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

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

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
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

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的关系

一、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

1、内部控制

现代理论界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各不相同,但被普遍接受的定义是国际权威机构美国的COSO委员会(即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CommitteeotSponsoringOrganizationsoftheTread—wayCommission,简称COS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定义。该组织认为:内部控制是一个组织设计并实施的一个程序,以便为达到该组织的经营目标提供合理保障。其中经济组织的经营目标包括:经营的效果和效率;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合规性经营。在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管理框架》中,把内部控制活动分成五大组成部分,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和监督评审。

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理论得到了巴塞尔委员会的认同和发展。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内部控制定义中,进一步强调了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影响,组织中所有人员都必须参加内部控制过程,对内部控制产生影响。巴塞尔委员会把内部控制的目标分解为操作性目标、信息性目标和合规性目标。操作性目标不只针对经营活动,而且包括其他各种活动;在

信息性目标中把管理信息也包括进来,明确要求实现财务和管理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但是巴塞尔委员会将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管理框架》认为并非内部控制活动的“缺陷的纠正”也归人了内部控制的范畴,并增加了金融监管当局对被监管组织的内部控制状况的检查和评价,把它也作为内部控制的另一不可忽视的内容。

对于内部控制的定义,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中也作了如下的解释: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是商业银行为实现经营管理目标,通过制定并实施系统化的政策、程序和方案,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和改进的动态过程和机制。它包含的要素主要有:(1)内部控制环境;(2)风险识别与评估;(3)内部控制措施;(4)信息交流与反馈;(5)监督评价与纠正。

2、全面风险管理

在多年的管理实践中,人们意识到一个银行内部不同部门或不同业务的风险,有的会相互叠加放大,有的则相互抵消减少。因此,风险的考虑不能仅仅从某项业务、某个部门的角度出发,必须根据风险组合的观点,从贯穿整个银行的角度看风险,即要实行全面风险管理。

依据COSO委员会2003年7月完成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定义: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这个过程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使之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合理确保企业取得既定

的目标。该框架有三个维度,第一维是企业的目标;第二维是全面风险管理要素;第三维是企业的各个层级。第一维企业的目标有4个,即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第二维全面风险管理要素有8个,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第三个维度是企业的各个层级,包括整个企业、各职能部门、各条业务线及下属各子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三个维度的关系是:全面风险管理的8个要素都是为企业的四个目标服务的;企业各个层级都要坚持同样的四个目标;每个层次都必须从以上8个方面进行风险管理。

现代金融领域中决定一家金融机构竞争力高低、决定其经营能力高低的关键和核心,就是看其能否有效地对风险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能否积极主动地承担风险、管理风险、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架构和体系,以良好的风险定价策略获得利润。因此,对于一个金融机构而言,全面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的核心,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已上升到金融机构发展战略的高度,它是金融风险控制的更高阶段,是动态的、全程的、计量的、立体的风险控制。将在2006年实施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就蕴涵了这种全新的风险管理理念。该协议将全面风险管理概括为对整个银行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种类型风险的通盘管理,这种管理要求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各种其他风险以及包含这些风险的各种金融资产与资产组合、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体系中,对各类风险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且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它的关键在于及时准确地找到每种业务所暴露的风险点,通过风险计量模型以及测量系统加以

度量,然后根据已经量化了的风险大小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设置风险限额,分配资产、配置资本等。

二、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的关系

1、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是紧密相关的

(1)内部控制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内部控制的动力来自企业对风险的认识和管理。由两者的定义可以看出,内部控制是为了实现经济组织的管理目标而提供的一种合理保障,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合理保证合规经营、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和经营结果的效率与效益。而合规经营、真实的财务报告和有效益的经营也正是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应该达到的基本状态。

(2)全面风险管理涵盖了内部控制。从COSO委员会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和内部控制框架可以看出,全面风险管理除包括内部控制的3个目标之外,还增加了战略目标;全面风险管理的8个要素除了包括内部控制的全部5个要素之外,还增加了目标设定、事件识别和风险对策3个要素。

2、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1)两者的范畴不一致。内部控制仅是管理的一项职能,主要是通过事后和过程的控制来实现其自身的目标;而全面风险管理则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各个方面,控制的手段不仅体现在事中和事后的控制,更重要的是在事前制订目标时就充分考虑了风险的存在。而且,在两者所要达到的目标上,全面风险管理多于内部控制。

(2)两者的活动不一致。全面风险管理的一系列具体活动并不都是内部控制要做的。目前所提倡的全面风险管理包含了风险管理目标和战略的设定、风险评估方法的选择、管理人员的聘用、有关的预算和行政管理、以及报告程序等活动。而内部控制所负责的是风险管理过程中间及其以后的重要活动,如对风险的评估和由此实施的控制活动、信息与交流活动和监督评审与缺陷的纠正等工作。两者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内部控制不负责企业经营目标的具体设立,而只是对目标的制定过程进行评价,特别是对目标和战略计划制定当中的风险进行评估。

(3)两者对风险的定义不一致。在COSO委员会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中,把风险明确定义为“对企业的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将产生正面影响的事件视为机会),将风险与机会区分开来;而在COSO 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框架中,没有区分风险和机会。

(4)两者对风险的对策不一致。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因此,该框架在风险度量的基础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与风险偏好相一致,增长、风险与回报相联系,进行经济资本分配及利用风险信息支持业务前台决策流程等,从而帮助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4项目标。这些内容都是内部控制框架中没有的,也是其所不能做到的。

三、构建体现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新机制

由于全面风险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在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现状下,我们必须尽快转换长期以来固化的观念和思维定式,努力构建体现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新机制,赋予内部控制新内容。

1、构建全新的内部控制组织体系原则。

一是全面风险管理原则。内部控制组织结构的设置应使风险管理的目标和要求渗透到全行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内部控制要遵循全面风险管理的原则,即:(1)全员管理原则,实现全体员工对风险管理的参与;(2)全过程管理原则,对企业的发展、业务操作的全过程实行风险控制;(3)全方位风险管理原则,不但要包括业务风险,还要包括法律风险、技术风险等。

二是独立性原则。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监察部门要与经营、支持保障部门保持相互独立,直接向最高决策层负责,保证内部控制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三是垂直管理原则。总体而言,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组织机构设置应满足垂直管理的要求,具体采取的方式可有:(1)分、支行的风险控制综合管理部门由上级行风险控制部门的直接管理,对上级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决策机构负责,以利于强化银行内部控制机构的独立性与权威性。(2)由总行向一级分行、一级分行向二级分行派出副行长级的风险管理控制官,全面负责派驻行的风险管理。派驻行的内部控制综合管理部门向风险管理控制官负责,风险管理控制官直接向派出行负责。

四是协调与效率原则。要保证部门之间权责划分明确、清晰,便于操作;保证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方便、快捷,准确无误,保证银行经营管理系统的高效运作。

2、构建全新的内部控制治理机制。在现有的产权制度下,可在总行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内部控制管理的主要决策机构,风险管理部为主要执行机构。同时设立审计委员会,并将其明确为全面风险管理的监督、评价部门,负责监察、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遵循性,督促管理层解决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拟定、执行控制程序,审计委员会负责监督、评价控制状况,并将修正控制意见反馈前者,以完备控制体系。两个委员会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各项新要求。

3、构建符合内控要求的业务管理新制度。要在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全面梳理现有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信贷业务、财会业务、中间业务等各项业务管理制度,整合业务操作流程,建立起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的防范体制,构筑起面向全行、覆盖所有业务品种和涉及业务全过程的内控管理体系,实现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的同步。要切实发挥“三道防线”的作用,构筑起全方位、立体交叉的监督管理网络。基层网点要加强对规章制度执行和风险控制情况的自查,形成定期检查的长效制度。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完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加大业务条线自律监管的力度。内审部门要充分发挥审计的帮促作用,促使全行逐步建立起业务管理服从规章制度、业务操作服从处理流程、业务考核服从统一标准的管理新制度。

4、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风险控制工具。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技术和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管理新方法,避免无谓的人力、财力的浪费。在目前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应结合自身特点,在采用信用评分方法等传统模型计量信用风险,强化贷款五级分类管理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运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方法来度量和监控信用风险,提高信贷风险控制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切实降低不良贷款率。鉴于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和金融工具的使用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国外很多的许多风险管理工具和理念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还应结合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特点,对有关的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进行结合中国实际的改进,或开发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我国金融业的风险度量和控制工作既能体现风险管理的要求,又能体现中国的国情。

5、构建切合实际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可以在金融机构内部广泛开展以“深化内控理念,落实内控措施”的创建活动。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结合上级行的要求,通过确定风险控制环节,分解、落实机构内各部门、各岗位管理职责,并对各单位、各部门的控制状况进行检查、评价和考核,强化风险管理责任,提高全员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全面有效地控制经营风险。通过这一载体,可以进一步推进全面风险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实现从风险部门的防范转向全行、全员防范,将内部控制管理由个人行为和操作行为提升到整个单位的整体行为,推进金融机构的内控管理水平不断上新台阶。

内部风险管理

内部风险管理

内部风险管理 由被授权人员造成的内部威胁都有很多的研究记录和法庭案件记录。根据美国的ACFE 的记录,企业每年因诈骗而受到的损失大约在6520亿美元。不幸的是,内部威胁不只是诈骗,还要考虑到怠工,懒散,人为误差和外部的利用。如果你还没有认真审视过你的组织内部的威胁管理,那么现在就应该看看了。 数据结构和影响 组织内部的威胁控制的执行过程,要以把重要信息按照影响级别分为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风险管理:数据结构和影响分析 基线管理与控制 影响类别的基线控制标准可以分为高、中、低控件附录的基线。一些情况下,基线控件是程序化与技术化相对的(比如,存储加密和密钥状态下的敏感文件,同时使用跨削减碎纸机(cross-cut shredder)来处理这些文件 )。知情人员熟悉内部控件,就可以找到一种方法,进入某个单一控件或执行较差的控件。尤其要注意其后的控制类型。副标题简介 风险管理:基线管理与控制 风险管理:基线控制的执行 风险管理审计

了确保敏感数据和宝贵资产得到适当的保护,需要风险管理审计功能。仔细检查哪些人有权访问敏感数据,以及这些访问是否恰当。审计功能也应该可以监控系统和内部人员,以检测非法活动。审查审计跟踪,以寻找安全事件和滥用权限。核实目录许可,薪金控制和会计系统配置。确保备份软件得到合适配置,并备份无误。在完全开放的允许下存储审查敏感信息的网络共享部分。进行办公场所的审查,以确定安全策略和程序在实际中是否得到遵守。 风险管理审计 风险管理参考文献 这一部分提供了内部风险管理的一些参考文献。 风险管理参考文献

风险管理:基线管理与控制 下一步,建立可以详细确定影响类别的基线控制标准。NIST SP 800-53提供了可以分为高、中、低控件附录的基线。澳大利亚NSW基线控制标准(Australian NSW Baseline Controls)和VISA支付卡行业数据安全标准(VISA PCI Data Security Standard)都很成功。一些情况下,基线控件是程序化与技术化相对的(比如,存储加密和密钥状态下的敏感文件,同时使用跨削减碎纸机(cross-cut shredder)来处理这些文件 )。知情人员熟悉内部控件,就可以找到一种方法,进入某个单一控件或执行较差的控件。尤其要注意其后的控制类型。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部应当遵循明确定义的正在处理和无法处理的程序。对所有员工进行犯罪背景调查、信贷检查和雇用认证,包括承包商、临时工和保洁人员。定期对高敏感职位的人员重复进行背景核查。要求所有的员工签署一份文件,证明他们已经阅读并理解了信息安全策略。确保第三方承包商和服务提供者遵守你的安全要求(比如,对新员工进行雇用和背景核查)。建立一个匿名欺诈、浪费和滥用职权的报告机制。许多内部犯罪,都是雇员所为。当雇员被确定为受到困扰或心怀不满时,要警告信息安全部。 安全意识程序 所有的员工必须熟悉安全策略和安全程序。建立一个综合的意识程序,包括带有测试的年度安全培训,邮件提示,海报,来自高层管理层的支持信,自我评估调查,认知午宴及安全网站。最好再用认知简报进行补充培训。简报可以给员工提供提出问题的机会,并且可以让信息安全团队主动提倡安全。 准入控制

内部控制及控制风险评价

内部控制及控制风险评价 一、大纲 (-)内部操纵目标与要素 (二)了解与记录内部操纵 (三)内部操纵测试 (四)内部操纵评判 (五)治理建议书 二、本章重点、难点 注册会计师编制审计打算时,应当研究与评判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操纵。对拟信任的内部操纵进行符合性测试,据以确定对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刻和范畴的阻碍。 (-)内部操纵目标与要素 1.内部操纵定义 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爱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觉、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2.内部操纵的目标。 (1)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進肖白?勺投权进行;

(2)保证所有交易和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 计期间及时记录于适当的账户,使会计报表的编制符合会 ? ? ? ? 计准则的相关要求; (3)保证对资产却垃录旳援触、处理均通过适当的授 权; (4)保证飓两资产与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 3?有关内部操纵的一样考虑。 ①治理当局的责任 建立、修正和爱护公司的各项操纵,并监督操纵政策和程序得到连续有效的执行是治理当局的责任。 ②合理的保证 A公司治理当局应在综合考虑操纵的成本效益的基础 ? ? ? ? 上,建立能为公司会计报表的公允表达提供合理保证的内 ? ? 部操纵。 B操纵程序不应对工作效率或获利能力有不利阻碍。 ③固有的限制 由于②和③,会计报表审计总存在一定的操纵风险, 操纵风险始终应大于零。因此不管内控如何,都要进行实质性测试。 4?了解内部操纵与审计的关系

(1)不论被审计单位规模大小,都要充分了解相关的内控; (2)依照了解,确定是否进行符合性测试及符合性测 试的时刻、性质和范畴; (3)内控良好,绝不能完全取消实质性测试程序。 5.内部操纵要素 (1)操纵环境 ①指对企业内部操纵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阻碍的因素的总称。 ②其好坏直截了当决定着企业其他操纵能否实施或实施的成效;可增强也可削弱特定操纵的有效性。 ③反映了治理当局和董事会关于操纵对公司重要性的态度。 ④内容包括: A经营治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 B组织结构 C董事会 D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 E治理操纵方法 F内部审计

公司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完整篇.doc

公司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1 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规范风险管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风险管理工作是由公司的董事会、经营管理层和公司员工共同参与,应用于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公司内部业务的各个环节和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公司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的,为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风险控制过程。风险管理工作是在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基础上开展的一项高级管理工作。 第三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目标: (一)识别可能对公司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 (二)为公司董事会和经营管理者实现公司经营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包括并不限于:经济并有效的使用资源;防止资产流失;信息的可靠性与整体性;与政策、计划、程序、法律法规保持一致。 第二章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内容

一、目标制定 第四条公司目标的制定和分类应有利于使公司董事会和经营管理者识别 公司风险管理的不同方面。目标应包括四类: (一)战略目标。战略目标与公司的经营目标和预期相联系并支持公司的经营目标和预期的实现。 (二)经营目标。经营业绩目标和盈利能力目标应与公司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方式相联系。 (三)报告目标。有效的报告应包括公司内部的报告和外部的报告,同时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四)合法性目标。公司业务要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规定。 二、事项识别 第五条公司管理者应对具有不确定性的事项进行识别。对公司有正面影响的事项,应采取行动抓住机遇。对公司有负面影响的事项,在风险的评估和应对阶段应予以重点关注。 第六条风险事项包括外部事项和内部事项。公司应重点关注如下风险事项和风险源:需求风险、技术风险、资源风险、管理风险、沟通风险、环境风险等。 三、风险评估

内部控制及风险控制制度及运作情况说明

北京股权交易中心 推荐机构会员申请机构 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制度及运作情况说明 一、内部控制制度及运作情况说明 (此处内控制度需要结合开展北京四板市场业务进行说明)

上图为我公司开展推荐企业客户挂牌新四板业务的总体流程图,具体为: 1.公司会根据北京四板特点,分析客户群体,针对客户群体的特点,指定推广渠道,一般包括活动营销、网络广告、老客户挖掘和校友推荐。 2.意向挂牌企业我公司提出推荐申请,我公司按流程要求客户提供相关申请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该企业经营证件复印件、租金合同复印件、近两年财务报表、股权架构介绍书。 3.通过实地的尽职调查,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并分析企业特点。通过和企业高管沟通,了解企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向。然后形成详细的调查报告,上报风险部进行审查。 4.对于风险部审查通过的企业,按我公司规定进行签约,拟定挂牌方案。 5.我公司将该企业的挂牌方案及相关资料提交到北京股权交易中心进行审核。 6.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审核通过后,该企业正式完成挂牌工作。 7. 对于已挂牌企业,我公司会组织定期的培训辅导工

作,以便企业完成自身股权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为吸引投资人和将来的并购重组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风险控制制度及运作情况说明 北京四板挂牌的企业和新三板挂牌一样,目的是协助企业规范运营,从资本市场合理融资,做大做强,为了有效控制风险,金立德从外部(客户)和内部(自身流程)两方面完善风险控制制度 (一)客户选择 遵循以下原则:优先选择行业前景较好、技术水平较高、团队优秀、财务规范、税务风险低的企业。 (1)行业风险: 我公司认为行业的选择至关重要,选择长期趋势看好的新兴产业,在企业高速成长期前进入,以分享企业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这类产业和投资标的即使短期投资成本有点高,长期趋势看仍然具有较好的投资收益。 根据我公司目前的规划部署,会将重点放在符合北京市城市中心职能发展方向的三个产业,分别是新能源、新材料和文化创意产业。 (2)技术风险 考虑到国内非常缺乏优秀的技术,技术风险的把握最难,需要团队有相应行业的经验和人脉,通过内部专家和外部专家综合分析企业的技术成熟度和国际竞争力。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考核办法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考核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遵循总部的监管要求,强化内部控制评价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确保风险评估与内部控制有效运行,根据国家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以及航天信息股份公司《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评价手册》的有关规定,响应风险管理体系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了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评价的职责,明确了日常工作考评内容、考评分值权重及考评程序、考核实施等。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省公司各部门和旗下分公司。 第二章职责 第四条审计法律部为风险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公司内部控制检查、制定评价方案、组织内控评价、明确分工和工作进度安排;牵头建立公司内控及风险管理评价体系,对评价结果认定、指导和监督风险管理各项工作有效开展,以及相关考核制度的拟定、组织考核评分和考核结果汇总。 第五条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含分公司负责人)为本部门涉及业务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或本公司业务涉及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组织、并建立本职能部门(含分公司)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

子系统,对评价或审计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对风险事项提出对应措施并执行对应,对本部门报送到审计法律部的业务事项进行审批。 第六条公司各职能部门及评价小组的成员,执行公司内控及风险管理基本流程,按时完成日常工作事项,对日常风险工作事项的信息维护、反馈、提交等。 第七条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领导负责对最终考核结果审批,对公司最终认定的重大风险、重大缺陷、重大事项的审批。 第三章日常工作考评内容 第八条内控体系环境维护。 各业务部门为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的组织机构子体系,部门负责人就风险管理工作应配置各项业务的专兼职人员,并对专兼职人员明确具体职责,职能人员发生变更时应及时通知审计法律部进行更新备案;建立完整配套的规章制度、权限、流程等,确保各子体系的风险管理工作任务有效开展。 第九条内控制度管理。 内控制度包括制度、流程以及业务手册。原则上每年3月(具体时间以实时通知为准)对各部门涉及业务的内控手册、制度、流程进行梳理,根据梳理结果制定整改计划,确保制度的全局性与完整性;每年4月至5月(具体时间以实时通知为准)对本部门涉及业务的制度流程从设计与执行两个方面实施对标,确保制度的有效性。 第十条风险管理工作内容涵盖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价、报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公司私募基金业务的安全运作和管理,加强公司内部风险管理,规范投资行为、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保障投资者公司及公司股东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自律规则,结合公司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私募基金运营风险控制制度的总体目标: 1、保证公司私募基金运营管理活动的合法合规性; 2、保证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实现公司稳健、持续发展,维护股东权益; 4、促进公司全体员工恪守职业操守,正直诚信,廉洁自律,勤勉尽责。 第三条公司内部控制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必须覆盖公司的所有部门和岗位,渗透各项业务过程和业务环节,并普遍适用于公司每一位职员; 2、审慎性原则:内部控制的核心是有效防范各种风险,公司组织体系的构成、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都要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 3、相互制约原则:公司设置的各部门、各岗位权责分明、相互制衡。 4、独立性原则:公司根据业务的需要设立相对独立的机构、部门和岗位;公司内部部门和岗位的设置必须权责分明; 5、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6、成本效益原则:公司运用科学化的经营管理方法降低运作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力争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内部控制效果。 第二章风险管理模式 第四条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以风险防控为导向的风险应对制度。 第五条事前风险管理: 通过投资领域、投资期限、投资阶段和投资额度的限定,提前限定了公司投资交易决策的范围,公司决策部门可在限定范围内自由决策,做到事前行为可预判。第六条事中风险管理: 实行投资决策报告制度;提高管理透明度,及时反馈信息给相关监管部门及负责人。 第七条事后风险管理: 加强已投项目的投后管理,了解已投项目的运营情况,出现异常经营情况及时报告投资决策委员会和董事会,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通过事后风险管理,将投资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第三章风险控制组织体系 第八条公司应根据股权投资业务流程和风险特征,将风险控制工作纳入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之中。公司的风险控制体系共分为三个层次:董事会、风控部、投资决策委员会。 第九条各层级的风险控制职责: 1、董事会职责包括: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关系

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内部控制的实质是风险控制,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企业风险管理包容内部控制。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相互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 目录 1 背景分析 2 问题与误区 3 管理要点 背景分析编辑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内部控制的实质是风险控制,风险包含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对内部风险的控制即内部控制,从这一概念来说,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企业风险管理包含内部控制,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相互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不可分离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 1.1组成部分重合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组成要素中,其中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这五个要素是重合的。 1.2最终目标相同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目标都包括:经营目标、合规性目标、报

告目标。 1.3参与主体相同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都是全员参与的过程,最终责任人都是管理者,且两者的实施主体、过程也是一致的。 1.4风险防范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目标,有了风险防范的目标,内部控制才显得十分重要,其也才有发挥作用的广大空间。 1.5风险包含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内部风险存在于企业的各个生产经营活动环节;内部控制其实是一种管理规范,其建立过程控制体系,并描述关键控制点,通过流程的形式直接直观的描述企业生产经营业务过程。内部控制的执行过程正好为风险信息的收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所以,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的手段之一。 1.6内部控制的一个基本作用是控制风险;风险管理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最终目标也是控制风险。 总而言之,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发展,风险管理拓展了内部控制内涵,内部控制发展成了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因此,我们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一体化,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理解与处理。 [1] 问题与误区编辑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建设中的误区或问题 我国参照利用美国COSO 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框架并结合具体国情,制定了一系列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及规范,为企业内

内控风险管理十六个关键控制点

内控风险管理十六个关键控制点1、组织架构 (1)法人治理结构框架 (2)组织架构设置 (3)经营决策机制 (4)经营管理模式 (5)相关权责划分 2、发展战略 (1)准确定位、科学制定发展战略 (2)认真组织、科学实施发展战略 3、人力资源 (1)招聘任用环节匹配适用 (2)正常用人环节绩效考核 (3)人才培养环节持续修炼 (4)员工退出渠道有理有节 4、社会责任 (1)安全生产 (2)产品质量控制 (3)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 (4)促进就业与员工权益保护 5、企业文化 (1)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

(2)诚信度和道德观 (3)文化立体渗透 (4)企业文化的评估 6、资金活动 (1)筹措控制 (2)投资控制 (3)资金营运控制 7、采购业务 (1)职责分工及审批制度 (2)请购与询价控制点 (3)采购与验收控制点 (4)货款制度的控制点 8、资产管理 (1)存货 (2)固定资产 (3)无形资产 9、销售业务 (1)梳理风险与对应的关键控制,主要有定价、资质审查、协议、信用管理、发货并确保收货确 认,确认销售收入、结转销售成本,以及应收 账款管理。 (2)职责分工与授权审批

(3)接受订单控制点 (4)开单发货控制点 (5)收款内部控制点 (6)投诉退货控制点10、研究与开发 (1)立项阶段 (2)研究阶段 (3)研发成果控制 (4)开发阶段的控制11、工程项目 (1)职责分工与授权控制 (2)立项 (3)招标 (4)造价 (5)建设 (6)验收 12、担保业务 (1)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 (2)担保评估 (3)担保执行控制 13、业务外包 (1)职责分工与授权批准

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学习心得(办公室)

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学习心得 集团公司为进一步提高风控、财务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于年月日至月日举办了为期天的关于企业风险控制及财务预警的专题培训及考试。集团公司以及装备板块的领导都非常的重视这次培训。通过这几天的培训,使我受益非浅,在这里我想从培训的风险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业务知识和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思想认识这两个方面谈谈我的学习思想到。 首先从风险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业务知识的角度主要有以下思想到: 风险是在一定环境和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导致费用、损失与损害产生的,可以认识与控制的不确定性。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可识别性、可控性等特点。风险主要包括战略风险、人员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风险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它是为人类追求安全和幸福的目标,结合前人的经验和近代的科学成就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管理科学。我们对于风险管理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风险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等环节。()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控制和减少损失,提高有关单位或我的经济利益或社会效果。()风险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 一、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作用 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大近年来,随着国内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程度的加深,使水泥装备制造业企业经营环境变得日趋复杂,企业经营风险也大大增加。年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作为上市公司,装备股份面临着国资委证监会更加严格的监管。因此,减少企业面临的风险是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关键,也是企业的管理人员十分关心的问题。内部审计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务企业的经营活动,帮助公司防范各类风险,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内部审计工作评估流程体系的完整,诊断出价值链条的薄弱环节,测评关键流程能力,评估流程规范水平和执行力,综合评估流程建设环境和持续创新改进能力,保证、促进企业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够客观地、从全局的角度管理风险 (二)通过咨询服务的方式,积极协助公司风险管理过程的建立 (三)积极持续地支持并参与风险管理过程,对风险管理过程进行管理和协调 (四)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议更易引起重视 二、内部审计如何参与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是在一般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基础上的再监督,其风险管理过程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完整版)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实施细则

XXX公司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X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提高全员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第二条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规性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证券监管机构的规定,符合公司章程。 (二)统一性原则。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机制,制定统一的风险评估方法和程序,规范内部控制方法和流程,统一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工作,采用统一的工具和方法描述控制措施,制定统一的测试规范开展有效性评价。 (三)适应性原则。符合经营管理需要,具有可操作性,并随着经营管理情况的变化而不断修订和完善。 (四)成本效益原则。尽量做到以合理的成本取得最佳的效益。 第二章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机构与职责 第三条公司成立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分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领导担任,成员由公司各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合同管理部。

第四条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领导小组是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决策机构,其在风险管理工作方面的主要职责:(一)负责审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 (二)负责审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重大方针、政策、规章制度流程、相关标准、方法; (三)审定内部控制体系框架及实施计划,指导和督促公司内控体系建设和运行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四)制定针对公司层面重大和主要风险的管控策略和风险解决方案,包括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 (五)审批公司的风险解决方案、风险管理报告与内部控制评估报告,并提出修改意见;对公司突发的重大风险事件的事前、事中、事后的解决方案进行督促和指导; (六)负责重要内控方案的审批并提供所需的资源; (七)推动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监督和评价工作,检查内控部门职能发挥的有效性,确保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八)负责决定与内控有关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五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办公室在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 (一)制定和完善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及其他风险管理相关工作流程和重要文档,统一和规范公司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行为;

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三者的关系

高顿财经CPA 培训中心 高顿财经CPA 培训中心 电话:400-600-8011 网址:cpa https://www.doczj.com/doc/e06045066.html, 公众微信号: gaoduncpa 1 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三者的关系 在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下,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三者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体现。 (一)管理范围的协调 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下的内部控制是站在企业战略层面分析、评估和管理风险,是把对企业监督控制从细节控制提升到战略层面及公司治理层面。风险管理不仅仅关注内控建立,最主要的是关注内部控制运行与评价,从企业所有内外风险的角度为公司治理层、管理层持续改进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提供思路,风险管理比内部控制的范围要广泛得多。 (二)前动与后动的平衡 在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下的内部控制既包括提前预测和评估各种现存和潜在风险,从企业整体战略的角度确定相应的内控应对措施来管理风险,达到控制的效果,又包括在问题或事件发生后采取后动反应,积极采取修复性和补救性的行为。显然,在未发生风险负面影响前即采取措施,更能够根据事件或风险的性质,降低风险的损失,降低成本,提高整体管理效率。 (三)治理、风险、控制的整合 依照风险管理的整体控制思维,扩展内部控制的内涵和外延,将治理、风险和控制作为一个整体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这一整合的过程将克服原本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内部控制与管理脱节的问题,整个组织风险管理的过程也是内部控制实施的过程,内控不再被人为地从企业整个流程中分离出来,提高了内部控制与组织的整合性和全员参与性。 (四)“从上到下”控制基础和“从下到上”风险基础执行模式的融合 在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下的内部控制既体现内部控制从上到下的贯彻执行,也强调内部控制从下到上参与设计、反馈意见以及“倒逼”机制,即从上到下控制基础和从下到上风险基础的执行模式的融合。 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下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既包括管理层以下的监督控制,又包括管理层以上的治理控制,按照内部控制五要素分析内部治理控制。

公司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规范风险管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风险管理工作是由公司的董事会、经营管理层和公司员工共同参与,应用于公司战略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公司内部业务的各个环节和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公司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的,为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风险控制过程。风险管理工作是在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基础上开展的一项高级管理工作。 第三条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目标: (一)识别可能对公司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 (二)为公司董事会和经营管理者实现公司经营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包括并不限于:经济并有效的使用资源;防止资产流失;信息的可靠性与整体性;与政策、计划、程序、法律法规保持一致。 第二章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内容 一、目标制定

第四条公司目标的制定和分类应有利于使公司董事会和经营管理者识别 公司风险管理的不同方面。目标应包括四类: (一)战略目标。战略目标与公司的经营目标和预期相联系并支持公司的经营目标和预期的实现。 (二)经营目标。经营业绩目标和盈利能力目标应与公司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方式相联系。 (三)报告目标。有效的报告应包括公司内部的报告和外部的报告,同时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 (四)合法性目标。公司业务要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规定。 二、事项识别 第五条公司管理者应对具有不确定性的事项进行识别。对公司有正面影响的事项,应采取行动抓住机遇。对公司有负面影响的事项,在风险的评估和应对阶段应予以重点关注。 第六条风险事项包括外部事项和内部事项。公司应重点关注如下风险事项和风险源:需求风险、技术风险、资源风险、管理风险、沟通风险、环境风险等。 三、风险评估 第七条公司应从长期发展角度认识风险,不应只关注中短期的风险。 第八条风险评估中应对如下风险参数做出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危害的程度、启动风险监控活动的临界值、风险监控的优先级等。 第九条风险评估过程中应充分收集相关信息,识别风险源种类,并对识别出的风险源进行细化和分解,对其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等进行合理的估计。公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对内部控制无效性理解错误的是()。 A: 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够完整合理 B: 内部控制政策和措施有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地方 C: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D: 因设计和执行内部控制的成本过高而无法实施答案:D 【2】沟通按照其渠道可以分为()。 A: 单向沟通、双向沟通 B: 自下而上沟通、自上而下沟通 C: 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 D: 内部沟通、外部沟通 答案:C 【3】以下不属于经济增加值评价系统特点的是()。 A: 注重资本增值 B: 着眼长期发展 C: 评价指标单一 D: 指标计算相对简单 答案:D 【4】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也是终极目标是()。 A: 资产安全目标 B: 战略目标

C: 经营目标 D: 报告目标 答案:B 【5】针对信息系统开发外购调试方式,选择服务供应商时应采取的主要控制措施是()。 A: 广泛听取行业专家的意见 B: 既要评价其现有产品的功能、性能,还要考察其服务支持能力和后续产品的升级能力 C: 明确自身需求,对比分析市场上成熟软件产品,合理选择软件 产品的模块组合和版本 D: 不仅要考核其对软件产品的熟悉理解程度,也要考核其是否深刻理解企业所处行业的特点、是否理解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是否有过相同或相近的成功案例 答案:D 【6】企业在管理控制系统中为企业内部各级管理层以定期或者非定期的形式记录和反映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的各种图表和文字资料 的报告是()。 A: 财务报告 B: 外部报告 C: 内部报告 D: 内部审计报告 答案:C

【7】下列活动中,不属于风险管理流程的是()。 A: 风险承担能力确定 B: 风险计量 C: 风险控制 D: 风险识别 答案:A 【8】为企业提供精神支柱,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可以为内部控制有效性提供有力保证的是()。 A: 企业文化 B: 企业的规章制度 C: 管理者与员工的关系 D: 管理层的管理理念 答案:A 【9】利用两个或若干个相关的数据之间的某种关联关系,运用相对数形式来考察、计量和评价,借以评价企业运营状况的分析方法是()。 A: 综合分析法 B: 比率分析法 C: 比较分析法 D: 趋势分析法 答案:B 【10】对内部控制是一种全员控制理解错误的是()。

大工14秋《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线作业1答案

大工14秋《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V 1. 在下列内部控制目标中,属于企业获利的基础,同时也是持续经营基础的是(C)。 A. 资产安全目标 B. 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目标 C. 经营管理合法合规目标 D.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 2. 内部控制的现实意义不包括(B)。 A. 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B. 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C. 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风险防御能力 D. 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3. 内部控制的最高目标,也是终极目标是(D)。 A. 资产安全目标 B. 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目标 C. 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目标 D.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 4. 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物质前提是(B)。 A. 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B. 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C. 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D. 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

5. 在COSO内部控制框架中,控制活动的类别可分为(A)。 A. 经营、财务报告及合规三个类别 B. 经营、信息及合规三个类别 C. 信息、财务报告及监察三个类别 D. 经营、信息及监察三个类别 6. 依据《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内容,下面有关内部控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 A. 内部控制的思想是以风险为导向的控制 B. 内部控制是控制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全员的参与,包括董事会、管理层、监事会都需要参与进来,但不包括员工 C. 内部控制是一种管理,是对风险的管理 D. 内部控制是一种合理保证 7. (D)是公司诚信与道德价值观建设的第一责任人。 A. 董事会 B. 董事长 C. 经理层 D. 公司总裁 8. 下列关于内部控制特征的论述,不正确的是(D)。 A. 内部控制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新情况适时改进 B. 内部控制由组织中各个阶层的人员共同实施 C. 内部控制从形式上表现为一套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彼此联系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

编号: _____________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 签订日期: ____ 年_____ 月_____ 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公司私募基金业务的安全运作和管理,加强公司内部风险管理,规范投资行为、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保障投资者公司及公司股东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自律规则,结合公司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司私募基金运营风险控制制度的总体目标: 1、保证公司私募基金运营管理活动的合法合规性; 2、保证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3、实现公司稳健、持续发展,维护股东权益; 4、促进公司全体员工恪守职业操守,正直诚信,廉洁自律,勤勉尽责。 第三条公司内部控制遵循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必须覆盖公司的所有部门和岗位,渗透各项业务过程和业务环节,并普遍适用于公司每一位职员; 2、审慎性原则:内部控制的核心是有效防范各种风险,公司组织体系的构成、内部管理制度的建立都要以防范风险、审慎经营为出发点; 3、相互制约原则:公司设置的各部门、各岗位权责分明、相互制衡。 4、独立性原则:公司根据业务的需要设立相对独立的机构、部门和岗位;公司内部部门和岗位的设置必须权责分明; 5、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与公司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6、成本效益原则:公司运用科学化的经营管理方法降低运作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力争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内部控制效果。 第二章风险管理模式 第四条实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以风险防控为导向的风险应对制度。 第五条事前风险管理: 通过投资领域、投资期限、投资阶段和投资额度的限定,提前限定了公司投资交易决策的范围,公司决策部门可在限定范围内自由决策,做到事前行为可预判。第六条事中风险管理: 实行投资决策报告制度;提高管理透明度,及时反馈信息给相关监管部门及负责人。第七条事后风险管理: 加强已投项目的投后管理,了解已投项目的运营情况,出现异常经营情况及时报告投资决策委员会和董事会,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通过事后风险管理,将投资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完整版)审计、内控、风险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审计、内控、风险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标 风险管理侧重的是“可能性”。因此,风险管理应该是最早的环节,从企业整体评估风险状况,找到应对策略。这其中,又可分为不可控风险和可控风险。不可控风险通常通过风险转移、保险、风险接受等方式进行应对;可控的风险通常通过内部控制手段进行应对。所以内部控制本质上就是企业管理中通过日常管控手段降低风险的行为。那内控执行的效果如何,就通过审计来检查。审计检查完后有一些发现问题,可能是最早风险评估环节就没考虑到的,那么审计发现问题又回过头来指导风险管理的完善。 所负责部门,每个企业都不太一样。有的是分设三个部门:风险管理部、内控部、审计部。也有的将这几块自由排列组合,也有放到一个部门的,甚至放到财务部底下的都有。 风险管理——>内部控制——>风险控制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 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互动共进, 有效提升公司治理效率。 内部控制是内部审计的“风向标”,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测试仪”。 三者的本质都是为了控制好风险。三者区别是: 1.内控是让你好好开车别撞人,也别开到沟里去,它是一切风险管理的基础,特别是治理层面的内部控制。 2.风险管理是一个更广的含义,不仅仅是不撞人、不翻车,更要保证方向是对的,速度是合适的,开车的方式是可持续的,还要保证尽量不被别人撞,万一被撞要能扛得住…… 3.风险管理包括内部控制,但他们都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是一个组织行为。 4.审计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手段,也是内控要素中监督要素的一种体现。是风险管理工作具体落地的方式,和之前的两个不在一个层面上。 实务中全面的应用到了风险、内控与审计三个概念的,主要是银行业及部分工业企业(如核电、采矿、化工等)。其他企业中实际上真正界定了这三个概念并付诸实施的其实很少。 以下只针对银行业有些皮毛理解,如下: 对于银行来说,三道防线的概念可以清晰的把风险、内控与审计联系起来。

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第一讲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前言 企业内部控制是关系到企业发展壮大乃至生存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虽然企业内部控制不能保证企业成功,但是在通过对企业失败【案例】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如果没有内部控制,企业失败的概率会大很多。也就是说有了内部控制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它是万万不能的。 本文所讲述的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是围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针对中国企业发展的特征和特点,从如何面对企业风险以及如何克服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弱点出发,从人员配置到资源的有效衔接和业务流程的规范等各个环节进行梳理,找出它们的共性和规律,从而制定出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与设计,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安全发展。 风险的含义和特征 一、对企业风险的认识 企业要建立内部控制体系,需要建立在对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之上。企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风险释放的过程。因此,我们首先要对风险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风险会给企业带来损失,这种损失是潜在的,但是在未来的时间内可能变成现实;同时,风险也可能带来收益。这就是要在企业管理和经营过程中进行风险管理的价值所在。面对风险,企业永远处于收益和潜在损失之间的博弈状态,在这个博弈的过程中企业家需要运用智慧对内、外部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的发展。 (一)识别企业风险 企业的风险是有规律的,而这种规律需要我们运用各种方法去学习和认知。要想做好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首先要认识企业风险的特征和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风险特点。 在企业初创阶段,对企业产生致命影响甚至是毁灭性打击的是产品。企业需要对市场做出一种判断,利用现有技术生产出适合客户需求的优质产品。 在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对企业影响较大的就是销售渠道的拓宽和市场销售量的增加。 当企业发展到更高的阶段、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的时候,决定企业发展命运的就是内部的人、财、物的配置和利用,我们称之为管理。 现在很多的企业都会发出感叹:业务大了,人多了,收入高了,利润增加了,但是人心变坏了,企业难管了,干得没意思了,勾心斗角多了。这些问题都会给企业带来不确定性的风险,造成一定的损失。事实上,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企业管理的问题。如何对人、财、物进行合理配置和利用才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这需要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 如果企业在发展到更高阶段的时候,一切都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管理理顺了,岗位理顺了,职责理顺了,并不能说企业就可以放松管理了。这个时候,企业需要居安思危。市场竞争无处不在,企业必须要不断地改进和发展,才能长久生存下去。 (二)文化差异 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理论都是最先从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我国的企业在把这---------------------------------------------------------精品文档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一.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一)两者的概念和内容 内部控制是指管理层、审计委员会及其他各方进行的,旨在加强风险管理、增大实现既定目标的可能性的机会。内控有3个目标:保证实现银行运行的效果与效率、财务报告的a,靠性和完整性,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合同,目标代表着银行努力的方向;内控的内容由控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以及监督5项要素组成,内容代表着实现三个目标所需的元素风险是指对企业的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其衡疑标准是后果与可能性;风险管理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对风险进行检测评估.防止风险,及时发现风险,预测风险町能造成的影响,使风险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并将其控制在某一可以接受的水平口卫丽娟上。风险管理技术包括风险评估框架,风险防范系统等,前者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缓释和根据模型对可能导致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二)两者的联系可以看出风险是一个比内部控制更为广泛的概念。全面风险管理除包括内部控制的三个目标之外。还增加了战略目标,全面风险管理的8个要素除在涵盖内部控制的全部5个要素之外,还增加了目标设定、事件识别和风险对策3个要素。因此,全面风险管理是建立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基础上,是对内部控制框架的扩展,它的范围比内部控制框架的范围更为广泛,涵盖了内部控制,而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必币町少的一部分。 二.如何处理好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一)建立植入型内控制度植入型内控制度是一种主动型质量控制系统,以经营管理系统为依托的控制制度,即是植入管理系统中的,而不是附加在管理系统之上的,可以使得内控成为一种事前的,系统的和能被大家都接受的系统。它对于保证银行实现既定目标具有许多方面的系统化优势:最高管理层可保证银行的质量意识在银行运行中得以贯彻;使质量目标贯穿于银行的信息收集、分析和其他相关过程中,借助干竞争和客户需求可以促使质万方数据量不断提高。 (二)实施真正意义匕的全面刚殓!管理 1.建立ERM框架。ERM框架应建 立3个维度:银行的目标,全面风险管理要素、银行的各个层级。银行目标有战略、经营、报告和合规4个目标;全面风险管理要素设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8个要素。银行的层级包括整个银行、各职能部门、各条业务线及下属分行。3个维度的关系是全面风险管理的8个要素都是为银行的四个目标服务的;银行的各个层级都要坚持同样的4个标,每个层级都必须从以上8个方面进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内控制度

风险管理、内控制度 在国企预防腐败中的作用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党执政的重要经济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战略部署,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大命题。党的建设科学化首先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通过加强内控控制,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和经验,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适合国有企业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重要方面,有效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和预防国企人员腐败,是当前务必切实抓紧抓好的战略任务。 一、国有企业腐败案件的基本情况分析 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由于在监管方面客观存在的缺失,国有企业反腐败工作意义重大。根据有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国企人员违纪违法案件具有四个明显特点:一是从腐败案件发生领域看,主要集中在招标采购、工程建设、土地转让等环节。二是从腐败案件的性质看,贪污受贿案件所占比例最大,且有从单人违纪违法作案向多人勾结共同作案,“窝案”、“串案”现象逐渐增多的趋势。三是从涉案人员的身份看,过去企业负责人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案件

相对较多,而近年来有向低层级、低职级人员发展的趋势。四是从涉案人员的年龄看,国有企业曾有一段时间存在“59”现象,而近年来呈现出逐步向低龄化转移的趋势。这表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有企业预防腐败的主要对象应当是,具体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基层企业中直接从事经济工作、年富力强的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 二、风险管理对深化国有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指出,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从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入手,排查廉政风险,健全内控机制,构筑制度防线,形成以积极防范为核心,以强化管理为手段的科学防控机制。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同志在有关中央企业调研时明确指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整体推进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把惩防体系植于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之内、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之中,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证。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对于如何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三、风险管理在预防国企人员腐败中的运用 预防国企人员腐败的目标,就是使企业有关人员不以身试法,至少是要把腐败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经济学所说的风险管理,是指在一个肯定存在风险的环境里如何把风险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