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城集聚经济效应的发挥_对重庆大学城发展实证分析

大学城集聚经济效应的发挥_对重庆大学城发展实证分析

大学城集聚经济效应的发挥_对重庆大学城发展实证分析
大学城集聚经济效应的发挥_对重庆大学城发展实证分析

特区经济SpecialZoneEconomy2008年9月

决策参考

摘要:大学城集聚经济效应的发挥是高校、企业、政府、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发挥重庆大学城的集聚经济效应,对周边区域发挥辐射带动功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可采取“校企强强联手,重视技术市场化,区域广泛融资,地区结构优化,高素质人才助力”的途径实现。

关键词:大学城;区域经济;集聚经济

Abstract:TheaccumulativeaffectionofUniversitycityiscombinedactionresult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enterprise,thegovernment,marketplace.BringtheChongqingUniversityCityaccumulativeeconomyaf-fectionintoplay,anddriveregionaleconomiestode-velop,

andthenattaincitycountrycommondevelop-

ment'sobjectives.Ihavesomesuggestions:thecoop-erationofuniversitiesandenterprise,universities’technologytransfer,multiplefinancingmethods,Ac-celeratingtheoptimizationandupgradingofthein-dustrialstructure,talentedpeople?help.

Keywords:UniversityCity;Regionaleconomic;accu-mulativeaffection

大学城是在政府、高校、市场、社会等多种力量的参与下,使若干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某些地域集聚并达到一定规模,形成以资源共享、能力互补和产学研一体化为主要目标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有机集合体。彼此之间专业和产业的共性与互补性使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的高校和企业成功地产生了高等教育产业集群的集聚经济效应,使所在区域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核心,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重庆大学城是重庆市正在发展的西部新城的核心区域。建设重庆大学城,是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如何发挥重庆大学城的高等教育集聚经济效应,使重庆大学城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核心,对周边区域发挥辐射带动功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一、重庆大学城的经济发展现状

认清现有经济发展状况,找到经济增长点是重庆大学城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核心,发挥集聚经济效应的关键。

1.重庆大学城的宏观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近年来,大学城所属的行政区GDP总量一直以一种非常稳定的速度在增长,明显高于重庆市的平均水平。重庆市政府依托

大学城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规划了占地面积80~100平方公里的重庆西部新城,形成五大功能分区,即:20平方公里的重庆市大学城;10平方公里的第三产业服务中心和中央商务区;为大学城配套的14平方公里的西永科技产业园;15平方公里的土主现代物流园;10平方公里的旅游观光区。在不远的将来,西部新城将建设成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现代化科教新城,成为重庆市主城拓展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建设资金掣肘大学城的健康发展

建设大学城所需投资有多种筹集渠道,包括以政府投入为主、以社会投入为主、多元化投入等方式。但无论哪种投资方式,其最终的资金来源绝大多数都是银行贷款,这使得银行发放贷款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从目前的经济现实可以看出,并没有太多学校企业具备这种持续追加投资的经济实力。因此,建设资金的投入给大学城的建设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围绕大学城的建设资金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由于建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影响建设进度与质量;各投资主体由于利益冲突而引发矛盾的情况时有发生。

3.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经济快速发展

重庆大学城为政府主导型大学城,其实质是国家政府主动建设的大学科技园区,建设规划用地主要是过去沙坪坝区虎溪镇农业土地,该镇以传统农业为主,几乎无第二、三产业。自2005年大学城多所高校入驻以来,学校配套建设的图书馆、

餐饮、商店等设施尚不能完全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部分虎溪镇居民搞起了餐饮等个体经营。但总的来说,目前大学城区域的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以金融保险业、

房地产业、现代物流业、中介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管理咨询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会议展览、国际商务、旅游业、教育培训、医疗服务和社会服务等行业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还未发展起来。

4.基础设施建设还在进一步完善中

要充分发挥大学城集聚经济效应,便利的交通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目前,大学城路网体系基本形成,与主城东部连接的渝遂高速公路大学城段以及大学城环线公交车已通车,轻轨一号线、双碑隧道建设正在实施。但交通费用还比较高。

二、国外大学城的集聚经济效应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国外大学城向高等教育产业集群演变的过程中,风险资本投入、政府助力、社会网络的运用、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美

邓晶

大学城集聚经济效应的发挥

———对重庆大学城发展实证分析

(重庆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医学与社会发展中心,重庆400016)

276

国硅谷等大学城向高等教育产业集群演变的运作机制,可以为重庆大学城建设提供借鉴,使大学城区域尽快发挥集聚经济效应,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核心。国外大学城向高等教育产业集群演变,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是以下几方面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企业与高校相互投资。硅谷100多所私立专业学校都是企业投资办成的。硅谷的大学通过技术转让和社会服务获得了大量的发展资金,它们将这些资金用于购买企业的股份,定期将一部分收入投资于风险活动之中,同时在技术开发等方面向企业投资。校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第二,学科结构与企业需求动态协调。硅谷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微电子、计算机和信息产业的中心,与斯坦福大学、圣克拉拉大学、加州大学、圣荷塞大学等高校在这些领域内的学科与科研优势直接相关。硅谷内各高等院校不断改革自己的学科结构和专业结构,以适应企业对不同专业的需求。硅谷很多高校研究课题直接来源于企业,这可以使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发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方法,使高校与企业利用各自的优势共同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第三,高校和企业合作培养人才。例如硅谷众多小公司无法为其员工提供教育和培训,高校出于增加收入、提高知名度等自身利益考虑,积极为企业提供培训。为增加自身的企业知识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高校也经常请企业人员到校园进行讲学与讲座。

三、发挥重庆大学城集聚经济效应的对策建议

重庆大学城建设属于政府主导型大学城,由于带有很强的人为主观意识,其现实发展与客观规律的吻合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产业集群理论强调发挥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整合功能,主要利用自组织力量或市场力量“自下而上”地构建区域专业化分工,充分发挥区域分工的外部性,形成集聚经济效应。产业集群最突出的特点是,企业不仅可以获得交易成本、生产成本等下降带来的“内部经济”,而且企业还可以享有技术外溢等资源共享带来的“外部经济”,从而集群企业比区外企业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借鉴国内外大学城发展的经验,结合重庆大学城发展的规划定位,就如何发挥重庆大学城集聚经济效应提以下建议:

1.形成高等教育集群与高科技企业集群合作的创新型校企合作模式

传统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大都是高职院校创办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就业。高等院校创办的校企合作在我国一直没有成熟的模式。而依托大学城建设,形成的高等教育集群与高科技企业集群合作的创新型校企合作模式,更是鲜有涉足。毕竟我国的大学城建设在全国展开的时间不长,各地都还在摸索研究中。重庆大学城高校云集,科研实力雄厚,大学城配套的西永科技产业园近在咫尺,校企合作作为学校与企业的桥梁,它是企业科技创新的促进者,也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者。

创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可采取以下措施推动实现:

第一,建立高利用率的校企合作科研信息网络平台。目前已有少量的建设中的校企合作平台,但利用率不高,学校和企业尚为形成在平台上交流的习惯。针对这一现状,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比如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宣讲会,定期向院校企业发放宣传信息单。

第二,开展院校与企业的实际交流合作。例如,每年举办一次校企合作工作研讨会,总结本年度校企合作工作取得的成果,制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在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横向科研合作、创新基地建设、企业员工在职培训等多个方面进行沟通,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邀请企业界老总和技术总监到各院校讲座交流,组织教师和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实习,把合作做到具体,从实践中来寻求合作的契机。

第三,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运作机构,如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大学城的院校和科技园区的企业自愿组成。校企合作委员会设立专门的办事处,组建一支专业的管理团队,专门负责校企合作的有关事宜。

第四,政府应大力鼓励支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目前,校企合作通常是学校主动寻求企业进行合作,主要目的是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大部分企业对校企合作并不主动。鉴于此,政府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企业认识到校企合作是双赢之举。政府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对接受学生实习并支付实习报酬的企业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利用经济杠杆调动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同时,拨出专项基金,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和其他形式的专项经费支持。

因此利用创新的校企联动模式,使学校科研与企业需求动态协调,既可加快大学技术转移的步伐,又可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形成集聚经济效应。

2.重视大学技术转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高等院校作为现代社会的科研高地、人才高地,对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参与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将其生产的知识和科研成果转化为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力,进而形成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大学的技术转移后,产业能够通过应用技术成果,增加该产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关联度,加速区域产业群的演进。

重庆大学城各院校技术成果的成功转化必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产生集聚经济效应。我们至少在以下方面可以做出努力:

第一,在教育方面,要加大科研成果市场化的意识培训,让科研人员全面认识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树立技术或科研成果的市场观念,让有前途的技术与科研成果在市场中接受考验,减少学术造假与虚假宣传,培养企业重视科研成果知识产权以及树立风险投资的理念。

第二,政府在科技管理体制方面应采取可行措施。以正式文件的形式规定对研究人员付出劳动的研发成果在市场化情况下给予一定利益引诱机制。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和政策手段引导、鼓励企业对高校科技成果实行转化。例如税收上,对科技成果转化

277

2008年9月SpecialZoneEconomy特区经济

及相关服务的税率和征收采取优惠政策。在技术转化投资、技术转让中介机构制度完善方面,政府也应起到积极作用。

3.以大学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积极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

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仍然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第一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因此协调一、三产业的合理发展有利于实现大学城乃至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核心战略。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发展是在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中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变的目标是结构的高级化。兴建的大学城在城市的边缘地区,其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而大学城的建设给这些地区带来了生机。大学城集聚的人口一般都具有比较大的消费能力,拉动了这些地区的消费增长,同时也产生了对基础设施、第三产业产品和服务的巨大需求。因此,大学城的建设不仅加速了城市对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带动了周边交通、房地产、旅游、餐饮、图书销售与出版等一系列产业的迅猛发展。重庆大学城的产业结构优化中,要特别重视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以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现代物流业、中介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管理咨询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会议展览、国际商务、旅游业、教育培训、医疗服务和社会服务等行业为特征。目前,国际上最具发展前景的行业都包含在现代服务业中。发展好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使重庆大学城成为文化的中心、物流的中心、信息技术的中心、金融的中心,充分发挥集聚经济效应,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核心。

4.借大学城发展之际,利用区域融资产生的集聚效应发展区域经济

融资制度的完善促进了经济运行绩效的提高。也就是说,高效运行的金融体系与区域经济增长、消除贫困等高度相关。从理论上讲,内生于经济增长的健全融资机制与区域经济增长互为因果。融资机制的完善对区域经济增长又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首先,具有聚集和组织功能。区域融资运行机制通过多种融资手段广泛吸收区域内外的闲散资金,将其转化为投资,起到组织和调集社会闲散资金的作用,实现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其次,具有生产和促进功能。资源优化配置不仅体现在对实物资源的要素组合上,而且注重追求源于科技进步等无形资本资源的生长,充分利用科技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使社会产出中含有更多的科技要素,促进社会资源在一个更高层次和水平上实现合理配置。再次,具有扩散辐射功能。经济体系作为一个各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系统,具有较强的联动效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变动和波及其他产业引起的联动效应,将导致扩散和辐射效应的产生。

重庆大学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充分利用融资机制,广泛吸收区域内外的资金,适当引入风险投资机制,促进生产,发挥经济扩散辐射效应。风险投资机制是通过建立专业性风险投资公司,为有市场前景但融资困难的高新技术企业或创新企业家提供创业资金,参与管理和运营,帮助其迅速扩大规模,拓展市场,以期实现自身资产的增值。硅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本地风险投资机制的成和发展,美国6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中,几乎有一半集中于硅谷,风险资本为注资的企业带来技术技能、操作经验和行业接触的网络以及现金资本。广泛的资金来源定能为重庆大学城发展提供不懈的动力。

5.依靠大学城人力资本的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外部效应

人力资本投入是现代社会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因素,知识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在城市的人力资本中,受过高等教育且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所占比例,已成为城市提高综合能力的关键因素。大学城对城市人力资本集聚的外部效应就体现在它可以为城市培养、提供高素质的综合性创新人才,同时克服人力资本分散性所带来的不便并将其集聚在一起形成综合效应。

大学城首先在空间上表现为大学的集聚。大学聚集不仅仅是为了资源共享,更主要在于产生聚集效应。这种效应包括:多学科的聚集、多种知识结构人才的聚集、科学研究的聚集、教学资源的聚集、科学家思想的聚集。

重庆大学城建设机遇,带来了高等教育不同资源间的重组和优化,使各高校的有限资源在校内、校外、学校之间进行了更有效的组合与配置,推动了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同时将专业不同、思维方式各异的优秀人才都聚集到了城市内部,提供了一个更经济有效的交流平台,碰撞间便产生创意,融合后便形成高素质的创新性的综合性人才。这不仅提高了城市人力资本的质量,产生了集聚的外部效应,更活跃了城市的“思维”,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外部效应。

综上所述,在重庆大学城的建设过程中,高校、政府、社会、市场等多种力量共同参与,“校企强强联手,重视技术市场化,区域广泛融资,地区结构优化,高素质人才助力”,定能使大学城区域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发挥集聚经济效应,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雪银,罗能生.国外大学城向高等教育产业集群演变机理探讨[J].社会科学家,2007,(03).

[2]胡海建.试论国外大学城的主要类型[J].高教探索,2007,(03).

[3]张艳,曾玲,孙静.浅析我国大学城的外部正效应[J].技术与市场,2007,(09).

[4]欧雪银,罗能生.国外大学城的集聚经济效应机制分析[J].湖湘论坛,2007,(01).

[5]朱柏生.浅析区域融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J].时代金融,2007,(01).

[6]刘芬,邓宏兵,李雪平.增长极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3).[7]王志文.西方国家大学城特征及其评价指标体系[J].辽宁教育研究,2007,(06).

作者简介:邓晶(1979年-),女,汉,重庆人,重庆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医学与社会发展中心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学。

278

特区经济SpecialZoneEconomy2008年9月

论大学城引发的辐射效应 一、大学城辐射效应的形成 大学城并不是大学范围或面积的简单扩大,而是一所或若干所大学与一座城市或城镇融为一体,或者一座城市、城镇依托大学发展而成。因此,大学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的一切功能,不必事事都自己来办,既可以集中财力人力于教学科研,又能享受城市提供的便利和舒适条件。而城市依托于大学,不仅因此而获得稳定的居民、纳税对象、消费者、市场、客源,还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吸引力。 大学是集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小社会团体,是社会的缩影。大学的科研形成了与学校紧密相连的产业集群。例如与斯坦福大学形成互动的硅谷,就大学城的内涵而言已经构成了大学城。而集群效应带动的产业的繁荣进而导致日益密集的人口、扩大的就业市场和消费市场。这些类似的需求又进一步导致了配套产业,如餐饮、购物、房地产等行业的相应繁荣。最终形成了依托大学城,以大学城为核心的一种发展模式。 “大学城”是指以大学、科研机构为核心和依托,以有机联系网络(包括开放式办学、资源共享、后勤社会化等)为基础,以高校教育、研究开发与产业开发三位一体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城市区域。 当今世界上有许多举世瞩目的大学城,如英国的剑桥大学城和牛津大学城、美国的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大学城、日本的筑波大学城、意大利的波洛尼亚大学城等。由于大学城建设在城市创新体系构建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在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规划建设或已经建成了不少大学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共有20多个城市(区)已经提出或正在规划建设大学城,如南京仙林大学城,南京江宁大学城、广州大学城、深圳大学城、上海松江大学城、无锡大学城和杭州的下沙大学城等。 大学城的发展方向很明确,即主要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通过各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调整、环境整治、机制创新、政策扶持和创业投资等途径,形成一个以大学为纽带,辐射周边地区,集教育功能、产业功能和生活服务功能为一体,文化氛围浓厚、科技产业发达、服务体系完美、优秀人才汇聚、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化地域,并最终建成一个一流的大学科教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和优美的生活区。它以名牌大学为动力,能够带动并形成高品质的新型城市。建设者往往会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规划单位对大学城的总体规划和详细蓝图进行设计,因此,大学城往往有着高起点、前瞻性特点,形成了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集学校、生活区、经济园区为一体的生态小城,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大学城一般建在距离中心城区60100公里处,现代交通1个小时以内能到达的地方。它具有良好的道路和交通设施,远离城市污染,水资源丰富,供电充沛,地域广阔,地处原居住居民或旧有村落稀少的远郊。大学城的辐射效应主要表现在大学的开放性和资源的共享性。 大学城内的学校规模都较大,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教育活动和相关的科技开发为主要内容。大学城一方面吸引各地的学者和学生,另一方面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城内,逐渐建成融教育、科技、企业生产为一体的小城镇。师生从外地往返于大学,一般都能利用城市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城市为学生打工或实习提供了大量岗位,而相对低廉的工资降低了成

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大市。虽然重庆拥有比较丰富的农业资源,但是农业经济却属于该市经济薄弱的环节,为了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优势,本文从重庆农村经济现状着手,通过找出问题,提出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重庆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因为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历史环境,也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农业大市。全市所辖面积82万平方公。截止2011年,总人口3329.81万,其中农村人口2324.5,占总人口的69.8%。重庆市的经济随着直辖市的成立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得到了高速发展,截止2011年,全市GDP达到了10011.37亿元,比1997年增长了563%。 (一)重庆第一产业GDP增长情况 重庆自直辖以来,农村经济增长总体上是上升的。据统计,重庆第一产业GDP 在1997-2011这15年里,从307.21亿元增长到844.52亿元,一共增长了537.31亿元,近3倍多,而且呈现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总体看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7-2000年。在这四年里,第一产业GDP总体呈负增长。1997 年第一产业GDP产值为307.21亿元,到2000年第一产业GDP产值仅为286.1,四年间减少了21.11亿元。这段时间影响第一产业GDP负增长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受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我国的经济也受到相当大的影响,从而使得第一产业受到波及。 第二个阶段:2001-2006年。在这期间,第一产业GDP总体呈增长趋势,并且在2004年达到了26.2%的增长。但是增长幅度缓慢,2004年也只是恢复性的增长,

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文章标题: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营经济的发展.近几年各地的实践提供了有力的证明,一般民营经济发展较快的县份,[文秘网文章找 范文,到文秘网]经济增长速度也较快.然而,如何发展好县域民营经济,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很重要地就是要打好区域民营经济的“特色牌”,充分立足本地传统产业和优势资源,形成产业集聚和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局面。近年来,我们某市县按照“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的发展思路,初步形成了电工电器、食品药品两大支柱产业,以及玻璃工艺、石化管件、压力容器、棉纺织品、电子陶瓷、车辆配件等六大特色产业.但是,调查中发现,我们某市的一些特色产业多年来仍在低水平上徘徊,“膨胀”、“拉动”能力和扩张势头还没有形成,企业集中度低,形不成规模,龙头企业不多,核心竞争力不强,区域特色的块状经济还处于萌芽状态,没有形成像苏南、浙江那样的区域规模经济优势。针对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要想使某市的民营经济得到大发展,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和强势竞争力的区域块状经济,形成竞争优势,就必须努力找准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克服和解决。 一、加强调研,充分摸清民营经济在形成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应该说,近年来我们某市的民营经济发展是比较快的,也十分注重培植

和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但是在实现特色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 (一)“低、弱、散”的状况阻碍了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以我县玻璃产业发展为例,该产业起步于上个世纪年代,是从玻璃仪器加工发展壮大而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产业,特别是进入年代以来,生产企业逐步增加,外销产品不断增多,促进了该产业的加快发展.目前全县拥有玻璃及水晶工艺品生产企业多家,其中:中外合资企业家,加工点多个,从业人员余人,全县个乡镇均有玻璃制品加工企业或加工点,星罗棋布,遍及全县镇村。尽管玻璃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仍然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层次较低.在企业层次上,不少企业规模还较小,部分企业仍停留在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在产品外销上,不少企业基本都是通过国内各有关外贸口岸或香港、台湾地区的代理商间接出口,产品利润被中间商获取太多;在产品层次上,大多数产品是为国内外客商搞配套、组装产品,直接销往国内外市场的还比较少,产品档次明显低于广东、浙江、上海等地。二是管理较弱。不少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未建立或不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较乱,家族式管理问题突出。尤其是在企业财务管理、产品质量管理和生产现场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与现代公司的规范化管理要求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三是摊子较散。众多的生产加工企业缺少公司长期发展计划、产品研发规划,缺乏对产品市场的调研;缺少对公司内部和周围现有资源的有效整合,加工地点分布比较零散,集中统一管理难度较大,对企业整体形象的树立重视程度不够。 (二)同行业无序竞争影响了特色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一方面,同行

产业集聚效应与浙江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运用区位熵法对浙江省制造业的集聚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具有代表性的产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然后以化学纤维制造业为例,对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化学纤维制造业对浙江省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提升化学纤维制造业的集聚程度可以提升浙江省区域经济增长水平。 关键词: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增长;区位熵;浙江省;实证分析 一、问题提出 产业集聚这一概念最早由马歇尔(Marshall)提出,是指生产某种产品的一些同类企业,与它们配套的上下游关联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中。作为一种区域组织形式,产业集聚使得各企业之间演变成一种同时存在着竞争和合作的状况,并进一步细化了劳动分工,降低了生产成本,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升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尤其在沿海地区,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一种有效途径,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浙江省处于长江中下游经济带核心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本文对浙江省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从现有产业集聚指标出发,得出本文所选择的集聚产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然后,通过对浙江省化学纤维制造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得到相关结论。最后,对浙江省产业集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区域产业集聚程度的测度 已有文献中介绍了大量衡量地区产业集聚水平的统计指标,如行业集中度、哈莱-克依指数、赫希曼-赫佛因德指数、空间集聚指数、空间基尼系数、熵指数等。其中,区位熵是衡量产业集聚普遍采用的一种工具。 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其在衡量某一区域内各要素的空间分布状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中的作用和地位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区位熵可以测度一个地区生产结构中某个产业同全国水平比较所具有的相对优势。另外,区位熵法还具有操作简便,数据容易获取的优点。基于以上,本文运用区位熵法对浙江省各产业集聚度的情况进行分析,其计算公式为: LQ= 在上式中,i表示第i个产业,j表示第j个地区,Xij表示第j地区中i产业的产出指标,该指标可以选用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总资产、企业单位数、产品销售收入等。一般情况下,区位熵的值越大,表明专业化水平越高。若LQ 的值大于1,表明该产业在当地的专业化程度超过区域水平,属于主导产业部门。也表明该产业在当地发展迅速,拥有相对的规模优势;如果LQ的值小于1,表

综合考试 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异及集聚效应分析 --以河南省为例 研究思路:佛农(Vernon)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美国跨国公司生产与贸易的地理扩散为典型,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解释国际生产与贸易,并赋予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空间维度。基于这一理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对于空间区位的选择以及对空间环境的依赖是不同的。本文以河南省为例,根据工业所面临的竞争和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将河南省的产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等几种类型,通过计算不同类型产业在18个市的集聚情况,揭示河南省不同类型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异和变化,最后通过对这几种类型的产业集聚情况的集聚效应测度,探寻不同产业类型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研究步骤: 二、使用区位墒公式来计算河南省18个城市2003-2012年十年间三种产业类型的时空变化,反映其专业化程度及其空间分异的规律。计算公式如下: 区位熵计算公式:Q=S/P,式中,Q为区域的经济区位熵,S为该区域某产业的产值,P为该区域全部产业的总产值。 一般而言,区位熵值越大,表明专业化水平越高:区位熵>1,表明A产业在某地区专业化程度超过了总地区,属于地区专业化部门;区位熵<1:说明该地区A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低于总地区,必须从区域外输入产品;区位熵=1:表明该地区A产业专业化水平与总地 区相当,基本自给自足。 三、根据不同产业类型空间区位选择情况,分析针对河南省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以及不同集聚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

四、集聚效应的计算 CES生产函数(即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为集聚效应(以h表示)的测量提供了较为理想的理论框架。 , 这里P为某工业部门实现的利润, Q表示工业总产值, K为其某年份固定资产净值,B为产出利润弹性,C为固定资产占用的利润弹性。 当h≥1时,表明具有集聚效应, h值越高,所带来的产业集聚效应越大。当h<1时,表明整体经济或行业没有集聚效应。 具有集聚效应说明该类型的产业集聚对于促进河南省的经济增长有正向带动作用。

建设重庆大学城,是重庆市委、市政府在高校扩招、城市化加速推进以及科教兴国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下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市实施科教兴渝、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我市城市发展战略向西拓展、解决主城区高校办学用地困难、改善办学环境和条件、形成聚合效应、实现资源共享、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确保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把我市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的迫切需要,在整个重庆城市的发展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和作用。 一、重庆大学城建设规划 重庆大学城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坐落在中梁山、缙云山之间的虎溪镇和陈家桥镇,是重庆西部新城的中心区,距市中心约15公里,从沙坪坝区中心到大学城约20分钟车程。 (一)规划定位 1、规划用地面积:33平方公里,其中高校用地面积1.8万亩,其它为基础设施和开发用地。 2、规划居住人口:重庆大学城所在地区将形成总人口达50万人的重庆西部新城,其中入住高校师生、家属及其他社会服务人员30万人。 3、规划理念:现代化、生态化、园林化、网络化。 4、定位标准:西部领先、国内一流。 5、建成目标:教育城、文明城、人才城、科技城、生态城。 6、独具特色:(1)打造校园建设的五个一体化,即: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教学资源一体化,后勤生活资源一体化,文化娱乐体育等校区公共设施一体化,信息通讯系统一体化。(2)将以大学城为中心的西部新城建设形成五大功能集聚区:一是入驻高校所集聚形成的高等教育集聚区;二是形成包括铁路物流枢纽站、高速公路、城市路网及轨道交通在内的交通功能集聚区;三是建设成为重庆主城区继观音桥、南坪、三角碑、杨家坪之后的第五个商务集聚区;四是建设成为产学研结合的研发基地、高科技产业集聚区;五是建设成为生态旅游、休闲娱乐集聚区。 7、管理运行模式:资源共享、教师互聘、课程互选、学分互认、信息互通。 (二)入驻高校 重庆大学城规划入驻高校13所,即:重庆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警官职业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运动技术学院、第三军医大学、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三)计划总投资

重庆市各区(县)经济发展实力的比较研究 杨成 50110202706 摘要: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重庆市的经济发展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速度,经济发展成就令人瞩目。但是各区、县间的经济发展实力仍然存在明显差异,因此为了更准确定位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实力,并制定应地适宜的经济发展战略,平衡并加快重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必要对重庆市各区(县)的经济实力进行评价。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重庆市39个区(县)的经济发展实力进行科学的分类、比较和研究。研究结果将重庆市39个区(县)划分为经济发展实力雄厚、经济发展实力较强、经济发展实力薄弱四类地区,并为提升各类地区的经济发展实力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发展实力;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比较研究 一、引言 重庆市自直辖以来,凭借长江“黄金水道”之便,依托丰富的资源,大幅度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项经济指标都比直辖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速度和水平在全国各大主要省市中都处于领先,但跟北京、上海、天津相比,重庆仍处于“直辖市初级阶段”,差距较为明显,并且其所辖的区(县)经济发展实力和发展水平也是有很大差异。各区(县)的经济发展实力不仅反映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实力,而且也决定了重庆市作为一个整体在区域经济中的相对地位。自2000年国家统计局进行全国百强县排名活动以来,对各地区经济发展实力的研究内容丰富、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因此,为了促进重庆市区(县)经济的持续、平衡、平稳、较快发展,同时提升重庆市整体经济水平和经济实力,对全市各区(县)经济发展实力进行科学的比较、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差距和不足,对于制定符合科学发展的、适合全市各区(县)实际状况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区域经济发展实力概述 (一)区域经济发展实力的概念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内涵的研究,由于兴起的比较晚,理论界至今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它是一个决定经济发展状况的时间概念和地区概念。冒小栋和李燕辉认为,经济发展和实力是指一个地区在某一时期所体现出来的经济发展全貌,综合反映给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志刚则认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实力,不仅要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还应考察各区域经济对上一级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大小。高辉灵认为,区域经济发展实力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范围中,影响并决定经济发展全局的能力。笔者认为,应该定义为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所有硬件和软件的总和。

我国网络货币的发展与政策研究 摘要:随着网络货币规模的迅速膨胀,人们开始忧虑这种新生事物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人民币是否会因此而受到冲击?相关部门对它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是否应该对其采取措施?本文首先通过大量实例的考察,对我国网络货币进行了定义与类型划分;其次在经济学理论基础上,分析了网络货币在当前以及未来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网络货币;货币职能;经济影响 Abstract:With increasing of the scale of the network currency in China, people start to consider how influence this kind of newly emerging things will have to our life? Whether the Renminbi could therefore be under the impingement? What attitude the relative departments should have towards it? And what policies should be take? In order to answer those questions, the paper firstly, through studying massive cases, gives the definition to our country s network currency, and divides them into three types; Secondly, based on the economics theor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nece, broughted by the network currency, on realistic economy in current years and in the future; Finally,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proposals to the

大学城的集聚效应分析 [摘要]大学城能够迅速集聚人才和各类资金。教育、科研、产业实现自然对接,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原动力。本文采用超越成本函数来分析南昌大学城的集聚效应,得出南昌大学城对南昌市发展具有集聚效应,据此对南昌大学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大学城;集聚效应;超越成本函数 中国的高等教育正步入大众化、产业化发展阶段,随着高校扩招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引发了中国的大学城建设热潮。据不完全统计,自从2000年9月东方大学城在河北省廊坊市“开城”以来,迄今为止全国各地出现了60多座大学城。这次大学城建设热潮无疑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难得机遇,也必定会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对现代城市形态的转型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以南昌大学城为例,探讨大学城的集聚效应。从而为确定与南昌市发展相匹配的大学城提出建议。 1南昌大学城的形成与历史沿革 根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确定的“在昌东、昌北,依托现有院校,就近逐步扩大,建设规划统一、功能分区、资源共享的两个大学区”的总体要求,南昌市从2002年开始启动高校新园区建设。目前,南昌市已建设了昌东、昌北两个大学城。其中昌东瑶湖园区为15平方公里,昌北前湖园区为25平方公里。进入昌东园区的有五所高校:江西师范大学、南昌水专水电高等专科学校、民办蓝天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省机械职工大学、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进入昌北园区的有五所高校: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南昌科技大学(筹)、江西医学院、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10所院校共投入700亿元,占地面积1.556万亩,建筑面积约500万平方米。另外,还有江西省外语外贸职院、江西省轻工学校、江西省电视大学、江西省医药学校等几所院校已进入园区。红角洲片区是红谷滩新区三大片区中面积最大的一块,根据总体规划,红角洲片区定位为融文教、体育、旅游、高档住宅综合区,区内布置了高校园区、国际体育中心、商务中心和高档住宅区。目前,南昌大学和南昌航空大学已入驻红角洲高校园区,分别征地3000亩和2200亩建设新校区,已于2003年9月正式迁入新校区。5年的时间里红角洲高校园区就形成了8万人的规模。为策应红角洲高校园区建设,新区管委会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引入香港保集集团和广东联泰集团投资建设区内基础设施工程,与区内建设了两条主干道,一条为环绕高校园区的学府大道,全长6.4公里,宽60米,两侧各20米的绿化带,投资1.5亿元人民

重庆市支柱产业成型和发展 摘要:重庆市是中国最大(人口最多)、最年轻(直辖10年)、经济最落后(与京、津、沪相比),同时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潜力最大的直辖市。西部大开发战略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标志,就在于重庆能否实现跨越式的超常规高速健康发展。研究或制订重庆市的发展战略,必须坚持两个务必:一是务必要跳出重庆看重庆,把重庆的发展思路放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大环境中去比较定位,切忌封建落后的行政或地域割据心态;二是务必要打破“城、乡”界限看城乡,统筹考虑城乡的产业发展战略和积极培育国际比较优势,切忌愚昧的行业、产业或“城、乡”保护心态。只要重庆能够真正明白自身所拥有的优势和劣势,找准实现超速健康发展的切入点,同时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那么重庆市在未来的10-20年中领跑全中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社会、经济、民生等方面的科学、可持续、健康发展速度,将必然从梦想变为现实(就像80年代的珠江三角洲和90年代的长江三角洲那样)。下面简单论述一下本人对重庆整体发展战略的一些思考、看法和建议。 一、区位优势概论 从沿海、沿边的角度来看,重庆的确谈不上有什么区位优势;从第一产业的角度来看,重庆也没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缺乏大宗农牧业支柱产业);从能源、交通、工业、服务业等基础产业方面来看,重庆的区位优势也不突出。但从现实情况来看,重庆市除了没有海洋产业外,几乎所有的产业项目都能够在重庆找到适当的发展空间。 由于重庆市山多地少的自然条件,粮、棉、油、畜、禽、渔、果、林等产业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没有什么比较优势可言。因此,绝对不能把解决重庆三农问题的希望,不切实际的寄托在依靠重庆本地资源发展“三高”农业方面。只有全力恢复和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永久保持山城及周遍地区的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才是重庆市最大的资源、财富和吸引力之所在。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东施效颦”心态乃是制订重庆发展战略的大忌,低水平模仿和重复建设现象,是拖累重庆市过去以及直辖最初几年经济发展水平的最重要原因。 二、产业格局分析 常常被宏观经济学家和某些政府官员们所津津乐道的一、二、三产业在地方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其实对指导制订科学合理的地方经济发展战略意义并不太大。不同的地区必然有不同的一、二、三产业比重,强求形成某个所谓合理的产业比重,肯定会引导地方经济走上歧途。 重庆市的产业门类比较齐全,但优势并不突出,几乎没有哪个行业能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什么都能搞、什么都搞不大,是重庆市各类产业和企业的典型特征。问题出现在企业,但责任和根源肯定在政府。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关注的只有某个行业的世界前几强,至少也是国内前几强,所谓的地区领先早已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重庆经济的最大不足就是缺乏龙头产业和航母型企业,虽然造成这种结局并非那一个人的过失,但现实状况的确就是如此。 面对这样一个无法否认的严酷现实,我们不能不承认:重庆这些年经济的相对高速发展,其实首先是得益于三峡工程的带动和大量基本建设投资的拉动,其

2012年第2期总第212期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 【区域经济】 城市聚集效应的经济学分析 ———以西安市为例 梁 闽 (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摘 要]聚集效应是影响城市化进程主要的经济规律之一,从经济学的视角来探讨城市聚集机制中的 双重乘数效应, 以西安市城市聚集经济的发展为例,揭示西安市城市聚集效应过程中的问题,指出强化城市聚集效应对中心城市发展所带来的重要意义, 并结合西安市在关中—天水经济区中的经济核心地位,强调了增强西安市的城市自生发展能力,强化其城市聚集效应可以引领、带动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聚集效应;双重乘数效应;西安市 [中图分类号]F299.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2-0110-03一、引言 空间集聚使城市经济具有显著的聚集经济效应,是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聚集经济的形成来源于分工与专业化、 规模经济、外部经济和市场效率的提高(吕玉印,2000)。基于以上四个方面来研究城市与聚集经济内在联系的经济理论最早可追溯至以韦伯为代表的新古典区位理论,之后是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区位理论, 两者将研究的重点都放在了城市聚集经济的微观机制上。而以佩鲁为代表的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则从宏观层面上将城市聚集和区域发展的非均衡联系起来, 认为城市化是地区不平衡增长的结果。我国学者冯云廷(2001)从城市化经济的现象角度研究了个体城市聚集过程及其聚集后产生的效应。虽然他们的研究视角各不相同,但都提高了聚集经济在城市发展中的理论地位。聚集经济效应制约并决定着城市的发展、壮大,对城市经济的增长有着明显的影响。我国目前基本进入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因此城市聚集效应的研究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二、城市聚集过程中的乘数效应 城市聚集的动力源于不同空间上存在的比较优势所形成的经济势能差,在由“比较优势利益—功能互补利益—机会选择利益” 共同构成的动力机制下,存在利益关系的经济个体便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导致人口、资源等要素的实际流动。支撑城市发展的全部要素在三种动力机制作用下相互间发生作用是通过双重乘数效应实现的。 (一)第一层次乘数效应———由“聚集”作用导致城市“成长”的机理 第一层次乘数效应的机理是聚集作用于成长,表现为工业的经济增长推动城市第三产业的相应发展。这一层次的乘数效应开始是由始发性的工业推动的,工业生产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先是为城市化提供了相应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如交通运输设备、现代电力系统和能源系统等,由此带来了人口、资源、企业和市场等诸多方面的 集聚并产生乘数效应。始发性的工业围绕主导部门逐渐发展成为城市的主导工业(如钢铁、 机械、电力、石化等资本密集型产业),由于产业间的连锁效应大,导致产业在空间集聚范围上迅速扩大, 从而加剧了资本、人力等生产要素的积累,剩余劳动力也开始从农村向城市大量转移,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增长,城市规模也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大。这一层次乘数效应的实质是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 其作用过程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工业项目和数量的扩张,还在于流入城市内的再度创造的异质生产力能否与原有生产力形成同质交融, 通过这种相互融合变异质的要素为同质要素,即实现异质要素同质化。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这一层次的乘数效应是通过个体与厂商的理性经济行为将城市的形成与规模内生化,从而把工业化与城市化联系了起来。 (二)第二层次乘数效应———由“成长”引致城市成长并进一步引发 “聚集”的机理聚集效应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综合经济现象,它既涉及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又同产业经济中的组织结构有关。空间经济理论认为,城市成长过程就是经济质的流动和累积过程, 这在空间上表现为城市聚集规模进一步扩张,并使得城市投资环境和内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分工得以进一步深化, 深化和精细的分工使得区域内产业和部门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进而就为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新思想的产生以及创新人才的培养等提供了环境,继而使得创新活动在城市域内有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创新活动深化和逐渐扩展到相关产业链条的过程中又进一步推动了城市自身的发展。所以第二层次的乘数效应中的城市成长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产业的成长(如第三产业中信息产业的加快增长),由于不同产业之间特有的关联效应和产业本身的聚集效应, 使得密切联系的产业部门在空间分布上通过产业链条表现为明显的集中趋势(如图1所示)。 三、城市聚集效应的举例分析— ——以西安市为例011

应用

集聚效应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如产业的集聚效应,最典型的例子当数美国 Club中关于演讲技巧的资料并不仅此

读并回复了这份IBM的资料,它就有可能进入点击和回复排行榜,同时在论坛资料排列中处于比较靠前的位置,然后就容易被更多的人发现并阅读回复,自然在排行榜中的位置就会更加显著,然后又吸引了更多的读者和回复,在这种正反馈作用的不断强化之下,就出现了我们前面所描述的结果,这份资料获得了比同类资料更多的关注率,甚至连跟贴评论也一块跟着沾光了。反过来,如果一开始的几个人是阅读并回复了李开复博士的资料,那么可能获得高关注率的就不是来自IBM而是来自微软。 原因 知识管理中集聚效应产生的原因是多样的,而且在不同的知识管理活动中,也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在类似于AMT Club这样的知识社区中,就存在着多种促成集聚效应的因素。首先就是资料的排序,无论使用哪种知识社区软件,知识资料都是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存储并显示给知识社区成员的,排在前面的内容肯定可以更容易地为大家看到和关注,很多软件可以让社区成员自己定义显示顺序,如回复靠前或者是发表时间靠前等等,但是大多数访问者会使用系统的缺省排序,也就是说大多数人会使用相同的显示顺序,这就给产生集聚效应创造了条件。其次是知识社区的资料推荐和索引,如新贴一览,精华资料,首页推荐,知识地图,电子杂志,搜索排序等,通过这许多不同方式的组合,可以使特定的资料更容易让更多的人看到并且关注,通过这种关注又进一步强化了其地位,并获得更为有利的位置,形成正反馈效应。比如,在新贴一览中受到较多关注的知识可以成为精华,而受到大家欢迎的精华又可以获得首页推荐,让每个访问者在一进入社区就看到,这种不断强化的优势就会其集聚很多人的关注。第三种因素是知识社区的各种排行榜,比如点击率排行榜,回复排行榜等等,前面IBM的例子我们已经对此有了分析。虽然存在多种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并且所起的作用也和知识社区成员的习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同样以知识社区为例,如果大家都习惯直接进入社区讨论或者寻找资料,不太关注社区的索引或者排行榜,那么资料的排序就会成为产生集聚效应的最主要因素,后两者不起作用;反过来,如果更多的人习惯通过知识地图,索引,排行榜来找自己需要的知识和资料,那么后两者就会起到更大的作用,而排序不起作用。在实际操作的知识社区中,组织成员的习惯是多样化的,因此集聚效应就成为了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我们的例子中,就是回复靠前的排序和回复排行榜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优势 集聚效应的存在,使得知识系统的管理者对知识的共享和传播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成为可能。管理者可以研究多数组织成员的习惯,然后利用集聚效应拓展特定知识在组织内传播和共享的深度和广度,这些知识可能是在一段时间内需要组织成员都尽快了解的,也可以是推广知识管理系统本身的,比如如何使用知识管理系统的工具,或者是希望更多的人能深入讨论并有可能产生创新的。在知识社区中,如果需要社区成员对某项知识进行深入的讨论,

重庆大学城商业调查报告 第一部分重庆大学城概况 1、重庆大学城区位 重庆大学城位于沙坪坝区虎溪镇和 陈家桥镇,地处中梁山脉与缙云山 脉之间,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 人口50万左右,建设总投资约300 亿元,是西部新城率先启动的第一 个功能片区,以教育科研为主,是 重庆市重要科教文化基础设施项目 和重点工程。按照“五城”(教育 城、科技城、人才城、文明城、生态城)、“四化”(现代化、国际化、网络化、生态化)的理念打造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大学城。 2、重庆大学城院校规模及人口 自2005年大学城开城以来,已有7所高校先后投入使用,目前入驻学生达到8万人,到2015年,14所高校全部建成,师生规模25万人。

3、区域交通 目前,重庆大学城已经形成了一横五纵的交通线路,区 域交通配套建设已基本完成。此外,规划中的地铁一号 线和双碑隧道已经动工,预计将在2012建成,届时, 将大大缩减大学城与主城其他区域的距离。 4、周边产业 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是重庆市政府为优化和提升全市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规划建设的电子信息产业专业化园区,是重庆市“十一五”期间实施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基地。园区总规划面积约30平方公里,其中产业区20平方公里,配套服务区(西部新城的城市中心区)10平方公里。产业区由芯片制造园、封装测试园、软件园、应用产品园、科技创新区和生活配套区组成。目前,IBM、惠普、方正等世界500强企业已经入驻西永微电产业园。按规划,到2015年,西永微电园将实现再造一个重庆工业的目标。园区产业人口也将达到8万人。 小结 大学城所在的西永组团是重庆市六大城市副中心之一,也是沙坪坝区未来房地产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重庆大学城和西永微电园将产生带来的消费人群,拉动区域内的商品房住宅和商业的需求。同时,轨道交通和配套的逐步完善,将增加西永组团的辐射范围。 ——第一部分完——

重庆各区县详解,让你了解一个真正的省级城市重庆 鸭梨山大 云雾浓,山刚烈,水柔情——千里为重,广大为庆,兼收并蓄,是为重庆。 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 而直辖市重庆是指重庆全境,五大国家中心城市重庆是指重庆都市圈。 老重庆是指重庆直辖前的部分,称“九区十二县”,大致是现在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部分除涪陵区。 当今的重庆市,地方比较大,情况比较复杂。重庆是个典型的组团型城市和平原城市的布局有所区别,一小时经济圈和两翼的差别明显,主城区在一小时经济圈中又最富,主城区中各区间也有差异。下面就为大家细细讲来。 以下是根据【2012年重庆各区县人均GDP排名】来依次排序,人均GDP并不能代表综合实力,笔者只是以此排序而已。 邓公主政重庆时主持修建的重庆人民大礼堂镇楼! NO.25 垫江县 人均GDP:24084元 GDP总量:168.8亿元 户籍人口:94万人 常住人口:70.1万人 城镇常住人口:26.24 万人 城市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 城镇化率:37.66% 旅游资源:华夏牡丹花海、乐天花谷、油菜花大观园、楠竹山景区、迎凤湖度假村(湿地公园在建中)、东印茶山、湖岛之乡、明月山风景区、宝鼎山、迎凤湖 垫江,地处重庆中部,“上接巴渝之雄,下引蘷巫之胜”,距重庆主城区120公里。有千年古县、牡丹故里、巴国粮仓之誉。 垫江县在经济上属于重庆比较落后的地区,人均GDP不及全国人均GDP38354元的三分之二,也没有一个响当当的支柱产业支撑其经济。不过老百姓的生活不能用GDP来衡量,垫江是个非常宜居的地方,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好吃的、好玩的样样齐全,物价也低廉。垫江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2012年垫江GDP名义增速14.48%远高于全国水平。而今年港企在垫投资7亿元建钟表产业园,山城手表将重出江湖。 NO.22 綦江区 人均GDP:26645元 GDP总量:286.67亿元 户籍人口:122万人 常住人口:107.59万人 城镇常住人口:56.26万人

重庆与上海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直辖以来,重庆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6年—2002年,重庆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增幅比同期全国水平高1.3个百分点。然而,重庆经济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并未缩小,在西部也不具有明显优势。2000年以来,重庆经济一直排在全国的23位、西部的第5位左右。重庆经济能否赶上东部发达地区的水平及其制约因素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文以重庆和上海相比较,对重庆经济发展的前景做简要分析。 一、重庆与上海的经济差距 1949年—2001年,上海的国内生产总值由20.28亿元增长到4950.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52年间增长了126.6倍,平均每年增长9.8%。重庆的国内生产总值由13.89亿元增长到174 9.77亿元,增长32倍,平均每年增长7.0%。由于上海经济的初始水平高于重庆,而且其经济增长速度也比重庆高,因此,重庆经济与上海经济的差距越拉越大。 从经济总量看,1949年重庆与上海国内生产总值之差为6.39亿元,重庆经济总量相当于上海的68.5%;到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差距扩大到205.49亿元,重庆经济总量为上海的24.7%;到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前的1991年,重庆和上海的这一差距进一步扩大到553.96亿元,重庆为上海的38.0%;2001年,重庆与上海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差为3201.01亿元,重庆是上海的35.3%。 从经济增长速度看,在1949年—2001年期间,上海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比同期重庆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高2.8个百分点。分时期看,1949年—1960年期间,上海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比重庆高13.1个百分点;1961年—1978年期间,上海比重庆仅高0.6个百分点;而在1979—199 1年间,重庆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比上海高1.1个百分点;1992年—2001年期间,上海比重庆高1.3个百分点。 从经济增长过程看,上海用了10时间使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从100亿元到1000 亿元用了33年时间,从1000亿元到2000亿元用了3年时间,从2000亿元到5000亿元用了7年时间。而重庆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亿元耗时33年,从100亿元到1000亿元耗时13年,从1000亿元达到2000亿元用时8年;预计从2000亿元到5000亿元需10年左右。2002年重庆国内生产总值为1971.10亿元,大致相当于上海1994年的水平,重庆10年后才能达到上海现在的水平,从静态角度看,重庆经济比上海经济至少落后10年。 二、沪渝经济差距扩大的原因 重庆与上海经济起点的差距并不大,但在经过了较长时期的发展后,经济差距不断扩大,可见,初始水平的差异并不是差距扩大的最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地区间经济水平趋同是地区经济结构趋同的结果,因此,重庆经济与东部经济的差距很可能是经济结构上的差距。 (一)三次产业结构差距 从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情况来看,在1949—2001年期间,上海的三次产业结构由

(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产业政策 重庆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产业政策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与产业组织政策。一是重庆市政府政府通过采取制定和执行有利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产业政策的方式对经济活动加以干预,将各产业、各种产品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作为确定产业发展优先序列的重要参考,鼓励质量效益型、资源节约型和对环境无害或有益的产业(包括环保产业)的发展,同时严格限制乃至禁止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产业的发展,取消对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扶持和保护,大力支持环保产业,并把其列入优先发展领域。 (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区域政策 极为不平衡的区域发展模式以及造成的大量贫困人口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重庆市拥有14个国家级贫困县,多年来,重庆市政府把消除贫困和缩差共富作为区域政策的重要目标。一是通过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产业政策,加大对三峡库区、武陵山区等贫困地区的资源开发和产业支持力度,加大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的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在区域协调发展上取得了重要成效;二是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政策。重庆市各级政府一直把区域资源优势和环境容量作为生产力空间布局的重要参考指标,在三峡库区、武陵山区等生态脆弱地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低碳型资源加工业等特色优势产业,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三是区域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政策,重庆市出台了对主要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方针、规划方案及实施措施做出安排,包括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土壤盐渍化及工业污染的综合治理与防治政策。 (三)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投资政策 经济发展是由一连串的投资项目的实施而实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要求既要促进经济增长,又要保护和维持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环境资源基础,而这些都离不开必要的资金投入。重庆市合理的投资政策主要从三个方面体现: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大对关系到经济增长、人类生活与健康和环境资源保护的重大领域或项目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通过财政投入和政府担保的形式鼓励银行信贷资金加大投入;二是在投资主体方面,在存在着大量的非市场效益,难以运用市场机制调节的公益性项目,如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治理,重庆市各级政府充分

2012年6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June2012 第11期总第261期Inner M o ngo lia Science T echnolo gy&Economy N o.11T o tal N o.261内蒙古集聚经济效应实证分析 岳媛媛,姚凤桐 (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8) 摘 要:文章通过比较Segal模型和新模型,实证分析了城市集聚效应因素与内蒙古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扩展模型分析了城市集聚效应和区域集聚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劳动力规模每翻一番,生产率就提高约7.74%;内蒙古的城市集聚效应不如其区域集聚效应明显。 关键词:内蒙古;集聚效应;区域经济;计量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7(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2)11—0037—02 聚集经济理论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70年代前,出现了许多研究成果(韦伯1929,科斯1937,Ho over1948),涉及城市区位论、增长极理论和中心——边缘理论等(勒施1940,F.P er-roux1955,弗里德曼1966)。集聚效应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Cat herine J. M orriso n Paul和Siegel1999,M art in和Ot t a-viano2001,Gilles Durant on和Diego P ug a2003),涉及利用生产函数、工资函数、Seg al模型和Carlino模型等估计不同部门的、城市的和区域的集聚弹性(David Seg al1976,Carlino1982,Keit h Head和T hierry M ayer2002,Marius Brulhart和Rolf T r aeg er2004,谢叙礻韦2006,P ierre-Philippe Combes和Gilles Duranto n等2007,陈迅2008)。 目前,关于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较为分散,且关注点不同,对集聚效应的研究并不多见。此外,多数学者运用的测量模型较为古老,而笔者借鉴了国外较新的模型对城市集聚效应进行测量。 1 计量模型的选择 1.1 城市集聚效应的模型选择 1.1.1 Seg al模型。文章参照Seg al模型[1]选用了C -D生产函数: Y=A gK L (1)其中:Y为产出,A为常数项,K为资本投入,L 为劳动投入, 、 分别为K、L的产出弹性。 模型中 + =1,即内部技术规模报酬不变。g 为希克斯中性集聚效应转换因子,函数形式为: g=BL A (2) 其中:B为常数项,0< <1,表示生产率水平随就业人数的增加而上升,但其上升的幅度呈下降趋势。将(2)代入(1),方程变为: Y/L=A BL (K/L) 在方程两边取对数得Seg al模型: ln(Y/L)it=c+ lnL it+ ln(K/L)it (t=1、2、…、T,i=1、2、…、N) 对于Y,笔者采用CPI进行调整,用1987年的价格作为基期。采用永续盘存法来计算每年的固定资产存量,即:K t=(1- )K t-1+I t( 为折旧率,I为新增投资)。折旧率一般选取9.6%[2],以1987年作为基期来计算初始资本,因此假设基期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即为初始资本。 1.1.2 新模型。如果某地区所有企业面临着相同的利率,那么,在生产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下,生产函数可以转化为工资对该地区特征变量的函数,而集聚效应的研究就集中于某一地区的特征变量对该地区生产率的影响,因此选用工资为因变量可以更精确地测量集聚效应的大小[3]。在研究内蒙古的集聚效应时,笔者认为内蒙古的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是相似的,因此上述模型中的假定也同样适用于本文的研究,所以文章选取lnW it= + lnE it+ it作为新模型[4]的形式。从业人数E it衡量了一个地区就业人口的聚集程度。平均工资W it指一定区域内的城镇就业职工全部合法劳动所得的平均值。这两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某个地区社会发展程度和劳动生产率水平。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物质产出会增加,工人的工资也会相应地提高。 1.2 区域集聚效应的模型选择——扩展模型 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区域性的板块经济,也就是区域内城市和城市之间的联系与协作,使整个区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在更大范围内发挥集聚效应。因此,笔者在新模型中加入了市场潜力(m ar ket pot ential)[5]这个解释变量,以此来测量区域的集聚效应。 其表达式为NM P j=∑i ij i Y i,其中 ij=d ij , i Y i表示地区i代表性工业的支出。 i Y i可以被各地区的就业人员密度所代替,表达的也是同一个概念[3],因此本文也采用相似的方法,用各地区从业人员数量来代替 i Y i。d ij衡量了两个地区i和j之间的距离,使用goo gleear th软件得出各城市的经纬度,再通过经纬度计算任意两个城市间的距离(如:呼和浩特市位于111°44′39.26″E,40°50′38.20″N;包头市位于109°50′13.03″E,40°38′58.14″N;通过经纬度计算的两市间的距离为162.057km)。先前的研究表明 的值接近于-1,因此 ij即约为两地区距离之间的倒数,即1/d ij。故其表达式变为: M j=∑i(1/d ij)E i(i、j=1、2、…、N且i≠j) ? 37 ? 收稿日期:2012-03-28 作者简介:岳媛媛(1987-),女,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理论与政策。 通讯作者:姚凤桐(1966-),男,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