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 试题及答案教学教材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 试题及答案教学教材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 试题及答案教学教材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 试题及答案教学教材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试

题及答案

3套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答案

Zzh整理

一、填空选择题(30分)

1.刀具后角是指。

2.衡量切削变形的方法有两种,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增加、减少)。

3.精车铸铁时应选用(YG3、YT10、YG8);粗车钢时,应选用(YT5、

YG6、YT30)。

4.当进给量增加时,切削力(增加、减少),切削温度(增加、减少)。5.粗磨时,应选择(软、硬)砂轮,精磨时应选择(紧密、疏松)组织砂轮。6.合理的刀具耐用度包括与两种。

7.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比焊接车刀(好,差),粗加工孔时,应选择(拉刀、麻花钻)刀具。

8.机床型号由与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其中符号C代表(车床、钻床)。

9.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范成运动、附加运动)传动链。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成形运动、辅助运动)。

10.进行精加工时,应选择(水溶液,切削油),为改善切削加工性,对高碳钢材料应进行(退火,淬火)处理。

11.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一致引起的定位误差称(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误差,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可以不考虑(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误差。

12.机床制造误差是属于(系统、随机)误差,一般工艺能力系数C p应不低于(二级、三级)。

13.在常用三种夹紧机构中,增力特性最好的是机构,动作最快的是

机构。

14.一个浮动支承可以消除(0、1、2)个自由度,一个长的v型块可消除(3,4,5)个自由度。

15.工艺过程是指

二、外圆车刀切削部分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绘图表示外圆车刀的六个基本

角度。(8分)

三、简述切削变形的变化规律,积屑瘤对变形有什么影响?(8分)

四、CA6140车床主传动系统如下所示,试列出正向转动时主传动路线及计算

出最高转速与最低转速。(8分)

五、什么叫刚度?机床刚度曲线有什么特点?(8分)

六、加工下述零件,以B面定位,加工表面A,保证尺寸10+0.2mm,试画出尺寸链并求出工序尺寸L及公差。(8分)

七、在一圆环形工件上铣键槽,用心轴定位,要求保证尺寸34.8-0.16mm ,试计算定位误差并分析这种定位是否可行。(8分)

°

八、试制定图示零件(单件小批生产)的工艺路线。(12分)

°

九、在六角自动车床上加工一批1803.008

.0φ+-mm 滚子,用抽样检验并计算得到全部工件的平均尺寸为Φ17.979mm ,均方根偏差为0.04mm ,求尺寸分散范围与废品率。

参考答案

一.

1.后刀面与切削平面间的夹角。 2. 变形系数与滑移系数,减少

3.YG3,YT5

4.增加,增加 5. 软,紧密 6.Tc,Tp 7. 好,麻花钻

8.字母,数字,车床 9.附加运动,成型运动 10. 切削油,退火11.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 12. 系统,二级 13. 螺旋,圆偏心14.1,4 15. 用机械加工方法直接改变原材料或毛坯的形状、尺寸和性能,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过程。

二.

外圆车刀的切削部分结构由前刀面、后刀面、付后刀面、主切削刃、付切削刃与刀尖组成。

六个基本角度是:r o、αo、kr、kr’、λs、αo’

三.

变形规律:r o↑,Λh↓;Vc↑,Λh↓;f↑, Λh↓; HB↑, Λh↓

积屑瘤高度Hb↑,引起刀具前角增加,使Λh↓

四.

最高转速约1400r/min,最低转速约10r/min

五.

刚度是指切削力在加工表面法向分力,Fr与法向的变形Y的比值。

机床刚度曲线特点:刚度曲线不是直线;加载与卸载曲线不重合;载荷去除后,变形恢复不到起点。

六.

2201.0

L=mm

七.

Δ

定=0.022mm,定位装置可行。

八.

工序1:粗车各外圆、端面、Φ60圆孔;精车Φ200外圆与端面,精镗Φ60孔;精车Φ96外圆、端面B与端面C(车床)

工序2:插槽(插床)

工序3:钻6-Φ20孔(钻床)

工序4:去毛刺(钳工台)

九.

尺寸分散范围:17.859-18.099mm

废品率: 17.3%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试题2)

一、填空选择题(30分)

1.工序是指

2.剪切角增大,表明切削变形(增大,减少);当切削速度提高时,切削变形(增大,减少)。

3.当高速切削时,宜选用(高速钢,硬质合金)刀具;粗车钢时,应选用(YT5、YG6、YT30)。

4.CA6140车床可加工、、、等四种螺纹。

5.不经修配与调整即能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称为(互换法、选配法)。

6.当主偏角增大时,刀具耐用度(增加,减少),当切削温度提高时,耐用度(增加、减少)。

7.在四种车刀中,转位车刀的切削性能(最好,最差);粗磨时应选择(硬,软)砂轮。

8.机床的基本参数包括、、。

9.滚齿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称(成形运动、辅助运动)。滚斜齿与滚直齿的区别在于多了一条(范成运动、附加运动)传动链。

10.衡量已加工表面质量的指标有

11.定位基准面和定位元件制造误差引起的定位误差称(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误差,工件以平面定位时,可以不考虑(基准不重合、基准位置)误差。12.测量误差是属于(系统、随机)误差,对误差影响最大的方向称方向。

13.夹紧力的方向应与切削力方向(相同,相反),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该(靠近,远离)工件加工表面。

14.辅助支承可以消除(0、1、2)个自由度,限制同一自由度的定位称(完全定位、过定位)。

15.磨削加工时,应选择(乳化液,切削油),为改善切削加工性,对不锈钢进行(退火,淬火)处理。

二、端面车刀的切削部分的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绘图表示表示端面车刀的

六个基本角度。(8分)

三、 金属切削过程的本质是什么?如何减少金属切削变形?(8分) 四、 列出切削英制螺纹的运动方程式,并写出CA6140车床进给箱中增倍变

速组的四种传动比。(8分)

五、 加工下述零件,要求保证孔的尺寸B =30+0.2,试画出尺寸链,并求工序

尺寸L 。(8分)

六、磨一批d =12

016.0043

.0φ--mm 销轴,工件尺寸呈正态分布,工件的平均尺寸X =

11.974,均方根偏差σ=0.005,请分析改工序的加工质量。如何加以改进。(8分)

七、滚斜齿时需要多少种运动?列出每条运动链的首末端元件及计算位移。(8分)

八、制订下述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具体条件:45钢,圆料ф70,单件生产。(12分)

九.在一杆状形工件铣键槽,要求保证尺寸50-0.2mm与34.8-0.16mm,设计该工件的定位方案,并进行定位误差分析。(10分)

参考答案

一.

1.一个工人在一台机床上对一个(或多个)零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2.减少,减少 3.硬质合金,YT5 4.公制,英制,模数和径节

5.互换性 6.减少,减少 7.最好,软

最全机械设计基础完整版.doc

答题: 1、此机构运动简图中无复合铰链、1局部自由度、1个虚约束。此机构中有6个自由杆件,8个低副,1个高副。自由度F=3n-2PL-Ph=3*6-2*8-1=1 2、此机构中编号1~9,活动构件数n=9,滚子与杆3联接有局部自由度,滚子不计入活动构件数,.B、C、 D、G、H、I、6个回转副(低副),复合铰链J,2个回转副(低副),A、K,各有1个回转副+1个移动副,此两处共4个低副,低副总数PL =6+2+4 =12,.两齿轮齿合处E,有1个高副,滚子与凸轮联接处F,有1个高副,高副总数PH =1+1=2. 自由度F =3n -2PL -PH =3*9-2*12-2=1 3、此机构有6个自由杆件,在C点有1个复合铰链,有1个虚约束、9个低副,没有高副。自由度 F=3n-2PL=3*5-2*7=1

答题: 1、不具有急回特性,其极位夹角为零,即曲柄和连杆重合的两个位置的夹角为0 2、(1)有急回特性,因为AB可以等速圆周运动,C块做正、反行程的往复运动,且极位夹角不为0°。 (2)当C块向右运动时,AB杆应做等速顺时针圆周运动,C块加速运动;压力角趋向0°,有效分力处于加大过程,驱动力与曲柄转向相反。所以,曲柄的转向错误。 3、(1)AB杆是最短杆,即Lab+Lbc(50mm)≤Lad(30mm)+Lcd(35mm),Lab最大值为15mm. (2)AD杆是最短杆,以AB杆做最长杆,即Lab+Lad(30mm)≤Lbc(50mm)+Lcd(35mm),Lab最大值为55mm. (3)满足杆长和条件下的双摇杆机构,机架应为最短杆的对边杆,显然与题设要求不符,故只能考虑不满足杆长和条件下的双摇杆机构,此时应满足条件: Lab<30mm且Lab+45>30+35即20mm<Lab<30mm

机械设计基础A学习指南工业1212

《机械设计基础A》课程学习指南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工业工程专业12级本科学生使用 任课教师:李乃根 说明:为配合学生《机械设计基础A》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积极主动、有的放矢 地进行学习,在学习指南中对本课程基本情况、性质、任务、教材和多媒体课件 的处理、学习参考书、考核要求及各章基本要求、重点、难点等均做了较详细地 说明。同时,对每一章节还配备了若干有代表性的自测练习题,便于学生自己检 查对其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基本情况、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 总学时:64学时,课堂教学60学时,实验4学时。 先修课: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图等。 《机械设计基础A》是机类、近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作为一门主干基础课程,它在整个教学流程中起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作用。本课程主要研究组成机械的一些常用机构、机械传动装置、通用零、部件等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基本的设计理论和方法。 主要任务: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机械、了解机械,并掌握分析机械、设计机械的基本方法。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构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初步具有分析和设计零、部件的能力;强调能比较、能选择、能设计的基本能力的培养;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和新的技术学科建立基础。 二、教材处理及多媒体课件说明 教材处理: 选用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高校机械工程规划教材、朱东华等主编的《机械设计基础》。本教材系统、完整、新颖和适用。但由于教材内容多,而计划学时有限,所以教学任务非常繁重。对此,应该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做到抓住重点、难点,放手简单、次要的内容(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学),淡化理论演绎、简化公式推导,使学生掌握其共性规律和基本方法。真正做到将问题由“繁”变“简”,将课本由“厚”变“薄”。 多媒体课件: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机械设计基础适合用多媒体教学。该课件综合了图、文、声、像、二维图形、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手段,经科学、合理的重组、整合、加工,构筑了一种虚拟实际场景的教学氛围。对学生开阔视野、扩展思路、增强工程实践意识以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应该提醒的是,学生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学习时,不能将注意力只集中在丰富多彩的课件画面上,而忽视对课程内容的关注和理解;课堂学习中,由于信息量较大,课堂进度较快,应注意对重要内容作记录,并在课下及时复习和总结。 三、学习参考用书 可选用高等学校机械设计系列教材: 《机械设计基础》(杨可桢程光蕴主编); 《机械原理》(孙桓主编), 《机械设计》(濮良贵主编), 《机械设计基础学习指导书》(程光蕴主编) 四、关于考试的说明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考核成绩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课外作业(未完成作业者不得参加期末考试) 20 % ●实验(未完成规定实验者不得参加期末考试) 10 % ●期末考试70 %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A卷教学教材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A 卷

2013年陕西省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招生专业课考试试题试题名称:机械设计基础(A卷)第 1 页,共 6 页 一、单项选择题(含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连杆机构中,机构无急回运动特性。 A、曲柄摇杆 B、偏置曲柄滑块 C、摆动导杆 D、对心曲柄滑块 2.在凸轮机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中,具有刚性冲击的是运动规律。 A.等速 B.等加速等减速 C.简谐 D.等加速等减速和简谐3.下列间歇运动机构中,机构的转角在工作中可调。 A.棘轮 B.槽轮 C.凸轮式间歇D.不完全齿齿轮 4.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在预期的寿命内保证带不发生。 A.打滑 B.打滑和疲劳断裂 C.弹性滑动 D.弹性滑动和疲劳断5.链传动设计中,对于高速重载传动,既要传动平稳,又要满足承载能力要求,则宜选择。 A.小节距单排链 B.小节距多排链 C.大节距单排链 D.大节距多排链 6.可实现两相交轴之间传动的齿轮机构是机构。 A.圆柱直齿轮 B.圆柱斜齿轮 C.锥齿轮 D.蜗杆蜗轮 7.下列对渐开线齿廓啮合特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渐开线齿廓能实现定比传动,使传动平稳、准确

B.渐开线齿廓间的正压力方向在传动中保持不变,也使传动平稳 C.由于制造与安装误差、轴承磨损等引起中心距变化时,渐开线齿轮的瞬时传动比仍保持不变,因而具有可分性 D.渐开线齿廓间为纯滚动,因而摩擦磨损小 8.与直齿轮传动相比,斜齿轮传动的四个特点中,不完全正确的是。 A.轮齿逐渐进入啮合,逐渐退出啮合,传动平稳,噪声小 B.重合度大,不仅使传动平稳,且承载能力高 C.结构紧凑,尺寸小,通过改变螺旋角可配凑中心距 D.工作时会产生轴向力,对传动有利 9.在闭式齿轮传动设计中,计算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是为了避免失效。 A.轮齿折断 B.齿面点蚀 C.齿面磨损 D.齿面胶合 10.数控机床之所以采用滚动螺旋传动,是因为它比滑动螺旋。 A.自锁性好 B.制造容易,成本低 C.效率高、精度高、寿命长 D.结构简单 11.在机床、汽车等机器的齿轮变速箱中,滑移齿轮与轴之间应采用联接。 A.普通平键和半圆键 B.楔键和切向键 C.导向平键、滑键或花键D.花键 12.在滑动轴承中,最理想的工作状态(即摩擦最小)是处在状态。 A.干摩擦 B.边界摩擦 C.混合摩擦 D.液体摩擦 13.装有斜齿轮(或蜗杆、蜗轮、锥齿轮、螺杆等)的轴,若两支点的轴承完全相同,则不宜选择轴承。 A.深沟球 B.角接触球 C.圆锥滚子 D.圆柱滚子轴承(一套圈无挡边)

机械设计基础,第六版习题答案

1-1至1-4解机构运动简图如下图所示。 图题1-1解图图题1-2解图 图题1-3解图图题1-4解图 题 2-3 见图。 题 2-7 解 : 作图步骤如下(见图): ( 1 )求,;并确定比例尺。 ( 2 )作,顶角,。 ( 3 )作的外接圆,则圆周上任一点都可能成为曲柄中心。 ( 4 )作一水平线,于相距,交圆周于点。 ( 5 )由图量得,。解得: 曲柄长度: 连杆长度: 题 2-7图 3-1解 图题3-1解图 如图所示,以O为圆心作圆并与导路相切,此即为偏距圆。过B点作偏距圆的下切线,此线为 凸轮与从动件在B点接触时,导路的方向线。推程运动角如图所示。

3-2解 图题3-2解图 如图所示,以O为圆心作圆并与导路相切,此即为偏距圆。过D点作偏距圆的下切线,此线为 凸轮与从动件在D点接触时,导路的方向线。凸轮与从动件在D点接触时的压力角如图所示。 4-1解分度圆直径 齿顶高 齿根高 顶隙 中心距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基圆直径 齿距 齿厚、齿槽宽 4-11解因 螺旋角 端面模数 端面压力角

当量齿数 分度圆直径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4-12解(1)若采用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则标准中心距应 说明采用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时,实际中心距大于标准中心距,齿轮传动有齿侧间隙,传动不 连续、传动精度低,产生振动和噪声。 ( 2)采用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时,因 螺旋角 分度圆直径 节圆与分度圆重合, 4-15答:一对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两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必须分别相等,即 、。 一对斜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两齿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螺旋角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外啮合),即、、。 一对直齿圆锥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两齿轮的大端模数和压力角分别相等,即、。 5-1解:蜗轮 2和蜗轮3的转向如图粗箭头所示,即和。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稿(原)

一、课程的性质、作用和目标 1.课程的性质、作用 根据教育部16号文《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以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增强职业能力为宗旨,培养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和办学特色确定《机械设计基础》在数控技术专业中的性质与作用。 我校数控技术专业每届有170人左右学生,就业领域主要面向制造业。其主要就业岗位(群)是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工艺规程编制与实施;相近就业岗位(群)是生产管理等。机械设计基础是数控专业必修的一门主干职业基础课,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上述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先修职业基础课程为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工程力学、金属材料与成型工艺,并进行了金工实习,后续课程有机械制造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等职业技术课程。对学生完成整个专业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学生获得职业基础能力的桥梁与纽带。 2.课程目标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与通用零件的基本原理、性能特点、使用、维护的基础知识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具备选用、维护和改造简单传动装置及零部件的初步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与严谨的工作作风。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目标: (1)熟悉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组成及其特点,掌握常用机构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2)熟悉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特点,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选用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具有对机构分析、设计的初步能力。 (4)学会查用图表、标准、规范和手册等技术资料。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改造简单机械和简单传动装置的初步能力。 3.设计课程目标的依据 (1)教材特点 根据教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历年来的教学改革经验,选定的文字教材是: 《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陈立德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该书依据高职高专教育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并吸取第二版在教学实践中所取得的经验修订而成的。教材突出使用性与针对性,培养工程实践能力,采用最新的国家标准。对学生加深课程内容的认识、自主学习、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具有较好的系统性、完整性。 主要参考书: 1.《机械设计基础》黄劲枝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2.《机械设计基础》丘季清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2)本课程与实践的关系(放在前)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做实际工作,参与设备的论证、预研制、改造或维修的工作,也难免做设计一类的工作,接触到各式各样的运动机构或各种通用零、部件,课程的学习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课时分配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第11章

11-1 解1)由公式可知: 轮齿的工作应力不变,则则,若,该齿轮传动能传递的功率 11-2解由公式 可知,由抗疲劳点蚀允许的最大扭矩有关系: 设提高后的转矩和许用应力分别为、 当转速不变时,转矩和功率可提高 69%。 11-3解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应分别验算其接触强度和弯曲强度。( 1)许用应力查教材表 11-1小齿轮45钢调质硬度:210~230HBS取220HBS;大齿轮ZG270-500正火硬度:140~170HBS,取155HBS。 查教材图 11-7, 查教材图 11-10 , 查教材表 11-4取, 故: ( 2)验算接触强度,验算公式为:

其中:小齿轮转矩 载荷系数查教材表11-3得齿宽 中心距齿数比 则: 、,能满足接触强度。 ( 3)验算弯曲强度,验算公式: 其中:齿形系数:查教材图 11-9得、 则: 满足弯曲强度。 11-4解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损,目前的设计方法是按弯曲强度设计,并将许用应力降低以弥补磨损对齿轮的影响。 ( 1)许用弯曲应力查教材表11-1小齿轮45钢调质硬度:210~230HBS取220HBS;大齿轮 45钢正火硬度:170~210HBS,取190HBS。查教材图11-10得 ,

查教材表 11-4 ,并将许用应用降低30% ( 2)其弯曲强度设计公式: 其中:小齿轮转矩 载荷系数查教材表11-3得取齿宽系数 齿数,取齿数比 齿形系数查教材图 11-9得、 因 故将代入设计公式 因此 取模数中心距 齿宽 11-5解硬齿面闭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折断,设计方法是按弯曲强度设计,并验算其齿面接触强度。

机械设计基础之word版

第1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概述 1.一些基本概念: 1)什么是机构 定义见教材P1 也可以这么定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组合叫机构。 2)什么是构件:组成运动链的物体之间可以作“刚性连接”,即没有相对运动的连接,可以认为它们是一个物体,叫做运动链的“构件”。组成构件的每一物体叫做“零件”。 3)运动链:由相互接触来限制相对运动的物体配合称为“运动链”,也可称为“运动副”—见教材P6。 5)构件的分类:见教材P9 (1)固定构件(机架) (2)原动件(主动件) (3)从动件 (4)构件分类的特点:见教材P9 1.1 运动副及其分类(P6) 1. 低副:图1-2、1-3 低副有转动副和移动副两类。 2. 高副:图1-4 3. 空间运动副:图1-5 1.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1. 作平面运动的的自由构件,具有沿X轴和Y轴两个移动的自由度和一个绕垂直于平面XOY 轴的转动自由度。即一个作平面运动的构件具有三个自由度。也即要用三个独立参数才能决定其在平面上的位置。 什么是自由度:构件能进行独立运动的方向或坐标。 2.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式1-1(P11) 1)约束:构件独立运动受到限制叫约束。 约束条件:限制构件一个独立运动称为一个约束条件。 2)约束条件与运动副: 教材P10~11 (1)转动副:(例图1-2) 一个自由度,约束条件2个 (2)移动副:(例图1-3) 一个自由度,约束条件2个 (2)高副:(例图1-4b) 两个自由度,约束条件1个 (3)高副:(例图1-4C) 两个自由度(转、移);约束条件1个。例1-3 图1-8b 例图1-10:两个自由度—从动件位置不能确定 例图1-11:一个自由度,两个原动件—运动干涉 例图1-12:0个自由度,机构不运动 结论: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教材P12

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版)(作者:韩玉成)课程标准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性质:理论/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代码:304312005 开课学期:2 教学时数:64 学分:4 制订人:韩玉成完成时间:2018-1-17 一、课程标准的制订依据 本课程标准依据机械类各专业标准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在机械类各专业课程体系中,本课程是专业主干核心课程之一,属于岗位核心能力训练层次,也可作为专业群内其它专业的核心课或选修课。本课程是基于机械类产品的设计、开发、改造,以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基础知识课程,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有关课程、标准和规范等知识进行机械设计的初步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四、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能围绕工程实例,采用“教、学、做”三位一体化的方式,把理论教学所获得基本机械工程设计理论基础知识应用于实训教学中,使学生不仅有较高的理论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有较高的工程实践技能。 1.专业能力 (1)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具有设计通用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 (2)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2.社会能力 (1)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 (2)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的综合实践能力; (3)团队合作及协作能力;

(4)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5)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和自我推介的能力。 3.方法能力 (1)具备各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2)具备创新设计能力; (3)具备获取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4)具备工程实践能力。 五、课程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 表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情景 六、课程教学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学习指南

教学日历 《机械设计基础》(80 学时)课程学习指南 一、基本情况 1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英文译名:MACHINE DESIGN BASIS 2 、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机械设计基础》,宋宝玉主编,哈工大出版社出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王连明主编,哈工大出版社。 《机械设计作业指导》,陈铁鸣、王连明主编,哈工大教材科。 《机械基础实验教材》,哈工大教材科 3 、教学时数80 学时(讲课:68 学时、习题课:2 学时、实验10 学时) 4 、考核方式及记分办法:平时作业10 分 实验10 分 随堂测试10 分 期末考试70 分 二、作业与实验 1、每章后的习题与作业 各主要章的课后习题作业有: 第一章:P3 :1-1 题。 第二章:P48~49 :2-14 ,2-24 ( a )(c),2-25 题。 第三章:P67 :3-10 ,3-12 ,3-15 题。 第四章:P83 :4-9 题。 第五章:P103 :5-9 题。 第六章:P136 :6-12 ,6-13 ,6-14 ,6-15 题。 第七章:P149 :7-9 ,7-10 题。 第八章:P160~161 :8-5 ,8-10 题。 第九章:P170 :9-4 题。 第十章:P194 :10-13 ,10-14 ,10-15 题。

第十一章:P211~212 :11-5 ,11-9 ,11-11 题。 第十二章:P230 :12-1 ,12-4 ,12-5 题。 第十三章:P247 :13-5 题。 第十四章:P256 :14-4 题。 第十五章:P267 :15-1 题。 2、设计性大作业 ? 平面四杆机构设计 ? 盘形凸轮机构设计 ? 齿轮传动设计 ? 螺旋起重器设计 ? 轴系部件设计 共五个设计性大作业,每个大作业都包括设计图纸一张和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3、实验 ①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2h ); ②齿轮范成实验(2h ); ③带传动实验(2h ); ④轴承部件拆装测绘实验(4h ); 每个实验项目都有实验指导书。 实验报告要用学校统一印制的封面和实验报告纸书写,并装订成册。 ` 三、各章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重点与难点(按教学日历顺序) 第一章绪论(1h) 内容及基本要求: ? 掌握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 掌握机械的组成。 第二章机械设计概论(9h) 内容及基本要求: 1)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一般过程。 2) 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3 )了解互换性的基本概念及作用,公差、偏差、配合的基本概念及选用原则,误差、精度的基本概念。 4 )掌握尺寸公差与配合的选用与标注。 5 )掌握表面粗糙度的选用与标注。 6) 掌握形位公差的选用与标注。 7 )掌握有关机构组成中的构件、运动副、运动链及机构等概念,掌握机械运动简图的绘制。 8 )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和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9 ) 掌握速度瞬心在机构分析中的应用。 10 )了解现代设计方法 重点与难点: 钢的热处理方法及应用;各种公差、粗糙度的选用;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4h) 内容及基本要求: 1 )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压力角、传动角、死点位置等概念。 2 )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T,错误F) 1. 构件是机械中独立制造的单元。() 2. 能实现确定的相对运动,又能做有用功或完成能量形式转换的机械称为机器。() 3. 机构是由构件组成的,构件是机构中每个作整体相对运动的单元体。() 4. 所有构件一定都是由两个以上零件组成的。() 二、单项选择题 1. 如图所示,内燃机连杆中的连杆体1是()。 A 机构 B 零件 C 部件 D 构件 2. 一部机器一般由原动机、传动部分、工作机及控制部分组成, 本课程主要研究()。 A 原动机 B 传动部分 C 工作机 D 控制部分 三、填空题 1. 构件是机械的运动单元体,零件是机械的______单元体。 2. 机械是______和______的总称。 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T,错误F) 1. F 2. T 3. T 4. F 二、单项选择题 1. B 2. B 三、填空题 1. 制造 2. 机构机器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一、判断题(正确T,错误F) 1. 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为低副。() 2. 机械运动简图是用来表示机械结构的简单图形。() 3. 两构件用平面低副联接时相对自由度为1。() 4. 将构件用运动副联接成具有确定运动的机构的条件是自由度数为1。() 5. 运动副是两构件之间具有相对运动的联接。() 6. 对独立运动所加的限制称为约束。() 7. 由于虚约束在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应将其去掉,故设计机构时应尽量避免出现虚约束() 8. 在一个确定运动的机构中,计算自由度时主动件只能有一个。() 二、单项选择题 1. 两构件通过()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A 面 B 点或线 C 点或面 D 面或线 2. 一般情况下,门与门框之间存在两个铰链,这属于()。 A 复合铰链 B 局部自由度 C 虚约束 D 机构自由度 3. 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其自由度数等于()数。 A 1 B 从动件 C 主动件 D 0 4. 所谓机架是指()的构件。 A 相对地面固定 B 运动规律确定 C 绝对运动为零 D 作为描述其他构件运动的参考坐标点 5. 两构件组成运动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两构件()。 A 相对转动或相对移动 B 都是运动副 C 相对运动恒定不变 D 直接接触且保持一定的相对运动 三、填空题 1. 机构是由若干构件以_______________相联接,并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组合体。 2. 两构件通过______或______接触组成的运动副为高副。 3. m个构件组成同轴复合铰链时具有______个回转副。 四、简答题 1. 何为平面机构? 2. 试述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的含义?为什么在实际机构中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常会出现? 3. 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并判断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1)(2)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编写格式

备注:该模板仅供参考,不一致之处请以教材或设计手册为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指导手册) 设计题目: 学院 系 专业 设计者: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安徽工业大学

目录 目录 (1) 1.设计任务书 (2) 2.电动机的选择计算 (3) 3.传动装置高、低速轴的转速、转矩与效率计算······························· 4.传动皮带和齿轮零件的设计计算·········································· 5.轴的设计计算··························································· 6.滚动轴承的选择与寿命计算··············································· 7.键联接的选择和验算····················································· 8.联轴器的选择···························································参考文献·································································

1.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16开复印) 课程设计题目:胶带运输机的传动装置设计 课程设计内容:单级圆柱直齿轮减速器 设计题号: 姓名:学号: 已知条件(见分配给每个学号的数据表): 1输送带工作拉力F= kN; 2输送带工作速度:V= m/s; (允许输送带速度误差为±5%); 3滚筒直径D= mm; 4滚筒效率ηw=0.96(包括滚筒轴承的效率损失) 工作条件:见下表; 设计工作量: ①减速器装配图一张(A1号图幅,绘三视图。注意图面布置,使其饱满均匀。 技术特性、技术条件、标题拦书写必须规范);(参考手册P250图19-4和P265图19-16,不同1斜齿轮变直齿轮,2轴承为深沟球轴承,3自己计算尺寸,主要检查齿轮中心矩 a、总体尺寸、配合尺寸、明细表对应)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与测量技术》 后续课程:《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常见机构、常见机械传动、通用零部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初步具备简单机械的设计能力及使用维护能力,为今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等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奠定了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对培养模具专业学生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课程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本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机械及设计相关理论和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初步的机械设计技能和机械使用维护技能。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本课程涉及大量的机械原理分析、运动分析、力学分析等,课程理论性强,知识点多,设计理论和计算公式抽象繁杂,教者难教,学者难学。同时,该课程又与工程实际联系密切,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因此,本课程教学适合采用项目化教学法,以项目为导向,本着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将课程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有机地融入到工程实例和设计实训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提高学习效率,并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教学项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课程的教学理念是,本着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以

项目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 四、课程设计 本课程依据我院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本着“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并力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将本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将本课程内容归纳为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两个大模块,分别为18学时和36学时。两个大模块又根据专业知识的相对独立性划分为若干个子模块,一共为14个教学单元。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习机械相关基本知识和基本的设计理论,使学生能够运用机械基本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基本的工程实际问题,如通用零部件、常见机构的选用、设计及维护。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着重针对性和实用性,并力求系统性和完整性,大量删减那些抽象难懂又不实用的东西,并尽量简化公式推导,甚至可以省略公式推导,重点放在对常见机械结构的认识及应用相关设计理论和公式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教学实施方面,本课程本着“以学生为本,精讲多练,培养能力”的原则,实施项目化教学,通过4—5个与牛头刨床相关的教学项目的实施,完成机械原理模块教学内容的讲授;通过开展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项目,完成机械零件模块教学内容的讲授。 五、课程的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各种通用零部件、常见机构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的选用、设计方法和使用、维护基本知识,具备基本的机械运动分析能力、简单机械设计能力和一定的机械使用维护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 (1)熟悉常见机构的基本类型、结构组成、传动特性,掌握基本的分析设计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解答(1-5)..

机械设计基础教材习题参考解答 (第一章~第五章) 2012.8

目录 第1章机械设计概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2章机械零件尺寸的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平面机构自由度___________ 4第4章平面连杆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5章凸轮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第1章机械设计概论 思考题和练习题 1-1举例说明什么是新型设计、继承设计和变型设计。 解:新型设计通常人们指应用成熟的科学技术或经过实验证明是可行的新技术,设计过去没有过的新型机械,如:新型机械手、动车、扑翼飞机、电动汽车等; 继承设计通常指人们根据使用经验和技术发展对已有的机械进行设计更新,以提高其性能、降低其制造成本或减少其运用费用,如:大众系列汽车、大家电产品等。 变型设计通常指人们为适应新的需要对已有的机械作部分的修改或增删而发展出不同于标准型的变型产品,如:。各种工程机械、农田作业机械等。 1-2解:评价产品的优劣的指标有哪些? 解:产品的性能、产品的 1-3机械零件常用的材料有哪些?为零件选材时应考虑哪些主要要求? 解:制造机械零件的材料目前用得最多的是金属材料,其又分为钢铁材料和非铁材料(如铜、铝及其合金等);其次是非金属材料(如工程塑料、橡胶、玻璃、皮革、纸板、木材及纤维制品等)和复合材料(如纤维增强塑料、金属陶瓷等)。 从各种各样的材料中选择出合用的材料是一项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的工作,通常应考虑下面的原则: 1)载荷的大小和性质,应力的大小、性质及其分布状况 2)零件的工作条件 3)零件的尺寸及质量 4)经济性 1-4解:机械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解:机械设计的内容包括:构思和方案设计、强度分析、材料的选择、结构设计等。 机械设计的步骤:明确设计任务,总体设计,技术设计,样机试制等。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 船舶与海洋工程2013级1班第3组 组长:xxx 组员:xxx xxx xxx 二〇一五年六月二十七日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单级蜗轮蜗杆减速器 学院: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一班学生姓名: xxx 指导老师: xxx 设计时间: 2015-6-27

重庆交通大学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2013级船舶与海洋工程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1. 设计任务 设计某船舶锚传动系统中的蜗杆减速器及相关传动。 2. 传动系统参考方案(见下图) 锚链输送机由电动机驱动。电动机1通过联轴器2将动力传入单级蜗杆减速器3,再通过联轴器4,将动力传至输送锚机滚筒5,带动锚链6工作。 锚链输送机传动系统简图 1——电动机;2——联轴器;3——单级蜗杆减速器; 4——联轴器;5——锚机滚筒;6——锚链 3. 原始数据 设锚链最大有效拉力为F(N)=3000 N,锚链工作速度为v= m/s,锚链滚筒直径为d=280 mm。 4. 工作条件 锚传动减速器在常温下连续工作、单向运动;空载起动,工作时有中等冲击;锚链工 作速度v的允许误差为5%;单班制(每班工作8h),要求减速器设计寿命8年,大修期为3年,小批量生产;三相交流电源的电压为380/220V。 5. 每个学生拟完成以下内容 (1)减速器装配图1张(A1号或A0号图纸)。 (2)零件工作图2~3张(如齿轮、轴或蜗杆等)。 (3)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约6000~8000字)。

目录 1、运动学和动力学的计算 0 2、传动件的设计计算 (3) 3、蜗杆副上作用力的计算 (7) 4、减速器箱体的主要结构尺寸 (8) 5、蜗杆轴的设计计算 (9) 6 、键连接的设计 (13) 7、轴及键连接校核计算 (13) 8、滚动轴承的寿命校核 (16) 9、低速轴的设计与计算 (17) 10、键连接的设计 (20) 11、润滑油的选择 (20) 12、附件设计 (21) 13、减速器附件的选择 (22) 参考文献: (24)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教材

机械设计基础 实验报告 专业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

20年月曰

实验一、机构学(现场课)实验二、齿轮参数测定 实验三、零件设计(现场课)实验四、减速器拆装

渐开线齿轮参数测定及啮合传动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 测定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参数; (1) 通过测量公法线长度确定模数 m 和压力角〉: (2) 通过测量齿顶圆直径d a 和齿根圆直径d f ,确定齿顶高系数h a *和顶隙系 数c* ; (3) 通过标准齿轮公法线长度与实测公法线长度的比较,判断齿轮的变位类 型,并计算变位系数X ,确定齿轮是否根切; 2. 观察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过程,测定重合度。 3. 确定变位齿轮的传动类型 、实验仪结构及实验原理 1. 实验仪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仪结构图 齿轮轴1、2固定在台板上,其中心距为 100土 0.027mm,齿轮1的轴颈上可 分别安装2#、3#、5#、6#实验齿轮,齿轮2的轴颈上可分别安装1#、4#实验齿轮, 1#齿轮可分别与2#、3#齿轮啮合,4#齿轮可分别与5#、6#齿轮啮合,共组成四对不 同的齿轮传动。实验仪还配有4块有机玻璃制的透明面板,面板相当于齿轮箱体的 一部分,面板上刻有齿顶圆、基圆、啮合线等,两孔同时安装在齿轮轴 1、2的轴 颈上。面板I 和面板II 分别用于齿轮1?2和齿轮1?3两对啮合传动,面板III 和 面板IV 分别用于齿轮4?5和齿轮4?6两对啮合传动。 2.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参数测定原理 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参数有五个:z 、m 、〉、h a *、c*,其中m 、〉、h a *、c*均 有机玻璃面板 齿轮轴2 齿轮轴1 E0U + Q.027

机械设计基础(80学时)课程学习指南

教学日历 《机械设计基础》( 80 学时)课程学习指南 一、基本情况 1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英文译名: MACHINE DESIGN BASIS 2 、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机械设计基础》,宋宝玉主编,哈工大出版社出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王连明主编,哈工大出版社。 《机械设计作业指导》,陈铁鸣、王连明主编,哈工大教材科。 《机械基础实验教材》,哈工大教材科 3 、教学时数 80 学时(讲课: 68 学时、习题课: 2 学时、实验 10 学时) 4 、考核方式及记分办法:平时作业 10 分 实验 10 分 随堂测试 10 分 期末考试 70 分 二、作业与实验 1、每章后的习题与作业 各主要章的课后习题作业有: 第一章: P3 : 1-1 题。 第二章: P48~49 : 2-14 , 2-24 ( a ) (c),2-25 题。 第三章: P67 : 3-10 , 3-12 , 3-15 题。 第四章: P83 : 4-9 题。 第五章: P103 : 5-9 题。 第六章: P136 : 6-12 , 6-13 , 6-14 , 6-15 题。 第七章: P149 : 7-9 , 7-10 题。 第八章: P160~161 : 8-5 , 8-10 题。 第九章: P170 : 9-4 题。 第十章: P194 : 10-13 , 10-14 , 10-15 题。 第十一章: P211~212 : 11-5 , 11-9 , 11-11 题。 第十二章: P230 : 12-1 , 12-4 , 12-5 题。 第十三章: P247 : 13-5 题。 第十四章: P256 : 14-4 题。 第十五章: P267 : 15-1 题。 2、设计性大作业 ?平面四杆机构设计 ?盘形凸轮机构设计 ?齿轮传动设计 ?螺旋起重器设计 ?轴系部件设计 共五个设计性大作业,每个大作业都包括设计图纸一张和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3、实验 ①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 2h ); ②齿轮范成实验( 2h );

机械设计》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本节是《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从以下四方面加以分析: 1、地位作用:本节以曲柄摇杆机构为例阐述了平面四杆机构的三大特性:急回特性、压力角传动角和死点,它是分析其它四杆机构的基础,对于生产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所以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本小节需2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为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 知识目标: 1、掌握急回特性、行程速度变化系数的概念。 2、掌握急回特性产生的条件及应用。 能力目标: 1、能进行行程速度变化系数的简单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归纳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协作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使他们在探索事 物本质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2、培养学生对本课程和本专业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在走 上工作岗位之后,都能成为爱岗敬业的专业技术人员。 3、重点与难点 急回特性产生的条件对于指导生产实践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把它定为教学重点。而急回特性产生的原因相对学生的基础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把它定为教学难点。 4、教材处理: 本着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原则,我对教材做如下处理 (1)通过直观演示的方法,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步步深入,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得到急回特性的产生原因。 (2)通过提出行程速度变化系数这一概念,使急回特性产生的条件简单易懂。 二、教法设计: 主要采用动画演示和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探究验证——归纳总结——实践应用等环节,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三、学法指导: 1、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善于思考,协作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取旧知——积极思维——实验探究——构建新知——巩固深化的学法。 四、教学过程: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部分。 教学过程: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设计基础教材技师

(机械制造行业)机械设计基础教材技师

机械设计概述 第一节本课程的性质和研究对象 一、课程概述 机械设计是根据社会需求所提出的机械设计任务,综合应用当代各种先进技术成果,运用各种适用的设计方法,设计出满足使用要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外形美观、综合性能好,并能集中反映先进生产力的产品;也可能是在原有的机械设备基础上作局部改进,以优化结构,增大机械的工作能力,提高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等,这些都是机械设计范畴应该考虑的问题。机械设计是一门综合的技术,是一项复杂、细致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涉及许多方面,要设计出合格的产品,必须兼顾众多因素。下面简述几个与机械设计有关的基本问题。 1、机械设计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使用要求——具有可靠稳定的工作性能,达到设计要求。使用要求包括功能要求和可靠性要求。 经济要求——要达到机器本身成本低,用该机器生产的产品成本也要低。 外观要求——保证人身安全,操作方便、省力。 此外还有:噪音、起重、运输、卫生、防腐蚀、防冻等方面的要求。 二、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1、零件的失效形式 失效——零件失去设计时指定的效能称为零件失效。 失效和破坏不是一回事,失效并不等于破坏,也就是说有些零件理论上是失效了,如齿轮的齿面点蚀、胶合、磨损等失效形式出现后,零件还可以工作,只不过是工作的状况不如原来的好,可能会出现噪声等。一般情况下零件破坏后就不能再工作了,也可以说破坏是绝对的失效,如齿轮的轮齿折断是失效,也是破坏。

2、常见的零件失效形式有:强度失效、刚度失效、磨损、失稳和其他。具体的失效形式有 ①整体断裂;②过大的残余变形;③零件表面破坏(腐蚀、磨损、接触疲劳)。失效尤以腐蚀、磨损、疲劳破坏为主(有资料介绍再1378项机械零件的失效中,腐蚀、磨损、疲劳破坏占73.88%断裂仅占4.79%)。 三、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学习方法 1、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员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设计能力,并获得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熟悉常用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特点,掌握通用机构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2)熟悉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及其特点,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选用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对机构分析设计和零件设计计算的能力,并具有运用机械设计手册、图册及标准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的技能,设计简单机械和简单传动装置的能力。 2、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本课程是从理论性、系统性很强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向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过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此,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多观察、细思考、勤练习、常总结。观察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机械,熟悉典型结构,增强感性认识;思考明晰本课程的基本概念,注意各种知识的联系,融会贯通;勤练基本技能,提高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及时总结、消化掌握课程内容,归纳学到的各种技术方法。特别应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四、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任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机电系09数控技术 设计人:彭通文胡勇马建航刘道涛指导老师:李荣 贵州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2010年12月27日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1) 二、传动方案的拟定及说明 (4) 三、电动机的选择 (4) 四、传动装置的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的计算 (5) 五、传动件齿轮的设计及计算 (7) 六、轴的设计计算及说明 (10) 七、键联接的选择及校核计算及连轴器的选择 (19) 八、减速器润滑与密封的选择 (23) 九、减速箱体的结构及附件设计 (23) 十、设计小结 (25) 十一、参考资料目录 (26)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一通用电动绞车传动装置中的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总体布置简图 1—电动机2—带制动轮联轴器3—圆柱齿轮减速器 4—轴承5—开式齿轮6—卷筒7—钢丝绳 一.工作情况: 载荷有轻微震动。 二.原始数据 输送带拉力F/N :1300 输送带速度r/(m/s) :0.6 滚筒直径D(mm ) :350 带速度允许误差(%):5 使用年限(年):8 工作制度(班/日):3 三.设计内容 1.电动机的选择与运动参数计算; 2.斜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3.轴的设计 4.滚动轴承的选择 5.键和连轴器的选择与校核; 6.装配图、零件图的绘制 7.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 四.设计任务 1.减速器总装配图一张 2.齿轮、轴零件图各一张 3.设计说明书一份 五.设计进度 1.第一阶段:总体计算和传动件参数计算 2.第二阶段:齿轮与轴系零件的设计 3.第三阶段:轴、轴承、联轴器、键的校核及草图绘制 4.第四阶段:装配图、零件图的绘制及计算说明书的编写 二.传动方案的拟定及说明 由题目所知传动机构类型为:圆柱齿轮减速器。故只要对本传动机构进行分析论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