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葛兰西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之一

葛兰西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之一

葛兰西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之一
葛兰西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之一

摘要

葛兰西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之一,他进行理论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讨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而文化领导权理论则是其思想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其他的诸如知识分子问题、国家社会关系问题等都是为文化领导权做铺垫的。在葛兰西的著作中,文化是作为一种统治方式而不是简单的知识、艺术的传承而存在的,文化与传统的强制性国家机器的统治方式是截然不同的,葛兰西突出了文化的意识形态作用。本文将从他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入手,结合现实生活,详细分析文化领导权理论产生的理论背景和主要内涵。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出发点是研究怎样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革命,但到了如今,这个理论早已超出了原先预定的范围的局限。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充分理解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做出适合与当今时代的解释。在当下,研究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对于如何有效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引论部分主要就本文全体的依据与意义、文化领导权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主要的研究方法做简要介绍。本文的第一部分,将分析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理论来源,考察当时的现实条件,找出文化领导权理论与马克思主义著作和意大利本土理论之间的联系。第二部分,将简单介绍市民社会、有机知识分子、运动战与阵地战这三个维度,并论述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基本内涵。第三部分,本文将客观分析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历史地位,适当指出本理论存在的历史局限性。第四部分,本文将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例进行分析,进而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添把力,牢牢把握住社会主义文化领导权。本文将从国内,国际两个角度来论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领导群”。最后我们将结合葛兰西的理论,从多方面探讨建立合适的社会文化的路径。

关键词: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社会主义

Abstract

Antonio Gramsci was one of the early representative of Western Marxism and the main purpose that he did his work for is about proletarian leadership. And the theory of cultural hegemony is the core of his theories, others such as the intellectua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issues are to pave the way for the cultural leadership. From his books, we can know that culture is as a ruling way rather than a social phenomenon or a historical phenomenon, culture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State Apparatus. Gramsci pointed out the function of cultural hegemony. My article

will begin with his cultural hegemony, find useful material from the reality of life, and study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and the main content of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hegemony. The starting point of Gramsci's cultural hegemony is the study of

how the revolution in the western capitalist countries. But by now, the theory has already gone beyond the limitations of the originally scheduled. Therefore, we must be based on the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Gramsci's cultural hegemony. In the present study of Gramsci's cultural leadership theory, how to construc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trengthe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of the appeal and cohesion.

The introduction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cultural hegemony and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explains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main contents of the article. Chapter I, analyses the theoretical sources and the practical reasons of the formation of Gramsci's thought of cultural hegemony. Chapter II, elaborate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ulture hegemony theory. Based on the deep analysis of the main contents, the theory of the civil society, intellectuals and revolutionary strategy organically connect in series. Chapter III, objectively analyses the historical position of Gramsci's cultural hegemony. In order to achieve improvements and developments in a new era under the new conditions, the article appropriately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hought after affirming its reasonable composition. Chapter IV, this part demonstrates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Gramsci's hegemony. The importance of constructing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was highlighted in the report of the Seven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which pointed out that the system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represents the essence of socialist ideology. Finally, propose the measures that how to construct a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from the civil society, the public recognition and intellectuals according to Gramsci's cultural hegemony.

Key words: Gramsci; Cultural Hegemony; Socialism

目录

引论………………………- 1 -

一、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理论来源与现实条件………………………- 2 -

(一)文化领导权的思想的现实条件………………………- 2 -

(二)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理论来源………………………- 3 -

二、文化领导权的思想内涵………………………- 6 -

(一)国家和市民社会学说………………………- 6 -

(二)有机知识分子学说………………………- 8 -

(三)运动战和阵地战………………………- 9 -

三、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历史地位………………………- 11 -

(一)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11 - (二)对文化研究领域的影响………………………- 11 -

(三)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局限性………………………- 12 -

四、文化领导权的当代意义………………………- 13 -

(一)文化领导权在二战后的实际运用………………………- 13 - (二)中国的文化领导权的现状………………………- 13 -

(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路径………………………- 14 -

主要参考文献………………………- 18 -

引论

文化领导权(cultural hegemony),又称为文化霸权,这个词最初来自希腊文,指来自于别的国家的统治者。到了19世纪之后,它被广泛用来指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政治进行支配或控制,但到了葛兰西的理论中,新的含义被赋予这个词,这个词被用于描述国家中的阶级支配关系。这种支配或控制模式并不仅限于在政治上的直接控制,而是想要成为更为广泛的控制模式,包括被统治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人的社会关系等。所以,文化领导权不仅表达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且渗透进了大众的意识之中,作为“常识”或“正确思想”被被统治阶级接受。二战后,文化领导权理论受到包括西方资产阶级在内的全世界的关注,国内外对于文化领导权都作了相当大程度的研究。1957年由黄荫兴先生翻译的《葛兰西生平》的出版揭开了中国对葛兰西的哲学和思想研究的序幕。但是,文化领导权理论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突破性成果。因为国内对葛兰西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葛兰西的文本进行理论研究,而对于文化领导权这样的涉及实际实践的理论缺乏关注。但在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并且社会的开放程度比较大,各种文化和思想都开始传播了,人们在思想观念上的有了很多的选择,这在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个社会并不像表面上的那么平静,在意识形态领域有各种思想的激烈碰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巩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就显得异常重要了。

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高度关注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在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关键阶段,意识形态上任何一个小小的问题都可能成为社会大问题的时期。国家现在正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期,如果能掌握住在文化上的领导权,用先进的文化来指导发展,将极大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反之,如果意识形态领域产生混乱的话,将会极大地制约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及稳定的环境。所以国内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由此可见,掌握住国内文化领导权的现实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革命理论来源于革命实践,同时又指导着新的革命实践。文化领导权理论是葛兰西结合当了时的社会情况,政治环境以及当时的革命战略,探索如何在西方发达国家进行

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补充和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对于当代的中国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理论来源与现实条件

理论来源于实践,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对特定时代的反映,体现着特定时代的精神,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也是如此,他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现实条件和理论来源。

(一)文化领导权的思想的现实条件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但西欧的无产阶级革命却失败了

一战结束之后,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袭击了欧洲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917年俄历十月,俄国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随后布尔什维克获得了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的胜利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但是,在那之后发生在欧洲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无一例外全都失败了,国际上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陷入了低谷。之后,总结失败原因,寻找新的革命道路,成为了那个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当务之急。

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论,马克思认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将先于经济落后的国家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并取得胜利,因为在那个情况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达到了最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但我们如果仅从经济和政治方面找革命失败的原因,是无法解释俄国能够先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革命成功的。

葛兰西认为欧洲西部的革命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不够坚强,他们的缺乏一种主动革命的意识。葛兰西将研究方向转移到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和统治方式上来。葛兰西认为暴力革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只适用于东方的社会结构和传统的国家,西欧革命的失败证明了暴力革命在西欧国家几乎是不可

能成功的。如果在西欧直接套用十月革命的暴力革命模式,将必然导致失败。因为西欧进行革命的突破点已经从夺取政权转变到争夺文化领导权上来了。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更适合先进行文化上革命。

2.第二国际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扭曲

19世纪末期,欧洲大陆上的工人运动中普遍存在着“经济决定论”的思潮。德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保尔·巴尔特用庸俗社会学观点去解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将经济因素摆在主导地位的“经济决定论”。保尔认为,马克思主义将社会历史简单归结为经济运动过程,而忽视了人的思想在社会中的作用。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肯定的历史必然性观点与机械决定论、社会宿命论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他否定了物质生产和经济基础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用历史唯心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歪曲。伯恩斯坦在《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一书中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学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攻击。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学说就是类似于建立乌托邦社会的空想,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他认为无产阶级应当在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议会斗争、游行示威等手段进行社会变革,借以达到和平过渡社会主义的目的以此来和平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他借用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攻击马克思主义,将历史唯物主义歪曲为“经济唯物论”和“宿命论”。当然,在那之后的俄国二月革命表明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是不可能实现和平变革的,有力的用历史事实反驳了伯恩斯坦。

葛兰西认为西欧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不是革命准备的不充分,而是因为革命者在思想上还是坚持了第二国际的庸俗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理论使得无产阶级革命者认为胜利总会到来,缺乏主动地革命意识,于是始终处于资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之下。革命屡次失败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不可能不经历任何过程就自然而然的从资本主义的崩溃中产生,因此要让人民有意识的去争取胜利,去抗争。只有人有意愿去改变这个社会,去进行革命,才有可能真正的革命成功。所以,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应当首先夺取文化领域的领导权,将革命的思想传播到普通的人民那里,传播到广大的无产阶级那里,让无产阶级群众产生自觉的革命意识,先在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然后再进行经济和政治上的革命,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葛兰西开始了自己的理论的研究,提出了文化领导权理论。

(二)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理论来源

1.马克思的思想

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之一,几乎所有的思想都是从他的理论中发展而来。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批评了黑格尔将“代表人民共同利益的国家”与“政治国家”的混淆,指出现代国家的本质就是政治国家,只是因其预设了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对抗才使得两者分离。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的已经让渡了他们的政治权利,民主使得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国家成了抽象的虚幻的人民的代表,而这个过程正是伴随着市民社会利己主义的增长实现的。葛兰西在继承马克思的国家观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造。他本人也认为“完整的国家不等于政治社会,而是政治社会和市民社会的集合”。从这可以发现,葛兰西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念上进行讨论的。

2.列宁的领导权

列宁作为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的第一人,被誉为“革命的导师”。列宁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发现在落后的,矛盾更激烈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革命,更容易成功。列宁在反对各种“经济主义”倾向时,提出了领导权的思想,即进行专政的同时领导人民的思想和道德。列宁意识到了统治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维护政权正常运作的特殊手段,脱离了特殊时期,统治将遭到人民的厌恶。维护政治稳定的最有效方法还是要得到人民的拥护和赞同才行。

列宁说:“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革命运动”,“我们应当既以理论家的身份,又以宣传员的身份,既以鼓动员的身份,又以组织者的身份到具名的一切阶级中去”领导权理论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域上,他要求无产阶级要始终处在革命的领导者的位置上,领导一切可以联合的人进行革命,最终夺取政治革命的胜利。当然,领导权理论中也包含了在文化方面的领导,苏俄建立后,高度重视文化发展,将文化同政治经济联系起来。但因为当时苏俄政治和经济严重困难的原因,列宁更多强调政治和经济上的领导权,对文化上的领导权没有太多的研究。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更侧重于文化、思想上的领导权,认为应当先将无产阶级的知识传播到民众那里,奠定了思想上的领导,然后才能真正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3.实践哲学

葛兰西在《狱中札记》这本书中用了相当多的笔墨来分析实践哲学的相关问题。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思想企图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为文化领导权理论提供了一定的哲学基础。他的实践哲学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并将主观能动性作用到实际的革命中去,以此出发探索了无产阶级如何产生革命意识以及怎样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问题。

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们完全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质,他们将社会、历史的发展视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忽视人的能动作用,使得实践哲学变成了一种宿命论,这就回到了康德主义,严重阻碍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葛兰西指出革命是一个社会整体结构的改变,包括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文化等很多方面的变革,之前的革命的失败是因为只注重在政治和经济上的革命,而在意识形态和文化方面几乎就没有改变。从葛兰西的观点来看,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建立起来的,人类的历史其实就是人类实践的历史。因此,实践哲学的任务是逐步提升人们的文化水平,改造人们的意识形态,让他们主动地参加到革命活动中来。我们应当从文化和道德领域首先改造被统治的阶级,传授无产阶级的文化和思想,使得大众的文化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进而自发的产生革命的意识。

二、文化领导权的思想内涵

本文主要研究讨论的是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那必然要对文化领导权理论进行一定程度的介绍。在文化领导权理论中,葛兰西主要从国家和市民社会,发挥有机知识分子作用,运用运动战和阵地战的方式三个方面来谈怎样去剥夺资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摧毁资本主义的文化基石。这三个方面就是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论讨论的中心。

(一)国家和市民社会学说

国家和市民社会学说是文化领导权的基础。恩格斯认为国家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他将国家认定义为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写道,“国家照例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最强大阶级的国家,这个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凭借国家进而在政治上也取得了统治地位,因而获得了剥削和压迫被统治阶级的新手段。”葛兰西从时代背景出发,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已经发生了改变,表现在作为一种处在不断运动和发展中的有机体,资产阶级确立起来了,他们能够带动整个社会达到与自己同等的经济和文化水平。因此国家的作用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国家成了‘教育者’。”“每个国家都是伦理的,因为它的最重要职能之一把广大人民群众提高到符合生产力发展需要从而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一定的文化和道德水平(或型式)。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国家中起特别重要作用的是执行积极地教育职能的学校。但是在现实中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还进行许多具有所谓局部性质的其他活动和创举,它们总在一起构成了统治阶级政治的或文化的领导机关。”由此可见国家的概念在葛兰西的那里意义得到了发展,范围也被拓宽了。国家不再仅仅具有强制功能,国家还具有了在思想意识领域至关重要的文化教育功能。

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是每一个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都不能避免的问题。在马克思之前的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受到国家这一概念的控制,而马克思则认为市民社会是先于国家的一种社会存在,“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马克思和黑格尔都将市民社会与国家作为相对应的概念,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是一种外在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

葛兰西认为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市民社会”,即人与人的物质交往关系和由这种交往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政治社会”,既包含各种强制力的进行对被统治阶级领导的领域。这两个“阶层”一方面是统治阶级在市民社会中行使的“领导权”职能,另一方面则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和“司法”政府所行使的“直接统治”或管辖职能。虽然葛兰西将国家和市民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但在他的理论中,他清楚地表达了在广义上市民社会是构成国家的一部分。他说“我们往往把国家和政府等同起来,而这种等同恰好是经济——团体形式的新的表现,也就是混淆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新的表现,因为应该指出的是国家的一般概念中有应该属于市民社会概念的某些成分,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国家=政治社会+市民社会’,换句话说,国家是披上了强制的甲胄的领导权。”葛兰西所称的市民社会即主要包括政党、学校、公会、教会等民间机构和学术团体这些不直接参与政治管理的组织,他们的特征是认同和接受;而政治社会则是的国家强制力,包括军队、警察、监狱和法庭等,是运用强制的暴力手段对被统治阶级进行统治,是以让被统治者感到恐惧从而服从统治阶级管理,其特征是强制或强迫。

政治社会能够对市民社会的精神领域进行控制是建立在市民社会全体成员认同的基础上的。如果市民社会不认可,政治社会将寸步难行。

在东西方国家中,市民社会所处的地位和发展程度是有区别的。在东方国家,市民社会出现较迟,成型较慢,发展迟缓;而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市民社会早已发展完备,成为了国家最为坚实的后盾,即使国家发生问题,政府被推翻了,市民社会也能自觉维持,并迅速恢复过来。

跨语言检测结果: 0%

原文内容相似内容来源

指标剽窃文字表述

1. 这种支配或控制模式并不仅限于在政治上的直接控制,而是想要成为更为广泛的控制模式,包括

2. 黑格尔将“代表人民共同利益的国家”与“政治国家”的混淆,指出现代国家的本质就是政治国家,只是因其预设了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对抗

3. 建立在市民社会全体成员认同的基础上的。如果市民社会不认可,政治社会将寸步难行。在东西方国家中,市民社会

脚注和尾注

1.

https://www.doczj.com/doc/e07888482.html,/link?url=G0FMNg8uB9KdW5fZu9DsSLzGp9nBFaGnAhRaP0xIo fDm1q5q7YfLpKpsaWmRj42ief1WLNOK4oHHeBUZsi3-Ua.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94.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63-198页.

4. 朱塞佩·费奥里.葛兰西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62.

5. 列宁.论无产阶级政党[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9.

6.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66.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72.

8. 葛兰西.狱中札记[M].葆煦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19.

9. 葛兰西.狱中札记[M].葆煦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17.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8.

11. 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91.

12. 葛兰西.狱中札记[M].葆煦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22.

2. 1889277_周梦文_葛兰西的革命两道泉1_第2部分总字数:3444

相似文献列表文字复制比: 26.3%(906) 剽窃观点(0)

1 论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9.7%(335)

张颖慧(导师:吴绍全) - 《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9-04-01 是否引证:否2 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的教育 9.5%(327)

屈文文; -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4-01-20 是否引证:否

3 文化霸权理论与大众文化研究的话语重构 8.4%(289)

周兴杰(导师:蒋述卓) - 《暨南大学博士论文》- 2006-04-01 是否引证:否

4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研究 7.6%(261)

张海姣(导师:段虹) -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1-06-01 是否引证:否5 知识分子与文化领导权——葛兰西的文化思想探要 7.3%(253)

饶翔; - 《兰州学刊》- 2009-01-15 是否引证:否

6 知识界 6.8%(234)

安东尼奥·葛兰西,曹雷雨 - 《外国文学》- 2000-07-28 是否引证:否

7 领导权:社会结构与意义生产的协商 6.4%(222)

李永新; - 《理论探讨》- 2010-11-15 是否引证:否

8 论意识形态领导权 5.9%(204)

郭燕来; - 《前沿》- 2010-05-25 是否引证:否

9 葛兰西“意识形态领导权”理论及其现实启示 5.6%(194)

郭燕来; - 《理论导刊》- 2010-07-10 是否引证:否

10 试论葛兰西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贡献 5.5%(188)

陈树林; - 《学术交流》- 2006-11-05 是否引证:否

11 西方文化霸权与葛兰西的文化霸权论 5.1%(175)

李佩环; - 《天府新论》- 2006-01-05 是否引证:否

12 论当代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合法性危机 4.5%(154)

毛剑(导师:吴绍全) - 《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3-04-01 是否引证:否13 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简析 3.9%(133)

马静伟;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12-15 是否引证:否

14 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研究 3.6%(125)

于会利(导师:程立涛) - 《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2-05-16 是否引证:否15 葛兰西知识分子理论以及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影响 3.6%(124)

范秋瑞(导师:戈士国) - 《河南大学硕士论文》- 2012-05-01 是否引证:否

16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3.4%(117)

王秋梅,陆发玉 - 《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3-11-30 是否引证:否

17 实践本体论基础的重申与外在设定——论葛兰西的实践哲学 3.3%(115)吴友军; - 《教学与研究》- 2008-05-20 是否引证:否

18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意义 2.9%(100)

罗小青; - 《道德与文明》- 2008-04-10 是否引证:否

19 试析葛兰西的知识分子理论 1.8%(63)

潘宜协; -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7-03-16 是否引证:否

20 从葛兰西的知识分子理论谈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作用 1.5%(52)

王洪娟; -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10-05-15 是否引证:否

原文内容

在东方,如印度、中国和俄国,没有形成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独立的以“市民阶级”为基础的市民社会,政治社会就是国家的全部,国家纯粹就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工具,所以“国家就是一切”;而在西方,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社会契约等机制使得国家除了具有暴力强制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认同、同意的特征,是“采取各种平衡形式的强力和同意的配合,而且避免强力处于显然地压倒同意”。“‘市民社会’经过长期发展变化,已经具有比较结实的结构,可以抵御直接经济因素(如危机、萧条等等)‘入侵’的灾难性后果。以战争打比方,市民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像现代战争的堑壕配系。在战争中,猛烈的炮火有时候看似可以破坏敌人的全部防御体系,其实不过损坏了他们的外部掩蔽工事;而等到进军和反击的时候,方才发现自己面临的防御工事依然在发挥坚固的作用。”这里表明了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已经完成了对市民社会的渗透,市民阶层接受了资产阶级在文化上的领导,市民社会已经成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最坚实的基础。因此,为了实现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就必须先将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争取到,然后才能在其他领域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

由此看来,葛兰西认为,市民社会是革命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部分,资产阶级要巩固统治,维护政权就必须保证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被牢牢地握在手中;而无产阶级想要夺取政权就必须先获得广大市民阶层的认同,进而获得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然后再从其他方面取得优势。因此,市民社会将会是全面革命的前哨阵地。

(二)有机知识分子学说

有机知识分子学说是文化领导权思想的落脚点。想要建立文化领导权,不是喊几句口号,随便说几句就行了的,是需要人来研究,然后再传播到广大的市民之中去,这就需要依靠知识分子集团。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知识分子的概念是建立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的基础上的,是否从事脑力劳动是判断知识分子的标准。但葛兰西拓宽了知识分子的概念,提出了“所有人都是知识分子”。他批判了传统的以脑力劳动为标准来界定知识分子的错误,因为“在任何体力劳动中,甚至在最为低级和机械的劳动中,也存在着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即最低限度的创造性智力活动”,“每个人最终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之外进行着某种形式的智力活动,也就是说,他是‘哲学家’、艺家和有品味的人,他持有一种特殊的世界观、一种有意识的道德行为,因而有助于支持或改造一种世界观,即有助于新的思想方式的形成”。很显然,在葛兰西那里知识分子不再是从事文化工作者的专属名词,而变成了一个很大的范畴,包括所有从事劳动的人,无论是体力的还是脑力的。

尽管每个人都是知识分子,但显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具有向外传播知识和文化的知识分子的职能。于是葛兰西将之细分为两种:传统知识分子和有机知识分子。传统知识分子就是代表旧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与陈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联系在一起的知识分子,当新的生产方式取代旧的生产方式,旧的生产方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时,这部分知识分子并不会立刻消失,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存在于社会,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有机的知识分子则属于新的阶级,伴随着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要求的新阶级的产生而产生,他们同新的阶级团体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种知识分子与新阶级是处于同一阶级的,具有相同的特征,并在文化和思想领域中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葛兰西认为,知识分子阶层是由社会集团制造出来的,而社会集团建立在社会的经济领域的基础之上,这样的知识分子不仅把自己的性质赋予该社会集团的经济领域,而且将自己对自身职责的认识也赋予该社会集团的经济领域,同样将自己的性质以及对自身职能的认识也赋予了该社会集团的社会与政治领域,新阶级在被创造出来以后,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持续不断地完善自身,那部分被称为“有机的”知识分子,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新阶级中的掌握某一方面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与传统的知识分子相比,有机知识分子必须能够代表更先进的生产方式,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只有这样,有机知识分子才能夺取文化领导权,为革命的胜利打好基础。正如葛兰西所说:“如果知识分子和人民——民族、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以有机的融贯一致的——在其中,感情——热情变成理解并从而变成知识(不是机械地而是以一种生动的方式)——为特征的,那时,而且只有在那时,才是一种代表的关系。只有在那时,统治者和被统治

者、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个别要素的交换才能发生,作为一种社会力量的共有生活——并创造出‘历史的集团’——才能实现。”

知识分子的职能就是要服务于其所属的社会组织创立的思想和理论,对意识形态进行合法性论证,为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此外,知识分子要用自己阶级的意识形态去教育其他的阶级,是的本阶级的意识形态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中去,这样就能保证大多数人能够同意哪个阶级并接受他们的统治。

由此可见,知识分子是统治阶级为获得文化领导权的实际执行者,他们通过文化领导权掌握整个社会,使得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接受和认同,进而使他们服务的组织获得政治上的统治权。知识分子的能量是如此之大,我们不能忽视他们的作用。

(三)运动战和阵地战

针对东西方国家不同的社会结构和市民社会的发展发展状况,葛兰西提出了获得文化领导权的两种具体策略,即运动战和阵地战。

运动战就是在正面地、直接地攻击敌人,要求速度快,攻击猛烈,在短时间内粉碎敌人的所有防备,就像布尔什维克领导的十月革命;而阵地战则要就采取迂回的策略,减少与敌人正面战斗的机会,通过一次次规模较小的战斗,一点点地夺取敌人的阵地,扩大自己的优势,最终将敌人的阵地全部夺走,获得全部的文化领导权,就像在印度的圣雄甘地领导的消极抵抗运动。在葛兰西的理论中,“阵地”指的是作为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想情感的生产场的市民社会,同时也是作为各种政治团体角逐的角斗场的市民社会。所以,阵地战的就是在精神思想领域与资本主义进行斗争,与资产阶级争夺文化领导权的社会基础——市民社会,以此来将敌人的后盾粉碎并重铸为自己的坚实基础。

十月革命后,东西方各国无产阶级都争相效仿俄国的革命方式,希望通过暴力革命取得政权,然后再改变上层建筑,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但几乎所有的这种革命都以失败结尾。

为什么在俄国成功了,但是在其他国家都几乎是以失败告终呢?葛兰西通过研究各国的社会结构以及革命失败的原因,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俄国当时还是一个有着大量封建存在的资本主义国家,市民社会还处于刚形成的状态,国家就是一切,群众并没有产生一致的意识形态,也就是说,国家的文化领导权处于谁都没有掌控的情况。这时候,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可以通过文化和道德的改造,用先进的思想教育民众,可以比较轻松地取得无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但在西方国家,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坚强后盾,国家和市民社会是相互扶持的,并且市民社会已经具有相应的体系,能够抵御来自其他方面的影响。打个比方来说,当国家政权因为各种原因已经覆灭,市民社会能够暂时维持国家的运转,并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产生新的国家政权。“必须把1917年在东方胜利运用过的运动战改为阵地战,因为阵地站在西方是唯一可能的”也就是说,资产阶级已经完全取得了在西欧国家的文化领导权,并将市民社会改造成了坚固的堡垒。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不断地渗透、改造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而直接去夺取政权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阵地战的意义如此重要,那怎么去进行了?我认为可以从军事学说中取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获得的胜利,首先要熟知对方的情况,我们要对资产阶级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它的文化,它的阶级本质,它的意识形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获得胜利必须要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争取文化领导权的核心就是争取官大的人民群众,要对群众进行不断的教育,将他们塑造成新型的知识分子,并且最好能够培养出有机的知识分子,只有这样无产阶级的新道德、新思想才能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当然无产阶级不可能只依靠自身就获得胜利,无产阶级要联合一切可联合的力量,组成历史联合体,而无产阶级上升成为领导集团,引导革命走向胜利。

当然葛兰西只是强调在西方社会多采取阵地战的形式,并不完全放弃运动战,而是要将运动战和阵地战有机地结合运用。因为在阵地战的后期,旧的统治阶级必然不愿放弃已有的政权,这时候只能进行运动战,在一切准备完备的请款下,一举摧毁旧的制度和政权。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知识点

9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上)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掌握其理论 的要点。 二. 课程内容 9.1理论背景和发展概况。 9.2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论。 9.3葛兰西的“民族—人民的文学”论。 9.4 马舍雷和戈德曼的结构主义文论。 9.5伊格尔顿的新马克思主义文论。 三.考核知识点 9.1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 9.2 卢卡契论艺术本质、艺术发生和艺术功能。 9.3 葛兰西论“民族—人民的文学”。 9.4 马舍雷的“沉默论”。 9.5 戈德曼论“有意义的结构”。 9.6伊格尔顿的艺术生产理论。 四.考核要求 9.1 识记:卢卡契的主要论著《历史与阶级意识》、《审美特性》;葛兰西的主要论著《狱中札记》、《狱中书简》;马舍雷的主要论著

《文学生产理论》;戈德曼的主要论著《文学社会学方法论》;伊格尔顿的主要论著《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学原理引论》。 9.2领会:卢卡契论艺术本质:文艺的内容来自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又是对客观现实的超越;卢卡契的艺术发生说:一方面接受并发挥了马恩的劳动起源论,另一方面又用巫术起源论加以补充;卢卡契论艺术功能:激发情感与认识世界统一论。 9.3领会:葛兰西论“民族—人民的文学”:要求文学作为“新文化”的一部分,成为“精神、道德革新的表现”,为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 9.4 应用:马舍雷的“沉默论”:作品中的空白和沉默是意味深长的,它们间接地表现了意识形态。 9.5领会:戈德曼论“有意义的结构”:文学创作是作家通过自身的努力,制造一个由其思想、情感和行为组成的有意义的连续结构。这种结构一方面涉及到某一文学作品的各部分内容要素之间的整体 关系,另一方面又与整个社会有着内在的联系。 9.6应用:伊格尔顿的艺术生产理论:(1)把文学艺术看作商品,文艺既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又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经济生产的形式;(2)从艺术生产和艺术消费的相互关系看艺术形式,艺术生产和消费既可以改变艺术形式,也可以改变艺术家与欣赏者的关系,还可以改变艺术家之间的关系。 10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下)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代表作家及其主要论著,掌握其理论的要点。 二.课程内容 10.1布洛赫乌托邦式的幻想艺术论。 10.2布莱希特以理性为本的戏剧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的影响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的影响 姓名孙明珠 班级 13国贸3班 学号 20131401307 摘要 西方马克思主义论题接近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在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本质、当代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市场社会主义三个问题的研究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上述三个问题,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趋势当代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主义 一、背景 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出现的独立于马克思学派之外,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很多西方哲学家的理论而形成的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有深刻的分析批判,探索西方革命的途径,提出了推翻资本主义的道路设想;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前对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提出尖锐的批评,描绘了他们理想的社会主义蓝图。 二、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本质的认识及影响 当代西方马克思经济学家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论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相联系的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它不同于流行的正统的西方经济发展理论的区别在于它从阶级的和历史的观点出发,分析当代经济的结构特征,揭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展的现存的物质的、社会的和精神的[1] 条件。 本文研究了以下主要西方马克思代表人物,阐述他们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1、巴兰在《增长的政治经济》中分析了不发达国家经济落后的根源。在不发达国家, 由于缺乏西方国家的增长条件,使之不能有健康的资本主义发展; 2、弗兰克在《资本主义和拉丁美洲的不发展》中,认为资本主义的演变和扩张产生发 展和不发展,不发达国家的不发展是资本主义及其内在矛盾的必然结果(内在矛盾包括少数剥削者对大多数人生产的剩余价值的占有,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宗主国中心和从属国外围国家[2] 的结构; 3、沙米尔阿明在《世界规模的积累》,《不平等的发展》等书中,论述了资本的对外扩 张问题。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的原意在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心(宗主国)的结构的特征。其中第一个特征至它们仅包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二个特征是资本积累过程基本实在内在地产生的,它产生于阿明所说的自动集中的积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企业中使分工国际化,加深了不平等形式。 4、伊曼鲁尔在《不平等交换:贸易帝国主义》中,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价值转化 为生产价格理论基础,论证了西方国家通过不平等交换对欠发达国家的国际剥削。 他认为,工资是独立的变量,而且决定资本有机构成和国际分工。因此,因工资不平等而引起的价值转移是首要的。要通过深化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市场和对外扩展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简介 一、早期代表人物(20世界20——30年代) 1、格奥尔格·卢卡奇(Ceorg Lukacs,1885-1971),匈牙利着名的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代表作:《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审美特征》(1963),《社会存在本体论》(1971)。超一流 2、卡尔·柯尔施(Korsch,Karl 1886-1961),德国人,与卢卡奇一样,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代表作:《马克思主义和哲学》(1923)、《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篇论文》(1923——1937)、《卡尔·马克思》(1938)。超一流 3、安东尼奥·葛兰西(Gramsci,Antonio 1891~1937),意大利人,意大利共产主义思想家、意大利共产党创始者和领导人之一,是与卢卡奇、柯尔施齐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代表作:《反对〈资本论〉的革命》(1917)、《狱中札记》(1929——1935)。超一流 二、发展繁荣时期(20世纪30——70年代) (一)法兰克福学派 (第一代) 1、霍克海默尔(Max Horkhaimer 1893—1973),德国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首脑人物、“社会批判理论”创始人。代表作:《传统的和批判的理论》(1937),《论哲学的社会功能》(1940),《启蒙的辩证法》(1947),《工具理性批判》(1967)。超一流 2、阿多诺(Adorno,T·W,1903——1969)德国人,在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地位仅次于霍克海默尔。代表作:《弗洛伊德理论和法西斯主义宣传的程式》(1951),《否定的辩证法》(1966)。超一流 3、班杰明(Benjamin,Walter 1892——1940),德国人,代表着作:《德国悲剧的起源》(1925)、《作者作为生产者》(1934)、《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1936)。一流 4、赫伯特·马尔库塞(Marcuse, Herbert 1989——1979)德国人,是“弗洛伊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简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几个问题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虽然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产生了一些误解,但是其中也包含了值得我们重视的思想资源。在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上,传统的、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科书,对于意识形态的理解过于狭隘,忽视了马克思思想中关于意识形态的更加广阔和深刻的意识形态观念。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从总体上说,主要涉及到:意识形态的范围、价值问题;意识形态的主体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问题;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教育问题;意识形态的存在方式;意识形态的种类;意识形态与语言的关系等问题。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意识形态观 无论你是否愿意,意识形态都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你,无论你如何讨厌,意识形态都已经是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回避意识形态,否定意识形态,甚至说“意识形态”已经终结,这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这就如同鸵鸟把头埋到沙子里,防止自己被人抓住一样,是极其愚蠢的。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意识形态呢?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虽然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产生了一些误解,但是其中也包含了值得我们重视的思想资源。 一、如何看待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 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提出了质疑。这种质疑主要表现在,他们认为,马克思把意识形态看作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这是一种简单的历史决定论的思想,实际上意识形态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他们看来,马克思简单地把意识形态理解为对社会现实的歪曲反映,并用阶级根源来说明意识形态的产生的社会根源,把意识形态和阶级意识等同起来,把意识形态的斗争归结为阶级斗争。他们有人质疑,难道一种意识仅仅由于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就表明这种意识是颠倒的意识吗?就是错误意识吗?[1]这种指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修正和完善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几乎是每一个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家的共同企图。 应该承认,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确实有僵化和教条化的问题,缺乏对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形式、内容和功能的深入思考。这也导致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多方面的质疑和思考。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某些思考,确实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在分析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念的时候,不同的人抓住了马克思思想中的不同方面来分析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的思想。比如,早期阿尔都塞抓住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提出的下列思想:“整体,当它在头脑被作为思维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2]在他看来,头脑所专有的掌握方式是科学的掌握方式,而对于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是意识形态的。而卢卡奇则抓住了马克思对于商品拜物教的批判,认为,这种商品拜物教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使人崇拜自己所创造的商品之间的交互关系,而忽视了交换关系背后的人和人之间的剥削关系。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于商品拜物教的意识形态功能的批判。或者说,马克思就是要揭示商品交换关系背后所存在着的人和人之间的交互关系。国内学者在研究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的思想的时候,发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讨论的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的思想”[3]。由此可见,人们在分析马克思的意思形态思想的时候,也发现了马克思也有不同的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观念。英国学者汤普森发现,在马克思那里有三个不同的意识形态概念。第一种意识形态概念是:“意识形态是一种理论学说和活动,它错误地认为,观念是自主的和有效的,它不了解社会—历史生活的真正情况与特点。”[4]这就是说,那些把人的观念看作是独立于社会历史条件的思想就是一种意识形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所批判的各种不同的理论都是意识形态。第二种意识形态概念是

马克思主义文论

1,马克思主义文论创立的时间、创立者、创立的奠基之作马克思主义文论创立的时间: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奠基之作:《巴黎手稿》2,列宁的“两种民族文化”学说一,列宁论“两种民族文化”学说1,关于文化的涵义,列宁用“文化”的概念是很严格的,他运用文化这个概念非常注意区分广义和狭义2,列宁“两种民族文化”的基本涵义(1)每一个民族都有两种文化(2)两种文化各自的地位不同(3)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3,在中国现代文论史上很早提出文学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之理论的是谁冯雪峰对于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论述.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一直是文艺界关心的一个问题,很多文艺理论家都作了探讨。值得特别提及的是,冯雪峰很早就提出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样的看法。他在《过渡性与独创性》中说:“我们现在是从旧的民族文化过渡到新的民族文化,同时也是从国民的文化走到世界的文化”,他认为民族性中也有“世界性”或“人类性”的意蕴,“任何民族在任何环境里生活战斗上所达到的最基础的也是最高的要求与理想,也是一切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人类共同的生活理想与意向”,因此,“民族的独创能力和独创性要求,并不是向着特殊的民族性的树立,然而却是世界文化的到达所必要”。由此可见,冯雪峰在当时已经认识到文化文艺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越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世界的也就越是民族的,两者并行不悖。4,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主要内容1)内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保证艺术创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表现创造的主动性,选择各种各样的形式、风格和体裁。”高尔基对于俄国文学和西欧文学都很熟悉,还系统地讲过《俄国文学史》, 所以对于各种流派的作品都熟悉,他认为在 文学上主要的潮流或者倾向共有两个,即现 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他热爱现实主义文学, 对于自然主义和颓废主义深恶痛绝,并始终 不懈地与之进行斗争。有比较才有鉴别,这 样他就有可能寻找新的创作方法。2)特点1, 文学艺术应该具有崇高的社会目的,要为促 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服务,反对“为艺术 而艺术”以及那些引人颓废、堕落的艺术。2, 要求作家艺术家把过去的现实、现在的现实、 将来的现实这样三种“现实”有机地结合起 来3,要求作家艺术家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 观武装头脑,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社会现实 生活,讴歌现实的变化和正在成长中的社会 主义新人,激励他们求真、向善和爱美 5,毛泽东用《孟子》中的一句什么话来说明 “共同美”的存在关于“口之于味,与同嗜 焉”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 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孟 子》)译文:口对于味道,有相同的嗜好; 耳朵对于声音,有相同的听觉;眼睛对于颜 色,有相同的美感。 6,席勒式1)“席勒式”这一词语出自马 克思1859年4月19日给拉萨尔的信:“你 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 精神的传声筒。”所谓“席勒式”指席勒创 作中部分存在的一种偏向,即忽视文艺创作 形象地表现生活,使作品主人公变成宣传某 种抽象化观念的化身。2)关于“席勒式”倾 向a为一般找特殊b在艺术构思和创作中进 行哲学思考c以理想代替现实d人物形象的 抽象化、概念化e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7,文学是“人学”1)高尔基认为文学是人 学。教材里对这个问题说了三点:一是指文 学的主要对象问题;二是指体现了高尔基的 美学思想;三是指体现了高尔基对人道主义 性质的理解。这三点概括缺乏内在的逻辑贯 通,而且着眼的角度并不一致。2)笼统地说 高尔基关于文学是人学的说法体现了高尔基 的美学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具体地说,这 个说法可以分为三层来理解:一是文学是写 人的;二是文学是人写的;三是文学是为人 写的。 8,“主观战斗精神”1)胡风的“主观战斗精 神”强调创作主体的心理意识是一种“人” 的文学观,同时也是主客观相结合的文艺思 想。创作主体需要在客观对象的活的表现中 熔铸自己的同感的肯定或反感的否定,而客 观对象也会以其真实性来促成修改、甚至推 翻作家的认识。这个“相生相克”的动态过 程的结果就是新的艺术世界的诞生。能够促 成这一过程深入进行的动力则是作家认识世 界的思想力,体验现实的感受力,投身现实 的热情,三者合而称之,即为“主观战斗精 神”。胡风提出“一方面要求主观力量的坚 强,坚强到能够和血肉的对象搏斗,能够对 血肉的对象进行批判”,“另一方面要求作 家向感性的对象深入,深入到和对象的感性 表现结为一体。” 2)胡风强调要用“主观战 斗精神”拥抱现实,即要求作家在对客观现实 的描写中反映出自己的强烈的主观愿望。胡 风将其概括为“主观精神与客观真理的结合 和融合”,并把这视为“新文艺底战斗的生 命”。他指出,优秀作家如果想投入“为人生” 的艺术创作,“一方面须得有…为?人生的真诚 的心愿,另一方面须得有对于被…为?的人生 的深入的认识。所…采?者,所…揭发?者,须得 是人生的真实……这种主观精神和客观真理 的结合和融合,就产生了新文艺底战斗的生 命。” 值得注意的是胡风强调的是主观战斗 精神与客观真理的结合与融合,不能发生偏 颇。为了预防这种偏颇,胡风明确反对两种 倾向:一种是偏于主观,使艺术形象成为抽 象概念的冷冰冰的绘图演义;一种是偏于客 观,即主观战斗精神被客观现象所吞没。为 此他提出要使“对生活的感受力”、“热情”和 “深邃的思想力量”三者“浑然一体”。 9,“杂取种种人”典型化:“往往嘴在浙江, 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 脚色”,“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10,莎士比亚化首先,是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的形象化表述。它要求文学创作严格地遵循 莎士比亚所主张的现实主义原则,从客观的 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 写”(恩格斯《致敏考茨基》),广泛地反映 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和思想,“真实地评述人类 的关系”(《神圣家族》)。恩格斯批评拉萨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黎眩 (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对马克思不同时期阐述的国家思想进行发挥和完善、在与各种资产阶级国家和权力学说的斗争以及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思想争论中提出了一系列更具有国际视野的国家观。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是对马克思在不同时期阐述的国家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超越马克思。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概述 从20 世纪50 年代后期以来,在欧洲和美国,国家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中心议题。在卡诺伊看来,有两个主要原因促成了这种变化。这一方面是因为二战之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出现了新发展,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自50 年代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针对斯大林主义和苏联社会经济出现的问题对现实中的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反思。如何理解国家,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且具有现实的迫切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是丰富多彩的。从客观上看,这是由于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诸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从理论者主观上说,个人的理论出发点、使用的方法和关注的领域不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有变化。尽管如此,我们依然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归纳出国家理论的几个流派。从对国家作用的判断可以区分出“工具主义”国家论、“结构主义”国家论、“调节者”国家论和“制度平台”国家论四类。 “工具主义”国家论是在马克思关于国家是阶级统治工具的观点上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米利班德。他认为国家并不是相互竞争的利益集团间的中立的裁判者,而是一个深深介入其中的不可避免的偏袒者,是统治阶级的重要 工具,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和资本主义生产与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结构主义”国家论是以20 世纪60 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结构主义为分析工具的,代表人物是 法国学者阿尔都塞和希腊学者普兰查斯。它认为要理解资本主义应该把研究的重点放在社会结构而不是人上。只有生产关系即社会阶级才是历史的主体。结构的存在和变化决定了个人的选择和历史的方向。可以区分出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三种结构,虽然经济结构有最终决定性,但是其他两种结构在一定时期也能成为特定生产方式的支配结构。“调节者”国家论把国家视为调节阶级矛盾、应对社会经济危机的主体,保持相对的自主性,通过缓和各阶级关系以及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维护了现有的社会结构。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学者奥菲。“制度平台”国家论在一定程度上与“结构主义”有相似之处,带有明显的制度主义色彩,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杰索普。他认为国家是一系列制度的集合体,为社会各阶层和力量提供了活动和斗争的制度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们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自己的战略选择。从关注的领域可以划分为经济学、政治学、意识形态以及政治经济学四种国家理论。 比较而言,前三者强调的是从各自关注的领域来理解和解释国家。经济学强调的是国家与资本积累和再生产的关系。政治学和意识形态理论强调的是国家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40176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C、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 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系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特征是()。 A、历史性 B、真理性 C、科学性 D、实践性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C、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D、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 A、主要内容 B、理论基础 C、核心部分 D、实质或灵魂 5、判断一种哲学是否是“真正的哲学”取决于它()。 A、是否坚持唯物论 B、是否坚持唯心论 C、是否坚持辩证法 D、是否反映了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在于()。 A、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B、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 C、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个人、自我生存意义上的特殊表现 D、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也必然不同 E、世界观也就包含着人生观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和正确对待现代西方哲学的态度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B、现代西方哲学属于现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立 C、不能无视现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 D、现代西方哲学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参考 价值 E、我们要认真研究、批判、吸取其中的合理因素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因为( )。 A、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反映了时代的潮流 B、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发展的全部优秀成果,推进哲学的发 展 C、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是行动的指南 D、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们提供了研究和解决当今一系列全球问题的正确方法 E、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时代最正确的哲学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史上所产生的伟大变革主要表现在( )。 A、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改变了实践观念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B、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结合 C、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D、实现了科学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E、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明显的局限性是( )。 A、机械性 B、形而上学性 C、直观性 D、思辨性 E、不彻底性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发展 各个阶段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社会的演变过程 1.20世纪20—30年代,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探索时期 (未成为独立的社会思潮) 主要流派: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 主要代表人物: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布洛赫 卢卡奇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演进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和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 主要观点:卢尔奇,柯尔施试图把马克思主义解释成为一种人道主义,并强调马克思思想与黑格尔思想的连续性(卢尔奇曾为自己部分错误的观点道歉) 小结:马克思主义在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会误 入歧途,我们所做的就是要加深理解,及时纠正。

2.20世纪30—60年代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鼎盛发展时期 主要流派: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流派(1)法兰克福学派(又称新马克思主义) 起源:1923年2月3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成立的“社会研究所”,是传播学批判学派的始作俑者。 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阿多诺,本雅明,马尔塞库,哈贝马斯,施密特等 主要观点:在求得人在精神方面的真正解放,现代社会中包括理性,科学和技术在内的所有意识形态都在批判之列,构建了自成体系的批判社会理论 小结:a. 对大众文化以及文化工业的批判和排斥使其理论充满了贵族式的颐指气使的气息,并使其丧失了客观的立场, 未能认识到电视这一媒介及其文化的积极功能。 b. 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为我们提供 了一个宏观的研究媒介的视角。 (2)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 代表人物:威尔海姆·赖希,艾瑞克·弗洛姆,马尔库塞 主要观点:把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用弗洛伊德主义补充,解释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小结:a. 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文论复习资料

现实主义(恩格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充分的现实主义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人物生活的环境必须是典型的;典型人物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异化作为一个哲学概念,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将自己的本质外化出去,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客体),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转过来反对主体自身。把异化真正提升为一个哲学概念始于黑格尔;在费尔巴哈那里异化第一次被赋予引申的哲学含义;真正使异化概念流行起来的人是马克思。 “莎士比亚化”所谓“莎士比亚化”,实际上就是现实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创作规律的形象化表述。出发点从现实出发;创作方式:典型化方式(“福斯泰夫式背景”)重要特征情节生动丰富。现实主义化。从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典型化的方法,描绘出典型的社会生活场景,刻画出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内涵:深度强调文学的审美属性;表现出历史内容;反映一定的思想。 “席勒式”所谓“席勒式”,指在席勒的部分创作中,从观念出发,以主观观念演绎代替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描写,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传声筒的创作原则出发点从观念出发;创作方式:单纯的观念传达重要特征以“论证性的辩论”代替“剧情本身的进程”。主观化、观念化。从观念出发,在作品中直截了当地表达作家的主观倾向,人物、环境因观念而生。“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传声筒”内涵抽象化、概念化描写;以主观代替客观。 托尔斯泰主义在《列尼·托尔斯泰和他的时代》中提出。不抵抗主义和向精神呼吁是它的核心;基础是农村的社会现实;表现特征是矛盾的思想内容;表现形式是“悲观主义”、“不以暴力抗恶”、“向精神呼吁”。 “镜子说”提出者:达芬奇、绘画理论、艺术理论;列宁;能动反映说(能动反映社会现实)。①时代的镜子。农奴制残余、资本主义势力;对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宗教制度的抨击。②俄国农民资产阶级革命的镜子。农民问题。③宗法制农民的镜子。农民的苦难; 缺陷:农民对所追求的新的社会生活应当是什么样子,并不明了。 单向度社会1964年马尔库塞发表代表作《单向度的人》提出“单向度”理论。“向度”是指方向、维度、价值取向和评判尺度,“单向度社会”其含义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成为生产的奴隶,在现代发达工业社会中,整个社会只存在单一的价值取向,单一的判断标准,现代工业社会使人被商品拜物教控制,是一种病态的社会。 单向度的人(先解释“向度”)“单向度的人”是“单向度社会”的首要体现,是指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的人,是“工业文明的奴隶”,这群人丧失了自由、思考和判断,主体性消失。 文化工业:提出者: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内涵: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 症候阅读比喻性说法,通过文本表层的矛盾、空白、断裂等,找到隐藏在其中的社会意识形态结构,揭示其实质。 意识形态文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与政治立场相联系,思想或者观念体系。18世纪初由法国哲学家特拉西提出。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核心命题对文艺的鉴定———文艺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 马列文论的三个发展阶段①马恩阶段:无产阶级刚刚崛起②列宁毛泽东阶段:革命取得胜利(文艺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列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毛泽东)③邓小平阶段:发展和繁荣时期(“二为方针”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马列文论的主要特征①反映论的文学观。强调了文学是什么,是作家思想观念的体现,是历史、现实、文化、意识形态的体现;经济基础对文学的决定作用;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对文化的重要影响②人本主义的文学观。强调审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审美活动的终极意义、异化及其克服③工具论的文学观。强调文学的现实功利性。 为什么要学习马列文论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存在价值而言,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②从文艺理论学而言,马列文论是观察问题的立足点③从文科生的理论素养而言,马列文论能提高哲学素养。 文艺的意识形态内涵①文艺是精神领域的特殊活动:观念的上层建筑或精神生产②文艺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③较强的独立自主性:具有自身的发展轨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与其他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何看待列宁对托尔斯泰的评价美学和史学的观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总原则)内涵①确立了文艺批评的双重标准:艺术性标和准思想性标准②全方位的批评视野(总体原则)③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原则。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内容《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①文艺的观念形态性②能动的反映论③无产阶级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方向。如何服务两个“深入”、两个“学习”,同时,在普及与提高的辩证关系中为人民大众服务。 对《讲话》的态度①坚持和发展其革命和科学的理论原则②建立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评价①“文化大革命”之前17年的文艺路线是基本正确的,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成绩也是值得肯定的②毛泽东文艺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特指其中科学的、正确的文艺思想③“我们的文艺队伍是好的”。 邓小平文艺思想①文艺与人民的关系从属于人民:表现人民的优秀品质;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二为”方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对新时期文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面向群众,精益求精,注重作品的社会效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增强艺术表现能力;老一代文艺工作者还要培养年轻的文艺工作者②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应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人培养。“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今用、古为今用的方针”③文艺标准问题:实现四个现代化。④坚持“双百”方针⑤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具备革命理想和科学态度、有高尚情操和创造能力、有宽阔眼界和求实精神;重要意义:激发积极性,促进现代化建设。 邓小平文艺思想的主要贡献①将文艺工作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②进一步论述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从属于政治③“二为方针”的提出④文艺工作者的职责和创作道路⑤党对文艺工作领导的原则和方法:“双百方针”、改进党的作风、重视思想教育、发挥党员文艺工作者的模仿作用。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艺术生产不同于其他精神生产的特点和规律是什么? 精神生产分为艺术生产和科学研究两种,艺术生产和科学研究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规律,即科学研究主要是运用抽象思维,艺术生产主要靠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内容不同于抽象思维的内容的,形象思维是以社会生活五彩缤纷、生动活泼的形象为思维对象的,而社会生活中的形象是千差完别无限多样的,因而,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形象的反映的文艺作品中的形象就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状况其次艺术生产的形象思维过程中是离不开形象的,作家艺术家在进行形象思维时,因为他们的思维是形象的,所以就带有形象的多样性,鲜明性和独特性,再次,从艺术创作的形象思维的结果看,形象思维的结果是艺术形象,在艺术形象的过程中,生活的形象变成了艺术的形象一般说来。这种艺术形象同别的艺术形象有差别性,因为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生活形象,所以也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艺术形象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1844年4~8月在巴黎写成的,因此又被称为“巴黎手稿”。它由三个未完成的手稿组成。这些手稿反映了当时马克思在经济学和哲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形成阶段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在批判黑格尔唯心论和改造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础上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涉及并阐述了美和美感等问题,包含有丰富、深刻的文艺思想和美学思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写作的历史背景。 答:(1)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内部固有的矛盾已经暴露,工人运动迅速开展。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是这个时期最不复存在的革命运动。(2)1844全巴黎工人举行了频繁的起义,巴黎成为欧洲革命运动的中心,此时住在巴黎的马克思同很多工人组织建立了联系。(3)马克思根据斗争实践的需要,批判地吸收了人类先进思想的优秀成果,并加以改造和发展。(4)1843年夏,马克思感到需要研究政治经济学,之后他阅读了国民经济学家的著作,着手物质生活关系的研究,并在1844年8月完成了这部手稿的写作。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理解美感和艺术起源的启示。 答: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我们只能从人化的自然社会生活中去寻求美。美和美感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2)人类实践活动的初期,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是同时进行的,在满足肉体的需要时,又能引起人们精神上的愉悦。享受和情感上的反映。人们制造物体,同时也把自己的力量,智慧等体现出来。因此,当他们再看到他们所制造的物体时,便从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从而获得审美的享受。3)艺术的产生也是和物质活动密切相关的。如狩猎前后大跳集体舞,目的显然是为了猎取食物,但也是和艺术活动结合着的。4)费尔巴哈认为,实用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在先,审美的艺术的活动在后,马克思继承了这一思想。人们首先按照人的各种需要改造自然物,对象的审美属性开始隐藏在使用价值中。5)美感的观念产生后和各种观念复杂的结合在一起,如实用的观念,富有的观念,心理的观念,奇怪的道德观念等。6)马克思在《手稿》中记述了提高审美感受能力对进行审美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马克思的《手稿》对我们理解文艺创作和文艺欣赏中主客观关系有何启示? (1)不论是文艺创作还是文艺欣赏,都要正确处理主客观的关系,否则便不会有真正的创作和欣赏,二者都要求主观方面的思想感情和客观对象的性质和属性相适应、相切合、相和谐(2)创作是在反映对象的同时表现自己的本质力量,欣赏是在对象化的作品中“直观自己本身(3)如创作中,郑板桥画竹,既表现竹的挺拔同时展示自己的高风亮节,欣赏中也是如此,人的心情心境和物的本性和属性也应当是和谐默契的,如”移情说“强调”把我的情感移注到物里去分享物的生命”,“艺术对人的目的在让他在外界寻回自我“。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渊源、代表、观点和评价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渊源、代表、观点和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其实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思想潮流,或者是理论体系,而是一个总体称谓,它其中包含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思潮、流派和学说,不同的学派都有着各自的代表人物和其主流思想,对后世也有着不同的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既有着某种共同的理论基础,又在具体的思想内容上变现得极其复杂和庞大。虽然有时候会与马克思注意的基本原理会有些许冲突,但是其中也包含着许多有创新性而且深刻的理论观点。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渊源 一方面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新纪元。在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和鼓舞下,西方的德国、芬兰、波兰、匈牙利和奥地利等国也相继爆发了无产阶级革命,但都遭到了失败。于是,西欧马克思主义者纷纷从理论上进行反思,探讨西欧各国革命失败的原因。他们把革命陷于低潮的原因归于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机械化、教条化了,忽视了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在革命实践中的能动作用,削弱了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功能。 另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飞速发展,给西方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后工业化”,不但经济迅速发展时期,还引起了社会结构、阶级结构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导致了对马克思暴力革命说、列宁的帝国主义垂死说、斯大林的集权主义的怀疑和不满,于是提出了种种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代表及其观点 1、卢卡契的现实主义文论 卢卡契是现代匈牙利美学家、文艺批评家、哲学家。主要论著有:《美学》、《审美特性》、《美学史论文集》、《美学补遗》、《文学与民主》等。他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和重要代表,在20世纪影响很大、争议也很多。他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第一,艺术本质是审美反映论。卢卡契认为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人的心理是第二性的,任何反映都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结合,而不是机械的反映,强调社会、人类和理论体系的整体性原则,坚持现实主义的立场。文学艺术作为审美反映是反映现实和超越现实的辩证统一,审美反映必然渗透着艺术家的主观成分;包含了主观辩证法,通过有意识的选择而超越客观现实;审美反映是一种拟人化的反映,通过典型来反映现实,典型是普遍性和个别性的有机统一。第二,艺术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巫术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是因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首先因为审美活动的主体条件是在劳动过程中历史地生成的,艺术创造的抽象形式与劳动密切相联;其次是因为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使人类有了闲暇,从而有了进行艺术创造活动的可能。最后是因为文学艺术的历史生成还借助于巫术的中介作用。巫术是现实生活的模仿,从而具有现实生活的现象形式;巫术能激发思想感情,这两点是产生文学艺术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三,艺术功能是激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简介 一、早期代表人物(20世界20——30年代) 1、格奥尔格·卢卡奇(Ceorg Lukacs,1885-1971),匈牙利着名的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者,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代表作:《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审美特征》(1963),《社会存在本体论》(1971)。超一流 2、卡尔·柯尔施(Korsch,Karl 1886-1961),德国人,与卢卡奇一样,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代表作:《马克思主义和哲学》(1923)、《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篇论文》(1923——1937)、《卡尔·马克思》(1938)。超一流 3、安东尼奥·葛兰西(Gramsci,Antonio 1891~1937),意大利人,意大利共产主义思想家、意大利共产党创始者和领导人之一,是与卢卡奇、柯尔施齐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代表人物。代表作:《反对〈资本论〉的革命》(1917)、《狱中札记》(1929——1935)。超一流 二、发展繁荣时期(20世纪30——70年代) (一)法兰克福学派 (第一代) 1、霍克海默尔(Max Horkhaimer 1893—1973),德国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首脑人物、“社会批判理论”创始人。代表作:《传统的和批判的理论》(1937),《论哲学的社会功能》(1940),《启蒙的辩证法》(1947),《工具理性批判》(1967)。超一流 2、阿多诺(Adorno,T·W,1903——1969)德国人,在法兰克福学派中的地位仅次于霍克海默尔。代表作:《弗洛伊德理论和法西斯主义宣传的程式》(1951),《否定的辩证法》(1966)。超一流 3、班杰明(Benjamin,Walter 1892——1940),德国人,代表着作:《德国悲剧

【免费下载】马克思主义文论课程阅读书目及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文论课程阅读书目及教学大纲 (2008-08-30 10:12:40)文化 分类:咬文嚼字 马克思主义文论阅读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1-4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3、《毛泽东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四版。 4、《邓小平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5、(美)梅·所罗门:《马克思主义与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6、(英)柏拉威尔:《马克思和世界文学》,三联书店,1980年版。 7、(英)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8、(英)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9、《马列文论研究》(1-13册),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2002。10、《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1-12册),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1989年版。11、《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1-8辑)广西师大出版社,1998-2005;《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9-11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008;12、余虹、马元龙主编《主义与学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双年论文选(2005-2006年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13、陆贵山、周忠厚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4、童庆炳、程正民、李春青、王一川:《马克思与现代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5、周忠厚、邹贤敏、印锡华、冯宪光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发展史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6、董学文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7、张玉能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8、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19、冯宪光:《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20、冯宪光:《在革命与艺术之间——二十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文艺理论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版。21、马驰:《“新马克思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2、李衍柱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23、李益荪:《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新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4、张伟:《走向现实的美学——〈巴黎手稿〉美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5、景中强《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潘天强主编:《新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7、何志钧等:《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从经典到当代》,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版。 28、阎国忠、杨道圣《作为科学与意识形态的美学——中西马克思主义美学比较》,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7年版。 29、(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 30、(德)瓦尔特·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马海良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31、(美)弗里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