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4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4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4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4讲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最新考纲要求核心素养脉络

1.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

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

用。

2.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

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

响。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含氮化合物的多样

性,并对其进行分类。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

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根据氮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提出有

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

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4.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

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赞赏合成氨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考点一氮的单质及氧化物

一、自然界中氮的存在和氮的固定

二、氮气

①N2与Mg的反应:3Mg+N2=====

点燃

Mg3N2。

②N2与H2的反应:N2+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

③N2与O2的反应:N2+O2=====

放电

2NO。

三、氮的氧化物

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如N2O、NO、NO2、N2O4、N2O3、N2O5等。

NO与NO2性质的比较

NO NO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

毒性有毒(跟血红蛋白结合)有毒

与水反应不反应3NO2+H2O===2HNO3+NO

与氧气反应2NO+O2===2NO2不反应

实验室制取原理及收

集方法3Cu+8HNO3(稀)===3Cu(NO3)2+

2NO↑+4H2O常用排水法

Cu+4HNO3(浓)===Cu(NO3)2+2NO2↑

+2H2O常用向上排空气法

对环境的影响导致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破坏臭氧层

(1)食品袋中充氮气可用来防腐()

(2)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既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又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3)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NaOH溶液可以鉴别溴蒸气和NO2()

(4)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5)汽车尾气中有NO x,主要是汽油不充分燃烧引起的()

(6)NO2通入FeSO4溶液中始终无明显现象()

(7)NO能够与人体里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中毒()

(8)可用NO2与水反应制取硝酸,故NO2是酸性氧化物()

提示:(1)√(2)×(3)×(4)×(5)×(6)×(7)√(8)×

教材对接高考

1.(RJ必修1·P100改编)下列叙述与氮元素的循环无关的是()

A.工业合成氨的过程是固氮的过程

B.自然界中,氨是动物体特别是蛋白质腐败后的产物

C.液氨具有腐蚀性和毒性,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液氨泄漏

D.电闪雷鸣的雨天,N2与O2会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

答案:C

2.(溯源题)(2015·高考北京卷改编)判断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下图)的说法是否正确。

(1)氮元素均被氧化()

(2)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3)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4)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

答案:(1)×(2)√(3)√(4)√

探源本考题源于RJ必修1 P99中“思考与交流”中“自然界中的氮循环”,考查了多种形式的含氮物质的转化。

命题点常见NO x的尾气处理方法

1.碱液吸收法

2NO2+2NaOH===NaNO3+NaNO2+H2O

NO2+NO+2NaOH===2NaNO2+H2O

2.催化转化: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N2)或NO x与CO在一定温度下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N2和CO2)。一般适用汽车尾气的处理。

1.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NO2,NO2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日光照射下,NO2发生一系列光化学烟雾的循环反应,从而不断产生O3,加重空气污染。反应过程为

①2NO2―→2NO+2O;

②2NO+O2―→2NO2;

③O+O2―→O3。

下列有关该反应过程及产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NO2起催化剂作用

B.NO起催化剂作用

C.NO2只起氧化剂作用

D.O3与O2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A。由反应过程①+②得O2―→2O,③O+O2―→O3,由此可知NO2起催化剂作用,反应过程中N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A正确;B、C错误;O3与O2互为同素异形体,D错误。

2.SCR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是一种以NH3作为还原剂,将烟气中NO x还原成无害的N2和H2O的干法脱硝技术,反应原理为

①6NO+4NH3===5N2+6H2O

②6NO2+8NH3===7N2+12H2O

③NO+NO2+2NH3===2N2+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O2为酸性氧化物

B.氮气性质不活泼,其原因是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

C.反应③中每生成22.4 L N2,转移电子数1.5N A

D.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完成

解析:选D。NO2不是酸性氧化物,A项错误;氮气分子中存在N≡N键,破坏时需要吸收很高的能量,所以氮气性质不活泼,B项错误;反应③每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 N2,转移电子数3N A,C项错误;HNO3→NO→NO2,均能通过一步完成,D项正确。

考点二硝酸的性质及应用

一、硝酸的物理性质

气味 颜色 挥发性 溶解性 刺激性

无色,久置呈黄色

易挥发

与水互溶

1.不稳定性

见光分解:4HNO 3(浓)=====△或光照

2H 2O +4NO 2↑+O 2↑。 2.强氧化性

硝酸无论浓、稀都有强氧化性,而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1)与金属反应:

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 ; 浓硝酸与铜反应: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 (2)与非金属反应:

浓硝酸与C 的反应:C +4HNO 3(浓)=====△

CO 2↑+4NO 2↑+2H 2O 。

(3)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硝酸可氧化H 2S 、SO 2、Na 2SO 3、HI 、Fe 2+

等还原性物质。 稀硝酸与FeSO 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Fe 2+

+4H +

+NO -

3===3Fe 3++NO ↑+2H 2O 。 3.与有机物反应

(1)硝化反应(与浓HNO 3反应):

(2)颜色反应:含有苯基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时变黄色。

[思维诊断]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浓硝酸在光照下久置,会变黄( )

(2)浓、稀硝酸都能使蓝色石蕊试纸最终变为红色( )

(3)将可调高度的铜丝伸入稀HNO 3中溶液变蓝,说明Cu 与稀HNO 3发生置换反应( ) (4)硝酸可与Na 2S 反应制得H 2S 气体( )

(5)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收集所得气体不止一种成分( ) (6)1 mol Fe 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 ( )

(7)由于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因而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浓

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

(8)某种pH=0的KNO3溶液中可能含有HNO3、Fe(NO3)2和CuSO4()

提示:(1)√(2)×(3)×(4)×(5)√(6)×(7)×(8)×

教材对接高考

1.(RJ必修1·P104 T8、T9改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KNO3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D.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验完成

解析:选A。A项中加入KNO3固体后,Cu和H+、NO-3发生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A项错误。

2.(溯源题)(高考组合)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6·高考全国卷Ⅰ,8C)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

(2)(2016·高考海南卷,7B)将铁屑放入稀HNO3中证明Fe比H2活泼()

(3)(2015·高考山东卷,12A)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SO2-3+2H+===SO2↑+H2O()

(4)(2015·高考江苏卷,6C改编)加Al放出H2的溶液:Fe2+、K+、NO-3、SO2-4能大量共存()

(5)(2015·高考海南卷,7C)稀硝酸可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

答案:(1)×(2)×(3)×(4)×(5)√

探源本高考题组源于RJ必修1 P102“金属与硝酸的反应”及其拓展,对硝酸的性质进行了多维考查。

命题点一依据反应原理认识硝酸的氧化性

1.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规律

(1)HNO3与金属反应一般不产生H2。

(2)还原产物一般为HNO3(浓)→NO2,HNO3(稀)→NO;很稀的硝酸,还原产物也可能为N2O、N2或NH4NO3。

(3)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2.涉及HNO3的离子反应常见的易错问题

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作为隐含条件往往被忽视而形成易错点。常见的隐含形式有:

(1)在离子共存问题中,NO-3在酸性条件下不与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如S2-、I-、Fe2+等大量共存。

(2)SO2-4的检验中不能用HNO3酸化、不能用Ba(NO3)2作沉淀剂,以防止SO2-3的干扰。

(3)向Ba(NO3)2溶液中通入还原性气体SO2可得到BaSO4沉淀。

(4)向Fe(NO3)2溶液中加入非氧化性酸,如盐酸,Fe2+能被氧化为Fe3+。

(5)向过量铜与一定量硝酸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非氧化性酸,铜能继续溶解。

(6)向含还原性离子的酸性溶液中加入硝酸盐,还原性离子可被氧化。

1.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则图③试管中的现象是()

A.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

B.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

C.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无明显现象,因稀硫酸不与铜反应

解析:选A。在②试管的溶液中含有NO-3,加入稀硫酸,酸性条件下NO-3与铜反应生成无色气体NO,NO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故选A。

2.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A.使石蕊溶液变红

B.与铜反应放出NO气体,生成Cu(NO3)2

C.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气体,生成NaNO3

D.与S单质混合共热时生成H2SO4和NO2

解析:选B。A.使石蕊变红,只能说明硝酸具有酸性,不能说明硝酸具有氧化性;B.与铜反应生成Cu(NO3)2和NO气体,生成硝酸铜表现酸性,生成NO表现硝酸的氧化性;C.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气体生成NaNO3,说明硝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说明硝酸具有氧化性;D.与S单质混合共热时生成H2SO4和NO2,只表现硝酸的氧化性,不表现酸性。

命题点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方法

1.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模型

2.计算技巧

3.(2019·湖南长沙模拟)a mol FeS 与b mol FeO 投入V L 、c mol·L -

1的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产生NO 气体,所得澄清溶液成分可看作是Fe(NO 3)3、H 2SO 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可能为( )

①(a +b )×63 g ②(a +b )×189 g ③3(a +b )mol ④?

???

Vc -9a +b 3mol

A .②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解析:选B 。如果硝酸不足量,则未被还原的硝酸为生成Fe(NO 3)3部分的硝酸,根据N 、Fe 守恒得n (HNO 3)=3n [Fe(NO 3)3]=3n (Fe)=[3n (FeS)+n (FeO)]=3(a +b )mol ,m (HNO 3)=n (HNO 3)·M (HNO 3)=(a +b )×189 g ;如果硝酸过量,则FeS 和FeO 完全反应,被还原的硝酸为生成NO 的硝酸,根据转移电子相等、氮原子守恒得生成NO 的硝酸量=a mol ×9+b mol ×15-2=9a +b

3 mol ,根据氮原子守恒得未被还原的硝

酸的量=Vc mol -9a +b 3 mol =?

???

Vc -9a +b 3mol 。

4.物质的量之比为1∶3的锌与稀硝酸混合,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 2O ,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此反应中硝酸体现强氧化性,全部被还原

B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金属铁,不再发生化学反应

C .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之比为1∶4

D .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之比为1∶5

解析:选D 。硝酸与金属反应体现氧化性和酸性,A 项错误;设锌的物质的量为a ,则稀硝酸的物质的量为3a ,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得发生还原反应的硝酸与锌的关系为HNO 3~2Zn ,则锌不足,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金属铁,继续发生反应,B 项错误;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被还原的硝酸为a

2,未被还原的硝酸

为3a -a 2,二者的比为a

2∶?

???3a -a 2=1∶5,C 项错误、D 项正确。 考点三 氨和铵盐

一、氨

1.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极易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可溶700体积NH3)。2.化学性质

(1)还原性

催化剂

4NO+6H2O。

与氧气反应:4NH3+5O2=====

(2)与酸反应

与硝酸反应:NH3+HNO3===NH4NO3;

与氯化氢气体反应:NH3+HCl===NH4Cl;现象:产生白烟;

应用:用于NH3与挥发性酸的互相检验。

(3)与水反应

NH3+H2O NH3·H2O;NH3·H2O NH+4+OH-,氨的水溶液叫氨水,呈弱碱性。

3.用途

化工原料,用于制硝酸、铵盐、纯碱、尿素,用作制冷剂。

4.实验室制法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5.工业制法

高温、高压

N2+3H2

2NH3

催化剂

二、铵盐

1.物理性质

无色或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

①NH4Cl受热分解:NH4Cl NH3↑+HCl↑;

②NH4HCO3受热分解:NH4HCO3NH3↑+CO2↑+H2O。

(2)与碱反应(离子方程式)

①在稀溶液中不加热:NH+4+OH-===NH3·H2O;

②加热或浓溶液中反应:NH+4+OH-NH3↑+H2O。

3.NH+4的检验

[思维诊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2)氨气显碱性,可用无水CaCl2干燥()

(3)氨水是一种弱碱溶液,故氨水属于电解质()

(4)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5)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迅速上升,说明两者均易溶于水()

(6)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并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7)用如图装置制备收集干燥的氨气()

(8)NH3·H2O为一元弱碱,含有NH+4的水溶液均显弱碱性()

提示:(1)√(2)×(3)×(4)√(5)√(6)√(7)×(8)×

教材习题创编

1.试管中盛有某红色溶液,管口套有一只气球,进行如下实验:

(1)试管中红色溶液是滴有酚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受热变为无色、冷却后又变为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氨水溶液

(2)氨水不稳定,受热时放出氨气,使溶液的碱性减弱,冷却后氨气重新溶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氨气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氨气是电解质

②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与挥发性酸相遇时能形成白烟

③某晶体与NaOH共热放出一种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晶体中含有NH+4

④氨水中含氮微粒中最多的微粒是NH+4

⑤把NH3通入稀HNO3中,当溶液的pH等于7时,是NH3和HNO3等物质的量反应

催化剂

4NO+6H2O

⑥液氨作为清洁能源的反应原理是4NH3+5O2=====

⑦在1 mol·L-1氨水中,NH3·H2O、NH+4、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1 mol·L-1

A.①②③⑥⑦B.②③④⑦

C.②③⑤⑦D.②③⑦

解析:选D。①不正确,NH3本身不导电,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NH3+H2O NH3·H2O NH+4+OH-而导电,故NH3不是电解质;④不正确;氨水中存在大量的NH3·H2O和少量的NH+4;⑤不正确,NH3和HNO3等物质的量反应时,得到NH4NO3溶液,NH+4水解使溶液显酸性,pH<7;⑥不正确,产生的NO 是污染性气体。

命题点一氨气的实验室制备

1.氨气实验室制备的思维流程

2.NH3制取实验3方面创新

(1)制取原理创新

实验室可不用铵盐和碱混合共热,而将浓氨水滴加到固态碱性物质(如CaO、NaOH、碱石灰等)上,快速制取NH3。

(2)制取装置创新

(3)吸收装置创新

1.下列有关NH 3制取、干燥、收集、尾气处理的装置,正确的是( )

答案:D

2.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制取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

(1)图中,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_,A 中盛放的固体是________。

(2)已知单质B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成分,则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仪器A 是圆底烧瓶;该实验通过将浓氨水滴入碱石灰或CaO 中制取氨气。(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N 2,所以玻璃管中发生的是NH 3还原CuO 生成N 2、Cu 和H 2O 的反应:3CuO +2NH 3=====△

N 2+3Cu +3H 2O 。(3)因为NH 3极易溶于水,所以C 装置是防倒吸的安全瓶。

答案:(1)圆底烧瓶

碱石灰或CaO(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3CuO +2NH 3=====△

N 2+3Cu +3H 2O (3)作安全瓶,防倒吸

命题点二 喷泉实验的原理及拓展应用

1.喷泉实验的原理

使烧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将烧瓶下面烧杯中的液体压入烧瓶内,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

2.形成喷泉的类型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能形成喷泉的气体和液体。

气体HCl NH3CO2、Cl2、

SO2、H2S

NO2

NO、O2、

(4∶3)

NO2、O2

(4∶1)

吸收剂水、NaOH

溶液

NaOH

溶液

NaOH

溶液

水水

喷泉实验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实验,其本质是形成压强差而引发液体上喷,以教材中的装置(发散源)为基础可设计如图所示的多种不同的装置和采用不同的操作(如使气体溶于水、热敷或冷敷、生成气体等)来形成喷泉。

装置创新原理与操作方法

Ⅰ用注射器吸出少量NH3,即可使少量溶液沿导管进入烧瓶中,导致大量的NH3溶解,烧瓶内形成负压而产生喷泉

Ⅱ装置省去了胶头滴管,用热毛巾等捂热烧瓶,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或用浸冰水的毛巾“冷敷”烧瓶,使水进入烧瓶中,瓶内氨气溶于水)

Ⅲ在水槽中加入能使水温升高的物质致使锥形瓶内酒精因升温而挥发,锥形瓶内

气体压强增大而产生喷泉

Ⅳ先通过一端导管收集一烧瓶SO2(或H2S)气体,关闭导管再通过另一端导管通入H2S(或SO2)气体,因为发生反应SO2+2H2S===3S↓+2H2O,使烧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将NaOH溶液压入烧瓶,形成喷泉

Ⅴ打开①处的止水夹并向烧瓶中缓慢通入等体积的HCl气体后关闭该止水夹,等充分反应后再打开②处的止水夹,观察到先有白烟产生,后产生喷泉

Ⅵ挤压胶头滴管,然后打开导管上部的两个活塞,则在右面烧瓶出现喷烟现象,再打开导管下部活塞,则可产生双喷泉

3.如图所示为“双色双喷泉”实验装置,图中烧瓶内分别充满氨气和氯化氢,烧杯内盛装滴有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实验室中,可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制备氨气,用浓盐酸和浓硫酸制备氯化氢

B.在实验室中制备干燥的氨气和氯化氢时,可选用相同的干燥剂

C.实验中同时打开止水夹a、c、d,即可分别形成蓝色和红色喷泉

D.喷泉结束后,将烧瓶内的溶液混合后呈紫色,蒸干可得氯化铵固体

解析:选D。实验室中可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制备NH3,用浓硫酸和浓盐酸可制备HCl,A项正确;NH3和HCl均可用硅胶进行干燥,B项正确;实验时同时打开a、c、d三个止水夹,由于NH3和HCl发生反应,两烧瓶内压强均减小,两烧瓶内分别形成蓝色和红色喷泉,C项正确;将两烧瓶内的溶液混合后得到含NH4Cl的溶液,加热蒸干得不到NH4Cl固体,D项错误。

4.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NH3和HCl的有关性质。实验前a、b、c活塞均关闭。

(1)若要在烧瓶Ⅱ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Ⅰ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在烧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在烧瓶Ⅰ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Ⅱ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先打开a、b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a、b活塞)

(2)烧瓶Ⅱ中导管口处产生白烟

(3)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或先打开a活塞,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c活塞),片刻后,关闭a活塞,然后打开b活塞

氮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例题精析

依据下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是N2O5

B.可用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

C.工业上以NH3、空气、水为原料生产硝酸

D.由NH3→N2,从原理上看,NH3可与NO2实现反应

【解析】N2O5是硝酸的酸酐,溶于水生成硝酸,故A正确;NO遇空气中的氧气被氧化为二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一氧化氮,故B错误;工业上氨催化氧化制硝酸,涉及的原料有NH3、空气、水,故C正确;由氨气生成氮气的过程是氧化过程,需要加入氧化剂,二氧化氮可作该反应的氧化剂,故D正确。

【答案】B

方法·能力·素养

1.整体构建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

氮元素有多种化合价,首先应构建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以从整体上把握不同化合价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2.含氮物质的化合价变化及规律 (1)氮元素间的歧化和归中

歧化——同一元素的化合价在同一反应中既升高又降低。 归中——同一元素高价态和低价态生成中间价态。 歧化:3NO 2+H 2O===2HNO 3+NO 。 归中:6NO +4NH 3===5N 2+6H 2O 。 (2)含氮物质的连续氧化

NH 3――→O 2NO ――→O 2NO 2――→H 2O HNO 3; N 2――→O 2NO ――→O 2NO 2――→H 2O HNO 3。 3.含氮物质间转化突破口判断

有关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推断题常以产生白烟、红棕色气体、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等特殊现象为突破口。

根据反应特征、现象特征、性质特征、数据特征寻找突破口进行推断,充分体现了基于实际问题进行证据推理的化学学科素养。

强化提升

1.硝酸铜是一种重要的工业产品,化学上有很多方法可以制取硝酸铜: ①将铜溶于硝酸中;

②先将铜与O 2反应生成CuO ,再溶于硝酸中;

③将铜溶于N 2O 4的乙酸乙酯(溶剂,不参加反应)溶液中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 下列认识或判断错误的是( ) A .方法③是最经济和环保的

B .方法①中,若从经济的角度考虑,用稀硝酸比用浓硝酸好

C .方法②需要消耗能源,对环境不产生污染

D .方法③中N 2O 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解析:选A 。①、③都生成污染性气体,A 项错误;方法①中,制取同样的硝酸铜,用稀硝酸比用浓硝酸耗酸量少,B 项正确;②不生成污染性气体且HNO 3全部转化为Cu(NO 3)2,C 项正确;方法③中N 2O 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 项正确。

2.氮及其化合物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氮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第四节氮及其化合物(教、学案) 考纲要求 1.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氮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命题热点 1.以不同价态的氮考查氧化还原反应. 2.以NO、NO2的制备考查HNO3的性质。 3.以氨和铵盐的相互转化考查NH3、NH 4+的检验及NH3的实验室制法等。 全局性掌控 本节重要知识有N2、NO、NO2、NH3、HNO3、铵盐的性质及用途,NH3的制法,NH的检验等,主要考查硝酸的强氧化性,如离子共存,氨气的性质、实验室制法及相关探究性实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相关计算,大气污染等.硝酸的强氧化性一直是高考的热点,硝酸与金属的反应也经常出现,预测2013年的高考中氮及其化合物知识仍会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综合考查. 氮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判断正误,启迪思维 1.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Fe(OH)2+2H+==Fe2++2H2O(2010·四川卷T9-B项) 2.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2010·山东卷T13-C项) 3.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Fe2+、NO 、SO42+、Na+(2010·江苏卷T6-A项) 4.NO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2010·上海卷T4-D项) 5.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还原成Cu(2010·全国卷ⅠT7-D项) 氮族元素概述 氮族元素包括五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族。 一、氮的单质及其氧化物 (一)氮气 氮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和两种形态存在,游离态的氮均以形式存在,N2占空气体积的左右。

1.物理性质:。 2.分子结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由于氮气分子中的N≡N键很牢固,断裂需很多能量,所以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氮的固定 (1)氮的固定的定义 (2)氮的固定种类 氮的固定分和两种。自然固氮又有和两种。 雷电固氮的化学方程式为(汽车引擎中也有此反应发生,因此汽车尾气中含有氮的氧化物会污染大气)。 目前工业上人工固氮的方法主要是合成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N2加热时可以和镁反应: (二)氮的氧化物 1.氮的氧化物有多种:,其中和分别为和的酸酐,而中学化学重点研究的是NO和NO2两种氧化物。 2.NO和NO2的性质 二、氨 1.物理性质 氨气是无色有气味的气体,易液化(液态氨称为液氨,常用做制冷剂)。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约700体积的NH3,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2.分子结构 电子式为结构式分子空间构型 3.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水溶液显 性,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2)液氨和氨水的区别 NH3+H2O NH3·H2O NH4++OH-,氨水呈碱性。 液氨氨水物质成分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考法突破训练:专题十氮及其化合物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考法突破训练专题十氮及其化合物 考点1氮及氮的氧化物 1.[新题型][2020安徽滁州中学模拟]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化学烟雾的分散剂是空气 B.氧原子是产生光化学烟雾的催化剂 C.PAN()属于有机物 D.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与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大量排放有关 2.[2020湖南四校摸底调研联考]如图是某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A为正盐,X是一种强碱,通常条件下Z是无色液体,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6,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作肥料时不适合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B.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中B的沸点最低 C.C一般用排水法收集 D.D E的反应可用于检验D 3.[2020福建六校联考]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鉴别NO2、溴蒸气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则该气体为溴蒸气B验证I-还原性强于Cl-向NaI溶液中依次滴入少量新制氯水和苯,振荡、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C 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已氧 化变质 将Fe(NO3)2晶体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成红色 D检验SO2的漂白性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溶液是否褪色 4.[2019广东百校联考]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取少量氮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盛放的是五氧化二磷 B.实验开始时先点燃③中的酒精灯,再点燃①中的酒精灯 C.③中硬质玻璃管中的反应为2NH3+3CuO N2+3Cu+3H2O D.实验结束时先熄灭①③中的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拿出 5.[2019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联考,12分]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二氧化氮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盛放浓硝酸的仪器A的名称是,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实验过程中,装置乙、丙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 ;装置丙中的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取下装置丙中的试管C,向其中滴加FeSO4溶液,溶液变为色,为了证明铁元素在该反应中的产物,可以再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色。 考点2氨及铵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导学案:氮及其化合物

第一课时:氮及其化合物 1.氮元素概述 (1)元素周期表的位置:第二周期第V A族 (2)原子结构示意图: (3)主要化合价:-3价,-2价,0价,+2价,+3价,+4价,+5价 (4)自然界存在形式:主要以游离状态的N2形式存在,在空气约占78%。2.氮气的相关性质 2.1 氮气的结构 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N≡N 2.2 氮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态,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收集时用排水法而不用排空气法。 2.3氮气的化学性质 (1)分子中含有氮氮叁键,通常状况下性质很稳定。 (2)还原性(与O2反应): N2+O2==放电==2NO 雷电固氮的原理,光化学烟雾以及硝酸型酸雨的成因(3)弱氧化性(与H2反应): 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工业合成氨的原理,即人工固氮的方法之一(4)弱氧化性与活泼金属单质反应(如金属Na、Mg、Al) N2+3Mg==点燃==Mg3N2 【拓展】①Mg3N2+6H2O===3Mg(OH)2+2NH3 反应剧烈 ②Mg在空气中燃烧会得到2中含Mg产物,MgO和Mg3N2。 Mg+CO2==点燃==2MgO+C 2Mg+O2==点燃==2MgO N2+3Mg==点燃==Mg3N2 2.4工业获取 分离液态空气,加压使其变为液态,利用N2和O2的沸点不同,蒸馏分离。2.5 氮的固定 (1)概念: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 (2)类型: ①人工固氮:如工业合成氨N2+3H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②自然固氮:如雷雨天产生N2+O2==放电==2NO

③生物固氮: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够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而促进自身生长。 ④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利用化学方法模拟固氮酶的作用,在温和条件下将氮转化为氨。 2.6 氮气的用途 ①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②液氮可作冷冻剂;③重要的化工原料,用来制取化肥、炸药等。 【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N2分子的结构稳定,因而氮气不能支持任何物质的燃烧() 2.有关自然界中氮的循环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雷电可以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硝酸盐 B.夏天腐烂的蔬菜有毒是因为产生了亚硝酸盐 C.动物体内的蛋白质降解时直接变成氮气进入大气 D.合成氨是最主要的人工固氮方式 3.氮的氧化物 2.1 氮的氧化物 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N2O、NO、N2O3、N2O4、N2O5,其中N2O3和N2O5是酸性氧化物。氮的氧化物都有毒,都对环境产生一定负效应。 2.2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元素化合物知识点归纳与练习

专题一元素及其化合物 1.重要无机物的特性 (1)常温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是; (2)能与二氧化硅反应而能雕刻玻璃的是; (3)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非金属单质是; (4)能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氢气的是; (5)遇淀粉变蓝色的是;(6)具有磁性的是。…… 2.重要无机物的工业制法 (1)漂粉精: (2)硫酸的制法(接触法): (3)硝酸的制法(氨氧化法): (4)氯气的制备: (5)钠、镁、铝的制备: (6)工业制玻璃: (7)煅烧石灰石: (8)工业制粗硅: (9)工业制水煤气: (10)工业制纯碱(侯德榜法): 3.常见物质燃烧时的火焰颜色 (1)苍白色——(2)蓝色—— (3)淡蓝色(4)黄色—— (5)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4.重要物质的用途 (1)呼吸面具和潜水艇的供氧剂; (2) 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 (3) 用于制造发酵粉; (4) 在医疗上作造影剂; (5) 用作感光材料;(6) 用于焊接钢轨、冶炼难熔金属; (7) 用于腐蚀印刷电路板。 5.物质结构方面 熟悉常见的分子或单质、化合物的结构(水、氨气、二氧化碳、金刚石、二氧化硅的结构

特点)。 (1)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有甲烷、白磷、NH+4等; (2)不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为铵盐; (3)组成为1∶1型的化合物可能为H2O2、C2H2、Na2O2、C6H6等。6.物质的特有颜色 常见的有颜色的物质 7.特殊反应条件 (1)高温:铝热反应,制水煤气,制粗硅,水蒸气与Fe反应等。 (2)高温高压、催化剂 N2+3H2 (3)加热、催化剂 2KClO3 2SO2+O2 4NH3+5O2 (4)放电 3O2 N2+O2 8.三角关系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4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4节氮及其化合物教师用书人教版

第四节氮及其化合物 考纲定位考情播报 1.掌握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 质和应用。 2.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 量的影响。 3.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 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4.了解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2016·全国甲卷T26(4)(5)/全国乙卷T8(B)、T10(B)、 T26/全国丙卷T27 2015·全国卷ⅠT7、T8(D)、T10(A)/全国卷ⅡT13(B) 2014·全国卷ⅠT8(C)、T27/全国卷ⅡT28 2013·全国卷ⅠT7(B) 2012·全国卷T9(C) 考点1| 氮气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基础知识整合] 1.自然界中氮的存在和氮的固定 2.N2的性质及应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熔点、沸点比O2的低。 (2)化学性质 N2的电子式为N??N,结构式为N≡N。 ①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N2表现氧化性。 ②与M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3Mg===== 点燃 Mg3N2,N2表现氧化性。 ③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O2===== 放电或 高温 2NO,N2表现还原性。 3.NO、NO2的比较 NO NO2 颜色无色红棕色 毒性有毒有毒

溶解性难溶于水易溶于水 与O2或与H2O反应2NO+O2===2NO2 3NO2+H2O=== 2HNO3+NO 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与人体、环境的关 系①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②转化成NO2,形成酸雨、 光化学烟 雾 形成酸雨、光化学烟 雾 22322425 其中①N2O3、N2O5分别为HNO2、HNO3相应的酸性氧化物(酸酐)。 ②NO2与N2O4可相互转化2NO2N2O4。 [应用体验] 1.(1)氮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但N2的化学性质特别稳定,其原因是什么? (2)溴蒸气和NO2都为红棕色气体,如何区分?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NaOH溶液可以吗? [提示](1)N2的结构式为N≡N,N原子间以三键结合,键稳定,难破坏,所以N2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2)①用AgNO3溶液,Br2可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浅黄色沉淀AgBr;②用水,溶于水后有颜色的是Br2,无颜色的是NO2。不能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NaOH溶液区分,因为这两种气体都有氧化性,都可以把KI中的I-氧化成I2,使试纸变蓝色。NaOH溶液可以吸收Br2蒸气和NO2而形成无色溶液。 2.实验探究:在进行NO2溶于水的实验时有如图所示操作。 (1)将充满NO2的试管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红棕色气体逐渐变为无色,水位上升,最后水充满整个试管的 2 3 。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 (2)当向试管中通入O2,现象是无色气体又变为红棕色气体,试管内液面上升至充满,继续通O2试管内液面又下降。 [考点多维探究] 角度1 N2和NO x的主要性质及对环境的影响 1.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能实现人工固氮的是( ) 【导学号:95812086】A.雷雨天闪电B.NH3催化氧化制NO C.豆科植物根瘤菌D.工业合成氨 [答案] D

氮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氮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氮元素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元素化合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元素及其化合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单质及化合物用途广泛,可作实验药品、燃料、工农业生产的原料等,其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因此从内容上讲,其大大丰富了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的认识,实现学生化学基础知识的增长。从学习过程与方法上,通过对氨气实验室制备的探究和利用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学习氮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变化的过程,初步形成化学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鲁科版教材通过“自然界中的氮循环一氮循环中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帮助学生构建形成“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运用科学知识修复氮循环”等知识,深化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应用价值、变价非金属元素的反应特点”,建立“用氧化还原观分析反应、分析物质性质”的思路,形成借助思维导引、化学实验等科学方法,预测、判断、分析、推理氮及其化含物性质的思维策略。同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选取大量素材进行SI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相关社会问题的密切关系,促进学生发展科学的情感和态度,同时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决策能力。 本节教材的重点难点 知识重点:氮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氨气、铵盐和硝酸的性质,硝酸的氧化性。 方法重点:培养学生总结分析物质性质的能力,并使学生初步体会物质的浓度对化学反应产物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到实验中变量控制的思想。 难点:典型氮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知识的载体。氮元素及其化合物部分内容知识点多,又是化学实验、无机推断的基础,因此是命题的热点和难点之一.试题主要考査硝酸的强氧化性、氮气的性质、氨气的实验式制法及相关探究性实验、铵盐的性质、铵根离子的检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相关计算、大气污染等,可以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知识结合来命题,试题知识跨度大,难度较高。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既为全体学生核心化学学科素养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素材,又为选修化学科目的学生奠定良好的化学思想、方法的基础。

专题5 第四单元 第1讲 氮及其化合物

第四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1讲 氮及其化合物 [复习目标] 1.氮氧化物的产生、转化及其性质(a)。2.氨的性质与用途(b)。3.工业合成氨(b)。 4.铵盐的性质与用途(b)。 5.硝酸的性质与用途(b)。 6.工业制取硝酸的设备和流程(b)。 7.氮肥的 性质与科学使用(a)。 考点一 氮气及其氧化物 1.氮的固定 2.氮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①3Mg +N 2=====点燃Mg 3N 2; ②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 ③N 2+O 2=======放电或高温 2NO 。 3.氮的氧化物 (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氮元素从+1―→+5价都有对应的氧化物,如N 2O 、NO 、N 2O 3、 NO 2(或N 2O 4)、N 2O 5,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N 2O 3、N 2O 5。

(2)NO和NO2的比较 性质NO NO2 色、态、味无色、无味的气体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解性难溶于水- 毒性有毒,大气污染物之一有毒,大气污染物之一 与水反应不反应3NO2+H2O===2HNO3+NO 与氧气反应2NO+O2===2NO2不反应 提醒①NO2与N2O4存在下列平衡:2NO2N2O4,因此实验测得NO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总大于46。②验证某无色气体为NO的方法是向无色气体中通入O2(或空气),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4.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 (1)常见的污染类型 ①光化学烟雾:NO x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有毒的烟雾。 ②酸雨:NO x排入大气中后,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HNO2,随雨雪降到地面。 ③破坏臭氧层:NO2可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④N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2)常见的NO x尾气处理方法 ①碱液吸收法 工业尾气中NO x常用碱液吸收处理,NO2、NO的混合气体能被足量烧碱溶液完全吸收的条件是n(NO2)≥n(NO)。 ②催化转化法 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N2),或NO x与CO在一定温度下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N2和CO2)。一般适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 (1)固氮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N2与O2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成NO2(×) 错因:N2与O2在放电条件下生成NO。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 错因:Cu与稀硝酸生成NO,NO与空气中的O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4)NO2溶于水时,NO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错因:NO2与H2O反应,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017-2018学年度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4节 氮及其化合物 一、N 2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1.N 2的结构 N 2的电子式为 ?N ┇┇N?,结构式为N≡N (1mol N 2中含1mol 的σ键,2mol 的π键).因为N 2分子中的N≡N 键很牢固,所以在常温常压的情况下,N 2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注意:N 2与金属Li 在常温下就可直接反应:6Li + N 2 =2Li 3N),但在高温、高能量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収生化学反应【比如3Mg+N 2 点燃Mg 3N 2、(放电或高温条件下, N 2与O 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的NO)N 2 + O 22NO 、(工业合成NH 3的反应原理)N 2+3H 2 2NH 3】 2A.焊接金属使作为保护气;B.液氮用作冷冻剂;C.重要的化工原料,用来制取氮肥、炸药等;D.用作食品的防腐剂; E.防止储粮害虫 4.N 2的化学性质 3Mg+N 2 点燃Mg 3N 2(淡黄色固体)、(放电或高温条件下, N 2与O 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的NO )N 2 + O 2 2NO 、(工业合成NH 3 的反应原理)N 2+3H 2 2NH 3、6Li + N 2 =2Li 3N 、6Na+N 2点燃2Na 3N 补充:Mg 3N 2+6H 2O=3Mg(OH)2+2NH 3↑ AlN+3H 2O=Al(OH)3+NH 3↑Na 3N+3H 2O=3NaOH+NH 3↑ 拓展点1[氮的固定]: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 高能固氮 N 2 + O 22NO +3H 2 2NH 321.NO 和NO 22.NO 和NO

拓展点2:鉴别NO 2气体和溴蒸气的方法 法一.用AgNO 3溶液做试剂:向充有红棕色气体的容器中加入AgNO 3溶液后振荡,若有浅黄色沉淀物生成,则原气体为溴蒸气,因収生反应Br 2+H 2O=H ++Br -+HBrO,Ag ++Br - =AgBr↓(浅黄色);若加入AgNO 3溶液后振荡,不产生沉淀,则原气体为NO 2气体,因収生反应3NO 2+H 2O=2HNO 3+NO,生成的HNO 3不与AgNO 3反应. 法二.用水做试剂:向充有红棕色气体的容器中加入水,振荡,若红棕色气体消失,得无色溶液,则原气体为NO 2气体,因収生反应3NO 2+H 2O=2HNO 3+NO;若加水振荡后,得到黄色溶液,则原气体为溴蒸气,因溴蒸气溶于水得到黄色的溴水. 法三.用CCl 4做试剂:向充有红棕色气体的容器中加入CCl 4,振荡,若CCl 4溶液变为橙红色,则原气体为溴蒸气,因溴蒸气溶于CCl 4得到橙红色溴的CCl 4溶液;若加入CCl 4后,气体和CCl 4均无变化,则气体为NO 2气体,因NO 2与CCl 4不反应. 法四.用裂化汽油做试剂:向充有红棕色气体的容器中加入裂化汽油,振荡,若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则原气体为溴蒸气,因溴蒸气与裂化汽油中的不饱和烃収生加成反应;若加入裂化汽油振荡后,气体和裂化汽油均无变化,则原气体为NO 2气体,因NO 2与裂化汽油不反应. 法五.增大压强:用注射器抽取红棕色气体,然后将气体迚行加压,若气体颜色逐渐变深,则原气体为溴蒸气;若气体颜色先变深后变浅,则原气体为NO 2气体,因収生反应2NO 2?N 2O 4(无色). 法六.降低温度:将充有红棕色气体的容器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若气体颜色逐渐变深并有棕色液体产生,则原气体为溴蒸气,因溴的沸点比较低,当降低温度时,溴蒸气逐渐液化;若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则原气体为NO 2气体,因反应2NO 2?N 2O 4(无色)为放热反应,当降低温度时,平衡向生成N 2O 4(无色)的方向移动. 法七.用苯酚的水溶液做试剂:向充有红棕色气体的容器中加入少量苯酚的水溶液,振荡,若出现白色沉淀,则原气体为溴蒸气,因溴与苯酚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白色沉淀;若气体颜色变浅,但溶液无明显变化,则原气体为NO 2气体,因NO 2与水反应生成的HNO 3与苯酚不反应(需有浓硫酸做催化剂). 法八.用苯和铁粉做试剂:向充有红棕色气体的容器中加入苯,振荡后,再加入少量铁粉,若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则原气体为溴蒸气,因収生反应C 6H 6+Br 2 →C 6H 5Br+HBr;若气体和苯均无变化,则原气体为NO 2气体,因NO 2与苯不反应. 拓展点3: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方法 1.关系式法 (1)NO 2与NO 、O 2等气体的混合气体溶于水可依据:3NO 2+H 2O=2HNO 3+NO,利用气体体积差值迚行计算. 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由4NO 2+O 2+2H 2O = 4HNO 3可知,当体积比为: =4:1,恰好完全反应 2 过量,剩余气体为NO ,剩余气体为O 2 2同时通入到水中,由4NO +3O 2+2H 2O = 4HNO 3可知,当体积比: =4:3,恰好完全反应 ) O () NO (2V V >4:3,剩余NO <4:3,剩余O 2 (4)NO 、NO 2、O 2三种混合气体通入到水中,可先按(1)求出NO 2与H 2O 反应生成的NO 的体积,再加上原混合气体中NO 的体积即为NO 的总体积,再按(3)方法迚行计算. 2.电子守恒法 当NO 或NO 2转化为HNO 3时要失去电子,若上述两种气体与O 2混合,O 2得电子,且得失电子数必然相等. 3.氮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 ①主要来源:汽车尾气以及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条件下,空气中的N 2与O 2化合成NO,NO 继续被氧化成NO 2. ②危害:a.形成酸雨(PH<5.6),危害人体健康;b.形成光化学烟雾;c.破坏臭氧层

2020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4-4 氮及其化合物(教案)含答案

第四讲 氮及其化合物 考纲要求: 1.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循着图示·想一想] [特色特性·记一记] 1.特殊的颜色:NO 2——红棕色气体 2.特殊的检验:①NO :无色气体――→O 2 红棕色 ②NH +4:NH +4――→强碱△无色气体―――――→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3.特殊的性质:硝酸具有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4.必记六反应: (1)N 2+3H 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 3 (2)3NO 2+H 2O===2HNO 3+NO (3)4NH 3+5O 2=====催化剂 △4NO +6H 2O (4)2NH 4Cl +Ca(OH)2=====△ CaCl 2+2NH 3↑+2H 2O (5)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6)3Cu +8HNO 3===3Cu(NO 3)2+2NO↑+4H 2O 考点一 性质稳定的非金属单质——氮气 [教材知识层面] 1.氮的原子结构

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Ⅴ A 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最外层有5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能获得3个电子而表现出 -3价,其单质N 2因N≡N 键键能大,难以断裂,故N 2化学性质稳定。 2.氮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氮气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2+O 2放电,2NO 。导致汽车尾气中产生氮的氧化物和雷电固氮。 ②氮气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2+3H 2 高温、高压催化剂 2NH 3。(工业合成氨反应原理) ③氮气与金属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Mg +N 2△,Mg 3N 2。 3.氮的固定 (1)概念: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叫做氮的固定。 (2)类型: 氮的固定??????? 人工固氮如工业合成氨:N 2+3H 2催化剂 高温、高压2NH 3 自然固氮如雷雨天产生NO :N 2 +O 2 放电2NO 生物固氮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够将空气中的 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而促进自身生长 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利用化学方法模拟固氮 酶的作用,在温和条件下将氮转变为氨

高中元素化合物知识梳理

镁、铝、铜及其化合物 (一)镁与铝化学性质的比较 1.与O 2的反应:Mg 、Al 均能与空气中的O 2反应,生成一层坚固而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所以,金属镁和铝都有抗腐蚀性能。 它们都可燃烧:2Mg +O 2=====点燃2MgO,4Al +3O 2=====高温 2Al 2O 3 2.与S 、X 2等非金属的反应:Mg +S=====△MgS ,Mg +Cl 2=====点燃 MgCl 2 2Al +3S=====△Al 2S 3,2Al +3Cl 2=====点燃 2AlCl 3 3.与酸的反应: 非氧化性酸:Mg +2H + ===Mg 2+ +H 2↑,2Al +6H + ===2Al 3+ +3H 2↑ 氧化性酸:镁可溶于氧化性酸;常温下铝在冷的浓HNO 3、浓H 2SO 4中因发生钝化而难溶,但加热时也可溶解。 4.与碱的反应:镁不反应, 2Al +6H 2O +2NaOH===2Na[Al(OH)4]+3H 2↑ 5.与氧化物的反应:2Mg +CO 2=====点燃2MgO +C(金属镁能在CO 2气体中燃烧),2Al +Fe 2O 3=====高温 2Fe +Al 2O 3[铝热反应,铝与比铝不活泼的金属氧化物(如CuO 、MnO 2、Fe 2O 3等)都可以发生铝热反应] (二)氧化铝和氢氧化铝 1.氧化铝: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铝盐,又能与强碱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盐 :Al 2O 3+6H + ===2Al 3+ +3H 2O , Al 2O 3+2OH - +3H 2O===2[Al(OH)4]- 2.氢氧化铝:①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中:Al(OH)3+3H + ===Al 3+ +3H 2O ,Al(OH)3+OH - ===[Al(OH)4]- ②受热分解:2Al(OH)3=====△Al 2O 3+3H 2O 3.氢氧化铝的制法: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Al 3+ +3NH 3·H 2O===Al(OH)3↓+3NH + 4 或四羟基合铝酸钠 溶液通入CO 2: CO 2过量:[Al(OH)4]- +CO 2===Al(OH)3↓+HCO - 3; CO 2少量: 2[Al(OH)4]- +CO 2===2Al(OH)3↓+H 2O +CO 2- 3。

高考化学复习第三部分专题十四氮及其化合物真题链接

专题十四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1.(2016·浙江理综,13)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 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 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D.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 解析A项,根据题中的流程,可以得出固体1为CaCO3、CaSO3和过量Ca(OH)2,正确;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乳吸收的NO、CO和氮气,NO和NO2按1∶1的体积比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硝酸钠,所以X可以是空气,但不能过量,错误;C项,气体2为N2、CO,因“无污染气体”为N2,故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正确;D项,NH+4与NO-2能够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氮气,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正确。 答案 B 2.(2015·北京理综,8)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下图)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氮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 解析人工固氮中氮气转化为氨气,N元素化合价由0→-3,化合价降低,被还原,A项错

误;工业合成氨是典型的人工固氮方法,B项正确;根据自然界中氮循环图可知,通过生物体可以实现铵盐和蛋白质的相互转化,即实现了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的相互转化,C项正确;生物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参与,D项正确。 答案 A 3.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FeO B. Fe2O3 C. FeSO4D.Fe3O4 解析FeO、FeSO4和Fe3O4(可写成Fe2O3·FeO)与稀硝酸反应时均为铁元素被氧化,且氧化产物均为Fe3+,还原产物均为NO。等质量的FeO、FeSO4和Fe3O4与稀硝酸反应时,FeO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最多,放出NO的物质的量最多;Fe2O3与稀硝酸反应时,无NO气体放出,故选A项。 答案 A 4.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c中收集 选项a中的物质b中的物质 d中的物质 的气体 A 浓氨水CaO NH3H2O B 浓硫酸Na2SO3SO2NaOH溶液 C 稀硝酸Cu NO2H2O D 浓盐酸MnO2Cl2NaOH溶液 解析实验室利用CaO和浓氨水制取氨气,应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A项错误;收集SO2时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B项正确;制取NO2时选择浓硝酸和Cu反应,C项错误;MnO2氧化浓盐酸制取Cl2时需要加热,D项错误。 答案 B 5.(2016·浙江4月选考,30节选)氨气及其相关产品是基本化工原料,在化工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考化学专题题库∶氮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专题题库∶氮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并探究氨气的性质。在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1)B装置中的干燥剂是_____ (填“碱石灰”或“浓硫酸”)。 (2)C、D 装置中试纸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_(填”C”或“D”)。 (3)当实验进行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 -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 E 装置中的现象是产生______(填”烟”或“白雾”)。 (4)为防止过量氨气造成空气污染,需要在上述装置的末端增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合适的装置是_____ (填“F”或“G”)。 (5)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Ca(OH)2并放出热量。实验室利用此原理,向生石灰中滴加浓氨水,可以快速制取氨气。用此方法制取氨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 (填“a”“b”或“c”)。 【答案】碱石灰 D 白烟 )F )c 【解析】 【详解】 (1)氨气是碱性气体,能与浓硫酸反应且浓硫酸是液态干燥剂,故B装置中的干燥剂是碱石灰; (2)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D中颜色发生变化,故答案为D; (3)氨气与挥发的HCl会生成氯化铵晶体,所以有白烟产生; (4)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吸收氨气时要用防倒吸装置,故答案为F; (5)向生石灰中滴加浓氨水,可以快速制取氨气。用此方法制取氨气为固液不加热制取气体,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c。

2.研究金属与硝酸的反应,实验如下。 ⑴Ⅰ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是______。 ⑵研究Ⅱ中的氧化剂 ①甲同学认为该浓度的硝酸中H+的氧化性大于NO3-,所以NO3-没有发生反应。乙同学依据Ⅰ和Ⅱ证明了甲的说法不正确,其实验证据是______。 ②乙同学通过分析,推测出NO3-也能被还原,依据是______,进而他通过实验证实该溶液中含有NH4+,其实验操作是______。 ③补全Ⅱ中NO3-被还原为 NH 的过程:NO3- + ______e- + ______= NH4+ + ______H2O 4 ⑶研究影响产生H2的因素 资料:Fe[(NO)]2+在溶液中呈棕色。 ④对比Ⅱ、Ⅲ、Ⅳ,温度不同时收集到氢气的体积不同,原因是______。 ⑤Ⅴ中无色气体是混合气体,则一定含有遇空气变红棕色的气体和______。 ⑷根据实验,金属与硝酸反应时,影响硝酸的还原产物不同的因素有______。 【答案】NO 硝酸浓度相同,铜的还原性弱于铁,但Ⅰ中溶液变蓝,同时没有氢气放出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最高价,具有氧化性取Ⅱ中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8 10H+ 3 相同条件下,温度升高时,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但NO3-的还原速率增大的更多 H2金属的种类、硝酸的浓度、温度 【解析】 【分析】

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点

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可以找到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存在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细胞内的含量与在非生物 界中的含量明显不同 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 大量元素:C、O、H、N、S、P、Ca、Mg、K等; 微量元素:Fe、Mn、B、Zn、Cu、Mo; 基本元素:C; 主要元素;C、O、H、N、S、P; 细胞含量最多4种元素:C、O、H、N; 水 无机物无机盐 组成细胞蛋白质 的化合物脂质 有机物糖类 核酸 三、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85%-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7%- 10%);占细胞鲜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O、占细胞干重比例最大的化学元素是C。 知识梳理: 统一性: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差异性:元素含量有差异 2.组成细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C、H、O、N、P、S、K、Ca、Mg 微量元素:Fe、Mn、Zn、Cu、B、Mo主要元素:C、H、O、N、P、S 含量最高的四种元素:C、H、O、N基本元素:C(干重下含量最高) 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O(鲜重下含量最高) 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鲜重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无机盐, 糖类 有机化合物脂质 蛋白质(干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 核酸 4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苹果和梨 试剂:斐林试剂(甲液:0.1g/ml的NaOH 乙液:0.05g/ml的CuSO4) 注意事项: ①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麦芽

②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 ③③必须用水浴加热(50—65) 颜色变化:浅蓝色棕色砖红色 (2)脂肪的鉴定 常用材料:花生子叶或向日葵种子 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注意事项: 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③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剂染色时间不同 颜色变化:橘黄色或红色 (3)蛋白质的鉴定 常用材料:鸡蛋清,黄豆组织样液,牛奶 试剂:双缩脲试剂( A液:0.1g/ml的NaOH B液: 0.01g/ml的CuSO4 )注意事项: ①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 ②鉴定前,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 颜色变化:变成紫色 (4)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常用材料:马铃薯 试剂:碘液颜色变化:变蓝

(通用版)202x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四节 氮及其化合物学案(含解析)

氮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氮及其 化合物 1.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了解氮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3.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4.了解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信息技术等的关系。 5.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 考点(一) 氮及其氧化物【点多面广精细研】 1.氮气的结构与性质 (1)氮元素的存在与氮的固定 (2)N2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3)N2的化学性质 ①与氧气反应:N2+O2===== 放电或高温 2NO。 ②与氢气反应:N2+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2NH3。 ③与镁反应:3Mg+N2===== 点燃 Mg3N2。 2.氮的氧化物的种类与性质 (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 如N2O、NO、NO2、N2O4、N2O3、N2O5等。其中属于硝酸酸酐的是N2O5。 (2)NO与NO2性质的比较 NO NO2氮的价态+2价+4价 物理性质无色、不溶于水的气体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易液化,易溶于水化 学 与O2 反应 2NO+O2===2NO2不反应

①光化学烟雾:NO x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有毒的烟雾。 ②酸雨:NO x排入大气中,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HNO2,随雨雪降到地面。 ③破坏臭氧层:NO2可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④N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小题练微点]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豆科植物通过根瘤菌吸收空气中的氮属于氮的固定,是化学变化( ) (2)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是由游离态氮转化来的( ) (3)氮元素有负化合价、正化合价和零价,因而常温下,N2既能与氧气反应,又能与H2反应( ) (4)在实验室里,NO和NO2均用排水法收集( ) (5)可用NO2与水反应制取硝酸,故NO2是酸性氧化物( ) (6)通过灼热的镁粉,可除去N2中的少量氧气( ) (7)NO2溶于水时,NO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 (8)溴蒸气和NO2都是红棕色气体,不能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和NaOH溶液鉴别,可用AgNO3溶液或蒸馏水或CCl4鉴别( ) (9)(2016·全国卷Ⅰ)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 (10)(2015·全国卷Ⅰ)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 答案:(1)√(2)√(3)×(4)×(5)×(6)×(7)×(8)√(9)×(10)× [学霸微提醒]

高考化学专题《氮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检测试卷含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氮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检测试卷含详细答案 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甲、乙两瓶氨水的浓度分别为1mol/L和0.1mol/L,则甲、乙两瓶氨水中c(OH-)之比____1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向含0.5mol溶质的稀盐酸中缓慢通入0.5molNH3(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通入氨气的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几乎不变”)。请设计实验检验铵盐中的NH4+:___________。 【答案】小于加水稀释,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增大 c(Cl-)>c(NH4+)>c(H+)>c(OH-) 几乎不变取样,加水溶解,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加热,若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有NH4+ 【解析】 【分析】 【详解】 (1)浓溶液加水稀释,越稀越电离,故0.1mol/L的氨水中电离程度更大,故甲、乙两瓶氨水中c(OH-)之比小于10; 答案为:小于;加水稀释,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增大; (2)二者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铵根水解溶液呈酸性,即c(H+)>c(OH?),依据溶液呈电中性有:c(H+)+c(NH4+)=c(OH?)+c(Cl?),因为c(H+)>c(OH?),所以c(NH4+)<c(Cl?),故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l?)>c(NH4+)>c(H+)>c(OH?);溶液中离子浓度几乎不变,所以导电能力几乎不变;铵盐能与强碱反应放出氨气,则检验铵根离子的实验方案:取样,加水溶解,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加热,若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有NH4+。 【点睛】 浓溶液加水稀释,越稀越电离;溶液的导电能力主要取决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离子的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大,导电能力越强。 2.如图1为实验室制取氨的实验装置。 (1)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NH3在一定条件下可与O2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迅速变红棕色,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015版高考化学考点分类汇编(近3年真题+模拟)专题十七 氮及其化合物

专题十七氮及其化合物 高考试题 考点一氮及其氧化物 1.(双选题)(2013年上海化学,21,4分)一定条件下,将0.1 L CO、0.2 L CO2、0.1 L NO、0.2 L NO2和0.2 L NH3混合,然后通过分别盛有足量蒸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三个洗气瓶(洗气瓶排列顺序不确定)。假设气体通过每个洗气瓶都能充分反应,则尾气(已干燥)( ) A.可能是单一气体 B.不可能含有一氧化碳 C.可能存在原气体中的两种气体 D.成分和洗气瓶的排列顺序无关 解析:洗气瓶排列顺序有6种,若第一个洗气瓶装氢氧化钠溶液,则发生反应:CO 2+2NaOH Na2CO3+H2O, NO 2+NO+2NaOH2NaNO2+H2O, 2NO 2+2NaOH NaNO2+H2O+NaNO3, 这时出来的气体有CO、NH3,后面的2个洗气瓶无论顺序怎样,最后的气体为CO;若第一个洗气瓶装水,则这时出来的气体有CO、CO2、NO,后面的2个洗气瓶无论顺序怎样,最后的气体为CO、NO;若第一个洗气瓶装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则这时出来的气体有CO、CO2、NO,后面的2个洗气瓶无论顺序怎样,最后的气体为CO、NO。 综上所述,A、C项正确,B、D项错误。 答案:AC 2.(2010年上海化学,13,3分)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NH3通入AlCl3溶液中 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解析:A项,NO2通入FeSO4溶液中生成HNO3会把Fe2+氧化为Fe3+,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B 项,CO2与CaCl2溶液不反应,无现象;C项,NH3通入AlCl3溶液中生成 Al(OH)3白色沉淀;D 项,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会生成BaSO4白色沉淀,故选B。 答案:B 3.(2009年宁夏理综,7,6分)22.4 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 11.2 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NO2 B.N2O2 C.N2O D.N2O4 解析:可以假定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 x O y,根据2N x O y+2yCu2yCuO+xN2,以及题中数据可知:反应后气体体积为反应前气体体积的一半,可以得到x=1,因此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答案:A 4.(2013年北京理综,26,14分)NO 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NO 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 。 (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