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824101《动画典型案例分析maya》课程设计任务书

0824101《动画典型案例分析maya》课程设计任务书

0824101《动画典型案例分析maya》课程设计任务书
0824101《动画典型案例分析maya》课程设计任务书

河南城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动画典型案例分析maya》课程设计任务

班级0824101

专业数字媒体技术

课程名称动画典型案例分析maya

指导教师张向娟白粒沙

2013年12月

《动画典型案例分析maya》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设计达到熟悉掌握maya的特效动力学模块的目的。结合之前学的视听语言知识、photoshop、premiere AE等软件用maya动力学模块及特效部分知识制作电影电视里面常见的特效。

二、课程设计要求

1设计题目,下面2个题目任选其一

题目一:结合前面所学建模、动画等知识设计制作片长为3分钟左右的特效短片(如扇舞丹青),要求有片头,片尾,片头片尾可以结合AE软件制作。

题目二:制作包含动力学知识点的特效作品内容至少10个,复杂程度适中,个人作品创作包含以下知识点:Maya粒子系统知识、流体系统知识、柔体、刚体、毛发布料特效笔刷等。至少能实现以下效果:(1)火焰燃烧效果(2)粒子下雪或下雨树叶飘落等效果(3)粒子替代如万剑齐发(4)流动云层效果(5)粒子爆炸场面(6)流体爆炸场面(7)海洋效果(8)柔体如柔体墙效果(9)多米诺骨牌效应。剩下效果镜头自己结合所学发挥。要求:要真实、输出镜头构图要合理。(可参考六成绩评定标准)

2 、设计项目作品创作规范

从Maya渲染出的序列帧图片要求使用Nuke或Fusion或AE合成软件进行合成,可根据需要在这个合成软件里再添加一些效果如较色、模糊、发光等,尽量让画面真实美观。针对题目二再使用Premiere剪辑软件把每个镜头效果串联起来。整合后的视频文件为.mov格式,每个镜头尺寸统一为720*576,像素宽高比为1:1,帧率为25fps。剪辑过程中,根据内容添加镜头间的过渡效果,如黑场过渡、淡入淡出等过渡效果。根据设计好的排版添加文字信息,如学生姓名、联系方式以及其他内容的解说。为视频加入音频效果,音频效果要非常符合整个视频的情绪基调。

3课程设计一人一组一题,不得出现雷同现象。

4.课程设计结束时,每人需要上交.mov格式的文件一个。同时要上交一份课程设计报告。设计报告要求在3000字左右,报告内容应有课程设计题目、二级目录、设计制作方案及脚本,在脚本中应标出景别及时间,说明素材的来源和处理、制作流程,制作技术及相应的软件等。课程设计报告要求用A4纸打印后与作品一同上交,无设计报告者不予评定成绩,有设计报告无脚本者不予评定成绩。

三、课程设计题目及内容

本课程设计需要在平面设计、数字媒体技术、数字音频技术、动画技术、视听画面语言、

视频编辑技巧基础上利用maya和其它工具软件进行的一项综合性的实践性练习,是本专业专业课综合技术的运用和练习。整体设计制作与以上专业课程的关系相当紧密,是一项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设计者须熟悉理论基础知识和各软件的综合应用和操作。

设计题目和内容必须符合目前影视特效,标题与内容要一致,视频的视听效果要明显,有较强的视听吸引力,相关素材要能与主题相吻合。画面编辑和声音的编辑要符合视听语言的要求,文字、图像、声音的应用要符合影视画面编辑的原则。

四、设计时间及地点

1、设计时间:本学期第16、17周。上午:8:00-12:00,下午:2:00-3:45。

具体时间:2013年12月23——2014年1月3日

2、设计地点:计算机系实验中心数字媒体技术机房。10号楼A301

六、成绩的评定方法与评分标准

设计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对于无作品或设计报告者以及出勤率少于1/3 总课时者,设计成绩为“不及格”。

优秀的作业评分标准

1)画面整体,有明确的基调和和谐的的构图

2)画面颜色搭配协调

3)表现出应有的的体积感和质感

4)特效动态效果符合物理方面的运动规律

5)空间比例关系、透视关系、环境存在关系合理

6)画面有一定的层次感和细节

7)适当的添加运动模糊和自发光效果

8)设计有构思意识,创意新颖、可行,符合阶段性所掌握内容,有分镜效果

9)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

10)没有明显的、突然的、中断、抖动、闪烁

11)视频规格符合项目作品创作规范(第二项2 、设计项目作品创作规范)

非优秀的作业评分标准

1)画面琐碎,繁杂,主题不明确,兴趣点丢失

2)没有颜色搭配意识,缺色,画面整体灰阶不饱和

3)没有表现出应有的的体积感和质感

4)动态效果不真实、不自然不,符合物理方面的运动规律

5)空间比例关系、透视关系、环境存在关系合理

6)表现主题丢失或缺少细节,没有层次感

7)没有运动模糊和自发光效果的渲染

8)画面表现意思不明确,内容单调,有冗长的时间停留,造成审美疲劳的状况

9)画面平淡

100有突然的中断、抖动、闪烁现象

11)视频规格与项目作品创作规范(第二项2 、设计项目作品创作规范)不相符。

七、课程设计机房辅导值班安排

八、设计时使用的主要参考书及手册

《Maya2009高手之路》铁钟陈前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Maya2009完全学习手册》铁钟陈前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三维影视特效设计与制作》胡铮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1月

《数字音频编辑Adobe Audition 3.0》石雪飞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5月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孙立海洋出版社2005年10月

课程设计任务书41912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110KV河津变电所初步设计 设计时间:2011年 8月15日至2011年 8月 28日

110kV 河津变电站设计 一、原始资料 1、设计依据 根据省市电网公司批文《河津变电所设计任务书的批复》。 2、建站的必要性 河津市县,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农业生产增长需要,迫切要求供电容量增长,根据省电网公司批文,决定新建河津变。河津变用35KV和10KV两个电压等级向其用户供电,主要35KV负荷有:三个35变电所、以及一类负荷的造纸厂、化工厂、医院;主要10KV负荷有:属于一类负荷的站甲和水厂,二类负荷的站乙毛纺厂、水泥厂、纺织厂等。负荷的用电量大,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比较高。 3、建设规模 本变电所经两条110KV送电线,分别从两个已建成的变电所获得电源。 4、站址条件 (1)所址:河津变电所 (2)水文气象:该地区气候,平均气温15度,最高气温35度,最低气温-15度。 (3)交通、水源情况:东侧有一条国家三级公路,进所公路为0.4公里;附近有河流,供水方便,水量充足。 (4)地区气温: ?1?年最高气温35℃,年最低气温–15℃。?2?年平均气温15℃。 二、电气资料 1、待建110kV河津变电所距离新绎变电所和洛阳变电所都为50km。 2、待建110KV河津变电站年负荷增长率为5%,变电站总负荷考虑五年发展规划。 3、待设计变电站地理位置示意如下图: 3、待建110KV河津变电所各电压级负荷数据如下表: 三、设计任务 1、进行负荷分析及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台数和型号的选择。 2、进行电气主接线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主接线的最佳方案。 3、计算短路电流,列出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4、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 四、设计成果 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 五、参考资料 1、发电厂电气原理 2、电能系统基础

数据库课程设计任务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数据库综合实践》任务书撰写人:徐燕萍徐森审定人:徐秀芳

数据库综合实践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及基本要求 数据库综合实践是为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系列课程而独立开设的实践性课程。数据库综合实践对于巩固数据库知识,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十分必要。本课程分为系统分析与数据库设计、应用程序设计和系统集成调试三个阶段进行。 数据库综合实践的主要目标是: a)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b)通过设计实际的数据库系统应用课题,进一步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操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A)系统分析与数据库设计阶段 1) 通过社会调查,选择一个实际应用数据库系统的课题。 2)进行系统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写出系统分析和设计报告。 3)设计数据模型并进行优化,确定数据库结构、功能结构和系统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B)应用程序设计阶段 1)完成数据库定义工作,实现系统数据的数据处理和数据录入。 2)实现应用程序的设计、编程、优化功能,实现数据安全性、数据完整性和并发控制技术等功能,并针对具体课题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C)系统集成调试阶段 对系统的各个应用程序进行集成和调试,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改善系统用户界面。

三、课程设计任务 1、图书管理系统 背景资料: 1)图书室有各种图书一万多册。 2)每种图书都有书名、书号(ISBN)、一名或多名作者(译者)、出版社、定价和内容简介。 3)借书证记录有借阅者的姓名、所在单位、职业等。 4)凭借书证借书,每次最多能借8本书。借书期限最长为30天。 设计要求: 1)进行需求分析,编写数据字典。 2)设计E-R图。 3)实现新进图书的数据录入。 4)实现对所有购进图书的分类查询和分类统计。 5)能够按书名、作者等分类查询现有图书的数量。 6)记录借阅者的个人资料和所借图书的书名、书号数据等。 2、工资管理系统 背景资料: 1)某单位现有1000名员工,其中有管理人员、财务人员、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 2)该单位下设4个科室,即经理室、财务科、技术科和销售科。 3)工资由基本工资、福利补贴和奖励工资构成,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在工资中扣除。 4)每个员工的基本资料有姓名、性别、年龄、单位和职业(如经理、工程师、销售员等)。 5)每月个人的最高工资不超过3000元。工资按月发放,实际发放的工资金额为工资减去扣除。

课程设计任务书

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名称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 学生学院 材料与能源学院 专业班级 10金材(2)班 姓 名 张泽添 学 号 3110006711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设计一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见 图1)。设计内容应包括:两级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传动零件、轴、轴承、联轴器等的设计计算和选择;减速器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设计;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 图2为参考传动方案。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已知条件: (1)运输带工作拉力:F =2.7 kN ; (2)运输带工作速度:v = 2 m/s ; (3)卷筒直径: D = 320 mm ; (4)使用寿命: 8年; (5)工作情况:两班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 动力及传动装置 D v F 图1 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 图2 参考传动方案

(6)制造条件及生产批量:一般机械厂制造,小批量; (7)工作环境:室内,轻度污染环境; (8)边界连接条件:原动机采用一般工业用电动机,传动装置与工作机分别在不同底座上,用弹性联轴器连接。 三、课程设计应完成的工作 (1)减速器装配图1张; (2)零件工作图1张; (3)设计说明书1份。 四、课程设计进程安排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杨可桢、程光蕴主编. 机械设计基础[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第4版 (2)林怡青、谢宋良、王文涛编著.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 (3)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手册等。 发出任务书日期:2012年 04月16 日指导教师签名: 计划完成日期: 2012年 04月27 日基层教学单位责任人签章: 主管院长签章:

102工程估价课程设计任务书

102工程估价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程估价》课程设计指导书 设计题目二层办公楼工程量清单使用班级工程102班 设计时间1周 指导教师陈德义谭湘倩李军红

2013年6 月17 日 《工程估价》课程设计指导书 编制一份工程量清单文件,是进行“工程估价”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学习了有关理论和方法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编制一个实际工程项目的工程量清单,对于掌握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工程量清单项目的设置、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方法以及今后的估价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这一课程设计阶段的学习,应力求实现对已学相关知识的巩固、对实际操作的深刻理解和总体把握,并为今后参加全国造价员考试、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以及今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设计任务 1、熟悉设计资料 (1)熟悉设计文件 (2)在开列项目前认真学习工程量清单计算规范等相应设计依据 2、计算清单工程量 计算清单工程量是一项繁重和细致的工作。由于其精确度和速度直接影响到今后工程估价的质量,因此请同学们学会按一定的程序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计算,防止产生漏算、重算和错算的现象。为此,应注意以下事项。 (1)由于漏算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为避免漏项,应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附录中章节的顺序,对本工程项目一一开列和计算。 (2)清单工程量小数位的取定,按计价规范的要求,计算过程中一般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3)开列清单项目时,项目特征的描述要做到完整和准确。 3、编制工程量清单表

根据前面已计算出来的清单工程量,严格按照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的格式完成工程量清单文件。 二、设计要求 1、每人独立完成工程量清单项目的列项,工程量计算以及清单文件的 编制。2、设计格式参照毕业设计格式要求。 3、最后成果按A4纸规格打印。 三、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一栋2层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详见《建筑工程估价》附录工程2设计图纸。 四、进度安排 1、熟悉图纸开列清单项目0.5天 2、计算建筑面积和土石方工程项目0.5天 3、计算基础与砌筑工程项目1天 4、计算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工程项目 1.5天 5、计算其他房屋工程清单项目0.5天 6、计算装饰装修工程清单项目1天 7、措施项目1天 8、编写设计说明和成果汇总0.5天 9、检查并完善设计文件0.5天 六、设计成果 1、封面(见附录一) 2、设计说明 3、目录 4、清单表部分严格按照《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执行 (见附录二表-01---表-12) 5、封底 七、参考资料 1、设计图纸

工程造价管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山东建筑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题目*****工程项目成本指标分析 学院管理工程学院专业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年级2011级 已知参数和设计要求: 本课程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基于收集到的工程项目概预算书,分析某项目的成本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管理建议。使学生进一步深入掌握成本管理的理论知识,并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工程项目管理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任务: 从房地产公司、施工单位、咨询公司或从网上下载完成的招投标文书,每个同学的工程项目不同,需要从建设单位角度和施工单位角度制定该项目的成本控制方案。 设计成果: 1、网络上下载的估算报告或概预算书原文(电子版和纸板); 2、成本指标分析课程设计文本(内容详见附表)。 主要要求: 1、课程设计要求每人独立完成,设计的结果由设计人员每人单独提交。 2、课程设计方案的深度:各种管理建议要落实到可以操作的层面上,比如某 一具体的措施能够明确到某个人或部门能够执行;至少要完成附表中的相关指标分析。 3、严格按照学校课程设计要求进行。 学生应完成的工作: ●成本规划与成本控制的理论; ●设计和施工阶段各成本控制要点; ●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的成本构成分析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分析成本各子项控制与项目总成本之间的关系。

目前资料收集情况(含指定参考资料): 1、《建设工程成本计划与控制》(任宏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2、《工程项目管理》(丛培经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设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 4、课程设计任务书; 5、工程管理相关网站; 6、其它相关资料。 课程设计的工作计划: 1、明确设计内容和要求,0.5天; 2、设计任务计划的制定,0.5天; 3、完成项目成本控制方案并提交成果,5天。 任务下达日期 2013 年 12 月 19 日完成日期 2013 年 12 月 27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C++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C++课程设计,使学生能深入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加深对C++程序设计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将课程所学与实际问题相关联。通过课程设计,锻炼和提高学生使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 1.明确任务,学习与查阅有关资料 2.按要求完成课题内容,撰写设计报告。 3.对应用程序的要求: (1)凡等候用户输入时,给出足够的提示信息,如“请选择(1 借书 2 还书……):”提示用户选择。 (2)程序具有一定的健壮性,不会因为用户的输入错误引起程序运行错误而中断执行。对 输入值的类型、大小范围、字符串的长度等,进行正确性检查,对不合法的输入值给出出错信息,指出错误类型,等待重新输入。 (3)对删除数据应给出警告。 三、课程设计步骤与方法 1.需求分析:对用户提出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和思路。 2.根据需求,设计系统功能模块,并设计相应的类和界面。 3.根据基本思路,确定输入和输出,设计程序的算法。 4.确定用到的所有类的描述和定义,并设计测试程序来对类进行测试。 6.在计算机上编译程序,检验程序的可运行性。 7.编写C++课程设计报告。 四、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写设计报告(要求正规打印,A4幅面,并提交电子档),内容包括: 题目 小组人员具体分工 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 数据结构设计及用法说明 程序结构(画流程图) 各模块的功能 试验结果(包括输入数据和输出结果)

具体调试过程及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源程序清单(并提交电子版编译目录压缩包) 五、期末考核课程设计内容 实验课按组讲解(课前各组负责将源代码拷贝给所有同学),其它同学作为用户提出完善要求,协助测试。课下重新完善程序。 1、第1组10月25日 课题名称:个人财政管理系统 说明:管理个人的财政支出。 要求: 1)程序中的收支情况按时间顺序存放,将其放入一个文件中,每次运行程序时首先打开这个文件,程序运行完毕时将更新的记录放回文件中。 2)可以按时间的范围检查账目,要求有检索的功能,输入时间范围即可打印出详细报表。3)可以修改、删除某笔收入或支出。 4)当输入时间发生错误(如月份超过12等),要求重新输入正确的时间;当结余的数目为负数时,显示出信息,警告已经超支。 5)显示时,要求每增加一笔笔收入和支出都要重新统计盈余数目。 2、第2组10月25日 课题名称:日历管理器 说明: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挂历,显示日历。 要求: 1)当前显示以系统当前日期的月份为准,显示当前月的每一天(显示出日及对应的星期几),当系统日期变到下一月时,系统自动显示下一月。 2)可以实现日期的加法运算,即在日期相加的选项中增加日期相加天数,结果为新日期。3)根据用户输入的年份,自动产生每个月的日期列表。包括输入非法数据(如负数、日期超过31天等情况)的识别显示功能。 4)用户可选则显示日历的形式,如显示星期及英文形式的月份的功能。 3、第3组11月1日 课题名称:十点半游戏 说明:模拟10点半扑克牌游戏,玩家最多可以要5张牌。但如果牌的点数之和超过10点半(大王、小王、J、Q、K为半点)则自动出局;在不超过10点半的情况下,玩家和庄家(电脑)比拼手牌总点数的大小,大者为赢家。 要求: 1)设定针对不同玩家的权限:高级玩家可以查看下一张牌,即按H键,然后要求输入密码,密码正确可以看牌,并决定是否要牌;超级玩家可以查看庄家的牌面,并输入自己想要的牌,有赢无输。 2)每次要完牌后可以重新设定赔率,只能加注。也就是说如果牌好,可以加大赌注(初始玩家跟电脑各有100点可下注)。 4、第4组11月1日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及设计要求

轨道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出发资料 1.机车车辆条件:韶山Ⅲ(SS3)型电力机车;机车轴列式30-30,轴距布置为230+200+780+200+230 (cm),轮重。 2.线路条件: (1)线路设计速度80km/h,最小曲线半径500m(实设超高为100mm),规划采用有砟轨道结构。 (2)线路铺设成无缝线路,铺设地区为福州,铺设线路长度为10km。 (3)道床顶面的容许应力为,路基顶面的容许应力为。 二、设计任务 (1)进行有砟轨道结构设计,包括钢轨和扣件的选型,轨枕的类型及布置根数,道床的等级及尺寸,并检算强度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2)进行无缝线路设计,包括设计锁定轨温确定、缓冲区设计、预留轨缝确定、轨条布置。 三、提交的成果 (一)、设计计算说明书 (1)轨道结构选型。 (2)轨道结构强度检算。 (3)无缝线路设计计算。 (二)、设计图图纸 (1)轨道结构组装图及选型说明。(1张A3)

(2)轨道结构受力图(3张A4:钢轨弯矩和挠度1张,轨枕三个支承状态的弯矩分布,道床顶面、路基顶面、路基第二区域、路基第三区域应力)。 (3)无缝线路设计图(1张A4或A3,基本温度力图、轨条布置图及相关说明)。 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 课程设计的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设计步骤 二、设计方法 (一)、轨道结构选型设计 根据机车车辆和线路条件,确定钢轨、轨枕、扣件的类型及刚度、道床的等级及主要尺寸(厚度、顶宽和边坡坡度)。钢轨、轨枕及扣件的可选用类型从教材中选择,道床的等级及主要尺寸也参考教材的内容确定。 以下两点说明: 1、道床厚度的选择 道床厚度设计根据《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10082-2005)和《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进行,为方便可根据运营条件从教材表1-1中选择。我们的轨道类型可参考中型轨道结构。 2、钢轨支座刚度D 钢轨支座刚度D的意义是使钢轨支点顶面产生单位下沉时所必须施加于支点顶面上的力,单位一般采用kN/mm表示。 D值的计算:1/D=1/D1+1/D2 教材(7-3) 式中D1为扣件刚度,其值由设计确定;D2为道床支承刚度,计算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同学们能够全面、深刻地掌握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流程。根据在数据库原理课程中所学到的数据库理论知识,结合某个具体的实际需求,最终开发出一个较为实用的数据库系统。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1、明确课设任务,复习与查阅相关资料。 2、可以根据老师给出的设计题目,在两周时间内完成其中某一个题目的从用户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到上机编程、调试和应用等全过程的数据库系统设计。如果学生自拟题目,需经指导教师同意。 3、每位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不能抄袭,设计完成后,将所完成的工作交由老师检查;要求写出一份详细的设计报告。 4、按要求完成课设内容,课设报告要求文字和图工整、思路清楚、正确。 5、应用程序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6、程序具有一定的健壮性。 三、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主要内容 1、系统需求分析 (1)信息要求:指用户需要从数据库中获得信息的内容与性质。数据库中需要存储那些数据。 (2)处理要求:用户需要完成什么处理功能,对处理的响应时间有什么要求(给出功能模块图)。 (3)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2、概念结构设计 (1)逐一设计分E-R图,合并分E-R图,生成基本E-R图。 (2)若在合并中存在属性冲突、命名冲突以及结构冲突,给出解决方法,若存在不必要的冗余,则消除并给出设计方法。 (3)基本E-R图中要求标明主码、外码、联系类型。 3、逻辑结构设计 (1)给出由E-R得到的关系模型:并注明转换过程中应用的规则; (2)数据模型的优化; (3)分析这些模式对于应用环境是否合适,确定是否要对某些模式进行合并或分解; (4)用户模式设计; (5)在数据库中一般使用英文名字,在用户视图中则一般使用符合用户一贯的中文命名法; (6)对不同级别的用户定义不同的视图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4、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各张表,包括字段名称、中文含义、数据类型、长度、完整性约束、索引定义、字段说明; 5、数据库实施 (1)使用T-SQL语句实现数据库表; (2)使用T-SQL语句创建必要索引; (3)使用T-SQL语句实现必要的数据库视图; (4)用T-SQL语句实现必要的存储过程及触发器。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作者: ————————————————————————————————日期: ?

软件综合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要求 目的:软件综合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设计型实验教学环节,旨在使学生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训练,进一步掌握设计开发软件的方法与技术,学会数据的组织方法,提高软件开发的实际能力,培养创造性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以下目标: 1.深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进一步加深对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的了解,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开发实践中,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软件工具的使用。 2. 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不仅是一次软件工程实践的模拟训练,同时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积累经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开拓创新”能力 大力提倡和鼓励在开发过程中使用新方法、新技术,激励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拓思路,设计新算法、新创意,培养创造性的工程设计能力; 要求:学生组成开发小组(2~4人),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并完成一个规模适度的软件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软件设计为中心,独立完成从需求分析到软件测试的开发过程。 二、设计步骤安排 1.确定课题 由教师命题并给出各课题的具体需求,学生根据课题涉及的知识领域及自己对该领域的熟悉程度和对该课题的兴趣,选择课题,经教师调整审定后确定; 2. 需求分析 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这是系统开发的重要阶段。主要工作是: 分析确定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性能,并从经济上、技术上进行可行性分析,建立“需求分析模型”确定开发计划。 3. 软件设计 具体工作是:对系统的分析模型进行修改、细化,进行系统的结构设计,用户界面设计,数据管理部件设计(若系统涉及到数据库,要对数据库结构进行设计) 4. 编码与测试 根据项目的应用领域及语言的特点,选择编程语言进行编码,要求给出程序的详细注释(包括模块名、模块功能、中间过程的功能及变量说明); 由开发小组进行除验收测试以外的测试工作(包括单元测试、组装测试与系统(确认)测试)。所有测试过程都要求采用综合测试策略,先进行静态分析,再进行动态测试。要求制定测试计划、记录测试过程与结果、保留测试用例、写出测试报告。 5. 验收测试 由教师组织验收测试的实施,内容包括:系统能否正确运行,实际系统与设计方案是否一致,是否实现了需求所确定的功能与性能,系统设计有无特色,算法有无创新,系统结构是否合理、新颖,系统界面是否友好、美观,操作是否简单,使用是否方便。6.总结和整理课程设计报告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肇庆学院计算机学院 、题目 完成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地设计全过程二、内容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建立、数据输入、应用系统地设计和开发、用户界面地设计和实现、系统调试和安装等. 三、要求 (一)DBMS 和开发工具地选择

DBMS 不限(不可使用Viaual Foxpro ),即可以选择任意大、小型RDBMS, 例如:Oracle,Sybase,SQL Server,Access,MySQL, 建议使用Oracle,SQL Server 等大型RDBMS. 开发工具不限,例如Delphi,PowerBuilder,C++ Builder,.net,ASP,JSP 等等. 注:不可以用Access 等地向导生成应用程序. (二)系统结构及相关技术 建议采用C/S 结构, 例如Access+VB,Oracle+Delphi,SQL Server +InterDev,Oracle+PowerBuilder,MySQL+ VB,Access+C++ Builder 等, 可选择使用B/S/S 结构,请查阅网络数据库技术相关资料,例如ASP(.NET )、JSP(J2EE) 三)报告封面地要求(见后) 封面从上而下依次为: (1)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报告(2 黑居中) (2)设计题目(3 黑居中) (3)姓名学号 (4)指导教师 (5)起始时间,起始时间 四)报告内容格式要求 纸张大小为A4纸.正文为5号宋体, 一级标题:第一章(标题,2号宋体,上下空两行居中,行距为5号宋体单倍行距). 二级标题:§1.1[(标题,3号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行距为5号宋体单倍行距). 三级标题:1.1. 1 [第一章第一节第一个问题](标题,4黑左顶,占2行). 表名为小5 号黑体,居中,形式如“表1-1 表名” . 图名为小5号宋体,居中,形式如“图2.4 图名” . 参考文献字体为5 号字体. 页眉,页码为小5 号宋体,居中. 五)报告内容要求(参考教材第七章数据库设计) (1)目录 (2)概述 包括项目背景、编写目地、软件定义、开发环境等内容 (3)需求分析 ①信息要求用户需要从数据库中获得信息地内容与性质.数据库中需要存储哪些数据. ②处理要求 用户需要完成什么处理功能,对处理地响应时间有什么要求.(给出功能模块图) ③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4)概念结构设计生成基本E-R 图 ( 5)逻辑结构设计 把ER 模型图转换为关系表 (6)主要模块地设计以及代码 (7)总结①设计过程中遇到地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②设计地体会. ( 8)参考文献. 四、选题(三选一,任选其中一个题目独立完成) 1、教学管理系统 1)信息需求: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

长春建筑学院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A课程设计 任务书 姓名:玄敏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班级学号:水1402 15 指导教师: 日期:2016.11.4-20.16.11.25 城建学院

一、设计题目 吉林省珲春市春华镇给水管网工程初步设计。 二、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习《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给水管网设计任务。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给水管网设计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进行绘图练习及计算机绘图,加强利用参考书的能力。通过给水管网工程设计,使学生了解给水管网的设计步骤和方法,掌握方案的设计、参数的选择、说明书的编写,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实际工程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三、原始资料 1. 吉林省珲春市春华镇规划图1张(1:10000,等高线间距1m)。 2.总平面图上等高线间距:1m; 3.城市人口分区、房屋层数见下表; 4.使用城市给水管网的工厂,其位置见图纸: (1)冶炼厂,生产用水为950m3/d,重复利用率0%。工人总数:2700人,分三班工作,一班早8:00—晚16:00点,二班16:00—24:00点,三班24:00—8:00点。其中热车间工作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30%。 淋浴情况: 每班下班后一小时淋浴时间。 (2)纺织厂,生产用水为850m3/d,重复利用率0%。工人总数1200人,分三班工作,一班早8:00—晚16:00点,二班16:00—24:00点,三班24:00—8:00点。其中热车间工作的工人占全部工人的20%。

淋浴情况: 每班下班后一小时淋浴时间。 5.浇洒绿地和道路用水:每次每区70m3。 6.火车站用水:300 m3/d 。 7. 用水量逐时变化: 逐时用水量(%) 四、设计任务 新建给水管网初步设计。 五、设计成果及要求 1.计算要求 (1)认真阅读课程设计任务书,弄懂设计意图及设计要求; (2)结合地形条件划分给水区域,布置给水管网,确定水流方向与管网节点; (3)计算最高日最高时的用水量; (4)进行管网水力计算; (5)水力工况分析; (6)泵站与清水池的计算。

课程设计任务书内容

课程设计任务书 (第六组) 一、设计题目 年产23万件床头柜生产工艺设计 建厂条件 1地址:吉林市 2.投资:大规模 三、课程设计内容 1家具结构的确定 2工艺流程的确定 3设备选型、台数计算及设备布置 4简单成本计算 5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四、课程设计要求 1、设计说明书内容: 包含:设计题目、设计任务、家具零部件图(简图A4幅面)若干张、工艺流程图(A4幅面)若干张、设备布置平面图一张(A3幅面以上)、计算过程和结果、材料消耗清单一份、简单成本核算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简单成本核算 = 材料成本 + 设备费用与折旧 + 建筑成本与折旧 + 水电费用 + 人员工资 2、设计说明书的格式如下: ①所有文字内容使用A4幅面打印,图纸根据要求确定。 ②正文文字内容使用“宋体”、大小为“小四”。 ③封面、首页样式见附页。

机床位置和工作位置的计算 机床位置和工作位置的计算,按下列步骤进行: (1)按下列公式计算按年生产计划所需的机床小时数: T=tAnk/60 式中: T—按年生产计划该工序所需的机床小时数,h; t—零件加工的工时定额,min; A—年生产计划规定的产量; n—该零件在制品中的数量; k—考虑到生产过程中零件报废的系数(k>1) T也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 T=T 1+T 2 式中:T 1 是工件(L)跟进给速度(V)之比 T 1 =L/V T 2 是辅助事件(安装时间,取放工件时间,空行程时间,其他时间) T=T 1 K K=1.2~1.5 (2)对于不只是加工一种零件,而是加工多种零件的机床设备及工作位置,按下式统计出按年生产计划在该工序上所需的总的机床小时数∑T。即: ∑T=T 1+T 2 +T 3 +……+T n 式中:T 1 T 2 T 3 ……T n —分别为按年计划各种零件在该工序上所需的机床小时数。 (3)计算机床设备全年拥有的机床小时数T 按下列公式计算: T =[365-(52×2+11)]CSK 式中:365 —年的总天数; 52×2 —是周六和周日休息天数; 11 —年的公假日; C —工作班数(1); S —每班的工作时间; K —报废系数(0.85~0.95) T =[365-115]×1×8×0.9=1800h 有的机床是一班工作制: T =1800×1=1800h 有的机床是两班工作制: T =1800×2=3600h (4)计算机床设备和工作位置数n按下列公式计算: n=∑T/T (5)确定时机需采用机床设备及工作位置数m,当设备或工作的极速昂的小数部分超过0.25时应圆整为整数,即采用台数要多一台,当计算数的小数部分不足0.25时,一般情况下可以舍去,即采用台数为计算的整数部分,通过调整机床负荷等措施来解决,但对于某些特殊的专用设备,为了保持加工路线的直线型和保证工艺需要,使用负荷再小也要采用,如燕尾开榫机,小带锯,打眼机等。 (6)计算设备负荷百分率P P=100∑T/(mT )

数据库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及参考

数据库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及参考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数据库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田琳琳 项目名称:粒子群主题网站 小组名称: 组长姓名: 上课时间: 6月22日- 7 月11日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年6 月22 日

1 设计目的 数据库课程设计是在学生系统的学习了《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后,按照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开发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 经过这一具体问题的分析、设计与实现,将原理与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 2 设计要求 (1)根据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要求,完成项目的数据库概念模型、 物理模型的设计,能够部署到一个DBMS中,开发存储过程和触发器,完成DB层的功能实现。 (2)学生6人组成一个项目小组,一人为组长,其它人为组员,组 内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选题的设计。 (3)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 (4)数据库管理系统MS SQL Server,开发语言(C# \ASP),数据 库设计工具Powerdesigner。系统中的数据表设计应合理、高效,尽量减少数据冗余; (5)具体指标如下:

1)完成概念模型CDM的设计 a)每个小组成员至少抽象出一个数据字典,定义出数据字 典对应得实体和属性 b)汇总实体,小组共同设计出E-R模型 2)完成物理模型PDM的设计 a)每个小组成员依据自己设计的数据字典和实体及其属 性,同时结合选择的DBMS SQL Server要求,定义出相应得表结构和列字段 b)每个小组成员继续定义个人设计表的主键、索引 c)每个小组成员对个人设计表中,至少定义一个列字段约 束 d)小组完成所有表的表名和列名的统一,定义所有的外健 及其类型,完成PDM的模型 e)按照3范式检查数据库PDM模型 3)完成物理模型在DBMS SQL Server中的部署 a)在DBMS SQL Server中设计合适的数据库空间和用户及角 色 b)根据PDM模型,生成创立数据库的.sql文件 c)连接到DBMS SQL Server下,运行.sql文件,数据库部署 完毕 4)数据库操作程序设计 a)每个小组成员至少要对5个表进行操作;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解析

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 课程设计指导书(2012 ~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 系(部):建工系 实习名称: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 实习负责人: 联系电话: 2013 年 5 月20 日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某多层单元住宅设计(题目自拟) 二、目的要求 通过《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实践技能训练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设计原理及构造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掌握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3.进一步训练建筑绘图的能力。 三、设计条件 1.本设计为某城市型住宅,位于城市居住小区为单元式、多层住宅4~6层,总建筑面积不低于2500平方米。 2.设计要求,见下表。 户型A:四房二厅二卫二阳台户型B:三房二厅二卫*阳台 户型C:三房二厅二卫*阳台户型D:二房一厅一卫*阳台 户型E:二房二厅一卫*阳台户型F:一房一厅一卫*阳台 学生选做表 3.套型比可以自行选定,但必须满足总建筑面积,墙体均采用240mm墙。 4.耐火等级:Ⅱ级;屋面防水等级:Ⅱ~皿级。 5.结构类型:自定(砖混或框架)

6.房间组成及要求:功能空间低限面积标准参考(自己可以调节)如下:起居室18~25 m2(含衣柜面积) 主卧室12~16 m2 双人次卧室 12~14 m2 单人卧室8~10 m2 餐厅≥8 m2 厨房≥6 m2,包括灶台、调理台、洗地台、搁置台、上柜、下柜、抽油烟机等。 卫生间4~6 m2(双卫可适当增加),包括浴盆、淋浴器、洗脸盆、坐便器、镜箱、洗衣机位、排风道、机械排气等。 门厅:2~3 m2 贮藏室;2~4 m2(吊柜不计入) 工作室6~8 m2 四、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 本次设计参考教师给定的住宅方案,根据设计资料确定建筑方案,初步选定主要构件尺寸及布置,明确各部位构造做法。在此基础上按施工图深度要求进行,但因无结构、水、电等工种相配合,故只能局部做到建筑施工图的深度。设计内容如下; 1.单元平面图:至少2-3个套型,比例1:50(选做)。 2.建筑平面图(至少2个单元):包括底层平面、标准层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比例1:10O,标准层必须有一个户型布置家具,其他房间标有名称和面积。 3.建筑立面图:包括正立面、背立面及侧立面图,比例1:100。 4.建筑剖面图;1个(必须剖到楼梯),比例1:100。 5.建筑详图: ①表示局部构造的详图,楼梯详图比例1:50、节点详图比例1:20。 ②表示房屋设备的详图(选作内容),如厨房、厕所、浴室以及壁柜、挂衣柜、 鞋柜、碗柜、灶台、洗涤盆、污水池、垃圾道、信报箱、阳台晒衣架等详图。数 量、比例自定。 6.设计简要说明、图纸目录、门窗表及技术经济指标等。 平均每套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m2)/总套数(套) 使用面积系数=〔总套内使用面积(m2)/总建筑面积(m2)〕X 100% 五、参考资料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 2.《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 101-87)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21-88) 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5.《建筑设计资料集》第3册 6.《房屋建筑学》教材 7.地方有关民用建筑构、配件标准图集 8.《建筑构造资料集》 9.有关的建筑构造标准图集 10.《房屋建筑统一制图标准)(GBJ—86)

数据库任务书

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设计是在这门课程的学习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是对学生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和Visual Basic应用程序开发工具的训练。在该环节通过对课程设计任务的分析与设计实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编制出较为实用的软件。从而更加系统地理解和掌握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和VB语言的基本概念、语言特点和编程技巧,掌握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应用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管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正确理解课程设计任务,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和设计,运用数据库基本理论与应用技术知识,在SQL Server和Visual Basic的环境中建立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对数据达到实施检索、更新和控制等操作目的。系统功能应包括所要求实现的基本功能,所设计的软件要求界面美观,便于操作。 (1)进行需求分析,设计概念模型; (2)设计相应的关系模型,确定数据库结构; (3)设计关系的主键约束、外键约束等数据完整性控制; (4)设计应用系统的系统结构图,确定系统功能; (5)建立数据库。 (6)编制VB程序,实现数据库应用系统。 (7)分析遇到的问题,总结并写出课程设计报告(2000~3000字左右); 课程设计开发环境: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8;开发工具:Visual Basic。 三、课程设计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布置任务,查阅资料。 第二阶段系统设计。 第三阶段编程。 第四阶段调试。 第五阶段验收(现场演示)、提交数据库文件、程序源代码和课程设计报告。 四、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1.封面。 包括课程设计题目、专业班级、姓名、指导老师、完成日期等。 2.内容。 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整体设计、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 主要界面; 源程序(关键语句要有详细注释); 课程设计总结;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办法;

专业基础实践课程设计任务书2

专业基础实践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电信1203班 指导教师:桂林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 专业基础实践第2套综合题 初始条件: (1)提供实验室机房及其Matlab6.5以上版本软件; (2)《MATLAB教程》学习。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选择一本《MATLAB教程》,认真学习该教程的全部内容,包括基本使用方法、数组运算、矩阵运算、数学运算、程序设计、符号计算、图形绘制、GUI设计等内容; (2)对该套综合题的10道题,进行理论分析,针对具体设计部分的原理分析、建模、必要的推导和可行性分析,画出程序设计框图,编写程序代码(含注释),上机调试运行程序,记录实验结果(含计算结果和图表)。 (3)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4)要求阅读相关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 (5)根据课程设计有关规范,按时、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 时间安排: (1) 布置课程设计任务,查阅资料,学习《MATLAB教程》十周; (2) 进行编程设计一周; (3) 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一周;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月日

目录 1 MATLAB概述……………………………………………………………………1. 1.1MATLAB简介 (1) 1.2MATLAB功能 (2) 1.3MATLAB的典型应用 (3) 2 第2套题目:专业基础实践课程设计2 (3) 题一 (5) 题二 (5) 题三 (6) 题四 (7) 题五 (11) 题六 (12) 题七 (13) 题八 (14) 题九 (15) 题十 (16) 3 课程设计心得 (17) 4参考文献 (18) 5 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19)

(建筑工程设计)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供暖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供暖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课程设计是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学习的深化和应用。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自觉地树立精心设计的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掌握—般民用或工业建筑供暖工程的设计程序、方法和步骤。了解和熟悉本领域的新材料、新设备、新方法和新技术。熟悉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和技术措施,学会使用有关的技术手册和设计资料,提高计算和绘图技能,提高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设计步骤及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给定的设计题目及具体要求,按照收集资料热负荷计算确定方案水力计算绘制施工图的步骤进行设计,并将各步骤的主要依据成果与结论写入设计说明书。 设计主要内容及注意事项指示如下: (一)设计的原始资料 1.气象资料 根据设计任务书中给出的建筑物所在地区,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中,查出该地区的有关气象参数(如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冬季室外计算风速,冬季主导风向等)。 2.土建资料

的建筑特点(建筑物的方位、层数)和各部位的建筑构造与热工特征,外墙、屋顶、地面门窗构造)。 3.根据任务书中给出的热源条件,确定系统入口位置和热媒参数。 (二)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 1.进行房间编号(注意各层编号竖向统一,编号用三位数字,首位数表示层数。) 2.根据房间使用特点,确定其室内计算温度n t (参阅《规范》)。 3.确定围护结构的传热系统K值,并校核外墙,天棚热阻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4.进行围护结构耗热量计算 冷风渗透耗热量采用缝隙法,冷风侵入耗热量计算方法可自选.条件完全相同房间可只计算一个。 (三)散热器面积和片段的计算 确定散热器型式、安装方式、系统联接型式后,确定散热器内热媒平均温度pj t。 (四)供暖系统型式的确定,管道布置及水力计算。 1.合理确定供暖系统的型式,根据建筑物用途、特点比较各种系统形式,选择满足技术经济要求的最佳设计方案。 2.管道布置 管道布置应注意下列几点: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及例题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开题日期: 2014年 5月 26 日完成日期: 2014年 6 月 1 日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设计,让学生初步掌握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设计步骤、方法及具体的计算过程,并逐步培养从事基础工程浅基础的设计能力。 二、设计内容 (一)设计题目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二)设计内容 1、确定基础埋深; 2、按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基础底面尺寸; 3、验算地基变形; 4、基础结构设计:拟定基础剖面尺寸,进行内力分析、强度验算和配筋设计,并满足构造设计要求; 5、绘制基础施工图,包括基础平面图、立面图及配筋图。 三、设计资料

1、地形 拟建建筑场地平整 2、工程地质资料 自上而下依次为: ①号土层填土:厚约0.5 m,含部分建筑垃圾; ②号土层粉质黏土:厚1.2 m,软塑,潮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30 kpa; ③号土层黏土:厚1.5 m,可塑,稍湿,承载力特征值f ak=180 kpa; ④号土层,细砂,层厚2.7 m,中密,承载力特征值f ak=240 kpa; ⑤号土层,强风化砂质泥岩,厚度未揭露,承载力特征值f ak=300 kpa。 3、岩土设计技术参数 地基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如表1所示。

地基 岩土 物理 力学 参数表 4、水文资料为 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地下水位于地表下1.5 m。 5、上部结构资料 上部结构为多层全现浇框架结构,室外地坪标高同自然地面,室内外高差450mm。柱网布置见图1,图中仅画出了1-6列柱子,其余7-10列柱子和4-1列柱子对称。 图1 柱网平面图 6、上部结构作用: 柱底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和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值分别见表2和见表3。 表2 柱底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

SQL数据库课程设计酒店管理系统

苏州市职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计算机语言C》 起讫时间:2007-12-31至2008-1-4 院系:计算机工程系 班级:07软件测试 指导教师:李金祥顾小晶 系主任:宣仲良

苏州市职业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名称:《计算机语言C》课程设计 图书登记管理程序 2007年12 月31 日至2008年1 月4 日共1周 院系计算机工程系 班级07软件测试 姓名马宝珠 系主任宣仲良 教研室主任叶良 指导教师李金祥顾小晶

1.需求分析 图书登记管理系统作为一个应用软件将为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对学校图书馆深入了解并借阅、还书的平台。拥护根据系统界面的提示信息对图书馆信息进行查询、初始化等操作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描述如下: (1)查询图书:根据图书编号进行查询,读者可以浏览或查询相关图书。(2)系统主菜单:若未找到相应的书籍返回到上一级目录。 (3)图书登记:读者输入要查询的编号、出版社、作者姓名等信息,系统将进行处理。 (4)初始化:输入书号、书名、书籍的数量以空格隔开,建立新文件写入数据否则初始化失败。 (5)新书入库:可读入新书名称、编号、数量以空格隔开看是否有此类书籍。(6)借书菜单:可输入读者编号和所借书编号或调用借书函数执行借书功能。(7)还书菜单:可输入读者编号和所还书的编号执行还书功能,还书后修改图书库存量。 (8)保存连接数据:方便读者了解图书登记的相关信息,为图书管理人员和读者带来便利。 2.总体设计 下面从系统的整体流程的功能模块系统界面及数据结构进行总体设计。 (1)总体思想 本系统主要设计思想是实现图书馆的功能机管理系统信息的查询、初始化、添加新书、借书、还书等主要功能。图书登记管理情况以文件的形式储存,系统的人机接口系用简单的字符界面进行交互,系统的设计方法是结构化实际方法,系统用C语言进行开发用户可以清晰的了解图书馆内的情况。 (2)系统模块结构图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图书登记管理系统可以分为三大模块:查询图书模块、图书登记管理模块、系统控制平台。 系统模块结构如图: 3、概要设计 ㈠系统主菜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