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年鉴

统计年鉴

统计年鉴
统计年鉴

现代化工业新城——羊口

2012年,羊口镇将按照市委“寿北开发、突破羊口”的要求,围绕“一个目标”,突出“四个重点”,做好“二十件实事”,打造“五张名片”,力争全年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财政总收入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8亿元,全力打造全市工业转型升级、低碳经济发展示范区,争创明星镇,尽快进入全国百强镇。

一个目标:突出“一河两城三园”产业聚集新优势,打造全省蓝黄经济发展样板区。

四个重点:一是坚定不移发展新型工业。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先进制造业、蓝色海洋产业等高端产业,使三大园区各具优势、各有特色,确保年内新开工过3亿元的先进制造业项目20个,过2亿元的高新技术项目15个,过亿元的大型物流项目5个,全力打造寿北“千亿级滨海新型工业基地”的重要增长极;二是坚定不移建设滨海新城。坚持“小城市”定位,加快城镇向规模化、高层化发展;三是坚定不移抓好生态环保。重点开展好小清河治理、治污减排、绿色降耗“三项行动”;四是坚定不移抓好文化建设。重点抓好文化设施提升、群众文化繁荣、文化产业振兴“三大文化工程”,充分挖掘海洋文化资源和民俗文化底蕴,大力开展“开海节、妈祖文化”等民俗文化活动,打响旅游品牌,振兴文化产业。

“二十件实事”:工业园区建设、金海湾组团建设、美普组团建设、客运中心建设、医疗保健中心建设、文体中心建设、防潮

大坝建设、小清河沿岸改造、道路工程建设、供水工程建设、绿化亮化工程、“三气”(大气治理和暖气、天然气入户)工程、公交客运建设、居民点改造、农贸市场建设、农业和渔业生产、党建和社会管理创新、金融服务和投融资平台建设、工作推进机制建设、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五张名片:全力打造工业、城建、农业农村、渔业、党建与社会管理五张名片。

武汉市统计年鉴

1-1 土地面积、人口密度、户数、人口数 1-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

从业人员数 406.12 407.3 412 417.5 421.8 429.6 #职工人数 180.39 171.67 169.04 173.06 169.78 165.78 宏观经济 国民核算 生产总值(亿元) 1335.4 1467.8 1622.18 1882.2 4 2238.23 2590.75 第一产业 85 90.4 95.13 102.23 109.57 115.91 第二产业 582.4 635.5 701.87 825.78 1019.26 1195.74 工 业 472.6 514 567.89 680.13 852.53 1000.74 建筑业 109.8 121.5 133.98 145.65 166.73 195 第三产业 668 741.9 825.18 954.23 1109.4 1279.1 物价指数(上年=100)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96 97.7 100.4 101 100.9 100.7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99.5 98.6 102.3 103.3 102.7 101.4 工 业 工业总产值 (亿元) 1611.76 1769.93 1994.9 2402.3 4 2674.41 3162.06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纱 (吨) 80302 90250 96694 96385 92893 89697 布(万米) 18852 27694 31472.6 5 3346 6 33625 50563 原油加工量(万吨) 256 274.48 285.41 370.85 396.2 403.66 合成洗涤剂 (吨) 15224 17888 7179 317 化学原料药 (吨) 3956 6145 6378 4846 5395 5183 中成药 (吨) 7487 8756 8208 7710 11852 10022 通讯电缆(万对公里) 330.52 74.37 48.26 78.83 68.93 47.79 家用洗衣机 (台) 26.39 28.27 22.93 12.22 6.43 房间空调器 (万台) 96.99 74.22 97.32 177.91 239.94 342.08 手 机 (部) 17.22 33.97 163.83 182.6 248.49 107.63 钢 (万吨) 713.11 761.14 850.3 925.71 1062.89 1125.33 生 铁 (万吨) 675.06 725.77 802.13 886.11 1015.49 1100.25 成品钢材 (万吨) 593.97 613.94 699.84 850.7 963.91 1010.8 汽 车 (辆) 58884 90303 112322 103258 167853 268056 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 固定资产原价 (亿元) 1117.5 1 1146.5 1207.58 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亿元) 719.74 712.91 722.11 786.5 1156.16 1168.75 利润总额 (亿元) 66.97 64.79 77.13 115.91 128.1 149.11 农 业 年末耕地面积 (千公顷) 216.1 214.95 205.78 206.06 207.74 210.4 农林牧渔业劳动力(万人) 78.06 77.78 73.2 71.73 70.08 69.87

北京统计年鉴 BEIJING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6

北京统计年鉴BEIJING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6 TABLE OF CONTENTS 文章选编 ARTICLES 北京市2005年暨“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STATISCAL COMMUNIQUE ON THE NATIONAL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OF BEIJING IN 2005 & THE 10TH FIVE-YEAR PERIOD 2005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COMMINIQUE ON MAIN DATA OF 2005 BEIJING 1% POPULATION SAMPLE SURVEY 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COMMUNIQUE ON MAIN DATA OF BEIJING 1ST NATIONAL ECONOMIC CENSUS 统计表 STATISTICS 一、 综合 GENERAL SURVEY 简要说明 BRIEF INTRODUCTION 1-1土地面积 LAND AREA 1-2气象(2005年) METEOROLOGY (2005) 1-3行政区划(2005年)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2005) 1-4 全部法人、产业活动单位数(2005年) TOTAL NUMBER OF JUDICIAL ENTITIES AND ESTABLISHMENTS (2005) 1-5 企业法人单位数(2005年) NUMBER OF ENTERPRSES AS JUDICIAL ENTITIES (2005) 1-6 国民经济各行业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数(按行业分)(2005年) NUMBER OF JUDICIAL ENTITIES AND ESTABLISHMENTS IN DIFFERENT SECTORS OF NATIONAL ECONOMY (2005) 1-7 全市私营个体经济基本情况 STATISTICS FOR INDIVIDUAL AND PRIVATE ECONOMY 1-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与速度指标 PRINCIPLE AGGREGATE INDICATORS ON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IR RELATED INDICES AND GROWTH RATES

长三角地区二省一市统计年鉴在线浏览网站汇总

长三角地区二省一市统计年鉴在线浏览网站汇总 浙江省: 浙江统计年鉴2004-2009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col/col1321/index.html 杭州统计年鉴2001-2009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 宁波统计年鉴2003-2009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tjnj/2004njbg.htm 嘉兴统计年鉴1997-2008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tjnj/Def.asp?cdate=2008 湖州统计年鉴2003-2008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default.asp 绍兴年鉴2000-2008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main/zjsx.jsp?catalog_id=20090318000002 舟山统计年鉴2002-2008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info/tjnj/Category.aspx 台州统计年鉴2000-2007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tjnj.asp# 上海市: 上海统计年鉴2010年的官方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2004shtj/tjnj/tjnj2010.htm 江苏省: 江苏统计局: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jstj/tjsj/tjnj/ 南京统计年鉴(1949-2009):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2004/ 无锡统计年鉴(2000-2009):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tjxx/tjsj/tjnj/index.shtml 常州统计数据: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node/TongjiShuju/index.html 苏州统计年鉴(2002-2009):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Info.asp?ParentID=64 南通统计年鉴(暂缺) 扬州统计年鉴(2003-2009):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dzkw/index.asp 镇江统计数据: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tjzl/ 泰州统计数据(2003-2010):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web/index.php?cat=2502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数据交流中心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bbs/viewthread.php?tid=881273&page=1&fromuid=765815

太原市统计年鉴

2012年太原市统计年鉴 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和“稳中求进”总基调,抓投资、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对标一流、攻坚克难,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一流省会城市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统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1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02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035.57亿元,增长9.7%;第三产业增加值1239.84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68.44亿元,增长7.6%;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增加值430.13亿元,增长14.8%;金融保险业增加值241.22亿元,增长14.4%。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440元,比上年增长9.8%,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8624美元。 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为1.6%、44.8%、53.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4.4和6.0个百分点。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持平,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8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

财政:全市财政总收入454.4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市级财政 完成246.16亿元,增长18.2%;县(区)级财政完成208.33亿元,增长12.7%。 全市一般预算收入215.67亿元,增长23.4%。其中:税收收入172.38亿元,增长21.7%,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共计完成税收112.20亿元。 全年一般预算支出277.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 支出增长7.3%,教育支出增长22.9%,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3.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17.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4.0%,医疗卫生支出增长21.9%,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06.5%,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65.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下降5.4%。 物价: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8%,非食品价格上涨1.4%;消费品价格上涨1.8%,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7%。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8.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4.4%。

重庆市统计年鉴2009(excel)99-2

9-2自然地理(2008年) 位置:重庆位于北纬28度10分-32度13分,东经105度11分-110度11分之间,地处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和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的结合部,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是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西南工商业重镇和水陆交通枢纽。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议,与北京、天津、上海同为四大直辖市。 面积:重庆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南北长450公里,东西宽470公里。2008年全市共辖19个区:万州区、涪陵区、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万盛区、双桥区、渝北区、巴南区、黔江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21个县(自治县):綦江县、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璧山县、开县、忠县、梁平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城口县、垫江县、武隆县、丰都县、石柱县土家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县、酉阳土家族苗族县、秀山土家族苗族县。 地势:重庆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东南部靠大巴山和武陵山两座大山脉。 河流:主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等。 气候:重庆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夏热冬暖,光热同季,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湿润多阴等特点。2008年平均气温18.6℃,年总降雨量985.3毫米。 Natural Environment (2008) Location: Chongqing locates at 28°10'~32°13' north latitude and 105°11'~110°11' east longitude. Chongqing has a favorable geographical location with a vast hinterland. With Hubei Province and Hu'nan Province to the east, Guizhou Province to the south, Sichuan Province to the west, Shanxi Province to the north, Chongqing is a large commercial and industrial center, and enjoys convenient 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municipality was established on March 14, 1997. Area: Covering an area of 0.0824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 the municipality is 470 kilometers wide from east to west and 450 kilometers long from north to south. There was a total of 19 districts in Chongqing in 2008: Wanzhou, Fuling Yuzhong (center of Chongqing), Dadukou, Jiangbei, Shapingba, Jiulongpo, Nan'an, Beibei, Wansheng, Shuangqiao, Yubei, Ba'nan, Qianjiang, Changshou, Jiangjin, Hechuan, Yongchuan, Nanchuan;And 21 counties in Chongqing: Qijiang, Tongnan, Tongliang, Dazu, Rongchang, Bishan, Kaixian, Zhongxian, Liangping, Yunyang, Fengjie, Wushan, Wuxi, Chengkou, Dianjiang, Wulong, Fengdu, Shizhu, Pengshui, Youyang, Xiushan. Topography: Chongqing's eastern is lower than the western, lots of hills in the northwest and the middle areas, with Daba Mountain and Wuling Mountain to the southeast. River: The main rivers are Yangtze River, Jialing River, Wujiang River, Fujiang River, Qijiang River and Daning River. Climate: Chongqing has a subtropical humid monsoon climate with four distinct seasons. Summer of Chongqing is hot and winter is warm, with a long frost-free period. In 2008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was 18.6 ℃, and annual precipitation was 985.3 mm.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数据分析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 数据分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其分析 摘要:本文收集了中国统计年鉴的一些数据,对中国2010年和之前的数据做了一下整理,主要是从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水平等方面做的个人评析。 关键词:全国人口、男女比例、城市化概念及中国城市化 正文: 2001~2010年人口数据及构成 本表各年人口未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的人口数据。单位:万人

数据分析: 一、全国人口 从全国人口角度考虑(不包含港澳台),2001-2010年间,中国总人口持续上升,其中:2001-2002年,人口增长826万,2002-2003年,人口增长774万,2003-2004年,人口增长761万,2004-2005年,人口增长768万,2005-2006年,人口增长692万,2006-2007年,人口增长681万,2007-2008年,人口增长673万,2008-2009年,人口增长672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2001-2010年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但增长的人口数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这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年平均增长%,比1990年到200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下降个百分点。数据表明,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出现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制度有关,它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计划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的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如今,我国对计划生育政策做了一些修改,有一定程度的放松。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还与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有莫大的关系。如今我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像以前那样“养儿防老”的现象愈来愈少,许多年轻夫妇都只生一胎甚至不愿

2013各省市统计年鉴下载大全

2013 各省市行业统计年鉴 (请按ctrl+单击打开链接) 国家、地方统计年鉴 中国中国统计年鉴2013中国统计摘要2013 北京市北京统计年鉴2013房山区统计年鉴2013 昌平区统计年鉴2013怀柔区统计年鉴2013北京教育年鉴2013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13 天津市天津统计年鉴2013天津区县年鉴2013 天津滨海新区统计年鉴2013天津科技年鉴2013 河北省河北经济年鉴2013石家庄统计年鉴2013保定经济统计年鉴2013河北农村统计年鉴2013邯郸统计年鉴2013 山西省山西统计年鉴2013太原统计年鉴2013忻州统计年鉴2013长治统计年鉴2013晋中统计年鉴2013阳泉统计年鉴2013临汾统计年鉴2013晋城统计年鉴2013朔州统计年鉴2013大同统计年鉴2013 内蒙古内蒙古统计年鉴2013包头统计年鉴2013呼和浩特经济统计年鉴2013辽宁省辽宁统计年鉴2013沈阳统计年鉴2013大连统计年鉴2013 吉林省吉林统计年鉴2013 黑龙江黑龙江统计年鉴2013黑龙江垦区统计年鉴2013 上海市上海统计年鉴2013上海浦东新区统计年鉴2013松江统计年鉴2013上海保险年鉴2013上海居民生活和价格年鉴2013 江苏省江苏统计年鉴2013无锡统计年鉴2013苏州统计年鉴2013南京统计年鉴2013扬州统计年鉴2013江阴统计年鉴2013徐州教育年鉴2013吴江年鉴2013南通统计年鉴2013淮安统计年鉴2011常州统计年鉴2013徐州统计年鉴2013丹阳统计年鉴2013盐城统计年鉴2013镇江统计年鉴2013 浙江省浙江统计年鉴2013宁波统计年鉴2013绍兴统计年鉴2013台州统计年鉴2013温州年鉴2013杭州统计年鉴2013杭州科技年鉴2013嘉兴统计年鉴2013 安徽省安徽统计年鉴2013合肥统计年鉴2013马鞍山统计年鉴2013安庆年鉴2013安徽年鉴2013 福建省福建统计年鉴2013南平统计年鉴2013宁德统计年鉴2013 福建调查资料2013厦门统计年鉴2013福州统计年鉴2013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年鉴2013 江西省江西统计年鉴2013新余统计年鉴2013南昌统计年鉴2013 山东省山东统计年鉴2013青岛统计年鉴2013济宁统计年鉴2011 临沂统计年鉴2013东营统计年鉴2013济南统计年鉴2013威海统计年鉴2013潍坊统计年鉴2013山东广播电视年鉴2013 河南省河南统计年鉴2013河南文化文物年鉴2013卫东区年鉴安阳统计年鉴2013 河南教育年鉴2013郑州统计年鉴2013河南金融年鉴2013洛阳统计年鉴2013三门峡统计年鉴2013 湖北省湖北统计年鉴2013武汉统计年鉴2013咸宁统计年鉴2013宜昌统计年鉴2013荆门统计年鉴2013 湖南省湖南统计年鉴2013长沙统计年鉴2013邵阳统计年鉴2013 广东省广东统计年鉴2013番禺统计年鉴2013江门统计年鉴2013佛山统计年鉴2013中山统计年鉴2013深圳统计年鉴2013云浮统计年鉴2013 揭阳统计年鉴2013 广西广西统计年鉴2013南宁年鉴2013

武汉市统计年鉴2008

1-1 土地面积、人口密度、户数、人口数硚口区 1-6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

#职工人数171.67169.04173.06169.78165.78166.45宏观经济 国民核算 生产总值(亿元)1467.81622.181882.242238.232590.753141.9第一产业90.495.13102.23109.57115.91129.15第二产业635.5701.87825.781019.261195.741440工业514567.89680.13852.531000.741197.49建筑业121.5133.98145.65166.73195242.51第三产业741.9825.18954.231109.41279.11572.75物价指数(上年=100)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97.7100.4101100.9100.7103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98.6102.3103.3102.7101.4104.1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1.3318 1.2688单位GDP能耗降低率(%)-3.35-4.73工业 工业总产值(亿元)1769.931994.92402.342674.413162.064010.3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纱(吨)902509669496385928938969786198布(万米)2769431472.6533466336255056351542原油加工量(万吨)274.48285.41370.85396.2403.66424.67化学原料药(吨)614563784846539551835337中成药(吨)875682087710118521002210424通讯光缆(万芯千米)————384.54522.43显示器(万台)——184.82416.29812.13997.92房间空调器(万台)74.2297.32177.91239.94342.08440.24钢(万吨)761.14850.3925.711062.891125.331219.2生铁(万吨)725.77802.13886.111015.491100.251165.04成品钢材(万吨)613.94699.84850.7963.911010.81075.8汽车(辆)90303112322103258167853268056338206国有及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 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亿元) 712.91722.11786.51156.161168.751277.71利润总额(亿元) 64.7977.13115.91128.1149.11244.08

中国各省市统计年鉴网址

中央、各省(市、自治区)、国外统计年鉴 安徽统计年鉴1999-2003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tjnj/njindex.htm 济南统计年鉴2002-2005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20050808/column/677.htm 江苏统计年鉴2000-2005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sjzl/tjnj/index.htm 国家统计局,可查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4年数据,2003年为PDF格式,可直接下载。还有大量的地方年度统计公报数据: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tjsj/ndsj/index.htm 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PDF格式: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tjsj/ndsj/yearbook2003_c.rar 中国及甘肃统计年鉴2001-2005: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ziliao/shuju/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0-2004: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gb/zwxx/node_5435.htm 宁波统计年鉴2003-2005: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tjnj/2004njbg.htm 北京统计年鉴1996-2004: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xxcx/ndxl/ndxl-204.htm 大量免费统计年鉴,只要注册就可以下载: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forum/content/209_209535_1.htm 《安徽统计年鉴2001》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forum/content/209_209535_12.htm 《安徽统计年鉴2003》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forum/content/209_209535_9.htm 《安徽统计年鉴2005》光盘版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forum/content/209_209535_4.htm 《巴基斯坦经济概览2003~2004》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forum/content/209_209535_13.htm 《北京统计年鉴2001》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forum/content/209_209535_3.htm 《北京统计年鉴2002》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forum/content/209_209535_3.htm 《北京统计年鉴2005》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forum/content/209_209535_18.htm 《重庆统计年鉴2001》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forum/content/209_209535_2.htm 《重庆统计年鉴2005》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forum/content/209_209535_11.htm 《福建统计年鉴2001》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forum/content/209_209535_1.htm 《福建统计年鉴2002》 https://www.doczj.com/doc/e110821954.html,/forum/content/209_209535_12.htm

2009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2009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一、本篇资料的主要内容 本篇资料反映我国2008年及历年人口方面的基本情况,包括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人口统计数据,如:全国历年人口数、城镇人口、乡村人口;2008年各地区人口数、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人口负担系数、家庭户规模、人口受教育程度等。 二、本篇的资料来源 本篇资料由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整理。其中表3-1、3-2中1982-1989 年的数据根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调整;1990-2000年的数据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了调整;2001-2004年、2006-2008年数据为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数;2005年数据为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其余年份为户籍统计数据。表3-3、3-4为2008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数据。表3-5为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表3-6是根据1990年和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讣算的。表3-7至3-15为2008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 三、本篇的统计调查方法 2008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是以全国为总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次总体,釆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抽取了1902个县(市、区)、3466个乡(镇、街道)、5918个村(居)委会,11840 个调查小区的118万人,调查样本占全国总人口的0.887%oo经加权后汇总, 2008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12.14%。,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按此推算,2008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802万人,出生人口为1608万人,死亡人口为935 万人,净增人口为673万人。

(整理)全国60年详细人口数据统计.

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自然增长人口数《中国统计年鉴》公布数据 (单位:万人) 年份年末数平均数出生数累计数死亡数累计数增长数累计数2011 2010 137054 2009 133474 2008 132802 2007132129131788.51594.64122523.92913.2944668.33681.3577855.59 2006131448131102.01585.02120929.28892.8043755.04692.2277174.24 2005130756130372.01616.61119344.26848.7242862.24767.89 76482.02 2004129988129607.51592.88117727.65832.0842013.52760.8075714.13 2003129227128840.01598.90116134.77824.5841181.44774.3274953.33 2002128453128040.01646.59114535.87820.7440356.86825.8574179.01 2001127627127185.01701.74112889.28817.8039536.12883.9473353.16 2000126743126264.51771.49111187.54814.4138718.32957.0872469.22 1999125786125273.51834.00109416.05809.2737903.911024.7371512.14 1998124761124193.51942.39107582.05807.2637094.641135.1370487.41 1997123626123007.52038.23105639.66800.7836287.381237.4569352.28 1996122389121755.02067.40103601.43789.7135486.601277.6968114.83 1995121121120485.52062.71101534.03791.5934696.891271.1266837.14 1994119850119183.52109.5599471.32773.5033905.301336.0565566.02 1993118517117844.02131.8097361.77782.4833131.801349.3264229.97 1992117171116497.02124.9195229.97773.5432349.321351.3762880.65 1991115823115078.02264.7493105.06772.0231575.781492.7261529.28 1990114333113518.52390.7090840.32757.1730803.761633.5360036.56 1989112704111865.02414.0588449.62731.6030046.591682.4558402.03 1988111026110163.02464.3586035.57731.4829314.991732.8756719.58

统计年鉴数据的解释

2003年合肥市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按市场价格计算,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表现形态表现为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劳动者报酬指劳动者为常住单位提供劳务而获得的各种报酬。它反映劳动者参与增加值创造而获得的原始收入。具体包括从各种来源开支的货币工资,即单位以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形式,从成本、费用和利润中为劳动者支付的各种开支,以及个体和其他劳动者通过参加社会生产活动所获得的各种劳动报酬。

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损耗而应提取的补偿价值。它反映了全部固定资产在本期生产中的资产转移价值。各类企业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从成本费用中提取的折旧费。对不计提折旧的单位,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部队和居民住房等,则应进行虚拟折旧。 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与补贴之差。它反映政府从本期创造的增加值中所得到的原始收入份额。生产税是指政府对生产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和规费,具体包括销售(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值税、管理费开支的税、应缴纳的养路费、排污费和水电附加费等,以及烟酒专卖上缴政府的专项收入。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是政府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收入转移,故而视为负税处理,包括政策亏损补贴、粮食系统价格补贴、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收入等。 营业盈余指常住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和上缴政府生产税净额后的余额。它反映企业参与增加值创造而应得到的原始收入份额。该指标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扣除从利润中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部分,如利润中开支的工资、福利以及利润分配中的公益金等。国民生产总值是国(地区)内生产总值和国(地区)外净

2017年统计年鉴2-9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2016年)_

本表是2016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 0.837‰。 男女男 女 总计 1158019593087564932100.0051.2248.780-4684473670331744 5.91 3.17 2.745-9638313466629165 5.51 2.99 2.5210-14604203277327647 5.22 2.83 2.3915-19615623319928363 5.32 2.87 2.4520-24791024136637736 6.83 3.57 3.2625-2910666354225524399.21 4.68 4.5330-348757344070435037.56 3.81 3.7635-39804854099239492 6.95 3.54 3.4140-449473048342463888.18 4.17 4.0145-4910462353194514299.03 4.59 4.4450-549760849491481168.43 4.27 4.1655-59596383026429374 5.15 2.61 2.5460-64676963381033887 5.85 2.92 2.9365-69484542387824576 4.18 2.06 2.1270-74316771554516132 2.74 1.34 1.3975-79224491074411705 1.940.93 1.0180-841433164467884 1.240.560.6885-896416261338030.550.230.3390-94190263012710.160.050.1195+ 413 134 279 0.04 0.01 0.02 注:由于各地区数据采用加权汇总的方法,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合计与各分项或分组相加略有误差(以下表同 2-9 按年龄和性别分人口数 (2016年) 年龄 占总人口比重 (%)人口数(人)

人口统计数据

人口统计数据

12 人口统计数据 概述 中国的总人口在过去60多年间翻了一番多,从1953年的5.83亿人增至2017年的13.9亿人1,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是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构成。汉族占总人口的91.5%,55个少数民族2人口占8.5%3。 2015年,中国0-17岁儿童人口2.71亿人,其中男童1.47亿人,女童1.24亿人。儿童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20%,占世界儿童人口总数的13%,儿童人口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儿童人口规模从长期趋势来看降幅较大,1982–2015年间下降了三分之一,2010-2015年间虽略有下降但保持相对稳定4。 儿童人口规模的长期变化趋势一定程度上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变迁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1980年开始进一步严格生育调节,“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短短10年内,中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5从1970-1975年间的4.8降至1980-1985年间的2.6。1990-1995年间已经下降到更替水平2.1以下,此后一直稳定在低生育水平,2010-2015年估计为1.6,位于世界低生育率国家行列6。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中国政府于2014年开始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允许夫妻双方或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生育两个子女;2015年底进一步放开了“全面两孩”政策,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2017年,中国人口出生率7为12.4‰,比1980年下降了32%。2017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8降至5.3‰,还不到1980年的一半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偏高并持续上升。从1982年的108.5(以女婴为100)上升到2005年前后的最高值118.6。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逐步放开,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下降,2015年降至113.5,2017年进一步降至111.9。但中国仍是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较严重的国家之一10。国际上公认的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正常区间应为103到10711。 由于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失衡,2017年,中国女性比男性少约3300万人12,这不仅将给中国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些影响,也意味着社会性别关系的变化,并可能由此带来各种社会问题,包括由于婚龄女性人口数量较少产生“婚姻挤压”,对未来人口发展造成深远影响。 由于总和生育率长期处于低水平以及出生时预期寿命延长,中国人口正在老龄化。1982年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33.6%,2017年相应年龄组只占总人口的16.8%;同期,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82年的4.9%增加到2017年的11.4%13。国际上在定义老龄化社会时,通常使用的标准是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按此标准,中国早在2000年已步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老人比重明显上升,而且逐年增加,不仅需要将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性质和范围与之相适应,而且也意味着年轻人将面临赡养父母和祖父母的巨大压力。 中国城镇常住人口的比重从1982年的21.1%增加到2017年的58.5%14,常住人口城镇化快速推进。与城镇化紧密相连的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人口大规模流动。到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2.44亿人,占总人口的17.6%15。 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受到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影响,户籍人口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大量农业转移人口由于缺少流入地城镇居民身份(城镇常住地“户口”),不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和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难以全面融入城市社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