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力古代汉语常识(一)(二)

王力古代汉语常识(一)(二)

王力古代汉语常识(一)(二)
王力古代汉语常识(一)(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查检字音和字义

1、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法:①按音序排列:拼音字母、注音字母、平上去入四声、106韵;

②部首和笔画排列;③按号码排列:横一垂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

2、《康熙字典》

①时代作者:清张玉书、陈廷敬

②性质:现存第一部官修字典

③作用:收字47035,僻字僻义:一般字典上查不到的字,在它上面可以查到

④体例:47035字→214部首笔画按笔画→12集→36卷(上中下)→释字:注音→释义→引例

练习:上67“筹”字

*韵书介绍:《广韵》,宋陈彭年、丘雍,1007校订,1008修订《大宋重修广韵》

《集韵》,宋丁度,1037刊修《广韵》→《集韵》

《韵会》,元黄公绍,1292《古今韵会》

《正韵》,明乐韶凤、宋濂,1375《洪武正韵》

参:赵诚《中国古代韵书》,中华书局,1991。

*注音方法:反切法——古今语音的演变情况及对应规律:

唐作藩71:中古声母系统发展到“中原音韵”时代已起了很大变化,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全浊声母消失了,一般规律是:原来全浊的塞音(並定群)和塞擦音(澄从床)声母,平声字变为发音部位相应的送气清音,仄声字变为发音部位相应的不送气清音。

陈留切、除留切=>筹(ch):“直、筹、陈、除”在中古是全浊声母,“筹”“陈”“除”古平声,今读送气清音ch;

直由切≠>筹(ch):“直”古仄声(入声字),今读不送气清音zh。………………………………………………………………………………………………………

两条反切规则:

a.上字声母zh、ch、sh、r+下字韵母带i、ü韵头(或韵母是ü),反切时去掉i,改ü为u:直由切/陈留切/除留切 zh/ch+i(o)ú=choú

展知辇切 zh+iǎn=zhǎn 传重缘切 ch+üán=chuán

书商居切 sh+ǖ=shū任如林切 r+í(e)n=rén

b.上字声母是g、k、h或z、c、s+下字韵母带i、ü韵头(或韵母为i、ü),反切时改声母为j、q、x:

见古甸切 g+iàn=jiàn 启康礼切 k+ǐ=qǐ玄瑚涓切 h+üān=xuán

俊子峻切 z+ǜn= jùn 秋雌由切c+i(o)ú=qi(o)ú修思留切 s+i(o)ú=xi(o)ū*古平声不分阴阳,反切下字平声,被切字一定是平声,但阴平、阳平可能不一致。

直音法:同音字注音

叶音法:为了押韵而临时改变读音

⑤局限:反切复杂、不确,释义欠条理,音读、引文有误;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

二、查检词语和典故

《辞海》:查检范围:古汉语一般词语、成语典故、古代历史、地理、文化等相关内容;

体例:部首排列法定(214),单字:音、义、例句→词条(复音词或词组)、意义、用法、例句;

注意:综合性词典,古今兼收,注意区别。

《辞源》:古籍阅读,语词典故,古代文物典章制度;

部首笔画排字,“难检字表”,四角号码检字法。

三、查检虚词和特殊词语

①虚词

《助字辨略》:先秦至元,经传、诸子、史书、诗词、小说;

《经传释词》:以经传为主,多不常见用法,对上古虚字用法有很多重要发现,在语言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词诠》:用法讲解全面,最系统最完备,解放后“汉语拼音检字表”;对初学古汉语的人比较适用;

《古书虚字集释》

《文言虚字》:26个常用虚字,注意同一虚词不同用法的内在联系,分析比较相近又不尽相同虚词;讲解透彻、深入细致,对于掌握常用文言虚字很有帮助。

②特殊词语

《诗词曲语辞汇释》:唐宋元明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

.....语辞;

《说文解字》及段注(《说文解字注》)

《经籍纂诂》:清阮元,唐以前古籍中训诂材料汇编;

《故训汇纂》《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一、“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

1、“六书”由来、定义、正确认识

郑玄《周礼·地官·保氏》→班固《汉书·艺文志》→许慎《说文解字·叙》;

六书是六种造字方法六书只是战国以后的人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出来的字体分类;

四体二用:假借:本无其字,同音表示:难、权、而、西、我、来、万

转注:与汉字形体结构无关,同一部首的字都要是转注/互训/词义引申

2、四书:不带表音成分的纯粹表意字,带表音成分的形声字

①象形字《说文》364/9353

数量少,构字基础,一般表具体形象物体,不表抽象概念;

注意:a不于于绘画,不求逼真求神似,接近写意画的语言符号;

b形体演变后,圆转线条→方正笔画,“象形”不象形。

三类:a所描摹形体与所表意义直接对应:止、自、册、行、豕、它、贝、阜、斤、户、豆;

b形体比意义范围大,部分形体起烘托作用:页、元、州

c形体表抽象意义:大、左、右

②指事字《说文》125/9353

抽象性符号/形象性符号象形:具体形象的描写+指事性符号

两类:a象形+抽象指事符号:亦、寸、本、末、朱、叉在手指处加点表指甲、牟牛头前加曲线表牛鸣叫出气b纯粹指事的抽象符号:一一竖、二、三、四、上、下、小、中

③会意《说文》1167/9353

苏东坡—藏鱼(书架上头)—佛印:“不会写‘蘇’字。”“‘蘇’字是上边一个草字头,下边左面一个‘鱼’,右面一个‘禾’。”“‘鱼’放在右面,‘禾’放在左面,行吗?”“这也行。”“‘鱼’放在上面呢?”“哪有这样的放法,当然不行啊!”“既然‘鱼’放在上面不行,那就赶快拿下来一起吃吧!”

象形或指事符号拼合,组合意

三类:a异体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不同象形符号组合):武、逐、牧、采、莫、及、休、益、寇

b同体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相同象形符号组合):比、从、北、友

c抽象会意字(由会意字组成部分的文字意义会合成意):劣、昶、甦、歪、尘、掰

④形声——秀才识字认半边

甲骨文仅占20%→《说文》82%强→《康熙字典》90%→现代汉字90%以上——象形、指事、会意纯粹表意,形声既表义,也表音,更具优越性。

3、有些字在四书中的归属存在不同看法:象形/指事、指事/会意、会意/形声(“亦声”)

二、形声字的结构形式与汉字的部首

1、形声字的识别

①常见位置关系:三类六种

②常用作形符的部首作声符:锦、钦、钊、到、和、蚀、视

③形、声符不是上述六种关系:勝腾滕媵塍、倏修脩、哉载栽、颖颍、徒徙、佞

④形、声符的省略:星、雷、耆(老形省、旨)、毫(毛、高声省)、炊(火,吹声省)

⑤讹变:隶变、简化造成,如“在”,从土才声,才讹;“布”,从斤父声,父讹

⑥声符音变:都者狐瓜埋里路各治台

2、据形求义——分析形体结构,弄清本义

(先轸)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僖三三)

大任有身,生此文王。(诗·大雅·大明)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诗·豳风·七月)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陈风·墓门)

景伯负载,造于莱门。(哀八)

当下宋江等四人在鳌山前看了一回,迤投南看灯。走不过五七百步,只见前面灯烛荧煌,一伙人围住在一个大墙院门首热闹,锣声响处,众人喝彩。(《水浒传》第三十三回)妈妈:最近我又搬家了,跟一个大狼睡在一个坑里。大狼对我很热情……(在农村参加劳动的女儿给妈妈的来信)

540部—————————————————————→214部

文字学原则部首(造字法,许慎),利于分析字形结构,理解词义检字法原则部首,利于检字

三、汉字的形体演变与异体字、繁简字

1、汉字形体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殷商(BC1300~BC1100)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

商周

两代

“书同文”秦统一“六国文字”

标志文字的统一“书同文”

战国出现,西汉成为正式文字,

古今文字的转折点、分水岭

古文字————————————————→今文字

隶变:汉字从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

①偏旁简化,形体省并,破坏篆文原有“六书”结构:日不圆了有从手持肉,ナ(又)贼从戈则声,则讹

②圆笔→方笔,连笔→断笔,曲笔→直笔,精细、提顿、挑势彻底改变了金文到小篆以圆转线条为特征的书写风格。

隶变对汉字结构的影响:①古体字(象形意味强)抽象线条:氵月灬隹②破坏汉字“六书”结构:友双手同向,ナ(又)春从草从日屯声,声符看不出③破坏汉字结构的系统:隶分(同一形体演变为不同写法):火—烧赤然尉光;隶合(不同的写法演变为同一形体):然燕魚馬鳥—灬④偏旁变形:从篆文到隶书,偏旁与独立成字时也由无明显区别到写法不同,氵—水、扌—手、忄—心、犭—犬、—网、—爪、冫—仌

2、异体字

定义:读音相同,意义相同,只有形体不同的一组字。

原因:汉字非一时、一地、一人所造,在遵守约定俗成的前提下,在共性思维中存在着个性差异,汉字在形体结构、表义思维都可能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另外,在使用中趋简也是

一个原因。

①异体字之间的差异:

一、造字方法不同(会意字/形声字):泪—涙嵩—崧野—埜凭—慿羴—膻

二、形声字成分不同:声符不同:猿—猨杯—桮怜—憐粮—糧

形符不同:猪—豬歌—謌裸—躶暖—煖

形、声符不同:迹—跡裤—绔袜—襪碗—盌村—邨

三、形声符位置不同:左右与上下:峰—峯羣—群稿—槀胸—胷棋—棊裡—裏

左偏旁与右偏旁互换:甜—甛够—夠朗—朖秋—秌翅—翄

四、隶变对篆书的不同处理:年—秊前—歬並—并春—萅

五、笔画差异:冰—氷(“氷凍酒,一点两点三点;丁香花,百头千头萬头”)吊—弔船—舩咒—呪珎—珍

六、其他:禮—礼(从形体不同的角度看,繁体和简体也就是一种异体字)罪—辠(秦以辠似皇,改为罪)照—曌

②非异体字:

一、意义部分同,读音今同古异:置—寘寔—實仇—雠

二、意义广狭不同,或通或不通,自古同音:游—游沽—酤修—脩雕—彫—凋

三、偶尔通用:剥—扑蚤—早

3、繁体字

①简化字简化途径

一、用古字笔画简单的字:雲氣從捨無壽聽蠶體

二、有简单偏旁代替复杂偏旁:燈遟歡亂鷄劉

三、保留原字一部分,省略其余:廣滅尋飛習務

四、草书楷化:東爲當農樂

五、以笔画少的同音字代替:榖醜後乾徴鬥臺

六、创制笔画简单的新字:遠隂塵叢憂護寶

②繁简字的关系

一、简化字采用古体字:古今字:舍宾客,客舍—捨舍弃,放弃氣—汽;异体字:禮—礼粮—糧

二、简化字与古书中的某个字是同形字(音义不同):臘là冬祭/农历十二月—腊xī小动物的整体干肉/也用为动词術shù邑中道路—术zhú粘性稷谷,入药植物,如“白术”適shì往/假借为恰好—适kuò疾速/人名

三、简、繁在古书中是同音字(形义不同):斗一种量器—鬥争斗,打斗仆跌倒—僕奴仆丑十二地支之二—醜丑陋,丑恶谷山谷—榖五谷几矮桌子—幾几何,几乎余第一人称—餘多,剩余里乡里,里程—裏里外

四、古书中两个字简化为一形:獲猎获—穫收获復反复—複复杂臓脏腑—髒肮脏盡终了—僅尽管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完整版word下载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 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 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 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 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 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七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六 判断句,也字 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在秦汉以前,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而是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来帮助判断。例如: 制,岩邑也.。(左传隐公元年) 虢,虞之表也.。(左传僖公五年)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 有时候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字表示提顿,然后再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例如: 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战国策?赵策三)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养生主) 在先秦时代,有些“是”容易被人误解为系词,实际上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或谓语。例如: 是.吾师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 在这两个例子中,“是”字用作主语,“吾师”“社稷之臣”是谓语。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未测四) (今天就是这样。) 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在这两个例子里,“是”字用作谓语,“今日”“武王”是主语。 在判断句中,人们所判断的不限于人或物,有时候是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在前面叙述过了,然后用指示代词“是”字或“此”字复指,使意义更为明确。例如: 无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 在第一个例句里,“是字复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情,其余由此类推。 但是,字古代汉语里,这种用来复指的指示代词往往不用。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是)君之所知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寡君是愿也。(左传僖公四年) 在第一个例子里,“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是主语,“寡君是愿也”是谓语,其余由此类推。 有些判断句由于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已经在上文出现,所以省略主语,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对话里。例如: 对曰:?翳桑之饿人也。?(左传宣公二年) 子曰:?隐者也。?(论语?微子) 子曰:?非吾徒也。?(论语?先进)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谓语前面重用副词“乃”字来加强肯定,用副词“非”字来表示否定。先看用“乃”字的判断句: 吾乃梁人也。(战国策?赵策三) 是乃仁术也。(孟子?梁惠王上) 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四) “乃”字表示的肯定的意味强,而且往往带有辩白或申明的口气。这种用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边(是)”“就(是)”,因此在现代汉语里的书面语言里,“乃”字哈可以加在“是”的前面,说成“乃是”。 再看用“非”字的判断句: 是非君子之言也。(礼记?檀弓上)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四) 管仲非仁者与?(论语?宪问) 这种用法的“非”字虽然可以译成现代汉语的“不是”,但是,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_翻译

墨子【非攻】 原文: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译文:现在有一个人,进入了别人家的果园,偷走了人家的桃子和李子。大家听说了就会责骂他,居上位执政的人捕获他之后会惩罚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损害了别人的利益而使自己得到好处。至于偷别人的狗、猪、鸡等家畜家禽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进入别人果园偷桃李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至于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牵走人家牛和马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偷别人的狗、猪、鸡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如果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至于杀死无罪之人,拖走他的衣服,拿走戈和剑的人,他不道德的程度又超过了潜入别人家牛栏、马厩并牵走人家牛和马的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如果对别人的损害更加大了,他的不道德就更加厉害了,罪责也更加深厚。对此,世上有道德之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会认为它们不对,说这些是不道德的。现在到了放肆的攻打他国这件事上,却不知道不对了,反而就(这件事情)来称赞它,说是道德的。这能说是知道道德和不道德的分别吗? 杀死一个人是不道德的,必会有一条死罪。如果按照这种说法类推,杀死十个人就是十倍的不道德,必会有十条死罪;杀死一百人就是一百倍的不道德,必会有一百条死罪。对此,世上有道德之人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会认为它们不对,说这些是不道德的。现在到了放肆的进行不道德的事攻打他国这件事上,却不知道不对了,反而随着称赞它,说是道德的。实在不知道这是不道德的,所以才会记载下来留给后世。如果知道是不道德的,又怎么解释把那些不道德的事记载下来并留给后世这件事呢? 现在有些人,看到的黑色较少时说是黑色,看到的黑色多了时就说是白色,那么大家一定会认为这人不知道黑色和白色的区别;尝到的苦较少时说是苦的,尝到的苦多了时就说是甜的,那么大家一定会认为这人不知道甜和苦的区别。现在做了小的错事,就明白是不对的。大的错事如攻打他国,却不知道不对了,反而随着称赞它,说是道德的。这能说是知道道德和不道德的区别吗?!“由此可知道普天下的君子们,在区分道德与不道德上是多么混乱啊。” 【老子】 (一)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好的,这就有了丑陋了;都知道什么是善良的,这就有了恶了。所以有和无互相依存,难和易互相造成,长和短相互体现,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音和声相互和谐,前和后相互跟从。所以有德的圣人看待万物都是顺其自然,实行不用言辞的教育,万物兴起而顺应不加干涉,生发而不去占有,有所施为,但是不依赖,大功告成却不居功。正因为不居功,所以永远不会离开功。 (二)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三十根木辐共一个轮毂,当木辐和轮毂的个性用处没有了,就立刻有了木辐和轮毂的整体利益——车。人做泥胚烧制瓷器,当人做、烧的动态行动没有了,就立刻有了静态行动——瓷器。 封闭的室屋配上门窗,当门窗原有的砖木没有了,就立刻有了室屋内空间与室屋外空间直通的用处。 所以有车、有器、有室是为了整体的利益,消除众多个体的个性是为了让众多个体全部有用。 (三)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孰能有馀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王力古代汉语第二册通论讲义全

通論十三:連詞,介詞 一、連詞 (一)總說 1、所謂連詞,是指起連接作用的詞。連詞可以連接兩個詞、兩個詞組,還可以連接兩個分句。 2、常用連詞:與、及、且、而、以、則、於是、故、是故、然、況、雖、若、如、苟、倘、令等。(三)而 1、“而”字的作用是連接形容詞、動詞或動詞性的詞組,表示兩種性質或者兩種行為的聯繫。“而”字不連接兩個名詞。所以“而”字前後的名詞只要不做主語和賓語,就有可能活用為動詞。 2、順接和逆接 (1)連詞“而”連接的兩項上有時是事理相關的,有時是前後相承的,有時是狀態類似的,有時是性質上相同的。這時的“而”起到順接作用。一般翻譯為“而且”“便”,而更多的翻譯為“而”。 例:任重而.道遠。(事理相關) 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陰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蜹至焉。 (前後相承。質、的都是射箭的靶子) (2)連詞“而”連接的兩項有時在意思上是相反的或者事理不相因、語意不連貫的。這時“而”起到逆接作用。一般翻譯為“卻”“可是”“但是” 例: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眼睛不能同時看兩樣東西卻能看得很清楚,耳朵不能同時聽兩種聲音卻能聽得很清楚) (3)所謂順接和逆接,只是從具體的上下文的意思看的,並不是說“而”字有兩種性質。 3、從“而”連接的前後兩部分的句法關係來看有這樣三種情況: (1)聯合結構中,連接動詞、形容詞或動詞、形容詞性的词组。這種用在聯合結構中的“而”,被連接的兩項在意義上沒有主次之分。 例:敏于事而.慎於言。 (2)在偏正結構中,連接狀語和謂語中心動詞。 例:未至,道渴而.死。(還沒有到,就因為口渴死在路上) (3)在主謂結構中,連接主語和謂語兩個部分。 例:先生獨未見夫僕乎?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耶?畏之也。 (先生沒有見過僕人嗎?十個人跟隨著一個主人,是因為力氣不如,智力在他之下嗎?是因為畏懼他)有時“而”用在主謂結構中有假設的意思。 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人如果沒有信用,就不知道會怎麼樣。)

王力古代汉语一二单元知识点

绪论 古代汉语一般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书面语系统,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作 品中的语言,即文言。 学习重点为古汉语词汇。 学习方法为大量阅读,背诵名篇,使用辞书,掌握实词词义、虚词用法。 鄭伯克段于鄢(隱公元年) 一、字詞: 1.邑,說文:“國也,從囗。先王之制有大小,從卩。”“邑”後變爲“右耳刀”,表地名。2.都,有先君之舊宗廟曰都。從邑,者聲。《周禮》:“距國王百里曰都。”《左傳?莊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 3.厭,此是壓之古字。作滿足講,古字爲猒。《說文?甘部》:“猒,飽也,足也。從甘肰(肰,犬肉也)。”後以“厭”借爲之,厭則加土爲壓,猒字遂廢。 4.鄙,《說文?邑部》:“五酂爲鄙。”段注:“五百家也。《春秋》經傳“鄙”字多訓爲邊。”5.斃,《說文?犬部》有獘,“頓仆也。……《春秋傳》曰:與犬,犬獘。或從死。”杜 預注:“斃,踣也。” 6.聚,《說文?乑部》:“聚,會也(按,乑,衆立也。從三人)。一曰邑落爲聚。”此 處聚爲動詞。杜預注:“完城郭,聚人民。” 7.襲,《說文?衣部》:“左衽衣也。從衣,龖省聲。”“襲擊”爲假借義。 8.寘,《說文新附》:“寘,置也。” 9.既,《說文?皀部》:“小食也。”表示進食之後,34.與35.“即,36.即食也”正相反。 引申爲“完了”之義。 10.獻,《說文?犬部》:“宗廟犬名獻,犬肥者以獻。” 11.羹,《說文》釋爲“五味和羹”。小篆從羔從美。 12.舍,《說文?亼部》:“市居曰舍。”假借爲捨,後爲假借義加手旁。 二、語法 1.雙賓語:謂之京城大叔。不如早爲之所,永錫爾類 2.複雜謂語:爾有母遺(連動)、使居之(兼語) 3.前置賓語:姜氏何厭之有、敢問何謂也、其是之謂乎 4.判斷句:制,岩邑也 5.使動用法:驚姜氏,無生民心 6.兼詞:虢叔死焉,公伐諸鄢 7.分數表示法:大都不過三國之一,中五之,小九之一 三、通假字、古今字 1.莊公寤生。(寤通啎) 2.食舍肉。(舍後作捨)

2020年整理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复习提纲.pdf

学海无涯 古代汉语复习提纲 一、文选 (一)《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烛之武退秦师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楚归晋知茔祁奚荐贤子产不毁乡校 (二)《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赵威后问齐使江乙对荆宣王 (三)《礼记》:大同 复习要求: 1、所有文章要能逐句翻译、并能解释句中的重点词、文中的重点句; 2、识别其中的通假现象,即指出通假字并写出对应的本字。 3、齐桓公伐楚祁奚荐贤大同要求能够背诵(即默写) 二、通论 (一)汉字 1、什么是“六书”?它是如何分类的?象形自与指事自如何区分?形声自与会意字如何区分?前四书与后两书如何区分? 2、举例说明什么是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三者如何相区分? 3、《说文解字》是一部什么样的书?作者是谁?什么时代的人?此书共收字多少? 4、《说文解字》是怎样解说一个字的?先说什么?后说什么? (二)汉语中的词 5、可以将汉语的词按照哪些角度作不同的分类? 6、举例说明什么叫单音词、复音词、单纯词、合成词? 7、举例说明单纯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8、举例说明合成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9、举例说明如何区分古汉语中的同义词? 10、举例说明古汉语中的代词又可细分为哪几类? 11、在王力的语法系统中,“者”、“所”属于什么词?它们与一般代词有何不同之处? 12、如何区分“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 13、什么是谦称和尊称?古书中有哪些常见的谦称和尊称? (三)词类活用知识 14、什么叫词类活用?主要有哪几类词存在着词类活用现象? 14、什么叫动词的使动用法?它与动词的一般用法有什么不同? 15、什么叫名词的使动用法? 16、什么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7、什么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18、什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9、什么叫名词直接作状语?怎样区分名词是作主语还是作状语? 20、名词作状语又可细分为哪四种情况?试举例说明。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特别是词义的发展和演变

古代汉语译文(王力版)

齐桓公伐楚 翻译:鲁国国王僖公既位四年的春季,齐国国王(齐桓公)率领个诸侯国侵略蔡国,蔡国被击溃,便讨伐楚国。楚国国王派人对(来犯的)军队说道:“你们居住北方,我们居住在南方,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啊,没想到你们来到我们的地方,为什么啊?” 管仲回答说:“以前姜太公命令我的先君太工说:‘所有的诸侯国,你都可以讨伐它,用(这办法)来监督它们辅佐周朝王室。’(并)赐给我先君鞋,东可以到海,西可以到黄河,南可以到穆陵,北可以到无棣。你们楚国进贡的包茅没有进贡,(周朝)国王祭祀缺乏供应,没有东西用来滤酒,我就是来征收的。周昭王南巡却没有回去,我问你这是怎么会事。”回答说:“贡品没有进贡,是我国君的错误,哪敢不进贡呢?周昭王不回去的事,你请到汉水边去问吧!”联合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夏季,楚国国王派(大夫)屈完到联军那。联军后撤,驻扎在召陵。齐侯(齐桓公)布阵好联军军队,和屈完一起乘车检阅。 齐侯(齐桓公)说:“岂是我要这么做,是发扬先君好传统(合作精神),和我们联盟吧,如何?” 回答说:“您若以德安抚诸侯,谁敢不服?您若用武力,楚国将把方城作为城墙,汉水作为城隍,你们虽然人马众多,没有地方施展的!”屈完和各诸侯国签定盟约。 晋灵公不君 不知道是否有心理学家专门研究过历史上的暴君的心理,这种研究肯定很有意思。在平常人看来,暴君们的言行举止都有些异乎寻常,按正常人来说是匪夷所思的。比如,夏桀的宠姬妹喜爱听裂帛声,建造过“酒池肉林”;商纣王的酷刑“金瓜击顶”、“炮烙”、“虿盆”、做人的肉羹。活剖孕妇等等。晋灵公弹射路人、杀厨子游尸的举动,仅仅用一般的残暴、狠是难以说明的,恐怕总有些变态心理,或者歇斯底里症一类的精神病,才能解释他的怪癖行径。如果真是这样,除了治病、关进疯人院之外,没有任何办法让他改邪归正,或者像赵穿那样,将其杀掉,以免危害更多的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致命的痼疾就在于,无论所滑的“天子”多么愚笨、痴呆,无论多么残暴、缺德,无论多么变态。病入膏育,都是“神圣”的,不可冒犯的,不可弹劾讨伐的,否则,便会犯下各种“罪行”:欺君,亵读,犯上作乱,直至弑君。而且,这些罪行都是弥天大罪,不可赦免,甚至可以诛灭九族。至今想起这些,依然让人不寒而粟、切齿痛恨!天子也不过是吃人饭拉人屎的家伙,说不定智商还很低,凭什么就可以骑在千万人的头顶上拉屎撒尿,作威作福?他们凭什么就能比百姓聪明能干。具备当“领袖”的才能,如果说这世上真有什么天才的话,多半也没有那些享尽人间荣华富贵。骄横得不可一世的“天子”们的份儿。虽然有此痼疾,但让人感叹不已的是,无论在那个时代,只要有昏情残暴的暴政。苛政存在,就有敢于诤言直谏的义士出现,并有敢于弑君的勇士出现,前者如赵盾,后者如赵穿。他们明知自己的行为将要以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甚至还包括以自己亲人的生命为代价,依然大义凛然,慷慨陈词,视死如归。这些词语,只有用在这些义士、勇士身上才是沉甸甸的、掷地有声的、名实相符的。其实,敢于直谏、敢于弑暴君,已远不止是一种一时冲动的个人行为,更不是宗教信徒的迷狂。它是一种非常清醒的、理智的选择,是不得不如此的抉择。有时,明知暴君不可理喻,有时明知自己的行动无异于以卵击石,自投罗网,如荆柯刺秦临行前所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但是,它们所体现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永恒的正义,即决不向残暴专制、黑暗腐朽屈膝让步的决心。正如希腊神话传说中的西西弗斯明知自己推上山的巨石要滚下来一样,依然坚持不懈地推下去。人类的精神和行动的意义,就在过程之中显示了出来,结果则是次要的了,甚至并不重要了。面对残暴和死亡而敢于挺身而出,这种行为表示了一种严正的抗议,表示了一种不屈的精神。翻看历史,这种抗议和精神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就好比光明和黑暗从来都是相随相伴,哪一方都没有消失过一样。也许,光明和黑暗永远都会这么抗衡下去,直到人类不再存在。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译文 九月甲午日,晋侯和秦伯合兵围困郑国,因为郑伯曾经对待晋侯没有礼貌,并且怀有二心亲近楚国。晋国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军队驻扎在汜水南面。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势危急了!倘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兵一定退去。”郑伯听从了他的话。烛之武推辞道:“我的壮年,还不及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郑伯说:“我不能及早重用您;现在碰到急难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一、文选部分复习要点: 1.重点篇目: 第一册:《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蝜蝂传》、《巫山、巫峡》《王子坊》、《庐山草堂记》、《传是楼记》、《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鞌之战》、《触龙说赵太后》、《孙膑》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 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 (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 (四)引申义分析例(下) 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 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 ),收字( )个,按(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王力版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1、直切:用同音字来注音,如“根,音跟”。 2、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唐前),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合声调,合称被注字的音。如“毛”,“莫袍切”。《康熙字典》用此法。 3、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复音词,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而另一个只是作为陪衬。如“有缓急,非有益也。”“缓急”指的是“有急”,“缓”字无意义。 4、本义:词的本来意义。如,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 5、引申义:从本义“引申”出来的,即从本义发展出来的意义。,向,本来的意义是“向北的窗户”。引申意义是“朝着”、“对着”。直接引申是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是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为间接关系。 6、假借义:如同朱骏声所说是“本无其义,依声托字”,与本义不相。如解通邂(解逅即邂逅)。 7、六书: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汉字形体的构造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 A、象形:把事物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构成一个字,如日、月。 B、指事: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如上、下、本、末、亦、刃。 C、会意: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常常是两个象形字的结合,如及。

D、形声:是由意符(也叫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如江、沐。意符相同的形声字意义上大都合意符所标示的事物或行为有关。如贝与财物有关,言与言语有关,心与心理有关。 E、转注:说法不一。 F、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如“令”本为“发号”的令,后来借用为“县令”的令。 8、古今字:由于历史的发展,汉字的演变,产生乐一个新的字代表一个字的一个或者几个意义,分担那字部分的意义,那么前一个字为古字,新产生的字为今字。如“责”,其“债务”等意义已经为“债”所替代,但“责任”等意义担任着,故而两者为古今字。 9、异体字:由于时间或地域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乐形体结构相差较大,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如睹覩。 10、简繁字:由于人们改革汉字,进行简化而产生的现象,简化字要比繁体字的书写简单,笔画较少,往往是一对一的关系,也有一对多的情况。今天所用的许多简化字是历代相传下来的。如礼礼、气气等。有些简化字和繁体字之间词义毫不相干,因为同音而被采用。如后后、适适、征征、余馀。 11、判断句: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在古汉语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在谓语后用语气词“也”来帮助判断。如“董狐,古之良史也”。有时在主语后用语气词“者”表示提顿。现代汉语中主谓之间一般用“是”。 12、叙述句: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物的行动变化的句子。 13、否定句:表示否定的句子。必须有否定词,古代汉语中否定词可以是副词“不”、“弗”、“毋”、“勿”、“未”、“否”、“非”,可以是动词如“无”,可以是代词如“莫”。

《古代汉语》(王力)期末考试笔记整理

《古代汉语》(王力)期末考试笔记整理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9、清代阮元《经籍籑诂》,一部专门收集唐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韵母排列法,以平水韵一韵一卷。还有清代刘淇《助字辨略》,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通释》。

王力古代汉语笔记整理完整版学习资料

王力古代汉语笔记整 理完整版

王力古代汉语整理 《古代汉语》(王力)笔记 一、填空: 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 A、按音序排列。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释字体例先音后义。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刘叶秋负责。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电子版

王力古代汉语习题集 第一元汉字 单 一、结合字义,说明下列各字属于“六书”中的哪一书: 休亦本采苗文姓雨目責 考其婆姚豆章州甘朱權 二、指出下列形声字的字义,并分析形符声符的位置关系: 旗逃裳膏匣哀衷翼病架杉在徒被晏街 三、说明下列各组字之间是什么关系: 暖、煖;从、從;备、備;舍、捨;赴、訃;礼、禮;粮、糧;泪、淚;疲、罷;伸、信;反、返;说、悦;云、雲;拿、拏;矢、屎;惭、慙;强、彊;淼、渺;知、智;要、腰; 四、名词解释: 1、甲骨文; 2、小篆; 3、会意字 4、异体字 5、金文 6、部首 五、试述《说文解字》一书的作者、成书时代、该书性质以及释字体例。 六、简化汉字的方法有那些?分析下列各组繁简字用法上的异同。 1、发、發、髮; 2、饥、飢、饑; 3、钟、鍾; 4、丑、醜; 5、後、后; 6、余、餘; 第二元词汇 单 一、什么是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怎样辨别词的本义?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并指出是单音词还是复音词? 1、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庄子•秋水》) 2、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易经•革卦》) 3、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左传•桓公二年》) 4、布帛寻常,庸人不释。(《五蠹》) 5、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 三、指出下列各句加点号的复音词是哪类单纯词或复合词。 1、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岳阳楼记》) 2、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孔雀东南飞》) 4、秦人开关而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上》) 5、秦国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韩非子•初见秦》) 6、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四、解释下列各句加点号的词的意义,并说明它们古今词义有和变化。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资料讲解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

(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 (四)引申义分析例(下) 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 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 ),收字( )个,按( )分卷,依( )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 ),收字( )个,全书分( )卷,按( )排列。

6.《词诠》作者是( ),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 》,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 》。 (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1.什么是“六书”?实际上汉字的结构只有( )四种,假借是用字方法,至于转注,很难作出定论。 2.记住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即:“一曰指事,……;二曰……。” 3.记住“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概念和书上的古字形。 4.什么是“亦声”? 5.记住书上举例的字,如:“难、权、而、忘”等字的本义。 6.掌握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的概念和例字。 (三)古今词义的异同 1.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有三种情况:(问题:古今词义的异同有哪些情况?)

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译文

郑伯克段于鄢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超过三百方丈,那就会是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规定,这不是先王的制度,这样下去您将会控制不住的。?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齐桓公伐楚 译文:鲁国国王僖公既位四年的春季,齐国国王(齐桓公)率领个诸侯国侵略蔡国,蔡国被击溃,便讨伐楚国。楚国国王派人对(来犯的)军队说道:?你们居住北方,我们居住在南方,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啊,没想到你们来到我们的地方,为什么啊?? 管仲回答说:?以前姜太公命令我的先君太公说:‘所有的诸侯国,你都可以讨伐它,用(这办法)来监督它们辅佐周朝王室。’(并)赐给我先君鞋,东可以到海,西可以到黄河,南可以到穆陵,北可以到无棣。你们楚国进贡的包茅没有进贡,(周朝)国王祭祀缺乏供应,没有东西用来滤酒,我就是来征收的。周昭王南巡却没有回去,我问你这是怎么会事。?回答说:?贡品没有进贡,是我国君的错误,哪敢不进贡呢?周昭王不回去的事,你请到汉水边去问吧!?联合军队前进,驻扎在陉。夏季,楚国国王派(大夫)屈完到联军那。联军后撤,驻扎在召陵。齐侯(齐桓公)布阵好联军军队,和屈完一起乘车检阅。 齐侯(齐桓公)说:?岂是我要这么做,是发扬先君好传统(合作精神),和我们联盟吧,如何??屈完回答说:?承蒙您惠临敝国并为我们的国家求福,忍辱接纳我们国君,这正是我们国君的心愿。?齐桓公说:?我率领这些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攻不下??回答说:?您若以德安抚诸侯,谁敢不服?您若用武力,楚国将把方城作为城墙,汉水作为城隍,你们虽然人马众多,没有地方施展的!?屈完和各诸侯国签定盟约。 秦晋鞌之战 在癸酉这天,双方的军队在鞌这个地方摆开了阵势。齐国一方是邴夏为齐侯赶车,逢丑父当车右。晋军一方是解张为主帅郤克赶车,郑丘缓当车右。齐侯说:?我姑且消灭了这些人再吃早饭。?不给马披甲就冲向了晋军。郤克被箭射伤,血流到了鞋上,但是仍不停止擂鼓继续指挥战斗。他说:?我受重伤了。?解张说:?从一开始接战,一只箭就射穿了我的手和肘,左边的车轮都被我的血染成了黑红色,我哪敢说受伤?您忍着点吧!?郑丘缓说:?从一开始接战,如果遇到道路不平的地方,我必定(冒着生命危险)下去推车,您难道了解这些吗?不过,您真是受重伤了。?解张说:?军队的耳朵和眼睛,都集中在我们的战旗和鼓声,前进后退都要听从它。这辆车上还有一个人镇守住它,战事就可以成功。为什么为了伤痛而败坏国君的大事呢?身披盔甲,手执武器,本来就是去走向死亡,伤痛还没到死的地步,您还是尽力而为吧。?一边说,一边用左手把右手的缰绳攥在一起,用空出的右手抓过郤克手中的鼓棰就擂起鼓来。(由于一手控马,)马飞快奔跑而不能停止,晋军队伍跟着指挥车冲上去,把齐军打得打败。晋军随即追赶齐军,三次围绕着华不注山奔跑。 韩厥梦见他去世的父亲对他说:?明天早晨作战时要避开战车左边和右边的位置。?因此韩厥就站在中间担任赶车的来追赶齐侯的战车。邴夏说:?射那个赶车的,他是个君子。?齐侯说:?称他为君子却又去射他,这不合于礼。?于是射车左,车左中箭掉下了车。又射右边的,车右也中箭倒在了车

王力《古代汉语》双宾语句

叙述句之双宾语句 叙述句是以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物的行动变化的句子。古代汉语的叙述句,一般和现代汉语没有什么不同。如: 《左传·隐公元年》:“初,郑武公娶于申。” 《左传·僖公四年》:“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古代汉语中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叙述句。如:双宾语句、宾语前置句、被动句。今天先学双宾语句。 所谓双宾语,就是一个谓语动词带了两个宾语,第一个宾语称为间接宾语,因为离动词近,现代汉语叫它近宾语,表动作行为的关涉对象,一般指人。第二个宾语称为直接宾语,离动词远,现代汉语叫它远宾语,表动作行为的支配对象,一般指物或事。其结构形式为:“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双宾语在现代汉语里很常见,如:给他一本书、拿给他一百元、问他两个问题、叫他老张。 古代汉语的双宾语比现代汉语复杂。首先,跟现代汉语一样,含有“取予、询问、称说”等义的动词都能带双宾语。 1.“取予义”动词带双宾语。 古代汉语的取予义动词有“赐”、“与”、“授”、“予”、“归”、“遗”、“贻”、“偿”、“藉”、“赍”、“取”、“夺”等。如: ①《左传·僖公四年》:“赐我先君履。” ②《左传·哀公十七年》:“活我,吾与女璧。”(与,动词,给。女,通“汝”,第二人称代词,你。卫庄公说:救活我,我给你玉璧。) ③《战国策·赵策》:“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 ④《孟子·告子下》:“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不紾,则不得食,则将紾之乎?”(紾,zhěn,扭折。任国有个人问孟子的弟子屋庐子:“礼仪和吃饭哪一样重要?”屋庐子说:“礼仪重要。”“娶妻和仪礼哪一样重要?”屋庐子说:“礼仪重要。”那个人说:“按照礼仪找吃的,就会饿死,不按礼仪却可以吃饱,那还一定要礼仪吗?按照亲迎礼,就娶不到老婆,不按照,就会娶到老婆,那还一定要遵守亲迎礼吗?”屋庐子不知道怎么回答,就去问孟子。孟子说:“拿吃的重要方面和礼仪的细节比较,当然吃的重要。拿娶妻的重要方面跟礼仪的细节比较,当然娶妻重要。你告诉那个人:扭住哥哥的手臂,抢走他的食物,就得到吃的。不扭,就得不到吃的,那还会去扭吗?翻过东邻的墙,去牵拽人家的闺女,就得到妻子。不牵拽就得不到,那还会去牵拽吗?”不能扭,不能拽。孟子想说的是:礼仪、食物、感情,内部都有不同的大小轻重,不能因为不恰当的对比就怀疑礼仪的重要性) ⑤李斯《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人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现在抛弃百姓去资助帝国,拒绝宾客而让他们服事诸侯,使天下士人退缩而不敢西进,裹足不入秦国,这就是所谓“借给敌寇武器,送给盗贼粮食”啊。 藉,动词,借。赍jī,动词,送。 2、“问告义”(即询问、告示)动词带双宾语。 古代汉语的问告义动词有“语”、“告”、“示”、“教”、“问”、“谓”等。例如: ①《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之,代词,指代颖考叔。郑庄公告诉他原因,并且告诉他自己的后悔】 ②《左传·哀公十七年》:“既入焉,而示之璧。”【之,指代己氏。卫庄公登城远望,看到己氏的妻子有一头乌黑的美发,就让人把她头发剃了,给他老婆做假发。公元前478年,卫庄公被戎州人攻击,结果逃到了己氏家里,已经进入他家里,就拿出玉璧给他看。说:只要你救我,我给你玉璧。己氏说:“我杀了你,玉璧会跑哪里去呢?”就把卫庄公杀了,把玉璧取过来】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古代汉语王力版复习重点 一、 第二册:《谏逐客书》、《报任安书》、《答李翊书》、《逍遥游》、《秋水》、《许行》、《天论》 第三册:《登大雷岸与妹书》、《哀郢》、《风赋》、《氓》、《七月》 2.复习办法: A.熟悉课文,每一句话都要会翻译,每一个字都要会解释; B.注意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被动句等; C.注意字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等; D.注意关键词语的古义、本义、特殊意义,尤其是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意义。 二、常用词部分复习要点: 1.复习范围: 第一册: (一)古今词义不同辨析例 (二)词的本义探求例 第二册 (三)引申义分析例(上) (四)引申义分析例(下) 第三册 (五)同义词辨析例 2.复习办法: A.注意每个词的本义、古义; B.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 C.注意同义、近义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通论部分复习要点: 复习通论部分的基本原则是,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记住知识的要点的同时,一定要掌握书上举出的例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尽量结合例子。 上 册 (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1.字典排列方法:A.按音序排列;B.按部首和笔画排列;C.按号码排列。 2.《康熙字典》作者,成书年代,214个部首,先注音,后释义。 3.《康熙字典》的注音方法:反切法、直音法、叶(xié)音法;掌握每种注音方法的概念。认识到“叶音法”是一种不科学的注音方法,应当批判和否定。 4.《助字辨略》的作者是(),收字()个,按()分卷,依()排列。 5.《经传释词》的作者是(),收字()个,全书分()卷,按()排列。 6.《词诠》作者是( ),其他虚词著作有裴学海的《 》,对唐以后汉语词汇进行研究的著作有张相的《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