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级通信工程师,综合知识重点

初级通信工程师,综合知识重点

初级通信工程师,综合知识重点
初级通信工程师,综合知识重点

初级通信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三)

初级通信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三) 真题及答案 1.为顺应通信技术发展趋势,我国电信核心网已全面实现(C)。 A.模拟化 B.移动化 C.数字化 D.无线化 2.科技工作者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遵循的道德准则是(D)。 A.热爱专业,忠于职责 B.勤奋求知,严谨治学 C.实事求是,追求真理 D.谦虚谨慎,尊重他人 3.电信的“八字”服务方针,反映了社会和人民群众对电信的基本要求,即(B)。 A.安全,质量,市场,效益 B.迅速,准确,安全,方便 C.普遍服务,用户至上 D.热情服务,礼貌待人 4.当前我国中央层面的电信主管部门是(C)。 A.邮电部

B.信息产业部 C.工业和信息化部 D.电子部 5.电信条例确定的电信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不包括(D)。 A.政企分开 B.鼓励竞争 C.公开,公平,公正 D.价格合理 6.我国将电信业务分为(A)两大类,分别对其颁发不同的经营许可证。 A.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 B.电信业务和互联网业务 C.固定电信业务和移动电信业务 D.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7.制定电信资费的(A)时,应建立听证会制度。 A.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 B.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 C.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 D.市场调节价和优惠费率

8.电信条例规定,以虚假.冒用的身份证件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属于(D)的行为。 A.危害电信网络安全 B.不正当竞争 C.侵害用户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D.扰乱电信市场秩序 9普通石英光纤在波长(A)nm附近波导色散与材料色散可以相互抵消,使二者总的色散为零。 A、1310 B、2310 C、3310 D、4310 10、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也称为(D)光纤,是为适应波分复用传输系统设计和制造的新型光纤。 A、G.652 B、G.653 C、G.654 D、G.655 11、将光纤的低损耗和低色散区做到1450—1650nm波长范围,则相应的带宽为(B)

通信工程师互联网技术考点梳理(二)

通信工程师互联网技术考点梳理(二)下面是由希赛小编整理的通信互联网技术考点精讲之TCP/IP参考模型,希望能帮助学友们。具体内容如下: TCP/IP参考模型 1.TCP/IP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fer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TCP/IP),又称为网络通信协议,这个协议是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基础。 TCP/IP是网络中使用的基本的通信协议。虽然从名称上看TCP/IP似乎只包括两个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但实际上TCP/IP是一组协议的集合,它包括上百个各种功能的协议,如TCP、IP、UDP、ICMP、RIP、Telnet、FTP、SMTP、ARP及TFTP等。而TCP和IP是保证数据完整传输的两个基本的重要协议。通常所说的TCP/IP是指Internet协议族,而不仅是TCP和IP.以此为基础组建的Internet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由于Internet 的广泛使用,使得TCP/IP成为了事实上的标准。 TCP/IP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传统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采用了七层结构,而TCP/IP通信协议采用了四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使用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服务来完成本层的功能。这四层从下往上依次是网络接口层(NetworkInterfaceLayer)、网络层(InternetLayer)、传输层(TransportLayer)和应用层(ApplicationLayer)。

网络接口层:这是TCP/IP参考模型的最低层,负责对实际的网络媒体进行管理,接收IP数据报并通过网络将其发送出去,或者从网络上接收帧,剥离出IP数据报,交给网络层。 网络层:负责数据的转发和路由,保证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 传输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己被送达并接收。 应用层: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 TCP/IP参考模型要完成OSI七层模型的任务,模型中互相对应的部分由TCP/IP协议族中相关的协议实现。其他部分(如会话层和表示层)的功能由用户实现。TCP/IP参考模型是在TCP/IP协议族逐渐丰富起来以后才提出的。 TCP/IP参考模型和OSI/RM的数据传递过程类似。用户数据单元从应用程序向下传送,通过TCP/IP参考模型的各层时,每层都会在数据单元上加上相应的头部和/或尾部。在接收端,由对等层将这些头尾部剥离出来,并根据其中的信息对数据单元进行相应的处理。 2.与OSI参考模型的比较 TCP/IP参考模型和OSI参考模型的目的和实现的功能都一样,本质上它们都采用了分层结构,.并在层间定义了标准接口,上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但下层提供服务的方式对上层来说是透明的;在对等层间采用协议来实现相应的功能。这两种模型在层次划分上也有相似之处。但这两种模型的提出是相互独立的,出发点也不同。因此在使用上有很大的不同。 TCP/IP参考模型和OSI参考模型的比较如图3-4所示。

通信工程施工师基础知识试试题库

通信工程师 习 题 集

目录 上篇新技术、新业务知识 (4) 第一章基础知识 (4) 第二章现代电信网 (8) 第三章现代电信技术 (18) 第四章电信业务 (25) 第五章电信市场营销 (34) 下篇通信专业知识 (40) 一、无线通信专业 (40) 第一章无线通信概述 (40) 第二章微波通信 (42) 第三章卫星通信 (48) 第四章无线市话通信 (55) 二、移动通信专业 (61) 第一章移动通信概述 (61) 第二章移动通信网 (66) 第三章移动通信的无线覆盖技术 (70) 第四章干扰和噪声 (73) 第五章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 (76) 第六章基站控制器(BSC) (79) 第七章GPRS系统介绍 (84) 第八章WCDMA系统介绍 (91) 三、有线传输专业 (98) 第一章同步数字体系(SDH)技术 (98) 第二章密集波分复用(DWDM)传输原理 (106) 第三章SDH传输网维护测试项目及方法 (112) 四、交换专业 (118) 第一章程控数字交换机 (118) 第二章网 (124) 第三章数字数据网(DDN) (141) 第四章异步传输模式(ATM)网络 (145) 第五章局域网和城域网 (152) 第六章因特网(Internet) (157) 六、电信网络专业 (167)

第一章通信网基础知识 (167) 第二章电信网络管理基础知识 (173) 第三章话务量及话务控制 (181) 第四章电信网运行质量管理 (188) 第五章网管系统的应用 (192) 第六章程控交换网 (196) 第七章数据通信网 (201) 第八章移动通信网 (208) 第九章智能网原理 (211) 第十章No.7信令网 (215) 第十一章数字同步网 (221) 七、计算机通信专业 (225)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 (225) 第二章INTERNET应用服务系统 (228) 第三章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 (233) 第四章软件工程 (237) 第五章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245) 八、通信电源专业 (252) 第一章通信电源供电系统 (252) 第二章高频开关型整流电源 (260) 第三章蓄电池 (267) 第四章柴油发电机组 (274) 第五章不间断电源 (282) 第六章集中监控系统 (287) 第七章空气调节系统 (296) 九、电信营销专业 (302) 第一章市场营销基础 (302) 第二章市场分析 (305) 第三章市场营销组合 (312) 第四章营销管理 (319) 第五章服务营销 (322) 第六章市场营销理念的新发展 (327) 附录三: (357) 信息产业部《关于试行通信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的通知》 (357) 信息产业部司局《关于印发通信工程师资格认证管理办法的通知》 (359) 通信工程师资格认证管理办法 (360) 通信工程师的分类与围: (362)

初级通信工程师考试题集

通信专业实务(初级) 一、通信网概述 1、网络协议有几个要素,每个要素都涉及哪些方面? 1)语法:涉及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2)语义:涉及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3)同步:涉及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二、固定电话网 1、现阶段我国长途网的结构为(二级)结构 2、在低呼损直达路由上的话务量是可以允许溢出至其他路由。(×) 3、在高效直达路由上的话务量是可以允许溢出至其他路由。(√) 4、利用电路交换网络传送数据信息,数据信号的编码方法和信息格式不受限制。(√) 5、简述交换节点具备的基本功能。 1)能正确接收和分析从用户线和中继线发来的呼叫信号 2)能正确接收和分析从用户线和中继线发来的地址信号 3)能按目的地址正确地进行选路以及在中继线上转发信号 4)能控制连接建立 5)能按照所收到的释放信号拆除连接 三、分组交换网 1、简要分析数据报方式和虚电路方式 答:数据报方式:将由用户报文拆分的每一个数据分组独立处理,每个节点交换机根据分组的目的地址为每个分组选择路由,同一个报文的分组可以分别沿着不同的路径通过网络送往同一个目的节点。在网络终端需要按分组编号重新排序,然后,再去点分组头重组,恢复完整的报文。 虚电路方式:在通信双方传送数据之前发起呼叫,网络为这次呼叫建立一条逻辑电路然后,用户在这条逻辑电路上发送分组,通信结束后,拆除电路。 四、数字数据网 1、DXC的定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DXC是对数字群路信号及其子速率信号进行智能化交换的传输节点设备,原CCITT对DXC的定义是:“它是一种具有建议的准同步数字系列和建议的同步数字系列的数字端口,可对任何端口或其子速率进行可控制连接或再连接的设备。”DXC的作用实现交叉连接的时隙互换。 五、帧中继网 1、帧中继采用(统计复用),适用于各种具有突发性数据业务的用户。 2、帧中继和分组交换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在帧中继中,一些属于第三层的处理,如流量控制,留给了智能终端去处理。 这样,帧中继把通过节点间的分组重发、流量控制、纠错和拥塞的处理程序从网内移到网外或终端设备,从而简化了交换过程,使得网络吞吐量大、时延小。 六、综合业务数字网 1、ATM是(电路转移模式、分组转移模式)的演进与融合。

通信工程师初级(培训资料)PDF

?
通信专业实务—初级通信工程师
一、单项选择题 1、电信网是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完成信息传递和交换( B )网络。 A.信息 B.通信 C.综合 D.业务 。 2、OSI 七层模型从下到上的第四层为( A ) A.传递层 B.应用层 C.表示层 D.会话层 3、现阶段我国长途网的结构为( A )结构。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4、长途网中的 DC1 间构成( C ) 。 A.星型网 B.互联网 C.网状网 D.复合网 5、 本地网中的端局 DL 与设在该本地网中的长途局 DCx 之间应配备呼损小于 ( B 的 低呼损基干电路群。 A.0.25% B.0. 5% C.1% D.2% 6、 分组传输时延首先取决于节点交换机的处理能力, 处理能力用每秒能处理 ( D 来 表示。 A.比特数 B.字节数 C.字符数 D.分组数 7、X.25 协议包含( A )不同的、独立的层。 A.3 个 B.4 个 C.5 个 D.7 个 8、X.25 协议是针对( B )与分组交换网之间交换数据而制定的通信协议。 A.异步终端 B.同步终端 C.模拟终端 D.数据终端 9、所谓虚电路是只是在有数据传送时才占有这条( B )电路。 A.物理 B.逻辑 C.传输 D.交换 10、数字数据网是采用( B )信道来传输数据信息的数据传输网。 A.模拟 B.数字 C.数据 D.传输 11、数字交叉连接设备(DXC)实现交叉连接的( C )互换。 A.电路 B.通路 C.时隙 D.信道 12、2B+D 在二线上传输的速率为( D )Kbit/s。 A.16 B.64 C.128 D.144 13、在( D )交换技术的基础上产生了帧中继技术。 A.数字 B.报文 C.电路 D.分组 14、帧中继采用( A ) ,适用于各种具有突发性数据业务的用户。 A.统计复用 B.时分复用 C.电路复用 D.信道复用 15、B-ISDN 是以( A )为核心技术。 A.ATM B.SDH C.DDN D.帧中继 16、在 ATM 中,信息被组织成固定长度的信息单元,叫做( B ) 。 A.字符 B.信元 C.分组 D.报文 17、ATM 中信元有( C )种。 A.2 B.3 C.4 D.5 18、因特网中的 IP 层归属于 TCP/IP 体系结构中的( C )层。 A.应用 B.传输 C.网络 D.网络接入 19、IPv6 将 IP 地址扩展到( B )bit。 A.256 B.128 C.64 D.32

通信工程师考试题库

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 1.通信科技劳动是…一种(物化)劳动。 2.通信科技劳动过程同用户的(使用)过程同时进行。 3.热爱专业、忠于职责,是…基本的(道德要求)。 4.勤奋求知、严谨治学,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和(品格修养)。 5.探索就是人们认识、掌握、利用(客观规律)的方法和过程。 6.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 7.增值电信业务是指利用公共网络基础设施提供的电信与(信息)服务的业务。 8.互联点是指…(物理接口点)。 9.网间结算标准应当以(成本)为基础核定。 10. 电信主管部门的相关人员对电信业务经营者的互联争议的协调时间应自开始协调之日起(45)日内结束。 11、国家对电信业务经营按照电信业务分类,实行(许可)制度 12、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是指控制必要的基础电信设施并且在电信业务市场中(占有较大份额),能够对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进入电信业务市场构成实质性影响的经营者 13、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按照(非歧视)和透明化的原则,制定包括网间互联的程序、时限、非捆绑网络元素目录等内容的互联规程 14、市场竞争充分的电信业务,电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 15、分配电信资源,可以采用指配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拍卖)的方式 16、电信设备生产企业应当在其生产的获得进网许可的电信设备上粘贴(进网许可)标志 17、互联包括两个电信网网间直接相联实现业务互通的方式,以及两个电信网通过(第三方)的网络转接实现业务互通的方式 18、两个非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电信网网间直接相联,由双方(协商)解决 19、在一个本地网内各电信网网间互联原则上应当有(两个)以上互联点 20、当互联点两侧的电信设备由各电信网共用时,如果各电信网网间结算标准不一致,对方又不易采用技术手段进行计费核查的,互联中继电路可以(分群)设置 21、互联双方省级以上机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国家有关规定签订互联协议,互联协议不得含有歧视性的内容和损害(第三方)利益的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 1.(B、造福人民、振兴祖国)是科技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9.对销售未取得进网许可的电信终端设备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处以(B、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10.非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电信网与主导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电信网网间互联的,互联传输线路及管道由(A、双方各自承担一半)。

2016年初级通信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六)

2016年初级通信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六)下面是由希赛教育通信学院整理的初级通信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学友们。 一、填空题 1.移动基站控制器是基站收发台和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连接点,也为基站收发台和操作维修中心之间(交换信息)提供接口。 2.移动基站控制器主要的功能是进行无线信道管理、实施呼叫和通信链路的建立和拆除,并对本控制区内移动台的(越区切换)进行控制等。 3.移动用户的位置更新分为三种情况,即通常位置更新、开机时的位置更新和(周期性)的位置更新。 4.若手机正在使用时,需作位置更新,则通过(SACCH)来获得新的位置区识别码。 5.一个位置区可以由一个和多个BSC来控制,但它必须由一个(MSC)来控制。 6.如果手机收集到的位置区(识别码)与手机中原存储的不同,则手机将进行位置更新,这就是通常的位置更新。 7.IMSI(不可及过程)即通知网络手机关机。 8.当手机关机或(SIM卡)取出时,手机请求分配一个信令信道。 9.当向一个空闲手机发送短消息时,我们要用到(SDCCH)信道。 10.手机指示要建立呼叫,MSC对IMSI进行分析,并在VLR中将该手机标记为(忙)。 二、单项选择题 1.手机更新周期这一参数是由系统设置的,可从0-(A)。 A、255

B、355 C、455 D、555 2.当手机关机,而MSC一直未收到(B)不可及的消息,它就必须对手机不断地进行寻呼。 A、子系统 B、IMSI C、供应站 D、发射机 3.MSC向手机发送确认信息时,如果手机与系统有其他联系,则计时器(A)。 A、清零 B、计时 C、不计时 D、不工作 4.手机调谐到新的频率并在相应时隙上发送切换接入突发脉冲,该切换接入脉冲仅包含(D)比特信息。 A、5 B、6 C、7 D、8 5.“小区内切换”使通话中切换到(B)的另一信道成为可能。 A、不同小区

通信工程师初级综合能力试题及答案

12.(T )信号传输透明性是指在规定业务范围内信息都可以在网内传通信工程师考试试卷输,对用户不加任何限制,保证用户业务信息准确、无差错传送能力. 闭: 考试方式:等级初级专业名称: 通信专业综合能力13.(F)传统电话网只提供话音业务,均采用分组交换技术. 三个功能过程. 15.( F )交叉连接就是把多路信号集合在一起,共同占用一个物理传输介 质. 16.( F )分组交换处理每一个信息,差错小,最适合現有和未来所有业务. 一、判断题(共40题,每题0.5分,共计20分))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 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波而进T17.( 1.(F )从通信科技劳动特点看,具有严谨性、准确性. . 通信行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 2.(T )通信科技工作者,在从事通信科技职业活动中,除应具有一般通信网络技术包括宽带网络技术以及接入网技术. 18.(T )多媒体通信 人员.19( F )光纤通信系统只能传输数字信号. 职业道德和一般科技人员职业道德外,还应具有通信科技职业道德. 3.( F )不畏艰险、献身科学,是科技职业道德传输中如果一个比特发生错误.20(F)对于语音码组,,不会影响它语义. 基本原则,是科技人员从事科技劳动基本道德要求. . 传输特性比单模光纤好F )多模光纤(21.4.(T )实事求是,是科技工作者探求真理,向真理靠近所必须坚持思想路连接线备之间 F )用户环路是指从电话端局交换機到用户终端設22.(线、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路. 5广播电视系统都是数字系统F 23.()目前大多数国家和地区. .(T )电信用户有权知悉使用电信服务费用有关情况. 6.(T )消费者或其它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赔偿问题,视频压缩编码)目前(.T ,就是音/在多媒体信息压缩技术中最为关键24消费者可以向销售者或生产者要求赔偿. . 技术7.( F . 功能是在入端和出端之间建立连接)电信用户在暂停服务30日内仍未补交电信费用和违约金,电信业T .25()交换系统务经营者可以终止提供服务26N-ISDN””)T 一线通业务即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它能够提供端. , .(8.(T )合同纠纷解决方式可以是协商、调解仲裁或起诉. .

2018中级通信工程师上午真题及答案解析(综合能力)

范文范例指导学习 2017 年中级通信工程师上午真题及答案(综合能力) 1、( D )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A.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B.实事求是,追求真理 C.热爱专业,忠于职守 D.造福人类,振兴祖国 2、通信是一个高度( A ),与国与民息息相关的及其复杂的庞大系统,因为要 求通信人员具有高度的组织规律性。 A.集中统一 B.分散自由 C.灵活多样 D.个性化创新 3、通信科技人员行业到的之一是树立服务保障观念,不图名利地位,应该从(C)做起。 A.不保守技术 B.发扬协作精神 C.质量第一,确保设备完好率 D.树立整体观念

4、电信的 " 八字 " 服务方针是( B )。 A.优质、廉价、高效、高速 B.迅速、准确、安全、方便 C.礼貌、热情、耐心、周到 D.广泛、多样、廉价、普及 5、通信行业职业守则基本要求不包括( D )。 A.遵纪守法,讲求信誉,文明生产 B.爱岗敬业、忠于本职工作 C.遵守通信纪律,严守通信秘密 D.勤奋求知,严谨治学 6、关于我国当前电信管理体制,( A )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A.我国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是在1978 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成立的。B.我国的电信管理体制实性中央和地区两级管理 C.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己发对本性正确的电信业实施监督管理D.我国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是工业和信息化部 7、《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是对( D )进行调整和管理的依据。A.电信运营商 B.电信用户 C.电信设备商

D.从事电信活动和从事与电信有关的活动 8、电信监管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C )。 A.政企分开 B.鼓励竞争 C.技术封锁 D.公开、公平、公正 9、下列设备中,( D )不需要进网许可证。 A.电话机 B.移动通信基站 C.路由器 D.台式电脑 10、我国将电信业务分为( A )两大类,分别对其颁发不同的经营许可证。 A.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 B.固定电信业务和移动电信业务 C.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D.电话业务和互联网业务 11、电信业务经营者向电信用户提供电信服务时,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D )。A.价格合理

初级通信工程师考试专业实务重点

初级通信工程师考试专业实务重点1 通信专业实务重点第一章 1、电信网的分类:按业务功能分业务网、支撑网、传送网。 同步网:确保设备之间数字信号的正确收和发。 信令网:传送业务相关或业务无关的控制信息。 管理网:监视网络运行状况,实施网络控制与管理工作,以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保证服务质量。 2、电信网的体系结构:是指网络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 OSI: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送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物理层:透明的比特流传输。 数据链路层:相邻节点以帧为单位数据的可靠传输。 网络层:分组转发、路由选择、将上层数据按地址传送到目的地。 传输层:负责两个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实现端到端的可靠通信。 应用层:直接为用户提供应用服务。 3、电信网协议:为通信双方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

4、网络协议的要素及其含义(一个协议三个要素): 语法:数据及控制信息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语义:用于定义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时序:包括同步和顺序控制。 初级通信工程师考试专业实务重点2 初级通信工程师考试通信专业实务重点第二章 1、交换机的接续类型:本局接续、出局、入局、转接。交换机的功能:监视、信令、连接、控制功能。 程控交换机的硬件包括话路系统、控制系统。 2、我国的长途电话网采用的结构:二级。 2、本地网中,端局与长途局之间就配备低呼损基于电路群,其呼损应小于0.5%。 3、交换机控制的控制类型:本局、入局、出局、转接。 4、呼叫处理程序:用户扫描、信令扫描、数字分析、通路选择、路由选择、输出驱动等。 5、低呼损与高效路由的区别:根据话务量是否溢出。 6、数字电话网建立的传输通道对信息是透明的,透明说明了什么?

通信工程师[初级综合能力]试题及答案解析

通信工程师考试试卷 专业名称:通信专业综合能力等级:初级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核分人得分 一、判断题(共40题,每题0.5分,共计20分) 1.( F )从通信科技劳动的特点看,具有严谨性、准确性。 2.( T )通信科技工作者,在从事通信科技的职业活动中,除应具有一般通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一般科技人员的职业道德外,还应具有通信科技职业道德。 3.( F )不畏艰险、献身科学,是科技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科技人员从事科技劳动的基本的道德要求。 4.( T )实事求是,是科技工作者探求真理,向真理靠近所必须坚持的思想路线、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5.(T )电信用户有权知悉使用电信服务费用的有关情况。 6.( T )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赔偿问题,消费者可以向销售者或生产者要求赔偿。 7.( F )电信用户在暂停服务30日内仍未补交电信费用和违约金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可以终止提供服务。 8.( T )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可以是协商、调解仲裁或起诉。 9.( T )分组交换数据网是以分组交换方式工作,并向用户提供数据传输业务的电信网。 10.( T )智能网的核心思想是交换与业务控制相分离。 11.( T )TMN为电信网和业务提供管理功能并能提供与电信网和业务进行通信的能力。 12.( T )信号传输的透明性是指在规定业务范围内的信息都可以在网内传输,对用户不加任何限制,保证用户业务信息准确、无差错传送的能力。 13.( F)传统的电话网只提供话音业务,均采用分组交换技术。 14.( T )信令网管理包括信令业务管理、信令路由管理和信令链路管理三个功能过程。 15.( F )交叉连接就是把多路信号集合在一起,共同占用一个物理传输介质。 16.( F )分组交换处理每一个信息,差错小,最适合现有和未来的所有业务。 17.( T)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波而进行的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 18.( T )多媒体通信的网络技术包括宽带网络技术以及接入网技术。 19.( F )光纤通信系统只能传输数字信号。 20.( F)对于语音码组,传输中如果一个比特发生错误,不会影响它的语义。 21.( F)多模光纤的传输特性比单模光纤好。 22.( F )用户环路是指从电话端局的交换机到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线路。 23.( F )目前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广播电视系统都是数字系统。 24.( T )目前,在多媒体信息压缩技术中最为关键的就是音/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25.( T )交换系统的功能是在入端和出端之间建立连接。 26.( T )“一线通”业务即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它能够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用来承载包括话音、图像、数据在内的多种业务。 27.( F)交互式会议电视业务范围是国家电信主管部门已公布的开放这项业务的城市。

通信工程师考试中级传输与接入易混淆知识点(下)

通信工程师考试中级传输与接入易混淆知识点(下) 大家在备考2017年的通信工程师考试时,是否会因为知识点太多而手足无措呢?希赛小编关于通信中级传输与接入专业的易混淆知识点进行了如下的整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接收机灵敏度和最低平均光功率的区别 接收机灵敏度具有“规定的误码率(BER)”这样的前提,而最低平均光功率是光接收机能够探测到的光功率,通常并不满足规定的误码率。 2、GPRS和GPS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技术。 GPRS英文全称是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翻译成汉语是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PRS是2G向3G系统过渡的一个系统,常被称为2.5代移动通信系统。在GSM网络中的BSC上增加PCU,然后连接至SGSN、GGSN等分组交换功能设备,另外作软件升级,便构成了GPRS系统。它使得2G网络升级后可以使用廉价、快速的分组域上网,拓展了传统移动业务。 GPS是英文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它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建立的一种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全时段、高精度的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用户提供低成本、高精度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定时等导航信息,是卫星通信技术在导航领域的应用典范。利用GPS定位卫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 3、HLR和VLR HLR用来存储本地用户位置信息,每一个用户都应在入网所在地的

HLR中登记注册,而且登记以后就固定不变了。拜访位置寄存器(VLR)是一个动态数据库,记录着当前进入其服务区内已登记的移动用户的相关信息,如用户号码、所处位置区域信息等。一旦移动用户离开该VLR服务区而在另一个VLR中重新登记时,该移动用广的相关信息即被删除。 4、CDMA和CDMA2000 早期通常所讲的CDMA是指CDMA One标准。1995年5月美国TIA正式颁布了窄带CDMA(N-CDMA)标准,简称IS-95A;为满足更高的比特速率业务的需求,1998年推出了IS-95B标准,该标准基于电路型交换,允许8个业务信道组合在一起,数据传输速率理论上最高可达115.2kbit/s,实际可达到64kbit/s,支持高级的数据接入协议。IS-95A和IS-95B总称为IS-95。所有基于IS-95标准的各种CDMA产品又总称为CDMA One。 到了3G时代所讲的CDMA是指CDMA 2000技术标准。cdma2000是美国向ITU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空中接口标准的建议,是IS-95标准向第三代演进的技术体制方案,这是一种宽带CDMA技术。按照标准的规定,cdma2000系统一个载波的带宽为N×1.25MHz,其中N=1、3、5、9或12,即可选择的带宽有1.25MHz、3.75MHz、7.5MHz、11.25MHz 和15MHz。如果系统分别独立使用每个载波,则被称作l×系统;如果系统将3个载波捆绑使用,则称作3×系统。cdma2000 l×是指cdma2000的第一阶段,可支持307.2kbit/s的数据传输,网络部分引入分组交换,支持移动IP业务。其数据传输速率还达不到3G的要

初级通信工程师初级通信工程师考试试题一考试卷模拟考试题

《初级通信工程师考试试题一》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数字交换中在表示模拟用户接口电路的功能时,字母“ B ”表示的是( )。( ) A.馈电 B.过压保护 C.振铃控制 D.监视 2、在数字交换中表示模拟用户接口电路的功能时,字母“ H ”表示的是( )。( ) A.馈电 B.测试控制 C.混合电路 D.编译码和滤波 3、在数字交换中表示模拟用户接口电路的功能时,字母“ T ”表示的是( )。( ) A.馈电 B.测试控制 C.混合电路 D.编译码和滤波 4、程控交换机的电压为负 48V ,在通话时,馈电电流在 20mA ~( )mA 之间。( ) A.50 B.100 C.150 D.200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5、程控交换机向用户话机发出的振铃电流具有比较高的电压,国内规定为 90V+( )V。() A.11 B.13 C.15 D.17 6、关于公用电话网中使用的信号音我国多采用 ( )Hz的频率,通过不同的断续方式来定义。() A.450 B.550 C.650 D.750 7、交换系统的再启动次数一般要求每月在( )次以下。() A.10 B.15 C.20 D.25 8、一般认为,在本地电话网中,总呼损在 2%~( )范围内是比较合适的。() A.3% B.5% C.7% D.9% 9、我国电话网的等级结构已由原来的五级结构逐步演变为 ( ),长途电话网基本完成由四级网向二级网过渡。()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0、电话网全网演变为三级时,两端局之间最大的串接电路段数为( )段,串接交换中心数最多为6个。()

2016年初级通信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一)

2016年初级通信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一)下面是由希赛教育通信学院整理的初级通信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学友们。 一、填空题 1.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可分为单向通信方式和双向通信方式两大类别,而后者又分为单工通信方式、双工通信方式和(半双工)通信方式三种。 2.单工制通信就是指通信的双方只能(交替)地进行发信和收信,不能同时进行。 3.双工制通信就是指移动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发信和收信,这时收信与发信必须采用不同的工作频率,称为频分双工。 4.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码分多址是一种利用扩频技术所形成的不同的(码序列)实现的多址方式。 5.目前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的调制技术主要有(连续相位)调制技术和线性调制技术两大类。 6.目前移动通信系统中话音编码大致可以分成两大类,即波形编码和(参数)编码。 7.移动通信网无线区群的激励方式一般分为中心激励和(顶点)激励。 8.移动通信网无线区群的中心激励是指基地台位于无线小区的中心,并采用(全向天线)实现无线小区的覆盖。 9.移动GSM网络中,选择无线小区模型的基本原则是在考虑了传播条件、复用方式、多重干扰等因素后必须满足(载干比)的要求。 二、单项选择题 1.移动通信使用的极低频频段的频率范围为(A)。

A、3~30Hz B、30~300Hz C、300~3000Hz D、3~30kHz 2.移动通信使用的中频频段的频率范围为(B)。 A、3~30kHz B、300~3000kHz C、3~30MHz D、30~300MHz。 3.移动通信使用的极高频频段的频率范围为(C)。 A、300~3000MHz B、3~30GHz C、30~300GHz D、300~3000GHz 4.移动通信使用的甚长波的波长范围是(D)。 A、100~10Mm(108~107m) B、10~1Mm(107~106m) C、1000~1000kMm(106~105m) D、100~10kMm(105~104m) 5.移动通信使用的短波的波长范围是(C)。 A、10~1km(104~103m )B、1000~100m(103~102m)

通信工程师考试试题汇编

通信工程师认证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 本地电话网简称本地网,指在(同一编号区)范围内,由若干个端局,或者由若干个端局和汇接局及局间中继线、用户线和话机终端等组成的电话网。 2. DDN 网是利用数据信道提供(半永久性)连接电路传输数据信号的数字传输网。 3. 计算机通信网按其作用范围来分,有广域网、(局域网)和城域网。 4. 移动通信网可分为(模拟移动通信网)和数字移动通信网两种。 5. 信令转接点可分为独立的信令转接点和(综合)的信令转接点。 6. 传真是利用光电变换和扫描技术传送文字、照片或图表等静止图像,在接收端以记录形式(复制)出来的一种通信。 7. 智能网是以快速提供(新业务)为目标的全新网络结构。 8. 被叫集中付费业务是指发话人拨一个特别号码至受话用户,(发话人)且无需支付话 费的一种国际电话业务。 9. 图文电视是将计算机数据库中存储的文件和图像,以(页面)形式传送到已登记的用户的电视荧屏上,供用户使用的一种业务。 10. 统计整理通常分为统计分组、统计汇总和(填制统计表)三个步骤。 11. 市场调查的实验调查法是指从影响调查问题的诸多因素中选出一个或两个因素,将它们置于(一定条件)下进行小规模的实验,然后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研究是否值得大规模推广。 二、单项选择题

1. 经营基础电信业务应具备的条件之一是:经营者为依法设立的专门从事基础电信业务 的公司,且公司中国有股权或者股份不少于(C)。 A 、31% B、41% C、51% D 、61% 2. 电信用户逾期不交纳电信费用的,电信业务经营者有权要求补交电信费用,并可以按照所欠费用每日加收( B )的违约金。 A、2%o B、3%o C、4% D、5% 3. 网间互联双方经协商未能达成网间互联协议的,自一方提出互联要求之日起( D )日内,任何一方均可以按照网间互联覆盖范围向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申请协调。 A、15 B、30 C、45 D、60 4. 自网间互联一方或者双方申请协调之日起( D )日内经协调仍不能达成协议的,由 协调机关随机邀请电信技术专家和其他有关方面专家进行公开论证并提出网间互联方案。 A、15 B、20 C、30 D、45 5. 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当在迟延交纳电信费用的电信用户补足电信费用、违约金后的 ( D )小时内,恢复暂停的电信服务。 A、8 B、24 C、36 D、48

通信工程师面试题

通信工程师面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通讯协议的相关知识(TCP/IP、HTTP等) 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文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简单地说,就是由底层的IP协议和TCP协议组成的。TCP/IP协议是一组包括TCP(传输控制协议)协议和IP(网际协议)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协议和其他一些协议的协议组。传统7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话路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a) 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b) 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c) 互连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d) 网络接口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来传送数据。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是应用层协议,由于其简捷、快速的方式,适用于分布式和合作式超媒体信息系统。HTTP 允许使用自由答复的方法表明请求目的,它建立在统一资源识别器(URI)提供的参考原则下,作为一个地址(URL)或名字(URN),用以标志采用哪种方法,它用类似于网络邮件和多用途网际邮件扩充协议(MIME)的格式传递消息。HTTP 是一种请求/响应式的协议 描述一下手机的上网过程 手机开机、扫频 手机开机以后,立刻开始扫描网络,寻找可用的频点; 手机锁频(FCCH) 手机找到可用频点后,通过 FCCH 信道上的“频率校正信号”,锁定该频点频率; 手机同步(SCH) 手机锁定该频点后,通过 SCH 信道上的“同步信号”与该频点的 0 时隙同步; 手机接收系统消息(BCCH) 手机与该频点的0时隙同步后,就可以从该时隙获取该频点所在小区的系统消息。系统消息的内容很多,在这一步,手机主要通过系统消息确定该频点是否为该手机所在网络(移动、联通)的频点,如果是,手机将开始接入过程;如果不是,手机会放弃该频点,继续扫频,寻找其他频点。 手机(MS)向基站(BTS)发送“接入请求”消息(RACH) 手机向基站发出“接入请求”,要求基站给它分配一个 SDCCH 信道; 基站(BTS)向手机(MS)发送“接入允许”消息(AGCH) 如果基站有信令信道资源,就会向手机发送“接入允许”消息,并在该消息中告知手机所需的SDCCH 信道号; 手机(MS)向基站(BTS)发送“位置更新请求”消息(SDCCH)在“位置更新请求”消息中,手机会将其 IMSI 号码上报给 BTS,由 BTS 上报给 BSC->MSC->HLR,以检验手机用户的合法性; 基站(BTS)向手机(MS)发送“位置更新接受”消息(SDCCH) 如果通过检测,发现用户的 IMSI 是合法的,基站就会向手机发送“位置更新接受”消息;如果发现用户的IMSI是非法的,基站就会向手机发送“位置更新拒绝”消息,并说明拒绝的原因;

通信工程师知识点汇编

1.现代电信网络基本构建形式是怎样的? 答:现代电信网络的构建从其服务范围分,有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的区别;但传统的固定电话网则通常将服务范围分类为市话网、本地网和长途网;从技术手段分类,可有模拟网和数字网两大类;而根据终端设备的运动性,相关网络又可分为固定网和移动网;如此等等;但从交换系统之间相互联结起来的物理形式来说明电信网络的构建形式有网状网、星形网和复合网三种基本类型。 2.交换设备在电信网络中起什么作用? 答:交换设备根据主叫用户终端所发出的选择信号来选择被叫终端,使这两个终端建立连接。连借主被叫之间电路地交换工作有时要经过多级(即通过多个交换局)才能完成。不同业务的网络有不同的交换设备,交换设备还有各种不同的制式,但相互之间通过接口技术以及全网统一的信令系统而能够协调工作。 3.电话通信具有哪些特点? 答:(1)电话通信是电话用户之间的语音或语音兼图像的通信,它由交换系统建立,由交换系统完成网络之内任意两个终端之间的通信。(2)在电话通信中,除采用专线或对讲线固定连接一对电话终端外,用户通话都需经过交换设备进行连通。电话交换设备在接收主叫端送来的选择信号后,把主叫端和它所需要的被叫端接通,才能使这对电话用户进行通话。(3)电话通信属于双向通信。因为,电话通信既要把主叫端的语音信号传送到被叫端,又要把被叫端的

话音信号传送到主叫端。 4.网状网结构的网络具有哪些优缺点? 答:优点是任何两个交换局之间的接续一般不需经过第三个交换局,接续迅速;如果在某两个交换局是中继线出故障时,又可组织迂回通信,并只需经过另一个局的转接就可完成接续,因此电路调度灵活,可靠性高。但是,整个交换网所需的中继线较多,线路利用率较低,投资和维护费用大。固这种全互连网只适用于交换局间话务量较大的情况。或分局数量较少的城市。 5.星型网有哪些优缺点? 答:星形网的优点是减少了电路群数和中继线的总长度,若有N个局,电路群数只有(N-1)个群。由于各局间的通信只能通过一个电路群,显然起局间话务量较集中,电路利用率也比较高。但它的缺点也由此产生,及各局之间的通信都要经过汇接局,一旦汇接局不能转接,将使全网的局间通信中断。 6.什么结构形式称为复合网? 答:复合网一般是网状网和星形网的综合。复合网以星形网为基础,在局间业务量小的时候才用汇接接续;在局间业务量较大时设置直达电路,构成部分直达式网。这是根据实际情况吸取上述两种基本形式的优点的组网方法。 7.不同的业务网具有不同特点吗? 答:是的,固定电话网络的构建特点是网络为用户所提供同路的固定性和网络中的各通信要素也是明确而固定的。固定电话网的传输

通信工程师中级互联网技术考点总结

数据库相关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约束条件3部分组成。 数据库最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3种。 数据库结构分为3级:面向用户或应用程序员的用户级、面向建立和维护数据库人员的概念级、面向系统程序员的物理级。用户级对应外模式,概念级对应概念模式,物理级对应内模式 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3部分组成。 关系模型允许定义3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外键的取值有关 常用SQL语句举例: 使用SQL语句,将课程号为“15”、课程名为“高等数学”的一条记录插入C表。 INSERT INTO C (CNO,CNAME) VALUES(15,'高等数学') 向学生表增加所处学院SDEP字段,长度为39个字符:ALTER TABLE S ADD SDEP Char(30) 将课程号为“12”的课程名改为“高等数学” UPDATE C SET CHAME="高等数学" Where CNO='12' 将课程号为“1”的课程从表C中删除: DELETE from C where CNO=‘1’ 创建一个包含课程名和课程号的视图vproject Create view vproject As Select 课程名,课程号 from 课程 ETL数据加工过程经历的三个步骤:抽样、转换、加载linux相关 网络操作系统必须具有网络通信、共享资源管理、网络服务、网络管理、互操作、提供网络接口等基本功能。 网络管理可以通过"存取“控制来确保取数据的安全性Linux操作系统由内核、外壳(shell)、文件系统三部分组成。 Linux主要特点:源代码开放、完全免费、多任务和多用户、稳定性好 内核开机时从磁盘加载到内存;通过加载和卸载Linux内核模块实现内核功能的扩展 从网络操作系统的配置角度看,可分为4部分:网络环境软件、网络管理软件、工作站网络软件和网络服务软件。 改变当前目录到/usr/bin: cd /usr/bin 列出文件app.new的大小:ls -l app.new 将app改名为app.bak:mv app app.bak 将app.new复制为app:cp app.new app 在test.c文件中查找字符串password: grep password test.c 创建一个名称为test的目录:mkdir test 在/home目录下查找名为myproject.c文件的完整命令:find /home -name myproject.c /var-变量文件 系统日志文件(/var/log)、包和数据库文件(/var/lib)、电子邮件(/var/mail)、打印队列(/var/spool)、锁文件(/var/lock)、多次重启需要的临时文件(/var/tmp)安全和存储 IOS的五种安全服务: 身份认证服务(对等实体鉴别和数据源点鉴别)、访问控制 服务、数据保密性服务、数据完整性服务、不可否认性服务 对等实体认证服务:防止实体身份被假冒 数据保密服务:保证数据信息不被监听和盗取 公钥密码体制:RSA算法对称密码体制:DES算法 病毒的判断:是否具有破坏性、自我复制(感染、触发、破 坏和引导模块) 格式化:将磁盘划分出柱面、磁道///记录硬盘参数和引导程 序的区叫MBR 安全网络的特征: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不可否认性和 可控性 数据加密从加密技术应用的逻辑位置看,有三种方式:链路 加密(网络层以下)、节点加密(传输层)、段对端加密(网 络层以上) 从使用的技术看,防火墙有6种基本类型:包过滤型、代理 服务器型、电路层网关、混合型防火墙、应用层网关、自适 应型代理技术。 入侵检测按照检测数据来源分为: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技术、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技术、分布式入侵检测技术 按照检测系统采用的技术划分为:异常入侵检测、特征入侵 检测 完整性: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防止数据被非法用户篡改 访问控制:主体依据某些控制策略或权限对客体本身或者其 资源进行不同授权访问 发送方使用哈希算法对原始消息进行运算,生成信息摘要, 并用发送方的私钥对其进行数字签名;并用发送发的公钥对 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和验证 公钥密码体制中,发送方公钥加密,接收方私钥解密 防火墙(工作协议层次):网络层包过滤和应用层代理服务 器 公钥密码本质上解决不安全信道密钥的分发问题 kerckhoffs原则:密码系统的安全性仅取决于所使用的密钥 的保密性,而不是对该方案本身的保密 本地数据恢复包括:文件恢复、文件修复、密码恢复、硬件 故障恢复四种类型的恢复工作 数据备份有多种方式: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差分备份、按 需备份等。 (1)完全备份:备份系统中所有的数据; (2)增量备份:只备份上次备份以后有变化的数据; (3)差分备份:只备份上次完全备份以后有变化的数据; 企业存储应用的体系结构主要有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连式存储)、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 络接入式存储)和SAN(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 络)三种模式 DAS直接外挂存储是最早采用的一种存储方式 NAS方式独立于PC服务器,单独为网络数据存储而开发的 一种文件服务器 SAN与NAS完全不同,它不是把所有的存储设备集中安装在 一个专门的NAS服务器中,而SAN以块为单位进行数据管理 RAID机制中共分8个级别,RAID应用的主要技术有分块技 术、交叉技术和重聚技术。(RAID中主要用到的关键技术是 数据条带化技术、数据冗余校验技术、镜像技术) RAID 0只是单纯地提高性能,并没有为数据的可靠性提供 保证,而且其中的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到所有数据。 RAID 1是磁盘阵列中单位成本最高的,但提供了很高的数 据安全性和可用性。 RAID 5更适合于小数据块和随机读写的数据(空间利用率 (n-1)/n) 实际上是RAID 0+RAID 1标准结合的产物,为每一块磁盘作 磁盘镜像进行冗余。优点是具有RAID 0的速度和RAID 1的 数据高可靠性。 RAID10 先镜像后条带化 RAID系统三个主要组成部分RAID控制器、磁盘控制器、磁 盘 硬盘接口:硬盘与主机系统间的连接部件中、高端接口SAS 网络结构和数据报 MTU 最大传送单元 通过MF=0、片偏移=0判断IP数据报是否经历过分片 根据IP数据报中的协议(protocol)字段 ICMP协议:因特网差错控制报文协议,提供一种机制,有关 影响数据包传递的网络故障反馈的信息,都由ICMP协议来 处理,它让TCP等上层协议能够意识到数据包没有送到目的 地址 TCP报文段中,通过windows size窗口字段向对方通知 这个tcp连接在本地接受缓冲区的大小 OSI构造了由底向上的七层模型,即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Intel体系结构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标识字段(identification)、标志字段(Flags)、片偏移 字段(Fragment offset)与分片有关 TTL的目的是防止数据报在因特网上兜圈子,白白消耗网络 资源。 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为IP包头的最后2个字段,分别占32 位,4字节。 identification是标识字段,相同的标识字段的值使分 片后的各数据报片最后能在目的主机正确地重装成为原来 的数据报。 数据报DF=1,路由器直接丢弃 两个IP报文分片在目的主机被重新组装回拆分之前的IP数 据报 OSPF路由器周期性发送HELLO包的目的——维持邻居关系 一个OSPF路由器用(洪泛法)方法将生成的链路状态信息 传送到区域内不相邻的路由器 路由器采用(SPF)算法根据整个网络的链路状态信息求出 它的路由表 TCP处理失败连接:采用超时重传机制,超出最大重传次数 的时候发送RST(连接重置)字段进行重置 其他 城域网络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用户接入到城域网中的方式是ADSL,用户主机与BRAS间使 用的协议是PPPoE RADIUS协议完成对用户主机的认证、授权和计费 生成树协议主要是解决交换网络中的环路问题。 冗余设计可能消除的单点失败问题,但也导致了交换回路的 产生,它会带来如下问题: 1.广播风暴 2.同一帧的多份拷贝 3.不稳定的MAC地址表 生成树协议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的作用是在交 换网络中阻止回路的形成。 DHCP协议为访客智能手机主要配置了IP地址、子网掩码、 网关、DNS地址 vlan划分:基于交换机端口划分,基于MAC地址划分,基 于网络协议划分,基于IP地址划分,基于策略划分。 vlan交换机互连方式:接入链路、中继链路、混合链路 交换机执行stp协议时,交换机ID由交换机优先级与交换 机MAC地址构成,端口ID由端口优先级和端口编号组成 NAT主要用于实现私有网络访问公共网络的功能,还能够有 效避免来自网络外部的攻击,隐藏并保护网络内部的计算机 生成树协议的常用命令 STP enable :运行生成树协议 STP root primary:设置根交换机 STP root secondary:设置备份根交换机 【switch1】STP priority 4094 设置交换机1的优先级为 4094 【switch2】STP priority 0 设置交换机2的优先级为0 STP disable 禁用STP协议 TCP/I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网际协 议) FTP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SMTP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 邮件传输协议 ECHO协议(Echo Protocol)回绕协议,用于查错及 测量应答时间。 NTP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网络时间协 议,用于网络同步。 SNMP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用于网络信息的 收集和网络管理。 HTTP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 本传输协议,支持万维网WWW的一种传输协议。 DHCP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动态配置IP地址的协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