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大洲的气候

七大洲的气候

七大洲的气候
七大洲的气候

七大洲的气候(二)

【学习目标】了解各大洲的气候分布及成因

【自主探究】

一、读北美洲气候分布图

1.北美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延伸到东海岸的原因?(北美洲东部没有温带季风气候)2.中美洲东部和古巴岛东部为热带雨林气候,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的原因?

二、读南美洲气候分布图

1.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比较典型的原因?

2.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三、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用阴影标出的区域属于〔气候类型〕。该气候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图中两斜线区域面积不同,试从影响气候诸因素方面对此现象作出解释。

.

德班气候观测站:29o50′S ,31o2′E 海拔:5m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读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2—3题。

2.甲气候典型的特征是干旱多雾,其中多雾的主要成因是( ) A.当地居民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B.地形对气流的阻挡

C.沿岸有寒流经过

D.

沿岸有暖流经过 3.乙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

A.气温日较差大

B.降水季节变化大

C.大陆性显著

D.气温年较差小 自2011年7月开始,泰国发生了持续3个多月的洪涝灾害 4.从气候与地形角度看,泰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有(

②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 ①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 ③中南部地势低平,积涝成灾 ④北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读澳大利亚和南美洲的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两图中A 、a 所示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特点及主要成因。

(2)澳大利亚东岸B 、C 、D 三地气候与南美洲西岸a 、c 、d 三地气候的排列都是南北更替、南北延伸,形成这种状况的相同因素主要有 ,不同因素 主要有 。

(3)图中字母,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

10°

20°

4.(2011山东文综)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1)与旧金山相比,R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

(2)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处与A、C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地形,气压带和风带;海陆热力性质、陆地形态

(3)A和a;C和b;D和d;E和c

七大洲轮廓巧记法

七大洲轮廓巧记法 地理课内容很多,不可能要求学生什么都记住。但有些内容是必须记住的(如世界地理中的七大洲四大洋和中国地理中的34个省区的相对位置以及轮廓图),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地理的空间概念,才能为后面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现将个人在讲授七大洲的轮廓时,交给学生的记忆方法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和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充分运用特征记忆法和联想记忆法。特征记忆法:许多地理图形,必须抓住图形的特征来强化记忆。对国家、省区、岛屿、湖泊等图形的记忆,就应突出它们的轮廓特征来记忆。如:意大利酷似一只长筒靴,黑龙江省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天鹅、陕西省象兵马俑;这样不但好记而且容易区分。联想记忆法:地理学科中的许多知识,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有的表现为因果关系,有的表现为近似关系,有的表现为从属层次关系……。因此,可由已知的某一地理知识为基础,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例如:由亚马孙河就可以联想到由其而冲积形成的广阔的亚马孙平原,有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茂密的热带雨林中的攀缘的动物……,甚至还可以由此联想到纬度位置相似的非洲刚果河。 一七大洲轮廓形象取名——特征记忆法 亚洲:绵羊吃草非洲:大象踏蚁北美洲:火鸡展翅

南美洲:大象迈脚南极洲:乌鸦喝水欧洲:老牛背睡童大洋洲:袋鼠跃出澳洲 二七大洲形象解说——联想记忆法 亚洲绵羊吃草 羊头是阿拉伯半岛,羊脚分别为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羊尾是堪察加半岛,草是由板块运动形成的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弧链(由此可联想到我国的夏季风——风吹草低见牛羊) 非洲大象踏蚁 非洲是非洲象的故居。非洲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足下肉变大,更适应缺水的生活,非常知道节约用水,而且会在沙漠中寻找水源。我们运用借代的方法,借象足代大象指非洲;蚁即蚂蚁,指马达加斯加岛。 北美洲火鸡展翅 火鸡,又名七面鸟或吐绶鸡,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家禽。北美洲的轮廓犹如腾空而起火鸡,其喙为阿留申群岛和阿拉斯加半岛,鸡头是阿拉斯加州,两支翅膀分别是加拿大和格陵兰岛,两腿一为中美地峡,一为弗罗里达半岛。 南美洲大象迈脚 借板块学说南美洲和非洲原是一块大陆之说,取义大象,借其形取名大象迈脚。南极洲乌鸦喝水 取名源于中国古代儿童故事——乌鸦喝水,南极洲淡水资源丰富,但都以固态形式存在,难以利用。乌鸦只好伸长脖子(南极半岛),用石子(火地岛)填充瓶子,从南美洲取水。另借两者黑白分明之意,说明人类必须遵守《南极条约》,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冻结对南极任何形式的领土要求,确保了南极大陆未来50年的和平与安宁。 欧洲老牛背睡童

【微专题】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地形对气温的影响整理汇总 一、海拔对气温的影响 1.平原高空的“高处不胜寒”。 由于地面是大气热量的主要直接热源,在平原的上空,由于离地较远,所以,高空气温较低。另外,高空湍流也使其气温不高。 2.山地的“高处不胜寒” 在高山上,海拔增加,山地近地面大气比同纬度平原近地面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太阳辐射因此很强。可是因为山地在同海拔地区地面面积较平原地区小,所以即使太阳辐射强,可地面小,使地面吸收热量、发出的长波辐射有限。因此也就导致山地大气得到的来自山地的地面辐射较少,使得气温不高。 此外,山地的地形复杂,植被较多,并且云雾较多也削弱了一定高度下的太阳辐射。另外,山地海拔较高,也使山地的湍流交换作用较强,风力较大,使气温不会太高。因而“高处不胜寒”。 3.高原地区的“高处不胜寒”。 高原地区同样有着高海拔,空气稀薄的特点,因此太阳辐射很强。然而高原地区与山地不同,大气与陆面接触面积比山地大,地面辐射较多。在强烈的太阳辐射下,广阔的地面增温并产生了比山地多的地面辐射。可地面辐射的增多并没形成平原地区那样白尔佼高气温,原因仍然在于其稀薄的大气,由于大气稀薄,水汽、二氧化碳较少,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弱,即大气的保温作用弱,使整个地气系统的热量流失很快。这样,大气的气温也就不会很高了,同样导致“高处不胜寒”。 比较起来,同纬度平原地区近地面空气密度大等因素,使其对大气的保温作用强,地气系统的热量流失慢,故气温较高。由此可见,同样是“高处不胜寒”,不同地形下原因不同。简单总结,平原高空大气是离地面这热源太远而“供热不足”高山地区的大气是地面小而“供热不足”以及高空风力的影响。而高原上的大气是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强而大气保温作用弱使气温不高。青藏高原气温低的根本原因是空气稀薄、且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含量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 二、地形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 1.山地与平原气温日较差的差异 地形凹凸和形态的不同,对气温也有明显的影响。 在凸起地形如山顶,因大气与陆面接触面积小,受到地面日间增热、夜间冷却的影响较小,又因风速较大,湍流交换强,再加上夜间地面附近的冷空气可以沿坡下沉,而交换来自由大气中较暖的空气,因此气温日较差较小。 凹陷地形则相反,气流不通畅,湍流交换弱,又处于周围山坡的围绕之中,白天在强烈阳光下,地温急剧增高,影响下层气温,夜间地面散热快,又因冷气流的下沉,谷底和盆地底部特别寒冷,因此气温日较差很大。 2.高原与平原气温日较差的差异 与同纬度地区的平原相比,高原的气候资源一般具有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高原与山地不同,大气与陆面接触面积比山地大,地面辐射较多。由于白天大量吸收太阳辐射,地面温度急剧升高,加速了近地面空气的升温作用夜间,地面以长波辐射迅速散热降温,由于高原大气保温作用弱,热量大量向空中散失,使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因而高原上各地日较差大。 三、地形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

各大洲气候类型分析

各大洲气候类型分析 一.亚洲: 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气温高,终年受赤 道低压控制,多对流雨。 A.分布: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 菲律宾群岛南部(如马来西亚吉隆坡,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菲律宾棉兰老岛) B.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C.景观及(标志):热带雨林景观,板状根,砖红壤。 D.代表性经济作物:橡胶、金鸡纳、可可、胡椒、油棕等(粮食作物:水稻) 热带沙漠气候: A.成因:位于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少雨。 B.分布:阿拉伯半岛,印度河平原(塔尔沙漠) C.景观:热带沙漠景观, D.农业特点:发展灌溉农业,绿洲农业中代表植物:枣椰树 3.热带季风气候: A.特点:夏半年盛行西南季风,高温多雨。冬季盛行东北风,温和少雨。故全年高温,但干湿季分明。但季风条件下,多洪涝和干旱。 B.成因:(1)西南季风成因: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向右的地砖偏向力影响,偏转成西南风。由于经过印度洋空气湿润,带来大量降水。(2)东北季风的成因:冬季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海洋上气温相对较高,气压相对较低,风由高压吹向低压。故该地冬季盛行东北风,来自亚欧大陆较干燥,形成干季。 C.分布: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斯里兰卡岛大部分,菲律宾群岛北部,我国海南岛,西双版纳。D.代表性景观及标志:热带季雨林(景观和热带雨林相似,但不及热带雨林茂盛) 4. 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陆东岸) A.特点:夏季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盛行西北风,低温少雨。多洪涝和干旱。B.成因: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海洋上气温相对较高,气压相对较低,风由高压吹向低压。 C.分布: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包括巴颜喀拉山和冈底斯山以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台湾岛。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群岛南部。(如上海,重庆,武汉,东京等) D.景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如马尾松) 注意:我国季风气候和日本季风气候比较大陆性较强,日本海洋性较强。 (海洋性表现:温差较小小,降水较为均匀) 5. 温带季风气候:(大陆东岸) A.特点:夏季高温多雨(东南风),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西北风)。雨季比亚热带季风气候要短。 B.成因: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相同,都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分布:我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朝鲜半岛北部,日本群岛北部及俄罗

高考地理命题方向:七大洲的地形与气候

2021高考地理命题方向:七大洲的地形与气候 命题方向1 区域气候特征与成因 下图为北半球部分区域1953~2012年冬春季海冰面积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影响图示区域冬春季海冰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性质 C.洋流D.大气环流 答案 A 解析图中区域冬春季海冰面积分布占比大致随纬度升高而增加,故A项正确。 (2)导致大西洋同纬度东部与西部海区海冰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入海径流B.海水盐度 C.海水深度D.洋流性质 答案 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高纬度大洋东部有暖流流经,西部则有寒流流经。受洋流影响,大西洋表层水温东部较西部高,海冰面积分布东部较西部少,故D 项正确。 (3)在统计海冰分布时,选取的季节是“冬春季”而非“秋冬季”,其原因可能是( ) A.春季较秋季时间长 B.春季较秋季温度低 C.缺乏秋季统计资料 D.统计学上的习惯 答案 B 解析根据所学的知识,由于海水比热容较大,冬去春来,海水由低温升温较慢,春季时水温较低,海冰面积分布较广;夏去秋来,海水由高温降温较慢,秋季时

水温较高,海冰较少,B项正确。 命题方向2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下图为某大陆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乙地气候类型属于( ) A.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 答案 B 解析图示为某大陆沿22°S地形剖面图,西部为高大的山地,东部为高原山地,由此判断该大陆为南美大陆。此大洲没有热带季风气候分布;乙地海拔较低且处于大陆东岸,不会形成高原山地气候或热带沙漠气候。故判断乙地为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2)导致乙地降水量与甲地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乙地( ) A.处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上B.受沿岸寒流影响 C.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D.受高峻地势影响 答案 A 解析甲地降水少于乙地。乙地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同步训练 下图是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面积与平均海拔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的大洲依次是 ( )。A.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

初中地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复习》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是对《世界的气候》一章内容的知识系统化和具体化,气候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最宝贵的自然资源。这一节内容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基础,又是学习地理所必备的知识,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统领全局的作用。 因此本节教学内容有明显的承上启下、前后关联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熟记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主要特点,并会看世界气候分布图。 过程与方法:会利用图及表格判读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提高学生读图、析图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世界各大洲的气候,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和关注世界气候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难点:利用气温和降水量图及表格判读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四、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合作展示。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两幅图片 他们反映了怎样的气候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的报告显示,人为碳排放的增加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因此全球都在提倡低碳生活。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之做点什么? 同学们说的都很精彩,看来大家都有很强的环保意识也都非常关注

全球气候的变化,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一下世界的气候类型。(二)、学生预习成果展示 课前,咱们大家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自主预习,下面咱们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把你们不能解决的问题和提出的新问题以书面形式交给老师。 (三)、教师精讲点拨 大家都完成了,下面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掌握情况 (展示课件)找学生上黑板指认不同气候景观图,说明是哪种气候类型,其分布规律和特征是什么? 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气候类型、温带的气候类型、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学生自主完成 学生上讲台指图,展示说明 合作探究 掌握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特点,下面我们发挥一下小组的力量,完成学案第二页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图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原理再现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原理再现 江苏省昆山市亭林中学贺志强 215341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也是错综复杂的。高大的山脉和高原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十分巨大,能对气候发生重大的影响,与海陆分布和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作用同样重要。局部地形由于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和地形形态的差异,可在短距离内产生显著不同的局地气候。由于地形的作用,进一步破坏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导致地面气候更加复杂多样。根据陆地的海拔高度和起伏形势,陆地地形可分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等类型,他们以不同规模错综分布在各大洲之上,构成崎岖复杂的下垫面。 一、地形与太阳辐射 地形对太阳辐射的影响是随海拔高度、坡向、坡度,纬度季节等而异。就直接辐射与总辐射而言,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有增强的现象。这是因为,高度大,太阳辐射通过的空气柱的距离缩短,空气密度小,水汽微尘少,受到大气的吸收、散射等作用而损耗的能量少,因此总辐射和直接辐射增强。夏半年,因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南北坡所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差别小,冬半年则差别大。纬度越高,南北坡所受到的太阳直接辐射差别越大。从太阳直接辐射的日变化看,在偏东的坡地上,上午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大于下午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其最大值出现在上午,在偏西的坡地上则正好相反,南坡和北坡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在上午和下午基本上是对称的,其最大值均出现在水平面上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正午附近。二、地形与气温 地形与气温与气温的关系十分复杂,大地形的宏观影响能对大范围内的气温分布和变化产生明显作用,局部地形的影响也能使短距离内的气温有很大的差别。(一)高大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绵亘的高大山系和庞大的高原是气流运行的阻碍,他们对寒潮和热浪移动都有相当大的壁垒作用。同时他们本身的辐射差额和热量平衡情况又具有其独特性,因此他们对气温的影响是非常显著而广泛的。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机械阻挡作用和热力作用两个方面。下面以青藏高原为例来简要说明。 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矗立在29°-- 40°N之间,南北约跨纬度10°,东西约跨经度35°,有相当大的面积高度在5000米以上,有一系列的山峰顶部海拔超过了7000--8000米,占据了对流层中下层,犹如大气海洋中的一个岛屿,对于冬季层结稳定而厚度又不大的冷空气是一个较难越过的障碍。从西伯利亚西

图解各大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一、非洲气候类型分布解析 注: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地中海气候。 分布规律:①热带气候类型分布显著;②气候类型在赤道两侧南北对称分布的特征非常明显。 特殊地区:①赤道穿过的东非高原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原因是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所至;②南回归线经过的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原因是岛上山脉阻挡东面来的水汽,及附近的马达加斯加暖流的共同作用。 二、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解析

注: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沙漠气候;③热带季风气候;④地中海气候;⑤亚热带季风及亚热带湿润气候;⑥温带海洋性气候;⑦温带季风气候;⑧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⑨极地气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气候);⑩高原山地气候。 分布规律:①气候类型分布比较齐全(热带草原气候除外);②由低纬度到高纬度,气候类型依次更替;③由沿海到内陆,气候类型逐渐变化(温带地区明显);④东西两岸气候类型明显不同: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 特殊地区: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由于地势较高,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三、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解析

注: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热带沙漠气候;④地中海气候;⑤亚热带季风及亚热带湿润气候;⑥温带海洋性气候;⑦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⑧极地气候(包括苔原和冰原气候);⑨高原山地气候。 分布规律:大陆西岸气候类型南北纵向分布,东岸气候类型分布面积较广,原因是西部有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分布。 特殊地区:东部地区没有温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原因是中部地区地形平坦、地势较低,连接北冰洋沿岸和墨西哥湾;夏季,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冬季,来自北冰洋的寒冷空气,皆可以长驱直入。 四、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解析

(完整版)高中地理之世界的气候练习题

世界的气候之气候类型 一、选择题 近日,一名男子在下图d处看到浓雾如瀑布景观(如左图)。d地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小,夏季平均7 °C?12 °C,无论什么季节都可能下雨或下雪。冰岛是世界上唯一可全境观看北极光的国家。读图,完成各题。 1.d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极地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2.d地观看极光的最佳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d地多雾的原因有 A.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较丰富 B.极地高气压全年控制 C.冬季取暖用煤量大,大气污染严重 D.昼夜温差大,夜间降温快 下图为欧洲南部沿42°N纬线部分地区剖面示意图和①、②两地降水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图示②地气候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冬暖夏 凉,降水均匀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全年高 温,干湿分明 5.造成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 素是 A.洋流 B.大气环流 C.地形 D.纬度位置 图甲为世界1月平均气 温10~22℃范围示意 图,图乙为某地年内各 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 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 列问题。 6.世界1月平均气温 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受暖流影响C.受寒流影响 D.受陆地影响 7.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5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古代阿拉伯人把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统称为马格里布地区。读“马格里布地区示意图”和“该地区瓦德市的气候统计图”,完成下题。 8.图中断层的成因及其南侧地形类型 A.挤压抬升山地 B.挤压断裂高原和平原C.张裂抬升丘陵 D.张裂下陷平原 9.椰枣原产西亚和北非,为常绿乔木,喜温喜湿又耐旱耐碱。判断图中瓦德地区分布有大量枣椰树的依据是①年均温较高②周边多沙漠分布③有大量盐沼分布④年降水量多⑤地处绿洲,有灌溉水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图为某 区域略图,下表为图示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读图表,完成各题。 10.根据图示信息,该地区位置及气候是() 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B.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 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D.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 11.下列关于图示水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2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B. 3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C. 6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 D. 9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读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高中地理世界的气候学案

第2节世界的气候地理第二篇世界地 【目标解读】 1.应用气候成因分析的一般方法,建立世界气候分布模式图(北半球为例); 2.应用气候成因分析的一般方法,理解和阐释一些非地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学会应用气候资料,判读气候类型并分析气候成因。 【自主学习】 1.气压、气流和降水的关系: 低气压→气流上升→降水多;高气压→气流下沉→降水少; 气流由较低纬吹向较高纬:降水多;气流由较高纬吹向较低纬:降水少。 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湿润,降水多;气流由陆地吹向海洋:干燥,降水少。 2.描述气候的两个重要指标是气温和降水。 (1)气温:冬夏气温、气温的日较差与年较差 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热带—终年高温;亚热带—冬暖夏热;温带—冬冷夏热;寒带—终年严寒 (2)降水:冬夏降水、年降水量、降水的季节变化 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年雨型;热带季风气候---夏雨型; 地中海气候---冬雨型;热带沙漠气候---少雨型 3.世界气候分布 (1).模式图(北半球为例):在图中适当位置标注气压带、风带、冬夏季风、洋流性 质,填出气候类型名称。

2.结合教材P24-25,理解每一种气候类型的成因、分布,会准确描述每种气候的特征,能正确判读各类气候所对应的统计图表等 【合作探究】 2.赤道穿过东非高原,但其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而不是热带雨林气候,分析其原因。 3.分析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4.总结归纳下列三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分布地区,并对比这三组气候类型的异同。(1)地中海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 (2)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 (3)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 【归纳】 形成气候的因素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巩固练习】 读某地区气温、降水分布状况图(图1),回答 1-4题。 1.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七大洲气候类型分析

各气候类型分析 一.亚洲: 1. 热带雨林气候: A.成因: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气温高,终年受赤 道低压控制,多对流雨。 B.分布: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 菲律宾群岛南部(如马来西亚吉隆坡,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菲律宾棉兰老岛) C.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D.景观及(标志):热带雨林景观,板状根,砖红壤。 E.代表性经济作物:橡胶、金鸡纳、可可、胡椒、油棕等(粮食作物:水稻) 2. 热带沙漠气候: A.成因:位于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少雨。 B.分布:阿拉伯半岛,印度河平原(塔尔沙漠) C.景观:热带沙漠景观, D.农业特点:发展灌溉农业,绿洲农业中代表植物:枣椰树 3.热带季风气候: A.特点:夏半年盛行西南季风,高温多雨。冬季盛行东北风,温和少雨。故全年高温,但干湿季分明。但季风条件下,多洪涝和干旱。 B.成因:(1)西南季风成因: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向右的地砖偏向力影响,偏转成西南风。由于经过印度洋空气湿润,带来大量降水。 (2)东北季风的成因:冬季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海洋上气温相对较高,气压相对较低,风由高压吹向低压。故该地冬季盛行东北风,来自亚欧大陆较干燥,形成干季。 C.分布: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斯里兰卡岛大部分,菲律宾群岛北部,我国岛,西双版纳。D.代表性景观及标志:热带季雨林(景观和热带雨林相似,但不及热带雨林茂盛) 4. 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陆东岸) A.特点:夏季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盛行西北风,低温少雨。多洪涝和干旱。 B.成因: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海洋上气温相对较高,气压相对较低,风由高压吹向低压。 C.分布:我国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包括巴颜喀拉山和冈底斯山以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岛。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群岛南部。(如,,,东京等) D.景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如马尾松) 注意:我国季风气候和日本季风气候比较大陆性较强,日本海洋性较强。

(完整版)高中地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等方面的归纳总结,推荐文档

高中地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等方面的归纳总结 一. 气候特点、成因、分布表:类 型分布规律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形成原因植被农业生产统计图 热 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终年高温多雨,2000mm 以上终年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热带雨林 水稻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全年可耕作,随播随收 热 带草原气候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大陆内部和西岸 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终年高温,干湿两季,700-1000 mm 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草原 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以小麦为主,湿播旱收 热 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大陆内部和西岸 北非、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墨西哥等终年高温少雨,250mm 以下 副高或信风带控制热带沙漠绿洲农业、畜牧业 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海南岛、吕宋岛等 终年高温,分为雨旱两季,1500-2000mm 之间 5-10月, 西南季风控制,11-4月,东北季风控制 热带季 雨林(热带 草原) 水稻、茶叶、甘蔗、小麦,湿播旱收 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亚洲东部、澳大利亚、南北美洲东南部均有分布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800-1500mm 季风环流控制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水田为主,水稻、甘蔗、柑橘、茶叶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除南极洲外各大洲皆有分布 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300-1000mm 夏:副高控制冬:中纬西风控制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灌溉农业,水果蔬菜,小麦、玉米、葡萄、柑橘、无花果等

温带季风气候北纬 35°-55°大陆东岸 亚洲东北部沿海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400-800mm 季风环流控制 温带落叶阔叶林旱地为主,小麦、玉米、谷子、苹果、梨、甜菜等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70°温带大陆内部(包括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内部 夏季高温,冬季严寒,常年干旱少雨,降水量不足500mm 深居内陆,终年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 温带草原、温带荒漠、亚寒带针叶林 畜牧业为主,灌溉农业或绿洲农业,棉花、瓜果、小麦 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欧洲西部、澳大利亚南部、南北美洲西部 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700-1000mm 终年受中纬西风控制温带落叶阔叶林 畜牧业为主 苔原气候北纬70°-80°大陆北冰洋沿岸 最热月气温<5℃,降水少终年受极地气 团控制苔原 畜牧业为主 冰原气候北纬80°-90°大陆 格陵兰岛内部和南极大陆 全年酷寒,月均温均在0℃以下;降水稀少。终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冰原 高原山地气候 高大的高原山地地区 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科迪勒拉山系、阿尔卑斯山脉 气候垂直分异明显气温和 干湿度岁海拔增高而变化 畜牧业、立体农业为主

七大洲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七大洲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9) 龙吉忠 一、知识梳理 例1、下图为“某大陆沿48°N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1)该大陆为() A、欧洲大陆 B、南美大陆 C、北美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2)甲地气候类型为()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3)影响a地降水的主要风向就是()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解析:图中表示的就是某大陆沿48°N纬线的年降水量变化情况,北美西海岸终年受西风带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a地区降水量大主要就是受到北美西部山地的影响,在迎风坡降下了大量地形雨。北半球西风为西南风。 答案:(1)C(2)A(3)C

例2、读澳大利亚(图甲)与南美洲的气候分布图(图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比较二图中A 、a 所示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特点及主要成因。 (2)澳大利亚 东岸B 、C 、D 三地气候与 南美洲西岸 a 、c 、d 三地 气候的排列 都就是南北更替、南北延伸,形成这种状况的相同因素主要有 、 。 (3)乙图中与甲图字母D 气候类型相同的就是 。(填字母) 解析:(1)两地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都受到了副热带高压带与沿岸寒流的共同影响,但由于地形的影响,二者出现了不同的分布特点。(2) B 、C 、D 三地与a 、c 、d 三地由于地形的影响,形成了分布狭窄的状况;又由于受海陆热力性质与陆地形状等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特点及类型。(3) A 与a 都就是热带沙漠气候,C 与b 都就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D 与d 都就是温带海洋性气候,E 与c 都就是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A a 分布特点 相同点 南回归线附近 不同点 东西延伸,面积大 南北延伸,狭长,面积小,接近赤道 主要原因 相同点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沿岸有寒流 不同点 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为低矮的高原 受安第斯山脉的阻挡与秘鲁寒流影响 (2)地形、气压带、风带、海陆热力性质、陆地形状 (3)A 与a,C 与b,D 与d,E 与c 三、巩固练习 读右图,回答1—3题。 1、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就是( ) A 、T B 、Q C 、R D 、S 2、气候特点为“冬季温与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就是( ) A 、T B 、Q C 、R D 、S 3、在下图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与年降水量情况中,与甲图中P 地相符的就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C 2、B 3、A 读右图,回答4—5题。 4、图示地区主要属于(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A a 分布特点 相同点 不同点 主要原因 相同点 不同点

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汇编

学习-----好资料 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各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专题之二 1、地形对气候影响 地形不仅影响宏观气候,也影响局部小气候。地形对宏观气候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如青藏高原、天山山脉由于海拔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②导致非地带性气候区形成的原因之一,如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本应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是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气流对流运动减弱,从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本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但是由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加上沿海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最终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③雨影效应,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干旱环境的形成。④影响大气环流,如北美南北向的落基山脉阻挡了西风深入,而东西向的阿尔比斯山脉利于西风深入;北美中央大平原贯穿南北利于冷空气南下和暖空气北上,而中国东西向的阴山、秦岭、南岭等对冬季风的阻挡明显。⑤在干旱地区山地易形成“雨极”,如我国祁连山、天山降水多于周围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雨极”。 地形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影响局部气温。海拔高度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山体的阴坡和阳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山体阳坡气温高于阴坡。山体阴风坡和背风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焚风效应)。山脉垭口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当暖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高;当冷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低。河谷地形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河谷地形水汽较多且不利于散热,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气温。②影响局部降水(地形雨)。就同一山体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先增加后递减,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山腰;山体的迎风迎风坡降水远远大于背风坡。地形雨的形成对山体高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相对高度高于500米。就同一地区不同山体而言,海拔高的山体降水量较多。③影响风速。山脉与风向大致垂直,可降低风速;山脉与风向平行,对风速削弱作用较弱;山脉隘口可增加风速。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气候是河流之父,地形是河流之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地形影响河流流向,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②地形影响河流的流域面积和水系形状,如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流流域的分界线,南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界线;盆地多为向心状水系,平原多树枝状水系(羽毛状水系)。③地形影响河流的流速,一般而言,山区河流流速较快,平原区河流流速较慢。④地形影响河道剖面,一般而言,山区河流多呈“V”字型,平原区河流多呈“U”字型。⑤地形影响河流的航运条件,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地形河流航运条件较好,山地、丘陵河流航运条件较差。⑥地形影响河流的水能状况,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内部水能较贫乏,山地、丘陵、盆地、高原边缘处水能较丰富。 3、地形对植被、土壤、地质灾害的影响 山地的坡向要影响植被分布,阳坡一般为喜阳植被,如马尾松;阴坡一般为喜阴植被,如冷杉。山地海拔高度也要影响植被分布,如珠穆朗玛峰南坡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由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草甸草原→荒漠。 在植被一定的情况下,山地、丘陵等地形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壤肥力会逐渐下降;平原区泥沙会逐渐沉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 更多精品文档

各大洲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及成因

各大洲气候类型分析 一. 亚洲: 1. r xVxVj 热带雨林气候: A. 成因::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气温高,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多对流雨。 B. 分布: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菲律宾群岛南部(如马来西亚吉隆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菲律宾棉兰老 岛) C. 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D. 景观及(标志):热带雨林景观,板状根,砖红壤。 E. 代表性经济作物:橡胶、金鸡纳、可可、胡椒、油棕等(粮食作物:水稻) 2. - ” --热带沙漠气候: A. 成因:位于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地区,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少雨。 B. 分布:阿拉伯半岛,印度河平原(塔尔沙漠) C. 景观:热带沙漠景观, D. 农业特点:发展灌溉农业,绿洲农业中代表植物:枣椰树 3. 热带季风气候: A. 特点:夏半年盛行西南季风,高温多雨。冬季盛行东北风,温和少雨。故全年高温,但干湿季分明。但季 风条件下,多洪 涝和干旱。 B. 成因:(1)西南季风成因: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 向右的地砖偏 向力影响,偏转成西南风。由于经过印度洋空气湿润,带来大量降水。 (2)东北季风的成因:冬季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海洋上气温相对较高,气压相对较低,风 由高压吹向低压。故该地冬季盛行东北风,来自亚欧大陆较干燥,形成干季。 C. 分布: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斯里兰卡岛大部分,菲律宾群岛北部,我国海南岛,西双版纳 代表性景观及标志:热带季雨林(景观和热带雨林相似,但不及热带雨林茂盛) (大陆东岸) A. 特点:夏季盛行东南风,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盛行西北风,低温少雨。多洪涝 和干旱 B. 成因: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巨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陆地降温快,空气收缩下沉形成冷高压。海洋 上气温相对较高,气压相对较低,风由高压吹向低压。 C. 分布: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包括巴颜喀拉山和冈底斯山以南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台 湾岛。朝鲜半岛 南部和日本群岛南部。(如上海,重庆,武汉,东京等) D. 景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如马尾松) 注意:我国季风气候和日本季风气候比较大陆性较强,日本海洋性较强。(海洋性表现:温差较小小,降 水较为均匀) 5. 温带季风气候:(大陆东岸) " A.特点:夏季高温多雨(东南风),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西北风)。雨季比亚热带季 风气候要短。 B. 成因: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相同,都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分布:我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朝鲜半岛北部,日本群岛北部及俄罗斯太平洋沿 岸地区。 D. 景观:温带落叶阔叶林(注意:在温带海洋性气候下的景观也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E. 农业特点:气温较低,小麦。 6. (此种图标偏南的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A. 特点: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较少,略集中在夏季。 D. 4.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七大洲轮廓填图练习

世界轮廓填图训练 班级姓名 一、东西球图 1、在图中用红线画出各大洲的分界线。 图中,亚洲与北美洲的界线是,与非洲的界线是;欧洲与非洲的界线是,与北美洲的界线是;南美洲与北美洲的界线是,与南极洲的界线是。面积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和,其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跨纬度最多的是。 3、大洲:①;②;③;④;⑤;⑥;⑦;可见,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有、、、、,主要在西半球的有、。 4、大洋:A ;B ; C ; D ;面积最 大的是,占世界海洋面 积,最小的是; 主体部分位于南半球的 是,轮廓呈“S”型的 是。 二、亚洲 1、用红笔在图中画出大洲界线, 和60oE、90oE、120oE。 2、大洲:A ; B ; C ; 3、大洋:D ; E ; F ;

4、亚洲海岸线破碎,多半岛,主要半岛有:G ;H ;I ;J ;K ; 5、在图中标出:○1朝鲜海峡、○2台湾海峡、○3马六甲海峡、○4霍尔木兹海峡、○5曼德海峡、○6苏伊士运河、○7土耳其海峡。 6、标出亚洲主要岛屿:a、北海道岛b、本州岛d、台湾岛e、吕宋岛f、加里曼丹岛g、爪哇岛h、苏门答腊岛i、斯里兰卡岛 三、非洲 1、海洋:E ;F ; G ;I ; 2、半岛:J ; 3、岛屿:H ; 4、海峡:A ;B ; D ; 5、运河:C ; 6、用红笔画出大洲界线(直布罗 陀海峡、苏伊士运河、曼德海峡); 0o、30oE。 7、在图中标出厄加勒斯角、好望 角、世界最大的海湾——几内亚 湾、尼罗河河口、刚果河河口。 四、北美洲 1、大洲:A ;B ; C ; 2、大洋:D ; E ; F ; 3、半岛:H ;I ; J ;K ; 4、海峡:L ; 5、运河:G ; 6、岛屿:M ; 7、用红笔在图中画出大洲界线(白令海峡、 麦哲伦海峡、巴拿马运河);90oW。 8、在图中标出纽芬兰岛、古巴岛、夏威夷 群岛、冰岛,四岛中属于欧洲的是,属 于大洋洲的是。标出密西西比河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一、地形对气候影响 地形不仅影响宏观气候,也影响局部小气候。 ㈠地形对宏观气候的影响 1.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如青藏高原、天山山脉由于海拔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 2.导致非地带性气候区形成的原因之一。如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本应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是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气流对流运动减弱,从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本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但是由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加上沿海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最终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3.雨影效应。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干旱环境的形成,西风气流受到了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 4.影响大气环流。如北美南北向的落基山脉阻挡了西风深入,而东西向的阿尔比斯山脉利于西风深入;北美中央大平原贯穿南北利于冷空气南下和暖空气北上,而中国东西向的阴山、秦岭、南岭等对冬季风的阻挡明显。 5.在干旱地区山地易形成“雨极”。如我国祁连山、天山降水多于周围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雨极”。 6.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及走向。如美洲西部的气候多呈现狭长带状分布,主要是受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纬度偏高,主要是青藏高原地势高,阻挡冬季风。 ㈡地形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 1.影响局部气温。 ⑴海拔高度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⑵山体的阴坡和阳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山体阳坡的气温高于阴坡。 ⑶山体迎风坡和背风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焚风效应)。 ⑷山脉垭口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当暖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高;当冷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低。 ⑸河谷地形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河谷地形水汽较多且不利于散热,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气温。 ⑹对气候日较差和年较差的影响:①山地比附近平原气温日较差小;山顶比山谷气温日较差大;高原比平原气温日较差大。②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同一纬度的高原高山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小(夏季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冬季由于海拔高,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所以气温不是很低)。 ⑺对热力环流的影响。如山谷风的形成。 2.影响局部降水(地形雨)。就同一山体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一般先增加后递减,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山腰,空气越干燥地区地形雨出现的位置海拔越高;山体的迎风坡降水远远大于背风坡。地形雨的形成对山体高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相对高度高于500米。就同一地区不同山体而言,海拔高的山体降水量较多。 3.影响风速。山脉与风向大致垂直,可降低风速;山脉与风向平行,对风速削弱作用较弱;山脉隘口可增加风速。 4.地形对光照的影响。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太阳辐射较少,光照强。如我国的拉萨由于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被称为“日光城”。 二、地形对河流的影响---“气候是河流之父,地形是河流之母”。

专题复习气候及气候类型

专题复习:气候及气候类型 1、影响气候的因素知识结构 (1)太阳辐射是影响气候的最根本因素,它决定了全球气候从低纬向高纬由热带向亚热带、温带、寒带过渡的总体分布特征; (2)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最重要因素,一方面大气环流在海陆间、高低纬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交换,对全球降水分布产生最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大气环流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大气环流使同一气候带内由于降水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气候(如亚热带的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温带的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季风气候); (3)下垫面(地面状况)则使各地气候进一步复杂化。因为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不同的下垫面直接影响大气的水热状况,如:沿海与内陆、副热带地区的大陆东岸与西岸、高原山地与平原、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裸地、植被覆盖地与水面等 海洋与陆地: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温度变化小、变化慢; 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差异。 下垫面 地形地势:山地比附近平原温度低,温度变化小;阳坡与阴坡; 迎风坡与背风坡;垂直差异。 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反射率:新雪>冰面>裸露地面>植被覆盖地面>海洋 (4) 改变大气成分和水汽含量(CO2等增多,温度升高), 放出大量人为热 改变地表物理特性和生物特性(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影响气 候) 例1:下列因素中,造成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 、太阳辐射 B 、大气环流 C 、下垫面状况 D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

(1)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以亚、非、欧为基础) 纬度位置 十 海陆位置 复习整理: ①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或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共四种: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 性气候 温带 季风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 冰洋 大 西 洋 太 平 洋 70 60 40 30 20 10 0 50 35 25 10

地形对环境的影响全汇总

地形对环境的影响全汇总 地形不仅影响大尺度气候,也影响局地小气候。 一、地形对大尺度气候的影响 1.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 如青藏高原、天山山脉由于海拔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 2.导致非地带性气候区形成的原因之一。 如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本应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是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气流对流运动减弱,从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本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但是由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加上沿海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最终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3.雨影效应。 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干旱环境的形成,西风气流受到了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 4.影响大气环流。 北美南北向的落基山脉阻挡了西风深入,而东西向的阿尔比斯山脉利于西风深入;北美中央大平原贯穿南北利于冷空气南下和暖空气北上,而中国东西向的阴山、秦岭、南岭等对冬季风的阻挡明显。 5.在干旱地区山地易形成“雨极”。 如我国祁连山、天山降水多于周围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雨极”。 6.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及走向。 如美洲西部的气候多呈现狭长带状分布,主要是受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纬度偏高,主要是青藏高原地势高,阻挡冬季风。 二、地形对局地小气候的影响 1.影响局地气温。

⑴海拔高度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⑵山体的阴坡和阳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山体阳坡的气温高于阴坡。 ⑶山体迎风坡和背风坡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焚风效应)。 ⑷山脉垭口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当暖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高;当冷空气通过垭口时,垭口后方气温较低。 ⑸河谷地形要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河谷地形水汽较多且不利于散热,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气温。 ⑹对气候日较差和年较差的影响:①山地比附近平原气温日较差小;山顶比山谷气温日较差大;高原比平原气温日较差大。②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同一纬度的高原高山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小(夏季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冬季由于海拔高,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所以气温不是很低)。 ⑺对热力环流的影响。如山谷风的形成。 2.影响局部降水(地形雨)。 就同一山体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一般先增加后递减,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山腰,空气越干燥地区地形雨出现的位置海拔越高;山体的迎风坡降水远远大于背风坡。地形雨的形成对山体高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相对高度高于500米。就同一地区不同山体而言,海拔高的山体降水量较多。 3.影响风速。 山脉与风向大致垂直,可降低风速;山脉与风向平行,对风速削弱作用较弱;山脉隘口可增加风速。 4.地形对光照的影响。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太阳辐射较少,光照强。如我国的拉萨由于太阳辐射强,光照时间长,被称为“日光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