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学经典(小学低、中、高段)

国学经典(小学低、中、高段)

国学经典(小学低、中、高段)
国学经典(小学低、中、高段)

小学国学经典(高、中、低段汇总)

班级姓名

低段

第一单元习礼仪.

1、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3、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5、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曲礼上》

6、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与人,不失口于人。—《礼记.表记》

7、礼以行义,信以守礼,刑以正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8、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

9、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礼记.曲礼上》

第二单元重学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2、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礼记.儒行》

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不知义)。—《礼记.学记》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5、夫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汉.王符《潜夫论.赞学》

6、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汉.刘向《说苑.建本》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8、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9、未知未能而求知求能,之谓学;已知已能而行之不已,之谓习。—宋.朱熹《朱子语类.学而篇上》

第三单元勤劳动

1、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2、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尚书.无逸》

3、士无事而食,不可也。—《孟子.腾文公下》

4、不能耕而欲黍粱,不能织而喜采裳,无事而求其功,难矣。—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5、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唐.罗隐《蜂》

6、彼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作力毋以致财。天下之所生,生于用力;用力之所生,生于劳身。—《管子.八观》

7、非德,莫如勤,非勤,何以求人?—《左传.宣公十一年》

8、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国语.鲁语下》

9、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汉.张衡《应闲》

10、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清.朱用纯《朱子家训》

中段

第一单元守诚信

1、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道德经》六十三章

2、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儒行》

3、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不苟》

4、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学而》

5、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礼记.表记》

6、践行其言而人不信者有矣,未有不践言而人信之者。—《二程集.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

7、君子之言,信而有征。—《左传.昭公八年》

8、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9、四海之广,不患无贤,而患在信用之不至尔。—宋.包拯《请录用杨纮等》

第二单元睦乡邻

1、居乡以齿,而老穷不遗,强不犯弱,众不暴寡。—《礼记.祭义》

2、乡党之间,观其信诚。—《逸周书.官人解》

3、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论语.乡党》

4、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论语.雍也》

5、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礼记.乐记》

6、贳酒邻里睦,曝衣场圃喧。—唐.卢纶《送夏侯校书归华阴别墅》

7、射乡之礼,所以仁乡党也。—《礼记.仲尼燕居》

8、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礼记.曲礼上》

9、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第三单元亲自然

1、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周易.系辞下》

2、达自然之至,畅万物之情。—三国.王弼《老子道德经注》

3、万物之生意最可观。—《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明道先生语一》

4、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庄子.知北游》

5、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晋.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

6、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宋.郭熙《山水画论》

7、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

8、(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先进》

9、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礼记.王制》

高段

第一单元行节俭

1、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2、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3、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4、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管子.八观》

5、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6、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

7、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荀子.富国》

8、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富民之要,在于节俭。—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二首》(其二)

10、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清.朱用纯《朱子家训》

第二单元强自信

1、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墨子.亲士》

2、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3、侍人不如自恃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4、自信者,不可以诽誉迁也;知足者,不可以势利诱也。—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

5、天生我材必有用。—唐.李白《将进酒》

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7、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9、努力图树立,庶几终有成!—宋.欧阳修《勉刘申》

10、天地人之才等耳,人岂可轻?人字又岂可轻?—《陆九渊集.象山语录下》

第三单元讲智慧

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道德经》三十三章

2、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

3、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荀子.修身》

4、所谓大丈夫者,谓其智之大也。—《韩非子.解老》

5、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孟子.离娄下》

6、乘众人之智者,即无不任也。—《文子.自然》

7、何谓之知?先言而后当。凡人欲舍行为,皆以其知先规而后为之。—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智》

8、人,物也,万物之中有知慧者也。—汉.王充《论衡.辨崇》

9、明者见于无形,智者虑于未萌。—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

10、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宋.苏洵《远虑》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小学一二年级国学经典名句背诵

小学百条国学经典名句(一、二年级) 一年级: 1、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 【译文】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2、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弟子规》 【译文】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3、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弟子规》 【译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4、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弟子规》 【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5、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弟子规》 【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6、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眦《弟子规》 【译文】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如果别人有能力,不能轻视,更不能妒忌。 7、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 【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8、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弟子规》 9、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初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选自《三字经》 10、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选自《三字经》 二年级: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3、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4、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译文】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要后及时补救。

国学诵读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国学诵读 十河小学丰晓瑞 小学四年级第二学期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一、活动目的: 国学经典文章内涵丰富,语言精练,句式齐整,富有韵律,易于诵记,名篇佳作篇目繁多,美不胜收。让学生从小诵读古文,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语感,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积累文化的最佳时期。因此,吟诵古文活动对于他们今后的治学修身、熏陶性灵、引导价值判断、提升审美品味以及培养语文能力,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 二、基本原则: 1、熟读成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国学读本的内容达到“认识字、发音准确、流利诵读,对其中大部分篇目能背诵”的目标 2、教学相长: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自己也要广泛学习国学内容,不断提高国学素养,学生背诵的篇目教师先要进行研读,力争做到熟读成诵。 3、教研同步:将“国学经典诵读”作为一项研究课题,学校领导与教师要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交流,提高国学经典的教育效果,使教师和学生通过此活动在思想和知识能力上有所提升。 三、工作安排和要求 1、参与年级:根据教育局的精神,我校四年级全体学生及部分教师参与“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2、四年级教学内容及目标: (1)、古典诗词专题诵读:《春日》 (2)、古典诗词专题诵读:《忆江南》 (3)、古典诗词专题诵读:《南北朝民歌》 (4)、古典诗词专题诵读:《劝君须惜少年时》 (5)、古典诗词专题诵读:《从军行》 (6)、古典诗词专题诵读:《佳人》 3、教学目标: 我校的整体教学目标是:增强语文能力,夯实文化功底。塑造良好品德,奠定优雅人格;激发读书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各年级段的具体目标如下: 4、课时安排: 国学经典诵读主要由四年级语文教师负责,每周利用校本课程时间和每天早读时间完成此项活动。 (1)利用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诵读理解。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按照各年级的要求完成诵读任务。 (2)利用写字课时间,将要求所吟诵的经典、古诗词,再通过书写加强记忆,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 (3)召开家长会传达其精神,引导、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参与,父母与孩子一起

一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一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 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重点:有余力,则学文 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 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教学方法: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 讲解内容: 弟子规——是(古代)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学生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 (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从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会虚心向别人学习? 总结: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内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

第三册国学经典

莱州小学母语“阳光绿洲”第三册主题单元国学经典诵读 一、美丽的秋天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声律启蒙》) 3.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声律启蒙》) 4.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九歌》) 诗词诵读: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王维《山居秋暝》) 二、学校生活 1.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周易·乾卦》) 2.庄敬日强,安肆日偷。(《礼记·表记》) 3.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礼记·学记》) 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6.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三字经》)

7.故曰: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 殆。(《孙子兵法》) 诗词诵读: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唐】崔道融《溪居即事》) 三、爱祖国 1.天地泰宁,君之德也。君德昭明,则阴阳风雨以和,人赖之而生也。是故只承君之法度,行孝悌于其家,服勤稼穑,以供王职,此兆人之忠也。(《忠经·兆人》) 2.临患不忘国,忠也;思难不越官,信也。图国忘死,贞也。(《左传·昭公元年》) 3.辞不忘国,忠信也;先国后己,卑让也。(《左传·昭公二年》) 4.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墨子·春秋》) 5.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 6.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 7.贤者不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宋苏洵《管仲论》) 诗词诵读: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节选) 四、科学看问题想问题 1.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汉刘向《说苑·杂言》)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篇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教案六篇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篇一】 一、教学目标: 1、品读古诗,感悟诗情; 2、诵读文言经典,感悟人生哲理; 3、赏析美文,提升鉴赏能力; 4、增强对人类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在诵读中悟人生哲理,增强审美能力。 2、开放式教学:有词朗诵、配乐美文欣赏、唱诗词。 三、教学预备: 1、学生背诵印发的小册子中的内容。 2、学生背诵《满江红》《少年中国说》 3、学生学唱《水调歌头》。 4、各小组选择自己喜爱的诗词或美文,并精心预备,把握节奏、感情、声音大小、人员安排多种多样。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课:人类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经典文化。诵读经 典我们会感悟更多的人生哲学,体味各家的语言特色。 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在经典诵读竞赛中感受经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二)措施与要求 “诵读”即为“出声的读”,达到“熟读自然成诵”的理想境界。鉴于此,提出如下要求:(1)保证诵读时间。每周一、三、五早读时间 及每周的晚自习时间为诵读时间,天天坚持。开展课前一吟,熟读成 诵的教学。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提倡见缝插针,积少 成多的诵读方法,要把以往课前一支歌换为一首诗,开展“课前一吟”教学,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2)教师要依据诵读内容与诵读量,划分每天的诵读量,制定计划,依据计划诵读并且要与学生一起诵读。看谁读得好,记得牢,鼓 励学生多诵多背。班级内定期开展古诗文诵读或背诵竞赛,激发学生 诵读的激情。 (3)布置作业时,可以加入诵读内容。语文教师要天天抽查学生,动员学生互动检查;表扬先进,鼓励后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诗文诵读 交流汇报,我们尝试开展各种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如唱演诗文,陶冶审美情趣。为古诗文配曲谱,让学生进行演唱或演奏;如诗配画,彰显创新才能。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学生通过 书法、绘画来表现自己脑海中诗中描写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 理解;如创用诗文,提升思辨能力。即引导学生把诗或文改编成一个个 课本剧,展开丰富的联想,再现古诗文的意境,理解诗意,充实内容; 如改创诗文,培养创*好。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 等 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触发学 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改创诗文。学生把对经典诗 文的喜爱倾注在各种教学之中,表达于他们精心设计的手抄报以及精 心撰写的读后感上。丰富的教学调动了学生们诵读的热情,校园内到 处可以听到朗朗的诵读声 五、教学总结

小学二年级上册国学经典(全)

望天门山 一、学习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②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二、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①同学们以前已经学了不少古诗,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呢?学生自由背,教师充分肯定。 ②揭示课题: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两首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二、共同学习《望天门山》 ①学生初读《望天门山》。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困难向老师同学请教。 ②说说通过朗读体会到了什么。 ③自由练读,读出诗的韵味。 ④诵读展示。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⑤练习背诵。 别董大 一、教学目标: 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 培养学生对祖国是个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诵读诗歌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教师:名曲《送别》 学生:预习,搜集相关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和亲朋好友分别的事?谁想说给大家听。 那么你知道古人分别时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么?我请大家搜集了一些送别古诗,你愿意给大家朗诵一下么?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送别诗,体会一下诗人的情感。 二、指名读诗题,评价,谁读的最像和好友分别。 齐读课题。 你都知道了些什么呢?(介绍时代背景) 三、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 要求:读通读准 指名读,齐读。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篇一 国学经典诵读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5.感受到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享受到美的熏陶。 6. 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段:有凝望明月思念故乡的思乡诗,有寒光铁衣锁边关的边塞诗,也有杨柳依依话斜阳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将走近两位唐代诗人。 二、学习古诗 1.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读好古诗。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写字 “庭”字共( )笔,第七笔是( ),第八笔是( )。 “亭”字共( )笔,第九笔是( ),组词( )。 三、理解古诗意思

联系课文中注释,并能借助工具书,或请教老师同学,看看插图,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并练习说出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理解的意思是:(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意思是:( ) 1. 想象画面,感情朗读: 诵读《独坐敬亭山》,诗人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因怀才不遇而产生( )的感情,也正是因为诗人投身于大自然,以山为伴,才寻找到了“,”的安慰。 吟咏《望洞庭》,感受到了诗人用轻快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优美的( )图。方圆数百里的洞庭湖在诗人眼里竟似玲珑的“潭面”;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在诗人眼里又恰似“”。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不禁又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 )的情怀。 2.假如你是“诗仙”李白,你会怎么吟诵《独坐敬亭山》—— 假如你是“诗豪”刘禹锡,你会怎么吟诵《望洞庭》—— 这两首诗都描写的是( ),要将它们背下来,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 四、课后作业 1、把生字写正确写美观: 2. 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 一、精彩回顾: 背诵古诗《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知: 1.借助拼音读古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初读古诗,并会填: (1)读准字音,并认真抄写下来: (2)通过朗读,发现:这首诗歌在形式上是“”句子导学设计 或长或短”,叫( ) ,也叫( )。这种诗歌体裁都有词牌名,( )就是这首诗歌的词牌名。 (3)能结合诗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篇一 国学经典诵读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5.感受到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享受到美的熏陶。 6.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段:有凝望明月思念故乡的思乡诗,有寒光铁衣锁边关的边塞诗,也有杨柳依依话斜阳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将走近两位唐代诗人。 二、学习古诗 1.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读好古诗。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 一/青螺。二、写字 “庭”字共()笔,第七笔是(),第八笔是()。“亭”字共()笔,第九笔是(),组词()。三、理解古诗意思

跌系课文中注释,并能借助工具书,或请教老师同学,看看插图,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并练习说出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理解的意思是:()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意思是:() 1.想象画面,感情朗读: 诵读《独坐敬亭山》,诗人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感情,也正是因为诗人投身于大自然,以山为伴,才寻找到了“,”的安慰。 吟咏《望洞庭》,感受到了诗人用轻快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岀了一幅优美的()图。方圆数百里的洞庭湖在诗人眼里竟似玲珑的“潭面”;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在诗人眼里又恰似“ ”。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 不禁又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怀。 2?假如你是“诗仙”李白,你会怎么吟诵《独坐敬亭山》—— 假如你是“诗豪”刘禹锡,你会怎么吟诵《望洞庭》—— 这两首诗都描写的是(),要将它们背下来,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 四、课后作业 1、把生字写正确写美观: 2.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 一、精彩回顾: 背诵古诗《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知: 1 ?借助拼音读古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初读古诗,并会填: (1)读准字音,并认真抄写下来: (2)通过朗读,发现:这首诗歌在形式上是“”句子导学设计 或长或短”,叫( ),也叫()。这种诗歌体裁都有词牌名,()就是这首诗歌的词牌名。 (3)能结合诗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完整)小学一二年级国学经典名句背.pdf

小学百条国学经典名句(一、二年级)一年级: 1、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弟子规》 【译文】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2、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弟子规》 【译文】称呼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不可以炫耀自己的才能。 3、xx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弟子规》 【译文】穿衣服需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4、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弟子规》 【译文】做事不要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要畏苦怕难而犹豫退缩,也不可以草率,随便应付了事。 5、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弟子规》 【译文】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擅自取用就是偷窃的行为。 6、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眦《弟子规》 【译文】当你有能力可以服务众人的时候,不要自私自利,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如果别人有能力,不能轻视,更不能妒忌。 7、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弟子规》

【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仰,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 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 共同体。 8、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弟子规》 9、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初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选自《三字经》 10、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选自《三字经》二 年级: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为师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向他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3、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 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 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4、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译文】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要后及时补救。 5、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备课讲稿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 计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篇一 国学经典诵读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5.感受到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享受到美的熏陶。 6. 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段:有凝望明月思念故乡的思乡诗,有寒光铁衣锁边关的边塞诗,也有杨柳依依话斜阳的送别诗……今天,我们将走近两位唐代诗人。 二、学习古诗 1.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读好古诗。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写字 “庭”字共( )笔,第七笔是( ),第八笔是( )。 “亭”字共( )笔,第九笔是( ),组词( )。 三、理解古诗意思

联系课文中注释,并能借助工具书,或请教老师同学,看看插图,想一想诗句的意思,并练习说出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理解的意思是:( )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意思是:( ) 1. 想象画面,感情朗读: 诵读《独坐敬亭山》,诗人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因怀才不遇而产生( )的感情,也正是因为诗人投身于大自然,以山为伴,才寻找到了“,”的安慰。 吟咏《望洞庭》,感受到了诗人用轻快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优美的( )图。方圆数百里的洞庭湖在诗人眼里竟似玲珑的“潭面”;月光笼罩下的湖水、山色相称,在诗人眼里又恰似“”。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不禁又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 )的情怀。 2.假如你是“诗仙”李白,你会怎么吟诵《独坐敬亭山》—— 假如你是“诗豪”刘禹锡,你会怎么吟诵《望洞庭》—— 这两首诗都描写的是( ),要将它们背下来,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 四、课后作业 1、把生字写正确写美观: 2. 默写古诗。 第二课时 一、精彩回顾: 背诵古诗《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知: 1.借助拼音读古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初读古诗,并会填: (1)读准字音,并认真抄写下来: (2)通过朗读,发现:这首诗歌在形式上是“”句子导学设计 或长或短”,叫( ) ,也叫( )。这种诗歌体裁都有词牌名,( )就是这首诗歌的词牌名。 (3)能结合诗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一年级国学经典

一年级国学经典《弟子规》测试达标卷 班级姓名 一、我知道(不会写的字可以注音)(40分) 1、财物轻怨何()言语忍忿()泯 长呼()即代叫人不()己即到。 2、路遇()疾趋揖长()言退恭立 骑下()乘下车过犹待百()余 3、近()趋退必迟()起对视勿移 事诸()如事父事诸兄如()兄 4、父母()应勿缓父母()行勿懒 父母()须敬听父母()须顺承 5、兄道()弟()恭兄弟睦孝在中 长者()幼勿()长者坐命乃坐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音。在对的拼音下面画一横线。(18分) (1)首孝悌(dì tì) (2)丧尽礼 sàng sāng (3)长者先zhǎng cháng (4)疾趋揖 yī jí (5)父母教 jiāo jiào

(6)孝在中 zhōng zh?ng (7)称尊长 chēng chēn (8)己即到 jǐ yǐ (9)骑下马 qí jí 三、我会做。(24分) 1、如果你上课回来迟到了,一定要先敲门,声音洪亮的喊“报告”,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有些同学现在穿衣很讲究品牌,总要让家长给买名牌,对于这样的同学,你要用《弟子规》中哪些话劝导他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 你平常在家的时候,如果外出一定要对父母讲明,回家后也要及时告知父母,不要让父母担心。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小明的妈妈有病在床,小明放学后在家写作业,妈妈说:“小明,给妈妈倒杯水。”小明说:“好吧,等我写完作业。”请你说出你对这件事的看法。(1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学经典《百家姓》诵读教学设计方案

国学经典《百家姓》诵读教学设计方案 设计理念: 《百家姓》都是由孤立的单字组织起来的,相互之间没有意义联系,要让二年级的学生诵读百家姓,首先要让孩子们喜欢百家姓,以中国人有百家姓而自豪,设计采用了多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对百家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设计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教学目标】 1.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轻松了解中国人名字中的姓,对百家姓产生浓厚的兴趣。 2.诵读百家姓,感受传统文化的深远,产生当中国人的自豪。 二、【教学准备】 查找百家姓的有关资料。了解姓氏来历。 三、【教学过程】 板块一:了解百家姓 1.像老师这样来介绍你的姓,我姓...... 同学们,你们刚才说的都是自己的姓氏。你们知道吗,我们中国在古时候就形成了自己的姓氏,宋朝有一位书生将我们中国人常见的姓氏编成了一本书,叫《百家姓》。

2.百家姓里一共收集了多少姓氏呢?其中里面还有单姓和复姓。百家姓收集441个姓,后人增加到504个。单姓444个,复姓60个,如:司马、欧阳、诸葛。 板块二:背诵百家姓 1.百家姓录音范读,学生倾听。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 4.指名学生朗读,师生评议后,齐读,一边拍手一边读,男女生对读,配乐朗读。 5.整体背诵百家姓。 (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诵读氛围中轻松地熟读成诵,化难为易,学生不再有危难情绪。) 板块三:姓氏趣谈 1.我们的姓氏是由我们的老祖宗子子孙孙、一代一代一直传到我们这里,我们的姓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你们知道你姓氏的来历吗?比如,我姓慕,说起慕姓的来历,还有一段历史呢。出自慕容氏,源自高辛氏,是帝喾的后裔,为慕容氏所改。远古时,有个黄帝后代叫“封”,他到东北部去建立了鲜卑国。他取姓慕容,是意在远离中原之地发扬光大传统文化,“慕二仪(天、地)之德,继三光(日月星)之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教案 国学经典《笠翁对韵》诵读教案 教学目标: 1、给孩子们扎下中国传统文化之根,使孩子们能够植根传统,把国学教育发扬光大,使孩子学习经典化、生活经典化、人生经典化。 2、让学生了解《笠翁对韵》的原文及大致文意。 3、熟练朗诵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学写对仗春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课件出示了有水有轩的地方,老师讲解那个地方叫江心洲,后来叫鹦鹉洲,因为这个故事离我们很远了,都藏在地下了,课件跳动变为“地下文章鹦鹉洲”,同样方法,揭示了“空中事业麒麟阁”。 2、当孩子们理解这两句韵语时,接着继续讲解典故陈后主,隋炀帝,一个喜好音乐,一个喜好游玩,都不是好的君王。出示:“陈唱临春乐yue,隋歌清夜游。”老师出示以上四句后,让学生朗读,让学生猜猜他们各喜欢什么。 3、指出这些语句来自李渔《笠翁对韵》。引入今天的课题。 二、激发兴趣,品读韵诗 1、自读整篇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正音 3、出示整首韵诗,“鱼对鸟,鹡ji对鸠jiu。翠馆对红楼。七 贤对三友, 爱日对悲秋。虎类狗,蚁如牛。列辟pi对诸侯。陈唱临春乐, 隋歌清夜游。空中事业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旷野平原,猎士 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齐读,感觉节奏感。 4、老师出示课件,有关鹡和鸠,翠馆和红楼的图案,让学生理 解鹡和鸠都是鸟类,翠馆和红楼是建筑物,鱼对鸟,鱼和鸟都是动物,接着朗读,诵读。 5、这里压的是什么韵?学生——ou韵.老师继续问这首韵诗,哪 个字最多——对。那么一个字对的有:(读)鱼对鸟,鹡对鸠;两个字 对的有:翠馆对红楼,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列辟对诸侯。五 个字对的有:陈唱临春乐,隋歌清夜游。七个字对的有:空中事业 麒麟阁,地下文章鹦鹉洲。十一个字对的有:旷野平原,猎士马蹄 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6、继续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背诵。 7、“七贤对三友,爱日对悲秋。”七贤,老师解释了七个爱写 文章的人,三友,用课件(梅,竹,松)让学生自己练说。“虎类狗,蚁如牛。”好多同学按今天的眼光来分析,最后,由老师说出其中 的典故。 8、在有感情的反复朗读后,从听觉的角度来引出“旷野平原, 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播放马儿快跑的声音,学习“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用悠扬婉转的短笛声让 学生学习“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9、韵诗不但有韵律美,还有节奏美,让我们拍着手,再来读一读。 10、我们一起背这首韵诗,老师出示填空题, 鱼对(),鹡对(),翠馆对()。

一年级国学经典诗歌二十二首

一年级国学经典诗歌二十二首 1.打开小窗 (中国台湾)严友梅 我不知道阳光从哪儿来, 当我打开小窗, 阳光扑了个满怀。 2.春游曲 (唐)王涯 万树江边杏, 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 照在绿波中。 3.春天来了吗? 常福生 春天来了吗? 去问柳枝上的嫩芽。 春天来了吗? 去问桃树上的鲜花。 春天来了吗? 去问池塘里的花鸭。 春天来了吗? 去问梁上的燕子妈妈。

4.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rónɡ)飞燕子, 沙暖睡鸳(yuān)鸯(yānɡ)。 5.小小蝴蝶小小花 朱晋(jìn)杰 小小蝴蝶小小花, 快快乐乐来玩耍(shuǎ); 一个开在春风里, 一个飞在阳光下。 两个朋友在一起, 两个名字不分家; 一个名叫花蝴蝶, 一个名叫蝴蝶花。 6.绝句 (唐)杜甫 江碧(bì)鸟逾(yú)白,山青花欲(yù)燃(rán)。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7.小柳树 艾(ài)尼 小柳树,站河边, 长长的枝条拂(fú)河面, 拍拍小鱼的头, 摸摸小虾的脸, 青蛙拉着柳树枝, 一前一后荡(dànɡ)秋千。 8.鸟鸣涧(jiàn) (唐)王维(wěi)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9.轻轻 寒枫 轻轻的云朵,轻轻的风。轻轻的柳条,轻轻地动。轻轻的小船,轻轻地划,轻轻的桨(jiānɡ)声响不停。 我轻轻地唱支划船歌,“轻轻是我,我是轻轻。”

10.长干行四首(其二) (唐)崔颢(hào) 家临(lín)九江水, 来去九江侧(cè)。 同是长干人, 生小不相识。 11.蘑(mó) 菇(gu) (中国台湾)林良 蘑菇是 寂(jì)寞(mò)的小亭(tíng)子。 只有雨天 青蛙才来躲雨。 晴天青蛙走了, 亭子里冷冷清清。 12.苔(tái) (清)袁枚(méi)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qià)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mǔ)丹(dān)开。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设计

国学教育—根的认识 教学目的:培养小朋友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初步了解民族的特征以及生活习俗等。培养小朋友的礼貌习惯和训练小朋友的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向小朋友介绍我们的国家是中国,我们是中国人。 中国人的外貌特征——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也可请小朋友自己来回答外国人的体貌特征,以便区别。中国人的内在特征——我们都有一颗中国心。中国心包括中国的文化、传统,各地的生活习俗。举例说明:汉字是我们的文字;语言——中国话;礼貌方面——古代是鞠躬,现代是行礼和握手。(外国人则是亲吻、或是拥抱。)还有过春年、端午节、中秋节、以及清明节等等,都是不同于其它国家的地方……(教师自己举例) 热爱自己的国家举例——当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会场上会升起一面五星红旗,问小朋友会怎么样?激动、高兴、鼓掌等。 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火药、印刷、指南针)。 现在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畅销全世界。说明我们的人民聪明有智慧。你做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让小朋友自己来举一些例子,参与到课堂的气氛中来。 教具:画一棵大树枝繁叶茂,下面有若干根系 讲解:2)向小朋友讲解这棵大树,好比我们的中华民族,它生长了二千五百年,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是这棵大树上的一片叶子,大树生长的好,叶子就旺盛。如果大树的根部断了,请问小朋友这棵大树还会长吗?那我们作为叶子还会活吗?(擦掉根部一段)让小朋友直观的理解根和叶的关系。理解大树的含义、及根的重要性。了解个体和群体的依赖关系。 向小朋友讲解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断了。比如过去的孩子学习的《弟子规》现在却不学了。接着讲解《弟子规》是教小朋友学习礼貌、学习做人方面的书。现在的国人礼貌欠缺。具体举例说明:不会打招呼、不行礼,随地吐痰、乱扔东西、大声喧哗、不能敬老协幼。比如坐公共汽车不能给老者让座等。道德方面:自私自利、以我为核心,骄傲、懒惰、不讲诚信等等。那么怎么来挽救呢?就是要从小来学习《弟子规》。学习礼貌、学习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做一个勤劳勇敢、诚实守信的人。

国学经典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教案设计

《弟子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弟子规》入则孝部分。 2.通过讲解及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的孝心。 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感受孝心的魅力。 2.联系实际,抒发孝心。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弟子规》知识抢答赛。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可以背诵弟子规,甚至可以倒背如流。关于《弟子规》的知识,你知道的有多少呢?让我们一起进入知识抢答赛。 1.《弟子规》的作者是谁? 2.《弟子规》分为几个部分? 3.《弟子规》的作者是谁? 4.《弟子规》的意思是什么? 二、热情诵读,齐诵《弟子规》——入则孝。 1. 读书的要求有那些?你能做到吗?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2. 齐诵《入则孝》部分。 3. 小组比赛读。 三、进入主题,讲解“亲有疾——不离床”部分。 讨论: 1. 怎样做才是孝顺的好孩子呢? 2.生病的感觉是怎样的呢?生病的时候你最希望身边的人怎么照顾你? 3. 父母生病的时候会怎样想,他们希望我们做子女的怎样做呢?

4. 古时候,孝顺的儿女是这样做的(出示PPT: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有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生说,教师补充) 5.感动你的地方是哪里?(药先尝,不离床)父母心中会怎样想呢? 四、情景体验,感悟孝道。 古时候子为父母尝药,是为了为父母试探药的温度。可是现在我们不能为父母尝药,因为乱吃药是危险的。当父母生病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做呢?小组讨论后请一个小组到讲台上表演。(一个扮演生病的母亲,一个扮演儿子) 请大家给出建议和意见。给予鼓励。 五、积极讨论,解决问题。 1.我们班的同学们都很聪明,现在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能帮他解决吗? 2.讲述故事:“小明想跟妈妈学家务,可是妈妈说只要专心学习就好了。小明要怎样做?” 同学发言。 3.你们真是有礼貌的孩子。你们觉得说服妈妈要注意哪几点?(礼貌,有道理,恭敬) 4.如果妈妈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呢?你该怎么办?(找机会再和妈妈讲) 六、情景表演,小组活动。 如果遇到下列问题的时候,你会解决吗? 讲述:小明的爸爸随手把垃圾扔到车窗外,小明该怎么劝说呢?小组活动,然后展示。 七、总结升华,神情寄语。 孝心是最美的品质,孝顺的孩子是最可爱的孩子。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齐诵《入则孝》部分,结束本课。

一年级国学经典

一年级国学经典 目录 第一单元《弟子规》总叙入则孝 总叙 (1) 入则孝(一) (4) 入则孝(二) (9) 第二单元千家诗朋友,我们一起品尝生活吧 1.秋浦歌李白 (13) 2.咏史高适 (15) 3.罢相作李适之 (18) 4.洛阳道储光羲 (20) 5.悯农 (其二) 李绅 (22) 第三单元《弟子规》出则悌 出则悌(一) (26) 出则悌(二) (29) 第四单元千家诗同学,我们一起领略季节风光吧 第五单元《弟子规》谨 谨(一) (45) 第六单元千家诗同伴,我们一起感受真情吧 1.送郭司仓王昌龄 (50) 2.逢侠者钱起 (52) 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55)

4.思君恩令狐楚 (58) 5.观永乐公主入番孙逖 (60) 6. 答李浣韦应物 (63) 第七单元《弟子规》谨 谨(二) (67) 第八单元千家诗伙伴,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吧1.长干行李白 (72) 2.早发白帝城李白 (74) 3.竹里馆王维 (77) 4.鹿柴王维 (80) 第一单元《弟子规》总叙入则孝 《弟子规》总叙 原文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第二单元千家诗朋友,我们一起品尝生活吧 1.秋浦歌李白 白发三千丈离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2.咏史作者: 高适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3罢相作李适之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4.洛阳道储光羲 大道直如发,春日佳气多,五陵贵公子,双双鸣玉珂。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设计完整版 (一)教学目的: 培养同学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初步了解民族的特征以及生活习俗等、培养学生的礼貌习惯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学习《弟子规》 (三)教学过程: 教学一:老师讲经典,学生学经典 1、导入:当奥运会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会场上会升起一面五星红旗,问小朋友会怎么样?激动、高兴、鼓掌等。 2、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有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指南针)。 现在我们的国家日益富强,我们国家制造的产品畅销全世界。说明我们的人民聪明有智慧。你做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3、介绍学习的意义:讲解:我们的中华民族,它生长了二千五百年,我们每个同学都是这棵大树上的一片叶子,大树生长的好,叶子就旺盛。如果大树的根部断了,请问小朋友这棵大树还会长吗?那我们作为叶子还会活吗?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断了。比如过去的孩子学习的《弟子规》现在却不学了。接着讲解《弟子

规》是教小朋友学习礼貌、学习做人方面的书。现在的国人礼貌欠缺。具体举例说明:不会打招呼、不行礼,随地吐痰、乱扔东西、大声喧哗、不能敬老协幼。比如坐公共汽车不能给老者让座等。道德方面:自私自利、以我为核心,骄傲、懒惰、不讲诚信等等。那么怎么来挽救呢?就是要从小来学习《弟子规》。学习礼貌、学习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做一个勤劳勇敢、诚实守信的人。 4、讲解内容: 讲解一:总序: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悌:代表顺从兄长。次谨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泛爱众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而亲仁 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

一年级国学经典教案

一年级下册国学经典教案 第三课首孝弟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生字的字形字音,要注意“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简单理解词句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 2、感受文言文的语感,了解关于孝悌和古代社会常识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数数,询问学生最感兴趣的数字是什么(二)范读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听课件音频。 (三)内容感悟。 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 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第四课曰水火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节奏感

2、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初步了解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等基本常识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等基本常识 三、教法学法:朗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经典引入 从日常生活常识入手,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属相,平时爱吃的零食,爱听的音乐 (二)范读,带读《曰水火》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学生听课件音频。 (三)内容感悟。 1、师读一段,讲解一段。 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 2、老师读上句学生对下句。 3、多种形式朗读,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练习实践。 文后“神奇汉字”、“日积月累”、说一说”。 第五课高曾祖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节奏感 2、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要注意“伦”“从”“恭”“序”等字 3、了解九族、十义等古代社会的基本常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