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师范大学曲式分析试题及答案

师范大学曲式分析试题及答案

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a卷)参考答案

(2008.12.29)

考试说明:将前三大题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将试卷与考题一并上交

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音乐作品的结构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要素包括:(旋律)(和声)(织体)(调式调性);

2. 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3.构成曲式的最小结构单位是(乐段),

4. 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不稳定功能或用转调来终止,则是(开放性结构)。

5.乐段的调性结构可分为(单一调性)和(转调)的结构。

二、名词解释(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复乐段

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复乐段的“复”,为重复或复合的意思。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分量,又是一个质的概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内容为重复关系。复乐段以其包含乐段数量的差别,可分别称之为二重复乐段、三重复乐段等。但三重及三重以上的复乐段实际上非常罕见,因此,通常所谓的复乐段,也即指二重复乐段。

2起承转合原则

起承转合原则也是由呼应原则衍生出来的,有时与三部性原则相综合:

起、承、转、合这四个阶段,在结构上具有不同的功能:

起部——乐思的最初呈示;

承部——起部的重复或引伸,巩固起部陈述的内容;

转部——引入新材料或展开起承部分所陈述的内容,与起承部分形成对比;

合部——向起承部分的内容回归,有时有明显的再现因素,具有结束、总结的功能。

三、简答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音乐的稳定性陈述语言有哪些特征?

答:音乐的稳定性陈述语言表现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乐思材料较为单纯、统一、完整。

(2)调性与和声较单纯、明确,虽也可能包含离调或转调,但通常总是以一个主要调性确立为中心。

(3)结构较为规整、匀称

2.在多声音乐中,乐段的和声进行具有一定的布局格式,这个布局格式主要指的是什么?。

答:在多声音乐中,乐段的和声进行具有一定的布局格式,这个布局格式主要指的是:乐段的和声的布局格式,显示出欧洲古典音乐的规范结构形式,上句停止在半终止,下句结束于全终止,上下、主属遥相呼应。同样,这种和声进行的功能结构关系也是不可逆转的。

3.乐汇与动机的异同点在哪里?

答动机与乐汇一样,至少包含一个主要重音,尤其是小节的强拍的强音,若干乐音围绕该重音在1小节或不超过2小节的长度内运动,变形成动机的规模。但并不是所有的乐汇都能成为动机,只有在乐汇作为乐曲发展的种子音调使用时,才称为动机。因此,动机是一种具有性格特点的乐思材料,而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构成分。

4.二段式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可以分成几种类型?

答:二段式分类的依据是第二段后句的写法。第二段后句的写法延续前句的乐思继续发展就是对比二段式,如果第二段后句隔时再现第一段的材料则是再现二段式。

(5)速度和节拍的改换

5.三段式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可以分成几种类型?

答:三段式的分类。主要取决于中段写法的不同类型

三段式中段的写法十分多样,但可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别:

(1)根据呈示段的主题材料加以变化,展开,可称之为引伸型;

(2)以新主题材料写成,称之为并置型;

(3)兼用呈示段主题及新材料写成,可称之为综合型

四、将下例乐段划分出乐句、乐节、乐汇(10分)。

答案

4小节一句,共4句,每句两个乐节(2+2);

第一句、第二句、第四句分为两个乐节,三个乐汇(1+1+2)

第三句分为两个乐节,四个乐汇(1+1+1+1)

五、分析题(共1题,共45分)

答题要求:1.判断曲式结构;2.写出结构图示;3.作相应的作曲技术说明

答案:

1.该乐曲是无再现二段式。(10分)

2.图示如下:(26分)

结构:引子 A B 完全重复一次尾声(8分)

乐句:a+a+b+b (4分)

小节:9 4+4+4+4 12 7 (4分)

调:a小A大a小(8分)

3.说明(11分)

(1)引子与尾声( 4分)

(2)第一段( 4分)

(3)第二段( 3分)

音乐学院《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b卷)参考答案

考试说明:将前三大题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将试卷与考题一并上交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乐段)。

2. 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主要调性的主功能来完全终止,那么该结构单位称为(收拢性结构)。

3.乐段的内部结构可以细分为(乐句)、(乐节)、(乐汇)。

4. 乐段最后落于主调的属和弦,以和声的半终止结束,称之为(开放乐段)。

5. 段落之间还可能形成尾首重叠的关系,称为(侵入终止)。

二、名词解释(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复乐段

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复乐段的“复”,为重复或复合的意思。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分量,又是一个质的概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内容为重复关系。复乐段以其包含乐段数量的差别,可分别称之为二重复乐段、三重复乐段等。但三重及三重以上的复乐段实际上非常罕见,因此,通常所谓的复乐段,也即指二重复乐段。

2.三部性原则

三部性原则是在呼应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部性结构就是在遥相呼应的两部分之间,插入一个中间部分。

三部性原则在音乐中的具体体现,可用图式:A-B-A来表示,即主题(呈式)——离题(对比或引伸展开)——返题(主题再现)。三部性原则的核心是再现,因而也可以称之为再现原则

三、简答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哪些特征?

答:音乐的非稳定性陈述语言有以下几个特征:

(1)乐思材料比较片段化、零碎化。

(2)调性与和声呈不稳定功能。这种不稳定功能的最基本的体现是避免全曲的主要调性而在从属

调性上进行。调性与和声的不稳定功能的进一步强化则体现为不确立一个明确的调性为目标,避免主和弦或避免完全终止式,不在一个调性上作较长的停留,较多使用不协和和弦等等。

(3)结构上不规整,不形成正规的乐句或乐段结构。结构的分裂是体现结构不稳定功能的常用手法。

2.乐句、乐节、乐汇有什么特点?

答:乐句是乐段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乐段内部的曲式成分。其长度一般约为4至8小节,具有一定的节奏音型和旋律的起伏,乐句的和声包含相对完整的内容,句尾通常要出现和声终止式。

乐节指长度约为2至4小节的、规模较小的音乐片段,多数乐节相当于半个乐句的长度。

乐节内若能再细分,则可以划分出乐汇。乐汇是由两个以上的乐音结合成的音组,它往往环绕一个主要重音运动,其节奏、音型的组合形成一定的特点。

3.什么是呈示型乐段结构?

答:呈示型乐段结构是指按照稳定性的音乐陈述语言构成的乐段结构,它有三个基本特点:(1)乐思材料较为单纯、统一、完整。

(2)调性与和声较单纯、明确,虽也可能包含离调或转调,但通常总是以一个主要调性确立为中心。

(3)结构较为规整、匀称

4.二段式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之间的对比,主要反映在哪几各方面?

答:二段式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之间的对比,主要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主题材料的变换或派生性的进一步展开的关系;

(2)和声、调性的对置;

(3)音乐织体、节奏以及和声的结构陈述方式的相异;

(4)体裁的不同;

(5)速度和节拍的改换

5.作品中从属部分起到什么作用?

答:作品中的从属部分基本部分外部扩展所附加的结构部分,如前奏,具有某种引入的功能;尾声,体现出补充性和结束性的陈述;间奏,起连接过渡的作用。

前奏的写法常表现出以下特点:对乐曲的主要材料作概括性的陈述,或提出主题材料中某些有特征的音调或节奏,暗示音乐的主要性格,并引入主题部分;和声上强调属和弦或属功能和弦,形成期待感。尾声则强调和声的主功能方面,常给出完整的和声完全终止,显示出某种应答的意味;尾声的材料一般也来自于乐曲的主题,但引向结尾,体现出收束的特点。前奏与尾声常形成一种远距离的遥相呼应的关系。

前奏、尾声和间奏的主要结构功能,在于加强全曲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它们是乐段的外部扩展,不会改编乐段的基本结构性质。

四、将下例乐段划分出乐句、乐节、乐汇(10分)。

五、分析题(共1小题,共25分)

答题要求:1.判断曲式结构;2.写出结构图示;3.作相应的作曲技术说明。

1

华东师大网络教育学院-选修课-音乐赏析期末考试答案

华东师大音乐赏析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1.《胡笳十八拍》据传是()代()所作。 A. 汉,苏武 B. 汉,蔡文姬 C. 唐,文成公主 D. 唐,高适 2. 《阳关三叠》唱词来自()代()所作的诗歌。 A. 唐,李白 B. 唐,王维 C. 宋,陆游 D. 宋,苏轼 3. 宋代姜白石所作的歌曲有()。 A. 竹枝词 B. 杏花天影 C. 关山月 D. 伐檀 4. 钢琴曲《牧童短笛》是著名作曲家()创作的。 A. 刘天华 B. 冼星海 C. 贺渌汀

D. 聂耳 5. 钢琴曲《牧童短笛》共分()段。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6.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运用了()部分曲调作为素材。 A. 越剧 B. 昆曲 C. 京剧 D. 黄梅戏 7.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三个部分的结构名称,第一部分是()部。 A. 引子 B. 呈示部 C. 展开部 D. 再现部 8.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三个部分的结构名称,第三部分是()部。 A. 呈示部 B. 展开部 C. 再现部 D. 尾声 9. 《牧童短笛》是一首()。 A. 笛子独奏曲

B. 钢琴小品 C. 钢琴奏鸣曲 D. 交响诗 10. 亨德尔是()的音乐家。 A. 巴罗克时期 B. 古典乐派 C. 浪漫乐派 D. 民族乐派 11. 巴赫是()时期的音乐家。 A. 巴罗克时期 B. 古典乐派 C. 浪漫乐派 D. 民族乐派 12. 《阿利路亚》是亨德尔的清唱剧()第()部分结尾的合唱。 A. 《阿门颂》,一 B. 《阿门颂》,二 C. 《弥赛亚》,一 D. 《弥赛亚》,二 13. 《F大调第二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创作的。 A. 巴赫 B. 海顿 C. 舒伯特

西南大学《曲式作品分析》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 1:[判断题] 结构的外部延长称为扩充 参考答案:错误 2:[判断题] 调性布局公式为:T-D-S-T 参考答案:正确 3:[判断题] 音乐的陈述类型可以广义地分为稳定型陈述和非稳定型陈述.. 参考答案:正确 4:[填空题]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以其自身的主功能来完全终止,该单位称为( ) 性结构;相反,如果不在稳定功能或转调来终止,则称为()性结构。 参考答案:(收拢)、(开放) 5:[填空题] 乐段通常由数量不等的乐句构成,乐句有时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 )、( ) 和()。 参考答案:(乐节)、(乐汇)、(若干乐音) 6:[填空题]曲式发展的基本结构原则主要有( )原则、()原则、()原则、() 原则和()原则。 参考答案:(呼应)原则、(三部性)原则、(起承转合)原则、(变奏)原则和(回旋)原则 1:[判断题]在主题材料结合方式上,乐段可以大致分为平行乐段和对比乐段两大类,在和声结 构上可以分为收拢性结构与开放性结构,在外部形态上可分为方整性乐段和非方整性乐段 参考答案:正确 2:[判断题] 复乐段既是一个量的概念(至少包括两个单乐段),又是一个质的概念(主要内容 有)。两个单乐段在各自的终止上形成(属主)呼应的关系,也包括转调关系。

=================================================================================================== 参考答案:正确 3:[判断题] 由内容互不相同,既对比又统一的两个乐段构成的曲式,称为二段曲式。 参考答案:正确 4:[填空题] 二段曲式可以分为()和()的两大类。 参考答案:(有再现)、(无再现) 5:[填空题]在材料方面,二段曲式可以分为()和()两类。 参考答案:(单一主题)、(对比主题) 6:[填空题]三段曲式根据中段材料的同异,可以分为()、()和() 三类。 参考答案:(引申型中段)、(并置型中段)和(综合型中段) 1:[判断题] 引申型中段的三段曲式也称为双主题三段曲式。 参考答案:错误 2:[判断题] 与二段曲式相似,三段曲式的第一段通常也是一个呈示型乐段。 参考答案:正确 3:[判断题] 平行复乐段与二段曲式相同,两者第二段开始主题材料都相同。 参考答案:错误 4:[填空题] 三段曲式由()、()、()构成。

乐理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乐理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 乐理基础知识试卷 本试卷旨在测试大家的乐理基础知识,包括音符、节拍、速度等基本概念。请大家认真阅读试卷,并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个音符的时值是全音符的一半? A. 二分音符 B. 四分音符 C. 八分音符 D. 十六分音符 2、下列哪个节拍是每小节中含有六个八分音符? A. 3/4拍 B. 6/8拍 C. 2/4拍 D. 4/4拍 3、下列哪个速度标记表示慢速? A. Allegro B. Adagio C. Moderato D. Presto 二、填空题 1、音符的时值依次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那么十分音符的时值是全音符的几分之几? 2、在4/4拍的节奏中,每个四分音符的时值是多长时间? 3、音乐中的速度标记通常用意大利文表示,那么“Andante”表示的速度是多少?

三、问答题 1、请简述什么是调式? 2、请解释什么是音程? 3、请说明十二平均律的概念及其在音乐中的应用。 四、分析题 请分析贝多芬的《月光曲》中运用了哪些乐理基础知识,并阐述其对音乐表现力的影响。 乐理基础知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B 二、填空题 1、1/10 2、两拍

3、每分钟60拍 三、问答题 1、调式是指在音乐中由一个主音开始,若干个乐音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音阶。调式对于音乐的色彩和情感表达有着重要的作用。 2、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的距离,通常用度数和音数来表示。音程在音乐中起到和声、旋律和节奏的作用。 3、十二平均律是指将一个八度音程平均分成十二个半音的律制。在音乐中,十二平均律使得不同音调的乐器可以和谐共奏,为现代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分析题 《月光曲》是贝多芬的经典作品之一,其运用了丰富的乐理基础知识,为音乐的表现力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在曲式结构上,该曲采用了三部曲式,呈现出清晰的结构层次感。调式方面,贝多芬运用了丰富的调性转换,如从C-G-D-A的大调转换,使得音乐的色彩和情感得以充分展现。此外,该曲在和声方面也有独特之处,如通过丰富的和弦和转调手法,营造出独特的音响效果和情感氛围。

西南大学《曲式常识》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832)《课程名称:曲式常识》样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奏鸣曲式的三大部分叫做__________部、__________部和__________部。 2、__________至少包含一个主要重音,尤其是小节的强拍强音,若干音围绕该重音在一小 节或不超过两小节的长度内运动。 3、乐段内部可分为三种次级结构,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4、由内容互不相同、既对比又统一的两个乐段构成的曲式,称为___________。 5、___________是表达完整或相对完整乐思并构成独立段落的最小的结构。 6、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典型的__________乐句乐段具有“起”“承”“转”“合”原则的体 现。 7、变奏曲式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类型:______变奏,_____变奏,_____变奏,和______变奏。 由三个相对独立的乐段(或相当于乐段的段落)按___________原则组合而成的曲式,称为三段曲式 二、判断题 1、用不同调式布局的乐段称为单一调性乐段。() 2、在完全终止后,又出现一片段,此片段常称为扩充。() 3、两个乐句构成的乐段在主题材料方面,体现的其中一种基本形态平行结构小写英文字母 标记为:a ,a 1 () 4、四乐句结构的乐段无论在西方传统音乐还是在我国的传统音乐中,都是常见的乐段结构 形式。() 5、所谓动力性再现主要指旋律保持原样(包括局部的装饰变化),结构规模基本不变,和声调性基本上完整再现。()

三、单选题: 1、调性布局公式为() A、T—T—S—D B、T—S—D—T C、T—D—S—T D、S—D—T—T 2、起承转合结构为() A、abcc1 B、abcd C、a a1 b a1 D、aabb1 3、以新调完全终止结束的段落称为()段落。 A、开放性 B、展开性 C、对比性 D、收拢性 4、乐段的基本组成部分是() A、乐句 B、乐汇 C、乐节 D 、乐音 5、三部性结构原则用英文字母表达为() A、A—B—C B、A—A—A C、A—B—A D、A—A—B 四、多选题: 1、单三部曲式的再现段可分为() A、静止再现段 B、展开再现段 C、假再现 D、动力再现段 2、音乐的陈述手法广义上可分为()与()。 A、展开 B、呈示 C、再现 D、对比并置 3、两个乐句构成的乐段,在外部结构形态上,体现为()结构或()结构。 A、方整型 B、非方整型 C、平行 D、对比 4、奏鸣回旋曲式是以下几种曲式结构原则相结合的产物() A、并列 B、奏鸣 C、再现 D、回旋 5、奏鸣曲式主要是由哪几部分构成() A、呈示部 B、展开部 C、对比部 D、再现部

师范大学曲式分析试题及答案

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曲式与作品分析》考试题(a卷)参考答案 (2008.12.29) 考试说明:将前三大题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将试卷与考题一并上交 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音乐作品的结构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要素包括:(旋律)(和声)(织体)(调式调性); 2. 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3.构成曲式的最小结构单位是(乐段), 4. 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不稳定功能或用转调来终止,则是(开放性结构)。 5.乐段的调性结构可分为(单一调性)和(转调)的结构。 二、名词解释(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复乐段 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复乐段的“复”,为重复或复合的意思。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分量,又是一个质的概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内容为重复关系。复乐段以其包含乐段数量的差别,可分别称之为二重复乐段、三重复乐段等。但三重及三重以上的复乐段实际上非常罕见,因此,通常所谓的复乐段,也即指二重复乐段。 2起承转合原则 起承转合原则也是由呼应原则衍生出来的,有时与三部性原则相综合: 起、承、转、合这四个阶段,在结构上具有不同的功能: 起部——乐思的最初呈示; 承部——起部的重复或引伸,巩固起部陈述的内容; 转部——引入新材料或展开起承部分所陈述的内容,与起承部分形成对比; 合部——向起承部分的内容回归,有时有明显的再现因素,具有结束、总结的功能。 三、简答题(共四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音乐的稳定性陈述语言有哪些特征? 答:音乐的稳定性陈述语言表现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1)乐思材料较为单纯、统一、完整。 (2)调性与和声较单纯、明确,虽也可能包含离调或转调,但通常总是以一个主要调性确立为中心。 (3)结构较为规整、匀称 2.在多声音乐中,乐段的和声进行具有一定的布局格式,这个布局格式主要指的是什么?。 答:在多声音乐中,乐段的和声进行具有一定的布局格式,这个布局格式主要指的是:乐段的和声的布局格式,显示出欧洲古典音乐的规范结构形式,上句停止在半终止,下句结束于全终止,上下、主属遥相呼应。同样,这种和声进行的功能结构关系也是不可逆转的。 3.乐汇与动机的异同点在哪里? 答动机与乐汇一样,至少包含一个主要重音,尤其是小节的强拍的强音,若干乐音围绕该重音在1小节或不超过2小节的长度内运动,变形成动机的规模。但并不是所有的乐汇都能成为动机,只有在乐汇作为乐曲发展的种子音调使用时,才称为动机。因此,动机是一种具有性格特点的乐思材料,而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构成分。 4.二段式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可以分成几种类型? 答:二段式分类的依据是第二段后句的写法。第二段后句的写法延续前句的乐思继续发展就是对比二段式,如果第二段后句隔时再现第一段的材料则是再现二段式。 (5)速度和节拍的改换 5.三段式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可以分成几种类型? 答:三段式的分类。主要取决于中段写法的不同类型 三段式中段的写法十分多样,但可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别: (1)根据呈示段的主题材料加以变化,展开,可称之为引伸型;

大学乐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乐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一节:乐理基础知识 1. 请解释以下乐理术语: 调式、音阶、主音、和弦、音程。 答案: 调式:音乐中的音高系统,包括音阶和和弦的排列方式。音阶:音高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组音。 主音:调式中稳定的基准音。 和弦:由多个音同时发出所组成的音群。 音程:两个音高之间的距离。 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音乐节奏记号,并解释它们的意义。答案: 拍号:表示每小节中有几拍,分为2/4、3/4、4/4等。 符点:在音符旁边加点表示该音符时值增加一半。 三连音:三个音等分一个拍子的时间。 休止符:表示休息,有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等。 第二节:和声学

1. 请解释以下和声学术语: 片段和弦、属和弦、变位和弦、非和弦音、化腐朽为神奇。 答案: 片段和弦:指将和弦中的音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音组合。 属和弦:属于调式中第五音为根音的和弦。 变位和弦:和弦中根音不在最低音部的情况。 非和弦音:和弦外的音。 化腐朽为神奇:即和声学中的消解与升华的技巧。 2. 请举例说明以下旋律类型: 对位旋律、回旋曲、变奏曲、主题与变奏。 答案: 对位旋律:两个旋律线相互独立但相互呼应。 回旋曲:以固定的旋律结构进行反复的音乐作品。 变奏曲:在原有主题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创作的音乐作品。 主题与变奏:以一个主题为基础,通过改变和发展该主题创作的音乐作品。 第三节:音乐历史与分析 1. 请简要介绍以下音乐时期:

巴洛克音乐时期、古典音乐时期、浪漫音乐时期。 答案: 巴洛克音乐时期(1600-1750):强调复杂的音乐结构和华丽的装饰,代表作品有巴赫的《赋格的艺术》。 古典音乐时期(1750-1820):追求简洁而明晰的音乐表达,代表 作品有莫扎特的《后期交响曲》。 浪漫音乐时期(19世纪):强调个人情感和幻想,作品具有浓厚 的情感色彩,代表作品有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2. 请分析以下音乐作品的结构: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巴赫的《Brandenburg Concerto No.3》。 答案: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采用了四个乐章的常见交响曲结构, 分别是快板、慢板、三段变奏和快板。每个乐章都有独特的主题和发 展段,呈现了贝多芬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 巴赫的《Brandenburg Concerto No.3》:采用了三个乐章的结构, 分别是快板、慢板和快板。乐章之间呼应和对位的写作方式展示了巴 赫的对位技巧和复杂的和声结构。 结语:

曲阜师范大学(已有10试题)

曲阜师范大学 所有试卷已经到货,以下清单没有更新,购买前请先 联系店主 文学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题有答案)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语言理论—— 美学基本原理—— 外国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与古代汉语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邓小平理论概论—— 伦理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含中国哲学史)——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行政管理学 行政学原理—— 政治学原理—— 中共党史——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哲学史—— 历史文化学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题有答案) 历史学专业基础(全国统考)——(——试题有答案) 孔子文化学院 历史学专业基础(全国统考试卷)—— 外国语学院 二外日语, 基础英语,—— 英语语言文学基础——

英语语言文学基础知识 基础语文(含语言学基础知识、文学基础知识、汉语基础知识)(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注:年的试卷共页,缺;年的试卷共页,缺)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基础理论(英语),—— 俄语专业基础与综合——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题有答案)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题有答案) 教育管理学 教育学—— 学校管理学—— 心理学 继续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题有答案) 美术学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题有答案) 艺术基础理论 美术史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外美术史—— 专业论文写作 乔羽音乐学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题有答案) 作品分析—— 曲式与作品分析—— 作曲技术理论综合 艺术概论—— 音乐教育学—— 音乐文学—— 音乐史—— 中外音乐史 体育科学学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试题有答案) 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人体解剖学—— 人体生理学(含运动生理学) 体育管理学—— 学校体育学—— 运动生理学——

大学音乐考试期末试题及答案

大学音乐考试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30分) 本部分共有10道题目,每题后面有两个选项。请根据所听到的音频,选择正确答案。 1. 请听下面的乐曲,判断它属于以下哪一类音乐风格。 A. 古典音乐 B. 流行音乐 2. 请听下面的乐曲,然后选择合适的乐器名。 A. 小提琴 B. 钢琴 3. 请听下面的乐曲,判断它的节奏类型。 A. 二分音符 B. 四分音符 4. 请听下面的乐曲,然后选择适当的音高。 A. 高音 B. 低音 5. 请听下面的乐曲,判断它的音响特点。 A. 悠扬

B. 激昂 6. 请听下面的乐曲,选择适当的调式。 A. 大调 B. 小调 7. 请听下面的乐曲,判断它的速度类型。 A. 快板 B. 慢板 8. 请听下面的乐曲,然后选择合适的乐团类型。 A. 管弦乐团 B. 合唱团 9. 请听下面的乐曲,选择合适的音量特点。 A. 响亮 B. 柔和 10. 请听下面的乐曲,根据节奏性质选择合适的节拍类型。 A. 三拍子 B. 四拍子 第二部分:基础理论知识(共40分)

本部分共有10道题目,每题后面有四个选项。请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11. 下面哪个音符表示三拍子? A. 二分音符 B. 四分音符 C. 八分音符 D. 六分音符 12. 音乐中标记的“pp”表示什么含义? A. 坚决 B. 激情 C. 响亮 D. 非常柔和 13. 下面哪个音乐家是古典音乐时期的代表人物? A. 贝多芬 B. 林肯 C. 波普 D. 迈克尔·杰克逊 14. 音乐中用来加以修饰音符时,位于音符右上方的是什么符号?

B. 附加线 C. 拍号 D. 三连音符号 15. 以下哪个乐器属于弦乐器? A. 长笛 B. 小号 C. 大提琴 D. 手风琴 16. 在音乐谱表中,五线谱上面的符号是什么? 17. 在音乐中,“和声”是指什么? A. 旋律与伴奏的关系 B. 音色的变化 C. 音高的区别 D. 节奏的快慢 18. 下面哪种音乐节拍称为“行板”? A. 4/4拍

《春天奏鸣曲》的曲式结构分析

《春天奏鸣曲》的曲式结构分析 杨天成 【摘要】《春天奏鸣曲》是路德维希-丹-贝多芬的代表作曲,而贝多芬是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一位作曲家.他的一生中创作了总共十首小提琴奏鸣曲,贝多芬在他早期的时候创作了《第五小提琴奏鸣曲〈春天〉》,该作曲创作于1801年,由于这篇乐章给听众的感官上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因此被后人命名为《春天》.本文根据春天奏鸣曲中的内容,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对他的曲式结构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为了让大众进一步的对该作品有解读和借鉴启发. 【期刊名称】《黄河之声》 【年(卷),期】2018(000)019 【总页数】1页(P15) 【关键词】《春天奏鸣曲》;曲式结构;分析 【作者】杨天成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正文语种】中文 德国时期著名的作曲家贝多芬创作了《春天奏鸣曲》,他是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一生中有大量的作品,他的作品中涉及到有独奏曲,交响乐,歌剧,钢琴和室内乐等等,多个领域,并且他的作品题材非常丰富,音乐的形式也是各种各样的。这首春天奏鸣曲是贝多芬从家乡来到,维也纳进行深造的时候,初期创作的作

品,他的风格上,有着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传统风格,而乐曲在对大自然的春天生机勃勃在描绘时更是借着春天的活力和朝气记录了贝多芬在青春时代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上的。我们将对此曲的曲式结构进行分析,诠释该艺术的魅力。 《春天奏鸣曲》是创作于贝多芬早期时期,这首曲子的风格是传统的古典乐派的创作,但是他却打破了古典奏鸣曲的结构和形式,而古典奏鸣曲的曲奏是由快到慢再到快,而《春天奏鸣曲》在这三个乐章中加入了一个谐谑曲乐章,这种乐章的结构跟交响曲的结构相似,让快板乐章和回旋曲乐章中间附有更为丰富的内容,与古典曲传统中的布局结构不同让其得以突破。 快板乐章是第一乐章的形式,并且是奏鸣曲式,钢琴的婚戒和雪衬托着小提琴声部将主部主题进行演绎和演奏,让旋律富有优美流畅和歌唱性的特点,让听众的感官得到真正温暖的春风吹拂,让人们对大自然,心生向往,对幸福生活有所期待。然后主题旋律,也是由钢琴进行演奏。在较为简短的链接后,开始进入副部的主题,而副部的主题与第一部分的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副部主题的演奏是钢琴强有力的,短跳音型伴奏,并且小提琴也伴随着一种势不可挡的冲力,让人感到蓬勃的朝气盎然的生机,在小提琴的演奏后,钢琴声部紧接着重复进行演出。而该乐章的展开部分,并没有太多的戏剧冲突和复杂的调性变化,他的演奏更多的是将小提琴和钢琴作为围绕,让他们相互演奏和倾诉,使得整个乐章有着活力的生机和春天气息的洋溢。 第二乐章是慢板乐章,该乐章富有的是表情,采取了较为简单的复三部曲式的结构。该乐章是由钢琴进入主题,钢琴的旋律抒情缓慢,让听众感到了一种婉转,悠扬的倾诉,而小提琴的音符不多,但是和钢琴有着亲密的配合,钢琴与小提琴的二重唱效果被极佳的突出,之后小提琴声部重复奏出主题旋律。在这一整个乐章中,钢琴和小提琴并不是急促的表达感情,而是以舒缓和柔和的语气进行倾诉,两种乐器针对这一个主题进行了四次变奏处理,这四次变奏处理的长短各不相同,而旋律的平

和声分析答案

和声分析答案 【篇一:和声分析351 例】 和声分析351 例》和声分析例题是为演奏演唱专业的和声共同课及专业课所编辑的,例题的选择不仅注意到了和声结构的典型性和与技法展示的多样性,且不少曲例在艺术的创意上也具有一定的深度。长期实践证明,《和声分析351 例》也适用于作曲、指挥专业的和声课中。和声分析的目的是使学生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去体验和通晓和声在音乐作品中的艺术价值,由此提高学习者对和声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自身的艺术素养。 三和弦正三和弦(例1~10) 段落与终止(例11~18) 终止四六和弦(例19~25) 六和弦(例26~34) 经过与辅助四六和弦(例35~41) 属七和弦(例42~53) ii 级三和弦(例54~60) 和声大调(例61~64) vi 级三和弦(例65~72) ii 级七和弦(例73~90) 导音七和弦(例91~100 ) 九和弦与多音和弦(例101~111 ) 导音三和弦(例112~116) iii 级三和弦一六度属和弦(例117~127 ) 重属和弦(例128 ~139 ) 重属增六和弦(例140 ~157) 离调(例158~183 ) 连锁进行(例184 ~189 ) 副属和弦意外进行(例190~192 ) 调内(自然音)模进与离调(中音)模进(例193 ~205 ) 换调与近关系转调(例206~226 ) 远关系转调(例227~233) 转调模进(例234 ~236 ) 减七和弦与大小七和弦(属七和弦)等音转调(例237 ~244)和弦外音(例245 ~277 )

持继音(例278 ~292) 变音和弦(例293 ~312 ) 增三和弦等音转调(例313~314 ) 采用调式交替和弦的转调(例334~340 ) 自然调式和声手法(例341~351 ) 【篇二:师范大学曲式分析试题及答案】 /p> (2008.12.29 ) 考试说明:将前三大题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将试卷 与考题一并上交 一、填空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1. 音乐作品的结构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要素包括:(旋律)(和声)(织体)(调式调性); 2. 在一首乐曲或一个音乐段落中,能体现该乐曲或段落的基本性格 面貌的乐思,称之为(主题)。 3.构成曲式的最小结构单位是(乐段), 4. 一首乐曲中的某个结构单位,如果用它自身的不稳定功能或用转 调来终止,则是(开放性结构)。 5. 乐段的调性结构可分为(单一调性)和(转调)的结构。 二、名词解释(共 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10 分) 1.复乐段 复乐段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复乐段的“复”,为重复或复合的意思。它既是一个量的概念,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分量,又 是一个质的概念,即两个(或两个以上)乐段的内容为重复关系。 复乐段以其包含乐段数量的差别,可分别称之为二重复乐段、三重 复乐段等。但三重及三重以上的复乐段实际上非常罕见,因此,通 常所谓的复乐段,也即指二重复乐段。 2 起承转合原则 起承转合原则也是由呼应原则衍生出来的,有时与三部性原则相综合: 起、承、转、合这四个阶段,在结构上具有不同的功能: 起部——乐思的最初呈示; 承部——起部的重复或引伸,巩固起部陈述的内容; 转部——引入新材料或展开起承部分所陈述的内容,与起承部分形 成对比;

声乐课堂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省文登师范学校

第一章测试 1.美妙的歌声是从放松开始的() A:对 B:错 答案:A 2.《送别》这首歌曲是由()采用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词写 成的。 A:李叔同 B:沈传薪 C:贺绿汀 答案:A 3.《送别》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形式为()。 A: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B: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C:一部曲式 答案:B 4.身体自然挺立,两脚稍向两侧分开站稳,重心落在两脚中间;或者两脚前后 分开,近似丁字形站立,重心根据需要落在前脚或后脚上。这种姿势的要求 主要是对歌唱时()的要求。 A:坐姿 B:站姿 答案:B 5.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培养积极的歌唱心理状态,是进入歌唱的前提() A:错 B:对 答案:B 6.舒伯特的摇篮曲是() A:小调式 B:大调式 答案:B 7.舒伯特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600多首委婉动听的艺术歌曲,被后人称为 “歌曲之王”。() A:错 B:对 答案:B 8.《摇篮曲》是舒伯特用德国诗人克劳蒂乌斯·戈特利布的一首抒情诗谱成的, 成为了现今流传全世界最著名的三首“摇篮曲”之一。() A:错

B:对 答案:B 9.吸气时,我们提倡用哪一种方式?() A:胸式呼吸 B:胸腹联合式呼吸 C:腹式呼吸 答案:B 10.《我的家在中国》这首歌数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A:对 B:错 答案:B 第二章测试 1.近代中外声乐界公认而普遍采用的科学的、合乎生理机制规律的呼吸方法 () A:胸腹式联合呼吸 B:胸式呼吸 C:腹式呼吸 D:喉式呼吸 答案:A 2.吸气时,()逐渐向下扩张,使腹部肌肉向前及左右两侧膨胀。 A:背部 B:横膈膜 C:胸肌 D:喉咙 答案:ABCD 3.这种呼吸主要是一种依靠上胸控制呼吸的。这种呼吸方法叫() A:胸式呼吸 B:胸腹式联合呼吸 C:腹式呼吸 答案:A 4.歌曲《月之故乡》是一首充满了亲情与思念的抒情歌曲。() A:对 B:错 答案:A 5.吸气时,像突然被惊吓一样,快速地将气吸入,腔体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 保持这种状态几秒钟后,同上呼气方法平稳、均匀地将气呼出。这种吸气训练的方法叫做() A:快吸快呼 B:慢吸快呼

22020西华师范大学音乐考研真题

22020西华师范大学音乐考研真题 1、《托塞里小夜曲》(八上)原曲的演奏形式是()[单选题] * A.小提琴独奏曲(正确答案) B.弦乐合奏曲 C.长笛独奏曲 D.管乐合奏曲 2、《摇篮曲》的作曲者是奥地利的()[单选题] * A 舒伯特(正确答案) B 约翰.施特劳斯 C 圣桑 D 格里格 3、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首()主题的作品。[单选题] * A.爱情(正确答案) B.友情 C.亲情 D.别情

4、以下表达“亲情”的作品是()。[单选题] * A.《常回家看看》(正确答案) B.《友谊地久天长》 C.《念故乡》 D.《摇篮曲》 5、管弦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的第四段,由双簧管奏出轻盈而富有()色彩的音调。[单选题] * A.瑶族民歌 B.苗族民歌(正确答案) C.彝族民歌 D.白族民歌 6、歌曲《画眉唱歌似弹琴》属于广东的()。[单选题] * A.哩哩美调 B.咸水歌(正确答案) C.客家山歌 D.田歌 7、弱起小节也叫作()。[单选题] * A完全小节

B不完全小节(正确答案) C普通小节 D正常小节 8、选出属于歌曲《东方之珠》的曲式结构。()[单选题] * A.一段体 B.回旋曲 C.单二部(正确答案) D.变奏曲 9、106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是()民歌。[单选题] * A.青海(正确答案) B.甘肃 C.宁夏 D.陕西 10、《谁不说俺家乡好》是()插曲。[单选题] * A.电视剧《水浒传》 B.电影《东方红》 C.电影《红日》(正确答案)

D.电影《地道战》 11、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以5为例,四拍的长度正确的是()。[单选题] * A. 5 ---(正确答案) B. 5 -- C. 5 - D. 5 ---- 12、侗族大歌()是一首原生态民歌。[单选题] * A.《山歌好比春江水》 B.《赶圩归来啊哩哩》 C.《渔歌》 D.《五月蝉歌》(正确答案) 13、在乐谱中,“D.C.”记号的含义是?()[单选题] * A.从头反复(正确答案) B.从此处开始反复 C.从记号处开始反复 D.反复结束句 14、许多人演唱同一旋律的声乐演唱形式叫()。[单选题] *

2022安徽师范大学考研音乐官网真题

2022安徽师范大学考研音乐官网真题 1、在音符上方的“>”,表示()。[单选题] * A. 渐弱 B.保持音 C.重音(正确答案) D.升高 2、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曲作者是( )。[单选题] * A.何占豪、陈钢(正确答案) B.冼星海 C.马思聪 D.莫扎特 3、《好汉歌》是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采用了()的民歌曲调写成。[单选题]* A.《包楞调》 B.《王大娘钉缸》(正确答案) C.《谁不说俺家乡好》 D.《放风筝》

4、管弦乐曲《彼得与狼》故事分为()个段落。[单选题] * A.2 B.3(正确答案) C.4 D.5 5、《挂红灯》的音调特色是()。[单选题] * A.热情奔放(正确答案) B.悠长 C.缠绵 D.壮美 6、《彩云追月》的作曲者是()[单选题] * A 阎肃 B 任光(正确答案) C 聂耳 D 冼星海 7、《草原之夜》主要运用了()为创作素材。[单选题] * A.新疆民歌

B.蒙古民歌(正确答案) C.湖北民歌 D.云南民歌 8、在力度记号中,mp和ff表示什么?(? ?)[单选题] * A、中强、很强 B.中弱、很强(正确答案) C.中弱、很弱 D.很弱、很弱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社会场景是()。[单选题] * A.升旗仪式(正确答案) B.阅兵式 C.运动会出场式 D.婚礼入场式 10、《谁说女子不如男》选自()《花木兰》[单选题] * A 黄梅戏 B 豫剧(正确答案) C 越剧 D 评剧

11、看旋律片段,选出音乐作品的名字()。[单选题] * A.《画眉唱歌似弹琴》 B.《渔歌》 C.《南海渔歌》 D.《客家之歌》的主题A(正确答案) 12、2010年广州亚运会珠江巡游配奏的乐曲是()。[单选题] * A.《迎宾曲》(正确答案) B.《落雨大》 C.《月光光》 D.《平湖秋月》 13、《岭南春早》是一首()韵味的歌曲。[单选题] * A.湖北民歌 B.湖南民歌 C.广东潮汕(正确答案) D.陕北民歌 14、《客家之歌》是()《土楼回响》的第五乐章。[单选题] *

文档:杭州师范大学(已有10试题)

杭州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2007——2009-2010(2007——2009-2010年题库有答案)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2007——2009-2010(2007——2009-2010年题库有答案) 教育管理学2007——2009-2010 教育心理学2006 教育学2007——2009-2010 教育学(教育学原理专业)2006 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06 教育学与心理学2006 发展心理学2006 普通心理学2006 心理学2006 音乐艺术学院 艺术概论(一)(音乐艺术学院艺术学专业)2009-2010 艺术概论2006——2008 专业论文(艺术学专业)2007——2008 音乐学基础知识(含西方音乐史、中国音乐史、民族音乐概论)(艺术学专业)2006 音乐学基础知识(含西方音乐史、中国音乐史、民族音乐学)(艺术学专业)2008 音乐学基础知识(含西方音乐史、中国音乐史、民族音乐概论)(音乐学专业)2006——2007 音乐学基础知识(中国民族音乐、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音乐学专业)2008——2009-2010 和声与曲式分析2006——2008 理学院 高等代数2004,2006——2009-2010(2004有答案) 数学分析2006——2008 高等数学(应用数学专业)2006 高等数学基础(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06 量子力学2006——2009-2010 普通物理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006 普通物理学(凝聚态物理专业)2005 普通物理学(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专业)2007——2009-2010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2007——2009-2010(2007——2009-2010年题库有答案)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曲式分析试题

浙江省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多声部音乐领域包括______和复调。 2。比例分析法是指“对称性”分析法和______分析法. 3.和声张力的强弱是指和声______的大小。 4。调性的本质在于对______的肯定. 5。当代音乐理论普遍认为,音乐“首先是时间和时间的划分组成的”,音乐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东西就是______。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中心对称” 2.主题的“特征” 3.织体4。旋律5。曲式 三、划线题,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连接起来(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魔鬼凯旋进行曲》斯特拉文斯基 2。《黄河颂》穆索尔斯基 3。《侏儒》冼星海 4.《为什么》贝多芬 5。《第三交响曲》(“英雄”)舒曼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在主题形象分析中,概括性主题可分为哪三种? 3。决定音色的因素有哪些?4。“主题分析”和“曲式分析"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什么? 5.关于节奏意义的三种不同认识是什么? 五、论述题(本大题20分) 为什么说和声是音乐分析者最熟悉最依赖的因素? 浙江省201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音乐分析与创作试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音乐作品的主题与作品的具体内容或作曲家的表现目的相关,因此,一部音乐作品的主题就具有______的唯一性。 2。比例分析法包括“对称性”分析法和______分析法。 3.和声张力的强弱是指和声______的大小。 4。节奏的密度是指单位时间里______个数的多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