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经济与政治

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六章冷战后中亚东欧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一、经济制度、体制的转型与现状

(一)经济转型的内容:

冷战后东欧中亚国家的经济转型是从原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向以私有制为基础市场经济转变,资本主义是东欧国家经济转型的基本价值取向。独联体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不稳定性。

A 从制度看: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

B 从体制看:计划经济市场经济。

即:根本性质的变化

基本价值取向:资本主义

经济转型的基本内容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通过私有化改造所有制结构,转换基本经济制度

私有化

通过自由化废除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行经济运转机制的转型自由化

改变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和方法,调整经济政策,通过财政和货币紧缩政策稳定宏

观经济

稳定化

(二)经济转型方式

1、主要两种:激进方式(“休克疗法”)和渐进方式。

1)激进式:如俄罗斯、波兰等。

A “休克疗法”。杰夫里·萨克斯

B 基本内容:

第一、经济自由化

第二、经济私有化

第三、经济稳定化

2)渐进式:如匈牙利。

2、两种方式的异同:激进、渐进始相对的。可概括为:

两种方式不在于转型内容要素的不同,在经济转型的要素、措施和进度方面,两者其实并无实质区别,而在于改革的顺序性及力度的差异上。

具体区别如下:

宏观经济政策紧缩的力度不同,“休克疗法”国家紧缩政策更为严厉和严格;经济自由化的步骤不同,“休克疗法”国家的价格自由化、外贸自由化和货币可兑换性多采取迅速的一步到位的方式,匈牙利则循序渐进逐步进行;私有化方式不同,匈牙利拒绝采用无偿分配国有资产的私有化方式,直接向国外投资者出售国有企业。

经济转轨的速度不同,稳定经济的措施不同,激进方式把克服通货膨胀作为稳定宏观经济的首要目标,而渐进战略把制止生产和防止失业摆在第一位。

(三)核心和关键

私有化是东欧中亚经济转型的核心与关键。

1、原因:

第一、客观有调整的必要;

第二、主观有调整的渴望;

第三、认为只有根本转变才能保证“改革”的不可逆转。

2、私有化的方式

公有制转化为私有制的方式,大体有两种类型:

1)按资产分配方式分:

第一、有偿私有化;

第二、无偿私有化;

第三、重新私有化。

2)按对象的规模分:

第一、大私有化:大中型企业;

第二、小私有化:小企业,如零售企业等等。

俄罗斯私有化第一个阶段证券私有化公式:

一张私有化证券=俄罗斯70年社会总资产÷全体居民人数=1万卢布,

两年后,公式变为:1张私有化证券=1万卢布=7美元=1公斤香肠

俄罗斯私有化第二阶段:现金私有化

从无偿转让转为出售、抵押拍卖

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俄罗斯500家大企业实际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只卖了72亿美元。

(四)转型的现状及后果

1、现状:

总的看,基本完成转型:公有制转化为私有制;计划经济体制转化为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的私有化、自由化、制度化、稳定化已经基本实现。

2、后果:

①惨重的后果

?1)生产大幅度下降;

?2)通货膨胀恶性发展;

?3)居民生活水平下降,失业剧增,社会两极分化,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4)对外贸易状况恶化,外债负担加重。

②惨重的原因

改革方案不符合国情、原有经济关系的破坏以及政治动荡。

(五)俄罗斯的经济转型及现状

1、俄罗斯政府从1992年开始从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模式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现已基本完成了从社会主义公有制到资本主义混合型所有制的过渡。

在转轨后的十多年里,俄罗斯经济总体上在衰退和危机中徘徊。

2、其原因主要是:

?(1)政府接受了西方为他们设计的激进改革方案

?(2)片面信奉西方经济理论

?(3)俄罗斯国内的政治斗争干扰了经济发展

?(4)苏联解体带来的原有经济关系的断裂

?(5)忽视宏观调控

3、2001年以来,俄罗斯经济出现了发展和增长的良好势头,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4、普京政府振兴俄罗斯经济的基本构想:

?1)改变激进的经济改革模式,走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改革道路,实行?°渐进、逐步和审慎?±的改革;

?2)加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有秩序的市场经济?±或?°社会市场经济?±,打击金融寡头。

?3)改善投资环境,制定《俄罗斯联邦自由经济区法》、《俄罗斯联邦自由贸易区法》等法律法规,以吸收国外投资;

?4)逐步实现俄罗斯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支持企业和公司的对外经济活动;坚决抵制国际市场。

俄罗斯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

1963年出生

1987年霍多尔科夫斯基受命组建了“梅纳捷普”商社

俄罗斯私有化过程中收购了100多家公司

1995.12受俄罗斯政府委托由霍多尔科夫斯基控制的“梅纳捷普”银行拍卖尤科斯石油公司,以3.5亿美元收购了尤科斯石油公司78%的股份。2年之后,当尤科斯公司在莫斯科交易所上市时,其身价达到70亿美元。

从1997年到2003年,霍多尔科夫斯基的财富由24亿美元激增至83亿美元,在全球富豪榜上跃居第26名,并成为俄罗斯首富。

2000年,普京上台改革俄罗斯经济,打击寡头财阀.

2003年10月,霍氏在自己的私人飞机中被捕,俄检察机关指控他犯有诈骗、逃税、伪造公文、利用欺骗手段造成他人财产损失、侵占财产等罪行。

2004年3月29日瑞士政府冻结霍多尔科夫斯基的个人账户。同一天,俄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在监狱里发表声明,对俄罗斯总统普京大唱赞歌。

“普京,I fool you.”

2005年5月,莫斯科地方法院以诈骗和逃税等罪名判处他9年监禁。

二、政治制度的转轨

(一)政治体制

东欧国家政治转型已基本完成,资本主义是其转型的基本价值取向。独联体国家的政治发展具有不稳定性。

经过十多年的转轨,东欧中亚国家初步确立了以多党制、三权分立和自由选举等原则为基础的西方民主制度,基本形成了总统制和议会制两种类型的政治体制。

俄罗斯独联体大都选择了总统制,东欧国家则建立了议会制

两种基本政治体制

1、总统制:俄罗斯独联体国家。

特点:总统权力过大,议会权力很小,三权分立名不副实,不能形成有效的权力制衡。俄罗斯总统制及特点

1)建立过程:俄罗斯总统制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和非常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两宫之争”(1991.12-1993.10)

“炮打白宫”(1993.10)

全民公决通过宪法确立总统制(1993.12.12 )

2)特点:“总统集权制”或“超级总统制”

俄罗斯根据1993年新宪法确立了以三权分立原则为基础的西方民主政治体制。新宪法赋予总统广泛而强大的权力,议会在俄罗斯的权力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

*总统决定内外政策,总统令具有法律效力,全国必须执行;

*政府缺少独立性,总统可以直接任命和撤换总理及政府组成,政府总理没有组阁权,议会多数派也不一定能参加政府;

*议会权力过小,总统有权解散议会,议会很难罢免总统,也难以监督政府,即使议会现存立法权也因总统的否决和总统令的法律效力而受到很大限制。

3)弊端:容易形成个人专断独裁;民意难以通过民选议会影响政府政策。

叶利钦执政末期四易总理:1998.3-1999.8

1998.3罢免切尔诺梅尔金,换基里延科,

不到五个月,免基里延科,普里马科夫

八个月,免普里马科夫,换斯捷帕申,

两个月,免斯捷帕申,换普京。

2、议会制:前东欧国家。

特点:议会权力大;政府由议会中的多数党组建;总统是虚位的元首。

东欧国家政体

?总统制(美国式总统制,直接选举产生)两院制众参两院:波兰;

?半总统半议会制:斯洛文尼亚;

?议会制,一院制:匈牙利、斯洛伐克、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马其顿、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

?议会制,众参两院制:捷克、罗马利亚、塞尔维亚和黑山;

?主席团制:波斯尼亚-黑赛哥维那。

(二)政党制度

由一党制演变为多党制,颁布和制定了政党法,使政党活动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俄罗斯政党制度:党派之间的政治斗争逐渐纳入法制轨道,俄罗斯国内形成了左中右三派基本平衡的局面。

俄罗斯杜马选举结果(2007.12.2)

?统一俄罗斯党得票率为64.3%,获得国家杜马450个议席中的315席。

?其他得票率分别和分别在国家杜马中拥有的席位为:

*俄罗斯共产党11.57%、57个席位

*自由民主党8.14%、40个席位

*公正俄罗斯党7.74%、38个席位

?其余7个参选党派得票率均未超过2.5%,无缘进入新一届杜马。

(三)社会政治思潮

社会思潮多元化,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是:

?西方自由主义思潮;

?民族主义思潮;

?社会民主主义思潮。

(四)俄罗斯普京执政以来的政治现状: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地方主义膨胀,极端民族主义泛滥。普京政府打击地方主义膨胀和极端民族主义,加强了中央的权力和控制,俄罗斯政治基本趋于稳定。

三、务实多元的全方位外交

(一)俄罗斯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

◆剧变之初,俄罗斯从奉行向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1993年后开始实行东西方兼顾的“双头鹰”外交政策;

◆普京政府推行五十多元的全方位外交,提升了俄罗斯的大国地位。

1、剧变之初,俄罗斯从奉行向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俄罗斯独立初期,其外交目标是全面加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和安全体系,争取西方的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来摆脱国内危机。推行符合西方战略利益的“一边倒”政策,在国际事务中盲目追随西方,全盘接受西方处理国际问题的价值规范和游戏规则,外交交往基本上全部集中在西方大国。

2、1993年后开始实行东西方平衡的全方位务实外交政策

叶利钦政府于1997年初步确立了跨世纪的国家战略构想;全方位、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是俄罗斯外交政策的基本特点。

具体措施:

1)开始重视和加快独联体一体化的进程。

2)着手修复同东欧国家的关系。

3)进一步发展同亚洲及其他国家间的联系。

4)积极倡导和推进世界多计划,反对建立单极世界。

独联体各国对独联体政策的演变

?独联体既不是国家,不具有国家的性质,也不是凌驾于国家之上的超国家实体,而只是

一种组织。

?独联体各国对独联体政策的演变:

?1991.12.21-1993.9,初创阶段:“分家”;

?1993.9-1997年第二阶段:?°加强独联体内部的合作和一体化;

?1997年-1999年第三阶段:“非一体化”趋向

?2000年开始,独联体一体化的新时期,两种倾向:俄白联盟;格、乌与美接近。?1994年1月,克林顿与叶利钦发表联合宣言,声称俄美两国关系进入“成熟的战略伙伴关

系”时期。

3、普京政府推行灵活务实的全方位外交,提升了俄罗斯的大国地位

当今俄罗斯全方位外交的两根主线是反恐与经济。俄罗斯在努力改善与西方关系的同时,积极发展与其他大国的关系。

国家利益和实用主义是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具体内容:

◆1、突出强国意识和大国地位,把?°捍卫大国地位?±作为外交的主要方针;

◆2、实用主义,突出国家现实的经济利益;

◆3、积极推行多边外交,强调国际组织的作用;

◆4、加强与西欧的对话,力争融入欧洲;同时强调欧亚并重。

2002年普京外交

西游记:

?2002年5月24日,他同美国总统布什在莫斯科签署了《限制进攻性战略力量条约》;?28日,他与北约19个成员国领导人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署了“北约——俄罗斯理事会”文件,即《罗马宣言》;

?次日,他又与欧盟领导人在莫斯科签署了加强双方政治和经济关系的5项联合声明。?2002年5月28日的“北约-俄罗斯”罗马峰会上,普京(左)与刚刚结束对俄访问的布什

(右)长时间握手示好,引得东道主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中)前来分解。

向东看

?发展中俄关系:

?2002年5月,就在布什访俄刚刚结束之际,普京便表示:“不应忘记,俄罗斯的巨大利益

还集中在东方”,中国是俄的“关键伙伴之一”。

?6月,中俄两国共同创建的“上海合作组织”举行圣彼得堡峰会,签署了该组织的《宪章》,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其中包括中俄合作。

?12月初,普京专程访华,两国共同总结中俄友好10年来的成功经验,并制定今后发展的

战略规划。两国签署的联合声明强调:“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中俄各自国内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双方都决心扩大和深化两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加强俄印关系:

离开中国,普京去了印度。俄印之间也已存在“战略伙伴关系”,这次普京访印,双方签署了《德里宣言》,扩大了军事合作,并为俄印战略伙伴关系注入反恐合作和经贸交流的新内容。

?2005年胡锦涛访俄

?2006.3.21-22普京访华

?2006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2007年将是俄罗斯的“中国年”。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与北方邻国俄罗斯正走得越来越近。

?“国家年”:作用强过100个外交家

?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普京2009年10月12日至14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中俄总理第十四次定期会晤,参加中俄建交60周年庆祝大会暨中国“俄语年”闭幕式。中外媒体普遍聚焦于两国可能签署的38项合作协议,总额约55亿美元,涵盖领域包括金融、电信、矿产开采。此外,由于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关闭造成华商重大损失,两国协议解决"灰色清关"问题也尤其值得关注。

?2006.5.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索拉纳在索契附近的总统官邸散步

(二)东欧国家对外关系的变化

大多数全面倒向西方:经济、政治和军事等等;同时缓和与俄罗斯的关系。

选择加入欧盟和北约是东欧国家的突出的外交关系走向:

1、经济上加入欧盟,而欧盟出于自身利益很快制定并实施了东扩的战略。2004.5.1,8个前华约国(爱、拉、立、波、匈、捷、斯、斯)和2个地中海岛国塞、马已正式入盟;2007.1.1保、罗入盟。

2、军事上加入北约。

北约东扩是冷战后东欧中亚国家外交领域的一个焦点问题。

北约东扩

●美欧推行北约东扩的战略意图:

?首先,就是填补苏联解体后的东欧及中亚的“安全真空”,把俄罗斯排挤出传统势力范围,

挤压俄的生存空间,防范俄东山再起。

?其次,出于石油战略的需要。

?最后,美国极力推行并主导北约东扩,还有一个单独的目的,继续控制北约乃至欧洲的主

导权,抑制法德等欧洲强国的崛起,最大限度的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东欧国家加入北约的考虑

安全需求和融入西方:

◆对东欧各国而言,面对俄这样的一个军事强国,为了确保自身的独立与安全,纷纷向北约寻找“保护伞”,搭乘美国的安全便车。

◆同时,这些国家还将加入北约看作进入欧洲社会的大门,认为只要加入北约俱乐部,就

是真的欧洲人了。1997年前,除南联盟国家之外的,几乎所有东欧国家都提出了加入北约的要求。

东扩进程及俄罗斯的反应

?最初坚决反对,俄独立之初一致把北约东扩当成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

但俄的反对并未能阻挡北约东扩的步伐,1999.3.12,原华沙成员国波、匈、捷加入北约,实现第一次东扩,将其防线向俄边界推进了800多公里。

?俄转而采取比较务实的态度,在反对第二轮北约东扩问题上变得低调起来,从过去的“坚决

反对”转为“能够容忍”。

2004.3.29,罗、保、拉、爱、立、斯、斯正式加入北约,实现了第二次东扩,使北约首次踏上前苏联的领土,与俄毗邻而居,使俄的西北边界直接暴露在北约战车的面前。

俄的战略安全环境更加恶化。

?2008.7.9,北约成员国代表在布鲁塞尔北约总部签署了阿尔巴尼亚和克罗地亚加入北约的的

协定书,从而使两国的入约进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北约之所以热衷于不断扩大,并不是看中这些潜在成员国的国力或军力强大,而是着眼于加快战略调整步伐。北约正从一个在欧洲和北大西洋地区以集体防御为目的的纯军事组织变成一个在全球发挥作用的军事政治组织,政治性在不断加强。

俄罗斯反对不成提出加入北约

俄面对不断被压的战略空间,同时受国力所限,无力阻止,便采取各种措施来化解北约东扩对俄的不利影响。既然俄无力同北约和美国展开新的地缘政治角逐,还不如加强与北约的合作,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争取加入北约,发挥一定的牵制作用,在提升与北约的紧密合作中保全俄的战略利益。

俄罗斯加入北约的前景不容乐观,因为北约不要俄罗斯;俄罗斯加入北约,北约便不成为北约了。

当前普京政府只得面对现实,采取更加务实的做法,加强与北约联系与磋商,减少敌对;同时,加强与法德合作,建立欧洲硬内核,分化对手(美欧),掌握主动。

普京最后一年任期更自信无畏对抗西方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2008.11.5日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宣布,俄将在加里宁格勒州部署导

弹,以应对美国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委俄两国于2008年12月1日至3日在加勒比海

举行代号为“委俄2008”的联合军事演习

——俄罗斯“重返”拉美,美国后院展示力量

俄罗斯向委内瑞拉出售4艘“基洛”级636型常规潜艇

参演直升机准备降落在战舰上

第七章当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一、中国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的发展

(四)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对外关系的新局面

1、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主要为:

第一、科学判断战争与国际形势,确立了战争与和平的新观念;

第二、总结经验、教训,确立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

第三、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

第四、制定了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第五、提出“一国两制”的新构想。

2、外交关系:开创了外交新局面。

--同发达国家关系基本稳定:

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欧盟。

但应注意: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对华政策具有两面性。

?美国对华“接触+遏制”的战略,其本质是对社会主义中国进行和平演变。

?手段:

经济上,利用美国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打击中国的民族的工业;利用借贷,使中国经济依赖于美国;

政治上,利用民主、人权,及造谣诬蔑,攻击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领导人,利用民族问题制造动荡、分裂中国,支持并装备中国的敌人,反对中国;

意识形态上,用资产阶级的思想侵蚀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

--同周边国家:东盟、日本、俄罗斯。

--同发展中国家:团结与合作进一步加强。

--多边外交:上海会议组织、10+1等等。

--建立新型伙伴关系: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中法“全面伙伴关系”

中日“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中非“面向21世纪的长期友好、全面合作关系”

台湾仅剩25-2个“邦交国”

(截至2007年12月28日)

?欧洲:梵蒂冈(1个)

?非洲:马拉维、乍得、斯威士兰、布基纳法索、冈比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6-2个)

?拉丁美洲:巴拿马、海地、巴拉圭、萨尔瓦多、多米尼加、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基茨和尼维斯、伯利兹、尼加拉瓜、圣卢西亚(12个)?大洋洲:瑙鲁、图瓦卢、所罗门群岛、马绍尔群岛共和国、帕劳、基里巴斯(6个)

二、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

?(一)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

社会主义大国、发展中的大国

1、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奠定国际地位的物质基础;

2、中国是推动世界多极化均衡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3、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重要力量;

4、中国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量。

可概括为:有一定世界影响的地区大国。

?汉语热在世界持续升温。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之外,全球有3000万人在学习汉语,迄今已有近百个国家两千多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

?图为美国弗吉尼亚州一名学生展示她的中文课本。

海外孔子学院分布图

截至2006年9月

?亚洲已有16个国家建有31所孔子学院,位列世界第二。

?欧洲所建孔子学院最多,共有41所,分布在19个国家。

?美洲已建立孔子学院27所,分布在3个国家。

?非洲已建立孔子学院6所。

?大洋洲已建立孔子学院3所。

至2006.11,中国已经与全球5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23个建立孔子学院的协议。

至2007.11,中国已经与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9个建立孔子学院的协议。

四、中国外交政策宗旨和基本原则

?(一)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标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标。

?(二)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3、加强和巩固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1、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1)独立自主:就是国家主权独立,在处理对内、对外事务中,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势力的干涉和指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和国际形势发展,自主地处理本国对内、对外的一切事务。

2)经验教训的总结。独立自主是中国近代、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验教训的总结。适应于国家与国家之间,也适用于党与党之间。

邓小平:“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发展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关系: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核心和主要内容;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根本保证;

平等互利--是各国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关系遵循的基本原则。

和平共处--上述四项原则的目标和结果。

3)本质:反对侵略和扩张,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权利。

4)影响: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处理现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共同准则。

3、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是中国外交的一贯政策

?(1)原因: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和苦难历程,今天又都面临着发展

本国经济、改善本国人民生活的现实任务。

因此,中国的命运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发展中国家的优势在于团结,振兴的希望也在于团结。团结是发展中国家力量的源泉,是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始终重视同发展中国的团结和合作,将这一外交政策视为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2)实践:

中国一贯支持发展中国家争取独立主权的正义斗争。

中国一贯支持发展中国家反对国际经济旧秩序,振兴民族经济的努力。

中国一贯尊重发展中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支持和促进发展中国家内部团结和合作。

中俄的中国年:

?2006年是中国的“俄罗斯年”,2007年将是俄罗斯的“中国年”。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与北方邻国俄罗斯正走得越来越近。

?“国家年”:作用强过100个外交家

?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普京2009年10月12日至14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中俄总理第十四次定期会晤,参加中俄建交60周年庆祝大会暨中国“俄语年”闭幕式。中外媒体普遍聚焦于两国可能签署的38项合作协议,总额约55亿美元,涵盖领域包括金融、电信、矿产开采。此外,由于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关闭造成华商重大损失,两国协议解决"灰色清关"问题也尤其值得关注。

?2006.5.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索拉纳在索契附近的总统官邸散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