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复习ok

六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复习ok

六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复习ok
六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复习ok

六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复习

第一课、我们去旅行

1、手绘是指以简练、快捷的方法去表达,方法以线条为主,以形象说话,使用工具简便。

2、旅行中留意收集相关资料,如导游图、景点门票、纪念画册、特色纪念品等。

3、导游图分为三种:(1)贴图式导游图;(2)线描手绘式导游图;(3)填色手绘式导游图。

4、导游图表现内容包括:路线、起点、终点、中途景点。

5、版面呈现的主要要素有:主图、标题、文字及插图。

6、教材中曾现的公共场所标志图片从左至右分别表示:(1)问讯处;(2)垃圾箱;(3)候车室;(4)航空运输;(5)餐厅;(6)公用电话;(7)咖啡馆;(8)售票处。

第二课、光影变幻

1、光照在物体上,产生了亮部与暗部。通过描绘物体的投影和表面的明暗变化,可以增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黑、白、灰,也称为暗部、亮部、灰部,是三个最基本的调子,合起来能表现出物体的体积。调子之一块区域会面的强度,即这块区域有多亮或多暗,它不

考虑物体本身的颜色

3、明暗五调:亮面(包括高光)、灰面、明暗交界线(是亮部和暗部的交界部分)、反光、投影。

4、画一个素描苹果步骤:(1)勾画轮廓,分出亮部、暗部和投影的面积;(2)画出暗部和投影;(3)描绘明暗交界处的细节和投影部分的深浅变化。

5、画物体的暗部可以顺着一个方向用直线、曲线平铺,也可以交叉用线或画圈,还可以用点画,或用笔涂抹暗部。

第三课、美丽家园

1、人物组合和静物组合一样,存在主次关系,先画前门的人,再画后面的人;先画主角,再画配角。

2、画以人物为主的场面速写时,要先画主要的,再画次要的。

3、画速写时,可以依据自己的构想巧用一些方法:(1)取舍法;(2)遮挡法;(3)移动法;(4)借代法。

第四课:编花篮。

1、主要运用“提压”的基本编织方法,进行编织练习,构成立体形态的筐篮。提、压是编织的基本构成原理,编织时,选用不同颜色的经(纵向)纬(横向)纸条,运用“提”、“压”的方法进行编织。具体讲:“提”是使“经”上浮,而

“纬”则下沉,被遮挡;“压”与之相反,即“经”压于下,“纬”则浮于上。

2、插花的基本知识和形式美法则:(1)花和花篮之间的不同色彩搭配能营造不同氛围。;去毛衣针。(2)将6根纸棒十字交叉,横竖各三根,用来做花篮的主轴;(3)用其中一根绕圈编折做花篮底,然后使其余11根均匀散开;(4)收口时,将一根纵轴别进邻侧的纵轴内侧。同理,按相同的方向依次编折其余各轴。

3、一般的插花步骤是:(1)根据花篮的形状、色彩特征设计插花造型,选择花材及相关材料(主要花材、辅助花材、花泥);(2)逐个固定花枝,使花枝呈现错落有致的姿态,富有韵律感。

第五课:纸魔方。

1、纸筒组合的制作步骤为:(1)制作多个纸筒单位;(2)将纸筒单体黏结组合。

2、单元形插接构成的基本变化手段:(1)改变基本形;(2)改位置、方向,将产生不同的空间构成关系;(3)改变纸材肌理色彩;(4)改变整体造型。

3、纸方框制作步骤:(1)剪出等宽纸条;(2)先折贴后剪切;(3)折压撑开。

第六课、秦陵兵马俑

1、雕塑课分为圆雕与浮雕两大类,秦俑属于圆雕。

2、秦俑分为将军俑、士卒俑和军吏俑。

3、纸质兵马俑的制作步骤:(1)在两张硬纸板上用线条分别绘制兵马俑的正面

和背面;(2)用剪刀将兵马俑的轮廓剪下来,将正面和背面粘在一起,空白纸作为支撑。

4、普通俑和各级军官之间的差别往往是通过头饰和铠甲来体现的,头饰和铠甲越复杂,代表的军衔越高。但车兵例外,因为需要驾车,所以他们的铠甲没有护肩,以减轻手臂的负担,轻松地驾驭战车。

5、秦俑雕刻手法写实,从各个角度去观察,秦俑艺术手法细腻、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是泥塑艺术的顶峰,它给世界艺术史增添了无限的光辉。秦俑雕塑之所以富有感染力是因为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来提炼表现,它的刻画不是追求细枝末节,而是抓住了关键的部位进行艺术处理。比如说,将眉毛加粗加厚使脸部更有体积感,胡子处理成飞动或翻卷状,虽然与现实不符,但是却更突出了人物的性格。

第七课、小小园艺师

1、山水盆景用植物山石于咫尺之间微缩自然山水,山分主次,讲求呼应,构图取法中国画构图,用两叶鱼舟点出虚拟的江水,营造山环水绕的景象,传达出“欸乃一声山水绿”的意境。

2、用石块、树枝和野草制作成的缩小景观步骤:(1)摆放主体石材,注意大小搭配、疏密相间;(2)在适当的位置添加其他景物。倒入绿色的颜料水,使景观更显秀美。

1、运用捆扎与编织等简单的方法进行立体塑造,同时根据所用材料的性能,运用剪、切、削、弯曲、插接、分支等手段,以及增添、附加有关材料的方法,来完成一件手工作品。

2、“小黄狗”选择玉米为主要材料,捆扎为主要方法,步骤:(1)切割;(2)捆扎;(3)插接。

3、编织工艺从材料来分可分为:竹编、藤编、草编和棕编四类。

第九课、生命的甘露

1、水彩常用的三种肌理的表现技法:(1)蜡笔法:用蜡笔或油画棒画一画,再画上水彩;(2)撒盐法:水分快干时,撒上盐,干后刷去盐末;(3)滴水法:色彩半干时,滴上酒精,颜色会晕开。

2、招贴画设计需要注意:主题明确、构图清晰、色彩明确和字体严谨等基本原则。招贴画主要通过图形、色彩和文字传达设计意图。

3、招贴画为了引起人们注意而贴在公共场所的图画。通过图形、色彩和文字,让人一眼就能明白你想表达的意思,是招贴画设计的重点。

4、设计招贴画的途径很多:(1)采用手绘的方式;(2)采用剪贴与绘画结合的方式;(3)采用电脑进行招贴画的设计。

1、《艰苦岁月》(雕塑)赏析:残破的军帽,褴褛的军衣,裸露的脚丫,刚劲的手指上一支古色的长笛,干裂的嘴唇请贴笛孔,老战士快活地吹奏着悠扬的乐曲。满脸稚气的小战士蜷缩在他的身旁,聆听着那美妙的笛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艰苦岁月中革命战士那积极乐观的精神通过雕塑深深地感染了观看的人。

2、人物头像制作步骤:(1)和泥;(2)捏基本形;(3)捏出五官;(4)塑造五官;(5)修整完成。

3、全身像制作步骤:(1)捏出身体各主要部分的基本形;(2)深入塑造;(3)调整完成。

4、知识拓展:泥塑作品阴干后,进行填缝、打磨,再着色描绘出来的作品称彩塑。

5、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第十一课、劳动最关荣

1、《拉网》速写拉网的渔民姿态各异,但渔民的力量都集中在一根绳子上。为了表现劳动者的动态,画家着重用单线快速勾画了他们的动态。

2、人体的结构可以理解为几个基本体块:头部、躯干、四肢。在运动过程中,这几个体块之间的关系会有变化。

3、人物速写步骤:(1)、画出躯干及四肢大致的动态线(2)逐步深入刻画躯干、四肢和头部(3)调整大的关系,注意线的疏密组织及体块的转折。

4、一般人体比例是以头的长度(简称头长)为计算单位,大致呈一下规律:(1)成人身高约有七个半头长,与两臂平伸长度相等。

(2)躯干、臂长为三个头长,腿为三个半头长。

速写表现的是写生者对于写生对象的感受,不可能像医学解剖图那样精确、科学。在绘画中,由于感情的渗入,难免会有些夸张和变形。

第十二课、废物新用

1、废品艺术:专门利用垃圾和回收的废弃物进行创作的艺术。

2、《凤凰》(综合材料)徐冰作品背后故事:最初是为某财富大厦定制的一件作品,计划放在金碧辉煌的大堂里。艺术家在参观大厦建筑工地时,见到工人们原始、简陋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深受触动,于是决定选用建筑废料,塑造两只在空中飞翔的凤凰形象。

3、《凤凰》作品解析:对废弃物材料的联想与组合:铁锹拼接而成的“羽毛”、红色安全帽构成的“凤冠”、建筑钢条及围栏布拼接的“凤尾”等。工地上硬性的材料与工地专用的色彩赋予凤凰勇猛而有力量,飘逸而又有节奏感的特色。当艺术家将这些废弃物变为《凤凰》的材料时,凝聚了艺术家对劳动的尊重、礼赞,以及种种深刻的隐喻,如劳动和财富的关系、凤凰涅槃的典故等等。艺术家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材料语言表达了其情感和精神世界。

课文中出现的名画作品作品名、完成时间以及作者

1、三种形式(雕塑)1935 赫普沃斯(英国)

2、合作社的场地(素描)现代哈定

灯(素描)1933 朝戈

静物画(素描)1956 莫兰迪(意大利)

静物(版画)1940 埃舍尔(荷兰)

3、家家都在花丛中(中国画)1962 石鲁

新疆赶集图(中国画)现代黄胄

深圳人的一天(局部雕塑)1999 孙振华

6、秦始皇陵兵马俑一高坑(局部雕塑)秦代

8、马现代韩美林

9、织锦(摄影)现代葛克平

多彩的雨季(摄影)现代苏林重

雨中行(水彩画)现代张元铁

10、艰苦岁月(雕塑)1956 潘鹤

信天游(雕塑)2002 肖小裘

11、化干戈为农具(速写)1949 司徒乔

拉网(速写)1961 叶浅予

铜壶生产合作社(速写)1963 黄胄

你追我赶(速写)1973 吴山明

12、凤凰(综合材料)2010 徐冰

长颈鹿(纸质材料)2010 埃利亚斯(法国)

六年级美术教案上册全册

第一课中外建筑艺术欣赏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今中外建筑艺术的欣赏,建筑艺术欣赏使学生对建筑艺术有初步的了解: 2.通过本课建筑艺术欣赏教学,进一步认识我国的传统建 筑艺术,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建筑艺术欣赏促进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设计思想,培养设计童识: 教学重难点以我国宫廷建筑和园林建筑为教学重点。了解不同建筑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 一、交流什么是建筑艺术? 二、对每件作品进行简要的介绍建筑艺术欣赏是占据庞大空间的立体造型艺术,是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产物,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观赏、思考与描述。 欣赏、探讨、理解、评述。 三、观赏、思考与描述。 四、欣赏、探讨、理解、评述。 五、教师归纳小结。 六、作业布置。 第二课永恒的追求

教学目标分析、欣赏不同的形式的美术作品。教学重难 点如何领会美术作品表现的体育精神。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进行分组教学,创造人人可以发言的机会。 二、导入教学。 优秀的作品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体育运动的描绘上,而是选择富有表现力的瞬间,通过精 心设计的构图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特定的主题,也表达 出艺术家对所表现对象的独特感受。 三、观赏、思考与描述。 四、欣赏、探讨、理解、评述。 五、教师归纳小结。 六、作业布置。 第三课奔马图 教学目标认识马的生理结构,学习用毛笔表现一匹奔跑的 马。教学重难点学习马的奔跑向前的精神,培养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讲述有关马的故事导入本课,点名课题。 2、引导学生回答有关马的问题(让学生从生活、生产、军事、交通、娱乐等方面思考。)

上七小学岭南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期末知识点

上七小学岭南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期末知识点 第一课古老的交通工具 1、风俗画:是人物画的一种。是以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为题材的人物画。如《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本课“漕船图”体现的是“漕船过虹桥”时人物生动的动态和热闹的场景。 2、历史画:是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绘画。如《步辇图》,作者阎立本。体现的是唐太宗乘坐步撵接见吐鲁番使臣时的情景。 3、古老的交通工具多以人力、蓄力、风力为动力,它们反映了当时的手工艺制作水平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4、《陶船》东汉泥塑是中国最早的发明“舵”的物证,是当时船舶技术高度发展的标志。 《陶牛车》东汉泥塑造型逼真,形体粗犷,装饰华丽。 《铜车马》秦代铜马车造型逼真,色彩绚丽多姿,花纹图案变化多样。 第二课现在与未来的交通工具 1、现代交通工具的外观新颖简洁,优美的流线造型,给人以美的享受。 2、现代交通工具的主要特征是流线型。 3、未来交通工具设计的要素:轻巧、全自动、环保、多功能。 4、2009年美国飞天汽车成功试飞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一辆实现了飞天梦想的汽车。 第三课上学的路 1、早上太阳在东方升起,傍晚在西边落下。在地图上,上面是北,下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第四课红绿灯下 1、红绿灯是道路交通的信号灯,是对行人和车辆起到秩序化的放行和安全通行的交通设备。 2、物体在近处显得大些,在远处显得小些,这叫近大远小,是基本透视现象。 第五课壮观的高架桥 1、高架桥的功能:为了解决交通堵塞。 2、如何画高架桥:造型壮观、主体突出;构图饱满、色彩对比;有视角取向、有空间感第六课汽车博览会 1、汽车的类型:一般分为三种,载客车、货车、特种用途汽车。 2、汽车的结构一般分为:车头、车身、车轮 第七课我们的地下世界 1、“地下交通世界”是缓解地面交通、有利环保的交通设施。 2、“鼹鼠”有一双打洞用的强壮的前足,能挖出错综复杂的地下通道、居室及储藏室。 3、受到鼹鼠生活习性的启发,开启了人们创作适合人类生存的“未来的底下世界”的思路。人类创造了挖建隧道的各种机器和技术。 4、《错综复杂的地下交通世界》作者史蒂芬.贝斯迪(英国)体现的是错综复杂的地下活动情景。 第八课表现丰富的脸 1、以描绘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叫肖像画。一般主要指头像。 2、版画的分类:凸版画、凹版画、平板画、孔板画 3、印刷方式分为:对印(含压印、折印)、拓印(含擦印)、透印、叠印、漏印 吹塑板画属于压印。 4、吹塑板画制作方法:用圆珠笔在吹塑纸上画出凹线;剪出图像外形;滚上油墨;盖上印刷纸,再铺上上废报纸,轻轻用手抹印,掀起即成。

人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②

三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汇总② 16、讲到国画传统上有墨分五色之说,主要是说明墨的从浓到淡有五个色阶的差别,这五个色阶是:焦、浓、重、淡、清。 17、笔头含水少叫渴笔。渴笔在宣纸上擦出又干又毛的效果,可用来表现动物的皮毛等等。 18、中国画《水牛》作者是现代李可染,《松鼠》作者是清代虚谷。 19、装饰像绘画依照一定的形式规律,运用提炼概括、夸张变形、点线面搭配等手段,在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对自然或生活中的对象进行了主观人为的艺术处理。 20、动物装饰画的装饰手法有变形、夸张、简化、添加。 21、画我和动物朋友是平面表现,用泥塑做我和动物朋友是立体表现。 22、辨别动物智商的高低,可以看它吃饱喝足后是否会玩耍,可以看它是否能认出镜子中的自己。 23、亲昵包括了友情、亲情和爱心。 24、素描《喂宝宝》作者是德国的珂勒惠支。现代雕塑《吻》作者是罗马尼亚的布朗库西。 雕塑《亲昵》作者是挪威的维格兰德。 25、印文形式多样,一般以古体字和各种图形为主,主要分阴刻和阳刻两种形式。 26、阴刻的线条粗细用力的大小表现。 27、手提袋的作用:实用、装饰。

28、手提袋的构成:袋口、袋身、拎带。 29、剪纸的特点:相连和镂空。 30、剪纸的基本方法有阴剪、阳剪和综合剪。 阴剪:剪去轮廓线,或剪去形象以内的纸,留下空白与未剪的纸形成虚实对比。 阳剪:剪去形象轮廓线内外的纸,只留下造型的线,或只剪去形象以外的部分,留下影子般的形象。 综合剪:阴剪阳剪合用。 31、上海世博会波兰馆的设计就参考了剪纸元素。中国剪纸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2、中国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3、传统皮影的制作要经过①选皮、脱水;②画稿;③刻制; ④上色;⑤拼接成形。 34、皮影与剪纸有联系,它是光与影结合的艺术,皮影是用驴皮、牛羊皮剪制成四肢会动的人物、动物等“演员”,与音乐、唱腔、灯光和操纵技巧等组成的综合艺术,被视为现代影视的鼻祖。 35、皮影起源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宋代将皮影制作材料从素纸变为羊皮。

六年级(下册)美术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美术知识点整合 1-1 同窗友谊 1、用独特的(创意)制作相框,是纪念同学友谊的一种好方法,漂亮的相框可以装点我们的生活。 2、用(厚纸板材料)便于折剪。 3、(卡通造型)的相框表现生活情趣。 4、(模仿木材纹理)的相框设计给人一种自然的美感。 5、(相框)的样式有很多种,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材料装饰设计具有个性化的相框,使之更加美观、别致。 6、用超轻彩泥制作并装饰有创意的相框步骤方法是: ①树枝搭框②彩泥固定③泥条装饰④制作花饰⑤装饰完成 7、如何设计制作相框更加美观? 答:材料运用合理、色彩搭配协调、设计有创意 2-1 格林童话的故乡 1. (《格林童话》)的作者是(威廉.格林、雅各布.格林)其中介绍了美丽的白雪公主、可爱的小红帽、小精灵、充满危险的黑森林、风光绮丽的城堡。 2. 《格林童话》的作品有(《魔鬼的三根金发》、《小农夫》)。 根据故事内容和情节,创作设计卡通形象的步骤: ①人物定位 ②用铅笔画草稿 ③记号笔勾线 ④水彩笔上色 3. 一幅好的卡通形象绘画作品的特征是:构思有新意、造型突出人物特征、背景符合故事情节。 4. (《青蛙王子》、《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长发公主》)这些都是迪斯尼根据《格林童话》改编的电影动画 5. (德国绘画)具有造型严谨,表现深刻的特点。德国画家众多,对世界美术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6. 德国画家(小荷尔拜因)是肖像画家。(《乔治?基茨肖像》)表现的是一位商人。画家通过他的面部神态,表现了这位商人精干和坚毅的神态。背景中的书籍、帐薄、钱币等,揭示了人物所从事的职业。 7. 《乔治?基茨肖像》(油画)【德】小荷尔拜因 8. (丢勒)是世界美术史上享有很高声誉的(德国画家),他的作品包括(版画、水彩画、油画)等。世界最早的(水彩画)就出自丢勒之手,其代表作品《青草地》体现了画家深刻的观察力和精确的造型表现力。 9. 《青草地》(水彩画)【德】丢勒 10. 德国画家(门采尔)的素描非常著名,特别是他对(德国工业生产和生活的描画),真实生动。《人物》(素描)【德】门采尔 2-2 郁金香盛开的地方 12. 荷兰国花—(郁金香)荷兰著名的工艺品—(木鞋) 13. 荷兰是(郁金香)盛开的国度,(风车)是荷兰的特色景观。 14. 荷兰有许多著名画家,历史上有个画派叫做(“荷兰画派”) 15. 荷兰画家有(梵高、维米尔、霍贝玛、鲁伊斯达尔)等画家。 16. 《加歇医生像》(油画)《向日葵》(油画)【荷】梵高 17. 《风车》(油画)【荷】鲁伊斯达尔《树间小道》(油画)【荷】霍贝玛 18. 《倒牛奶的女仆》(油画)【荷】维米尔 19. 画家(维米尔)的画大多表现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在《倒牛奶的女仆》这幅作品中,他描绘了人物的一种安详神态。 3-1青铜时代 1. (中国青铜器)历史悠久,绚丽璀璨,有着永恒的艺术价值。 2. (青铜器)种类繁多,有饮食器、酒器、水器、乐器、车马器、工具杂器等,集造型、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坚固耐用、美观凝重。 3. 我国古代艺人们以非凡的才智,创造了辉煌的(青铜文明)。 4. (青铜器)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巅峰,代表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度。青铜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鼎、尊、爵、编钟、镜、戈等。如:蔡侯铜编钟、爵、镶嵌兽面纹戈、重轮星芒纹铜镜、龙纹壶。 5. 青铜器的花纹有:(兽面纹、夔龙纹、云雷纹、鱼纹、花冠凤纹、星芒纹等)。 6. 青铜器有(青铜鸟、青铜镶嵌云纹犀牛尊)。 7. 用红、黄、蓝、绿、黑等各色彩混合成青铜器的颜色,用以塑造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1)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理解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二、教学内容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水平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3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3课,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 三、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愿望。 2、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实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实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实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4、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 教学难点: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水平,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观察水平。 五、教学措施 1、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多点写生课,培养学生观察水平。美术教学中,组织学生写生,参观等活动。学生开阔了眼界。让一切事物尽收眼底,激发了它们创作的灵感,使同学们的观察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也从而增加了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学习舞台。 3、作品展示,树立榜样。展示是作品评价的另一种形式,也能够细分为短时间展示与长时间展示。学生喜欢看同龄人的作品,当然对所展示的自己作品尤为感兴趣。多提供机会让学生观察塑造优秀榜样,他们一定会向榜样看齐,也能绘画出很多精美的杰作。 4、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使班级同学共同努力。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学习式”的学习方式。变师生单向交流为同学之间多向交流,让学生在智力上互相激荡,情感上相互感染,操作上互相合作,评

人教版三年级美术全册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 第1课魔幻的颜色 1、无数种色彩都可以用(红)、(黄)、(蓝)三种颜色调出来。它们是色彩王国的老祖宗,称为三原色。任何其他颜色。都调不出这三种色彩。 三原色两两相配,产生了(橙)、(绿)、(紫)叫三间色。它们是三原色的第一代后代。 原色和间色是太阳和彩虹的色彩,是世上最鲜艳的色彩。 2、橙色是由(红)和(黄)组成,绿色是由(黄)和(蓝)组成, 紫色是由(红)和(蓝)组成的 3、彩虹的颜色是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 色彩表现心情: 红色:热情蓝色:冷静橙色:乐观开朗 白色:纯洁单纯绿色:安静灰色:孤独寂寞 色彩表现四季:春为绿,夏为艳,秋为红黄,冬为蓝白 第2课万花筒 1、图形左右或上下重复而对应,成为对称。 2、万花筒图案的对称方式是(中心对称) 第3课大人国与小人国 大与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看出来的。 第4课前前后后 1、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3、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得近(大)远(小)。 第5课登山游戏 游戏棋盘的设计,必须有(标题)、(起点和终点)、(路线)、(游戏说明)的设置。 第7课快乐的回忆

创作情景画:回忆自己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表现快乐场景的情景画。 第8课星空的联想 刮蜡纸的制作:(1)用蜡笔或油画棒耐心满涂整张纸。 (2)用黑色水粉色调和肥皂水涂抹在蜡笔纸上即成。 注意:刮蜡画底板制作时先涂(浅)色后涂(深)色。 第9课天然的纹理 表面有纹理的物体,如木板、树叶等,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把纹理拓印下来,进行添画法创造美丽的图画。拓印时要在底版的(背面)用力摩压。 第10课美丽的花 1、(写生)是以实物为对象进行描绘的作画方法。 2、写生花卉要点:用线流畅,一气呵成 抓住花的整体形状特征进行描绘 注意花与叶,叶与叶之间的前后遮挡关系以及枝杈的穿插关系。 欣赏: 张汉平《南美水仙》是一幅线描写生作品,线条刚柔相济,疏密有致,展现了花瓣、花茎与枝叶的巧妙组合关系。 新曙(写意花卉)郭怡孮 第11课各种各样的鞋 纸立体造型:通过折曲,切割,卷曲,组合等方法把平面的纸张塑造成具有观赏与实用性的立体造型艺术形式。 手工制作常运用剪、刻、挖、粘、接等方法 第12课团包纸工 团包纸工是纸立体造型的一种,通过对纸进行团、包、捏、揉等形成物体的基本形态,再加以添画、包裹、组合等方法,制作成立体造型艺术。 第13课化平凡为神奇 用纸片、木头、包装盒、瓶瓶罐罐等材料,根据材料的特性,采用粘贴、插接、弯折等方法制作新形象。

2018湘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复习

六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复习 第一课、我们去旅行 1、手绘是指以简练、快捷的方法去表达,方法以线条为主,以形象说话,使用工具简便。 2、旅行中留意收集相关资料,如导游图、景点门票、纪念画册、特色纪念品等。 3、导游图分为三种:(1)贴图式导游图;(2)线描手绘式导游图;(3)填色手绘式导游图。 4、导游图表现内容包括:路线、起点、终点、中途景点。 5、版面呈现的主要要素有:主图、标题、文字及插图。 6、教材中曾现的公共场所标志图片从左至右分别表示:(1)问讯处;(2)垃圾箱;(3)候车室;(4)航空运输;(5)餐厅;(6)公用电话;(7)咖啡馆;(8)售票处。 第二课、光影变幻 1、光照在物体上,产生了亮部与暗部。通过描绘物体的投影和表面的明暗变化,可以增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黑、白、灰,也称为暗部、亮部、灰部,是三个最基本的调子,合起来能表现出物体的体积。调子之一块区域会面的强度,即这块区域有多亮或多暗,它不考虑物体本身的颜色 3、明暗五调:亮面(包括高光)、灰面、明暗交界线(是亮部和暗部

的交界部分)、反光、投影。 4、画一个素描苹果步骤:(1)勾画轮廓,分出亮部、暗部和投影的面积;(2)画出暗部和投影;(3)描绘明暗交界处的细节和投影部分的深浅变化。 5、画物体的暗部可以顺着一个方向用直线、曲线平铺,也可以交叉用线或画圈,还可以用点画,或用笔涂抹暗部。 第三课、美丽家园 1、人物组合和静物组合一样,存在主次关系,先画前门的人,再画后面的人;先画主角,再画配角。 2、画以人物为主的场面速写时,要先画主要的,再画次要的。 3、画速写时,可以依据自己的构想巧用一些方法:(1)取舍法;(2)遮挡法;(3)移动法;(4)借代法。 第四课:编花篮。 1、主要运用“提压”的基本编织方法,进行编织练习,构成立体形态的筐篮。提、压是编织的基本构成原理,编织时,选用不同颜色的经(纵向)纬(横向)纸条,运用“提”、“压”的方法进行编织。具体讲:“提”是使“经”上浮,而“纬”则下沉,被遮挡;“压”与之相反,即“经”压于下,“纬”则浮于上。 2、插花的基本知识和形式美法则:(1)花和花篮之间的不同色彩搭配能营造不同氛围。;去毛衣针。(2)将6根纸棒十字交叉,横竖各

六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汇总苏教版.doc

六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汇总苏教版 第 1 课我种的植物 1.神农氏遍尝植物的根 , 茎, 叶和果实 , 利用他们的不同性能给大众治病。 2.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编纂的五十二卷《本草纲目》 , 被达尔文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 书”。 3.《菜地》油画作者吴冠中 4. 约五千五百年前陶器上有禾苗的图样, 约七千年前的陶器上有稻穗的图样, 约一万年前 , 南 亚先民就开始种植水稻了, 我国黄河以北地区也开始种植小米等农作物了。 第2课蔬菜 1.我们在画《蔬菜》时 , 可以选择色彩有对比关系的几种蔬菜 , 如:西红柿和黄瓜等 , 也可以选择色 彩协调的蔬菜 , 如:包菜 , 青菜 , 青椒等。 2.用线描绘一个物体时 , 要注意线条的疏密 , 浓淡 , 粗细 , 虚实的变化。 3. 用水粉色画画时, 颜色画得厚些。画深的地方时最好不要加白颜料, 想把颜色画浅时可以 调进白颜料。这样画出的水粉画, 明快有层次 , 表现力强。 第 3 课水墨画蔬菜 1. 《蔬菜》(中国画)作者清代蒲华。《藕》(中国画)作者清代罗聘。 《萝卜》(中国画)作者清代恽寿平。《南瓜》(中国画)作者现代陈衡 恪。 第4课买菜 1.除了平时的观察以外 , 在创作前 , 到生活中去画速写并仔细观察后画默写 , 这些都是收集素材、有 益于创作。 第 6课木版画 1.木版画源于我国古代 , 雕版印刷书籍中的插图 , 是版画家族中最年长、最有代表性的“老 祖母”。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芥子园画谱》套色木刻版画。 2.民间纸马大多是木刻作品 , 它们在古代用于驱病除灾、祭祀祖先和鬼神等活动。“云南纸 马”风格粗犷、刀味十足;“无锡纸马”将木刻和绘画相结合, 风格细腻别致。木刻是古代书籍插图的主要形式。 3. 制作综合纸版画的步骤是: 1. 起稿 2. 制底板 3. 滚油墨 4. 覆盖纸 5. 磨压印。制作底版时 , 根据画面的需要, 选择有表现力、厚薄适合的废旧材料来制作底板。构思要有趣, 利用肌理要巧妙 , 剪贴别太琐碎 , 画面单纯些更好。 4. 制作木版画时可以巧妙地利用各种刀痕去表现物体, 刀味是木版画特殊的语言。刻刀有圆 口刀 , 三角刀 , 平口刀 , 斜口刀。欣赏本版画作品 , 注意的黑、白、灰和点、线、面的元素 以及疏密处理 , 还要注意木板上的“刀味”。 5. 《西厢记》插图(木版画)明代陈洪绶画项南洲刻制 《林中的秘密》(木版画)现代格瑞沙伯(德国) 《猫》(木版画)现代罗尔夫斯(德国) 第 7课印花布 印花布制作过程是什么? 1.刻版时要求雕刻得深些 , 这样在磨印时蜡不会涂到刻去的局部中去。 2.在刻好的底版上蒙上并固定白棉布或纸。 3.用蜡烛在蒙好的布或纸上细细地磨。注意不要磨到刻去的局部中去。 4.涂色时 , 要一边涂 , 一边用软纸将涂在蜡上的颜色吸去。 第 8课画人物 1.画人物时要注意什么?

三年级上学期美术知识点 (1)

三年级上学期美术知识点 第1课老师,您好 1、新课(中国画)现代胡锡和张文军。 2、粉笔生涯(油画)1984 曹新林 3、“挺括的西服,方方的脸庞,大大的嘴”描述的是老师的形象特征 4、两幅儿童画中的一幅画师生大小对比不强烈、主体不突出;另一幅师生对比强烈,师大 老师的形象更高大,画面主体突出。 5、9月10日教师节制作贺卡的方法是:写一句你最想对老师表达的祝福语,尝试把文字中包含的形象设计成简单图形。卡片中,图形和文字内容要协调一致,还可以把你画的老师形象贴在卡片上。 第2课我是生活小主人 1、儿童种瓜(中国画)1963 丰子恺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开心计划每一天,当好生活小主人。 3、不同的劳动,人物的动态也不一样 4、台历由基座和日历两个部分组成。 5、纸造型的基本方法:折剪切粘贴 6、配上插图制作的生活台历,可以使我们养成有计划生活的习惯. 第3课方方圆圆 1、猫头鹰外形圆圆牛羊的外形方方,动物世界里方方圆圆的身影还真不少。 2、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一种动物,用方形、圆形等几何形概括出动物的基本形。 3、牛的躯干近似于方形,头部近似于三角形,耳朵近似于圆形。 4、用几何形概括动物外形,有助于我们又快又准地画出它们的形象特征。 5、用几何形概括动物外形的绘画方法:(1)画外形(2)添加特征(3)调整完成 6、动物的外形近似于方形或圆形描画的方法:用减或添的方法,夸张、概括地描画。 7、猫头鹰(中国画)1983 黄永玉 第4课趣味动漫 1、动画是将人或物的动作分解描绘,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原理实现动画效果的。 2、简单趣味的动漫制作方法:(1)设计一个简单的形象(2)画出逐渐变化的画面(3)快速 翻动画面形成动画 3、青蛙的描画位置在人的后、上、前逐渐移动,快速翻动画面时青蛙即可以从身后跳到身 前 4、制作动漫形象剪下套在手指上表演,指孔周围要留适当的位置指孔要适合手指不能比手 指小或大。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5、画连环画时:一个画面要清楚地表现一个故事场景。 第5课线的表现力 1、在自然界和生活中,处可见不同的线条长短、曲直、粗细,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绘画 中同样具有美丽的线条。 2、画长短、曲直、粗细的线条时:注意线条的疏密变化。 3、五马图(局部中国画)宋代李公麟 4、云南元阳梯田(局部)现代马理文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游乐园

六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梳理

六年级第一学期美术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绘画】绘画从材料工具来分,主要有:中国画、油画、水彩画、版画等; 从表现内容来分,则有:人物画、风俗画、历史画、年画等。中国画和油画是绘画中的重要表现形式。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的一种绘画艺术,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风格,用中国的笔、墨、纸、砚、色绘制而成。讲究用笔和用墨,用笔要有力,用墨要有层次,有浓淡干湿变化。分工笔和写意两种表现形式,经常以墨为主。表现的内容主要有:人物、山水、花鸟。 【油画】是一种用油质颜料描绘在布、厚纸或木板等材料上的绘画。主要材料和工具有:油画颜料、画笔、画刀、画布、画框等。油画起源于欧洲,具有色彩丰富、表现力强、便于修改和长期保存等优点。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民间绘画形式,是人们庆贺斩节时用来装饰环境的。色彩鲜明,造 型夸张。 【剪纸】是用剪刀和刻刀在纸上进行艺术加工的一种民间造型艺术。 【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通过夸张、比喻、象征和寓意等手法,表现幽默、诙谐的画面,用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 【剪影】是一种简单易学的工艺手法。有人物剪纸、动物剪纸、彩色剪纸。 【对称】是物体相同部分中有规律的重复。 【陶瓷】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象征。陶瓷艺术包括陶器和瓷器两部分。 【形体】是指具有长、宽、高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可分为自然形体和几何形体两 种。 【适合纹样】将纹样适当地组织在一定的形状(如三角形、多角形、圆形、方形)等范围之内,使之达到某种装饰作用,叫做适合纹样。 【图形标志】是是以图形为主要特征,用以传递某种信息的视觉符号。其特征是直观、简明、易懂、易记。 【邮票】是由图案、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国家、齿孔组成,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其分类有:纪念?、普通?、特种?。 古代建筑】古代建筑从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等几方面欣赏。古代建筑的类别有:宫殿、塔、寺庙、坛庙、园林、民居。 【奥运会]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亚竞技。奥运会之父为皮埃尔?德?顾拜旦。1896年希腊雅典举行第一届奥运会。每四年一届。每年 6 月23 日是世界奥林匹克日。奥林匹克运动标志是五环(蓝黄黑绿红)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人教版美术教案第十一册(全册) 目录: 1、远近的奥秘 2、风景写生 3、心中的风景 4、会动的剪影5 、水墨画—动物 6、形体切挖8、宇宙之旅 7、我们做乐器9、保护文物缺 缺 10、爱护古建筑 11、电脑美术12、中国画和油画 远近的奥秘 课时:2-3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平行线和消失点概念。 3、欣赏名家作品,品味透视在美术中的魅力。 4、联系生活,感受生活中的透视变化。

教学重点: 1、了解和掌握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 2、透视基本规律的运用。教学难点:透视规律的理解和在实践中的运用教学工具:名家美术作品、建筑风景照片等 教学过程: 第1 节课感知透视(基础知识) 一、组织教学: 二、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能用简单的图形在纸上表现这些事物吗? 讨论学生们的简易画,从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近大远小。 2、讲授新课 ⑴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 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近高远低、近宽 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 ⑵什么是透视呢?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⑶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⑷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生找图中的消失点。 ⑸师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 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苏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

苏教版三年级美术上册 知识点 https://www.doczj.com/doc/e16826602.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三年级美术上册知识点 1、三原色是:红,黄,蓝。任何其他颜色都调不出这三种颜色,它们是色彩王国的老祖宗。 2、三间色:橙(红+黄)、绿(蓝+黄)、紫(红+蓝)。 三原色两两相配,产生了橙、绿、紫,叫三间色。它们是三原色的第一代后代。 3、法国画家修拉创造了点彩画法,他的名作是《大碗岛星期天下午》。 4、笔头含水很少叫做渴笔。渴笔在宣纸上擦出又干又毛的效果,可用来表现动物的皮毛。 5、一千年前,苏州、无锡就出现了彩塑泥玩具,后来又出现了更精彩的戏曲泥人。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无锡惠山彩塑泥人。 6、对称:左右或上下重复而对应,叫做对称。秩序:事物依一种规律井然有序地存在,叫做秩序。对称美和秩序美是大自然的伟大设计,它使复杂纷繁的世界避免了杂乱无序。 7、剪纸的三种基本剪法: 阴剪:剪去基本轮廓线,或者剪去形象以内的纸留下大块空白,与未剪的纸形成虚 实的对比。 阳剪:剪去形象轮廓线内外的纸,只留下造型的线或只剪去形象以外的部分,留下影子般的形象。 综合剪:阴剪阳剪合用,这是最受欢迎的方法。 8、皮影戏:大约宋代,我国城市就有了皮影戏艺术,皮影戏的形式是受了剪纸的启发,用驴皮,牛羊皮制作而成动物,人物的“演员”,与音乐、唱腔,灯光,操纵技巧等组合成综合艺术效果。9、色彩的明度渐变:各种色彩明亮的程度叫做色彩的明度(比如,黄色很明亮,蓝色暗得多……)。只要逐渐加入白或黑,任何一种颜色都可以形成渐变,成为有序排列的明度渐变图案。 10、色彩的纯度渐变: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红、橙、黄、绿、蓝、紫,都是最纯净的色彩,纯度高的颜色加入了由黑色和白色调成的灰色或其他对比色,它的纯度就降低了。如果是逐渐的加入,就会形成色彩的纯度渐变。 2

人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美术期末复习知识点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 1课.1《我的小天地》是根据(记忆)把自己的小天地画出来。或者发挥你的(想象力),设计出你最喜欢的(居室),处理好家具、陈设的(高低)及(大小)关系。 1.2我学习了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自己的小天地。 2课.1《机器人》一课是用(绘画)的方法(画)一个机器人,或者用各种材料(做)一个机器人。 2.2机器人的身体结构包括:头、身体、上肢、下肢。3课.1植物籽粒有多种多样的(色彩)和(形状)。 3.2彩纸拼图的方法及步骤: (1)、用铅笔画设计稿。 (2)、涂胶水,将纸片粘在画稿上。 (3)、完成作品。 3.3一个个的(点)连接成线,一条条的线组成(面),点线面是图形构成的(基础)。 4课.1 连环画是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艺术形式,一般以线描为主,也有彩绘等形式,俗称“小人书”。 4.2 连环画由(封面)、(画页)、(封底)。其中封面包

括(题目、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画页包括(文字、人物活动、场景)。 5课.1电视机的制作方法: (1)、挖空(2)、剪口(3)、装饰(4)、插片 6课.1世界上有三种颜色是无法调和出来的,它们就是被称为(三原色)的(红)、(黄)、(蓝)。红色给人以(热烈)、(喜庆)的感觉。 7课.1黄色给人以(温暖)、(明快)的感觉,蓝色给人以(清爽)、(宁静)的感觉。 8课.1我们身边充满了设计艺术,它服务于我们(衣食住行),有了既(实用)又(美观)的设计,我们的生活质量才会更高,世界才被装点得五彩缤纷。 8.2我学会了从(外形)(色彩)(材料)和(用途)等方面分析介绍生活日用品设计。 9课.1制作台历要运用(剪)(贴)(手绘)等制作方法。 9.2台历包含的元素有:底托、文字、图片、装饰。9.3小熊台历的制作方法: (1)、将纸边对齐,拆成三折。 (2)、在最上面的白纸上画出小熊的形象。 (3)、在每折中间插入复写纸,将第一页的小熊形象拓画在后边各个面上。

2019湘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复习

2019湘版六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复习 第一课、我们去旅行 1、手绘是指以简练、快捷的方法去表达, 方法以线条为主, 以形象说话, 使用工具简便。 2、旅行中留意收集相关资料, 如导游图、景点门票、纪念画册、特色纪念品等。 3、导游图分为三种:(1)贴图式导游图;(2)线描手绘式导游图;(3)填色手绘式导游图。 4、导游图表现内容包括:路线、起点、终点、中途景点。 5、版面呈现的主要要素有:主图、标题、文字及插图。 6、教材中曾现的公共场所标志图片从左至右分别表示:( 1)问讯处;(2)垃圾箱;(3)候车室;(4)航空运输;(5)餐厅;(6)公用电话;(7)咖啡馆;(8)售票处。 第二课、光影变幻 1、光照在物体上, 产生了亮部与暗部。通过描绘物体的投影和表面的明暗变化, 可以增强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黑、白、灰, 也称为暗部、亮部、灰部, 是三个最基本的调子, 合起来能表现出物体的体积。调子之一块区域会面的强度, 即这块区

域 有多亮或多暗, 它不考虑物体本身的颜色 3、明暗五调:亮面(包括高光)、灰面、明暗交界线(是亮部和暗 部的交界部分)、反光、投影。 4、画一个素描苹果步骤:(1)勾画轮廓, 分出亮部、暗部和投影的面积;(2)画出暗部和投影;(3)描绘明暗交界处的细节和投影部分的深浅变化。 5、画物体的暗部可以顺着一个方向用直线、曲线平铺,也可以交叉 用线或画圈,还可以用点画,或用笔涂抹暗部。 第三课、美丽家园 1、人物组合和静物组合一样, 存在主次关系, 先画前门的人, 再画后面的人;先画主角, 再画配角。 2、画以人物为主的场面速写时,要先画主要的,再画次要的。 3、画速写时, 可以依据自己的构想巧用一些方法:(1)取舍法; (2)遮挡法;(3)移动法;(4)借代法。 第四课:编花篮。

人美版三年级上册美术复习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美术期末复习知识点 1.《我的小天地》是根据(记忆)把自己的小天地画出来。或者发挥你的(想像力),设计出你最喜欢的(居室) 2.我学习了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自己的小天地 3.《机器人》一课是用(绘画)的方法(画)一个机器人,或者用各种材料(做)一个机器人,给它起个名,并向同学介绍。 4.机器人是人类的好帮手 5.植物籽粒有多种多样的(色彩)和(形状)。可先设计(图稿),再涂(胶水),最后选植物籽粒制作成(图案)。 6.一个个的(点)连接成线,一条条的线组成(面),点线面是图形构成的(基础) 7.(连环画)是指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艺术形式,一般以(线描)为主,也有彩绘等形式,俗称(小人书) 8.连环画的特点是用几幅(连续)的画表达一个故事。它由(封面)和(开头)(经过)(结尾)组成。其中封面包括(题

目)(主要形象)(作者姓名)组成。 9.世界上有三种颜色是无法调和出来的, 他们就是被称为(三原色)的(红)、(黄)、(蓝)10红色给人以(热烈)的感觉,黄色给人以(温暖)(明快)的感觉,蓝色给人以(凉爽)(冷静)的感觉。 11.我们身边充满了设计艺术,它服务于我们(衣食住行),有了既(实用)又(美观)的设计,我们的生活质量才会更高,世界才被装点得五彩缤纷。我学会了从(外形)(色彩)(材料)和(用途)等方面分析介绍生活日用品设计。 12.制作台历要运用(剪)(贴)(手绘)等制作方法 13.面塑或泥塑的技法是:(压)(搓)(粘)(贴)等 14.拓印树叶的方法:1. 将彩纸覆盖在拼摆好的树叶画上2. 将彩纸按牢,在上面涂上适当的颜色3. 添画背景,完成作品 15.(联想)是创新的关键 16.对印版画的制作方法:(画)一(画),(压)一(压),经过(对

六年级美术知识点参考

六年级美术知识点参考 1.歌德形容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2.故宫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古时称为紫禁城 3.泰姬陵(印度)凡尔赛宫(法国)古罗马斗兽场(意大利)科隆大教堂(德国)里昂国际机场(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 4.作品名称作者国家画种 《我和我的村庄》夏加尔俄国油画 《工厂》莱热法国油画 《睡莲》莫奈法国油画 《红土地》李成忠中国版画 《顾盼》周彦生中国中国画 《查理.苏里耶》汉斯.荷尔拜因德国素描 《草原上的小姐妹》刘林中国雕塑 5.填空题: 八达岭长城(明代北京)、承德避暑山庄(清代河北)、 乐山大佛(唐代四川)、布达拉宫(始建于七世纪西藏)、 颐和园(清代北京)、大同云冈石窟(山西北魏)、敦煌莫高窟(甘肃前秦)、网师园的“风到月来亭”(江苏清代)、武夷山(福建)、泰山(山东)、武陵源(湖南)、黄山(安徽)、九寨沟(四川) 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剪纸、风筝、京剧、昆曲、傩戏、木版

水印、民间年画、皮影等 小学美术基础知识复习题 1、课程目标具体从四个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2、中国画的工具有笔、墨、纸、砚。 3、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4、中国画的种类(题材)人物、山水、花鸟。表现的形式工笔、写意。 5、例举三种暖色:红、橙、黄;三种冷色:蓝、绿、紫。 6.三原色是指(红、黄、蓝)。三间色是指(橙、绿、紫) 7.色彩的三要素是指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可以通过加(白色)提高明度,加(黑色)降低明度。纯度是指(色彩的鲜浊程度) 8.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等。 9.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统一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10.以画马见长的画家是(徐悲鸿),以画虾见长的画家是(齐白石)以画竹见长的画家是(郑板桥)。 11.绘画种类工具材料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水粉、素描 12.参观券是参观出入的凭证。参观券由:主券、副券组成,主券上有主标题、背景、副标题、主体图片、标志和相关信息。

苏少版三年级美术上册美术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美术知识点 第一课色彩明度渐变 1.事物一点点的变化过程我们称为渐变 2、不同的颜色有的亮,有的比较暗,(色彩的明亮程度)我们将它称为色彩的明度 3、同一色相不同明度,通过加白提高明度,加黑降低明度 第二课点彩游戏 《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是法国修拉的作品。修拉创造了点彩的画法 第三课粉印纸版画 1、用粗铅笔在吹塑纸或者KT板上画出深凹痕的底稿,注意:底稿上的图案与印出来的图案是相反的。 2、覆上有颜色的纸,将一边固定,用水粉颜料涂在底稿上,再转印到纸上,涂一块印一块直到完成。 3、从上倒下,从左到右依次涂印,尽量不要把颜料涂到凹痕里面去。可以重复印,使画面色彩更加丰富。 夏天水粉色干的快,可在调色时加些甘油。 第四课我设计的服饰1、服饰指衣着和配饰。 2、人类的服饰主要是为了满足护体、遮体、避寒和装饰的需要 第五课画感觉 1、节奏强烈的曲线、折现和跳动的点,还有暖色调的色彩表现热、心跳很快 2、平缓的线条、相对有序的点和冷色调的色彩表现凉爽、舒服 第六课形形色色的人 泥彩塑最著名的当属天津“泥人张”和无锡“惠山泥人”。惠山泥人中最有特色的是“大阿福”。 第七课天外来客 人类生活离不开空气、水和合适的温度 第八课对称美秩序美 1、上下或左右重复而对应,叫做对称; 2、事物依一种规律井然有序的存在,叫做秩序。 3、对称美和秩序美是大自然的伟大设计, 4、在建筑,设计等许多领域,大量运用对称和有序。 第九课动物明星(一) 1、在哺乳动物中,最长寿的动物是大象;最重的动物是鲸。 2、最高的动物——长劲鹿最大的陆生动物——大象最小的熊——马来熊 最小的猴——绒猴跑得最快的动物——猎豹冬眠时间最长的动物——睡鼠 最懒的动物——树懒最聪明的动物——猩猩最大的毒蛇——眼镜王蛇 舌头最长的动物——变色龙10月4日是世界动物日 第十课动物明星(二) 1、制作动物面具我们可以用到:剪、挖、贴、画、卷、折等方法进行创作。 第11课《水墨画动物》 1.动物常常出现在早期古人的绘画中。 2.这一课,讲到国画传统上有墨分五色之说,主要是说明墨的从浓到淡有五个色阶的差别,这五个 色阶是:干、黑、浓、淡、湿。笔头含水少叫渴笔。渴笔在宣纸上擦出又干又毛的效果,可用来表现动物的皮毛等等 3.用含水较多的大毛笔,笔尖掭浓墨,在调色盘里稍稍揉按,让少量墨汁渗向笔肚笔根,然后作画,

人教版六年级下美术知识点

人教版六年级下美术知识点 一.建筑艺术的美 建筑的美不仅源于建筑物的形体、空间、色彩、质地等外在形式,还在于特定内涵的赋予和人文情怀的表达。 教堂是西方代表性建筑之一,不同地区、不同宗教的建筑展现不同的风格。 科隆大教堂(德国)、泰姬陵(印度)、 凡尔赛宫(法国)、古罗马斗兽场(意大利) 二.图形的魔术组合 1.《我和我的村庄》(油画)法国画家夏加尔 《工厂》(油画)法国画家莱热 2.组合方法:分解、重组、重叠、倒置 三.添画人像 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执扇少女》油画 德国画家汉斯·荷尔拜因《查理·苏里耶》素描 四.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我学会了运用线条的粗细、长短、聚散等方法画一幅表现黑白对比的画。 六.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1.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等。 2.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睡莲(油画/法国/莫奈/印象派) 七.箱板上的新发现

巧妙地利用瓦楞纸箱上的多层纸板和条纹的纹理变化,用镂刻、撕剪、画、印的方法就能制作出具有独特美感的作品。 八.参观券的设计 1.参观券的组成部分:主券和副券。 2.主券内容:主标题,副标题,主体图片、图形,背景,标志,相关信息(时间、地点、主办单位等)。 3.参观券的设计建议:主题明确;图片要新颖;文字要醒目、美观;图形、色彩和字体要与参观券主题相协调。 十.故事里的人 1.草原小姐妹(雕塑)1990 刘林 我学会了用捏塑的方法表现人物。 十一.镜头里的花 1.曝光是照相机形成影像的过程。曝光过度照片的颜色会发白,物体亮部会失去层次和细节;曝光不足照片的颜色会发黑,物体的暗部会失去层次和细节。 2.取景 构图分为中心式:把主要对象安排在中心位置加以突出;构图特点:稳定均衡式:把主要对象安排在偏离中心的位置;构图特点:动感 光线使画面对比强烈,突出花朵的色彩层次和立体感 十二.神州风采 1. 文化遗产是历史和艺术价值都非常出色的建筑遗址以及雕塑、绘画等遗产。 2. 自然遗产是自然景观和陆地及海洋的生物与植物,或者是包括地貌在内的森林和山峰等的遗产。 3. 复合遗产是具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遗产。 十三.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小学三至六年级美术知识点

小学三至六年级美术知识点 1.由两个原色调配而成的颜色,称为间色。 四年级上册 1.暖色是给人以温暖感觉饿颜色,红色、黄色、橙色。 2.色彩的冷暖是一种感觉,是相对的,比较而言的。例如:红与紫相比,红就暖;紫就冷;紫与蓝相比,紫就暖,蓝就冷。 3.世界上第一张照片拍摄于1825年,内容为一幅17世纪的荷兰版画,被认为是世界摄影史上的第一张照片。 4.剪纸中的阳刻是保留形体造型线条,剪或刻去线条以外的块面部分。阴刻是剪或刻去形体造型线条,保留块面部分,靠剪刻后的空白显示形象。 四年级下册 1.汉字是用来记录汉族语言的书写符号。汉字历史悠久,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汉字是由图形演变成的方块形符号,故又称方块字。汉字是典型的表意文字,一个图形符号表示一个意思,它和语音不发生直接关系。 2.对比色是色彩性质相反、明暗关系差别大的颜色。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等互为对比色。 3.构图:绘画时画家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把要表现的主题和形象适当的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 4.凡·高的一生 1853年3月30日,生于荷兰南部一个牧师家庭。 1877年至1879年,在比利时贫困的矿区做传教士,27岁时开始作画。 1886年到法国,受印象派画家的影响,他的作品色彩强烈,线条奔放粗犷,充满着善良、美好、自由和想象。 1888年到法国南部的小镇阿尔,他热爱这里的阳光,在此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1889年因精神病发作,发生了割耳事件,住进医院。

1890年1月,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卖出作品《红色葡萄园》。 1890年2月病情发作,7月27日开枪自杀,29日去世。这位后印象主义绘画大师,生前身无分文,去世100多年后的今天,其作品却价值连城。 五年级上册 1.人的脸型一般分为田字形、由字形、国字形、申字形等。 2.抽象画是现代西方国家流行的一种绘画。这种绘画摒弃客观世界具体形象和生活内容,在画面上表现几何体的组合或抽象的色彩和线条的挥洒。突破了艺术必须具有可以辨认形象的藩篱,开创了艺术新的发展天地。 3.透视是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额方法。 4.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的比,其比值约等于0.618 。因这种比例在造型上比较美观而被称为黄金分割。 5.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下降,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的影响的现象。 6.色相指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7.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如果我们用黑与白的眼光看世界,就会发现色彩有深有浅。 五年级下册 1.马蒂斯的一生 1869年12月31日生于法国。 1890年20岁时完成第一幅画作 1893年到卢浮宫临摹经典画作。 1905年在秋季沙龙展出画作,被评论家称为“野兽派”代表人。 1929年致力于雕塑与版画创作。 1937年首次以剪纸的方式为芭蕾舞团设计屏风与戏服。 1941年患肠癌,手术后仍继续从事剪纸创作。 1948年完成汶斯小教堂室内设计。 1954年11月3日病逝于法国尼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