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公路,设计说明书

高速公路,设计说明书

高速公路,设计说明书
高速公路,设计说明书

前言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完成教学计划的重要环节,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

在做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里,查阅设计规范、反复研习教材、使用cad和纬地等相关软件让我对道路与桥梁工程这个软件有了更深的认识,加深了我对新规范、规程、手册等相关内容的理解,同时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由于在设计方面经验不足、本人能力也实在有限,本设计中难免有不妥和疏漏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第一章设计概况

1.1设计任务

本次设计题目为《广西来马高速公路主线K244+200~K246+300段初步设计》。根据湖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我完成了路线的选线、平纵横设计、边坡稳定性分析、路基设计、涵洞、排水设计及路面结构等设计任务。

1.2 工程概况

1.2.1 路线走向、起讫点

本设计为广西省来宾至马山高速公路公路K244+200~K246+300段的初步设计,设计标准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公路,设计车速120km/h,路基宽10m。公路主线设计为东西走向,路线起始于来宾市良江镇吉利村附近,止于马山县乔利乡那料村附近,起点与桂平至来宾高速公路及柳州至南宁高速公路相接,终点则与都安至南宁高速公路及马山至平果高速公路相接,路线全长114.535km。

1.2.2 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

本段设计路线位于广西省来宾市境内,来宾市位于广西省中部,北与柳州、桂林、河池交界,东与梧州、贵港相邻,西与河池、南宁相交,南与贵港、南宁毗邻。来宾地处腹部,是广西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来宾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虽然该地区全年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农业气候资源丰富,但时有旱涝寒害爆发。全地区年均日照1325--1734小时;平均年降水量为1225--1942毫米,四月下旬至八月下旬为雨季,是洪涝多发季节;年平均气温18.1--21.2摄氏度。

1.3 设计规范及依据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2012)人民交通出版社《公路排水设计手册》(第一版)人民交通出版社

《公路路基设计手册》(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版)人民交通出版社《路基路面工程》(第三版)人民交通出版社

第二章平面设计

道路是一条三维空间的带状实体,该实体表面的中心线为它的中线,道路中线的空间位置为路线。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路线平面的形状称为平面线形。平面线形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三要素组成。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是根据汽车行驶的力学性质和行驶轨迹要求,合理地确定平面线形三要素的几何参数,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并注意使线形与地形、地物、环境和景观等协调。

2.1 公路等级的确定

由于每条公路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综合运输体系的不同,在交通系统中所起的作用、行车种类、速度和交通量的不同,在技术完善程度方面也有着各不相同的要求,所以公路必须分等级建设。原交通部2004年发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以下五个等级: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1)高速公路:应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完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2)一级公路:应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5000~55000辆,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3)二级公路: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5000~15000辆,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4)三级公路: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2000~6000辆,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5)四级公路:应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双车道2000辆以下,单车道400辆以下,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根据交通量确定公路等级:由设计年限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30000辆,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拟定本公路设计为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为120km/h。

2.2 选线

选线是根据路线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结合考虑地形、地质、地物等自然条件,以

及社会经济、技术标准等因素,通过相互比较,选定路线中线的全过程。

2.2.1 选线的一般原则

路线的选择就是公路骨架的选择,它能够影响道路功能的发挥和在路网中所起到的作用。路线设计除了受到自然条件制约外,还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以下是选线的基本原则:

(1)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营运费用节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路线设计应注意立体线形设计中平、纵、横面的舒顺、合理配合。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应轻易采用最小或极限指标,也不应片面追求高指标。

(3)选线应注意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田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穿过经济林园等。对沿线必须占用的田地,应按国家有关法规,做好造地还田等规划和必要的设计。

(4)选线时应注意对工程的地质和水文情况进行深入的勘测和调查,了解它们对道路设计和建造的影响。

(5)选线应重视环境的保护,注意由于道路修筑、汽车运营产生的影响及污染。

(6)选线应综合考虑道路与桥梁或涵洞的关系。

2.2.2 选线的步骤

选线就是根据路线的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水文及施工条件等通过全面比较,通过分阶段、分步骤,由粗到细反复比选出最佳路线的全过程。选线一般按工作内容分三步进行:

(1)路线方案选择

路线方案选择主要是解决起终点间路线基本走向问题,此项工作通常是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从较大面积范围内找出各种可能的方案,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初步评选,确定数条有比较价值的方案。

(2)路线带选择

在路线基本方向选定的基础上,按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定一些细部控制点,连接这些控制点,及构成路线带,也称为路线布局。这些细部控制点的取舍,自然是通过比选的办法来确定的。

(3)具体定线

经过上述两步的工作,路线雏形已经明显勾画出来。定线就是根据技术标准和路线

方案,结合有关条件在有利的路线带内进行平、纵、横综合设计,具体定出道路中线的工作。

做好上述工作的关键在于摸清地形的情况,全面考虑控制点对路线的制约及前后线形衔接与平、纵、横综合关系,恰当地选用合适的技术指标,使整个线形得以连贯顺直协调。

2.3 平面设计

道路是一条三维空间的带状实体,该实体表面的中心线为它的中线,道路中线的空间位置为路线。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路线平面的形状称为平面线形。平面线形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三要素组成。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是根据汽车行驶的力学性质和行驶轨迹要求,合理地确定平面线形三要素的几何参数,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和均衡性,并注意使线形与地形、地物、环境和景观等协调。

2.3.1 直线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中规定:当设计车速大于60km/h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k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6倍为宜,反向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以k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2倍为宜,否则应调整线形或运用缓和曲线而组合成S形曲线。在本设计中采用反向曲线,反向曲线之间直线最小长度应≥2V=2 80=160 m,本设计曲线间最小长度为412.252 m>160 m,符合规范。

2.3.2 圆曲线

各级道路不论转角大小都应该设置圆曲线应根据沿线地形、地物等条件,应尽可能选用较大的圆曲线半径。圆曲线最小半径:按规范规定设计车速为120 km/h,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1000 m,极限最小半径为650 m。本设计中最小圆曲线半径为1000 m,符合规范。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各种车速的圆曲线最小半径见表3.1:

表3.1 各种车速的圆曲线最小半径

2.3.3 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者半径相差较大、转向相同的两圆曲线之间。在本设计中,直线与圆曲线的连接采用了缓和曲线。缓和曲线的作用主要有:

1.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道路行驶;

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让乘客感觉舒适;

3.超高以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

4.与圆曲线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制定了各级公路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对于设计速度为120km/h的高速公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一般值130 m,最小值100 m。本设计中最小缓和曲线长度为200 m,大于规定的一般值,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在缓和曲线长度的选择上,应尽量使缓和曲线长:圆曲线长:缓和曲线长的比例在1:1:1~1:2:1之间。本设计路段的缓和曲线长:圆曲线长:缓和曲线长的比例全部都落在1:1:1~1:2:1的范围内。

2.3.4 平曲线设计示例

曲线要素的计算是实地定线过程中平曲线设计的主要工作,平曲线要素的计算范例如图2.1:

图2.1 1. 平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

32

2240s s L L q R =- (m) (2.1) 243

242384s s

L L p R R =- (m) (2.2)

β0=28..6479

()s

L R

(2.3) ()tan 2

T R p q α

=++ (m) (2.4) 0(2)

2180

s L R L π

αβ=-+ (m) (2.5) ()sec

2

E R p R α

=+- (m) (2.6)

J=2T-L (2.7)

主点里程:

ZH=JD-T (2.8)

HY=ZH+S L (2.9)

YH=HY+L -2S L (2.10)

HZ=YH+S L (2.11)

QZ=HZ-

2L

(2.12) JD=QZ+2

H L

(2.13)

本设计交点设置见表2.2:

表2.2 交点要素表

2.计算示例(以JD2为例)

(1)要素计算

)(66.11000

23842001000242002384243

4

2342m R Ls R Ls p =?-?=-= 7.961000

240200220024022

3

23=?-=-=R Ls Ls q ?=?==730.51000

200

6479.286479

.280R Ls β =++=++=7.962'

'7.46'4252)66.11000(2)( tg q a tg p R T 592.98

)(112020021000180

)730.5242'46.7"52(2180

)2(0m Ls R L =?+??

??-?=+?

-=π

π

βα

)(86.11710002

"

7.46'4252sec )66.11000(2sec )(m R p R E =-+=-+= α

(2)计算曲线五个主点里程桩号: JD2= K1+724.505

ZH=JD2-T = K1+724.505-592.98=K1+131.525 HY=ZH+S L =K1+131.525+200=K1+331.525

YH=HY+L -2S L =K1+331.525+1120-2?200=K1+1051.525 HZ=YH+S L =K1+1051.525+200=K1+1251.525 QZ=HZ-2

L

=K1+1251.525-1120/2=1691.525 )

(96.65112098.59222m L T J =-?=-=

第三章纵断面设计

3.1 设计任务

纵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汽车的动力特性、道路等级、地形、地物、水文地质,综合考虑路基稳定、排水及工程经济性等,研究纵坡的大小、长短、竖曲线半径以及平面线形的组合关系,以便达到行车安全迅速、运输经济合理及乘客感觉舒适的目的。

3.2 纵断面线形设计步骤

1.确定控制点。高速公路宜采用浅挖、低填,但是,由于该地势受限,故考虑填挖要近乎平衡,在选点的同时,重点考虑路线的坡度,高速公路十分注重线形,故应避免使用极限坡度。中间交点在起终点间穿插,初步定出坡度线。

2.调整坡度线。结合道路的平纵线形、坡度及填挖量的基本要求,调整坡度线。

3.竖曲线设计。为了提高车辆行驶的平顺性,相邻变坡点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两竖曲线间的切线长。

3.3 纵坡限制

1.最大纵坡

最大纵坡是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采用的最大坡度值,它是道路纵断面设计的重要控制指标。《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设计速度为120km/h时,最大纵坡为3%。本设计中最大纵坡为1.974%,符合规范要求。

2.最小纵坡

最小纵坡是为纵向排水需要,对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所规定的纵坡最小值。在长路堑、低填方和其他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为了保证排水,防止水渗入路基而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应设置不小于0.3%的纵坡。本设计采用的最小纵坡为0.388%,符合规范要求。3.最大坡长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规定:设计车速为120km/h纵坡坡度3%对应的最大坡长为900 m。在本设计中,采用了2个变坡点,坡度及对应的坡长分别为0.388% 、741.1380m;

1.974%、705.882 m;0.502%,813.140m ,均符合规范。

4.最小坡长

最小坡长通常规定汽车以不小于设计速度行驶9-15s 的行程为宜,《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最短坡长应按表3.3.1选用。

表3.3.1 最 小 坡 长

本设计中最小坡长为705.882m ,大于250m ,符合设计要求。 3.4 设计示例

结合规范,对路段进行实际设计,本路段最大纵坡坡度为 1.974%,最小纵坡坡度为0.338%,设2个变坡点。 1.设计标高计算公式

坡线标高=变坡点标高+xi 或 坡线标高=变坡点标高-xi 式中:x ——计算点到变坡点的距离,m ;

i ——坡线的纵坡,%;升坡段取正,降坡段取负。

2.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

L =R ω (3.14)

T=

2

L =2ω

R (3.15) 2T 24

T E R ω

== (3.16)

h=R

2x 2 (3.17 ) 式中R ——竖曲线半径(m)

L ——竖曲线的曲线长(m)

T ——竖曲线的切线长(m) E ——竖曲线的外距(m)

ω——两相邻纵坡的代数差,以小数计 h ——竖曲线上任意点到切线的纵距

x ——竖曲线上任意点与竖曲线始点的水平距离(m)

3.计算示例:

①第一个变坡点,变坡点桩号为K0+741.38,高程为118.88 m ,1i =0.388%,

2i =1.974%,竖曲线半径R=6000 m 。试计算K0+788.74的高程:

各变坡点竖曲线要素计算过程如下: ω= 21i i - =0.01974-0.00388=0.01586,为凹形

L = Rω=6000?0.01586=93.16 m

T=L/2=93.16/2m=46.58m

2T 24

T E R ω===401586

.058.46?= 0.1847m

设计高程的计算:

竖曲线起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

=(K0+741,38)-46.58=K0+694.8

竖曲线终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

=(K0+741,38)+46.58=K0+787,96

竖曲线起点高程=118.88-93.16?(0.01974)=117.041m 桩号K0+788.74处:

横距:x=(K0+788.74)-(K0+741.38)=47.36 m

竖距:h= R 2x 2=6000

236.472

?=0.0312 m

切线高程=118.88+47.36?(0.00388)=119.0638m 设计高程=119.0638+0.0312=119.0950m 、

②第二个变坡点,变坡点桩号为K1+447.020,高程为102.747m ,1i =0.1974%,

2i =0.502%,竖曲线半径R=17000 m 。试计算K1+572.129的高程:

各变坡点竖曲线要素计算过程如下:

ω= 21i i - =0.00502-0.01974= - 0.01472,为凸形

L = Rω=17000?(-0.01472)=250.24 m

T=L/2=250.24/2=125.12m

2T 24

T E R ω===4)

01472.0(12.125-?= 0.46m

设计高程的计算:

竖曲线起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

=(K1+447.020)-125.12=K1+321.9

竖曲线终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

=(K1+447.020)+125.12=K1+572.14

竖曲线起点高程=102.747-250.24?(0.00502)=101.491m 桩号K1+572.129处:

横距:x=(K1+572.129)-(K1+447.020)=125.109m

竖距:h= R 2x 2=17000

2109.1252

?=0.46m

切线高程=102.747+ 250.12?(0.01974)=107.6844m 设计高程=107.6844+0.46=108.1444m

3.5 平纵线形组合设计

要求与原则:

为保证行车的安全与舒适,设计时应把道路的平纵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最终的道路线形是以立体线形反映在驾驶员的视觉上的。故应满足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等方面的要求。 1.设计原则

(1)引导驾驶员视线,保持视觉连续性。 (2)保持平、纵线形的技术指标大小均衡。

(3)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行车安全和路面排水。 (4)注意与道路周围环境的配合。 2.设计要求

(1)当竖曲线与平曲线组合时,竖曲线宜包含在平曲线之内,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即“平包纵”。如图3.2所示:

(2)保持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的均衡。 (3)避免平、竖曲线的不利组合。 (4)要选择合适的合成坡度。

直线

回旋线圆曲线不适当

回旋线直线平曲线竖

曲线位置

虚线为不设回旋线的情况

适当

图3.2 平竖曲线的组合原则

在本设计中,设计了两个变坡点,第一个变坡点落在平曲线交点1范围内,而第二个变坡点落在平曲线交点2范围内,满足平纵结合,符合“平包纵”的设计原则。

第四章横断面设计

公路是一带状结构物,横断面即是垂直于路中心线方向上的剖面,这个剖面的图形叫横断面图,它反映了路基的形状和尺寸,横断面设计应满足如下要求:横断面设计应符合公路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现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规定的具体要求。设计前要充分了解工程地质和水文等自然条件,并确定公路等级、行车要求、自然条件结合施工方法,做出正确合理的设计。

设计时要兼顾当地基本建设的需要,尽可能与之间配合,不能任意兼、并农田排灌沟渠,当灌溉沟渠必须沿路基通过时,如流量较小,纵坡适宜,可考虑与路基边沟合并,但边沟断面应适当加大。

路基穿过耕地时,为了节约用地,如当地石料方便,可修建石砌边坡,或修筑直立的加筋土挡墙。

地面水和地下水严重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须采取拦截或迅速排至路基外的措施。设计排水设施时,应保证水流排泄畅通,并结合附近农田灌溉,综合考虑进行设计。

4.1 横断面设计

4.1.1横断面设计原则

(1)设计应根据公路等级、行车要求和当地自然条件,并综合考虑施工、养护和使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精心设计,既要坚实稳定,又要经济合理。

(2)路基设计除选择合适的路基横断面形式和边坡坡度外,还应设置完善的排水设施和必要的防护加固工程以及其他结构物,采用经济有效的病害防治措施。

(3)还应结合路线和路面进行设计。选线时,应尽量绕避一些难以处理的地质不良地段。

(4)沿河及受到水浸水淹的路段,应注意路基不被洪水淹没或冲毁。

(5)当路基设计标高受限制,路基处于潮湿、过湿状态和水温状况不良时,就应采用水稳性好的材料填筑路堤或进行压实,使路面具有一定防冻总厚度,设置隔离层及其他排水设施等。

(6)路基设计还应兼顾当地农田基本建设及环境保护等的需要。

4.1.2 横断面的组成及各项技术指标

(1)路基宽度

设计年限12年,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交通量合计为12000辆/日,公路等级为二级,为双向两车道。二级公路车速为60km/h,双车道的路基宽度10m,取设计车道宽度一般值3.5m,得总车道宽度为3.5×2=7m。

(2)路拱坡度

沥青混凝土及水泥混凝土路拱坡度均为1~2%,本设计取路拱坡度为2%,以利于路面排水;路肩横向坡度一般应较路面横向坡度大1%~2%,故取路肩横向坡度为3%,路拱坡度采用双向坡面,由路中央向两侧倾斜。

(3)路基边坡坡度

由《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得知,当H<6m(H—路基填土高度)时,路基边坡按1:1.5设计。

(4)护坡道

当路肩边缘与路侧取土坑底的高差小于或等于2m时,取土坑内侧坡顶可与路坡脚位相衔接,并采用路堤边坡坡度,当高差大于2m时,应设置宽1m的护坡道;当高差大于6m时,应设置宽2m的护坡道。本设计的填土高度均小于6m,再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护坡道均设置1m,且坡度设计为4%。

(5)边沟设计

边沟横断面一般采用梯形,梯形边沟内侧边坡为1:1.0~1:1.5,外侧边坡与挖方边坡坡度相同。外侧边坡坡度与挖方边坡坡度相同。本设计路段采用梯形边沟,底宽为0.6m,深0.6m。

4.1.3横断面设计步骤

(1)根据外业横断面测量资料点绘横断地面线。

(2)根据路线及路基资料,将横断面的填挖值及有关资料(如路基宽度、加宽值、超高横坡、缓和段长度、平曲线半径等)抄于相应桩号的断面上。

(3)根据地质调查资料,示出土石界限、设计边坡度,并确定边沟形状和尺寸。

(4)绘横断面设计线,又叫“戴帽子”。设计线应包括路基边沟、边坡、截水沟、加固及防护工程、护坡道、碎落台、视距台等,在弯道上的断面还应示出超高、加宽等。一般直线上的断面可不示出路拱坡度。

(5)计算横断面面积(含填、挖方面积),并填于图上。

由图计算并填写逐桩占地宽度表、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计算表及公里路基土石方数量汇总表见附表。

4.2 路拱、超高及加宽设计

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各轮迹半径不同,其中后内轮轨迹半径最小,且偏向曲线内侧,故曲线内侧应增加路面宽度,以确保曲线上行车的顺适与安全。

4.2.1路拱

为了利于路面横向排水,将路面做成由中央向两侧倾斜的拱形,称为路拱。根据规范本设计路拱由道路中心线向两侧倾斜。行车道和硬路肩横坡度取 2.0%,土路肩横坡度取3.0%。路拱的形式采用折线形。

4.2.2超高

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这就是曲线上的超高。合理地设置超高,可以全部或部分抵消离心力,提高汽车行驶在曲线上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根据规范,本设计超高坡度采用6%。超高过渡方式采用绕车道中心旋转。

当汽车行驶时,圆曲线上所产生的离心力是常数,而在回旋线上行使则因回旋线曲率是变化的,其离心力也是变化的。因此,超高横坡度在圆曲线上应是与圆曲线半径相适应的全超高,在缓和曲线上应是逐渐变化的超高,即为超高缓和段。

设置超高是为了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而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

超高值的计算公式:

2

127

h

V

i u

R

+=(4.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超高横坡度按计算行车速度、半径大小,结合路面类型、自然条件等情况确定。二级公路的超高横坡度不超过6% 。

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可有三种形式:

(1)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车道边缘旋转;

(2)绕中线旋转;

(3)绕外边缘旋转。

具体计算成果见《超高计算表》。

4.2.3道路加宽

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各轮迹半径不同,其中后轮轮迹半径最小且偏向曲线内侧,故曲线内侧应增加路面宽度,以确保曲线上行车的顺适和安全,同时在道路内侧加宽工程量较小,且有利于路容美观。平曲线半径小于250m时,应在曲线内侧加宽。加宽缓和段采用三类加宽,加宽缓和段上任一点的加宽值b ix,与该点到加宽缓和段起点的距离L x,同加宽缓和段全长L j的比值成正比,即:

j

j x

jx B L L B =

(4.2)

4.3 视距保证

在道路的弯道设计中,除了要考虑诸如曲线半径R 、超高、加宽等因素外,还必须注意路线内侧是否有树林、房屋、边坡等阻碍司机的视线,这种处于隐蔽地段的弯道称为“暗弯”。根据所需横净距绘制包络线,即“视距曲线”。在视距曲线与轮迹线之间的范围,是应保证通视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如有障碍物则要予以清除。在弯道各点的横断面上,汽车轨迹线与视距曲线之间的距离叫横净距。设回旋线的横净距的计算公式如下:

(1)本设计中平曲线设有缓和曲线,且S L >',因此横净距计算公式如下:

s R S

?=

πγ180 (4.3) ??

?

?

?-=2c o s 1γRs h (4.4)

式中:γ—视距线所对的原心角(o); S —视距(m );

S R —曲线内侧行驶轨迹的半径(m ),其值为未加宽前路面内缘的半径加上1.5(m); h —最大横净距(m )。

(2) 具体计算

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60km/h 每条车道的停车视距为75m 。因此JD 1处:

54.19220

75

180180=?=?=

ππγS R S m r R h S 176.3254.19cos 12202cos

1=???

?

?

?-?=??? ?

?

-=

由于内侧路肩宽度都有1.5+0.75+1.5=3.75m >3.376m,满足视距要求。 JD 2计算方法同上。经检查,均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4.3.1 合成坡度

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二级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 的最大合成坡度为9%。且规定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0.5%,在超高过渡的变化处,合成坡度不

应设计为0%。

合成纵坡计算式为:

2

2

z

h H i i i += (4.5)

式中:H i ——合成坡度(%);

z i ——纵坡坡度(%);

h

i ——超高横坡度或路面横坡度(%)。

由于h i

=5%,此设计中最大纵坡为z i =4%,则

[]%9%5.0%4.6)04.0()05.0(22,∈=+=

h i ,说明所采用的坡度合理。

第五章 路基设计

路基穿过耕地时,为了节约用地,如当地石料方便,可修建石砌边坡,或修筑直立的加筋土挡墙。地面水和地下水严重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须采取拦截或迅速排至路基外的措施。设计排水设施时,应保证水流排泄畅通,并结合附近农田灌溉,综合考虑进行设计。

5.1路基设计

5.1.1 路基设计内容

(1)选择路基断面形式,确定路基宽度与路基高度。路基宽度为行车道路面及两侧路肩宽度之和。路面宽度根据设计通行能力及交通量大小而定,一般每个车道宽度为3.5~3.75m 。路基高度指的是路堤的填筑高度和路堑的开挖深度。路基高度又分为路基中心高度和路基边坡高度。

(2)选择路堤填料与压实标准。路堤填土需分层压实,使之达到规范要求的密实度。土质路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需检验路基顶面工作区内天然状态土的密实度,必要时应挖开分层夯实,使之达到规范规定的密实度。

(3)确定边坡形状与坡度。一般路堤边坡可根据填料种类和边坡高度选用。设计路堑边坡时,首先因该从地貌和地质构造上判断其整体稳定性。

(4)路基排水系统布置和排水结构设计。 (5)坡面防护和加固设计,附属设施设计。

5.1.2 路基设计要求

(1)路基设计应符合公路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现行标准的具体要求。

(2)路基设计应兼顾当地农田基本建设的需要,尽量少占农田。

(3)沿河线的路基设计,应保证路基不被洪水淹没或冲毁。

(4)必须穿过耕种地区的路基,必要时可进行边坡加固或修建矮墙,以防边坡坍塌,并尽量节约用地,原有的梯田,因筑路受到破坏,应给予修复。

(5)横坡陡于1:5的坡地上的填方路基,在修筑前,要将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台阶顶面应做成2%-4%的反向横坡。

(6)山坡上的半填半挖路基,若原地面横坡较陡,填方坡脚伸出很远,施工很困难,且边坡稳定性较差时,可设置挡土墙。

(7)山坡坳形地段路基设计除应根据当地土质及水文情况适当放缓挖方边坡外,还应在挖方坡脚设置矮墙。

(8)尽量考虑路基工程的经济性,使填、挖达到基本平衡。

(9)路基不能产生给路面带来不良的不均匀的沉降,填方路基要充分压实。

(10)挖方、填方路基与桥梁构造物一样,其设计须与周围环境协调。因此,因充分考虑地区特点,尽量有效地利用自然地形,减少土石方量;加固园林绿化,改善变化后的地形和景观。

5.1.3路基横断面布置

图5.1 路基横断面图

5.1.4路基边坡

由横断面设计查《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可知,当二级公路路基边坡小于6m时,采用1:1.5的坡度,当路基边坡大于6m时采用1:1.75。路堑部分采用1:0.5与1:0.75的边坡相结合。

5.1.5路基压实标准

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压实标准,压实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5.2 路基填土与压实

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取决于土的性质和当地的自然因素。并与填土的高度和施工技术有关。在填土时应综合考虑,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可知,二级公路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如表5.1。

本设计填方路基采用土石混合料等填筑,优先采用强度高、粒径小、透水性良好的材料进行填筑。填筑时分层填筑。透水性较小的土壤填于下层,透水性较好的土壤填于

上层,以利于排水和路基分层压实稳定,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土壤杂乱填筑所导致的水囊与滑动现象。

表5.1 路基填料

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 填料最大粒径(cm)

填方路基上路床0-30 6 10 下路床30-80 4 10 上路堤80-150 3 15 下路堤150以下 2 15

5.2.1 路基压实

为了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使路面有一个必要的稳固基础,填方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其压实标准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如下表5.2。

填土压实应采用轻型机具,严格控制松铺厚度并保证满足压实度要求。为保证路基边缘压实度,路基填方施工宽度每侧超填不少于50cm。

5.3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路基土石方是公路工程的一项重要工程量,在公路设计和路线方案比较中,路基土石方数量的多少是评价公路测设质量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其工程量大小直接影响公路工程造价土石方计算与调配的主要任务:计算路基土石方工程数量,合理进行土石方调运,并计算土石方的运量。为编制公路工程概预算,公路施工组织,施工计量支付提供依据。

表5.2 路基压实度

填挖类别路面以下深度(m)

路基压实度

二级公路

零填及挖方

0~0.30

0.30~0.80

≥95

填方

0~0.30

0.30~0.80

0.80~1.50

1.50以下

≥95

≥95

≥94

≥92

5.3.1 横断面面积计算

路基填挖的断面积,是指断面图中原地面线与路基设计线所包围的面积,高于地面线者为填,低于地面线者为挖,两者应分别计算。常用的面积计算方法有:积距法、坐标法和数格子法。本设中横断面面积计算在计算机上完成,具体数据见《横断面图》或《土

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 本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时速100公里,路线全长为2720.231m,路基宽度为26m,行车道宽度为4×3.75m,其中规划远景设计年限为20年。设计内容包括道路技术等级与技术标准论证、道路方案设计、指定路段技术设计等。 选线与定线是根据交通量确定道路等级,在地形图上确定三条备选路线,通过三个方案主要指标进行比选,确定最优方案。平面设计按照书中要求选定路线的各种技术指标,计算平曲线参数,确定线形。纵断面设计主要考虑纵坡在满足书中和规范上各规定的情况下,尽量使填挖趋于平衡,利于排水和行车舒适,计算竖曲线要素。横断面设计中考虑排水和行车安全稳定等因素确定道路的横断面形式。路基设计主要进行确定压实标准、路基高度、边坡形状、坡度、路基排水等设计。公路边坡防护采用合理设计坡比,设置浆砌片石护面墙、喷浆护坡、挡土墙等进行加固,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较好。公路沿线设置了完善的排水系统,如边沟、排水沟、截水沟等,将地表径流引入自然溪沟或通过涵洞排出。路面采用沥青路面设计,三层体系。 本设计使用了纬地道路设计软件出图,效率高,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关键词:沥青路面;路线;横断面;纵断面;挡土墙。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four-lane two-way , design traffic speed of 100 km, the road length 2720.231m, sub grade width of 26m, the carriageway width of 4 × 3.75m, among them plan to design service life as 20 years in distant view. Design the content and include the industrial grade of the road and proof, road conceptual design, appointing the technical design of highway section and special topic to be designed of the technical standard. Route selection and alignment determin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oad traffic levels, the topographic map to determine the three alternative routes, through three main indicators of the program than the election, determine the best option.Graphic design requirem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elected book line of technical indicators, calculate flat curve parameters, determine the linear; Profile Design major consideration longitudinal and specification to meet the provisions of the book where, as far as possible so that tends to balance cut and fill, drainage and road comfort conducive to calculate vertical curve elements. Cross-sectional design of the drainage and road security and stability into account such factors determine the form of road cross-section. Foundation primarily designed to determine the compaction standards, embankment height, slope shape, slope, embankment and drainage design. Highway Slope Protection reasonable than the slope design, made of mortar and stones set retaining wall, spray Pitching and reinforce retaining walls, Control soil erosion better. The road has along the route established the perfect drainage system, like side ditches, drains, ditches closed, and so on,to the introduction of surface runoff or through natural Gully discharge culvert. Pavement used asphalt pavement design, the three-tier system. This design used Hint road design software to leave the chart, high efficiency, avoiding the waste of human resources Keywords:Asphalt Pavement; Line; Cross section; Vertical section; Retaining walls.

赤峰至撒力巴段高速公路投标文件施组设计文字说明

赤峰至撒力巴段高速公路投标文件施组设计文 字说明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附篇施工组织设计 表1 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 表2 分项工程进度率计划(斜率图) 表3 工程管理曲线 表4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表5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表6 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 表7 施工总体计划表 表1 施工组织设计的文字说明 一总说明 二工程概况 三施工组织机构 四施工准备与临时工程 五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施工现 场的方法 六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七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八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九重点(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 十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 十一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十二环境保护措施 一、总说明 (一)编制依据 1. 阿荣旗至北海省际通道支线赤峰至撒力巴段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图纸及补遗书。

2.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交公路发[2003]94号)及部颁现行有关规范、标准。 3.现场踏勘及调查取得的有关资料。 4.我单位现有技术水平、人员及机械设备情况。 5.我单位施工类似工程的经验。 (二)编制原则 1. 统筹安排,保证重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组织连续均衡生产和工序衔接,做到紧张有序,确保工程质量,尽量缩短工期。 2. 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机械化、标准化施工作业水平。 3. 严格遵守施工规范、规程,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做到文明施工。 4. 积极推广先进科技成果,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不断优化施工方案。 5. 实行成本核算,增产节约,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工程概况 (一)地理位置 赤峰至撒力巴段公路,是内蒙古阿荣旗至北海省际通道支线赤峰至通辽公路的组成部分,是自治区“三横、九纵、十二出口”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治区公路网主骨架,是东北、华北平原通往内蒙古高原的重要通道,也是东部地区进京的便捷通道。 路线起点位于杨家营子西南与赤峰至大板高速公路交叉处,终点与同期规划建设的撒力巴至下洼段高速公路起点顺接。沿线的中间控制点主要有哈达和硕、六大份、西水地、红庙子、东南营子、陈家营子、水泉沟、元茂隆、下坎西、太平地、当铺地南、八台营子北、二道湾子、北撒力巴。路线全长。连接线长 km。沿线所经的主要河流有阴河、昭苏河、英金河、老哈河、蚌河、因饮马河。沿线所经的主要城镇有红庙子、太平地、四道湾子镇、撒力巴镇。第8合同段桩号为K38+000-K43+400,全长 km。 (二)项目环境 1、地形与地貌 本项目所在地区地形地貌类型相对简单,包括剥蚀堆积地形和堆积地形两大地貌。

高速公路设计

高速公路设计 一设计说明书 (一)毕业设计的目的 通过毕业设计,使学生对公路建设程序和内容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路线、路基路面结构及有关设施设计、计算的能力;选择桥涵标准图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公路工程师的初步训练。 (二)设计任务 1路基路面设计 在路线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以下工作:路基、排水、防护、支挡工程、特殊路基等设计;路面工程设计(路面的结构组合设计、厚度设计与方案比选)。 2桥涵初步设计 根据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完成桥涵标准图的选择,包括相关的图纸、表格、工程数量及相关说明。 (三)技术标准 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120Km/h。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人群荷载3KN/m。 (四)设计概况 1.在纵断面设计中,充分考虑平纵组合平衡和填挖平衡的原则,对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排水等综合考虑,全线共设4个竖曲线,最大纵坡1.41%,最小纵坡-0.35%。 2.路基宽度28m,路面宽8.25m,路肩宽4.25m,路拱横坡2%,,硬路肩横坡2%,土路肩横坡3%,挖方边坡视地质情况设置为1:0.5~1:1,填方边坡≤8米,设为1:1.5,填方边坡>8米变坡,采用1:1.75。 3.路基排水设施有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等,边沟的高度和宽度等于0.6米,水沟的宽度和高度宜大于或等于0.6米。 4.路面结构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路面结构选用沥 青混凝土面层厚度为15cm;基层采用20 cm水泥石灰稳定矿渣,25 cm石灰

土稳定碎石;底基层20cm天然砂砾。 5.根据本路段实际情况,设圆管涵3座,箱型通道1座,跨线桥1座。 二平、纵、横三维断面设计 (一)平面线形设计 1选线 本设计路段设计资料已提供平面线形资料,故不需要再进行选线设计。 2技术指标 查相关资料确定主要技术标准 (1).公路用地 新建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为坡顶)以外不小于1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在有条件的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小于3m,二级公路不小于2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高真深挖路段,为保证路基的稳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用地范围。 公路用地还包括立体交叉、服务设施、安全设施、交通管理设施、停车设施、公路养护管理及绿化和苗圃等工程的用地范围。 (2).路线 ①车道宽度 设计车速为120km/h,车道宽度为3.75m ②高速公路整体式断面必须设置中间带,中间带由两侧路缘带和中央 分隔带组成,其各部分宽度应符合表2.1的规定: 表2.1中间带宽度表 ③路肩宽度: 表2.2 路肩宽度表

高速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高速公路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1.概述 国道××线高速公路工程项目××至××段,起自××市××区××镇,与××绕城高速公路相接于与××镇郑家庄东南的八角互通立交,经蓬莱市、龙口市,终止于招远市张星镇的槐树庄附近的黄招公路西,全线共跨越4个市区、13个乡镇,线长77.500公里。该段是山东省“三纵、三横、一环”公路网主框架规划中“一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的建成,对“一环”公路整体规模效益的尽早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本合同段起止桩号为K0+000-K9+727全长9.727KM,计算行车速度120KM/h,路基宽度28.0m,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 0级,抗震烈度为VII度。合同价格为RMB198908728元。 2.地形、地质、气候状况 本工程地貌为低山丘陵区,路线所经区域地形起伏变化大,沟谷发育,冲积平原区内地形平缓,河流较为发育。 沿线地层岩主要为岩浆岩、变质岩及小范围的沉积岩,第四系覆盖层较薄,在河流冲积平原内第四系覆盖层稍厚,以低液限粘土及砂土为主。 路线所经地区属东部湿润季冻区,山东丘陵副区,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少雨,常有倒春寒等冻害,蒸发量大。夏季湿热多雨,雨量集中,秋季秋高气爽,偶有秋旱或秋涝。冬季寒冷,雨雪稀少,无严寒。因受海洋调节,具有温度适中、空气湿润、雨量较多等气候特点。该

地区年平均气温l2.8℃,极端最低气温-21.3℃(龙口市),极端最高气温38.4℃(蓬莱市);年平均降水量606.2mm,年最大降水量1213. 4mm(蓬莱市),年最小降水量353.2mm(××市),年平均风速4. 2m/s(蓬莱市),年最大风速40m/s(蓬莱市),主导风向为SS W、SW;多年平均无霜期213.9天,最大冻深46cm. 3.筑路材料和运输条件 沿线砂石料、石灰、水泥较丰富,路线附近有一定规模的开采料厂或生产厂家。路面抗滑表层所用玄武岩有石料厂,距本项目80公里左右;沥青由业主采购供应。 沿线河流水质污染少,腐蚀性低,一般可作为工程用水使用。 路基填筑以纵向利用土石方为主,其余借方可从指定的料场挖用。 沿线道路纵横,路况一般。 4.供电与通讯条件 沿线电网以农用电网为主,本工程用电采用电力网与自发电相结合供应。沿线区、市、乡、镇一般均有国内直拨通讯电话。 5.主要工程数量: (1)。路基路基填土672.68Km3,路基填石859.10Km3,金矿采空区处理19032.8m3. (2)。路面垫层:138.428K㎡;底基层:257.423K㎡;基层48 9.68K㎡;粗粒式沥青混凝土226.898K㎡;中粒式沥青混凝土261.96 8K㎡;改性沥青混合料261.968㎡;水泥混凝土路面板14.24K㎡.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实例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实例 一、设计资料: 本公路等级为高速公路,经调查得,近期交通量如下表所示。交通量年平均 区。 增长率为9.5%,设计年限为15年,该路段处于Ⅳ 2 二、交通分析: 轴载分析路面设计以BZZ-100为标准轴载。 1、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1)累计当量轴次 注:轴载小于25KN的轴载作用不计。 (2)累计当量轴次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取15年,六车道的车道系数η取0.3~0.4,取0.3。交通量平均增长率为9.5%。

2、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1)轴载换算 车型i P(KN) C1C2i N(次/日) 小客车 前轴16.5 1 18.5 6750 0.0686 后轴23.0 1 1 6750 0.05286 中客车 SH130 前轴25.55 1 18.5 2000 0.67194 后轴45.10 1 1 2000 3.42328 大客车 CA50 前轴28.70 1 18.5 1250 1.06448 后轴68.20 1 1 1250 58.5039 小货车 BJ130 前轴13.40 1 18.5 4250 0.00817 后轴27.40 1 1 4250 0.13502 中货车 CA50 前轴28.70 1 18.5 1500 1.27737 后轴68.20 1 1 1500 70.2047 中货车 EQ140 前轴23.70 1 18.5 2125 0.39131 后轴69.20 1 1 2125 111.74 大货车 JN150 前轴49.00 1 18.5 2125 130.647 后轴101.60 1 1 2125 2412.73 特大车日野 KB222 前轴50.20 1 18.5 1500 111.916 后轴104.30 1 1 1500 2100.71 拖挂车 五十铃 前轴60.00 1 18.5 187.5 58.2617 后轴100(3轴) 3 1 187.5 562.5 5624.304 注:轴载小于50KN的轴载作用不计 (2)累计当量轴次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取15年,六车道的车道系数η取0.3~0.4,取0.3。交通量平均增长率为9.5%。 三、设计指标的确定 8 2 1 ? ? ? ? ? ' ' P P n C C i i 8 2 1 1 ? ? ? ? ? ' ' ='∑ = P P n C C N i i i i

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方案.doc

高速公路设计与管理课程设计

附件一 . 服务区设计已知相关数据 1.服务区的设计交通量( Q10)为 20000 辆 /d 2.调查得到各车型比例: 小客车:大客车:货车 =3.0 : 2.0 :5.0 3. 小客车的停车车位面积 2 2 3×8=24m,大车停车车位面积 4×10=40m 4. 不同车种的停留率、高峰率、平均停车时间见表1 不同车种的运行参数表 1 车种停留率高峰率停车时间 (min) 周转率小客车0.175 0.10 25 2.4 大客车0.25 0.25 20 3.0 货车0.125 0.075 30 2.0 5.假日服务系数参考表 2: 假日服务系数表 2 年平均日交通量 Q(双向,辆 /d )服务系数 0~25000 1.40 25000~ 50000 1.65-Q ×10-5 大于 50000 1.15 6.餐厅的规模计算参数见表 3: 餐厅的规模表 3 项目载客人数周转率餐厅使用备注 车型率 小客车 3.3 2.4 0.5 用餐人数 = 停车 大客车46 3 0.08 车位×载客人数 ×周转率×餐厅 货车 2.1 2 0.5 使用率 附件二.课程设计装订顺序 1.课程设计封面 2.课程设计老师评语及成绩 3.课程设计任务书 4.正文 5.参考文献

目录 引言 (1) 一、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 (3) (1)概述 (3) (2)我国服务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3) (3)服务区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4) 二、服务区的规划 (4) (1)服务区总体规划 (4) 1)服务区的分类 4 2)服务区的选址 5 3)服务区的规模 5 (2)内部设施规划 (6) 1)停车场的位置 6 2)餐厅位置 6 3)加油站布置7 4)公厕的位置7 5)汽车维修站7 (3)其他规划 (7) 三、服务区规模的计算 (8) (1)停车车位数量的计算 (8) (2)餐厅的设计规模 (8) (3)公共厕所的面积 (9) (4)小卖部的面积 (10) (5)旅社规模计算 (10) (6)加油站,修理间面积 (10) (7)其它 (10) (8)合计 (10) 四、服务区设施布局 (12) (1)服务区设施布局原则 (12) (2)服务区常见的布局形式 (12)

高速公路服务区规划与设计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高速公路建设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已投入运营的高速公路超过了34000公里,已基本形成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服务区作为高速公路的辅助设施,伴随高速公路的建设的迅猛发展而诞生,为过往车辆、旅客提供停车,加油,修理,购物,餐饮,休息等服务,并成为人们现代旅途中的新驿站。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中,解决流线和功能关系是指导设计流程的根本。伴随着国际化,市场化信息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及高速公路网的日趋完善,追求人性化服务的理念,生活化的环境特色,特色化的建筑风格,成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关键字:人性化生活化特色化 1.绪论

1.1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的意义 高速公路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高速公路的服务区、停车区是保证高速公路安全、畅通、方便、快捷的重要配套设施,其投资虽小,但其发挥的意义重大。其功能为一方面缓和驾驶员生理上的过度疲劳、旅客安全舒适,另一方面完善汽车在机械上的运行状态,保证运输的安全、迅速、便捷和经济。 1.2 高速公路服务区设计的目的 高速公路是供机动车辆高速行驶的完全封闭、立交、完全控制出入的专用道路。为确保高速公路行车的安全、舒适,消除驾乘人员在长途行驶过程中产生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为驾乘人员提供休息、就餐的场所,为车辆提供加油维护和修理等服务,就必须在高速公路沿线按适当间距设置服务设施。这种服务设施在我国目前统称为高速公路服务区。 高速公路服务区总体布局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①为人服务的设施,包括公共休息厅、公共厕所、餐饮部、购物部、商务中心(含电话、传真、问讯等服务)以及室外休息场地、绿化、水池等观赏设施;②为车服务的设施,包括出入车道、停车场、加油站和修理站等;③其他附属设施,包括管理用房、职工生活用房、配电房、空调机房、水泵房,以及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 1.3 高速公路服务区国内外发展状况 国外的高速公路发展较早,20世纪30年代,高速公路就开始在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伴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区的规划建设也逐渐趋于规范、合理、完善。美国的高速公路网一般都设置有服务区,典型的美国高速公路服务区设有加油站,很大的停车场、小型汽车维修站,洗手间等,满足人、车的基本休息、保养,大的服务区则还可以看到麦当劳的快餐店。日本高速公路《设计要领》对高速公路服务设施的规划与设计提出了一般的技术标准与规划、设计的方法。德国的高速公路系统虽然修建的时间很早,但拥有良好的附属设置。服务区和紧急停车区众多,虽然有些服务区仅仅是一个卫生间,但是数量之多还是非常惊人。因此如果司机需要停车休息或对车辆进行检修时很快就可以找到一个可以安全停车的地方,在高速公路上停车是绝对严格禁止的。国外停车区的设置间距一般在10km左右一处,也就是说一般行车10min左右就有一处停车区,这样的设置可方便需要停车的过往驾驶员随时

高速公路设计相关规范

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3.1.2-1豪速公路服务水平分级 注是左用想糸件下?处大阪务交通本通行危力之比.墓本行能力是刃级槪务水平上丰部的量大小 时交fitto 表3.1.6各地区的设计小时交通鼻系K (%) 表3 2 M 高速公路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①车道宽度和路侧宽度对设计速度的影响如表3?2.1?2。 表3.2.1-2车道宽度和路钊宽度对设计速度的修正

某高速公路总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粤境) 怀集至三水段第5合同段 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 本合同段为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粤境)怀集至三水段第五合同段,施工围:K13+822.34~K19+622.53路段。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我公司立即成立项目管理班子,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编制依据: 1、中国公路工程咨询总公司: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粤境)怀集至三水段第5标段(K13+822.34~K19+622.53)《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至第五册。 2、市广贺高速公路: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怀集至三水段招标文件、招标文件补遗书及工程量清单。 3、交通部现行的有关规、规程、规定、标准和交通部有关文件。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简介 本合同段为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粤境)怀集至三水段,工程起点在市三水区接广三高速公路,经市的四会、广宁、怀集,往西直通贺州市,路线贯穿省西部腹地市。本项目采用全封闭、全立交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计算行车速度为每小时100公里,汽车荷载等级为I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为0.05 g,设计洪水频率:大、中、小桥、涵洞及路基为1/100,特大桥为1/300。本项目路基宽度为33.5 m,其中行车道为6×3.75 m,中间带3.5 m(含2×0.75m路缘带),硬路肩为2×3.0 m(含0.5m 路缘带),土路肩宽度为2×0.75m。路拱坡度:行车道、路缘带及硬路肩采用2%,土路肩采用4%。 第二节本合同段主要工程量情况 本合同段起点K13+822.34(北江大桥终点),终点为K19+622.53(蕉园分离贺州桥头),路线长度5.794km。有大旺互通式立交1座、主线桥梁6座、主线涵洞6道、

(新)高速公路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C30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 2.《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9-2003 3、《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4、《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0-2002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 二、仪器设备 1.单卧式搅拌机 2.混凝土振动台 3.电子天平精度0.01g 4.电子秤精度1g 5.电子秤精度10g 其他:铁盘、铁铲、水桶、烧杯、坍落度筒、捣棒、钢尺、镘刀等。 三.原材料情况 四、计算配合比

1.设计使用部位及要求 1)配合比使用部位:桥涵工程(承台、系梁、搭板、护栏、座板等)、隧道工程(电缆井盖、盖板、挡水块、超前支护等)。 2)设计强度等级:C30 3)坍落度:140-180mm 2、确定试配强度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标准差取σ=5.0MPa,计算配制强度(f cu,0): f cu,0≥f cu,k+1.645σ=30+1.645×5.0=38.2MPa 3.基准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1)计算水灰比 粗集料采用(5-25)mm碎石,强度回归系数αa值取0.53,αb值取0.20,无水泥28天抗压强度统计取:f ce =γc f ce,g=1.16×42.5=49.3 MPa。胶凝材料28天抗压强度取:f b=γfγs f ce =1.00×49.3=49.3MPa W/C=(αa* f b)/(f cu,0+αa*αb*f b) =(0.53×49.3)/(38.2+0.53×0.20×49.3)= 0.60 根据施工水平、当地原材料情况、混凝土使用环境、混凝土结构设计年限的要求;为确保混凝土的耐久性:水灰比W/C取:0.49。 2)、确定每方混凝土用水量和水泥材料用量 a.根据确定的坍落度及当地原材料特性和施工水平单位用水量为m wo=238kg,马贝SX-C16减水率为29%,混凝土用水量 m wo=m wo(1-β)=238×0.71=169 kg/m3,;根据外加剂掺量0.9%,按现场实际情况取180kg/m3。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景观设计说明

关于XX高速XXX互通与 曹庵互通绿化图纸优化设计的说明 一、原施工图存在的问题 1、两互通区域内的水域位置及面积已调整; 2、招标文件中的苗木清单没有包含互通区设计图纸中的大部分苗木品种; 3、原设计图纸苗木品种单一,数量较少,搭配不合理,不能满足互通区景观绿化功能; 4、原设计图纸以低矮小灌木为主,少量乔木为辅,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灌木会逐渐被杂草淹没,导致在后期整个互通区绿化效果呈现荒化; 5、原设计图纸中,主要是以低矮小灌木为主,这对养护的要求比较严格。 二、优化设计思想 互通区是高速公路整体结构中的一个节点。互通区的规划设计首先是通过植物造景,使景观的造型与自然景观相融合,以生态性为主,在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绿地中,利用不同植物的镶嵌组合,形成一个层次丰富、景色各异的花园绿岛,营造一个优美的行车环境。 互通区景观规划设计的重点区域是匝道围合而成的圆形空敞,由于匝道区域车速较慢,创造优美、和谐的景观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证视线的通透,入口处内侧应栽植植株低矮的树丛、灌木,而且入口处外侧应利用树丛、灌木勾勒出道路线性,以起到标志性和导向性的作用。以本土植物为基础种植,选择一些与其他绿化区域相似的植物,采用乔、灌、草的复合群落,在栽植时能形成图案等,能表现出当地的经济文化特色为宜。景观上要注意与周边环境和整条道路景观取得协调一致。总之,互通立交区是主线景观的一个重点,就像镶嵌在项链上的钻石,对于提高整个高速路的景观效果至关重要。互通区采用如图1所示的景观规划设计模式: 图.1

三、优化设计手法 从互通立交桥景观设计入手,例如通过植物高低的变化引导视线,构造景观的节奏感,营造出“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优美的公路交通环境。中心区域以孤植大乔木作为点缀,并以大乔木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搭配一些低矮的乔灌木及球类植物,形成季相分明、层次突出、色彩丰富的景观效果。在匝道周围,栽植不同树种的树阵,让驾乘人员一进入互通区就能感受到视觉上的震撼。此外,互通立交桥区色彩的充分利用,可以极大的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四、优化设计原则 绿化考虑到公路互通的特点,以“安全、实 用、美观”为宗旨,以经济可行,管理、维护方 便为原则,力求建造一个集绿化、生态、美化于 一体的互通区环境。绿化满足交通要求,保证行 车安全,使司机视线畅通,转弯区有足够开阔的安图.2 全视距。乔、灌木结合,树立大绿化的思想,道路、互通的绿化与沿线自然的绿化环境 相结合,注意绿化的整体性和节奏感。 1、交通功能的绿化 (1)在互通出主车道的匝道口处种植一排具 有引导作用的乔木以诱导司机的视线,引道车辆 能安全的进入出口匝道,例如:淮南东立交G匝 道的栾树、高杆女贞。在绿化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图.3 到了互通区的功能的要求,使绿化与互通的功能结合,达到绿化美化同时又能对车辆起到交通的提示作用。如图2、图3所示。 (2)在车辆进入主线快车道与匝道口的 交接区域,充分考虑到主线行车应与接线口 保持良好的视点,使高速行驶的主线车辆能 观察到匝道的车辆,同时匝道口的车辆也能 了解主线快速道的车辆行驶情况,保证行车 的安全,所以这区域的绿化,只能种植低矮 的灌木,例如:淮南东互通2景观B、C、D 区红花继木球、丝兰、金边黄杨、红叶石楠 球等,否则会影响行车的视线,造成安全隐患。图.4 如图3所示区域。 2、互通植物种植原则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范围内的植物种植设计,除了诱导交通、提高交通安全主要作用

高速公路路面结构

1 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设计原则 (1) 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满足高速公路路面行车荷载 的要求高速公路由于重型车辆较多,车速相对较快,因而对于路面的荷载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高速公路路面结构设计中,应该结合个结构层的材料特点,按照荷载应力应变自上而下扩散衰减的规律,充分利用结构层材料的刚度以及强度同时,路面结构层设计应综合各结构层的特点,高速公路路面结构层分为上中下三层,各层厚度以及基层材料厚度的计算应该符合规范以及承载能力的要求 ( 2) 路面稳定性以及耐久性高,与环境适应性较好路 面设计应该符合不同地域的气候环境条件,避免后期各种病害的发生例如对于严寒以及冰冻地区,由于无机结合料基层容易出现温缩以及干缩裂缝,因此应合理设计沥青面层材料与厚度,避免路面反射裂缝的发展对于高温或者降水较多区域,路面结构设计重点应控制车辙以及水损害的发生( 3) 设计方案经济合理,尽可能的提高经济效益对于 高速公路结构层组合材料的设计以及结构层厚度的设计方面,应在技术可靠合理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投入,充分发挥路面哥结构层的效能 2 我国高速公路结构设计 2.1 高速公路结构层组合设计 ( 1) 传统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形式这是我 国高速公路路面设计中应用最广泛的形式,以半刚性基层作为路面荷载的主要承重层,这种结构组合形式造价相对较低,但是路面整体性能及使用寿命对半刚性基层依赖加大( 2) 全厚式沥青路面这种形式依靠沥青稳定材料作 为基层以及面层,由于沥青材料是一种粘弹性材料,因此容易产生塑性变形,沥青层厚度相对较大,引入建设初期的投入较高,但是解决了半刚性基层容易损坏的问题,使用寿命较长,养护维修简单方面,一般只需处理表面层 ( 3) 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形式这种形式的特点 在于以混凝土或者贫混凝土替代传统的半刚性基层,因而承载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其缺点在于混凝土的刚度较高,容易发生断板开裂的现象,而且养护及病害处治工序较为繁琐,成本较高 ( 4) 混合式沥青路面混合式沥青路面结构的特点在 于在半刚性基层与沥青面层之间增加了沥青材料作为联接层,常见的有大粒径碎石排水层以及应力吸收层,因而分别可以起到阻止水分渗入路基,减缓半刚性基层由于开裂导致的应力集中现象,可以有效的减轻路基损坏以及避免反射裂缝的发展混合式结构的造价介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与 柔性路面之间,结构性能也兼具了两种形式的特点 2.2 高速公路各结构层材料设计 (1) 垫层对于地下水位较高,路面排水不良以及季节

高速公路收费站及收费广场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高速公路收费站及收费广场 设计规 JTJ×××-×× 条文说明

编制说明 交通行业标准《高速公路收费站及收费广场设计规》是依据交通部交公路发(1998)82号文“关于下达1998年度公路建设标准、规、定额等编制、修订工作计划的通知”精神, 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组织编写的。 编写组于1999年5月提交了规编写大纲和工作大纲,1999年7月交通部公路司在主持召开了大纲审查会。根据会议纪要求和与会专家的意见,编写组于1999年9月完成规编写大纲,报部审查后据此开展了初稿的编制工作。 编写组在起草过程中, 查阅了大量国外的标准规和设计资料, 走访了国设计、科研, 建设单位和大专院校, 调查了解了十几个省区近20条高速公路收费站及其广场的实际应用情况, 并征求了有关单位专家同行的意见。2000年上半年,编写组组织力量调查了、、、、、、等省区重点高连公路典型收费站的使用情况并进行了实地观测。在分析总结国现阶段收费站及广场设计使用经验的基础上, 于2000年6月完成了规征求意见稿,并在全国围征求意见。至2000年9月底,共计收到十几个单位的回函意见80余条。2000年8月中旬在召开了本规的专家征求意见会(请见征求意见回函处理表)。依据专家和回函意见,编写组进一步调研和搜集了大量资料,调整和充实了相关章节的容形成规送审稿,现特报部审查。 本规名称在申报及部交公路发(1999)82号文件上都暂定为“高速公路收费广场设计规”。但实际上一但谈论收费广场, 就必然涉及到收费站房、收费天棚、收费岛及站房区的布置、管线埋设、照明等。因此遵照大纲审查会专家的建议,将规命名为“高速公路收费站及收费广场设计规”, 并将上述容全都列入标准围, 从而使收费区域的设计和征地融为一体, 做到统一规划, 避免交叉和遗漏, 同时有利于设计和建设单位使用。 由于本规系初次制订,定有许多不当和遗漏之处,请各地在使用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函告交通部公路司和起草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以利修订时参考。

2010.10.8高速公路附属设施设计指南

安徽省高速公路附属设施设计指南 (送审稿) 安徽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零一零年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服务设施 2.1服务设施的定义 2.2服务设施设计原则及要求 2.3服务设施的选址 2.4服务设施的间距及规模要求 2.5服务设施的总体布局 2.6服务设施的工作内容及要求 2.7工作界面的划分 2.8案例 第三章管理设施 3.1、管理设施的定义 3.2、管理设施设计原则及要求 3.3、管理设施的总体设计 3.4、管理设施的用地规模 3.5管理设施的主要设计内容 3.6工作界面的划分 3.7案例 第四章养护设施 4.1选址原则 4.2总体布局 4.3房建设施 第五章合并设置的附属设施 6.1背景及要求 6.2主线站与互通式立交的合并设置 6.3服务区与互通式立交的合并设置 6.4主线站、服务区及互通式立交的合并设置第六章附件及课题研究 1、服务设施规模的确定 2、服务设施的布局研究

第一章总则 由于高速公路采用的是全封闭、全立交、严格控制出入的运营方式,车辆驶入高速公路后,除在互通式立交处允许上、下外,基本上是与外界隔离的,从而体现其高效、安全、节时、舒适的优越性,但是相应地它却人为地阻隔了车辆和旅客与外界的联系,给部分车辆和旋客带来了不便和困难,因此附属设施的设置就显得更为重要。 当今环境下,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服务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人们对出行的“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附属设施的管理与设计、如何做到管理与设计的合理衔接、便于管理设计人员的尺度掌握以及业务部门间的工作衔接,如何实现附属设施的“安全、环保、服务、系统、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切实保护耕地”的目标,是指南工作的重点。 该指南以“人行简单、车辆方便”为目标,以“安全、服务、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设”为中心指导思想”,强调“整体意识、专业意识、规划意识、服务意识、开发意识”意识。文中对现有规范进行汇总揉合, 同时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对一般服务设施做到标准化设计,对有特殊要求的附属设施,尽量满足其个性需求。指南中以现有规范为基础,让使用者不必再查阅大量的规范,减少工作量,容易掌握服务设施的管理与设计,同时用个性案例,对使用者有更好的启发作用。

高速路穿越专项设计说明

西宁东线环城高压管网及调压站工程高压燃气管道涉路工程专项设计方案 西宁中油城市燃气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五月

目录 一、工程概述 (1) 二、设计依据 (1) 三、涉路段燃气管道工艺设计 (2) 四、穿越段施工要求 (5) 五、跨越段施工要求 (8) 六、工程施工及安全的对策与措施 (8)

附图: 附图一:燃气管道穿越宁大高速公路平面布置图 附图二:燃气管道顶管法穿越宁大高速公路断面布置图 附图三:燃气管道定向钻穿越宁大高速公路断面布置图 附图四:燃气管道穿越丹拉高速公路祁家城立交桥平面布置图附图五:燃气管道顶管法穿越祁家城立交桥断面图 附图六:兰西高速公路改移段燃气管道平面布置图 附图七:燃气管道套管做法图 附图八:燃气管道外保温防护做法图

一、工程概述 由于西宁市天然气用户的快速发展,现有的供气管网在冬季采暖高峰期已超负荷运行,市区局部街区出现供气压力不足现象,无法满足“十二五”期间的正常供气;西宁市机械装备园区、青海教育园区、北川工业园区及周边区域的规划建设,对北川地区的天然气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配合以上园区及周边的天然气工程建设,提高西宁市区的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西宁中油燃气有限责任公司筹划建设西宁东线环城高压管网及调压站工程。本工程主要内容为一条30Km的高压输气管道和3座燃气调压站,其中高压燃气管道走向为:高压燃气管道自城东门站引出——途径贵南路、八一路、互助路——穿越平西高速、兰青铁路——沿北山消防通道——穿越大寺沟至本工程五一路调压站——沿北山消防通道——燃气管道穿越电沟渠——横穿朝阳水电厂——沿电沟渠至穿越祁家城立交桥——沿电沟渠至兰新铁路施工便道——穿越宁大高速公路、北川河、宁大公路——沿宁馨路北侧至设计终点装备制造园区门站。工程中燃气管道穿跨越高速公路的共计三处:1、北山段韵家口泵站处跨越兰西高速公路一次,跨越处管道里程为K6+323.43至K6+378.43,跨越长度为50m。 2、丹拉高速公路祁家城立交桥处穿越路基一次,管道里程为K19+226.05至K19+280.05,穿越长度为57m。 3、双庙村处穿越宁大高速公路一次,管道里程为K25+193.07至K25+248.07,穿越长度为62m。 二、设计依据 1.《西宁东线环城高压管网及调压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重庆市川东燃气工程设计研究院)2011年8月 2.《西宁东线环城高压管网及调压站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3.《西宁市东线环城高压管网红线图》 4.《安评报告》 5.西宁中油燃气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其它资料 6.《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7.《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2005) 8.《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5-2007) 9.《油气输送管道跨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60-2008)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本公路等级为高速公路,经调查得,近期交通量如下表所示。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9.5%,设计年限为15年,该路段处于Ⅳ2区。 二、交通分析: 1、轴载分析路面设计以BZZ-100为标准轴载。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1)标准轴载当量轴次

注:轴载小于25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2)累计当量轴次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取15年,六车道的车道系数η取0.3~0.4,取0.3。交通量平均增长率为9.5%。 累计当量轴次: ()[] ()[] 次 235480453.0553.7041095 .0365 1095.01365 1115 1 =???-+= ?-+= ηγ γN N t e 2、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1)轴载换算 注:轴载小于50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2)累计当量轴次 ()[] ()[] 次 188083253.0238.5624095 .0365 1095.01365 1115 1 =???-+= ?-+= ηγ γN N t e 三、路面参数设计 1、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 交通量设计年限内累计标准轴次N e =2.35×107次,由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

范,该路交通等级为重交通,高速公路路面等级为高级路面,面层类型为沥青混凝土。 2、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及材料设计参数确定 (1)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的建议值确定各结构层设计参数。 (2)各层材料抗压模量和襞裂强度 查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附录E“材料设计参数”表E1“沥青混合料设计参数”及表E2“基层材料设计参数”得到各层材料的抗压强度和襞裂强度,各值均取规范给定的中值。 干燥与中湿状态各层材料的厚度如下表: 潮湿与过湿状态各层材料的厚度如下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