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银行小微贷款的会计问题探究——以中国民生银行为例

商业银行小微贷款的会计问题探究——以中国民生银行为例

商业银行小微贷款的会计问题探究——以中国民生银行为例
商业银行小微贷款的会计问题探究——以中国民生银行为例

内容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小微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但在其发展过程中,融资难是制约其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现今银行信贷应成为其主要途径。民生银行在小微业务上做得比较早,到目前为止也做得比较好。今年已经超过了3000亿的贷款,3年累计下来共发放8000亿的贷款,但是小微企业贷款是很有风险的。本文以会计的语言表达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整个业务流程,本文从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减值的现状出发,介绍其计提减值损失所采用的一般性办法,并民生银行贷款减值损失现行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如何合理计提贷款减值损失提出意见建议。

关键词: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

Abstrac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contribution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have made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is continuously improving. But in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difficulty of financing is the most main factors that limit its development Nowadays credit should become the main approaches. Minsheng bank does early in small micro business. So far there are more than 300 billion loans, and it has accumulated 800 billion loan for 3 years. However small micro loan is very risky.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insheng bank small micro loan impairments, it introduces the measures adopted by the general provision for impairment loss, and the people's livelihood bank loans impairment loss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accounting syste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views on the reasonable provision for loan losses

Key words: China Minsheng bank small micro loan the general provision for impairment loss

目录

一、文献综述 (3)

二、中国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概述 (3)

三、中国民生银行相关重要数据 (5)

四、小微企业贷款减值准备 (8)

五、防范会计贷款减值准备风险 (13)

(一)合理计提小微企业贷款减值准备措施 (14)

(二)完善小微企业贷款减值准备会计规范 (15)

(1)、提高会计信息的可读可比性 (15)

(2)、完善组合评估减值准备的方法 (15)

(3)、完善现行监管标准 (15)

六、总结与展望 (16)

参考文献 (17)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会计问题探究——以中国民生

银行为例

一、文献综述

信贷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完全市场。在信贷市场中,贷款损失具有不确定性、滞后性和隐蔽性等特点。而会计准则在贷款拨备计提的会计处理上还是采用历史成本会计法。在这种情况下,风险溢价仅仅反映的是银行在贷款初期对损失的判断,贷款存续期内影响借款人履约能力的任何因素(如经济周期、产业政策、市场利率、抵押物价值等)的恶化都会使风险溢价难以覆盖预期损失。目前,很多学者和银行管理者认为,由于贷款利率中的风险溢价(Risk Premium) 基本上覆盖了预期损失,怎样计提贷款准备金并不是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Cavallo and Majnoni,2001;陈小宪, 2004)。

在贷款会计处理普遍采用历史成本会计法的条件下,当影响借款人履约的各种因素(经济周期、市场利率、抵押物价值等) 发生逆向变化时,银行应不断调整贷款准备金计提数额以反映贷款预期损失的增加。由于各国银行业在计提贷款准备金时大多以不良贷款的损失为基础,而不是损失的事前防范。所以,目前国际银行业贷款准备金计提普遍滞后于损失的实现(WorldBank, 2003)。贷款准备金计提行为的滞后性不但造成了隐藏损失的存在,高估了银行的利润和资本水平,更重要的是,这种滞后性造成了资本充足率的亲周期性(Pro-cyclicity) ,助长了信贷和经济的周期波动( Basel Committee, 1999);

二、中国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概述

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经营对象主要是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主,业务广泛、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银行贷款,是指商业银行在国家相关经济政策的大环境下将资金出借给那些需要资金的一方,并在约定期限内以一定的利息的形式获取经济回报的一种行为。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就是贷款,银行在这项金融运作中面临不少类型的风险,如利率风险、外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而小微企业贷款就发放的对象是比较特别的一种,风险更大。

贷款和应收款项为在活跃市场中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没有报价的非衍生类金融资产。但是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未被归为贷款及应收款项:(1)分类为

交易性金融资产,即准备在近期或马上出售的金融资产;(2)初始确认时被认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将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要不(3)因欠债人信用状况恶化被归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除外,使民生银行可能难以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投入的非衍生性金融资产。

作为市场之中资金的最重要的提供方,中国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长期处于一种若即若离,不温不火的状态,原因不外乎以下这些:

(一)无暇顾及

中国商业银行认为争抢大企业、大项目才是王道,小微企业只是个补充。特别是在大中型股份制银行来讲,小微企业贷款最为被忽略或是看淡;

(二)成本过高

贷款银行收益较低,成本过高。小微企业范围太广,单笔数额很小,逐一去营销消耗很多的人力财力物力;

(三)风险较大

经营不确定性大、缺乏足够的抵押物及不规范完善的财务制度,是小微企业贷款的基本风险点。借款客户经营一般规模小、业务单一环境改变观念,竞争让人成熟。在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抵抗风险能力弱。

(四)从业人员一般受教育程度较低

小微企业所经营业务没有完整的交易记载。金融机构没有适当能够为这些客户提供信贷服务及信贷技术。

中国民生银行在1996年1月12日正式成立于北京,是一家全国性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非单一的经济元素在中国金融经济业的涉猎和达成规范的现代化企业制度,使中国民生银行不同于国有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而为国内外经济金融界所关注。中国民生银行自从成立17年以来,业务不断地向外拓展扩张,规模不断地扩大,绩效逐年增加,并同时保持了良好的资产质地。中国民生银行在作为第一家全方位进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天地的全国性中型商业银行之后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构中的一家。随着经济增速的下滑和外贸领域的严峻紧迫形势,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遭遇了不少的困境,资金面压力特别明显。面对小微企业的麻烦,民生银行强调了“做小微企业的银行”的战略性定位,即让诸多原本在高利贷泛滥的经济金融环境下的小微企业,开始受到现代金融服务庇荫,让小微企业在创造就业岗位、拉动国内需求、保持社会稳定、活跃整个

市场等方向的无穷作用得以完全体现。

作为中国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锋和最大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企业,其中小微企业金融事业部坚持贯彻“区域特色、名单制销售、批量开发”的经营指导理念,以批量化、差异化、特色化的业务模式为具有成长潜力的中小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商;成功搭建“主办行”业务实行架构,以诸多差异化服务举措提升客户综合贡献度,并在此奠基上达成负债业务的高速增长的目标。与此同时,不断促进小微企业流程优化再造与相关融资平台建设工序,提升整个小微企业业务的运营效率及服务质量,积极推动全行小微企业事业稳健发展。年报内,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尤其是自2012年三季度开始, 在全国范围内民生银行开展了“七新耀小微”的活动,即通过以新流程、新产品、新形象等方式促进我行小微企业贷款增长,满足小微客户需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客户数量及客户等级也均有提高。截至年报末,民生银行小微客户总数达到99.23万户,其中贵宾客户较上年末增加6万余户,持续优化了客户资源结构。同时在贷款收益率方面,年报内新发放贷款的利率结构保持较高水平,新发放贷款均上浮比例达到30%以上,持续增强了产品盈利能力。年报内,为建立与小微企业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民生银行创新和突破了在小微企业组织方式等等方面上,中国民生银行小微企业城市商业合作社成立了,全国范围内的小微企业沟通、共享和合作的平台搭建了。此外,民生银行小微企业专业支行建设工作全面开启了,授牌了50余家小微金融专业支行。在小微企业贷款风控方面,民生银行坚持采用“大数法则”,特定行业的风险概率被演算出来了,通过筛选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所进入的行业来有效控制其中大部分风险。自推广扩展了小微金融2.0升级版以来,以大数定律为中心的民生小微金融系统的主要理念渐渐得到实践验证。

三、民生银行相关重要数据

小微企业贷款是民生银行向小微企业、个体商户等经营商户提供的贷款产品。小微企业贷款是个人贷款中的一种,占得比例也比较大,以下对于小微企业贷款的研究就都是以个人贷款数据为基础,个人贷款中的主要减值准备主要是以小微企业贷款为主了。

以下是民生银行的一些重要数据:

表1 民生银行贷款数据单位:百万元

资料来源:依据《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年报》有关数据整理而成

表2 个人贷款和垫款中小微企业贷款数据

单位:百万元

资料来源:依据《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年报》有关数据整理而成 表3 贷款减值准备变动数据 单位:百万元

资料来源:依据《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年报》有关数据整理而成

年报内,民生银行资产减值损失支出91.97亿元,同比增加8.21亿元,增幅9.80%,主要因为是民生银行贷款规模扩大,不良资产余额增加。

表4 资产减值损失数据单位:百万元

资料来源:依据《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年报》有关数据整理而成

截至年报末,民生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较上年略有上升,但仍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不良率仅为0.40%。

年报内,民生银行营业收入突破一千亿元,达到1,031.11亿元,同比增加207.43亿元,增幅25.18%。其中,净利息收入771.53亿元,同比增加123.32亿元,增幅19.02%;净非利息收入259.58亿元,增加84.11亿元,增幅47.93%,占营业收入比率25.17%,同比提高3.87个百分点;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05.23亿元,增加54.22亿元,增幅35.90%。成本收入比为34.01%,同比下降1.60个百分点,成本管控力度加大,运营效率有所提升。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3,846.1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93.89亿元,增幅14.88%;民生银行战略业务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贷款突破3000亿元,达到3,169.5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44.56亿元,增幅36.33%;小微企业贷款占个人贷款和垫款占比达到68.78%,比上年末提高4.46个百分点;小微客户总数达到99.23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16.66%;民生银行民企一般贷款余额5,375.0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02%,有余额民企贷款客户数量达到13,680户,比上年末增长20.50%;

截至年报末,民生银行零售贷款总额达到4,608.40 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93.91亿,增幅27.50%。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169.5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44.56亿元,增幅36.33%。民生银行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892.3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28.82亿元,增幅35.93%。 2013年,民生银行将继续聚焦小微金融,通过小微金融业务带动传统零售业务和产业链金融两翼发展,推动零售业务战略转型。

年报内,民生银行实现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982.02亿元,同比增加172.44亿元,增幅 21.30%。年报内,由于民生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快速发展,个人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在各项贷款利息收入中的占比达到30.86%,同比提高2.64个百分点。年报内,由于民生银行战略转型、业务结构有效调整及差异化定价策略实施,发放贷款和垫款平均收益率达到7.53%,同比提高0.37个

百分点。

2012年利息净收入增速放缓,手续费收入高速增长,拨备前高后低。全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83亿元,同比增长9.8%。年报末,民生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为0.76%,较上年末提高0.1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达到314.53%,贷款拨备率为2.39%,比上年末提高0.16个百分点,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其中公式:拨备覆盖率=贷款减值准备/不良贷款余额。贷款拨备率=贷款减值准备/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民生银行不良环比双升,拨贷比继续提高。四季末不良率0.76%,环比上升4BP。四季末逾期金额2189亿元,较6月底上升12%。关注类占比较年中提升至1.23%。从可比银行披露看,个人经营贷款不良呈上升之势。预计公司不良率会继续小幅攀升。公司拨贷比 2.39%,具备较强的风险缓冲。作为衡量一家银行抗风险能力最关键的三个指标,拨备覆盖率、不良率和拨贷比的变化全面反映了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变化。在不良率很低的情况下,稍有调整,就会导致拨备覆盖率大幅的变化。在不良率处于很低的水平,但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虽然随着新不良的出现,银行再不断增加新的拨备,但一般来说拨备覆盖率都会发生大幅下降。拨贷比较低且拨备覆盖水平低于同业的银行,将存在后续拨备计提压力;拨贷比虽未达标但拨备覆盖率处于行业较高水平的银行,若未来继续稳健计提拨备,达标压力不大,对利润的影响也不大;

拨贷比较高的银行,还存在以拨备反哺利润的空间,未来业绩较有保障。

四、小微企业贷款减值准备

《新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大类中明确规定:当有客观证据表明贷款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贷款减值准备是按照相应规定事先提取的用于弥补贷款损失之后的专项准备,包括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贷款损失专项准备是指根据《贷款风险分类指导原则》确定的贷款五级分类结果及时、足额逐笔计提的准备;特种准备是指对特定国家、地区、行业发放贷款计提的准备。所谓减值的客观证据,是指贷款初始确认后实际发生的、对该贷款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影响且银行能够对该影响进行可靠计量的事项。《新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对单项金额重大的贷款应当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计算资产负债表日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该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贷款减值损失;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贷款,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单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贷款(包括单项金额重大和不重大的贷款),应当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资产组合中再进行减值测试。已单项确认减值损失

的贷款不应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资产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

民生银行采用组合方式进行减值测试对象有单项金额非重大的同类型客户贷款、运用个别方式评估未发现减值的贷款和应收款项。如有印证说明自开始确认后,出现某一类金融资产大幅下降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将确认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单项金额非重大的同类客户贷款,民生银行采用滚动率方法评估组合的减值损失。该方法利用对产生违约可能性和以往损失经历的统计分析计算损失减值,并根据可以反映当前经济状况的可观察数据进行调整。对于个别方式评估未发生减值的贷款和应收款项,民生银行将其包括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金融资产组合,并以组合方式评估其减值损失。组合方式评估考虑的因素包括:(1)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质组合的以往损失经验;(2)从出现损失到该损失被识别所需时间;及(3)当前经济和信用环境以及民生银行在历史经验对目前环境下固有损失的判断的基础上。从出现损失到该损失被识别所需时间由管理层根据民生银行的历史经验确定。将个别资产(须按个别方式评估)组成金融资产组合,按组合方式确认其减值损失是一种过渡步骤。组合方式评估涵盖了于资产负债表日出现减值但有待日后才能个别确认已出现减值的贷款和应收款项。当可根据客观证据对金融资产组合中的单项资产确定减值损失时,该项资产将会从按组合方式评估的金融资产组合中剔除。减值转回和贷款核销贷款和应收款项及持有至到期投资确认减值损失后,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且客观上与确认该损失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将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该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超过假定不计提减值准备情况下该金融资产在转回日的摊余成本。当民生银行已经进行了所有必要的法律或其他程序后,贷款仍然不可收回时,民生银行将决定核销贷款及冲销相应的损失准备。如在期后民生银行收回已核销的贷款金额,则收回金额冲减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贷款和应收款项减值准备

除对已经识别的减值贷款和应收款项单独进行减值损失评估外,民生银行定期对贷款组合的减值损失情况进行评估。对于由单项测试中未发现现金流减少的贷款组成的贷款组合,民生银行对于该贷款组合是否存在预计未来现金流减少的减值迹象进行判断,以确定是否需要计提贷款减值准备。导致预计现金流减少的减值迹象包括该贷款组合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发生恶化,或借款人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不利变化导致该贷款组合的借款人出现违约。基于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资产组合所发生损失的历史经验,民生银行对存在减值迹象的贷款组合做出减

值估计。对用于估测预计未来现金流的发生时间与金额时所使用的方法与假设,民生银行会定期评估以降低贷款减值实际损失与估计损失之间的差异。

民生银行对单笔金额重大的金融资产的资产质量进行定期审阅。对单项计提准备金的资产,民生银行在资产负债表日逐笔评估其损失情况以确定准备金的计提金额。在评估过程中,民生银行通常会考虑抵质押物价值及未来现金流的状况。以往数据、经验判断和统计技术被民生银行运用来对下列资产组合计提准备金:(1)单笔金额非重大且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点的组合资产;(2)资产损失已经发生但尚未被识别的。小微企业贷款基本上是采用组合评估的方法确定减值准备的计提,将同质的贷款和在一起作为组合。

下列的数值是于资产负债表日未考虑抵质押物及其他信用增级措施的最大信用风险敞口:

表6 民生银行具体贷款减值准备数据单位:百万元

资料来源:依据《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年报》有关数据整理而成

表7 单位:百万元

资料来源:依据《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年报》有关数据整理而成

除非有证据证明贷款发生减值,一般而言,逾期未满90天的贷款尚未作为减值贷款。在初始发放贷款时,民生银行要求由独立资产评估机构对相应的抵质押物进行价值评估。当有迹象表明抵质押物发生减值时,民生银行会重新审阅该等抵质押物是否能够充分覆盖相应贷款的信用风险。在资产负债表日,民生银行及本行已逾期但未减值的客户贷款及垫款逾期账龄分析如下:

表8 逾期未减值贷款单位:百万元

资料来源:依据《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年报》有关数据整理而成

截止2012年12月31日,涵盖抵质押物的逾期未减值贷款及垫款本金有人民币45.79亿元(2011年:人民币24.89亿元),逾期未减值贷款和垫款对应的抵质押物公允价值为人民币56.56亿元(2011年:人民币32.82亿元)。

表9 减值贷款和减值准备数据单位:百万元

资料来源:依据《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年报》有关数据整理而成

所有逾期超过180天的抵质押类小微企业贷款,逾期超过90天的保证类小微企业贷款,以及逾期超过30天的信用类小微企业贷款民生银行均已确认为减值贷款。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对于变为减值贷款是有一定的指标的,这层层指标还是对于减值贷款比较宽松的,没有对于贷款转变为减值贷款做好充分准备。未逾期未减值贷款的准备不多,逾期未减值贷款的准备也不多,已减值的准备虽然多了,但也只有不到贷款的一半。

另外,小微企业贷款减值计提的不够,小微企业贷款坏账虽然数额上不大,

但是笔数比较多,抵质押物的价值不能完全覆盖坏账带来的损失。但是如果计提的贷款准备太多了对于银行的发展又不好,银行不可能把很多钱放在防范减值风险上,这就出现了一定的矛盾。到底计提多少小微企业贷款减值准备就成了一个问题了,而且其不可能固定于一个量,必定按照具体的变化情况而变化。

小微企业贷款2012年3,169.51亿,2011年2324.95亿,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169.5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44.56亿元,增幅36.33%。在个人贷款中占比从63.85%上升到68.19%,计提减值准备从71.66亿上升到115.87亿,计提减值准备占小微企业贷款比例从3.08%上升到3.6%,发放贷款和垫款资产减值损失从79.73亿上升到83.31亿,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较上年略有上升,但仍继续维持在较低水平,不良率仅为0.40%。但是小微企业贷款损失具体数值不得而知了

民生银行实现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982.02亿元,但是其中的玄妙之处在于,在银行计算最后的利润时,要将资产减值损失从收入所得之中减去。若挤掉资产减值损失对银行利润的影响,民生银行实现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1065.33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平均收益率6,94%,同比减少了0.22百分点。现行贷款减值损失的计提成为银行调节利润的绝妙手段,从而引起银行的利润“弹性十足”,上下隐秘变动。

在贷款会计处理普遍采用历史成本会计法的条件下,当影响借款人履约的各种因素(经济周期、市场利率、抵押物价值等) 发生逆向变化时,银行应不断调整贷款准备金计提数额以反映贷款预期损失的增加。由于各国银行业在计提贷款准备金时大多以不良贷款的损失为基础,而不是损失的事前防范。另外贷款损失类都是成本费用类科目,应收款项类(如长期应收款,应收款项类投资等)是属于企业资产类的科目,如果把不良贷款到期未收回的损失计入应收类款项,到时候可以跟着他们的资产减值一起冲减掉,不被一般人察觉就减少了费用,增加了银行的利润,同时相应又增加了银行的资产。从上述表格中看出长期应收款2012年比2011年增加了不少,很有可能银行为粉饰银行的财务业绩。还有可能将坏账计入银行的表外业务中的担保类或承诺类业务里,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从事的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表外业务按其本质可分为担保类业务、衍生金融工具类业务、承诺类业务、委托代理类业务及咨询服务类业务等等。承诺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时限按之前说到的条件向客户提供说好的信用类业务,比如有承诺贷款业务。担保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

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连带责任付款的业务,其中包含信用证、承兑、担保等类型的业务。委托代理业务则为银行为了收取一定手续费等,受客户委托,借助自己的资源优势为客户提供分销、代理、代客理财等金融类服务的业务,包括委托贷款、代理债券、代理资金清算、代收代付、代客理财、基金托管等业务。表外业务常常被人所忽视,不被重视。这样的话,就单单会降低银行损失类费用,对于银行的资产不会有影响。所以,目前国际银行业贷款准备金计提普遍滞后于损失的实现。计提准备的落后会给予银行钻空子,贷款准备金计提行为的滞后性不但造成了隐藏损失的存在,高估了银行的利润和资本水平。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财务业绩,又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先是中存在减值准备是否能够如实反映贷款价值的问题。现行贷款减值损失的计提成为银行调节利润的工具.引发银行利润“弹性十足”。

四、防范会计贷款减值准备风险

为了防范会计贷款减值准备风险,第一须从银行的经营管理体制开始。体制就是一个企业的组织模式结构,是业务条线和方法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挂账的发生、收账、逾期预警风险等各个工序应被包括于应收账款的监管控制体系之内。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分析管理,计提减值准备金,计入当期费用之中。风管部门和业务部门进行应收款项跟踪服务动态管理,并且要互相默契配合,分清各个跟踪条线服务中的职责。达到相互监督相互督促的效果。

其次要健全自上而下完善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制度,作到“有据必依”。高级管理人员对应收款项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多余的干涉降到最低。首先,定期查验分析应收账款账龄,以编制账龄统计分析表的方式来建立应收账款的校对体系,民生银行应收账款每年度都应该和客户校对,从而确保其的真实可靠性;对银行应收账款从发生到核算、管理、催收及回笼等增强内部控制的措施,以降低风险、死账和坏账。其次,运用财务杠杆,资金运用成本演算。为了精确确认应收账款的账龄而以应收账款发生的先后顺序和贷款回笼的先后次序逐笔核销;单独设置单独账本来管理合同纠纷等没有得到处理的应收款。对账制度,根据业务量大小及时间等因素对应收账款定期进行校对,有当事人双方签章,作为进行有效的核账依据。要立马处置发生的差错,应收款的风控本就是一项十分艰难的工作,企业相关的每一位员工的至上而下要积极主动配合。最高管理层更需要支持员工的工作,不能太过于轻易更改已经制定并实施的政策。一个管理严格的公司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管理层的模范作用不容忽视。

同时要构建有效“防火屏障”,表内与表外资产的风险隔绝完全能达到。一是建立健全表外业务管理的规章制度体系,表外业务运作中的岗位分工和职责明确,严格的业务流程和前提确定,注重实行统一对表外业务形成或有资产和负债的栏目资本金管理,对具有信用风险的或有资产业务实行统一授信管理;二是表外业务的内部审计增强,建立独立审计的风管制度,准确评估风险控制的差距和自我改善的状况;三是构建风险管理信息和控制系统,充分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历史数据和市场信息,大力建设涵盖风险监测、风险分析的管理信息体系。(一)、合理计提商业银行贷款减值准备的措施

我们应实施动态拨备,其取得较好的效果。其具备前瞻性、逆周期性、跨周期性等方面的特点。与原先的按照信用风险和预期损失的方法相比,一方面,动态拨备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顺周期性,起到了“以满补欠”的积极作用有力应对了贷款不良率提高对银行业的冲击。另一方面,提高了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在信用风险早期确认更高的贷款损失准备能够缓解真的发生减值贷款所带来的损失。

动态拨备方法具有的优势:主要是其科学严谨性更高,抓牢防范整个系统性风险这个重点。历史数据表明信贷政策较为宽松在经济扩张期间出现,信贷增长和信贷风险之间存在直接但滞后的关系,贷款的快速增长会与随后不良贷款率增加正比例增长;贷款抵押要求在经济扩张时期比经济低速增长时期更加宽松,具有更高的违约率会出现在信贷扩张期内发放的贷款比信贷低速增长时期发放的贷款。与预期损失和信用风险比,动态拨备倾向于通过一种预测未来的方法来确定恰当数量的拨备。会计准则体系推崇的预期损失要求的预测周期是贷款存续期,可能是短期的,此时,有可能在经济快速增长期,并没有跨越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也可能是长期的,有可能跨越多个经济周期。在贷款存续期和整个经济周期的时间跨度上不匹配,金融监管体系倡导的信用风险减值要求的预测周期是未来1 年,并没有跨越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由此可以讲,预期损失和信用风险更多的是从非系统性风险的角度考虑问题。只有动态拨备这种方法把预测周期就界定为经济周期,从而抓住了防范系统性风险这个核心问题,通过以丰补歉来应对银行本身答复波动带来的银行系统性贷款减值风险,从而抚平贷款产生波动周期,实现银行的业绩平稳增长。动态拨备的计提应与贷款总量或增量相关联,而不仅仅与不良贷款直接相关,从而避免不良贷款周期性变化对动态拨备的影响,进而去除现行准备计提方法的亲宏观经济周期性。所以,动态拨备科学性更

强。

二是动态拨备可操作性更强,可以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的执行成本。预期损失方法不再需要减值证据的支撑,这增加了会计判断的要求,之前的预期损失方法在非客观判断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容易被影响到,其提升了企业通过调整和管理预期达到操纵利润目的可能性。预期损失方法在操作上的另一个难题是各银行不太可能具备运用该方法需要的信贷损失等相关历史数据。所以,在实践运用操作中,金融机构现有的贷款定价及系统支持预期损失方法难度很大,贷款预期损失方法会受到历史数据缺乏、方法不足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其准确性、可靠性难以把握。所以预期损失方法进一步增强了会计准则的复杂性和操作难度。这次会计准则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提高会计准则的可理解性,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就目前整个中国银行业等金融机构风控的实际水平,且缺乏较长时期有效历史数据支持,动态拨备方法应通过简洁明了的公式体现动态拨备的本质特征,易于领会、便于落实,不宜采取复杂、艰涩的数学方法。实施动态拨备制度不是替代现行原有的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制度,而是对这些制度的完善、补充和延续,是在现有贷款损失准备框架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另外引入动态拨备,共同一起构成动态拨备体系制度。所以,动态拨备方法简洁明了且易于上手操作。

(二)、完善小微企业贷款减值准备会计规范

(1)提高会计信息的可读可比性

民生银行的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和其他大中型商业银行相比来看,单项计提比例和已识别减值贷款的组合计提比例差异较大,而未减值贷款组合计提比例较为靠近。虽然各家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水平及风险偏好间存在差异,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各银行对贷款风险水平的判断、贷款减值准备计提因素的判断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将直接导致包括监管机构在内的信息使用者对各家银行信息的利用和分析中产生与实际情况的偏差。所以,规范制定机构应当提供实际指导(包括从减值贷款的识别判断标准、减值准备的影响因子的量化及方法等方面的),来提高各银行对减值准备计提影响因子判断和运用的有效性,提高相关信息的可比性。

(2)完善小微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的组合评估方法

由于贷款价值的计量和风险的覆盖情况思考的基本出发点是贷款资产的风险敞口,两者一致的基础也是对贷款风险的会计反映和监管标准间的一致。第一,在现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的会计操作实务中,组合评估减值准备计提方法的重要

性有所提高,所以,应当通过提高组合评估减值准备所使用方法的有效性,来实现贷款减值准备对贷款风险的充分考虑,进而与监管机构风险覆盖的目的进行一致。

(3) 完善目前的监管标准

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应该需要不断完善相应的监管标准。如果贷款准备金不能合理反映银行资产的预期损失,则银行就不能完全约束增加高风险资产激励机制。在我国在要督促巴塞尔协议在银行业实行外,监管标准的制定还应当将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披露的需求实际情况及充分考虑在内。另外,据上文的分析,基于银监会贷款拨备率相应标准要求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会高于现行拨备覆盖率要求下的贷款损失准备,这将直接导致银行利润的减少和核心资本的减少。超额计提贷款损失拨备则更会带来负面的后果,如银行通过选择减少不良贷款的核销来增加贷款减值准备的金额,很显然将会使银行积累更多的风险,现在不爆发,总有一天会秋后算账的。所以,现行监管标准的完善应当以能够真实反映贷款的真是全部价值和有效覆盖贷款的风险敞口水平为最终目标。

六、总结与展望

上文从民生银行贷款减值的现状出发,介绍其计提减值损失所采用的一般性办法,并民生银行贷款减值损失现行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如何合理计提贷款减值损失提出意见建议。通过对中国民生银行现行贷款减值情况的分析,得出中国民生银行小微贷款减值计提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减值制度本身存在缺陷;贷款减值损失大幅下降引风险,将坏账计入其他应收类账款,便于利润操纵,粉饰财务业绩。针对存在的困难,上文认为应对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本身制定详细清晰的操作指引,更应当在实际操作中规范贷款减值损失计提的方式,更应弥补现行制度上的空白处。总体来讲这些措施包括:克服减值制度本身缺陷;加强专才培养;合理均衡计提减值损失准备等等。从制度的可操作性以及其实施效果来思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贷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方向仍然是积极探索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动态准备金政策,同时对于政策的操作环境正在尽快予以完善:一方面应当完善相应的贷款计提管理培养方案.另一方面应从外延部分来完善信息价格市场和资产评估体系,最后应完善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所以,中国民生银行贷款准备金制度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应当主要致力于贷款核算的可操作性研究以及配套市场环境的建设上,可操作性层面出发保证拨备制度的完善性,同时,从外部涵义上完善拨备体系,在保证现行制度充分执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

动态准备金政策,使拨备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通过改进银行贷款的风险拨备方式来降低其经营风险以达到稳定金融体系的作用,希望中国的银行都不会步“雷曼兄弟”的后尘。

参考文献

[1]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年报报告https://www.doczj.com/doc/e118046967.html,,2012-3-29.

[2]敏轩.做小微企业的银行[N].人民日报,2012-2-23.

[3]黎日荣.交易成本视角下的小企业融资制度创新[I].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0,9(5):14.

[4]江其务,周好文.银行信贷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5]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2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版。

[6]饶艳超, 胡奕明. 银行信贷中会计信息的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J] . 会计研究, 2005( 4) : 36- 41.

[7]牛锡明等.中国民生银行经营转型过程中的机制体制创新[J].中国金融,2008,(4).

[8]谢文婷.联保贷款在我国特定背景下的有效性分析.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8.

[9]疆镕祥.王刚.郭晓斌商业银行风险拨备制度研究金融论坛[J], 2006(1)

[10].Berger,A Richard.J Rosen and Greory Udell.2001. The Effect of Mafker Size Structure on Competition: The Case of Small Business Lending.Working Paper,Gederal Reserce Bank of Chicago.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定价研究------以民生银行为例 摘要:贷款难一直是小微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商业银行从自身盈利角度出发,面对日渐突出的金融脱媒现象,经营思路急需转型,开发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以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本文基于“大数定律”,分析了小微企业授信模式和贷款定价模型,结合民生银行小微企业经营现状进一步进一步探讨了适宜的贷款定价在小微企业融资中应用的成功,并提出自己建议。 关键字:小微企业(Small micro enterprise) 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 贷款定价(Loan pricing ) 民生银行(Minsheng bank) 引言 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0%左右,小微企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小微企业发展收到很大冲击,经营困难。小微企业在发展和转型上需要资金支持,很多金融机构由于小微企业资信状况问题而不愿为小微企业间接融资,小微企业又不能向上市公司和大企业一样发行股票进行直接融资,这极大地遏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银行贷款是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银行信贷业务偏好大中企业。大企业对银行融资依赖度降低,银行急需开发挖掘新的客户群体。而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今天,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减小,尤其是以刚刚上市的“阿里”的支付宝、余额宝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兴起,使商业银行的利润在不断受到挑战。 2009年以来,民生银行依赖小微企业贷款业务跃居股份银行第三,让银行业看到了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发展的巨大前景。小微企业市场的贷款潜力巨大,各大银行也在不断的想要开拓小微企业市场以突破传统业务瓶颈。 一、文献综述 国内对小微企业贷款定价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发展小微企业贷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二是各金融机构发展小微企业贷款定价模式研究。 在小微企业贷款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方面,多数文献集中于研究当前小微企业贷款整体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选择,如林波(2010),刘佳楠(2012),张乐(2012),宋燕辉(2013),李韬(2013),巴曙松(2013 )。刘佳楠(2012)阐述了五大国国有商业银行针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现状,接着对2010年、2011年某国有商业银行某省分行对于小微企业的具体贷款数据进行了分析,揭示我国有商业银行对于小微企业贷款存在的不足之处。宋燕辉(2013)也提出了大型商业银行拓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路径选择。部分文献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如刘慧园(2013)根据商业银行成本、风险、收益三方面的制衡关系,提出了商业银行创建小微业务专营机构与风险控制部门的创新性意见,并阐述了其实用价值。 在各金融机构发展小微企业贷款定价模式研究方面,李炅宇和刘伟(2011)、过新伟;

厅堂一体化服务再升级 民生银行一直以来秉承着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以厅堂一体化管理为着力点,大力提升网点的服务效能,努力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银行服务的核心是维护和加强与客户的联系。所以我们银行要随时以客户为中心,调整自身,服务要从单纯经营金融产品转移到维护和加深与客户的联系上,只有紧紧抓住维护与客户的关系这一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高质、多样化的特色服务,满足客户的多层次需要,才能获得自身发展的持续动力。 其实近些年来,我们所推崇的厅堂一体化正是提升服务质量吸引优质客户的有效措施。厅堂一体化的基本思路就是对营业厅布局进行改革,将高低柜业务分离、简单业务和复杂业务分开,改进和增加为客户提供便捷的自助设备,整合有限的资源,释放人力,进而增加厅堂人员主动营销职能,最后实现厅堂一体化,打造出新型的营业厅模式。 长久以来营业厅的设计模式一直是厅堂分离的,没有充分考虑客户的感受,业务高峰期时明显增加了客户排队的时间,甚至造成客户投诉。然而厅堂一体化模式将有效提高我们的业务处理能力,降低客户排队时间,增强客户满意度。 服务更贴心,营销才能更便利。最近做为对公柜员的我总是能听到客户夸我们设备越来越先进服务越来越到位了,说我们的自助票据机、自助回单机、MIT智能开卡机特别方便,节省了很多时间。这样认同我们服务的客户越来越多,使我们的营销工作也相对容易一些。客户在认同服务的同时,他们的投资需求也得到进一步开拓。支行的运营人员在把控风险提升服务的同时也都积极开展产品营。 我相信随着厅堂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客户对民生银行的服务质量定会更加认可,柜员与理财大堂之间的沟通交流日益密切,营销业绩一定会明显提升。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存在的风险分析 摘要:中小企业数量在我国所有企业中占有很大比例,其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商业银行的自身特点,使中小企业贷款一直都比较困难,严重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商业银行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力度,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其贷款的风险。本文主要对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因素和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产期以来,融资困难一直阻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商业银行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力度,当然在贷款审批过程中,商业银行也要考虑到贷款风险。 1.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因素分析 1.1中小企业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但是其基本上规模都较小,科技含量不高,没有很强的能力来抵抗风险的威胁。中小企业经营方式基本上都是以家族式经营为主,对管理人员素质没有过高的要求,自主研发能力也非常有限,发展前景不是很好。银行针对于其还款能力的限制而不愿意为其贷款,以免承担贷款风险。我国中小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基本上都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为此,很多的中小企业一味的追求盈利,将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这样所需的资金越来越多,此时面对商业

银行门槛高的问题,又使中小企业陷入困境。而且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较少,可提供给银行的贷款担保物不足,因此,银行考虑到了信贷风险,从而不愿给企业贷款。 除了中小企业资金不足外,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也不健全,没有规范的财务管理。由于家族式企业占中小企业的绝大多数,这些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创业者的亲戚,有些根本就没有进行过财务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导致财务管理水平较低,财务状况不透明。另外,很多中小企业不注重现金流管理,缺乏长远融资战略,一旦得不到银行的贷款,就陷入了财务危机。还有很多中小企业会计行为不规范,信息失真现象较多,账面混乱,从而使银行很难了解企业经营的真实状况,那么对于银行来讲,贷款就存在很大风险。 1.2商业银行 对商业银行来说,因为借款人对自身状况的了解要远远大于贷款人,其在交易中处于弱势。信息不对称将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在金融市场上,逆向选择是指市场上那些最有可能造成不利(逆向)结果(即造成违约风险)的融资者,往往就是那些寻求资金最积极且最有可能得到资金的人。为了降低交易成本,银行一般会按照平均的风险成本对中小企业设立同一的贷款利率。高质量、低风险的企业因不愿意接受较高的利率而离开银行借贷市场,而那些低质量、高风险的企业却愿意承担较高的利率。这样,商业银行将面临大量低质量、高风险的借款企业,从而导致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为。企业

关于印发《ⅩⅩⅩⅩ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的通知 市场管理部、授信评审部、稽核监督部、总行营业部、分支行:为进一步规范小微贷款业务操作流程,加强贷款客户准入管理,有效防范风险,总行修订了《ⅩⅩⅩⅩ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管理办法(试行)》、《ⅩⅩⅩⅩ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操作规程(试行)》和《ⅩⅩⅩⅩ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调查评估规范(试行)》,现予印发,同时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制度对小微贷款的部分管理要求、操作规定进行了调整,重点包括: (一)适度放宽了对自然人作为小微贷款借款主体的准入限制。在原来允许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经营人、法人机构实际控制人、专业市场商户以自然人名义申请贷款的基础上,本次下发的制度新增接受农业及水产种养殖户、家庭作坊经营户作为个人经营贷款的借款人,并对经营背景的证明和核实要求作了相应明确。 (二)调整了对客户经营时限的要求。8月份下发的《ⅩⅩⅩⅩ商业银行信贷政策》(以下简称“信贷政策”)要求申请小微企业贷款的客户必须经营一年以上,且以营业执照登记时间作为判断标准。本次下发制度将对客户经营时间的要求调整为“业主

具有贷款用途对应行业1年以上持续经营经验,借款人实际持续经营1年以上(以调查确认的实际经营时间为准)”。 (三)调整了对客户资信记录的要求。信贷政策要求借款人、主要经营人近24个月内无经营性贷款逾期及欠息记录,消费贷款及信用卡逾期累计不超过8次。本制度对客户资信记录的要求调整为“不得有主观恶意逾期,原则上24个月内不得有经营性贷款逾期及欠息记录,非恶意的消费贷款及信用卡逾期累计不得超过8次,且当前所有逾期贷款均已结清”。对于经营质态优良,客户经理认为确有必要突破资信记录限制受理贷款申请的,由分支行行长在准入前进行审核把关,同意后方可介入调查,审批路径按照一般小微贷款执行,不再履行信贷政策例外事项申报及审批流程。 (四)明确了小微贷款借款额度的测算方法。一次性(不定期)还款的小微贷款采用基于现金流的还款来源测算方法,根据借款人的主营业务所属行业、销售规模、已有借款和担保方式进行新增贷款限额测算;等额本息分期还款的小微贷款采用基于期间预计可支配收入的还款来源测算方法,通过分析借款人的期间损益来测算新增贷款限额。 (五)统一了客户经理、风险经理尽职调查报告的格式。鉴于分支行普遍反映表格式的调查报告无法全面、准确展示客户的真实情况,不便于审查、审批人员对信息的有效把握,此次拟定 2

小微授信资产风险分类标准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小微授信业务的专业化管理,及时、准确、科学的评估小微授信资产的风险状况,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办法(试行)》和《商业银行小企业授信工作尽职指引(试行)》及有关规定,并结合我行小微授信业务相关办法,特制定本分类标准。 第二条小微授信资产风险分类是指,按风险程度将小微授信资产划分为不同档次的过程,其实质是判断债务人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 第二章分类原则 第三条小微授信资产风险分类具有金额小、笔数多、评估难度大等特点,分类时需遵循批量处理原则、重要性原则、真实性原则、审慎性原则和及时性原则。 第四条根据小微授信资产按时、足额回收的可能性,将其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个类别,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第五条我行小微授信资产风险分类标准以银监会《小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办法(试行)》为主要依据,根据小微授信资产的逾期时间和担保方式,同时考虑借款人及其经营企业的风险特征,综合确定分

类结果。 第三章分类标准 第六条根据贷款的逾期时间和担保方式组成的分类矩阵,对小微授信资产进行批量处理,将贷款余额直接划入该笔贷款确定的分类级别,同一笔贷款不得进行拆分分类。 小微授信资产风险分类矩阵 第七条对出现下列可能影响借款人履约能力的特殊情况,小微授信资产应至少归入相应的级别。 (一)符合下列特征的贷款至少归入关注类: 1、借款人的贷款或信用卡有严重的拖欠,或有其他重大违约行为; 2、借款人企业或其主要股东存在超能力对外担保的行为; 3、借款人企业的水电费或其他公用事业收费的支出显著减少,或工资不能正常发放或有劳资争议; 4、借款人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资金; 5、借款人企业所在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动。

关于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小 企业信贷业务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第001361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由:关于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中国银监会会同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改委,工业信息部办理 提案人:马蔚华 主题词:企业,金融 提案形式:个人 内容: 金融海啸以来,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影响更为凸显,政府对此已有充分认识,并采取了多项措施大力加强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考虑到商业银行融资作为中小企业取得资金的最重要渠道,本委员认为,在支持中小企业自身的成长壮大,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力的同时,还有必要加大对银行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引导商业银行扶持中小企业,帮助银行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和创造中小企业融资良好的外部环境。本议案从制度层面和执行层面就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及以扶持小企业发展为核心的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一、背景及问题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9年9月底,全国中小企业达1023万户,超过企业总户数的99%。中小企业创造生产总值的60%左右,贡献税收占50%左右,提供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 2008年在全球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政策措施缓解这次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的重要举措即促进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金融方面,中国政府鼓励积极探索和开发适合创业企业的贷款产品与服务,对于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有利于促进创业和带动就业的项目,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提供融资支持。同时,选择部分小企业创业基地,开展授信试点,并推动扩大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试点,全面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创新管理模式,提高贷款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为响应政府关于支持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号召,银监会颁布了多项政策,鼓励和扶持商业银行成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专注于服务小企业,专门为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自招商银行于2008年中成立首家小企业信贷中心以来,我国已经有多家商业银行成立了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而且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良好,积极探索破解小企业融资难的新模式。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各级政府和监管机构对于支持小企业发展,促进金融机构小

XX农村商业银行2013年下半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计划 2013年下半年,XX农村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以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为使命,努力使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向更新经营理念、革新体制机制、创新信贷产品的方向发展,努力确保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实现“两个不低于”的工作目标。 一、强化统一引领 一是人员配备以业务为导向,按照不同人员特长和不同业务的特点来配备人员;二是人员素质培养以客户为导向,根据当今客户的不同特点来培养客户经理的素质;三是提倡团队作战,但又不能抹杀个人能力,既培养人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意识,又提高每一个成员的个人能力和素质;四是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提高个人自驱力。 二、完善机制建设 按银监会“六项机制”要求,采取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式,对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实行激励管理,将客户数、业务量、资产质量、授信收益等作为考核客户经理业绩的主要指标,按营销贡献大小兑现客户经理薪酬,并以此作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从业人员评级、评先、晋级、晋职的首选标准。同时,还将完善尽职贷前调查、贷后检查和问责、免责制度,最大限度调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不当操守和失职行为给予必要约

束,有效制止奖惩不对称现象。 三、实施外向牵动 一是细分小微企业行业,建立“一业一策”的营销模式,实现批量营销、批量受理、批量授信,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二是整合外部资源,借助包括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各类商会及其它市场有效资源在内的力量构筑小微企业贷款营销的社会联网体系,弥补营销渠道单一、银企信息不对称的缺陷。 四、创新管理技术 一是注重小微企业信誉程度、产品寿命、市场前景等非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实现“数字化硬信息”与“社会化软信息”的有机结合;二是注重从非财务因素出发进行风险评估,不拘泥于传统的担保方式,遵循“效益型、安全性、流动性”相结合的原则,准确测算小微企业贷款需求额;三是简化服务程序,逐步实现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向批量化、流程化、标准化方向运作。 五、创新服务项目 针对行业特点发掘有利于小微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新型潜力服务项目。一是对涉农小微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服务模式,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银企双赢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等多重社会效益;二是继续与担保公司开展业务合作,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贷款担保难的实际问题;三是深挖传统的保证、抵押、质押等担保方式潜能,推出新的贷款担保品种,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民生银行:围绕“一圈一链”做实小微企业服务 2013年07月15日10时48分来源:中国政府网 2013年7月1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图为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发言。中国政府网陈竞超摄 [民生银行行长洪崎]:2008年,民生银行开始全面推进小微金融战略。经过4年多的努力,累积发放小微企业贷款9500亿元,服务小微企业客户140万户,创造社会就业600多万个。作为一家中型规模的银行,为较好适应作为“经济末梢”的小微企业经营特点和金融需求,解决好风险管控难、运营成本高、服务效率低等问题,民生银行坚持规划先行、批量开发,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围绕“一圈一链”、具有自身特色的小微金融发展道路。目前,“一圈一链”批量授信项目近3000个,重点支持特色产业链178个,贷款余额超过3800亿元,不良率始终控制在0.5%以内,实现了小微金融的商业可持续发展。 一、围绕“一圈”,实施整合化营销、服务和管理 “一圈”就是城市主要商圈,是商贸型小微客户典型的集群形式。以商圈而不是单户的思路做小微,能够把握商圈客群共同特征和金融需求,避免散单方式带来的高成本和高风险,通过规划等机制的配套,实现规模化生产。 一是规划先行,按照“区域分析-行业研究-实地调研-业务定位-标准提炼-规划审批-监督检查”等七步开展商圈规划,选定目标商圈和目标小微客户群,配置针对性产品,主动管理风险。比如,昆明市螺蛳湾市场是该市旧城改造的重点项目,也是辐射我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商品集散地,集中了约2万名大小商户,小微信贷需求潜力巨大。民生银行与市场方深度合作,专门成立了螺蛳湾支行,对整个螺蛳湾市场进行规划,为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通过深度调研,按行业、经营规模等维度对小微企业进行分层分类,设计和提供差异性服务。如,螺蛳湾市场聚集大量商户店铺,资金周转和结算需求大,但普遍存在抵押难问题。针对这个特点,民生银行批量化地提供弱担保或信用类融资服务,开发了“乐收银”等结算产品。 三是打造规划、策划、销售、培训、服务等“1+N”团队,与市场管理方建立合作,通过管理方推荐,快速取得小微企业信任。通过开办“财富大课堂”等形式,主动介绍小微金融产品,向有需求的小微企业提供相应金融服务。 四是将小微信贷产品分类,提炼出标准化的产品信贷审批流程,实行“信贷工厂”审批模式,通过批量化处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单位运营成本,形成“规模效应”。 五是组建小微城市商业合作社,在合作社平台上,通过社员了解社员,为社员群体提供服务,支持合作社整体发展。在螺蛳湾市场,民生银行已组建了17个小微城市合作社,实现批量开发,已发放小微贷款24亿元,支持各类小微商户近1500户。

对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存在的风险分析/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经济论文保险信托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对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存在的风险分析 摘要:中小企业数量在我国所有企业中占有很大比例,其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商业银行的自身特点,使中小企业贷款一直都比较困难,严重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了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商业银行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力度,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其贷款的风险。本文主要对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因素和对策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产期以来,融资困难一直阻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商业银行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力度,当然在贷款审批过程中,商业银行也要考虑到贷款风险。 1.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因素分析1.1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但是其基本上规模都较小,科技含量不高,没有很强的能力来抵抗风险的威胁。中小企业经营方式基本上都是以家族式经营为主,对管理人员素质没有过高的要求,自主研发能力也非常有限,发展前景不是很好。银行针对于其还款能力的限制而不愿意为其贷款,以免承担贷款风险。我国中小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基本上都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为此,很多的中小企业一味的追求盈利,将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这样所需的资金越来越多,此时面对商业银行门槛高的问题,又使中小企业陷入困境。而且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较少,可提供给银行的贷款担保物不足,因此,银行考虑到了信贷风险,从而不愿给企业贷款。除了中小企业资金不足外,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也不健全,没有规范的财务管理。由于家族式企业占中小企业的绝大多数,这些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创业者的亲戚,有些根本就没有进行过财务相关的培训和教育,导致财务管理水平较低,财务状况不透明。另外,很多中小企业不注重现金流管理,缺乏长远融资战略,一旦得不到银行的贷款,就陷入了财务危机。还有很多中小企业会计行为不规范,信息失真现象较多,账面混乱,从而使银行很难了解企业经营

新常态下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研究 一、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成效显著 目前,很多银行已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作为中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点,建立健全了专营的组织体系、专门的制度机制、专属的产品服务、专业的人才队伍,初步探索了适合我国国情、契合银行自身特点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质和量、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明显提升。 (一)确立了以服务小微促转型发展的战略 银行业普遍认识到,服务小微企业是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必然选择。大多数银行已建立起国家政策、监管要求和发展目标协同内化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治理体系。大型银行树立了“大银行也能做好小生意”的理念,构建了相对独立的专营机制,成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各银行在这方面也都积极进行了探索。中型银行普遍将小微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蓝海”,优先配置资源,打造了一批服务小微企业的特色品牌。许多小型银行明确了做小微企业专属银行的战略定位,探索了差异化的发展道路。截至9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2.5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达23.1%。 (二)建立了市场化的专营体制机制 针对小微企业融资“期限短、额度小、需求急、频率高”的基本特点,银行业优化机构设置,改革机制体制,已初见成

效。从组织架构上看,已经初步建立起包括专业部门、专营机构、专职网点在内的多层次、专业化组织体系。截至目前,小微支行、社区支行已超过5000家,有效强化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从运行机制上看,许多银行构建了契合发展战略、符合经营实际的利率风险定价机制、独立核算机制、高效审批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人员培训和违约信息通报机制,提高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专营效率。从资源保障上看,设立专营机构的银行,坚持单列信贷计划、单独配置人力资源与财务资源、单独客户认定与信贷评审、单独会计核算,对小微企业的专属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三)构建了特色化的服务模式 银行业紧紧扭住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个重点,持续拓宽渠道、创新产品、优化流程,取得了积极进展。在服务载体方面,推进物理网点下沉、网络体系延伸、营业时间错峰、服务人员上门,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便捷度;借助商圈、园区、产业链、专业市场等载体,对小微企业集群提供批量化、标准化服务。在产品创新方面,针对小微企业普遍“轻资产”的情况,开发了知识产权、股权、仓单、政府采购合同等新型抵质押方式;针对小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多元化金融需求,整合信贷、结算、理财、财务顾问等业务,开展股权、债权融资合作。在优化流程方面,借助互联网技术,集成电商、物流、第三方支付等商务信息,整合工商、税务、海关

中国民生银行95568客户服务中心 应用背景 中国民生银行于1996年1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自成立7年多来,民生银行已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区设立了17家分行,包括在石家庄设立的直属支行,机构网点已逾百家,与境外71个国家和地区的453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客户是企业的根本。为了给全国各地的客户提供统一的、标准的、全方位的服务,统一对全国各个网点的管理,中国民生银行建立了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服务的95568客户服务中心。 中国民生银行是国内第一家投入应用的“分布式集中”客服中心的商业银行,开国内同行业之先河。友邻通讯作为95568客服中心录音质检系统部分的唯一厂商,承建了分布在全国17家分行的项目。在这一重大行业项目中,友邻通讯为中国民生银行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客服中心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也获得了客户的赞许。 面临问题 银行传统的柜台交易都会有帐本记录和收据,来证明交易的发生。呼叫中心进行的交易是通过电话进行的,没有物理文件的存在。因此,通过功能强大、性能稳定的录音监控系统来记录、证实口头交易过程,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如何评价业务代表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水平,如何对顾客的来话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如何发现业务代表交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改进等等,都是各家银行面临的现实问题。此外,随着业务的发展,民生银行客服中心业务量也由成立之初的每天数百个到现在每天数千个。为了提高 95568 客户服务中心服务代表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技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加强对全国17家分行客服中心进行统一的管理,民生银行经过多方筛选,最终选择了友邻通讯的AP Suite 呼叫中心质量管理软件。 解决方案 1.解决方案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业务分散受理,数据集中存储” 针对民生银行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需求,友邻通讯提出代表业界领先技术的“业务分散受理,数据集中存储”的解决方案。数据集中管理是银行业发展趋势,友邻通讯在民生银行采用的“分布式集中”解决方案具有极大的先进性和独特的优势。比如:大大降低客户对设备(各种服务器、数据库、应用软件等)的投资;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在各个分行几乎不需要维护人员,大大降低了系统维护的管理负担,也便于数据统一备份;由于数据保存在总中心,极大方便了总行对各个分行客服中心的监控与管理,检查他们的工作情况,并实现了全网的资源共享。

商业银行公司贷款 资产证券化(CLO)评级方法 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结构融资评级事业部 一、 概述 商业银行公司贷款资产证券化(CLO)评级关注的主要内容是:资产池中贷款的资产质量及利差收益幅度,行业、债务人、地区等组合分散化;加权平均帐龄及剩余期限;利率和基差风险;贷款服务机构及其他参与机构的尽职能力及意愿等。 具体而言,联合资信的CLO评级分析要点及流程包括: 1、对资产池中单笔贷款资产进行信用分析; 2、对资产池进行组合信用分析,确定必要的信用增级量; 3、对交易结构进行分析,包括现金流支付机制、结构化安排等; 4、构建现金流模型进行现金流分析及压力测试; 5、参与机构分析,包括贷款服务机构,受托机构,资金保管机构等; 6、证券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法律、会计、税收等要素分析。 二、 资产池信用分析 CLO评级过程开始于对资产池中每笔贷款的信用评估。首先要根据每笔贷款的借款人信用质量和担保情况确定每笔贷款的信用等级,然后结合每笔资产的违约和回收假设对资产池进行信用风险建模分析。因此,资产池的贷款资产质量及分散化程度是CLO评级的一个关键因素。 通过对每笔贷款的风险暴露乘以相对应贷款权重因素(基于信用等级的违约率,详见表1)可以得出资产池的加权平均信用等级,由于低信用等级贷款的风险暴露往往占有更高的权重,因此资产池的加权平均信用等级相对更保守。但加权平均信用等级只是资产池信用质量的一种直观反映,没有考虑组合的相关性因素,这包括行业集中度、债务人集中度等。 资产池加权平均信用等级可能在一段时间后发生变化,以静态资产池为例,这种信用等级的变化取决于资产池的剩余期限、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以及资产

行小微企业业务发展情况综述 二、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存在问题 (一)小微企业本身的不足 经营管理能力不强。小微企业很多都是由个人或是家庭所建立的,其中个人素养和管理水平也大不相同,很多的企业都没有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治理构造,很多小微企业对业主个人资产和企业资产的情况不够明确、市场定位不准确、缺少对产品的创新力度。 信息不相符。因为小微企业个人信息不能向外公布,信贷人员不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使得很多金融机构不能对信息和风险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识别,其中的成本代价也比较高。 财务制度不完善。很多小微企业业务在开展的时候,不能够实现实行实收实付的制度,其中有会计报表信息不完善,财务资料不真实,报表情况不能及时的反映实际情况,没有加强监管力度。4、经营风险不容易控制。小微企业经常受到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其中往往出现经济状况不稳定、死亡情况较多、没有抵押等多方面的风险问题。 (二)银行发展小微业务经济效益不显著 首先,从成本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的基本经营原则是保证经营安全和实现最佳收益。小微企业行业分散,业务频繁,导致信用信息也较为分散。为了发展小微企业业务,商业银行势必会增加网点,加大运营设备和人力投入,从而导致了交易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银行贷款业务无论数额大小,其投入的交易成本和信息费用差别并不大,与大中型企业贷款相比,小微贷款的单位成本明显较高,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效益,商业银行倾向更具规模、资金需求量更大的大中企业发展贷款业务。 (三)风控难题待解 从风险角度来看,由于小微企业生产规模小,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缺少规范健全的财务制度,透明度低,存在许多不规范和不易监控,导致信息采集较难,具有较高的违约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管理,一般参照大企业贷款模式,仅从以往企业的财务状况来判断小微企业的偿还能力。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方法以及现在的小微企业信贷业务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对小微企业的中风险问题没有进行准确的辨识,使得商业银行无法准确的判断小微企业的授信风险。 (四)小微金融的要求与大银行现有业务模式不匹配 大型商业银行的传统客户是大中企业。银行的业务流程、体制机制都是针对大中企业的情况而设计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因其“短、小、急”等特点,其业务从本质上讲与传统的针对大中型企业的信贷业务有着十分明显的不同,在业务成本和业务风险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商业银行目前仍需要探索适应小微金融需要

中国民生银行的特色业务 第9组 个人贷款业务内容负责人 特色业务1自助循环 贷款自主循环贷款是对符合我行授信条件 的个人客户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在 授信限额和有效期内,客户可以循环 支用贷款,以满足日常消费和个人经 营周转需求的信贷产品。给予额度后, 客户可分别通过我行的柜台和电子化 自助交易渠道(如网银贵宾版、ATM 和自助查询终端等)支用、查询和归 还额度项下的贷款。 沈志强 特色业务2按揭开放 账户 按揭开放账户指将客户按揭贷款 账户与存款账户关联,当存款账户中 的存款余额高于约定的额度时,客户 便可以委托我行或自己通过网上银 行、自助查询机、网点柜台等渠道全 部或部分归还贷款;当客户有新的资 金需求时,可在我行承诺的贷款额度 内轻松取得贷款。一、产品亮点 (1)开放的存、贷合一账户:存款 与贷款账户之间的开放贯通,实现资 金的自由流动,最大限度降低资金的 使用成本 (2)开放的融资账户:贷款可以循 环使用,贷款归还后可用贷款额度自 动恢复 (3)开放的扩展账户:在该账户基 础上还可以涵盖汇兑、结算、贵宾服 务等多种功能及服务,并可逐步实现 其他金融功能的进一步扩展 具体的功能亮点为: 智能关联——存贷合一省时省心 交易轻松——三大渠道举手之劳 申请简单——一次申请循环使用 一贷再贷——一笔签约贷贷省心 沈志强 特色业务3移动按揭移动按揭银行,即组合还款法,是我 行首创的多种还款方式组合,在传统 等额本金及等额本息还款方式的基础 沈志强

上,根据借款人的收入成长曲线,而 为您定制最适合的购房还款计划,一 步到位实现您的新“家”梦想。组合 还款法包括递减还款法、递增还款法 及任意还款法三种,您可根据收入情 况进行选择。 小微金融 特色业务商贷通商贷通是中国民生银行向中小企 业主、个体工商户等经营商户提供的 快速融通资金、安全管理资金、提高 资金效率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产品。 商贷通金融特色---用款方便:为 支持您事业发展,我行贷款金额原则 上不设最高额限制,期限最长可达10 年;贷款额度支持随借随还功能,贷 款资金可循环使用,帮助您省息省心。 商贷通担保灵活:抵押、质押、 保证、联保等11种担保方式,依据情 况,为您服务. 沈志强 理财产品 特色业务1非凡理财根据客户及市场需求,我行利用金融 市场上丰富的投资工具为个人客户设 计、提供投资理财产品,每月向客户 推出,使客户持有的本外币资金获得 较高的投资收益,产品类型丰富,期 限灵活。 沈志强 特色业务2个人综合 签约账户 我行将个人客户常用的账户管理、 投资理财、增值服务等九种金融产品 的签约流程进行整合,客户只需填写 一张综合申请单,就可以办理多项个 人金融业务签约的便捷服务。九种产 品任意组合,充分满足客户的不同需 求。 沈志强 特色业务3 钱生钱理 财 是我行为客户提供的一项自动将 活期、定期存款灵活转换,优化组合 的账户理财服务,钱生钱理财可根据 客户的资金使用需求,将账户中的闲 置资金按照最合理的比例自动进行不 同期限的存储,在确保资金的流动性 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资金收益。 沈志强 特色业务4 贷款理财为使客户办理贷款业务更加方便 快捷,我行为个人客户设计了人性化 沈志强

山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之 商业银行贷款的对比 姓 名 吕彬 院 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 业 财务管理 班 级 12180204 学 号 1218010424 指导教师 陈燕丽 答辩日期 成 绩

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之商业银行贷款的对比 内容摘要 融资在保证一个企业的资金链的完整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的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着不同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商业银行贷款在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中的地位,通过分析对比得出结论: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使得国有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进行筹资时,不仅贷款申请的成功率较高,而且还享有相对较低的贷款利率和较长的还款期限;而中小企业规模小、信用低,申请银行贷款的门槛高,相较于国有企业在贷款融资上处于弱势。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本文从融资渠道的角度对国有企业、中小企业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银行贷款

The comparison of commercial bank loan of the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and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status of commercial bank loans in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inancing channels,through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a conclusion is drawn: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of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rough bank loans for financing always, not only apply for a loan of higher success rate, but also enjoy relatively low loan interest rates and longer repayment period; and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scale is small, low credit, the high threshold for applying for a bank loan, compared with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financing disadvantaged.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lus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o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rom the angle of financing channels. 【Key Words】State-owned enterprises Minor enterprises Financing channel Bank loans

目录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相关理论 (1) 1、信贷: (1) 2、风险: (1) 3、小微企业: (2) 二、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借贷产生风险的原因 (2) (一)、商业银行自身原因 (2) 1、相关内部机制不完善 (2) 2、危险意识不强 (2) 3、危机应对措施不全面 (2) (二)、小微企业原因 (2) 1、诚信缺失 (2) 2、经营方式不当 (2) 3、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意识不够 (3) (三)政府部门方面 (3) 1、立法不完善 (3) 2、监管不到位 (3) 三、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借贷产生风险的防范措施 (3) 1、商业银行加强内部监管。 (3) 2、商业银行建立全方位的信息系统 (4) 3、加强法律宣传,各方共同抵御风险 (4) 4、促进行业创新,与现代企业现状相结合 (4) 5、强化各方风险意识,力争减少损失 (4) 6、加强监管,调控处罚力度 (5) 四、结语 (5) 参考资料 (6) 致谢辞 (6)

摘要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银行依靠信贷来获取部分利润,一些商业银行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就会不断增加对外贷款的数量和加大对外贷款的力度。他们借贷的对象主要包括:个人、事业单位、团体、小微企业、中大型企业等等,那么经过调查研究发现,个人借贷主要是采用信用卡的方式,当事人办理信用卡之前,银行会对当事人个人的收入情况以及信用情况进行一个评估,一般情况下,对个人的借贷风险较低。那么对于一些事业单位或者中大型企业,他们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相关的资金运转,所以在面对危险时能够及时的防范和处理,所以给其借贷所产生的风险不大。那么对于一些微小企业,由于其本身资金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利润率不高,回报时间长等一系列的弊端,所以银行借款给它们之后,它们很难及时偿还,从而造成银行的一些损失。所以,本次研究,重点对商业银行给予中小企业贷款产生风险的原因进行有效分析,并结合原因找出其相关对策,以此来降低商业银行给中小企业贷款所带来的风险。 关键词商业银行小微企业借贷风险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相关理论 1、信贷: 狭义的信贷通常指银行的贷款业务,即银行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向借款单位或个人对资金使用价值的单方面过渡。本文所研究的信贷是指狭义信贷1。在本文中的定义是:银行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向小微企业资进行资金过渡的一个过程。 2、风险: 是指无法有效预料,并且可能产生极其严重后果或者产生较大损失的一种不确定行为。目前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一是信用风险,即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债务人不能按期还款而违约所形成损失的可能)二是市场风险,即市场的价格变化使头寸蒙受的损失,它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价格风险等三是操作风险,即因不完善的内部管理程序和不规范的内部操作程序而形成的2。那么本文中的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小微企业自身各方面原因,未能如期足额偿还给商业银行的本金和利息,从而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一种行为。

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产品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机制的逐步完善,经济不断发展,小微企业的整体水平也 日益提升,在促进就业、创造生产价值、推动城镇化进程、拉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小微企业却普遍受到融资难问题的困扰,如何更好的使商业银行做好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与开发工作,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及转型中面对的重大问题。 2008年小微金融这一概念提出后,为了帮助小微企业主缓解融资困境,同时 也为自身在利率市场化挑战中能找准定位,在普惠金融的时代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商业银行竞相推出类型多样的小微信贷产品,推动了小微企业贷款的持续增长。民生银行作为小微信贷领域的先行者,在产品设计上下足功夫,通过对主要城市、商圈的调查,总结出小微企业实际融资难题,从小微企业客户的角度出发,将客户资源进行分类,推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小微信贷金融服务,批量化、规模化、流程化地开发小微企业客户资源成为民生银行打开小微信贷业务的突破口。 通过不懈努力,民生银行的小微金融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在贷款金额总量、占比、客户量上都取得良好成绩。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以民生银行的小微企业“商贷通”业务为研究对象,将荷花池商圈商户的“商贷通”项目信贷作为具体案例,对银行业服务小微企业的现实方式进行探究,进而从具体的 信贷方案设计、执行、风险控制出发,思考发掘小微企业的潜在价值、积极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方法与路径。 “商贷通”是民生银行推出的众多小微信贷产品之一,是民生银行在小微金融领域打响自己作为“小微企业的银行”名号的主打产品。该业务针对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用款急、期限短、金额小等特点,提供用于经营周转的贷款金额,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防范之我见 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一国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就业、稳定社会、活跃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国内各家商业银行近年来都加大了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的力度。不过,伴随着各种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决定了商业银行在运作过程中必然要面临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政策风险、政府干预风险、制度风险、法律风险、欺诈风险等在内的多种风险。因此,如何防范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则显得至关重要。 一、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的基本成因 (一)因竞争而放松信贷条件所造成的风险。近些年,随着商业银行的不断增多,同一地区银行同业密度迅速加大,因此在市场资源有限的大背景下,受“利益最大化”原则的驱动,各家商业银行间不可避免地出现激烈竞争甚至恶意竞争的局面。在争夺优质客户时,一些商业银行利用多种关系,许诺种种优厚条件,甚至不惜以承诺贷款为营销工具,不管企业客户经营好不好,经济实力强不强,只要企业前来开户,一律给予优厚条件。表面上说是营销,实际上是一种“自杀”行为,人为的忽视了风险的存在,长此以往,便埋下了风险隐患。 (二)因盲目规划、超负荷经营而造成的风险。部分中小企业,在制订企业发展规划时,未能充分考虑自身的负债弹性和现有的负债结构,对产品市场的未来走势过于乐观,缺乏正确的判断,只是一味地急于做大做强,加快发展。为此,企业经营者一方面积极争取银行贷款支持用于购置设备,扩大产能,另一方面利用原始积累购置土地,

修建厂房,最后在形成巨额银行负债的同时也基本耗尽了企业的流动资金。一旦企业资金链条断裂,则直接引发流动性风险,使银行贷款逾期。 (三)因贷款用途转移而造成的风险。银行贷款专款专用,这是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基本规定,也是通过多年实践得出的结论,否则就容易出现危险。然而目前中小企业由于其经营的灵活性,加上大部分中小企业实际上是个体企业,银行对信贷资金的专款专用监督十分困难,企业资金来龙去脉难以掌握。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个别企业以生产经营的各义向银行申请贷款,申贷一经成功,就把这些贷款资金投入到诸如开发房地产、股市当中。这种挪用贷款的行为危害性非常大,一方面“挪用贷款”的行为本身已属违约行为,另一方面企业把本应用于生产上贷款资金投入到房地产经营或股市投资,毫无疑问风险非常大,一旦发生投资失误,银行贷款将直接陷入风险之中。 (四)职业道德而造成的风险。银行信贷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管理工程,既要严格执行信贷管理的各项规定,也要遵守市场法则,同时还不能忽视职业道德风险。银行工作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严谨的执业态度。但从近年来银行贷款的风险情况看,由于个别银行员工职业道德差,见利忘义,人为放宽贷款准入条件。有的为了谋取私利,甚至同企业暗中勾结,诈骗银行贷款,由此而造成银行贷款风险。 二、防范风险因素的对策 (一)规范竞争,严格信贷准入条件。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