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关中学生问题行为原因的研究综述

有关中学生问题行为原因的研究综述

有关中学生问题行为原因的研究综述
有关中学生问题行为原因的研究综述

有关中学生问题行为原因的研究综述问题行为(Problem Behavior),实际上就是行为问题,国内也将其翻译为行为困扰、不良行为。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是指青少年由于个人行为表现无法顺利适应这种多变的环境,致使他们开始感到适应的困难,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等各个方面,可能发生生理上的或者精神上的困扰。个体遭受到困扰挫折后,如果冲突超过容忍的限度,引起严重紧张不安或焦虑,于是采取防卫机制,进而可能形成不良适应。问题行为可能是违背社会规范、家庭约束、道德甚至法律的,其严重程度可以是普通的不良行为,也可以发展为反社会行为甚至过失、犯罪行为。从某种角度来说,问题行为是犯罪形成的原始状态和前夜。问题行为一旦从量变发展到质变,就会变成犯罪。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身体发展、学校适应、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在国外的相关研究中,探讨得比较多的还有青少年的药物成瘾行为,也即吸毒行为。

已有的关于青少年发展和问题行为的理论认为,作为一个整体,无数的家庭因素不可避免地和问题行为有关。现有的理论和经验研究,主要试图从以下5种角度去解释问题行为和家庭的关系:1.亲子之间的联系;2.模仿学习;3.家庭约束的程度;4.家长冲突,也就是婚姻问题对子女产生压力的程度; 5.家庭的破坏,比如由于死亡或离婚导致的一方家长的丧失。根据这些角度的解释,一般认为问题行为发生在这样的家庭里:1.不良的亲子交流;2.亲子间缺乏依恋;3.过于易变、严格或宽容的家庭约束方式;4.婚姻不和;5.缺乏对子女的监管。

然而,社会行为的病源论是非常复杂的,对于同一个行为结果(问题行为)可能有很多种原因。这些原因的确切数目难以估计,更难精确地说明它们的因果关系和交互作用。本文就国内学者对影响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原因及相关理论作一简单概括,以期对后续研究者以及教育者有所启发。文章最后并指出了以后关于中学生问题行为研究的趋势。

生态系统论表明要更加科学地认识个体的心理特征及其发展,就要借助于这样的设计,它能够将与个体关系不同、扮演的角色也各不相同的观察者在不同背景下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和解释,这些观察者可能是父母、同伴、老师或经过培训的研究者[1]。心理辅导的生态学观点以及中学生问题行为辅导的难点决定了我们必须借助于多视角评估系统来了解系统中他人对于问题行为的评估,根据他们彼此间的一致性程度,推断问题行为是学生本人的因素、是环境因素、还是周围人态度的因素,帮助做出科学的诊断,制定出科学的干预方案。Achenbach 等儿童问题行为实证、多轴、跨评定者的评估系统体现了生态学研究的趋势[2]。那么中学生问题行为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总结以往研究,把中学生问题行为产生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环境因素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是学生生活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天真无邪的儿童在父母言行的潜移默化下,受到了直接影响,学生中的不良行为与其家庭环境及家庭的教育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父母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以及其自身素质的缺陷和不良思想道德素质,不能对孩子的错误及时纠正,甚至会采取默认的态度,使中学生在犯错误时缺乏耻辱感和罪责感。不良的家庭环境,成为了不少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滋生的温床。

有研究发现,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最大影响因素为父母关系及父母教育的方法及态度[3]。也有研究发现:中学生不同行为问题的发生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关。父亲越是情感温暖、过度保护和母亲越是过干涉过保护,学生品行问题则越少;而父亲越是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母亲越是拒绝否认,学生品行问题则越多。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可以使学生多动行为减少。父亲的过度干涉、拒绝否认和母亲的拒绝否认则使多动行为增多。不注意—被动的发生,与父亲的过分干涉与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有关[4]。同年,我国学者方晓义等人以北京市一所普通中学初中三个年级学生为被试,探讨父母的吸烟行为和态度与初中生吸烟行为的关系。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团体施测的方式进行。结果发现:父亲的吸烟率明显高于母亲,绝大多数父母对初中生吸烟持反对态度;父母的吸烟行为和态度与初中生的吸烟行为有直接关系,母亲的关系尤其明显;父母均吸烟将增加初中生吸烟的可能性;父母持反对态度时,初中生的吸烟率随父母态度—行为的一致性的增加而减少[5]。

2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风气与中学生的关系就像自然气候与植物的关系一样。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这些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客观上势必对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同时,历史传统文化中的渣滓糟粕未能在短期内得以消除,以及人性中共有的许多弱点的客观存在,也导致人们一些不良行为的形成和延续的条件得以强化,从而使一些不良行为现象在许多部门和单位、组织群体、个人身上漫延开来,有所区别的仅仅是其发生的范围和频率有所差异而已。总的来说:社会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社会上部分人的拜金主义思想对中小学生价值取向具有一些消极方面的影响。拜金主义容易诱发中小学生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这种思想的形成会导致中小学生过分追求金钱,为了金钱不顾一切,甚至会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②一些不良的

社会风气、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外界条件腐蚀、毒害着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上对学生毒害最大的一是散布色情、盗窃、凶杀、恐怖的录像、书刊,二是带有赌博色彩的舞厅、卡拉OK厅、电子游戏厅等屡禁不止。

3学校环境因素

学校是初中生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他们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里度过的,因此学校对他们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学校教育思想不正确、教育方法不当,如只教书不育人、放任自流、姑息迁就,都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特别是随着《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体罚已离教育工作者渐行渐远,这理应是好事,但作为弱势群体的学生得到了过多的保护,老师稍有申斥与批评,就造成所谓对学生的伤害,许多教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除了预防、提醒、指出、暗示等以外,几乎不敢有所行为,加上近几年研究发现随着教师职业压力的增大,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已十分严重,许多教师无心管理学生,放任学生现象较普遍;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榜样作用欠佳,特别是高度重视教学成绩,追求升学率,并把教学成绩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的要求和重视不够,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极大;有的教师的教改理念更新慢,教学只注重传授传统的书本知识,教学远离学生生活,不仅无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也使一些人产生厌学情绪;学校在初中生的行为的培养,个性的发展,生活和社会能力的形成等方面都没有很好的发挥主导作用。关于学校环境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我国学者李新对此作了研究。另外,周波也对初中生班级人际关系与学生问题行为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班级内进行人际关系干预可有效改善班级人际关系,干预对与情绪控制、人际交往和遵守社会规范有关的问题行为有较好的改善作用[6]。

4心理因素

4.1虚荣心理

心理学认为,虚荣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

违法犯罪是中学生不良行为之极端。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列入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人数呈逐年增长并有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恶性化发展的趋势,并有盲目性、突发性、蔓延性等特点,对社会构造成了危害。据统计,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是青少年犯罪,其中14-16岁少年犯罪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70%以上,而14-16岁正处于中学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身心正迅速发展。一方面,他们

精力旺盛、思维敏捷、好奇心强、争强好胜、面子观念重,又天真活泼、敢想敢做;另一方面,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成熟,容易被各种现象所迷惑,其自律能力、辨别能力差,虚荣心重。因此,为了所谓的“面子”,被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所污染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就此,钞秋玲等人对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其行为问题间进行了相关研究[7]。

4.2补偿心理

补偿心理就是个体企图用种种方法来弥补其因生理或心理及行为上的缺陷而产生的不适感,从而减轻其不适感的一种心理。许多学生之所以产生种种不良行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而想要以另一方式来弥补。如有的学生因成绩不好而怕被老师、同学看不起,往往用种种不正常的行为来表现自己,以吸引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注意力,以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有的学生为证明自己的能力组成了一个小黑帮,当起了黑帮的老大。

4.3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个别青少年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心理来显示自己高明的行为往往来自“逆反心理”。这一方面是教育的方式方法问题,另一方面是青少年本身身心发展中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日益增强的结果。

4.4懒惰心理

现在的学生过惯了“小皇帝”、“小公主”的生活,从小缺乏劳动锻炼,因而逐渐养成了一种懒惰心理。在生活上好吃懒做、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勤奋刻苦的精神,在纪律上自由散漫,不愿受纪律的约束,在工作上拈轻怕重、逃避责任。

4.5从众心理

从众是指个体不知不觉受到团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团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行为。在群体压力大、个人心理承受力小时,采取从众行为获得一种安全感是人的一种自然向往和能动适应群体生活的社会属性,也是人的一种社会需要。中学阶段被称为“第二,断乳期”,中学生自觉成为大人,但又不能脱离父母和家庭;他们想要独立但又倍感孤独,于是为了获得安全感而出现从众行为,如团伙犯罪、打群架谈恋爱、穿名牌等。

4.6模仿心理

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与他人相仿。模仿从众可以说是人的天性,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模仿和从众行为,而中学生因为身心发展的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控能力差,对新事物又有一种神秘感和好奇心,因此最容

易模仿父母、同伴、影视作品中的行为,如引导不当,就会造成不良行为。如模仿武侠小说、影视作品、碟片中的暴力行为,模仿明星们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等。

总之,造成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因素是多方面的,教育工作者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要引导和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只有这样才能纠正或减少中学生的不良行为,促进每个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1]Bronfenbrenner,U.生态系统论.见:陈会昌等编译.心理学新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2000:14

[2]Achenbach T M. Empirically based taxonomy: How to use syn-dromes and profile types derived using the CBCL/ 4- 18, TRF and YSR. Burlington: University of Vermont,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1993: 203—242 [3]全国22个城市协作调查组.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24013名儿童少年)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l):13

[4]崔明,方文轩.中学生行为问题与父母养育方式.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7(l):28-29

[5]方晓义,郑宇,林晓红.父母吸烟行为和态度与初中生吸烟行为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3

[6]周波. 初中生班级人际关系干预与问题行为的改变.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l1):1248-1250

[7]钞秋玲,郭祖仪,王淑兰.中学生自我概念与其行为问题的相关研究.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3)

《学业拖延研究综述》论文

学业拖延研究综述 曹敏 [摘要]学业拖延是一种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的复杂心理现象。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学业拖延研究进行梳理,从理论研究方面介绍学业拖延的含义、类型和性质;从实证研究方面分析当前该领域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测量工具与新近研究成果。本文以新的思路综述该领域的研究,以期为后续的学业拖延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业拖延性质影响因素 前言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还没有念”,《童年》这首歌描述了在校生的一种普遍心理现象——学业拖延。它不仅导致低的学业成就和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还会伤害自尊,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因此,学业拖延研究对学校教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学业拖延的理论研究 1.学业拖延的含义 学业拖延是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的复杂心理现象。不同的研究者对它的含义有不同的界定。Solomon认为学业拖延是不必要地拖延学习任务以至于产生心理不适应感的行为。Steel认为学业拖延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个体尽管预期到拖延会导致恶果仍拖延学习任务的行为。相反的,Ferrari 等人则认为学业拖延是一种理性行为。他的研究结果发现回避型拖延者拖延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护自我价值;而唤醒型拖延者则是为了体验到学习冲刺带来的快乐。[1]接受程度相对较广的是Senecaletal等的定义:非理性地延迟开始或推迟完成任务的倾向。 2.学业拖延的类型 根据不同标准学业拖延划可分为不同类型:从成因角度,学业拖延可分为计划失败型拖延和实施失败型拖延。前者是一种决策拖延,它包括认知失败、失去耐心和低能力等;后者是在计划完整的情况下,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拖延完成计划的行为。从应对方式的角度,可分为焦虑型拖延和放松型拖延。前者害怕失败,通过放松来暂时逃避压力,同时伴随着内疚和忧虑。后者在大学生中较为普通,追求感官享乐、自我放纵,非理性思维,擅长为自己的拖延行为找借口。[2]从主观意愿角度,划分为主动拖延和被动拖延。主动拖延者喜欢在压力下学习,有意图的拖延,能够及时完成学业任务,对结果感到满意。被动拖延者在压力下学习会紧张,常不自主的延迟学业任务,任务常无法及时完成,对结果感到不满意(Chu,2005)。[3] 3.学业拖延的性质 学业拖延一直被视为不良的、消极的行为。它容易造成考试焦虑和不良的学业成绩。如R. Ferrari (2000)研究发现高拖延者报告有更多的焦虑。王灵芝(2007)认为学业拖延会导致学业任务无法如期完成、学业表现不佳、错失良机。严重的学业拖延还会影响身体健康,易患免

一周工作50小时

一周工作50小时:是你自己在掏空自己 唱着“十八天没有卸妆,月抛带了两年半”的时候,你一定觉得这一切都是老板的错。然而,你之所以累得像狗、作息紊乱、越来越胖,真的是因为老板让你加班吗? 也许未必。今天我们来重新聊聊“过劳”(过度工作)这件事。 高收入的“知识工人”深陷超时工作的“邪教” 在收入与闲暇时间成正比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时——如今,加班最厉害的是那些工资最高的人。30年前,在美国工资最高的那群人,工作时间比低收入者短的多;而2006年的数据则完全相反,工资最高的人,比低收入者超时工作的可能性高两倍,而且这个趋势还在继续增加。 2009年美国的调查显示,在投行、咨询、会计、律师、IT等高薪专业领域中,94%的人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超过一半的人每周工作65小时以上,这还不包括他们在办公室以外用手机处理工作信息的时间(Perlow, 2009)。 教育水平也与工作时长成正比。根据2011年美国社区调查(ACS)的数据,在学历超过大学本科的人里,每周工作超过50小时的男性占37%,女性占14%;本科学历的人里,每周工作超过50小时的男性占29%,女性7.4%;高中学历的人里,每周工作超过50小时的男性占24%,女性6.5%;低于高中学历的人

里,每周工作超过50小时男性占17%,女性占5.6%——教育水平越高,过度工作的比例越高。 有趣的是,他们加班并非是被逼无奈。《纽约客》杂志将这种现象称为“超时工作的邪教”(The Cult of Overwork),它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高收入的“知识工人”(knowledge workers)自主选择的结果。超时工作几乎成为了“成功的证明”(credential of prosperity)。 明明不缺钱的他们,为什么要选择超时工作? 为什么无法控制自己超时工作? 过度工作并不一定是我们所说的“工作狂”(workaholic),当我们称一个人为“工作狂”时,意味着对于这个人来说,工作已经是一种成瘾,类似酒精、物质成瘾,Ta会强迫性地工作,不工作会让Ta浑身不舒服,并且这种成瘾对其社会功能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一般来说,工作狂都会超时工作,但超时工作的人不一定是工作狂。过度工作没有一个准确量化的定义,一些研究认为,每周工作达到50小时就算是过度工作,也有认为标准是55小时(Marianna Virtanen, 2009)。 当我们超时工作时,可能是受到一些现实因素的影响。比如,时间是一个简单粗暴的量化标准,有些工作(比如律师行业)是按时间计费和考核的;一些雇主也鼓励超时工作,因为他们可以聘用更少的人,一个人工作16个小时,比起两个人各工作8小时来说,公司的成本更低。

小学生拖延现状及其策略研究

小学生学习拖延现状及其策略研究 专业:小学教育班级:10小教一班:庞雅楠 〔摘要〕学习拖延是指学生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将某一项必须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不断推迟延后的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倾向。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分析了xx名小学生的学习拖延状况,比较了小学生学习拖延在性别、年级、班干与非班干等背景变量上的差异性,并结合访谈分析了小学生学习拖延的原因。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拖延对策 Study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y of learning procrastination Pang Yanan Abstract: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is refers to the student to have the time and energ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 non rational behavior tendency one must complete the task of learning constantly delayed by the. This article uses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alysis of XX pupils situation of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compared the pupils learning procrastination in gender, grade, class and the difference of non class dry and other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sex, and interviews with the students learning procrastination reason analysis. Keywor d: students learning procrastination Countermeasures 一、引言 拖延的英文“Procrastination”来源于拉丁词“pro”和“crastinus”的组合,“pro”指的是“向前、朝向,喜欢,赞同”,“crastinus”指的是“明天”,说明在拖延的概念中必定要包含“推迟、延迟、耽搁、迟滞”的意思。 虽然说拖延行为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影响由来已久了,但是对拖延开始关注并进行相关的研究,也是近二十年的事情[1]。我国起步更晚,目前国内更多

3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现代 交际 57金雪莲 张丽红 (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科部 吉林 吉林 132013) [摘要]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即为 亲社会行为。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受着外在因素的影响。本文分别对亲社会行为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儿童 亲社会行为 合作 [中图分类号]Q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1-0057-02 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综述 一、对于亲社会行为涵义的理解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行为,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及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关亲社会行为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到70年代出现实证研究,主要围绕合作、分享、助人、捐献等亲社会行为展开。 1972年,美国学者威斯伯在其《社会积极形式考察》一文中首次提出“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他用这一词来代表所有的与侵犯等否定性行为相对立的行为,如同情、慈善、分享、协助、捐款、救灾和自我牺牲等。 此后,对于亲社会行为理解,不同心理学家,从各自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例如:亲社会行为是由那些对行为者无明显利益,但对接受者有益的反应组成(美国《心理学百科全书》);亲社会行为是那些任何以有益他人为目标的行为(Aronson,2004);亲社会行为包括任何帮助他人或目的是帮助他人的行为,不论助人者的动机如何(Taylor,2004)。 我国对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已经取得了大量的学术成果。我国心理学学者对于亲社会行为涵义的理解也有着各自的见解:周宗奎认为亲社会行为一般与援助行为、积极性社会行为和利他主义在同样意义上使用,指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或趋向(1987);白利刚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益于他人的行为(1997);俞国良认为亲社会行为是指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而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行为(1999)。 儿童亲社会行为是指儿童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和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二、国外关于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现状 (一)研究变量更多更广,为更加准确地解释和预测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更为充分的依据 例如,Knight等人考察了影响6~9岁儿童捐助行为倾向的心理因素。他们发现一些变量,诸如移情(同情心)、情感推理和对金钱的认知等,单独的这些变量与捐助行为之间的相关很低,但同时考察这些变量发现,可以对亲社会行为进行预测。日本近几年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也多集中在情绪认知、移情、自我等个体内在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二)统计方法逐步发展,更关注自然情境中所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 例如日本学者运用录像技术较系统的研究了从幼儿到初中学生班级内自发的亲社会行为,结果显示,幼儿为每小时2.85次、小学五年级学生每小时1.38次,小学五年级学生自发的亲社会出现率多于初中二年级,证实亲社会行为出现率 并不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三)关注亲社会行为过程中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与模式的作用 例如,Nelson和Crick(1999)最早对儿童亲社会行为进行了SIP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亲社会儿童的确存在独有的SIP模式:友善的归因倾向而非敌意的归因倾向;关系性目标定向而非工具性目标定向;对亲社会行为反应做积极评价而对攻击性反应做消极评价。 (四)跨文化研究逐步发展 比如美国跨文化的研究显示,来自于非工业化社会的儿童往往有更多的利他行为,过于强调竞争和个人目标而非群体目标的西方社会儿童的利他测验分数比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儿童对从亲社会行为中赢得表扬持冷淡态度,他们把否认自己所做的好事看作是更加积极的行为,这是中国文化强调谦逊和虚心的结果,而相比之下,加拿大的儿童认为爽快的承认自己做的好事是应该的。Stewart与Sunita等人(2000)通过对西方和亚洲小学2年级的儿童进行跨文化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可以训练和强化儿童对他人的关注,并且儿童的道德推理能力与捐献行为相关。Nirmala与Sunim等人通过对72对中国和印度儿童(4岁)进行跨文化研究,发现集体主义文化对儿童的行为以及分享者和受助者之间的互动产生影响。 三、我国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现状 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我国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不足。 (一)亲社会行为与年龄、性别的关系研究 宗爱东、李丹在研究中发现2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差异不大,分析原因这可能与2岁儿童性别角色尚未定型有关。马娥、丁继兰采用自然观察的方法,对103名3~6岁幼儿进行为期一周的观察记录,对各年龄阶段幼儿自由活动时间中亲社会行为类型的性别差异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各年龄阶段幼儿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即幼儿亲社会行为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幼儿亲社会行为总体上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就每个类型的亲社会行为来看,分享和安慰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其他行为性别差异不显著。刘志军等人的研究表明,高中生的亲社会行为不存在性别差异。 (二)亲社会行为与移情的关系研究 主要强调移情的认知、情绪情感两方面以及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丁芳在《儿童的观点采择、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由移情的认知成分之一的角色采择能力人手,发现儿童的道德判断与移情对其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女孩在移情及亲社会行为表现上优于男孩。 收稿日期:2010年10月16日 责任编辑:景泉金雪莲:任职于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科部。 (转56页)

行为识别国内外现状

1.原始视频的特征提取 (1)光流场 光流场是空间运动物体在观测成像面上像素运动的瞬时速度。它利用图像序列中的像素强度数据的时域变化和相关性来研究图像的灰度在时间上的变化与场景巾物体结构及其运动的关系。光流法通常假设相邻帧的图像差异非常小,从而获取对真实运动场的近似估计【31。它不用预知任何先验知识,即能提供有关运动速度及图像中运动区域的简洁描述,适用于摄像机运动的情形。但光流法易受噪声及光照变化的影响,且计算较为复杂,很难用于实时的视频监控系统。 (2)点轨迹 目标的运动轨迹也可以作为特征,从而大致推断出目标运动所属的行为类别。但图像平面上的轨迹对平移、旋转和缩放等变换比较敏感,因此在大多情形下,此特征显得不够可靠。常用的替代特征表达有轨迹速度、时空曲率等【4,51。运动轨迹的获取比较依赖于精确的跟踪算法。从原始视频中提取点轨迹特征同样容易受到噪声、遮挡及混乱背景等的影响。(3)人体形状表达 在摄像机固定的情形下,假设背景已知,通过背景剪除法可以很容易得到运动人体形状。基于全局、边界及骨架等的描绘子都可以用来表达人体形状。全局方法16,71如剪影、矩等是在整体形状区域内计算描绘子,而边界方法仅考虑形状轮廓【8l,骨架i方法则是用一组lD 骨架曲线代表一个复杂的人体形状,比如中轴变换[91等。 (4)滤波器响应 空时滤波器响应是一个广义上的分类。Zhang等【lo】存时间轴上计算高斯导数,将滤波器响应较高的区域作为运动区域。LaptevI¨1利用一组空时高斯导数滤波器将Harris角点检测扩展应用于三维的视频数据从而检测出空时兴趣点。这类方法大都基于简单的卷积操作,运算快速而简便。当视频分辨率较低的情形下,提取光流或剪影特征较为困难,利用滤波器响应特性可以从视频数据中提取有效的底层特征。 2.低层特征的描述与识别 我们将低层特征的描述与识别方法分为三类①:非参数方法、空时体方法和参数时序法,分别对现有方法进行归类,并作一个简短的综述。 2.1非参数方法 (1)模板匹配法 这类方法需要对每种行为的特征建立相应的模板,将获取的特征数据与模板相匹配,通过计算两者之间的相似度进行识别。Polana和Nelson[4刀将整个序列分解为多个周期行为,利用二维网格特征识别各种行为。Bobick和Davis[391将图像序列转换为运动能量图像(膨酣)和运动历史图像(朋m)模板,MEI反映运动覆盖的范围及强度,而MHI反映运动在时间上的变化情况。Weinland等【拍】提出运动历史体积(MHV)模板,从多个视角重建目标并将其投影到圆柱坐标系,提取Fourier变换特征以描述行为。Wang和Suter[451也将整个行为过程融合为基于轮廓的平均运动形状(MMS)和基于运动前景的平均运动能量(彳^扭)两个模板。模板匹配法计算复杂度低、实现简单,但它本身无法描述动态系统,也不能完全反映数据在空问上的分布属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不同行为之间执行速率的不同、噪声、光照等因素都会影响模板匹配的准确性。 (2)目标建模法 行为可以通过建立人体动态表观模型进行描述。常见的人体模型有棍图模型【109]、2D模型例及3D模型51。3D人体建模是最常用的人体结构表征方法,通过跟踪人体模型中主要

日本电视剧的风格特点研究综述

日本电视剧的风格特点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关于日本电视剧的风格特点,包括其所体现的日本文化的精神特点、人的主体性及其对生命终极价值的推崇和不断追求, 以及日本电视剧在制作上的策划特点。 前言:日剧中无论是励志剧、纯爱剧,还是悬疑剧、古装剧,作为日本文化的一种载体,呈现出了在日本文化语境下独特的审美观和哲学观点。纵观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日剧,我们可以看到,日剧虽然以娱乐为主旨,但是它更是精神的承载与体现。从文化资源上看,它既表现出东方文化的一般特性,同时更深具日本本土文化审美情趣。它并不强调对现实的停滞和圆满,而是引领人们对生活、对人生的意义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挖掘。 关键词:日本电视剧电视剧文化风格特点精神品质制作策划 一、日本的精神特点在日剧中的体现 1.民族性思维:贯穿日剧的精髓 秦璋颖认为民族性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思想和风格,在日剧中得到了极大程度的体现。[1]从实物层面而言,代表日本民族文化的和服、樱花、阴阳师、忍者等等都能够成为电视剧的主题,或者在剧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从精神层面而言,团体作战、不能放弃等等这些可以代表日本的精神在剧中都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反映幕府后宫女性明争暗斗的古装女人戏《大奥》将和服的华美与艳丽展现得一览无余,让受众在扣人心弦的故事中也领略了日本传统服饰的魅力《龙樱》里樱木老师在校园中种下的那株樱花,不仅仅是龙山高中的精神象征,它已经完全化身成为一种永不服输、一往无前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正是大和民族所崇尚的精神。 徐浩宇分析了《悠长假期》中两人之间没有滚烫热烈的情爱倾诉和犀利尖锐的个性碰撞,也不见花前月下的浪漫抒情,完全是日本式的含蓄、羞涩和内心悲喜 [2] 。这种喜不同于中国式的大团圆的喜气洋洋,悲也异于中国式的生死离别的慷慨悲歌或悲悲戚戚,它所包孕的始终是青年人生命历程中所感受到的一种平实质朴的美,从中透露出的是日本式的简约素朴、幽静闲寂、含蓄暖昧性. 闫彦论述了日剧《医龙》全剧透出一种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强大到足以撼动观众的心[3]。在看过这部日剧后,真正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也许不是剧中医生那高超的医术而是这个医疗团队的团结一致的精神。这支团队中有从各个科室抽调来的最优秀的执刀医,麻醉医,内科医以及工学士,护理人员等,大家在一起,各自负责自己分管的工作,就像一部机器的一个个零件,为了机器能够工作而转。这部剧充分地显示了日本人团结一致的民族性。 董浩宇认为谈到团队精神就不能不谈责任感,日剧中也有表现人物强烈的责任感的作品[4]。比如在2007年日剧《工作狂》中女主人公松方弘子表现出的对于从事的杂志社编辑工作的尽职尽责,为了工作,她甚至失去了男友的爱情,但她依旧热爱着自己的事业。虽然这部剧有些夸张,但却成功烘托出了人物高度的职业责任感。 2.关于希望的理念:日剧表现的独特风格 并不是每部日剧都是喜剧,甚至可以说,大部分日剧都在反映过度的真实与异常的社会现实,但是无论基调怎样阴暗,情节人物怎样悲情,它都在

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及其预测变量分析 张锦坤,陈 璐,黄育艺

第31卷第4 期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V ol. 31 No.4 2009年8月JOURNAL OF NINGBO UNIVERSITY(EDUCATION EDITION)Aug. 2009 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及其预测变量分析 张锦坤,陈璐,黄育艺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 摘要:以大一和大四学生为被试,考查了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在年级和性别上的不同变化,以及年级、性别、自尊、自我效能感和完美主义等变量对学业拖延的预测力。结果发现:(1)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样本中存在学业拖延现象的大学生占较大比率(48%);(2)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存在年级与性别交互作用,大四男生的学业拖延程度显著高于大一男生,而女生在年级上无显著差异;(3)自尊、完美主义和性别变量对大学生学业拖延行为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其中自尊的预测力最大。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拖延;预测变量;回归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09)04﹣0054﹣06 已有研究发现,相当比率的大学生存在学业拖延(Academic Procrastination)现象,即总是或几乎总是拖迟完成作业,并因此而体验到消极的情绪。[1]例如,Solomon和Rothblum早期的一项针对342名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46%在写论文时、27.6%在准备考试时、30.1%在完成每周阅读作业时会拖延。[2]Milgram经调查发现,大约有10%~40%的大学生在学业上表现出拖延现象。[3]从国外各时期的调查研究来看,大学学习中的学业拖延现象似乎是日趋严重的。学业拖延不但使大学生浪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还可能失去许多完成任务的良好机会。另外,这种优柔寡断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拖延者的心理健康,容易使其产生自我怀疑、内疚、抑郁等消极情绪,从而导致不良的后果。分析大学生学业拖延现象,剖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最终帮助大学生纠正这一行为(倾向)将有助于大学生更好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拖延问题,促进其积极地适应学习生活,提高学习效率。 虽然国外较早时期就已对学业拖延现象做了调查研究,但国内研究者于新近才开始关注这一现象,且多为综述性研究,实证研究相对较少。[4~7]从当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来看,研究者多从自尊、自我效能感、人格特征、动机等方面对学业拖延展开探讨。如Beswick等的研究发现,不论是自我报告的学业拖延还是实际的拖延行为本身,都与自尊都呈显著负相关。[8]Haycock等的研究表明,个体自我效能感与拖延行为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效能的缺失是产生拖延的主要原因之一。[9]另外Onwuegbuzie等关于动机与拖延关系的研究表明,学业拖延主要是由惧怕失败以及任务难度引起的。[10]Lee的研究发现,高拖延与缺乏自我决定的动机相关。[11] 此外,新近有关完美主义的研究表明,完美主义与拖延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完美主义是指一种对自己的表现或行为设置高标准的人格特质,即在个性中具有凡事追求尽善尽美的极致表现倾向。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对高标准的追求却伴随着与任务完成有关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低自尊。例如Eerde通过元分析发现,拖延与完美主义之间有一定的相关。[12]Pullen研究博士生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发现,完美主义与拖延、完成学期论文相关显著。[13] 综上,学业拖延是一种与多维因素相关联的消极行为,现有研究分别从若干方面进行分析,发现了学业拖延的有关因素和特点。本研究将结合国外关于学业拖延的新近研究结果(完美主义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综合考查自尊、自我效能感、完美主义、性别、年级等各变量对大学生学业拖延 收稿日期:2008–12–10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国家重点项目(ABA060004)。 第一作者简介:张锦坤(1979-),男,福建永定人,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讲师,博士。

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匹配效应文献综述

晕轮效应对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影响 ——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社会(身份)匹配效应 1.亲社会行为 1.1利他主义 研究者对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行为等概念的界定莫衷一是,但总体上均从亲社会行为的行为表现、行为动机和行为效果三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般而言,亲社会行为在概念上要比利他主义广泛,而利他主义(altruism)是最高意义上的亲社会行为。沙莲香将利他行为定义为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并概括了利他行为的四个特征:①利其目的是有益于他人,而不是自己的私利;②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是迫于外面压力;③不求任何回报的; ④具有自我牺牲性,需要个人付出一定代价,但个人并不计较。 石里克从纯度、程度、广度三个维度来衡量利他行为1,从纯度上可将利他行为分为两种类型,其一,可称作“软”利他行为,即以寄希望于受惠者日后将施惠于己为动机的利他行为。其二,可称作“硬”利他行为,即行为者并不指望从受惠者的回报中取得满足,只是单纯从利他行为本身获取满足。从程度考虑,“硬”利他行为又可分为两种情况:有限的(或适度的)“硬”利他行为何无限的(或彻底的)“硬”利他行为。 1.2亲社会行为 由于对于利他行为,研究者时而从行为角度考,时而又结合当事者的行为动机考虑,难有定论,所以本研究将采用亲社会行为这一概念。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者社会有益的行为,其行为的后果是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好处。关于亲社会行为的大部分文献都不考虑行为者的动机2,它是一个连续体,从最无私的利他行为,到完全被自己利益驱动的助人行为。 归结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有如下特点:其一,在研究视角上,许多研究者从亲社会行为的起源、机制和发展过程出发,探讨其本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其次,在研究被试上,为了避免被试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研究者大都选择婴幼儿、儿童为研究对象,对青年以及成人的亲社会行为研究甚少。最后,在研究方法上,以往的亲社会行为研究多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假设情境测验法、评定法、同伴提名法、问卷法和自我报告法,也有采用实验室实验;卡利罗斯基采用由一些小故事构成的“不完全投射测验”来编制“亲社会行为动机调查表”,这其实类似于假设故事情境,即在某些亲社会行为场景故事后,附有被选的动机及其他社会认知选项。 2.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 任何一个行为,其行为主体本身具有某种动机,而处在“事外”、作为知觉者的人们对其动机也会形成某种知觉、判断——这正是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研究中归因理论的研究领域。所谓归因(attribution),就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知觉和判断。原先的归因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就领域的自我归因和个人动机方面,Weiner将归因从总体上分为两种:其一是自我归因(intrapersonal attribution)或个人归因,即对自身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其次是人际归因(interpersonal attribution)或他人归因,即对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本研究的“动机归因”主要指第二种,即对他人亲社会行为的原因的知觉。 由于归因和动机紧密联系在一起,本研究在论述中,不将它们做出区分。研究者主要动机归因的理论、模型、偏差进行研究,也有对其类型进行的研究。目前有关亲社会行为的动机理论有两种研究取向:一是利他取向的亲社会动机理论, 包括基因决定论模型、移情利他主义假设、消极状态缓解模型、移情式快乐假设;二是利己取向的社会交换理论3此不具体展开。(附表一中有部分亲社会行为动机归因的罗列) 巴塔尔(Bartal)根据行为的目的不同,将亲社会行为分为利他行为和偿还行为。斯陶布(E?Staub,1984)用亲社会价值取向来表示人们帮助他人的动机和目标,认为亲社会价值取向体现了三种动机源:一是作为利他的无私行为的动机源,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人,是以他人为中心的;二是以规则为中心的道德取向为特征

基于图像处理的人群行为识别方法综述_高玄

总第322期 2016年第8期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Computer &Digital Engineering Vol.44No.8 1557   基于图像处理的人群行为识别方法综述* 高 玄1 刘勇奎2 汪大峰1 (1.北方民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银川 750021)(2.大连民族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连 116600) 摘 要 基于图像处理的人体行为识别是计算机视觉中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目前大部分研究者主要针对个人行为识别展开研究。对人群的行为识别研究相对较少而人群行为识别在智能监控、虚拟现实、公共安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恐怖活动、可疑事件、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实时监控等。人体行为识别对包含人的图像序列进行检测、跟踪、目标分类、异常检测以及对人的行为理解与识别。论文通过从一般的单人行为识别出发,介绍了人群识别方面近年来研究发展状况以及当前该研究方向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图像处理;行为识别;智能监控;人群 中图分类号 TP393 DOI:10.3969/j.issn.1672-9722.2016.08.034 Surveyon GroupBehavior Recognition Method Based on Image Processing GAO Xuan1 LIU Yongkui 2 WANG Dafeng1 (1.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Norther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Yinchuan 750021)(2.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Dalian 116600) Abstract Recognition of human action using image-based processing is an active research area in computer vision.Atpresent most of the researchers mainly study the recognition of individual behavior.For recognition of group activities re-search is relatively less while the recognition of group behavior in intelligent monitoring,virtual reality,public security,etc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uch as ACTS of terrorism,suspicious event,mass violence in real-time monitoring.Hu-man behavior recognition consists of detection,tracking and object classification of image sequence,and image understandingand recognition of human behavior.By introducing the recognition of individual behavior,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tatus of group behavior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research problems to be solved.And possible directions offuture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image processing,behavior identification,intelligent monitoring,the crowd Class Number TP393 1 引言 当前,基于图像处理的人体行为识别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人体行为识别是对包含人的图像序列进行检测[1]、跟踪、目标分类[2]、异常检测[3]以及对人的行为理解与识别,而图像处理技术是通过提取运动物体的颜色和形状等特征信息,用于背景检测和跟踪[4]。就目前而言,绝大部分的监控系统只局限于简单的图像处理,而无法进行人体异常识别,对于人群行为的识别以及在人群发生异常行为时能够实时报警的研究相对较少[5]。由于在公共安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人群行为识别 *收稿日期:2016年2月1日,修回日期:2016年3月19日 基金项目:辽宁省科技基金项目“图形图像处理中形状表示的压缩方法研究”(编号:201102042);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虚拟现实中三维图形的应用基础研究”(编号:20082175);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项目(编号:L201454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DC201502030201;DC201502030404)资助。 作者简介:高玄,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像处理。刘勇奎,男,教授,研究方向: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 汪大峰,男,研究方向:计算机图像处理。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题班会

遵守日常行为规范 ——做合格中职生活动主题: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活动目的:让同学们通过此次主题班会,从自我做起,在行为方面做一位严于律己的学生。 活动时间:班会课 活动地点:教室 一、故事导入 199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奖者在巴黎聚会。会议期间,有人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你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说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学习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行为习惯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却对人的一生有重大意义。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 二、种下一个好习惯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行为决定命运! 活动过程: 活动1说说我们的班级 下面就请同学们说说我们班级里好的行为习惯? 再展示一些有关不良行为的图片! 活动二:通过图片展示 例如: (1)上课吃零食 (2)网吧包夜 (3)考试抄袭 (4)上课不听课玩手机 (5)上课睡觉 (6)欺负同学 (7)早恋 引入: 1、什么是不良行为习惯? 对自己和他人的身心有害,不利于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妨碍他人,影响自己和他人成长等等

一些行为习惯。 2、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未成年人不得实施的不良行为: (一)旷课、也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活动三:小组合作讨论 中学生有哪些不良行为? 上课时? 课下(校园里) 校园外 课上的不良行为 (1)交头接耳、高声喧哗、相互争吵 (2)精神不集中、不主动参与课堂讨论,不做练习,不积极发言;不记笔记 (3)做小动作,跟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玩耍;做跟课堂无关的事,涂鸦、写信、写纸条,

工作狂现象研究综述

“工作狂”现状研究综述 教科院0705班张瑾2007306020110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的深入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愈加模糊,“工作沉迷”(Workaholism)现象由此产生并有加剧的趋势,并逐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总结有关工作狂的近期研究结果,包括工作狂的定义、类别、成因和测量,为工作狂现象的现状认识做一个概括。 [关键词]工作狂工作沉迷组织 一、“工作狂”现象的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的深入和知识经济的兴起,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愈加模糊,“工作沉迷”(Workaholism)现象由此产生并有加剧的趋势,工作沉迷者(Workaholic)俗称“工作狂”,与工作成瘾(WorkAddiction)、工作成瘾者(Work Addict)等术语一道来形容在工作上投入到沉迷的人。理论上,20 世纪 70 年代起,这类现象逐渐受到关注;实践中,不少企业鼓励工作狂般的工作方式,他们认为工作狂能够为组织带来效益。事实上,工作狂的行为方式往往伴随许多负面影响,这些副作用很可能牵扯到企业本身。例如:高工作压力下的员工会采取更多的破坏性行为对待企业,而更多的副作用则是来自对其身心健康的伤害,同时会损害员工与家庭、社会的关系。例如,经年累月的工作使员工身体经常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导致头痛、高血压、胃溃疡、心脏病、糖尿病以及慢性疲劳综合症等疾病;同时,由于长期处于心理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工作狂的心理空间弹性非常有限,受到微小的刺激都容易发怒,甚至造成精神崩溃、自虐、过劳死、自杀及其他危害他人的非理智行为(石金涛、刘云, 2008)。有报道称,竞争和压力使美国的工作狂在过去 10 年中增加了50%。加班加点让越来越多的美国人粘在办公椅上,过劳、过胖带来的疾病,每年夺去 30 万美国人的生命(王馨影、刘晓阳等, 2006)。正是由于工作过度的负面影响,许多学者开始逐步关注工作狂。1971 年,美国宗教学教授Wayne E.Oates 在《一名工作狂的忏悔》中开始使用“工作狂”这一术语。书中,他把自己和同伴自嘲为“一班工作狂”,他们对待工作就像酗酒者看到酒精一样兴奋,但他们的人生是悲剧的。由于长期沉浸在工作中,导致他们没有快乐,没有朋友,家庭关系紧张,甚至带来许多疾病。因而,有学者把工作沉迷看作为一种“病态”,视其为一种成瘾症。自此,“工作狂”一词开始流行。当时对工作狂的报道大多只是一些轶事性、非理论性和非实证性的文章,学术性的研究论文相对匮乏。 二、“工作狂”的类型划分 在定义的基础上,不少学者提出工作狂由不同的维度构成,因此存在不同的类型,每种工作狂都有不同的前置因素和后续结果。研究者如Oates、 Rohrlich、 Fassel 等都提出了各自的分类方法,但这些划分大多缺乏理论根据,其产生的过程或不够具体,或不能被实证检验,划分维度比较模糊。对工作狂比较科学的、代表性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四种。 Naughton(1987)以“职业承诺”(CareerCommitment)和“强迫症倾向”(Obsessive-compulsiveTendency)两个维度为基础,提出工作狂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作卷入型工作狂”(Job-involvementWorkaholics),他们具有高工作承诺和低强迫症倾向,在过分要求的工作中表现良好,对工作很满意,但是对非工作性的事情则不大感兴趣。另一类是“强迫型工作狂”(Compulsive Workaholics),他们具有高工作承诺和高强迫症倾向,可能会是那些工作表现差劲的人,他们的问题源于缺乏耐心和具有形式主义的工作习惯。 Spence 和 Robbins (1992)根据样本在工作卷入、被强迫工作感和享受工作三个维度

关于中学生拖延症研究综述

关于中学生拖延症研究综述 摘要:拖延症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很常见。我们应该了解拖延症的特点、拖延症人群的类型、引起拖延症的原因、拖延症的危害、克服拖延症的方法,只有真正懂得了这些前因后果,才会对我们自己以及周围的人找到解决的办法,战胜拖延症。 关键词:拖延症中学生成因克服 前言:拖延症(英文:Procrastination)指的是非必要、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在字典中,动词“procraste”的释义是“推迟、延后、缓慢、延长”,由两个拉丁词合成,“pro”和“crastinus"。“pro”的意思是“往后”,而“crastinus"的意思是“属于明天”,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往后推到明天”亦即“以后再做”的意思。心理学家给“拖延”的定义是:当事人故意延迟一项既定任务的执行,哪怕他明明知道这项任务最终是必须完成的,而且这样做可能会使情况恶化。目前这个词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心理学或医学术语,但严重或经常的拖延行为,常常是一些深层问题的表现。拖延现象现已成为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生活中,也有很多关于拖延症的研究,比如刘文静的“关于拖延症的思考”[1],讲了拖延症的研究,有关原因,特点,危害以及如何克服;岑文华的“和拖延症说再见”[2],讲述如何克服拖延症;顾琳珺的“拖延及其应对方式”[3],讲了关于拖延症的概念,原因,应对方式;孙萌的“对付拖延” [4]中,关于职场中的拖延现象,等等。 一、拖延症的特点。 1、自信心不足。每次完成任务都不能使自己感到满意,从而对自己失望,对自我能力的评估就越来越低,下次再有任务,就拖着不想去做。 2、总是推脱自己太忙。一直拖着没做是因为我太忙。 3、顽固。你催我也没用,我得准备好了才能做。 4、喜欢操控他人。别人急也没用,只有等我准备好了才可以进行。 5、抵制压力。因为每天压力很大,所以要做的时期一直被拖下来。 6、抱有受害者心态。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这样,别人能做的自己却做不

《中学生行为规范守则》学习心得

《中学生行为规范守则》学习心得 天长市铜城二中七(2)班单丹丹 《中学生行为规范守则》从多个方面要求我们这新一代的中学生们,它不仅在我们的本职工作——学习,这一领域有着详细的规范和要求,更是以发展的眼光关注个人道德修养的完善。将自己的日常行为与《守则》上的要求一一对照,觉得自己在有些方面做得不错,同时也发现自己仍有许多方面做得不足,仍待改善的。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要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尊师守纪,尊老爱幼,尽自身的最大努力做到《规范》中要求的所有项目。 《守则》中有这样的要求“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善于合作,乐于助人,热心公益劳动。”我觉得自己有时候会只顾自己学习上的是而不够热心参加班级里的活动,对班级里的事不怎么主动,没有出到自己的一份力。我觉得“人是社会的人”而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在通过参与班级工作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一个实践自己的机会。我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投入到力所能及的各项事情。 在“勤于思考,勇于探索”这方面我也是需进一步努力的。我常常只是将老师的笔记抄好,“只知其然”但却“不知其所以然”。在课后,没有过多的对老师上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因此,我也将会在学习上不断地改善这一陋习。 《守则》上有要求我们要“礼貌待人”我们中华民族一贯注重礼仪,是一个“礼仪之邦”,礼貌待人也是我们优秀的民族精神之一。

我觉得自己在这一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在校园里遇见老师,我能问好;进出办公室,也会先敲门问好,关门道别。我也会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将这一优点保持下去的。 勤奋刻苦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态度。大家都很清楚,学子莘莘,你追我赶,竞争激烈,互不相让。在如此态势之下,如果谁稍有怠慢,谁就必将被淘汰出局。曾经有的两个成功的公式,一是爱因斯坦的A=X+Y+Z,即成功=艰苦的努力+正确的方法+少说废话;另一个是成才=遗传因素+个人努力+环境与机遇。这两个公式都强调了艰苦的努力是成功或成才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因为事物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内因,刻苦就是人对学习的态度,就是主观努力,就是决定学习优异的内在因素。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对每一个中学生提出的最起码的要求,同时也是我们在中学阶段做好人、读好书的最根本的保障!是我们创造幸福人生、实现人生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希望全校的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塑造自己健康人格、创造自己美好人生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为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省级重点中学的学生、一个名符其实的雷锋式的学生、一个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文明的中学生而作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