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行《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的特点和组成系列正式版

现行《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的特点和组成系列正式版

现行《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的特点和组成系列正式版
现行《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的特点和组成系列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现行《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的特点和组成

系列正式版

现行《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的特点和组成系列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现行《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

则》的特点

现行《危规》的修订是在原1995年版

基础上扩展而成,但这次修订其调研和讨

论时间之长,包含内容和参与部门之广均

无前例。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

面:

1.依法、懂法、守法的法制观念进一

步增强

《危规》充分考虑了危险货物安全运

输的法律、法规保障,在首条中明确提出

了本规则的依据法律是《中国人民共和国

铁路法》、《中国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依据的法规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作为性质特殊的货物它还要求在《铁路货物运输规程》的总体要求下遵守有关规定。

本规则在具体条文中,将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铁路运输的实际,进行了认真贯彻,并在作业过程中得到落实。如承运人资质的行政许可,责任制及事故处理规定,安全设备、设施要求,人员培训及劳动保护,托运人匿报、谎报品名的处理等。在第二十二章“监督与处罚”中,明确提出了违法、违章的责任后果及处置。

2.确定了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方针

现行《危规》根据《安全生产法》第3条和《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第3条规定,在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总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础上,结合危险货物运输的危险性特点,明确以“安全第一,以人为本,依法行政,预防为主”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方针。其中增加了“以人为本”和“依法行政”。

“以人为本”是基于危险货物的定义,即性质特殊,如不采取特殊防护措施,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增加“以人为本”意在关爱生命、健康生活、家庭及社会和谐,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安全生产法》第一条提出“保障人民

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危化品安全管理条例》、《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第一条,都首先提出了对人身、群众利益的保障要求。

“依法行政”是基于危险货物运输的事故危害性,实施在教育、制度基础上的法律强制性措施,以确保“以人为本”的实现。为此,提出了危险货物运输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法定形式规范了可为和不可为的政府、部门、单位的作为限制。在《危化品管理条例》和《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中,对违犯危化品运输规定的,在行政处分、经济处罚、刑法处置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

3.细化和规范了运输各环节的作业标准

现行《危规》不但在条文中对托运、承运、装车、编组挂运、中途作业、到达卸车、保管、交付有明确要求而且通过各环节的“签认单”将“作业要求”作为前任交接的依据,从而使检查有据了,责任分清了。

4.严格运输条件,对托运、承运危险货物提出了更高要求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既有为石油化工企业服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又有承担风险、保证安全的责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行《危规》依照法律、法规,对托运人资质、产品质量、包装条

件、出示证件、自备车技术状态、专用线(专用铁路)设备和相关协议均作了详细规定。要求铁路承运单位(车站)严格遵章守纪,不得违规和误承运,必须有能保证安全的设施和措施。

5.通过附件、附录及相关配套资料增强了规则的务实性和可操作性

在现行《危险》“高”、“严”、“细”(标准高、要求严、规定细)的总体要求下,除137条规定条文外,所列的86个附表、附件、附录、格式对危险货物承运人、托运人的各项作业均规定了统一的台帐格式,提出了可供查询的常用资料,同时正在积极进行相关信息管理的系统建设。特别是通过大量工作,以配套单

行本形式,对品名、资质、办理站(专用线、专用铁路)、自备车(箱)、应急预案及施救信息网络进行了公布,使《危规》的综合体系,增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6.起动培训、咨询专业技术机构,积极推进现代化科学手段的开发和应用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危规》在安全管理方针的指导下,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通过认定的专用技术机构进行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的安全保证体系。《危规》第十一条提出“通过技术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的技术管理水平,适应铁路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第二十条要求“积极推进铁路危险货物现代化科学手段的开发和应用”。为此,《危

规》在严格制定专业技术机构的资质条件、分类,任务、质量要求的同时,铁道部运输局公布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并制定了全路各专业机构开展培训、咨询工作的《铁路危险货物运输技术业务培训导则》、《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综合分析导则》、《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包装检测管理导则》。全路各专业机构在铁道部运输局指导下,在工作实践中相继建立了技术服务程序,并结合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相应的科学研究。与此同时,铁道部运输局通过专项整治和新《危规》宣贯,积极组织有关危险货物办理站分布、危险性预测、专项设备更新、信息管理、路企协议、应急预案修订及演练等方面的科技

攻关。有力地促进了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现代化及科学手段的开发和应用。

二、《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的组成系列

1.《危规》及其配套单行本按内容可分为以下系列

(1)综合管理系列--法律及法规依据、方针、目标、范围、宏观措施等。

(2)品名系列--编号、特性、标志、包装、消防及特点运输条件等。

(3)托运人系列--资质、证件、专用线及专用铁路条件、自备车、押运职责等。

(4)承运人系列--办理站条件、资质、受理、承运要求等。

(5)责任系列--铁路及企业安全制度、岗位分工、检查、签认处理等。

(6)作业过程系列--发送、中途、到达、交付等。

(7)预防、预案系列--隐患检查、预防预警、应急预案、施救信息等。

(8)咨询培训系列--机构、任务、要求等。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长输管道的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探讨

长输管道的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探讨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成油气长输管道4.3×104 km,其中天然气干线管道2.4×104 km。已形成纵横东西、贯通南北、连接海外的管道网。到2020年油气长输管道干线将达8×104km,其中天然气管道干线将达到5×104 km。 目前管道建设趋向于长距离、大口径、大输量、高压力、高钢质。施工质量与水平逐年提高,保证了管道运行的安全。 一、长输管道钢管的现状与发展 (一)管线钢的强度等级 20世纪60年代,我国长输管道主要使用Q235与16锰钢带卷制的螺旋埋弧焊管用于输送原油与天然气。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大规模地建设高压长输管道,我国开始使用X52-X65强度等级的现代高压输送管线钢系列。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开始研制并使用X70-X80强度等级的现代高压输送管线钢系列。管线钢强度等级的提高,可以减少用钢的数量,提高管道承压的强度,为长距离、大口径、高压力长输管道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管线钢的钢种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并生产了铁素体一珠光体管线钢。到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时,我国进入了大规模修建输气管道时代,这些高压输气管道在输送压力、输送量、管道用钢、管道安全等技术指标方面,必须与当代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在大规模建设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时,我国凭借国内科研与生产的力量,自行研制了针状铁素体管线钢。这种钢是现代化高压输气管道的专用管线钢种。目前,多用于X70-X80的强度等级。西气东输管道就是采用X70 级的针状铁素体管线钢。在西气东输管道支干线上也在进行X80级的针状铁素体管线钢进行工业化的使用。目前,国内已开始试验X100-X120钢级的管线钢。 (三)钢管的现状与发展

输油管道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输油管道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输油站 长距离的输油管道由输油站和管线两个大部分组成。管道的起点是一个输油站,通称为“首站”,油品或原油在首站被收集后,经过计量后,再由首站提供动力向下游管线输送。首站一般布设有储油罐、输油泵和油品计量装置,若所输油品因粘度高需要加热,则亦设有加热系统。输油泵提供动力使得油品可以沿管线向终点或下一级输油站运动,一般情况下,由于距离长,油品在运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明显,需要多级输油站提供动力,直至将油品输送至终点。终点的输油站通称“末站”,主要是负责收集上游管线输送而来的物料,因此也较多配有储罐和计量系统。 管线 长距离的输油管道系统的管线部分主要由以下设备组成:管道本身主体;沿线的阀门及其控制系统;通过河流、公路、山地的穿越设施;阴极保护装置以及简易道路、通讯系统、工作人员的住所等。长距离的输油管线由钢管焊接而成,管外包裹有绝缘层物质以防止土壤中的腐蚀性化学成分对管线本体造成侵蚀,管线本体内部还可内涂防腐材料以减少输送的油品本身对管线的腐蚀和提高管线管线的光滑度以加大运输量。每隔一定的距离或跨越大型障碍物时,管线都设有阀门,用以发生事故时阻断物料,以防止事故的扩大及方便维修设备。通讯设备是用于输油管道的输转调度的重要指挥工具,随着通讯卫星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相关技术已经大量运用于油品的管道输送中。 输油管道有数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按照管道设计压力、管道侧材质、管道的输送距离、管道所输送的物料等方式进行分类: ?按设计压力分类管道可以分为“真空管道”,即一般表压低于0,如泵的进口管道;“低压管道”,即一般表压在0到1.6Mpa之间的管道,油库的输油管道一般较多采用此类;中、高压和超高压管道,中压管道一般指表压在1.6到10MPa之间的管道,高压管道一般指表压在10到100MPa之间的管道,超高压管道则是表压超过100MPa 的管道,一般油田的油井出口大多为超高压管道;[8] ?按管道材质分类可以分为金属管道和非金属管道,金属管道应用于大部分石油输送工艺,非金属管道多用于卸油码头和汽车供油设施(如:加油站); ?此外,依据管道的使用情况还可以分为短距离管道和长距离管道以及原油管道和成品油管道等。 本文由(江苏众信绿色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整理发布)

天然气长输管道的知识

关于天然气长输管道知识普及 随着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以及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和环保需要,近年来天然气长输管道的发展十分迅速。随着管道的不断延伸,管道企业所担负的社会责任、政治责任和经济责任也越来越大。因此,对于天然气长输管道知识普及显得尤为重要。 一、线路工程 输气管道工程是指用管道输送天然气和煤气的工程,一般包括输气线路、输气站、管道穿(跨)越及辅助生产设施等工程内容。 线路工程分为输气干线与输气支线。输气干线是由输气首站到输气末站间的主运行管线;输气支线是向输气干线输入或由输气干线输出管输气体的管线。 线路截断阀室属于线路工程的一部分,主要设备包括清管三通、线路截断球阀、上下游放空旁通流程、放空立管等,功能是在极端工况或线路检修时,对线路进行分段截断。阀室设置依据线路所通过的地区等级不同,进行不同间距设置。 阀室系统包括手动阀室和RTU阀室两大类。 二、工艺站场 输气站是输气管道工程中各类工艺站场的总称。一般包括输气首站、输气末站、压气站、气体接收站、气体分输站、清管站等站场。 输气站是输气管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包括调压、过滤、计量、清管、增压和冷却等。其中调压的目的是保证输入、输出

的气体具有所需的压力和流量;过滤的目的是为了脱除天然气中固体杂质,避免增大输气阻力、磨损仪表设备、污染环境等;计量是气体销售、业务交接必不可少的,同时它也是对整个管道进行自动控制的依据;清管的目的在于清除输气管道内的杂物、积污,提高管道输送效率,减少摩阻损失和管道内壁腐蚀,延长管道使用寿命;增压的目的是为天然气提供一定的压能;而冷却是使由于增压升高的气体温度降低下来,保证气体的输送效率。根据输气站所处的位置不同,各自的作用也有所差异。 1、首站 首站就是输气管道的起点站。输气首站一般在气田附近。 2、末站 末站就是输气管道的终点站。气体通过末站,供应给用户。因此末站具有调压、过滤、计量、清管器接受等功能。此外,为了解决管道输送和用户用气不平衡问题,还设有调峰设施,如地下储气库、储气罐等。 3、清管站 清管站是具有清管器收发、天然气分离设备设施及清管作业功能的工艺站场。 4、压气站 压气站是在输气管道沿线,用压缩机对管输气体增压而设置的站。 5、分输站

长输管道工程建设简述

一、油气长输管道定义 长输管道系指产地、储存库、使用单位之间用于输送商品介质的管道,具体讲就是跨越地、市输送或跨越省、自治区、直辖市输送商品介质的长距离管道(一般长度大于50km)。对于油气长输管道,这个介质指的就是石油天然气。 油气长输管道设计压力一般大于6.3MPa,国家主干油气管网一般设计压力在10MPa,浙江省天然气省级管网设计压力为6.3MPa。二、油气长输管道工程建设内容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主要由站场、线路及辅助工程设施组成。 (1.)站场输油管道和输气管道基本相同,站场均可分为首站、末站和中间站场。 (2.)线路线路部分主要包括管道、阀室、阴极保护设施等。 油气长输管道由钢管焊接而成,除跨越段外全线一般都埋地敷设。为防止土壤对钢管的腐蚀,管外包有防腐绝缘层,并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措施。管道上每隔一定距离设有截断阀门,进出站处及大型穿跨越构筑物两端也有,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关闭阀门,及时截断管内介质流动,防止事故扩大,便于抢修。 管线在穿越一些大中型河流、交通干线(国道、高速公路、铁路等)常采用定向钻、隧道、顶管等施工方式,以避免对河流水体、堤坝、交通等造成不利影响。 (3.)辅助工程设施输油管道工程的配套辅助设施主要有通讯系统、水电供应系统、维修中心等。

(4.)控制系统长输管道一般线路较长,沿线经过的地形复杂,为保证整个输油、气管道安全、可靠、平稳、高效、经济地运行,该类工程均设有调度控制中心,并采用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核心的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即SCADA系统,对全线各个站场、关键设备进行远距离数据采集、传输和记录、处理。SCADA系统的控制通常分为三级,即全线中心控制、站场控制及就地控制,对管道运行进行监控、统一调度和控制,具有报警、联锁保护、紧急关断等安全保护功能。 三、油气长输管道工程特点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的主要特点是线路长,沿线自然地理环境复杂,沿途可能要翻越山岭,穿越大河巨川、沼泽地带,或是沙漠地区、永冻土地带,如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沿线既有土石山区、戈壁荒漠,又有黄土丘陵沟壑,一些区段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另外,长输管道沿线可能会跨越多个地区,可能的社会影响因素很多,例如我国的中东部地区人口密集,施工对当地人员生活可能会有一定影响。路由及站场选址与所经地区的城乡建设、水利规划、能源供应等问题密切相关,须取得所经地区的规划、土地等部门的许可。 四、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内容 油气长输管道的施工一般包括开工前期准备、工程施工,以及试运、投产和交工。长输管道施工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测量放线、扫线

压气站、长输管道

压气站以压力能的形式给天然气提供输送动力的作业站。 分类 按压气站在管道沿线的位置分为起点压气站、中间压气站和终点充气站。起点压气站位于气田集气中心或处理厂附近,为天然气提供压力能,并有气体净化、气体混合、压力调节、气体计量、清管器发送等作业。中间压气站位于运输管道沿线上,主要是给在输送中消耗了压力能的天然气增压。终点充气站位于储气库内,主要是将输来的天然气加压后送入地下储气库。 设备 压气机组合而成的压气机组是压气站的主要设备。长输管道采用的压气机有往复式和离心式两种。前者具有压缩比(出口与进口的压力之比)高及可通过气缸顶部的余隙容积来改变排量的特点,适用于起点压气站和终点充气站。离心式压气机压缩比低,排量大,可在固定排量和可变压力下运行,适用于中间压气站。两种压气机均可用并联、串联或串联和并联兼用方式运行。需要高压缩比,小排量时多用串联;需要低压缩比,大排量时多用并联;压力和输量有较大变化时,可用串联和并联兼用方式运行。功率不同的压气机可以搭配设置,便于调节输量。往复式和离心式两种压气机也可在同一站上并联使用。 压气机的选择,除满足输量和压缩比要求,并有较宽的调节范围外,还要求具有可靠性高、耐久性好,并便于调速和易于自控等。在满足操作要求和运行可靠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机组台数;功率为1000~5000马力的机组,有3~5台压气机,并有1台备用,大功率机组一般没有备用机。压气机用的原动机有燃气发动机、电动机和燃气轮机等多种(见管道动力机械)。

流程 压气站的流程由输气工艺、机组控制和辅助系统等三部分组成。输气工艺部分除净化、计量、增压等主要过程外,还包括越站旁通、清管器接收及发送、安全放空与紧急截断管道等。机组控制部分有启动、超压保护、防喘振循环管路等。辅助系统部分包括供给燃料气、自动控制、冷却、润滑等系统。图1 为中间压气站工艺流程图。此站配置有三台燃气轮机驱动的离心式压气机,其中机组2为备用,机组1、3可并联,当需要作串联使用时,则可由机组2与机组3或与机组1串联运行。并联流程是来自干线上一站的天然气,先在气体除尘区除去固体颗粒,再经机组3、1增压,经冷却后输往下一站;串联运行时,来自上站天然气先经除尘区除尘,再经机组3增压,增压后的天然气输至冷却区冷却,然后进入机组2再次增压,再冷却后进入干线输往下站。如果天然气不需要增压直接输往下站时,则可关闭除尘区前的进口阀,打开越站旁通管路,让天然气越站通过。 功能 压气站应具有启停原动机、开关阀门和报警等基本控制功能;并有防止喘振、消除噪声和防止天然气排出温度过高的设施。喘振是离心式压气机在气流速度过低时所发生的压力波动和机组振动,并产生很强噪声的现象,如在发生喘振时管道继续运行将会导致压气机过热和损坏。因此需在机组上安装喘振抑制阀和循环管路,以便在工况接近喘振边界时开启喘振抑制阀,让气体循环,防止喘振发生。气体压缩和减压都会造成很强的噪声,为了降低噪声,可在压气机出口管路上装设消声器,将汇管埋入地下,在管路上包覆隔声和吸声材料等,采用多级调压,控制气体通过站内管道的流速(小于30米/秒),可降低减压引起的噪声。压

长输管道论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长输管道风险浅析 学习中心:北京直属学习中心 年级专业:油气储运11秋(专升本) 学生姓名:石一磊学号:11606375001 指导教师:王鸿膺职称:副教授 导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论文完成时间:2013 年06 月01 日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发给学员石一磊1.设计(论文)题目:长输管道风险浅析 2.学生完成设计(论文)期限:2013 年3 月 1 日至2013 年6 月31 日3.设计(论文)课题要求: 一、论文整体应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语言通顺流畅。 二、通过对世界及我国长输管道背景与现状的陈述,阐述了现阶段上长输管道存在的风险,特别在北美和欧洲一些国家的事故进行分析指出风险存在的原因及危害;结合故障树的形式总结风险因素,建立长输管线主要风险因素故障树,应用模糊理论和专家判断对事故进行详细深刻地,并提出保障长输管道安全运行的建议。 4.实验(上机、调研)部分要求内容: 根据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获得资料,全面、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现状。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 5.文献查阅要求: 应查阅至少10篇(本)以上中、外文文献,证明选题是有理论依据的。所在列的参考文献中,应有不少于2篇或一本外文文献(英文原文参考文献)。 6.发出日期:2013 年 3 月 1 日 7.学员完成日期:2013 年 6 月 1 日 指导教师签名:王鸿膺 学生签名:石一磊

油气集输管道漫谈--长距离输油管道

输油管道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内部的输油管道,例如油田内部连接油井与计量站、联合站的集输管道,炼油厂及油库内部的管道等,其长度一般较短,不是独立的经营系统;另一类是长距离的输油管道,例如将油田的合格原油输送至炼油厂、码头或铁路转运站的管道,其管径一般较大,有各种辅助配套工程,是独立经营的系统,这类输油管道也称干线输油管道。 按照所输送介质的种类,输油管道又可分为原油管道和成品油管道。 1.长距离输油管道的组成 长距离输油管道由输油站与线路两大部分组成。 输油站主要是给油品增压、加热。管道起点的输油站称首站,接收来自油田、炼油厂或港口的油品,并经计量输向下一站。在输送过程中由于摩擦、地形高低等原因,油品压力不断下降,因此在长距离管道中途需要设置中间输油泵站给油品加压。对于加热输送的管道,油品在输送过程中温度逐渐下降,需要中间加热站给油品升温。输油泵站与加热站设在一起的称热泵站。管道终点的输油站称末站,接收管道来油,向炼油厂或铁路、水路转运。末站设有较多的油罐以及准确的计量系统。 长距离输油管道的线路部分包括管道本身,沿线阀室,通过河流、公路、山谷的穿(跨)越构筑物,阴极保护设施,通讯与自控线路等。长距离输油管道由钢管焊接而成,一般采用埋地敷设。为了防止土壤对钢管的腐蚀,管外都包有防腐绝缘层,并采用电法保护措施。长距离输油管道和大型穿(跨)构筑物两端每隔一段距离设有截断阀室,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及时截断管内油品,防止事故扩大并便于抢修。通讯系统是长距离输油管道的重要设施,用于全线生产调度及系统监控信息的传输。主要的通讯方式有微波、光纤和卫星通讯等。 2.长距离输油管道的特点 与油品的铁路、公路、水路运输相比,管道运输有以下的优点: (1)运量大。 (2)运费低、能耗少,且口径越大,单位运费越低。 (3)输油管道一般埋设在地下,比较安全可靠,且受环境、气候影响小,对环境的污染小,其运输油品的损耗率比铁路、公路、水路运输都低。 (4)建设投资较小、占地面积少。 虽然管道运输有很多优点,但也有着其局限性:

长输油气管道的建设与安全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长输油气管道的建设与安 全正式版

长输油气管道的建设与安全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现阶段,我国油气管道正处在大规模建设时期,方兴未艾。继兰成渝成品油管道、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等相继建成投产后,现又有西气东输二线、中缅原油管道等项目正在建设中。不久的将来,我国的输油气管道会交织成网,从而带动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何保证如此大规模的油气管网安全提到了议事日程上。建设工程本身安全可靠是安全运行的根基,保证建设工程的安全可靠成为关键的环节。长输管道要穿越各种地质状况不同的地段,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油气管道断裂事故时有

发生。本文就如何尽量确保油气管道的安全可靠进行探讨。 1 优选线路 地质条件的好坏与管道安全密切相关,必须十分重视线路路由的选择工作。管道建设之初,必须投入精干的技术力量进行选线工作。首先利用航空影像、航天遥感图片进行初步比选,制定几个方案,到现场重点踏勘,调查落实。经过认真比选,找到相对安全、适宜管道敷设的较佳位置,避开危险地段。设计工作要做细、做实,一切方案都要以实际的基础资料为依据。 2 山区管道建设的新思路 在山区进行管道建设时,翻山越岭不

3长输管道工程复习题

3长输管道工程 3.1 如何计算输油管道的沿程摩阻损失? 答:管道内输送牛顿流体时,沿程摩阻损失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h——管道内沿程水力摩阻损失(m); ——水力摩阻系数,应按(GB50253-2004)规范附录C计算; L——管道计算长度(m); d——输油管道的内直径(m); V——流体在管道内的平均流速(m/s); g——重力加速度(9.81m/s2); qv——输油平均温度下的体积流量(m3/s)。 3.2 埋地输油管道温降应如何计算? 答:埋地输油管道的沿线温降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t0——埋地管道中心处最冷月份平均地温(℃); l ——管段计算长度(m); i ——流量为qm时的水力坡降(m/m); C——输油平均温度下原油的比热容[J/(kg·℃)]; K——总传热系数[W/(m2·℃)]; D ——管道的外直径(m); qm ——油品质量流量(kg/s)。 3.3 如何考虑输油管道站场的工艺流程? 答:(1)输油首站的工艺流程应具有收油、储存、正输、清管、站内循环的功能,必要时还应具有反输和交接计量的功能。 (2)中间(热)泵站工艺流程应具有正输、压力(热力)越站、全越站、收发清管器或清管越站的功能。必要时还应具有反输的功能。 (3)中间加热站的工艺流程应具有正输、全越站的功能,必要时还应具有反输的功能。

(4)分输站工艺流程除应具有中间站的功能外,尚应具有油品调压、计量的功能。必要时还应具有收油、储存、发油的功能。 (5)输入站工艺流程应具有与首站同等的功能。 (6)末站的工艺流程应具有接收上站来油、储存或不进罐经计量后去用户、接收清管器、站内循环的功能,必要时还应具有反输的功能。 3.4 如何考虑输油管道的线路选择? 答:输油管道线路的选择,应根据该工程建设的目的和市场需要,结合沿线城市、工矿企业、交通、电力、水利等建设的现状与规划,以及沿途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在营运安全和施工便利的前提下,通过综合分析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线路总走向。 埋地输油管道(原油、C5及C5以上成品油管道)同地面建(构)筑物的最小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与城镇居民点或独立的人群密集的房屋距离,不宜小于15m; (2)与飞机场、海(河)港码头、大中型水库和水工建(构)筑物及工厂的距离,不宜小于20m; (3)与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平行敷设时,其管道中心距公路用地范围边界不宜小于10m,三级以下公路不宜小于5m; (4)与铁路平行敷设时,管道敷设在铁路用地范围边线3m以外; (5)与军工厂、军事设施、易燃易爆仓库、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最小距离,应同有关部门的协商解决。 3.5 输油管道采用弹性弯曲敷设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当输油管道采用弹性弯曲时,其曲率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弹性弯曲的曲率半径,不宜小于钢管外直径的1000倍,并应满足管道强度的要求。竖向下凹的弹性弯曲管段,尚应满足管道自重作用下的变形条件。 (2)在相邻的反向弹性弯曲管段之间及弹性弯曲管段与人工弯管之间,应采用直管段连接,直管段长度不应小于钢管的外径,且不应小于0.5m。 (3)输油管道平面和竖向同时发生转角时,不宜采用弹性弯曲。 3.6 如何考虑输油管道的埋设深度、管沟沟底宽度和边坡坡度? 答:(1)埋地油管的埋深应根据管道所经地段的农田耕作深度、冻土深度、地形和地质条件、地下水深度、地面车辆所施加的荷载及管道稳定性的要求等因素,经综合分析后确定。一般情况下管顶的覆土层厚度不应小于0.8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