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锅 炉 房 值 班 表

锅 炉 房 值 班 表

锅 炉 房 值 班 表

十月份锅炉房值班表

2、请值班人员做好交接班以及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3、本班值班时间为24小时,请值班人员劳逸结合,注意休息,避免疲劳,严防

事故;

4、值班人员如有特殊情况未能值班请提前一天通知综合部。

综合部

2013-10-8

锅炉房安全和保卫制度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4897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锅炉房安全和保卫制度 标准版本

锅炉房安全和保卫制度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锅炉及附属设备应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未经登记、检验、有严重缺陷或“三无”产品,不准私自投入运行。 2、锅炉房应绘制设备平面布置图和系统管网图,并张贴上墙。 3、锅炉房炉前、压力表、温度表、水泵房、调压站、仪表间、配电室、中控室、巡回检查走道应有足够的照明。 4、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锅炉房要做好分工,由专人负责本锅炉房的安全保卫工作。 5、锅炉房应地面平整,走道通畅,保持所有设

备整齐清洁,不准在锅炉房内搭晾衣物等。 6、消防器材应合格有效,放在明显处由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保证其有效。 7、备品备件堆放整齐,不得存放与锅炉设备无关的物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危险品。 8、锅炉房内严禁吸烟、使用打火机等产生明火的行为。运行期间要严格执行动用明火报告制度,经批准后方可施工。 9、锅炉房门前应注明“锅炉房重地,闲人免进”的字样。除主管部门人员外,其他人员联系工作时,须经当班负责人允许方可入内。运行期间,不准锁住或封住通往室外的门。 10、外来人员未经主管领导批准不准进入锅炉房。学习参观人员须由有关人员陪同,进行登记,不准乱动阀门和运行操作设备,不经允许不得测绘、摄

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 GBJ41一79 (试行) 主编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 试行日期:1980年12月1日 关于颁发《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的通知 (79)建发设字第607号 (79)一机设院联字1823号 (79)冶色字第3380号 根据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73)建革设字第239号通知的要求,由第一机械 工业部、冶金工业部会同有关单位对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九六四年颁发的《工业锅 炉房设计规范》机标建(JBJ)3-64进行了修订,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修 订后的《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GBJ41-79为国家标准,自1980年12月1日起试行。 本规范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 院负责。 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 第一机械工业部 冶金工业部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修订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73)建革设字第239号通知,由第一机 械工业部第二设计院和冶金工业部北京有色冶金设计院会同有关设计单位和高等 学校对第一机械工业部于1964年颁发的《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机标建(JBJ) 3-64共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结合我国现有的技术经济水平,向全国有关地区和单位进行 了较为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必要的测试工作,总结了建国以来广大群众的实践经验, 并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有关部门共同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十二章和四个附录。修订的主要内容是:修改了原规范的适用范 围、设备选用的原则和具体方法;充实了燃烧煤的设施、热工监测和控制以及安 全保护方面的内容;新增加了燃烧重油的设施、燃烧天然气的设施、热水锅炉及 附属设施和厂区热力管道方面的内容。 为了使本规范在试行过程中能更好地适应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希各有关部 门注意积累资料和总结经验。在发现本规范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时,请将意见 和有关资料寄交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院,并抄送第一机械工业部设计总院, 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第一机械工业部 冶金工业部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一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锅炉及燃烧设施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燃烧煤的设施 第三节燃烧重油的设施

锅炉房设计规范.doc

锅炉房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锅炉房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符合安全规定,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达到安全生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下列范围内的工业、民用、区域锅炉房和室外热力管道设计: 一、以水为介质蒸汽锅炉房,其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为1~65t/h,额定出口蒸汽压力为0.1~ 3.82MPa表压、额定出口蒸汽温度小于或等于450℃; 二、热水锅炉的锅炉房,其锅炉的额定出力为0.7~58MW、额定出口水压为0.1~2.5MPa 表压、额定出口水温小于或等于180℃; 三、符合本条第一、二款的参数的室外蒸汽管道、凝结水管道和闭式循环热水系统。 第1.0.3条本规范不适用于余热锅炉、特殊类型锅炉的锅炉房和区域热力管道设计。 第1.0.4条锅炉房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第二章基本规定 第2.0.1条锅炉房设计应取得热负荷、燃料和水质资料,并应取得气象、地质、水文、电力和供水等有关资料。 第2.0.2条锅炉房设计应根据城市(地区)或工厂(单位)的总体规划进行,做到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并宜留有扩建的余地。对扩建和改建的锅炉房,应合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和管线,并应与原有生产系统、设备布置、建筑物和构筑物相协调。 第2.0.3条锅炉房设计应以煤为燃料,并应落实煤的供应。如以重油、柴油或天然气、城市煤气为燃料时,应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第2.0.4条锅炉房设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排出的有害物和噪声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防治污染的工程应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第2.0.5条工厂(单位)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区域的供热规划确定。当其热负荷不能由区域热电站、区域锅炉或其他单位的锅炉房供应,且不具备热电合产的条件时,才应设置锅炉房。

锅炉房的规定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第八章锅炉房 第183条锅炉一般应装在单独建造的锅炉房内。 锅炉房不应直接设在聚集人多的房间(如公共浴室、教室、餐厅、影剧院的观众厅、候车室等)或在其上面、下面、贴邻或主要疏散口的两旁。 新建的锅炉房不应与住宅相连。 第184条锅炉房如设在多层或高层建筑的半地下室或第一层中,则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每台锅炉的额定蒸发量大超过10 t/h,额定蒸汽压力不超过1.6Mpa; 2.每台锅炉必须有可靠的超压联锁保护装置和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 3.每台锅炉的安全附件和联锁保护装置要定期维护和试验,以保证其灵敏、可靠;4.锅炉间的建筑结构应有相应的抗爆措施; 5.独立操作的司炉五年以上,未发生过事故; 6.必须有安全疏散通道。 第185条锅炉房不宜设在高层或多层建筑的地下室,楼层中间或顶层,但由于条件限制需要设置时,除符合本规程第184条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且锅炉房的设置应事先征得市、地级及以上安全监察机构同意: 1.每台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不超过4 t/h,额定蒸汽压力不超过1.6Mpa; 2.必须是用油、气体作燃料或电加热的锅炉; 3.燃料供应管路的连接采用氩弧焊打底。 此外,当锅炉房设置在地下室时,应采取强制通风措施。 第186条锅炉房不得与甲、乙类及使用可燃液体的丙类火灾危险性房间相连。若与其他生产厂房相连时,应用防火墙隔开。余热锅炉不受此限制。 第187条锅炉房建筑的耐火等级和防火要求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锅炉间的外墙或屋顶至少应有相当于锅炉间占地面积10%的泄压面积(如玻璃窗、天窗、薄弱墙等)。泄压处不得与聚集人多的房间的和通道相邻。 第188条锅炉房应符合下列要求: 1.锅炉房内的设备布置应便于操作、通行和检修; 2.应有足够的光线和良好的通风以及必要的降温和防冻措施; 3.地面应平整无台阶,且应防止积水; 4.锅炉房承重梁柱等构件与锅炉应有一定距离或采取其他措施,以防止受高温损坏。第189条锅炉房每层至少应有两个出口,分别设在两侧。 锅炉前端的总宽度(包括锅炉之间的过道在内)不超过12 m,且面积不超过200m2 的单层锅炉房,可以只开一个出口。 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外开,在锅炉运行期间不准锁住或闩住,锅炉房的出入口和通道应畅通无阻。 第190条在锅炉房内的操作地点以及水位表、压力表、温度计、流量计等处,应有足够的照明。锅炉房应有备用的照明设备或工具。 第191条露天布置的锅炉应有操作间,并应有可靠的防雨、防风、防冻、防腐的措施。

动力设施安全检查表

动力设施安全检查表/锅炉房安全检查表 锅炉房安全检查表 锅炉要严格按照《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测试。特别要防止因锅炉结垢,锅炉严重腐蚀、锅炉脱水和锅炉超压所发生的灾害性事故。 锅炉上的安全附件是预防锅炉爆炸很重要的装置,必须保证其齐全完好和灵敏可靠。当然,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提高操作者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加强锅炉的维修和管理也是极为重要的。 1 设备检查 1.1 工业锅炉房的布置、建筑结构及有关投措。 1.1. 1 独立站房应位于厂区边缘地带,烟囱不宜靠近主要道路。 1.1.2 锅炉房如必须与厂房相连,其锅炉容量应符合(t—100)V≤100;锅炉房如必须与住宅相连时,其锅炉容量应符合(t—100)V≤5 式中t——锅炉工作压力时的饱和温度,[t]为℃ V——锅炉水容量,[V]为m3 1.1.3 锅炉房应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主导风向应采用多年平均非采暖季节的风向。 1.1.4 锅炉前墙凸出处到锅炉房内墙净距应大于或等于3m,锅炉侧面和后端的通道净距应大于或等于0.8m。 1.1.5 锅炉如有侧面操作,检修通道时,其宽度应能保证操作,检修的需要;如不需要侧面操作,锅炉与锅炉侧墙之间的净距亦不得小于0.8m。 1.1.6 锅炉和省煤器上部,当不需操作时,其净空高度不小于0.7m。 1.1.7 锅炉房应预留通过设备最大搬运件的安装孔洞。 1.1.8 锅炉房每层出口应有两个。若锅炉前端的总宽度(包括锅炉间的过道)不超过12m,面积不超过200m2的单层锅炉房可设一个出口。 1.1.9 锅炉房门应向外开,工作室或生活室门应向锅炉房内开。 锅炉房应采用轻型屋顶。若屋顶自重大于1.2kN/m2,应开设天窗,或在锅炉房墙上高出锅炉的位置开设天窗,开窗面积至少应为全部锅炉占地面积的10%。 操作部位距地面2m,应装设平台、扶梯和防护栏杆。 1.2 锅炉 1.2.1 锅炉应有锅炉总图、安装图和主要受压部件图,受压元件强度的计算;质量证明书;锅炉安装说明和使用说明;铭牌等技术资料和锅炉设备使用证。 1.2. 2锅筒 受压元件不得有凹陷、弯曲、鼓包和过热。 锅筒筒体向火面,焊缝、管板板边处应无裂纹,腐蚀、凹陷、鼓包和过热。 胀口严密,无环形裂纹。 锅炉的拉撑及其与被拉元件的结合处应无脱焊、断裂和腐蚀。 1.2.3 安全附件 安全阀 蒸发量大于0.5t/h的锅炉,至少装设两个安全阀;蒸发量小于或等于0.5t/h的锅炉,至少装一个安全阀。 安全阀垂直装于筒体和集箱最高处,开启准确,有铅封。 省煤器、蒸汽过热器出口、再热器入口和出口及直流锅炉的启动分离器,都必须装设安全阀。 安全阀与锅筒之间或安全阀与集箱之间,禁装蒸汽的出汽管和阀门。

锅炉房设计规范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土建、电气、采暖通风和给水排水 第一节土建 第13.1.1条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锅炉间属于丁类生产厂房、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4t/h、热水锅炉超定出力大于2.8MW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4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小于或等于 2.8MW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三级耐火等级; 二、油箱间、油泵间和油加热间均属于丙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上述房间布置在锅炉房辅助间内时,应设置防火墙 与其他房间隔开; 三、燃气调压属于甲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与锅炉房贴邻的调压间应设置防火墙与锅炉房隔开,其门窗应向外开启并不应直接通向锅炉房,地面应采不发火花地坪。 第13.1.2条锅炉房为多层布置时,锅炉基础与楼地面接缝得应采用 能适应沉降的处理措施。

第13.1.3条锅炉房应预留能通过设备最大搬运件的安装洞,安装洞 可与门窗油或非承重墙结合考虑。 第13.1.4条钢筋混凝土烟囱和砖烟道的混凝土底板等内表面,其设计计算温度高于100℃的部位应采取隔措施。 第13.1.5条锅炉房的柱距、跨度和室内地坪至柱顶的高度,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的规定。 第13.1.6条需要扩建的锅炉房,土建应留有扩建的措施。 第13.1.7条锅炉房内装有振动较的设备时,应采取隔振措施。 第13.1.8条钢筋混凝土煤仓壁的内表面应光滑耐磨,壁交角外应做成弧形,并应设置有盖人孔和爬梯。 第13.1.9条设备吊装孔、灰渣池及高位平台周围应设置防护栏杆。 第13.1.10条烟囱和烟道连接处应设置沉降缝。 第13.1.11条锅炉间外墙的开窗面积,应满足通风、泄压和采光的。第13.1.12条锅炉房和其他建筑物相邻时,其相邻的墙应为防火墙。第13.1.13条油泵房的地面应有防油措施,有酸、碱侵蚀的水处理间地面、地沟、混凝土水箱和水池等,应有防酸、碱措施。

2020版动力设施安全检查表/锅炉房安全检查表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版动力设施安全检查表/ 锅炉房安全检查表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2020版动力设施安全检查表/锅炉房安全 检查表 锅炉房安全检查表 锅炉要严格按照《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测试。特别要防止因锅炉结垢,锅炉严重腐蚀、锅炉脱水和锅炉超压所发生的灾害性事故。 锅炉上的安全附件是预防锅炉爆炸很重要的装置,必须保证其齐全完好和灵敏可靠。当然,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提高操作者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加强锅炉的维修和管理也是极为重要的。 1设备检查 1.1工业锅炉房的布置、建筑结构及有关投措。 1.1.1独立站房应位于厂区边缘地带,烟囱不宜靠近主要道路。 1.1.2锅炉房如必须与厂房相连,其锅炉容量应符合(t—100)

V≤100;锅炉房如必须与住宅相连时,其锅炉容量应符合(t—100)V≤5 式中t——锅炉工作压力时的饱和温度,[t]为℃ V——锅炉水容量,[V]为m3 1.1.3锅炉房应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主导风向应采用多年平均非采暖季节的风向。 1.1.4锅炉前墙凸出处到锅炉房内墙净距应大于或等于3m,锅炉侧面和后端的通道净距应大于或等于0.8m。 1.1.5锅炉如有侧面操作,检修通道时,其宽度应能保证操作,检修的需要;如不需要侧面操作,锅炉与锅炉侧墙之间的净距亦不得小于0.8m。 1.1.6锅炉和省煤器上部,当不需操作时,其净空高度不小于 0.7m。 1.1.7锅炉房应预留通过设备最大搬运件的安装孔洞。 1.1.8锅炉房每层出口应有两个。若锅炉前端的总宽度(包括锅炉间的过道)不超过12m,面积不超过200m2

锅炉房的设计规范.doc

锅炉房设计规范 第一节锅炉给水设备 第7.1.1条给水泵台数的选择,应能适应锅炉房全年热负荷变化的要求。 第7.1.2条给水泵应设置备用。当最大一台给水泵停止运行时,其余的总流量,应能满足所有运行锅炉在额定蒸发量时所需给水量的110%;当锅炉房设有减温装置或蓄热器时,给水泵的总流量尚应计入其用水量。 第7.1.3条当给水泵的特性允许并联运行时,可不用同一给水母管;当给水泵的特性不能并联运行时,应采用不同的给水母管。 第7.1.4条采用电动给水泵为常用给水设备时,宜采用汽动给水泵为事故备用泵,其流量应能满足所有运行锅炉在额定蒸发量时所需给水量的20%~40%。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设置事故备用汽动给水泵: 一、有一级电力负荷的锅炉房; 二、停电后锅炉房停止运行,且给水泵停止给水不会造成锅炉缺水事故。 第7.1.5条采用汽动给水泵为电动给水泵的工作备用泵时,除应符合本规范第7.1.3条要求外,且汽动给水泵的流量不应小于最大一台电动给水泵的流量;当其流量为所有运行锅炉在额定蒸发量所需给水量的20%~40%,不应再设置事故备用泵。 第7.1.6条额定蒸发量等于1t/h、额定出口蒸汽和小于或等于0.7MPa的锅炉,可用注水器作为常用和备用给水装置。注水器应单炉配置。 第7.1.7条给水泵的扬程不应小于下列各项的代数和; 一、锅炉锅筒在设计的使用压力下安全阀的开启压力; 二、省煤器和给水系统的压力损失; 三、给水系统的水位差; 四、适当的富裕量。 第7.1.8条锅炉房宜设置1个给水箱或除氧水箱。常年不间断供热的锅炉房或容量大的锅炉房应设置2个。给水箱的总有效容量宜为所有运行锅炉在额定蒸发量时所需20~60min的给水量。 第7.1.9条锅炉给水箱或除氧水箱的布置高度,应使锅炉给水泵有足够的灌注头。灌注头不应小于下列各项析代数和:

动力设施安全检查表/锅炉房安全检查表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6794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动力设施安全检查表/锅炉房安全检查表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动力设施安全检查表/锅炉房安全 检查表详细版 提示语:本操作规程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锅炉房安全检查表 锅炉要严格按照《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测试。特别要防止因锅炉结垢,锅炉严重腐蚀、锅炉脱水和锅炉超压所发生的灾害性事故。 锅炉上的安全附件是预防锅炉爆炸很重要的装置,必须保证其齐全完好和灵敏可靠。当然,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提高操作者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加强锅炉的维修和管理也是极为重要的。 1 设备检查 1.1 工业锅炉房的布置、建筑结构及有关投措。 1.1. 1 独立站房应位于厂区边缘地带,烟囱不宜靠近主要道路。 1.1.2 锅炉房如必须与厂房相连,其锅炉容量应符合(t—100)V≤100;锅炉房如必须与住宅相连时,其锅炉容量应符合(t—100)V≤5 式中t——锅炉工作压力时的饱和温度,[t]为℃

锅炉安全检查表

锅炉安全检查表 表9.1锅炉安全检查表 单位名称负责 人 姓名联系电话 序号检查 项目 检查标准和要求检查 情况 1 使用 证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锅炉使用登记证,固定在锅炉房 醒目位置,锅炉使用登记证应在有效期内。 2 操作 人员 证锅炉管理人员、司炉工和水质分析人员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件,并在有效期内。 3 定期 检验在用锅炉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运行状态下的外部检验,每两年进行 一次停炉内部检验,每6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每半年进行一次 水质监测。查看锅炉外部检验报告、锅炉内部检验报告、锅炉水

压试验报告和锅炉水质监测报告,确认是否在检验有效期内,确 认检验所发现的问题是否都已整改。 4 安全 阀1、每年应检验一次,查看校验报告和校验铅封牌,确认铅封 完好,并在校验有效期内。 2、安全阀应安装在锅筒的最高处,并设排汽管引至安全地点。 3、对安全阀进行手动排汽试验,确认安全阀未锈死,排汽回 座后无泄漏。 5 压力 表1、压力表应定期检验,查看检验合格证书、检验铅封,确认铅封完好,并在检验有效期内。 2、压力表量程应为工作压力的1.5~3倍:表盘直径应不小于100mm,应保证司炉人员能清楚看到压力指示值;刻度盘上应划出红线指示允许的最高工作压力。 3、最高工作压力小于2.5MPa的锅炉,压力表精度不低于2.5级;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2.5MPa的锅炉,压力

表精度不低于1.5级。 6 水位 计1、水位计液位清晰可辨,有指示最高、最低安全水位和正常水位的明显标志。 2、两个水位计指示的液位相一致,且运行时液位呈轻微波动状态。 3、玻璃管式水位计应有防护装置(如保护罩、快关阀等),但不得妨碍观察真实水位。 7 报警 联 锁保 护1、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2t/h的锅炉,应装设高低水位报警、极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6t/h的锅炉,还应装设超压报警和联锁保护装置。 2、用煤粉、油或气体作燃料的锅炉,必须装设可靠的点火程序控制和熄火保护装置,并装有下列功能的联锁装置:①全部引风机断电时,自动切断全部送风和燃料供应:②全部送风机断电时,自动切断全部燃料供应:

锅炉房设计规范

锅炉房设计规范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土建、电气、采暖通风和给水排水 第一节土建 第13.1.1条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应符合下列要 求: 一、锅炉间属于丁类生产厂房、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4t/h、热水锅炉超定出力大于2.8MW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4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小于或等于2.8MW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三级耐火等级;二、油箱间、油泵间和油加热间均属于丙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上述房间布置在锅炉房辅助间内时,应设 置防火墙与其它房间隔开; 三、燃气调压属于甲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与锅炉房贴邻的调压间应设置防火墙与锅炉房隔开,其门窗应向外开启并不应直接通向锅炉房,地面应采不发火花地坪。

第13.1.2条锅炉房为多层布置时,锅炉基础与楼地面接缝得应采 用能适应沉降的处理措施。 第13.1.3条锅炉房应预留能经过设备最大搬运件的安装洞,安装洞可与门窗油或非承重墙结合考虑。 第13.1.4条钢筋混凝土烟囱和砖烟道的混凝土底板等内表面,其设计计算温度高于100℃的部位应采取隔措施。 第13.1.5条锅炉房的柱距、跨度和室内地坪至柱顶的高度,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厂房建筑模数协调 标准》的规定。 第13.1.6条需要扩建的锅炉房,土建应留有扩建的措施。 第13.1.7条锅炉房内装有振动较的设备时,应采取隔振措施。第13.1.8条钢筋混凝土煤仓壁的内表面应光滑耐磨,壁交角外应做成弧形,并应设置有盖人孔和爬梯。 第13.1.9条设备吊装孔、灰渣池及高位平台周围应设置防护栏 杆。 第13.1.10条烟囱和烟道连接处应设置沉降缝。 第13.1.11条锅炉间外墙的开窗面积,应满足通风、泄压和采光 的。

锅炉房设计规范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92第十三章第十三章土建、电气、采暖通风和给水排水

第一节土建 第13.1.1条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锅炉间属于丁类生产厂房、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4t/h、热水锅炉超定出力大于2.8MW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4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小于或等于 2.8MW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三级耐火等级; 二、油箱间、油泵间和油加热间均属于丙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上述房间布置在锅炉房辅助间内时,应设置防火墙 与其他房间隔开; 三、燃气调压属于甲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与锅炉房贴邻的调压间应设置防火墙与锅炉房隔开,其门窗应向外开启并不应直接通向锅炉房,地面应采不发火花地坪。 第13.1.2条锅炉房为多层布置时,锅炉基础与楼地面接缝得应采用 能适应沉降的处理措施。 第13.1.3条锅炉房应预留能通过设备最大搬运件的安装洞,安装洞 可与门窗油或非承重墙结合考虑。 第13.1.4条钢筋混凝土烟囱和砖烟道的混凝土底板等内表面,其设计计算温度高于100℃的部位应采取隔措施。

第13.1.5条锅炉房的柱距、跨度和室内地坪至柱顶的高度,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 的规定。 第13.1.6条需要扩建的锅炉房,土建应留有扩建的措施。 第13.1.7条锅炉房内装有振动较的设备时,应采取隔振措施。 第13.1.8条钢筋混凝土煤仓壁的内表面应光滑耐磨,壁交角外应做成弧形,并应设置有盖人孔和爬梯。 第13.1.9条设备吊装孔、灰渣池及高位平台周围应设置防护栏杆。 第13.1.10条烟囱和烟道连接处应设置沉降缝。 第13.1.11条锅炉间外墙的开窗面积,应满足通风、泄压和采光的。第13.1.12条锅炉房和其他建筑物相邻时,其相邻的墙应为防火墙。第13.1.13条油泵房的地面应有防油措施,有酸、碱侵蚀的水处理间地面、地沟、混凝土水箱和水池等,应有防酸、碱措施。 第13.1.14条锅炉房生活间的面积指标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有关规定执行。办公室的面积指标,可按锅炉房所 在地区的规定选用。

锅炉房规范

锅炉房规范 锅炉房是供热之源,其职能是供应工厂生产、生活及采暖通风用的蒸汽或热水,有的锅炉房根据生产需要,还要供应取暖。 锅炉房规范设计要求 一锅炉房的布置 1 位置的选择 1.1 锅炉房位置的选择,应根据下列因素分析后确定:(略) 1.2锅炉房宜为独立的建筑物。 1.3 当锅炉房和其他建筑物相连或设置在其内部时,严禁设置在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部门的上一层、下一层、贴邻位置以及主要通道、疏散口的两旁。并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室一层靠建筑物外墙部位。 1.4住宅建筑物内,不宜设置锅炉房。 1.5采用煤粉锅炉的锅炉房,不应设置在居民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主要环境保护区内。 1.6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锅炉房,不宜设置在居民区。

2 建筑物、构筑物和场地的布置 2.1 锅炉房建筑物室内底层标高和构筑物基础顶面标高,应高出室外地坪或周围地坪0.15m及以上。 2.2 锅炉间和同层的辅助间地面标高应一致。 二锅炉间、辅助间和生活间的布置 1 锅炉房出入口的设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但对独立锅炉房,当炉前走道总长度小于12m,且总建筑面积小于200时,其出入口可设1个。 (2)非独立锅炉房,其人员出入口必须有1个直通室外; (3)锅炉房为多层布置时,其各层的人员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楼层上的人员出入口,应有直接通向地面的安全楼梯。 2 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室外开启,锅炉房内的工作间或生活间直通锅炉间的门应向锅炉间内开启。

3 锅炉操作地点和通道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2m,并应符合起吊设备操作高度的要求。在锅筒、省煤器及其他发热部位的上方,当不需 操作和通行时,其净空高度可为0.7m。 三土建要求 1锅炉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应符合下列要求: (1)锅炉间应属于丁类生产厂房,单台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 4t/h或单台热水锅炉额定热功率大于2.8Mw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 于二级耐火等级;单台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小于等4t/h或单台热水锅炉额定热功率小于等于2.8Mw时,锅炉间建筑不应低于三级耐火等级。 设在其他建筑物内的锅炉房。锅炉间的耐火等级,均不应低于二 级耐火等级: (2)重油油箱间、油泵间和油加热器及轻柴油的油箱间和油泵间应属于丙类生产厂房,其建筑均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上述房间布 置在锅炉房辅助间内时,应设置防火墙与其他房间隔开; (3)燃气调压间应属于甲类生产厂房,其建筑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与锅炉房贴邻的调压间应设置防火墙与锅炉房隔开,其门窗应 向外开启并不应直接通向锅炉房,地面应采用不产生火花地坪。

锅炉房安全检查表

锅炉房安全检查表 锅炉要严格按照《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测试。特别要防止因锅炉结垢,锅炉严重腐蚀、锅炉脱水和锅炉超压所发生的灾害性事故。 锅炉上的安全附件是预防锅炉爆炸很重要的装置,必须保证其齐全完好和灵敏可靠。当然,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提高操作者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加强锅炉的维修和管理也是极为重要的。 1 设备检查 1.1 工业锅炉房的布置、建筑结构及有关投措。 1.1. 1 独立站房应位于厂区边缘地带,烟囱不宜靠近主要道路。 1.1.2 锅炉房如必须与厂房相连,其锅炉容量应符合(t-100)V≤100;锅炉房如必须与住宅相连时,其锅炉容量应符合(t-100)V≤5 式中t--锅炉工作压力时的饱和温度,[t]为℃ V--锅炉水容量,[V]为m3 1.1.3 锅炉房应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主导风向应采用多年平均非采暖季节的风向。 1.1.4 锅炉前墙凸出处到锅炉房内墙净距应大于或等于3m,锅炉侧面和后端的通道净距应大于或等于0.8m。 1.1.5 锅炉如有侧面操作,检修通道时,其宽度应能保证操作,检修的需要;如不需要侧面操作,锅炉与锅炉侧墙之间的净距亦不得小于0.8m。 1.1.6 锅炉和省煤器上部,当不需操作时,其净空高度不小于0.7m。 1.1.7 锅炉房应预留通过设备最大搬运件的安装孔洞。 1.1.8 锅炉房每层出口应有两个。若锅炉前端的总宽度(包括锅炉间的过道)不超过12m,面积不超过200m2的单层锅炉房可设一个出口。 1.1.9 锅炉房门应向外开,工作室或生活室门应向锅炉房内开。 1.1.10 锅炉房应采用轻型屋顶。若屋顶自重大于1.2kN/m2,应开设天窗,或在锅炉房墙上高出锅炉的位置开设天窗,开窗面积至少应为全部锅炉占地面积的10%。 1.1.11 操作部位距地面2m,应装设平台、扶梯和防护栏杆。 1.2 锅炉 1.2.1 锅炉应有锅炉总图、安装图和主要受压部件图,受压元件强度的计算;质量证明书;锅炉安装说明和使用说明;铭牌等技术资料和锅炉设备使用证。 1.2. 2锅筒

锅炉房的工作及考核标准

锅炉房的工作标准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一个有理想讲文明守纪律的 新型工人,司炉人员必须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司炉证上岗,工作中要坚守岗位,集中思想严格操作 2、蒸汽锅最大负荷不得超过锅炉额定蒸发量 3、锅筒压力不得超过规定的允许压力 4、铸铁省煤器出口水温要比锅炉饱和蒸汽度低30°—50°C

锅炉房的考核制度 1、司炉工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许在上班时间喝洒, 聚众玩耍,不得在锅炉放热水干私活,发现一次罚款20元 2、接班人员按规定班次和规定时间提前到锅炉房做好接 班准备工作,并要详细了解锅炉运行情况如发现未准时交班,一次罚款10元,二次20元,三次加数倍罚款50元(扣分) 3、交班者要提前做好交班的准备工作,各部位要保持运行 正常,为交班者做好准备 4、交接班时,如果接班人员没有按时到达现场交班人员不 得离开工作岗位如果擅自离开交班人员罚款20元,接班人员罚款30元(扣分) 5、交班者需要做到“五交”和“五不交” 五交是: 5.1锅炉燃烧压力,水位和温度正常 5.2锅炉安全附件灵敏可靠 5.3整体和附属设备无异常

5.4料备件、工具、用具齐全 5.5达到文明生产 5.6不交给喝洒和有病的司炉人员 5.7锅炉本体和附属设备出现异常现象时不交 5.8在处理事故时,不交给无证司炉人员 5.9接班人员不到时,不交给无证司炉人员 5.10锅炉压力、水位、温度和燃烧不正常时不交 6、交接班时,由双方共同按巡回检查路线逐点逐项检查, 将要交的内容和存在的问题认真记录在案 7、交接班要交待上级有关锅炉运行方向的指令 8、交接班者在交接记录中签字后发现了设备缺陷应有接 班人负责 9、锅炉重地,严禁闲杂人员进入,严禁私堆放带有易燃、 易爆的物品

供暖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74949 供暖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供暖锅炉房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锅炉房应保持锅炉及一切设备完好、整齐、清洁,不准在锅炉房内搭晾衣物等,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杂物。 2.凡未经登记、年检或有严重缺陷的锅炉安全阀、仪表等不准私自投入运行。 2.供暖锅炉房所有管道要表示出介质流动方向,管线名称,各阀门都要表示开关方向、状况。 4.锅炉房应防寒冻、防风雨,并有良好的照明、通风、卫生条件。 5.保证通道畅通。 6.应设置锅炉房平面示意图,供水管线图。

锅炉房专项安全检查表

君乐宝公司锅炉房专项安全检查表 编号:JLB-AQ-JC-ZX-02 分厂名称:检查人:检查时间: 目的对锅炉房的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危险因素、缺陷等进行查证,查找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行为,以确定隐患或有害、危险因素或缺陷存在状态,以及它们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制定整改措施,消除或控制隐患和有害与危险因素,确保生产安全,使企业符合《乳制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的要求。 要求 按照《乳制品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的要求认真检查,不放过任何可疑点。对查出问题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处理,暂时无法处理得应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并立即向安全管理办公室处或公司领导报告。 内容见检查项目 计划每年不少于四次检查 序号检查项目检查标准检查方法检查评价 符合(√、×)不符合及主要问题 1 管理情况主管领导履行每月一次现场检查指导锅炉房的安全管理工作查看记录 2 有锅炉的产品合格证查现场 3 有锅炉使用登记证,并固定在锅炉房的醒目位置,其上方有检验有效期的标志查现场 4 司炉工有操作资格证,证书级别与锅炉容量相符合查现场 5 水质化验人员持证上岗,有操作资格证查现场 6 安全阀每台锅炉至少装设两个安全阀(不包括省煤器安全阀)查现场 7 安全阀垂直安装,并装在锅筒的最高位置查现场 8 安全阀装设排气管,排气管直通安全地点,保证排气畅通,排气管应予以固定,排 气管上不允许装设阀门。省煤器安全阀上应装排水管,并通至安全地点。排水管上 不允许装设阀门。 查现场 9 在用锅炉的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校验后加铅封查现场 10 水位表每台蒸汽锅炉至少装两个水位表,均可正常使用查现场

GB500412008锅炉房设计规范pdf

b z x z w .c o m 第一章 总则 (3) 第二章 基本规定 (3) 第三章 燃烧的设施 (5) 第一节 燃煤的设施 (5) 第二节 燃油的设施 (6) 第三节 燃气的设施 (8) 第四章 供热热水制备 (9) 第一节 热水锅炉及附属设施 (9) 第二节 热水制备设施 (10) 第五章 锅炉房的布置 (11) 第一节 位置的选择 (11) 第二节 建筑物、构筑物和场地布置 (12) 第三节 锅炉间、辅助间和生活间的布置 (12) 第四节 工艺布置 (12) 第六章 锅炉通风、除尘和噪声防治 (13) 第一节 锅炉通风 (13) 第二节 除尘 (14) 第三节 噪声防治 (14) 第七章 锅炉给水设备和水处理 (15) 第一节 锅炉给水设备 (15) 第二节 水处理 (16) 第八章 燃料和灰渣的贮运 (19) 第一节 煤和灰渣的贮运 (19) 第二节 燃油的贮存 (22) 第九章 热工监测和控制 (22) 第一节 热工监测 (22) 第二节 热工控制 (27) 第十章 化验和检修设施 (28) 第一节 化验 (28) 第二节 检修 (28) 第十一章 汽水管道 (29) 第十二章 保温和防腐 (30) 第一节 保温 (30) 第二节 防腐 (31) 第十三章 土建、电气、采暖通风和给水排水 (31) 第一节 土建 (31) 第二节 电气 (33) 第三节 采暖通风 (34) 第四节 给水排水 (35) 第十四章 室外热力管道 (36) 第一节 供热介质及其参数 (36) 第二节 管道的设计流量 (36)

第三节管道系统 (36) 第四节管道布置和敷设 (38) 第五节管道和附件 (40) b z x z w . c o m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1992

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92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锅炉房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符合安全规定,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达到安全生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下列范围内的工业、民用、区域锅炉房和室外热力管道设计: 一、以水为介质蒸汽锅炉房,其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为1~65t/h,额定出口蒸汽压力为0.1~ 3.82MPa表压、额定出口蒸汽温度小于或等于450℃; 二、热水锅炉的锅炉房,其锅炉的额定出力为0.7~58MW、额定出口水压为0.1~2.5MPa表压、额定出口水温小于或等于180℃; 三、符合本条第一、二款的参数的室外蒸汽管道、凝结水管道和闭式循环热水系统。 第1.0.3条本规范不适用于余热锅炉、特殊类型锅炉的锅炉房和区域热力管道设计。 第1.0.4条锅炉房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基本规定 第2.0.1条锅炉房设计应取得热负荷、燃料和水质资料,并应取得气象、地质、水文、电力和供水等有关资料。 第2.0.2条锅炉房设计应根据城市(地区)或工厂(单位)的总体规划进行,做到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并宜留有扩建的余地。对扩建和改建的锅炉房,应合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和管线,并应与原有生产系统、设备布置、建筑物和构筑物相协调。 第2.0.3条锅炉房设计应以煤为燃料,并应落实煤的供应。如以重油、柴油或天然气、城市煤气为燃料时,应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第2.0.4条锅炉房设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排出的有害物和噪声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防治污染的工程应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第2.0.5条工厂(单位)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区域的供热规划确定。当其热负荷不能由区域热电站、区域锅炉或其他单位的锅炉房供应,且不具备热电合产的条件时,才应设置锅炉房。 第2.0.6条区域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城市(地区)的供热规划确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置区域锅炉房: 一、居住区和公用建筑设施的采暖和生活热负荷,不属热电站的供热范围时; 二、用户的生产、采暖通风和生活热负荷较小,负荷不稳定,年使用时数较低,或由于场地、资金等原因,不具备热电合产的条件时;

锅炉房电气设计规范

第13.2.1条锅炉房的供电负荷级别和供电方式,应根据工艺要求、锅炉容量、热负荷的重要性和环境特征等因素,按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13.2.2条电机、起动控制设备、灯具和导线型式的选择,应与锅炉房各个不同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环境分类相适应。 燃气调压间、燃油泵房、煤粉制备间、碎煤机间和运煤走廊等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等级划分,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13.2.3条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大于或等于6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大于或等于4.2MW的锅炉房,宜在锅炉房内设置低压配电室。当有6kV或10kV高压用电设备时,宜设置高压配电室。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4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小于或等于2.8MW 的锅炉房,且锅炉台数较少时,可不设置低压配电室。 第13.2.4条锅炉房的配电宜采用放射式为主的方式。当有数台锅炉机组时,宜按锅炉机组为单元分组配电。 第13.2.5条蒸汽锅炉额定蒸发量小于或等于4t/h、热水锅炉额定出力小于或等于2.8MW,锅炉的控制屏或控制箱宜采用与锅炉成套的设备,并宜装设在炉前或便于操作的地方。 第13.2.6条锅炉机组采用集中控制时,在远离操作屏的电动机旁,宜设置事故停机按钮。运煤胶带宜每隔20m设置一个事故停机按钮。 第13.2.7条电气线路宜采用穿金属管或电缆布线,并不宜沿锅炉热风道、烟道、热水箱和其他载热体表面敷设。当需要沿载热体表面敷设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在煤场下及构筑物内不宜有电缆通过。 第13.2.8条控制室、变压器室和高、低压配电室,不应设在潮湿的生产房间、淋浴间、卫生间、用热水加热空气的通风室和输送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下面。 第13.2.9条锅炉房各房间及构筑物工作面上人工照明最低照度值的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的规定。 第13.2.10条锅炉水位表、锅炉压力表、仪表屏和其他照度要求较高的部位,应设置局部照明。 第13.2.11条在装设锅炉水位表、锅炉压力表、给水泵以及其他主要操作的地点和通道,宜设置事故照明。事故照明的电源选择,应按锅炉房的容量、生产用汽的重要性和锅炉房附近供电设施的设置情况等因素确定。 第13.2.12条照明装置电源的电压,应符合下列要求:

锅炉房规范

萨维尔酒店集团工程管理中心 流程与政策 工程部 锅炉验收规范

第一章总则 为使锅炉房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符合安全规定,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达到安全生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要求,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下列范围内的工业、民用、区域锅炉房和室外热力管道设计: 一、以水为介质蒸汽锅炉房,其锅炉的额定蒸发量为1~65t/h,额定出口蒸汽压力为0.1~ 3.82MPa表压、额定出口蒸汽温度小于或等于450℃; 二、热水锅炉的锅炉房,其锅炉的额定出力为0.7~58MW、额定出口水压为0.1~2.5MPa 表压、额定出口水温小于或等于180℃; 三、符合本条第一、二款的参数的室外蒸汽管道、凝结水管道和闭式循环热水系统。 第1.0.3条本规范不适用于余热锅炉、特殊类型锅炉的锅炉房和区域热力管道设计。 第1.0.4条锅炉房设计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第二章基本规定 第2.0.1条锅炉房设计应取得热负荷、燃料和水质资料,并应取得气象、地质、水文、电力和供水等有关资料。 第2.0.2条锅炉房设计应根据城市(地区)或工厂(单位)的总体规划进行,做到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并宜留有扩建的余地。对扩建和改建的锅炉房,应合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设备和管线,并应与原有生产系统、设备布置、建筑物和构筑物相协调。 第2.0.3条锅炉房设计应以煤为燃料,并应落实煤的供应。如以重油、柴油或天然气、城市煤气为燃料时,应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第2.0.4条锅炉房设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排出的有害物和噪声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防治污染的工程应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第2.0.5条工厂(单位)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区域的供热规划确定。当其热负荷不能由区域热电站、区域锅炉或其他单位的锅炉房供应,且不具备热电合产的条件时,才应设置锅炉房。 第2.0.6条区域所需热负荷的供应应根据所在城市(地区)的供热规划确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可设置区域锅炉房: 一、居住区和公用建筑设施的采暖和生活热负荷,不属热电站的供热范围时; 二、用户的生产、采暖通风和生活热负荷较小,负荷不稳定,年使用时数较低,或由于场地、资金等原因,不具备热电合产的条件时; 三、根据城市热规划和用户先期用热的要求需要过滤性供热,以后可作为热电站的调峰或备用热源时。 第2.0.7条锅炉房的设计容量宜根据热负荷曲线或热平衡系统图,并计入管道热损失、锅炉房自用热量和可供利用的余热进行计算确定。 当缺少热负荷曲线或热平衡系统图时,热负荷可根据生产、采暖通风和生活小时最大耗热量,并分别计入同时使用系数确定。 第2.0.8条当用户的热负荷变动较大且较频繁,或为周期性变化时,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宜设置蒸汽蓄热器。设有蒸汽蓄热器的锅炉房,其设计容量应按平衡后的热负荷乾地计算确定。 第2.0.9条锅炉供热介质的选择,应根据供热方式、介质的需要量和供热系统等因素确定,可按下列规定进行选择: 一、供采暖通风用热的锅炉房,宜采用热水作为供热介质; 二、供生产用汽的锅炉房,应采用蒸汽作为供热介质; 三、同时供生产用汽及采暖通风和生活用的热的锅炉房,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选用蒸汽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