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至第四章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至第四章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至第四章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至第四章测试题

高一生物第一至四章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小麦的遗传信息储存在于它的

A.DNA分子,在细胞核中

B.DNA分子,在细胞核和细胞质

C.DNA或RNA分子,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D.DNA和RNA分子,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3、右图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m为胸腺嘧啶,则b一定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

B.若m为胞嘧啶,则为a为核糖或脱氧核糖

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D.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4、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其水解后共产生了下列3种氨基酸: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1个该肽链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 B.合成1个该肽链分子同时将产生5个水分子C.1个该肽链分子中存在1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羧基

D.1个该肽链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1个谷氨酸

5、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越冬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 B细胞中自由水含量降低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C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向是高浓度溶液到低浓度溶液 D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7、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用实验材料均较合理的一组是

A.韭菜叶、豆浆、大豆,洋葱鳞片叶肉表皮

B.梨、鸡蛋精、花生子叶,人口腔上皮细胞

C.苹果、花生子叶、大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D.番茄、豆浆、花生子叶,人口腔上皮细胞

9、实验测得小麦、大豆、花生三种生物干种子中三大类有机物含量如下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选用花生检验细胞中有脂肪存在时需要使用显微镜

B.向小麦种子的研磨滤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就会呈砖红色

C.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大豆组织样液中存在蛋白质加热呈蓝色

D.萌发时相同质量的三种种子需要的O2量基本相同

1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上蛋白质含量相似 B动物细胞的形状主要由细胞骨架决定

C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降解所吞噬的物质

D细胞液又称细胞溶胶,主要成分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等

1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 B.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

D.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

13、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 B.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类物质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C.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D有内质网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

14、下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结构①和④都存在碱基A和T的互补配对

D.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15.右图为某种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细胞不可能取自茎尖分生区和根尖成熟区

B.具有该细胞的生物的遗传物质共有5种碱基

C.该细胞与细菌细胞的最显著区别是具有④

D.该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能表现出全能性

16、下列有关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分解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B.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

C.中心体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D.酵母菌细胞不具有染色体,其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

17.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没有体现在?

A、使核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不受细胞质的影响

B、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点

C、使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区域化

D、在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等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18.右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

确的是

A.a过程与膜内外物质的浓度无关 B.b可表示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

C.①与细胞间识别和免疫密切相关 D.②和③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19、在哺乳动物受精的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将其头部钻入卵

细胞中,与卵细胞发生结合,当一个精子进入后,细胞发生变化,不再让其他

精子进入。这一现象体现出细胞膜能够

A.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卵细胞摄入所需要的精子

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0、图a和图b是某细胞结构不同放大倍数的模式图,图b中的①一⑧是细胞内的相关结构。下列关于此图的叙

述,正确的是

A.图a可能是洋葱的根尖细胞

B.细胞的渗透吸水能力与⑤内溶液浓

度有关

C.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是③

D.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①②④⑥⑧

2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和分泌过程中要跨过0层生物膜

B.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后进入细胞质要跨过4层磷脂双分子层

C.水稻叶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被同一个细胞利用要跨过4层生物膜

D.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O2被相邻细胞利用要跨过6层磷脂分子

22.将新鲜马铃薯切成5cm的粗细相同长条,再将它们分别放在浓度不同的蔗糖溶

液中,4h后测量每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马铃薯细胞液的平均浓度约为25g·L-1

B.当溶液浓度为40g·L-1时,细胞开始发生质壁分离

C.在溶液浓度为30g·L-1~90g·L-1的范围内,细胞壁也有一定程度的收缩

D.在溶液浓度为50g·L-1,细胞均因过度发生质壁分离而死亡

23.实验研究发现K+、Na+均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构成的人工质膜。缬氨毒素是一

种脂溶性抗生素,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如果在人工质膜中加入缬氨毒

素,K+可以通过人工质膜。下列判断错误

..的是

A.缬氨霉素的作用类似于载体蛋白B.缬氨霉素与离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C.实验证明人工质膜有选择透过性D.K+通过人工质膜的方式是主动转运

24.科学家利用酵母菌突变体(下图中A型~E 型)研究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以及与分泌相关的基因,揭示了囊

泡运输的过程。野生型酵母菌能正常进行分泌蛋白的分泌,突变体由于基因突变,内膜结构不正常,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下图中,能表示内质网膜结构不正常导致分泌过程出现障碍的是

A.A型、C型 B.A型、B型 C.B型、E型 D.D型、E型

25.右下图为细胞膜结构图,其中a和b分别代表不同分子或离子进出细

胞膜的方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癌变时③的含量减少

B.免疫抑制药物可作用于①而使器官移植的成功率明显提高

C.运输b的方式可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性

D.如图示为根细胞膜,则a、b可分别表示H2O和NO-3

二.简答题

1.下图A、B、C、D表示生物大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依次写出上图中X、Y所指示的元素:X为________________,Y为__________。

(2)大分子物质A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其彻底水解产物是__________。若要观察A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可选用试剂__________。

(3)B具有多样性,从b分析是由于。

(4)物质D为____________,其在细胞膜中的分布部位是__________。

(5)通常情况下,同一个人的肝细胞与骨骼肌细胞中A相同吗?为什么?

2. 如图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填标号,横线上填名称)。

(1)夏季白天此细胞能进行下列各项生命活动中的________。

①光合作用②细胞呼吸③细胞增殖④信息交流

(2)若该细胞是西瓜果肉细胞,则色素主要存在于。将该细胞浸

泡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出现质壁分离,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代

号)内的液体浓度________。Mg2+ 进入细胞时所需能量主要由________(填代号)提

供,用显微镜对其观察时,需用________染色。

(3)若将该细胞放入含3H标记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中进行组织培养,所形成的愈伤组织细胞中,含3H 标记的细胞器有。

(4)要在显微镜下鉴别此细胞是否为活细胞,可采用哪些方法,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方法①,原理

方法②,原理

3.下图中A~E是从几种生物细胞中分离出来的5种细胞器,①~④是从这5种细胞器中分离出来的几种有机物(①

④只表示某有机物的局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细胞中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先将

________________,获得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他物质组

成的匀浆,再用方法获得各种细胞器。

(2)①~④中属于生物大分子的是________。

(3)5种细胞器都有的有机物是[ ]________,将其彻底

水解需要的酶是______。

(4)具有①结构的物质存在于[ ]________中,提取它所用的溶剂是________,分离它的方法是________。

(5)能够合成③物质的细胞器有[ ]________、[ ]________。

4.(8分)图甲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表示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关系及其功能,其中C、D、E1、E2为小分子化合物,F、G、H、I、J均为高分子化合物。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有的细胞器有(写数字),光照充足时,该细胞内[⑩]产生的气体

的去是。下列对⑥、⑩两种细胞器共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都有双层膜和基质②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③都与能量转换有关

④都含有DNA ⑤代谢过程中都有[H]产生⑥都普遍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

(2)A、B细胞中可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细胞器有(填序号),碱基互补配对现象发生在乙图(字母加箭头)过程。

(3)图乙中控制生物性状的物质是F, E1与E2的区别是 ___ 。

(4)美国某研究小组最新发现当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合成了反义RNA,该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使细胞发生癌变。

5.气孔是植物叶片表皮上成对的保卫细胞之间的孔隙,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和控制蒸腾作用的结构。

下图是一种有关气孔张开调节机理的简图,请据此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是引起气孔张开的非生物因素之一。

(2)保卫细胞吸水膨胀到一定程度时不再吸水,制约保卫细胞继续

吸水的细胞结构是。

夏天中午气孔关闭的直接原因是保卫细胞,从而导致保卫

细胞和叶肉细胞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

(3)若将菠菜叶片放入0.3 g/mL的蔗糖溶液中,气孔将

会;若将其放入pH=7的溶液中(此pH有利于促进

淀粉酶活性增大),气孔将会。

(4)已知某植物保卫细胞中有一种物质在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

蓝色,则当上午气孔张开时,保卫细胞中的该物质呈色。

气孔在白天张开的生理意义是

和。

6.(15分)下面甲、乙两图分别是

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

答:

(1)组成两种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

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

是。结构⑦中含有的元素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这两种细胞放入蒸馏水中,乙细

胞的变化是。

(4)若乙图所示的细胞是豚鼠的胰腺细

胞,提供含放射性同位素15N的氨基酸作为合成胰蛋白酶的原料,则放射性同位素15N依次出现的结构

(填编号)。

7.为探究温度对膜透性的影响,取质量和形态相同的两块马铃薯进行对照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如下: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20℃下马铃薯块质量增加,主要与细胞具有________(细胞器)有关。

(3)在40℃时,随着时间增加,马铃薯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膜的通透性增大、细胞内容物外渗造成的。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并回答问题:

实验原理:随膜的通透性增大,细胞内容物外渗,会使外部溶液的电导度增大。溶液电导度的大小可以用电导仪进行检测。电导仪非常灵敏,空气中的CO2、温度会影响测量结果。

实验仪器与药品:电导仪、恒温水浴锅、烧杯、量筒、洗瓶、滤纸、蒸馏水。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4只相同的烧杯,分别加入10 mL蒸馏水,编号为A、B、C,D;

第二步:取2块质量为10克且形态相同的马铃薯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三次,用滤纸将水吸干,再分别放入A、B两烧杯中,C、D烧杯作为对照;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1.5小时后取出烧杯中的马铃薯,使烧杯中的溶液保持或恢复至20℃;

第五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实验步骤中设计C、D组作为对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至第四章测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1-5BCDCC6-10BBCAB11-15BBADB16-20AACDB21-25ACDBA

答案:1、(1)N,,P N

(2)脱氧核糖核酸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甲基绿和吡啰红的混合染液

(3)b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4)糖蛋白细胞膜的外侧

(5)相同因为同一人的肝细胞与骨骼肌细胞都是由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来

2、(1)1、2、4 (2)[14]液泡 14主动运输 11健那绿

(3)4、11 (4)方法:观察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

原理:活细胞中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3、(1)细胞膜破坏后差速离心 (2)②④ (3)④蛋白质蛋白酶和肽酶

(4)C 叶绿体酒精、丙酮纸层析法 (5)A 线粒体 C 叶绿体

4、(1)①一部分被[⑥]有氧呼吸消耗,一部分释放的大气中①③④⑤

(2)③⑥⑩ E1→F→G→H (3)碱基组成不同,五碳糖不同

(4) mRNA 表达过程(或答翻译过程)

5、(1)光照 (2)细胞壁失水下降 (3)关闭张开

(4)蓝吸收CO2、释放O2 进行蒸腾作用

6、(1)O C C、H、O、N、P (2)吸水涨破 (3)按表格从上到下分别为④、⑨、⑥

(4)⑦→⑤→②(或⑦→⑤→②→①) (5)CO2→C3→C6H12O6[或CO2→C3→(CH2O)]

7、答案:(1)温度(2)液泡 (3)第三步:A和C烧杯置于20℃下;B和D烧杯置于50℃的恒温水浴中(只要答案合理均可) 第五步:用电导仪分别测量溶液的电导度,并记录

结果预测:B烧杯中溶液导电度减去D烧杯中溶液导电度的值大于A烧杯中溶液导电度减去C烧杯中溶液导电度的值(只要答案合理并与第三步的答案对应就可)

讨论:排除空气中的CO2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高一生物必修一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是具有半透膜②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下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1、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 (1)具有大液泡 (2)具有细胞壁 (3)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2、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1、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 (1)吸帐作用(未形成液泡)如:干种子、根尖分生区 (2)渗透作用(形成液泡) 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逆相对含量梯度——主动运输 对物质是否吸收以及吸收多少,都是由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2、比较几组概念 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散(扩散与过膜与否无关) (如:O2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 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又称为渗透 (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知识点汇总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要点导学】 一、种群特征: (一)种群密度 概念: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种群的个体数量/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具有一定的特点:①在相同环境下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差异很大。②同一物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量。 死亡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针对种群而言的,并非指种群中的某个个体,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出生率高于死亡率,种群密度要增大;死亡率高出生率,种群密度要降低。 (三)年龄组成: 1.概念: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年龄一般分为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丧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 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2.几种年龄型种群的特点 3.意义:种群的年龄组成,对于我们研究种群有什么意义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四)性别比例 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种群根据性别比例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雌雄相当,多见于高等动物;如:人、猩猩等 (2)雌多于雄,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鸡、鸭、猪等; (3)雄多于雌,多见于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如蜜蜂、蚂蚁等。 通过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进而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从而造成了种群密度的改变。 (五)迁出和迁入: 迁入:迁入个体使种群密度增加; 迁出:迁出个体多使种群密度降低。 类型 种群构成特点 发展趋势 图示 增长型 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 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 稳定型 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 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 保持稳定 衰退型 老年个体很多,幼年个体很少 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是具有半透膜②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下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中央液泡大小 原生质层位置

细胞大小 蔗糖溶液 变小 脱离细胞壁 基本不变 清水 逐渐恢复原来大小 恢复原位 基本不变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膜是由脂质组成的。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磷酸头部亲水,脂肪酸尾部疏水。 罗伯特森→暗亮暗→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统一结构 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 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糖蛋白(糖被)。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脂。

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4章练习

高一年级生物学科作业纸姓名日期5月6日班 级 )( 1、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物种、种群和群落的是①所有的朱槿②一片水田中所有的稻螟虫③一片农田中的所有水稻和杂草④一片森林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⑤南湖中的全部生物⑥某草原的全部羊群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⑤③ 2、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甲、乙、丙三种类型,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我国在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生育高峰,因此造成20世纪70年代初期人口的年龄组成成为图甲所示类型 B.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中该鱼种群的年龄组成成为图甲所示类型 C.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成为图丙所示类型 D.一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是稳定不变的 3、下图是某地区广东松的种群年龄组成调查结果,该种群的最终发展趋势是( ) A.该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为“J”型 B.种群密度下降 C.环境阻力不变 D.该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4、如图表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不能 得出的结论是( ) A.t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3B.t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4C.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S”型增长 D.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t时该鱼数量的两倍2

5、在营养、资源较好的培养基上接种少量细菌,每隔一段时间测量细菌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细菌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1 6、有一块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绵羊,有两户养的山羊,这8群羊是( )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两个种群 D.八个种群 7、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 A.某湖泊一年中鲫鱼新增加的个体数 B.一个池塘单位体积内的鲤鱼数量 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的乔木数量 D.池塘中的鲫鱼和水库里的鲫鱼 设计了四个调、某同学拟调查一个面积为100 hm8 ) 2的草地上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 查方案,其中最可行的是( A.计数该草地上该种植物的全部个体数目2样方,计数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1个1 mB.设置21 m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目C.随机设置2样方若干,计数每个样方中该种植物的个体数D.在该种植物密集处设置1 m2只刺9、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丘陵地区4 km区域中刺猬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0)只。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猬,第二次捕获40只刺猬,其中有标记的5.迁入率和迁出率影响该种群数量变化.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被捕获的概率基本相同 BA2/km.标记符号过分醒目可能增大刺猬被捕获的概率C D.该种群的密度大约是400只、下列104个种群不同年龄的个体数曲线图中,依次表示的是( ) A.甲、乙表示衰退型,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增长型B.甲表示增长型,乙、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衰退型.甲、乙表示增长型,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衰退型C D.甲表示衰退型,乙、丙表示稳定型,丁表示增长型月份南方某11年201011、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关键因素。在沿海城市对本市居住人口进行了调查,发现人口密度不断增大,在人口调查途中发现市郊大雁数量也比以前增多不少。对于人口和大雁种群密度增大的原因,正确的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基础知识点整理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3、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 (1)具有大液泡(2)具有细胞壁(3) 活细胞 4、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5、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 (1)吸胀作用(未形成液泡)如:干种子、根尖分生区(了解) (2)渗透作用(形成液泡的) 二、比较几组概念 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散(扩散与过膜与否无关)(如:O2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 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又称为渗透 (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半透膜: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 (如:动物膀胱、玻璃纸、肠衣、鸡蛋的卵壳膜等) 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上具有载体,且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 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的选择性。 (如:细胞膜等各种生物膜)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探索历程(略,见P65-67)、细胞融合实验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三、糖蛋白(糖被)组成: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 作用:细胞识别、免疫反应、血型鉴定、保护润滑等。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二、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胞吐。(如分泌蛋白的形成) 利用原理:膜的流动性 两种方式都需要能量,但不需要跨膜,通过囊泡的形式运输。 五、影响几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条件 1、自由扩散:内外浓度差 2、协助扩散:内外浓度差、载体数量 3、主动运势:载体数量、A TP量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复习提纲完整版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血液:组织][皮肤:器官][植物没有系统结构] [组织——①人:结缔、肌肉、神经、保护②植物:保护、疏导、营养、分生] 3.细胞是除病毒外的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还是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4.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代谢:生物与环境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增殖、分化:生长发育;基因的传递和变化:遗传和变异] 5.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显微镜 1.高倍镜:“不要动粗” 2.高倍镜视野暗,低倍镜视野亮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4.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 *5.①一行细胞数目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答:20×?=5) ②圆形视野范围细胞的数目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倒数2=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1.原核生物:细菌(球、杆、螺旋菌、乳酸菌)、衣原体、蓝藻、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最小的细胞生物)、放线菌、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植物、动物、真菌(蘑菇、酵母菌、霉菌、大型真菌) 病毒非真非原 [蓝藻:发菜、颤藻、念珠藻、蓝球藻。蓝藻没有成型的细胞核,有拟核——环状DNA分子 蓝藻细胞质:含蓝藻素和叶绿素,就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养生物),还含有核糖体]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知识点汇总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要点导学】 一、种群特征: (一)种群密度 概念: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种群的个体数量/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种群密度具有一定的特点:①在相同环境下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差异很大。②同一物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量。 死亡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针对种群而言的,并非指种群中的某个个体,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出生率高于死亡率,种群密度要增大;死亡率高出生率,种群密度要降低。 (三)年龄组成: 1.概念: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年龄一般分为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丧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 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2.几种年龄型种群的特点 3.意义:种群的年龄组成,对于我们研究种群有什么意义?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四)性别比例 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种群根据性别比例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雌雄相当,多见于高等动物;如:人、猩猩等 (2)雌多于雄,多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如鸡、鸭、猪等; (3)雄多于雌,多见于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如蜜蜂、蚂蚁等。 通过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进而影响种群的出生率,从而造成了种群密度的改变。 (五)迁出和迁入: 迁入:迁入个体使种群密度增加; 迁出:迁出个体多使种群密度降低。 类型 种群构成特点 发展趋势 图示 增长型 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 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 稳定型 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 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 保持稳定 衰退型 老年个体很多,幼年个体很少 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练习及标准答案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一、选择题 1.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 A.红细胞B.叶绿体C.线粒体D.洋葱表皮细胞 2.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 A B C D 3.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 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 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4.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骨架特征的是() 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 B.磷脂排布成双分子层 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D.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5.维生素D比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骨架

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 C.细胞膜是选择性透过膜 D.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6.红细胞吸收甘油与吸收葡萄糖相同的是() A.低浓度→高浓度B.载体蛋白协助 C.高浓度→低浓度D.消耗能量 7.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 A.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 B.细胞膜上的磷脂排列紧密 C.木糖的浓度太低 D.木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太小 8.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 9.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 A.氧气、甘油B.脂肪酸、水 C.葡萄糖、水D.钾离子、氨基酸 10.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 ..的是()

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四章 知识点归纳

必修一第四章知识点归纳 班级姓名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1、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具有半透膜;②半透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 ▲3、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细胞质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动物细胞失水皱缩; (2)细胞质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动物细胞吸水膨胀; (3)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浓度时→动物细胞保持原状;水分进出平衡。 4、动物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细胞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所以动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5、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6、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发生分离,此现象称为质壁分离; (2)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吸水,细胞壁和原生质层恢复原来的状态,此现象称为质壁分离复原。 7、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取决于原生质层两侧溶液的浓度差,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所以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 ▲8、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 (1)内因(结构基础):原生质层具有半透性,且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2)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9、植物细胞吸水、失水几种现象分析: (1)0.5g/mL的蔗糖溶液:质壁分离现象明显但不能复原。因为溶液浓度过高,细胞过度失水,导致死亡。 (2)KNO3等无机盐溶液:能质壁分离,并能自动复原。因为细胞能主动吸收溶液中的K+和NO3-,使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渗透吸水。 (3)醋酸溶液:无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因为醋酸能杀死细胞,使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盐酸、酒精溶液类似) ▲10、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 ①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 ②细胞对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选择性;而且这种选择性具有普遍性。 11、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不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生物膜的组成:主要是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的,还有少量的糖类。其中,蛋白质是生物膜功能(选择透过性)的主要承担者。 ▲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 (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骨架;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具有流动性;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整理版)

必修(1)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 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T组织T器官T系统(植物没有系统)T个体T种群 T群落T生态系统T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 )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 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 分子)集 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 与蛋白质 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 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 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 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 (小室)这个 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荷兰人列文虎克(A. van Leeuwenhoek ),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 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 世纪30 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 Jacob Schneider )、施旺(Theodor Schwann )提 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 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第1节《被动运输》优质说课稿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第1节《被动运输》优 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第1节《被动运输》。第四章属于模块1“分子与细胞”的内容。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系统的边界—细胞膜不仅是将细胞内外隔开的屏障,也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门户。细胞膜是怎样控制物质输入和输出的呢?不同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样吗?这与细胞膜的结构有什么关系呢?通过本章教学,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本章教学有助于学生科学自然观的形成;有助于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4个方面培养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本章共有两节,分别从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胞吐三个方面讲述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本课是第一节,主要讲述被动运输,本节选取了细胞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章节的基础,也承载着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的和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内容要求】“ 2.1 物质通过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方式进出细胞,以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2.1.2 举例说明有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不需要额外提供能量。” 二、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内容。“被动运输”是高中生物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中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属于必修模块一的组成部分。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是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模块和章节的基础。本课以问题探讨导入,先介绍了水进出细胞的原理,主要通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知识点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一、种群 1: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称 群落: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 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种群密度(最基本)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 2、种群特征增长型 年龄组稳定型 衰退型 性别比例 1)种群密度 a、定义: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b、调查方法: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离取样法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2)出生率、死亡率: a、定义: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b、意义: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3)迁入率和迁出率: a、定义: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b、意义: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针对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起决定作用。 4)年龄组成: a、定义: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b、类型:增长型(A)、稳定型(B)、衰退型(C); 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种群密度会增大。 稳定型: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 衰退型:幼年个体较少,而中老年个体较多,种群密度会减小。 c、意义: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5)性别比例: a、定义: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b、意义:对种群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3、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① “J 型增长” a 、数学模型:(1)(2)曲线(如右图) b 、条件:理想条件指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 c 、举例:自然界中确有,如一个新物种到适应的新环境。 ② “S 型增长”: 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 a 、条件:自然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 b 、曲线中注意点: (1)K 值为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 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2)K/2处增长率最大。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 的数量会急剧下降甚至消失。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 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临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有 重要意义。 二、群落的结构 1、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种间关系比较 (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3)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时间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附答案)

第4章测试 (基础过关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原创)下图字母分别表示扩散、渗透作用和水分子的转运。对a、b、c的判断正确的是() A.a、b、c依次表示扩散、渗透作用和水分子的转运 B.a、b、c依次表示渗透作用、扩散和水分子的转运 C.a、b、c依次表示水分子的转运、渗透作用和扩散 D.a、b、c依次表示扩散、水分子的转运和渗透作用 2.(原创)比较酒精分子和氧气的跨膜运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属于自由扩散 B.都属于渗透作用 C.前者只属于自由扩散、后者只属于渗透作用 D.前者只属于渗透作用、后者只属于自由扩散 3.如果把成熟的植物细胞看成渗透系统,则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是( ) A.细胞膜B.液泡膜C.叶绿体膜 D.原生质层 4.人体中,K+很容易穿过细胞膜,但许多细胞内部K+的浓度比外部K+的浓度要高,如人的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中K+的浓度高30倍。这种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 )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被动运输 D.主动运输 5.把数条5cm长的马铃薯条分别浸在蒸馏水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每隔一段时间测量马铃薯条的长度。下图显示马铃薯条在不同浓度溶液中长度改变的百分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马铃薯条通过渗透吸(失)水改变其长度 B.在0.10 g·mL-1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 C.马铃薯细胞液浓度相当于0.30 g·mL-1的蔗糖溶液 D.在0.40 g·mL-1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失水皱缩 6.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0.3g·mL-1的蔗糖溶液处理。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在该实验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 A.甲<乙,被动运输 B.甲>乙,被动运输 C.甲>乙,主动运输 D.甲=乙,主动运输 7.一位科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面积增大,这是由于细胞膜的什么特性所决定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知识点归纳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①是具有半透膜②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下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复原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就,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 蔗糖溶液变小脱离细胞壁基本不变 清水逐渐恢复原来大小恢复原位基本不变 4、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 (1)具有大液泡 (2)具有细胞壁 (3)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5、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 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6、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 (1)吸帐作用(未形成液泡)如:干种子、根尖分生区 (2)渗透作用(形成液泡)

三、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逆相对含量梯度——主动运输 对物质是否吸收以及吸收多少,都是由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2、比较几组概念 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散(扩散与过膜与否无关) (如:O2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 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又称为渗透 (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半透膜: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 (如:动物膀胱、玻璃纸、肠衣、鸡蛋的卵壳膜等) 3、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上具有载体,且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的选择性。可以说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性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知识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生物膜的流动镶嵌 模型知识点 知识梳理 1.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膜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证明,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____________________;1959年,罗伯特森通过电镜观察提出了细胞膜的一种静态的模型 ____________________;1970年,科学家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模型。 2.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的。疑难突破 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什么? 剖析:(1)细胞膜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类,其中,蛋白质约占

膜干重的20%-70%,脂类约占30%-80%,各种膜所含蛋白质和脂类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密切关系,功能活动较旺盛的细胞,其蛋白质的含量高,因为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来承担。此外,细胞膜中还有10%左右的糖类,它们与蛋白质或脂类结合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 (2)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分子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或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之间,或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当中。 (3)结构特点: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这种结构特点,使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问题探究 问题: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脂质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厚度减小而膜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 对于膜的上述变化,你的合理解释是什么? 探究:从问题的情境不难看出,这种现象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不管是哪种形式的变动,核心问题都是关系到膜的流动性。构成细胞膜的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可以运动,这就是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膜的流动性是保证其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当膜的流动性低于一定的阈值时,许多酶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测试卷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测试卷

————————————————————————————————作者:————————————————————————————————日期:

…○…………外…………○…………装…………○…………订…………○…………学 校 : _ _ _ _ _ _ _ _ _ _ _ 姓 名 : _ _ _ _ _ _ __ _ _ _ 班 级 : _ _ _ _ __ _ _ _ _ _ 考 号 :___________ …○…………内…………○…………装…………○…………订…………○…………绝密★启用前 2015-2016学年度邵阳县七中生物测试卷 第四章 考试范围:必修一;考试时间:45分钟;命题人:林西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共48分) 1.浸入1mol/L KNO 3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会产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必须用高倍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B .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 .与质壁分离自动复原有关的两种主要细胞器是液泡和线粒体 D .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表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2.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图),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外…………○…………装…………○…………订…………○…………学 校 : _ _ _ _ _ _ _ _ _ _ _ 姓 名 : _ _ _ _ _ _ _ _ _ _ _ 班 级 : _ _ _ _ __ _ _ _ _ _ 考 号 :___________ …○…………内…………○…………装…………○…………订…………○………… A .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降低,这肯定是协助扩散的结果 B .培养液中尿素含量升高,推测其是细胞代谢的产物,且能过膜 C .氨基酸和葡萄糖都能进入细胞,说明细胞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D .转氨酶在肝细胞内,正常情况下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则是细胞胞吐作用排出的 3.某哺乳动物神经细胞内外的K +和Na +浓度见下表。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细胞内浓度(mmol·L -1) 细胞外浓度(mmol·L -1) K + 140.0 3.0 Na + 18.0 145.0 A .K +经钾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B .K +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C .Na +经钠离子通道排出细胞 D .Na +与有关载体蛋白结合排出细胞 4. 肺泡内氧气进入组织细胞需经过几层磷脂双分子层( ) A .11层 B.18层 C.7层 D .9层 5.葡萄糖分子以协助扩散方式跨膜运输的速率比自由扩散大105倍,这是因为( ) A .分子顺浓度梯度转运 B .有载体蛋白协助 C .分子通过亲水性通道跨膜 D .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6.下列生理过程中,物质通过细胞膜时不需要载体的是( ) A .Ca 2+进入根毛细胞 B .氧气进入肺泡细胞 C .K +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D .葡萄糖进入心肌细胞 7.将洋葱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该表皮的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又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 )

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至第四章周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小麦的遗传信息储存在于它的 A.DNA 分子,在细胞核中 B.DNA 分子,在细胞核和细胞质 C.DNA 或RNA 分子,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D.DNA 和RNA 分子,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 2、右图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m 为胸腺嘧啶,则b 一定是构成DNA 的基本单位 B .若m 为胞嘧啶,则为a 为核糖或脱氧核糖 C .若m 为尿嘧啶,则DNA 中肯定不含b 这种化合物 D .若m 为腺嘌呤,则b 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3、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C 22H 34O 13N 6,其水解后共产生了下列3种氨基酸: 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1个该肽链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 B .合成1个该肽链分子同时将产生5个水分子 C .1个该肽链分子中存在1个游离的氨基和3个游离的羧基 D .1个该肽链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1个谷氨酸 4、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越冬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 B 细胞中自由水含量降低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 C 水分子的跨膜运输方向是高浓度溶液到低浓度溶液 D 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5、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观察DNA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所用实 验材料均较合理的一组是 A .韭菜叶、豆浆、大豆,洋葱鳞片叶肉表皮

B.梨、鸡蛋精、花生子叶,人口腔上皮细胞 C.苹果、花生子叶、大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D.番茄、豆浆、花生子叶,人口腔上皮细胞 6、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上均可以形成ATP B动物细胞的形状主要由细胞骨架决定 C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降解所吞噬的物质 D细胞液又称细胞溶胶,主要成分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等 7、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 B.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 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 D.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8、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 B.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类物质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C.乳酸菌、酵母菌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D有内质网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 9、下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结构①和④都存在碱基A和T的互补配对 D.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10.右图为某种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分析 错误的是 A.该细胞不可能取自茎尖分生区和根尖成熟区 B.具有该细胞的生物的遗传物质共有5种碱基 C.该细胞与细菌细胞的最显著区别是具有④ D.该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能表现出全能性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使用显微镜 1、方法:先对光:一转转换器;二转聚光器;三转反光镜再观察:一放标本孔中央;二降物镜片上方;三升镜筒 仔细看 2、注意:(1)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2)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 倍数越大“物镜—玻片标本”越短,放大倍数越大(3)物像与实际材料上下、左右都是颠倒的(4)高倍物镜使用顺序:低倍镜→标本移至中央→高倍镜→大光圈,凹面镜→细准焦螺旋(5)污点位置的判断:移动或转动法 二、细胞的类型 1、原核细胞:没有典型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如细菌、蓝藻类、衣原体、支原体、放线菌、乳酸菌等原核生 物的细胞。 2、真核细胞:有核膜包被的明显的细胞核。如动物、植物和真菌(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真核生物的细胞。 3、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 发明显微镜的科学家是荷兰的列文?虎克; 发现细胞的科学家是英国的胡克; 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施旺、施莱登提出“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在此基础上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 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98%),称为大量元素。有些含量较少,如Fe、Mn、Zn、 Cu、B、Mo等,被称为微量元素。 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 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如:克山病(缺硒),缺铁性贫血 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