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inux C 获取挂载目录分区使用大小

Linux C 获取挂载目录分区使用大小

Linux C 获取挂载目录分区使用大小
Linux C 获取挂载目录分区使用大小

主要是使用statfs结构及其方法:

#include 或者

int statfs(const char *path, struct statfs *buf);

int fstatfs(int fd, struct statfs *buf);

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1。

以下是系统中的statfs机构体声明:

__SWORD_TYPE int

__fsblkcnt_t unsigned long int

__fsblkcnt64_t unsigned long long int

struct statfs

{

__SWORD_TYPE f_type;

__SWORD_TYPE f_bsize; //数据块大小,单位字节

#ifndef __USE_FILE_OFFSET64

__fsblkcnt_t f_blocks; //数据块总数

__fsblkcnt_t f_bfree; //可用数据块数

__fsblkcnt_t f_bavail; //非超级用户可用数据块

__fsfilcnt_t f_files;

__fsfilcnt_t f_ffree;

#else

__fsblkcnt64_t f_blocks;

__fsblkcnt64_t f_bfree;

__fsblkcnt64_t f_bavail;

__fsfilcnt64_t f_files;

__fsfilcnt64_t f_ffree;

#endif

__fsid_t f_fsid;

__SWORD_TYPE f_namelen;

__SWORD_TYPE f_frsize;

__SWORD_TYPE f_spare[5];

};

方法如下:

//获取挂载目录剩余大小,总大小,单位M

int getFsSize(char *path, long long *freeSize, long long *totalSize) {

Linux下硬盘分区详解

Linux下硬盘分区详解 2009-06-29 01:28:08 标签:linux硬盘分区fdisk建立文件系统挂载文件系统[推送到技 术圈] 将硬盘某个分区挂载到系统中以便存取文件,先fdisk进行分区,然后mkfs建立文件系统,接着便可以mount 它。 一.Linux 的分区规定 1. 设备管理 在 Linux 中,每一个硬件设备都映射到一个系统的文件,对于硬盘、光驱等 IDE 或 SCSI 设备也不例外。 Linux 把各种 IDE 设备分配了一个由hd 前缀组成的文件;而对于各种 SCSI 设备,则分配了一个由sd 前缀组成的文件。例如,第一个 IDE 设备,Linux 就定义为 hda;第二个 IDE 设备就定义为 hdb;下面以此类推。而 SCSI 设备就应该是 sda、sdb、sdc 等。 2. 分区数量 要进行分区就必须针对每一个硬件设备进行操作,这就有可能是一块IDE硬盘或是一块SCSI硬盘。对于每一个硬盘(IDE 或 SCSI)设备,Linux 分配了一个 1 到 16 的序列号码,这就代表了这块硬盘上面的分区号码。例如,第一个 IDE 硬盘的第一个分区,在 Linux 下面映射的就是 hda1,第二个分区就称作是 hda2。对于 SCSI 硬盘则是 sda1、sdb1 等。 3. 各分区的作用 在 Linux 中规定,每一个硬盘设备最多能有 4 个主分区(其中包含扩展分区)构成,任何一个扩展分区都要占用一个主分区号码,也就是在一个硬盘中,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一共最多是 4 个。对于早期的 DOS 和Windows(Windows 2000 以前的版本),系统只承认一个主分区,可以通过在扩展分区上增加逻辑盘符(逻辑分区)的方法,进一步地细化分区。 主分区的作用就是计算机用来进行启动操作系统的,因此每一个操作系统的启动,或者称作是引导程序,都应该存放在主分区上。这就是主分区和扩展分区及逻辑分区的最大区别。我们在指定安装引导 Linux 的bootloader 的时候,都要指定在主分区上,就是最好的例证。 Linux 规定了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占用 1 至 16 号码中的前 4 个号码。以第一个 IDE 硬盘为例说明,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占用了 hda1、hda2、hda3、hda4,而逻辑分区占用了 hda5 到 hda16 等 12 个号码。因此,Linux 下面每一个硬盘总共最多有 16 个分区。 对于逻辑分区,Linux 规定它们必须建立在扩展分区上(在 DOS 和 Windows 系统上也是如此规定),而不

linux下磁盘分区详解 图文

linux下磁盘分区详解图文 来源:互联网作者:佚名时间:07-10 21:28:58【大中小】linux分区不同于windows,linux下硬盘设备名为(IDE硬盘为hdx(x为从a—d)因为IDE硬盘最多四个,SCSI,SATA,USB硬盘为sdx(x为a—z)),硬盘主分区最多为4个,不用说大家也知道 Centos下磁盘管理 1.磁盘分区格式说明 linux分区不同于windows,linux下硬盘设备名为(IDE硬盘为hdx(x为从a—d)因为ID E硬盘最多四个,SCSI,SATA,USB硬盘为sdx(x为a—z)),硬盘主分区最多为4个,不用说大家也知道…..所以主分区从sdb1开始到sdb4,逻辑分区从sdb5开始,(逻辑分区永远从sdb5开始…)设备名可以使用fdisk –l查看 2.分区详解 使用ssh远程连接工具登录到系统,使用fdisk -l命令查看磁盘状态 此处可以看到两块硬盘hda和hdb,第一块硬盘hda是装好系统的。hdb硬盘是未进行分区的。 本例将这个10G的硬盘分区,分区计划:分一个主分区,大小3G,文件格式ext3.三个逻辑分区,大小分别为2G,2G,3G。实际分区个数和大小可论情况所定。 下面就是分区的详细步骤,由于是每一步都进行了截图和说明,内容略显复杂,其实很简单。输入 fdisk /dev/hdb 然后回车,给硬盘进行分区。如下图

输入n回车新建分区,接着再输入p回车新建主分区,如图 此处要求选择分区号在1-4间,输入1回车 First cylinder (1-20805, default 1):这里是设置分区起始的柱面,直接回车选择默认即可,回车后如下图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20805, default 20805):此处是设置分区结束柱面,+3G表示从起始柱面开始向后3G结束,也是是设置分区大小为3G,输入+3G后回车,如下图所示

RedHatEnterpriseLinux5SERVER安装手册linux分区注意详解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 安装手册 ◆准备工作 硬件 硬盘空间:5G以上; 内存容量:256 M以上; 光盘介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 安装光盘(五张CD); 设置BIOS为从光盘引导; 启动计算机,将安装盘的第一张放入光驱; 注意: 您计算机硬盘上已经装有一个系统的话,请参考①准备;如您的硬盘没有装任何系统请直接参考②准备。 ① 1.如果您已经装有一个Windows系统,且硬盘没有剩余空间的话,请您按如下步骤先装硬盘腾出5G或更大(如果您希望的话): 鼠标选择“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存储/磁盘管理”,此时您可以在窗口的右下方,就能看到当前整个硬盘的分区情况。您按照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区进行右击“删除逻辑分区”,不用格式化。注意事前做好相应的重要数据的备份工作。 腾出足够的空间了之后,请您重启计算机。 2.设置BIOS为从光盘引导; 3.请将安装盘的第一张放入光驱; 4.参考具体安装步骤进行后续操作。 ② 1.设置BIOS为从光盘引导; 2.请将安装盘的第一张放入光驱; 3.后续操作请参考后面的具体安装步骤进行。 当安装程序运行至分区时,请您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分配安装Linux的空间。 说明:此文档用VMware Workstation,进行模拟安装,因此请在“第八步正在分区”,选空闲的空间来安装Linux系统,以免对您原来的硬盘数据造成破坏。 具体安装及基础设置步骤: 第一步启动安装程序 从光盘启动安装程序后,就会出现如图1所示的画面。 图1安装引导界面 安装界面上有3个选项供用户选择: (1)按键,直接进入图形模式(graphical mode)安装模式; (2)“boot:”之后输入:“Linux text”,然后按键,则以文本模式(text mode)安装; (3)用下面以红色字体列出的功能键(function keys)来获得更多信息的方式安装。 这里选择图形化模式来安装,直接按键。 第二步CD媒体检测 从开始安装后,系统一般要花费一段时间来检测计算机的各种硬件配置,当系统识别相应的设备后,出现如图2所示界面。 图2 CD检测 选择“Skip”,按键。 第三步欢迎界面 该界面如图3所示,单击“Next”。 图3 欢迎界面 第四步语言选择 该界面如图4所示,我们在此选择“Chinese(Simplified)(简体中文)”,单击“Next”。 图4 语言选择 第五步键盘配置 该界面如图5所示,默认为“美国英语式”,正是我们所需要的选项,单击“下一步(N)”。 图5 键盘配置 第六步安装号码 这一步不同于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4,要求输入安装号码,当然您有该号码那就更好了,选择“安装号码”,在之后的文本框中输入该号码。如果没有,可以选择“跳过输入安装号码”。此处选择后者,单击“确定(O)”。如图6.1所示。 那么跳过输入安装号码后,安装程序会给出如图6.2所示的对话框,说明一些情况。单击“跳过”。 注:输入安装号码和跳过的区别在于,前者在安装过程中可能会添加其他额外的服务,而后者则只安装核心服务。 图6.1 安装号码 图6.2 跳过 第七步磁盘分区设置 到这时,安装程序会出现如图7.1所示的对话框。选“是(Y)”。 图7.1警告

linux查看磁盘剩余空间

1. du -sh 查看当前文件夹大小 2. du -sh * | sort -n 列出当前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夹及其大小,并按照文件夹大小排序 du - sh * //查看当前文件夹下所有文件的大小 3. du -sh文件夹/文件 du -sk文件夹/文件 du -sm文件夹/文件 查看指定文件或者文件夹的大小 sh/sk/sm的区别: sh根据文件大小显示为nK/nM/nG eg. [4.0K xxx.log] sk根据文件大小显示为nK eg. [4.3K xxx.log] sm根据文件大小显示为nM eg. [7M xxx.log] df命令是linux系统以磁盘分区为单位查看文件系统,可以加上参数查看磁盘剩余空间信息,命令格式: df -hl 显示格式为: 文件系统容量已用可用已用% 挂载点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hda2 45G 19G 24G 44% / /dev/hda1 494M 19M 450M 4% /boot /dev/hda6 4.9G 2.2G 2.5G 47% /home /dev/hda5 9.7G 2.9G 6.4G 31% /opt none 1009M 0 1009M 0% /dev/shm /dev/hda3 9.7G 7.2G 2.1G 78% /usr/local /dev/hdb2 75G 75G 0 100% / /dev/hdb2 75G 75G 0 100% / 以上面的输出为例,表示的意思为: HD硬盘接口的第二个硬盘(b),第二个分区(2),容量是75G,用了75G,可用是0,因此利用率是100%,被挂载到根分区目录上(/)。 下面是相关命令的解释: df -hl 查看磁盘剩余空间 df -h 查看每个根路径的分区大小 du -sh [目录名] 返回该目录的大小

Linux下如何调整磁盘分区

环境 服务器安装有一个60G的硬盘,目前已经划分为/、/home、/chroot和/swap,详细的分区信息如何下所示: Command (m for help): p Disk /dev/hda: 61.4 GB, 6149283840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7476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hda1 * 1 915 7349706 83 Linux /dev/hda2 916 1414 4008217+ 83 Linux /dev/hda3 1415 7476 48693015 5 Extended /dev/hda5 1415 1477 506016 82 Linux swap /dev/hda6 1478 7476 48186936 83 Linux 然后现在希望从/home分区里面分出大约4GB的空间用于安装FreeBSD。 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调整文件系统的大小(注意是文件系统,而不是分区的大小),然后对调整完毕的文件系统进行检查,然后再进一步调整分区的大小。 文章以我自己用的系统为例子,实际操作时根据情况调整即可。 用惯了传统调整硬盘工具的人可能会认为文件系统和硬盘的分区之间是统一的,实际上他们之间并不是完整的整体(这也就是为什么BSD可以在一个硬盘分区里面制作多个文件系统分区)。想像一下带有移动式书架的书橱。你可以通过移动式书架调整书橱里面书籍的位置。把书当成文件系统,你可以在书橱里面放满书籍,也可以通过移动式书架调整书橱的空间。当然也可以通过书架调整书橱里面书籍存放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 hda1------>;|<-- hda2------>;|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 +---------------+---------------+

linux查看文件大小命令

linux查看文件大小命令 linux系统不像windows系统,查看文件可以随时点击右键,linux中碳钢命令来查看文件大小,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linux查看文件命令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linux查看文件命令详解 du [-abcDhHklmsSx] [-L <符号连接>][-X <文件>][--block-size][--exclude=<目录或文件>] [--max-depth=<目录层数>][--help][--version][目录或文件] 常用参数: -a或-all 为每个指定文件显示磁盘使用情况,或者为目录中每个文件显示各自磁盘使用情况。 -b或-bytes 显示目录或文件大小时,以byte为单位。 -c或–total 除了显示目录或文件的大小外,同时也

显示所有目录或文件的总和。 -D或–dereference-args 显示指定符号连接的源文件大小。 -h或–human-readable 以K,M,G为单位,提高信息的可读性。 -H或–si 与-h参数相同,但是K,M,G是以1000为换算单位,而不是以1024为换算单位。 -k或–kilobytes 以1024 bytes为单位。 -l或–count-links 重复计算硬件连接的文件。 -L<符号连接>或–dereference<符号连接> 显示选项中所指定符号连接的源文件大小。 -m或–megabytes 以1MB为单位。 -s或–summarize 仅显示总计,即当前目录的大小。

Linux添加新盘及分区格式化-fdisk图解

简单介绍一下在linux系统下连接磁盘阵列的方法,使用的是RedHat linux。 将磁盘阵列与主机连接好后,首先要查看设备 [root@localhost ~]#cat /proc/scsi/scsi 如图1 找到了两个,下面的是自己的硬盘,上面的是Infortrend公司的一台U12U-G4020。找到了设备,下一步我们来查看一下硬盘 [root@localhost ~]#fdisk –l 如图2 下面分好区的是主机上的硬盘,设备/dev/sda是我们要连接的那台U12U-G4020磁盘阵列,下面我们就要对磁盘阵列进行分区及写入文件系统 [root@localhost ~]#fdisk /dev/sda 如图3

输入m显示help菜单 Command (m for help):m 如图4 写分区表 Command (m for help):p 如图5、6 添加一个新的分区,分区号为1 写入分区表后退出 Command (m for help):w 如图7 下面要加载文件系统,选择ext3文件系统进行加载[root@localhost ~]#mkfs.ext3 /dev/sda 如图8

文件系统已经写好了,下面我们建一个文件夹把盘阵挂载上去,文件夹建在mnt下,名为sda [root@localhost ~]#mkdir /mnt/sda [root@localhost ~]#mount /dev/sda /mnt/sda 如图9 现在已经挂载好了,磁盘阵列可以开始使用了。 挂载iscsi设备的方法有些不同,也做一下简单介绍。 如果没有安装iscsi-initiator首先要下载适合系统内核的iscsi-initiator-utils [root@localhost ~]# yum install iscsi-initiator-utils 下载好后可寻找iscsi设备,下面显示的为找到的设备 [root@localhost ~]# iscsiadm -m discovery -t st -p 172.16.60.147 172.16.60.147:3260,1 https://www.doczj.com/doc/e112831899.html,rtrend:raid.sn7051919.00 在设备ip后所加的为上面查到的设备iqn号 [root@localhost ~]# iscsiadm -m node -p 172.16.60.147 -T iqn.2002- https://www.doczj.com/doc/e112831899.html,rtrend:raid.sn7051919.00 -l 此时,重启iscsi服务 [root@localhost ~]# /etc/init.d/iscsi restart Stopping iSCSI initiator service: [ OK ] Starting iSCSI initiator service: [ OK ] 此时查看磁盘即可发现iscsi设备 [root@localhost ~]# fdisk -l Disk /dev/hda: 60.0 GB, 60011642880 bytes

linux查看目录大小命令

Du(Disk Usage)命令功能说明:统计目录(或文件)所占磁盘空间的大小。 语 法:du [-abcDhHklmsSx] [-L <符号连接>][-X <文件 >][--block-size][--exclude=<目录或文件>] [--max-depth=<目录层数 >][--help][--version][目录或文件] 常用参数: -a或-all 为每个指定文件显示磁盘使用情况,或者为目录中每个文件显示各自磁盘使用情况。 -b或-bytes 显示目录或文件大小时,以byte为单位。 -c或–total 除了显示目录或文件的大小外,同时也显示所有目录或文件的总和。 -D或–dereference-args 显示指定符号连接的源文件大小。 -h或–human-readable 以K,M,G为单位,提高信息的可读性。 -H或–si 与-h参数相同,但是K,M,G是以1000为换算单位,而不是以1024为换算单位。 -k或–kilobytes 以1024 bytes为单位。 -l或–count-links 重复计算硬件连接的文件。 -L<符号连接>或–dereference<符号连接> 显示选项中所指定符号连接的源文件大小。 -m或–megabytes 以1MB为单位。 -s或–summarize 仅显示总计,即当前目录的大小。 -S或–separate-dirs 显示每个目录的大小时,并不含其子目录的大小。 -x或–one-file-xystem 以一开始处理时的文件系统为准,若遇上其它不同的文件系统目录则略过。 -X<文件>或–exclude-from=<文件> 在<文件>指定目录或文件。 –exclude=<目录或文件> 略过指定的目录或文件。 –max-depth=<目录层数> 超过指定层数的目录后,予以忽略。 –help 显示帮助。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 Linux中的du命令使用示例: 1> 要显示一个目录树及其每个子树的磁盘使用情况 du /home/linux 这在/home/linux目录及其每个子目录中显示了磁盘块数。 2> 要通过以1024字节为单位显示一个目录树及其每个子树的磁盘使用情况 du -k /home/linux 这在/home/linux目录及其每个子目录中显示了 1024 字节磁盘块数。 3> 以MB为单位显示一个目录树及其每个子树的磁盘使用情况

Linux服务器硬盘分区的最佳方案

Linux服务器硬盘分区的最佳方案 对于Linuux服务器站长们是否了解呢,在这里专职优化、域名注册、网站空间、虚拟主机、服务器托管、vps主机、服务器租用的中国信息港来为你详细分析Linuux服务器硬盘分区的方法!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知道当前安装LILO的版本,因为 LILO2.21及早期版本对硬盘大小有限制,如果安装LILO到1023磁道以外即8G的空间以外,LILO就无法启动。但一些BIOS较老的机器,LINUX仍然无法突破1024磁道的限制,因此这些BIOS无法认出大于1024的硬盘空间。 还需要考虑的问题有: · 是否限制用户可使用的磁盘空间大小? · 在系统中需要安装哪些软件? · 交换分区需要多大? · 系统是否有多个硬盘? 下面,我们按系统工作性质的不同对分区的划分提出了一些建议。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系统工作需求的前提下,下面的分区大小也可以灵活的变动。 基本工作站的分区方案 假设系统的硬盘大小是10G。 /boot 20M Swap 128M /root 9.85G 建立一个20M的/boot分区是为了避免将系统内核文件放到1024磁道以外,如果将/boot做为root分区的一个子目录,内核文件就会安装在root分区的任何地方,因为硬盘的大小超过了8G,所以在启动时就有可能出现问题。建议将交换分区的大小设置为内存的两倍,在这里我们假设系统的内存为 64M。最后我们将硬盘的剩余空间全部分给了root分区。 Red Hat Linux 6.2 及其早期版本上的基本服务器硬盘分区方案 这里的服务器我们假设只提供几种通用的服务,如WWW服务及FTP服务等几种服务,通过telnet登录的用户数很少。假设其硬盘大小为 25G。 /boot 20M Swap 128M

命令大全

Liunx 常用命令 1.ifconfig 用于配置和显示Linux内核中网络接口的网络参数 2.type 用来显示指定命令的类型,判断给出的指令是内部 令还是外部指令 3.man Linux下的帮助指令,通过man指令可以查看Linux 中的指令帮助、配置文件帮助和编程帮助等信息 4.help 用于显示shell 内部命令的帮助信息 5.ls 列表显示文件及目录 6.du 查看文件或目录所占磁盘空间大小 7.touch 创建新文件,修文件时间戳 8.stat 用于显示文件的状态信息 9.mkdir 创建新目录 10.cp 复制文件或目录 11.rm 删除文件或目录 12.mv 移动文件或目录,同一目录下重命名 13.which 查看命令所在位置 14.find 精细查找文件所在位置 15.hostname 用于显示和设置系统的主机名称 16.cat 查看文件中的内容 17.tac 倒序查看文件内容 18.nl 查看文件内容=cat –n(空行不标号)

19.more 分页查看文件内容 20.less 与more 类似,比他功能更多 21.head 查看文件开头内容(默认显示10 行) 22.tail 查看文件结尾内容(默认显示10 行) 23.wc 查看文件中单词数 24.grep 过滤文件中的内容 25.egrep 精细过滤 26.gzip 压缩,格式为.gz 27.gunzip 解压缩 28.bzip2 压缩,格式为.bz2 29.bunzip2 解压缩 30.tar 制作归档、释放归档文件 31.vi 进入vi 编辑器 32.mount 用于加载文件系统到指定的加载点 33.umount 卸载已经加载的文件系统 34.md5sum 采用MD5 报文摘要算法(128 位)计算和检查文件的校验和 35.rpm RPM 软件包的管理工具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4磁盘

《Linux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

实验四 实验题目:磁盘管理 实验目的:熟悉并掌握磁盘管理常用命令;掌握利用虚拟机增加新硬盘,使用fdisk对磁盘分区操作;熟悉和了解磁盘显示信息内容;掌握使用卷组进行磁盘管理操作。 实验类型:综合 实验要求:必修 仪器设备:计算机 实验内容、方法、步骤: 1,使用GUI方式建立用户user01,具体属性如下: 登录shell为/bin/bash, 主目录/user01, 用户id: 520, 用户组grp01 2,使用修改配置文件方式建立用户user02,具体属性如下: 登录shell为/bin/bash, 主目录/user02, 用户id: 530, 用户组grp02 3,使用命令方式建立用户user03,具体属性如下: 登录shell为/bin/bash, 主目录/user03, 用户id: 530, 用户组grp03,附属组grp02 4,对user01,user02,user03,设置密码并登录。 一、磁盘和分区信息查看 1 fdisk查看当前系统硬盘及分区情况,在实验报告中说明当前的磁盘容量,分区数量、名称和大小,分区挂载点,分区使用方式(卷组名称、逻辑卷名称和大小)。 步骤:fdisk –l 2 显示当前文件系统使用情况,在实验报告中说明当前主要文件系统信息及使用情况(包括主要文件系统名称、挂载点、容量、使用量及百分比等)

步骤:df –h 二、添加新硬盘 内容:关闭虚拟机操作系统,添加2块硬盘,大小分别为5G和10G。开机后查看新硬盘是否成功添加。 步骤: 1 关机:init 0 2 添加新硬盘:右键单击虚拟机,选择setting(设置)。在Add中按照要求添加2块新硬盘(HardDisk) 3 开机后,打开终端。输入命令fdisk –l 或ls /dev/sd*查看新硬盘是否添加成功。 三、对新添加硬盘进行分区 内容: 1. 将第二块硬盘sdb分区(5G),要求分区1(sdb1)为主分区,类型为swap (82),大小为500M;分区2(sdb2)为主分区,类型为linux(83),大小为2G;分区3为扩展分区(sdb3),大小为sdb所有剩余容量;分区5为逻辑分区,类型为lvm(8e),大小为2G。分区后,查看sdb新添加所有分区,将截图添加到实验报告中。 2. 将第三块硬盘sdc分区(10G),要求分区1(sdc1)为扩展分区,大小为10G;

Linux基础及应用习题解析

1、Linux是所谓的“Free Software”,这个“Free”的含义是什么?() A、Linux不需要付费 B、Linux发行商不能向用户收费 C、Linux可自由修改和发布 D、只有Linux的作者才能向用户收费 2、Linux系统各组成部分中哪一项是基础?() A、内核 B、X Window C、Shell D、GONME 3、Linux内核管理系统不包括的子系统是哪个?()还包括设备管理系统 A、进程管理系统 B、内存管理系统 C、文件管理系统 D、硬件管理系统 4、下面关于Shell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个?() A、操作系统的外壳 B、用户与Linux内核之间的接口 C、一种和C类似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D、一个命令语言解释器 5、以下哪种Shell类型在Linux环境下不能使用?() A、B Shell B、K Shell C、R Shell D、Bash 6、安装Linux至少需要几个分区?() A、2 B、3l C、4 D、5 7、RHEL Server 5系统启动时默认由以下哪个系统引导程序实施系统加载?() A、GRUB B、LILOl C、KDE D、GNOME 8、/dev/hda5 在Linux中表示什么?() A、IDE0接口上从盘 B、IDE0接口上主盘的逻辑分区 C、IDE0接口上主盘的第五个分区 D、IDE0接口上从盘的扩展分区 9、系统引导的过程一般包括如下几步:(1)MBR中的引导装载程序启动;(2)用户登录;(3)Linux内核运行;(4)BIOS自检。以下哪个顺序是正确的?()A、(4) (2) (3) (1) B、(4) (1) (3) (2) C、(2) (4) (3) (1) D、(1) (4) (3) (2) 10、KDE中要调整桌面墙纸及字体需要打开哪个组件?() A、文件管理器 B、我的电脑 C、控制中心 D、屏幕保护程序 11、Linux有几个虚拟终端?() A 、5 B、6 C、7 D、8 12、输入命令的时候,选项和参数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隔开?() A、% B、! C、空格 D、~ 13、pwd命令的功能是什么?() A、设置用户的口令 B、显示用户的口令 C、显示当前目录的绝对路径 D、查看当前目录的文件 14、输入“cd”命令并按【Enter】键后,将有什么结果?() A、从当前目录切换到根目录 B、屏幕显示当前目录 C、从当前目录切换到用户主目录 D、从当前目录切换为上一级目录

linux添加并挂载新磁盘或优盘的方法

Linux磁盘挂载操作手册 一、挂载单个分区小于2T的分区 1.查看系统当前分区情况 命令df –h 实例: Last login: Fri Oct 26 00:01:51 2012 from e10-3 E10-3:~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2 40G 4.7G 33G 13% / devtmpfs 12G 144K 12G 1% /dev tmpfs 3.9G 100K 3.9G 1% /dev/shm /dev/sda1 479M 72M 383M 16% /boot /dev/sda5 869G 201M 824G 1% /home /dev/sr0 2.9G 2.9G 0 100% /media/SLES-11-SP1-DVD-x86_64.0432..001 2.查看系统当前硬盘分区情况 命令:fdisk –l E10-3:~ # fdisk -l Disk /dev/sda: 999.0 GB, 99899932672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121454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04cb7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1 63 506016 83 Linux /dev/sda2 64 5284 41937682+ 83 Linux /dev/sda3 5285 6328 8385930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sda4 6329 121454 924749595 f W95 Ext'd (LBA) /dev/sda5 6329 121452 924733498+ 83 Linux Disk /dev/sdb: 999.0 GB, 99899932672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121454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00000 Disk /dev/sdb doesn't contain a valid partition table

Linux中查找文件技术大全

Linux中查找文件技术大全 每一种操作系统都是由成千上万个不同种类的文件所组成的。其中有系统本身自带的文件,用户自己的文件,还有共享文件等等。我们有时候经常忘记某份文件放在硬盘中的哪个地方。在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要查找一份文件是相当简单的事情,只要在桌面上点击“开始”-“搜索”中就能按照各种方式在本地硬盘上,局域网络,甚至在INTERNET上查找各种文件,文档。 可是使用Linux的用户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Linux上查找某个文件确实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毕竟在Linux中需要我们使用专用的“查找”命令来寻找在硬盘上的文件。 Linux下的文件表达格式非常复杂,不象WINDOWS,DOS下都是统一的AAAAAAA.BBB格式那么方便查找,在WINDOWS中,只要知道要查找的文件的文件名或者后缀就非常容易查找到。Linux中查找文件的命令通常为“find”命令,“find”命令能帮助我们在使用,管理Linux的日常事务中方便的查找出我们需要的文件。对于Linux新手来说,“find”命令也是了解和学习Linux文件特点的方法。因为Linux发行版本繁多,版本升级很快,在Linux书籍上往往写明某个配置文件的所在位置,往往Linux新手按图索骥还是不能找到。比如说REDHAT Linux 7.O和REDHAT Linux 7.1中有些重要的配置文件所在的硬盘位置和文件目录就有了很大的改变,如果不学会使用“find”命令,那么在成千上万的Linux文件中要找到其中的一个配置文件是相当困难的,笔者在没有精通“find”命令之前就吃过这样的

苦头。好,下面就详细为大家介绍强大的“find”命令的全部使用方法和用途。 通过文件名查找法: 这个方法说起来就和在WINDOWS下查找文件一样容易理解了。如果你把这个文件放在单个的文件夹里面,只要使用常见的“ls"命令就能方便的查找出来,那么使用“find”命令来查找它就不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毕竟“find”命令的强大功能不止这个。如果知道了某个文件的文件名,而不知道这个文件放到哪个文件夹,甚至是层层套嵌的文件夹里。举例说明,假设你忘记了httpd.conf这个文件在系统的哪个目录下,甚至在系统的某个地方也不知道,则这是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find / -name httpd.conf 这个命令语法看起来很容易就明白了,就是直接在find后面写上 -name,表明要求系统按照文件名查找,最后写上httpd.conf这个目标文件名即可。稍等一会系统会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查找结果列表:etc/httpd/conf/httpd.conf 这就是httpd.conf这个文件在Linux系统中的完整路径。查找成功。如果输入以上查找命令后系统并没有显示出结果,那么不要以为系统没有执行 find/ -name httpd.conf命令,而可能是你的系统中没有安装

linux下磁盘分区详解

Centos下磁盘管理 1.磁盘分区格式说明 linux分区不同于windows,linux下硬盘设备名为(IDE硬盘为hdx(x为从a—d)因为IDE 硬盘最多四个,SCSI,SATA,USB硬盘为sdx(x为a—z)),硬盘主分区最多为4个,不用说大家也知道…..所以主分区从sdb1开始到sdb4,逻辑分区从sdb5开始,(逻辑分区永远从sdb5开始…)设备名可以使用fdisk –l查看 2.分区详解 使用ssh远程连接工具登录到系统,使用fdisk -l命令查看磁盘状态 此处可以看到两块硬盘hda和hdb,第一块硬盘hda是装好系统的。hdb硬盘是未进行分区的。 本例将这个10G的硬盘分区,分区计划:分一个主分区,大小3G,文件格式ext3.三个逻辑分区,大小分别为2G,2G,3G。实际分区个数和大小可论情况所定。 下面就是分区的详细步骤,由于是每一步都进行了截图和说明,内容略显复杂,其实很简单。输入 fdisk /dev/hdb 然后回车,给硬盘进行分区。如下图

输入n回车新建分区,接着再输入p回车新建主分区,如图 此处要求选择分区号在1-4间,输入1回车 First cylinder (1-20805, default 1):这里是设置分区起始的柱面,直接回车选择默认即可,回车后如下图

Last cylinder or +size or +sizeM or +sizeK (1-20805, default 20805):此处是设置分区结束柱面,+3G表示从起始柱面开始向后3G结束,也是是设置分区大小为3G,输入+3G 后回车,如下图所示 此处可输入p查看分区是否成功,输入p回车,如下图:显示分区成功 接下来我们就划分扩展分区,按n回车 这里输入e,表示创建扩展分区,输入e回车

Linux磁盘挂载操作手册

Linux磁盘挂载操作手册 文章目录 一、挂载单个分区小于2T的分区 二、挂载单个分区大于2T的分区 一、挂载单个分区小于2T的分区 1.查看系统当前分区情况 命令df –h 实例: [211.139.10.178_Y1025_16:09:31] Last login: Fri Oct 26 00:01:51 2012 from e10-3 E10-3:~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2 40G 4.7G 33G 13% / devtmpfs 12G 144K 12G 1% /dev tmpfs 3.9G 100K 3.9G 1% /dev/shm /dev/sda1 479M 72M 383M 16% /boot /dev/sda5 869G 201M 824G 1% /home /dev/sr0 2.9G 2.9G 0 100% /media/SLES-11-SP1-DVD-x86_64.0432..001 2.查看系统当前硬盘分区情况 命令:fdisk –l E10-3:~ # fdisk -l Disk /dev/sda: 999.0 GB, 99899932672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121454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04cb7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1 63 506016 83 Linux /dev/sda2 64 5284 41937682+ 83 Linux /dev/sda3 5285 6328 8385930 82 Linux swap / Solaris /dev/sda4 6329 121454 924749595 f W95 Ext'd (LBA) /dev/sda5 6329 121452 924733498+ 83 Linux Disk /dev/sdb: 999.0 GB, 99899932672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121454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00000 Disk /dev/sdb doesn't contain a valid partition table Disk /dev/sdc: 4994.0 GB, 4993981612032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607150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00000 Disk /dev/sdc doesn't contain a valid partition table 3.创建新的硬盘分区 命令: fdisk /dev/sdb 注:这里的/dev/sdb是具体一个硬盘,此参数可改成fdisk –l显示的硬盘的序号。 实例: E10-3:~ # fdisk /dev/sdb Device contains neither a valid DOS partition table, nor Sun, SGI or OSF disklabel Building a new DOS disklabel with disk identifier 0xd3f0a6aa. Changes will remain in memory only, until you decide to write them. After that, of course, the previous content won't be recoverable.

Linux基础教程 linux下如何不解压tar.gz文件查看其中的文件大小

Linux基础教程linux下如何不解压tar.gz文件查看其中的文件大小如何不解压tar.gz文件查看其中的文件大小 tartvf my_file.tar.gz 输出形如: -rwxr-xr-x root/root 2348366 2010-10-26 11:09:46 File_1.txt -rwxr-xr-x root/root 2383552 2010-10-26 12:52:45 File_2.txt -rw-r–r– root/root 89106866 2010-12-20 14:30:01 File_3.txt 从左起第三列数据就是文件大小(单位:字节),第6列就是文件名。如果要看得更清楚一点,用awk 来过滤一下输出的结果: tartvf my_file.tar.gz | awk '{print $3, $6}' 这样就只输出第3和第6列,输出形如: 2348366 File_1.txt 2383552 File_2.txt 89106866 File_3.txt 如果要以KB/MB/GB来显示文件大小,可以用第3列除N个1024,例如,如果要显示为GB,则: tartvf my_file.tar.gz | awk '{print $3/1024/1024/1024, $6}' 字节数连除3个1024,就是GB了,输出形如: 0.00218708 File_1.txt 0.00221985 File_2.txt 0.0829872 File_3.txt 如果对一个超大的文件(例如,上百G),并且压缩包里包含很多文件的话,这个过程将很漫长,让shell 命令在后台执行,并将结果输出到一个文件中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做法,如下: nohup tar tvf my_file.tar.gz | awk '{print $3/1024/1024/1024, $6}' > /root/result.txt &

LINUX安装系统如何分区及LINUX分区介绍

LINUX安装系统如何分区 为了安装L i n u x ,你必须为它准备硬盘空间。这个硬盘空间必须和你的计算机上安装的其他操作系统(如Wi n d o w s ,O S / 2 或着其他版本的L i n u x )所使用的硬盘空间分开。这项工作就是我们马上要进行的硬盘分区。 1. Linux 硬盘分区的基础知识 一个硬盘可以分割成不同的分区。访问每个分区就像访问不同的硬盘。每个分区甚至可 以有一个类型用来表明这个分区中信息是如何存储的。例如,D O S 、O S / 2 和L i n u x 使用不同的硬盘分区类型。你可以这样处理你的L i n u x 分区: 1) 可以将L i n u x 安装在一个或多个类型?quot;Linux Native "的硬盘分区,通常称为"L i n u x原始分区"。同时还需要一个类型为"Linux Swap "的分区,也叫做"L i n u x 交换分?。 2) Linux 对分区的最小要求是:一个"Linux Native "加一个"Linux Swap "分区。要特别注意的是,L i n u x 一定不可以安装在D O S / Wi n d o w s 的分区内! 3) 即使你将L i n u x 安装在一个专门的硬盘,或者一不安装其他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上,你仍需要为L i n u x 创建分区。相对而言,这种情况非常简单,因为不必为硬盘的其他分区操心。 对于网站建设者而言,我们推荐采用这种方法,你甚至可以不要D O S / Wi n d o w s ,因为在你的网站对外发布(供外界访问)的时候,你只能使用L i n u x 系统,而且,一般网站总是处于"发布"的状态,你将几乎没有机会运行你的D O S / Wi n d o w s 。 4) 对于一般用户,另一种更普遍的情况是:将L i n u x 安装在已经含有其他操作系统的硬盘上。这种情况就有一点复杂,因为一个错误就可以毁了你现有的分区,更不用说它含有的数据! L i n u x 通过字母和数字的组合来标识硬盘分区,如果你习惯于使用类似"C 盘/ D 盘"来标识硬盘分区的话,可能会搞混。L i n u x 的命名设计比其他操作系统更灵活,能表达更多的信息。 归纳如下: 1) 分区名的前两个字母表明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你将通常看到h d (指I D E 硬盘),或s d(指S C S I 硬盘)。 2) 第三个字母表明分区所在的设备号。例如:/ d e v / h a d (第一个I D E 硬盘)或/ d e v / s d b(第二个S C S I 硬盘)。 3) 最后的数字代表分区。前四个分区(主分区或扩展分区)用数字1 到4 表示。逻辑分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