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服务器配置的感想

学习服务器配置的感想

学习服务器配置的感想
学习服务器配置的感想

学习服务器设置感想

本学期选修了服务器设置这门课,我课上及课下学到了很多有关服务器配置知识,并且在实际生活上能够很好的运用。收获很大,下面举例说明一下:

1 局域网基础

局域网是计算机网络的一个分类,是局限于一定地理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局域网的出现使计算机网络为大多数人所认识,并借助这个桥梁传输数据和共享资源。此外,局域网技术是当前非常流行的技术领域,它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网络线的制作

T568A: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褐、褐

T568B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褐、褐

2 Windows2003的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是微软在Windows 2000 Server基础上于2003年4月正式推出的新一代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其目的是用于在网络上构建各种网络服务

Windows Server 2003的几种安装方式从网络进行安装无人值守安装升级安装从CD-ROM启动开始全新安装

3 基本设置、

桌面项目、文件夹选项、控制面板管理工具

4 域与活动目录、服务器和用户的计算机都在同一个域中.用户只需要在域中拥有一个域账户,只需要在域中登录一次就可以访问域中的资源了

我们的电话本、地址本也是一种目录,微软的活动目录(AD,Active Directory)也是一种存放信息的方式而已

域控制器(DC,Domain Controller)上存放有域中所有用户、组、计算机等信息。域控制器就把这些信息存放在活动目录中,活动目录实际上就是一个特殊的数据库

5 用户和组的管理、每个用户都需要有一个账户以便登录到域访问网络资源或登录到某台计算机访问该机上的资源。账户的类型

两种用户身份:本地账户和域账户

创建本地账户、创建与管理域账户

6 文件权限、

NTFS文件系统:本地安全功能

文件权限分配、磁盘配额功能、动态磁盘管理、磁盘管理限制、数据EFS 加密和压缩功能Unicode统一编码支持: 1. NTFS压缩NTFS文件系统的压缩和解压缩对于用户而言是透明的。用户对文件或文件夹应用压缩时,系统会在后台自动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压缩和解压,用户无需干涉。

2.压缩(zipped)文件夹用“压缩文件夹”进行文件压缩可以应用在FAT16、FAT32、NTFS卷上。用户利用“资源管理器”创建“压缩文件夹”,复制到该文件夹下的文件被自动压缩以及文件加密

7 磁盘管理、基本磁盘与动态磁盘 “基本磁盘”与“动态磁盘”转换

从“基本磁盘”升级到“动态磁盘”,磁盘数据是不会改变的。

但是从“动态磁盘”返回到“基本磁盘”,必须对驱动器进行重新分区,这将导致磁盘中的数据会全部丢失。磁盘清理;磁盘检查;磁盘碎片整理。

8 数据备份还原、备份概念

数据的备份包括用户的一般资料、系统资料、Active Directory资料以及网络服务中的共享文件夹资料。备份的目的地址可以是硬盘、可移动硬盘和可录制光盘。

备份与容错的区别 RAID容错实际上是在硬盘上保留数据的冗余,冗余数据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和原始数据完全一样。这样的好处是降低计算机发生故障的风险。备份是将重要数据保留在其他媒体上,如磁盘、磁带、光盘上。在备份过程中数据可以被压缩。当系统发生故障时通过还原功能将数据恢复到硬盘中。

备份策略

正常备份+差异备份:正常备份+增量备份

数据还原

原位置:将备份文件还原到原来的文件夹。对还原已经受到损坏或丢失的文件和文件夹,该选项是非常有效的。

替换位置:可以把备份文件夹的结构和其中的文件还原到另一个文件夹。当用户不想改变备份文件的原文件夹的当前内容,此选项是有效的。

单个文件:将备份文件还原到单一文件夹中。此选项不保留备份文件夹和文件结构,只有备份的文件才能定位在单一文件夹中。如果正在查找某个文件但又不知道它的位置,这时使用该选项非常有效。

实现系统还原的方法

使用安全模式修复系统、使用“自动系统恢复向导”修复系统、使用故障恢复控制台系统

备份系统数据:使用备份数据恢复系统

使用Windows Server 2003安装光盘启动系统,根据系统提示按R键选择“修复或者恢复”,然后按D键,选择“自动系统恢复”;

根据系统提示操作,如果修复成功,备份文件成功的安装到计算机上,系统恢复原样。

9 打印机管理、1打印机工作原理2关于打印的基本概念3网络打印机的安装4打印机的管理

10 组策略、组策略”中的“组”和我们在以前介绍的用户组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不要把组策略理解为是针对用户组所配置的策略。

组策略是一种在用户或计算机集合上强制使用一些配置的方法,组策略定义了用户的桌面环境等多种设置。使用组策略可以给同组的计算机或者用户强加一套统一的标准,包括菜单启动项、软件设置,这样计算机或者用户可以有相同的菜单、相同的快捷方式等等各种配置

组策略的应用顺序如下:(1)本地组策略(2)域组策略(3)域控制器策略(4)组织单元组策略

组策略的应用

可以将一个软件通过组策略指派给用户或者计算机,这样当用户登录时,软件会被通告给用户,但是软件并没有真正安装在该计算机,而只是安装了与软件有关的部分信息,当用户运行软件的快捷方式或者双击和该软件的文档时,该软件才会被自动安装。

11 创建与管理DNS服务人们在使用网络资源的时候,为了便于记忆和理解,更倾向于使用有代表意义的名称,即域名系统DNS

、整个DNS结构就设计成4层,分别是根域、顶层域、第二层域和主机 nslookup 1.查找主机

exit命令用来查找主机https://www.doczj.com/doc/e11376029.html,的IP地址。

2. 查找域名信息

“set type”表示设置查找的类型。

3. 检查MX邮件记录

要查找https://www.doczj.com/doc/e11376029.html,域的邮件记录地址,输入:

F:\>nslookup

Default Server: https://www.doczj.com/doc/e11376029.html,

Address: 10.1.14.61

> set type=mx

> https://www.doczj.com/doc/e11376029.html,

Server: https://www.doczj.com/doc/e11376029.html,

Address: 10.1.14.61

https://www.doczj.com/doc/e11376029.html,

primary name server = steven

responsible mail addr = hostmaster

serial = 10

refresh = 900 (15 mins)

retry = 600 (10 mins)

expire = 86400 (1 day)

default TTL = 3600 (1 hour)

> exit

ping

F:\>ping https://www.doczj.com/doc/e11376029.html,

Pinging https://www.doczj.com/doc/e11376029.html, [10.1.14.61]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10.1.14.61: bytes=32 time<1ms TTL=128

Reply from 10.1.14.61: bytes=32 time<1ms TTL=128

Reply from 10.1.14.61: bytes=32 time<1ms TTL=128

Reply from 10.1.14.61: bytes=32 time<1ms TTL=128

ping 不通不代表DNS服务器一定有问题,只要能解析出IP地址就表示DNS服务器是正常的。

12 WINS服务器、 除了使用主机名(DNS域名)外,还可以使用NetBIOS名来代替IP地址,NetBIOS名在早期一些Windows版本(例如:Windows 95)是不可缺少的解析NetBIOS名的几种方法1. 使用广播2. 使用LMHOSTS文件 3. 使用WINS服务器4使用缓存(NetBIOS name cache)

WINS服务器的安装、设置和常规管理

13 创建与管理DHCP服务DHCP意义 如果IP地址的设置是由系统管理员在每一台计算机上手工进行设置,把它设定为一个固定的IP地址时,就称为静态IP地址方案。

在动态IP地址的方案中,每台计算机并不设定固定的IP地址,而是在计算机开机时才被分配一个IP地址,这台计算机被称为DHCP客户端(DHCP Client)。而负责给DHCP客户端分配IP地址的计算机称为DHCP服务器

DHCP的工作过程DHCP局限及其扩展功能DHCP服务器的配置

14创建与管理WWW服务创建实际目录

创建虚拟目录利用虚拟主机建立多个网站利用TCP连接端口建立多个网站启动

和停用动态属性

验证用户的身份(默认是所有的用户都可以访问的,然而如果网站的信息是机密性的,为了确保信息的安全,必须要求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才能够访问。)通过IP地址限制用户连接

利用IIS管理器进行远程管理远程管理

15 创建与管理FTP服务各种FTP命令

安装FTP服务器软件测试FTP服务器软件15.3.2 FTP站点标识、连接限制、日志记录FTP站点消息设置

验证用户的身份通过IP地址来限制FTP连接创建用户隔离的FTP站点创建不隔离用户的FTP站点

16 创建与管理E-Mail服务电子邮件及其结构

电子邮件系统有关协议电子邮件的传递过程安装SMTP服务器、POP3服务器配置POP3服务器建立用户电子邮箱在客户端建立电子邮件账户;配置SMTP服务器;SMTP服务器的访问控制;邮件传递设置;LDAP路由设置。

17 终端服务与Telnet服务。终端服务器原理和安装、远程桌面程序的安装与使用、Telnet服务器的管理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让我了解了关于服务器的太多知识,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课时,我仍然学到了上述内容,并在实验室成功的运用,再次感谢老师传授给我们这么多关于服务器配置的知识!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不得不说,社会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有着独特而不同的视角,从这个社会性角度上看,心理学脱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也从关注自身转向了关注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实际上,在我个人认为,这种立足于社会影响的心理学更具有实际的生活意义。作为一种课余读物,对个人的增益良多。 心理学上分支繁多,但是多数关注的都在个体自身。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关注的是潜意识和力比多对人的影响;荣格的传承与发展下,人格心理学也是在个体心理上的探讨和类分。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阿德勒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乃至后期发展的认知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甚至变态心理学,归根结底都是关注个体的心理动因。围绕着个体的心理机制,去解释个体行为、情感和思想,尽管这些都是我们了解自身的途径,但是作为非专业人士,容易“误入歧途”,不仅无法达到自身目的,反而会使自己变得敏感多疑。也因为如此,比较关注于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心理学,实际地运用起来会好得多。 迈尔斯是心理学界的名家,他的《心理学与生活》更被广泛推荐为心理学的入门读本。《社会心理学》也是备受推崇的读物,通过这本书,我粗略地了解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社会影响力。阅读的时候,

经常会因为书中的描述激起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回首的时候也发现了的确在有意无意之间,我受到了许许多多的来自社会和他人影响。原来心理学真的就在身边,而且时时刻刻在塑造着你的生活。 《社会心理学》里囊括了较多的内容,也不乏有趣又惊人的发现。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而且引发最多思考的,应该是从众心理。 在此前,读过《乌合之众》,深深了解了人类从众的心理盲目性,也惊讶于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非出自个人意愿或者“我”的立场做出相应的行为。无形之中我们也经历着被引导、被控制的过程。在《社会心理学》里,尽管来自集体和他人的影响与暗示没有被描述得那么恐怖,但是想来还是不禁让人打几个寒颤。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我们的从众主要来自两种社会影响:规范性社会影响和信息性社会影响。规范性社会影响是我们为了得到他人认同,获得他人接受而做出相应的从众行为,此时尽管你不一定同意他人的意见,但是为了获得认同而不得不从众。在学校社团生活中经常会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社团里面总是只有几个意见提出者,在他们的活跃下,其他人碍于情分经常会接受自己并不是十分认同的某些决定。这种情况下从众会导致我们的心理抵触,应该称得上是坏影响。但并不是所有规范性社会影响都是坏的,有时它是好的,比如在一个十分清洁干净的场所,看到他人自律自爱,你也会主动地保持好环境卫生;有时它并无关紧要,比如当你和几个朋友出去吃饭,她们七嘴八舌地决定了去哪里之后你在没有任何偏好的情况下选择顺从了。比起规范性社会影响,信息性社会影响显得更加简

2015北大心理学考研 变态心理学笔记汇编(经典版)

2015北大心理学考研变态心理学笔记汇编(经典版)一名词解释 1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异常的心理现象与行为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 2 心理异常:是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的反映。 3 高危设计:选择那些更可能出现某种心理异常的人进行前瞻性研究。 4 血亲设计:这种设计仍属病例控制抽样,但同时对病例组被试的亲属进行评定,这种研究设计的主要目的试探讨心理异常的传递。 5 催眠时相:指大脑皮层从觉醒(或睡眠)到睡眠(或觉醒)状态过渡的一种机能状态,包括四种不同的时相:正常相均等相反常相超反常相 6 孤立病灶:又称病理惰性,是指高级神经活动机能出现个别的病变点,但其他高级神经机能仍很正常,这种病灶可能是过去经受的精神床上的后果,遗留下来而成为产生心理异常的原因。 7 实验性神经症:兴奋和抑制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但如果兴奋和抑制不能协调,就会造成大脑机能的混乱,从而产生行为的混乱,称之为实验性神经症。 8 泛化:当某一反应与某种刺激形成条件联系后,这一反应也会与其它类似的刺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这一过程称为泛化。 9 辨别:即个体学会对相似的刺激进行分辨,并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 10 神经症:指在面对日常生活种的问题时,由于过去不良的学习经验的影响而产生的持续性焦虑和恐惧情感。 11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焦虑为基础的神经症模式,病人报告躯体症状,似乎躯体某方面出现问题,但去不能找到任何的器质性病变基础,因此又称心里生理障碍。 12 转换性障碍:以前称做癔病(症)或歇斯底里,其特点为在没有器官病变的基础上出现某种机体机能障碍或失去控制能力。 13 恐怖症:指对某种客观或情境表现出一种持久的恐惧,但客体或情境并没有

2020物联网实训心得体会.doc

2020物联网实训心得体会 学校为了我们进一步掌握住自己学习的电子物联网相关的知识,在这个学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实训课,帮助我在检验自己学习的知识是否到位的同时,还让我们拥有更多的动手经验,这样到了毕业之后去岗位工作的时候也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 物联网在某种意思上的解释就是万物互联,比如智能家居通过联网就能用手机等只能设备控制它,比如我们下班回家了想要一到家就能够有热水洗澡,沃尔玛呢就可以在下班的路上用手机打卡烧热水的机器,在比如现在的红绿灯都是控制了一定的时常的,无法更改,有时候某一个通向的车没有一辆,而另外一边已经排起了长龙,却因为固定的时间也只能等待绿灯的到来,而用了物联网的知识就可以利用摄像头感知当前的车辆情况,然后自动调整红绿灯的时常,从而改善城市的交通。这些等等都是物联网的运用,也是我们物联网专业的主要设计方向,而我们实训的主要项目就是关于红绿灯这一块的。虽然现在红绿灯的物联网运用已经被实现出来了,而且部分城市也已经有应用了,但是对于我们物联网的学生而言,这些还是比较难得项目,所以在一开始得时候老师就说不要求我们给它做出来,但是能完成什么样子就要做到什么样子,看到老师这样得话,我不知道别的同学是怎么想的,但是让我有了更大的动力,因为没有必须要完成就可以让我更加有信心去尝试,而不是小心翼翼的担心把项目搞砸以至于实训课挂科。 红绿灯的物联网已经是实现了,所以网络上面已经能够找到一些资料了,在加上老师也是给我们讲过具体的实现思路,所以也给我们实训提供了许多的帮助,这个项目的实现最难的地方就是代码的实现了,就像数学的线路图一样,要设计好条件满足的时候执行什么程序,当不满足的时候又执行哪一步,所以弯弯绕绕的特别多,好在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老师会给我们提供解答。经过好几天的熬夜加班才将它给弄出来,而且在考试检查的时候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但是在班上的项目实现中还是靠前的。

《沉默羔羊》读书笔记

《沉默的羔羊》不是我看的第一部惊悚作品,但是它留给我的却是最深印象,像是在我的脑海中生根发芽,驻扎了下来。无论是电影作品再细到文字,不腻地回味了一遍又一遍。 年轻的实习探员Starling从一个“简单”的任务——访谈Dr.Lecter——开始,在Dr.Lecter 的提示下从案件卷宗中发掘追捕野牛比尔的线索。其中条分缕析的推理过程,掩藏在Dr.Lecter的嘲弄、Starling的回忆、Chilton和众人的干扰中,需要读者也像史达林一样,一步步抽丝剥茧,看到结果。Starling所面对的恐惧与残暴,Dr.Lecter的“犯罪艺术”,伽姆先生的恶心动机,一步步将游客引入到那个紧张二充满恐惧的世界,使读者的感情与书中人物的情绪一起高低起伏。 书中的Dr.Lecter,是精神病学博士,同时其本人也是一个罕见的有着异常心理症结的心理学研究对象。而其它两位系列杀人凶手自然也是心理疾病患者。Abnormal Psychology 最初曾被翻译为“变态心理学”,出于人们的猎奇心理,描写“心理变态”的作品从来都是很吸引人的。所以《沉默的羔羊》系列成为为大众所喜爱的惊悚悬疑推理作品。 在心理学诸多流派中,Freud(弗洛伊德)所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派无疑是最为大众所周知的。基于精神分析理念的小说和影视作品要远远多于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学派等其它心理学流派。一方面是精神分析学派具有挥之不去的神秘色彩(反科学性?)从而更能贴合通俗娱乐的口味,另一方面则是在融合了多种心理学视角的作品中精神分析理论的鲜明特征使得其血统更容易被分辨出来。 “羔羊沉默”系列就是一组带有明显精神分析思想的作品。童年经历、创伤、潜意识,这几个Freud的核心关键词,在该系列作品中随处可见。 作者并不仅仅将镜头只对准心理异常的凶手,对于其它角色的心理同样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Starling对自己出身和家境的自卑、对正义的追求和对弱者的怜悯、以及隐藏在潜意识中的对父亲的依恋和父爱缺失的代偿,是该系列作品一条重要的主线。此外,Graham 敏感的神入(empathy)、Chilton自大的判断、Barney憨厚的细心、Pazzi敏锐的贪婪,在作品中描写得同样精彩。 我敬佩但痛惜Starling这个形象。在Starling的内心深处,父亲的死和羔羊的嘶鸣是两个带有象征意义的巨大烙印,她的理智和高效、她的正义和怜悯、她在面对恐惧时鼓出来的勇气,无不源自她年幼时的经历和记忆。父亲在巡夜时被劫匪打死,只能由母亲一力担起养育家庭的重担,而且作为最大的孩子不得不被送往亲戚家抚养,童年因听到屠宰羔羊时羔羊的嘶叫声心中留下严重的阴影。所以她渴望强大,用力量来保护自己;同时对于弱者有着缘自共感的强烈同情。Starling曾认为增强力量、击毙罪犯、解救人质可以让羔羊不再鸣叫,在那段时间里她确实做到了;在接触Dr.Lecter后,她明白了现实的复杂和无奈迫使她对正义的绝对信仰。但是她继承了母亲的内在品质,使她适应了应对世俗的委曲求全。她努力在弗吉尼亚大学修心理学和犯罪学的双学位,而当机会来临得以参与到野牛比尔的案子中时,她宁可课程重修也要在案子中竭尽全力。巴尔的摩犯罪精神医院的恐怖地牢、老鼠横行的旧仓库、冰冷的殡仪馆、野牛比尔的地下迷宫,在面对这些的时候,她努力克服心中的恐惧,但是那一声声羔羊的嘶叫还是会在她心中回响。 而作为令人难以触摸的恶魔Lecter,喜欢捕捉人心中的恐惧,因其对Starling的羔羊的嘶叫升产生兴趣后,在少有的两个能够与之交谈的访客中,Lecter与Starling的互动远比与Graham的交流更精彩生动。不仅仅是因为Graham抓获了他而导致的敌意,也不仅仅是因为他和Starling异性相吸,还有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和她是同样的人——同样受一个生命的问题所困扰。很多年以后,Lecter都还记得Starling欠他的一个回答:羔羊停止鸣叫了吗? 即使Lecter是一个残忍的恶魔,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他的才能。Lecter在许多领域如古意大利的文学和历史、古典音乐、香味、酒和烹饪都有着惊人的造诣。苏格拉底说:"人的一种品质未必能抹掉他的另一种品质,他们可以共存,可以是既是善良又是可怕."也许就是这个原

变态心理学笔记整理

变态心理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变态心理学:历史上的观点 变态行为的定义 ?违反社会标准(norm violation) 准则(norm):告诉我们何为对错、何时何地应与谁在一起的规则 被接受和不被接受的行为,其分界线在哪里 什么样的不被接受的行为才被认为是“失调(disorder)” 准则是十分可变的,但在定义变态中又相当重要 ?统计标准(statistical rarity) 正态分布曲线,处于“黄金平均数”(大多数人)之外的就是变态;E.g. 精神发育迟滞 缺陷:没甚价值。无法区分优劣,分数论本身也是危险的,不应以分数完全评判一个人 ?个体不舒适感(这条标准应用最广泛)E.g. 判断青年吸毒成瘾者 个体会被自己的想法或行为所折磨,故可以让人们自己判断是否变态 缺陷:评估行为时没有标准 ?行为适应不良 一个人能否运用他的方式来适应他的生活,与违反社会标准有所重叠 关注实际中的行为,故很有效,但应适用范围广就意味着价值不高 ?综合标准(要全面考虑) 注重价值(value):norm violation & 个体不舒适感 注重事实(facts):统计标准、行为适应不良 与群体有关的变态行为 不同群体间1)失调的分布不同;2)对心理失调的经历和表达方式不同;3)参照的准则不同会影响诊断 ?文化和种族之间的差异 美国的抑郁率是台湾农村的4倍,是新西兰的三分之一 ?性别差异 抑郁的男性—远离人群;抑郁的女性—依赖人 女性:抑郁、饮食障碍、焦虑更普遍;男性:滥用药物、反社会、偏执狂 变态行为的解释 ?医学模式(治疗变态行为最好由医生来进行;要住院、服药,而且所有术语都是医学的) 变态行为是一种病,每种行为都有具体的病因和一系列症状 变态行为是生物原因的,由身体功能损害而造成 批判:1)大多数变态行为仍未找出生物原因;2)医学模式助长了严重的恶习 发展成神经科学 ?心理学的方法 把异常归于个人在和环境互相作用中的心理过程 起因:忽视教育、创伤经历、社会知觉偏差、太多压力等 1.心理动力学:变态行为来源于童年的潜意识心理冲突 2.行为主义:来源于不良的学习,适应不良的行为得到强化,适应良好的行为却没被强化 3.认知理论:变态行为是对自己和环境的知觉和想法不适应所导致的 4.人际关系理论:是人际关系混乱的结果 5.是社会和文化力量的产物,关注影响到诊断的歧视 变态行为的治疗:最好是综合治疗 影响因素:1)社会的性质(大v.小);2)如何解释这样的行为(不同解释引向不同治疗模式)

物联网导论学习感悟

《物联网导论》学习感悟 通过学习《物联网导论》这门课,我从中学习到,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网络系统。物联网概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成为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2005年1l月,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 作为物联网的载体,物联网技术已成为继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之后人们所关注的技术发展热点之一,它的出现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世界各国普遍认为,物联网不仅是解决经济持续发展问题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而且也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技术的三大主要关键技术与支撑技术为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此外,物联网技术还有其他许多涉及各个学科的关键技术。 1、传感器技术 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无法想象没有传感器的世界,假如空调中没有了温度传感器、遥控中没有了红外传感器、手机中没有了重力传感器,那么生活就会变得让你抓狂。传感器可以测量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物质的相关参量,其强大程度比肩人类的感觉器官眼耳口鼻手,被称为“电五官”。由于传感器可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下,因此在工业生产和环境监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物联网感知层的作用是获取信息,传感器由于种类繁多,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商业、交通、环境、军事、电器等各个领域,是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实现物联网全面感知的基础。 2、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发展到今天,相信大家已经有目共睹,真真切切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如果说传感器是“感觉器官”,那么通信技术就像传输信息的“神经”,实现信息的可靠传送。通信技术特别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物联网感知层所产生的数据提供了可靠的传输通道。因此,以太网、移动网、无线网等各种相关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物联网数据的信息传输提供了可靠的传送保证。

《变态心理学(一)》自考笔记(九)

第九章性功能与性心理障碍 第一节几个重要概念 1.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的性别差异表现在行为和态度上。 2.性别角色:性别角色是对性别认同感的公众表达,个体的言行表明了他的性别。 3.文化差异:被一种文化视为正常的性行为在另一种文化里不一定也是正常的。 4.性爱的五个层次:人类的性爱分为五个层次,性行为问题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层次上。 这五个层次分别为:性别认同、性取向、性偏好、性别角色和性功能。 第二节性功能障碍 1.人类正常的性反应:性反应足由五个阶段组成的;欲望期、唤起期、高原期、高潮期、恢复期。 2.性功障碍的概念和类型 (1)性欲障碍:性欲障碍的主要类型为长期性欲缺乏和性交恐惧障碍。长期性欲缺乏的个体,对任何形式的性行为都没有兴趣;性交恐惧障碍的个体,对关于性的想法或者偶然接触到性都会感到害怕、恐慌或厌恶。 (2)性唤起障碍:性唤起障碍可以分为男性勃起障碍和女性性唤起障碍。很多性唤起障碍的个体对性有频繁而强烈的欲望和幻想,但是,男性很难达到或维持勃起,女性不能达到或维持润滑。 (3)性乐高潮障碍:是一种在女性中最为普遍的性功能障碍。男性的性乐高潮障碍分为两种:早泄和射精延迟。 (4)性交疼痛障碍:个体发生性交时伴随有强烈的疼痛感,以致干扰了正常的性行为。只有当没有发现任何医学原因时,才可以被诊断为性交疼痛障碍。 3.性功能障碍的可能原因 (1)生物因素:药物的使用、衰老可能导致性欲的失去;神经系统疾病和其他影响中枢神经的疾病也会引发性功能障碍。 (2)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可以显著影响性欲和性兴奋感,心理问题也可能会引发性失调。不同心理学流派对性机能障碍的解释有所不同。. (3)社会文化因素:亲密关系的显著恶化是最常见的影响因素。 (4)心理和生理因素的交互作用:几乎没有一种性功能障碍是由单独的生理或者心理因素引起的,更多的时候,这些障碍是由各种因素间的微妙关系引发的。 4.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性功能障碍的治疗包括教育、心理社会治疗、生物治疗等。 第三节性别认同障碍 1.性别认同障碍的概念:性别认同障碍是指一种强烈的、持续的、相反的性别认同。病人会持续对自身的性别或性别角色不适宜的观念感到不舒服。性别认同障碍要与异装癖、雌雄同体,同性恋等相区别。

物联网讲座心得

活动名称:专业讲座 活动主题:4G、云计算、物联网技术 姓名:刘伟 班级:物联网工程13101 活动地点:合二 第二课堂

4G技术、云计算、物联网技术讲座心得 本周周三下午,我们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在大合二组织了一次讲座。恒信捷通的两位工程师就4G技术,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诙谐有趣又受益匪浅的学习盛宴,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的收获吧。 其实在讲座前我对这几个名词也稍有所了解,因为我们是物联网专业的学生,所以我对云结算是很感兴趣的,但真正听了专家的讲解后才觉得原来云计算是那么的有趣和高深。第一位为我们讲解的是吕海平经理,吕经理毕业于吉林大学,学识渊博,而且为人幽默,在他讲解过程中不时会有爽朗的笑声出现,他给我们带来的是4G技术的介绍。4G是什么,一句话概括即第四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指的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4G。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它的图像传 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4G系统能够 以10MB的速度下载,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200 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5Mbps,并能够满足 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假设我有 一段10Hz(赫兹)的频段,要同时传输多路数 据,假设1秒钟内同时在接100个电话TDD: 时分,就是把这一秒钟分成一百份,每百分之 一秒,用来传输一通电话的数据。FDD:频分, 就是把这个频段分成一百份,每个电话只能用 0.1Hz的频段来传输,但这一秒钟都归你用。从 技术细节来看,FDD技术需要的是大量的频段 资源,尤其是整段整段的频段,因为要分频; 而TDD的优势则是可以使用碎片化的闲散的频 段,二者互为补充。相对而言,FDD的传输速 率可能更快一些,FDD试验网络的下行速率达 到140.46Mbps,超过了TDD网络的峰值 100Mbps。4G通讯将会给移动互联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在3G以内的通迅其信道带宽都不能满足移动互联网的带宽需求,当4G站点布设完毕后,其整网吞吐量,单站吞吐量,单用户吞吐量,随着强大的骨干传输网络的支持,将会带来数据业务的井喷式发展。由于4G的高带宽,比如FDD LTE 20MHZ带宽下行平均吞吐量70mbps计算,对于单用户来说也是足够的。国外的4G网络证明,如果网络运行的好,家庭使用4G作为宽带接入,个人使用4G办公将会成为潮流。 基于4G的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的软件、硬件及应用的开发,是我们步入职场所面临 的挑战和机遇。

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具体要求 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坚实宽广的心理学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应用心理学专门知识,能胜任高等学校应用心理学教育和具有独立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和邓小平理论。 2、掌握系统的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广阔的背景知识;了解应用心理学领域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它的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应用心理学科研能力和严谨踏实的学风。 4、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5、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 1、社会发展与社会心理研究 2、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3、儿童发展与教育社会心理研究 三、学习年限 学制为三年。前两年用于课程学习、教学实践;后一年用于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和通过答辩。

四、课程设置 分公共必修课(包括政治理论、外语、教学与社会实践)、业务必修课(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必修课考试,选修课考查。各课课目、教时、学分及时间安排见教学计划。 五、培养方法 采用以自学为主,必要的课堂教学、系统读书和科研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以“导读”为目的,注重理论和方法上的启发;读书务求做出系统的笔记,并在读书笔记基础上写作学期、学年论文(要求有论文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公开发表),以锻炼和提高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 指导方式为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既发挥导师个别指导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发挥导师组集体培养的优势。 六、教学实践 在高等学校进行教学实践,课堂教学为两周(6~12课时),独立进行一个相对完整的单元教学。教学实践结束后,由导师根据教学内容、方法及效果评定成绩,合格得给予相应学分。 七、学位论文 在导师指导下,最迟于第三学期结束前确定论文选题,第四学期作开题报告,第五学期完成论文初稿,第六学期修改定稿,然后通过答辩。

变态心理学笔记

变态心理学 (Abnormal Psychology)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障碍与病理心理学 1、心理障碍 是一种不被某种特定文化所期待或非典型的行为反应,常常表现为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并伴随着痛苦和功能性损伤而出现。 定义心理障碍的三个标准:心理功能紊乱、痛苦或损伤、非典型性反应。 2、心理障碍的基本元素: ?痛苦(suffering) ?适应不良(maladaptiveness) ?不合理(irrationality) ?不可预知性和失去控制感(unpredictability and loss of control)?少见的和非传统性(rareness and unconditionality) ?观察者不适(observer discomfort) ?违背标准(violation of standards) 3、心理状态: 主要包括两大类:心理正常和心理不正常 从临床心理学角度出发,划分为: ①心理健康(健康心理); ②心理不健康(不健康心理):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部分可疑神经症 ③心理不正常(异常心理):变态人格、神经症、其他精神障碍

4、判定建议 注意判定标准的社会性,注意判定标准的主观性,注意判断这的不同角度,不要给自己贴标签。 二、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科学,是研究异常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规律的科学。它不仅要对行为异常的各种表现加以描述、分类和解释,还要尽量阐明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其研究的理论任务是帮助揭示正常心理活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实践任务是促进人类心理健康事业的发展。 三、变态心理的定义 变态心理或心理障碍(psychological disorder),是一种伴随着痛苦和功能性损伤出现的个体内部的心理功能紊乱,是一种不典型的或文化上不被期待的行为反应 第二章变态心理学的理论 一、生物学理论 1、生物理论学家认为异常行为是脑和身体其他系统的功能失调的结果。他们主要从遗传基因和神经科学的角度解释行为异常的现象。 2、生物理论学家认为脑的功能失常是导致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①脑部结构与心理障碍-海马控制情绪和记忆,杏仁核与恐惧有关等;亨廷顿氏病是一种典型脑部退化的疾病,表现为情绪爆发性、记忆力丧失、认知困难、自杀想法、不随意动作、以及怪异的想法。 ②神经递质与心理障碍

物联网学习心得

精心整理关于物联网的学习心得体会 关于物联网的学习心得体会 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够看的更远,更上一层楼。 物联网所具有的鲜明特征和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其鲜明的特征。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还有,物联网不仅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

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

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国际电信联盟于2005年的报告曾描绘“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等。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内的应用则比如:一家物流公司应用了物联网系统的货车,当装载超重时,汽车会自动告诉你超载了,并且超载多少,但空间还有剩余,告诉你轻重货怎样搭配;当搬运人员卸货时,一只货物包装可能会大叫“你扔疼我了”,或者说“亲爱的,请你不要太野蛮,可以吗?”;当司机在和别人扯闲话,货车会装作老板的声音怒吼“笨蛋,该发车了!”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 阔,

《心灵简札》之读书笔记

《心灵简札》之读书笔记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心灵简札》之读书笔记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让我得到了这本书。 最初想看这本书的原因是因为我对心理学的陌生和好奇,特别是在班主任工作中时常碰到学生的心理问题而无法合理有效地解决时感到无助。于是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这本书。 这是一本心理学出身的专业作家写的心理随笔,涉及心理现象与行为的各个方面,如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商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等。全书由100篇小组成,各篇相互独立,后面都有小练习让大家来一次头脑风暴。 在第一篇《科学家庭里的“灰姑娘”》里面,有一幅漫画,写着“不学不知道,

一学吓一跳”的文字,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就有了一种害怕、恐惧的感觉。再细看下去,对于“心理学”的概念越来越模糊了,对于专业的“心理学”出处有好多版本,在人们都还没有重视他的时候,在科学的大厦里根本没有“心理学”的位置,笔者是想给初学者泼泼冷水,这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你对心理学的热情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一直看到第三篇,才找到一段“心理学”的定义文字,还是借潘菽的一段话表述的:“心理学就是人类为了改造客观世界并改造自己而了解自己的一门必要的科学。 随着社会的前进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性将越来越明显。还有其他这样的科学,例如人体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人类学、人类起源学、语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但心理学是关于人类的最重要的一门科学。”到这里才略微看清楚、好似看明白心理学是怎么一门学科。在末尾有一段话:“心理学事业需要这样一些人来参与:他们既清

楚它远大的前景,又知道它尴尬的现状,并准备用许多年的艰苦努力,把它的潜力逐渐转化为实力。如果没有这样的毅力与恒心,笔者建议你还是把心理学作为业余爱好,接触一下就行了。”原来作为专业的心理学家、学者也有这么多的难言之处,怪不得会有先前的漫画和泼冷水了。 刚刚还觉得看明白了一点,在第五篇又“走进了学科迷宫”。什么“普通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特殊心理学”、“工业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等。“上述种种研究都是针对所有人的,可以称为心理学的基础学科。当心理学与社会各领域相结合时,便产生了一大批应用学科。”“在所有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中,教育心理学最为成熟。”看到这里,才算一口气缓过来,看到了我想看到的。这些的分分支支,仿佛子公司和孙公司,让初学者有些不知所云了。 看来作为心理学的业余爱好者和初

(完整版)学习物联网讲座心得

学习物联网讲座心得 刘影 通过学习田景熙教授和陈志峰教授主持和主讲物联网概论培训课程,使我了解到物联网是新兴的产业,具有很好的前景,能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本质的变革,让我拓展知识面,开阔了视野,也对以后的方向做了初步的规划。带着对物联网的期待与好奇,我听过讲座后自己又查了一些关于物联网的资料,发现中国处于物联网先进国家的行列,这个领域中国涉入的比较早,拥有一定的话语权,这使中国处于主动地位,不像计算机在中国起步晚,发展也不能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正如进入互联网时代一样,这次的变革将更具实质性,联系到身边的每一个事物,通过传感和互联通信,建设一个几乎包括所有东西的大的实物网络,带来的发展空间和服务将是巨大的,人类的生产生活将被新的形式取代。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概念最早是MIT研究RFID的Auto-ID中心主任教授在1999年提出来的,同年基于Auto-ID成立的EPC Global组织进一步明确其概念,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进一步描绘了“物联网”的时代图景,2008年IBM提出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地球概念,2009年欧洲智能系统集成技术平台组织(EPoSS)也明确提出了物联网的定义。一般认为: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单来说,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上的开展需要各行各业的参与,并且需要国家政府的主导以及相关法规政策上的扶助,物联网的开展具有规模性、广泛参与性、管理性、技术性、物的属性等等特征,其中,技术上的问题是物联网最为关键的问题;物联网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是一项系统,目前国内还没有哪家公司可以全面负责物联网的整个系统规划和建设,理论上的研究已经在各行各业展开,而实际应用还仅局限于行业内部。关于物联网的规划和设计以及研发关键在于RFID、传感器、嵌入式软件以及传输数据计算等领域的研究。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 李雯历史教研组 今年渡过了一个不同往常的春节:没有传统的拜年仪式,没有喧闹的人群聚集,可以静下心来看看书、上上网,收到已经很多年没有联系的客户的短信问候,过了一个安静、自主,还有朋友牵挂的春节,看完了这本《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非常充实的一个春节,《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 首先这本书,会让我们对心理学的学习建立起来极大地兴趣,里面所有的研究都是以具体的实验开始,像一个个的故事,引领我们进入了这个神奇的世界。其次,这本书也让我们对心理学有了一个概况的了解。最后,就是让我们看到这个有着漫长的过去,但是只有短暂历史的心理学,是多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能够启发我们从各个角度思考一个问题,开阔了思路,不再盲目的崇拜,非常棒的一本书。这本书里面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观点就是:1、小孩子经历越丰富,大脑的发育有更多的沟壑,更聪明。所以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多陪伴,过跟孩子一起玩耍,如果想要孩子更聪明的话。2、每个人都要做梦,不能做梦的人(受到药物控制)行为会有问题,梦仅仅是个人情感发泄的地方,几乎没有什么意义。3、所谓的潜在能量,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的,只是在正向的积极的专注的精神状态下,就会表现出来,不是被开发出来的,读后感《《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读后感》。4、行为主义,人会从别人的行为、自己的行为中学习,养成新的行为。5、期望导致结果6、目标导致学习的行为及早出现。7、记忆不靠谱。8、发展心理学:哺乳动物对爱的需求,高于对食物的需求。9、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物品的位置随着年龄判断能力不断提升。10、控制力让人愉快,并产生积极的行为。11、全世界的人的情绪表情,具有一致性12、认知失调:外界的理由充分,认知失调小,态度不改变;理由不充分,认知失调大,为了减少态度和行为的不一致带来的认知失调,人们选择改变态度。13、内控的人,更加积极主动。14、A型特质的人,更容易患心脏病。15、变态心理学,并不是所有的医院都能够对精神病进行判断和对待。16、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17、人们在经历多次失败以后,就会习得性无助。18、拥挤导致行为异常19、心理治疗的各种方案,对于治疗病人,具有相同的疗效。20、对于恐惧症的治疗,系统脱敏法是公认的最好用的方法。21、对墨迹和自编故事的表述,便于了解当事人的状况和内心世界,有利于治疗。22、人们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言行不一。23、人们拥有从众心理。24、人们对于危机事件,现场的人越多,责任越分散,救助的可能越小。25、人们会因为权威进行违心的服从。 我们的教育工作是否也能够运用这些研究后发现的成果来调节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呢?希望自己以及各位同仁能在拜读完这部书后,对自己的工作中能有一些启发和帮助。 2014年1月

心理学自考《变态心理学》串讲笔记讲义最新完整版本

2010年心理学自考《变态心理学》串讲笔记讲义(7) 自由联想是弗洛伊德1895年创立的。他让病人很舒服地躺着或坐好,把自己想到的一切都讲出来,不论其如何微不足道、荒诞不经、有伤大雅,都要如实报告出来。 2、梦的解释 弗洛伊德1900年出版了《梦的释义》一书。梦的工作通过凝缩、置换、视像化和再修饰,才把原来杂乱无章的东西加以整合成为梦境,这就是梦者能回忆起来的显梦。 3、阻抗分析。阻抗是指,病人有意或无意地回避某些敏感问题有意无意地使治疗重心偏移。 4、移情作用。在心理分析中,移情是治疗的重要环节。一些问题只有在移情中才能表现出来。即病人会把早年对别人的感情转移到治疗者身上,把他当成自己的父母、亲人等,称之为移情。 5、解释。解释是心理分析中最常用的技术。解释的目的是,让病人正视他所回避的东西,或尚未意识到的东西,使他的无意识中的内容变成意识的。 三、后弗洛伊德思想家中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荣格、阿德勒、霍妮、沙立文、哈特曼和埃里克森等。他们共的特点是,强调社会文化影响,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冲动论和泛性论。 1、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他将人格分成自我、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个部分,提出了荣格心理疗法。 2、阿德勒认为,人的行为的主要动机不是性驱力,而是为了获取个人目标和克服“自卑情结”。 3、霍妮注重人际关系、文化因素、基本的焦虑,以及实际生活环境问题在心理障碍中的作用。她将自我分成真实的自我、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三种基本的存在形态,创立了霍妮疗法。 4、沙立文注重人际关系在心理障碍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人际关系理论和沙立文疗法。 5、哈特曼创立“自我心理学。” 6、埃里克森首次提出“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四、对心理动力学理论的评价 1、弗洛伊德对心理学的贡献: 第一,他使变态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从生物学转向动力学方面的内容,从病人的内心深处挖掘精神疾病的原因。 第二,他强调本能冲动和欲望是人的心理动力。 第三,他提出的心理“防御机制”概念,即认为人有一种自发的心理调整机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的内心矛盾得以缓和,烦恼和不安得以减轻或消除,使人的心理活动恢复到并保持为某种稳定的状态。 第四,他创立了自由联想和释梦等技术,引导患者认识自己的潜意识,这对于重建个人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2、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也存在明显的缺陷: 第一,他过分夸大了无意识的作用。

物联网学习心得

物联网技术学习心得 “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因此,物联网技术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叫做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将无处不在(Ubiquitous)的末端设备(Devices)和设施(Facilities),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工业系统、数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Enabled)的,如贴上RFID的各种资产(Assets)、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Mote),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M2M)、应用大集成(Grand Integration)、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网(Intranet)、专网(Extranet)、和/或互联网(Internet)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集中展示的Cockpit Dashboard)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物联网诞生于1999年,到2005年它已经相当普及普及,在2009年它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词,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MIT Auto-ID中心Ashton 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同名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自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其受关注程度是在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各国不可比拟的。 物联网的概念与其说是一个外来概念,不如说它已经是一个“中国制造”的概念,他的覆盖范围与时俱进,已经超越了1999年Ashton教授和2005年ITU报告所指的范围,物联网已被贴上“中国式”标签。 简单讲,物联网是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信息传递与控制。在物联网应用中有三项关键技术。 1、传感器技术,这也是计算机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大家都知道,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计算机处理的都是数字信号。自从有计算机以来就需要传感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才能处理。[2] 2、RFID标签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RFID在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3、政府应该加大对产业的投入,这个投入可以不是资金,而是给企业更多的政策,特别是在操作系统、开发工具、IC设计等产业链中高端领域上从政策到资金都要加大

《梦的解析》读后感

《梦的解析》读后感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终生从事写作和临床治疗。他的思想极为深刻,探讨问题中,往往引述历代义学、历史、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他思考敏锐、分析精细、推断循回递进、构思步步趋入,揭示出人们心灵的底层。提出了自恋、生和死的本能及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三分结构论等重要理论,使精神分析成为了解全人类动机和人格的方法。 世界上三个最伟大的犹太人之一: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心理世界的牛顿心灵的哥伦布。 接触到佛洛依德这个名字。起先是大师级别的泰山压顶,“拜佛洛依德”,仿佛谁说话能扯到佛洛依德就等于超有学问。周围的人把佛洛依德高高抬起,仿佛到了神的位置。等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到图书馆借了本《梦的解析》竟晦涩难懂,对大师的探索也就戛然而止。 而后,随着阅历和阅读的增加,又一种观念扑面而来,那就是“呕佛洛依德”。佛洛依德成为“泛性论”的代表,而他言必称性让很多文明人仿佛祖坟被挖了似的大为恼火。敢公然怒骂佛洛依德,不仅代表你有学问,更重要的是相当有气质。

直到今天,我坐在图书店里把一整本《精神分析引论》看完,才终于明白一个“小马过河”的道理——不去了解,永远不能知道真相。 有人断言,对人类最有贡献的三位科学家是:社会学领域的马克思,精神领域的佛洛依德,和科学界的爱因斯坦。在我看来,佛洛依德的确称得上对人类最有贡献的大师,他的精神分析法,他对梦境的科学分析,他的联想治疗法,以及提出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三分结构论等都是伟大的成果。及至“泛性论”,这位大师才被世人唾弃鄙夷,甚至他的门徒荣格等都离他而去。 佛洛依德这样分析,在他之前,人类作为上帝的骄子,只有荣耀和高尚。然而他却非要侵入人心,把那一点人人隐藏的污垢不堪挖出来大白天下。这仿佛17世界的文艺复兴时代,文艺繁荣发展,科学却寸步难行。一直以为自己是宇宙中心的人类被伽利略的日心说击溃。人类不再是宇宙的焦点,而是变成了平凡不足为道的小蚂蚁。 我非常赞赏佛洛依德关于精神分析的理论,对梦境的研究和联想治疗法。佛洛依德曾经用催眠法对精神病人进行治疗,但他发现暗示性的灌入并不能有效长期解决心理病疾。于是他走到了精神分析的道路上,试图用引导、联想的方法,让病人主动积极的找到隐藏的潜意识。这简直是心理学上的一次科学大进步。佛洛依德对梦境的研究更加前无古人后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