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的地理差异学案设计教案

中国的地理差异学案设计教案

中国的地理差异学案设计教案
中国的地理差异学案设计教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学案设计初稿

长兴中学苏海鹰

第一节四大区域的划分

课型:新授课

本章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章只是对区域地理的宏观介绍。主要的作用有两个:其一,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征作知识上的铺垫;其二,由于后面的区域选择不能过多,选择的区域尺度有大有小,先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在具体区域的学习时以偏盖全。因此,在学习中应注意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能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能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

1.培养读图、分析地图、观察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2.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判断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更好的认识祖国,热爱祖国的大好山河。

学习重点:

1.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

2. 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学习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学习主题一:不同的地理区域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能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一)谈论假期外出见闻,再参考课本2页图我们看到

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

乙.东南沿海地区——————区

丙.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带——区

丁.长江三角洲—————区—区

讨论:上述地区特点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要划分行政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区、工业区等(提示:如年级分班级管理等)

结论:1.区域划分的原因是根据。

2.同一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

(二)春节期间给外地的亲朋好友拜年,打电话、写信、寄贺卡等,都能感受区域的存在。你知道邮政编码的数字都表示什么么看书3页活动2。

小结:同是行政区域,却还有不同。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划分为(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县、市)、(镇)三级。我们还有例子如:温度带可划分为温带、亚热带、热带,而温带又分为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结论:同一地理区域,还可划分出不同或不同的区域。

(三)我们也尝试划分地理区域:看课本3页活动题1回答问题。

学习主题二: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1.能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一)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根据各地的、____和____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讲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__地区、___地区、___地区、___地区。

(二)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原因、位置、范围:看课本5页活动题回答问题。

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人们根据划分地理区域,一个地区可同时兼有。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和的区域。在此基础上我们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位置、范围。正是由于区域间存在的较大,而同一区域内较多,我们才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区域划分,有利于人们因地制宜安排生产和生活。

本节知识结构:

反馈练习:

1.填空

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_______ 气候区的界线,大致与_______ mm等降水量线一致。

2.判断题

(1)一个地区只能属于一个地理区域()

(2)同一类型的区域没有级别高低或尺度大小的区别()

(3)我国的地理区域只有四个()

(4)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方面各具特色()3.下列省、直辖市、自治区主要或全部位于哪个地理区域。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方地区

B北京南方地区

C西藏自治区西北地区

D上海青藏地区

4.读“我国地理分区图”及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城市代号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年降水量/㎜

①-500

②-26 641

③1220

④-12 20 81

A B C D

⑵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上有山、山和山。

[3]图中A地区与B地区分界线附近的山脉和河流分别是、。

[4]表中数据分别为我国四大地区四城市的气候资料,它们与图中对应的关系是:

A B C D

[5]C地与其他地区比较,夏季气温最突出的特点是,形成这种气候特征的根本原因是。

答案:

学习主题一:

(一)牧、经济特、热、旅游、农业、工业、不同的需要、多重“身份”(二)级别、省、县、乡、尺度、级别

(三)1.(1)山区和平原:等高线数值和疏密程度。(2)林区和农耕区:植被特点和地形特点。

学习主题二:

(一)地理位置、自然、人文、北方、南方、西北、青藏

(二)活动题答案:

1、有相似性。主导因素是季风的影响(是否受夏季风的影响)。

2、(1)0℃等温线。(2)800mm等降水量线。

(3)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因素即气候因素。(4)秦岭----淮河

3、第一、二级阶梯,主导因素是地势(海拔高低)因素。

总结:

不同的需要,多重“身份”,尺度、级别、差异性、相同或相似性

反馈练习答案:

1.夏季风、400

2.(1)×(2)×(3)×(4)√

3.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地区

B北京—————————北方地区

C西藏自治区———————青藏地区

D上海——————————南方地区

4.[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2]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3]秦岭、淮河

[4]②③①④

[5] 气温低地势高(海拔高)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课型:新授课

本节内容的结构分析:

教材的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本节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内容涉及“总论”中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国地形的分布和特点、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中国主要的河流以及中国的农业生产等知识。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

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3.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学习重点: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学习难点: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对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影响。

课时安排:1--2课时

学习过程:

知识连接:我们上一节学习了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你能回答下

列问题么

1.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它们是根据各地的_________、和_________特点的不

同作为依据划分的。广州位于地区。

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大致和_________mm的降水量线、1月

_________等温线最接近,沿山脉和河流分布。

3.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划分主导因素是_________。它们之间的差异有很多方面,今天我们就来具体了解这些特点。

新课: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一)全班分两大组,分别代表南方和北方地区,根据老师提供的比较项目进行类似对歌的PK擂台赛。(阅读书6—10页)

比赛细则:1.选代表回答问题,对则得一分,不对不得分;

2.答错可由同组同学补答一次,再答错则由对手补答一次,也答

错则由老师解答。

3.文化方面有表演的得3分。

比赛项目:

结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和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结论:1.南方和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2.人们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深受的影响。

(三)广州和湖南同属南方地区,冬季广州通常不下雪,但湖南经常下雪,可以说明同一地理区域在自然方面也存在着差异。看书7-8页图—页回答问题

1.哈尔滨与北京各月气温和降水相同么

2.东北林海雪原森林景观与华北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相同么

结论:同一区域内部也有一定的。

(四)读图,,看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是否有共同点

结论:大都位于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级阶梯。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南方与北方地区在和方面存在着显着的,并了解了它们之间的,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反应了与的协调发展。另外,同学们也了解到同一区域也有一定的。

本节知识结构:

1.南方、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差异,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

2. 南方、北方地区的人文特征差异,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主要原因

农耕

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主、

主要农作物、等

3

、等

作物熟制一年熟或年熟一年或熟

传统运输方式

陆路运输为主,多用

汽车、

传统民居坡度较、墙体较屋顶坡度较,墙体

反馈练习:

1.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A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B年平均气温0℃以上和以下的界线

C年平均降水量800mm以上和800mm以下的界线

D亚热带和暖温带的界线

2. 造成南稻北麦、南柑北苹、南蔗北菜(甜菜)的主导因素是()

A降水B河流C热量D地形

3. 下列省级行政区中,耕地以旱田为主的是()

4. 有关我国南北方旧式民居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北方多用砖瓦、竹木建屋,南方多用土坯垒墙

B、北方注意防寒、保温,南方注意通风、散热

C、北方屋顶坡度小,南方屋顶坡度较大

D、北方室内砌有火炕,南方屋内备有竹床

5. 我国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

A、400毫米以上的地区

B、200毫米以上的地区

C、800毫米以上的地区

D、600毫米以上的地区

6.判断题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差异性较大,区域内部特征完全相同。()(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是由地形这一要素决定的。()(3)北方地区最冷月的气温都低于0℃()

(4)下雪天不可能在南方出现。()

(5)现代的高楼大厦在南、北方地区基本没有差异,说明自然环境对现代建筑没有影响。

7. 是真是假

小明说他爬过一座很奇特的山脉,在这座山脉的北坡到处生长着苹果树,一幅暖温带的景象;在南坡却生长着大量的柑橘树,一幅亚热带的景象。你认为小明说的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请说出是哪一座山脉并解释其中的原因

答案:

知识连接答案: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地理位置、自然、人文地理、南方地区2、800、0℃、秦岭、淮河3、气候

(二)

差异

河流

流量

河流

结冰期

典型植

被类型

农耕制度

传统

民居

传统

运输

工具

传统特

色运动

文化原因降水量气温气温

气候

地形

气候

地形

气候气候

地形

(三)不同、不同、差异

(四)季风区、二、三、

总结:自然、人文、差异、联系、人类、地理环境、内部、差异

知识结构:

1.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主要原因农耕

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旱地为主水田为主地形、气候主要农作物小麦、大豆等水稻、油菜等气候

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二至三熟气候传统运输方式

陆路运输为主,多用

汽车、马车

水运地形、气候传统民居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较大,墙体高气候反馈练习答案:

1.B

6.(1)×(2)×(3)×(4)×(5)×

7.是真的,秦岭,秦岭位于我国中部,是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此山南北两侧的

气候不同,植被也不同。

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课型:新授课

本节内容的结构分析:

本节教材内容与第二节并列,分别就中国四大区域中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做进一步的描述,它们同属西部非季风区,在自然条件和人类生活、生产方面有相似的地方。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形特点。

2.理解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的递变规律,并初步探讨其成因。

3.明确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及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明确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分析本区“高”“寒”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对其他地理特征形成的影响。

5.明确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分布及我国主要的牧区。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2.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认识、了解祖国的热情和爱国主义思想。

学习重点: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难点: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自然特征的成因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

知识连接:我们上一节学习了中国北方和南方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特点,你能回答下列问题么

1.南方和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2.南方和北方人们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深受的

影响。

3.南方和北方地区之间在和环境方面存在很大的。

同一区域内部也有一定的。

4. 南方和北方地区之间也存在共同点,都位于区(气候),地势的、级阶梯等。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分别探讨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看看它们

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以及它们内部的差异。

新课: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引入:

《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问:上述民歌描述的是哪个地方的景色属于哪个地区

学习主题一:的西北地区

(一)1.读古诗,“看”西北,西北有。

(注:可以全部读,也可以挑个别熟悉的诗句读)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孤城一片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李贺《马》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王翰《凉州曲》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观看书13页三幅景观图,感受西北自然环境。

结论:西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请补充完整学习主题的标题)(二)讨论:西北地区的范围和地理特征。完成下表。

西北地区的范围:山脉以西,长城和山—山以

结论: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三)为什么西北会如此干旱呢分析其干旱的原因,做书12页活动1.。

结论:导致西北地区干旱的因素是、。

(四)北朝人民歌道“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而李贺却说“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说明西北地区地理环境也还有性的一面,做书12页活动2.。

结论: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自东向西的→_____→的景观变化,这是由的逐渐变化所决定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学习主题二:的青藏地区

播放歌曲,提问:

附歌词:

呀啦索哎……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难道说还有无言的歌,还是那久久不能忘怀的眷恋。

哦,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啦索,那可是青藏高原

是谁日夜遥望着蓝天,是谁渴望永久的梦幻,难道说还有赞美的歌,还是那仿佛不能改变的庄严哦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呀啦索,那就是青藏高原。

1.歌曲名称是

2.结合歌词和所学知识,青藏高原的地形是以、为主

3.歌词“是谁日夜遥望着蓝天”说明青藏地区气候降水,空气

4.歌词“还是那仿佛不能改变的庄严”让人联想到她信仰教

5.青藏高原和我们要学的青藏地区有什么区别,说明划分青藏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6.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在以上,有“”之称,是世界最的高原。观察书13页图,说明青藏地区显着的自然特征是、

7. 因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则 ,所以受 因素影响,青藏高原气候 ,导致 广布,结果气候更

8.看书14页图,两幅景观图分别表示什么 ,

对比广州进行解释

学习主题三:以 业为主的地区

(一)南方、北方地区有相同的特征,西北和青藏地区有无相似之处呢 完成下表:

结论:西北和青藏地区是我国主要 区(请补充完整学习主题的标题)

(二)仔细观察书15页图,上表显示西北和青藏地区的相同点是否完全一样呢下面,请做一做月老,连一连线:

结论: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西北和青藏地区牧业生产各具特色。 (三)西北和青藏地区以牧业为主,所以当地居民的饮食以 、 制品为主。可是我们知道新疆的 和 (水果)很出名,藏族的 (粮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高、寒 干旱

内蒙古

西藏 新疆 宁夏 青海 温带草原

牧场

山地牧场

高寒牧场

三河马

三河牛

牦牛、藏绵羊

细毛羊 滩羊

食)也耳熟能详,说明西北和青藏地区除畜牧业外,还发展其他农业。

阅读书15页,回答:

1.西北地区发展农业,分布在平原、平原、和___山麓;青藏地区发展农业,分布在谷地、谷地。

2.观察图,找出上述农业生产地区,这些地区分布是否集中、连片

3.为什么这些地区能发展粮食生产呢

结论:

1.由于西北地区气候,所以人们利用和,发展农业。

2.青藏地区而,所以在的地区,发展农业。

本节知识结构: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反馈练习:

1.判断

(1)西北地区具有受海洋影响小的共同性特点。

(2)西北地区内部没有差异。

(3)西北地区干旱区面积广大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

(4)我国山脉的走向与西北地区气候特征的形成无关。

(5)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与地势无关。

(6)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属不同的区域,所以它们的地理特征差异性都很大。

(7)自然环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较大。

2. 下列现象与西北地区主要自然特征无直接联系的是()

A多为内流河B油气资源丰富C草原牧场D灌溉农业

3. 新疆的特色农产品是()

A甘蔗B棉花、甜菜C苹果D柑橘

4. 下列地区不属于我国牧区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5. 大兴安岭以东和以西分别属于()

A、森林草原、荒漠

B、牧业区、耕作区

C、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D、半干旱区、干旱区

6. 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较,其相似点与相异点分别是()

A、地势平坦,但海拔高度差异大

B、大部颁发中中纬度,但海陆位置差异大

C、人口众多,但人种和民族差异大

D、受季风影响显着,但季风来源差异大

7. 下列地理事物中,与青藏高原“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纵横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

D、城镇多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8. 我国风力侵蚀作用最为明显的地区是()

A、南方地区

B、黄土高原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9. 与我国新疆接界的邻国分别属于()

A、西亚、中亚地区

B、西亚、中亚、东亚、南亚地区

C、西亚、东亚、北亚地区

D、西亚、中亚、南亚、东亚、北亚地区

1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指

A、冬季风

B、夏季风

C、偏北风

D、偏东风

答案:

知识连接答案:1、气候2、自然环境3、自然、人文、差异、差异4.东部季风区、二、三

“引入”答案:内蒙古草原、西北

学习主题一:干旱

(一)1.沙漠、山、葡萄等 2.干旱

(三)海陆位置、地形

(四)差异、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降水量、海陆位置

总结:1.干旱 2.海陆位置、地形、干旱 3.差异

学习主题二:高寒

1. 《青藏高原》

2.高原、山地

3.少、干燥

4.佛教

5.没有、地形地势

6.4000米、世界屋脊、高、海拔高、多高山

7.下降0.6℃、地形、寒冷、冰川、寒冷

8.太阳能发电站、黄河源头;因为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洁净,水汽含量很少,阳光穿过大气时损耗少,直接辐射较强。

“总结”答案:1.高、寒、冰川、太阳能、大江大河 2.高、寒

学习主题三:牧

结论:牧

(二)略

(三)肉、奶、葡萄、哈密瓜、青稞

1. 灌溉、河套、宁夏、河西走廊、天山、河谷、藏南、湟水

2. 不是。分布面积小,分散分布。

3.

结论:1.干旱、河水、高山冰雪融水,灌溉。

2. 高、寒,海拔低,河谷。

反馈练习答案:

1.(1)√(2)×(3)√(4)×(5)×(6)×(7)√

中国区域地理教案:第4讲+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第4讲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京杭运河概况。 一、河流湖泊概况 1.内流区和外流区 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主要流入太平洋、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流入印度洋,惟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是额尔齐斯河) 内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塔里木河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与200MM等降水量线接近。 内、外流区 2.水系形态 (1)影响水系形态的主导因素:地貌 黄土高原河网密度、树枝状水系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四川盆地的向心水系与盆地地形 横断山区南北状排列河流与平行状山脉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平行水系与冰川侵蚀地貌 (2)与自然灾害 扇形水系:水流汇集、易成洪涝 正常年份:可错开洪峰 南北对称状水系(长江) 异常年份:同时到达,易成洪峰 东西对称水系(黄河中游):易成洪涝 3.水文特征

(1)河流水文特征的含义:从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来分析。 (2)外流河共同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时间水量水位结冰期 夏季风盛行时大上涨、形成汛期无 冬季风盛行时小下降、形成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普遍有(3)外流河水文特征差异及原因 地区河流流量水位含沙量有无结冰期 东北黑龙江、松 花江水量丰富(流经湿 润半湿润区) 汛期较短(有春 汛、夏汛) 少(森林茂 密) 长(纬度高,位于 寒温带、中温带) 秦岭—淮河以北辽河、海 河、黄河 水量较小(流经半 湿润、半干旱地 区) 汛期短(雨季 短) 大(植被 少,水土流 失严重) 短(位于暖温带) 秦岭—淮河以南长江、珠江水量丰富(降水量 大,流经湿润地 区) 汛期长(雨季 长) 小(流域内 植被好) 无(亚热带,冬季均 温0°C以上) (4)内流河水文特征 ①分布地区:西北内陆 水源补给: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②主要特征季节性河流:夏季为丰水期,其他季节水量少,甚至断流。 流程:不长(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 ③塔里木河:7~9月为汛期 塔里木河、黑河的生态环境问题: 下游河段来水量锐减,河道干涸段流,土地撂荒甚至严重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其原因是上游地区不断开垦土地,农业用水急增,加之温室效应,蒸发加强,导致下游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 二、湖泊 分类(按湖泊所在流域特点)内流湖→内流区→基本上是咸水湖 外流湖→外流区→淡水湖 青藏高原湖区: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区,占我国湖泊面积的一半,青海湖是我分布

(完整版)中国地理全套教案

第一单元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 复习目标:1、中国地理位置、国土构成、行政区划;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少数民族的地区分布。 复习方法:地图分析法 复习过程与分析: 一、中国的疆域(高考几次命题要求对中国疆域的感悟,地图、地球知识的结合。) 1、从世界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中国领土四端点: 最北端: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多) 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135°E附近) 西: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E附近)(大致与北京同纬度) 思考:①我国跨纬度近50°,南北距5500km 。 ②我国跨经度60°多,跨5个时区,最大时差4小时。 ③我国西端点日出比北京迟: 2小时52分钟。 3、中国濒临的海洋 ①东临西海一洋:(图中分析) 北至南:渤海(我国内海)——120°E经线穿过,长芦盐场,海滨浴场,油气资源, 海洋污染。 黄海——与渤海全是大陆架,朝鲜半岛 东海——包括台湾海峡,油气与海洋渔业资源 南海——油气资源,海洋渔业资源 太平洋: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 ②中国的领海,内海,专属经济区。 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领海——海岸基线至12海里(1海里约 1.85千米) 专属经济区:至200海里。 ③海岸与岛屿: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 岛屿有台湾岛(最大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南海诸岛等5000多个。

4、中国的陆界与邻国(中国非常重视与邻国的关系:创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和 平周边环境和加强经济贸易往来。) ①陆界长达2万多千米。 ②陆上邻国15个: 东:朝鲜(鸭绿江,图们江) 北:俄罗斯、蒙古 西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塔吉克斯坦 西: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 西南: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 南:缅甸,老挝,越南 ③隔海相望的6国家:东:韩、日本 东南:菲律宾 南:马来西亚、文莱、印尼 5、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①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a、光热充足,利于农业生产; b、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思考:纬度位置特点:a、大部分在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b、纬度跨度大。 ②海陆位置的优越:海陆兼备的国家。 a、东临太平洋,夏季风带来丰沛降水,利于农业生产。 b、陆上海岸线长,大陆架广阔,利于海洋事业发展。(航运,贸易,水产,矿产) c、陆上邻国多,陆上交通可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二、中国的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 ①三级划分: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自治县、市) 乡(镇) ②特别行政区:香港(1997.07.01)澳门(1999.12.20) 2、对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认识:(多翻地图) ①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②地图上的位置,轮廓的记忆 a、临海省、区、市

水资源 初中地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水资源教案示例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使学生知道水是宝贵的、有限的资源,了解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分布,知道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分布和比重,了解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掌握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途径,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路线及影响;了解水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水浪费和污染现象,知道在某种意义上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②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阅读各类图表,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用图、析图、释图的能力;通过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解决途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通过学习水资源利用状况,培养学生从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收集有关水资源紧缺、水资源利用状况等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通过学生对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问题的具体分析评价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事实及缺水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使学生能全面、正确地认识水资源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节水惜水、保护水资源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①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以及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 ②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应的解决途径。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路线及意义。 ③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④分析图像、表格、文字等各种信息资料。 三、教学难点 ①学会分析某一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②理解水利工程的作用,如三峡、小浪底工程。

③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四、教学准备 ①课前,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活动小组,每小组以4~6名同学为宜。 ②教师课前收集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资料,制作本节3课时相关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③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做好预习,课前收集有关水资源危机及水资源浪费、污染等利用状况的资料,收集有关三峡工程和小浪底工程的资料。 五、课时安排 3课时 六、教学设计

中国的地理差异学案设计教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学案设计初稿 长兴中学苏海鹰 第一节四大区域的划分 课型:新授课 本章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教材是中国地理总论部分和中国区域部分的衔接点。在八年级上册讲述中国地理概况、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阐述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差异。作为中国区域地理学习的开篇部分,本章只是对区域地理的宏观介绍。主要的作用有两个:其一,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的差异,为后面认识各分区地理特征作知识上的铺垫;其二,由于后面的区域选择不能过多,选择的区域尺度有大有小,先有了宏观整体认识之后,才能避免在具体区域的学习时以偏盖全。因此,在学习中应注意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能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3.能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 4.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能力目标: 1.培养读图、分析地图、观察判断能力及主动探究能力; 2.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判断方法。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更好的认识祖国,热爱祖国的大好山河。 学习重点:

1.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依据。 2. 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 学习难点: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学习主题一:不同的地理区域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能在简单地图上进行区域划分 (一)谈论假期外出见闻,再参考课本2页图5.1我们看到 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 乙.东南沿海地区——————区 丙.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带——区 丁.长江三角洲—————区—区 讨论:上述地区特点的形成原因是什么?人们为什么要划分行政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区、工业区等?(提示:如年级分班级管理等) 结论:1.区域划分的原因是根据。 2.同一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 (二)春节期间给外地的亲朋好友拜年,打电话、写信、寄贺卡等,都能感受区域的存在。你知道邮政编码的数字都表示什么么?看书3页活动2。 小结:同是行政区域,却还有不同。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划分为(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县、市)、(镇)三级。我们还有例子如:温度带可划分为温带、亚热带、热带,而温带又分为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结论:同一地理区域,还可划分出不同或不同的区域。

高中区域地理教案 中国的工业

第19讲中国的工业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 2.理解我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及主要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 3.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先学过程: 师:同学们,如何完成本节的学习目标呢?主要靠大家自学,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自主学 习的内容,8分钟后检测,看谁完成的最好。 布置学案,学生自学(教师督促,使每一位学生紧张的自学)。 一、工业的分布 (1)沿铁路干线分布:如e京广线、f京沪线、g哈大线等,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工业城市。 (2)沿河流分布:长江沿岸形成了以h上海、i南京、j武汉、k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工业带;黄河流域则形成我国一条能源开发带。 (3)沿海分布: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使沿海地区成为我国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形成了我国工业最集中的四个地区——a长江三角洲、b辽中南、c京津唐、d珠江三角洲。 2.我国基础工业的分布 ①主要 基地 ?? ? ?? 东部沿海:⑥鞍山、⑦本溪、⑧京津唐、⑨上海 长江沿岸:⑩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 黄河流域:?包头、?太原 ②存在问题: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技术研究开发能力不足;铁矿石、水资源、能源、交通等外部条件制约明显。 ③发展方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全行业的科技进步,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质量和效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石化工业:主要以大庆、吉林、辽阳、北京、山东、兰州为中心,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自学检测(大家都自学的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测一下大家的自学效果。) 1.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A.沿海分布B.沿长江分布C.沿黄河分布D.沿京广铁路分布 2.图中②是我国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②是 A.辽中南工业基地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3.京广高铁连接的我国两大工业基地分别是 A.京津唐、沪宁杭工业基地B.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C.辽中南、京津唐工业基地D.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后教过程: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第一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教案新人教版 (1)

中国区域地理第一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和民族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 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4、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5、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6、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 2、使学生了解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和省会(或首府)。 3、使学生了解我国五大海域。 4、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和民族。 5、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分布、增长状况。 6、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状况。 重点和难点: 1、我国位置、面积、所濒临的海洋、省级行政区及其行政中心的简称。 2、我国人口分布、增长及我国的人口政策、民族状况及民族政策。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位置和面积: ㈠、位置: 1.相对位置: A、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部深入亚洲大陆内部,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 家。 C、思考:习惯上常说:“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为什么? 2.绝对位置:

A、纬度位置: a、南(极):位于南海南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约4°N; b、北(极):位于黑龙江省漠河镇以北的黑龙江(俄称为阿穆尔河)主航道中心线 上,约为53°N; c、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越49°左右,相距约5500千米。当2月南国春回大地之 时,北国东北仍然是千里冰封。 d、纬度位置的优点:北回归线从我国南部穿过,我国绝大部分属于温带,南部有 一小部分位于热带,北部没有寒带。南北气候差别很大,这既有利于人民生活, 又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B、经度位置: a、东(极):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主航道中心线 (“耶”字碑东角)上,约为135°5ˊE; b、西(极):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约为73°40ˊE。 c、经度位置: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2°,相距约5200千米,时差达4小时以上,横 跨东5区到东9区。当东部的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之时,西部帕米尔高原仍然 是繁星满天。 C、我国位置的优越性: a、东部广大地区深受海洋的影响,降水丰富,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b、南北温度带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c、海岸线漫长,有利于从海上同世界各国交往。 d、陆疆漫长,便于从陆上同世界各国交往,古代便是“丝绸之路”,现代有著名的 “欧亚大陆桥”连通欧亚两大洲。 ㈡、面积: 1.领土幅员辽阔,约960万。(最新数据为1045万Km2) 2.位于俄罗斯(1700万Km2)、加拿大(990万Km2)之后,居第三位,美国为930 万Km2,第四位;巴西第五位。 二、疆界与邻国: ㈠、疆界: 1、陆疆: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达2万多Km(22800Km) 2、海疆: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长达1万8千多Km,加上岛屿海

中图版中国地理必修教案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 【课标要求】 ·正确理解区域与区域差异的含义。 ·掌握并理解不同区域的特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并探讨差异成因。 ·结合我国时事背景,探究我国三大自然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三大经济地带的差异、区际联系和协调发展等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一课时区域和区域差异与中国三大自然环境的差异 遂川中学李田古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区域与区域差异的含义。 2.掌握并理解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学会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原理,分析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并能根据提供的文字、图表等材料找出区域差异,分析区域特征。 3.尊重客观差异,并探讨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差异的成因,掌握辩证、动态、科学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重点、难点】 ·区域与区域差异的含义,自然区域划分的依据,中国三大自然区的主要特征。 ·运用文字、图表等材料找出区域差异,分析区域特征,探讨差异成因。 【教学用具】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比较分析法、读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知识梳理】三大自然区的形成 1.一般依据哪些自然地理要素来划分自然区域差异? 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主要特征 名称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 地势海拔较低,属于地势第 二、三级阶梯 海拔较高,差别显著, 属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海拔很高, 为地势第一级阶梯 地形平原、低山丘陵高原或高山和盆地高原,边缘的高山峡谷 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年降水量大于400mm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气温 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年降 水量少,小于400mm 高寒气候;气温低,冻 土广布;太阳辐射强烈; 风力强大 植被 以森林和 森林草原为主 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 荒漠、草原和 高山草甸灌丛 土壤多为森林土壤, 淋溶作用强 多为草原、荒漠土壤,有机质含量 较低,可溶性盐分含量较高 土壤发育程度差, 土层浅薄 水文多为外流河(区)和淡 水湖,地表水以雨水补 多为内流河(区)和咸水湖, 径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多冰川、湖泊,是许多 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初中、高中地理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教学视频专辑

以下为初中、高中地理视频专辑(专辑名称—视频个数) 浏览时请按下CTRL+点鼠标左键就可直接打开 这里只有几万视频中的一部分,更多视频请到https://www.doczj.com/doc/e12564705.html,浏览 -------------初中地理视频专辑列表----------------- 初中地理七八年级优质课视频专辑(46) https://www.doczj.com/doc/e12564705.html,/playlist_show/id_16580287.html 初中地理七八年级优质课视频专辑(5) https://www.doczj.com/doc/e12564705.html,/playlist_show/id_16545580.html 七八年级初中地理优质课视频专辑(42) https://www.doczj.com/doc/e12564705.html,/playlist_show/id_16545578.html 广东省新课程初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暨观摩(18) https://www.doczj.com/doc/e12564705.html,/playlist_show/id_15118090.html 初中地理优质课教学视频(34) https://www.doczj.com/doc/e12564705.html,/playlist_show/id_15118017.html 初中地理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集锦教学视频(35) https://www.doczj.com/doc/e12564705.html,/playlist_show/id_16702151.html 新课程初中地理广东省名师课堂优质课课例(3) https://www.doczj.com/doc/e12564705.html,/playlist_show/id_16702154.html ---------------高中地理视频专辑列表------------------ 高中地理优质课视频(35) https://www.doczj.com/doc/e12564705.html,/playlist_show/id_16581902.html 高中地理优质课视频专辑(23) https://www.doczj.com/doc/e12564705.html,/playlist_show/id_16581898.html 新课程高中地理名师课堂实录 https://www.doczj.com/doc/e12564705.html,/playlist_show/id_10687034.html 广东省高中地理名师课堂课例示范(19) https://www.doczj.com/doc/e12564705.html,/playlist_show/id_10686959.html 2010年浙江省高中地理优质课评比暨观摩(8) https://www.doczj.com/doc/e12564705.html,/playlist_show/id_10686857.html 新课程高中地理特级教师课例示范(7) https://www.doczj.com/doc/e12564705.html,/playlist_show/id_10686773.html 高中地理教学视频(13) https://www.doczj.com/doc/e12564705.html,/playlist_show/id_6595332.html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 2.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分析该线南北两侧的自然景观、人类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差异,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教学重点: 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教学难点: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有没有看过央视的纪录片《航怕中国》,这档节目播出后深受观众喜爱,因为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祖国各地的壮美风光,还可以领略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学习很多课本上没有的地理知识。欣赏几组图片:黑龙江雪乡、云南普者黑、甘南风光、黄土高原、西北大漠。 同学们想一想,造成这种地理差异的原因都有哪些? 讲授新课: 学生回答:气温、降水、地形等因素。 教师总结转折:我国的地理差异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请同学们阅读图5.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我国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等方面呈现的规律。 教师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年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 学生:小组代表班内展示。 【设计意图】本部分内容是学生已熟悉的,以小组为单位读图、讨论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对这部分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师:植被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并具有指示自然环境特点的作用。按照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变化规律,我国自然植被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 教师多媒体展示:典型景观的植被图片。 学生:我国自南向北植被呈现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的有规律变化;北部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依次分布着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类型。 【设计意图】气温、降水变化的规律对于学生来讲比较抽象,自然景观对比更直观,学生也更容易理解,知识更容易掌握。 承转: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请你说出我国农业、人口、城市、交通线、经济发展的分布特点。 学生回答。 教师:地理环境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刚上课的时候我们同学们已经举了很多例子,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图5.2和阅读材料,感受不同地区人们生活的差异。 【设计意图】课堂上要动静相结合,静下心来阅读,也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已有的知识再次理解。 总结转折:我国显著的地理差异既反映在自然环境方面,也体现在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有些自然事物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线。作为我国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自然事物,同学们能说出哪些? 学生回答。 教师:在这些可以作为划分地理差异界线的地理事物中,“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请同学们对比图5.3和图5.4,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该线以南地区和以北地区的差异,理解“秦岭—淮河”一线在我国自然区划方面的重要意义。 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小组代表班内展示。 教师多媒体展示: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图。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图。 学生小组讨论,班内展示。

高中区域地理-中国地理知识结构图

中国地理知识纲要 (结合地图册及教材配套使用) 一中国地理概况 1-位置范围和行政区划 位置:半球、温度带、纬度带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范围:四至(东南西北),陆地面积、海洋面积。 相邻地理单位:陆上邻国(14),海上邻国(6),邻海(4个),岛屿。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制度(省县乡),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省会、轮廓。省区之最。2-人口分布和民族特征 人口: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一线),人口分布特征(人口分布不均衡,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人口问题(详见必修二)。 民族:民族构成、民族分布特点。主要少数民族分布地区、风俗习惯。 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二中国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中国地形地势总特征(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主演地形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概况和特征。 主要山脉:走向,位置,意义。 地形特征对我国的影响:对气候、对河流、、、 主要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分布地区及成因。 地形地势答题模板:地形:以**为主;地势:**高**低;地貌特点。 2-气候 中国气候总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气温特点:夏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夏季风) 冬季——特点及其原因(太阳辐射量、冬季风) 中国降水特点:时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南北方差异、中国降水量图解读。 中国温度带:主要温度带——分布地区、农业生产特色。 中国干湿区:划分依据、分布地区。 中国雨带:移动规律、移动原因。 主要气象灾害:分类、多发季节、成因、分布特点。 气候特征答题模板:气温特点、降水特点、气温降水的季节差异大小。 3-河流湖泊 基本概念:内外流河、区,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内外流区分界线。

第二册中国区域地理南方地区一教案

第二册中国区域地理----南方地区(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南方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河湖、主要农产品以及南方人民的生活情况。 2.使学生掌握本区优越的气候条件与农林果产的关系、长江中上游营造防护林的目的和效益、沿海和内地两大 工业地带、主要矿产和能源基地。 3.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培 养学生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通过填表,培养学生 进行区域特征比较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结合本区山青水碧、物产富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结合红壤改造、长江中 上游防护林的建设,对学生进行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的 教育;结合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发展,使学生受到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方针、政策的教育;结合两首诗词,对学生 进行美育教育。 教学重点1.山青水碧,鱼米之乡。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3.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 4.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

紫色盆地和红壤丘陵。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媒体 录像:鱼米之乡,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长 江1998年洪灾;投影片:中国地理区域图,南方地区矿产、城市和铁路分布图与南方地区主要水电站和核电站 的分布图(复合片),红壤,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分布略图,上海市略图;挂图:南方地区地形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展示投影片】中国地理区域图。 【复习提问】请一同学在投影片上指图说出北方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再请其他几个同学分别说说北方地 区的主要农产品、主要能源基地和工业中心等。 【指图讲述】今天我们学习另一个地区——南方地区。 【板书】第二节南方地区 一、基本概况 1.位置和范围 2.人口和民族 【出示挂图】南方地区地形图。 【读图】请同学上讲台指图说明南方地区的范围,在地

《新学期课堂同步精炼》初二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学习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的表现。 2.能在地图上确定“秦岭—淮河”的位置,并能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区域划分等方面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能够说出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并在地图上通过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如山脉、河流等),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明确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能够举例说明我国地理差异显著。 2.“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3.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的主导因素。 教学难点: 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的主导因素。 【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地理差异显著 1、地理差异表现 (1)自然环境差异 ①地势:我国地势呈分布。 ②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主要原因是位置的影响。

③气温:由南向北逐渐,主要原因是位置的影响。(2)人类活动差异 ①农业:东西,南北,主要原因。 ②人口、城市、交通线:东部,西部。 ③经济发展水平:东部,西部。 2、运用各类地图资料,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完成下列表格。

学习任务二:四大地理区域 1、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我国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 区、 区、区等。 2、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综合地理位置、、的特点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2)图中A是地区,B是_______地区,A、B两区以秦岭、_______河为界。A、B两区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A和D两区域的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C和其他三个地区分界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 (3)图中C是______地区,在C、D两区的交界线处有_______山脉、_______山脉;C、B 两区交界处有_______山脉。 【合作探究】 读教材图5.2思考广东人和哈尔滨人的生活作息时间差异巨大的原因。 【拓展延伸】 最美景观大道 318国道起于上海,终于西藏樟木镇,建于1950年,全长5 476千米,途径江苏、浙

区域地理 中国的工业

课标点击 1.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特点。2.我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及主要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考点解读 1.识记我国工业的分布大势、主要工业城市。2.掌握我国工业基地的位置范围、发展条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3.掌握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的特点及不同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模式。 一、工业的分布 1.我国工业的分布 (1)沿铁路干线分布:如A京广线,B京沪线,C哈大线等,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工业城市。 (2)沿河流分布:长江沿岸形成了以D上海、E南京、F武汉、G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工业带;黄河流域则形成我国一条能源开发带。 (3)沿海分布: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使沿海地区成为我国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形成了我国工业最集中的四个地区——a长江三角洲、b辽中南、c京津唐、d珠江三角洲。2.我国基础工业的分布 (1)能源工业

①煤炭工业: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工业,与煤炭资源分布一致,A 山西省、B 内蒙古自治区、C 陕西省是最主要的煤炭基地。 ②油气工业:集中在东北松辽石油基地、华北及环渤海油气产区、D 四川天然气基地、E 新疆石油基地、近海大陆架油田。 ③电力工业 a 火电是主体,分布于北方的重要煤炭基地和大城市。 b 水电:主要分布在南方,集中于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等河流上游。 (2)钢铁工业 ①错误!错误! ②存在问题: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技术研究开发能力不足;铁矿石、水资源、能源、交通等外部条件制约明显。 ③发展方向: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全行业的科技进步,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质量和效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石化工业:主要以大庆、吉林、辽阳、北京、山东、兰州为中心,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产业特点???? ? 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比重大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 产品更新换代快

地理教案-中国区域地理南方地区一

地理教案-中国区域地理----南方地区 (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南方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主要河湖、主要农产品以及南方人民的生活情况。 2.使学生掌握本区优越的气候条件与农林果产的关系、长江中上游营造防护林的目的和效益、沿海和内地两大 工业地带、主要矿产和能源基地。 3.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培 养学生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通过填表,培养学生 进行区域特征比较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结合本区山青水碧、物产富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结合红壤改造、长江中 上游防护林的建设,对学生进行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的 教育;结合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发展,使学生受到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方针、政策的教育;结合两首诗词,对学生 进行美育教育。 教学重点1.山青水碧,鱼米之乡。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3.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 4.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发展。

教学难点 紫色盆地和红壤丘陵。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媒体 录像:鱼米之乡,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长 江1998年洪灾;投影片:中国地理区域图,南方地区矿产、城市和铁路分布图与南方地区主要水电站和核电站 的分布图(复合片),红壤,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分布略图,上海市略图;挂图:南方地区地形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展示投影片】中国地理区域图。 【复习提问】请一同学在投影片上指图说出北方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区。再请其他几个同学分别说说北方地 区的主要农产品、主要能源基地和工业中心等。 【指图讲述】今天我们学习另一个地区——南方地区。 【板书】第二节南方地区 一、基本概况 1.位置和范围 2.人口和民族 【出示挂图】南方地区地形图。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章从世界 __ 第一节疆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 培养读图能力;形成地理位置空间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运用资料,分析、对比,获得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 1. 地理位置空间感的建立。 2. 地理位置优越性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回顾七年级地理学过的知识,还记得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吗? (学生回答、更正) (教师补充、归纳)主要从经纬度位置(包括半球位置与五带位置)、海陆位置(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等方面来分析,有时还从与邻国或邻区的相对位置来描述。

二、展示目标 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并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三、问题引导自学探究 1、猜一猜:“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 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请同学们猜一猜:描述了我国的哪些位置? (学生回答、更正)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2、“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1)在地图上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 (2)在地图上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

(3)观看教材第3页图1.2标出的五个国家,说说从东、西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从南、北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 (学生回答、更正)(1) __、蒙古、日本(2) __、 __、蒙古、日本 3、综合比较以上五个国家,说说从经度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者来看,最能体现我国位置优越性的是什么位置? 4、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及北纬30°、60°纬线的大致位置。探讨下列问题: (1)在地图上指出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所处的纬度范围。 (2)在地图上指出五带的划分界线,说出中国位于哪个温度带? 5、与 __、 __、巴西相比,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是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出分析纬度位置优越性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纬度位置→气候(气温)→农业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中国的地理差异》教案观摩课资料《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设计 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教研室李向华 一、教学目标 1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等重要地理分界线,说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以及其他区域分界线两侧的地形、气候(气温和降水)、植被等自然差异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等人文差异,感悟“区域差异” ,体味“秦岭—淮河” 等地理分界线的意义。 2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大致范围,说出四大地理单元划分的主导因素,比较它们的突出自然地理差异,感悟“区域划分” 的意义 3 .用事例初步说明“秦岭—淮河”南北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说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以及其他区域分界线两侧的自然和人文差异,体味“秦岭—淮河” 等地理分界线的意义。 2 .教学难点 感悟“区域划分”的意义。 三、教学策略 本节课,教师首先引领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中国各种 自然和人文差异进行一一梳理,感受中国地理环境的多样性 与复杂性,体味区域(中国)内部的差异性。针对如此复杂的区域,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可以将其(中国)划分成尺度更小的区域进行更细致的研究。所以,教师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

联系进行区域划分,在区域划分的探究中了解四大地理单元的大致范围,比较它们的突出地理差异,全方位理解“秦岭—淮河”等重要地理分界线的意义,感悟“区域划分”的意义。 本节课以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为主要目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领者,教师在学生活动中适时进行点拨和评价,引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学生完成探究问题。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中国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要素和人口、农业、工业、交通等人文要素分布图和各种景观图片。 2 .学生准备 课前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查找关于中国地理差异的资料。

世界区域地理教案

[高二复习]课题:区域地理复习—东亚(1课时) 【本课内容】 1、东亚沿海与内陆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及其表现 2、填图要求:国家位置、首都;主要岛屿、半岛、群岛,边缘海;主要地形区等 【知识结构】 【复习要点】 一、东亚的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和范围 (1)范围:中国--临海国(首都北京)朝鲜和韩国--半岛国家(首都平壤首尔) 蒙古—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内陆国(首都乌兰巴托)日本--群岛国家(首都东京) (2)位置: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背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 面临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3)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海洋性显著) 从北向南找出太平洋的边缘海、群岛、半岛和岛屿。 2、居民:人口数量和分布:13亿多,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4左右,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平原地区,内陆人口稀疏。 3、地形 从西往东找出主要山脉、高原、平原和大河,认识地形的东西差异。 地势特征: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4、河流: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水力丰富。

5、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 (2)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 二、东亚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差异 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多,耕地比重大,气候温暖湿润,利于农业发展,沿海港口多,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科技文化水平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现已出现很多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蚕丝、茶 [高二复习]课题:世界国家地理—日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日本轮廓图 2.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矿产,并分析其特点与成因。3.了解日本的农业发展条件、主要的农作物及出口的农产品,并能运用高中地理知识与原理进行解释4.分析归纳日本的工业与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工业分布的特点等。譬如以日本临海型工业布局为例。5.运用高中地理知识分析日本的人口分布、民族构成、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特点。本讲重点:日本的地理特征 本讲难点:1.日本的农业、工业的发展条件2.日本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及成因 【本课内容】 一、自然地理特征 1、东亚岛国、我国近邻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从240N—460N,主体在温带地区。【主要四岛】 2、面积狭小、人口稠密 3、海岸曲折、港湾优良神户和横滨是全国著名的海港(为什么多良港?) 4、境内多山、平原狭小(为何使用小型农机具?为什么重视生物技术?) 国土的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仅在沿海一带分布着狭小的平原。 邻近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5、火山之国、地震之邦(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日本大小火山约有270座,占世界火山总数的十分之一。其中30%为活火山。日本火山分布广、类型全、数量多,有世界火山博物馆之称。其中“富士山”(活火山)被日本人尊为“圣岳”。 6、季风显著、海洋性强(为什么重水利事业?)【主要气象灾害以及原因】 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方相比,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较丰富。(为什么西海岸多雪?东海岸多雨?)(影响日本气候的因素包括哪些?) 7、矿产贫乏、林水丰富 日本注重封山育林,森林覆盖率达68%,远大于其国土面积在世界上的比重。 日本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国土狭小,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使河流长度短(为什么?),落差大,水流急(为什么?)。水力资源丰富。(为什么?)【日本河流的水文特征】 日本矿产资源贫乏,主要矿种均缺少,主要依靠进口。(煤炭石油棉花主要进口的国家?)而硫磺矿较多,(这是什么原因?)。 二、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 1、世界经济大国---“世界经济最发达的三极之一” 日本工业产品种类多,产量大,在世界居领先地位。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均居世界前列。资产大部分私人占有,经济水平高。 2、经济发展的条件

地理优质课《中国地形》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教学设计)教材版本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 作者及单位陈立康唐山市玉田县亮甲店中学 教材分析 1、课标要求:本节课在课标中的内容要求是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2、教材地位:本节课是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就顺理成章了,同时一个国家的地势和地形对这个国家的气候、河流乃至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节课既是中国地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其它章节的基础,学好本节,能为今后学习高中自然地理打下了基础。 3、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世界地理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掌握了了解一个区域的基本方法。这一节是从地势特点和地形种类两个方面来研究中国地形特征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读图了解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分界线。 2.了解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掌握主要山脉的名称、走向及其在地图上的分布。 3.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各类地形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启发学生回顾已知的地形知识和还想知道哪些有关地形的知识来调动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分组分享教学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并结合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使学生获取有关中国地形的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壮丽山河的学习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2.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二)教学难点 1.分析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优越性。 2.识别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 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结合学校条件和自身特质,本节课采用的教法是“多媒体教学法”和“小组合作积分法”,采用的学法是“读图分析法”。 课前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学生课前准备“三个一”:一本书,一图册、一学案 3. 学生准备中国空白轮廓图 4. 按固定程序小组内复习提问(1分钟时间) 5. 教师随机提问检查上节课知识掌握情况,并给每组加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