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四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

[考纲要求] (1)俄国十月革命。(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3)斯大林模式。(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考点1 俄国十月革命

1.条件?

????????

客观条件?????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过渡到帝国主

义阶段。俄国的帝国主义具有浓厚的军 事封建色彩,对内进行压榨,对外推行扩 张和瓜分世界的政策。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殖民地人民的 反抗斗争此起彼伏。主观条件????

?

①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

大会召开。②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

的诞生。

2.二月革命???????

原因:一战使俄国局势恶化,人民群众掀起反战、

反饥饿、反沙皇专制制度的革命浪潮。

过程:彼得格勒工人举行示威游行,并转为起义。

结果??

???

①推翻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②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

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③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深层点拨] 判断一场革命的性质主要应依据其担负的革命任务,而不能只看其领导阶级。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其性质为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

3.进程?????????

《四月提纲》????

?

①俄国革命第二阶段应使政权转移 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③必须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革命的和平发 展已经不可能。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制

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917年11月6日,武装起义开 始。《告俄国公民书》的发表,宣告临时政府被 推翻。

4.结果???

????

建立新政权????? ①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

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 代表苏维埃。

②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

政府。性质:世界上第一个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领导 的社会主义革命。

5.意义?????

(1)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

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2)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建立了世界上第一 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

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3)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 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思维导图] 俄国十月革命的进程

主题整体把握俄国十月革命

1.一个过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2.“四个变化”: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1)政权: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苏维埃政府。

(2)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3)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武装起义。

(4)国家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3.“四个特点”

(1)理论角度: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即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不能单独取得革命胜利,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革命道路:革命由中心城市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

(3)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

(4)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夺取政权,这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规律。讲史料

史料(节选自十月革命期间颁布的革命法令)

代表大会决定: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和平法令》

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土地法令》

导读史料涉及到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型政权;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退出人民厌恶的战争等,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特征。说明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胜利后建立的政权是无产阶级专政性质的政权。

练史料

史料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①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②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

探究:任选史料中的一种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依据。

答案以下两种答案任选其一:①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启了资本主义的新时代。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②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世界从分散孤立走向统一整体。1900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1.(2014·上海高考)“一个被流放的人秘密回到彼得堡。经过多年流放和卓有成效的斗争,他即将领导一场改变世界面貌的革命运动。”“他”是()

A.列宁

B.拿破仑

C.彼得一世

D.斯大林

答案 A

解析彼得堡是俄国城市,拿破仑属法国,排除B项;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的胜利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故改变了世界面貌,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答案选A项。

2.(2014·四川高考)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

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B

解析四次调查中,俄罗斯人在五个方面的咨询答案各有不同,排除②。从调查表来看,俄罗斯人关注十月革命对经济影响的不到1/3,排除④。故B项符合题意。

3.(2013·江苏高考)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A.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 C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排除干扰项A项。B、D两项不属于“革命”之列,可以直接排除。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由此判断这次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故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排除A项。

4.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加米涅夫曾这样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他的这番言论主要针对列宁()

A.要求推翻沙皇统治的主张

B.退出帝国主义世界战争的想法

C.提出转变革命任务的要求

D.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决定

答案 C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加米涅夫不同意列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的言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是列宁在《四月提纲》中的论述,在《四月提纲》中,列宁指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故选C项。

5.当年,俄国共产主义小组中曾有一个女成员写信问马克思,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直接回答说不可能。可是后来的事实恰恰相反,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在俄国成功了。其主要客观原因是()

A.俄国资本主义大工业最发达

B.俄国工人阶级力量最强大

C.列宁同志提出了科学的革命理论

D.一战严重地激化了俄国的矛盾

答案 D

解析本题要抓住限定词“客观原因”。A、B两项表达欠妥,俄国资本主义工业相对比较落后,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不断壮大,而非最发达、最强大;C项是主观方面的原因。最佳答案为D项。

技巧点拨巧用排除法解题

排除法:又称归谬法、筛选法,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解答选择题的方法。它以题干为条件,对备选项进行逐一筛选,排除那些自身表述错误的或者与题干无关的选项。错误选项,一般是用绝对的说法(如全部、所有、一直、完全等)来叙述、评价、概括、归纳,稍加鉴别就能将其排除。运用排除法,有的题目一次筛选即可成功,有的需要多次筛选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考点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

(1)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

权,不断发动叛乱。

2.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 理政策。(3)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4)劳动方面: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 动者不得食”。

3.目的: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支持军事,巩固政权。

4.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特色。

5.评价(作用)?

????

积极影响????

?

①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 人提供了保证。

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消极影响????

?

①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 错误。

②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导致经济、政治危机。

2.内容?????????

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

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

工业??

???

①改变国企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

济核算。②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 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

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分配制度: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 资制。

3.评价(作用)?????

经济?????

①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 下了坚实的基础。

②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有

了初步好转。

政治: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

政权。

[思维导图]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主题 全面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它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违反经济规律,否定商品货币关系,靠军事手段来管理经济。

2.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承认商品货币关系,按经济规律办事。它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的“新”:从新理论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市场理论;后者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从新特点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后者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4.经济体制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一个基本规律,新经济政策之所以成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所以失败,根源就在于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讲史料

史料 1921年苏俄的重工业产量只有一战前1913年的20%……叛乱席卷了全国,甚至连十月革命的中坚分子喀琅施塔得水兵也打出了“要苏维埃,不要共产党的苏维埃”的口号参与叛乱。为此而震惊的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导读 史料表明新经济政策实行前夕,俄国国内工农业产量大幅度下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空前激化了各种矛盾,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列宁也认识到了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尝试行不通。

练史料

史料(2012·江苏高考,改编)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

探究:如何理解史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

答案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1.(2014·江苏高考)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答案 B

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在1921~1924年间,苏俄(联)农民的年平均税款呈逐年下降趋势,结合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内容可知是固定粮食税的实行,B项正确;1921年余粮收集制已被废除,故排除A项;实物配给制的废除与农民年平均税款的下降无必然联系,C项不符合题意;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是在20世纪30年代,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

2.(2013·海南高考)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租等。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

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

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C.农业改革进一步发展

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答案 C

解析“允许出租土地”并不能体现土地所有权变更,故A项错,B、D两项说法并不能从材料中直接反映,可排除,只有农村生产关系变革适应了民意,才与题意一致,故选C。3.(2013·广东高考)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A.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B.推行农业集体化

C.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实行余粮征集制

答案 A

解析材料显示该领导人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农民出售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行为,视之为“正当贸易”。农业集体化不允许农产品自由贸易,排除B项;C项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但美国不存在禁止农产品贸易的问题,排除;余粮收集制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当时取消了自由贸易,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4.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油的特许权。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是()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

B.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苏联实施“一五”计划时期

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

答案 A

解析列宁实行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题干是允许外国资本家在俄国开采矿产,故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5.2014年5月24日,法国《解放报》指出:“金融危机让人们重新发现社会主义……重回列宁时代或许可以找到挽救自由主义的办法。”下列列宁时代所采取的措施中对克服今天的金融危机仍有启示作用的是()

A.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施配给制

B.国家统一定价,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小企业实行国家监督

D.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允许中小企业合理发展

答案 D

解析“经济危机”、“自由主义”皆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无序性,列宁时代最成功的经济政策是新经济政策,一方面国家控制经济命脉,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市场、货币、经济规律,比较备选项,只有D项与题意一致。

训练2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俄的经济政策

基础训练

1.“每个人都发来了回电。核心内容是,为了挽救俄国和保持前线部队的安定,我必须退位。我同意了……凌晨1点,我带着一颗因痛苦而沉重的心离开了普斯科夫。我周围到处都是背叛、懦弱和欺骗!”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俄国二月革命

B.七月流血事件

C.苏联成立

D.俄国十月革命

答案 A

解析根据所学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封建王朝的统治。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日记中论述的历史事件指俄国二月革命。

2.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清晨,当俄国人民醒来,惊讶地在街头读到了这样一则布告:“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国家政权已经转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机关,即领导彼得格勒无产阶级和卫戍部队的革命军事委员会手中。”这则布告的内容出自()

A.《四月提纲》

B.《土地法令》

C.《和平法令》

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答案 D

解析《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全部政权一律转归苏维埃。A项时间不符;B项是侧重经济的法令;C项侧重外交。

3.美国史学家阿德勒对某一历史事件作出了如下的评价:“他们建立的……政府骄傲地自称实现了马克思所说的‘无产阶级专政’,它对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来说是可怕的现象。”其评价所针对的“政府”是()

A.巴黎公社委员会

B.二月革命后的工兵代表苏维埃

C.新中国人民政府

D.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府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题眼在于“‘无产阶级专政’,它对世界上大部分国家来说是可怕的现象。”俄国十月革命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慌,并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故正确答案为D。

4.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①取得了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②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的阵线③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④鼓舞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5.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这表明他()

A.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

B.指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C.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

D.肯定了应对战争局势的新措施

答案 D

解析引文表明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仅能够应对战争,更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这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极大认可,D项正确。

6.读下图,下列引言与图片主题相符合的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义务劳动”

A.“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

B.“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C.“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与苏维埃政权为敌”

D.“今后15年内不仅赶上并且超过美国”

答案 A

解析“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义务劳动”体现了义务劳动制,是1918年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与此相关的是A项;B项为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排除;C项为1925年开始的农业集体化政策,故排除;D项为经济计划,故排除。

7.1921年4月21日列宁在《论粮食税》中说:“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制、和小生产……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这表明苏俄()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C.采用商品关系发展经济

D.开始农业集体化

答案 C

解析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1921年4月21日”、“资本主义则是幸福”二者综合,结合所学新经济政策产生的时间和措施,即可推断出B或者C,但问的是“表明”实质考查事物的本质,而B项是现象,故选C。

8.2012年7月9日《苏联解体20年祭》:“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是共产主义,是‘计划经济’的最初形态”。以下史实不能证明此立场的是()

A.取消商品贸易

B.实行工业国有化

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实行高度集中管理体制

答案 C

解析“国家资本主义”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关,故选C。

深化训练

9.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

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

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

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

答案 D

解析材料认为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一战以及俄国历史土壤密切相关,选择D项。

10.近年来,有很多学者喜欢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新经济政策进行比较,甚至有的学者认为改革开放是对前苏联新经济政策的照搬照抄。关于以上两者论述错误的是()

A.改革前都面临经济困难、社会动荡

B.都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C.都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答案 D

解析A项是两者实施的共同背景,不符合题意;B项是两者共有的特点,不符合题意;C 项是两者改革内容的共同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不是两者的共同点,新经济政策并没有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11.1921年苏俄的粮食播种面积只有9 030万公顷,比1920年减少690万公顷,只及1913

年的85%。此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国内战争使农业生产形势日益恶化

C.新经济政策的推行,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D.苏俄工业化发展,工业反哺农业所致

答案 A

解析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协约国的外来干涉和国内的叛乱。为了集中力量战胜敌人,苏俄政府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来战争结束,该政策中许多超出战时需要限度的措施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强,遭到了农民的抵制,农民的积极性大大降低。12.“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这方面引起的。”这则史料作为背景材料可用于研究()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苏俄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戈尔巴乔夫改革

答案 B

解析国内战争结束后,农村实行的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得到了强化。这引起了在战争期间默默承受重负的农民的强烈不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13.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伟大变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列宁《四月提纲》

材料二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消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到反革命的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新高潮的任务。——《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的一次大会决议》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最初主张用什么方式夺权,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尔什维克党最终夺取政权采用的是什么方式?原因又是什么?

(3)材料二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和“新高潮”分别指的是什么现象,这两个现象的性质是什么?

(4)为了“得到贫苦农民支持”,布尔什维克党在“新高潮”初期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案(1)方式:和平夺权。原因: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2)方式:暴力夺权。原因: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流血事件,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3)现象: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4)措施: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国有化,分配给劳动者使用。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首先看材料出处,从而联系所学知识获取准确答案;第二小问注意从材料中获取原因,特别注意对过渡特点的分析。第(2)问由材料中“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可以获取答案。第(3)问从俄国革命的进程中判断“第一次革命高潮”“新高潮”应是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第(4)问应联系新政权建立后的革命措施来回答。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0年,许多农民给各级苏维埃机关提交请愿书……奥格涅茨省的一个农民在信中写道:与穷凶极恶的资产阶级强盗斗争已经三年了,这需要国家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忍受极度的困苦,而这一切都给我们带来新的沉重负担……我们毫无怨言地承受着这些重担;但是,1920年对余粮收集额的增加,这是我们无力负担的,农村缺少鞋子、衣服和日用品。——陈新明《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

材料二新经济政策成功地解决了战时遗留的危机。到1926年时苏联的农业产量已经达到1914年以前的水平(注:当时历史最高水平)……在1925年逝世前不久,列宁已经决定要继续实行新经济政策,他认为这是通向社会主义的最佳道路。——[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俄农民所述的“新的沉重的负担”主要是由当时什么政策中的什么措施直接导致的?

(2)材料二中列宁倡导的新经济政策主要采取了哪项措施成功地解决了农业问题?

答案(1)政策及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

(2)措施:以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考点3“斯大林模式”

1.表现????? (1)社会主义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增

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

(2)农业集体化:目的是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 粮食供应困难。

(3)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 中的计划经济。

2.特点????? (1)经济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用行政

命令手段管理经济,实行高积累、多投资;片面 发展重工业;限制商品货币关系、价值规律和 市场机制的作用。

(2)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民主法制 不健全。

3.成就?????

(1)1928~1932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从农

业国变为工业国。

(2)1933~1937年实行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成为世 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3)建立了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 的经济体系。

4.评价????????? 积极?????

①较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两个

五年计划使苏联成为工业化强国。②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计划经济

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

③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弊端?????

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

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②长期计划指令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

碍经济可持续发展。

③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东欧剧变和苏 联解体的历史根源。

轻巧识记 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

主题列宁与斯大林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比较

1.过渡方式的区别:在列宁领导下,找到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正确途径;到斯大林时期取消了新经济政策,从而取消了应有的经济手段,单纯利用行政手段,最终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行政体制。

2.过渡思想的对比:列宁的逐步过渡是正确的,是落后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斯大林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这一思想,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造成农业的长期落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失调。

讲史料

史料一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示意图

导读以上数据表明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各项经济指标都增长迅速,但重工业遥遥领先,农业相对缓慢,体现的是注重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

史料二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

导读以上数据反映的是在苏联斯大林模式下,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来为工业化积累资金的特点,为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

练史料

史料(2012·山东高考,节选)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据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

探究: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

答案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答案 D

解析材料反映了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钾矿的行为,不涉及技术基础,也没有违背计划经济指令,排除A、B两项;一个由苏联自行建设,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不能体现完全依赖外资,排除C项;德国公司负责与新经济政策在工业上的措施类似,故D项正确。

2.(2014·全国大纲高考)1928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

C.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D.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

答案 C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中“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小农经济”的信息说明当时俄国农业的落后性,为了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故本题选择C项;A、D属于工业化;B属于商业方面。

3.(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答案 B

解析提取材料关键信息,斯大林认为苏联应该在10年内完成工业化,并结合1931年苏联经济建设的相关史实予以判断:这一思想急于求成,超越了苏联的国情,但推动了斯大林经济模式的形成,故B项符合题意。

4.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A.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政府政策的失误

C.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影响

D.“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答案 C

解析数据表明农村生产出现一定程度的削弱,结合“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这一时间分析此时苏联斯大林模式正在确立过程中,实行农业集体化,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的落后,故正确原因是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模式。

5. 2014年10月24日俄罗斯舆论研究中心公布的国家领导人的民心指数:“普京61%、梅德韦杰夫54%、勃列日涅夫39%、斯大林28%……”其中斯大林民心指数高居前几位的因素不包括()

A.使苏联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B.农业集体化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

C.政局稳定,国力提高

D.领导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答案 B

解析轻工业落后,农业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一直未有大的改善和提高是斯大林体制长期存在的弊端,故B项说法不符合题意。

考点4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

????????????????

内容

?

????????

①农业方面???

??

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鼓励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农业有所好转,但冒进思想和恶劣气候 使其再度出现危机。

②工业方面

???

措施: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

权力。

局限性:没有使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 经济地位。

③政治方面???

??

1956年苏共二十大,批判对斯大林的

个人崇拜。

进行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活动。

未找到个人崇拜产生的真正根源, 不久重新陷入了个人崇拜的泥淖。

评价

?

??????

①积极方面???

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

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②消极方面

???

表现:未能从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的框架。

原因: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进行 总体的规划和科学的试验。

③最终结果:改革后期,各种矛盾突出,赫鲁 晓夫下台。

2.勃列日涅夫改革

(1)改革初期

???????

①措施????? 内容:重点进行工业改革,推行“新 经济体制”。

局限: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 基本政策。

②结果??

???

对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产生

一定的冲击作用。

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强,成为超

级大国。

(2)改革后期????

?

①状况:过分追求稳定,改革步伐逐渐缓慢。②结果:经济发展停滞和下降,各种社会矛

盾滋生,苏联陷入困境。

3.戈尔巴乔夫改革

?

????

??

内容

?

????

①经济:制定发展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

②政治

?

???? 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 代替“科学社会主义”。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 自由化思想。

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将苏联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

影响??

?

①使苏联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

②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轻巧识记 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可归纳为“一、三、四” 一个对象:斯大林模式。

三次改革: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

四点措施:扩大自主权、改革经营管理制度、承认市场调节、实行政治“民主化”。

主题 二战后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不足之处及经验教训

1.缺失: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添改革的阻力;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

2.教训: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改革开放和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 讲史料

史料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1954~1960年,先后开垦4 000多万公顷荒地。这期间,全国的粮食产量增长了50%以上,其中1/3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但由于经营和管理不善,加上粗放耕作,到20世纪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呈现下降趋势。到1964年,苏联便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导读 史料反映出赫鲁晓夫改革的重要措施即开垦荒地、扩大产粮区。划线部分表明由于经营管理落后,耕作方式简单粗放,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没有彻底解决粮食问题。 练史料

史料 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的播种面积迅猛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 640万公顷,1962年

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影响 蒋振辉(5100209051) 朱学刚(5100209053) 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是俄国1917年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这次革命导致了1918年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的成立。因为革命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0月,故称为“十月革命”。下面,我们将从“十月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来给大家作介绍。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及过程 因为十月革命的背景与其经过紧密相连,因此我们在这没有将两者分开,而是合在一起给大家介绍 十月革命大概可以分为七个阶段: (1)二月革命与两个政权并立 (2)四月提纲 (3)七月流血周 (4)平定科尔尼洛夫叛乱 (5)准备武装起义 (6)高潮: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7) 第二次全俄工兵苏维埃代表大会 下面,我将从这七个方面详细地为大家介绍十月革命的情况。 (1)二月革命与两个政权并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了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彼得格勒的工人因为长期的战争、饥馑而走上街头,派去镇压的军队当场哗变。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沙皇尼古拉二世失去了对军队和国家的控制。沙皇被迫退位。在彼得格勒成立了一个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在二月革命中,工人、士兵是反对沙皇的主力军,资产阶级没有领导这场革命。在革命成功后,工人和士兵组织了自己的领导机构:苏维埃。资产阶级在苏维埃中没有任何权力。武装也掌握在工人和士兵苏维埃的手中。苏维埃掌握了实际的权力,却还有一个临时政府凌架在他们之上。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苏维埃成员中,孟什维克占了大多数。布尔什维克则由于在战争中遭受镇压,但是当时,布尔什维克大多数领导人还在监狱和被流放,列宁此时在瑞士、斯大林还在流放地。广大工农群众缺乏政治经验,致使苏维埃的领导权被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窃取,他们支持资产阶级建立了临时政府。在士兵(主要由农民构成)选举出的苏维埃中,社会革命党人(一个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则占了大多数,因为社会革命党人在农民中的传统威信较高。这些孟什维克都是二次革命论者。他们认为俄国还处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阶段,还需要同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合作,进行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因而他们拥护临时政府。社会革命党人来自小资产阶级的上层,他们倾向追随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布尔什维克在列宁回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板块十四_第1讲_俄国十月革命含解析

板块十四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中期 第1 讲 俄国十月革命编者选题表 考点 角度题号二月革命后面临的问题1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更迭频繁的原因2《四月提纲》的内容 3十月革命的影响 4《土地法令》制定的目的和影响 5俄国十月革命苏联大国沙文主义对苏联史学界评价十月革命的影响 6综合7 一、选择题 1.(2017·广东梅州一模)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 A.人民强烈要求推翻专制统治 B.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解析:B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二月革命后“群众的迫切需要”不再是要求推翻专制统治,而是“和平”与“面包”,临时政府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取得土地和面包,故B 项正确。2.下表为1917年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更迭表,据表可知( ) 时间(俄历)机构(政府) 3月2日第一届临时政府 5月6日第一届联合临时政府 7月24日第二届联合临时政府 9月25日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 A.两个政权并存是俄国临时政府更换频繁的原因 B.布尔什维克党主张暴力革命导致临时政府更换频繁 C.临时政府不能有效应对当时俄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D.如果没有十月革命,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不会下台

解析:C 材料反映了二月革命后,俄国临时政府更替频繁,说明临时政府不能满 足人民群众的要求,得不到苏维埃的支持,苏维埃代表人民的利益,C项正确,A项错误。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主张和平夺权,B项错误。第三届联合临时政府下台的原因是不能代表人民的利益,得不到广泛支持,没有十月革命,照样会下台,D 项错误。 3.在某次会议上,有代表提出俄国没有一个政党愿意夺取政权,列宁即席反驳道:“有的!任何一个政党都不会放弃这样做,我们的党也一样,它随时都准备夺取全部政权。”这一会议的背景是( ) A.罗曼诺夫王朝腐朽反动的统治 B.《四月提纲》明确了继续革命的任务 C.七月事件促使斗争策略的改变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 解析:B 材料反映了列宁对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任务要求的转变,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及“全 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B项正确。 4.(2017·安徽名校联盟调研)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丘巴里扬曾说:“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与此相连的国内战争,较之其他国家类似的革命,完全可以称之 为‘伟大的革命’。”其理由是俄国通过这些革命( ) A.推翻了俄国君主专制统治 B.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C.奠定了俄国社会转型基础 D.彻底改变了社会落后面貌 解析:C 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与此相连的国内战争之所以被称为“伟 大的革命”,是因为俄国通过这些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建立并巩固了世界 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开创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模式,C项正确;A、B两项仅反映了其中一个方面,排除。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但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D项错误。 5.俄国十月革命后颁布的《土地法令》规定: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 何赎金,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 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这一措施( ) A.使俄国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 B.推动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 C.促进苏俄工业化的迅速开展 D.建立起农民土地所有制度 解析:B 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开展的,A项错误;《土地法令》规定:“立刻 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推动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 任务,B项正确;苏俄(联)工业化从1928年开始,C项错误;材料中“一律交给乡 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说明土地制度不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度,D 项错误。

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十月革命简单的说就是爆发于俄历十月由布尔什维克党所领导的武装起义。具体的可以说是俄国1917前后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斗争革命。对于十月革命的特点有以下的认识。 首先:就是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可以说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是一次革命的两个阶段。一个发生在二月,一个发生在十月。二月革命是推翻沙皇封建专制统治的一场民主革命,由于后来是资产阶级建立临时政府,可以说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可以说是一场偶然的事件,由于群众上街游行所引发的武装起义,起义过程中成立许多的苏维埃,有工人代表、士兵代表、农民代表等。这就造成了二月革命一个突出的特点,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即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大资产阶级与大地主结合的产物,同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相比,他有着完整的政府机构,因而是主要政权。同时好得到工兵代表苏维埃的支持。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从刚产生起就以革命政权机关的身份发布命令管理国家事务。它得到掌握武装力量的工人和士兵的支持。十月革命是由布尔什维克党所领导的反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的武装起义,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这也是俄国革命的定型阶段。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是一场大革命下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即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它们两者之间相距几个月,说明十月革命所存在的一个特点: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时间很短。但当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次:就是十月革命的发生其存在着偶然因素,造成了俄国革命中的偶然性与必然的性相结合的。这些造成了后面社会发展的失调。偶然性,就是二月革命爆发的偶然,时间上的。虽说在这场革命中布尔什维克党做出了一些宣传,但其并没有领导这场革命,是人民群众的的自觉作用的。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这必然性。俄国发生革命是必然的,发生十月革命也是必然的,当时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掌握了权力,但是其进行着与沙皇一样的事件就是进行,帝国主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俄国十月革命前的社会状况、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2)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 (3)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影响与意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间交流搜索到的资料,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交流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 (2)通过阅读课文所提供的历史材料、图片,立足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丰富资源,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2)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 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探究十月革命对俄国、世界的影响与意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06年是中国“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了“中国年”活动,这也是两国关系的最佳状态,回顾中俄关系,可谓酸甜苦辣,一言难尽:沙俄时代对中国的侵略;十月革命给中国以方向;中苏的兄弟情谊与交恶;中俄的战略协作关系……回首这一切,不禁更让我们关注这个和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同行了近半个世纪的邻邦的命运,这一切应该从十月革命说起——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课学习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师:毛泽东说过:“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也就是说,俄国首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请同学们看课文内容,分析归纳俄国具备了哪些革命的条件?请一位同学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回答) 1.资本主义发展落后 20世纪初的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资本主义工业既要依靠沙皇政府的庇护以求得发展,又受到前资本主义关系层层密网的困扰。 师:俄国的落后和革命有什么关系呢?上述政治经济状况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2.社会矛盾尖锐 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3.一战加剧了矛盾 师:上述两方面情况,构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客观历史条件。俄国革命还具备哪些主观条件呢? 生: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 师:俄国无产阶级深受压迫,又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01905年革命后,俄国工人运动已处在国际工人运动前列。更为重要的是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有杰出的革命领袖列宁。 师:上述三点俄国革命的历史条件,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中惟一具备成熟的革命条件的国家,其他国家或是主观条件不具备,如德国;或是主客观条件都不具备,如英、法、美。 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1.二月革命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知识归纳: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俄国首先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1)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在俄国的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作用,俄国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具备了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 (2)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各种社会矛盾空前尖锐。①俄国无产阶级受着资本主义与沙皇专制制度的双重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同垄断资本、沙皇专制制度存在着极其尖锐的矛盾。②俄国农民遭受着地主阶级的横征暴敛和沙皇政府的苛捐杂税,加上资本主义往农村的扩展,农民在经济上迅速破产。③俄国境内广大少数民族与沙皇政府存在着极为尖锐的民族矛盾,他们强烈要求推翻沙皇专制制度。④俄国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都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 (3)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革命的催化剂。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的经济遭受致命打击,工业减产、农业萎缩、交通运输混乱,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4)俄国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观条件。①俄国无产阶级深受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压迫,因而具有特别强烈的革命性。②俄国的企业集中在少数几个城市,有利于无产阶级的团结。③俄国绝大多数的工人是破产农民,因此,俄国无产阶级与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在共同的斗争中结成了巩固的联盟。④俄国革命有着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2.“相对落后”的基本国情对俄国革命产生的影响 与先进国家相比,俄国是“相对落后”的。这一基本国情对俄国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相对落后使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汇合点,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矛盾、资本主义与封建农奴制残余的矛盾、俄国帝国主义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广大劳动群众与沙皇专制制度之间的矛盾错综交织,空前激化;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落后既造成了资产阶级的先天软弱性,又使工人阶级缺乏合法斗争的条件,决定了它们在革命中先联合后斗争;经济和军事等的落后导致了一战对俄国的打击特别沉重,从而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矛盾;同时,历史的落后性使俄国依然存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从而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和阶梯。由此可见,相对落后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而这一环节首先为无产阶级革命所突破了。 3.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异同 类别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最经典总结-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考纲展示 考情解读 1.俄国十月革命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3.“斯大林模式”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综合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高考对本讲内容知识的考查年年都有。 1.从考查的内容来看,以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及赫鲁晓夫改革为主。 2.从考查的题型来看,以选择题为主,试题的切入角度比较新颖,材料型主观题也都有涉及。 3.从命题角度看,传统的命题方式与“新材料、新情景”方式并存,试题的切入角度将会更加新颖。 考点一俄国十月革命 Z 主干梳理hu gan shu li 关键词:薄弱环节、“一战”、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十月革命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条件 ①主观: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无产阶级__政党__成熟;贫苦民众成为革命同盟军。 ②客观:俄国具备__帝国主义__基本特征;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__一战__”激化了社会矛盾。 (2)经过 ①二月革命:1917年3月爆发,推翻__沙皇专制__统治,出现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__临时政府__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②《__四月提纲__》:提出了从__资产阶级民主革命__转变为__社会主义革命__的任务;争取以__和平__方式取得政权。 ③“七月流血”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④十月革命:1917年11月7日,__彼得格勒__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__苏维埃__政权。 (3)结果 ①颁布《__和平法令__》和《土地法令》,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将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②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4)历史意义 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__社会主义__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②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__殖民地半殖民地__人民的解放斗争。 ③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规律:十月革命的四个特点 ①革命理论: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革命道路:开创了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③革命历程: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形成了两个不同阶段性质的革命。 ④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形式夺取政权。 认识:从十月革命的全过程和苏俄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可以看出,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传导型现代化以资本主义模式难以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发生的,是要以社会主义模式去清除资本主义模式下没有清除的俄国现代化发展的阻碍。 〔跟踪训练〕 1.(2018·武邑中学一模)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C) A.明确指出暴力夺权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指明了俄国革命方向和途径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解析】《四月提纲》提出当前俄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C项正确;A项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之前;材料只是列宁的思想,B项错误;和平夺权不符合材料主旨,D项错误。 2.(2018·广东二模)《全球通史》载:“1917年3月至11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临时政府处于极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原因和条件测试题新人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原因)和条件 1.背景: 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苦难,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继续参加一线,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2.条件: 俄国无产阶级力量发展强大; 有一个成熟的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帝国主义国家都忙于一战,为十月革命爆发创造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例题1“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关的战争是() A.美苏冷战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拿破仑对外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答案:B 解析: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苦难,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帝国主义国家都忙于一战,为十月革命爆发创造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答案B。 例题2下列关于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临时政府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B.临时政府镇压国内人民反战运动 C.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D.沙皇政府的残余力量进行叛乱 答案:D 解析: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故D项不是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答案D。

1.下列不属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原因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政策 C.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D.外国的武装干涉 2.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时,最有利的国际因素是() A.第二国际的领导 B.民族解放运动的广泛兴起 C.旧的国际关系格局的破坏 D.帝国主义各国的大规模厮杀 3.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掌权后准备实施的措施大部分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爆发的相似背景是() A.都因为国际战争而引发 B.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条件都已经成熟 C.均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D.都发生在资本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4.十月革命爆发的客观历史条件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②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③俄国在当时已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④无产阶级的组织性、革命性和战斗性很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历史俄国十月革命知识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历史俄国十月革命知识总结 篇一:人民版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知识梳理 第三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十月革命的条件 1、客观条件(1)、俄国是一个帝国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具备革命发展的物质基础。 (2)、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保留大量封建残余,阻碍社会进步,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 (3)俄国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国内矛盾尖锐。 (4)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为战争创造了机会。可见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主观条件(1)、俄国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 (2)、有列宁领导下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 (3)、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和伟大的导师。(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二、十月革命胜利进程

11)二月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结果: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其中临时政府是主要政权。 2“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觉悟性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的战争是掠夺性帝国主义战争,只有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出自《四 月提纲》;是列宁于1917年4月在二月革命后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情况下所作的报告。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第一阶段指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第二阶段指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口号:“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为布尔什维克党规定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 3能 \41)领导起义机构:军事革命委员会(2)概况:彼德格勒武装起义(简要介绍起义过程:列宁指挥起义、工兵攻打冬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3)结果:建立新政权: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①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政府②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③、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

初中历史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初中历史俄国十月革命教案 《俄国十月革命》是鲁教版八下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第1课。它紧紧围绕“十月革命”展开,主要讲述在一战的过程中,19世纪社会主义在俄国由理想变成了现实。它向前承接了巴黎公社后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次伟大实践,对后来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俄国十月革命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的开始,也对20世纪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是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本课占有重要地位。下面是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俄国十月革命教案一 课标解读: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XX年版)要求学生“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 宁领导的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我认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过程”要求学生能简述就行,不要求掌握;“理解”则要求学生必须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所以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则是教学的重点。 三、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在下学期已掌握了比较归纳等学习方法,也养成了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大部分 学生有一定的分析归纳能力,他们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这次执教所用的是八年三班的学生,他们学风良好,历史素养好,思维活跃。所以知识大多以问题串呈现,让学生自我解答,只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这样有难度的安排小组讨论。 四、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自己对课标的解读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通过模块一“俄国人民之苦”的探究,使学生了解俄国二月革命发生的原因。 2、通过模块二“俄国人民之怒”,掌握二月革命的目的、结果、性质。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设计与反思 1. 教材分析 在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规定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为:“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本课是讲述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所以它成为以上两课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正因为考虑到这一因素,本课课文指出:十月革命“结束了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了这一点,就会把握住本单元和本课的主要线索。由此出发,教师可以在阐述具体历史事件的过程中,将主要的线索融入其中,拓宽学生的视野,从更高更宽的角度去理解历史现象,进而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俄国建立的原因及其必然性。 在《标准》的相关部分还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社会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把握本课的核心思想:课文内容围绕本单元的中心,即“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展开。本课的前一课是有关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的内容,后一课是有关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内容。 2.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一级的学生,通过初中三年的历史学习,学生对俄国历史已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加入一些探究问题,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另一方面,学生的基础不同,知识掌握程度不同,教师应掌握对知识扩展的“度”,注意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与把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和理解十月革命条件的成熟、彼得格勒起义的概况、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理解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过程与方法 阅读有关十月革命前俄国社会状况的材料,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对比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形成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分析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及其世界历史意义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教育。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重难点】 重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 难点: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在俄国首先取得胜利 4.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请同学们来看课本导入框中的照片,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伟大革命导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时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俄国二月革命的背景、性质及影响)测

俄国二月革命的背景、性质及影响 背景: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苦难,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影响:1917年3月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 易错微析 1917年3月是俄历二月,故称这一时间爆发的革命为“二月革命。” 例题1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是() A.无产阶级革命 B.资产阶级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D.民族解放运动 答案:B 解析: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答案B。 例题2俄国1917年爆发的二月革命,其直接目标是()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反对参加世界大战 D.推翻临时政府 答案:A 解析:二月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答案A。 1.1917年3月(俄历2月)俄国发生了“二月革命”,导致这一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俄国农奴制危机

B.克里木战争激化了国内矛盾 C.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灾难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工人起义 2.下列关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B.二月革命造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C.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 3.1917年,俄历2月23日是“国际三八妇女节”,首都彼得格勒受失业和饥饿威胁的工人与市民举行了大规模的集会和示威活动,提出了“打倒战争”“反对饥饿”等口号。这一天参加罢工的工人超过了12万人。随后罢工和示威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材料表明当时俄国政府首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应是() A.取得争霸战争胜利 B.实现和平,发展经济 C.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D.巩固政权,建成社会主义 4.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完成。??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里所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指的是()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三年国内战争 D.八一九事件 5.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其中掌握俄国主要权力的是() 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工兵代表苏维埃 C.布尔什维克党 D.人民委员会

(通史版)2021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4部分 第10单元 二战前的世界 第28讲 俄国十月革命和苏

第十单元二战前的世界 ——20世纪现代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时空坐标·单元概览] [阶段特征] 俄国十月革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17-1945年)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个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是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 [时空坐标] [整体感知] 政治—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探索奠定了基础,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与竞争的时代。 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 文化—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兴起,突出表现了生产力高度发展背景下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和迷茫,着力描述人类非理性的一面。影视艺术获得迅速发展,电影进入有声电影阶段,电视发明。 第28讲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历史背景——革命前夜的“火星” 1.俄国帝国主义特征 伴随着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完成,俄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于19世纪末20

世纪初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对西欧资本有极大的依赖性。 2.列宁主义诞生 (1)背景 ①俄国在备受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制约的同时,国内垄断资本对无产阶级的无情剥削使矛盾急剧尖锐。 ②俄国群众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急需一个革命政党的领导。 ③1900年,列宁创办了《火星报》,同时把各地的组织联系起来,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做好了建党的准备。 (2)诞生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了布尔什维克党的诞生,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二、革命进程——帝国大厦的坍塌和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1.二月革命 (1)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的失利,进一步暴露了沙皇政府的腐败无能;战争的破坏造成俄国经济濒于崩溃,国家局势日益恶化;布尔什维克党的宣传和发动。 (2)结果: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 (3)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影响:形成了两个政权,即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的局面。 2.革命形势的发展 (1)“四月提纲”:提出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的任务。 (2)七月事件:表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不可能,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召开第六次代表大会,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3.彼得格勒起义 (1)起义机构的建立: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中央会议通过了起义的决议,并成立了公开领导起义的机构——军事革命委员会。 (2)过程:1917年11月6日起义开始,至7日上午,整个首都几乎全部落入起义者手中,7日晚开始攻打冬宫。 4.第一个工农政权的建立 (1)1917年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2)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三、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

2019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是什么-

2019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 1、理论: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道路:城市中心道路;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联; 4、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 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儒略历10月25日).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而持有反对观点的学者认为,俄国临时政府实质上是由俄国社会革命党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等社会主义者为主要成员的政府,而并非是一个“资产阶级政府”.十月革命是布尔什维克以暴力手段打击俄国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宪政民主党等主要竞争对手,强制驱散由社会主义者为主的立宪会议,推翻民主宪政、建立布尔什维克党的一党专政.反对者还指出“冬宫之夜”并未发生激烈的武装冲突.由于列宁承诺会在革命后为人民带来和平,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沙皇尼古拉二世在此次革命后被枪决.革命引起了西方社会极度的恐慌,并支持俄国的对抗势力,希望扼杀革命,从而引发战争,托洛斯基说苏维埃的权力是由内战建立的,事实上俄共的权力是在内战后才建立起来的. 十月革命是共产主义运动在人类历史上首次获得的胜利.第一个宣称为实现了“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因此诞生.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上由此获得了更广泛的影响,传统资本主义世界收到极大的冲击.不过,也有人认为此革命是曲解了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序幕,触发了此后各国社会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的扩张,许多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解放运动也因此得到了更多支持.苏联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达大半个世纪的对抗也从此开始,直至冷战结束,苏联解体。

九年级历史下册俄国十月革命新人教版

俄国十月革命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二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爆发和胜利;人民委员会的建立;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土地法令》;苏维埃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斗争。 2.思想教育:①通过讲述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是十月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②通过苏维埃政权建立和巩固的史实,使学生认识:革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是广大人民艰苦斗争,流血牺牲才得以实现的。 3.能力培养:①总结1918年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困难,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②总结苏维埃政权建立及巩固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十月革命的准备,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原因,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以讲述法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提问:一次大战的后果是什么? (讲授新课)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从1917年十月革命到现在的历史为世界现代史。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了解这一人类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基本情况。(板书课题) 一、新时代的曙光(板书) 1.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呢?是在一次大战过程中,俄国二月革命后。俄国人民为什么要进行二月革命?二月革命取得的结果是什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什么局面呢?人民革命的要求,革命的目的达到了吗?为什么? 二月革命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俄国人民迫切要求获得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愿望并没有实现。没实现的原因刚才同学已经回答了,这就是掌权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放弃瓜分战利品的机会,因此不顾人民的要求,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企图借助战争来消灭革命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如何领导人民继续斗争,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全党、全体劳动人民都热切盼望着伟大领袖列宁的归来。 2.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板书) 1917年4月16日,长期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到了首都彼得格勒。成千上万的工人、士兵和革命群众争先恐后地奔赴车站,欢迎自己爱戴的领袖。请大家看插图《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从这张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我们把同学们说的概括为三点。第一,列宁的回国,受到了群众发自内心的欢迎;第二,人民群众手中掌握着武装;第三,列宁号召人民要把革命进行到底。布尔什维克党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而在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中,列宁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学生回答略)列宁所起的作用还表现在亲自领导了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板书) 现在来想一个问题,彼得格勒的武装起义从11月6日晚发动到11月7日晚取胜,仅用了一天的时间,这短时间取胜的原因在哪里呢?(学生回答从略)我们把大家所说的原因概括一下:第一,由于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特别是列宁的亲自领导;第二,由于人民群众掌握着武装;第三,由于革命战士的英勇奋战。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 俄国十月革命每日一题

专题俄国十月革命 (2019年山东临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对于“世界革命”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扬弃、全人类进入后国家的‘自由人联合体’的时代”。尽管俄国十月革命未达到上述理论设定的标准,但有些学者仍赋予其“世界革命”的称号,其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 A.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B.影响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C.大大推动了全球工业化进程 D.实现了俄国社会的伟大变革 【参考答案】B .四个变化: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二、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1.革命理论 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在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革命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革命道路 由中心城市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由俄国国情决定的。 3.革命性质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4.革命方式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三、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 1.客观原因 (1)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2)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革命的发展,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3)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俄国反动军队集中于前线,后方薄弱。 2.主观原因 (1)革命得到人民支持,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2)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3)及时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 (4)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 (5)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 四、俄国十月革命的意义 1.从理论角度看 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中首先夺得政权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的实践进行了验证。 2.从革命道路看 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中小城市和农村的道路,这正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 3.从革命方式看 经历了由设想和平夺取政权(《四月提纲》)到用暴力革命形式(十月革命)夺取政权。 4.从革命阶段性看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紧密相连,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俄国十月革命

九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俄国十月革 命. 俄国十月革命一、俄国十月革命1、革命爆发原因和背景: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②二月革命*了沙皇政府,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③出现两政权并存:工人士兵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④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反动统治。⑤“七月事件”的发生。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2、革命的准备:①列宁提出《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②1917年8月,制定武装起义方针二、革命的经过1、爆发:1917年11月6日晚,彼得格勒起义(斯莫尔尼宫)2、胜利:1917年11月7日清晨,占领彼得格勒;晚上九点“阿芙乐尔”号向冬宫开炮。1917年11月8日凌晨,攻占冬宫特征:中心城市*,武装夺取政权。3、政权: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人民委员会)4、措施:A、政治上: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B、经济上: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C、外交上: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5、迁都:彼得格勒→莫斯科6、巩固政权:经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取得胜利3年国内战争(1918-1920),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对中小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积极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限度地调动

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消极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1920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这说明制定这一政策的指导思想,即“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存在着重大失误,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3年国内战争胜利的原因:1、苏维埃政权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措施,得到了人民的支持。2、为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战争是正义的。3、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4、苏俄军民的奋勇斗争。★三、革命的意义1、性质: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2、影响(意义)A、是人类历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B、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D、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E、开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F、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你如何理解毛泽东的这段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俄国革命影响下,中国出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这些原因都与十月革命爆发有关。1、请比较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不同。名称时间性质革命任务结果二月革命 1917年3月资产阶级

8.3俄国十月革命(知识点)

第三课:俄国十月革命 (一)原因: 1.经济上: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 2.思想和组织基础:有成熟的革命思想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决定性因素)。 3.一战的影响: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灾难,激化了各种矛盾(直接原因)。 (二)过程: 1.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的准备) (1)时间:1917年3月(俄历二月)。 (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注意: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二月革命完成的是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3)结果: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中央政权并存的局面(二月革命后俄国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 2.十月革命 (1)列宁发表《四月提纲》(1917.4) ①名称:《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革命任务:革命第一阶段政权落到资产阶级手中,革命第二阶段全部政

权应该转移到无产阶级手中(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由民主主义革命转入社会主义革命,主张“和平过渡”) ②意义:《四月提纲》为无产阶级指明了革命发展的道路。(2)七月流血事件: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转向暴力革命。(导火线) (3)十月革命的胜利:1917年11月7日(俄历十月)。 ①结果: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政权全部转归苏维埃。 ②措施:发布《和平法令》(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和《土地法令》(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并交给农民使用,争取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③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逐渐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转变)。 (三)历史意义: 1.性质与地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历史影响: (1)对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