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工程知识点与重点难点总结

细胞工程知识点与重点难点总结

细胞工程知识点与重点难点总结
细胞工程知识点与重点难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1、细胞工程的概念,广义的细胞工程,狭义的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通过类似于工程学的步骤,在细

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以获得新型生物或一定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广义的细胞工程包括所有的生物组织、器官及细胞离体操作和培养技术,狭义的细胞

工程则是指细胞融合和细胞培养技术。

2、细胞工程的研究容(研究生物类型,实验操作对象)

?根据研究生物类型不同,细胞工程可分为动物细胞工程、植物细胞工程、微生物细胞

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包括:细胞培养技术(包括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细胞融合技术;

胚胎工程技术(核移植、胚胎分割等);克隆技术(单细胞系克隆、器官克隆、个体克隆)。

?植物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原生质体融合与

培养技术;亚细胞水平的操作技术等。

3、细胞工程的重要应用(植物、动物)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脱毒和快速繁殖

细胞工程育种:利用培养变异,筛选优良突变体

利用远缘杂交幼胚培养,获得杂种植株,克服其杂交不亲和性

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

倍性育种

离体种质保存

细胞培养生产有用物质

?动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动物细胞培养生产医药产品(单克隆抗体)

新品种培育

试管动物与婴儿

组织工程

珍稀动物资源的保存与保护

第二章细胞工程基础

1、细胞分化:个体细胞发育过程中,后代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

2、发育潜能:指细胞分化能力的强弱。

3、细胞全能性:指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4、细胞多能性:指随着胚胎发育,有的体细胞失去全能性,具有分化出多种组织的潜能。

5、去分化:又称脱分化,指某些条件下分化细胞不稳定,又回到未分化状态的这一过程

6、愈伤组织:脱分化后的细胞,经过细胞分裂,产生无组织结构、无明显极性的、松散的细胞团称为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的种类

胚性愈伤组织(Embryonenic callus):表面光滑、组织结构紧凑、细胞小、再生力强。

胚性愈伤组织容易形成胚状体,所以被称为胚性愈伤组织。

非胚性愈伤组织:表面粗糙、组织结构疏松、细胞大。

第三章细胞工程实验室及实验基本操作(教材第二章)

1、什么是灭菌?是么是消毒?(P18)

灭菌是指杀灭或者去除物体表面和孔隙的所有微生物,包括抵抗力极强的细菌芽胞。

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细菌芽胞和非病原微生物可能还存活。

2、常用的灭菌和消毒方法有哪些?

物理法

(一)紫外线

直接照射、表面灭菌、可消毒空气和培养用具(如塑料器皿),消毒的效力和距离有密切关系,故无菌室天花板一般不宜太高。一般石菌室空气、桌椅以及培养用具在紫外线有效消毒距离,照射30分钟,可达到灭菌效果。紫外线照射使用方便、消毒效果好;缺点是能产生臭氧,污染空气,且对未直接照射的部分无消毒效果。

(二)干热消毒

主要用于消毒玻璃器四周,干热、消毒的器皿干燥,易贮存。但干热传导慢,需加温到160℃,保持90~120分钟,才能杀死芽孢,达到消毒目的。消毒后不要立即打开箱门,防止冷空气忽然进入影响消毒效果和损坏玻璃器皿。金属器械和橡胶制品不能用于干热消毒等。

(三)湿热消毒

即高压蒸气消毒,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布类、胶塞、金属器械、玻璃器皿以及某种液体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四)滤过消毒

不能高温高压灭菌的液体可以用此法,如动物组织的人工合成培养液、小牛血清、胰蛋白酶系。须选一定规格的滤器,液体滤过速度,且保证除菌效果的关键。一般以肉眼可见液滴滴下为。滤过后及时分装。

(五)煮沸消毒

急需要时的常规方法,金属器械、胶塞在水中煮沸20~30分钟,趁热倒去水分即可使用。

化学法

(一)消毒剂灭菌

来苏尔、新洁尔灭(1%)、70~75%酒精、安替福氏、贝氯酸钙、乳酸蒸气、环氧乙烷。

(二)抗菌素灭菌:

(三)熏蒸灭菌

3、什么是平衡盐溶液(BSS)?

平衡盐溶液(Balanced Salt Solution;BSS)

又称生理盐水或盐溶液。具有维持渗透压,控制酸碱度的平衡作用,同时也能供给细胞中生存所需的能量和无机盐离子,用作冲洗组织和细胞,配制各种培养用液的基础溶液,也可用于短暂培养。

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组成。

4、什么是生物安全实验室?目前,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种类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5、动物细胞培养的天然培养基有哪些?

天然培养基

1.血浆

最常用的是鸡血浆,它具有一定的营养,与少量鸡胚浸出液混合后,有良好的凝固作用,利于支持细胞的生长。

缺点易液化,一般常用作各种细胞生长的基质。

2.鼠尾胶原

对维持细胞生长有良好作用。由于鸡血浆存在一定缺点,人们曾试用了很多化药品,其中鼠尾胶原较好。它能促进组织和细胞的附着,改善生长表面药性。

来源:燃尾键,豚鼠真皮,牛的真皮和牛眼的水晶体,实验室常用大鼠尾制胶原。

3.胚胎浸出液

主要成分是大分子核蛋白和小分子氨基酸,有刺激细胞生长的作用。在动物、细胞培养中应用最早,但由它而作了变到使用合成培养液,并渐渐被合成培养液所代替,但在研究中仍有应用价值。常用的有鸡胚和牛胚。

4.血清

是动物用量最大的天然培养基。血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大分子的蛋白质和核酸。动物细胞的生长和增殖需要血清。实验证明血清对细胞附着和保护尚有明显作用,且能中和有毒物质的毒性,使细胞不受伤害。

血清种类很多,其中有小牛血清、胎牛血清、马血清、人胚胎血清等,胎牛血清比较理想,但不易得到。目前各实验室多采用小牛血清。目前已有出售小牛商品血清。人血清一般都采用AB型血清,但价格昂贵,很少用。

5.血清代用品

血清的来源比较困难,而且成分复杂,人们努力寻找其替代品,其中有聚乙烯、吡咯咆酮(P、V、P)、蛋白胨、水解乳蛋白等,但都不如血清,因而没广泛使用。

第四章植物组织器官培养技术(教材第四、七、八章)

1、离体无性繁殖(propagation in vitro) :利用离体培养技术,将来自优良植株的茎尖、腋芽、叶片、鳞片等器官、组织和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在短期获得大量遗传形状一致的个体的方法。也称之为微繁(micropropagation)、快速繁殖(rapid clone progagation)。

2、繁殖系数(breeding coefficient):也叫增殖率,指每块外植体在一个培养周期增殖的倍数.

3、简述离体无性繁殖的程序。

(1)无菌培养物制备,包括:外植体的选择-外植体灭菌-接种-培养等基本过程。

(2)培养物的增殖

腋芽增殖:培养方法简单,能高度保持遗传稳定性,能长期继代繁殖

不定芽增殖:繁殖系数高,非洲紫罗兰用常规叶插法,每片叶只能产生几个或十几个芽,但在组培条件下可一次形成几十至几百个芽,一年可以培养成千上万个小

植株。遗传稳定性较好。但继代次数有限。培养物继代一定次数以后,不

定芽形成能力即减弱,需要重新建立起始无菌培养物。此外,不定芽需要

进行生根培养才能形成真正的植株。

诱导不定芽一般需要同时加入外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二者的配比一般

是细胞分裂素要略高于生长素,其二者的总体使用浓度应尽可能的低,以

免产生过多的愈伤组织。以保证繁殖品种的遗传稳定性。

胚状体增殖:增长率高,双极性免去生根环节,但胚状体休眠的诱导和解除还难以把握,其成苗率仍不高。目前除一些特殊用途外(人工种子),这一途径还没有用于

快繁技术。

愈伤组织增殖:所有的植物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均可以诱导愈伤组织,再进一步分化即可获得小植株。这一途径经历了组织培养技术的所有过程(愈伤组织诱导-愈

伤组织增殖-芽分化-生根-完整植株),它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组织培养。

一切通过其它增殖方式不能成功的植物,均可以通过此途径获得组培苗。

其特点是成功率高,繁殖系数大,但遗传稳定性较差。对品种要求遗传稳

定性高的作物一般不采用这一途径快繁

原球茎增殖:细胞或组织培养经原球茎途径分化成植株。大部分兰花属于这一类型,即兰花的各个部分的离体组织都能诱导形成原球茎,再经培养分化形成植株。原

球茎是兰花种子萌发时产生的呈珠粒状、缩短的、类似嫩茎的器官。

(3)生根培养:一种是在固体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当试管苗长到2~3厘米高时,将它从基部切下,转移到固体培养基上生根(生根培养基一般要求降低矿物营养的浓

度,提高生长素的浓度,具体应根据植物不同而定)

另一种是浸泡的方法,将切下的无根试管苗泡在含有高浓度生长素溶液中,生

长素浓度为100毫克/升左右,浸泡时间从几小时到1天,然后取出接种于不

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上或者扦插在人工基质上,十天左右即可生根。

(4)炼苗和移栽:将瓶盖打开,打破无菌环境,湿度逐渐下降,光照逐渐加强,使之形成新的功能强的根和叶片。一般炼苗时间为2—3d。

移栽时应注意的问题:a、防止菌类滋生;b、保持小苗水分供给平衡

(5)再生植株的鉴定

4、简述当前脱除植物病毒的方法及原理。

茎尖培养脱毒法;热处理脱毒法;微体嫁接离体培养脱毒法;珠心组织培养法;愈伤组织脱毒

茎尖脱毒:依据:病毒在植物体分布是不均一的,越接近生长点约(0.1-1mm区域),病毒浓度越稀,因此有可能采用小的茎尖离体培养而脱除植物病毒。

热处理脱毒法:①热处理不能杀死病毒。只能钝化病毒的活性,使病毒在植物体增殖减缓或增殖停止,而失去浸染能力。②热处理是一种物理效应,可以加速植物细胞的分裂,使植物细胞在与病毒繁殖的竞争中取胜。

微体嫁接离体培养脱毒法:同茎尖脱毒。

珠心组织培养法:一般认为病毒是通过维管组织传播的,珠心组织与维管系统没有直接联系,因此珠心组织培养可获得无病毒植株。

愈伤组织脱毒:病毒在植物体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组织中分布不均匀,由那些无病毒细胞产生的愈伤组织就是获得无病毒苗的基础。

5、简述脱毒效果如何检测

A 指示植物鉴定(indicator test plants) 所谓指示植物是指具有能够辨别某种病毒的专化性症状的寄主植物。每种病毒都有自己敏感的植物,指示植物鉴定病毒的方法:

a.摩擦接种法:通过汁液传播的病毒,

b、嫁接法:通过专门的介体传播的病毒,

B 血清鉴定(serologic test) 试管沉淀反应;免疫双扩散;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C 电镜检查法

采用电子显微镜,可直接观察样品材料有无病毒存在,还可以进一步鉴定病毒颗粒大小、形状和结构,这些特征相当稳定,因此电镜检查法即准确又有效,但需要有一定的设备和技术。

D 分子检测法

例如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tion)将待测的样品的总RNA与cDNA合成的试剂盒进行反应,合成cDNA,然后利用病毒DNA特有的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反应,即可知道在寄主中是否有病毒基因的表达

6、脱毒苗的保存与繁殖。

?脱毒苗的离体保存与繁殖:一般是在实验室进行,一般每月继代一次,可以在培养基中

加入生长延缓剂,如B9和矮壮剂可2-3个月继代一次,也可放到液氮或4℃冰箱中保存。

?建立脱毒种苗生产繁殖网络体系:如果试管苗生产成本过高或移栽困难,可将试管苗

选择种植在一定的控制区域,从繁殖技术和环境隔离上保证较高水平,使得繁殖的种苗能有效的防止病毒的再侵染。

7、什么是花药培养?什么是花粉培养?

8、花药培养的基本程序是:

外植体选择-外植体(花蕾)预处理—外植体消毒—剥取花药—接种—诱导培养—分化培养-移栽

9、花药培养中如何选择外植体?

?基因型的选择

通过花药培养成功获得单倍体植株最多的是茄科植物,其次是十字花科、禾本科、百合科等植物。同一植物的不同类型、不同品种对花药培养的反应也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花药和花粉培养时,应选择那些容易培养成功的材料来做。

?供试材料的生理状态

在多年生植物中,幼年植株比老龄植株的花药诱导频率高。草本植物生长健壮、且处于生殖生长高峰期的花药诱导频率高,徒长或营养不足的植株花药培养的诱导频率低。

花粉的发育时期:最适期:单核花粉—双核花粉

涉及到具体的植物,花药培养的取材时期并不绝对相同,如番茄以减数分裂期的幼嫩花药为好,而云苔属植物的某些材料则以花粉成熟时的花药为好。

10.花药培养与花粉培养的区别?

11、影响花药培养的因素有哪些?

①基因型

②发育时期

③植株的生理状态

④预处理

⑤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⑥花药的接种密度(密度效应)

⑦培养的方法与方式:固体培养、液体培养(Ficoll)、双层培养、分步培养、条件培养

12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加倍方法(P155)

方法:用的多的为化学诱变法,常用的诱变剂有秋水仙素、富民农、对二氯苯、8-羟基喹啉等,其中加倍效果最好的为秋水仙素。

秋水仙素:地中海一带生长的一种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秋水仙素是由秋水仙的种子和球茎提取出来的物质,分子式为C22H25NO8。

秋水仙素的特性:能溶于水、酒精、三氯甲烷,可以阻止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丝的形成。

a.小苗浸泡法:将再生小植株从试管中取出,在无菌条件下用秋水仙素直接浸泡,然后再至新鲜培养基中培养。

烟草:浓度0.2%~0.4%,时间24~48hr,加倍率35%

大麦:浓度0.01%~0.05%,时间1~5d,加倍率40%~60%

b.生长锥处理:将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调和在栽体羊毛脂中,然后将羊毛脂涂抹在单倍体植物的顶端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上,诱导分生组织细胞染色体加倍;也可将秋水仙素配成水溶液,用蘸满溶液的棉球置于顶芽和腋芽上诱导生分组织细胞染色体加倍。两种方法均需加盖塑料布以防止蒸发。

烟草:浓度0.2%~0.4%(羊毛脂),时间24~48hr,加倍率25%

茄子:浓度0.2%~0.4%(水溶液),时间40~42hr,每隔4hr滴加一滴水,加倍率为87.5%

c.培养基加倍:将单倍体植株的任何一部分做为外植体,使其在附加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的培养基中诱导成株,在植株再生过程中加倍。

第五章人工种子(教材第三章)

什么是人工种子

狭义的概念是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包括体细胞胚和性细胞胚),包裹在含有养分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物质中,并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体。

广义而言,人工种子是在胚状体或一块组织(顶芽、腋芽)、一个器官(小鳞茎等)之外加上必要的营养成分(人工胚乳)后,用具有一定通透性而无毒的材料将其包裹起来,形成的与天然种子相似的颗粒体

人工种子的结构

人工种子分类

根据Redenbaugh对人工种子的分类方法,可将人工种子分为三大类:

?裸露的或休眠的繁殖体如微鳞茎,微块茎等。它们在不加包被的情况下也具有较高

的成株率。

?人工种皮包被的繁殖体一些体细胞胚、原球茎等不能过度干燥,但只需要用人工种

皮包被即可维持良好的发芽状态,如胡萝卜体细胞胚。

?水凝胶包埋再包被人工种皮的繁殖体大多数体细胞胚、不定芽、茎尖等均需要先包

埋在半液态凝胶中,再经人工种皮包裹才能避免失水,从而维持良好的发芽能力。

第六章细胞培养(教材第五章)

1、分离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哪些?

a)由完整的植物器官分离单细胞:叶片是分离单细胞的最好材料。有机械法和酶解

法。只有薄壁组织排列松散,细胞间结触点很少时用机械法分离叶肉细胞才能取

得成功

b)由培养组织分离单细胞: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反复继代,使组织不断

增殖,提高愈伤组织的松散性;将愈伤组织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建立悬浮培养

2、植物单细胞培养的方法有哪些?

c)细胞平板培养

d)看护培养

e)微室培养

f)其它单细胞培养技术

A饲养层培养基技术

B双层滤纸植板培养方法

3、细胞悬浮培养中,如何计量细胞的生长量?

A、细胞记数

B、细胞大小的测定技术(用显微测微计)

C、细胞体积:

D、细胞的干重和鲜重。

E、有丝分裂指数

4、一个成功的悬浮细胞培养体系的特征。

?悬浮培养物分散性良好,细胞团较小,一般在30~50个细胞以下,在实际培养中很少有

完全由单细胞组成的植物细胞悬浮系。

?均一性好,细胞形状和细胞团大小大致相同。悬浮系外观为大小均一的小颗粒,培养基

清澈透亮,细胞色泽呈鲜艳的乳白或淡黄色。

?细胞生长迅速,悬浮细胞的生长量一般2~3天甚至更短时间便可增加一倍。

5、影响悬浮细胞生长的因素。

?起始愈伤组织的质量:松散性好、增殖快、再生能力强。其外观一般是色泽呈鲜艳的乳

白或淡黄色,呈细小颗粒状,疏松易碎。

?接种细胞密度:接种初期的细胞密度过低往往使延迟期加长,悬浮细胞的起始密度一般

在0.5~2.5×105个细胞/毫升,低于这一密度则会使细胞生长延迟。

?培养条件:方式、温度、继代周期

6悬浮培养细胞同步化方法。

?物理方法

1)分选法

通过细胞体积大小分级,直接将处于相同周期的细胞进行分选,然后将同一状态的细胞继代培养于同一培养体系中。

2)冷处理法。低温处理可以提高培养体系中细胞同步化的程度

?化学方法

1)饥饿法

悬浮培养细胞中,若断绝供应一种细胞分裂所必需的营养成分或激素,使细胞停滞在G1或G2期,经过一段时间的饥饿之后,当在培养基中重新加入这种限制因子时,静止细胞就会同步进入分裂。

2)抑制剂法

通过一些DNA 合成抑制剂处理细胞,使细胞停留在DNA 合成前期,当解除抑制后,即可获得处于同一细胞周期的细胞。

常用的抑制剂有5-氟脱氧尿苷,5-氨基尿嘧啶、羟基尿等。

3)有丝分裂阻抑

用秋水仙素处理指数生长的悬浮培养物,浓度一般控制在0.2%,处理时间以4-6小时为宜

7、悬浮细胞系在继代培养中其群体生长规律

细胞生长各个时期的特点:

滞后期(延迟期):细胞很少分裂,其长短与接种量,大小和继代时原种细胞所处的生长期有关

对数生长期:细胞分裂活跃,细胞数目增加,增长速率保持不变

直线生长期:细胞生长和发育最明显的时期

缓慢期:生长逐渐缓慢,培养液消耗将尽,有毒代谢物质增多,氧气减少

静止期:生长几乎处于停止状态,细胞数目增加极少,甚至开始死亡。

8、植物细胞规模培养技术要点

?细胞系的建立和选择

悬浮细胞系

单细胞养与筛选

种细胞增殖

?优良细胞系的增殖培养

所选择的优良细胞系,进行大规模繁殖,得到足够的细胞是建立细胞规模化培养体系的中间环节。

?大规模培养体系的建立

一步法逐级放大:对于细胞生长与目的产物合成同步的类型,一般采用此方法建立大规模培养系统。

两步法:用于目的产物合成在细胞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进行,细胞生长和产物合成需要不同的培养基的类型。先在细胞生长培养基中培养大批量细胞,当细胞生长至合成产物的阶段后,再将其转入到产物合成培养基中培养。

如果采用固相培养方式生产次生产物,一般均需采用两步法建立体系。

9、在植物细胞规模培养中如何提高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产量?(P102)

答:明确植物细胞生长与产物合成的关系

选择适宜的起始材料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成分

加入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前体物质

激发子的应用

培养技术的选择:固定化培养是植物细胞规模化生产较为理想的系统

第七章细胞融合(教材第六、十三章)

1、细胞融合又称体细胞杂交, 是指将不同来源的原生质体相融合并使之分化再生,形成新物种或新品种的技术。

2、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

?有三大类:

生物法(病毒法)仙台病毒、新城鸡瘟病毒、流感病毒及疱疹病毒。

?原理:病毒或其组分在细胞间起粘连作用使细胞聚集成团,致使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膜脂质分子重新排布而结合成一个整体,从而完成细胞融合过程。

化学法

?PEG诱导融合法:这种方法是一项培养大批体细胞杂种植株的卓有成效的技术,也是应用

最早的化学融合方法。

PEG具有强烈吸水性及凝集和沉淀蛋白质作用,对植物及微生物原生质体和动物细胞的融合均有促进作用。当不同种属的细胞混合液中存在PEG时,即产生细胞凝集作用,在稀释和除去PEG过程中即产生融合现象。

?高[Ca2+]和高pH值诱导

?高钙、高pH值及PEG结合诱导法

?离子诱导融合法

?琼脂糖融合法

物理法

?电融合诱导法:交流电场使原生质体表面电荷偶极化,沿着电极排列,形成串珠;施加

直流电场后,形成串珠的原生质体在质膜接触处发生穿孔,开始遗传物质的交流。

?磁-电融合法

?超声-电融合法

?电-机械融合法

3、体细胞杂种的筛选方法

遗传互补筛选法:利用每一亲本贡献一个功能正常等位基因,纠正另一亲本的缺陷,令杂种细胞表现正常。

抗性互补筛选法:利用亲本细胞原生质体对抗生素、除草剂及其它有毒物质抗性差异选择杂种细胞

利用物理特性筛选法:根据亲本的原生质体大小、颜色、漂浮密度及电泳迁移率、形成的愈伤组织的差异筛选杂种细胞

利用生长特性筛选法:利用原生质体对培养基成分要求与反应的差异选择杂种细胞

第八章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教材第十二、十四克隆技术、十五章干细胞)1、相关概念

原代培养:亦称初代培养,指将机体取出的细胞或组织进行实效培养的过程。

原代细胞:指实效培养的细胞大约增殖10代左右,称为原代细胞

传代培养:亦称继代培养,从原代培养的细胞继续转接培养称继代培养。

细胞系:指由初代培养产生的能进行无限次传代培养的细胞群

组织工程: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将人体某部分组织细胞种植和吸附在一种生物材料的支架上进行人工培养繁殖、扩增,然后移植到人体所需要的部位,从而达到器官修复的或再造的治疗目的的一种技术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潜能的细胞。即是一群尚未完全分化的细胞,同时具有分裂增殖成与本身完全相同的细胞,或分化成为多种特定功能的体细胞两种特性。

克隆:本意是指遗传上完全相同的分子、细胞或来自同一祖先的生物个体的无性繁殖群体。现指一种实现无性繁殖方式产生克隆群体的操作过程或手段。

2、动物细胞之间主要连接形式

1).紧密连接

2).间隙连接

3).桥粒连接

4).隔壁连接

5).中间连接

3、在体外按照培养细胞的形态不同,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1).成纤维细胞型细胞

2).上皮型细胞

3).游走型细胞

4).多行型细胞

4、动物细胞培养的传统方法

1).悬滴培养法

2).旋转管培养法

3).灌注小室培养法

4).培养瓶培养方法

5).培养板培养法

5、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

1).悬浮培养技术

2).微载体培养技术

3).多孔载体培养

4).微囊化培养技术

5).中空纤维法

6、简述组织工程的三要素。细胞、支架、信号

A、细胞必须能不断进行细胞分裂,且必须能被调控分化成特定的组织细胞。

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组织来源细胞:自体或异体。

B、组织生长支架需求:

(1)、生物亲和性(2)、生物可降解性(3)、三维部连通孔隙(4)、具备支架强度。常用的有蛋白质支架、多糖支架、磷酸钙基生物材料、硫酸钙基生物材料。

C、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是对上皮细胞增殖有很

强促进作用的53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

神经生长因子:为神经细胞特异性分泌的营养蛋白。

肝细胞生长因子:为728个氨基酸残基单链组成。

骨形态发生蛋白:能诱导或刺激新骨的生成。

7、组织工程的技术路线。

(1)体外得到工程化组织、移植——目前主要的方式

(2)细胞与支架前体混合注射体,原位形成凝胶支架,提供新组织形成的空间

8.动物器官培养的特征。

(1)被培养的器官在体外存活较长时间,并保存相对正常的功能,器官的细胞有正常的代谢甚至增殖。而器官保存无细胞增殖

(2)被培养物为一完整器官或具有完整功能的某一器官的一部分,如肝

(3)器官培养不能从一个变成多个,而细胞培养过程中有细胞量的增加

9.干细胞的特征。

?形态和生化特征

形态:圆形或椭圆形、体积小、核质比例大

生化特征:具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

?增殖

(1)缓慢性

干细胞的增殖速度一般比较慢。一旦机体需要,干细胞就可以进入分化过程。此时,其增殖速度开始逐渐加快。

(2)自稳性

指干细胞会自我更新维持自身数目的恒定。

10.干细胞的种类

(1)分化潜能:不同的干细胞具有不同的分化潜能。

①单能干细胞

②多能干细胞

③全能干细胞

(2)干细胞种类:从来源讲,干细胞包括:

①成体干细胞

②胚胎干细胞(ES细胞)

11.如何获得胚胎干细胞?

来源:早期胚胎生细胞团或原始生殖细胞(桑椹胚)(1)从早期胚胎的获得

(2)从原始生殖细胞中获得

(3)体外受精胚胎囊胚期层细胞

(4)体细胞核转移

12.如何正确认识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

丽静:chenlijing2008syau126.

一、名词解释

1、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通过类似于工程学的步骤,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按照人们的意愿来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以获得新型生物或一定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

2、细胞培养(cell culture):是指生物细胞和组织在离体条件下的生长和增殖。

3、细胞融合(cell fusion):又称体细胞杂交(cell hybridization), 是指将不同来源的原生质体相融合并使之分化再生,形成新物种或新品种的技术。

4、细胞核移植(nuclear transplantation):利用显微操作技术将细胞核与细胞质分离,然后再将不同来源的核与质重组,形成杂种细胞。

5、染色体工程(chromosome engineering ):把单个的染色体或染色体组转入或移出受体细胞,从而形成新的染色体组合和遗传构成。

6、胚胎工程(embryonic engineering):以生殖细胞和胚胎细胞为对象进行的操作,主要包括体外受精、胚胎切割、胚胎移植等。

7、干细胞(stem cell):动物体具有分化潜能,并能自我更新的细胞,分为胚胎干细胞和组织干细胞。

8、植物细胞工程:以植物组织细胞为基本单位,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的精细操作,使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性按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改良品种或创造新物种,或加速繁殖植物个体,或获得有用物质的过程。

9、脱分化:离体培养条件下,一个已分化的细胞回复到原始无分化状态或分生组织细胞状态或胚性细胞的状态的过程。

10、再分化:脱分化后的分生细胞(愈伤组织)在特定的条件(离体培养)下,重新恢复细胞分化能力,并经历器官发生形成单极性的芽或根,或经历胚胎发生形成双极性的胚状体,进一步发育成完整生物体。

11、细胞全能性:一个细胞所具有的产生完整生物个体的固有能力。

12、外植体:植物组织培养中用来进行无菌培养的离体材料,可以是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等。

13、愈伤组织:脱分化后的细胞,经过细胞分裂,产生无组织结构、无明显极性的、松散的细胞团。

14、细胞分化:是指导致细胞形成不同结构,引起功能改变或潜在发育方式改变的过程。

15、离体无性繁殖(propagation in vitro) :利用离体培养技术,将来自优良植株的茎尖、腋芽、叶片、鳞片等器官、组织和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在短期获得大量遗传形状一致的个体的方法。

16、单株无性系或单芽无性系:离体无性繁殖得到的植株群体来自一个单株或单芽,他们的遗传组成相同,称为单株无性系或单芽无性系

17、植物脱毒(virus elimination):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脱除植物细胞中浸染的病毒,生产健康的繁殖材料。

18、体细胞胚或胚状体:离体培养下没有经过受精过程,但经过了胚胎发育过程所形成的胚的类似物(不管培养的细胞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

19、初代培养:直接从体取出的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的第一次的培养物

20、继代培养:将初代培养产物转入继代培养基上,使愈伤组织分化出丛生芽、不定芽继续增殖、胚状体发育成完整植株

21、指示植物:

22、花药培养(anther culture):把发育到一定阶段的花药接种在人工培养基上,使其发育和分化成为植株的过程.

23、花粉培养(pollen culture):也叫小孢子培养(microspore culture),是从花药中分离出花粉粒,使之成为分散的或游离的状态,通过培养使花粉粒脱分化,进而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24、胚胎培养:使胚或具胚器官在离体无菌条件下发育成幼苗的技术。

25、胚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胚从胚珠或种子中分离出来,置于培养基上进行离体培养的方法

27、污染:在组培过程中培养瓶滋生菌斑,使培养材料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导致培养失败的现象。

28、褐变:接种后,其表面开始变褐,有时甚至会使整个培养基变成褐色的现象。

29、玻璃化:培养物的嫩茎、叶片往往会呈半透明水渍状现象。

30、细胞悬浮培养(cell suspension culture):将单个游离细胞或小细胞团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增殖的技术。

31、细胞同步化:同一悬浮培养体系的所有细胞都同时通过细胞周期的某一特定时期。

32、细胞平板培养:将制备好的单细胞悬浮液,按照一定的细胞密度,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33、看护培养:用一块愈伤组织或植物离体组织看护单细胞使其生长增殖的一种单细胞培养方法

34、微室培养:人工制造一个小室,将单细胞培养在小室中的少量培养基上,使其分裂增殖形成细胞团的方法,

细胞的全能性使其再生细胞壁,进行细胞的分裂分化,并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35、人工种子(artificial seeds):狭义的概念是指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胚状体(包括体细胞胚和性细胞胚),包裹在含有养分和具有保护功能的物质中,并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体。广义而言,人工种子是在胚状体或一块组织(顶芽、腋芽)、一个器官(小鳞茎等)之外加上必要的营养成分(人工胚乳)后,用具有一定通透性而无毒的材料将其包裹起来,形成的与天然种子相似的颗粒体

36、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37、种质库:是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的全部遗传物质,它有许多个体的不同基因所组成。又称基因库。

38、种质资源: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统称为种质资源或遗传资源。

39、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从动物体取出细胞或者组织,模拟体的生理环境,在无菌、适温和丰富的营养条件下,使离体细胞或者组织生存、生长并维持结构和功能的一门技术。

40、传代:细胞在培养器皿中生长一定时间后,被分开接种到新的培养器皿中。

41、原代培养:取自体新鲜组织并置于体外条件下生长的细胞在传代之前称为原代培养。

42、细胞系:由原代培养初步纯化,获得的以一种细胞为主,能在体外长期生存的不均一的细胞群体

43、细胞株:细胞系经过克隆或其他方法而得的单一类型的细胞群体。

44、试管动物:将供体的精子和卵子在体外受精、体外培养胚胎,然后将发育到一定程度的胚胎移植入受体得到的各种动物。

45、组织工程: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学的原理与技术,在正确认识哺乳动物的正常及病理两种状态下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用于修复、维护、促进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损伤后的功能和形态的生物替代物的一门新兴学科。

46、克隆及克隆动物:

二、简答题、论述题

三、实验设计题

1、任选一种植物为例,论述其工厂化生产工艺流程。

2、请你设计一个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都需要哪些仪器设备,说明你设计实验室的各分室及

其所需仪器设备的作用。

3、舒城大蒜曾经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品种,但现在产量和品质都下降,怀疑是由病毒所至。请

你设计一个病毒的鉴定和脱毒的技术方案。

4、请根据你学习的细胞工程及生物技术相关知识,请你设计一个大规模生产所给材料的生产

工艺流程和工艺过程。(每人限选一题,交PPT)

植物材料:1人参:皂甙;2西洋参:皂甙;3紫草:紫草宁;4紫杉:紫杉醇;5花:花碱;

6 烟草:烟碱

7 黄连:黄连素

动物材料:①CHO细胞生产EPO;②重组人生长素;③外用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④重组白细胞介素-2 ;⑤重组人α干扰素;⑥胰岛素⑦表皮生长因子

四、综合能力题:

1. 人工种子的应用前景如何? 需要解决那些问题?

2. 为什么说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发展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对人类提出了新的挑战?

3. 你对动物克隆技术怎样看待? 如何正确应用动物克隆技术?

本次考试题型:名词解释 20

填空 10

选择(不定向)20

简答题 20

综合能力题 15

实验设计题 15

“细胞分裂和DNA复制相结合”的总结

“细胞分裂和DNA 复制相结合”的总结 细胞分裂和DNA 复制相结合的相关题目是学生易错的知识点。细胞分裂(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要进行DNA 复制,最后DNA 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这一过程中要涉及到DNA 的半保留复制、姐妹染色单体和同源染色体等染色体行为变化、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等知识。学生常常由于对细胞分裂过程缺乏深刻认识或考虑不全面,感觉无所适从。其实在分析过程中,通过画简图的办法就可以疏清脉络,化难为易。 一、 绘制有丝分裂过程图。见图一 通过绘图,可以直观地看出:一个细胞经过一次有丝分裂,产生了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和亲代细胞一样都含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并且每个细胞中的每一条染色体上的DNA 分子都保留了亲代细胞DNA 分子的一条链,体现了DNA 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通过绘图,可以直观地看出:一个性原细胞经过一次完整的减数分裂,产生了四个子细胞。 亲代细胞 图一 注: 胞中一对同源染色 上的两个双链 分子,并用15N 15 双链15N 图二 子 细 胞

每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较性原细胞减少了一半,并且每个子细胞中的每条染色体上的DNA 分子都保留了性原细胞DNA分子的一条链,即半保留复制。 三、例题分析: 1.(2010·山东理综,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 【解析】答案:B 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在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一个细胞周期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放射性。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DNA分子一半含放射性,一半不含放射性,每个染色单体含一个DNA分子,所以一半的染色单体含放射性。 2.取1个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用15N标记细胞核中的DNA,然后放在含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形成4个细胞,这4个细胞中含15N的细胞个数可能是 ( ) A.2 B.3 C.4 D.前三项都对 【解析】答案:D 四、练习题 1.假定某高等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10条,其中染色体中的DNA用3H-胸腺嘧啶标记,将该体细胞放入不含有标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2代,则在形成第2代细胞时的有丝分裂后期,没有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 ) A.5条B.40条C.20条D.10条 2.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20、后期40和20 B.中期20和10、后期40和20 C.中期20和20、后期40和10 D.中期20和10、后期40和10

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知识点

必修1会考知识总结 第一章 1、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基本单位及其功能 蛋白质: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 基本单位:氨基酸,约20种 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他们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结构通式: 举例:1、(2002)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在谷氨酸分子中,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是: A、4、4 B、5、4 C、4、5 D、5、5 肽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NH-CO- 有关计算: 脱水的个数= 肽键个数= 氨基酸个数n –链数m 蛋白质分子量= 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 水的个数╳18 功能:1、有些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2、催化作用,即酶 3、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4、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5、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 举例: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蛋白质的是: A.淀粉酶B.性激素c.胰岛素D.胰蛋白酶 2、某蛋白质由A、B、两条肽链构成,A链含有21个氨基酸,B链含有30个氨基酸,缩合时形成的水分子数为: A、48 B、49 C、50 D、51 2、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核酸由C、H、O、N、P元素组成,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种类英文缩写基本组成单位 脱氧核糖核酸DNA 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含N碱基组成)主要在细胞核中 核糖核酸RNA 核糖核苷酸(由磷酸、核糖和含N碱基组成)主要存在细胞质中 基本单位:核苷酸(8种) 。构成DNA的核苷酸:(4种),构成RNA的核苷酸:(4种) 3、糖类的种类与作用 a、糖是细胞里的主要的能源物质 b、糖类C、H、O组成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 种类: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 ②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乳糖(动物) 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糖元(动物) 四大能源:①重要能源:葡萄糖②主要能源:糖类③直接能源:ATP ④根本能源:阳光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 总结

精心整理 生理学基础总结 绪论 I.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生命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及生殖。 3.兴奋性是指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 4.胞外液。 5.信息,使反债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一致,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 负反馈调节是指受控部分的活动通过发出回馈信息,使回馈调节与控制部分的原发作用相反.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方式主要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 单纯扩散是只取决于膜两例物质浓度差进行转运的一种方式出胞和入胞作用 易化扩散是物质借助细胞膜上特珠蛋白质的帮助,顺浓度梯度或电一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分为载体转运和通道转运两种。 载体转运具有特异性、饱和性和争议抑制性; 通道转运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又可分为化学门控信道、电压门控信道和机械门拉信.吞饮 动。它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由去极化和复极化构成,是Na +内流与K +的外流及Na +—K +泵转运共同形成的、其引起取决于阈电位, 阈电位是使膜上Na +通道突然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位值。 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传导。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特性和不衰减的可传播性。 3.肌肉收缩是指肌肉的长度缩短或张力增加.其过程包括肌细饱的兴奋、兴奋一收缩耦联,收缩三部分,主要步骤如下图

血液 1. 占体重的 2. 透压) 3. 对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具有重要作用; 血浆蛋白产生胶体渗透压,主要成分是白蛋白,具有免疫功能。 作用是:能使组织液中的水分渗入毛细血管以维持血容量及调节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换。 等渗溶液是0.9%Nacl,5%葡萄糖溶液。 4.血浆的正常酸碱度:PH7.35-7.4 5.低于7.35为酸中毒,高于7.45为碱中毒。 5.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我国成年男性红细胞数为(4.0-5.5)x1012/L;成年女性为(3.5-5.0)x1012/L。6.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Hb)。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为120一160g/L,成年女性为110-150g/L。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称为贫血。 7.红细胞的生理特性包括可塑变形性、悬浮稳定性(血沉,红细胞叠连)、渗透脆性(溶血,低渗溶液)。 红细胞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运愉O2和CO2以及调节体内的酸碱平衡。 红细胞原料是蛋白质和铁(缺铁性贫血),成熟因素是维生素B12,叶酸。 8.正常成人的白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吞噬作用和 免疫作用。 9.正常成人血小板有(100一 其主要功能为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和生理性止 A抗原与 。 )和 也是由于K+外流产生的电一化学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由去极化和复极化两个过程组成,但复极化比较复杂,持续时间较长动作电位共分为五个期,即 去极化期(Na+内流形成)、 复极化l期(快速复极初期,K+外流形成)、 2期(缓慢复极期也称平台期,K+外流和Na+内流形成)、 3期(快速复极末期,K+外流形成) 4期(静息期,离子泵转运形成)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知识点

必修一知识点 一、走进细胞 1、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 高倍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3、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4、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5、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二、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1.组成细胞的元素 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包括水和无机盐,其中水是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 ①糖类是主要能源物质,化学元素组成:C、H、O。 糖类的分类: ①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②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 ★③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植物细胞)、糖原(动物细胞) 脂肪:储能;保温;缓冲;减压 ②脂质:磷脂:生物膜重要成分 胆固醇 固醇: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形成 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 ③蛋白质是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化学元素:C、H、O、N。 ④核酸是细胞中含量最稳定的,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化学元素组成:C、H、O、N、P。 3.实验一: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之注意事项: 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②斐林试剂中的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 ③必须用水浴加热,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2)脂肪的鉴定 a.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试剂: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b.现象:橘黄色或红色。 c.注意事项: ①切片要薄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②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 (3)蛋白质的鉴定

哺乳动物红细胞专题知识总结

哺乳动物红细胞专题知识总结 生物组赵鹏 高中阶段关于红细胞的知识一再出现,尤其是哺乳动物红细胞,历年各省高考题、全国高考题多次以红细胞为知识背景考查学生的能力水平,由此也凸现了红细胞知识的重要性。在此做以总结,望在同仁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形态与颜色:双凹型结构、红色。如下图: 二、产生: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其分化的示意图如下: 三、基因突变——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1、病因: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红细胞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分裂形成新的干细胞, 若这个过程发生基因突变,则可能诱发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其示意图如下: 2、概述:是一种隐性基因遗传病。患病者的血液红细胞表现为镰刀状,其携带氧的功能只

有正常红细胞的一半。 3、诊断: (1)细胞水平:取血液制装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 (2)分子水平:利用β—珠蛋白基因做成的探针进行检测。 典型考题: 例、(07江苏高考生物试卷38题)单基因遗传病可以通过核酸杂交技术进行早期诊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在地中海地区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已知红细胞正常个体的基因型为BB、B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基因型为bb。有一对夫妇被检测出均为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为了能生下健康的孩子,每次妊娠早期都进行产前诊断。下图为其产前核酸分子杂交诊断和结果示意图。 (1)从图中可见,该基因突变是由于________引起的。巧合的是,这个位点的突变使得原来正常基因的限制酶切割位点丢失。正常基因该区域上有3个酶切点,突变基因上只有2个酶切点,经限制酶切割后,凝胶电泳分离酶片段,与探针杂交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正常基因显示________条,突变基因显示________条。 (2)DNA或RNA分子探针要用________等标记。利用核酸分子杂交原理,根据图中突变基因的核苷酸序列(---ACGTGTT---),写出作为探针的核糖核苷酸序列________。 (3)根据凝胶电泳带谱分析可以确定胎儿是否会患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这对夫妇4次妊娠有胎儿Ⅱ-1~Ⅱ-4中基因型BB个体是____________,Bb的个体是________,bb的个体是_______________。 评析:展示本题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巩固复习利用探针来诊断疾病的方法,同时让学生了解整个过程的梗概,因为近些年高考题中,有关电泳的考题并不少见,可藉此机会向学生简述。 答案:(1)碱基对改变(或A变成T) 2 1 (2)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 …UGCACAA…(3)Ⅱ一l和Ⅱ一4 Ⅱ一3 Ⅱ一2 4、治疗:骨髓移植,即向患者移植正常人的造血干细胞。 ○1骨髓库:骨髓库并不是把供者的骨髓或造血干细胞存到库里。骨髓库里保存的只是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人们的名字、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详细地址、HLA基因检查结果等。如果有一个患者需要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HLA基因与所有志愿者的HLA基因进行配对,配对相合,便通知该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因此骨髓库参加的志愿者越多,库容量越大,患者找到相合捐献者的机会就越多。 ○2属于器官移植,会产生排斥反应;

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知识点总结

<第二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一、细胞质 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亚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细胞质 细胞质基质:胶状物质,是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胞器: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亚细胞结构的总称。(差速离心法) 二、细胞质基质 定义:细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液体部分(存在状态:胶质状态) 功能:1.细胞质基质中有多种酶,是多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2.为新陈代谢提供所需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如提供ATP 、核苷酸、氨基酸等)。 成分:水、无机离子、脂类、糖类、氨基酸、核苷酸等,还有很多种酶。 三、细胞器结构和功能 【补充】 (1)线粒体的数量与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弱有关:一般在细胞代谢旺盛的部位比较集中。 (注意:蛔虫的体细胞内不含线粒体,因为蛔虫进行无氧呼吸) (2)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意义:增大膜面积有利于生化反应地进行。 (3)线粒体与叶绿体都与能量转换有关: 叶绿体:光能→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线粒体: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4)线粒体与叶绿体都含少量DNA 和RNA ,可以自主复制与表达,不完全受细胞核控制,决定细胞质遗传. (5)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的化学成分不同,所具有的生理功能不同。

(二)单层膜 1.内质网: ①分布:动植物细胞; ②结构:单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 ③类型:粗面型内质网:有核糖体附着的内质网——蛋白质的合成、加工和运输有关 滑面型内质网:没有核糖体附着的内质网——与糖类、脂质和激素的合成有关 ④功能:蛋白质合成和加工、运输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2.高尔基体: ①分布:动植物细胞; ②结构:扁平囊状结构和大小囊泡(其中扁平囊是判断高尔基体的依据);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植物细胞) ③功能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动物细胞) 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植物细胞) 3.液泡: ①分布:高等植物、低等动物(主要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 成熟区有大液泡,未成熟区(不断进行分裂,如分生区)没有大液泡 ②结构:单层膜(液泡膜),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含有色素、无机盐、糖类、蛋白质等); ③功能:调节植物细胞的内环境;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维持细胞形态);和细胞的吸水失水相关 4.溶酶体: ①分布:动植物细胞; ②结构:单层膜囊状结构,内含多种水解酶; ③功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入侵的病毒或细菌—“消化车间”。 (三)无膜结构 1.核糖体: ①分布:动植物细胞; ②存在状态:游离于细胞质基质(游离核糖体),附着于粗面内质网和外层核膜上(附着核糖体),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 ③结构:不具膜,呈颗粒状,其成分为RNA和蛋白质; ④功能: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2.中心体: ①分布: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 ②结构:不具膜结构,由两组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 ③功能:和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四)分类、总结 ⑴从结构特点分析:①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 ②不具有膜结构(不含磷脂)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③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 ⑵从成分特点分析:①含D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②含RNA的细胞器:核糖体; ③含核酸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④含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

细胞分裂知识点总结

有丝分裂 (一)细胞周期 1、概念: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2、特点:分裂间期历程时期大于分裂期 (二)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亲细胞染色体数表示为2n,DNA数表示为2a 时期染色体行为其他变化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体数间期蛋白质合成和DNA复制2n 2a→4a4n 前期 染色质→染色体,每条染色体 含两条染色单体 出现纺锤丝 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2n 4a4n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 面上,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清 晰 形成纺锤体 2n 4a4n 后期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成为染 色体,染色体数暂时加倍纺锤丝收缩 4n 4a0 末期染色体→染色质 纺锤丝消失,核仁、核膜形 成,细胞分裂成2个子细胞 2n 2a 0 1、在有丝分裂中始终看不到核仁和核膜的时期是:(B) A、间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前期、中期和后期 D、中期、后期和末期 2、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内活动最旺盛的细胞是(B)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中心体 D、核糖体 3、大多数动、植物细胞数目增加的方式是(B) A、无丝分裂 B、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 D、以上三种方式 4、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的(B)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4、在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可以看到的中心粒的数目是(C) A、1 B、2 C、4 D、8 5、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C) A、N和Q B、N/2和Q/2 C、N和Q/2 D、N/2和Q (三)有丝分裂的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生物体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人体小块擦伤的皮肤能重新长好,主要是由于细胞能进行(B) A、无丝分裂 B、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 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必修1《分子与细胞》知识点总结

必修1《分子与细胞》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知识点总结 (一)走近细胞 一、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病毒分类:DNA病毒、RNA病毒 遗传物质:或只是DNA,或只是RNA(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 2、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三、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1、重要结构 光学结构:镜头目镜——长,放大倍数小 物镜——长,放大倍数大 反光镜平面——调暗视野 凹面——调亮视野 机械结构: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有粗、细之分) 转换器——更换物镜 光圈——调节视野亮度(有大、小之分) 2、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低倍镜下调清晰,并移 动物像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注意事项: (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侧面观察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2)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放大观察的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粗准焦螺旋不动),然后换上高倍物镜; (3) 换上高倍物镜后,“不准动粗”。(4) 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装片移动的方向相反。 3、高倍镜与低倍镜观察情况比较 四、病毒、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球”字、“螺旋”及“弧”字的都是细菌。如破伤风杆菌、葡萄球菌等都是细菌。乳酸菌是一个特例,它本属杆菌但往往把“杆”字省略。青霉菌、酵母菌、曲霉菌及根霉菌等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 五、细胞学说的内容(统一性) ○从人体的解剖的观察入手:维萨里、比夏 ○显微镜下的重要发现:虎克、列文虎克 ○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论:施旺、施莱登 1. 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 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在修正中前进: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注:现代生物学三大基石 1、1938~1839年,细胞学说; 2、1859年,达尔文,进化论; 3、1866年,孟德尔,遗传学 (二)组成细胞的分子 元素基本元素:C、H、O、N(90%) (20种)大量元素:C、H、O、N、P、S(97%)K、Ca、Mg等 物质基础微量元素:Fe、Mn、B、Zn、Mo、Cu等 最基本元素:C,占细胞干重的48.8%,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主要组成成分,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有机化合物蛋白质:生命活动(或性状)的主要承担者(体现者) 核酸:携带遗传信息 糖类:主要的能源物质 脂质:主要的储能物质 一、蛋白质(占细胞鲜重的7%~10%,占干重的50%)

贫血知识点归纳

贫血知识点归纳 一、概论 (一)诊断标准 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体积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血细胞比容低于 正常低限,以血红蛋白浓度较为重要。贫血常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各系统 疾病均可引起贫血。依据我国的标准,血红蛋白测定值成年男性低于120g/L、成年女性低于110g/L及血细胞比容分别低于0.42、0.37,可诊断为贫血。 (二)分类 1.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分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 1)干细胞增生和分化异常: 造血干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范可尼贫血。 红系祖细胞: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肾衰引起的贫血。 2)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 DNA合成障碍:维生素B12缺乏,叶酸缺乏,嘌呤和嘧啶代谢缺陷(巨幼细胞贫血)。 Hb合成缺陷:血红素合成缺陷(缺铁性贫血和铁粒幼细胞贫血)。 3)原因不明或多种机制:骨髓浸润性贫血,慢性病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 1)内源性: 遗传性红细胞膜异常: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获得性血细胞膜异常: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红细胞酶异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珠蛋白合成异常:镰状细胞贫血,地中海贫血,其他血红蛋白病。 2)外源性 机械性:行军性血红蛋白尿,人造心脏瓣膜溶血性贫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化学、物理或微生物因素:化学毒物及药物性溶血,大面积烧伤,感染性溶血。 免疫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病、药物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增多:脾功能亢进

(3)丢失过多(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慢性失血性贫血(即缺铁性贫血)。 2.根据细胞形态学分类(表9-10)。 3.根据骨髓增生程度分类 (1)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和缺铁性贫血。 (2)增生减低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 (三)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基础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氧,因此贫血可出现因组织缺氧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及缺氧所致的代偿表现。贫血的表现与贫血的严重程度、发生速率、主要脏器的原有功能状况及机体的代偿能力有密切关系。除有引起贫血的原发病的表现外,贫血的临床表现如下: 1.一般表现疲乏无力、精神萎靡是最多见的症状,皮肤黏膜苍白是贫血的主要体征。 2.心血管系统表现活动后心悸、气短最为常见部分严重者可以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查体可以有心脏扩大,心尖部出现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3.神经系统表现头痛、头晕、耳鸣、易倦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维生素B12缺乏时可有麻木、感觉障碍及行走不稳等症状。 4.消化系统表现食欲减退、恶心较常见舌炎、舌乳头萎缩见于营养性贫血,黄疸及脾大常见于溶血性贫血患者。 3泌尿生殖系统表现肾脏浓缩功能减退,表现为多尿、尿比重降低。部分患者可有蛋白尿、月经失调和性功能减退。 (四)诊断步骤 可分以下三步: 1.确立贫血的诊断。 2.明确贫血的类型包括细胞形态学分类、骨髓增生程度(增生性贫血或增生减低性贫血)分类以及病

分子与细胞知识点总结1

《分子与细胞》知识点总结(1) 1.生命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即使病毒(无细胞结构),也只有依赖寄主细胞生活。 病毒的结构:蛋白质外壳+遗传物质(若为DNA→DNA病毒;若为RNA→RNA病毒)注:病毒只含一种核酸,要么只含DNA,要么只含RNA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以动物为例) 注:单细胞生物细胞层次即为个体层次,无组织和器官层次;植物无系统层次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核膜)或(有无核膜 无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 用,是自养生物。如念珠藻、颤藻、蓝球藻、发菜等都属于蓝藻。菌前带“杆、螺旋、球、弧”字的生物属于细菌 3.使用高倍物镜时应注意哪些: 1)对光:调反光镜和光圈,光线暗时用凹面镜,大光圈 2)只有低倍镜观察清楚后才能转至高倍镜,要把物像移动中间,物象在哪 里就要移向哪个方向,例:物象在右上方,要移到中间,要把玻片移向右上方 3)高倍镜观察时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 4 .组成细胞的元素:①大量元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Zn、Cu、B、Mo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H、O、N 最基本元素(生命元素) 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为C、O、N、H ,鲜重中含 最最多的前四种元素为O 、C、H、N ⑥元素缺乏与疾病: 缺Mg:影响植物光合作用; 缺Fe:患缺铁性贫血; 缺Ca:幼儿缺钙患佝偻病,中年人缺钙患软骨病,老年人缺钙患骨质疏松症;血液中缺钙发生抽搐现象。 缺I:地方性甲状腺肿 缺B:花而不实 5、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18、“红细胞”专题复习

“红细胞”专题复习 红细胞不仅在动物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还作为生物科学某些领域研究的好 材料, 且课本涉及的地方有多处。因此,有关红细胞知识点常成为高考命题的切入点。本文精选与红细胞有关的高考或模拟试题进行例析,便于同学们较系统地掌握有关红细胞的知识考点。 例1、“朴雪”乳酸亚铁口服液可以有效地治疗人类缺铁性贫血症,这是因为其中的Fe2+进入人体后能() A、调节血液的酸碱平衡 B、调节血液的渗透压 C、构成中的血红蛋白 D、促使更多红细胞的产生 [解析] 此题考查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特有的无机盐组成和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某些无机盐可以用来构造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如Fe2+进入人体后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故答案选C。 例2、青蛙红细胞的分裂方式是() A、二分裂 B、无丝分裂 C、有丝分裂 D、减数分裂 [解析] 此题考查非哺乳类动物红细胞的结构和蛙的红细胞独特的分裂方式。无丝分裂是最早发现的一种细胞的分裂方式,早在1841年就在鸡胚的的血细胞中看到了。其过程是:一般细胞核先延长,从中部内凹缢裂为二,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因为在分裂开过程中核膜、核仁并不消失,也无染色体变化和纺锤体丝出现,所以叫无丝分裂,它是真核细胞的一种分裂方式,如蛙的红细胞分裂方式就是这样。二分裂是指单细胞生物(如细菌)一种常见的繁殖方式,进行分裂生殖时,先是核逐渐延长,然后逐渐分成两个 新个体 ...。虽然两者都要“一分为二”,但分裂的机理和本质有所不同。顺便提醒一句,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器和细胞核等结构,而非哺乳类动物红细胞如鸟类成熟红细胞仍然有细胞核,难怪我们用鸡血细胞作为提取DNA的材料。故答案选B 。 例3、为从成熟的红细胞上获取细胞膜,可用来处理细胞的试剂是() A、10%盐酸 B、蛋白酶 C、磷脂酶 D、清水 [解析] 此题考查成熟红细胞膜的化学物质组成和分离出纯细胞膜的方法。获取细胞膜就是让其破裂,让内部物质释放出。10%盐酸浓度高,使红细胞皱缩甚至杀死;脂类和蛋白质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物质,故蛋白酶、磷脂酶均使膜结构遭破坏;清水使细胞渗透吸水胀破,内部物质流出只剩细胞膜。故选D。 例4、在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氨基酸 C、葡萄糖 D、CO2和O2 [解析] 此题考查红细胞的成分和内环境的概念。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部的成分,不在细胞外液(相对人体外部环境来说,又称为内环境),即血红蛋白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故答案选A。 例5、人的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 A、环境因素的影响 B、功能对寿命的决定 C、核质相互依存的关系 D、遗传因素的作用 [解析] 此题考查红细胞的寿命和细胞的完整性。细胞的各个部分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实际上一个细胞就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例如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人工去核的细胞和丢弃大部分细胞质的精子细胞,一般不能存活多久,有力地说明细胞完整性的重要意义。故答案选C。例6、当氧气含量升高时,下列哪一项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可能发生的()

最新浙科版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知识点2019

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期终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 第一章细胞的分子组成 一.分子与离子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a) 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C、H、O、N等。C 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O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元素。 二.无机物 1.水在细胞中的作用(a) 功能:①良好的溶剂②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调节体温④参与生化反应过程 2.无机盐的存在形式与生理作用(b) 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无机盐的作用: 1)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维持酸碱平衡、血浆浓度、神经肌肉兴奋性 2)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镁:叶绿素成分碘:甲状腺激素成分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呆小症 缺钙:抽搐、软骨病,儿童缺钙会得佝偻病,老年人会骨质疏松缺铁:缺铁性贫血 三.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 1、糖类的种类,作用和分类的依据(b) 2、脂质的种类和作用(a)---------主要的储能物质 (1)脂质由C、H、O元素构成,有些含有N、P。 (2)分类①油脂(CHO):储能、维持体温

②磷脂(CHONP):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 ③植物蜡(CHO):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 ④胆固醇(CHO):是人体所必需的,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3、蛋白质(b)------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基本单位:氨基酸 (1)组成元素:主要是C、H、O、N等元素组成,有些含有S等元素 (2)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 (3)氨基酸分子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判断依据) (4)种类:约20种,由R基决定。 2)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及多肽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肽键 (1)形成方式:脱水缩合, 形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表示为—CO—NH—。 (2)关于氨基酸缩合反应的计算: 肽键数=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一分子蛋白质中至少含有氨基或者羧基的数目=肽链条数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水数×18 3)、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 氨基酸多肽链蛋白质 4)、蛋白质结构多样的原因:(1)氨基酸的种类不同(2)氨基酸数目成百上千(3)、氨基酸排列顺序千变万化(4)肽链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5)、蛋白质功能多样性 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物质:如肌球蛋白、肌动蛋白等;催化功能:如绝大多数的酶;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血红蛋白;调节功能: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免疫功能:如抗体;识别功能:受体

高中生物教材人红细胞知识点总结归纳及精题15题含解析

高中物教材人红细胞知识点总结归纳及精题15题含解析 1、红细胞形态 人类成熟红细胞双凹圆盘状,红细胞的这种形态使它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有利于与周围血浆充分进行气体交换,从而 能最大限度地运送O2。 2、红细胞的细胞结构 人类红细胞由于有特殊的运输O2功能,没有细胞核,其细胞内细胞器在分化中都退化了,无任何细胞器,即无线粒体 和核糖体等。这种结构特点可使红细胞自身的代谢率大大降低,利于相关气体运输。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一般没有细胞核,寿命较短,且没有DNA,不具有各种基因。 人成熟的红细胞中由于没有各种细胞器,生物膜除了细胞膜外,没有其它的生物膜(如线粒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 体膜等)。正因为如此血影实验中往往用血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注意:并不是所有生物的红细胞都没有细胞核,只是人和哺乳类成熟红细胞是无核的, 也无细胞器,只有细胞膜和除细 胞器之外的细胞质。常用于研究细胞膜的材料。而鸟类、两栖类、鱼类的红细胞都是有核的,和正常的细胞结构一样, 常用于生物学实验中的DNA粗提取与鉴定。教材中无丝分裂以蛙的红细胞为例,无丝分裂中具有染色体复制(没有染色体形态变化),可知蛙红细胞中也具有细胞核。 质疑: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内无核,能算真核细胞吗? 哺乳动物所有的细胞都是真核细胞,也就包括成熟的红细胞!它之所以没有细胞核,是因为在进化过程中,红细胞的功能逐渐演化为运输.所以细胞核就慢慢消失了. 还有,并不是所有的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成熟植物的筛管细胞也是没有细胞 核的! 3、成熟红细胞代谢问题 成熟红细胞不仅无细胞核,而且也无线粒体等细胞器,不能进行有氧呼吸。血糖是其唯一的能源。成熟红细胞保留的 代谢通路主要是葡萄糖的酵解,即无氧呼吸。所以红细胞是少数几种在需氧型生物中进行无氧呼吸的组织细胞之一。 特别应注意:原核生物虽没有线粒体,但部分原核生物可以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场所在细胞膜。(注意: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这与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主动运输)相异。) 4、人成熟红细胞中无核糖体,其血红蛋白来源 人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核糖体,但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这些血红蛋白是在核退化前合成的,核退化后不能再合成。 5、人体红细胞来源 红细胞本身不能分裂增殖,红细胞的产生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直接分化而来。红细胞的形成过程是核幼稚红细胞 到无核网织红细胞再到成熟红细胞发育过程。 6、人体红细胞寿命 人体成熟红细胞由于无细胞核和一些细胞器,它们的寿命相对较短,平均约120天。 7、人红细胞物质跨膜计算 大气中的氧气要与人成熟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至少要穿过几层细胞膜? 至少要穿过5层细胞膜。即从肺泡细胞一进一出为2层,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一进一出为2层,再进入血红细胞为1层。 8、与人红细胞有关的疾病 缺铁性贫血,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1.下图是人红细胞形态变化的图解。请结合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 (1)人正常红细胞生活环境的无机盐浓度约为%。 (2)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应属于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

高一年级寒假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复习知识点总结

2019 高一年级寒假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复习知 识点总结 生物学是21 世纪的主导科目。小编准备了高一年级寒假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复习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亚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直径小于0.2 微米的细微结构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的糖类) (各种膜所含蛋白质、脂质的比例与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以保障细胞内 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物质能否通过细胞膜,并不是取决于分子的大小,而是根据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3种方式:①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运输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②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 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③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高等绿色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 流的作用)

4.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5.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常用的材料:应选用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因是:因为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制备的方法:将选取的材料放入清水中,由于细胞内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将吸水涨破,再用离心的方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6.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细胞癌变的指标之一是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超过正常值 7.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 功能: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8.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的成分: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和核苷酸等,还有很多酶。 功能: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 条件,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 9.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10.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细胞内膜面积; 在线粒体的内膜、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别是有氧呼吸第三、二阶段的场所,生物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 叫动力车间。 11.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平的椭球形或球

细胞分裂知识点总结

细胞分裂知识归纳 一、基础知识 有丝分裂: (一)细胞周期 1、概念: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包括分裂间期 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2、特点:分裂间期历程时期大于分裂期 (二)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亲细胞染色体数表示为2n,DNA数表示为2a 时期染色体行为其他变化染色体数DNA数染色单体数间期蛋白质合成和DNA复制2n 2a→4a4n 前期 染色质→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 两条染色单体出现纺锤体 核膜解体、核仁消失 2n 4a4n 中期 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面 上,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清晰形成纺锤体 2n 4a4n 后期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成为染色 体,染色体数暂时加倍纺锤丝收缩 4n 4a0 末期染色体→染色质 纺锤体消失,核仁、核膜形 成,细胞分裂成2个子细胞 2n 2a 0 1、在有丝分裂中始终看不到核仁和核膜的时期是:() A、间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前期、中期和后期 D、中期、后期和末期 2、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内活动最旺盛的细胞是()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中心体 D、核糖体 3、大多数动、植物细胞数目增加的方式是() A、无丝分裂 B、有丝分裂 C、减数分裂 D、以上三种方式 4、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有丝分裂的()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5、在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可以看到的中心粒的数目是() A、1 B、2 C、4 D、8 6、在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时,如果它的染色体数为N,DNA含量为Q,则该细 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A、N和Q B、N/2和Q/2 C、N和Q/2 D、N/2和Q 答案:BBBBC

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精华版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3、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①、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 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 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②、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 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③、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 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④、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 霉菌、粘菌)等。 补: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主要 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 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 花叶病毒等。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 说内容: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