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血压病的产生机理及其防治

高血压病的产生机理及其防治

高血压病的产生机理及其防治
高血压病的产生机理及其防治

高血压病的产生机理及其防治

高血压病(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60mmHg(21.3kPa),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5mmHg(12.6kPa)为高血压;血压值在上述两者之间,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5kPa)之间,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期血压的平均值在90mmHg(12.0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

高血压病的最初症状多为疲乏,时有头晕,记忆力减退,休息后可消失。血压明显升高时,可出现头晕加重,头痛甚至恶心、呕吐。尤其在劳累或情绪激动等引起血压迅速升高时,症状明显。但是有的病人即使血压很高也没有症状,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高血压病的分类

一、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是指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约占高血压患者的95%。患者多在40-50岁发病,早期患者可无症状,可能在体检时发现。少数有头痛、头晕眼花、心悸及肢体麻木等症状。晚期高血压可在上述症状加重的基础上引起心、脑、肾等器官的病变及相应症状,以致发生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肾脏病,并易伴发冠心病;临床上只有排除继发型高血压后,才可诊断为高血压病。

二、继发性高血压是指在某些疾病中并发产生血压升高,仅仅是这些疾病的症状之一,故又称症状性高血压,约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1%-5%:对于青年人或体质虚弱的高血压患者,或高血压伴有明显的泌尿系统症状,或在妊娠后期、产后、更年期的高血压或伴有全身性疾病的高血压,均应考虑继发型高血压。如果引起高血压症状的原发病症能够治好,那么高血压就可以消失。

病因

(一)遗传高血压的发病有较明显的家族集聚性,双亲均有高血压的正常血压子女(儿童或少年)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浓度明显较无高血压家族史的对照组高,以后发生高血压的比例亦高。国内调查发现,与无高血压家族史者比较,双亲一方有高血压者的高血压患病率高1.5倍,双亲均有高血压病者则高2~3倍,高血压病患者的亲生子女和收养子女虽然生活环境相同但前者更易患高血压。动物实验已筛选出遗传性高血压大鼠株(SHR),分子遗传学研究已实验成功基因转移的高血压动物,上述材料均提示遗传因素的作用。

(二)饮食

1.盐类与高血压最密切相关的是Na+,人群平均血压水平与食盐摄入量有关,在摄盐较高的侰,减少每日摄入食盐量可使血压下降。有报告显示高血压患病率和夜尿钠含量呈正相关,但亦有不同的意见,这可能与高血压人群中有盐敏感型和非盐敏感型之别有关。高钠促使高血压可能是通过提高交感张力增加外周血管阻力所致。饮食中K+、Ca++摄入不足、Na+/K+比例升高时易患高血压,高K+高Ca++饮食可能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动物实验也有类似的发现。

2.脂肪酸与氨基酸降低脂肪摄入总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成份,降低饱和脂肪酸比例可使人群平均血压下降。动物实验发现摄入含硫氨基酸的鱼类蛋白质可预防血压升高。

3.饮酒长期饮酒者高血压的患病率升高,而且与饮酒量呈正比。可能与饮酒促使皮质激素、儿茶酚胺水平升高有关。

(三)职业和环境流行病材料提示,从事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长期精神紧张、长期受环境噪音及不良视觉刺激者易患高血压病。

(四)其他吸烟、肥胖者高血压病患病率高。

发病机制

心排血量和周围血管阻力是影响体循环动脉压的两大因素,前者决定于心收缩力和循环血容量,后者

则受阻力小动脉口径、顺应性、血液粘稠度等的影响,主动脉的管壁顺应性也影响血压的水平。上述各种因素的作用在全身和局部神经、体液因子的调节下不断地消长以维持人体血压的动态平衡、生理性波动以及应激时的反应。血压的急性调节主要通过位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实现,血压升高时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加,使交感神经活动下降而迷走神经张力上升,从而下调血压。此外,位于心房和肺静脉的低压感受压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及中枢的缺血反应也参与血压的急性调节。血压的慢性调节则主要通过对水平衡作用影响循环血量来实现,其中肾脏对血容量的调节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调节起主要作用。如上述各种调节机制失代偿,导致全身小动脉阻力增加或(和)血循环容量增加,则出现高血压。

高血压的发病机理有:

(一)精神、神经学说精神源学说认为在外因刺激下,病人出现较长期或反复较明显的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情绪变化时,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平衡失调以至不能正常行使调节和控制皮层下中枢活动的功能,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舒缩血管中枢传出以缩血管的冲动占优势,从而使小动脉收缩,周围血管阻力上升,血压上升。

神经系统在血压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延髓血管运动中枢有加压区、减压区和感受区,在脑桥、下丘脑以及更高级中枢核团的参与下主司血管中枢调节,如各级中枢发放的缩血管冲动增多或各类感受器传入的缩血管信号增强或阻力血管对神经介质反应过度时都可能导致高血压的产生,这就是神经源说的解释,对此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增强起了主要的作用,通过儿茶酚胺类神经介质尤其是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促使小动脉收缩。长期的高血压灌注产生的结构强化作又可使血管平滑肌增殖、肥大,血管壁增厚而血管腔变小,加上可诱发血管壁细胞膜电活动,加强了血管的收缩反应以及交感神经对肾近球细胞的作用促使肾素释放增多从而维持高血压的状态。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平衡失调肾缺血时刺激肾小球入球动脉上的球旁细胞分泌肾素,肾素可对肝脏合成的血管紧张素原起作用形成血管紧张素Ⅰ而后者经过肺、肾等组织时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又称激肽酶Ⅱ)的活化作用下形成AngⅡ,AngⅡ再经酶作用脱去天门冬氨酸转化成Ang Ⅲ。在RAA系统中AngⅡ是最重要的成分,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其加压作用约为肾上腺素的10~40倍,而且可刺激肾上腺皮质球带分泌醛固酮促使水钠潴留,刺激交感神经节增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提高特异性受体的活动从而使血压升高。它还可反馈性地抑制肾脏分泌肾素和刺激肾脏分泌前列腺素。RAA系统功能失调时高血压就会产生,由于肾素主要在肾脏产生故以往有高血压发病的肾源学说。然而,在高血压患者中,血浆肾素水平增高者仅是少数,近年来发现组织中包括血管壁、心脏、中枢神经、肾皮质髓质中亦有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它们可能在正常肾素和低肾素高压的发病以及高血压时靶器官的损害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遗传学说流行病学、动物实验以及分子细胞水平的研究均提示遗传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高血压病患者有家族史的多,其直系亲属的血压水平比同龄非直系亲属的高,双亲均有高血压的子女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大。动物实验早已从大鼠中选出SHR品系,高度提示遗传的作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出高血压病发病的“膜学说”,认为高血压病病人组织细胞膜有遗传性的离子运转障碍,尤其在钠摄入增加时不能将Na+排出细胞外,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内Na+潴留,经过Na+-Ca++交换使细胞内Ca++增加,而且通过膜除极化使兴奋性增高,最终促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升高,在患者的亲属中也可见这种情况。高血压病患者中组织相关抗原类型以HLA-B15、HLA-B8和HLA-B12为多。

上述种种均提示遗传因素在高血压病发病机理中的作用,目前研究认为,单一遗传因素很难形成高血压,高血压这一遗传类型是源于多种遗传基因,而且后天因素对高血压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病理改变

小动脉病变是高血压病最重要的病理改变,高血压早期阶段全身小动脉痉挛,长期反复的痉挛使小动脉内膜因压力负荷增加、缺血缺氧出现玻璃样变,中层则因平滑肌细胞增殖、肥大而增厚,出现血管壁的重构,最后管壁纤维化、管腔狭窄呈现出不可逆病变。急进型高血压病者小动脉壁可在较短时期内出现纤

维样坏死。各期的小动脉病变均可使管腔狭窄,促进高血压的维持和发展,周围组织和器官内的小动脉都可发生上述病变,但以肾脏的细小动脉最明显,病变最终导致组织器官的缺血损伤。心脏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病心脏最特征性的改变,长期的全身小动脉管腔变狭窄导致周围血管阻力上升是左心室肥厚的主要原因,但心肌肥厚冻总与血压增高的程度呈正相关。近年来发现交感神经兴奋时释放的儿茶酚胺类物质可刺激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而RAA系统的AngⅡ、醛固酮等除可刺激心肌细胞肥大外尚可使心肌细胞间的胶原支架增生,这亦可能是部分病人心肌肥厚的原因之一。早期左心室以向心性肥厚为主,长期病变时心肌出现退行性变,心肌细胞萎缩间质纤维化,心室壁可由厚变薄,左室腔扩大。心肌肥厚时冠脉血流储备下降,加之高血压时易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更促使心肌缺血而加重心脏病变,高血压时心肌的生理生化改变和心力衰竭时的变化十分相似,提示高血压时心肌肥大可能是一种心肌病的过程,如不治疗终将导致心力衰竭。近年来发现应用某此降压药物后肥厚的心肌可能逆转,尤其是应用ACE抑制剂时。局部神经体液因子、心肌组织的ACE在心肌的肥厚以及肥厚逆转中的作用是备受注意的问题。

治疗原则1.调整生活方式,减肥,低盐、低脂饮食。

2.选用降血压药,如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扩血管药、α受体拮抗剂等的其中一种,再加用一个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原称双氢克尿噻),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再调整用药剂量,或增减降血压的药物,使得24小时血压理想控制。

3.使用抑制血小板药阿司匹林。

4.根据有否心、肾、脑等靶器官的情况,调整用药。

5.戒烟,积极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轻型无靶器官损害者,应先行非药物治疗3-6个月,无效则药物治疗。2.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应遵循长期、系统、个体化的原则,以期稳定、安全地控制血压。同时应高度重视对靶器官的保护和生活质量的提高。3.除服降压药外,应注意不宜紧张、接烟、食物中限制食盐。

用药原则 1.在开始正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前所有病例均应接受3-6月的以控制钠盐摄入和运动疗法为主要内容的非药物治疗阶段。

2.药物治疗宜从单一种类、小剂量开始并逐步调整以达持续、稳定控制血压的目标,必要时可联合用药。

3.治疗方案应考虑年龄、性别、职业、靶器官损害情况等因素,坚持个体化原则。

4.治疗过程应防止过度降低血压,以免影响器官灌注。中医疗法

降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不要盲目降压。首先弄清是否因肾脏疾病、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妊娠中毒症、大动脉疾病等引起的高血压。须找出病因,对症治疗。2、用药剂量和种类不能雷同。应按病情轻重分级治疗,并注意个体差异,药量因人而异。 3、除轻型或刚出现的高血压外,用药尽量不要单一,应联合用药,复方治疗。优点是产生协同作用,减少每种药物剂量及其副作用。

4、坚持长期合理服药,勤测血压,及时调整剂量,巩固疗效。

5、宜逐渐降压。对无并发症的患者,要求使血压降至 140/9 0毫米汞柱左右。过度降压可使脑、心、肾供血不足导致进一步缺血,轻者头晕,重者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塞。

6、合理服用降压药,不宜骤然停药,以免引起血压升高。

7、防止情绪激动,保证睡眠充足,心情舒畅。生活有规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体操、太极拳、气功等。

8、戒烟、避免过量饮酒。防止饮食过腻过饱,宜清淡,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少进食盐和胆固醇过多的食物。

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肾脏内科郝丽 概述为了彻底和/或有效治疗高血压,首先要判断是否有继发性高血压的存在,只有祛除原发病才能根治高血压。值得强调的是:肾血管及肾实质性病变是继发性高血压最重要的原因。及时发现和治疗肾脏原发病是控制和根治高血压的关键,而控制高血压也是保护肾功能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肾性高血压的一些诊治进展做一简述。 一、肾性高血压 (一)定义及分类:由肾血管和/或肾实质病变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性高血压。按解剖部位可分为肾血管性高血压和肾实质性高血压,按其发病机制可分为容量依赖性和肾素依赖性高血压。 (二)发病机制 1、肾血管性高血压:主要是由大动脉炎(64%)、肾动脉纤维肌性发育不良(15%)和肾动脉粥样硬化等引起肾动脉口、主干或其主要分支狭窄,引起肾实质缺血,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而产生的继发性高血压。 2、肾实质性高血压:主要是由各种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慢性肾盂肾炎、结缔组织病、多囊肾、肾移植后等肾实质性疾病引起。 (1)肾炎性:肾小球滤过减少致钠水潴留,以容量依赖性高血 压为主。 (2)肾病性:多数与钠、水潴留有关,部分是由于血管内容量 不足导致RAAS激活使血压升高。 (3)肾功能衰竭:钠水潴留、RAS激活、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 内源性洋地黄物质增加、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内皮素增高, 以及促红素应用等均可导致和加重肾功能衰竭时的高血压。 (4)肾移植后:原病肾过度分泌肾素—血管紧张素、激活交感 神经系统;移植肾动脉狭窄、排异反应、移植肾肾小球肾

炎复发或新发以及抗免疫药物的应用等,都是肾移植高血 压的重要原因。 (5)透析相关的高血压 (三)基本特征 1、肾血管性高血压:发现下述特征需高度怀疑。 (1)30岁>年龄>50岁时发生的高血压,尤其是年 轻而严重的高血压患者; (2)恶性高血压伴严重眼底改变者 (3)高血压突然发生或突然升高,而无明显家族 史,特别是在一年内舒张压>120mmHg者; (4)严重高血压对常用降压药疗效差(ACEI除 外),并有不明原因肾功能损害; (5)高血压病人经ACEI治疗后,肾功能恶化; (6)高血压伴冠状动脉、颈动脉、脑动脉或周围 动脉硬化表现者; (7)严重高血压伴低钾血症者; (8)上腹部、脐周或腰部有连续性或舒张期杂 音; (9)影像学检查肾脏:X线或B超显像,双侧肾脏 大小不等,长径相差1.2cm. 2、肾实质性高血压:与同等水平的原发性高血压比较,肾 实质性高血压的药物疗效较差。眼底病变更重,心血管并发症更 多,更易进展成恶性高血压(高1倍),更容易造成心血管严重事 故的发生。 随着肾功能的恶化,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消失,高肾素型高血压的比例(56%)逐步下降,低肾素型的比例明显升高。所以, 肾实质性高血压的预后比原发性高血压差。值得强调的是:肾实 质性高血压又将反过来危害肾脏,明显加速肾实质损害的进展, 形成恶性循环。

中国高血压伴慢性肾病的防治现状

中国慢性肾脏病伴高血压的防治现状及思考---陈香美: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ITUATION AND THINKING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WITH HYPERTENSION IN CHINA 关键字:CKD高血压2014-09-12 13:30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目前我国肾性高血压呈高患病率,低控制率的临床特征,我们必须要做到:1. 加强肾性高血压的宣教工作,包括肾科医师、全科医师以及患者,从而提高医师诊治高血压的能力和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2. 对于肾性高血压治疗的新药物、新技术或老药新用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研究,积极推动我国肾性高血压诊疗指南的形成;3. 建立完善、高效的社区-医院-政府三联动机制,努力实现肾性高血压早诊断、早治疗和早控制。 一、CKD患者发生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和机制 慢性肾脏病发生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和机制比较复杂。肾性高血压难以治疗的原因在于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存在直接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钠排泄障碍导致细胞外液容量负荷过重;RAS系统异常激活,兴奋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血管收缩效应,刺激肾素分泌;临床上采用抑制交感神经兴奋的药物,导致前列腺素和缓激肽系统的失衡,最终促使血管收缩异常及内皮素、一氧化氮减少等,这些因素与肾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直接关联。最近有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Ⅱ可以激活脑室周围器官循环T细胞而导致血管炎症,提示神经免疫系统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未来可能成为治疗的新靶点[1]。 国外的大样本研究发现,以理想的血压为参考,正常高值血压发生ESRD风险增加1.9倍,随着高血压分级的增加,发生ESRD的风险显著增加[2]。换言之,如果高血压患者合并肾脏疾病,该患者发生ESRD的风险相当高,即高血压和CKD共同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高血压的护理与治疗

高血压的护理与治疗 发表时间:2017-10-18T10:58:52.02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7期作者:王川川王苹苹林江丽[导读] 血压值和危险因素评估是诊断和制定高血压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 (山东省威海市经区医院 264205) 【摘要】目的:为了达到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目的。方法:通过药物治疗、合理的营养膳食、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血压、保持乐观的心情对高血压进行控制和预防。结论:通过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提高病人遵医行为,使高血压病人了解用药,运动、饮食等相关知识,并根据病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关键词】高血压、饮食治疗、药物治疗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血压值和危险因素评估是诊断和制定高血压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引起高血压的主要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精神和环境因素、年龄因素、生活习惯因素、药物的影响以及其他疾病的影响。 临床上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类。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早期可能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常见的是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高血压的症状与血压水平有一定关联,多数症状在紧张或劳累后可加重。 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血压达标,降压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压治疗应该确立血压控制目标值。高血压的控制和防止是一个长期、不断坚持的过程, 要降低高血压患病率,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是远远不够的,合理的营养膳食,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血压,保持乐观的心情也在高血压的控制和预防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1]。? 1.药物治疗 对检出的高血压患者,要施行药物防治,由于病因不同,高血压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临床用药分别对待,选择最合适药物和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延缓病情进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的发生。患者必须遵医嘱服药,不得擅自停药。对长期用降压药的病人,详细告知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疗效与副作用的观察及应对方法,强调规律服药的重要性。教会病人或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条件允许,可自备血压计及学会自测血压。定期测量血压,1-2周应至少测量一次。按时测压及记录,长期监测血压变化。 2.合理膳食 合理的营养膳食,正确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患者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高血压患者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进食,细嚼慢咽,避免夜间进食,合理安排饮食结构,不偏食,食谱多样化,多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蔬菜、水果和粮食。血压病人的饮食治疗,是以减少钠盐、减少膳食脂肪并补充适量优质蛋白,注意补充钙和钾,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烟戒酒、科学饮水为原则。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富含维生素等高维生素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忌烟酒,咖啡、浓茶尽量避免饮用等[2]。 3.良好的生活习惯? 者要了解血压病的知识,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定期测量血压。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防便秘,屏气大便可使腹压升高,会引起血压骤升,必要时服用泻剂。不穿紧身衣裤,领口或领带过紧,将压迫颈静脉窦,使血压升高。适当休息,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消除过度紧张和劳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维持心理平衡,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的影响。 4. 适量运动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能增强肌肉、骨骼与关节僵硬的发生;能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能减轻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心血管适应调节能力,稳定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可以多做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爬山、骑自行车等。进行运动的应注意勿过量或太强太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增加活动量。注意周围环境气候:夏天:避免中午艳阳高照的时间;冬天:要注意保暖,防中风。穿着舒适吸汗的衣服:选棉质衣料,运动鞋等是必要的。选择安全场所:如公园、学校,勿在巷道、马路边。进行运动时,切勿空腹,以免发生低血糖,应在饭后2小时。 5.心理治疗 学会减压,遇事要冷静、沉着。现代人生活压力大,性格容易急躁。具体表现就是紧张、易怒、情绪容易激动等等。这些不良心理因素又都有可能诱使血压增高。高血压患者的心理表现是紧张、易怒、情绪不稳,这些又都是使血压升高的诱因。因此,患者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3]。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寻找合适的方法进行解压,或向朋友、亲人倾吐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将精神倾注于音乐或寄情于花卉之中,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高血压是慢性病,需长期按时服药。不遵医行为不仅影响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还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因此要广泛宣传高血压病的有关知识,让患者认识到高血压对机体危害的严重性,通过有针对性地健康教育,增加病人防病治病延长寿命的知识,促进其遵医行为。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定期测量血压。同时要提高家属对高血压患者疾病控制的参与度,给予相关知识健康宣传教育,给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氛围,及时提醒及监督患者遵医治疗[4]。 总之,高血压病的治疗是系统工程,应根据临床病人的情况制定个体治疗方案,因病治疗,坚持合理用药,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以保健康。 【参考文献】 [1]《防控高血压的持久战》老人天地文宣 2006.4 [2]《高血压的饮食护理》中国医药指南杜凤 2009.12 [3]《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健身科学王廷芬 2002.12 [4]《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高血压委员会 2009.4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原发性高血压 普通内科付芳 概述 1.定义 2.高血压的流行情况 病因与机制:主要遗传和环境因素 1.病因 (1)遗传因素(占40%):父母有高血压其子女46%亦患高血压;60%的高血压病人有家族 史 (2)环境因素(占60%)饮食精神应激:脑力劳动、过度紧张 (3)其他因素 体重: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kg/m2)20-24位正常范围,高血压者1/3肥胖 避孕药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 50%有高血压,血压高度与病程有关吸烟、过量饮酒 机制 机制 (血压的调节—主要决定于心排血量和外周阻力) 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 肾性水钠潴留 胰岛素抵抗 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RAAS的影响 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1.症状 2.体征:血压随季节、昼夜、情绪 有较大波动;体检:A2亢进,SM或 收缩早期喀喇音 3.并发症 (1)脑血管病 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腔隙性 脑梗塞、短暂脑缺血发作 (2)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 (3)肾实质受损、肾动脉硬化—慢性肾功能衰竭 (4)主动脉夹层:血液深入主动脉壁层形成的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严重心管 急症,也是猝组死的原因之一

4.临床类型 (1)恶性或急进性高血压-少数患者 起病急,多见中青年;舒张压≥130mmHg;头痛、视力模糊、眼底…;急骤进展,不及时治疗可死于肾衰、脑卒中或心衰 (2)高血压危重症 1)高血压危象 2)高血压脑病 (3)老年人高血压: ?以上单纯收缩其高血压;血压易波动心脑肾并发症多见 辅助检查 1.动态血压监测 2.心电图 3.X线检查 4.超声心动图 5.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血尿素氮和肌酐 6.眼底 诊断 1.判断血压达高血压标准: 2.排出继发性高血压 3.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并作心血管危险分层(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险组) (1)分层依据 ①血压升高水平(1级,2级,3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②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男性>55岁、女性>65:吸烟:高脂(胆固醇>5.72mmol/L即220mmg/d)糖尿病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齢女性<65,男性<55) ③靶器官损害: 左室肥厚(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 肾:蛋白尿和/或血肌酐轻度升高(106-177μmol/L或2-2.0mg/dl)超声或线证实有动脉粥样斑块(颈,髂、股或主动脉)视网膜动脉局灶或广泛狭窄 ④并发症 心脏疾病(心绞痛、心梗、曾接受冠脉血运重建手术、心衰) 脑血管疾病(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或短暂脑缺血发作) 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血肌酐升高>177μmol/L或1-2.0mg/dl) 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外周血管病) 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出,视乳头水肿) (2)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标准 其它危险因素和病史 1级 2级 3级 无其它危险因素低危中危高危 1-2个危险因素中危中危极高危 3个以上危险因素 或糖尿病或靶高危高危极高危 器官损害 有并发症极高危极高危极高危

最新高血压发病机制

一.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病因 1.遗传和基因因素 高血压病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据估计人群中至少20%~40%的血压变异是遗传决定的。流行病学研究提示高血压发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双亲无高血压、一方有高血压或双亲均有高血压,其子女高血压发生几率分别为3%、28%和46%。单卵双生的同胞血压一致性较双卵双生同胞更为明显。 一些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患者存在着遗传缺陷,例如,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正常血压者较之无家族史的正常血压者,血细胞游离钙和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高,且部分年轻子女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增厚,左心室重量指数增加。此种遗传缺陷正是相关基因研究的根据。高血压病被认为是一种多基因疾病,这些基因的突变、缺失、重排和表达水平的差异,亦即多个"微效基因"的联合缺陷可能是导致高血压的基础。那些已知或可能参与高血压发病过程的基因称为高血压病的候选基因,据推测可能有5~8种。 2.环境因素高血压可能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环境因素很早就起了作用,胎儿营养不良导致出生时体重偏低,此种低体重婴儿以后发生高血压的几率增加,即使产后增加喂养亦不能改变其8岁时的血压水平,提示已经出现持久性的疾病标记。膳食中高盐和中度以上饮酒是国际上业已确定的与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膳食中钠盐摄人量与人群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血压水平和高血压病患病率密切相关。每天为满足人体生理平衡仅需摄入0.59氯化钠。国人食盐量每天北方约为12~189,南方约7~89,高于西方国家。每人每日食盐平均摄人量增加29,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增高2.0mmHg 和1.2mmHg.我国膳食钙摄人量低于中位数人群中,膳食钠/钾比值亦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我国膳食普遍低钙,低于标准供给量800mg/d,最低人群仅300mg/d. 饮食过量摄入钙和钠,容易引起血压升高,而镁、锌、铜、钾等元素若摄入不足,也易引起血压升高。中国营养学会1991年公布的研究成果表明,高钙、高钠饮食可能升压。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路易斯·托拜恩教授研究发现,钙和钠是通过使血管硬化和收缩血管作用加强而升压的。如钙大量摄入,血钙含量增加时,可刺激血管收缩;钙还可增加肾素、儿茶酚胺的释放,并与交感神经及神经介质的代谢有关。许多资料表明,镁、钾、铜、锌等元素之所以具有降压的作用,是因为:血镁含量增加时,可对血管平滑肌起扩张作用和对神经节起阻断作用,从而引起外周血管的舒张,使血压下降,同时镁还能拮抗钙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锌的降压作用,则表现在锌参与多种酶的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的活性来达到降压作用;铜的降压作用主要是因为铜是机体里氧化-还原体系中极为有效的催化剂;缺铜可引起高胆固醇血症和结缔组织代谢酶活性的改变,从而引起动脉硬化;钾的降压作用主要是因为钾盐有促进胆固醇的排泄,增加血管弹力,改善心肌收缩能力等作用[14]。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病的发生呈正相关,高钠摄入可使血压升高、而低钠可降压,高钠是中国人群高血压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但改变钠盐摄入并不能影响所有病人的血压水平;低钾、低钙、低镁、吸烟、过量饮酒可能是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15]。

云鹊医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与防治.doc

精品文档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与防治-第一章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及预防 第1 题: 以下关于中青年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 中老年是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和患病人数剧增的主要来 源 第2 题: 以下不属于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的是 正确答案 : 以脉压差增大为主 第3 题: 以下哪项不是精神紧张导致交感兴奋的主要原理 正确答案 : 脉管弹性降低 第4 题: 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的血压升高,特点是 正确答案 : 以舒张压增高为主,脉压减小 第5 题:

以下关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升高血压的原理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 : 血流速度增加,舒张期主动脉存留血液略增加,舒张压降低 第6 题: 下列关于 OSAS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高血压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 OSAS 患者血压节律紊乱,晨起低血压,夜间高血压 第7 题: 下列关于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条件,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 有家族史 第8 题: 患者合并下列哪种体征,被诊断为继发性高血压的概率较大? 正确答案 : 以上都是 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与防治-第二章中青年高血压的治疗 第1 题:

以下关于 2013ESH 年轻成人高血压指南中,重视无症状靶器官损害的策略 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 : 以上都是 第2 题: 以下检查结果不能说明高血压患者出现靶器官损害的是 正确答案 : 血脂异常:TC≥ 5.7mmol/L 第3 题: 以下检查结果不能说明高血压患者已出现靶器官损害的是 正确答案 : 糖耐量受损( 2 小时血糖 7.8-11.0 mmol/L)和/或空腹血糖异常( 6.1-6.9 mmol/L) 第4 题: 下列关于初诊高血压启动药物治疗时机的描述中,不应该启动药物治疗的是正确答案 : 中危水平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 1 个月后,收缩压< 140 ,舒张压< 90 第5 题: 对于单纯上臂收缩压轻度升高的年轻人的描述和处理策略,错误的是

云鹊医 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与防治

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与防治- 第一章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及预防 第 1 题: 以下关于中青年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点,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中老年是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升高和患病人数剧增的主要来源 第 2 题: 以下不属于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的是 正确答案: 以脉压差增大为主 第 3 题: 以下哪项不是精神紧张导致交感兴奋的主要原理 正确答案: 脉管弹性降低 第 4 题: 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的血压升高,特点是 正确答案: 以舒张压增高为主,脉压减小 第 5 题:

以下关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升高血压的原理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 血流速度增加,舒张期主动脉存留血液略增加,舒张压降低 第 6 题:

下列关于OSAS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高血压的关系,描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OSAS患者血压节律紊乱,晨起低血压,夜间高血压 第7 题: 下列关于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条件,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有家族史 第8 题: 患者合并下列哪种体征,被诊断为继发性高血压的概率较大? 正确答案: 以上都是 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与防治- 第二章中青年高血压的治疗第 1 题: 以下关于2013ESH年轻成人高血压指南中,重视无症状靶器官损害的策略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 以上都是 第 2 题: 以下检查结果不能说明高血压患者出现靶器官损害的是

正确答案: 血脂异常:TC≥5.7mmol/L 第 3 题:

以下检查结果不能说明高血压患者已出现靶器官损害的是 正确答案: 糖耐量受损(2小时血糖7.8-11.0 mmol/L)和/或空腹血糖异常(6.1-6.9 mmol/L) 第 4 题: 下列关于初诊高血压启动药物治疗时机的描述中,不应该启动药物治疗的是正确答案: 中危水平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1个月后,收缩压<140,舒张压<90 第 5 题: 对于单纯上臂收缩压轻度升高的年轻人的描述和处理策略,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尽早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并给予生活方式指导和随访 第 6 题: 中青年高血压治疗的理想药物,应当具备的特点是 正确答案: 以上都是 第7 题: 下列关于β受体阻滞剂在中青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 以上都对

高血压的流行现状及其疾病负担研究进展

=综 述> 高血压的流行现状及其疾病负担研究进展 杨慧1,郭晓雷2,马吉祥2,于保荣1,徐爱强(通讯作者)1,2 (11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山东济南 250012; 21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济南 250014) 中图分类号:R54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53(2011)09-0809-05 第一作者简介:杨慧(1986~),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慢性非传染 性疾病预防与控制。 摘要:高血压既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为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本文就国内外高血压流行现状和高血压的疾病负担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高血压;流行;疾病负担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成为威胁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因素。高血压既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为全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疾病负担。全面了解高血压的流行现状和疾病负担,可以为科学制定高血压防控策略,合理地分配卫生资源提供依据。1 高血压的流行现状111 高血压的患病率 据世界卫生组织(WH O)估计[1],2002年全球约有10亿高血压患者。Kearney 等分析了1980~2002年的相关文献,按照现在的发病率水平,预计2025年全球高血压总患病率将由2000年的2614%,上升为2912%[2]。 不同地区和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差异较大。总的说来,欧美发达国家高血压患病率普遍较高,高血压患 病率约20%~50%[3] 。波兰的患病率最高,1987~ 1988年波兰的M ON ICA 研究[4] 中45~64岁人群的患病率为7017%(男性6819%、女性7215%)。一项 对比分析研究显示[5] ,20世纪90年代北美地区高血压患病率为2716%,欧洲地区的高血压患病率为4412%。发展中国家地区高血压患病率相对较低。1994~1995年调查显示[6]印度农村人口患病率仅为512%(男性314%、女性618%)。2000年Singh R 1B 1 等研究显示[7] ,亚洲国家城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5%~35%,农村居民患病率更低,仅为城市居民患病率的1/2~1/3。随着干预生活方式,目前发达国家高血压患病率趋于平衡或呈下降之势[3],而发展中国家对高血压防控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高血压患病率正在快速增长之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高血压患病率近些年也迅速增长。我国曾进 行过3次大规模高血压人群抽样调查见表1[8] 。1958 ~1959年第1次调查(部分省市)共调查15岁以上人群约50万,当时各地采用的诊断标准不一致,故未能得到精确的患病率数据;粗略计算,平均患病粗率为511%。1979~1980年第2次全国抽样调查共调查15岁以上人群400多万,采用了当时WH O 的标准(\160/95mmH g 为确诊高血压、140/90m mH g 和160/95mmH g 之间为临界高血压)。根据当时的标准(收缩压\141m mH g 及/或舒张压\91m mH g),总的临界以上高血压患病粗率为7173%。1991年第3次全国抽样调查共调查15岁以上人群90多万,并完全采用了当时的国际标准(收缩压\140mm H g 及/或舒张压\90m mH g 或2周内服降压药者),结果总的患病粗率为13158%。如按第2次调查采用的标准(收缩压\141m mH g 及/或舒张压\91mm H g)计算,患病粗率为11188%。由此可见,自1959年至1991年的30年间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显著上升,仅从1980年到1991年的10年间就上升了4115个百分点,绝对值增长了54%。此外,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9],我国\18岁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818%,其中男性2012%,女性1810%;由此估算\15 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1716%。2004年[10] 、2007年[11]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结果显示,我国15~69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811%和2314%。 表1 我国历史上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年份调查目的 调查人群患病率(%)参考文献1958~1959高血压抽样调查15岁以上5110[8]1979~1980高血压抽样调查15岁以上7173[8]1991高血压抽样调查15岁以上13158[8]2002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18岁18180[9]2004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15~69岁18110[10]2007 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 15~69岁 23140 [11] 112 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了解高血压防控效果的重要

高血压护理措施

【高血压护理措施】 1、健康教育:护士应多向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并发症的处理,服用药物的注忌事项及副作用; 2、心理护理:老年高血压病与情绪紧张、环境不良刺激等因素有关,患者多有焦躁、抑郁、易激动等心理特点,不良的情绪对高血压的控制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易形成负面的影响,护理人员应深入了解患者存在的各种思想、顾虑,有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精神因素与疾病形成的关系、教会患者掌握一定的心理应急方式,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心理调节,提高心里承受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尽量避免高血压诱发因素,以维持血压的稳定,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3、饮食指导:合理饮食是高血压病治疗的基础,对控制疾病,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对患者进行合理饮食指导,控制总热量摄入,适当增加有氧运动。以低盐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饮食为主,多食含碘和维生素C食品; 4、生活指导:指导患者充分认识到高血压对健康的危害及控制危险因素的重要意义,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指导患者制定个体化作息时间表,保持运动与休息平衡,保证充足睡眠; 5、药物治疗与护理:老年人高血压的降压原则是控制剂量,缓慢降压,即由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由于老年的合并有脑、肾等器官动脉硬化性疾病,加之循环调节机能减弱,体液量减少,降压治疗时极易出现过度降低的副作用。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观察,熟悉各种降压药物的作用,机理和毒副作用,应针对性做好预防措施,指导患者遵医嘱合理用药,同时应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所服药物的注意事项及副作用,并学会应对处理方法,有针对性指导患者进行自我护理,让患者发挥自身潜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躯体痛苦和心理压力。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措施 心理疗法:由于许多突发性耳聋患者对此病的恐慌,产生心理应激反应,表现出焦虑、恐惧、急躁、易怒等情绪。要安慰患者,主动安慰、关心、同情患者,使其了解疾病的原因并积极治疗。 远离噪音:注意身体保健避免长期接触噪声,预防老年性心血管疾病,一旦发现高频听阈下降,应在医师指导下服降胆固醇药、血管扩张剂及维生素A、维生素D及维生素E。 忌烟戒酒:要劝导患者戒烟、戒酒和少喝浓茶、咖啡之类食物。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原则四:饮食护理:吃高蛋白、低盐、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饮水不宜过多。

高血压糖尿病预防保健知识

高血压、糖尿病预防保健知识 我国目前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情况 高血压在我国,高血压病普遍存在着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2004 年 10 月 12 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 18.8% ,估计全国现患病人数为 1.6 亿,比 1991 年增加 7000 多万,而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为 30.2% 、 24.7% 和 6.1% 。这些数字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更令人担忧的是,通过服药治疗,血压不能有效控制的患者有 2976万,不接受治疗的患者竟有12048万。共有 1.5亿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失控。 如果不能将血压长期平稳的控制在正常值内,就会引发脑中风、冠心病、心肌梗塞等,严重危害生命和健康。 我国每年有 150万人死于因高血压病引起的中风。高血压病已成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糖尿病我国目前约有糖尿病患者4000万人,而由糖尿病引起的眼部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成为眼科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致盲率很高的眼病。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10年发布的14省市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调查显示,在部分大城市糖尿病患病率水平已达到10%。糖尿病如果不能得到良好控制,高血糖带来的微血管和大

血管并发症,将导致患者继发心血管疾病,血脂异常、失明、卒中,肾功能衰竭和截肢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 高血压预防保健知识 哪些人容易患高血压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目前认为下列因素与血压升高有关,如遗传因素、体重因素、营养因素、精神和心理因素等。 遗传因素 许多临床调查资料表明,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在同一家庭高血压病患者集中出现,不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生活方式,主要是因有遗传因素存在。遗传性高血压患者有两种类型的基因遗传: 1、具有高血压病主基因,随年龄增长必定发生高血压。 2、具有高血压副基因,这些人如无其他诱发高血压病的因素参与则不发病,但目前如何从形态、生化或功能方面检测出这些遗传素质还是很困难的。 体重因素 体重与血压有高度的相关性。有关资料显示,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前瞻性研究也证明,在一个时期内体重增长快的个体,其血压增长也快。我国的人群研究结果无论单因素或多因素分析,均证明体重指数偏高,是血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营养因素 近年来有关膳食结构与血压调节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多,而比较多的研究认为,过多的钠盐、大量饮酒、膳食中过多的饱和脂肪酸或不饱和脂肪

高血压的治疗(机理)

高血压的治疗 2009-05-06 22:49 (一)高血压的个体化治疗 在高血压的治疗中要注重个体化治疗原则,患者合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不同,存在的靶器官损害和其它心血管疾病各异,治疗药物自然有别,因此提倡个体化治疗原则。 1、老年高血压患者 Syst-Eur、Syst-China临床试验证明降压治疗可降低这类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尤其脑卒中的发生与死亡率。首选长效钙拮抗剂氨氯地平。Syst-Eur试验数据表明,钙拮抗剂治疗可降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老年性痴呆的危险性。STOP-2研究比较了b-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CEI和长效双氢吡啶钙拮抗剂治疗70-84岁高血压患者的疗效,经4-6年随访,没有发现它们之间在减少心血管死亡率和主要终点事件有何差异。NORDIL试验证明地尔硫卓同b-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一样,能够减少50-74岁的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和其它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高龄老人否要治疗仍有争论,但血压极高者或有靶器官损害者应采用药物治疗。目前HYVET研究正在进行,旨在评价抗高血压治疗对高龄老人的意义如何。 2 、左室肥厚(LVH) LVH心脏对慢性压力或容量负荷增加的代偿性反应。目前减轻LVMI的最重要的方法降低高血压病人的血压。首选ACEI或AgII受体拮抗剂。LIFE试验证实了在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沙坦类药将比阿替洛尔能更大程度上减少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复合终点(定义为脑卒中、心肌梗死和心脑血管病死亡)。 3、心力衰竭 治疗措施宜合并使用利尿剂及ACEI或ARB。利尿剂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剂量充足的ACEI和b-阻滞剂已在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能降低心衰的死亡率。 4、冠心病 降压对冠心病病人肯定有好处,但要避免降压过快而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激活RAS。此类病人首选b受体阻滞剂与ACEI。心梗后应当用无内在拟交感作用的b受体阻滞剂,可减少再发心梗和猝死。心梗后心功能良好者可用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 5、脑血管病 高血压出血或缺血型脑卒中最危险因素。一般认为在早期急性缺血型脑卒中,除非血压很高,如>180/105 mmHg,应暂停用降压药,否则过度降压会明显减少脑血流量。脑梗死溶栓时头24小时要监测血压,只有在SBP>180mmHg,DBP>105mmHg时,才可以用静注降压药控制血压。出血型卒中血压明显升高,应先降颅内压,若血压仍在200/120mmHg也需降压治疗。 6、肾脏病变 已知ACEI、ARB与CCB都有肾脏保护作用。著名AIPRI和PRIME试验结果表明贝那普利(Benazapril)与伊贝沙坦长期应用可降低肾功能不全患者尿蛋白,延缓肾衰进程。血压应降至/85mmHg以下;若蛋白尿>1g/d,目标血压为125/75mmHg。 7、糖尿病 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治疗重点将血压严格控制在靶血压以下,HOT 研究表明,将糖尿病高血压病人的血压降至最低水平(舒张压<80mmHg),可明显减

中国慢性肾脏病伴高血压的防治现状及思考

中国慢性肾脏病伴高血压的防治现状及思考 《门诊》杂志2014-09-27 发表评论分享 一、CKD患者发生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和机制 慢性肾脏病发生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和机制比较复杂。肾性高血压难以治疗的原因在于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存在直接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钠排泄障碍导致细胞外液容量负荷过重;RAS系统异常激活,兴奋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血管收缩效应,刺激肾素分泌;临床上采用抑制交感神经兴奋的药物,导致前列腺素和缓激肽系统的失衡,最终促使血管收缩异常及内皮素、一氧化氮减少等,这些因素与肾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有直接关联。 最近有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素Ⅱ可以激活脑室周围器官循环T细胞而导致血管炎症,提示神经免疫系统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未来可能成为治疗的新靶点。 国外的大样本研究发现,以理想的血压为参考,正常高值血压发生ESRD风险增加1.9倍,随着高血压分级的增加,发生ESRD的风险显著增加。 换言之,如果高血压患者合并肾脏疾病,该患者发生ESRD的风险相当高,即高血压和CKD共同促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在CKD发生、发展的不同时期会出现水钠潴留、肾小球硬化、高尿酸血症、内皮细胞损伤,动脉弹性减退及自主神经调节异常等病理改变,这些病理改变使CKD和高血压成为互为因果的关系。 而CKD也会引起贫血、系统炎症、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及矿物质代谢异常的症状。高血压也会引起血管阻力增加、左心室肥厚、动脉闭塞及血管重建等病理变化。这些改变都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HEMO研究发现53%的透析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 就高血压疾病而言,它是一种可治疗的危险因素。但从目前的知晓率、治疗率及达标率的统计数据来分析,中国乃至全世界各个国家的情况都不尽如人意。积极使用合适的降压药物治疗可以控制肾脏病患者的血压,进而延缓患者的肾功能减退。 二、中国CKD患者高血压患病和控制现状 MDRD(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研究是1996年美国对1795例慢性肾脏疾病高血压发生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GFR为50~80mL/min/1.73 m2的CKD 人群,高血压发病率为65%;GFR为10~20 mL/min/1.73m2的CKD人群,高血压发病率为90%。

社区居民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社区居民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1医医院医务科 高血压的社区管理是实现高血压三级预防的有效措施之一。为实现规范化管理,我科于2012年9月对辖区内15岁以上常驻人口16198人采用问卷的方法进行了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目的是了解衡水市社区居民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一步做好社区人群健康干预。结果:辖区高血压患病率4.74% ,其中男性5.09%,女性4.42%。结论是辖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呈现较高趋势,居民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还存在差距,高血压患者中肥胖、抽烟、食盐过重的问题普遍存在,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和研究势在必行。 材料与方法: 1、材料:辖区常驻6672户15岁以上居民共16219人,男性7860名,女性8338名,平均年龄(38±9.5)。涉及干部、教师、工人、家务等职业。 2、方法: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的定义为诊断标准。社区医护人员经过统一培训后,上门了解健康状况,填写统一的问卷式表格。调查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指标、个人病史、家族史及个人史,重点了解血压水平、身高、体重、身体状况等健康情况,有无抽烟、饮酒、食盐过量等个人嗜好,以及血糖、血脂、肾功能等化验指标。对无高血压

病史的居民,由前去调查的医护人员测量血压,如血压超出正常水平,则继续测非同日血压两次。对确诊的患者了解高血压治疗和控制状况。 结果: 1、高血压患病率(见表1):辖区居民16219人中共检出高血压769人,患病率为4.74%,其中男性366名,女性403名,45岁以前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45岁以后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 表1 高血压各年龄组患病率 年龄组 男女合计 调查 人数 患 病 数 患病 率(%) 调查 人数 患 病 数 患病 率(%) 调查 人数 患 病 数 15-3 5 3634 11 0.30 3907 4 0.10 7545 15 36-4 5 2044 56 2.74 2031 23 1.13 4078 79 46-5 5 845 51 6.04 854 85 9.95 1699 136 56-6 5 778 113 14.52 968 144 14.88 1746 257 65- 555 135 24.32 596 147 24.66 1151 282

第六章--高血压

第六章高血压 第一节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通常简称为高血压。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血压分类和定义】 人群中血压水平呈连续性正态分布,正常血压和血压升高的划分并无明确界线。高血压的标准是根据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界定的。目前,我国采用的血压分类和标准见表3-6-1。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又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3级。 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以上标准适用于男、女性任何年龄的成人。 【流行病学】 高血压患病率和发病率在不同国家、地区或种族之间有差别,工业化国家较发展中国家高,美国黑人约为白人的2倍。高血压患病率、发病率及血压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高血压在老年人较为常见,尤以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多。 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进行了3次(1959年,1979年,1991年)较大规模的成人血压普查,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5.11%,7.73%与11.88%,总体上呈明显上升趋势。从1980年到1991年的10年间,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长了54%。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27万人群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经达到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约1.6亿。与1991年资料相比较,患病率又上升31%。然而,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仅30. 2%、24. 7%、6.1%,依然很低。

高血压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 1.疼痛与血压升高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与血压增高致头痛、心悸 3.知识缺乏与缺乏原发性高血压饮食、药物治疗等方面知识有关 4.焦虑与血压控制不满意有关 5.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过多、缺少运动有关 6.潜在并发症高血压急症、脑血管意外、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 【护理目标】 1.病人血压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病人能坚持遵医嘱合理用药。 3.病人能说出非药物疗法对高血压控制的作用。 4.病人每日膳食中食盐量不超过5g。 5.病人情绪稳定。 6.病人无合并症发生。 【护理措施】 (一)增进病人的心理健康 1.安排安静的环境,减少可能影响病人情绪激动的因素。 2.解释要做的诊断检查及治疗措施,减轻病人的焦虑、不安。 3.协助病人合理安排生活,保持活动与休息平衡,保持生活规律,每天应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午餐后休息30~60分钟,可使紧张的身心得到放松。 4.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二)合理膳食 1.低盐饮食 2.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 3.补充适量蛋白质。 4.限制饮酒及避免刺激性饮料,如咖啡、浓茶、可乐等。 5.摄入低热量或中等热量的均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 6.少食多餐因进食过饱,会增加心脏负担。 (三)适当运动 1.制定适度的运动计划每天散步30分钟是一项有益的运动,但应避免爬楼梯,若必须爬楼梯,速度应放慢,爬数阶楼梯即休息几种钟。 2.平时应避免提重物或自高处取物,因屏气用力会导致血压升高。 3.鼓励从事有兴趣的娱乐活动,但不宜参加能造成精神紧张的刺激性活动。如可以养花、养鸟、画画、书法等。但不宜打麻将、下棋。 (四)家庭环境指导 环境安静舒适,室内保持适当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新鲜。冬季注意保暖,外出时应戴帽子和手套,穿外套及毛袜,以免因寒冷刺激使血压升高。 (五)用药指导 1.遵医嘱服药只服用医嘱规定的药物,不可根据自身感觉血压高或低来增减药物。 2.必须准时服药绝不能忘记吃药或试图在下次吃药时补吃漏服的剂量。 3.避免突然停药否则可能导致血压突然升高。 4.观察药物副作用服药后如有副作用出现,应通知医师处理。 5.预防和处理体位性低血压许多治疗高血压的药物都有体位性低血压的副作用,其症状有晕倒、眩晕、头昏眼花、恶心等。护士应教导病人预防和处理的方法。

高血压发病机制

高血压发病机制 1、从最常见的肥胖者高血压说起,太胖脂肪过多,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挤压,当管道 被挤压以后,动力源需要加大动力才可能使原来的循环达到流通,动力源动力加大,管道压力也会随之加大,就形成了高压。 2、内部血液及其他疾病引起的血栓造成的,血液的新陈代谢,排出不够彻底, 在管道内部形成污垢,对管道造成一定的堵塞,会使压力升高。 3、老年性管道硬化及疾病性硬化,管道打折硬化的话,会造成高压。 4、疾病性毛细血管堵塞和外伤性毛细血管堵塞,也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5、机体病变性引起的,一部分高血糖患者,是因为消化系统太过亢奋,在肠胃 方面有病变,在肠胃机体方面就会形成一定的血液循环堵塞,也会造成高压,这里只举一个例子。 6、心脏方面的先天及后天的缺失。 7、脑血管疾病引起的。 8、血液干涸造成的高压。 高血压治疗食疗六方 ?1、芹菜粥:芹菜连根120克,粳米250克。将芹菜洗净,切成六分长的段,粳米淘净。芹菜,粳米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米烂成粥,再加少许盐和味精,搅匀即成。 ?2、菊花粥:菊花末15克,粳米100克。菊花摘去蒂,上笼蒸后,取出晒干或阴干,然后磨成细末,备用。粳米淘净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半成熟,再加菊花细末,继续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两次,晚餐食用。 ?3、大雉鸡蛋:日常食用大雉鸡蛋,有预防高血压及平衡血压作用。蒸,煮食用都可。 ?4、荷叶粥:新鲜荷叶1张,粳米100克,冰糖少许。将鲜荷叶洗净煎汤,再用荷叶汤同粳米、冰糖煮粥。早晚餐温热食。 ?5、醋泡花生米:生花生米浸泡醋中,5日后食用,每天早上吃10~15粒,有降压、止血及降低胆固醇作用。 ?6、绿豆海带粥:绿豆、海带各100克,大米适量。将海带切碎与其它2味同煮成粥。可长期当晚餐食用。 降压食物 ?1)芹菜:芹菜含芫荽甙甘露醇等物质,有降血压与降血脂的作用,对原发性、妊娠性、更年期高血压等均有明显疗效。芹菜可绞汁、煮食、或与杭菊花、马蹄煎汤,或与其它蔬菜配制等。食芹菜忌食鸡肉与兔肉。 ?(2)西红柿:西红柿是维生素C的最佳来源,而且这种维生素C得到了有机酸保护,煮时不易被破坏,容易被人体吸收。西红柿中还含有较大量的西红柿红素等类胡萝卜素,有抗氧化、消除自由基、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作用,对防止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有益。经常吃西红柿汁有缓慢降血压、利尿、消肿的作用。西红柿既可当果点吃,又可炒菜食用。食前宜用开水烫洗,以免误食细菌和寄生虫。西红柿不宜空腹吃,否则容易使胃酸增高,产生烧心、腹痛等不适应症状。西红柿可生吃,糖醋凉拌,也可炒熟吃。注意:忌与黄瓜同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