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茶与咖啡的文化差异研究

茶与咖啡的文化差异研究

茶与咖啡的文化差异研究
茶与咖啡的文化差异研究

2019年第07期基金项目:本文受天津理工大学中东欧研究院资助,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与交流中文化身份构建研究———以中国和波兰为例”课题部分研究

成果。

收稿日期:2019年3月15日。

当前人民群众的物质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这就导致对精神生活上

的需求也日益提升,在跨文化交际的推动之下,文化之间的差异及相互融合,能够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餐饮文化是每个国家颇具代表性的特色文化之一,不同国家的餐饮文化有着一定的共同点,也有相关的不同点。如承载了我国多种文化元素的茶文化,与代表了开放、自由、热情生活态度的西方咖啡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但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也逐渐求同存异进行了有机融合。厘清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探求引起文化差异的原因,寻找内在的共同点,并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融合,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

1茶文化概述

据历史记载,茶起源于中国,经过长达几千年的传承与积淀,已经逐

渐形成了独有的茶文化,成为了中国颇具代表的特色文化之一。茶文化不单单指茶叶自身,还包含了茶艺、茶德、茶书、茶具等多种方面。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的概念已经深入到了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客人来拜访,敬茶是最能体现礼仪内涵的方式。茶文化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从其精神内涵中能够看出其中蕴含了较为浓厚的“礼”文化。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主要是指沏茶、上茶、饮茶、品茶等基本流程中所体现出的一种文化习惯,能够与“礼”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了一种具备鲜明中华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

茶在我国具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被众人认可的神农氏得茶,到了原始社会后期,茶叶被用作与他人交换的一种货物[1]。在商末周初,人们开始意识到茶叶能够用于饮用,在经过朝代的更迭后,在战国时期茶叶的种植与饮用已经小有规模。在隋唐时期,“茶圣”陆羽伴随其著作《茶经》横空出世,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正式形成,也直接推动了全民饮茶的风潮,茶宴、茶会、茶馆等场所也应运而生,茶文化在此种文化土壤中得以厚植。在宋代,茶文化被推向了顶峰,贡茶、赐茶、斗茶等活动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茶文化主要包含四种结构,分别是物质结构、制度结构、行为结构以及心态结构。物质结构主要是指有关于茶的实际物品,诸如茶具、茶叶等。制度结构主要是指茶叶在生产与饮用时,形成了相应的社会行为规范,让茶文化的体系更为鲜明,诸如政府对茶叶实行税收等[1]。行为结构主要是指茶叶在生产与饮用时,人民群众不约而同的养成了自主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茶俗。心态结构主要是指人民群众在进行饮茶时形成了相应的审美观念、思维观念以及价值观念,也就是众所周知的茶道。

茶文化同样也是我国传统儒家、道家、释家思想文化的交叉积淀。儒家向来推崇“仁和”,主张中庸之道,这与茶文化中的部分内涵不谋而合,在喝茶时能够有效平复自身心绪,保持心境的平和。道家主张清净无为、道法自然,茶文化中也存在着在饮茶中进入到忘我境界,脱胎换骨,洗净铅华的思想。释家即佛门思想,主要强调禅宗之悟道,与茶文化相结合便是闻名世界的“茶禅一味”,在饮茶过程中能够体会到由苦至甜的个中滋味,这和释家“先苦后甜”的人生感悟颇为相似。总而言之,茶文化是儒家、道家、释家思想文化的良好载体,蕴含着天、地、人一统的思想,同时

也形成了精神与物质的统一。

2咖啡文化概述

据史料记载,咖啡最早被发现于埃塞俄比亚中一个名叫kaffe 的区

域,以该地地名进行命名,随后流传至埃及、也门、阿拉伯半岛等地区。到了公园前8世纪,咖啡盛行于中东各个区域,直到17世纪初,咖啡才被人引入欧美,至此咖啡文化终于找到了最适合种植与传播的土壤。欧美人十分热衷于咖啡,由于各国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对咖啡文化的解读也不尽相同。诸如以浪漫著称的法兰西,其咖啡文化中处处都有浪漫的影子,他们格外注重饮用咖啡时的环境与情调,认为良好的环境与情调能够在品味咖啡时影响其心境。再如咖啡文化十分浓厚的美利坚,他们的咖啡文化

与法兰西有着较大的不同[2]

。众所周知,美国历史文化所经历的周期较短,并属于移民国家,具有较强的包容性。这样的文化基础直接带动了美国人的行为处事观念,他们认为无论做什么事一定要保证效率,因此咖啡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进而形成了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速溶”。美国人在喝咖啡时更加强调饮用速度,不太注重喝咖啡时的情调与心境,同时美国在制作咖啡时也更加提倡制作速度,这与美国当地文化底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总而言之,咖啡文化主张以理性思维进行思考,而茶文化则是提倡中庸静心。茶文化讲求天人合一,咖啡文化则强调天人二分,前者充分体现出了禅宗悟道精神,而后者则体现出了基督精神。

3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差异

3.1慢文化与快文化

在中国茶文化中,沏茶强调水、火、冲的时机与节奏,饮茶讲求慢品,这样才能够让自身浮躁喧嚣的心沉静下来,深刻领悟到茶的魅力。在饮茶时所追求的是静心静身,让自己处于尘世喧嚣之外,由茶叶所传递的芳香中嗅到来自大自然的馈赠,真正做到天人合一,可以说,茶文化不追求速度,讲求一个“慢”字。而在咖啡文化中,所追求的反而是截然不同的

“快”[3]

。咖啡口感香醇,制作较为简易,能够起到提神醒脑的效果,故而咖啡多用作对工作压力较大、精神不佳的一种抵抗与宣泄,再如星巴克等世界闻名咖啡店的盛行,追求时代潮流的年轻一代对快节奏的咖啡文化更容易接纳,因此,咖啡的魅力在于其节省时间的价值。3.2保守理念与创新理念

由于我国生活方式与西方有着较大的差异,加上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对宗族及血缘体系较为重视,使得我国人民群众普遍持有较为保守的理念,养成了较为保守的个性,对文化的开拓并不是十分重视,在茶文化中便能够略窥一二。从茶文化及咖啡文化的传播来看,茶文化在西方的传播较为顺畅,西方人群也乐意去接纳这一新兴事物,而咖啡文化在我国的传播则显得较为缓慢,直至上世纪初才对咖啡文化进行了接纳。茶的存在方式、营销策略及自身的口味在我国也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演变过程,但自始至终始终遵循着“因循祖制,唯古是法,尊古泡制”这一基本理念,可以说这是我国茶文化的灵魂所在,故而茶文化也逐渐吸收了保守内向这一特点。而西方国家不同于中国,由于受到自身地域的限制,地势上存在着一些障碍,让他们不得不去积极探索自己的生存之道,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人养成了敢于创新与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将

茶与咖啡的文化差异研究

甄宏杰1,原永康2

(1.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航海分院,天津300074;2.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384)

摘要:茶与咖啡是中西方两种不同种类的饮品,在中国与西方国家中有着较大的受众群体。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深入,两

种饮品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加上不同的饮用环境与思维方式,使得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内涵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对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深入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中的异同,了解中西方文化所具备的文化冲突,以及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提速的背景下中西方文化渗透与融合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茶;咖啡;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

27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