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民营经济发展

浙江民营经济发展

浙江民营经济发展
浙江民营经济发展

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持续高速增长,民营经济已成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引擎。“十五”期间,全省非公经济生产总值、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长45%以上。今年以来,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平均每天增长235家和10 64户,持续保持高位增长的良好态势。目前,全省有个体工商户1 76.9万户,私营企业38.6万家,个私企业注册资本金达6728.7亿元,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8.9%、108.4%和324%。去年,全省非公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6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00亿元,其中民间投资占50%以上;外贸出口765亿美元中个私经济约占36%。个私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口创汇额等四项最能反映民营经济综合实力的指标已经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

二、规模化经营趋势明显,民营经济市场竞争能力大幅提高。目前,全省个体工商户户均资金为3.28万元,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达159.4万元,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79.3%和121.5%。全省注册资本金超过百万元的私营企业达9.2万家,总资产亿元以上的私营企业1111家,同比分别增长2.7倍和15.6倍;私营企业集团9 28家,同比增长3.5倍。去年,年产值或销售总额超亿元的私营企

业有1320家,同比增长7.2倍。在最新公布的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我省有188家企业入围,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的全国民营企业品牌竞争力50强中占23席,民营企业品牌最具竞争潜力100家企业,争得37个席位。全省百强民营企业入围“门槛”从去年18. 2亿元的销售额跃至今年的22.5亿元,增长23.6%,广厦控股创业投资以256亿元拔得头筹,共有31家企业销售额超过50亿元,增长24%。

三、市场拓展能力显著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迅速。走南闯北经商、漂洋过海创业的基因使得浙商群体成为“中国人气最旺的财富制造商”。人、企业、资本的外拓、外扩已成为经济的一大突出现象。目前在外省经营发展的人达390万之多,加上在境外的100万,近500万人在外发展,经营的产品70%以上产自。中国奥康集团在淮海路顺利开设了第一家专卖店,成功抢占了引领中国鞋业时尚潮流的制高点;开启了壁山“西部鞋都”的“西进计划”,占地2600亩,能容纳百家制鞋企业,生产规模超亿双,产值达百亿元的超级航母正在建设之中。康奈集团在新疆大兴土木,孕育更大动作;红蜻蜓集团则将目光投向行情看涨的和,实施多元化的发展思路。去年,全省有2.67万家个私企业产品出口,实现出口交货值2070亿元。私营企业设立境外机构累计达430个,比“九五”期末增长6.3倍。四、品牌意识大为增强,品牌经济作用凸显。我省民企正逐步从定牌加工走向创牌制造,从注重仿造、仿冒走向注重品牌、研发,从简单的外加工合作步入企业联手打造区域经济品牌的良性循环。据初步统计,

去年,全省1000多家著驰名商标企业产值(销售额)达到5000亿元,其中制造业著驰名商标企业841家,产值逾4000亿元。目前,全省累计注册商标21.76万件,境外商标注册累计达3493件,是全国境外商标注册最多的省份之一。民营企业获得驰名商标70件,全省累计认定省著名商标1295件,专业商标品牌基地22个,知名商号521个。全省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私营企业累计达58 80家,获欧洲CE认证的累计1680家,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

5.1倍和16倍。

五、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我省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把目光投向了高品质、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开发,注重人才、技术、管理等知识型要素投入,自主设计、研发创新的经营理念显著增强。去年,全省有2.94万家私营企业追加了固定资产投入,金额超过700亿元;投入技改资金和新产品开发资金达501亿元,开发新产品3291个。万向集团、华立集团、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飞跃集团等大型民营企业,不仅建立了研发机构,还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东磁集团的中央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每年都能出20多项国际先进、国领先的新技术产品,使企业始终保持在世界磁性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六、垄断行业开闸蓄水,新兴行业发展迅速。随着政策进一步放开、市场进一步细分、经济进一步发展,垄断行业开始破冰开闸,发展速度引人注目。去年以来,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以30%左右的幅度递升,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不断兴旺,上半年总户数比去年

同期增长64%,增长量仅次于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等两大龙头行业;个体经营的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发展势头迅猛,水、气、电等资源高增长的需求和有限的供应催生了一批小水电、供水、供气经营户,其户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倍。

七、社会责任意识增强,参与社会活动日趋活跃。近五年,全省民营企业为各项社会事业捐助总额达到7.5亿元,吸纳安置下岗职工60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128万多人。目前,全省民营企业会员中有县以上各级人大代表2625人,政协委员2046人,劳动模301人,获得国家级、省级“光彩之星”称号的19人。在资助教育、扶贫筑路、赈灾救灾、安置就业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我省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民营经济发展的优劣势

在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和发展初期的资本供给等方面的相对不利条件,迫使要发展民营经济。

1.资源禀赋

就基本自然资源来言,是一个“资源小省”。人均耕地仅半亩,不到全国平均数的一半.“主要自然资源人均拥有量指数”,以中国大陆平均数为100计,的具体数值是:水资源89.6,能源0.5,可利用土地40,耕地和气候117.2。在中国大陆各省市(区)中,的“自然资源人均拥有量综合指数”,仅为11.5,即只相当于全国的11.5%,只高于天津市(10.6)和市(10.4),居倒数第三名。

2.资本供给

改革开放前获得的国家投资极少。据统计,1952-1980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只有134.02亿元,只占中国大陆同期投资的1.56%;1953~d1978年的26年中,人均获得的国有投资仅411元,是中国大陆同期水平的1/2,列中国大陆各省市的末位。

1978年,全省全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只有35.79亿元,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只有7.73亿元,人均20.6元。

3.经济基础

1978年,城镇居民年人均生活费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只有304元和165元,全省人均GDP仅为331元。从第一、二、三产业结构看,1978年的产出结构为38.1:43.3:18.6,其中第一产业的比重比中国大陆平均水平高9.4个百分点;就业结构为74.8:17.1:8.08,其中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比中国大陆平均水平高4.13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在1977年仅为13.8%,比1949年只提高了3个百分点。

总的看,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工业化水平和结构转换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方民生教授曾得出如下研究结论:“直到1978年,仍然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农业省份,是一个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社会。”这一结论是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的。

但是,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较,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以下四大比较优势。

1.人力资本优势

丰富的人力资本积累及其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是经济腾飞的关键要素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人力资本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具有较强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能力,特别强的社会资源组织能力和丰富的企业家才能等方面。

的人力资本优势形成的原因:

一是受历史文化传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特别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是受资源和环境的约束,人具有很强的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精神。

三是发达的手工业和小工业传统,造就了众多的心灵手巧的能工巧匠。

2.体制先发优势

市场体制的先发优势是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集中表现在:依靠率先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大发展。

3.区位条件优势

拥有漫长的大陆海岸线和众多优良的港口。全省大陆海岸线长2250公里;港口资源十分丰富,可建港海岸线240公里,共有大小天然港口60余处,万吨级以上泊位达40多座,现已经形成以、、、乍浦和海门五大港为主的港口群,其中北仑港是中国4大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货物吞吐量位居全国第二位。

滨海居中、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众多的自然良港,构成了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优势:有利于利用便利发达的海运促进交通运输和商品交换的发展;有利于引进人才、技术和先进的机器设备;有利于发展工业特别是滨海加工业;有利于吸引外资和开展海外贸易。

4.经济结构优势

在1978年以前,的工业结构具有“轻、小、集、加”的特点,即工业发展以轻工业、小企业、集体所有制和加工业为主。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的不断壮大,工业结构从原来的“轻、小、集、加”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的“轻、小、民、加、特”。

工业结构“五大特点”的形成不仅有着特定的经济发展条件和制度背景,而且具有密不可分的在联系。其中,“以轻工业为主”具有决定性意义。从1978年以来的历年全社会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每年都占60%以上。这不仅符合工业化发展起步阶段的客观要求和国市场需求状况,而且具有结构选择上的比较优势。

民营经济发展成功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从一个“资源小省”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大省”,“经济强省”,经济总量由全国第12位上升到第4位,连续近30年GDP以13%以上的平均速度递增,民营经济起到了主导作用。民营企业家有着强烈的自我创业、自我发展的欲望,有着百折不

挠、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立足实际、开拓创新”是民营企业成功的基本经验。

1、思想开放、自我拼搏、不屈发展的创业精神

(1)做企业要有豪情,“眼光要准,出手要快”。认准了就坚持到底。(豪情是什么?是勇于承担风险的精神么?如果是的话,那么社会结构中蕴含的风险与收益是否匹配呢?)

(2)用懒人的思维想问题,寻找消费者的不满,哪里有不满,哪里就有市场,就有商机。

(3)敢于走在政策的前面。政策是市场的导向,在国家政策的变化中往往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如何理解?是政策引导市场还是市场引导政策?走在政策的前面,还是走在市场的前面,或者,更进一步,引导市场需求)

(4)人才就是钱财,用人是一门学问。创大业、办大事,首先要学会用人,寻找最合适的人才,优待优秀人才。要把适当的人放在适当的位置上。用人要舍得花钱,也得允许别人赚钱。

(5)“尊重、学习、平和、创新”可以作为民营企业家的座右铭。尊重,不仅是对人、对事、对朋友、对竞争对手、对知识、对人才的尊重,也是对现实、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学习,表现在不断的学习别人的长处,永远抱着谦虚的态度;平和,是指自己的心态一直保持着平衡和平和,这点对做事很重要;创新,表示要不停地否定自己,否定过去的成绩,只有这样人才能进步,企业才能发展。

2、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的经营手段

(1)企业家能吃苦,不以利薄而不为。商人能团结合作、共同发展,在新一轮行业洗牌过程过合作占据发展优势。(企业团结合作,还是互相竞争。西方国家致力于打击垄断势力,就是以为认为垄断不利于而不是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行业协会(商会)在行业规划、产业关联度、产品配套、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可以说,如果没有行业协会(商会),不可能把没有资源优势的小商品做成大产业。(商会的性质?政府还是自律组织?)

(3)面对日益变化的国际国形势,民营企业认为生存比扩更具有现实意义。正在着力实现六个转变,一是由单纯的产业经营向资本营运转变;二是由单纯的开发资源向整合资源转变;三是由企业家个人行为向组织行为转变;四是由功利趋向公益趋向转变;五是由自生自灭的草种经济向逐步成长的树种经济转变;六是从重视战术向重视战略转变,思想有多远行动才会走多远。

3、“做企业就是做人”的财富理念

做企业其实就是做人。商人致富的经历和省富强的经验表明——人脉是成功致富的关键,人脉就是财脉。

(1)先做人,后做事。事业做小时是做技术,做大了是做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做人的,企业做不小;不做人,企业做不大。

(2)勤奋是一生的资本。民营企业家一定要吃得起苦,把敬业当成一种习惯,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

(3)重视每一个人,要有服务他人的精神,帮助他人就是帮助

自己。

(4)成功的民营企业都是企业文化建设和党建工作搞的很好的企业。(人是社会中的人,仅仅从一个企业的角度谈人的建设,缺少宏观视野,尤其是缺少一个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地位不平等等等,因此如何建立一个有着公平竞争标准的竞争市场是关键。只有这样的市场建立起来,才不会按关系,按地位进行收入分配。家族制企业的形成与此有很大关系。一旦这种现代组织形式有了很好的制度基础,那么生存的压力,进化的力量就会迫使落后的企业,要么转型,要么被淘汰)

4、自我加压,自我超越、永不满足的发展境界

(1)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不把过去的优势当成现在的优势,现在的优势不等于将来的优势。人的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自己,最难的是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敢于把成功的东西打破。

(2)永远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追求新的目标,实现思想上的飞跃。企业做好了想做大,做大了想做强。犯错后及时回头,不被危机打倒。(追求新目标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如果一个社会的制度建设不完善,使得这种创新的风险过高,那么一个企业可能更倾向于稳定,而不是做大做强。这里还不仅仅是资本的边际收益递减的问题。所以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不是仅仅喊喊口号就能形成的,更重要的是从风险与激励的角度,进行有利于企业家精神形成的制度建设。所以科斯说,解释世界就是解释制度,改造世界就是改变制度)

(3)走出去,就是一种借力的表现,就是走向了发展。发展没有地域之分,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是人的舞台。(西方世界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本质上是寻求优势资源的重组,商品输出是开发市场,资本输出是寻求廉价劳动力,因此,一味单纯走出去,而不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就会缺乏理论基础,就会导致迷茫。更重要的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是资本需缺的时候,但是另一方面,大量的资本,尤其是国家资本有没有投资机会,这种状况与中国制度之间的关系很少有人分析。)

(4)企业家能够把握好四个边界,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是把握好法律边界,依法经营;二是把握好组织边界,学会经营组织,搞好团队建设。人的行为主要由习惯控制,文化建设就是改造人的习惯;三是把握好资源边界,包括人际关系边界、品牌边界、资金边界。四是把握好心理边界,身体是本钱,身心健康才能做到有胆、有识、有谋,企业的健康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

民营经济发展与其地区文化的关系

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传统商业文化和金融文化的支撑,区域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现代工业社会与传统农业经济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具有本质上的差别。一般来说,传统的小农经济要求的是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只要做到循规蹈矩就行;而现代工业社会要求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人力资本和企业家,没有创

新意识要想在市场竞争社会立足简直是不可能的。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实践经验也表明,现代经济增长或工业化,首先离不开人的思想观念的更新或人的现代化。经济学家英格尔曾经尖锐地指出:“当今任何一个国家,如果它的国民不经历这样一个心理上和人格上向现代性的转变,仅仅依赖外国的援助、先进技术和制度的引进,都不能成功地使其从一个落后国家跨入自身拥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的行列”。

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影响经济发展的路径是:传统文化对工业化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人的观念进而实现的。传统文化通过其长期积习而成的观念,对生活在本区域的人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塑造出具有不同文化禀赋的人群。而这些具有不同文化禀赋的人群,适应现代经济的能力是不一样的,这也就决定了各区域的经济选择是不一样的,进而决定了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

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及其与现代经济的兼容性分析

从人文地理学出发,可将中国文化划分为"中原传统农业文化区"和"东南功利文化区"两大部分。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播中心,其辐射围遍及中西部广区。由于深居陆地区,自古以来,这里一直是以农耕经济为主,小农思想根深蒂固,人们的观念保守。这种传统文化所以抵制现代化,不仅因为它是一种僵化的价值观念、思维定式,制约着人们思想什么,怎样思想,而且还因为它是一种生活习惯、行为模式,制约着人们去做什么,怎样去做。在它的长期熏和习惯作用下,一切与之不符的说法和做法、倡导和实践,都是不自

然的,都是可疑的,甚至都是邪恶的,要么受到温柔的冷遇,要么受到严厉的封杀。这种思维机制使人们思想僵化,观念保守,不思进取,害怕创新。

"东南功利文化区"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其主体构成是吴越文化,其围包括江浙及其附近地区。远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了河姆渡文化和良诸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文化独具异彩。自唐宋以来,随着我国的经济政治中心从黄河流域转向江南,文化中心也随之移向吴越,其间经过了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三次大融合。近代以来,东部沿海一带一直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熏,形成了本地文化与西洋文化的广泛交流,吴越文化终于从传统的农业文化,转化为商业气息浓厚的商业文化,并在我国各文化副区中冠领群雄,水平最高。

吴越文化从纵向上看,是在传统与现代的反复碰撞中发展的;从横向上看,吴越处在我国传统的大陆文明与西方现代文明两大板块的交锋地带,这就使得其文化具有海陆两种成分,并进而发展成传统的伦理本位主义与现实功利主义两种性质的交流和融合。

作为吴越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文化除了拥有"东南功利文化区"的基本因素外,还有自己的独特性。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素称"文物之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永嘉文化"为主体的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文化特色。文化的主要特征表现在:第一,具有鲜明的"善进取,急图利"的功利主义色彩。第二,具有"富于冒险、开拓进取"的海派文化传统。这主要是因为傍海而居、出海而航的生活生产环

境,培育出了人的顽强的生命力和开拓冒险的精神。第三,具有浓厚的工商文化传统。文化自春秋战国蠡大夫弃政从商以来,就形成了蓬勃的尚利文化,"工商皆本"的思想几乎是自始至终一以贯之的。第四,具有"崇尚柔慧,厚于滋味"的人文情怀。江浙文化尊重人欲,重视家庭和家族的血缘亲情关系,这与"存天理,灭人欲"的儒家文化导向很不一样。由此可见,文化与我国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是有区别的。

文化具有生的创新冒险精神,其总体特征可以归纳为八个字:“勇于创新,注重功利”。创新冒险精神是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巨大的生机和创造力是其文化的生命能量;功利主义和自然人性观构成了文化的人生观基础。人讲究实际、注重功利的价值取向,构成了人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在动力;自主创新、敢为天下先的思维品格,构成了人在经济改革中致力于制度创新,实现体制外增长的精神动力;善于经营、富于机变的文化性格,赋予人在适应市场机制中胜人一筹的素质和优势。

文化蕴涵的自主创新精神与现代经济具有在的兼容性,它对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具有源性的影响。正是这些潜藏在人意识深处的独特的传统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复,造就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民间企业家,使在改革开放之后很短的时间,涌现出成千上万的农民企业家,从而为民营工业的发展做好了人力资本方面的准备。以为例,市总人口为600多万,其中有200多万人在办企业或从事市场交易活动,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以至形成了“凡是有华人的

地方就有人”的说法,“模式”的形成,正是上百万民间企业家勇于创新的杰作。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在大批企业家的主导下,形成了“制度创新”的浪潮,从而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

民营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行为

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新飞跃的对策

1、进一步放宽领域,降低门槛,全面拓展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

全面清除民营经济与其他经济成分不平等的准入条件,除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明确限制的外,凡是对外资企业开放的领域,均向民间资本、个私经济开放;凡是国有企业能进入的领域,民营企业均可进入。鼓励和引导个私企业、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经营道路、港口、交通设施、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水、电、气供应设施等;鼓励和支持个私企业、民间资本投资现代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的改制、改组,参与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鼓励和支持外省民营企业特别是大型民营企业积极投资,进一步研究出台政策,放宽私营企业注册资本的限制,放宽私营企业冠省名条件。

2、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全面提高民营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引

进优秀人才、先进技术和装备,不断提升民营经济的技术层次;加快建立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形成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技术支撑鼓励和推动民营企业到以及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捉高科技创新和研发水平。继续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民营企业走联合的道路,组建集团,提升发展水平;引导私营企业通过相互参股,嫁接外资和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等形式,建立多元和开放的产权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继续鼓励民营企业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完善企业部运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建立民营企业高级人才培训体系,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民营企业家以及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

3、进一步培育科技型、外向型和规模型企业,全面促进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

其一,鼓励社会各界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的科技人员、留学回国人员在浙创办和领办民营科技企业;鼓励各类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转制为民营科技企业,或以多种形式创办民营科技企业;鼓励民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加强技术创新,逐步改造提升为科技型企业;鼓励民营科技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做强做大。其二,鼓励民营企业通过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嫁接改造,扩大企业规模实力,提高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推动个私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办厂,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建立跨国生产体系,增强跨国生产能力;到境外设立贸易机构和商品专业市场,

带动出口贸易,建立国际营销体系,增强跨国销售能力;以技术合作和境外研发为重点,加快产业对外拓展,增强跨国创新能力;以境外资源开发和跨国并购为重点,加快要素对外拓展,增强跨国经营能力。鼓励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联合,努力形成一批国知名、品牌较响、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集团。其三,支持民营企业在境外证券市场上市,支持民营企业收购重组上市公司。其四,以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载体,加快建设高水平产业园区。

4、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中介服务和人才保障体系,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加快建立和完善投融资体系。金融机构要改进信贷服务,增加信贷品种,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增加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探索建立以政府财力为引导,以专业担保机构为主体,以商业银行网络为基础的信用担保体系。整合各类扶持资金,建立各级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二是加快中介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知识产权、信息、法律、管理、资信评估等中介机构的发展,吸引境外著名中介机构来设立分支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各项专业服务。加快专业性行业协会和商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产业指导和行业自律作用,维护行业公平竞争和行业利益。三是加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继续办好各类人才市场,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工作。

5、进一步优化舆论环境、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和法制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是充分发挥宣传和舆论的导向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人精神,宣传民营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宣传推广民营企业艰苦创业、合法经营、勤劳致富的经验。二是积极创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技改立项、用地用电、银行信贷、发行股票债券等方面,做到与国有企业一视。三是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主动为民营企业搞好服务。四是创造更为良好的法制环境,进一步制定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地方性法规。

6、进一步加强引导和管理,推动民营经济有序规健康发展

要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各种不正当竞争和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偷税漏税等经营活动,规企业经营行为和市场经营秩序。加强对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处理、工资支付、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的监察管理,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快民营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全面实施“百万企业信用工程”,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档案、信用失惩罚和警示机制、信用激励引导机制、信用保障机制,完善和强化信用监管。同时,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渗透力、影响力和覆盖面,更好地发挥其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问题:

前文说到民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而人的那种符合现代企业发展所必需的“创业精神”与“尚利文化”,又是历史长期发

展的结果。而有着上千年农耕传统的中原文化,是循规蹈矩,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自给自足的文化,那么这是不是就是说,,处于中原文化影响下的各地区,由于创业精神和尚利文化的缺乏,民营经济的发展将会缺乏的必要的文化支撑,从未无法快速发展呢?这是不是就是说历史路径决定了文化形态,不同文化适应不同文明,因而决定了民营经济的不同发展速度呢?(区分文化的形成与延续,自然环境与制度在文化中的不同作用。当代文化的形成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还是一种强制性质素变迁的结果?关于帮的讲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