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的景观规划设计方式和理念

中国的景观规划设计方式和理念

中国的景观规划设计方式和理念
中国的景观规划设计方式和理念

中国的景观规划设计方式和理念

真题设计中有实际的地段和具体要求,又有来自除教师,学生之外的第三者设计委托者的评价,恰恰可以满足所有这些要求,这种走出书斋的设内设计这门学科,究其最早的起源.也许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时代,但室内设计真正得到广泛关注和迅速发展还只是近现代的事。发展至今.室内没!- 学科的相对独立性增强,逐渐形成多层次、多风格、多领域发展的格局。本文想从园林景观建筑角度出发.探讨一下这类建筑的室内设汁的独特之处园林景观建筑.连同另外三个要素山、水、植物一起构成了造园的四个主要手段.而它又是这四个主要手段中运用最为灵活也是最积极的一个手段可分四大类风景游览建筑、庭园建筑、建筑小品、交通建筑随着园林现代化设施水平的不断提高.园林景观建筑的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多样.在园林中的地位也日愈重要。因此这类建筑的室内设计也相应地受到重视。

然而园林景观建筑的室内设计有着它自己强烈的个性,与我们频繁地接触的商业建筑、居住建筑、旅馆建筑、地下空间等的室内设计一有着很多不同之处。这首先取决于园林景观建筑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力图把人工美与自然美结合。这显然与那些诸如“一切为了突出商品.一切为了促成购物”为宗旨的商业建筑等有很大区别。这就是说、凡是园林景观建筑.它们的外观形象、平面布局以及室内装修.除一满足和反映其特殊的功能性质之外、还要受到园林造景的制约。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首先服从园林景观设计的需要。在做具体没计的时候,必需把它们的功能与它们对园林景观应该起的作用恰当地结合起来.这就导致了它在室内设汁中的形式、手法上相关的特色。

以下从几个方面来探寻一下园林景观建筑室内设计的特.点空间特色通常的建筑.空间的利用重在室内.即一般指具有顶、墙、地面围护的房室内部空间而言。但园林景观建合庭院空间. 亦即是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半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土地资源利用的类型划分根据地形地貌和植被类型,该地区主要有四种土地利用类型工.山地阔叶林景观,五.高丘针阔棍交林景观,.低丘岗地荒坡景观,.平原谷地农田景观。工是物种多样,保护较好的土地类型,植被的建群种是山毛样类树木,覆盖较好,只有个别山顶遭人为破坏,本文蒙南京土壤所徐琪研究员审阅斧正,谨此致谢! 一一收稿微观层次农业波动的这种鲜明性及其复杂性,充分显示了农业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除了自然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来自国家、地方及农民三方机制的紊乱和不协调。理微观层次的农业发展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影响因子,总的看来,马头年来的农业发展,其主要影响因素来自外部环境,如国家政文从城市景观的角度出发,运用视觉心理学和环境心理学,论述了高层建筑在城市景观中的重要作用,对高层建筑的视觉特性做了分析,进而着重探讨了视觉规律对高层建筑造型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视觉规律,高层建筑造型,视觉感受,城市天际线无论是谁,一般对城市的认识都是从形态方面开始的.从广义上讲,就是首先着眼于城市景观方面.它包括建筑群、道路、各种城市设施、绿化、交通工具、山水自然环境和人等具体的城市环境构成要素.人们接近城市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其天际线,这往往是人们对城市的第一印象.而人们对城市总体的感性认识,莫过于对城市夫际线的印象.高层建筑由于其视觉特性而在城市天际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城市天际线中最活跃的要素,

前些日子中国的园林泰斗程绪珂老太太说起了这样的事情:建国以来,园林批评这件事情,很少人去做,这是个缺憾,为此,我们国家的园林发展,受到很大影响,许多好的作品,没,

我们的前辈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在设计,因此有了让后人引以为荣的中国古典园林。但自从我们开始接触到一些外来的设计方式和理念后,便盲目地、不加选择地跟着跑。于是,在不到年的时间里,全中国的小区到处都是“欧陆风格”“美洲风格”式的设计,连小区的名字都变成了外文版,如“加州阳光”“巴黎春天”等。

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不应该去学习别人先进的设计方式和理念。恰恰相反,只有多了解别人的作品,理解他们设计的背景、初衷和过程,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殖民主义”和“洋为中用”毕竟存在很大的差别。

巴西的是一位非常值得敬重的景观设计师。的作品受高更、凡高等人的影响很深,因而他的作品有时候就像一幅油画,他的设计,被很多人尤其是巴西人认为是“巴西风格”。年,在美国景观建筑设计协会的一次演讲上说:“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你可以用植物画出高更、凡高或者塞尚的画。”但是,所有的人都认为,的设计只属于巴西。因为,用的是巴西土生土长的植物,所以即使将他的设计看成油画,也永远是“巴西风格”的油画。

交流很重要,但是,交流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的模仿。笔者非常希望景观设计的同行之间就中国的景观设计问题的交流机会可以多一些。

前段时间,哈佛的校长说,现在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不行了,这让英国人非常不高兴,因为他们认为,哈佛大学是靠英国人捐款才建起来的。的确,从发现新大陆到美国独立后的几十年,美国也是一直在英国“师傅”的教导下做所有的事情。直到年,也是在哈佛,一个叫爱默生的人,发表了一篇名为《美国学者》的演讲爱默生是哈佛的名人之一,美国人甚至将他视为“美国思想之父”。其中那段美国人引以为荣的演讲中有几句是这样说的:“美洲大陆的懒散智力,将要睁开它惺松的眼睑……我们依赖旁人的日子,我们师从他国的长期学徒时代即将结束。”这篇使美国人心中充满激情与信心的《美国学者》,后来被普遍视作美国的“思想独立宣言”。

现在的中国,和当时的美国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也正因为如此,当代中国景观规划设计的问题,并不只是国内仍然有很多照搬、照抄国外建筑、景观工程的问题,更深层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意识到,也必须意识到中国的景观规划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设计方式和理念。

景观设计主题与概念要点

【公园篇】 湿地公园 与鱼共乐,忘情山水——无锡五蠡湖 生长型的湿地——新疆克拉玛依东湖公园 以力学策略为向导的Xochimilco 生态公园 “边界共生”——沈阳浑河湿地公园 现代简约风的典范——悉尼5 号湿地生态设计与景观设计水力设施与园区景观和谐共处——查普尔科湖百年纪念公园旋转、继承——Laagland 公园 互动式的流水景色——默塞德公园 “地球天书”——大鹏半岛地质公园 修复与保护——铁岭莲花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二期设计方案穿越时空的绿廊——张家口城西河湿地公园 蓝河之心——石河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梦幻中国风——光明新城中央滨河公园 滨水公园 漕运文化与当代生活的交融——京杭大运河北京通州城市段滨海旅游风情带——南澳月亮湾海岸带景观改造深化设计蜿蜒的生态景观——多伦多当河下游滨水公园

“人在画中以作画”——内蒙古锡林浩特锡林湖景观规划 雄鹰落地,诗意飞行——天津空港加工区东西湖及中心广场景观江山依旧多娇——融侨?淮安环岛公园景观设计 城市与艺术,运动与生态——融侨公园景观设计 都市活力长廊——融侨江南水都?南滨江景观设计 极简风格与历史轨迹的统一——悉尼Pirrama 公园 再造城市滨水景观:东莞石龙绿道公园设计 多种唯一性原则——福州滨江马尾东江滨公园 “绿色海洋”的农耕景观——河北省徐水县滨河公园 都市生态商务花园——重庆永川兴龙湖总体景观概念规划 “一心、一岛、一环”——东营荟萃园 大地艺术式的造景——江宁河定桥城市公园 网趣生境,荡漾乐活——吴江市顾家荡景观方案设计 飘落的“绿色丝带”——波托马克河滨水公园 美学式滨水设计——东南佛斯港湾滨水公园一期工程 环境正义的呼唤者——猎人角滨水公园 对大地的记忆——长崎海滨公园 水边的梦幻桥——里肯公园 城市复兴的完美畅想——BP 公司遗址公园

园林设计说明集锦

** 莱茵苑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说明**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状护城河,通过形式丰富的驳岸处理手法将吧街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环境,化为独特的地理优势,将商业街区的建筑形式与沿河绿化带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了一幅和谐优美的景观画面。 形式丰富——沿护城河250米的河岸处理分成多种类型。 下沉式的河边散步道——比地面标高低90㎝的河边散步道,夹于绿树成荫的两边,既是沿河公共环境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该街区独有的散步环境。 木制观景平台——结合地形将原本较为局促的空间扩大为观景平台,通过平台挑出低矮的驳岸,伸出水面,将商业空间融合到舒适的水面环境,不但解决了交通问题,同时也成为沿河风光带的一处亮点。 亲水码头——街区中心广场与河岸的交接处,设计了下沉的亲水码头,结合中心旱喷广场、下沉小广场及河边散步道,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形式,为人们创造了不同的空间感受。 特色景观链——通过狭长的地下光带贯穿整个商业街区,作为景观联系带,串联各个景观节点。设计时,青石板铺装中夹毛面玻璃,玻璃覆盖暗藏灯光的凹槽,局部还注入流动的水,这样的组合既形成了材质上的多种对比,又使整个商业街区内的“发光水系”与护城河的水系并列穿行,在夜晚结合音乐喷泉,无形之中为商业气氛注入了无限活力。 人文特色——再现扬州民俗风情为整个商业街区的文化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概念,运用具像的雕塑、生动的浮雕等景观元素来体现了扬州地方文化色彩,为整个商业街区创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底蕴。情趣性雕塑主题:民间艺人、街头评书、市井再现等,让人们与这些栩栩如生的“扬州人”亲密接触,增加了商业街区的人情味和情趣性。 功能与景观紧密结合——商业街区的设计充分考虑使用需求,结合景观设置了小型表演舞台、儿童活动空间、购物休憩空间等,将该街区打造成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商业场所。街区中心广场的设计,结合了水景幕墙为视觉焦点,同时也是小型舞台的背景,提供了市民多种娱乐活动的场所。同时在街区东侧较为开阔的地方,设置了以花坛堆砌的儿童滑梯、沙坑、趣味景墙、景观架等系列设施,为孩子们创造了活动场所。 人性化设计——绿色停车场的设置:机动车停车场与非机动车停车场分街区两侧设置,保证整个商业街内的步行系统。且设计以绿色大乔木和低矮灌木围合停车场,将停车空间隐于绿色之中,保证了商业街的美观。

旅游景观设计的基本理念

谈旅游景观设计的基本理念 旅游景观设计需要从旅游视角出发,树立符合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理念。正所谓“造园之始,意在笔先”(计成)。而其中的“意”可以理解为意境和理念。 “理念”是人们对某种事物的观点、看法和信念,它是进行旅游景观规划和设计的主体和核心,理念的不同,不仅决定了旅游景观规划和设计的风格,同时也决定了旅游景观设计的先进性。因此,保持先进的设计理念尤为重要。 而要树立先进的旅游景观设计的基本理念,首先需要从旅游本质属性来进行分析。旅游本质研究的基本观点:经济是旅游的表象,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和核心属性,通过异地性和暂时性的活动获得愉悦的体验是旅游的本质 关于旅游产业构成一般采用六要素说(行游住食购娱),而对于旅游活动构成的基本要素一般则包括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旅游景观是重要的旅游客体,是旅游主体体验的主要对象。要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必须要满足旅游者的体验需求,同时还要符合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无论分析旅游本质属性还是分析旅游活动的基本构成,都说明旅游景观设计要富有文化内涵,满足游客体验需求,保持旅游吸引物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远景设计研究院我们认为需要坚持三大理念。三大理念分别是: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突出文化。 一、可持续发展 科学来源: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论,景观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根据景观生态学的观点,在自然界生存最久的并不是最强壮的生物,而是最能与其他生物共生并能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生物。可持续发展理论则强调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和人与自然的公平原则,强调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和谐统一。

理念内涵,理念发展: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低碳旅游 遵从自然(design with nature):旅游景观的设计首先考虑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师Ian Mc.Harg认为,每一块土地的价值是由其内在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人的活动只能是认识这些价值或限制、去适应和利用它,只有适应了才有健康和舒适。不仅要尊重自然的每一个因素,还要尊重自然景观的整体性、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和独立价值,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这样才能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西蒙:我们实现的最伟大的进步不是力图彻底征服自然,不是忽视自然条件,也不是盲目地以建筑物替代自然特征、地形和植被,而是处心积虑的寻找一种和谐统一的融合。 尊重自然的独立价值:例如泰山就有“树当道者不伐,石当道者不搬”的圣谕——尊重自然独立价值的有力表现。 遵从自然的根本内涵就是尊重自然规律:按照旅游景观设计所在地域的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 减少对自然的干扰:“生态旅游”的概念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提出。近三十年来,其内涵不断扩充,但有两个要点始终不变: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 一些自然保护区违反有关管理条例,在缓冲区甚至核心区内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有的只考虑商业需要,在旅游区大造道路、索道、宾馆饭店、停车场、桑拿、歌舞厅及人文景观,降低了植被覆盖率,破坏了自然美;规避生态灾害和生态危害的发生。 因地制宜:旅游景观的设计均是在一定的地段进行,并且是对地段进行有目的的改变。这就需要从浅层和深层认识区域的特征。浅层的特征是地域自然综合体的生态自然完整特征,譬如植被、气候、土壤和地形之间的和谐,旅游景观与周围自然景观的统一,建筑的

景观设计理念

如何看——视知觉如何表达——形式表达 设计的过程: 思维结构——视觉化表达(视觉语言形式)——视觉表达语言风格化 分析这个过程中的重点环节,从创作构思到形成视初觉感知的形式 三维设计: 2.5维设计——软装饰 2维设计——标志设计、VI设计、海报设计、二维动画、书籍装帧(编排设计)、广告设计(平面、杂志、报纸、插图设计) 国内:CI是企业将物的价值转化为信息价值的过程。 国外:发展至目前CI包括三个概念 MI:是指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哲学、经营理念、 BI:是指员工的行为规范,行动准则 VI:是指企业的视觉规范系统。三部分是一个互动的有机体共同发展CI功效。 1956年,世界CI史上重要的全面规划实行CI案例是IBM。 垂直线:表示无限最暖和运动的最简洁形态 对角线:包含了寒冷和暖和和无线运动的最简极形态。 外界信息刺激输入 基本心理特征:购买心理、使用心理 需求刺激——认识问题——查询问题——评价选择——购买行为——信息反馈 产品评价:产品选择、品牌偏好 购买特征:时间、数量、产品潮流、购买地选择 基本特征设计过程心理 准备 社会文化心理酝酿 明朗 个性心理情绪检验 设计者决策结果:概念、草图、效果图、模型、产品、包装、广告设计、环境设计 可持续设计(绿色设计、生态设计) 设计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重大命题的对策要予以足够的关注,这里面涵盖了生态、环境、健康、生活方式、社会服务网络和新的价值观的探讨。 1、技术功能方面的可持续(产品) 节能、环保材料、省耗材、低耗能,垃圾成为未来设计的原材料,让设计成为减少垃圾的手段。 2、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产品) 传统生活方式,文化精神深层的当代化发展。 3、管理模式的可持续性(服务系统) 建立新型互助的网络,建立良性循环体系(如何创新型社区)

园林景观设计的5大基本理念

园林景观设计的5大基本理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园林景观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人们的生活,因而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设计理念对园林景观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影响到园林景观的发展。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园林景观设计的五大基本理念。 园林景观设计是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以实用功能为目的再创造。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从一开始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每一种艺术思潮和艺术形式都为设计师提供了可借鉴的艺术思想和形式语言。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必须考虑园林景观的使用功能和艺术性。 园林景观设计既然是艺术,就要有一定的时代性。在在园林景观设计上必须把握住那些相对稳定而不变的设计元素,并能接受新的设计元素,包括新理念、新材料,紧跟时代的发展。事实上,要设计一个好的园林景观,不管其形式有多么新颖,如果没有传统的精华,没有未来的展现,就很难能成为打动人心的艺术珍品。 园林景观设计离不开生活,并与历史和文化相联系,成功的作品都离不开文化元素。我们要接受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结合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进行创造,以促进中国具有世界性、有中国艺术特色的园林景观设计学科的迅

速形成。 人性化设计理念就是以人为本,设计师从关注园林景观转移到关注到园林景观的使用者上来,以设计出更人性化、使用更便利、使人愉悦的园林景观为重要目标的设计思想。使人愉悦是人性化设计的审美原则,使用过程中使用者感受到设计的精巧而产生愉悦感,同时,将这种愉悦感升华为一种审美意象,从而真正体现出设计为人、以人为本为中心的人性化设计思想。 当今工业化、现代化的狂热发展,使生态环境逐渐恶劣,将园林景观设计的工作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将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始终穿于设计中。考虑园林景观环境对人心情的影响力,注重实用、生态、功能、观赏性紧密联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景观生态设计理念的运用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环境污染。能源紧缺。资源浪费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有效地利用一切资源,建立自然和人类永生共存。循环良好的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将是未来环境建设的主题。 生态设计是一种以现代生态学为基础和依据,生态理念贯穿设计全部过程,与生态过程相协调,设计本身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和破坏的设计思维方式。其特点是将景观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生物与生物以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使景观空间格局和生态特性及其内部的社会文化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达到景观的优化利用[1]。 景观设计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应用学科。与传统的景观设计相比,景观生态设计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建立生态功能良好的景观格局,可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再生,减少废物的排放,从而增强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2]。 今天人类活动对自然景观的影响日益加剧,人类的足迹无处不在,自然中原有的生态平衡关系日渐受到破坏,直接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将生态理念引入景观设计,为其提供一种新的设计模式,具有相当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生态理念的培养 贯穿生态理念的景观设计是设计师对社会负责对人类负责的设计表现,从生态学出发,结合传统的审美观念,人类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探索,不断美化和改善自然环境,促进社会持续稳定向前发展,为自身造福对于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生态理念的培养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1重视高校景观教育,加强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 高校景观教育不仅要加强美术学科的基础性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多学科综合能力,从地球生态的角度来看待所学专业,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与相关学科的联系。行为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生态学应当作为景观设计专业学科必修的基础课程,比如我们设计了一个公园,公园内垃圾桶的放置,如果不从人的行为心理学和人体工程学角度考虑而随意放置,游人很可能会随处乱扔垃圾,那么这个设计就谈不上环保,更谈不上生态,也就是说设计本身没有考虑生态因素,那它的合理性也是空中楼阁,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因此各类高等院校景观设计专业制定符合当前实际的教学大纲,加强景观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升景观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带动景观设计学科走可持续的。生态的设计道路,已迫在眉睫。 同时,培养优秀学生离不开优秀师资队伍,目前高校景观专业师资水平普遍提高,教师队伍不断在扩大,尤其一些归国留学人员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国情建立了相应的景观设计知识结构体系,一部分人员在倡导生态设计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是生态理念不是一句话或一篇文章就可以解决的,它有待于我们乃至全社会,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其中景观设计师应当起主导作用,将生态理念真正付诸于实践,真正体现在我们的设计当中。 1.2提高全民素质,共同促进景观设计学科持续健康发展

景观的概念与效应

景观的概念与效应 杨 帆 (国家林业局中南院,湖南长沙 410014) 摘 要:分析了景观及相关概念的关系,介绍了景观构成的内容和结构,并论述 了景观效应中境界、意境、人景效应的联系,有助于加深对景观的认识,为设计中科学地运用景观效应打下基础。 关键词:景;景观范畴;景观构成;景观效应中图分类号:S759.9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3-6075(2000)02-0040-04 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是景观资源的调查、认识、评价、开发、组织。景观资源是由景观、景点、景物等组成的,这些概念都是由景产生的。因此,我们必须先弄清楚“景”及其相关术语的内函。 1 景的概念 什么是景呢?它是作为客观存在的物体,必须有可以引起兴致、意趣的光、形、色及其内函对人产生信息刺激,即客体除自然属 性外具有较多的社会属性,并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跃入人们的眼帘;其次是人们接受这种外部刺激时能够作出认识反映,在头脑中形成具有审美情趣反应的形体图象,才能构成“景”。所以,景是具有一定形体的外因和可以感知的内因所产生的刺激与反应,二者缺一不可。如张家界的金鞭岩,为高达300多m 的石峰,其高大挺拔,气势雄伟的形象,是景的外因。石峰的科学内含是石英砂岩经大自然千万年的风化所形成,石峰因形似古代鞭子而附会上秦始皇“赶山鞭”的神话传说等就是景的内因。 与“景”相关的有景物、风景、景象、景致、风光、景观、景色等概念,它们是由于景所处的环境和周围介质的变化,以及景的内函中所具有的色、象、趣等要素所引起的形式心理效应所产生的。景与所在大环境联系成一体构成风景、风光;在环境景物相互烘托下呈现的景物,常称作景色;景物随时空媒体的变化显现的风 貌称作景象;其所含情趣之多少称作景致;景观则泛指具有审美价值的景物。如金鞭岩石峰与岩下的金鞭溪,旁边的神鹰护鞭、醉罗汉石峰以及天空天象等环境联成一体就是风景;在溪流、树林、远山、天空等衬托下金鞭岩峰显示的雄伟秀丽便是景色;金鞭岩及环境随季节、晴雨、早晚时间变化所呈现的不同风貌,如晨昏的霞彩辉映、秋日的红叶点染、雾天的虚幻漂浮等就是景象;金鞭岩形似古代鞭子,隐含的神话传说及游人因此产生的文化联想,便是金鞭岩的景致情趣。 2 景观范畴 风景景观的范畴包括景观资源、景物、景素、景观、景点、景区等概念。按照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的术语解释,其定义如下。 1)景观资源:指在森林公园范围内,可构成景观并具有观赏、文化、科考价值的一切资源,内含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如张家界的峰林、幽谷、森林、野生动物等属自然景观资源;朝天观、清风亭、六奇阁等建筑及区内的神话传说属人文景观资源。 2)景物:指具有观赏、科学文化价值的 ? 04?第19卷第2期2000年5月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CEN TRAL SOU TH FOREST INV EN TOR Y AND PLANN IN G Vol.19 No.2 May.2000

现代景观设计理念解析

现代景观设计理念解析 景观,作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提高和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现代景观设计需要以人为本、可持续的绿色景观生态理念为指导,结合先进科技与潮流艺术,以中西文化特性为基点,从人的物质精神需求层面深入分析调整设计思路。 目的明确以人为本 "环境设计的目的,并不是让设计师们"艺术地"表达自我,设计师的满足感应当来自鉴别和解决实际问题。设计的目的就是创造为使用者着想的环境及其组成部分,设计由使用者作为主导,设计师不过是代其行事而已。"现代设计已由以艺术家作为设计已由设计师为主导变成了已使用者为主导,成功的进行了角色转换。这是个巨大的进步,是对于"以人为本"的最好诠释。随着社会文明进步,以人为本思想得到了广泛传播,无论是人们的衣食住行,还是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都得到了广泛的解放。人性化设计无疑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最好体现。 设计"以人为本"理念更大程度的体现在设计细节上,如各种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程度,尺度掌握,材质选择等。景观设计在元素构成应体现人们物质、精神两方面的需求,景观设计应美观、大方、具有吸引力,各类设施充足完善以满足人的活动需求,让使用者有保障感和

安全感,尽量满足最使用该场所的群体的生理、心理需求。同时,还应该考虑到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和残疾人使用的设施与环境,融入一些使用者可以参与和创新的景观设施或景观小品,发挥使用者的参与性。 可持续的生态的设计观念 众所周知以自然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为基础的设计将有助于全球自然系统的健康和生态系统完整性的营造。当今景观设计的观念将会是在能够尽量保持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进行人工景观的营造,尽量不破坏原有的自然景观生态系统。人工景观设计方面,如在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上,可将水资源进行循环使用,城市广场景观增设雨水收集器,将雨水收集过滤后进行灌溉或用于广场喷泉水源;居住环境的中水处理利用,可以更大限度的节约水资源。在建筑空间中多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尽可能的利用自然采光,利用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的生活生产需求。设计建筑样式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夏季依靠植物对阳光的遮挡达到降温的效果,冬天让更多的阳光照射,使用热传导率高的材料使建筑物取得更高的温度,以减少对煤炭、电力方面的需要,达到节约非可再生能源的目的。 科学性和艺术性相结合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教授说:"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著名艺术家吴冠中教授说:"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材料在环境艺

《从概念到形式》读后感

从概念到形式读后感 对于设计师来说,一个很令人头痛的事就是把概念转化为特定的、详细的空间组织形式。《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提供的一些生动、实用的技巧,能把这一转化过程变得更加容易,使之更富有成效。《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中提供的方法在传统的和非传统的景观设计中得以印证,为设计思路和方案图提供了概念和哲学方面的基础。里德利用几何图形和自然图形色画出最终的设计方案。 《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以生动形象的风格,使得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这一转化过程变得切实可行。因此这是设计师应用快速、简便技巧进行设计的实用性工具书。里德的这些设计手法无论是对室内空间设计,还是室外空间设计,都饱含了引人注目的、有价值的、可操作性的闪光点,这使《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成为风景园林师、建筑师、景观规划设计师及相关学生的理想参考书。 本书系美国景观的权威机构--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协会组织编写的景观设计书籍,作者结合多年的设计经验,用新的视角重点介绍一些实用的设计方法,是国内景观设计师较理想的参考资料。本书适用于景观、规划设计人员及相关大中专学生。地形是室外环境中的基础部分。他链接景观中所有因素和空间主线,从面使他们一直联系到地平线尽头或水体边缘。地形的作用如同建筑物的框架,地形能系统地制定出环境的总顺序和形态。其他因素被看作叠加在这构架表面的覆盖物。地形还可作为其它设计因素布局和使用功能布局的基础或场所,它是所有室外空阅相用地的基础。平坦地区常具有-种强烈的视觉连续性和统一性。平坦,起伏平缓的地形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轻松感,而陡峭、崎岖的地形极易在空间中造成兴奋和放纵的感受同样,人所站立的地表面倾斜度也会影响空间气氛。一个人站在平坦地面上时比站在斜坡上略到更安全、更轻松。斜坡地而使站立在感到不舒服,并易使他不断滑动路基平整乃风景园林设计不可分别的一部分,因此,它必须在平面图上与功能和形式分布一样,同时受到周密的考虑。没有经验的设计师往往在总形状和位置已定形后,才对路基平整加以考虑,这种倾向显然是不正确的,它往往会给设计过程的后期带来麻烦。地形可通过各种途径来加以归类和评估。这些途径包括它的规

景观设计主题与概念

景观设计主题与概念【公园篇】 湿地公园 与鱼共乐,忘情山水——无锡五蠡湖 生长型的湿地——新疆克拉玛依东湖公园 以力学策略为向导的Xochimilco生态公园 “边界共生”——沈阳浑河湿地公园 现代简约风的典范——悉尼5号湿地生态设计与景观设计 水力设施与园区景观和谐共处——查普尔科湖百年纪念公园 旋转、继承——Laagland公园 互动式的流水景色——默塞德公园 “地球天书”——大鹏半岛地质公园 修复与保护——铁岭莲花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二期设计方案 穿越时空的绿廊——张家口城西河湿地公园 蓝河之心——石河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梦幻中国风——光明新城中央滨河公园 滨水公园 漕运文化与当代生活的交融——京杭大运河北京通州城市段 滨海旅游风情带——南澳月亮湾海岸带景观改造深化设计 蜿蜒的生态景观——多伦多当河下游滨水公园 “人在画中以作画”——内蒙古锡林浩特锡林湖景观规划 雄鹰落地,诗意飞行——天津空港加工区东西湖及中心广场景观

江山依旧多娇——融侨?淮安环岛公园景观设计 城市与艺术,运动与生态——融侨公园景观设计 都市活力长廊——融侨江南水都?南滨江景观设计 极简风格与历史轨迹的统一——悉尼Pirrama公园 再造城市滨水景观:东莞石龙绿道公园设计 多种唯一性原则——福州滨江马尾东江滨公园 “绿色海洋”的农耕景观——河北省徐水县滨河公园 都市生态商务花园——重庆永川兴龙湖总体景观概念规划 “一心、一岛、一环”——东营荟萃园 大地艺术式的造景——江宁河定桥城市公园 网趣生境,荡漾乐活——吴江市顾家荡景观方案设计 飘落的“绿色丝带”——波托马克河滨水公园 美学式滨水设计——东南佛斯港湾滨水公园一期工程 环境正义的呼唤者——猎人角滨水公园 对大地的记忆——长崎海滨公园 水边的梦幻桥——里肯公园 城市复兴的完美畅想——BP公司遗址公园 移动公路,靠近自然——哈德逊滨河公园南区总体规划1-4期 漂浮的花园——永宁公园 滨水之上的一片绿洲——Light公园 城市前沿的草坪——巴尔的摩内陆港西岸公园 经典都市奇迹再现——Queens West滨水公园总体规划&Gantry Plaza State Park(一期工程)几何形状定义的休闲空间——Union Point滨水公园 现代元素与历史元素的纽带——喀什哈马海滨公园 机场跑道上的全新地貌——希腊Hellenikon城市公园

园林设计说明说课讲解

三、设计主导思想: 本次绿化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使环境成为公司文化的延续。其设计特点有: 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厂区员工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 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厂区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3.厂区之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4.绿化景观设计围绕我厂文化的内涵,营造出“五境”即“品味高雅的文化环境,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充分体现出####电力有限公司的景观特性。 四、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 “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要有利于全厂工作环境,减少建设中的种种矛盾,提高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 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工厂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立地条件。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纵观古今中外的庭院环境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五、具体设计: 通过对主导思想的把握,本次景观设计中我们将整个厂区划分为四个分区,包括办公楼前入口广场、办公楼后中心花园、生产作业区及厂房周边环境。在此,我们设计了两套方案,供业主选择。 (一)入口广场区:主入口广场占地近10000平方米,位于主入口至办公楼之间,这里与城市道路紧密相连,它不仅是本厂职工上下班的密集地,也是外来客人入厂的第一印象场所,是我厂对外的一个形象展示。 方案一:设计采取简洁、大方的设计思路。入口两侧绿化采取有层次的种植,使景观在统一中求变化。大面积色叶植物的栽植在丰富植物色彩的同时寓意我们的事业蒸蒸日上。前广场以花钟、足迹、开屏广场、中心主题雕塑为轴线,沿着人行的过程自然形成一条景观轴线,凸现建筑的主体性,在空间上采取了“先收后放”的形式。花钟是以植物塑造为时钟,给人以惜时的警示。沿着轴线,在花钟与开屏广场之间布置了“脚踏实地”石,顾名思义,体现出我厂工人兢兢业业,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开屏广场象征我厂发展前景的广阔,中心我

《园林景观设计 从概念到形式》读书笔记

——《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读书笔记 摘要:对于设计师来说,一个很令人头痛的事就是把概念转化为特定的、详细的空间组织形式。《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提供的一些生动、实用的技巧,能把这一转化过程变得更加容易,使之更富有成效。《园林景观设计:从概念到形式》中提供的方法在传统的和非传统的景观设计中得以印证,为设计思路和方案图提供了概念和哲学方面的基础。里德利用几何图形和自然图形色画出最终的设计方案。 1.矩形模式: 迄今为止矩形是最简单和最有用的设计图形,它同建筑原料形状相似,易于同建筑物相配。用90°的网格线铺在概念性方案的下面,就能很容易地组织出功能性示意图。通过90°网格线的引导,概念性方案中的粗略形状将会被重新改写。这种90°模式最易与中轴对称搭配,它经常被用在要表现正统思想的基础性设计。矩形的形式尽管简单,它也能设计出一些不寻常的有趣空间,特别是把垂直因素引入其中,把二维空间变为三维空间以后。带等高线的曲线90°矩形网格,与直线形的建筑物边界和主动娱乐空间相适应。 2.三角形模式: 45°/90°:重视其模块并注意对应线条之间的平行还是很重要的。三角形模式带有运动的趋势能给空间带来某种动感,随着水平方向的变化和三角形垂直元素的加入,这种动感会愈加强烈。能与建筑物保持稳定的连接,也能同跳动的环线相融合。适应于建筑物边界。软质外边界的弯曲线45°/90°网格线,适于人行道和车行道。注意事项:当45°或90°改变方向时,向内的转角应该是90°或135°。 30°/60°:可尝试用六边形来组织空间。根据概念性方案图的需要,可以按相同尺度或不同尺度对六边形进行复制。当然,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把六边形放在一起,使它们相接、相交或彼此镶嵌。为保持统一性,尽量避免排列时旋转。 3.圆形模式: 基本的模式是不同尺度的圆相叠加或相交。当几个圆相交时,把它们相交的弧调整到接近90°,可以从视觉上突出它们之间的交叠。避免两圆小范围的

古典园林设计说明书

古典园林设计说明书 基本概况 益阳市位于资水尾闾,洞庭湖南缘,东经112°30‘,北纬28°36’。城区6个街道办事处,面积23平方公里;郊区2个镇、7个乡,面积360.18平方公里。资水顺势由西向东穿越城区流经8公里,将全城分南北两半。1974年12月31日益阳资水公路大桥建成通车后,已将城区南北两片连成一体。1985年5月修建了宽45米的朝阳公路,1991年又成了朝阳综合经济开发区,它将会成为未来益阳市最繁华、最富有现代化气息的中心市区。 益阳市依山伴水,风景秀丽。古木环抱的会龙山,碧波荡澜的秀峰湖,荷花飘香的鹅羊池,郁郁葱葱的青龙洲,簿火舞会和帐篷宵夜的度假村,还有玲珑精巧的裴公亭,雕梁画栋的白鹿寺,亭亭玉立的三台塔,云树掩映的栖霞古刹,交相点缀,使古城增添景色,已成为游人向往的旅游之城。本次规划的鹅羊池鹅羊池位于资阳城区,三益街和广场路由南至北从鹅羊池水域穿过,将池分为东池、中心池和西池,鹅羊池总水域面积88亩。 历史与现状 历史: 鹅羊池处在益阳市古城中心。古时,这里曾是一片荒芜的河洲,河洲是沼泽地,水草芜杂。到明朝末年,有位叫吉藩庄的人,在荒洲开辟十余亩地,形成一处湖泊,作为饲牧鹅羊的场所,后人称为鹅羊湖。清朝以后湖面缩小,遂称鹅羊池。古时的鹅羊池上通金花湖,从接龙(城)堤诸水汇入,东入马良湖,从贺家桥注入资江。古时,在鹅羊池西北侧,邑人修建白骨塔一座,专门入殓无名尸骨。池南侧后建一条窄狭深巷,称呼为古道街,是有钱人休闲消遣的场所。由于池南一线成街市,池水入资江处不畅流,致使池水严重污染。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五一西路扩建,鹅羊池得到整修,在上、中、下三池四周砌驳岸,在北侧修建一条排污水的暗沟,让池水变得清澈。沿池修建麻石护拦 ,植种樟树、梧桐树。南侧一线,建有商业街。第三池植荷莲,衬映出鹅羊池飘香景色。近年来,古道街仿建一新。这样使鹅羊池旧貌换新颜,成为市区居民休闲的场所。鹅羊池总面积43.4亩,三池呈椭圆形。池北依五一西路,北邻沿池路,东起幸福路,西抵向仓路,中间有广场路,三益街穿池而过。池北岸,是党政机关所在地,体育场,邮政电信及新建的民居商业楼,正对池面而向。鹅羊池,是嵌印在古城区的一颗璀灿的明珠。 现状: 由于上世纪90年代,鹅羊池南侧一线建成小商品市场,造成鹅羊池水严重污染,而且其品质较差而日渐衰落。今年,资阳区委、区政府决定结合旧城改造,对鹅羊池进行景观改造建设,并拆除了鹅羊池小商品市场所有商业铺面。随后,有关部门提出了鹅羊池景观改造建设的三套初步方案:一是以陆地为主,将三个池全部填作绿化广场;二是以水面为主,在尽量保持原有水面的基础上,增加部分公共活动空间;三是水陆结合,把中间水池改造为绿化广场。之后,市规划局和资阳区政府专门就鹅羊池改造方案举行了听证会和专家咨询会。市规划委员会专门就鹅羊池景观改造方案召开了例会进行审查。原则同意以第三方案为基础,结合第二方案进行修改。现在,改造方案已经基本敲定,只有个别细节正在进一步完善中。 设计宗旨及设计原则 宗旨: 造就城市节点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为城市居民及过往行人提供一处休憩、游赏、观景与交流的场所。 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中的形式语言

景观设计中的形式语言 [摘要]形式,是视觉设计存在的方式,是我们把握其风格和特征的关键因素,所有设计思想均通过形式才能表达出来。 景观设计中的形式语言,其含义主要可以从两个彼此相关的方面来说明:一方面是构成形式语言的物质和技术部分;另一方面是从景观形式总来源中汇集起来的思想、形象和概念。 我个人认为,除去技术层面不涉及,作为一个景观设计师更注重的是思想、形象和概念这一方面。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可见的和不可见的。 [关键词]形式语言景观设计 一、形式语言的概念 不同的科学领域对形式语言的解读也存在差异。通常意义的形式语言指的是:按一定规律构成的句子或符号串的有限或无限的集合。而对于艺术这门感性学科而言,这样纯理性的解释显然是无法说服众多艺术眼光审度的。在绘画中的形式语言,就是在自然物的万千变化中寻找视觉上的秩序化,并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去。这样的解释似乎对于我们想要寻求的正确答案更近了一步。 二、景观设计与形式语言 形式,是视觉设计存在的方式,是我们把握其风格和特征的关键因素,所有设计思想均通过形式才能表达出来。 景观设计中的形式语言,其含义主要可以从两个彼此相关的方面来说明:一方面是构成形式语言的物质和技术部分;另一方面是从景观形式总来源中汇集起来的思想、形象和概念。 我个人认为,除去技术层面不涉及,作为一个景观设计师更注重的是思想、形象和概念这一方面。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可见的和不可见的。 三、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形式语言 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

植物景观设计中常见色彩设计主题

植物景观设计中常见色彩设计主题 依据常用的园林植物的主要色系,分为6种最常见的主题来介绍植物景观设计的色彩运用。 1、白色主题 所谓白色植物,此处主要是指其观赏特性由白色或近乎白色的植物器官来体现。许多植物的花、果、叶、干为白色或近乎白色,观赏价值很高。白色是色彩王国中的中立者,歇茹尔色彩调和理论中认为,当两组色不调和时,在其间插入白色、黑色或灰色一般均可获得调和,由于自然界真正的黑色和灰色的植物是没有的,因此一般利用白色系植物来协调植物景观色彩。白色亦属冷色调。在鲜花丛中点缀,只能点缀数朵白色,花境显得清新而富有生气,平衡并不受影响。在设计宁静的环境时,要注意在完全光照下,白花由于自身的光亮而会令人迷离。在荫蔽处白色有着无可比拟的魅力,它使阴暗的花境变得明亮起来,其作用妙不可言。在庭园设计中,用白色布置晚间活动场所或作路边引导配置以预告路界。 2、绿色主题 在色彩应用在植物景观设计时,我们首先想到的绿色。一切色相均有暖色和冷色之分,而色相中的绿色,在温度感觉上居于暖色和冷色之间,温度感适中,并且绿色是园林景观中的主要色相。在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各种色相同绿色的组合,营造不同的冷暖效果。如在隐蔽地区使用柠檬绿和黄绿色,可为幽暗的空间增添更多光彩,削弱黑暗给人

的压抑感。不管任何季节,植物都不会缺乏绿色,在植物色彩中它是绝对的主角。虽然由于季节和光线的原因,植物的绿色也会有深浅、明暗、浓淡的变化,但这些绿色也只是存在着一些明度和色相上的微差,当作为一个整体而出现时,是一种因为微差的存在而产生的调和效果。所以布置植物材料尤其是大面积时,要以绿色为基调。当我们布置花坛时,绿色的叶由于明度较低而会作为"底"出现,彩度和明度较高的花朵作为"图"而跳了出来,这时,绿色的基调效果会有所减弱。 3、黄橙色主题 既有冷色调又有暖色调的黄色,其范围从酸性黄色至金色。与其它颜色一样,在黄色色调范围两端的颜色难以搭配。黄色和橙色的柑桔属植物和地中海植物搭配种植,使花境显得热烈而欢快。用蓝色调的棚架作背景或在花丛中放置数盆浓亮蓝色的花,可达到意想不到的观赏效果。全黄花境的设计比较容易,因为一年中开黄花的植物很多,加之还有很多黄色叶的植物。但是与大多数的颜色一样,黄色也有不足之处,在完全光照下,全黄花境色彩太浓,给人以超重的感觉。可以用深蓝紫色花和鲜红色花及浓绿色叶和淡灰蓝色叶作补色,使色彩协调,给人清晰自然的感觉,或用红色、橙色和青铜色作补色,给人以热情和温暖。 4、红色主题 红色是花园所有色彩中最具支配性的颜色,常以单色的形式出现。例如,应用于格架之上由红色藤本月季形成的花瀑能够吸引人们的视线并成为一处控制性主景,同样生动的色彩用于宅园可以使整个植物景

(完整版)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 1、景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 公园作为划分城市功能结构与空间布局的结构单元,随着城市不断地扩张开发、结构的调整,城市公园的功能作用越来越重要。在公园建设中,要善于利用城市原有的地理地貌、人文景观、水系和植被等客观条件,使公园景观与城市各个空间相互融合渗透、优势互补、和谐统一。所以,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景观的空间结构特点,尽量创造一种让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的意境。此外,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还要提倡景观与周围建筑的协调一致,通过垂直层次的植物群落和衬托出地势的变化,使其成为整体景观的一部分,同时还可以借助于建筑的颜色基调丰富景观空间上的色彩,使得整个景观充分体现了自然和谐的设计主题,创造公园新空间。在公园景观设计中,还要注重景观设计与城市的良好的互动关系,公园是个开放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熔炉,而不是一个固步自封建筑小品,景观设计必须关注公园与周边街区在空间方面的开放、功能设施方面的共享和文化取向方面的一致,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公园的使用价值、观赏价值,与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基调相呼应。在城市不断发展可谓是寸土寸金的今天,城市公园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空间,在景观设计中要合理利用城市可以利用的道路、站台、排水沟、集市等空间,使其成为公园景观可以利用的一部分。综上所述,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开放空间,与传统公共空间构成要素相比,其外向型的空间风格和生活化公共空间之间的综合化、

多样化将吸引尽可能多的使用者,并随时代变化而不断更新。 2、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特色 每座城市都有其特定的地域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在进行公园景观设计的时候注重城市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再现,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情、宗教信仰、历史古迹等融入景观设计之中,突出公园景观的地域文化主题,使其彰显独特的个性与魅力。把握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重视对景观的建设与城市旅游开发的结合,以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为基调,将城市"和谐可持续的发展"主题融入公园景观设计中,从而将城市打造成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和艺术氛围的旅游景点。 3、体现人性化 在景观设计中,突出人性化是公园景观设计的一个趋势,社会的进步推动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公园景观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对公园景观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公园景观设计时,必须突出"人"的价值,全方位、多层次的从人性化角度入手,整体上考虑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包含的各种问题充分分析和研究,使得景观设计和人们生活节奏和需求向协调,让人们在欣赏景观的时候感觉更加舒适,还能陶冶情操、缓解压力。还需要考虑人们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理特点,设置明确的功能分区,构建多层次动静结合的空间结构,从而更好地满足居民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此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还要顾及人的感官理性评价。充分利用景观设计出来能引起人们思维变迁

园林景观设计说明参考

园林景观设计说明参考 一、现状分析 二、设计依据 三、指导思想 四、总体特色 五、种植特色 六、具体景观分析 七、投资造价估算 目录 第一部分车站大道景观设计 一、项目概况 1、区位 2、基地现状 3、设计范围 二、设计依据 三,设计构架 1、指导思想 2、设计原则 3、设计理念 四、设计布局 五、种植设计 1、设计原则 2、具体设计 3、树种选择 六、照明设计 七、景观小品设计 八、无障碍设计 九、设施布置 第二部分车站大道沿街建筑立面整治规划 一、存在问题 二、沿街建筑分类 三、整治对策 1、已建成建筑的整治 2、在建建筑的整治 3、未建空地的整治 4、需改建旧宅地块的整治 第三部分 附件:温州市规划局关于车站大道整治规划说明第四部分附图 1、总平面彩图1:1000 15 铺地设计详图 2、总平面图1:1000 16-21 环境小品设计详图

3、分析图1:2000 22 市府路口景观效果图 4、道路断面1:200 23 城南大道路口景观效果图 5、沿街立面1:200 6-9 节点详图1:500 10-13 绿化详图1:500 14 隔离带设计 第一部分 车站大道景观设计 一、工程概况 1.区位:温州市车站大道位于温州城市中心,是规划建设中城市中心区西侧边界,整体呈南北走 向,南到火车站,北至江滨路。 2.基地现状: 车站大道道路两侧地块分四种情况:A类:新建地块:90年代以后建成的建筑,较整洁美观。B类: 已批未建或在建地块:部分未建地块旧房未拆迁,较杂乱;部分为已拆迁的空地,场地内较脏乱。 在建地块部分基地围墙较整洁,无占道;部分基地围墙、建材占道;另有部分基地虽无占道,但场 地外观不整洁。C类:需改善的地块:大多为70-80年代建成,建筑整体性较好,但外表陈旧,部分 建筑防盗窗罩及底层商铺乱设,破坏立面效果。D类:未改建的地块:分三类:一类为旧房:相当 杂乱、破旧;一类为空地:较脏,有些堆满垃圾;一类为违章棚屋:脏、乱。道路红线内:存在部 分路段架空电线等未入地,部分公交停靠站破损及人行道北临时绿化占用、不成系统等问题。 3.设计范围:本次景观设计范围为南起疏港路火车站、北至江滨路火车站,总长 4.12km,宽50m的 道路红线,以及两侧建筑后退道路红线>10m的用地。设计重点在从人行道至建筑物临街面15.5m之 间,还有车站大道与市府路、城南大道、学院路、黎明路形成的几处景观节点空间。 二、设计依据 1、《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温州市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 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4、《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5、开发和管理部门提供的相关地形图、文字资料等 三、设计构架 1、指导思想 (1)景观设计与沿道路城市规划有机衔接,考虑本道路在城市中的地位、性质,其街景在风格上与城市设计相和谐,并与周边环境构成借景、对景等景观效果。 (2)与沿街建筑性质、功能结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