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战争形态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战争形态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是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战争形态。它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以大量装备和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军队为主体,以信息化战争理论为指导,在信息化网络化战场上展开的以夺取制信息权为核心目标,以信息对抗和知识对抗为主要对抗手段,附带杀伤破坏减到最低限度的多军兵种一体化战争。

第一节信息化战争概述

信息化战争将是21世纪中的主要战争形态。

一、信息化战争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战争形态

战争形态是对一定时代里的战争运动进行客观描述的一个概念,是战争内容的表现形式与状态的统一。战争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也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以,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战争形态。

在人类战争史上,主战兵器一直是决定战争样式的根本因素,它直接决定着军队的编成、作战思想和作战方式的变化,是新的战争形态形成最显著和最首要的标志。

(例)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中国在火药发明中的首创作用:“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火药的发明大大的推进了历史发展的进程,是欧洲文艺复兴的重要支柱之一。恩格斯说:“在十四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这是每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它对欧洲的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重大作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披铠甲的贵族骑兵队同归于尽了。”

(例)机枪machine gun。马克沁重机枪首次实战应用是在1893-94年南部非洲英国军队与当地麦塔比利──苏鲁士人的战争中,在一次战斗中,一支50余人的英国部队仅凭4挺马克沁重机枪打退了5000多麦塔比利人的几十次冲锋,打死了3000多人。

(例)防止核战争。全球第一条军事热线建于冷战时期的美苏之间。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苏两国剑拔弩张,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当时美苏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信息传达途径不畅,由于相互隔绝,缺乏联络,相互间的恐惧、错误情报和互不信任随时都可能引发战争。为了避免因误判或错误决策而爆发战争甚至核战争,美苏两国领导人意

识到双方有必要建立直接联系渠道。1963年美苏双方同意在紧急情况或特殊事件发生时,使用直接联系渠道,保证快速向对方提供相关信息。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战争演变过程经历了:徒手战——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核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

(例)2009年1月号《外交》杂志,美国防部长盖茨称必须发展核武库威慑中俄。

在人类战争史上,先后出现过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等几次重大军事变革。目前正在发生的新军事变革,是迄今人类历史上影响最深刻最广泛的一次。——江泽民。

(例)江阴黄山要塞炮台,地处长江南岸,地势险要,江面仅宽1.25公里,是长江下游最狭之处,素有“江海门户”、“锁航要塞”之称。清康熙1663年,在黄山设置炮台。1981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化战争的表现形态大致可以概括为:信息化军队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在网络信息化战场上,运用信息化战争理论作指导,以争夺制信息权为主要目的,以信息攻防和远程精确打击等作战方式为主要手段进行的全新战争。

信息化战争是21世纪的主要战争形态,并不排斥其他战争形态的存在,如同机械化战争时代并存着冷兵器战争和热兵器战争一样,信息化战争时代同样有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和机械化战争的存在。

二、信息化战争与其他战争形态的区别

1、信息化战争与高技术战争的联系与区别

本质一致:二者都是以战争中使用的武器质量作为其称谓的依据;高技术战争与“现代化战争”比较接近,都是动态的概念。

区别:所依赖的军事技术不同;产生的时代条件不同;发展趋势不同。

当代高技术主要指信息技术群、新材料技术群、新能源技术群、生物技术群、海洋技术群、航天技术群等六大技术群。(例)电脑CG动画片《星球大战:克隆人的战争》(Star Wars: The Clone Wars)于2008年上映。

2、信息化战争与机械化战争的联系与区别

信息化战争是由机械化战争发展而来,信息化战争并不排斥机械化,而是继承、发展和革新了机械化。信息化战争形态必然取代机械化战争形态成为21世纪的主导战争形态。

三、信息化战争的发展演变

1、信息化战争阶段划分的基本依据

1)依据人类发展的进程

信息社会发展的进程,是信息化战争发展阶段的最主要的依据。

2)依据信息化战争特有的技术和理论

3)依据信息要素的地位及其影响

是否居于主体地位、具有主导作用。

4)依据战争实践中的信息化作战手段的运用

只有当信息技术成功运用于战争实践并占主导地位,而且是以全新的军事思维方式和战争理念运用信息技术,信息化战争才能成为主导战争形态。

2、信息化战争发展阶段划分

1)数字化发展阶段

时间上大致从1959年美国第一台野战数字化炮兵计算机问世到海湾战争结束。

2)网络化发展阶段

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被标记就意味着被摧毁”。

3)智能化阶段

(例)2007年三名荷枪实弹的美国“机器人士兵”来到了伊拉克战场。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远程遥控战斗机器人,花了60万美元。全名“特种武器观测侦察探测系统”,其英文首字母缩写恰好为“剑SWORDS”。“剑”的作战流程非常明确:只有军方操作者通过机器人自带的摄像头确定敌方目标,并按下开火按钮之后,机器人士兵才会向目标开枪。“剑”的操纵方法很简单,就跟玩电子游戏差不多。负责操纵“剑”的士兵利用一台特制的笔记本电脑来进行操控,电脑配备的操纵杆可以控制“剑”的行动。控制电脑上还有一个“死亡键”,如果“剑”有任何出轨的行动,一按这个“死亡键”就可以让“剑”死机。对于每天在伊拉克担惊受怕的美军士兵来说,机器人“剑”可谓一个大救星。一个机器人士兵“剑”身上所装备的武器,绝对能发挥好几个人类士兵的战斗力。这次赴伊拉克战场的机器人“剑”随身配备的武器为M240型机关枪,能够一口气打上数百发子弹压制敌人的火力。当部队指挥官发现前方有敌人埋伏时,他可以先派“剑”做开路先锋,用它强大的火力扫清道路,这样可以大幅减少士兵的伤亡。机器人还配备了4台照相机,夜视镜和变焦设备等光学侦察和瞄准设备。由于“剑”的武器安装在一个稳定平台上,加上使用电动击发装置,它的射击精度相当惊人:如果一名神射手能准确击中300米外篮球大小目标的话,那“剑”就能射中同等距离,但只有一枚硬币大小的目标。

第二节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一、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

1、信息成为战争的主导要素

不同的战争形态,战争体系中的制胜要素是不同的。虽然各种战争中都有信息要素的作用,但信息化战争与其他战争相区别,信息化是核心,是关键,信息化是信息时代战争的根本标志和主要特征。

冷兵器战争:人力

热兵器战争:人力+ 火力

机械化战争:人力+ 火力+ 机动力

信息化战争:人力+ 火力+ 机动力+ 信息

1)信息已经成为武器系统和军队作战效能的“倍增器”

美国陆军第4机步师是世界上第一支数字化师。长期试验各种技战术和战斗程序,经过反复论证,美军认为数字化师的作战效能是一般机械化师的3倍。刚刚完成数字化升级的第4机械化步兵师立即被投入到了伊拉克战场,在2003年底进行的红色黎明行动中,第4步兵师一举抓获萨达姆·候赛因。

2)信息优势成为信息化战争致胜的根本条件

一是全面准确实时的情报信息将成为战争致胜的核心和基础。

二是获取和保持信息优势将成为致胜的关键作战行动。

三是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高效运用是制胜的根本保证。

3)军事信息系统成为战争指挥与控制活动的基础

在科索沃战争“联盟力量行动”中,北约盟军司令部第一次把电视电话会议系统作为实施指挥于控制的主要手段使用,大大压缩了通常的指挥控制过程。

2、战争行动在多维化战场空间同时展开

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使用多种计算机病毒和组织黑客实施网络攻击。北约则一方面强化网络防护措施,一方面实施网络反击战。至此,六维战场空间形成了。实体空

3、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一体化对抗

(例)2008年美国兰德公司向国防部提交报告:如果“单挑”,中国和俄罗斯的武器并不比美国差多少,但是信息化战争不搞“单挑”,而是一体化作战,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是武器之间的“加法”,而美国军队的战斗力是武器之间的“乘法”。

1)作战力量一体化

2)作战行动一体化

3)作战指挥一体化

4)综合保障一体化

4、非线式、非接触作战成为重要作战样式

非线式作战概念是在飞机、潜艇、电子战出现后才逐步形成的。

(例)2008年9月美国空军首度对外公布了F-35战机的部分重要参数及作战性能,称其战力将超过第四代最强战机的四倍。F-35战机可以在远视距外进行精确打击,配合飞机隐身能力,使其能先敌发现目标,先敌发射武器,掌握战场主动权。这都大大增强了F-35战机的作战性能。超视距攻击,即远程精确打击,超出视线所及范围的距离进行作战,与近距格斗相对应。超视距可分为超视距海战和超视距空战,超视距海战一般指约30公里以外,超视距空战一般指约50公里以外。

全时空的非线式并行作战成为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作战样式之一。

非接触战争。(例)战斧导弹系列有3种型号。战斧对地核攻击导弹,射程为2500千米,命中精度30米,主要用于实施对地核攻击。战斧反舰导弹,射程463~556千米,用于攻击远方舰船。战斧对地常规攻击导弹,射程1112~1297千米,命中精度30米。

5、信息域、认知域和太空成为信息化战争的战略制高点

美军将作战空间区分为三域,即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物理域包括陆海空和太空。信息域包括电磁空间和网络空间。认知域指人的心理空间。

1)信息域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导空间

海湾战争实施空袭前几小时,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军队实施了强烈的电子干扰和压制。

(例)E—bomb(电磁脉冲炸弹)。高强度的电磁脉冲原本是核武器在大气层爆炸时产生的一种电磁现象。而电磁脉冲炸弹则是通过一种非核爆炸形式,把普通炸弹的机械能转化成高强度的电磁脉冲能量的一种实际应用。它是一种杀伤破坏力介于常规武器和核武器之间的新型大规模杀伤性炸弹。这种炸弹会辐射出高强度的电磁脉冲,能够使半径数十公里内的飞机、雷达、电子计算机、电视机、电话、手机等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甚至造成难以修复的严重物理损伤。高强度电磁脉冲对电子设备的独特破坏力,是美国进行核试验时无意发现的。1962年美军在太平洋中部进行了一次高空核试验,结果竟造成1400千米之外的夏威夷檀香山地区的供电网发生跳闸,连高压线的避雷装置都被烧毁。

2)心理空间已经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一个重要作战空间

(例)“心理战的威力绝不亚于精确制导炸弹。”这是伊拉克战争总指挥弗兰克斯将军在战后总结战争教训时对心理战作用的评价。为了推行对伊拉克新政策,2007年度预算,布什政府提供12亿美元用于重建伊拉克和改善当地就业情况。经济援助计划的重点包括增加巴格达和安巴尔的就业机会。

3)制太空权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战争的胜利

(例)2008年2月美国海军一艘巡洋舰发射了一枚导弹,在太平洋上空约246公里处成功拦截了一颗失控的间谍卫星。在军事上产生溢出效应,刺激太空军备竞赛升级。

二、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崭新的战争形态,目前正处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型时期,并将继续向更加成熟的阶段发展。

1、传统的战争内涵将得到极大的拓展

传统的战争主要是指阶级、民族、政治集团和国家间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运用武力而进行的暴力斗争。

1)从战争目的来看

将从对人力、土地、能源等有形资源争夺为主,向争夺信息、知识等无形资源为主转变。

2)从战争主体来看

既可能是军队,也可能是社会团体,还可能是个人、恐怖组织、犯罪集团和宗教极端分子。

3)从战争的层次界限来看

战争的战略、战役、战斗层次与界限越来越趋于模糊。

(例)1996年俄空军预警机截获了车臣“独立之父”杜达耶夫手机通信,在全球定位系统的帮助下准确地测出了杜达耶夫所在位置的坐标。几分钟之后,俄罗斯空军飞机在距目标40公里处发射了两枚导弹,导弹循着电磁波方向击中了杜达耶夫正在通话的小楼。

4)从战争的暴力性来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