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新优化高考化学一轮(全国通用版)精致讲义:选修5+1+第一讲 认识有机化合物+Word版含答案

2019新优化高考化学一轮(全国通用版)精致讲义:选修5+1+第一讲 认识有机化合物+Word版含答案

2019新优化高考化学一轮(全国通用版)精致讲义:选修5+1+第一讲 认识有机化合物+Word版含答案
2019新优化高考化学一轮(全国通用版)精致讲义:选修5+1+第一讲 认识有机化合物+Word版含答案

第一讲认识有机化合物

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如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

4.能正确书写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5.能够正确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有机物分类、命名和官能团

[知识梳理]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1.有机物

2.烃

二、按官能团分类

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2.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碳碳双键)

溴乙烷C2H

(醚键)

(羰基)

(羧基)

2019高考全国Ⅰ卷化学试题(解析版)(最新整理)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 7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粘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答案】A 【解析】A 项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红棕色。瓷器青色一般不来自氧化铁。故 A 错。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答案】B 【解析】分子中存在双键,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 错;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B 正确;分子中存在甲基,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 错;分子中碳原子数较多,且不存在亲水基团所以不易溶于水,D 错。9.实验室制溴苯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 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 c 中Na2CO3的作用是吸收HBr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答案】D。 【解析】溴苯常温下为液体,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分液,得到无色的溴苯。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向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为少量HCl 气体分子在253K 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 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g·cm-3) 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答案】D。 【解析】由图像可知第一层中HCl 均以分子形式存在,A 正确。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 构保持不变,C 正确。B 选项中设氯离子为10-4mol,则水为1mol,所以水的质量为18g,再根据密度求得水的体积为20mL,即0.02L,溶液的体积就近似0.02L,所以溶液中氢离子 的浓度近似等于氯离子的浓度为10-4mol÷0.02L=5×10-3mol·L-1。HCL 是强电解质,在水中电离不可逆,第一层以分子形式存在,第二层中完全电离,所以D 错误。

2019优化指导高考总复习化学基础课时练23高中化学

基础课时练(二十三) 化学平衡常数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2018·哈尔滨三中调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SiO 2(s)+2C(s)===Si(s)+2CO(g)只能在高温下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 >0 B .3C(s)+CaO(s)===Ca C 2(s)+CO(g)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 >0 C .BaSO 4(s)+4C(s)===BaS(s)+4CO(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 <0 D .常温下,2NO(g)+O 2(g)===2NO 2(g)能够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 <0 答案:C 2.(2018·济南槐阴区质检)可逆反应:2SO 2+O 2 2SO 3达到平衡状态时,保持恒温恒容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K 为平衡常数,Q 为浓度商)( ) A .Q 不变,K 变大,O 2转化率增大 B .Q 不变,K 变大,SO 2转化率减小 C .Q 变小,K 不变,O 2转化率减小 D .Q 增大,K 不变,SO 2转化率增大 答案:C 3.某温度下,向容积为1 L 的密闭反应器中充入0.10 mol SO 3,当反应器中的气体压强不再变化时测得SO 3的转化率为20%,则该温度下反应2SO 2(g)+O 2(g) 2SO 3(g)的平衡常数为( ) A .8.0×102 mol·L - 1 B .1.6×103 mol·L - 1 C .3.2×103 mol·L -1 D .4.0×102 mol·L - 1 解析:选B 2SO 3(g) 2SO 2(g)+O 2(g) 起始(mol) 0.10 0 平衡(mol) 0.10-2x 2x x 2x 0.10 ×100%=20% x =0.01 mol K =c 2(SO 2)·c (O 2)c 2(SO 3)=????0.0212· ????0.011????0.0812=11 600 所以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 600,B 正确。 4.(2018·北海市统考)已知X(g)+Y(g) Z(g)+G(g) ΔH 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优化探究练习(含答案)

课时作业 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相等的O 2和O 3,物质的量之比为2∶3 B .2 mol 氧气的摩尔质量为64 g·mol -1 C .1 mol 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D .2 g H 2含有1 mol 氢分子 答案:D 2.(2017·邢台模拟)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气体分子的大小决定 B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 .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同 D .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答案:B 3.已知a g N 2含有b 个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 ) A.b 28 B.a 28 C.28b a D.28a b 解析:由n =m M =N N A 可知,N A =NM m =b ×28 g·mol -1a g =28b a mol -1。 答案:C 4.如图是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 A .所含原子数相等 B .气体密度相等 C .气体质量相等 D .摩尔质量相等 解析:同温同压下,体积相等的两瓶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因为都是双原子分子,故所含原子数相等,由于N 2和O 2的比例不确定,故两瓶气体的质量不一定相等,密度和摩尔质量也不一定相等。 答案:A

5.在三个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p(O2) B.p(O2)>p(Ne)>p(H2) C.p(H2)>p(O2)>p(Ne) D.p(H2)>p(Ne)>p(O2) 答案:D 6.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分子数一定不相等的是() A.相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O和CO2 B.相同体积、相同密度的CO和C2H4 C.相同温度、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的O2和O3 D.相同压强、相同质量的NO2和N2O4 解析:A项中N2O和CO2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44,故质量相同时,分子数一定相等;B项中CO和C2H4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8,体积相同、密度相同,则质量相等,故分子数相等;C项为同温、同压、同体积,则气体所含分子数一定相同。答案:D 7.(2017·济南模拟)同温同压下,质量忽略不计的两气球A和B,分别充入X气体和Y气体,且充气后两气球的体积相同。若相同条件下,A气球放在CO中静止不动,B气球放在O2中上浮。下列叙述或表示正确的是() A.X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比Y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B.X可能是N2,Y可能是CH4 C.X气体的密度小于Y气体的密度 D.充气后A气球质量比B气球质量大 解析:A气球放在CO中静止不动,B气球放在O2中上浮,说明X气体的密度和CO的密度接近,Y气体的密度小于O2,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所以X的相对分子质量与CO相近(M=28),Y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氧气,即小于32,但X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不一定比Y大,A错误;N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H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所以X可能是N2,Y可能是CH4,B正确;X的密度接近CO,但不一定小于Y的密度,C错误;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因为其摩尔质量的相对大小未知,所以

2019新优化高考化学一轮(全国通用版)精致讲义: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Word版含答案

第一讲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掌握常见物质检验的方法。 常见物质的检验 [知识梳理] 一、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①H+、②Fe3+、③Fe2+、④Al3+、⑤NH+4、⑥Cu2+、 ⑦Na+、⑧K+、⑨Ag+ 将上述符合相应现象的离子的代号填入下表: ①OH-、②Cl-、③Br-、④I-、⑤SO2-4、⑥SO2-3、⑦CO2-3、⑧HCO-3、⑨SiO2-3、⑩AlO-2

将上述符合相应现象的离子的代号填入下表: 1.可燃性气体的检验 2.酸性气体的检验

3.碱性气体(NH3)的检验 4.强氧化性气体的检验 5.NO的检验——无色气体,与空气接触后立即变为红棕色。 [自我检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一定是SO2。() (2)某溶液中加入盐酸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2-3。() (3)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 (4)某气体在空气中可产生白雾,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该气体一定是HCl。

() (5)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CCl4振荡,下层呈紫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I-。() 答案:(1)×(2)×(3)×(4)×(5)√ 2.(2015·高考天津卷)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 解析:选B。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只能证明一定存在Fe3+,不能证明是否含有Fe2+,错误;B.无水CuSO4遇水生成CuSO4·5H2O,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正确;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能够证明原粉末中含有Na+,无法证明是否含有K+,因为要观察钾的火焰颜色,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滤去黄光,排除钠的干扰,错误; 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一定是CO2,SO2也可以,错误。 物质检验应注意事项 (1)选取试剂要最佳:选取的试剂对被检物质中的各物质反应现象要专一,使之一目了然。 (2)不许“指名道姓”:结论的得出来自实验现象,在加入试剂之前,该物质是未知的,叙述时不可出现“取××试剂……”的字样。一般简答顺序为取少许→溶解→加入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3)注意离子检验所要求的环境,如酸碱性。 (4)一定要注意避免离子间的相互干扰,如检验CO2-3时,HCO-3、SO2-3、HSO-3会造成干扰。 (5)尽可能选择特征反应以减少干扰,如检验Fe3+常选用KSCN溶液,而不是Na2CO3溶液等。 (2018·汉中高三模拟)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2019年全国卷Ⅰ化学高考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 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 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H2A的K a1=1.1×10?3 ,K a2=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完整版)2019年全国卷三高考化学真题

2019年全国卷三高考化学真题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 .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 .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 .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8.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 A .甲苯 B .乙烷 C .丙炔 D .1,3?丁二烯 9.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X 与Z 同族,Y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 次外层电子数,且Y 原子半径大于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熔点:X 的氧化物比Y 的氧化物高 B .热稳定性:X 的氢化物大于Z 的氢化物 C .X 与Z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 D .Y 的单质与Z 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 10.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 B .水中的3NO - 、24SO - 、Cl ?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 C .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 D .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 ++OH ? H 2O 11.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 3PO 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升溶液中的H +数目为0.02N A B .c (H +)= c (42H PO - )+2c (24HPO - )+3c (34PO - )+ c (OH ?)

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 减小 D .加入NaH 2PO 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1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目的 实验 A 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 将Cl 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B 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 2 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D 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 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 13.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 (3D?Zn )可以高效沉积ZnO 的特 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 —NiOOH 二次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电池反应为 Zn(s)+2NiOOH(s)+H 2O(l)???→←??? 放电 充电 ZnO(s)+2Ni(OH)2(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三维多孔海绵状Zn 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所沉积的ZnO 分散度高 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s)+OH ?(aq)?e ?NiOOH(s)+H 2O(l) C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s)+2OH ?(aq)?2e ? ZnO(s)+H 2O(l) D .放电过程中OH ?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26.(14分)高纯硫酸锰作为合成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原料,工业上可由天然二氧化锰粉与硫化锰矿(还含Fe 、Al 、Mg 、Zn 、Ni 、Si 等元素)制备,工艺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金属离子[c 0(M n+)=0.1 mol·L ?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 Mn 2+ Fe 2+ Fe 3+ Al 3+ Mg 2+ Zn 2+ Ni 2+ 开始沉淀的pH 8.1 6.3 1.5 3.4 8.9 6.2 6.9 沉淀完全的pH 10.1 8.3 2.8 4.7 10.9 8.2 8.9

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2019-6-9 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 2A的K a1 =1.1×10?3 , K a2 =3.9×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 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 2 +2MV2+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 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 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2019年高考理综化学部分-全国卷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g·cm?3) 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H++Cl?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2A的K a1=×10?3 ,K a2=×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2MV2+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

2019高考化学真题汇编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化学综合能力测试(1 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Fe 56 Cu 64 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 K B.实验中装置 b 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 c 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2 a1 a2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 HCl 气体分子在 253 K 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冰表面第一层中,HCl 以分子形式存在 B .冰表面第二层中,H + 浓度为 5×10?3 mol·L ?1 (设冰的密度为 0.9 g·cm ?3 ) C .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 D .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 HCl ? H + +Cl ? 11.NaOH 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 H A 的 K =1.1×10?3 ,K =3.9×10?6 )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 b 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 .Na + 与 A 2 ?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 HA ?的 C .b 点的混合溶液 pH=7 D .c 点的混合溶液中,c (Na + )>c (K + )>c (OH ? )

黑龙江省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黑龙江省2019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75 I 127 Sm 150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蚕丝属于天热高分子材料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2.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3g 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PO 数目为0.1N A B.1 L 0.1 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3 4 C.1 mol 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48 g正丁烷和10 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3.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正确表达反应颜色变化的是 A .向CuSO 4溶液中加入足量Zn 粉,溶液蓝色消失:Zn+CuSO 4Cu+ZnSO 4 B .澄清的石灰水久置后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 2CaCO 3↓+H 2O C .Na 2O 2在空气中放置后由淡黄色变为白色:2Na 2O 2 2Na 2O+O 2↑ D .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足量FeCl 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3Mg(OH)2+2FeCl 3 2Fe(OH)3+3MgCl 2 6.绚丽多彩的无机颜料的应用曾创造了古代绘画和彩陶的辉煌。硫化镉(CdS)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 色颜料,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a 和b 分别为T 1、T 2温度下CdS 在水中的溶解度 B .图中各点对应的K sp 的关系为:K sp (m)=K sp (n)

(完整版)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试卷及详解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卷(新课标Ⅱ)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7.0分) 1.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 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B. 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C. “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 D. 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 【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物质的性质知识的分析判断,主要是油脂、蛋白质成分的分析判断,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A 正确; B.蚕丝是天然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故B 正确; 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物质的燃烧,是氧化反应,故 C 正确; D.古代的蜡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酯,不属于高分子聚合物,故D 错误。 故选D 。 2. 已知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3g 3He 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B. 1L0.1mol ?L ?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PO 43?数目为0.1N A C. 1molK 2Cr 2O 7被还原为Cr 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D. 48g 正丁烷和10g 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答案】B 【解析】解:A 、3g 3He 的物质的量为1mol ,而1mol 3He 中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所以3g 3He 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 ,故A 正确; B 、磷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弱离子磷酸根离子会发生水解,所以1L0.1mol ??1L 磷酸钠溶液含有的PO 43?数目小于0.1N A ,故B 错误; C 、K 2Cr 2O 7中铬由+6价变成+3价,所以1 molK 2Cr 2O 7被还原为Cr 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 ,故C 正确; D 、正丁烷和异丁烷只是碳架不同,含有的共价键数均为13条,所以48g 正丁烷和10g 异丁烷,即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48g+10g 58g/mol =1mol ,所以48g 正丁烷和10g 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 ,故D 正确; 故选:B 。 A 、3g 3He 的物质的量为1mol ; B 、磷酸钠是强碱弱酸盐,弱离子磷酸根离子会发生水解; C 、K 2Cr 2O 7中铬由+6价变成+3价; D 、正丁烷和异丁烷只是碳架不同,含有的共价键数均为13条。 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3. 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 、X 、 Y 、Z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 与X 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19年 高考化学 典型压轴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化学典型压轴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1.亚硝酸钠(NaNO2)外观酷似食盐且有咸味,是一种常用的发色剂和防腐剂,使用过量会使人中毒,国际上对食品中亚硝酸钠的用量控制在很低的水平上。某学习小组针对亚硝酸钠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Ⅰ】制备NaNO2 该小组查阅资料知:2NO+Na2O2===2NaNO2;2NO2+Na2O2===2NaNO3。 制备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去): (1)装置D可将剩余的NO氧化成N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如果没有B装置,C中发生的副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同学检查完装置气密性良好后进行实验,发现制得的NaNO2中混有较多的NaNO3杂质。于是进行了适当的改进,改进后提高了NaNO2的纯度,则其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Ⅱ】测定制取的样品中NaNO2的含量 步骤: a.在5个有编号的带刻度试管(比色管)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NaNO2溶液,各加入1mL 的M溶液(M遇NaNO2呈紫红色,NaNO2浓度越大颜色越深),再加蒸馏水至总体积均为10mL并振荡,制成标准色阶:

b.称量0.10g制得的样品,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取5mL待测液,加入1mLM溶液,再加蒸馏水至10mL并振荡,与标准色阶比较。 (4)步骤b中比较结果是:待测液颜色与③标准色阶相同,则甲同学制得的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5)用目视比色法证明维生素C可以有效降低NaNO2的含量。设计并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答案(1)5NO+3MnO-4+4H+===5NO-3+3Mn2++2H2O (2)2Na2O2+2H2O===4NaOH+O2↑2NO+O2===2NO22NO2+Na2O2===2NaNO3 (3)在A、B之间增加装有水的洗气瓶 (4)40% (5)维生素C 加入蒸馏水至总体积为10mL 紫红色比③标准色阶浅 解析(1)酸性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将NO氧化为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NO+3MnO-4+4H+===5NO-3+3Mn2++2H2O。 (2)铜和稀硝酸反应制得的NO中含有杂质水蒸气。

2019年高考化学 新课标3卷 真题

2019年新课标3卷高考真题 第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 .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 .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 .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8.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 A .甲苯 B .乙烷 C .丙炔 D .1,3?丁二烯 9.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X 与Z 同族,Y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 次外层电子数,且Y 原子半径大于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熔点:X 的氧化物比Y 的氧化物高 B .热稳定性:X 的氢化物大于Z 的氢化物 C .X 与Z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 D .Y 的单质与Z 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硫酸 10.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 B .水中的3NO - 、24SO - 、Cl ?通过阳离子树脂后被除去 C .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 D .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 ++OH ? H 2O 11.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pH=2的 H 3PO 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升溶液中的H +数目为0.02N A B .c (H +)= c (H 2PO 4—)+2c (H 2PO 42—)+3c (PO 43—)+ c (OH ?) 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 减小 D .加入NaH 2PO 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1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13.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 (3D ?Zn )可以高效沉积ZnO 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 ?Zn —NiOOH 二次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电池反应为 Zn(s)+2NiOOH(s)+H 2O(l)???→←???放 充电电 ZnO(s)+2Ni(OH)2(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三维多孔海绵状Zn 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所沉积的ZnO 分散度高 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s)+OH ?(aq)?e ?NiOOH(s)+H 2O(l) C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s)+2OH ?(aq)?2e ? ZnO(s)+H 2O(l) D .放电过程中OH ?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第II 卷(非选择题) 二、工业流程 26.高纯硫酸锰作为合成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原料,工业上可由天然二氧化锰粉与硫化锰矿(还含Fe 、Al 、Mg 、Zn 、Ni 、Si 等元素)制备,工艺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金属离子[c 0(Mn+)=0.1 mol·L ?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范围如下: (1)“滤渣1”含有S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溶浸”中二氧化锰与硫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中添加适量的MnO 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pH”除铁和铝,溶液的pH 范围应调节为_______~6之间。 (4)“除杂1”的目的是除去Zn 2+和Ni 2+ ,“滤渣3”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5)“除杂2”的目的是生成MgF 2沉淀除去Mg 2+。若溶液酸度过高,Mg 2+ 沉淀不完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沉锰”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层状镍钴锰三元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式为LiNi x Co y Mn z O 2,其中Ni 、Co 、

2019新课标1高考化学分析

2014新课标Ⅰ理综化学点评:考点新颖举国瞩目的2014高考[微博]化学科目的考试已结束,新东方在线[微博]高考名师团队第一时间对2014高考化学真题进行了点评,希望能对考生、家长[微博]有所帮助,也希望对2015高考考生提供借鉴。以下是武汉新东方学校高考化学老师石修坤对湖北省高考化学真题的解析和点评。 一、整体分析:考点新颖,贴近生活 纵观化学试题,试题基本遵循“稳中求变、立足基础、突出能力、锐意求新”的命题指导思想,全卷设计合理、梯度适中,覆盖面广。对知识点的考查与平时复习的切入点有所不同,比如第9题将催化剂与反应机理联系考查;知识迁移念能力要求比较高,比如第11题溶解度曲线考查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常数的计算;今年试题依旧贯彻以往高考题的命题趋势,紧密联系生活中的化学元素,如第8题的烧碱去污、肥料使用,印刷电路板的腐蚀原理等,体现了化学命题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理念。本套试题没有出现偏、难、怪的试题,能够公平公正地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二、试卷结构及难度 试题难度与2013高考理综化学试卷稍稍偏低,主要题型也极为相似,试题在题型、题量、分值、难度上保持相对稳定,避免了大起大落。知识覆盖面非常全,几乎考查了高中化学所有重要知识点,偏重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不难得高分。题目在条件给出及设问环节有所创新,但整体给学生平和的感觉。 三、试题特点 试题源于教材,以考查高中基础知识为主线,在基础查能力。这套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几乎覆盖了高中化学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如9题和28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7题、26题和38题考查有机物的制备及性质,27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及电解原理。这些类型的题目在我们的课堂中都给学生反复的讲过练过,基本功扎实的学生不难获得较好的分数。而且试题更注重知识综合方面的考查,部分题目初看都比较朴实、平和,都是考生熟悉的题干,但深入解题后又会发现与过去已做过的题目不同,易掉入出题人的陷阱。试卷具体特点解析如下:

2020年优化探究二轮复习高考化学资料第一部分专题二十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

[限时规范训练]单独成册1.(2019·山东青岛模拟)氧、硫形成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如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作为照相业的定影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AgBr+2Na2S2O3===Na3[Ag(S2O3)2]+NaBr。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银(Ag)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与Cu同族,则基态Ag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玻尔原子结构模型能够成功地解释各种原子光谱 B.Br、S、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顺序为O>Br>S C.Na的第一电离能小于Mg,但其第二电离能却远大于Mg D.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故H2O的熔沸点及稳定性均大于H2S (3)依据VSEPR理论推测S2O2-3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中心原子S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Ag(S2O3)2]3-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金属键 E.配位键 (4)第一电子亲和能(E1)是指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负一价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单位为kJ·mol-1),电子亲和能越大,该元素原子越易得电子。已知第三周期部分元素第一电子亲和能如下表: 表中元素的1________。 (5)某种离子型铁的氧化物晶胞如下图所示,它由A、B组成。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已知该晶体的晶胞参数为a n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密度ρ为________ g·cm-3(用含a和N A的代数式表示)。

2019年全国卷三高考化学真题(最新整理)

3 4 2019 年全国卷三高考化学真题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 B .铝合金大量用于高铁建设 C .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D .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 8. 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的是 A. 甲苯 B .乙烷 C .丙炔 D .1,3?丁二烯 9. X 、Y 、Z 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0,X 与 Z 同族,Y 最外层电子数等 于 X 次外层电子数,且 Y 原子半径大于 Z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熔点:X 的氧化物比 Y 的氧化物高 B. 热稳定性:X 的氢化物大于 Z 的氢化物 C .X 与 Z 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ZX D .Y 的单质与 Z 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 10. 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 B. 水中的NO - 、SO 2- 、Cl ?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 C. 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 D .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 H ++OH ? H 2O 11. 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关于常温下pH=2的H 3PO 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每升溶液中的H +数目为0.02N A B .c (H +)= c ( H PO - )+2c ( HPO 2- )+3c ( PO 3- )+ c (OH ?) 2 4 4 4

充电 C .加水稀释使电离度增大,溶液pH 减小 D .加入NaH 2PO 4固体,溶液酸性增强 12.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目的 实验 A 制取较高浓度的次氯酸溶液 将Cl 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 B 加快氧气的生成速率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 2 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D 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 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 13. 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 (3D?Zn )可以高效沉积ZnO 的特点, 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 3D?Zn —NiOOH 二 次电池, 结构如下图所示。 电池反应为 Zn(s)+2NiOOH(s)+H O(l) ?放?电 ? → ZnO(s)+2Ni(OH) (s)。 2 ←? ?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三维多孔海绵状Zn 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所沉积的ZnO 分散度高 B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s)+OH ?(aq)?e ? NiOOH(s)+H 2O(l) C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s)+2OH ?(aq)?2e ? ZnO(s)+H 2O(l) D .放电过程中OH ?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26.(14分)高纯硫酸锰作为合成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原料,工业上可由天然二氧化锰粉与硫化锰矿(还含Fe 、Al 、Mg 、Zn 、Ni 、Si 等元素)制备,工艺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金属离子[c 0(M n+)=0.1 mol·L ?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 pH 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 Mn 2+ Fe 2+ Fe 3+ Al 3+ Mg 2+ Zn 2+ Ni 2+ 开始沉淀的 pH 8.1 6.3 1.5 3.4 8.9 6.2 6.9 沉淀完全的 pH 10.1 8.3 2.8 4.7 10.9 8.2 8.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