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扬州市江都区生态中心规划文本

扬州市江都区生态中心规划文本

扬州市江都仙城生态中心总体规划

(2013-2020)

扬州市江都区农业委员会

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人民政府

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二О一三年九月

扬州市江都仙城生态中心总体规划

规划领导委员会

主任:

扬州市江都区副区长孙明

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党委书记杨德银

副主任:

扬州市江都区农业委员会主任谢长松

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镇长魏正龙

扬州市江都区农业委员会副主任束云山

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纪委书记蔡恒兵

成员:

顾纯兵薛庆昌陈良培曹振

规划编制小组

组长:

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陶俊教授副组长:

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周春华副教授

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孟家松讲师成员:

赵大球龚赛杰郝召君王静张风杰

吴菲菲唐文慧姜瑶宁传龙卜庆忠

目录

一、总体要求 (1)

1、建设背景................................................................................................... (1)

2、指导思想 (2)

3、规划理念 (3)

4、规划原则 (3)

5、规划依据 (5)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 (6)

1、基地现状 (6)

2、自然条件 (7)

3、社会状况 (8)

4、生态条件 (9)

5、制约因素 (10)

三、规划内容 (11)

1、建设目标 (11)

2、功能定位 (12)

3、规划范围 (14)

4、总体布局 (14)

5、功能分区 (15)

6、规划目标 (15)

7、工程概况 (16)

四、分区详细规划 (17)

1、花木生产区 (17)

2、花木文化区 (21)

3、生态休闲区 (24)

4、科普教育区 (25)

5、商业服务区 (29)

6、生态农业展示区 (31)

7、扬派盆景展示区 (33)

8、生态居住区 (34)

9. 水系规划 (35)

五、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36)

1、投资估算 (36)

2、效益分析 (38)

3、风险分析 (39)

六、保障措施 (41)

1、组织保障 (41)

2、政策保障 (41)

3、人才保障 (42)

4、资金保障 (42)

5、科技保障 (43)

6、法制保障 (43)

七、附件 (44)

一、总体要求

1、建设背景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首次把这一概念写入了党代会报告,并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入党章,这是对人民群众生态诉求日益增长的积极回应,也彰显了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对过去十年我国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结,突出强调围绕现代高效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基本经营制度优越性,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作为南水北调东线源头的扬州,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科学发展,扬州市委市政府决定继续大力实施绿杨城郭三年行动计划,依靠现有资源基础,以造林绿化为突破口,以生态中心为抓手,要求每个县(市、区)按照“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原则大手笔规划建设至少1个“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生态中心,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奋力开创“三个扬州”和世界名城建设新局面,以崭新的城市形象迎接扬州建城2500周年。

在扬州的生态景观保护和建设中,以运河为中心的古运河景观廊带已基本成型,沿岸散落着若干名胜,像一粒粒璀璨的珍珠。扬州城西北部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是以重要历史文化遗迹和瘦西湖古典园林群为特色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瘦西湖作为扬州城市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运河紧密相连,是大运河进入南方地区后最能体现地域审美价值的文化景观,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位于京杭大运河、古运河及长江与邵

伯湖南端相连接湖口处的凤凰岛国家湿地公园是扬州市区的一家生态休闲度假类景区,更是华东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原生态旅游区,目前已经形成了“七河八岛”的格局,是扬州城南北方向重要的生态走廊。2011年扬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县级江都市,设立扬州市江都区,江都、广陵、邗江融为一体,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大扬州”的行政体制格局和框架已经形成。

从“大扬州”的视野出发,京杭大运河将是未来贯穿扬州城的中心线,中心线以西已拥有得天独厚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然而,在中心线以东尚未形成城市森林生态体系,急需我们站在扬州城今后平衡发展战略高度,在城市东区划出一片区域,建立一个大规模的生态中心-江都仙城生态中心,它将是“大扬州”发展框架的“绿心”,是扬州主城区未来的东花园和天然氧吧,也是未来扬州东郊现代化花木生产和园林建设的基地。

江都仙城生态中心建设将从保护和提升扬州大都市的生态景观出发,以花木盆景生产、生态农业展示和美丽乡村建设为主要内容,制定近期、中期和远期的科学规划,旨在进一步彰显扬州人文、生态、精致、宜居的城市特色,展现扬州古、文、水、绿、秀五大城市要素,提升扬州城东区的城市品位,增强扬州主城区未来的综合竞争力。

2、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立足“三个扬州”的建设目标,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绿色生产为突破口,以循环经济为核心,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文明为支撑,依据扬州生态市建设总体布局和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

放在突出地位,以乡村秀美和民生幸福为根本,坚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为重点,切实围绕项目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和人才为依托,以主导产业和品牌产品为支撑,以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培育和壮大为核心,立足自身生态优势,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推动国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发展。

3、规划理念

扬州市江都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牢固树立“生态立区”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环境日益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人地和谐、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是指在各种空间类型中,明确区域中具有自然生态和文化沉淀意义的各类景观“实体”,并划定作为控制“实体”,优先进行具有前瞻性的空间保护和发展规划,继而在控制格局、环境容量等规则约束下拓展城镇化。本项目秉承“人地和谐、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对项目区进行关键性区域“实体”控制规划和乡村空间拓展规划,在现有的花木盆景生产基础上,以构建人地协调的生存、发展空间为目的,突出区域景观的生态功能和美学特征,更好地促进城市化与自然机体健康、和谐发展。

4、规划原则

(1)生态循环原则

按照生态学原理选择入园项目,合理安排各项目的空间布局及项目间的

物质能量联系,构建内部循环型产业结构,不断改善中心生态环境,实现无废弃物排放目标,实现中心花木产业可持续发展。

(2)技术现代化原则

依据江都区仙女镇农业现代化总体发展规划要求,中心各项目必须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优先安排具有现代化技术支撑和现代景观视觉效果的项目入园,以增强中心现代化农业的示范功能。

(3)资源优化原则

要按照生态中心既定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要求,在时间、空间、产业、项目等方面,合理配置、科学整合生态中心内的水、土、生物、技术、资金等资源,统筹安排、物尽其用,充分挖掘各类资源的生产潜力。

(4)因地制宜、服务地方原则

生态中心项目规划要以当地资源特点、生产条件、发展现状为基础,以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致富、农村现代化为宗旨,不断创造区域特色、增强中心的服务功能和提高中心经济效益,充分注意农民和企业在中心发展中的作用,形成中心建设的模式特点。

(5)均衡协调发展原则

中心建设应该具有科研开发、产品贸易、生态维护、发展示范等多重功能,其规划在功能分区、产业结构、经济与环境等方面要全面体现均衡协调发展的原则,避免产生发展功能单一、产业经营单一和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等不利于园区持续发展的不良倾向。

(6)市场导向原则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要,运

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推进高效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培植优势产品和龙头企业,壮大花木盆景产业,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加快发展速度,不断拓展生态中心高效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空间和领域。

5、规划依据

(1)理论依据

为了体现规划的科学性、先进性、超前性和可行性,需要运用一些科学理论指导规划。本规划主要以城乡统筹发展理论、农业现代化理论、农业产业化理论、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理论、阶段发展理论、系统结构整合与创新发展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2)政策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4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5中国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6江苏省“十二五”总体规划;

○7江苏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8江苏省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9扬州市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10扬州市“十二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

○11扬州生态市建设规划(2000-2020);

○12扬州市城市森林建设总体规划(2009-2020);

○13江都区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14江都区“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15江都区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16江都区“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

○17仙女镇“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18仙女镇土地利用整体规划。

(3)现实依据

仙女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经济基础、产业现状、市场需求、新农村建设及相关实地调查资料等,构成编制和实施本次规划的现实依据。

二、项目区基本情况

1、基地现状

扬州市江都仙城生态中心依托原有江都区现代花木产业园区进行扩建改造,位于江都城区东郊仙女镇境内,南至宁通一级公路,西至京沪高速,北至328国道,东邻宜陵镇,项目区现有花木面积已达1.5万亩,由江苏省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扬州市林业站、扬州雅典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和本地大户承包栽植花木(附图1)。园区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和国家旅游总局评定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农业旅游示范点。近两年来,仙女镇党委政府把花木大道两侧的扩面提升作为发展现代花木产业园区的亮点工程进行打造,先后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认真做好规划,着力招商引资,先后有30多个项目落户到园区。

2、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江都区位于江苏省中部,南临长江,东望上海,西接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一部分,是长江三角洲新兴的滨江生态园林城市。江都仙城生态中心依托江都区现代花木产业园进行建设,项目区位于江都区东郊仙女镇,新通扬运河以南,京沪、宁通、江六高速公路的交汇处(附图2)。(2)气候水文

园区位于副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季风显著,雨水充沛,无霜期平均为220 d左右;年平均温度14.9 ℃,年平均极端气温为零下7.9 ℃;年平均降水量为965 mm,主要集中在6-9月,年际间变化较大;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12.1d,占全年总天数的30.7%。园区内水系和新通扬运河相连通,属淮河水系,主要有砖桥河、东风河、友谊河、团结河、中心河、横沟河、灰粪港河、玛璜河等河流,纵横交错,灌排条件较好(附图3)。(3)土壤状况

园区位于通南高沙土地区,土壤由长江冲积物发育而成,土质为潮灰土,土种为小粉土。其特点是通体质地轻壤,碎块状结构,通气条件较好,剖面层次过渡不明显,黏粒含量低,漏水漏肥较为严重。经过多年的稻麦两熟制的耕作和土壤改良,土质结构好,有效土层厚,pH值为7.1-7.5。(4)交通运输

生态中心位于交通十分便捷的江都区仙女镇,其境内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运交通运输线通向祖国四面八方,是苏中地区交通的重要枢纽。其中京沪、宁通、江六三条高速公路交汇于此,毗邻扬州泰州机场、宁启

铁路、328国道、江平省道和京杭大运河(附图4)。

3、社会状况

(1)花木产业发展

江都花木生产历史悠久,相传始于唐而盛于清,素有“十里栽花算种田”的美誉,被国家林业局、中园花协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江都区自然条件优越,是南花北移、北卉南迁的天然驯化区域,全区上下立足花木产业传统优势,大力培育市场竞争主体,争创花卉苗木品牌。目前已形成两大区域特色,一是以仙女镇曹王林园场为中心的盆景、盆花生产基地,二是以丁伙镇、双沟镇为中心的常绿地景苗木、彩叶苗木和花灌木生产基地。

仙女镇花木生产紧紧围绕“应用新技术、培育新品种、运作新机制、培训新农民”的发展思路,狠抓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创办江都现代花木产业园,为有志于从事花木事业发展的社会人士提供了创业的平台和载体。园区先后被评为“国家农业生态科技示范园”、“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和“江苏省农业科技示范园”等。曹王林园场建场于1959年,其养花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千年以前,“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是清代文人郑板桥对曹王养花历史的描绘。曹王林园场生产各类花卉苗木上千余种,尤以扬派盆景、五宝杜鹃、扬州琼花、广陵芍药最有特色。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欧亚各国。

(2)新农村建设

仙女镇横沟村充分利用万亩花木产业园核心区坐落该村的优势,积极发展以花木种植为核心的高效农业。通过加速土地流转、完善园区配套基础设施、推进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方式,做强花木优势特色产业,持

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强集体创收能力,走出一条资源充分利用、环境切实改善、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高效农业新路子,带动当地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该村先后荣获市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省“文明村标兵”、“现代农业示范村”、农业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仙女镇曹王林园场英雄村2012年6月被确定为“康居乡村”创建对象,该村及时召开专门会议商讨创建工作开展方案,按照“美好城乡行动”的要求和部署,以“康居乡村”创建为龙头,在全村范围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并顺利通过了省“三星级康居乡村”验收,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改变。

4、生态条件

项目区位于江都区城东仙女镇,以江都现代花木产业园为基础,现有绿化面积15000亩,湿地面积600亩,占规划面积的47.4%,主要特色是花木产业、生态休闲观光。

2009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2009年对全区主要河流的20个断面进行了例行监测,除了通扬运河的宜陵西、白塔河大桥闸南、小涵河丁伙套闸断面外,其它河段水质年均值符合水功能要求。从污染物分析,总氰化物、六价铬、总镉、总铅、石油类等在各断面均未检出,挥发酚、D0、CODMn、BOD5、氨氮、总磷等有不同程度的超标。

江都区共有水厂71家,其中十一家水厂以地表水作为饮用水水源地,其主要水系分别为长江、芒稻河、高水河、三阳河、盐邵河等地表水系。

其中市区以高水河、芒稻河为饮用水水源;大桥镇以长江为饮用水水源;樊川镇以三阳河为饮用水水源;邵伯镇以高水河为饮用水水源。“十一五”期间,高水河、芒稻河、江都市大桥镇长江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达到Ⅱ类标准;其余水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基本达到Ⅲ类标准,总体属安全饮用水源。水质呈好转趋势。

根据南水北调工程"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的原则,以及江都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实际需要,实施垃圾处理迁建工程,现已投入运营。工程采用先进的分层卫生填埋工艺,垃圾渗沥液经曝气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原垃圾处理场随即停止使用,并进行生态恢复。江都市城区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项目区内以花木产业为主,内部农田林网初步形成,主干河流水质较好,大气污染少,土壤无重金属污染,农药残留量较低,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生产产地环境质量要求。

5、制约因素

(1)土地问题

虽然江都仙城生态中心现已流转土地15000亩,但部分项目建设仍需要大量的土地。项目区将在认真执行国家土地二轮承包“30年不变”政策的前提下,从有利于区域布局、规模种植、集中连片生产出发,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致富农民出发,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对发展花木所需的土地,继续通过土地入股、合伙经营、股份合作、自愿租赁等多种形式,进行有序流转和转包。

(2)生态问题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文明发达的标志,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项目区所在地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按照“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农业发展,生态环境总体良好,但尚存湿地保护不够、化肥农药使用不规范、畜禽养殖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等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问题,可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生态中心建设问题

“生态中心”是指面积相对较大,以树木、绿化、湿地等生态建设为中心的区域,或者说是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及以森林资源为主体的园区、景区等。为了给百姓营造更多的生态福利,扬州市委在六届四次全会工作报告中提出,从2013年起“每个县(市、区)至少要建1个面积在10 km2以上的生态中心”。随着江都撤市改区融入扬州城区后,在扬州市东区(江都城区)建设一个大规模的生态中心-江都仙城生态中心,形成“大扬州”发展框架的“绿心”和“城市之肺”,形成扬州未来的东花园和天然氧吧,是大势所趋。

三、规划内容

1、建设目标

以建设扬州世界名城为引领,结合扬州市生态建设规划及江都区农业和旅游十二五发展规划,围绕仙女镇城郊高效农业特色,以现代花木产业园区鲜花盆花、精品苗木、盆景观赏项目工程建设为契机,依托花木盆景资源及产业集群,大力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发展观光农业及生态休闲产

业,建设扬州市的东花园和江都城区的天然氧吧。通过规划及实施,把江都仙城生态中心打造成以生态为主题、花木为特色、地域文化为内涵的,集高效花木生产、生态科普教育、观光休闲农业、绿色人居乡村为一体的,具有高水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大型综合生态园区,并力争成为省内一流、华东知名和国内有影响的、以绿色生态文明为主脉的生态观光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2、功能定位

(1)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扬州

传统农业的发展使项目区正面临生态环境的破坏,江都仙城生态中心的建设旨在以创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目标,以“美丽乡村?幸福家园”为抓手,发展循环农业体系,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和改善力度,启动“绿色乡村”建设,保护原有自然生态资源,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增加绿地覆盖面积,修复湿地景观,涵养土地和水源,提升园区总体生态品质。同时,通过园区项目合理布局、产业结构的科学组配、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以及农村居民区的改造,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气爽、城美”的美丽新扬州。

(2)发展休闲产业,拓展农业功能

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城郊农业的现实选择,都市型现代农业主要特征是发挥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和服务”功能,利用城市资源和城市需求来发展休闲产业,将生活于城市“水泥森林”之中,渴望生态自然、乡村田园的市民吸引到农村,维系城乡间要素流动的动态平衡。依托项目区

特有的自然景观、城郊农业资源和产业特色,建设和完善一批上规模、高品质、景色美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农耕文化展示区,提供生态科普教育、农业科技观光、体验游赏、拓展训练、展示农耕文化等乡间特色服务,营造清新亮丽的农业休闲胜地,满足扬州市及周边地区城镇居民农业观光旅游的需求,并通过举办花卉节等特色农业节庆活动,达到促经济、促发展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农业附加值,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3)提升花木产业,培植花木市场

江都区是扬州的“东花园”,花木种植始于汉唐而盛于清,芍药、杜鹃、琼花、盆景的品种之多,形态之美,堪称“曹王三绝”,有“一入曹王寺里路,家家户户花木春”的美誉。先后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全国花卉示范基地”和“中国花木之乡”。江都花木产品以品种全、数量多、规格齐而享誉全国,花木业已经成为江都区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并且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重要作用。生态中心要根据市场的当前需求和未来走向,应用先进的农业科技,选择适销对路的花木优良品种,遵循科学的操作规程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采用企业化高效管理运营体系,加强品牌特色建设,提高花木产品的质量和知名度。以花木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花木企业为龙头,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不断壮大延伸产业链。要配置合理的花木产品交易市场,开拓产品销售和物流渠道,建立花木产品销售信息系统,使中心成为江都地产乃至周边地区花木产品的集散中心。

(4)传承盆景技艺,展示盆景文化

盆景素有“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有生命的艺雕”之称,扬派盆景为全

国盆景五大流派之一,江都是扬派盆景技艺传播与发展的主要区域之一,也是江苏省六大商品化盆景生产基地之一,“收天地之一盂,包四季于方寸”,尤其是曹王寺盆景有独特个性。盆景是“曹王三绝”之一,以制作树桩盆景见长。曹王寺的树桩盆景有两类:一是自幼苗开始精心剪扎;二是以深山老林、山崖隙地的枯木残干为材。漫步曹王寺,家家户户皆有盆景,其中百年以上的精品不在少数。曹王寺盆景大小皆有,小的可玩弄于掌心指上,大的需车拉人抬。多年来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和盆景生产者一直关心盆景艺术商品化问题,扬州雅典娜园艺、龙川盆景艺苑等企业传承扬派盆景的制作技巧,开发了大量的传统盆景和微型盆景,盆景产品及文化传播全国甚至是世界各地。以现有盆景基地为依托,建设独立收藏、展示、普及、研究等各项功能为一体,具文化内涵、商展氛围及多元化风格的盆景博物馆,展示中国盆景、扬州盆景和世界盆景的珍贵资料、图片和实物以及江都盆景的荣誉。

3、规划范围

扬州市江都仙城生态中心位于仙女镇境内,东与宜陵镇接壤,西至砖桥河,北至328国道,南至336省道附近,总规划面积为32910亩(21.94 km2)。

4、总体布局

根据江都仙城生态中心项目区的自然和农业资源条件,以及“绿色生活空间、生态休闲胜地”的形象定位,形成“一心两轴八园二十景”的结构(附图5)。

一心:旅游接待中心;

两轴:科技产业轴、文化产业轴;

八园:世界国花园、中国市花园、紫薇园、海棠园、玉兰园、桂花园、槭树园、樱花园;

二十景:花木世界(花木批发市场)、龙川山水(龙川山水园)、夕阳美景(仙女敬老院)、百鸟争鸣(超洋生态园)、寻花问果(香翎湖生态园)、儿童乐园(聚丰源生态园)、农夫果园(葡萄果园农庄)、世外桃源(志琴花木)、微缩四季(雅典娜微型盆景)、四季花海(雅典娜温室大棚)、盆景艺苑(龙川盆景艺苑)、绿色之源(融创苗圃场)、腊梅飘香(王氏金凤腊梅)、密林幽径(大森园艺)、科技之光(科技馆)、花木百科(广陵植物园)、异域风情(茗仁花木)、春江水暖(梦溪庄园)、农博奇葩(玛璜庄生态休闲园)、美丽乡村(横沟村、英雄村)。

5、功能分区

江都仙城生态中心总体划分为花木生产区、花木文化区、生态休闲区、科普教育区、商业服务区、生态农业展示区、扬派盆景展示区、生态居住区八个功能区(附图6)。

6、规划目标

(1)建设期限

近期:2013-2015年,为生态中心的初步建成期;

中期:2016-2018年,为生态中心的完善建成期;

远期:2019-2020年,为生态中心的稳定巩固期。

(2)绿化、湿地面积

园区现有花木面积15000亩,至2015年新增绿化面积3000亩,至2018

年再增加绿地面积3000亩,达到总绿化面积21000亩;园区现有湿地面积600亩,至2015年恢复湿地面积600亩,至2018年再恢复湿地面积400亩,达到总湿地面积1600亩;绿化、湿地总面积为22600亩,占规划总面积(32910亩)的68.67%。具体年增加绿地、湿地面积见表1。

表1 江都仙城生态中心建设绿地、湿地年度计划表(亩)

(3)其他

水环境保护: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生态中心域内跨界断面出境水质达到国家或省考核目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空气环境保护:全年优良天数占85%以上且主要污染物年日均值满足国家二级标准。

固体废弃物处理和处置: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工业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

7、工程概况

(1)已建项目

龙川盆景艺苑、雅典娜园艺、扬州山水园、仙女镇敬老院、国家级生态村—横沟村及康居乡村——英雄村环境改造等。

(2)在建(扩建)项目

阿波罗花木批发市场、超洋农业生态园、聚丰源农业生态园、葡萄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