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残疾人论文:残疾人残疾人事业发展

残疾人论文:残疾人残疾人事业发展

残疾人论文:残疾人残疾人事业发展
残疾人论文:残疾人残疾人事业发展

残疾人论文:残疾人残疾人事业发展

【中文摘要】残疾是客观存在的,造成残疾的原因来自先天的和后天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控制残疾的发生、发展,但不能完全消除它,根据一定的实用评定标准,残疾人分为各种类别。据联合国统计,全世界残疾人估测数字为6.5亿,在许多国家里,每十个人中至少有一个人残疾,至少有25%的人因与残疾人有关而受到不利影响。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有8300多万残疾人,郑州市共有各类残疾人52万余人,是数量相当大的一个群体,同时,由于残疾影响和外界障碍,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中处于某种不利地位,又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残疾是客观存在的,但反映在人的主观上却因每个人的人生观不同而表现各异。古今中外,无数残疾人超越种种人生的不幸,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且为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充分说明了残疾人同样是社会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奉献者和创造者。残疾人事业就是人们从事与残疾人有关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一项社会性工作。世界残疾人问题的提出始于上个世纪初,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演变逐步拓展为新兴的残疾人事业,目前,联合国大会已通过了一系列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文件、决议,已有132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有关残疾人的法律。郑州市残疾人事业经各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残疾人的共同努力,残疾人事业宣传日益深入,社会环境明显改善。但是还要看到,市场经济的竞争性使残疾人在社会发展中处于弱势地位,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在新时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如无障碍设施

论我国残疾人旅游市场的开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116373943.html, 论我国残疾人旅游市场的开发 作者:李兆婷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4年第01期 如今,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活动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消费。可当许多旅游细分市场都逐渐被重视的时候,残疾人旅游市场却一直被忽视。而要使旅游业更加成熟化,就不能放过每一个细分市场。目前,我国残疾人口的数量居世界第一,所以残疾人游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且尚未充分开发的市场。本文主要对残疾人旅游市场的现状、开发的意义、开发的阻碍因素及其对策进行了分析。 一、我国残疾人旅游市场的现状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我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4%。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其占残疾人总数的比重分别为:视力残疾1233万人(14.86%),听力残疾2004万人(24。1%),言语残疾127万人(1.5%),肢体残疾2412 万人(29.07%),智力残疾554万人(6.68%),精神残疾614万人(7.40%),多重残疾1352万人(16.30%)。在这些残疾人当中,外出旅游的残疾人主要呈现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状况: (一)残疾人出游游客较少,言语残疾和听力残疾人游客出游相对较高 残疾人由于自身生理缺陷等原因,同普通人相比他们的出游频率要低很多,许多残疾人大部分时间都宁愿呆在家里,也不愿意出去参加一些文化娱乐活动。而相对来说听力残疾者和言语残疾者的出行比例较高,因为他们肢体健全,外出旅游的时比其他类型残疾人更方便,因此在出游的残疾人游客中这类残疾人所占的比例相当大。而视力残疾和肢体残疾的游客由于受自身体条件的限制更大,外出旅游很不方便,因此极少外出旅游。 (二)残疾人出游的时间短、距离短,以近距离周边旅游为主 由于残疾人出游不仅会受到他们自身条件的限制,而且旅游活动中也会受到一些服务设施的阻碍,所以残疾人特别是肢体方面的残疾人外出旅游的范围都比较小。长时间、长距离的旅行对于他们来说很有困难,因此,他们一般会选择市内的景区景点或者是周边能够一日游的旅游景区景点作为旅游目的地,所以他们很少参与出省或是出国的旅游。 (三)残疾人散客旅游较少,多由亲友陪同或者社会团体组织外出 目前,许多旅游目的地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不够好,残疾人特别是视力和肢体残疾者单独一人出行是特别困难的。因此他们很少自发组织或者单独出去旅游。他们的旅游活动一般都由自己的亲人朋友陪同,他们的团体旅游活动一般是由残疾人协会、肢残人协会或其他一些社会团体组织的。

残疾人贫困与扶助论文

残疾人贫困与扶助论文 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来看,残疾人作为社会的一种弱势群体,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是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现代社会中最值得帮助的人群。详细内容请看下文残疾人贫困与扶助。 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缺陷和心理障碍,导致他们丧失了同健全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条件,在现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陷入贫困的泥潭。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残疾人口家庭人均收入还不到非残疾人口家庭的一半,他们的生活主要还是依靠低保、临时性救助、邻里接济等,还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口家庭处于极度贫困状态。就目前而言,残疾人仍然是我国最困难的群体,而他们自身又缺乏满足需要的能力与途径,因而需要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络体系,来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尽早摆脱贫困。 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如今社会支持理论已成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同其他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及其实践理论一样,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协助工作者分析相关社会问题的性质与原因,指导工作者科学、合理地设定社会工作过程及制定相应的工作手法与介入模式。 社会支持是与弱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由于研究视角和目的的不同,研究者们对社会支持的定义也就不尽相同。一般而言,社会支持是指来自个人之外的各种支持的总称,包括正式的社会资源和非正式的社会资源。正式支持是指来自政府、社会正式组织的各种制度性支持,主要是由政府行政部门,如各级社会保障和民政部门,以及准行政部门的社会团体,如工会、妇联等实施。非正式的支持主要指来自家庭、亲友、邻里和非正式组织的支持。 社会支持理论认为个人问题的产生并非个人之过,而是社会大环境的问题,要解决问题,也必须针对其整个问题系统,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其解决,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可利用社会支持络。社会支持络作为一种方法和策略被重视并应用于社会工作实务之中,它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并与新的社会接触。社会支持络这一方法和策略有许多优势,社会支持络的建立有助于资源的多效利用和资源共享。因为弱势群体一般是一个在社会资源拥有和分配权力上极度匮乏的特殊社会群体,非常容易遭受社会风险,因此他们需要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络,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篇一:残疾人社会保障 一关于残疾人 定义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1990年12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条的规定: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现状全世界约有6.5亿多残疾人,占人口总数的10%左右,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 据20xx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共有残疾人8296万人,占总人口的6.34%,涉及近1/5的家庭。我省有700多万残疾人,涉及五分之一的家庭和近3000万人口 郑州市52万残疾人总人口的7.2% 节日1.国际残疾人日 1992年10月12日至13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举行了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首次关于残疾人问题的特别会议。大会通

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 2.我国助残日 1990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并决定于1991年5月15日起在全国实施。根据《保障法》第48条规定:“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二.残疾人社会保障 定义残疾人社会保障是指国家给予残疾人特别扶助,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的一种制度安排。是整个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医疗及养老保险按照正常人实行 城市残疾人参加城市居民养老医疗保险 农村残疾人参加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 就业保障据全国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我国16岁以上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约为3060万人,占当时残疾人总数的59.25%。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的就业保障,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针,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地安排残疾人就业 就业办法1).福利性企业组织(残疾人占总员工比例的50%以上)

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状况与发展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五个国家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针对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社保、维权、文体、无障碍环境等保障与服务不断拓展,政府和社会为残疾人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探索和积累了符合国情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有效做法和经验,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得到不断加强,残疾人服务工作格局初步形成。2010年3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的印发实施,表明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一、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的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基本收入和支出方面,截至2009年3月,城镇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78.1元,比2008年度高出90.9元,增幅为1.1%,农村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066.1元,比2008年高出262.5元,增幅为6.9%,城镇残疾人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4.7%,农村残疾人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05%,分别比上一年降低3个和4.5个百分点,残疾人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 在社会保障方面,截至2009年3月,139.12万城镇残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占城镇低保对象的5.96%,低保标准208元,月人均补助141元;各地普遍实行分类施保,对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的低保对象在补助标准和审核程序上予以照顾;383.2万残疾人享受农村低保,占农村低保对象的8.89%;74.84万残疾人纳入农村五保供养,370多万残疾人得到临时救济和定期补助。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近两年湖北、安徽、陕西等中西部地区还设立了针对特困残疾人的专项生活救助制度。以安徽为例,截止到2009年8月,已经为384564名贫困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特别救助,补贴标准城镇户籍人口每人每年600元,农村户籍人口每人每年360元。专项生活救助制度成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一项有效的补充性制度安排,有效地缓解了残疾人基本生活方面的特殊困难和需求。 在社会保险方面,根据全国残疾人状况监测结果,2008年以来,城镇残疾人参加至少一项社会保险的比例显著提高,2009年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达到64.3%,参加城镇职工或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达到42.1%。农村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比例持续上升,2009年达到94.4%。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村残疾人中,87.6%的残疾人在1年内看过病,人均看病花费1570.1元。看过病的农村残疾人中有41.7%的人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行了报销,人均报销743.8元。《国务院关于开展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对农村重度残疾人参保个人缴费部分地方政府予以全额或部分补贴。这一政策试点地区广大残疾人参保积极性十分踊跃,截至2009年底,全国首批320个新农保试点县中,领取第二代残疾人证并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村残疾人共有192万人,实际参保158.9万人,明显高于试点地区一般农村居民参保人数。在社会福利方面,残疾人保障法及地方实施办法都明确了残疾人获得服务、参与社会生活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减免费用享有公共服务成为很多地方残疾人的特惠。 在公共服务方面,2008-2009年度,残疾人当年接受过康复服务的比例为23%;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立健全省级聋儿和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已建立1700多个聋儿康复机构、6000多个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机构和2000多个辅助器具供应服务机构,在1644个市县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在780个市辖区和1411个县(市)开展了社区康复工作,累计建立社区

残疾人旅游市场开发思路.doc

一、我国残疾人旅游市场的现状一残疾人出游游客较少,言语残疾和听力残疾人游客出游相对较高残疾人由于自身生理缺陷等原因,同普通人相比他们的出游频率要低很多,许多残疾人大部分时间都宁 愿呆在家里,也不愿意出去参加一些文化娱乐活动。而相对来说听力残疾者和言语残疾者的出行比例较高,因为他们肢体健全,外出旅游的时比其他类型残疾人更方便,因此在出游的残疾人游客中这类残疾人所占的比例相当大。而视力残疾和肢体残疾的游客由于受自身体条件的限制更大,外出旅游很不方便,因此极少外出旅游。二残疾人出游的时间短、距离短,以近距离周边旅游为主由于残疾人出游不仅会受到他们自身条件的限制,而且旅游活动中也会受到一些服务设施的阻碍,所以残疾人特别是肢体方面的残疾人外出旅游的范 围都比较小。长时间、长距离的旅行对于他们来说很有困难, 因此,他们一般会选择市内的景区景点或者是周边能够一日游的旅游 景区景点作为旅游目的地,所以他们很少参与出省或是出国的旅游。 三残疾人散客旅游较少,多由亲友陪同或者社会团体组织外出目前, 许多旅游目的地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不够好,残疾人特别是视力和肢体残疾者单独一人出行是特别困难的。因此他们很少自发组织或者单独出去旅游。他们的旅游活动一般都由自己的亲人朋友陪 同,他们的团体旅游活动一般是由残疾人协会、肢残人协会或其他一 些社会团体组织的。二、我国残疾人旅游市场开发的意义对残疾人旅游市场进行开发不仅对残疾人本身来说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对旅游业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来说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对

残疾人自身的意义1、旅游是残疾人康复身心、走出自我封闭的一种 有效手段残疾人和普通人一样,不仅拥有旅游的权利,而且同样也渴 望享受旅游带来的愉悦感受与乐趣。可是在旅游休闲活动中,他们总是会遇到比普通人更多的困难和挫折。进行残疾人旅游 市场开发不仅可以使他们通过旅游活动来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去感 知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而且同时也保障了他们的基本权利。 2、提供残疾人为残疾人服务的就业机会,从而增加其经济收入由于 旅游业关联性很强,在对残疾人旅游市场开发的同时,必然也会增加 很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促进更多的普通人就业,同时也可以促进一些 残疾人就业。普通人为残疾人提供服务,会使残疾人体会到社 会的温暖;而残疾人为残疾人提供服务,不仅可以使他们感到温暖, 而且也使他们在心灵上产生共鸣,使他们彼此之间给予对方自信和鼓

社会救助论文

农村“五保”供养难题多 季天宇社工0901 090303109 【摘要】:农村“五保”供养是我国社会保障安全体制中的重要环节。我国目前针对五保老人的供养主要有三种方式:自养、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集中供养作为在当今社会三者中最为优越的供养方式,却难以在整个国家广泛得推行开来,分散供养是将来的发展趋势该如何支持和引导。本文从现实、历史、国情等角度,致力于研究怎样因地制宜,合理鼓励和引导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 【关键词】:五保供养集中供养分散供养 农村“五保”是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保障安全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五保”主要是指对农村的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给予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以保障其正常的生活。《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于2006 年1月11日国务院第121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近年来,我国的农村“五保”救济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经济形势、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五保”供养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农村“五保”供养的供养方式可以分为自养、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三种。自养,顾名思义,就是依靠自身劳动力,亲友扶持,邻里救助和以前的积蓄维持简单的生活。这些老人在现在社会占很大的比例。在中国城市有四分之一的老人靠工作自养,而在农村地区,老年人自养的比例高达80%。①这些老人尚未被纳入五保的范围之内,是生活最艰难的群体。分散供养是指被纳入五保范围的老人却采取自行居家养老的方式。而集中供养是指纳入五保供养范围的老人在敬老院、五保村等集中场地养老,这部分老人是目前五保老人中生活质量最高的群体,但是数量甚少。在农村,分散供养的老人与集中供养的老人比例平均在3:5左右。以四川市自贡市为例,2007年全市集中供养率达43.14%,已名列全省前茅。③ 以徐州市为例,徐州农村“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率比较低, 2000

关爱残疾人实践报告

关爱残疾人实践报告 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又困难的群体,残疾人占全国人口总数5% 其中:视力残疾人877万,占残疾人总数的%;听力语言残疾人2057万,占残疾人总数的%;肢体残疾人877万,古残疾人总数的%;智力残疾人1182,占残疾人总数的%;精神残疾人225万,占残疾人总数的%;多重残疾人782万,占残疾人总数的13%。 我国目前有残疾人6000多万,关联到大约2亿家庭人口。残疾人是最需要关心、扶持和帮助的特殊困难群体。我通过参加“关注身边的残疾人”暑期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到了我家乡关于残疾人的情况。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关注残疾人的重要意义,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关爱残疾人,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式:文献调研(资料查阅)、实地调研(走村入户)、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现场采访、个别交谈。 XX年11月25日,东营市以东政办发〔XX〕76号文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详细规划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目标、内容、推进方略,正式公布有关领导机构人员名单,为全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坚强政

策保障。 利用5-8年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确保残疾人享受普惠政策,着力加强特惠保障力度。通过健全残疾人专项救济金制度、实施“残疾群众温馨安居工程”“扶残助学工程”逐步健全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通过政府补贴,扩大保障范围等改善残疾人社会保险状况;通过免费提供辅助器具、抢救性康复服务,补助托管安养费用,改善孤残儿童生存、发展状况等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 据了解,XX年东营市在创建“全国残疾人工作示范城市”活动中,各级各部门累计投入资金亿元,残疾人得实惠亿元,人均得实惠4650元,发放调查问卷1万份,残疾人满意率在98%以上。在推进信息交流和公共交通无障碍建设上,配备了无障碍公交车,方便了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日常出行。并购置了电视数字手语翻译机,已在东营新闻联播中试运行。对516户中心城区家庭和650名农村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安装了无障碍扶手、语音门铃和闪光门铃。注册成立了东营市阳光导盲犬培育中心,培育幼犬18只。XX年12月初,东营通过“十一五”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国家验收。XX年,东营开展“你行,我行———爱心不找零”活动,在东营出租车、公交车、商场等共设立爱心捐款箱1617个,募集助残资金10万余元。各级残联为考入高校的残疾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及政策

鄭功成教授文章 中國殘疾人社會保障現狀及發展思路 鄭功成 本文主要根據2006年全國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資料並結合相關文獻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旨在客觀地揭示中國殘疾人的社會保障現狀及其原因,並為建立健全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一、社會保障缺失:殘疾人群體的現狀 殘疾人是一個由於身體殘缺與功能障礙而有著特殊困難的社會群體。在國際上,重視殘疾人社會保障不僅構成了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基礎性內容,更被視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與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當中國經濟經過近三十年來的持續高速增長並躋身中等收入國家行列後,在國家加快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大背景下,重視殘疾人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便很自然地構成了衡量社會公正與文明進步程度的基本指標。因此,發展殘疾人事業是中國時代發展與文明進步的客觀要求,而努力為殘疾人構建一個健全的社會保障網無疑在整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中佔有特殊的地位。 根據2006年的殘疾人抽樣調查資料,可以發現一個無法回避的客觀事實,這就是殘疾人社會保障的缺失。 第一,殘疾人群體規模龐大,結構複雜,對社會保障的需求巨大。根據調查資料,我國現有各類殘疾人達8296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6.34%,有殘疾人口的家庭戶達7050萬戶,涉及到的家庭人口達2.6億人。在殘疾人口中,按照殘疾類型劃分,肢體殘疾、聽力殘疾、多重殘疾、視力殘疾為前四位,其中:肢體殘疾者2412萬人,占29.07%;

鄭功成教授文章 聽力殘疾者2004萬人,占24.16%;多重殘疾者1352萬人,占16.30%;視力殘疾者1233萬人,占14.86%;精神殘疾者614萬人,占7.40%;智力殘疾者554萬人,占6.68%;言語殘疾者127萬人,占1.53%。按照年齡劃分,60歲及以上年齡的殘疾者占一半以上,其中:0-14歲的殘疾人為387萬人,占4.66%;15-59歲的殘疾人3493萬人,占42.10%;60歲及以上的殘疾人4416萬人,占53.24%,其中65歲及以上的高齡殘疾人為3755萬人,占45.26%。按照地域劃分,主要分佈在農村,其中:城鎮殘疾人2071萬人,占24.96%;農村殘疾人6225萬人,占75.04%;如果再根據抽樣調查資料做地區分佈分析,還可以發現呈現出西高東低的格局,東部地區平均殘疾率為6.11%,中部地區的殘疾率為6.46%,西部地區的殘疾率為6.67%。按照性別劃分,男性殘疾人為4277萬人,占51.55%;女性殘疾人為4019萬人,占48.45%。按照受教育程度劃分,15歲及以上的殘疾人文盲人口(不識字或識字很少的人)為3591萬人,文盲率高達43.29%。按照殘疾等級劃分,殘疾等級為一、二級的重度殘疾人為2457萬,占29.62%;殘疾等級為三、四級的中度與輕度殘疾人為5839萬人,占70.38%。由此可見,我國殘疾人不僅規模龐大、結構複雜,而且老年人居多、農村居多、文盲多、重度殘疾人多,這些特點恰恰客觀地反映了殘疾人群體對社會保障的巨大需求。如果沒有相應的社會保障制度,殘疾人及與其相關的家庭成員,絕大多數會陷入困難或者生活品質嚴重降低的狀態。 第二,殘疾人家庭收入偏低,殘疾人群體中貧困問題突出,迫切需要通過社會保障制度等加以緩解。全國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資料表明,全國有殘疾人的家庭戶2005年人均全部收入在城鎮為4864元、農村為2260元,而當年全國城鎮人均收入水準為11321元,農村為4631元,殘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不足全國人均水準的一半。在所

浅谈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的问题修改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教育本科毕业作业 题目:浅谈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的问题—以湘潭县为 例 专业:行政管理 学号: 1443001204153 姓名: 刘文杰 分校:湘潭电大 指导教师:龚晓辉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制

浅谈农村残疾人社会救助的问题—以湘潭县为例 内容摘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十八大我们的党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六大民生领域,单列一章详细阐述,首次系统提出了改善民生的理念和政策取向,描绘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景。而残疾人的社会救助问题是所有民生问题中的难点和重点,它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关键词:残疾人社会救助生活质量医疗保障

目录 内容摘要.........................................................1 关键词...........................................................1 一、农村残疾人状况调研背景及目的................................3 二、湘潭县农村残疾人生存现状....................................3 三、对湘潭县农村残疾人现状分析..................................6 四、调查结论与改善残疾人社会救助对策......................... (8) 参考文献.........................................................9

残疾人旅游的现状与未来

残疾人旅游的现状与未来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国际残疾人旅游研究中一般使用“无障碍旅游”一词,认为旅游是残疾人享有的权利,社会各界应该消除残疾人在旅游中的种种障碍,使他们能享受到旅游的乐趣。 一、残疾人旅游开发现状 1.残疾人旅游需求情况 相对于我国国民的出游率以及残疾人人口数量,现阶段残疾人旅游市场规模十分有限。残疾人旅游市场目前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言语残疾人和听力残疾人出行比例最高 言语和听力方面的残疾人由于肢体健全,因此在残疾人游客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肢体残疾游客和视力残疾游客受制于身体条件,所占比例较小。 (2)大多数以单位、协会或家庭为组织形式,散客旅游较少 残疾人游客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残疾人游客所在单位组织的职工福利旅游、有关部门出于提高残疾人福利水平或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的目的而组织的旅游,以及残疾人与家人一起的旅游。自发组织或散客旅游在残疾人旅游市场还为数不多。 (3)以近距离周边旅游为主 残疾人旅游活动范围普遍较小,特别是肢体残疾人,由于身体条件和相关服务设施条件所限,一般以居住地附近的旅游区为主要游览地。 2.残疾人旅游产品供给情况 由于成本较高,风险也大,市场不稳定,目前旅行社较少有专门针对残疾人的团体旅游包价产品。 2005 年,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成立了非赢利性机构——中康残疾人旅游俱乐部,这是国内第一家专门专门从事残疾人旅游服务的组织。 2007 年,中国残奥管理中心和中国旅行社总社共同合作开发了“灿奥旅游”项目,专为残疾人和老年等行动有障碍者提供专业的接待服务工作。该项目设计出全程无障碍的旅游线路和符合国际标准的接待服务规范,配备了无障碍旅游车以及经过专业培训的多语种导游、

残疾人论文_浅议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建设

浅议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建设 【内容摘要】:从我国残疾人基本情况对我国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现状进行深刻分析,透彻当前面临的问题及其影响该问题存在的主要因素和内在原因,结合实际,借鉴国外的有效手段,提出积极地、较有操作性的关于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关措施。 【关键词】:残疾人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福利 据中国残联2006年年底统计,中国目前有残疾人:8296万。占全国人口总数6.34%。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其占残疾人总数的比重为:视力残疾1233万人(14.86%),听力残疾2004万人(24.1%),言语残疾127万人(1.5%),肢体残疾2412万人(29.07%),智力残疾554万人(6.68%),精神残疾614万人(7.4%),多重残疾1352万人(16.3%)。基本上不到16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残疾人,涉及近1/5的家庭(有残疾人的家庭户的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9.98%)。 残疾人问题是人类社会固有的问题。残疾是人类进化、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代价。日趋完善的人类,不应当漠视这种牺牲和代价。对待残疾人的态度,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建设,是帮助残疾人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使最大多数残疾人基本生活、教育、就业等基本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的根本举措,对于国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提高全体人民的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对这一群体给予特定的制度安排,来保障他们的社会生活权益,是国家与社会的基本责任。我国自1990年颁布《残疾人保障法》以来,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残疾人人社会保障整体水平偏低,难以满足广大残疾人日益增长的保障需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起点上,重新审视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借鉴国外的经验,逐步建立比较健全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广大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权益与社会发展权益,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建设现状 研究残疾人社会保障首先要厘清概念,残疾人的概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

残疾人扶助规定

残疾人扶助规定

红政发(2012)号 兰州市红古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红古区扶助残疾人规定》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区属各单位:为了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兰州市扶助残疾人规定》(市政府令[2011]第6号),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规定。本规定经区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自2012年3月1日起实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九日 主题词:印发扶助规定通知 抄报:市政府 抄送:区委、区人大、区政协,市残联 红古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2月29日 共印100份

(一)区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安排的残疾人事业经费; (二)每年从福利彩票、体育彩票公益金留成中分别提取10%,作为发展残疾人事业的专项资金; (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取多种形式为扶助残疾人提供的捐助; (四)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 第五条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残疾人提供服务,开展志愿者扶助残疾人活动。 第六条新闻媒体应当及时无偿刊登、播发扶助残疾人工作的公益广告,积极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二章社会保障 第七条区民政部门应当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将生活困难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社会保障范围,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 对家庭主要劳动力因重病、重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需要长期重点保障的,属于城市低保对象的家庭,残疾人本人在已补助的基础上,按照保障标准,保障金上浮20%;属于农村低保对象的残疾人,纳入当地农村一类保障对象。 对患重病或长期患病的特困残疾人家庭和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在享受城乡低保待遇后生活仍有困难的,应当给予临时救助。对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残疾人,社会救助机构应当予以救助。

残疾人的社会保障

残疾人的社会保障 一.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体制 1.当前我国残疾人的现状: 根据2006年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和目前我国总人口数推算:我国现有8296多万残疾人,占全国人口的6.34%,其中城镇残疾人2071 万,占24.96%,农村残疾人6225 万,占75.04%,。按残疾类别分,8296多万残疾人中有听力言语残疾2131 万人,智力残疾554 万人,肢体残疾2412 万人,视力残疾1233 万人,精神残疾614万人,多重及其他残疾1352万人。 2..我国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及其现状: 残疾人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根据立法,对有残疾的公民,在年老、疾病、缺乏劳动能力及退体、失业、失学等情况下给子一定的物质帮助,从而保证其依法赋予的基本生活权利,维护社会稳定的一种社会制度安排。它是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项目。根据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内容的基本分类,残疾人社会保障应由残疾人的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含残疾人就业)、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等项构成。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残疾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又分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区保障和特别扶助等五个方面。 3.社会保险: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残疾人家庭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据此各企事业单位依法为残疾职工办理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确保残疾职工在年老、生病失业、工伤、生育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截止到2004 年底,全国城镇共有113 万残疾人参加各类社会保险。残疾人社会保险的力度还有待加强。 4.社会救助: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对生活确有困难的残疾人采取扶助、救济和其他福利措施,保障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当前,对于残疾人的基本社会救助措施是为贫困残疾人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5.社会福利: 《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对“三无”残疾人应予以供养、救济,福利院和其他安置收养机构应按规定安置收养残疾人。另外,作为社会福利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规定社会各单位依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在生产、经营、税收等方面对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社会福利企业和残疾人自主就业予以保护和扶持。 6.社区保障: 社区保障是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基本落脚点。当前残疾人的社区保障内容主要有六点:基本生活与帮扶服务保障;社区康复保障;文化生活保障;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残疾人再就业服务;心理辅导服务。截止到2004 年,社区为73 万残疾人提供了就业,为103 万残疾人提供了康复服务,为12.5 万残疾人或残疾人子女提供了就学服务,为6.8 万残疾人提供了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保障极大地促进了残疾人及其残疾人家庭基本生活的保障和改善,有力地增强了残疾人及其家庭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融洽了社区关系,增强了残疾人的社会参与度,总体上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 7.特别扶助:

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残疾人这类特殊的群体因为身体或心理方面的一些缺陷,是当前我国社会需要引起关注的弱势群体,而在我国的农村地区,本身生活水平不高,拥有的各种社会资源也极少,这就使得农村地区的残疾人群体成为整个社会残疾人群体中最需要国家和政府关注的一类人。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的残疾人生活现状相对于其他发达的城市地区人们的生活有极大的差异,本文就当前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标签: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对策研究 【引言】当前我国的残疾人口数量数以万计,而农村地区的残疾人数量在总人口数量中所占的比重极大,重要的是,这些残疾人群体在农村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相比较于城市地区的残疾人群体,生活的更加艰辛。虽然国家对于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制已经建立并不断进行完善,但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下面就现阶段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残疾人在就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普遍的就业率偏低,这对于我国农村地区的残疾人就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残疾人在就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残疾人就业人员非常低,根据国家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有五百多万人口的残疾人还没有解决就业的问题,严峻的就业情势使得广大农村地区的残疾人缺少基本的经济来源,从而更加加剧了他们生活的艰难。其次就是,除了残疾人群体身体方面的缺失以外,由于农村的教育水平有限,这些残疾人未能拥有较高的专业技能知识水平,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完成了农村残疾人群体就业的困难。 2.农村残疾人在医疗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对医疗保障的需要也不断加强。但是,农村残疾人医疗保障工作还需不断完善,现阶段的医疗保障不利于农村残疾人身体的康复。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残疾人在就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农村残疾人的医疗保障没有得到政府部门过多的关注,政府相关部门目前还没有把农村残疾人的康复治疗纳入相关的政策法规中,残疾人的医疗保障工作缺乏政府一定的各种资源的支持。其次就是,农村残疾人的康复缺乏相关的专业人员的帮助,我国目前的康复治疗人才也是比较短缺的,仅有的一些康复治疗人才也是工作在城市地区,农村地区几乎没有这样的专业人员,十分不利于农村残疾人的医疗保障工作。

峨眉山旅游市场分析

3.1.3 峨眉山旅游市场分析 峨眉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市、全国文化体育先进市。旅游业是峨眉山市的支柱产业,开发了一批集观赏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高,山滑雪、温泉度假、生态戏猴、民俗风情等旅游项目,形成食、宿、行、游、娱、购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接待网络。近年来,峨眉山市的旅游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大幅增长。 图3-3 近年来峨眉山市旅游状况 峨眉山是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于四川中南部,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峨眉境内,距成都约160公里,在峨眉山市西南7公里处。峨眉山是“普贤道场”,四季晨钟暮鼓,香烟弥漫,佛音缭绕,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到风景秀丽的峨眉山风景区旅游的游客数不断

增长。 图3-4 近年来峨眉山风景区游客人数及变化趋势 3.2 酒店业市场分析 3.2.1 我国星级酒店行业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国酒店行业发展速度较快,主要受益于酒店行业自身的服务不断提高以及旅游行业的发展,推动酒店行业市场需求不断扩大。2008年、2009年因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酒店行业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2010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我国酒店行业的增长速度又开始加快,增长率达到1.38%,星级酒店总规模达到14433家。 2011年以来,中国新开业的星级酒店如雨后春笋,各大国际酒店管理集团竞相制定出里程碑式的开业计划,不是巩固自身在中国的豪华酒店之领先地位,就是努力使自己比竞争对手占据更大的市场。随

日本残疾人社会保障

日本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的特点 第一,政府机构直接管理。 对于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通过基金会进行管理,二是通过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管理,三是政府机构直接管理。在西方一些较发达的国家及一些拉丁美洲国家,多采用第一和第二种办法,而日本则采用第三种办法,即政府直接管理的模式。政府设立了厚生年金和国民年金特别会计,目的是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统一管理。这种特别会计的收入为投保人交纳的保险费、国库负担,以及保险基金运营的收入;其支出主要是年金和福利设施。特别会计要将收支节余额作为积累金储备于大藏省的资金运用部。资金运用部将这部分积累金和邮政储蓄金、简保资金、产业投资特别会计、政府保险费等统一纳入国家财政投融资计划,作为公共资金贷给公团、公库、特殊会计、地方公共团体等,进行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居民住宅和医疗、社会福利设施等方面的建设。 此外,政府还要将厚生年金和国民年金的部分积累作为特别返还资金贷给年金福利事业团。年金福利事业团作为独立的法人机构,再将这部分资金作为贷款,专门用于社会保障事业,如疗养设施、大规模的养老基地建设、投保者住宅建设、享受年金者的子女教育经费等。另外,还有部分返还资金用于证券交易。年金福利事业团要把各方面的投资收益作为纳付金交给年金特别会计,作为特别会计的收入。 第二,安全型投资模式。 目前世界上对社会保障投资可分为两大主要类型,一是获取高收益型,资产组合中不动产投资均在50%以上,股票投资居多;第二类则是资金安全型,资产组合中以定息资金为主,如政府公债、向社团贷款等,不动产投资比重较低,投资收益相对偏低。日本采用此种方式运营社保基金。如前所述,日本政府通过年金特别会计的方式,将积累的社保基金主要用于公共团体贷款,使其投资于基础设施、居民福利等方面,造福于社会。尽管投资收益相对偏低,但却保证了基金的绝对安全,很好地体现了社保基金安全运营的原则。 第三,机构分立,相互制约。 日本的社会保险机构由立法、行政管理、执行、社保基金管理运营和保险基金监督等机构组成,它们各自分工,相互独立,但又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完整的运营体系。社会保险的立法机构为参众两院。行政管理机构包括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行政管理机构为厚生省和劳动省。厚生省负责年金和医疗保险,劳动省负责失业保险。厚生省的年金局负责年金的调查研究、预测、规划和调整等;厚生省的社会保险局负责健康保险的调查研究、预测和规划等方面的工作。地方行政管理机构为都道府县,其国民年金课负责有关年金的行政管理工作,并对所辖市村町进行指导,保险课负责健康保险的实施及指导、监督工作。执行机构也分中央和地方两级。地方执行机构为社会保险事务所,负责投保人加入健康保险和年金的资格认证、注册、档案记录和保险费收支手续等方面的工作。中央执行机构为社会保险业务中心,负责汇总、处理地方执行机构的投保人资料。中央和地方两级执行机构用计算机联网。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分布全国各地的保险公司,负责保险费的收取和支出。为了搞好对医疗保费使用的监督,日本设立了专门的监督机构,即社会保险基金联合会。这个机构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基金联合会作为医院和保险公司的中介机构,主要职责是检查、监督医疗保险费的使用情况,防止过高医药费的发生。

全面提高残疾人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全面提高残疾人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 截至目前,已经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全覆盖,正在向着全面建设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的首善之区的目标迈进。 家住东华门街道辖区的苑师傅今天起得格外早。穿戴整齐后,他准备去参加今天的第一个活动——到社区活动中心和老朋友们唱唱歌。从楼门前的无障碍扶梯进到提早预约好残疾人专用车,再到活动中心,一路上苑师傅丝毫感受不到肢残给他的“外出活动”带来不便。(升降台) 伴随着“无障碍”改造推进,楼栋前一条条长十米、宽两米的坡道,为残疾人搭建起了走出家门进入社区的“无障碍通道”。 为最大限度的方便残疾人,北京在地铁站内配备了直升电梯或无障碍升降平台,一些站点还配备了爬楼车,所有这些无障碍设施的建设都使残疾人的生活空间进一步得到延伸。截至目前,北京8条地铁线的143个站口已设置直升梯;337个站口铺设盲道和设置盲人标符。 同时,北京目前有超过2000辆的低底盘无障碍大巴投入运行,不但可方便轮椅上下,而且,车上配有专门的轮椅停靠位置。地面公交也有2835辆低地板无障碍公交车;880条道路铺设盲道共计1541公里。

近日,政府又在促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上推出新举措——大力度推出“九养助残办法”,将16岁以上的重度无业残疾人纳入助残服务券的使用范围,实现“养老、助残”全覆盖。残疾人医疗康复方面,截止目前,累计有四十万左右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服务。(升降台) 同时,本市不断提升残疾人精神生活质量。今天,首家残疾人曲艺培训基地同时成立。近年来,本市兴建了一批残疾人活动文化场所,市区两级成立了23个残疾人文艺团队,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专家指导队伍。基层残疾人群众性文化日益活跃,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 本文来自:升降台https://www.doczj.com/doc/e116373943.html,

听障大学生旅游服务市场的开拓建议

听障大学生旅游服务市场的开拓建议 摘要:听障大学生是残疾人大学生群体中占有比率最高的群体。本文以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阳光学院的听障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他们旅游需求及障碍的调查,分析其旅游服务市场开发的可行性,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听障大学生旅游服务市场开拓 残疾人旅游市场是旅游市场发展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最近的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中国大约有2075万听障人,包括弱听、重听、老化聋等,聋哑人由于肢体健全,对于身体活动的影响较小,对旅游活动需求相对较高,因此在残疾人游客中聋哑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1-2]。肢体残疾游客和视力残疾游客受制于身体条件,相对于聋哑人游客来说所占残疾人游客比较小[3],而听障大学生是听障人群中受教育程度最高,对信息的收集和接收能力更强。旅游既可以满足休养生息,放松心情等补偿性消费需求,又能满足累积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水平等发展性需求,同时还能满足人们娱乐锻炼等方面的需求,对听障人士康复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本文以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阳光学院的听障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35份,有效率94%。通过对听障大学生的旅游需求及障碍的调查,分析听障大学生旅游服务市场开发的可行性,提出了相关建议。 1 听障大学生旅游需求及制约因素分析 1.1 旅游的重要性总体而言,我国残疾人旅游市场尚未开发,在调查中有很多听障大学生几乎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旅游休闲活动,残疾人的活动空间大都仅限于

学校及市区的部分地方。有60.4%的学生表示旅游应该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比较重要,但仍有40%左右的学生因为没有体会到旅游能给自己带来的功效,而认为不一定是必备的。 由此可见,在整个社会环境中,部分残疾人仍未认识到旅游也是自己的一项权利。 1.2 旅游花费及经费来源 据调查,75.3%的学生在一次旅行中的花费在300元以下,64.9%的学生的经费来源于自费和亲友支付,10.4%的学生的旅游经费来源于社团活动。 1.3 无障碍设施的评价 调查发现只有8%的人认为景点内无障碍设施是非常完备的,而且有29%的人认为只有个别处景点有无障碍设施,另外有9%的人认为以往游玩的景点内没有无障碍设施,旅游景点内的无障碍设施是残疾大学生旅游的关键。其次旅游住宿中的无障碍设施在残疾大学生旅游中也是至关重要的,调查发现只有7%的人对住宿中的无障碍设施表示很满意,另外有16%的人表示不太满意。 1.4 听障大学生获取旅游信息的方式现在信息来源渠道趋于多元化,听障大学生知识较普通残疾人更丰富,获得旅游信息的途径更丰富。他们主要获取信息的途径是网络、亲友介绍,同时旅行社宣传和残联等相关社团的宣传也是他们获得旅游信息的重要途径(见表1). 1.5 听障大学生出游过程中最关心的要素残疾人由于自身的缺陷,所以他们对外界有戒备的心理。从对他们调查的结果来看(见表2),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