成“环境压力”.住宅庭院空间作为一种外部空间环境,应具有归属感、领域感、私密性和实用性,进而创造出人性化、功能化的美的空间。 在个人化的空间环境中,人需要能够占有和控制一定的空间领域。心理学家认为,领域不仅提供相对的安全感与便于沟通的信息,还表明了占有者的身份与对所占领域的权利象征。所以领域性作为环境空间的属性之一,古已有之,无处不在。园林植物配置设计应该尊重人的这种个人空间,使人获得稳定感和安全感。如古人在家中围墙的内侧常常种植芭蕉,芭蕉无明显主干,树形舒展柔软,人不易攀爬上去,种在围墙边上,既增加了围墙的厚实感,又可防止小偷爬墙而入;又如私人庭院里常见的绿色屏障既起到与其他庭院的分割作用,对于家庭成员来说又起到暗示安全感的作用,通过绿色屏障实现了家庭各自区域的空间限制,从而使人获得了相关的领域性。在园林绿地中,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的界定也是一

校园空间环境行为调研分析

校园空间环境行为调 研分析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校园空间环境行为调研分析 ——重庆文理学院星湖校区 (一)、大学生的校园行为类型 (二)大学生的校园行为特点 (三)、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大学校园环境设计(四)、以环境行为评论校园设计 (五)、总结 调研人:张露 班级:13级景观设计1 班 学号:201306314009 指导人:葛老师 时间:2014.12.16

摘要:简述了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重要性,分析;了校园公共空间的活动特点。对校园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共空间的空间组织及行为活动进行了一些调查,并运用环境行为学的理论分析调查结果,结合实例讨论了行为参与和空间交往、环境品质与行为活动以及行为的负效应过程等问题。并进一步从满足人的行为角度出发,对提高校园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 重庆文理学院星湖校区校园户外空间环境设施布局分明,生活区 域与教学区域安置合理 (如图—校园平面简图) (一)、大学生的校园行为类型 1.必要性活动 指必须或不得不参与的活动,如上下课、吃饭、睡觉等日常活动,这类活动大多与步行有关,没有选择的余地,与外部环境关系不大,其发生的场所主要是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宿舍、食堂等。

2.自发性活动 指自愿的,有合适的时间和外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才会发生 的活动,如散步、户外阅读 等,(如左图—小提琴岛) 这类活动与外部环境关系较 大,只有物质条件,场地吸 引力大时才会发生。 3.社会性活动 其发生条件最高,需要他人的共同参与才能完成,如游戏、交谈等各类公共活动及社会活动,改善环境中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的条件,会间接地促进社会性活动。 (二)大学生的校园行为特点 1.规律性 学生在校园中的活动有赖于各级各类校园设施,如上下课、吃饭时间,活动规律性和阵发性强,人流量大而集中。各类相关设施如 能合理配置相互靠拢,有利于缩短步 行距离,提高效率。 (如图)一部分宿舍与商贸楼靠拢,

中国地图画法(地理教师必备)

地理课堂:中国地图画法(地理教师必备) 版权归原作者及相关网站所有,本内容仅供地理教师、学生和家长交流,维权必究! 引自:(原名:地理有效课堂之:中国地图画法) 导读:本文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教师讲解演示:中国地图画法;二是学生操作:中国地图画法。 教师讲解演示 画图要领:从我国最北端“一笔三弯”绘到我国最东点 具体操作:主要是针对版面,可控制中国地图的高度和最东,同时该线也决定了中国地图的大小。当然,不管先画那一处,第一笔都决定着整个中国地图的大小。

画图要领:由北向下绘出中国雄鸡的头和嘴 具体操作:该笔学生最关注,整个中国图好不好,就看雄鸡的头和嘴

画图要领:由西北端向东绘“三弯一提” 具体操作:基本可以控制东西方的地图宽度,最东点、鸡嘴、西北阿尔泰几乎在一水平线,最东点—鸡嘴与鸡嘴—西北阿尔泰长度大约1:2 画图要领:沿乌苏里江向南“两弯一直” 具体操作:我平时在这一笔最画不好,最后完工时往往会使学生觉得雄鸡画胖了或者雄鸡头大了……,这一笔还影响到渤海湾与山东半岛的形态,觉得这一

笔决定着中国图的变形与否。 画图要领:由西北“三弯一平”至最西 具体操作:心有难处他乡走,常常犯难时就画这笔,缓解压力。该区域国界线学生关注不高,大致轮廓出来即可,同时也控制了整幅中国图的东西长度,

最西端与辽东半岛高度差别不 大。 画图要领:中国海岸线由北至南一笔完成 具体操作:注意:辽东湾、渤海湾、黄河三角洲、山东半岛、海州湾一线应经常练习,长江口与杭州湾、珠江口、雷州半岛学生常常伸长脖子看你有没有画漏掉,很多老师常讲海港、开放城市……,经常只画海岸线。所以该线绘制多较为熟练自如,而且绘制规律、方法很多,除辽东半岛、渤海、山东半岛外,多

GIS空间分析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很强的空间信息分析功能,这是区别于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的显著特征之一。利用空间信息分析技术,通过对原始数据模型的观察和实验,用户可以获得新的经验和知识,并以此作为空间行为的决策依据。 空间信息分析的内涵极为丰富。作为GIS的核心部分之一,空间信息分析在地理数据的应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叠置分析(Overlay Analysis) 覆盖叠置分析是将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要素层的操作,其结果将原来要素分割生成新的要素,新要素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也就是说,覆盖叠置分析不仅生成了新的空间关系,还将输入数据层的属性联系起来产生了新的属性关系。覆盖叠置分析是对新要素的属性按一定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分析,进而产生用户需要的结果或回答用户提出的问题。 1)多边形叠置 这个过程是将两层中的多边形要素叠加,产生输出层中的新多边形要素,同时它们的属性也将联系起来,以满足建立分析模型的需要。一般GIS软件都提供了三种多边形叠置: (1)多边形之和(UNION):输出保留了两个输入的所有多边形。 (2)多边形之积(INTERSECT):输出保留了两个输入的共同覆盖区域。 (3)多边形叠合(IDENTITY):以一个输入的边界为准,而将另一个多边形与之相匹配,输出内容是第一个多边形区域内二个输入层所有多边形。 多边形叠置是个非常有用的分析功能,例如,人口普查区和校区图叠加,结果表示了每一学校及其对应的普查区,由此就可以查到作为校区新属性的重叠普查区的人口数。 2)点与多边形叠加 点与多边形叠加,实质是计算包含关系。叠加的结果是为每点产生一个新的属性。例如,井位与规划区叠加,可找到包含每个井的区域。 3)线与多边形叠加 将多边形要素层叠加到一个弧段层上,以确定每条弧段(全部或部分)落在哪个多边形内。 网络分析(Network Analysis) 对地理网络(如交通网络)、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如各种网线、电力线、电话线、供排水管线等)进行地理分析和模型化,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网络分析功能的主要目的。网络分析是运筹学模型中的一个基本模型,它的根本目的是研究、筹划一项网络工程如何按排,并使其运行效果最好,如一定资源的最佳分配,从一地到另一地的运输费用最低等。其基本思想则在于人类

大班数学逛街地图(逻辑推理、空间位置)活动设计

大班数学逛街地图(逻辑推理、空间位 置)活动设计 1、了解路径和目的地之间的关系,建立先后顺序的概念。 2、学习通过一次路径的改变或多次中转到达目的地。 活动流程: 1、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大象伯伯过生日邀请小动物到他家做客。三只小动物(大象、松鼠、熊猫)家的路线形成三角形,提问: 教师:今天,森林里小松鼠收到了大象伯伯的邀请函,大象伯伯邀请松鼠到他家里去做客,因为今天他生日。 ——小松鼠可以怎样走?有几条路可以去大象伯伯家?引导幼儿认识起点和终点。 ——那一条路线最近?那一条路线最远?

2、根据图示的多次中转到达指定的位置。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再来看一看,熊猫要到大象伯伯家做客可以怎样走呢?有几条路线? 3、联系幼儿园的环境让幼儿说一说从本班课室到幼儿园操场有几条路线可以走。(1、大六班-大七班-楼梯-大厅-操场;2、大六班-大七班-楼梯-小土坡-小石路-沙池-大型玩具-操场;3、大六班-中七班-楼梯-小八班-小六班-苹果班-攀爬架-大厅-操场; 4、大六班-大七班-楼梯-弹跳床-动物之家-草地-操场;……) 4、操作幼儿用书,并完成练习。 ——从玩具店到面包店应该怎么走?从衣服店到花店呢?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并标出路线图。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说的话比较少,整个过程都是孩子在观察思考,然后用语言描述出路线,这样孩子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特别是在第三个环节让孩子说说从本班到操场的路线,孩子特别积极,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这个活动的课堂气氛为什么这么好?我总结了两个原因:一是教师说的话少,孩子思考的空间大,挑战性强比较合适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二是运用的场景是孩子熟悉的环境,而且让孩子寻找、发现路线就是走迷宫一样,孩子特别喜欢。但是这个活动也有一个不足之处,就是老师没有准备幼儿园的图片,让孩子操作,摆一摆,画一画路线图,另外第三个环节可以与孩子一起实践走一走自己发现的从本班到操场的路线,但由于时间关系最后没有进行实践活动。

环境行为学调研报告

环境行为学调研报 告

基于使用者行为的 武汉植物园景观意象设计分析 姓名:黄唯学号: U 14714 姓名:檀文佳学号: U 14700 班级:城市规划1101班

基于使用者行为的武汉植物园景观意象设计分析 檀文佳U 14700 黄唯U 14714 城市规划1101班 摘要:本文以武汉市植物园为例,基于多种调研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大量一手资料,从使用者行为的角度,对景观意象进行调研分析。运用了城市意象理论,对 植物园内的路径,边界,区域,节点和地标这五种构成要素进行归纳分析,重点探讨了其景观意象的可辨识度与路径问题,发现了武汉市植物园于游览者种种不便之处,并提出相关解决建议,探索植物园景观构成的理想模式。 关键词:植物园,景观意象,可辨识度,路径 目录: 基于使用者行为的武汉植物园景观意象设计分析 第一章绪论 1.调研背景及意义 1.1概念界定 1.2调研目的 2.调研方法与思路 2.1调研前针对对象的分析 2.2调研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调研与分析 1. 植物园意象的构成要素

1.1 植物园路径 1.2 植物园边界与区域 1.3 植物园景观节点 1.4 植物园主要地标 2. 植物园的意象的可辨识度 2.1 使用者心理生理行为习性分析 2.2 植物园视觉质量 2.3 景观的辨识性 2.4 建筑物及构筑物的可意象性 3. 儿童,老人眼中的植物园意象 3.1 儿童,老人的认知地图能力 3.2 儿童画中各环境要素出现频率分析 3.3 植物园景观针对儿童,老人的设计 4. 植物园内寻路 4.1 寻路的过程 4.2 空间的影响 4.3 植物园路径的趣味性与通达性 4.4 植物园中的厕所的通达度 4.5 植物园中的迷路情况 第三章总结与建议 1. 路径及节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 2. 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试论地图的空间分析功能

试论地图的空间分析功能 地图源于人类生活、生产实践活动。地图作为地理的特殊语言,自产生起便与地理结下不解之缘,而成为地理成果的重要表达形式。可以想象:远古时代,在东非大裂谷或尼罗河三角洲,非洲人用几根棍子,在地上比划着,在地图上作一个标记,今天在这里捕获到一只羚羊,于是明天又到另一个地方去寻找新的猎物。可见,在地图上确定位置、描述人的活动线路和记载物产,便成为地图最原始的功能。这些我们也可看做是最简单的空间分析,说明在人类社会早期,地图就具有了简单的空间分析功能。 地理教学接触的地理空间主要是图像空间,而地图为地理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图像空间。图像空间由距离(比例尺)、方位(方向)、高度(等高线、颜色高度表)等空间要素组成,这为利用地图进行空间分析奠定了基础,使得地图成为研究和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或手段。传统的地图空间分析功能是人运用描述、定量、综合等方法,通过对地图覆叠、拆分与随机套用等空间分析来实现的。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地图的空间分析功能显得

更加强大,在地理区域比较、研究以及行业生产的区位分析中,地图的空间分析功能得以充分运用。 一、分析地理事象的空间位置,形成空间概念,揭示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别规律 当我们打开某一区域地图时,就会发现:图中所标识的不是区域内所有的地理事实。这说明地图对区域地理事物的表达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人们总是选择那些被判断为具有意义的地理事实,这是地图与照片的基本差别。因此,地图的空间功能是相对于具有意义的地理事实而言的。 对地理事物地理空间位置的确定,是利用地图进行空间分析的基础。地图能表达地理事象的空间特征和空间属性。对地理事物空间概念、特征和属性的把握,离不开对地理位置的把握。地理位置是指地理事物在某区域的空间分布,是表示地理事物属性的重要内容。利用地理位置对地理事物空间概念、特征和属性的表达,大致有下列两种情形:l.描述型 即利用重要的地理事物来描述另一事物的位置,这反映的是地理事物间一种相对关系。如中国位于太平洋的西岸、亚欧大陆的东部。不同描述型位置具有不同的地理意义。教学中要让学生认真体会其

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与行为心理研究分析

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与行为心理分析

————————————————————————————————作者:————————————————————————————————日期: 2

幼儿园环境空间设计与行为心理分析 112135A 12012135016 陆高明 摘要:在当今幼儿教育中,环境正在作为一种“隐形课程”,越来越多的引起幼教届和家长们的关注和重视。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生活、游戏和生长发育需求的重要场所,因为幼儿是特殊群体,其活动的空间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衡量。活动空间、设施、运动器材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作用,专门为幼儿创设符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需要的空间环境。 关键词:儿童空间环境 什么是幼儿园环境?什么是幼儿园空间环境?我国幼教界著名的学者朱家雄教授在《幼儿园环境与幼儿行为和发展》的研究中说:“……幼儿园环境 指的是幼儿本身以外的,影响幼儿或者受幼儿发展所影响的幼儿园中的一切外 部条什和事件。”也就是指幼儿身心发展所必须具备的一切物理环境和心理社 会环境的总和,而幼儿园的空间环境有幼儿园的门面、围墙、幼儿园户外环境、 幼儿园走廊、楼梯间,以及室内空间等部分组成。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教 育的基本任务是让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然的发展,教师的职责在于为幼 儿提供适宜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环境不仅影响 幼儿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使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幼儿目的环境创设,让幼儿与环 境产生互动效应,从而在环境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可见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的 成长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 界定游戏环境的面积和边界。特别注意会影响游乐设施放置的那些客观因素,如下水道,

环境行为学

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环境行为学调查研究 --------------- 以芜湖市滨江公园为例 建筑学硕士 鲍亦林 2010810001 摘要:城市滨水空间的开发对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本文以芜湖市滨江公园为研究对象,以环境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结合理论对之展开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滨水开放空间 环境行为学 芜湖滨江公园 以人为本 一、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概念 1.1研究城市开放空间的意义 我国的城市发展现今已经逐步进入了注重追求更高更好生活品质的阶段,这也成为了现在城市建设的主导方向,打造开放空间、提升城市品质已成为城市规划设计人员的共同目标。而近十多年来,开发丰富多彩的城市开放空间已经成为提高城市品质的重要途径,中心广场、城市花园、步行街等项目的建设在国内各大小城市进行的如火如荼。不难看出,开放空间的营造必将成为城市品质提升进程中的必要环节。 1.2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概念界定 城市滨水区的概念笼统地说就是“临近水的区域、场所”。这个区域不仅包含水体或其局部,同时包括一部分陆地,还包括与之相关联的一切生命体与非生命体物质。其特点是水与陆地共同构成环境的主导要素,属于特殊的城市发展用地。这一地区具有自然、开放、方向性强的空间特点和公共活动较多、历史文化要素丰富、娱乐性强的特征。 水滨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又可分为河滨、江滨、湖滨和海滨。芜湖市地处长江下游南岸,其滨水区的类型属于江滨。在本文中,所提到的芜湖市滨水区指的就是芜湖市江滨区域。 1.3几种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典型形态 (1)带状滨水开放空间 以上海外滩和滨江公园为典型,在密集 的城市和黄浦江之间形成一片带状的开放空 间,成为广大市民和游客观光游览、休憩活 动的主要场所。芜湖滨江公园就属于这种类 型,沿长江南岸铺开的长条带状公园。 (2)块状滨水开放空间 块状滨水开放空间是指比较集中的、具 有一定尺度的与城市水体有密切关系的城市 开放空间,根据与水体的关系又可分为:内 陷型和外凸型。其中前者以意大利威尼斯的 “圣马可广场”为代表,后者的典型案例则是中国香港的尖沙咀文化艺术中心广场。 (3)复合滨水开放空间 在城市发展和演变的漫长过中,带状和块状滨水开放空间混合发展、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复杂的整体---复合滨水开放空间。纽约的曼哈顿和上海陆家嘴这两个滨水城市中心区,都具有复合滨水开放空间的特性。 滨江公园鸟瞰

高中地理 中国地理空间定位专题

专题一中国地理空间定位 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1-5题。 1.元旦这一天,甲、乙两地相比 A.甲乙两地昼夜相等 B.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乙地更大 C.甲地比乙地的昼更短 D.甲地的自转线速度比乙地更快 2.甲、乙两地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季风气候 B.广泛分布红壤 C.河流结冰期长 D.耕地多为旱地 3.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 素是 A.海拔B.热量 C.水分 D.土壤 4.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河流流向B.纬度位置 C.盛行风向 D.海陆位置 5.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C.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读图“我国东部某地区局部示意图”,回答6—8题。 6.若图示地区位于东北平原中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以种植冬小麦为主B.②地利于发展蔬菜种植 C.③地最适宜种植苹果树D.④地应大力发展乳畜业 7.若图示地区位于南部沿海地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原地区夏季光热充足,利用棉花生长 B.洪涝、盐碱、伏旱是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 C.城镇适宜发展油菜加工工业 D.内河航运是该地区主要的运输方式 120° 40° ° 110° 乙 甲

8.若图示地区位于南部沿海地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地以种植水稻为主B.②③两地发展城效农业条件优越 C.④地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D.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读某海岛示意图,回答9~10题: 9.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B.热量充足,农作物一年两熟 C.地处热带区域,不受寒潮影响 D.河流有明显汛期 10.关于该岛经济发展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可以发展电力 工业 B.热带季风气候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 C.著名的莺歌海盐场位于该岛东海岸 D.主要工业区位于该岛的丘陵台地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分析表中信息, 时间6月~9月9月~次年6月6月~9月农作物种植玉米小麦玉米 11.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松嫩平原 B.黄淮海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准噶尔盆地的绿洲 12.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A.低温、冻害 B.地形、水源C.旱涝、盐碱 D.光照、风沙上海浦东新区、成渝实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的三个实验区。读“三个实验区的位置示意图”(图2—1),完成13—15题。 13.规划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B.发展新的经济部门,缓解城市就业问题

空间分析和专题地图制作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本科生综合训练报告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综合训练项目一:空间分析与专题图制作 教学单位测绘学院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测绘14-5 学生姓名康仲林 学号 1410070308 成绩

目录 1.项目名称 (1) 2.项目目的和要求 (1) 3.项目基本情况 (1) 4.项目过程 (1) 5.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2) 6.项目总结 (2)

1、项目名称 空间分析与专题图制作 2、项目目的和要求 掌握空间分析的原理和过程,理解专题地图的制作方法;要求学生借助GIS软件,独立完成叠合分析和缓冲区分析等空间分析操作,并收集统计资料,建立专题地图。专题地图是用于分析和表现数据的一种强有力的方式。用户可以通过使用专题地图将数据图形化,从而使数据以更直观的形式在地图上表现出来。比如通过使用专题渲染可以在地图上显示数据,从而可以清楚直观地看出在数据记录中难以发现的模式和趋势,为用户的决策支持提供依据。 根据提供的数据创建范围值专题图、直方图专题图、饼图专题图、等级符号专题图、点密度专题图、独立值专题图、格网专题图 3、项目基本情况 每个学生利用前期建立的空间数据库,完成空间分析操作,建立专题地图成果。注意领会空间分析的过程和专题地图的表达方法。 4、项目过程 (1空间分析): 第一步:图层的缓冲区:缓冲顺序依次为mainstreet,residential,stops,othermarkets,打开图层后,点击arc工具箱—领域分析—缓冲区,接下来就可以按照顺序开始创建了,创建其中一个时,其他的图层前面的对号要去掉,首先是mainstreet,输入要素选择mainstreet即可,输出要素自然产生,线性单位为50,融合类型选择all,然后点击输出要素类的后面文件夹的图标,文件名改为缓冲_mainstreet.shp,这样点击确定,就已经创建好一个缓冲区了,其他几个图层也是大同小异,我主要说下不一样的地方,residential,stops的线性单位为100,融合类型为默认值,othermarkets的线性单位为500,融合类型为默认值,输入要素和文件名都要与相应的图层对应。 第二步:满足四个要求的区域:arc工具箱—分析—叠加分析—相交,在所出现的对话框中按照stops,residential,minstreet的顺序添加输入要素类,并将输出要素类的文件名陈改为缓冲_three.shp,然后确定,接下来进行下一步,左侧在缓冲three和缓冲othermarkets前面点上对号,在叠加工具里选择擦除,输入要素为缓冲three,擦除要素为缓冲othermarkets,输出要素类文件名为perfect.shp,然后再点击确定,这样第二步

城市外部空间设计

城市外部空间设计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的内容,具体内容:城市的外部空间是它的门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到访人们对这个城市的印象。那么,如何对城市的外部空间进行设计呢?以下是有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的探索1.外部空... 城市的外部空间是它的门面。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到访人们对这个城市的印象。那么,如何对城市的外部空间进行设计呢?以下是有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帮到你。 的探索 1.外部空间 1.1外部空间定义 提到"外部空间",首先了解 "空间"这一概念。"空间"作为概念从提出到现今,一直被广大的设计者们所谈论,并成为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研究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一文中提到"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句话被广大设计者们用来解释"空间"的概念;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的设计》中指出 "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的"。因而可以分析总结出"空间"的价值是通过"使用"来衡量的,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它与其"使用人群"进行互动才能实现它的价值。 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的设计》中对外部空间做出了解释,认为"它是

从自然当中限定自然开始的,是从自然当中由框框所划定的空间,是由人创造出的有目的的外部空间,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总结"空间"和"外部空间"的定义可以得知,外部空间是对空间形式的一种细分,它是相对于内部空间提出来的概念,并在现今受到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领域的关注。 1.2 外部空间的限定要素 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的设计》中认为"建筑空间根据常识来说是由地板、墙壁、天花板三要素所限定的",而建筑空间是与外部空间对立划分出的空间形式的一种。因此,相对的建筑空间而言,芦原义信认为"外部空间因为是作为没有屋顶的建筑考虑的,所以必须是由地板和墙壁这两个要素所限定的"。因此,外部空间与自然环境相比较,区别在于是外部空间有限定元素的,而限定元素正是外部空间设计的手法。换句话说就是外部空间是把自然环境通过 "地板"和"墙壁"这两个限定元素设计而出的。所以,外部空间的限定要素是由基本水平性和垂直性形式和由基本水平性与垂直性演变成的形式组成,通过限定使外部空间既区别于建筑空间,又有别于自然环境。 1.3外部空间的设计 从上述的解释中可以看出外部空间设计处理的是"外部空间"与"使用的人"之间的互动关系问题。因此进行外部空间的设计其实就是对自然进行一定目的的改造设计,通过组合外部空间的限定元素的手法,创造出相对于自然的自由、离心、无序状态所进行的一种空间形态,以满足人和空间之间进行互动的行为,使其满足人们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需求,

从环境行为学设计城市广场

从环境行为学设计城市广场 摘要:从对环境行为学的了解,以及对城市广场的意义分析。找 出行为对广场的重要性,在从环境行为学对广场进行概念性的设 计。 关键字:环境行为学,城市广场,设计 环境行为学与城市广场 一.环境行为学的理解以及其和建筑的关系 要了解环境行为学,首先就必须了解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它把人类的行为(包括经验、行动)与其相应的环境(包括物质的、社会的和文化的)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结合起来加以分析。 环境行为学比环境心理学的范围窄一些,它注重环境与人的外显行为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因此其应用性更强。环境行为学力图运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方法与概念来研究人在城市与建筑中的活动及人对这些环境的反应,由此反馈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中去,以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师傅其理论性不强,也不够深,其特点似乎都是“针对一个个具体问题”的分析研究。但对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的理论更新,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把建筑师一些“感觉”与“体验”提到理论的高度来加以分析与阐明。 二.城市广场的意义及其与人的行为关系 城市广场,自在古希腊诞生时起,历来就是人们进行生活行为与相互交往的重要场所,更是增强与美化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重要景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城市的风貌,是展现城市生活模式与社会文化内涵的舞台。近年来,城市广场建设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从城市的领导层到普通市民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但无论是从过去到现在,广场都被称为是“城市的起居室”,顾名思义,活动之于广场的重要性。广场的意义就在于其间发生的事件及活动,强调重视人的行为,重视广场环境与行为的互动关系是广场设计成功的关键,也是有效利用城市空间,创造感染力的都市形象的有效途径。

空间区域定位

空间区域定位在中学地理中的重要性及解决措施 黄晓军 近年来,空间区域定位成为地理高考乃至文综考试的门槛,在2008年全国文综卷中,在地理卷中涉及到区域定位的分数高达68分,可见空间定位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高考区域地理试题一般多运用有注记的经纬网地图、局部政区图、含有特殊地理事物及注记(如湖泊、河流等)地图、地理图表、资料、文字说明等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进行设问,提出选择和问答的相应要求。学生在答题时应以区域(尤其是热点区域)为中心,把相关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加以整合。注重地理学原理的形成、特点、分布规律、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空间区域定位的解决措施主要有: 1.空间定位的依据:经纬网、相对位置(如海陆位置)、轮廓形状(含剖面图)、自然与人文景观、区域特征、特定地物、题干信息等。一般以经纬网定位为主,其它为辅,综合定位。在进行空间定位,抓点线面,点——山峰,城市,矿产,港口等相对位置的分布。线——山脉,河流,地理界线,交通线,经纬线的分布。面——地形区,气候类型区,自然带,农业区,工业区等区位的分布 2.掌握空间定位的方法:①地理坐标定位法; ②面积、轮廓、形状定位法; ③相对位置定位法; ④图例、注记、比例尺等图中信息辅助定位法; ⑤典型区域特征定位法;⑴自然特征:气候、地形、河流、土壤、植被等⑵人文特征:资源、交通、农业、工业、人口、城市等;⑥用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定位法等。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①多看图,多描图填图绘图,建立自己的“心理地图”②熟悉重要的经纬线附近的地理事物③重点关注热点地区、常考地区④熟悉重要地物(含景观)的分布、轮廓形状特征及其空间联系⑤熟悉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规律与特殊分布。 3.建立联系线索。如:七大洲四大洋--板块分布--全球火山地震带--年轻的褶皱山脉及其附近的高原--古老的高原--世界重要的平原--世界大河的分布;七大洲四大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洋流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世界自然带的分布—植被类型的分布--农作物的分布--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等;把城市、交通线、区域三者联系起来,按点、线、面结合,点连线,线成网络,点线带面,来思索点的分布规律、线的延伸方向、面的区域特征。 从空间定位入手,整合知识系统(概括区域特征,如气候、地形、经济活动类型等),综合分析某一个区域时,一般包括八个方面: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交通、农业、工业。对一个问题、一个区域是否分析得完整,可对照以上几方面检查,并引导学生寻找思维线索,设计出综合问题,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具备积极有效的思维,学会思考,学会运用,逐步形成综合能力。 以中国地理区域定位为例,要求学生掌握 ①中国地理定位经纬线; ②省区轮廓特点及相对位置; ③中国海陆位置及邻国; ④重要地理分界线 ⑤长江和黄河经过的省区; 具体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十幅图:①中国政区图②中国地形图③中国气候图(含气温图、降水图) ④中国水文图(河流湖泊) ⑤中国资源能源图⑥中国人口城市图 ⑦中国交通图⑧中国农业图⑨中国工业商业图⑩中国分区图(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及港、澳、台地区) 这十幅图的掌握方法主要有叠加法和分解法。叠加法就是选择其中一幅为底图,叠加其它信息;分解法就是将一幅综合图分解为单一要素图。同时要注意从整体结构特征到微观区域特征的转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