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恐龙

20恐龙

20恐龙
20恐龙

20 恐龙

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恐龙的喜爱之情。作者紧扣主题,对恐龙做了较为全面的具体繁荣介绍。文章条理清楚,结构分明。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教学难点:初步感知并运用打比方、做比较、列数字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

2、掌握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理清文章层次。

4、初步学会上网查找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一种曾经是地球的主人,但今

天已不复存在的爬行动物,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2、这篇课文是以这种动物的名称为踢的。当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知道写什么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前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指导观察字形,弄清每个生字的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然后让学生有重点的书写。

(3)指名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4)齐读生字词语。

3、各自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5、理清层次

(1)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2)给文章分段。

三、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抄写生字新词。

3、练习朗读课文。

课外实践:查找有关恐龙的资料,进一步了解恐龙

板书设计:

20恐龙

漫游轻型神秘牙齿匕首谜团

茂密凶猛望而生畏展翅高飞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

2、能正确、流

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二、精读训练,掌握方法。

1、导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一说,从这一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导读第2—4 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仪。如何用“首先……接着……最后……”的句

式把这三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1)品读第2 自然段

①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说的。用笔在文中画出有关句子。

②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恐龙?这些恐龙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③读一读,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恐龙的特点的?

(2)品读第三自然段。

①想一想:这一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哪一句最能说明这个问题。

②再读一读这一段,看看二、三两句话说的是什么?

③朗读课文

(3)品读第四自然段

①恐龙是怎么样繁殖后代的?

②朗读课文

.(4)朗读课文的2—4自然段, 感悟一下恐龙的千奇百怪的形态特点以及独特的生活习性。

3、导读第五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共有句话,请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3)有感情的朗读这一自然段。

4、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

三、拓展延伸,展示激趣。

1 、恐龙这样有趣,这样神奇,你们还了解恐龙的其他知识吗?

2 、学生利用查找的资料,介绍恐龙,可以用上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四、布置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0 恐龙

种类多形态千奇百怪

大多吃植物也有专门食肉的卵生神秘消失课后反思: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恐龙的喜爱之情。文章层次清楚,语言浅显。

在课前,我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资源,自主收集恐龙的图片、玩具模型及文字资料。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期待,激发兴趣,积累相关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恐龙?这些恐龙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接着以雷龙为例,让学生找出描写雷龙特点的句子,通过讨论知道了课文是用“作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雷龙身体非常庞大的特点写具体的,再通过有感

情的朗读把它的特点读出来。小结刚才学习的方法以后,让学生循着这样的思路自学其它恐龙的特点和说明方法,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课文,能准确地总结出说明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给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后,由扶到半扶半放到全部放手,学生的观察、思维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最后,让学生做小小解说员,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恐龙,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探究,大大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学生通过查资料、交流的方式,获得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最后,让学生猜测恐龙灭绝的原因,学生踊跃发言,答案丰富多彩,极大地发展了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 恐龙

教学目标 1.借助网络环境,理解感悟课文,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对恐龙知识的浓厚兴趣,激起学生对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神往之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一般说明方法的初步掌握,特别是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4.借助网络,拓展一些常见的恐龙的知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借助网络,帮助学生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特点,进而有感情地朗读。 难点: 1.对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的初步了解和掌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看图猜名: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们对恐龙都有哪些了解呢? 2、小朋友们都喜欢恐龙,请看这些恐龙图片(课件播放),猜猜看,这些恐龙叫什么名字?(二)精读课文,了解形类: 1、恐龙时代漫步于世界各地的恐龙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书中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并在名称下面划上横线。 2、交流:你们从书中找出了哪些恐龙的名字? 3、请同学们分组读,这回要求大声朗读,边读边想,你最喜欢哪种恐龙,为什么喜欢它? 4、交流并品读好词佳句。(指名读) (三)巩固拓展,练习说话: 1、巩固:以“我是-----龙,……”的句式练习说话。 2、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恐龙?我来回答:剑龙、肯龙、异特龙、马门溪龙、西风龙、禽龙 穆塔布拉龙、无畏龙、马鬃龙、高吻龙 (四)了解恐龙的食性和繁殖特点:

1、这么多的恐龙靠什么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呢?它们都吃些什么呢?从课文中哪儿看出来的?请读给大家听。 2、恐龙又是如何繁衍后代的呢?你从书上哪个小节看出来的?什么叫卵生?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卵生的?什么叫“破壳而出”?请看图片。 (五)猜解恐龙灭绝谜团:恐龙这种神奇的动物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是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这些恐龙突然神秘在消失了。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你们所讲的原因都只是猜测,恐龙灭绝到底是什么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但是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说不定解开这个谜的,就是我们班的小朋友。 (六)欣赏短片,激发探知:如此神奇的恐龙,我们如今不能够亲见。如果科学技术让恐龙复活,你愿意吗?(学生看恐龙短片。) (七)总结深化,练习说话: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话想谈谈吗? (八)课后活动:恐龙知识知多少(课后,请同学们都去收集恐龙的有关资料)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0课《恐龙》同步练习(I)卷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0课《恐龙》同步练习(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26分) 1. (6分)按拼音写汉字 yìhōng jiàn 两________________响利________ xíng qìchǐ 轻________亲________牙________ 2. (4分)多音字组词 重zhòng________chóng________似sì________shì________ 3. (5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mí tuán wàng ér shēng wèi shén m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àn yóu xiōng měng ________________ 4. (4分)写出近义词 大约—________ 茂密—________ 翱翔—________ 神秘—________ 5. (3分)写出反义词 凶猛—________ 坚硬—________ 细心—________ 6. (6分)形近字组词

形________ 密________ 齿________ 型________ 秘________ 凶________ 7. (2分)选词填空 神秘神奇 ①这些古代的传说都被人们渲染上一层________的色彩。 ②这些恐龙________地消失了。 8. (6分)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zhàn zhān占领________ 占用________ 占卜________ zhǒng zhòng撒种________ 种子________ 种豆得豆________ 9. (10分)成语小博士。 山________海________ 按________就________ ________人摸________ 漫________遍________ ________飞________ 舞 10. (6分)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恐龙的突然消失,使人弄不明白其中的奥秘是一个不解之迷。________; ②霸王龙的牙齿非常尖锐,很容易刺入别的动物。________; ③逐渐地减少以至没有。________; ④形容雷龙的形体很大。________; ⑤看到了就害怕。________; ⑥张开翅膀高高地飞翔。________。 11. (6分)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轻型(xín xíng)________ 凶猛(měn měng)________ 匕首(bǐ bì)________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0课《恐龙》同步练习(I)卷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 20课《恐龙》同步练习(I )卷 4. (4分)写出近义词 大约一 ___________ 茂密一 ___________________ 翱翔一 ___________________ 神秘一 5. (3分)写出反义词 凶猛一 ___________ 坚硬一 ___________________ 细心一 _________________ 6. (6分)形近字组词 姓名: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 定是最棒的! 一、 基础题(共23题;共126分) 1. ( 6分)按拼音写汉字 h o ng ji an q i ch i 2. (4分)多音字组词 重 zh o ng __________ ch o ng ___________ 似 s 1 ____________ sh 1 3. (5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sh e n m i i

形__________ 密 _________________ 齿___________________ 型__________ 秘 _________________ 凶___________________ 7.(2分)选词填空 神秘神奇 ①这些古代的传说都被人们渲染上一层 _______________ 的色彩。 ②这些恐龙__________ 地消失了。 8.(6分)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zh a n zh an 占领________________ 占用_____________ 占卜______________ zh o ng zh o ng 撒种_______________ 种子_______________ 种豆得豆 ____________ 9.(10分)成语小博士。 山__________ 海 ___________ 按____________________ 就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人摸____________ 漫__________ 遍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飞__________ 舞 10.(6分)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恐龙的突然消失,使人弄不明白其中的奥秘是一个不解之迷。 _________ ; ②霸王龙的牙齿非常尖锐,很容易刺入别的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 ; ③逐渐地减少以至没有。 _____________ ; ④形容雷龙的形体很大。_______________ ; ⑤看到了就害怕。_____________ ; ⑥张开翅膀高高地飞翔。 ____________ 。 11.(6分)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轻型(x i n x i ng)___________ 凶猛(m g n m g ng) ______________ 匕首(b i b i)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0课《恐龙》预习单

20 恐龙预习单 姓名:____________ 预习效果(自评): ____________ 家长评:____________ 课前了解“说明方法”: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 说明方法:主要10种 1、引用——引述别人的话或看法,增强文章说服力。 2、列数字——能使读者对说明对象有准确的了解。比如,说某同学个子“比较高”,这“比较高”究竟是多高,各人的理解可能相差甚远,所以不如说该同学身高1、76米来得明了 3、作图表——除了准确外还更直观。 4、举例子——一般先介绍某种现象或某种道理,然后举具体的例子,增加可信度。 5、分类别——分类,是从特定的目的出发,按照一定的标准,通过比较事物各构成成分之间的异同所作的划分与组合。一般有明显的语言标志“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 6、打比方——等同于“修辞手法”中的“比喻”,同样为使事物更形象可感。 7、作比较——为了说明某事物的特征,可以把这个事物同另一事物作比较,在比较中更易于突出说明对象的特征。一般有“比”、“相当于”、“与……相类似”等字眼。例如,为了说明水的性质,可以拿它同冰比形状,同豆浆比颜色,同酒精比气味。一比,就比出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8、摹状貌——等同于“表达方式”中的“描写”,为了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清晰。 9、下定义——通过下定义,指出事物的性质特点,使它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 10、作诠释——由于下定义要求很严格,所以有时用诠释的方法来阐明事物的某些特点。作诠释比下定义自由灵活。 一、按要求读课文、自学: 1、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给不认识的生字注上拼音。 沼()覆()庞()梁()戚()锋() 2、再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后将下列词语多读几遍。 匕首牙齿轻型展翅高飞 谜团茂密凶猛望而生畏 3、三读课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记住生字,看谁记的又对又快。 亿()漫()吊()剑()型() 畏()猛()齿()匕()谜() 4、四读课文,认真读一二类生字,思考一类生字每个字书写的重点笔画是什么?用红笔在田字格中描出来,并用我们以往的预习方法,在生字上下画线打格子,写上文中的生词,并查字典为每个生字再扩两个词语。 5、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下列词语。 漫游:沼泽: 庞然大物:望而生畏: 神秘:尚未: 6、我要尝试给课文分段。 7、读了课文内容我知道:这是一篇()短文,主要介绍了恐龙的()()和(),表达了作者对恐龙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