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承压类特种设备危险源评级与分级的流程及失效可能性得分的确定方法

承压类特种设备危险源评级与分级的流程及失效可能性得分的确定方法

承压类特种设备危险源评级与分级的流程及失效可能性得分的确定方法
承压类特种设备危险源评级与分级的流程及失效可能性得分的确定方法

承压类特种设备危险源评级与分级的流程及失效可能性得分的确定方法1)确定评价单元

对于锅炉、压力容器和装置中的工业管道,其危险源评价与分级的最小单位为登记单元(工业管道也可以管道系统为评价单元)。

对于长输管道和公用管道,将其划分为若干区段,对每一区段进行危险源评价与分级。首先按照管道压力对管道进行区段划分;其次,在上述划分结果的基础上,按照管线附近人口密度进一步进行区段划分;其次,在上述划分结果的基础上,按照管线附近建筑物的重要程度进一步进行区段划分;其次,在上述划分结果的基础上,按照管线所输送介质条件进一步进行区段划分;其次,在上述划分结果的基础上,按照管道使用年数进一步进行区段划分划分。为了综合考虑期望的评价精度和评价费用,可按重要性由低到高的顺序去掉一些段数,直到获得合适的分段数。重复进行此种逐次逼近法,直至使评价费用和精确度达到满意的程度。

2)确定失效可能性得分;

3)确定失效后果得分;

4)按下式计算其危险性得分

危险性得分lg

=

lg?

失效可能性得分

失效后果得分5)按照以下规定确定特种设备危险性等级,提出高危险性设备的降险措施。

——如果危险性得分小于0.64,则为低危险性等级

——如果危险性得分不小于0.64,并且小于2.08,则为中等危险性等级

——如果危险性得分不小于2.08,并且小于3.36,则为较高危险性等级

——如果危险性得分不小于3.36,则为高危险性等级

失效可能性得分的确定方法(从每个因素下设的各个选项中单一选择最接近实际情况的选项,从而确定其得分,如果某项必须根据相关资料确定其得分,但所需的资料查不到,则保守的取该项目的最高得分,并在备注中写明该情况)S1 失效可能性(100分)

S1.1 概述

失效可能性得分为以下各项得分之和:

——设计

——制造

——安装

——修理改造

——使用及其管理

S1.2 设计(5分)

S1.2.1 概述

对于锅炉、气瓶和氧舱,按照S1.2.2确定得分;对于压力容器(气瓶和氧舱除外)、工业架空管道和埋地管道,按照S1.2.3确定得分。

S1.2.2 设计文件鉴定(查技术档案中的设计资料)

——如果设计文件经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合格,则为0分

——如果设计文件未鉴定,则为5分

——如果设计文件未经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则为5分

——如果设计文件鉴定不合格,则为5分

——如果无设计文件,则为5分

S1.2.3 设计单位资质(查技术档案中的设计资料)

——如果设计单位具备相应的设计资质,则为0分

——如果设计单位不具备相应的设计资质,则为5分

——如果无设计单位,则为5分

S1.3 制造(5分)

S1.3.1 概述

制造得分为以下各项得分之和:

——制造单位资质

——制造监督检验

S1.3.2 制造单位资质(3分)(查技术档案中的制造资料)

——如果制造单位具备相应的制造资质,则为0分

——如果制造单位不具备相应的制造资质,则为3分

S1.3.3 制造监督检验(2分)(查技术档案中的制造资料)

——如果不需要进行制造监督检验,则为0分

——如果经过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单位制造监督检验合格,则为0分——如果未进行制造监督检验,则为2分

——如果未经过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单位制造监督检验,则为2分——如果制造监督检验不合格,则为2分

S1.4 安装(5分)

S1.4.1 概述

安装得分为以下各项得分之和:

——安装单位资质

——安装监督检验

S1.4.2 安装单位资质(3分)(查技术档案中的安装资料)

——如果安装单位具备相应的安装资质,则为0分

——如果安装单位不具备相应的安装资质,则为3分

S1.4.3 安装监督检验(2分)(查技术档案中的安装资料)

——如果不需要进行安装监督检验,则为0分

——如果经过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单位安装监督检验合格,则为0分——如果未进行安装监督检验,则为2分

——如果未经过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单位安装监督检验,则为2分——如果安装制造监督检验不合格,则为2分

S1.5 改造、维修(5分)

S1.5.1 概述

改造、维修得分为以下各项得分之和:

——改造、维修单位资质

——改造、维修监督检验

S1.5.2 改造、维修单位资质(3分)(查技术档案中的改造、维修资料,如查不到,并且通过其它途径知道设备进行过改造、维修,则保守的取本项的最高得分,并在备注中写明)

——如果未进行过改造、维修,则为0分

——如果改造、维修单位具备相应的改造、维修资质,则为0分

——如果改造、维修单位不具备相应的改造、维修资质,则为3分

S1.5.3 改造、维修监督检验(2分)(查技术档案中的改造、维修资料,如查不到,并且通过其它途径知道设备进行过改造、维修,则保守的取本项的最高得分,并在备注中写明)

——如果未进行过改造、维修,则为0分

——如果不需要进行改造、维修监督检验,则为0分

——如果经过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单位改造、维修监督检验合格,则为0分

——如果未进行改造、维修监督检验,则为2分

——如果未经过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单位改造、维修监督检验,则为2分

——如果改造、维修监督检验不合格,则为2分

S1.6 使用及其管理(80分)

S1.6.1 概述

使用及其管理得分为以下各项得分之和:

——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

——安全保护装置

——使用工况

——使用时间

——操作

——维护保养

——日常检查

——对安全监察的重视程度

——定期检验

——技术档案

——安全保卫措施

S1.6.2 安全管理制度(3分)(查安全管理制度)

——如果设备所属使用单位制定了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特种设备使用和运营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各种相关人员的职责、操作人员守则、安全操作规程、常规检查制度、维修保养制度、定期报检制度、作业人员及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及紧急救援演习制度、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等,则为0分

——如果设备所属使用单位基本制定了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特种设备使用和运营的安全管理制度,但内容有所欠缺,则为1.5分

——如果设备所属使用单位未制定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特种设备使用和运营的安全管理制度,则为3分

S1.6.3 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配备(3分)(听取使用单位的介绍)——如果设备所属使用单位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机构和/或人员,其责任和权限的规定清晰明确,定期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则为0分——如果设备所属使用单位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结构和/或人员,但责任和权限的规定不清晰或不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则为2分——如果设备所属使用单位不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机构和/或人员,则为3分

S1.6.4 安全保护装置(15分)

S1.6.4.1 概述

安全保护装置得分为以下各项得分之和:

——安全保护装置的齐全程度

——安全保护装置的选型合理程度

——安全保护装置的完好程度

——安全保护装置生产单位资质

S1.6.4.2 安全保护装置的齐全程度(4分)(查技术档案中的验收资料和改造、维

修资料(如果有改造、维修),并现场核对安全保护装置的数量)——如果设计和有关法规不要求在该设备上安装安全保护装置,则为0分——如果各种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则为0分

——如果安全保护装置不齐全,但有安全阀、爆破片、水位计(适用于蒸汽锅炉)、联锁装置(小容量工业燃煤锅炉除外)等,则为2分

——如果安全保护装置不齐全,并且无安全阀、爆破片、水位计(适用于蒸汽锅炉)、联锁装置(小容量工业燃煤锅炉除外)等,则将失效可能性得分调整为100分,并在备注中写明

S1.6.4.3 安全保护装置的选型合理程度(4分)(查技术档案中的验收资料和改造、维修资料(如果有改造、维修),并现场核对安全保护装置的编号是否与上述资料中的记录一致)

——如果设计和有关法规不要求在该设备上安装安全保护装置,则为0分——如果各种安全保护装置选型合理,满足设计文件或改造方案的要求,则为0分

——如果部分安全保护装置选型不合理,但安全阀、爆破片、联锁装置等选型合理,满足设计文件或改造方案的要求,则为2分

——如果安全阀、爆破片、联锁装置等安全保护装置选型不合理,不满足设计文件或改造方案的要求,则为4分

S1.6.4.4 安全保护装置的完好程度(4分)(查技术档案中的安全保护装置上次校验报告、设备的上次全面检验报告、安全保护装置整改的见证资料(如果上次全面检验报告指出安全保护装置未校验合格),并现场核对安全保护装置的编号是否与上述资料中的记录一致,铅封是否完好(对有铅封的安全保护装置))——如果设计和有关法规不要求在该设备上安装安全保护装置,则为0分——如果各种安全保护装置均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校验机构校验,并且处于校验有效期内,则为0分

——如果部分安全保护装置未校验或未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校验机构校验或超过校验有效期,但安全阀、爆破片、联锁装置等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校验机构校验,并且处于校验有效期内,则为2分

——如果安全阀、爆破片、联锁装置等未校验或未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校验机

构校验或超过校验有效期,则为4分

S1.6.4.5 安全保护装置生产单位资质(3分)(查技术档案中的验收资料和改造、维修资料(如果有改造、维修),并现场核对安全保护装置的编号是否与上述资料中的记录一致)

——如果设计和有关法规不要求在该设备上安装安全保护装置,则为0分——如果安全保护装置生产单位具备相应的生产资质,则为0分

——如果安全保护装置生产单位不具备相应的生产资质,则为3分

S1.6.5 使用工况(15分)

S1.6.5.1 概述

按照设备(各部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最恶劣的工况确定使用工况得分,使用工况得分为以下各项得分之和,除将得分调整为100分的情况外,如果得分超过15分,则取得分为15分:

——高温超温工况

——低温超温工况

——超压工况

——粉尘及油气爆炸工况

——腐蚀工况

——应力腐蚀工况

——疲劳工况

——冲刷或磨损工况

——非计划停车

S1.6.5.2 高温超温工况(10分)(抽查一个检验周期的操作记录+听取使用单位介绍)

S1.6.5.2.1 概述

对于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按照S1.6.5.2.2确定得分;对于蒸汽锅炉,按照S1.6.5.2.3确定得分;对于热水锅炉,按照S1.6.5.2.4确定得分;对于有机热载体锅炉,按照S1.6.5.2.5确定得分

S1.6.5.2.2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高温超温工况

——如果实际最高工作温度不高于设计最高温度,则为0分

——如果存在个别、短期的实际最高工作温度高于设计最高温度的情况,则为10分

——如果长期实际最高工作温度高于设计最高温度,则将失效可能性得分调整为100分,并在备注中写明

S1.6.5.2.3 蒸汽锅炉高温超温工况

——如果实际最高蒸汽温度不高于额定蒸汽温度,则为0分

——如果存在个别、短期的实际最高蒸汽温度高于额定蒸汽温度的情况,则为10分

——如果长期实际最高蒸汽温度高于额定蒸汽温度,则将失效可能性得分调整为100分,并在备注中写明

S1.6.5.2.4 热水锅炉高温超温工况

——如果实际最高出口/进口水温不高于额定出口/进口水温,则为0分

——如果存在个别、短期的实际最高出口/进口水温高于额定出口/进口温的情况,则为10分

——如果长期实际最高出口/进口水温高于额定出口/进口水温,则将失效可能性得分调整为100分,并在备注中写明

S1.6.5.2.5 有机热载体锅炉高温超温工况

——如果实际最高出口/进口有机热载体温度不高于额定出口/进口有机热载体温度,则为0分

——如果存在个别、短期的实际最高出口/进口有机热载体温度高于额定出口/进口有机热载体温度的情况,则为10分

——如果长期实际最高出口/进口有机热载体温度高于额定出口/进口有机热载体温度,则将失效可能性得分调整为100分,并在备注中写明

S1.6.5.3 低温超温工况(10分)(抽查一个检验周期的操作记录+听取使用单位介绍)

锅炉得分为0分,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按以下规定确定得分:

——如果实际最低工作温度不低于设计最低温度,则为0分

——如果存在个别、短期的实际最低工作温度低于设计最低温度的情况,则为10分

——如果长期实际最低工作温度低于设计最低温度,则将失效可能性得分调整为100分,并在备注中写明

S1.6.5.4 超压工况(10分)(抽查一个检验周期的操作记录+听取使用单位介绍)S1.6.5.4.1 概述

对于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按照S1.6.5.4.2确定得分;对于蒸汽锅炉,按照S1.6.5.4.3确定得分;对于热水锅炉,按照S1.6.5.4.4确定得分;对于有机锅炉,按照S1.6.5.4.5确定得分

S1.6.5.4.2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超压工况

——如果实际最高工作压力不高于设计压力,则为0分

——如果存在个别、短期的实际最高工作压力高于设计压力的情况,则为10分

——如果长期实际最高工作压力高于设计压力,则将失效可能性得分调整为100分,并在备注中写明

S1.6.5.4.3 蒸汽锅炉超压工况

——如果实际最高蒸汽压力不高于额定蒸汽压力,则为0分

——如果存在个别、短期的实际最高蒸汽压力高于额定蒸汽压力的情况,则为10分

——如果长期实际最高蒸汽压力高于额定蒸汽压力,则将失效可能性得分调整为100分,并在备注中写明

S1.6.5.4.4 热水锅炉超压工况

——如果实际最高出水压力不高于额定出水压力,则为0分

——如果存在个别、短期的实际最高出水压力高于额定出水压力的情况,则为10分

——如果长期实际最高出水压力高于额定出水压力,则将失效可能性得分调整为100分,并在备注中写明

S1.6.5.4.5 有机热载体锅炉超压工况

——如果实际出口最高有机热载体压力不高于额定出口有机热载体压力,则为0分

——如果存在个别、短期的实际出口最高有机热载体压力高于额定出口有机热载体压力的情况,则为10分

——如果长期实际出口最高有机热载体压力高于额定出口有机热载体压力,则将失效可能性得分调整为100分,并在备注中写明

S1.6.5.5 粉尘及油气爆炸工况(10分)(现场查看设备)

——如果设备为除煤粉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以外的其它承压类特种设备,则为0分

——如果设备为煤粉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则为10分

S1.6.5.6 腐蚀工况(10分)(查工艺资料、检验报告等+听取使用单位介绍,注意考虑腐蚀时要考虑介质中的含量很少的成分和杂质)

——如果在工作或停车状态下主体材料的均匀腐蚀速率不大于0.1mm/年,并且不可能发生点蚀、晶间腐蚀等局部腐蚀,则为0分

——如果在工作或停车状态下主体材料的均匀腐蚀速率大于0.1mm/年,且不大于1mm/年,或可能发生点蚀、晶间腐蚀等局部腐蚀,则为5分——如果在工作或停车状态下主体材料的均匀腐蚀速率大于1mm/年,或可能发生严重的点蚀、晶间腐蚀等局部腐蚀,则为10分

S1.6.5.7 应力腐蚀工况(10分)(查工艺资料、检验报告等+听取使用单位介绍,注意考虑腐蚀时要考虑介质中的含量很少的成分和杂质)

——如果主体材料在介质(含杂质)中无应力腐蚀趋势,则为0分

——如果主体材料在介质(含杂质)中有一定应力腐蚀趋势,则为5分

——如果主体材料与介质(含杂质)形成应力腐蚀敏感的组合,则为10分S1.6.5.8 疲劳工况(10分)

S1.6.5.8.1 概述

对于按疲劳设计的设备按S1.6.5.8.2确定得分;对于未按疲劳设计的设备按S1.6.5.8.3确定得分

S1.6.5.8.2 按疲劳设计的设备(查设计资料、一个检验周期的操作记录+听取使用单位介绍)

——如果在设计寿命周期内,则为0分

——如果超过设计寿命周期,则将失效可能性得分调整为100分,并在备注中写明

S1.6.5.8.3 未按疲劳设计的设备(查设计资料、一个检验周期的操作记录+听取使用单位介绍)

——如果压力、温度或外加载荷不波动或波动幅度不大于名义值的20%,则为0分

——如果压力、温度或外加载荷波动幅度大于名义值的20%,则为10分

S1.6.5.9 冲刷或磨损工况(10分)(查检验资料+听取使用单位介绍)——如果不存在冲刷或磨损工况,或有永久性防护措施,则为0分

——如果存在冲刷或磨损工况,并且无永久性防护措施,则为10分

S1.6.5.10 非计划停车(10分)(抽查一个检验周期的操作记录+听取使用单位介绍)

——如果非计划停车数不大于1次/年,则为0分

——如果非计划停车数大于1次/年,且不大于3次/年,则为4分

——如果非计划停车数大于3次/年,且不大于6次/年,则为7分

——如果非计划停车数大于6次/年,则为10分

S1.6.6 使用时间(2分)(查技术档案+听取使用单位介绍)

——如果实际使用时间不大于3年,则为1分

——如果实际使用时间大于3年,且不大于15年,则为0分

——如果实际使用时间大于15年,则为2分

S1.6.7 操作(14分)

S1.6.7.1 概述

操作得分为以下各项得分之和:

——操作规程和操作记录

——作业人员

——防止误操作的软、硬件措施

S1.6.7.2 操作规程和操作记录(4分)

S1.6.7.2.1 概述

操作规程和操作记录得分为以下各项得分之和:

——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放置位置

——操作记录

S1.6.7.2.2 操作规程(2分)(查操作规程)

——如果编制了设备的具体操作规程,并且包括紧急情况下的操作,则为0分

——如果编制了设备的具体操作规程,但未包括紧急情况下的操作,则为1分

——如果无设备的具体操作规程,则为2分

S1.6.7.2.3 操作规程放置位置(1分)(现场查看)

——如果操作规程放置于操作现场,则为0分

——如果操作规程未放置于操作现场,则为1分

——如果无操作规程,则为1分

S1.6.7.2.4操作记录(1分)(抽查一个检验周期的操作记录+听取使用单位介绍)——如果操作记录内容完整,并且及时填写,则为0分

——如果操作记录内容不完整、数量不齐全或存在补填现象,则为1分

——如果无操作记录,则为1分

——如果无操作规程,则为1分

S1.6.7.3 作业人员(6分)

S1.6.7.3.1 概述

作业人员得分为以下各项得分之和:

——作业人员数量

——作业人员持证情况

——作业人员持续培训

——作业人员工作经验

S1.6.7.3.2 作业人员数量(1分)(听取使用单位介绍)

——如果作业人员数量充足,满足正常生产的需要,则为0分

——如果作业人员数量不足,不能满足正常生产的需要,则为1分

S1.6.7.3.3 作业人员持证情况(2分)(听取使用单位介绍+抽查上岗证)

——如果所有作业人员均持证上岗,则为0分

——如果存在作业人员不持证上岗的情况,则为2分

S1.6.7.3.4 作业人员持续培训(1.5分)(听取使用单位介绍)

——如果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则为0分

——如果未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则为1.5分

S1.6.7.3.5 作业人员工作经验(1.5分)(听取使用单位介绍)

——如果作业人员具备相关岗位3年及3年以上工作经验,则为0分

——如果作业人员具备相关岗位3年以下工作经验,则为0.5分

——如果作业人员无相关岗位工作经验,则为1.5分

S1.6.7.4 防止误操作的软、硬件措施(4分)(现场查看+听取使用单位介绍)——如果不需要防止误操作的软、硬件措施,则为0分

——如果各种防止误操作的软、硬件措施齐全,均处于完好状态,则为0分

——如果防止误操作的硬件软、硬件措施齐全,但部分措施未处于完好状态,则为2分

——如果没有防止误操作的软、硬件措施,则为4分

S1.6.8 日常检查(6分)

S1.6.8.1 概述

日常检查得分为以下各项得分之和:

——日常检查频率

——日常检查项目

——日常检查结果

S1.6.8.2 日常检查频率(1分)(查一个检验周期内的年检、月检、日检记录+听取使用单位介绍)

——如果日常检查频率满足相关法规和设备所属单位的规章制度的要求,则为0分

——如果日常检查频率不满足相关法规和设备所属单位的规章制度的要求,则为1分

S1.6.8.3 日常检查项目(2分)(查一个检验周期内的年检、月检、日检记录+听

取使用单位介绍)

——如果日常检查项目满足相关法规和设备所属单位的规章制度的要求,则为0分

——如果日常检查项目不满足相关法规和设备所属单位的规章制度的要求,则为2分

S1.6.8.4 日常检查结果(3分)(查一个检验周期内的年检、月检、日检记录+听取使用单位介绍)

——如果日常检查未发现或只有不影响安全的轻微缺陷,则为0分

——如果日常检查发现影响安全的缺陷,但已经采取措施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则为1分

——如果日常检查发现影响安全的缺陷,并且未采取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措施,则为3分

——如果日常检查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并且未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则将失效可能性得分调整为100分,并在备注中写明

S1.6.9 维护保养(3分)

S1.6.9.1 概述

维护保养得分为以下各项得分之和:

——维护保养规程

——维护保养记录

S1.6.9.2 维护保养规程(2分)(查维护保养规程)

——如果编制了维护保养规程,则为0分

——如果无维护保养规程,则为2分

S1.6.9.3 维护保养记录(1分)(查一个检验周期内的维护保养记录+听取使用单位介绍)

——如果维护保养记录内容完整,并且及时填写,则为0分

——如果维护保养记录内容不完整、数量不齐全或存在补填现象,则为1分

——如果无维护保养记录,则为1分

——如果无维护保养规程,则为1分

S1.6.10 对安全监察的重视程度(4分)

S1.6.10.1 概述

对安全监察的重视程度得分为以下各项得分之和:

——有无拒绝安全监察的情况

——对安全监察意见的响应

S1.6.10.2 有无拒绝安全监察的情况(2分)(听取监察机构的意见)——如果设备所属使用单位无拒绝安全监察的情况,则为0分

——如果设备所属使用单位存在拒绝安全监察的情况,则为2分

S1.6.10.3 对安全监察意见的响应(2分)(听取监察机构的意见)——如果设备所属使用单位未收到影响安全的问题和/或隐患方面的安全监察意见,则为0分

——如果设备所属使用单位按照安全监察意见对所存在的影响安全的问题和/或隐患进行改正或提出合理解释,则为0分

——如果设备所属使用单位不按照安全监察意见对所存在的影响安全的问题和/或隐患进行改正,也未提出合理解释,则为2分

S1.6.11 定期检验(10分)

S1.6.11.1 概述

如果设备超过检验有效期,则将失效可能性得分调整为100分,并在备注中写明

如果设备在检验有效期内,或设备超过检验有效期,但已经办理延期检验手续,并且在有效的延长期内,则定期检验得分为以下各项得分之和(查上次定期检验报告、延期手续(如果延期)):

——检验计划和报检

——检验单位资质

——检验结果

S1.6.11.2 检验计划和报检(2分)(查检验计划和报检的见证件+听取使用单位介绍)

——如果设备在检验计划内,并且按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及时向有相应检验资

质的检验单位报检,则为0分

——如果设备在检验计划内,但未按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及时向有相应检验资质的检验单位报检,则为2分

——如果设备不在检验计划内,则为2分

S1.6.11.3 检验单位资质(3分)(查上次定期检验报告)

——如果设备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且对设备进行定期检验的检验单位具备相应的检验资质,则为0分

——如果设备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但对设备进行定期检验的检验单位不具备相应的检验资质,则为3分

S1.6.11.4 检验结果(5分)(查上次定期检验报告)

——如果设备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为合格或在现有工况条件下安全使用至下一检验周期,则为0分

——如果设备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在限制条件下安全使用至下一检验周期,则为5分

——如果设备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为监控使用,则将失效可能性得分调整为50分,并在备注中写明

——如果设备按期进行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为不合格或停止使用,则将失效可能性得分调整为100分,并在备注中写明

S1.6.12 技术档案(3分)(查技术档案)

——如果技术档案内容完整,包括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设备及其部件的出厂随机文件、安装记录及其验收资料、大修记录及其验收资料(适用于设备经过大修)、改造记录及其验收资料(适用于设备经过改造)、运行使用记录、维修保养记录、日常检查记录、验收检验报告、定期检验报告、故障与事故的记录(适用于设备发生过故障或事故)等,则为0分

——如果技术档案内容基本完整,则为1分

——如果技术档案内容欠缺较多,则为2分

——如果无技术档案,则为3分

S1.6.13 安全保卫措施(2分)(查安全保卫制度+听取使用单位介绍)——如果设备所属使用单位制定了相应的安全保卫制度,则为0分

——如果设备所属使用单位未制定相应的安全保卫制度,则为2分

危险源辨识与分级方法(修订版)-共9页

附件 危险源辨识与分级方法 一、危险源类别 危险源即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包含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危险作业等 二、名词解释 (一)危险源hazard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二)可接受风险acceptable risk 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三)重大风险major risk 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四)风险点risk site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五)危险源辨识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六)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七)风险分级risk classification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八)风险分级管控risk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九)风险控制措施risk control measure 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十)风险信息risk information 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三、风险点确定 1 风险点划分原则 风险点的划分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根据生产线不同装置、作业活动等按照生产装置、辅助设施、作业场所等功能分区进行。 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对于系统检维修,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作业、临时用电等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重点进行管控。 四、风险点划分方法 安全科组织工艺、技术、设备等专门小组力量,与现场车间员工、管理人员一起发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排查。 五、确定风险点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申请单位: 填表人: 填表日期: 联系电话:

1.1重大危险源辨识 1.1.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 按照我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单元定义为: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处理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①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则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②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q1q2q n —+—+……+—≥1 Q1Q2 Q n 式中:q1,q2,……q 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 n——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贮存区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1.1.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山东汇丰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催裂化项目、(蜡油)(汽柴油)加制氢项目、延迟焦化项目、油品质量升级项目)贮罐区可能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的危险化学品为汽油、液化气、氢、硫化氢。辨识过程见下表: 由上表可见,该化工厂贮罐区构成重大危险源。 由于各项目同在一个厂区内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因此应划为同一个 单元。依据多品种危险物品共存的临界量公式 计算可知该厂生产储存场所已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1.1.3重大危险源申报辨识 根据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申报范围包括: 1)压力容器:属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 q 1 q 2 Q 2 Q 1 +…Q n q n ≥1

危险源的辨识原则——如何辨识

1危险源的辨识原则 1.1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1)考虑组织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对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2)考虑时效性,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应具体在特定时间范围内;(3)考虑采用的方法,采用的方法应体现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适用性原则;(4)考虑所进行工作的性质,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应在不同环境和不同背景下灵活进行,如发生伤害事故后应对风险级别和风险控制进行重新评审等。 1.2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方法的选取原则 (1)预防性原则:依据矿井职业活动开展的范围、性质和时间安排,有针对性的选取相应的方法,以确保该方法能预先、充分辨识危险源及评价风险。 (2)分级原则:充分辨识评价需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管理方案加以控制的危险源,并确定其相应的风险级别。 (3)一致性原则:应依据矿井各类活动,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应的方法,以确保方法合理、有效辨识危险源及风险评价。 (4)输出性原则:该方法的实施应能为人、物两大方面的控制提供输人信息及充分明确设备要求、人员培训需求及运行控制改进的需求。 (4)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体力、听力、视力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等。 (5)行为性危害因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监护失误等。 2识别范围 危险源识别应覆盖矿井活动、产品和服务,包括:(1)新建、扩建、改建生产设施及采用新工艺的预先危险源识别; (2)在用设备或运行系统的危险源识别;(3)退役、报废系统或有害废弃物的危险源识别;(4)化学物质的危险源识别; (5)工作人员进人作业现场各种活动的危险源识别;(6)外部提供资源、服务的危险源识别; (7)外来人员进人作业现场的危险源识别;(8)外来设备进人作业现场的危险源识别。 3识别应考虑的危害类型

仪器故障应急预案

仪器设备出现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及措施 (一)监护仪使用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及措施 1. 值班护士应熟知监护仪操作规程及使用性能 2. 监护仪本身带有蓄电池,平时应定期充电,使蓄电池始终处于饱和状态,以保证在突发情况时能够正常运行。科室配置备用监护仪,并专人定期检查其状况,确保设备运转良好,做好维修、维护登记 3. 如遇监护仪意外停电、设备故障致监护仪不能正常工作时:护士应立即停止使用监护仪,立即启用备用监护仪,同时评估病人、通知医生。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对清醒病人做好心理护理 4. 故障的监护仪挂上“仪器故障牌”,及时通知仪器维修部门。维修过程及维修结果应及时登记备案 5. 护理人员将突发情况过程及患者生命体征准确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中 (二)输液泵、注射泵使用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及措施 1值班护士应熟知使用输液泵、注射泵患者的病情,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 2. 输液泵、注射泵本身带有蓄电池,应定期充电,使其处于饱和状态。在使用输液泵、注射泵过程中,随时观察输液泵、注射泵的动态变化,确保设备设置参数与实际运行参数相符合 3.如遇输液泵、注射泵出现意外停电、速度失控等故障时,护士应立即停用该设备,同时评估病人、通知医生。应恢复常规输注方法,条件允许时应及时更换备用设备。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清醒病人做好心理护理 4.相关人员应定期检查输液泵、注射泵状况,确保设备运转良好,做好维修、维护登记 5.故障的输液泵、注射泵挂上“仪器故障牌”,及时通知仪器维修部门。维修过程及维修结果应及时登记备案 (三)中心负压吸引器使用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及措施 1.在使用中心负压吸引过程中,要定期检视真空压力表是否在正常范围 (P<0.04MPa),科室配备电动吸引器,定期定人检查、维护,以保证在突发情况时能正常使用。 2.使用过程中如遇停电,真空压力不足、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时,应立即启用备用电动吸引器:打开电动吸引器,连接引流管道,携电动吸引器至患者床旁,给予吸痰,必要时使用必要时使用50ml 空针吸引,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 3.在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有无缺氧或者其他生命体征变化,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抢救措施,并准确记录。 4.检查中心负压压力表,确定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确定引起故障的原因。 5.对故障的吸引装置应悬挂“仪器故障牌”,及时通知仪器维修部门,维修过程及维修结果应及时登记备案。 (四).吸氧过程中中心吸氧装置出现故障 1.立即打开备用氧气袋,调节流量,连接吸氧管,继续为患者吸氧,并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及安慰工作。 2、必要时将备用氧气筒装置推至床旁,给予吸氧。 3、应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缺氧症状有无改善以及其他病情变化。 4、通知器械维修组进行维修。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完整版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 一、基本概念 1、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2、事故隐患 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源本身是一种“根源”,事故隐患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等的主体对象,或可能诱发主体对象导致伤害或疾病的状态。 例如:装乙炔的气瓶发生了破裂。 危险源是乙炔,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根源;事故隐患是乙炔瓶破裂,导致事故的“状态”。 3、危险因素 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4、有害因素 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5、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是确定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及其大小的过程,通常两者通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6、危险、有害因素的产生 (1)、能量、有害物质 A、能量就是做功的能力,它即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一切产生、供给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载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能是危险、因害因素。 B、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的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物品的效能,也是最根本的危害因素。 (2)、失控 A、故障(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 B、人员失误 C、管理缺陷 D、温度、风雨雷电、照明等环境因素都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 二、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一般危险源的辨识 (1)、按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进行辨识(其中类型)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LECD)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docx

危险源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法。 ①风险分级。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分为:1 级、2 级、3 级、4 级、5 级。分级的标准见表1 :表1 风险分级 ②事故的后果与可能性的综合评价结果可得出风险级别见表2: 表2 事故后果与可能性综合评价结果 ③LEC 法。本评价采用D=LEC 方法进行评估。 该方法是美国的K.J.格雷厄姆(Kenneth j.Graham)和G.F.金尼GilbeF.Kjnney)研究了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提 出了以所评价的环境与某些作为参考环境的对比为基础,将作业任务条件的危险性作因变量,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及危险严重程度为自变量,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函数式。根据实际

经验他们给出了解情况个自变量的各种不同情况的分数值采取对所评价的对象根据情况进行“打分”的办法,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其危险性分数值,再按经验将危险性分数值划分的危险程度等级表或图上,查出其危险性的一种评价方法。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方法。 这一方法的具体表述是,对于一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K.J.格雷厄姆和G.F.金尼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 个:L——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E——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率;C——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用公式来表示,则为D=LEC 式中D——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确定了上述3 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的分值(L,E,C 的取值分别见表3、表4、表5),并按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危险性 D 的分值。据此,要确定其危险性程度时,则按表6 所表示的分值进行危险等级的划分或评定。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记录

菏泽市XXXX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及分级过程记录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根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来进行的。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一个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 q1/Q1+q2/Q2+…+q n/Q n≥1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式中: q1,q2,…,q n———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单位为吨(t); Q1,Q2,…,Q n———各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单位为吨(t)。 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 公司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边缘距离均不超过500m,按一个单元进行辨识。 根据国家标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公司1,3-丁二烯、丙烯腈和过氧化二异丙苯是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且已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过程见下表:

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2011]40号)的规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如下: 1.分级指标 采用单元内各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经校正系数校正后的比值之和R 作为分级指标。 2.R 的计算方法 ???? ? ?+???++=n n n Q q Q q Q q R βββα22 2111 式中: q1,q2,…,qn —每种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在线)量(单位:吨); Q1,Q2,…,Qn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临界量(单位:吨); β1,β2…,βn — 与各危险化学品相对应的校正系数; α— 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厂区外暴露人员的校正系数。 3.校正系数β的取值 根据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同,设定校正系数β值,见表2和表3:

设备故障应急处理预案完整版本

设备故障应急处理预案 1 设备维修程序 1.1 设备需要维修,使用部门如实填报报修单,部门负责人签字后送工程部。 1.2 急需维修时,使用部门也可直接电话通知工程部。 1.3 工程部接报修单或电话后应在5分钟内及时派工,维修人员到达现场后,凭报修单进行维修。特殊情况可先维修,然后补报修单。 1.4 修复后使用部门应在报修单上签字认可。 1.5 无法修复时,维修工应将无法修复的原因写在报修单上,签字并送工程部负责人手中 1.6 工程部负责人根据情况,属零配件问题的,可按程序填报申报表;属技术原因无法修复的,在2-4小时内报主管总经理。 1.7 关于维修时现场维修应注意的礼仪,按《维修服务规范》执行。 2 公共部位巡查检修对于几个部门共同使用且较难界定由谁负责的公共部位设施设备,工程部派人进行巡查检修。每周一次,做好记录,一般故障由巡查员现场修复,重大故障由巡查员汇报当班负责人后安排检修。 当设备发生故障时 1、先停用故障设备,起动备用设备,防止故障设备的故障扩大及防止影响服务区域。 2、自动化的设备失灵后,即安排人员进行手动操作确保服务区域正常,与此同时再积极组织抢修。 3、降低设备的负荷,减少服务范围,尽力保证不影响对客服务。 4、如空调设备发生问题时,应严格控制新风量,确保空调区域的温度。 停电 一、事故停电 1、事故停电是指外供电线路发生事故造成停电,这种停电分大面积停电无法恢复和瞬间闪断两种。 2、事故停电由于属于突发事件,所以情况一般都非常紧急需要各部门协调工作。 3、配电值班人员发现停电后要第一时间询问供电部门停电原因,及时通知大堂副理、夜间要通知值班经理、部门经理、及酒店各相关值班岗位。

危险源辨识方法

辩识方法 辩识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采取一种或结合多种评估方法。主要的评价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勘查、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安全检查(SCL)、工作危险源分析(JHA)、预先危害因素分析(PHA)、故障假说分析(WI)、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危害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危害因素辩识方法 第一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各种能量或危险物质。 1、危险物质辨识:如氢气、原油、天然气、液化气、汽油、乙决、甲烷、煤油等可燃物质;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氨、二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硫、甲醇等有毒物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 2、能量辨识:辨识产生、供给能量和能量的载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具的动能的各类机械运动部件、工件和人体及产生的机械性、动力性等振动部件。 b.具有势能的平台及坑、井、沟口处等场所上的人体和物体。 c.带电体的电能,包括雷电、静电; d.高温设备和管线的热表面、高温介质及剧烈热反应工艺装置的热能及低温介质所具有的冷量。 e.盛装具有能量的介质的压力容器。 f.机械性、动力性等噪声的声能。

g.化学反应的化学能。 h.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等非电离辐射等。 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对第一类危险源控制设施和措施失控的状态和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设施和措施缺陷。 无控制设施和措施或控制设施不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和设计规范等要求。控制措施不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人员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中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 3、管理缺陷:缺少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工作职责不明确;组织不全;缺乏协 调或协调不当、检查不及时、不到位;奖惩不分明;培训不到位等。 4、作业环境和场所不良: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的温度、温度、风雨雪、照明、视野、噪声、扰动、通风换气,色彩、作业区环境不良等环境因素。 危险源识别方法简介 一、工作危险源分析(JHA): 是一种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险源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险源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险源。 分析步骤: (1)把正常的工作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即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等等,用3—4个词说明一个步骤,只说做什么,而不说如何做; 分解时应: ——观察工作 ——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 ——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 ——结合上述三条 (2)对于每一步骤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故,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险源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3)识别每一步骤的主要危险源后果;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11957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 一、基本概念 1、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2、事故隐患 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源本身是一种“根源”,事故隐患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等的主体对象,或可能诱发主体对象导致伤害或疾病的状态。 例如:装乙炔的气瓶发生了破裂。 危险源是乙炔,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根源;事故隐患是乙炔瓶破裂,导致事故的“状态”。 3、危险因素 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4、有害因素 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5、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是确定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及其大小的过程,通常两者通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6、危险、有害因素的产生 (1)、能量、有害物质 A、能量就是做功的能力,它即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一切产生、供给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载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能是危险、因害因素。 B、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的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

物品的效能,也是最根本的危害因素。 (2)、失控 A、故障(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 B、人员失误 C、管理缺陷 D、温度、风雨雷电、照明等环境因素都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 二、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一般危险源的辨识 (1)、按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进行辨识(其中类型)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心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人的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A、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种类内容 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运动件外露、密封不良 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不当或距离不够等 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静电、雷电、电火花 噪声危害机械、振动、流体动力振动等 振动危害机械振动、流体动力振动等 电磁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 辐射核放射 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液体飞溅、坠落物等 明火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 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目录 一、吸氧过程中中心吸氧装置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二、洗胃过程中洗胃机出现故障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三、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突遇断电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四、监护仪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五、注射泵、输液泵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六、除颤仪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七、中心负压吸引器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八、心电图机故障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一、吸氧过程中中心吸氧装置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一)立即打开备用氧气袋,试好流量连接吸氧管,继续为患者吸氧,并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及安慰工作。 (二)必要时将备用氧气筒装置推至床旁,给予吸氧。 (三)应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缺氧有无改善以及其他病情变化。 (四) 故障的仪器挂上“仪器故障牌”,通知器械维修组进行维修。二、洗胃过程中洗胃机出现故障时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一)应先关闭洗胃机,分离胃管,流出胃内容物,向患者或家属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 (二)将备用洗胃机,立即推至患者床旁,连接胃管继续洗胃。 (三)若备用洗胃机也在应用,立即用量筒或50 ml空针进行灌洗,直至洗胃液澄清无味。 (四) 故障的仪器挂上“仪器故障牌”,立即通知维修组,维修洗胃机。三.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突遇断电的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一)值班护士应熟知本病房、本班次使用呼吸机患者的病情。(二)住院患者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如果突然遇到意外停电、跳闸等紧急情况时,医护人员应采取补救措施,以保护患者使用呼吸机的安全。 (三)部分呼吸机本身带有蓄电池,在平时应定期充电,使蓄电池始终处于饱和状态,以保证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能正常运行。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呼吸机蓄电池充电情况、呼吸机能否正常工作以及患者生命体征有无变化。

危险源辨识评估分级表

序号危 险 因 素 触发事件 形成事故原 因 事 故 后 果 危险 等级 防范措施 1 雷 击 触 电 1.夏季雷 电季节季 节自然直 接雷击; 2.雷电二 次作用,沿 着电气线 路、金属管 道侵入。 1.厂区构建 物未安装避 雷设施; 2.变电站变 压器、电杆等 未安装避雷 器; 3.避雷设施 损坏、失效或 人为拆除未 恢复。 人 员 伤 亡 建 构 筑 物 损 坏 供 电 中 断 经 济 损 失 非重 大危 险源 1.安装避雷设施、避雷器; 2.及时更换损坏、失效或恢复 人为拆除的避雷设施。 2 高 低 温 1.夏季酷 暑,室外温 度高达 40℃以上; 2.冬季寒 冷,最低温 度0℃以 下。 1防暑降温用 品未发放到 位; 2.空调、风扇 等设备工作 不正常; 3.通风不畅 通; 4.防寒用品 未发放到位。 人 员 伤 害 非重 大危 险源 1.加强防暑降温和防寒用品的 管理; 2.及时维修制热、制冷及通风 设备;

序号危 险 因 素 触发事件 形成事故原 因 事 故 后 果 危险 等级 防范措施 3 地 震 1.断层错 动; 2.岩溶塌 陷;3.陨石 撞击;4. 地函物质 相变化。 工程建(构) 筑物设防等 级低于所在 区域地震烈 度 人 员 伤 亡 建 构 筑 物 损 坏 经 济 损 失 非重 大危 险源 1. 及时维护老化的建(构)筑 物; 2.定期对工作人员举行逃生演 习,加强工作人员的防震能力; 4 内 涝 水 灾 1.雨季积 累大量降 水; 2.排水不 畅通。 1.防洪设备 设施不完善 2.排水设备 设施不畅通 人 员 伤 害 建 构 筑 物 损 坏 经 济 损 失 非重 大危 险源 1.及时维护和增设必要的防洪 设备设施。 2.定期对排水设备设施进行维 护,对可能造成淤塞的位置进 行清理,保证排水畅通。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级

潜江市永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 (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公司牛磺酸事业部、环氧乙烷事业部的生产、储存过程中涉及的物料情况如下: 原辅料: 1、牛磺酸事业部: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 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二氯乙烷、碳酸钾、氢氧化钠、五氧化二钒、硼酸 中间产物: 1、牛磺酸事业部: 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烯、乙醛、甲醛、二氧化碳 产品:牛磺酸、亚硫酸钠、环氧乙烷 副产品: 1、牛磺酸事业部:硫酸钠 2、环氧乙烷事业部:乙二醇 辅助过程:氮气置换系统需用的氮气(压缩的)、仪表用空气(压缩

的)、制冷过程中氟利昂R22。 其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浓硫酸、30%液碱、液氨、环氧乙烷、硫磺、乙醇、液化气、乙烯、氧气、乙二醇、甲醛、乙醛、二氧化碳、二氯乙烷、碳酸钾、五氧化二钒、硼酸。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的物质为:液氨、环氧乙烷、乙烯、二氯乙烷、液化气、乙醇、甲醛、氧气。 根据本公司特点,将公司两个生产事业部划分为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环氧乙烷事业部储存罐区及牛磺酸事业部原料储存区三个单元。 1.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 危险化学品临界量及实际存在量一览表 由此可见,危险化学品实际存在量小于其临界量,因此,环氧乙烷生产装置区单元危险化学品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2.环氧乙烷储存罐区单元 该单元有:乙醇储罐2台(2370m3/台),乙烯储罐1台(3000m3/台),液化气储罐1台(200m3/台),环氧乙烷储罐2台(200m3/台)。

生产设备故障处理流程图

流程图详细介绍 1、发现故障---指设备在运行中出现异常,下步可能造成停井和设 备严重损坏以及危及安全的设备状态。不管是那种方式得到的 信息,值班人员必须立即到现场进行确认和有效实施下步行动; 2、故障处理方法----指设备故障被确认后的处理方案,分为以下两 种情况: 第一种、虽然设备已出现异常,但是还在运行生产当中,随时 可能导致停井或严重后果,处理方法:必须立即启动备用设备 紧急替换在用设备,然后再进行故障修复工作,如没有备用设 备的马上汇报设备故障状况,根据设备故障产生后果的严重程 度来判断是否等待上级指示后再进行下步操作,如果严重的、 危及安全的立即停机、停井处理后再汇报。 第二种、设备发生故障已经停运、停井或者损坏,甚至出现严 重的事故,立即与中控取得联系,汇报造成停井的设备名称、 设备故障原因、事故原因等,立即启动备用设备紧急替换在用 设备,然后再进行故障修复工作,如没有备用设备的马上汇报 设备故障状况给中控、上级等,根据设备故障产生后果的严重 程度来判断是否等待上级指示再进行下步操作,如果严重的、 危及安全的立即停机、停井处理后再汇报。能够进行修复的故 障立即进行修复,在修复过程中可以联系维保人员、巡井人员、 专业工程师等,得到技术支持和援助,故障处理完毕后做好记 录,未能处理的请求维保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赶到现场处理,

如发生灾难性的事故,请启用《灾难处理应急预案》程序。3、故障修复:值班人员按预定的方案进行修复,遇到技术困难可 请求维保人员、专业工程师的技术支持,故障修复后做好详细 记录,主要包括:故障发生时间、故障发生过程、故障发生原 因、故障修复执行人、故障修复结果和使用材料等信息,未能 处理的请求支援和要求相关人员到达现场处理。 前三项都是以驻井人员为主来开展工作的,必须主动、积极。 4、维保接到通知后的处理方案,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是驻井人员已处理和解决的设备故障,请将处理的结果和措施报维保组备案,以便于设备日后的运行管理; 第二、维保人员接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并及时修复的故障,驻井人员全力配合维修工作并做好故障修复的详细记录; 第三、维保人员未能立即赶到现场,驻井人员必须以保生产为工作前提,尽量准确的描述设备故障发生的细节,保持 与维保人员的沟通和确定维修人员具体到达时间。 5、维修人员赶到现场的处理要求:按技术要求进行故障修复,修 复完毕后交由值班人员使用,未能处理修复的,给出一个承诺 的修复时间表,如在技术上和材料方面有困难的及时取得专业 工程师、上级的支持。发现驻井人员操作有失误的,及时指正 和组织现场实操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 6、故障修复完毕:停机、停井的设备故障,修复后尽快通知中控 恢复生产,必须详细记录故障的五大要素(故障发生时间、故

危险源辨识与分级方法

危险源辨识与分级方法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附件 危险源辨识与分级方法 一、危险源类别 危险源即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包含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危险作业等 二、名词解释 (一)危险源hazard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二)可接受风险acceptable risk 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三)重大风险major risk 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四)风险点risk site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五)危险源辨识hazard identification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六)风险评价risk assessment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七)风险分级risk classification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八)风险分级管控risk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and control 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九)风险控制措施risk control measure 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十)风险信息risk information 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三、风险点确定 1 风险点划分原则 风险点的划分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根据生产线不同装置、作业活动等按照生产装置、辅助设施、作业场所等功能分区进行。 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对于系统检维修,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作业、临时用电等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重点进行管控。 四、风险点划分方法 安全科组织工艺、技术、设备等专门小组力量,与现场车间员工、管理人员一起发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排查。

终端设备故障处理流程

ZXA10-EPON终端设备故障处理流程 (V1.0) 2008-08 中兴通讯网络事业部固网交换用服部 修改记录

目录 第1章前言 (1) 1.1适用范围 (1) 1.2重要性 (1) 第2章常用操作 (2) 2.1镜像抓包 (2) 2.1.1 工具介绍 (2) 2.1.2 F820镜像抓包方法 (2) 2.1.3 D系列终端抓包方法 (4) 2.2使用UDPWATCH打印日志 (6) 2.2.1 udpwatch工具介绍 (6) 2.2.2 F820的udpwatch打印日志方法 (7) 2.2.3 D系列终端的udpwatch打印日志方法 (8) 2.3光功率检测 (8) 2.3.1 工具介绍 (8) 2.3.2 光功率范围 (9) 第3章 ONU注册故障处理 (10) 3.1ONU注册不稳定 (10)

3.2无法搜索ONU (10) 第4章相关技术通知单的执行 (11) 4.1技术通知单列表(包含OLT) (11) 第5章 F820及D系列终端语音故障 (13) 5.1语音不能注册上软交换 (13) 5.2摘机忙音 (14) 5.2.1 查看ONU未注册 (14) 5.2.2 查看ONU已注册 (15) 5.3摘机无音 (15) 5.3.1 摘机无馈电 (15) 5.3.2 摘机有馈电 (15) 5.4呼叫失败 (16) 5.4.1 未拨完号码后失败 (16) 5.4.2 拨完号码失败 (16) 5.4.3 二次拨号,失败 (16) 5.5语音质量问题 (17) 5.5.1 语音断续 (17) 5.5.2 杂音 (17) 5.5.3 回音 (17) 5.6VOIP吊死 (18) 5.6.1 整个VOIP单板吊死 (18)

设备故障处置过程中的九大错误与解决办法

设备故障 处置过程中的九大错误与解决办法设备故障处理是设备管理和维修人员经常会面对的问题之 O 维修人员在日常的设备故障检查处理过程中,外部受时间、环境、人员等方面的压力,内部受维修人员本身的技术水平、经验、设备熟悉程度、人员身体精神状态等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对故障快速、准确的处置造成一定的影响。 维修人员对设备故障的排查和处置不当,会导致故障处置时间、人力、成本等的增加,或为下次故障留下隐患。 问题一.不能正确判断分析故障,盲目大拆大卸 1、现象: —些维修人员由于对机械结构、原理不清楚,未认真分析清楚故障原因,不能准确判断故障部位,凭着〃大概、差不多〃的思想盲目对机械大拆大卸,结果不但原故障未排除,而且由于维修技能和工艺较差,又出现新的问题。 2、解决办法: 当机械出现故障后,要通过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如无检测设备,可通过"问、看、查、试〃等传统的故障判断方法和手段,结合工程机

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确定最可能发生故障的部位。在判定工程机械故障时,一般常用〃排除法〃和〃比较法",按照从简单到复杂、先外表后内部、先总成再部件的顺序进行,切忌"不问青红皂白,盲目大拆大卸"。 问题二■盲目更换零部件,一味"换件修理" 1、现象: 有些维修人员一贯采用换件试验的方法,不论大件小件,只要认为可能是导致故障的零部件,一个一个更换试验,结果非但故障没排除,且把不该更换的零部件随意更换了,增加了消费者的开支。还有些故障零部件完全可以通过修理恢复其技术性能,不需要复杂修理工艺即可修复,但维修人员却要求用户更换新件,一味采取〃换件修理"的方法,造成严重的浪费。 2、解决办法: 在维修时,应根据故障现象认真分析判断故障原因及部位,对能修复的零部件要采取修理的方法恢复技术性能,杜绝盲目更换零部件的做法。 问题三、不检查新件质量,装配后出现故障 1、现象: 在更换配件前,有些维修人员对新配件不做技术检查,皇来后直接安装到设备上,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零配件质量良

常用仪器设备可能出现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及措施

凉州区中医医院 常用仪器、设备可能出现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及措施 一、监护仪使用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及措施 1.值班护士应熟知监护仪操作规程及使用性能。 2.监护仪本身带有蓄电池,平时应定期充电,使蓄电池始终处于饱和状态,以保证在突发情况时能够正常运行。科室配置备用监护仪,并专人定期检查其状况,确保设备运转良好,做好维修、维护登记。 3.如遇监护仪意外停电、设备故障致监护仪不能正常工作时:护士应立即停止使用监护仪,立即启用备用监护仪,同时评估病人、通知医生。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对清醒病人做好心理护理。 4.故障的监护仪挂上“仪器故障牌”,及时通知仪器维修部门。维修过程及维修结果应及时登记备案 5.护理人员将突发情况过程及患者生命体征准确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中。 二、心电图机使用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及措施 1.操作人员应熟知心电图机使用性能及操作规范。 2.心电图机本身带有蓄电池,平时应定期充电,以保证意外停电时,能够正常运行。科室配置备用心电图机,并定期检查仪器状况,确保设备运转良好,做好维修、维护登记。

3.在急诊或抢救过程中如遇设备故障,应立即更换备用设备,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配合医生完成抢救措施。 4.故障的心电图机挂上“仪器故障牌”,及时通知仪器维修部门。维修过程及维修结果应及时登记备案。 三、输液泵、注射泵使用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及措施 1.值班护士应熟知使用输液泵、注射泵患者的病情,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 2.输液泵、注射泵本身带有蓄电池,应定期充电,使其处于饱和状态。在使用输液泵、注射泵过程中,随时观察输液泵、注射泵的动态变化,确保设备设置参数与实际运行参数相符合。 3.如遇输液泵、注射泵出现意外停电、速度失控等故障时,护士应立即停用该设备,同时评估病人、通知医生。应恢复常规输注方法,条件允许时应及时更换备用设备。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清醒病人做好心理护理。 4.相关人员应定期检查输液泵、注射泵状况,确保设备运转良好,做好维修、维护登记。 5.故障的输液泵、注射泵挂上“仪器故障牌”,及时通知仪器维修部门。维修过程及维修结果应及时登记备案。 四、除颤仪使用过程中突发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及措施 1.值班人员应熟知除颤仪的使用性能及使用指征。除颤仪应定点放置(导电糊配套)。专人定期检查、维护 2.除颤仪本身带有蓄电池,应每周检查,每半个月充电放电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 一、基本概念 1、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2、事故隐患 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源本身是一种“根源”,事故隐患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等的主体对象,或可能诱发主体对象导致伤害或疾病的状态。 例如:装乙炔的气瓶发生了破裂。 危险源是乙炔,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根源;事故隐患是乙炔瓶破裂,导致事故的“状态”。 3、危险因素 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4、有害因素 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5、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是确定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及其大小的过程,通常两者通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6、危险、有害因素的产生 (1)、能量、有害物质 A、能量就是做功的能力,它即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一切产生、供给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载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能是危险、因害因素。 B、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的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物品的效能,也是最根本的危害因素。 (2)、失控 A、故障(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 B、人员失误 C、管理缺陷 D、温度、风雨雷电、照明等环境因素都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 二、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一般危险源的辨识 (1)、按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进行辨识(其中类型)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设备故障处理流程文档-

设备故障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2016年)

急救仪器设备出现意外故障处理流 程 急救仪器出现故障 ↓ 护士立即到床旁,迅速判断事件原因 ↓ 如断电,启动机器的蓄电池设备,保障机器正常运转数小时,并及时通知电工维修电路 ↓ 如机器死机,功能失灵,重新启动,如启动后仍不能正常运行,取备用品使用或向其他科室求援借用,同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如观察神志、呼吸、血压等做好病人的安抚工作。 ↓ 通知医生采取力所能及的急救措施

↓ 及时通知器械科维修 使用呼吸机过程中突遇故障(断电)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一)值班护士应熟知本病房,本班次使用呼吸机病人的病情。跳闸等紧急情如果突然遇到意外停电,住院患者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况时,医护人员应采取补救措施,以保护病人使用呼吸机的安全。 (二)部分呼吸机本身带有蓄电池,在平时应定期充电,使蓄电池始终处于饱和状态,以保证在出现突发情况时能够正常运行、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呼吸机蓄电池充电情况、呼吸机能否正常工作及病人生命体征有无变化。 (三)呼吸机不能正常工作时,护士应立即停止应用呼吸机,迅速将简易呼吸器与患者呼吸道相连,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调整患者呼吸;如果病人自主呼吸良好,应给予鼻导管吸氧;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面色、意识等情况。 (四)突然断电时,护士应携带简易呼吸器到病人床前,同时通知值班

医生,观察患者面色、呼吸、意识及呼吸机工作情况。 (五)立即与有关部门联系:总务科、医院办公室、医务办、护理部、医院总值班等,迅速采取各种措施,尽快恢复供电。 (六)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给予病人药物治疗。 (七)停电期间,本病区医生、护士不得离开病人,以便随时处理紧急情况。. (八)遵医嘱根据病人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来电后,重新将呼吸机与病人呼吸道连接。护理人员将停电经过及病人生命体征准确记录于护理记录九() 单上。【程序】突然断电——使用简易呼吸器——通知值班医生——调整病人呼吸——观察病情变化——立即联系有关部门——尽快恢复通电——随时处理紧急情况——遵医嘱给药——来电后重新调整应用呼吸机——准确记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