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河游览线景观设计赏析

海河游览线景观设计赏析

海河游览线景观设计赏析
海河游览线景观设计赏析

天津商业大学

海河游览线景观设计赏析

班级:旅游管理1301

姓名:段世超

学号:20133421

一、海河游览线概况

天津是北京的海上门户,西距北京120公里,位于环渤海区域的中心位置,总面积11300平方公里,总人口1000.88万人。天津位于海河流域的下游,是海河五大水系的汇合处和入海口,拥有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交通,拥有现代化的大型国际机场和我国北方最大的人工港,同时又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枢纽。

海河游览线海河横贯天津市区,是天津的母亲河,是天津一条独具特色的风光游览线。海河两岸建有海河公园,总长度19.8公里,面积2.3公顷,绿地总面积20多万平方米。海河上建有永乐桥、金刚桥、狮子林桥、金汤桥、北安桥、解放桥、赤峰桥、大光明桥等,各具特色。

二、景观设计六要素

1、地形地貌

很久以前,一次剧烈的陆地沉降,隆起了山,引来了河,黄河几次改道北流入海,挟来巨量泥沙,这里因此而成陆。隋炀帝开凿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大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发展。直至到了明朝,“叔侄争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从这里沿河率兵南下,夺取其侄的皇位而成为天子,这里便有了一个响亮而高贵的名字———天津,意即“天子经由之渡口”之意。天津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东临渤海,北邻燕山,西邻北京、河北,南接山东,是我国海拔最低的城市,海河游览线附近一般海拔2-5米。

2、植被

海河沿岸植被主要分布于河岸公园和花园,如海河公园、中心广场公园、奥式风情音乐公园、金刚公园等以及草坪。在海河景观设计中,高处湖滨大道、见水区、亲水区。这样既满足驳岸设计的防洪要求,又将人们逐渐、逐级引入水面之中,软质景观如种植乔木、灌木时,采用了分层高低立体种植,使得整个滨水区域在三维空间中变得丰富多彩。

3、水体

海河游览线始于三岔河口,三岔河口位于天津城东东北隅(今狮子林桥附近),为海河、南运河(潞)、北运河(卫)的三河交汇处,被称作天津的发祥地,素有“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这里曾是天津最早的居民点、最早的水旱码头、最早的商品集散地,故有“天津摇篮”的美称。天津还多次引黄、引滦济津,并有一定数量的地下水。海河水面平静,水质差、透明度低,白天偶尔会看到塑料瓶漂浮在水面,但夜里海河两岸灯火通明,在河水的倒影下波光粼粼,整体观感不错。

4、景观建筑

历史的长河,淘沙沥金,在九河下梢的天津,留下了幢幢美不胜收的历史风貌建筑。她们犹如历史的瑰宝,向世界展示天津的独特魅力;更如凝固的音符,奏出了天津的华彩乐章!

通过全市历史风貌建筑普查,该市初步确认历史风貌建筑854幢。其中,特

殊保护级别60幢,重点保护级别162幢,一般保护级别393幢。

(1)城市发展的见证

历史风貌建筑和历史风貌建筑区是天津城市发展的见证。以1860年为分水

岭,将天津的历史风貌建筑主要分为古代历史风貌建筑和近代历史风貌建筑。

古代历史风貌建筑主要为中国传统式建筑,现存50余幢,主要分布在蓟县、

南开区、红桥区。如建于辽代统和二年(984年)的独乐寺、元朝泰定三年(1326

年)的天后宫、明朝初年(1427年)的玉皇阁。

而近代历史风貌建筑是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中最具特色的瑰宝,主要分布在天津市中心城区海河两岸即海河游览线附近。从1860年至1900年的40年间,英、法、美、德、日、俄、意大利、比利时、奥匈帝国等9个国家先后在天津设立了租界。这些“租界”使得城市整体风格杂糅;建筑形态上古典复兴、折衷主义、现代主义、各国民居等形式百花争妍,形成了天津历史风貌建筑的多种类型和“中西合璧,杂糅并蓄”的风格特征。

(2)建筑风格纷呈

天津的历史风貌建筑按使用功能划分为九类。即居住建筑、教育建筑、金融建筑、商贸建筑、办公建筑、宗教建筑、交通建筑等。它们都具有显著的特点:一是建筑年代相对集中。

二是各类型建筑相对集中,呈现群区性。如“金融一条街”的解放北路;商贸性建筑主要集中在和平路、古文化街;居住建筑主要集中在河北区“一宫”、河西区大营门、和平区五大道地区及中心花园附近,仓库建筑则集中在海河沿岸。

三是规划与建筑的设计理念、应用技术与西方社会同步。如英租界新区(即现在的五大道地区)基本按照“花园城市”规划理论进行规划与建设,具备了完整的公共配套设施、宜人的空间尺度和舒适的居住环境;新型公寓建筑、联排住宅等直接从其诞生地移植到了天津;建设了完善的市政设施,如路灯、绿化、上下水等设施的建设,在住宅中引进了水冲式厕所,提高了卫生水平;引进了西方的房地产开发观念和模式,如英、法租界将地块按照四方块划分,周围用道路围合,利于分期出让土地;引进了西方的现代生活方式,如以起居、餐厅、舞厅为中心的家庭四是建筑风格纷呈,建筑艺术多样。由于受当时西方建筑思潮的影响,形成了古典复兴主义、折衷主义、现代主义、各国民居等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形式。

五是名人故居多,人文资源丰厚。经考证,近代有二百余位名人政要曾在天津留下了寓所、足迹和故事:革命先驱孙中山、周恩来、邓颖超、张太雷等在此留下了革命斗争的历史;爱国将领张学良、吉鸿昌、张自忠;文教科技界人士李叔同、梁启超、严复、张伯苓、侯德榜等创办新学、宣传新文化、实践科技救国的史迹;末代皇帝溥仪、庆亲王载振在天津做过复辟清王朝的白日梦;北洋政府五位大总统袁世凯、徐世昌、黎元洪、冯国璋、曹锟及北洋政府的数任总理和国务大臣在天津导演了一幕幕政治活剧。

伴随这些历史人物,在天津的历史风貌建筑内发生了很多中国近代史的开创性历史事件。曾有学者作过统计,近代中国历史上有一百三十余项第一在天津诞生,如第一枚邮票、第一张报纸、第一所大学等。这些都构成了天津丰富独特的城市人文和旅游资源。

5、景观小品

(1)雕塑

海河沿岸设计了多个重要的开放性游憩空间,其中文化广场在解放桥附近,设计了城市主题雕塑,同时以城市景观为背景,配合平行于海河蜿蜒地道路,更

加强调了环境的整体设计风格和理念。海河沿岸的雕塑这时已经不是单单的雕塑,也成了海河的一部分,成为了天津的一部分,雕塑景观已经融入了城市之中。

在三岔口紧靠狮子林桥的水面上,有两组铜质塑像,这是海河公园的起点。其中,一组塑像是两条雄踞的蛟龙,它们相对昂首嬉戏,龙首中间有一枚彩色圆珠悬空疾转,龙口喷出丈余高的水雾,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二龙戏珠”;一组塑像是顽皮可爱的哪吒,脚踏风火轮,手持降魔圈,身骑一条蛟龙,威风凛凛,气盖山河,再现了我国古代神州传说“哪吒闹海”的生动场景。在两组塑像的周围,悬挂着一串串七色彩灯。

每逢傍晚,苍穹深遽,祥云渺茫,彩灯闪闪烁烁,水声哗哗作响,水雾团团迷濛,如若置身其间,便会立即有一种飘飘欲仙之感。

沿岸东行到北安桥,是海河公园的青年园。步入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银灰色的双面同步电子石英钟,这是设计者在有意启迪青年们珍惜“黄金时代”的宝贵光阴。花丛中矗立着一座名为"青春"的群雕,4位亭亭玉立的少女,手挽着手,用热烈的目光互相勉励去追求美好未来。园内中心处有一座花岗岩石碑,镌刻着邓颖超亲笔题写的大字--“青年园”。挺拔、翠绿的白蜡,艳丽、火红的串红,遍布各处,洋溢着一派青春气息。

(2)桥梁

现在,海河上已是“一桥一景”,这些渗透了独特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元素的桥梁,成为了天津市重要的文化符号。海河综合开发工程项目中桥梁的建设方式可分为三大类型:海河既有旧桥的改造,包括狮子林桥、北安桥、大光明桥及光华桥;又有开启桥的修复与加固,包括金汤桥和解放桥;海河还有新建桥梁,包括大沽桥、奉化桥、蚌埠桥、赤峰桥、富民桥等。

截至目前,海河上新建的3座桥梁分别是大沽桥、保定桥、奉化桥;采用新技术抬升改造的两座桥梁分别是狮子林桥和北安桥;整修过的老桥是解放桥和金汤桥。狮子林桥的成功抬升,使天津率先将顶升技术应用于旧桥改造之中,开创了城市旧桥改造的先河。金汤桥、解放桥等历史钢桥,经过改造恢复了开启功能,使全国少有的钢结构开启桥得以保留和完善,不仅开启了人们尘封已久的记忆,更传承了海河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新建的大沽桥、保定桥、奉化桥以其优美的

造型、完善的功能和先进的理念,被桥梁界所关注,其中大沽桥还获得了世界桥梁最高奖——尤金.菲戈大奖。

(3)照明设施

夜景照明是现代城市繁荣与品味的标志,城市夜景建设,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延长市民夜间活动的时间,而对于旅游业来说,夜景的优势就在于可以挽留观光客直到夜幕降临,游客多会顺势留宿当地,从而大大增加当地的旅游消费。天津市在夜景照明建设方面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在海河沿岸,道路、建筑、桥梁等景观照明已经初具特色。

夕阳西下,华灯初上,桥上的霓虹灯闪烁,仿佛一条条跨江的彩虹,虹上车来车往,一桥一景,海河美夜景更美。“乘海河游船,赏缤纷夜景”海河游船夜景游,已成为来津游客必不可少了一项旅游活动。

(4)景点

海河游览线沿线有很多景点,比如大悲禅院、天津之眼、三岔河口、古文化街、李叔同纪念馆、意式风情区、津湾广场、世纪钟、解放桥等。

6、道路

(1)滨水道路的功能

滨水带道路和城市道路不同,除了组织交通和运输之外,还有景观上的要求。为游客提供所需要的景观、道路、广场地面的铺装、线性、色彩等本身也是景观设计的一部分。总之,海河沿岸道路在供游客观景休憩之外,道路本身也成为了观赏对象。

(2)天津道路的曲线之美

天津不像北京或西安这些城市,有着中心对称正南正北的道路。因为这些城市都曾是几朝之都,自然整个城市也有着整体的统筹和规划。而天津城从设卫起就是官民自发而建,起初的居民百姓都是逐水而居,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的天津人都管海河叫"母亲河"。

有了海河,才有了地处"海运、商舶往来之冲"的天津卫。海河为天津带来了最早城市聚落的直沽寨,促进了天津最早港口直沽港和海津镇的出现。天津城发展以水路运输起步,河道兴旺,过去普通老百姓主要是以苦力为生,依托水路运输货物来养家糊口,依河道行走,依河道搬运,逐步沿着河道做点小买卖,渐渐开展成商业区。比如老城厢鼓楼、古文化街、大胡同等,都在三岔河口附近。由于河流众多形成天津地势不平。过去天津是水患多发的城市,居民在选择住宅基地上,要思索地势等等要素,所以居民区呈现不规则的外形,导致居民区的道路也不是直的。

所以由于长期沿河行走,以及造屋寓居需求调查地势等等,形成了天津凡是与河流有交口的道路,凡是穿过有一定年代居民区的道路,都不是正南正北的,而且也不是直的。张自忠路、台儿庄路、海河东路等都是由海河造就曲线最典型的道路。而且与海河平行的大多叫路,比如解放南路、广东路。与海河垂直的大多叫道,比如滨江道、营口道、琼州道。

此外,租界也是造成天津道路多有曲折的原因之一。八国联军侵占天津划分租界后,开始在各自的租界内规划道路大兴土木,形成了各自为政的状况。而且

各个租界在规划修路之时也鲜有沟通,这就导致各个租界交界处马路"对不上榫子"的事情常有发生。

所以,在海河和九国租界的主要影响下,天津的道路形成了蜿蜒宛然之势,成为了北方乃至全国都极具特色的城市道路。也许在初来乍到的外地人眼中,走在这片土地的道路上还着实需要适应。但在这片土地已经生活多年的人们眼中,这一条条曲线也转出了百姓们美滋滋的日子。

三、建议

1、提供必要的坐椅,海河东路一线坐椅缺失严重,游客步行观景容易疲倦;

2、增加海河警示牌,海河沿线部分区域没有栏杆和扶手,游客不注意有可能发生危险,尤其是孩子;

3、增设旅游标志、景点标识,为外地游客提供必要的指引;

4、可适当考虑设置自行车租赁处,海河蜿蜒不绝,为游客提供更多的选择。

北京陌上景观庭院设计案例介绍

北京陌上景观设计有限公司(Msyard)从2004年开始一直致力于高端别墅庭院整设计营造、并已经扩展到城市居住区、风景区、商业空间、城市广场、主题公园等景观规划设计、别墅环境配套施工及改造等. 公司现有初、中、高级景观设计师6名,专业涉及风景园林设计、建筑学、城市规划、美术学、植物学等,是一家专业水平较高、涉及学科广泛、业务全面的景观设计公司。在私家花园庭院的设计制作上,陌上景观一直强调庭院的强烈归属感与尊贵的理性荣耀,将业主对非一般的居住理想与亲近自然、向往自然的深度渴求回归到原始生态、质朴本真的生活本位上来,力求用精练的笔触勾勒无限意境,同时长期从事高档别墅庭院施工的经历也确保了园林语言在私家庭院里的上佳表现。 在商务空间的景观规划施工上,我们立志以开放的思维,将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手法引入景观的创作之中,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和生态环境特点,以求真求实的职业精神,专业高效的施工能力,营造品位的宜居环境。 一直以来,公司坚持以品质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以领先求突破。对于每个产品、每个项目,公司设计和施工人员都会细心聆听客户的要求,在尊重设计的基础上,让作品更加人性化。凭借专业化、精细化、人性化的态度,陌上造就了一道道品位的居家风景。 陌上景观,用设计,让庭院的品质与众不同. 陌上景观设计说明 梦幻庭院---东京都高尔夫私家花园设计简介: 这是一个远离喧嚣、充满梦幻的庭院,它是现代与古典的混合物,处处都能体现出“阴与阳”、力量与柔美的对比。主人是一个偏爱绿色的人,园中没有过于鲜艳的色彩,大多数植物都以绿色为主,正是这种表面上的单调,使得那一簇簇漫不经心的花朵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从别墅出来,映入眼帘的这个走廊是后来加上的,是连接别墅与庭院的过渡区域,起到了一个缓冲的作用,而削减了原有的突兀感,使庭院多了几分英式的大度。即使在阳光肆意的夏季,主人也可以在这里享受各种植物花草散发出来的芳香。 休闲的沙滩椅被搬到这里,主人在的时候,它是休闲的座位,主人离开后,它也会融入氛围,成为一道闲适的风景。远处的植物遮挡了部分墙面,打破了墙面本身的僵硬感。 别墅前面是一个圆形的露台,而明媚的阳光是露台最好的装饰。河流的那边是一片高尔夫球场,蔚蓝的水面,葱绿的草坪以及湛蓝的天空,带给我们“浪漫、热情、休闲”的生活方式。晨风中,阳光明晃晃地洒了下来,远处的,近处的景色吸引着主人的视线,惹人遐思,叫人忍不住要步入花园与之融为一体。 穿过露台,又一处不大的圆形平台向河面缓缓延伸过去,作为一家人的钓鱼台。每当周末,孩子们没有了上课的烦恼,大人们更是远离了工作的困惑,大家围坐在这里,平心静气,哪怕是一条鱼都没有钓上来,也丝毫不会影响我们的心情。 河边的几块石头原本略显生硬,但是几丛植物植物种下去,不但可以与驳岸形成对比,而且柔化了画面,属于画龙点睛之笔。 同样临水的是一间茅草屋,整体的蘑菇造型让人仿佛置身于童话之中,外面的墙壁与别墅的主体装饰相吻合,又一次点明“梦幻”的主题。宽大的窗口成为了一个景框,点滴中流露出江南水乡的氛围,让人忘记了自己身处北方。小桥,流水,自然的驳岸,无论相机的角度如何摆放,都不失为一幅美景。当一家人坐在小屋内游戏,聊天,品尝美食的时候,那种温馨的场面自然不言而喻了。 庭院一隅的水井以正方形的石材压顶,并在中间加了一个圆形的箅子,反映了设计师“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水井旁边的青蛙静静的守候在花园中,看起来很有趣,似乎他才是这个花园真正的主人。

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报告

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报告 ——海德名园景观规划设计 姓名:张天辰 班级:07级专科环艺一班 辅导老师:张扬

分析海德名园的景观规划 海德名园位于宜兴团氿湖南、北岸与东面(氿滨路沿线)的区域。该区就是目前宜兴最具景观与环境优势的区域。 海德名园所处地理条件优越,自然环境宜人。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离中心商业区仅1公里的距离。南有湖(团氿湖)北有山,自然环境宜人。 此方案区域发展前景巨大。作为宜兴城市与房地产发展的两大区域之一的团氿板块,既就是城市规划发展的重点区域,又就是当地消费者公认的高品质住宅区。而团氿板块所拥有的自然环境以及区位优势,就是其它区域无法比拟的。 并且此方案产品多样化,最大限度满足了不同的需求。以及此方案的景观设计结合了整个区域的景观设计,从而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的

设计统一性。 此方案的设计者所要表达的设计目标就是重视生活品质,创造具有诗意的环境空间,展现一定的文化内涵,强调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为开发者提供一个可以有效控制经济成本的设计,来达到更好的经济与财务回报。并且提出杰出的理念设计配合商业市场运作,彰显出业主在同行业中的超前思维与领先地位。 设计者在研究了整个项目背景与设计目标、市场定位之后,提出以海马”与“花”融为一体,并通过圆形水纹的设计元素来衔接地块,对英式风格作出全新的诠释的设计理念。三者完美的结合,充分的体现了设计者热爱自然,向往自然,展示了设计者以人为本,将自然的环境引入人们的生活,让人们的生活走向自然贴近自然的设计理念。全新的诠释英式风格,简化了古典的欧式风格,加入了现代的元素,强化了简约这一概念,让人既能欣赏到古典的风韵,又不乏现代的气息。

景观设计大师作品赏析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景观大师作品赏析 摘要:在以农业与手工业生产为主的封建社会时期,西方传统园林服务于上流社会贵族和富豪阶层,是社会地位、权势与经济实力的象征。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西方社会逐渐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园林的服务对象变为城市自身以及普通市民,因而出现了开放型园林——城市公园与国家公园。它们的出现,拉开了现代景观设计的序幕。 关键词:传统园林;城市公园;国家公园;景观设计 奥姆斯特德的主要观点 ?主张充满“人性”的设计 ?用理论影响美国景观行业发展 ?用行动促进美国景观教育进步 奥姆斯特德部分简介: ?1822年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 ?1937年当奥姆斯特德即将进入耶鲁大学学习时,他受到严重的漆树中毒, 这使得他视力下降,被迫放弃了正常的学业 ?1852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作《一个美国农夫在英格兰的游历与评论 (Walks and Talks of all American Farmer in England)》。

?1857年秋获得了纽约市中央公园负责人的位置 ?1865年与沃克斯共同完成他们在中央公园的工 作,并设计了布鲁克林的希望公园。 ?1895年他退休了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 (Frederick Law Olmsted ) ——美国景观设计之父 ?他是美国19世纪下半叶最著名的规划 师和景观设计师,设计覆盖面极广, 从公园、从城市规划、土地细分,到 公共广场、半公共建筑、私人产业等, 对美国的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具有不 可磨灭的影响。 年轻时的奥姆斯特德的不幸遭遇 ?在奥姆斯特德4岁的时候母亲去 世,从7岁开始他从住在一起 的外乡牧师那里接受学校教育。 他的父亲是-名成功的布料商,也 是风景的爱好者,奥姆斯特德的 假日大多花在与家人从新英格 兰北部到纽约州北部“寻找美 丽风景的旅行”中。1837年当奥 姆斯特德即将进入耶鲁大学学 习时,他受到严重的漆树中毒, 这使得他视力下降,被迫放弃了 正常的学业。 ——上图:纽约中央公园局部景观 不断努力的奥姆斯特德 ?在放弃学业后的20年里,他努力积累的经验和技能在后来景观设计职业 的创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在一家纽约布类商店工作,并因与中国的 贸易旅行了-年。在1848-1855年间,他学习了测量和工程学、化学、科学种田,并在斯塔滕岛上经营了一家农场。1850年,他和两个朋友用6个月的时间,在欧洲和不列颠诸岛上徒步旅游,从中不止领略到乡村景

世界十大知名景观设计大师教学教材

世界十大知名景观设计大师作为一名景观爱好者,或许你会对景观设计巨擘们的名字很熟悉。我指的是那些在 景观设计史中留下足迹而家喻户晓的人——例如勒?诺特、万能的布朗、奥姆斯特德及布雷?马克斯等,均是过去几个时代里行业中极为睿智优秀的设计师。如果你对这些名 字不熟悉,那么你应该了解下! 但谁是当代景观设计行业的领导者和具有远见卓识的人?请关注下面这些人的名字,他们多拥有景观设计师、城市规划师、作家和教授的多重身份,他们是当今世界 景观设计学领域里最优秀的10个人物或团队。 1. 戴帆共振景观设计集团(R + G景观设计集团) 共振景观设计集团(R + G景观设计集团)是世界知名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集团之一,工作领域涉及土地规划、城市设计和规划、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建筑设计、旅游规划、产业规划、工程设计、战略研究等方面。共振在城市规划、建筑理论与设计语言 创新方面的贡献是21世纪世界建筑领域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集团一直站在世界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最前沿,代表着当今国际最先端的设计思潮。自成立以来,它已经 在亚、欧、美多个国家完成了城市设计和规划、旅游区规划、工业园区规划、新兴商 业区规划、美术馆、博物馆、商业综合体、音乐厅、城市交通枢纽设计、住宅、园林 景观、桥梁、广场、宗教教堂等一系列极具革新性的工程项目。事务所的规模逐步扩大,拥有300多名城市规划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和工程师。共振进入中国已 经有10多年的历史,目前正在中国飞速发展。21世纪的中国,建筑事业方兴未艾,建筑师们一直在苦苦思索、探求自己的建筑之路。

2.澳派景观设计工作室 悉尼邦迪到勃朗特滨海步行木栈道,澳派景观设计工作室 作为一家澳大利亚的公司,澳派提供创新的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和设计服务,在阿德莱德、墨尔本、悉尼和上海均设有办事处。他们最近通过悉尼中心城区巷道改造项目获得了澳大利亚城市设计国家奖。每隔一两年,澳派景观设计工作室甚至会进行公益性服务工作——同具有相同想法的、希望积极影响他们社区的人们进行合作。如果你住在澳大利亚,快去了解他们吧! 3.Pok Kobkongsanti–TROP:terrains+open space景观事务所

景观设计经典作品赏析

经典作品赏析流水别墅Fallingwater 流水别墅是赖特为卡夫曼家族设计的别墅.在瀑布之上,赖特实现了“方山之宅”(house on the mesa)的梦想,悬的楼板锚固在后面的和自然山石中.主要的一层几乎是一个完整的大房间,通过空间处理而形成相互流通的各种从属空间,并且有小梯与下面的水池联系.正面在窗台与天棚之间,是一金属窗框的大玻璃,虚实对比十分强烈。整个构思是大胆的,成为无与比的世界最著名的现代建筑。 -- 流水别墅 从流水别墅的外观。我们可以读出那些水平伸展的地坪,要桥,便道,车道,阳台及棚架,沿着各自的伸展轴向,越过谷而向周围凸伸,这些水平的推力,以一种诡异的空间秩序紧紧地集结在一起,巨大的露台扭转回旋,恰似瀑布水流曲折迂回地自每一平展的岩石突然下落一般,无从预料整个建筑看起来象是从地里生长出来的,但是它更象是盘旋在大地之上。这是一幢包含最高层次的建筑,也就是说,建筑已超越了它本身,而深深地印在人们意识之中以其具象创造出了一个不可磨灭的新体验 流水别墅这个建筑具有活生生的,初始的原型的,超越时间的质地,为了越过建筑史的诸多流派,它似乎全身飞跃而起,座落花流水于宾夕法尼亚的岩崖之中,指挥着整个山谷,超凡脱俗,建筑内的壁炉是以暴露的自然山岩砌成的,瀑布所形成的雄伟的外部空间使落水山庄更为完美,在这儿自然和人悠然共存呈现了天人和一的最高境界。 流水别墅的建筑造型和内部空间达到了伟大艺术品的沉稳,坚定的效果。这种从容镇静的气氛。连辣潜其间,力与反力相互集结之气势,在整个建筑内外及其布局与陈设之间。不同凡响的室内使人犹如进入一个梦境,通往巨大的起居室空间之过程,正如经常出现在赖特作品的特色一样,必然先通一段狭小而昏暗的有顶盖的门廊,然后进入反方向上的主楼梯透过那些粗犷而透孔的石壁,右手边是直交通的空间,而左手便可进入起居的二层踏步,赖特对自然光线的巧妙掌握,使内部空间仿佛充满了盎然生机,光线流动于起居的东,南,西三侧,最明亮的部分光线从天窗泻下,一直通往建筑物下方溪流崖隘的楼梯,东西,北侧几呈围合状的室,则相形之下较为暗,岩石陈的地板上。隐约出现它们的倒影,流布在起居室空间之中。从北侧及山崖是反射进来的光线和反射在楼梯的光线显得朦胧柔美。在心理上,这个起居室空间的气氛,随着光线的明度变化,而显现多样的风采。 在材料的使用上,流水别墅也是非常具有象征性的,所有的支柱,都是粗犷的岩石。石的水平性与支柱的直性,产生一种明的对抗,所有混凝土的水平构件,看来有如贯穿空间,飞腾跃起赋予了建筑最高的动感与张力,例外的是地坪使用使用的岩石,似乎出奇的沉重,尤以悬挑的阳台为最。然而当你站在人工石面阳台上,而为自然石面的壁支柱所包围时对于内部空间或许会有更深一层的体会。因为室内空间透过巨大的水平阳台而延伸,衔接了巨大的室外空间——崖隘。赖特对于国际形式主义空谈机能主义的态度,浓缩地表现在由起居室通到下方溪流的楼梯。这个著名的楼梯,关联着建筑与大地,是内、外部空间不可缺少的媒介,且总会使人们禁不住地一再流连其间。 流水别墅可以说是一种以正反相对的力量在做妙的均衡中组构而成的建筑。也可以说是水平或倾斜穿杆或近几年推

优秀设计作品鉴赏

姓名:吴慧兵 学号:201119397010 班级:电脑艺术设计1101班课程:优秀设计作品鉴赏 指导老师:翁雯霞

1、武汉光谷西班牙风情街概述 2、西班牙风情街的十大特色 3、西班牙风情街艺术雕塑

【摘要】商业建筑是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独特的设计风格,独特的空间、结构以及流线以及独特的表现手法。通过对建筑的实地认识,比较不同地方的商业性建筑,加深对商业性建筑的理解。【关键词】商业建筑设计理念设计特点设计风格 武汉西班牙风情街是全球最长步行 街——1350米光谷步行街的第2 期,位于武汉光谷商圈光谷广场东 侧。西班牙风情街长329米,由由 6栋3~5层高的极具西班牙特色的 建筑组成,中间串联棕榈泉、毕加 索、加州海岸三大广场,拟全部引 入国内外一线品牌,打造武汉首条 旗舰店街。 西班牙风情街的景观设计,系由曾经成功打造福罗里达、欧洲、香港三地迪斯尼乐园的美国易道(EDAW)亲自捉刀,从街道、广场节点、店面装饰、灯光系统、导识系统各方面深入打造,以最具商业价值的街道空间,在光谷步行街再现迪斯尼商业奇迹。 在西班牙风情街,清朗明丽的地中海风情,凹凸有致的石材墙面,优雅别致的拱形门廊,精致内敛的铁艺装饰,色彩各异的店面窗篷,兼具古典气息与现代时尚的建筑群体掩映在绿树从中,西班牙浓郁风情错落隐现,

奢华雅致的欧洲商街风格……建筑、雕塑小品与商业完美交融,逛街的趣味感油然而生,沉醉其中宛若穿行于另一个时空。光谷步行街西班牙风情街,将成为国内首个将世界中高端品牌业态与特色商业建筑景观结典范。

十大风情特色之一:入口多 3个主入口,5个次入口,随便逛逛,也绝不会错过任何一家店铺 逛过江汉路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出入口太少,逛到脚酸。一进步行街,出来就难了。改造后的江汉路分为三个区段:从江汉关至鄱阳街口,400米距离。从鄱阳街至中山大道,300米距离。从中山大道至江汉四路,510米距离。其间只能不断走路。如果临时有事想到主干道,如中山大道,将是一件很尴尬的事。光谷步行街以“街”作为动线,规划了一条巧妙的之字型的动线,区分主街、次街、内街:一条主街,九条辅街,串连形态各异的商业空间,实现以“以街带店”的经营。主街巴塞罗那大街宽多设置在16~18米,承载客流聚集、休闲、景观等功能;次街多在6~8米,连接两条车行主干道,着重考虑店面互通,自由穿梭;内街强调纯粹的购物行为,多在3~4米之间。只要消费者沿着主街走“之”字形,两边逛,就非常便利的到达任何一个区域,即使是再没有逛街天赋的人,将不会错过步行街的绝大多数店铺。 十大风情特色之二:广场多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赏析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赏析 指导老师:*** 姓名:*** 院系:**** 专业:*** 班级:11-02 学号:

景观设计先驱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摘要: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因设计纽约中央公园而声名显赫,并因创办美国景观设计专业、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及设计了大量亲近普通市民的景观作品而被人们尊称为“美国景观设计之父”,他就是美国著名的景观设计师——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关键词:奥姆斯特德、现代景观设计、纽约中央公园、景观设计师;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1822-1903)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是美国最重要的公园设计者。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其与合伙人沃克(Calvert Vaux)在100多年前共同设计的位于纽约市的中央公园。这一事件既开了现代景观设计学之先河,更为重要的是,她标志着普通人生活景观的到来,美国的现代景观设计从中央公园起,就已不再是少数人所赏玩的奢侈品,而是普通公众身心愉悦的空间。他对结合考虑周围自然和公园的城市和社区建设方式将对现代景观设计继续产生重要影响。他是美国城市美化运动原则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也是向美国景观引进郊外发展想法的最早的倡导者之一。奥姆斯特德的理沦和实践活动推动了美国自然风景园运动的发展。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简介 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1822年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他是他的家族居住在该城市的第8代。在他4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从7岁开始他从住在一起的外乡牧师那里接受学校教育。他的父亲是-名成功的布料商,也是风景的爱好者,奥姆斯特德的假日大多花在与家人从新英格兰北部到纽约州北部"寻找美丽风景的旅行"中。1837年当奥姆斯特德即将进入耶鲁大学学习时,他受到严重的漆树中毒,这使得他视力下降,被迫放弃了正常的学业。 在接下去的20年里,他努力积累的经验和技能在后来景观设计职业的创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他在一家纽约布类商店工作,并因与中国的贸易旅行了一年。在1848-1855年间,他学习了测量和工程学、化学、科学种田,并在斯塔滕岛上经营了一家农场。1850年,他和两个朋友用6个月的时间,在欧洲和不列颠诸岛上徒步旅游,从中不止领略到乡村景观,还参观了为数众多的公园和私人庄园。在1852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作《一个美国农夫在英格兰的游历与评论(Walks and Talks of all American Farmer in England)》。同年12月,作为《纽约时报》的一名记者,他开始了在仍受奴隶制统治的南方的旅行,这是他两次南方之旅的第一次。在1856-1860年间,他发表了3本关于南方的旅行说明和社会分析著作。在这段时期,他用他的笔杆反对奴隶制度的向西蔓延,争取南部各州奴隶制度的废除。1855-1857年间,他是一家出版公司的股东以及《普特南月刊(Putnam’s Monthly Magazine)》的主编,这是在文学和政治评论界首屈一指的杂志。在这期间,他有6个月的时间住在伦敦,并在欧洲大陆上多次旅行,其间访问了很多公园。 因而,当他开始以景观设计为业时,奥姆斯特德已经发展出一系列给他的设

日本景观设计大师户田芳树作品赏析

日本当代三大著名景观设计师之一 ——户田芳树 摘要:户田芳树被称为日本当代三大著名景观设计师之一,在简明、有力的空间中溶入柔和与温馨的意蕴;生态型设计、以追求细节上的完美体现品质。在他的作品中能够感受到无限的“生命力”。我想户田芳树的思想来源就是禅宗和民族意识。W w w .s z f a n g w e i.c n 关键词:自然生态禅宗民族意识流水枯山水意境 (一)户田芳树简介 第一次接触枡野俊明的设计作品是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随手翻起一本杂志,看到了一摊散乱的石子,油油的大石块,还有感觉随意堆放的几块景观石,旁边栽着矮矮的绿绿的松,整张图就是白色和绿色,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我觉得他的石子的铺装和没有我们中国景观石的那种“透瘦漏”的景观石一起组起整个庭院的,这种设计实在让我惊讶,不像是中国的植物来表现庭院的空间和植物的造景,完全就是石与木,与水,这些自然元素赋与这个庭院灵魂!于是我记住了这样一个名字——枡野俊明 户田芳树被称为日本当代三大著名景观设计师之一,1947年生于广岛县尾道市,1970年毕业于东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后到日本都市设计就职。1980年成立(株)户田芳树风景计画研究所。1989年凭借“诹访湖畔公园”项目荣获东京农业大学造园大奖。1994年凭借“科利亚庭园”获日本公园绿地协会奖。1995年主创的修善寺“虹之乡”项目荣获造园协会奖。2005年出任爱知世博会景观总监。 他的设计理念是“看”、“体验”、“描述”;作品特点:在简明、有力的空间中溶入柔和与温馨的意蕴;生态型设计、以追求细节上的完美体现品质。作品中充满了流畅的曲线、大面积的缓坡草坪、通畅简捷的空间、散置的构筑物、蜿蜒的小溪流水以及似水墨画般的水中倒影。这些作品在表现“自然的再现”、“自然的体验”的同时,更注重对“自然的描述”。 (二)对户田芳树的作品赏析即作品表达方式

2016最全别墅庭院设计案例欣赏

2016最全别墅庭院设计案例欣赏 别墅庭院设计规划近几年越来越受到更多的兄弟的重视。每个院子都有它共同的当地,接下来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不一样个性的院子事例吧~中式院子浑然天成,幽远空灵,以黑白灰为主色调中式院子规划。美式院子规整大气,在天然的气味中体会到温馨和舒服。英式院子考究园林外景物的天然交融,把花园安置得有如大天然的一部分。日本院子可以说是中式院子一个精巧的微缩版别,细节上的处理是日式院子最精彩的当地等等~ 日本土浦H邸 以筑波石石组为庭院骨骼,在枯山水的中央设置岛屿,白沙形成水波,两块白色御影石作为渡桥,旁边五行水钵的水音传入室内,形成阴阳五行之庭。利用庭院原有的松树形成杂木植栽氛围,石桥及雪见灯笼、织部灯笼、道路标识灯笼点缀在枯山水庭院周围,大小不一的景石静卧在经历过时间流逝的苔藓内,而凉台上铺贴的红色斑岩又增添了庭院的现代氛围。

现代乡村感的庭院 乡村庭园所包含的内容比某个特定时期转瞬即逝的时尚要丰富的多,确切的说,他体现了人们想象中的某个时期某种环境县高尚生活的精华。这样的一种环境虽平凡但经久,与相同风格的室内装饰完全相称。庭园的铺装会因为自然风化而显出一种铜绿般的光泽;砖墙上爬满了青苔和地衣;园径两旁花草茂盛。构造这种风格的庭园就有点像描绘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样,只有全盘考虑它的设计、色彩、植物搭配和图案之后才能把握全局。

北京泰禾院子景观 园林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皇家造院方式,依照“一池三山”设计手法,师法自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规划有山院、水园两处主题园林,(别墅庭院设计专线05 31 -8278 2079)给居者不同的地方休闲场所。北京院子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由坊巷、宅门围合而成为独立院落,独门独院。

优秀设计案例分析

优秀设计案例分析 下面通过分析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河南正弘九郡别墅区所做的规划及景观设计的实例,较为具体的理解上述关于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方法和观点。 1.区域位置及场地分析 该别墅区位于郑州市北部黄河桥南新区的中北部,西部隔桂圆北街与黄河迎宾馆(河南省省委第三招待所)相邻,南临迎宾路。其东部为黄山路,北部为金光路。其中,迎宾路直通三所,也是该别墅区人流车流的主要通道,迎宾路上的行道树—梧桐—高大整齐,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 该别墅区的最大优势是与黄河迎宾馆比邻而居。黄河迎宾馆的历史非常悠久,是国家领导人来郑州时的下榻处。同时,黄河迎宾馆也是集宾馆、会议接待、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设施。迎宾馆的康体休闲设施齐全,包括高尔夫练习场和小型高尔夫球场、游泳池和网球场等等,现在已经对公众开放,成为郑州市市民周末休闲度假的最好去处。此外,迎宾馆内环境非常优美,尤其以由五十余年树龄的梧桐树最为引人注目。 另外,别墅区周围还有华士达学校(私立学校)、迎宾花园(已建成别墅区)、大河龙城(建设中的别墅区)等。 场地现状为河南省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建有动物笼舍和管理用房。整个场地地形平整,内有一个人工水池,水源为地下水。场地内的大部分地区为苗圃,其中,有成片的竹林,还有银杏、雪松、玉兰、广玉兰等,苗木种类和数量较多,树龄十年左右,可以移植(场地东部的大杨树除外),利用价值很高。其它部分为农田。此外,场地中部有一个长廊,覆盖其上的葡萄长势良好,有保留价值。场地中部偏东的地方有一个机井,可以考虑作为未来别墅区景观用水的水源。 基于上述分析介绍,该规划认为,现状场地中,临迎宾路的用地商业开发价值较高,适合做公共建筑用地(商业服务性建筑和会所);西部用地与三所的关系比较密切,又有水池可以利用,是景观价值较高的地区,可以作为别墅(尤其是高档别墅)用地;场地中部现状为大面积苗圃和竹林,在规划中要给予充分考虑。 2.总体规划的四大特色设计在线.中国 (1)中央生态景观核 将原有湖面改造并延伸,形成别墅区的中央景观核。中央景观核是一个由乔木、灌木、各种水生植物构成的湿地景观区,也是整个社区的一个生态的、可持续的自然景观核。 (2)人车完全分流的交通系统 别墅区采用环路加尽端路的系统,将别墅区的车行和人行完全分开,实现行车的快捷,又保证了行人的安全和私密。 (3)景观设计体现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 由中央景观轴衍生出指状绿地,打破了以往住宅区中大片绿地的做法,将绿地水体引入别墅

景观作品赏析

2015-2016 世界景观佳作鉴赏 当代城市景观设计方法与案例分析 ——以“拉.维莱特”公园为例 城市景观设计的方法有很多,从传统的中轴对称到当代的解构主义,景观设计方法一直在不断更新着、丰富着。对于景观设计者来说,这些设计方法不应该是一种教条,而是一种启示。我们做设计不能在设计方法的框架下进行,而是要跳出去,寻找更适合设计方案的设计方法。我觉得设计方法更多的是参考,不是照搬照抄就能运用于设计中,要有所变化,变化成符合自己初衷,也符合实际情况的一种“新”的设计方法。 就如当代我们所知的“解构主义”,解构主义强调瓦解二元对立的统治和被统治关系,采用分解、消减和移置的方法使二者势均力敌,达到一种新的平衡。解构主义反对形式、功能、结构、经济彼此之间的有机联系,提倡分解、片段、不完整、无中心、持续地变化等等,20 世纪70 年代以后解构主义哲学渗透到建筑界,极大地影响了建筑思想活动的具体内容和理论评论,并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新的建筑思潮。解构主义哲学在建筑领域的移植进一步也对景观设计产生影响,成为一种新的景观设计方法。 实际上解构主义并非完全脱离传统设计手法,它是在传统设计手法上的一种创新。解构主义并不是在创造一种新思想或新风格,而是反对传统文化中的一切形而上学的东西。 以被誉为“解构主义上的明灯”——拉·维莱特公园为例进行分析 溶解在城市中的拉·维莱特 拉·维莱特公园占地55公顷,设计者为解构主义的代表——伯纳德·屈米。公园位于巴黎的东北角,位置并不靠近市中心,但是巴黎发达的交通系统让公园牢固地镶嵌在城市的像框之中。巴黎的环城公路和两条地铁线都经过公园的所在地,设计师巧妙的利用了这种交通优势,把公园的出入口设计在地铁出入口的旁边。当游客游览完南北有1000多米长的公园后,能在公园的另一端方便地坐到车,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人性化的交通设计。 解构拉·维莱特公园 拉·维莱特公园诞生的时代,正值法国园林复兴运动的初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不论是拉·维莱特公园的业主还是设计师屈米,都意在创造一个与以往园林风格大不相同的作品,一个21世纪公园的样板。大赛的设计要求明确指出: 要将拉·维莱特公园建成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广泛及多元文化特征的新型城市公园;它将是一件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无法归类”的、并由杰出的设计师们共同完成的作品。

日本景观设计大师户田芳树作品赏析

户田芳树的景观世界 户田芳树被称为日本当代三大著名景观设计师之一201年受聘为珠海市景观设计 问,是格力海岸园林景观设计师。他以东方造园的手法,将自己亲眼所见、亲身所体验的西化为自己的一种感悟;进而在景观规划的过程中,尽他最大的努力去找寻人们本应拥有时间和广阔空间、与自然共处的方法以及在现代化的狂风暴雨中被忘却的小精灵们 在简明、有力的空间中溶入柔和与温馨的意蕴;生态型设计、以追求细节上的完美体 品质。在他的作品中能够感受到无限的“生命力”。我想户田芳树的思想来源就是禅宗和族意识 户田芳194年生于广岛县尾道市197年毕业于东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后到日本 市设计就职198年成立(株)户田芳树风景计画研究所198年凭借“诹访湖畔公园 项目荣获东京农业大学造园大奖199年凭借“科利亚庭园”获日本公园绿地协会奖199 年主创的修善寺“虹之乡”项目荣获造园协会奖 户田芳树作品中的共性和特 )与自然相融 一般景观设计师都会与自然相融合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从户田先生的作品中可以 深刻的领会到它的无限魅力。作品中经常出现借用周边的群山作为设计场所的自然背景。而烘托大自然中的环境费为,创造出一幅完美的风景画卷。

(2)人工与自然的有机结合 户田先生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曲线、斜线或直线条的人工构筑物(例如:墙体 等)。可以说,这些构筑物给自然的草坪、树林带来了更丰富的色彩、质感和形态上的变化。这两种完全相反的要素,给每位游人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也由此形成了户田先生作品的 独特风格。

(3)时空的描述 户田先生的作品中有以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状况(例如:雾中、雪中)等表现作品 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的范例。这些作品可以说充分表现出东方文化的深刻含义和创作深度。

景观设计大师作品分析

景观设计作业——大师作品分析 美国风景园林大师乔治·哈格里夫斯的简介 Georg Hargeaves,美国风景园林大师,哈格里夫斯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风景园林系主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客座教授。 哈格里夫斯有着近程式的自然观。通过对史密森作品的学习而开创了一种开放式景观设计新语言,在这种语言中“各种元素诸如水,风和重力都可以进入并且中影响到景观,”展现出他对自然因素独到的感受。烛台角文化公园“风之门”,麦斯比公园“大地之门”。 作品充满诗意。哈格里夫斯的作品被誉为“诗意的景观”,他的作品总给人意象不到的感受,这与他独特的设计理念分不开的。 作品分析 简介 广场公园(Plaza Park)位于圣·何塞市市中心,占地3.5英亩(约1.4hm2)。建于1986-1989年。投资额190万美元。这里既是人们日常休闲的场所,也是节日举行庆祝集会和演出活动的舞台,公园的周边为艺术博物馆、旅馆、会议中心和商务办公楼。设计通过叠加的手法,将一个新公园覆盖在原来的老公园上。设计保留了场地上所有成熟的树木,运用各种隐喻的手法,使用地域性的,具有文化历史内涵的语言,使这个公园以一种地域性的风格来满足城市生活的需要。圣·何塞市拥有300多年的历史,比美国的历史还要久远。最早是由印第安人在此挖出了自流井,从而发展农业,最终形成了城市。

道路分析 场地是一个狭长的长方形,不仅是一个大的交通岛,而且是周围艺术博物馆会议中心旅馆等一些重要建筑的环绕中心。道路的布置看似随意,以斜交的直线道路系统为框架,实际上是周围主要建筑物的人流线路。道路是沿着人们在公园两侧的公共建筑间穿越的路线来设置一条宽阔的园路构成公园东西方向的长轴,沿路边设置了许多维多利亚风格的灯柱和木质座椅,这些旧式的灯具和座椅隐喻着城市300年的历史。 哈格里夫斯设计了一条从端点开始就斜交的直线道路,从公园的一端延伸到公园的另一端,为了避免直线单调,在道路中部使用道路高差和铺装加以变化。

户田芳树景观设计作品赏析

著名景观设计师——户田芳树 摘要:户田芳树被称为日本当代三大著名景观设计师之一,在简明、有力的空间中溶入柔和与温馨的意蕴;生态型设计、以追求细节上的完美体现品质。在他的作品中能够感受到无限的“生命力”。我想户田芳树的思想来源就是禅宗和民族意识。 关键词:自然生态禅宗民族意识流水枯山水意境 (一)户田芳树简介 第一次接触枡野俊明的设计作品是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随手翻起一本杂志,看到了一摊散乱的石子,油油的大石块,还有感觉随意堆放的几块景观石,旁边栽着矮矮的绿绿的松,整张图就是白色和绿色,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我觉得他的石子的铺装和没有我们中国景观石的那种“透瘦漏”的景观石一起组起整个庭院的,这种设计实在让我惊讶,不像是中国的植物来表现庭院的空间和植物的造景,完全就是石与木,与水,这些自然元素赋与这个庭院灵魂!于是我记住了这样一个名字——枡野俊明 户田芳树被称为日本当代三大著名景观设计师之一,1947年生于广岛县尾道市,1970年毕业于东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后到日本都市设计就职。1980年成立(株)户田芳树风景计画研究所。1989年凭借“诹访湖畔公园”项目荣获东京农业大学造园大奖。1994年凭借“科利亚庭园”获日本公园绿地协会奖。1995年主创的修善寺“虹之乡”项目荣获造园协会奖。2005年出任爱知世博会景观总监。

他的设计理念是“看”、“体验”、“描述”;作品特点:在简明、有力的空间中溶入柔和与温馨的意蕴;生态型设计、以追求细节上的完美体现品质。作品中充满了流畅的曲线、大面积的缓坡草坪、通畅简捷的空间、散置的构筑物、蜿蜒的小溪流水以及似水墨画般的水中倒影。这些作品在表现“自然的再现”、“自然的体验”的同时,更注重对“自然的描述”。 (二)对户田芳树的作品赏析即作品表达方式 和我的欣赏理由 一、绿色津南中央庭园赏析 户田先生较早期的代表作品为绿色津南中央庭园(1982年)。该设计项目中,在规划区域附近有一条叫“七之釜”的溪流,本作品利用这个典故作为设计主题,把七处各具特色的溪流做成完整的连续景观。 下游的水潭做成简单的圆形湖面。此湖把周围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色映照在湖面上,形成更为丰富的景观。其间缓缓的斜坡上蜿蜒的溪流,湖面简洁的配置其中,主景是天空和映照有自然景色的睡眠,尽量避免了繁琐的造型。 中央庭园与其宾馆相连,利用目的是为在大面积的设施群中创造出心情愉快,轻松的绿色空间。 作品中就以“流水”为主题,围绕水这一主线,设置溪流与水池,做成“动”与“静”两种不同的水景。其中,“静”水中的倒影,成为作品中最有特点的景观。

景观规划设计大师设计思想及作品赏析

二 〇 一 四 年六 月 《城市规划作品赏析》 结课作业 题 目:景观规划设计大师设计思想及作品赏析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 学 院: 建筑学院 系 别: 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

彼得-沃克 摘要:彼得-沃克是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的代表人物。其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觉形象为艺术与园林的无声结合赋予了全新的含义,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盛宴。本文探讨了景观规划设计大师沃克的设计思想及其作品赏析。关键字:彼得-沃克、极简主义、 一、沃克生平经历及设计思想 沃克出生于1932年,先后获得加州大学景观设计学学士学位与哈佛大学景观设计学硕士学位。上学期间,他曾在劳伦斯-哈普林的事务所工作过一段时间,为他今后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7年与佐佐木英夫创立了SWA景观设计事务所。他最著名的著作是与梅拉尼-西蒙合作完成的《看不见的花园:寻找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 首先,沃克的极简主义景观在构图上强调几何和秩序,多用简单的几何母题如圆、椭圆、方、三角、或者这些母题的重复,以及不同几何系统之间的交叉和重叠。其次,材料上除使用新的工业材料如钢、玻璃外,还挖掘传统材质的新的魅力。通常所有的自然材料都要纳入严谨的几何秩序之中,水池、草地、岩石、卵石、沙砾等都以一种人工的形式表达出来,边缘整齐严格,体现出工业时代的特征。再则,种植也是规则的,树木大多按网络种植,整齐划一,灌木修剪成绿篱,花卉追求整齐的色彩和质地效果,作为严谨的几何构图的一部分。 二、沃克的代表作品 沃克的作品注重人与环境的交流,人类与地球、与宇宙神秘事物的联系,强调大自然谜一般的特征,他对景观艺术的探索达到了当代景观设计的一个新的高度。沃克曾表示,他追求的“几乎是一个宗教性的目标”。早在50年代,沃克就对现代主义的简洁、清晰和形式作用产生了兴趣。当时极简主义代表人物的那些回避传统标准,创造占有空间并能够被人体所亲切体验的物体设计更加坚定了沃克的信心并重新点燃了他将极简主义运用于景观设计的热情。沃克特别推崇法国风景园林大师勒-诺特设计的众多园林的形式美,并很欣赏日本禅宗园至简的风格。实际上,沃克是在对极简主义、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综合研究之后,创造出了其极简主义的园林。 沃克的代表作有:哈佛大学泰纳喷泉、福特-沃斯市博纳特公园、索拉那IBM研究中心、日本京都高科技中心等等。 福特-沃斯市伯纳特公园 伯纳特公园为一方形的城市公园,主要采用草坪、季节性植物和小树林作为设计素材,中间还铺设了许多花岗岩小路。 沃克用一个多维度的平面来设计伯纳特公园这个项目为社区服务,(图1)。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公园,伯纳特公园拥有草地、树木、水池和供人们坐、躺和玩耍的地方。作为公共的城市广场,它有硬质的铺装供人流的聚集,有穿越的步行路,有夜晚迷人的灯光,同时它又是城市中心区的一个门户。它以一个大大的喷泉为主要设计特色,旁边还摆放了许多雕塑大师的青铜雕塑作品。 伯纳特公园的设计分为三个几何水平层。最上层是花岗岩步道,构图是矩形和成对角线的网络。中间是下陷的草地,第三层是一系列正方形水池。这种形式同草地和花岗岩各个部分相连接,为人们对多层构图的了解和认识提供了对比物。公园的照明也分为三部分。

世界十大知名景观设计大师

世界十大知名景观设计大师 作为一名景观爱好者,或许你会对景观设计巨擘们的名字很熟悉。我指的是那些在 景观设计史中留下足迹而家喻户晓的人——例如勒?诺特、万能的布朗、奥姆斯特德及布雷?马克斯等,均是过去几个时代里行业中极为睿智优秀的设计师。如果你对这些名字不熟悉,那么你应该了解下! 但谁是当代景观设计行业的领导者和具有远见卓识的人?请关注 下面这些人的名字,他们多拥有景观设计师、城市规划师、作家和教授的多重身份,他们是当今世界景观设计学领域里最优秀的10个人物或团队。 1. 戴帆共振景观设计集团(R + G景观设计集团) 共振景观设计集团(R + G景观设计集团)是世界知名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集团之一,工作领域涉及土地规划、城市设计和规划、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建筑设计、旅游规划、产业规划、工程设计、战略

研究等方面。共振在城市规划、建筑理论与设计语言创新方面的贡献是21世纪世界建筑领域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集团一直站在世界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最前沿,代表着当今国际最先端的设计思潮。自成立以来,它已经在亚、欧、美多个国家完成了城市设计和规划、旅游区规划、工业园区规划、新兴商业区规划、美术馆、博物馆、商业综合体、音乐厅、城市交通枢纽设计、住宅、园林景观、桥梁、广场、宗教教堂等一系列极具革新性的工程项目。事务所的规模逐步扩大,拥有300多名城市规划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建筑师和工程师。共振进入中国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目前正在中国飞速发展。21世纪的中国,建筑事业方兴未艾,建筑师们一直在苦苦思索、探求自己的建筑之路。.

2.澳派景观设计工作室

悉尼邦迪到勃朗特滨海步行木栈道,澳派景观设计工作室 作为一家澳大利亚的公司,澳派提供创新的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和设计服务,在 阿德莱德、墨尔本、悉尼和上海均设有办事处。他们最近通过悉尼中心城区巷道改造项目获得了澳大利亚城市设计国家奖。每隔一两年,澳派景观设计工作室甚至会进行公益性服务工作——同具有相同想 法的、希望积极影响他们社区的人们进行合作。如果你住在澳大利亚,快去了解他们吧! 景观事务所 3.Pok Kobkongsanti– TROP:terrains+open space

日本景观设计大师户田芳树作品赏析

日本當代三大著名景觀設計師之一 ——戶田芳樹 摘要:戶田芳樹被稱為日本當代三大著名景觀設計師之一,在簡明、有力的空間中溶入柔和與溫馨的意蘊;生態型設計、以追求細節上的完美體現品質。在他的作品中能夠感受到無限的“生命力”。我想戶田芳樹的思想來源就是禪宗和民族意識。 關鍵字:自然生態禪宗民族意識流水枯山水意境 (一)戶田芳樹簡介 第一次接觸枡野俊明的設計作品是一次非常偶然的機會,隨手翻起一本雜誌,看到了一攤散亂的石子,油油的大石塊,還有感覺隨意堆放的幾塊景觀石,旁邊栽著矮矮的綠綠的松,整張圖就是白色和綠色,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我覺得他的石子的鋪裝和沒有我們中國景觀石的那種“透瘦漏”的景觀石一起組起整個庭院的,這種設計實在讓我驚訝,不像是中國的植物來表現庭院的空間和植物的造景,完全就是石與木,與水,這些自然元素賦與這個庭院靈魂!於是我記住了這樣一個名字——枡野俊明 戶田芳樹被稱為日本當代三大著名景觀設計師之一,1947年生於廣島縣尾道市,1970年畢業於東京農業大學造園系,後到日本都市設計就職。1980年成立(株)戶田芳樹風景計畫研究所。1989年憑藉“諏訪湖畔公園”專案榮獲東京農業大學造園大獎。1994年憑藉“科利亞庭園”獲日本公園綠地協會獎。1995年主創的修善寺“虹之鄉”專案榮獲造園協會獎。2005年出任愛知世博會景觀總監。 他的設計理念是“看”、“體驗”、“描述”;作品特點:在簡明、有力的空間中溶入柔和與溫馨的意蘊;生態型設計、以追求細節上的完美體現品質。作品中充滿了流暢的曲線、大面積的緩坡草坪、通暢簡捷的空間、散置的構築物、蜿蜒的小溪流水以及似水墨畫般的水中倒影。這些作品在表現“自然的再現”、“自然的體驗”的同時,更注重對“自然的描述”。 (二)對戶田芳樹的作品賞析即作品表達方式

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项目:北京泰禾“运河岸上的院子”班级:工业设计12-2 姓名:吕阳林 课程:环境景观设计 学号:201201160411

设计理念: 东区的建筑设计风格上延续了地域文化,在保有中国内涵的基础上多元化发展,吸纳东方建筑精髓,强调庭院的感觉,室外室内空间亲近而不留痕,凹庭院、内庭院的设置如同阴阳接榫,巧妙而熨贴。在景观设计上我们沿用了建筑设计的空间理念,并研究了传统宅院及王府宅邸的建筑与庭院的关系,将几条主次道路着重在空间组织上进行重新规划,一方面设计高墙大院加强了独栋别墅的私密性,另一方面提升了整个建筑从入口到建筑及庭院的整体品质感和尊贵感。 景观意境: 通过对传统里弄和胡同空间的研究,在本案基础上以现代手法重新组织梳理街巷空间,整体性上成为中国形式与现代内涵的表征,气质与内涵则表现在居住的动和静之中,建筑、景观的形式,来自于传统的审美和现代的适应性,极具现代居住特征。特别是对空间尺度的合理设计、比例适当和整体协调上对人居住其中的心理感受上挖掘文化内涵来作为解决景观设计的主导思路。 通过对主次道路和功能空间的规划组织,提出了此设计的五大重点:静街、深巷、馨院、花溪、山水园静街。6米宽的主干道两侧以大乔为主导,中层及灌木丰富组团,偶尔会显露一段高的灰墙,在沿街7栋大宅入口又形成一个次级空间,门前古树把关,迎街则是影壁,很好将空间序列戏剧性的推进。7栋宅院也已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的词句来命名,如:临溪、蔚然、酿泉、林霏、幽香、林壑、双清等。 深巷: 7条深巷分别有7个以花本植物为主题的巷子,有木兰巷,豚樘巷,锦带巷,紫荆巷,黄栌巷,海棠巷,稠李巷。整个巷子空间以竹子为背景植物,在开阔的节点空间以绿化组团来提升宅门的景观效果。 馨院: 所有的庭院在高墙的围合下越显得的庭院的私密和空间越显面积大了,并以现代中式风格来装点庭院,使得室内与庭院之间更自然亲切,形成一个温馨的庭院。 花溪: 在东区范围里有一条主水道使得很多宅院临溪,在临溪的后花园种植大量的植物及水生植物,溪对岸的宅院交错种植,使得临溪的花园尽可能的得到空间的延伸,将溪流纳入整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