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办公楼建筑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

办公楼建筑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

办公楼建筑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
办公楼建筑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

XX办公楼建筑智能化系统规划设计方案

1.总体设计思路

随着全球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信息化意识的不断加强,对信息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智能化大厦在世界各国家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人们对现代化建筑的需求不仅仅是占空间面积和豪华舒适,更要追求通信方便,以便容易获取信息和进行信息交流,因此,在建筑物内采用现代化计算机与通信技术,提供一套完善的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不仅可以在楼内传输话音、数据、图像,还可以与国内外互通信息,查阅资料,实现信息共享,以适应当今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竞争的需要。

XX办公楼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建设应体现出一个信息化、智能化、高效率的形象,我们按照国际国内现代智能大厦的概念和标准进行设计,设计中将采用最先进、成熟的技术,给在大楼办公的工作人员和客户提供安全、舒适、高效、节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我公司针对XX办公楼的设计遵循“安全、高效、舒适、节能”的设计原则,在满足大楼内部人员对大楼的需要的同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XX办公楼的智能化系统是以信息通信自动化、楼宇管理自动化、办公自动化为基本结构,将多种现代技术融入现代建筑之中。为此,弱电智能化系统应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及易维护性,并具有最优的性能价格比,提供安全、舒适、快速、便捷的办公环境,体现信息高科技带给工作人员的效率与舒适。

在总体设计中我们将着重考虑以下要素:

1)充分考虑业主目前的使用需要;

2)要有发展的、长远的规划设计意识;

3)采用先进、成熟、主流的技术与产品;

4)遵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原则;

5)节省投资,做到技术先进,投资合理;

参照二○○六年国家关于智能建筑设计发布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标准号为:GB/T 50314-2006),我们对XX办公楼的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提出如下总体设计思路:方案要具有先进性和适当的超前意识;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远期目标,留有发展的空间和技术的可能性;

就近期目标而言,将设计的重点放在必须与建筑同步建设的智能化系统上,如综合布线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智能一卡通系统、公共广播系统、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等。

2.设计目标

XX办公楼的智能化系统设计,要在能满足办公需求的基础上,为大楼内部人员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同时也应考虑投资规模和建设成本的合理与经济,遵循成熟、可靠、实用的原则。

设计方案要体现以下具体目标:

?体现用户的需求

方案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最终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提出的功能需求,并针对使用的特点,确保实用性。

?先进性和开放性

在总体设计XX办公楼的智能化系统时,应采用本领域的先进(主流)技术和产品,适当超前设计。同时要充分考虑信息发展规划,使其成为整个信息高速公路的一个结点,开放性的融入国内外信息网络。

?全面性和可扩展性

充分考虑XX办公楼整个智能化系统所涉及的各子系统信息共享的需要,保证整个智能化系统总体结构上的合理性,各个子系统分散控制、集中统一管理。总体结构具有可扩展性,使整个智能化系统可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

?标准化和结构化

方案要依照国家的有关标准进行设计,还要根据XX办公楼建筑智能化系统总体结构的要求,各子系统的标准化和结构化,应是当今最新技术的体现。

?安全性,可靠性和容错性

整个信息智能化系统,必须要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容错性。系统必须考虑24小时连续、稳定、可靠的运行,保障XX办公楼的人身、财产、重要资料、机要部门的安全。

?便利性和服务性

适应多功能、外向型的要求,提供便利和舒适,达到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及能

源的目的。对于来自XX办公楼区域内外的各种类型的信息予以收集、处理、存贮、传输、检索和提供决策的能力,为大楼的拥有者及其用户提供最有效的信息服务,并提供高效、舒适、便利和安全的工作环境。

?经济性

在实现先进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达到功能和经济的优化设计。

?兼容性

在方案设计中,要充分体现现代经过大量应用并成熟的先进产品,可以使用在XX 办公楼建筑智能化系统中,达到充分兼容。

3.设计依据

整个建筑的智能化系统按智能化建筑的设计标准建设,建成一个既符合办公管理、业务处理的需求,同时又将智能楼宇技术融为一体的现代化建筑。

完善的设计方案要有坚实的设计依据和基础,我们的设计人员严格遵循以下设计依据: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建设部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94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T50312-2007

●建筑电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5-94

●彩色电视图象传输标准 GB183-79

●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设计规范 GBJ79-85

●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 GB/T15408-94

●安全技术防范报警设备安全性要求和实验方法 GB16796-97

●公共场所监视电视系统设计规范 GBJ108~16-90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DY/T106-1999

●电视和声音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GB/T6510-96

●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 GY/T121-199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饰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9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2001修订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GB/T50371-200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GB 4959-95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 GB/T50371-2006

●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 GB/T 14476-93

●声系统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 GB/T 14197-93

●电子调光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及测量方法 GB/T15734-1995

●投光照明灯具光度测试 GB/T7002-86

●通风式灯具安全要求 GB7000.14-2000

●舞台灯光设计常用术语 WH/T31-2008

●DMX-512A灯光控制数据传输协议 WH/T32-2008

●其他的相关规范标准

4.设计方案

根据我们对大楼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理解,智能化系统包含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通信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防范系统、智能一卡通系统、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机房工程、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无线寻呼对讲系统、手机信号覆盖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及综合管路系统等16个子系统。

4.1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是对建筑物内各类机电设备的运行、安全状况、能源使用和管理等实行自动监测、控制与管理的自动化系统,简称BAS或BA系统。通过对各个子系统进行监视、控制、信息记录,实现分散节能控制和集中科学管理,为建筑物用户提供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工作环境,为建筑物的管理者提供方便的管理手段,从而减少建筑设备的能耗,延长设备寿命并降低管理成本。

系统架构采用集散式控制系统,由管理层、监控层、现场设备三层结构组成。系统提供完全开放的解决方案,并支持多种网络接口协议,管理层网络通过以太网完成对独立的第三方设备监控子系统进行集成。

整个系统由图形工作站、网络控制器、现场控制器、前端传感设备和执行机构等组成。

管理工作站设置在控制室,现场控制器根据现场情况设置在弱电竖井或设备机房等位置。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对各子系统的控制方式如下:

1、冷热源系统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大楼内的冷热源系统进行实时状态及故障监测,对设备的启停进行控制,并且通过安装的传感器检测系统运行的各个参数。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还编制相应的时间程序,假日时间程序及事故程序等来对冷热源系统进行自动控制。而且,用户可以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对这些程式中的参数及连锁点自行进行修改和设定。

具体监控内容如下:

?冷水机组手/自动状态、运行状态、故障报警、启停控制

?冷冻水泵手/自动状态、运行状态、故障报警、启停控制、变频控制

?冷却水泵手/自动状态、运行状态、故障报警、启停控制

?补水泵手/自动状态、运行状态、故障报警、启停控制、变频控制

?软水箱超高、高、低液位检测

?冷却塔风机手/自动状态、运行状态、故障报警、启停控制

?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压力

?冷却水供回水温度

?分集水器压差旁通阀开关状态、开闭控制

?换热器一次侧和二次侧供水温度、压力,一次侧回水调节阀控制

?热水循环泵手/自动状态、运行状态、故障报警、启停控制

?自选择启停

?领先/滞后的控制

?冷冻水再设定

?冷水机组台数控制

?冷却塔台数控制

?冷冻水旁通阀的控制

2、空调机组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大楼内现的空调机组进行实时的状态及故障监测,对空调机的启停进行控制,并且通过安装的传感器检测系统运行的各个参数。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还编制相应的时间程序,假日时间程序及事故程序等来对空调机组进行自动控制。而且,用户可以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对这些程式中的参数及连锁点自行进行修改和设定。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通过安装在空调机组旁的直接数字控制器来完成对空调机组的监控:

具体监控内容如下:

?实时监测空调机组的运行状态

?实时监测空调机组的故障状态

?监测空调机组的手动/自动状态

?监测空调机组回风防火阀的报警状态

?时实监测新风的温度和湿度

?时实监测回风的温度和湿度

?时实监测送风的温度和湿度

?时实监测送风的压力

?实时监测回风的二氧化碳值

?对各级过滤网进行监测,当滤网堵塞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清洗

?对空调机组的启停进行控制

?对空调机组的启停进行控制或连锁控制

?在风管上安装风压开关对送风进行监测

?根据回风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新风和回风的风门,以调节空气质量

?根据回风温度等参数来对冷水阀进行开度控制

?根据回风湿度等参数来对加湿阀进行开度控制

?根据风压来对风机进行变频调速控制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软件把各个空调机组的情况以图形方式显示在中央监控中心的

彩色监视器上,便于使用人员的操作:

?编制相应的时间程序、假日时间程序及事故程序等来对空调机组进行自动控制?累计各空调机组的运行时间

?可自主更改各控制参数,达到对环境控制以及节能的理想效果

?根据不同的时段或要求,对送回风的温度、湿度进行自动的控制

?自动控制冷水阀的开度,用以控制送回风的温度等

?自动控制加湿阀的开度,用以控制送回风的湿度等

?可在中央控制室手动控制各组合式空调机的启停

?纪录各报警点的历史纪录,可形成报告、并可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

?报警时蜂鸣器会发出警报声,直至管理人员进行确认

?可显示、存储各模拟量参数的动态趋势图,以便于分析及查阅

3、新风机组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大楼内的新风机组进行实时的状态及故障监测,对新风机组的启停进行控制,并且通过安装的传感器检测系统运行的各个参数。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还编制相应的时间程序,假日时间程序及事故程序等来对新风机组进行自动控制。而且,用户可以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对这些程式中的参数及连锁点自行进行修改和设定。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通过安装在新风机组旁的直接数字控制器来完成对新风机组的监控:

?实时监测新风机组的运行状态

?实时监测新风机组的故障状态

?监测新风机组的手动/自动状态

?监测新风机组回风防火阀的报警状态

?时实监测新风的温度和湿度

?时实监测送风的温度和湿度

?对各级过滤网进行监测,当滤网堵塞时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清洗

?对新风机组的启停进行控制

?根据回风温度等参数来对冷水阀进行开度控制

?根据回风湿度等参数来对加湿阀进行开度控制

?根据风压来对风机进行变频调速控制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软件把各个新风机组的情况以图形方式显示在中央监控中心的彩色监视器上,便于使用人员的操作:

?编制相应的时间程序、假日时间程序及事故程序等来对新风机组进行自动控制?累计各新风机组的运行时间

?可自主更改各控制参数,达到对环境控制以及节能的理想效果

?根据不同的时段或要求,对送回风的温度、湿度进行自动的控制

?自动控制冷水阀的开度,用以控制送风的温度等

?自动控制加湿阀的开度,用以控制送风的湿度等

?可在中央控制室手动控制各新风机组的启停

?纪录各报警点的历史纪录,可形成报告、并可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

?报警时蜂鸣器会发出警报声,直至管理人员进行确认

?可显示、存储各模拟量参数的动态趋势图,以便于分析及查阅

4、风机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大楼内的送排风机其进行实时的状态及故障监测,对风机的启停进行控制。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还编制相应的时间程序,假日时间程序及事故程序等来对风机进行自动控制。而且,用户可以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对这些程式中的参数及连锁点自行进行修改和设定。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通过安装在风机旁的直接数字控制器来完成对风机的监控: ?实时监测风机的运行状态

?实时监测风机的故障状态

?监测风机的手动/自动状态

?对风机的启停进行控制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软件把各个风机的情况以图形方式显示在中央监控中心的彩色监视器上,便于使用人员的操作:

?编制相应的时间程序、假日时间程序及事故程序等来对风机进行自动控制

?累计各风机的运行时间

?可在中央控制室手动控制各风机的启停

?纪录各报警点的历史纪录,可形成报告、并可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

?报警时蜂鸣器会发出警报声,直至管理人员进行确认

5、给排水系统

大楼内若有生活水箱、消防水池、污水池等,以及生活水泵、污水泵,消防泵等,筑设备监控系统对这些设备进行实时的状态及故障监测,对各个水泵的启停进行控制。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还编制相应的时间程序,假日时间程序及事故程序等来对各个水泵进行自动控制。而且,用户可以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对这些程式中的参数及连锁点自行进行修改和设定。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通过安装在设备附近的直接数字控制器来完成对各个设备的监控: ?实时监测各个水泵的运行状态

?实时监测各个水泵的故障状态

?监测各个水泵的手动/自动状态

?对各个水泵的启停进行控制

?监测各个水池、水箱的高低水位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统软件把各个设备的情况以图形方式显示在中央监控中心的彩色监视器上,便于使用人员的操作:

?编制相应的时间程序、假日时间程序及事故程序等来对各个水泵进行自动控制?累计各个水泵的运行时间

?根据不同的时段或要求,对各个水泵进行自动的控制

?可在中央控制室手动控制各个水泵的启停

?纪录各报警点的历史纪录,可形成报告、并可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

?报警时蜂鸣器会发出警报声,直至管理人员进行确认

6、变配电系统

大楼内的变配电系统若包括变压器、联络开关、低压供电回路、发电机组等,筑设备监控系统对其进行实时的状态及故障监测,并且通过安装的传感器检测系统运行的各个参数。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通过安装在高低压配电室内的直接数字控制器来完成对设备的监测:

?实时监测各回路的开关状态

?实时监测各变压器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功率因数

?实时监测各发电机组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功率因数?监测油箱的高低液位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软件把整个变配电系统的情况以图形方式显示在中央监控中心的彩色监视器上,便于使用人员的操作:

?纪录各报警点的历史纪录,可形成报告、并可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

?报警时蜂鸣器会发出警报声,直至管理人员进行确认

?可显示、存储各模拟量参数的动态趋势图,以便于分析及查阅

7、照明控制

办公楼的照明系统控制楼层内的公共走廊和公共办公区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其进行实时的状态及故障监测,对各回路的启停进行控制。并且时实监测消防报警信号,如遇火灾发生时可自动联动切断主电源。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还编制相应的时间程序,假日时间程序及事故程序等来对楼层配电进行自动控制。而且,用户可以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对这些程式中的参数及连锁点自行进行修改和设定。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通过安装在配电盘旁的直接数字控制器来完成对设备的监测: ?实时监测各回路的开关状态

?实时监测各回路的故障状态

?监测各回路的手动/自动状态

?对各回路的启停进行控制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软件把整个照明控制系统的情况以图形方式显示在中央监控中心的彩色监视器上,通过打印机打印记录,便于使用人员的操作。并可编制相应的时间程序、假日时间程序及事故程序等来对各个回路进行自动控制,也可在中央控制室手动控制各个回路的启停。

8、电梯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大楼内的电梯进行实时的状态及故障监测,并实时的监测电梯的上下行状态以及电梯时下所在的楼层。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通过安装在电梯机房内的直接数字控制器来完成对设备的监测: ?实时监测各电梯的运行状态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把整个电梯系统的情况以图形方式显示在中央监控中心的彩色监视器上,可以通过打印机打印记录,便于使用人员的操作。

4.2综合布线系统

办公楼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为六类系统。

总机房用光纤(数据主干)和大对数电缆(语音主干)连接至各分配线架,再由各分配线架通过水平电缆连接至每一信息点,以提供数据和语音服务。其中光纤和大对数电缆须考虑余量和备份。

所有数据和语音采用模块式配线架,语音主干采用110配线架,确保链路的性能、互换性和灵活性。

局域网络的拓扑结构一般分为总线型、环型、星型或以上几种形式的组合。我们采用星型布线方式作为系统布线的总体考虑模式。

主干规划:

数据部分采用室内多模光纤连接至各IDF,作为数据传输主干;采用三类大对数电缆,作为语音主干。

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可划分为6个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

?水平布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

?设备间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组成,它包括装配软线、适配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I/O之间搭桥。在进行终端设备和I/O连接时,可能需要某种传输电子装置,但这种装置并不是工作区子系统的一部分。

水平子系统

水平干线子系统由连接各工作区的信息插座至各层配线间之间的线缆构成。它们能支持大多数现代通讯设备。水平线缆长度不大于90米,水平部分采用六类非屏蔽四对

双绞线。在需要高带宽的场合,使用光纤到桌面的方式。

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由配线间的线缆、配线架及相关接插软线、跳线组成。我们只需在管理区调整交接方式,就可以管理整个应用系统的终端设备,从而体现了布线的灵活性、开放性和扩展性。

垂直干线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由连接主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架之间的线缆构成,其功能主要是把各分层配线间与主配线架相连。常用光缆或铜缆以提供楼层之间及与外界通讯的通道。使整个布线系统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要选择干线线缆最短、最安全、最经济的路由。

数据部分采用室内多模光纤连接至各IDF,语音部分采用3类大对数作为骨干。

设备间子系统

设备间是汇集每个配线间的主干电缆,并终接在总配线架上,通过跳线与网络设备或通信设备相连接的管理场所。包括主配线架、跳线及有源设备等。

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电缆延伸到建筑群的另外一些建筑物中的设备和装置上。

4.3通信网络系统

电话交换机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用户间信息中转。基本划分为两大部分:话路设备和控制设备。话路设备主要包括各种接口电路(如用户线接口和中继线接口电路等)和交换(或接续)网络;控制设备在纵横制交换机中主要包括标志器与记发器,而在程控交换机中,控制设备则为电子计算机,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

程控交换机实质上是采用计算机进行“存储程序控制”的交换机,它将各种控制功能,方法编成程序,存入存储器,利用对外部状态的扫描数据和存储程序来控制,管理整个交换系统的工作。

4.4计算机网络系统

为实现XX办公楼网络系统建设目标,使网络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灵活的接入能力,易于管理、维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整个网络系统具体需求如下:?局域网的组网设计采用有线网络为主无线网络为辅的方式。

?整个网络以千兆为骨干,百兆到桌面。

根据目前的网络发展状况及设计经验,结合客户对网络的实际需求及意愿和现有的弱电设计架构,系统采用星型网络结构,采用核心网络千兆骨干,百兆到桌面的设计思路。大楼网络系统采用二层结构,在机房配置高性能核心层交换机,相应位置设置接入交换机,核心交换机通过多模光纤与楼层接入交换机相连。在大楼内部合理地使无线信号覆盖大楼大部份公共位置,如大楼的会议室,大堂等公共区域,提升大楼的人性化。出口及安全设备配置高性能防火墙。系统配置网络管理平台,以满足对整个大楼网络系统的管理。

从网络安全性上考虑,可将局域网划分为多个VLAN,控制VLAN间的互相访问。从而缩小广播域、控制网络流量、提高网络效率、增强安全性。

网络建设项目要求实现畅通、高效、安全、可扩展的网络环境;网络系统运行必须稳定;各个信息节点实现连通,机房需分别架设各种服务器,并为服务器提供相应的接入。

4.5安全防范系统

综合安全防范系统将按以下几个子系统为主设计:

(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2)入侵报警系统;

(3)巡更管理系统;

4.5.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由前端视频图像采集部分和后端视频图像的处理部分以及信号传输部分组成,本方案将按照各部分详细设计。

监控系统采用矩阵控制+数字存储方式,便于监控图像的监视录播。

监控系统与报警系统联动,能够根据需要自动把现场图像切换到指定的监视器上显示,并自动录像和复核图像;结合入侵报警和周界报警系统防止在工作时间内、外有非法的事件发生,在第一时间内通过报警系统、紧急求助系统提醒有关人员核实重要区域内的活动,同时结合视频监控系统采用联动控制,对报警发生后的现场状况进行自动切换并监视与记录,作为后期处理的依据。

图像存贮系统采用嵌入式数字硬盘录像系统,选用图像压缩技术全实时硬盘监控录像。根据设计原则,录像系统完成对指定部位图像的记录,主要对主要出入口、门厅、重要通道、主要走廊、重要机房、电梯前室、电梯轿厢、停车场、周界及重要部位进行

长时间录像,记录保存时间可根据大楼的要求一般为15天。

4.5.2入侵报警系统

入侵报警系统主要由前端的双鉴探测器和紧急报警按钮等报警探测器、现场的报警信号接入模块、中心的控制主机键盘及多媒体工作站等设备构成。

本子系统主要用于防范办公楼的重要位置如财务科室的入侵报警,在上述重要位置安装双鉴报警探测器装置,通过入侵报警主机的集中管理和操作控制,如布、撤防等,构成立体的安全防护体系。当系统确认报警信号后,自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示相关管理人员及时处理报警信息,并通过与视频监控子系统的联动等功能的实现,达到很高的安防水平。

通过在重要的区域设置各类探测器,构成了一套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入侵报警系统。只要有人非法闯入,即会触发报警信息。一方面,系统会自动把报警信号传送至控制中心,值班人员可通过报警键盘和电子图像的显示确定报警定位;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声光报警的形式提醒值班人员的注意。

控制中心报警控制器,可通过键盘进行编程,可设置布、撤防密码,可显示报警方位,根据需要对不同的防区可以设置成群旁路、单旁路以及进入或退出延时等功能。

系统具有防破坏功能,在报警线路被切断、报警探头被破坏等情况下均能报警。

发生警情时,系统能自动启动现场摄像机,将报警地点图像显示在监视器上,并在多媒体管理计算机上自动弹出报警电子地图,同时启动硬盘录像主机进行记录。

本系统建立一套以有线报警为主,并结合多媒体控制技术、远程控制等多种技术,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入侵报警系统。

报警控制中心由报警控制主机及报警管理软件组成。发生异常情况时发出声光报警,同时联动视频监控系统及楼宇自动化系统,以实现现场的灯光控制及视频保存记录。

报警控制主机与报警管理软件之间主要是通过TCP/IP的通讯方式进行控制指令的下行与报警状态信息的上传。

4.5.3巡更管理系统

为了进一步规范XX办公楼智能化建设,智能化写字楼必须具有安全防范,信息管理,物业管理等系统。因此办公楼楼巡更系统已被纳为许多办公楼楼建设的必备项目中。

在本项目中选用离线接触式巡更系统。本系统主要在楼内的走廊、楼梯口处设巡更点,在大楼的周界的适当位置设置巡更点。巡更系统的管理主机设置在中央监控中心内。

4.6智能一卡通系统

系统采用客户端/服务器相结合的结构。管理中心的数据库服务器采用主、备用结构,统一的数据库采用双机热备份,确保数据可靠完整地保存。一卡通管理中心设置在大楼的弱电机房内,各楼内分控系统前端控制器通过TCP/IP通信方式与中心管理主机联接。

门禁管理系统:系统采用双层网路架构,以TCP/IP通信方式的门禁网络为主,接入就近的TCP/IP网络(网络控制器),下层同样以RS485方式连接读卡器,方便布线节约成本及一卡通设备的高性能集中管理。

考勤管理系统:采用TCP/IP通信方式,接入就近的TCP/IP网络(网络控制器)。为方便员工考勤,在大楼员工出入口设置考勤机,通过网络控制器与控制主机通讯。

消费管理系统:采用TCP/IP通信方式,接入就近的TCP/IP网络。此系统为大楼内部消费管理系统,在大楼员工餐厅等处设置。

停车场管理系统:主入口安装道闸、近距离读卡器等设备,对出入大楼地下、地上停车区的车辆进行管理。

4.7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

系统可实现分区/全区寻呼,分区/全区广播,分区寻呼时未寻呼区域仍正常播放背景音乐,之间互不干扰。能够对音源实现程序控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寻呼话筒实现对各楼层广播,同时其他区域仍正常播放背景音乐。系统能自动实现消防报警及临层报警,当有消防信号输入时能自动触发报警信号产生报警声音,并且会把报警声音通过放大后传输到各个区域。

分区是为了便于管理。凡是需要分别对待的部分,都应分割成不同的区。满足大楼日常广播的管理。分区灵活,扩展性好。

扬声器的点位设置主要根据大楼的建筑功能区的分布情况,同时满足背景音乐广播和火灾紧急广播的功能需求,并参考相关的消防设计规范要求,来确定扬声器的选型、数量及其安装方式。

走廊内每个扬声器的间隔需满足背景音乐及消防广播规范要求。根据安装场地不同,在厅堂、楼梯、走廊、办公区域、机房采用不同的扬声器,满足规范要求;在相应功能区设置带强切功能的音量调节器,满足消防广播规范要求。

4.8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

在大楼大堂设置大显示屏,采用同步控制方式。大屏幕的配电柜和控制主机放置在一层前台办公室处,便于管理和维护。建立公告显示系统,显示大楼各类公告信息,及时发布各种通告,使得来访人员及时了解信息。

在大楼大堂设置多媒体触摸屏查询系统,壁挂或落地支架安置,起到宣传大楼和方便来宾了解大楼信息的作用。触摸屏查询系统主要为了方便用户查询所需信息,更好的获取想要的资料,节约人力,时间,为用户提供方便。

另外,会议室,贵宾接待室主要入口、大楼客用电梯厅内壁装显示器;可作为电子标牌、电子引导指示及大楼宣传之用,所有的播放系统内容的编辑发布由中央控制系统控制。

4.9卫星接收及有线电视系统

主要考虑值班室、会议室、大厅、职工餐厅、娱乐室等处设置点位。

信号来源包括自办节目频道、当地有线电视频道及卫星电视频道。

自办节目频道包括音视频节目频道和纯音乐节目频道,把自办节目频道通过调制器后混合输入传输干线。

卫星电视节目频道根据实际情况选者卫星接收电视节目内容,通过调制、解调后混合输入传输干线。

当地有线电视频道节目可实际情况选者电视节目内容调制、解调后混合输入传输干线。

4.10机房工程系统

建筑智能化机房的建设根据大楼提供的建筑平面图纸,以及根据其他建筑智能化子系统的设计需求,需要对大楼的建筑智能化机房进行规划。

此工程系统包括:

专业机房装修、UPS电源、供配电系统、机房精密空调、机房内防雷接地系统、环境监控等几大部分。

4.11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根据大楼的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状况,确定采用总线结构,该系统是一个模块化分布式的控制系统,所有照明控制器模块、控制面板和设备可按建筑楼层不同结构形式实现分散安装,系统上每一个模块或设备的控制都是独立分散的。所有配置和预置信息存

贮在各个模块的存贮器中,不因断电丢失,系统中任一模块故障不会损害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

系统包括管理服务器工作站、线路耦合器、驱动器模块(包括开关模块、调光模块等,其中开关模块中可以带有电流检测功能)、就地智能控制面板(遥控开关、液晶显示器等)及各类传感器设备。

系统可根据季节和环境变化自动调整照明亮度,也可临时手动控制以便特殊情况使用。

4.12多媒体会议系统

多功能会议系统是在软、硬件的支持下,将各种系统及相关设备如:音频系统、视频系统、会议灯光系统、中控系统、远程会议系统等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完整的多媒体会议系统。该系统实现了自动化的集成控制功能,并可通过计算机网络调用数据库中的各类数据和音视频等信息,从而给与会者以声图并茂的视觉和听觉效果,有效的提高了会议效率和质量。

会议室的会议系统在音频系统、视频系统、会议灯光系统、中控系统、远程会议系统等组成,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联系,共同完成多媒体音视频信号的输入、输出、处理、切换、播放、记录等功能。

4.13无线寻呼对讲

无线对讲系统具有机动灵活,操作简便,语音传递快捷,使用经济之特点,是实现生产调度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手段。

建设楼宇内无线对讲系统对于安全保卫,设备维护,物业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将带来极大的便利。可实现高效、即时的处理各种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

无线对讲系统功能如下:

●系统场强要能够覆盖大厦建筑群的地下和地面各层以及周边区域,达到无盲区

通信。

●系统主要设备要求运行可靠,性能价格比高,经济实用。

●系统按一条话路即一个信道设置,对讲机编程相应的频道,达到一呼百应的效

果。

4.14手机信号覆盖系统

XX办公楼的室内覆盖系统,为了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同时具有较低的投入费用,设计采用基站与室内电缆分布系统结合使用的方式。中国移动及中国联通的移动信号接入均采用基站方式。室内分布系统由放大器、射频电缆、功分器、藕合器、天线等设备组成。

在设计安装覆盖系统之前,应首先对大楼各层各处的移动信号频点及场强进行测量,然后根据这些数据来决定设备及天线的设置部位。

4.15智能化集成系统

大楼是一座智能化的现代建筑,拥有一大批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机电设备和系统,对其进行监控和管理的功能和要求也各不相同。

本系统遵循"从上而下总体规划,从下往上分步实施的原则,系统集成应采用将各子系统作为平等子系统,通过网络集成到一个统一平台的集成方式。通过集成将各子系统的信息充分共享,更好实现弱电系统作为建筑物"神经中枢"所起的作用。

模块化设计,可以灵活定制,能确保系统扩充的方便性和经济性。采用跨平台技术,支持多种数据库,系统提供Internet访问和管理。

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对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一卡通系统、消防报警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信息引导及发布等子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信息共享和功能联动。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服务器设置在大楼的消防控制室内。

4.16综合管路系统

建筑智能化系统是现代建筑物内的综合系统工程。它与大楼内所有建筑物的机电设备如变配电、空调、照明等设施有密切关系。这些弱电系统有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防范系统、一卡通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信息发布查询系统、会议系统、UPS电源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等。大楼弱电系统对建筑物来说是一个整体,每个弱电系统都有电缆管线,整个大楼遍布着弱电系统的电缆。管路设计的目的是使这些电缆按一定的规律,合理有序地安置在大楼内的综合管路中。

内部管路设计

综合管路包括弱电桥架的设计安装,预埋管的设计敷设,管内穿线工程以及与弱电系统相关的预留孔洞、弱电竖井、管路及系统的电源供应、接地、避雷、屏蔽和机房等

的配合。综合管路的设计和施工还牵涉到其他管路如暖通、给排水和强电和建筑功能的综合配管桥架敷设预埋。

针对大楼各个弱电系统所走的管线,进行了综合规划包含如下主系统的线路:

1、综合布线系统的UTP 电缆,及光缆;

2、安全防范系统中视频监控系统的控制线和视频线、电源线以及入侵报警系统

的控制线、电源线。

3、智能卡系统的电源线、信号线、控制线

4、楼宇自控系统的电源线、信号线、控制线;

5、公共广播系统的音频信号线与消防强切线;

6、有线电视系统视频线;

7、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电源线、控制线;

8、智能会议系统各种电源线、音频线、视频线缆;

9、其他智能化系统的线缆;

整个弱电系统采用两类桥架:弱电桥架、UPS强电桥架(由强电系统考虑)。各类桥架的尺寸根据实际走线量计算确定,采用多种规格标准桥架,并应有一定余量。在弱电井道内,弱电系统应设与各个楼层相连的竖井桥架。

桥架区信息点敷设、预埋采用钢管,保证各网络信号的传输性能。

室外进线管路设计

大楼需预留桥架出口,在室外做弱电井,从弱电井到机房道之间敷设预留管道。

建筑设计总说明word版本

建筑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四层框架结构公寓楼,共有建筑面积2431.04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4.85米,层高均为3.60米,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冻土深度为0.82米,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室内环境污染控制类为一类。宿舍类别为三类。 二、工程设计依据的技术准则: 1.按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委托书及我方提供并经建设单位认可签定的各层功能平面配置图。 2.《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 7.《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9.《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10.《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 1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0) 12.《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 13.《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14.甘建设[2008]249号关于印发《关于加强5.12汶川地震后我省城乡规划编制及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抗震设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15.《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级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甘建设[2013]454号。 16.庆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西峰区董志镇陈户初级中学学生公寓楼》初步设计的批复。庆市政改[2013]936号 三、施工要求: 1.一层所有外窗几雨篷上方二层外窗均可做可开启式防盗栏,做法见甘02J03-70页-5. 2.本工程四周做1500款散水,做法见甘02J01-19页-散3(3:7灰土厚300),坡度为5%,散水四角双向,1500范围内加配双向单层φ6@200钢筋。 3.落水管、雨斗均为3.5后镀锌铁皮,落水管为φ100,做法见屋顶平面图。距地2.0米范围内为3厚钢管,与落水管采用承插式连接,详见甘02J02-14页-C,落水管距地1.5米范围内做钢筋防护罩,材料做法仿甘02J13-71页-1,与墙体采用φ8×80膨胀螺栓连接。 4.每个落水管底在散水上作混凝土水簸箕,见甘02J02-14页-3. 5.卫生间及盥洗间地坪做1%的坡度向地漏找坡,最高处比楼层低20mm,墙根部做200高C15混凝土条带。 6.所有预埋铁件均除锈后刷防锈漆两道、银粉漆两道。

办公室智能化解决方案

办公室智能化解决方案 智能化办公解决方案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并综合考虑施工、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留有扩充的余地。该智能化方案系统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与开放性。宽带网络系统、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楼宇对讲系统、电子巡更系统,通过采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系统集成技术,进行精密设计、优化集成、精心建设,提供更加舒适、智能的办公环境,可以有效防止外来人员侵入,全方位保证办公楼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可以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及工作效率,可以提高办公楼的高新技术含量和办公环境质量。 智能化办公解决方案设计依据 1.1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建筑智能系统设计技术规 范DBJ01-615-2003;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安 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 计规范GB50395-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6-2007;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人民

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2.2 智能化写字楼解决方案设计要点 1、宽带网络电话系统采用目前最先进的EPON/GPON技术,光纤直接到每户内弱电箱( FTTH光纤到户),通过ONU设备(俗称“光猫”)的网络接口和电话接口,引出超五类/六类线和电话线至末端网络、电话插座。 2、宽带数据和电话信号仅通过1芯光缆即可实现上下行传输,宽带网络上行速度最高可达1.25下行速度最高可到2.5Gbps,维护简单、容易扩展。 3、商铺和大开间办公室内各设置1个弱电箱,宽带网络、电话、电视系统布线至每户的弱电箱内,房间内的布线由业主装修时自行敷设。住宅部分每户另外设置1个网络、电话、电视插座。 4、摄像机全部采用540线以上,考虑到整个办公楼共有341台摄像机,采用模拟数字结合的网络监控模式。强大的网络监控管理系统运行平台可以实现集中管理、任意部署、随意监控、任意整合、随意扩容等强大的功能。 5、在监控中心的管理主机上制作一张整个办公楼摄像机分布的电子地图,可以在22‘’液晶显示器显示该电子地图,通过点击电子地图上的摄像机图标,可以在电视墙指定的监视器上同

建筑设计总说明

建筑设计总说明 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13年版 (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 50001-2010 (3)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GBJ 2-86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6)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 50033-2001 二、工程概况 本次毕业设计是武昌首义大学教学楼设计,本项目是6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占地面积约为976.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5860平方米。教学楼平面尺寸是19.2m×50m。每层楼的设计高度是3.8m,采用独立基础,室内地坪为±0.000m,室内外高差为0.45m.框架梁,柱,楼面,屋面板均为现浇。 三、设计标高 1、本工程设计标高±0.000相当绝对标高22.450m. 2、各层标注标高为建筑完成面标高,屋面标高为结构面标高。 3、本工程标高以米为单位,总平面尺寸以米为单位,其它尺寸以毫米为单位。 四、墙体工程 1外墙和内墙的墙皮距轴线距离见平面图; 2外墙是240mm厚灰沙砖,其他所有墙体都是240mm厚的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3门窗洞口或较大的预留洞口均设过梁,具体位置及构造做法见结施; 4墙体防潮层:在室外地坪下60处做20厚1:2水泥砂浆防潮层,如埋土侧为室外,应刷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或其他防潮材料); 5凡不同材料墙体连接处加钉200宽,0.8厚,孔眼宽9的钢板网以防抹灰开裂; 6卫生间等用水房间隔墙根浇筑150高C20素混凝土基座,宽度同墙厚。浇筑前楼板须清洗干净,使之与楼板严密。

讯飞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v2--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五月

目录 1.方案概述 (3) 2.需求分析 (4) 3.建设目标 (6) 4.总体设计要求 (7) 4.1设计理念 (7) 4.2建设原则 (7) 4.3总体架构 (8) 5.建设内容功能描述 (9) 5.1智慧门户 (9) 5.1.1 e学校云平台 (9) 5.1.2 工作台式用户界面 (10) 5.2智慧化教与学 (11) 5.2.1智慧课堂 (11) 5.2.2教师成长 (14) 5.2.3知识点测评与学习 (15) 5.2.4学生成长 (16) 5.3智慧化管理 (17) 5.3.1人员管理 (18) 5.3.2教务管理 (19) 5.3.3行政管理 (21) 5.3.4资产管理 (22) 5.3.5其他 (22) 5.4智慧化环境 (23) 5.4.1 一卡通系统 (23) 5.4.2校本资源库及管理系统 (24) 5.4.3大数据汇聚与分析系统 (25) 6.建设功能清单 (25) 7.方案特色 (27) 8.实施案例 (27)

1.方案概述 随着国家不断加快教育信息化在校园内应用的建设,以及新高考改革各项政策的出台,这一切都对学校教育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走班制”、“分层教学”等新的教学要求出现,不仅对校园教学方式产生变革,对校园全方面的管理、服务都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教学、教研、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融合,才能将繁杂多变的信息汇集起来统一决策,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大幅度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智慧校园的建设应用是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必然阶段,建设智慧校园,对于促进教师和学生尽快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促进学校教学改革,推行素质教育,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学校现代化管理水平,加强学校与外界交流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高质量完成智慧校园建设工作,推进我校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建设规划方案。本方案坚持“统一规划、软硬并重、突出应用、分步实施、以点带面”的建设原则,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和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智慧化应用服务系统为建设重点,不断提高智慧校园在环境建设、教学和管理领域的应用服务水平,有计划、分步骤逐步将我校建设成为本地区同类学校中领先的智慧学校。 方案重点建设内容包括:智慧门户平台,以及以下三个应用子系统:智慧化教与学、智慧化管理、智慧化环境。每个子系统与校园门户平台相结合,呈现各种丰富的资源、应用与信息发布,形成包括课堂教学、师生成长、知识点测评与学习、校园管理等多个应用,并可以根据学校应用需求,随时增加和完善相关应用系统。在此基础上,数字校园解决方案遵循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具备较强的开放性,能够较好兼容我校现有各应用系统,形成统一数据交换与单点登陆等

办公楼智能化设计方案

石嘴山科技园办公楼智能化系统 设计方案 宁夏鹏声科技有限公司编制

1、前言 智能化建筑是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依据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利用计算机及相关的最新技术,将自然生态环境、建筑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与信息处理技术等先进技术相结合的高度综合复杂系统,它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更加舒适、更加方便、更加快捷、更加开放的商务办公、娱乐休闲环境、实现建筑物基础物业管理、安全防范管理以及信息服务等方面的高度自动化,实现节约能源、降低运行成本、保护环境和提高服务质量等目标。 针对科技办公楼项目的具体情况,我们公司融汇多年来的智能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智慧,紧紧把握智能化的发展趋势,集成国内外先进的监测、控制和布线产品设备,融合多年来的工程建设经验,推出适合项目具体情况和特点的设计方案。 2、总体规划 2.1综合网络管理设备 2.2设计范围和内容 本次设计包括的建筑为:科技办公楼。 本次设计将提供以上范围的智能与信息设计,包括网络信息化,语音程控系列,综合布线、安全技术防范、等方面,为企业搭建通讯与信息传输平台、建立完善的视频监控系统管理系统。 3、综合布线系统 3.1系统概述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网络连接的物理基础和信息传输的通道。而楼层现状每户都是光纤入户后续无法进行综合管理,使用成本高。

3.2系统设计 此次设计采用主干分网,末端自由配置的原则,具体末端网络的分离在管理子系统(配线间)来实现。本次设计的综合布线系统铜缆采用非屏蔽超五类类布线方式。 3.3系统组成 4、视频监控系统 4.1系统概述 监控系统通过安装在主要通道等区域的前端摄像机,将图像传送到管理中心,进行严密的二十四小时电视监控,不仅能在第一时间对违法事件作出快速反应,还能提供事件发生前后一定时间内的查证资料。 本项目系统设计采用全数字方式,图像质量要求不低于四级。 4.2系统组成 系统由前端监控摄像机、网络平台、监视器、存储设备、及线缆组成,电梯专用摄像机采用模拟摄像机方式接入网络。 4.2.1监控点位分布 功能。

综合办公楼设计说明

●设计理念之源: 近年来人们不再拘泥于固定的办公时间、地点,办公方式有了革命性转变,人们的工作观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要求在随意休闲、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展工作。针对这一人性化需求,现代办公空间着重体现工作与生活的有机融合。另外,在企业整体形象上,其独特的个性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员工的行为举止,个性化办公空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展现企业形象,满足企业精神和发展理念。 基于此,在为贵公司办公大楼的室内装饰设计考虑方案时,本公司为迎合其现代的国际化办公氛围,特提炼出“灵透之材,大气之势”为主题。本案就其“钢之灵透”,用象征化的表现手法,多元化的设计元素,力求整体风格与整体协调、清新、大气的设计保持一致,企业气质内外浑然一体,展现出富有深刻内涵的视觉空间及该企业独特的精神与特点,将企业文化在复苏这一时代特性渗透于整个空间,既突显阳刚的精神特质,又蕴涵贵公司新兴而极具冲击力的蓬勃发展之势! 一.设计立意 完成规划预想的税务局构成形态,以现代建筑手法完成不同性质的空间塑造。从建筑的实用性、独特性、经济性和舒适性出发,充分考虑不同建筑的使用要求,合理设计建筑功能,精心塑造建筑内部空间和外形,以体现现代化庄重、沉稳的税务办公建筑。设计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一直贯穿始终,从人的良性行为习惯出发,充分体现

了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美感的满足。设计围绕“灵透之材,大气之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合理设计,力图为人们提供一种健康、和谐、的办公空间,通过高品质的设计,达到提升企业精神的最终目的。设计通过一条主线展开,而“线”便是我们所遵循的设计原则,即: 1、设计突出企业思想 2、设计体现以人为本 3、设计恪守装饰安全 4、设计注重文化内涵 5、设计体现风水理念 二.场地概述 本地块位于位于社区东北角,四周是军人家属小区,地块为不规则形状。 三.总平面布置 1.建筑形态: 通过对基地形态与周边环境的深入研究,以及大楼功能的分析,建筑呈L型沿街布置,转角处稍做退让。 2.交通与停车组织: 基地沿路一侧设置7米宽机动车双向主入口,路一侧设置3米宽人行入口。并设置一个出入口直接进入地下车库。项目整个规划从大局上把握,运用有机疏散的原理,合理安排各功能区,正确处理建筑

建筑设计总说明1

建筑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批复的建筑红线范围及相关的规划要求。 2.国家颁布的现行有关规范及地方有关规定。 3.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二、设计内容 1.本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 2.本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不包括特殊装修。 三、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海州邮电技术学院学生宿舍楼 2.建筑面积:4000~4500 m2 3.建筑层数:五层 4.建筑高度:21.3米。(女儿墙檐口高度) 5.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6.耐火等级:二级 7.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场地类别为Ⅲ类。 8.屋面防水等级:Ⅱ级。防水层耐用年限15年。 9.结构类型:多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0.结构设计年限:50年。 四、建筑定位与竖向设计标高 1.建筑单体及道路定位均详建筑总平面图,建筑定位座标采用城市座标体系。 2.室内地坪±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6.10米(黄海系统),室内外高差0.450米(小区道路绝对标高为 4.6)。 3.本工程室外场地标高,道路变坡点的设计标高在总平面图中表示,未尽处另详环境景观设计图。 五、尺寸标注 1.所有尺寸均以图纸标注为准,不应在图上度量。 2.总平面尺寸、标高以米为单位,其余均以毫米为单位。 3.除图中注明外,建筑的平、立、剖面所注标高为建筑完成面标高,屋面层为结构面标高。 4.门窗所注尺寸均为洞口尺寸。 5.轴线非特殊注明时,以墙中为准。 六、墙体 1.墙体材料一般详结施图。但采用轻质隔断时,材质详建施图,并限制轻质隔断材料自重≤1.1KN/m2。2.构造柱以结施图为准。 3.填充墙在不同材料连接处,均应按构造配制拉接钢筋,具体详结施图。 4.凡无地下室、地圈梁的建筑墙身均需在底层地面标高下60处做20厚1∶2水泥砂浆防潮层(内掺水泥重量5%的防水剂)。墙身两侧地面不同标高处,防潮层按低侧做,并沿高侧墙面做防潮粉刷至高侧地面。 5.凡砖砌设备管道井均用1∶3水泥砂浆砌筑,不能进入的竖向管井,内壁随砌随抹平。 七、楼地面 1.楼地面面层做法详室内装修表。 2.卫生间面层标高均应低于相邻楼面50,阳台面层标高低于相邻楼面50,且楼板沿墙迎水面(除门洞外)应做砼翻边,翻边高120,同墙厚。 3.设地漏的房间,楼地面坡向地漏,坡度为0.5%。 4.实心地面下凡有上下水管等设备管道直埋穿越时,管道基层按相关专业要求进行处理。 5.凡不同饰面的材料,均在门扇位置分界。 6.凡无特殊注明处,轴线居墙中。 八、屋面 1.屋面做法: ▲屋面(不上人屋面) 1.普通绿色地坪漆 2.40厚C20фb4@200双向钢筋网细石混凝土整浇层。留缝宽15mm分仓缝,分仓缝以轴线分割,不大于6×6米, 四周须留缝,PVC油膏嵌缝。表面刷绿色或深色油漆。 3.35厚挤塑保温板。 4.3mmAPP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脂胎)。 5.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 6. 1.5mm厚水泥基防水涂料。 7.结构层一次浇筑找坡,抹光压平。 2.平屋面排水坡度:除非特别注明,平屋面排水坡度均为3%,檐沟纵向找坡材料除注明外,均采用C20细石砼找坡,坡度0.5%。 3.屋面的细石砼或水泥砂浆保护层应设分格缝,分格缝纵横间距不大于6000,缝宽20,用防水油膏嵌密实。 4.防水屋面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界处,所有阴、阳角均应按施工规范要求做圆角。 5.屋面檐沟:要求防水卷材跟通。 6.屋面水落管规格详水施,水落管与墙面的距离须与外墙的装饰要求相配合。 7.管道出屋面详[99J201(一)/44]。 九、粉刷 1.内墙面、天棚面层装修详室内装修表,外墙面装修详立面图和外部装修表。 2.砼墙体表面抹灰前,应将基层凿毛或洒1∶0.5水泥砂浆(内掺粘结剂)。 3.砼顶棚抹灰前,应将基层清理干净,上刷界面剂。 4.室内墙面、门洞、柱子等阳角处均做宽60,高大于2000的1∶2水泥砂浆隐性护角。 5.凡不做窗台板的内窗台,均做20厚1∶2水泥砂浆粉刷,并突出内墙粉刷面5,高30。 6.所有檐口、女儿墙压顶、雨蓬、挑板、阳台,无遮阳板的外窗洞上口及外墙装饰线脚端部均应做滴水线(可选用成品滴水线)。 7.女儿墙、挑檐翻口、雨蓬翻口、外廊栏板等顶面粉刷均应向内侧做≥1%的排水坡度。 8.在外填充墙与钢筋砼梁、柱交接处,钉0.8厚,宽度≥200的钢板网。 9.凡做高级涂料刷面的外墙粉刷,找平层应满铺钉钢丝网防裂缝。 十、门窗/栏杆 1.门窗立樘位置,除图中注明外,金属门窗、塑钢窗、弹簧门、推拉门窗均居墙中。 2.门垛宽度除图中注明外,凡垛宽120及在墙面上居中开门、窗洞时,在平面中不再注定位尺寸。 3.外墙窗洞均应做C20细石砼窗台,尺寸详剖面图。宽度同洞口。 4.铝合金门窗采用断热铝合金 5.凡窗台高度<900处,均在900处加做防护栏杆。 十一、油漆、防腐 1.露明铁件除锈后刷一度防锈漆,二度面漆,颜色另定。不露明铁件除锈后刷二度防锈漆。 十二、防火 1.各类防火门、防火器材必须是经消防部门认可的产品。 十三、室外工程 1.散水 建筑物四周做600宽卵石散水80厚,散水与墙面交界处及沿散水长度方向每隔6米做20宽温度 伸缩缝,1∶2沥青砂浆嵌缝。散水与地面交接详见环艺设计。 2.其他室外工程做法详景观设计。 十四、未尽事宜,均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执行。 建筑装修做法表 一、外墙 ▲外墙:涂料墙面 1、外墙涂料(品种、颜色做样板确定); 2、8厚1:2.5水泥砂浆; 3、12厚1:3水泥砂浆; 4、砌块表面专用界面剂,砼表面刷SN-2型砼界面剂; 5、轻质砂加气砌块墙体,砼梁柱面等结构面。(梁柱等冷桥外表面采用30厚保温砂浆做保温处理) 二、楼地面 ▲楼面(1):室内楼面 1、30厚C20细石混凝土整浇层,随捣随抹; 2、结构层。 ▲楼面(2):卫生间楼面 1、1.5mm厚水泥基防水涂料,四周沿边上翻2000高; 2、结构层。 ▲楼面(3):阳台楼面 1、30厚C20细石砼找平找坡随捣随抹; 2、1.5厚聚氨酯防水层(两道); 3、结构层。 三、内墙 ▲内墙(1):住宅内墙 页岩砖: 1、8厚1:1:4混合砂浆罩面,海绵拉毛,宽度200; 2、12厚1:1:4混合砂浆; 3、玻纤网格布满铺(铺设搭接10CM); 4、结构层。 ▲内墙(2):卫生间内墙 1、1.5mm厚水泥基防水涂料,四周沿边上翻2000高; 2、8厚1:2.5水泥砂浆打底拉毛; 3、12厚1:3水泥砂浆打底; 4、满铺玻纤网格布(铺设搭接10CM); 5、专用界面剂(页岩砖墙体无); 6、结构层。 五、顶棚 ▲顶(1):顶棚 1、防霉耐擦洗涂料两道; 2、防霉涂料专用腻子刮平; 3、结构层。 六、踢脚 ▲踢(1):水泥踢脚80高 1.6厚1∶2水泥砂浆罩面,压实赶光。 2.12厚1∶3水泥砂浆打底扫毛。 3.砖墙(混凝土墙)。 注: 1、详图中已注明装修做法的请按详图要求施工。 2、本表未注明的其它部位的装修做法现场定。 3、节能设计详见《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4、所有栏杆定制时需复核高度要求,除楼梯梯段栏杆高900mm外,其余距地均需》1050mm。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

中等专业学校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2015—2020) 一、?建设意义与可行性分析 (一)建设意义 智慧校园建设,是当今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趋势,是提高教育现代 技术水平、规模培养信息技术技术技能人才的紧迫任务,将极大地推动 学校信息化建设,对学校各项工作、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学习产生重要 的影响,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显着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1.有利于实现数据共享,避免信息孤岛 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学校各项业务的信息化管理, 搭建各部门间信息共享的桥梁,保证学校各项数据的权威和质量,为学 校领导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化应用水平 构建智慧校园应用系统,将有利于突破传统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 效率,实现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的数据、资料、文件等的共享,也提高 了教职工自身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3.有利于推进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智慧校园的建设,将推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变革, 普及多媒体教学、网络远程教学,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学质量的 提高。

4.有利于提升学校形象,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智慧校园建设是学校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是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 (二)校园网现状 泰安市文化产业中等专业学校校园网始建于2012年8月,目前已建成覆盖学校教学区的高速、稳定、安全的校园网。校园网基于三层网络结构,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作为主干技术,呈星型网络拓扑结构,通过电信100M光纤接入Internet和泰安教育城域网。目前我校拥有各类服务器3台,各类核心、汇聚和接入交换机10台,接入信息点50多个。 为了实现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学校还逐步建设了校园门户网站(),提供了WEB、FTP、OA办公等应用服务,在学校教学和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在学生实习实训上,将计划建成多个电脑仿真实训室,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技术实施教学,实训课根据教学需要按照先计算机仿真模拟,再实际操作的程序进行。 (三)可行性分析 从整体上看,学校校园网硬件设施较为完善,网络应用有一定的发展,学校及各处室、各专业部能通过学校或部门网站开展工作,拓宽了信息交流的渠道。但是我校信息化应用还有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写字楼智能化系统

1 一、方案总体规划 宽带网络系统、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楼宇对讲系统、电子巡更系统,通过采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系统集成技术,进行精密设计、优化集成、精心建设,提供更加舒适、智能的办公环境,可以有效防止外来人员侵入,全方位保证办公楼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可以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及工作效率,可以提高办公楼的高新技术含量和办公环境质量。 二、方案设计目标与设计依据 一、设计目标 本项目方案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并综合考虑施工、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留有扩充的余地。系统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与开放性。 二、设计依据: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建筑智能系统设计技术规范DBJ01-615-2003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三、方案设计要点 1、宽带网络电话系统采用目前最先进的EPON/GPON技术,光纤直接到每户内弱电箱(FTTH光纤到户),通过ONU设备(俗称“光猫”)的网络接口和电话接口,引出超五类/六类线和电话线至末端网络、电话插座。 2、宽带数据和电话信号仅通过1芯光缆即可实现上下行传输,宽带网络上行速度最高可达1.25下行速度最高可到2.5Gbps,维护简单、容易扩展。 3、商铺和大开间办公室内各设置1个弱电箱,宽带网络、电话、电视系统布线至每户的弱电箱内,房间内的布线由业主装修时自行敷设。住宅部分每户另外设置1个网络、电话、电视插座。 4、摄像机全部采用540线以上,考虑到整个办公楼共有341台摄像机,采用模拟数字结合的网络监控模式。强大的网络监控管理系统运行平台可以实现集中管理、任意部署、随意监控、任意整合、随意扩容等强大的功能。 5、在监控中心的管理主机上制作一张整个办公楼摄像机分布的电子地图,可以在22‘’液晶显示器显示该电子地图,通过点击电子地图上的摄像机图标,可以在电视墙指定的监视器上同步显示该摄像机的实时画面。 6、监控中心铺设防静电地板、设置UPS不间断电源、做好防雷接地保护,保证智能化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 7、地下停车场管理系统1套,从一个入口进,另一个出口出,采用ID卡中远距离刷卡通行,具备语音提示、中文显示、图像对比功能,可以实现统一收费。 8、在三至五层住宅部分每户内设置1台7”彩色可视对讲分机,一层出入口设置对讲主机。 9、对讲系统和出入口车辆管理系统采用ID卡,两个系统实现一卡通。 10、办公楼规模大,所以线路敷设较长,施工中要注意线路的保护,接头要处理好,防止进水、短路。 11、做好防鼠工作:在桥架铺设线路结束后,注意桥架的封堵;注意上下楼管路的封堵;注意裸导线的保护。机房门口安装防鼠板,彻底杜绝老鼠进入机房内咬断线路。

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建筑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方已审核通过的建筑设计方案。 2、甲方来往的书信,传真等文件。 3、国家现行建筑设计的有关规范、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 版) 《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 )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67-97.2003 年版)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98 )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等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 )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丽园公司4 号楼6、抗震设防烈度:七级 2、建设地点:长葛市创业园死号地7 、建筑耐久年限:一级五十年 3、建设单位:长葛市电力公司8、主要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 4、使用功能:办公、会议

5、建筑类别及耐火等级: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三、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四、总平面

1、本工程设计标高士0.000相当于黄河高程标高83.7M,室内外高 差0.900M。 2、建筑定位放线,土方工程、管道布置、道路、广场、绿化等均按总平面图施工。注意各工种之间的配合,注意现有城市及小区的各种管线的走向与位置,避免现有管道造成损坏。 五、建筑注意构造做法要求 (一)防水 所以防水工程均应按《中南地区通用建筑标准设计—建筑配件图集》设防施工。凡防水材料均应采用非焦油型,凡卷材不宜采用热熔法施工,而宜采用冷粘贴工艺施工。所以上下水管、电缆等穿越地下室外墙时应埋设防水钢套管(相见大样图)施工时应与各设备专业工程图纸紧密结合。 凡图注明使用防水砂浆者,均为1:2水泥砂浆内掺水泥重量的5%无机铝盐防水剂(BS1). 各防水材料、隔热材料要求采用优质产品,施工时应严格遵守有关生产厂家规定的施工技术要求。 对后浇带、施工缝、穿墙管道、预埋件、预留连接口等薄弱环节、易漏部位,应精心施工、确保整体防水层的连续性,卷材防水层应全面封闭,并高出室内地面标高150mm。 必须有专业公司对特殊部位防水构造作深化设计,经设计院认可后, 由专业施工队施工,并负责保证质量。 1、屋面防水 屋面防水等级H级;做法详见“建施-2 ”、“建筑构造统一做法表”。防水层次:

智慧校园项目总体规划

智慧校园项目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3) 1.1.项目背景 (3) 1.2.建设目标 (3) 第二章、总体规划 (4) 2.1.建设原则 (4) 2.2.总体架构 (5) 2.3.分阶段实施规划 (6)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经过多年发展,我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校园网络基本普及,信息化应用已逐步深入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日益成为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促进思想文化交流、丰富师生精神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智慧校园改造的信息化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 ?信息化基础设施尚不完备,信息化教学探索不足; ?适切性信息资源缺乏,资源共享机制并未建立; ?校园信息需要统一整合分析,促成智能化校园管理。 1.2.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智慧校园平台提高学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并探索如何促进基于大数据模式下的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实现形式,逐步解决校园教学的全向交互、校园环境的全面感知、校园管理的高效协同、校园生活的个性便捷,最终实现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智慧校园。具体目标就是实现“五个智慧化”和“一站式服务”: 智慧教学 构建先进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整合、丰富智慧教学资源,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智慧学习环境,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智慧管理 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智慧教务 构建综合教学管理的智慧环境,科学统一的配置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与质

高层办公楼设计设计总说明

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依据 依据现行国家规定、规范及标准: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 50001—2010) 二、工程概况 本设计为在广东汕头的某高层办公楼,包括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该建筑为地下1层,地上20层,其建筑用途为商场与办公楼,地下一层为停车库,地上二层为大型商场,上面十八层为办公楼。建筑主屋面高度为81米。用地面积为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9210、84平方米,容积率为5、18;建筑占地面积为2621、34平方米,建筑密度为37、71%;绿化面积为2130、11平方米,绿化率为30、43%;地上有20个停车位,地下车库有54个停车位。另外,该地区的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 (0、2g),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与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均为一级。 三、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就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综合选型、施工、材料、建筑设备、建筑艺术及经济等因素,建筑体型设计成就矩形,不但满足建筑面积与采光要求的需要,而且外形朴素大方。在正南方设置商场主入口,在正西方向设置次入口。办公楼与商场入口分开设计,保证人群分流,避免造成交通拥挤与混乱。在交通联系方面,办公主楼设有6部2、4mX2、4m的电梯,其中2部位消防电梯,并设有2部消防楼梯。商用裙房部分设有四部消防楼梯,并设有1部自动扶梯。 1、墙体做法 1、1裙房、办公楼内墙面(200mm厚): 做法:1)、加气混凝土砌块 2).水泥粉刷墙面2度 1、2外墙面(200mm厚):

建筑设计总说明结构设计总说明

结构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西安长丰园5#商住楼设计 2、建筑功能:商场、住宅 3、使用年限:50年 4、结构体系:塔楼部分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裙房部分为框架结构 5、抗震设防类别:标准设防分类(丙类) 二、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1-2010)中国计划出版社 7、《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中国计划出版社 8、《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中国计划出版社 三、设计资料 1、基本风压为:0.35kN/m2 2、基本雪压为:0.25kN/m2 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40 kPa 四、抗震设计参数

1、抗震设防烈度:8度 2、设计分组:一组 3、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g 4、设计特征周期:0.35s 5、场地类别:II类 6、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框架结构中的框架为二级; 框架-剪力墙中的框架为二级,剪力墙为一级 五、基础类型 1、塔楼部分采用筏板基础 2、裙房部分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七、材料 1、混凝土 基础垫层采用C10混凝土,其它混凝土构件一律采用C30混凝土2、钢筋 HRB400级钢筋:f y=f y′=360N/mm2 HPB300级钢筋:f y=f y′=270N/mm2 3、墙体材料 地下室外墙和女儿墙采用钢筋混凝土墙,其它墙一律采用空心混凝土砌块填充墙 4、环境类别:一类 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墙、柱、梁的保护层厚度为20mm,板的保护层厚度为15mm,基础

办公楼弱电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办公楼弱电智能化系统 设 计 方 案 2016年8月30 日

1.项目概况 2.设计原则 4.1. 综合布线系统...... 4.1.1. 系统概述...... 4.1.2. 系统设计要求 4.2. 广播系统 ....... 系统概述...... 系统设计要求 主要设备介绍 4.2.1. 4.2.2. 4.2.3. 4.3. 4.3.1. 4.3.2. 4.3.3. 4.4. 计算机网络系统.. 系统概述...... 系统设计要求 主要设备介绍 综合安防系统...... 4.4.1. 系统概述...... 4.4.2. 系统设计要求 4.5. 门禁管理系统...... 系统概述...... 系统设计要求 主要设备介绍 4.5.1. 4.5.2. 4.5.3. 4.6. 机房建设 ........ 4.6.1. 系统设计要求 目 录 5- 7- 11 - -11 - -12 - -13 - 17- -17 - -18 - 24- -24 - -24 - -25 - 26- -26 -

1. 项目概况 2. 设计原则 A 系统的成熟性:本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将充分考虑采用技术的成熟性, 对不够成熟的产品和技术将不予采用,这对于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意 义。即采用的 技术和产品是经过多次实际考核的,采用后,安装调试完毕后,即 能正常运行。 B 、系统的经济性:有效地控制系统集成的成本是本方案设计考虑地一个重 要因素。不仅要达到系统设计的技术要求,同时也要在合理地范围内控制系统成 本,即追求最高地性能价格比,达到功能而其价格是能承受的, 或者说同类产品 中,价格是最优惠的。 C 系统的开放性:本方案采用和遵循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工业标准,使集成 后的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该系统不仅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和灵活性,而且具 有很强的兼容性和可移植性。使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便于维护,具有很长的生命周 期。 D 系统的可管理性:本系统建成后,应具有良好的可管理性。在机电设备 的管理相对简单的情况下,计算机网络的管理变得相对复杂起来。网络是本系统 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来保证系统高效、可靠、 安全地运行。 E 系统的可靠性:设计过程中将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包 括提高系统的冗余能力,增加关键设备的容错性等。即出故障的概率很小,万一 出故障后,停车维修的时间很短。 F 、系统的先进性:在设计的当时是先进的,以保证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系 统不致被淘汰。在保证成熟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先进。 G 系统的高效率性:系统性能是系统集成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系统现代化 程度的标志。系统性能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系统的实时响应和控制能力;网络 服务器在线事务处理的能力;网络的吞吐能力;通信的传输速率和带宽。 高新达梵办公楼,位于 内,总用地规模约 平方米。 规划办公楼一幢,总建筑面积 一层建筑面积 平方米;二层建筑面积 平方米,其中:办公楼设计为两层, _______ 方米。

办公楼方案设计说明

柳州箭盘路东一巷公寓式办公楼方案设计说明 第一篇建筑篇 一、建筑设计依据 1、柳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其资料。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4、《民用建筑设计通规》(GB850352-2005) 5、《民用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 6、《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7、国家、广西省及柳州市相关规范规定 8、柳州市城市规划局文件,柳铁建字[(2003)]135号 二工程概况 1.建设单位:柳州长城房地产有限公司 2工程名称:箭盘路公寓式办公楼 3.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箭盘路东一巷西侧,炮团路的北侧,该建筑 的西侧是住宅建筑和东化小学。 4.工程性质:该建筑一,二层为商业用房,三到九层为办公用房。》 三、设计指导思想 1、箭盘路公寓式办公楼是柳州近郊的一座建筑,建筑的主要功能是下面是商业,上部为公寓式办公空间,且该项目的设计应环境特征,与周围的环境相协商。 2、该建筑体现时代感,反映建筑个性,并与周围的建筑风格相呼应。 四、设计构思 (一) 总平面布局 该建筑的设计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文主义为基本出发点,根据该建筑用地的地貌南高北低状态,同时为了把商业部分尽可能沿街布置,把建筑的南面设计为商业主入口,同时也为人提供了一个短时间停留集聚的场所,为商业带来了繁荣。建筑的北面设为办公室空间的主入口,直接进入负一层通过楼梯或电梯进入上部的办公空间。车流可以停靠在建筑的北面或通过北面坡道进入地下停车场。 (二) 平面布局 负一层设计为车库和设备用房,一二层为商场,三至九层标准办公式公寓。建筑采用比较规整的柱网设计,为商场和办公空间的灵活组合划分提供条件,亦对地下车库停车提供了较为经济的尺寸。 ? (三) 造型设计 在本项目的立面造型设计中,经过收集大量的资料和对柳州建筑的现状的考察、研究,结合柳州当地的地方文脉,采用从周围建筑借建筑元素符号的方法来完成本设计的立面造型,使整栋建筑形成一种良性的协商关系,使之成为城市新规划中的一个亮点。 由于建筑的控层,而整栋建筑的长宽相差不多,为了不使此建筑显得

建筑设计总说明模版

设计说明 一、规划设计说明 (2) 1.概况 (2) 2.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2) 3.规划设计目标 (2) 4.规划设计思想 (2) 5.地块总指标 (3) 二、建筑设计说明 (4) 1.设计依据 (4) 2.建筑标准 (4) 3.总平面设计 (4) 4.建筑单体设计 (6) 三、结构设计说明 (7) 1.设计依据 (7) 2.结构设计说明 (8) 四、给排水设计 (9) 1.给排水设计说明 (9) 2.消防设计说明 (10) 3.节能 (10) 4.环保设计 (10) 五、电气设计说明 (11) 1.设计依据 (11) 2.设计范围 (11) 3.供配电系统 (11) 4.变配电所 (12) 5.低压配电系统 (12) 6.照明 (12) 7.防雷接地系统 (12) 8.弱电 (12) 9.消防电气 (13) 10.电气节能 (14) 六、节能、节材、环保设计 (14) 1.建筑节能措施 (14) 2.节材措施 (15) 3.电气节能 (15) 4.环保设计 (15)

一、规划设计说明 1.概况 ①.工程简况 工程名称:XX市XX区XXX小区 建设单位:XX市XX区城市建设投资开发公司 设计单位:XX国际设计有限公司 用地面积:57232平方米适建用地面积:53704平方米 建筑层数:多层住宅为6层,联排为2-3层 ②.场地简况 本地块位于XX市XX区,东面,南面,西面均为规划道路,北面为田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规划建设村民安置房。 建设用地为较为规则的方形地块,中间有一条河流通过,将小区分成两个区域。场地东西向面宽约为450米,南北面宽约180米,地块现状为空地,地势平坦,环境较好,交通便捷。 2.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 业主提供的建设地块规划设计条件及设计要求 2. 《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 3. 《XX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4. 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规定和标准 3.规划设计目标 1.协调好本地块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使本安置小区成为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 2.充分利用地块及周围环境特点创造优美宜人的高品味人居环境; 3.功能分区合理,道路交通便捷,设施配套齐全; 4.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建筑造型,丰富城市形象; 5.根据村民安置房的特点,注重地块开发的经济性。 4.规划设计思想 ①.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最新办公楼建筑设计说明书.doc

【个人简历范文】 中石油驻乌市办公楼建筑设计说明书 一、建筑概况 中石油驻乌鲁木齐企业联合生产指挥中心基地生产区办公主楼位于乌鲁木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该市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差大,曾发生过大于5级的地震,该楼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0g),第二组。该楼主楼地下2层,地上36层,地上部分的建筑面积约为70116m2,地下部分的建筑面积为3780m2。柱网尺寸为柱距7m,跨度7+4+7,结构首层高6m,2层高1m,3层及以上为层高为4m。该办公楼地上为36层钢框架钢支撑结构体系,一二两层作为超市,3—18层作为办公层,19—27层为员工单人宿舍,28层为用餐层,29—35层为酒店,36层为机房层。 建筑等级:耐火等级为Ⅰ级,抗震等级为一级。 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二、采光、通风、防火设计 采光、通风设计 在设计中选择合适的门窗位置以及尺寸,取得良好的效果以便于通风。 防火设计 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的内部装修、陈设均应做到难燃化,以减少火灾的发生及降低蔓延速度,公共安全楼梯设有两个,可以方便人员疏散。在疏散门处应设有明显的标志。各层均应设有手动、自动报警器及高压灭火水枪。 三、建筑细部设计 1、建筑热工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 2、建筑体型设计应有利于减少空调与采暖的冷热负荷,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以 利节能。 3、采暖地区的保温隔热标准应符合现行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4、室内应尽量利用天然采光。

5、为满足防火和安全疏散要求,设有两部楼梯,四部电梯;电梯分别通向不同 楼层,西侧电梯通向3—19层,东侧电梯通向19—35层。 6、办公楼内的布置与装修以清新自然为主,卫生间的地面铺有防滑地板砖,墙面贴瓷砖。 四、方案构思 设计采用钢框架钢支撑结构体系。本设计充分考虑到总体规划提出的要求、建筑高度、抗震设防烈度和周围环境的关系,确定本结构的建筑平面布置简单、规则、对称、长宽比不大,对抗震有利,结构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同时考虑到各层不同使用功能的需求,建筑平面布置较为灵活,如办公层均采用大办公室内分隔或不分割的形式,据办公需要而定;立面注意对比与呼应、节奏与韵律,体现建筑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双重特性。 五、设计过程 建筑设计根据建筑用地条件和建筑使用功能、周边城市环境特点,首先设计建筑平面,包括建筑平面选择、平面柱网布置、平面交通组织及平面功能设计;其次进行立面造型、剖面设计;最后设计楼梯和卫生间。本设计满足建筑单位的使用要求,技术措施合理,同时,通风、采光、消防等技术指标均满足相应的规范和规定。 六、洞口,楼梯及卫生间尺寸确定 1、根据GB/T 5824《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的相关规定,该设计中门窗尺寸选定如下 (1)门洞尺寸一层商铺钢化玻璃双开门M15m×4m;一层超市钢化玻璃四开门M26m×4m;办公室木门双开门M3:5m×2m;电梯门为双扇推拉门M40.9m×1m;入室单开门及公共卫生间木门M50m×2m;卧室单开木门等M60.9m×2m;室内卫生间及阳台铝合金门M70.7m×1m;厨房铝合金门M80.8m×1m。 (2)窗的尺寸一层商铺落地窗C10m×4m;铝合金外窗C2 4m×4m;楼梯间铝合金外窗C32m×0.9m ; 铝合金内窗 C4:0.7m ×8m;铝合金外窗C50m×8m;铝合金外窗 C6:1m×4m;铝合金内窗 C7:1m×1m;铝合金内窗 C8:6m×1m;铝合金内窗C9 2m×8m;落地外窗C10:6m×2m。考虑到乌市的气候条件,外窗应有较强隔热防水能力,故采用双层玻璃窗,中充惰性气体。室内窗采用普通单层窗。 外窗采用双层普通玻璃铝合金窗,(落地窗采用双层钢化玻璃铝合金窗),内窗采用单层普通玻璃铝合金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