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测与决策

预测与决策

预测与决策
预测与决策

excel预测与决策分析实验报告

《EXCEL预测与决策分析》 实验报告册 2014- 2015 学年第学期 班级: 学号: 姓名: 授课教师:实验教师: 实验学时:实验组号: 信息管理系

目录 实验一网上书店数据库的创建及其查询 (3) 实验二贸易公司销售数据的分类汇总分析 (7) 实验三餐饮公司经营数据时间序列预测 (9) 实验四住房建筑许可证数量的回归分析 (12) 实验五电信公司宽带上网资费与电缆订货决策 (15) 实验六奶制品厂生产/销售的最优化决策 (17) 实验七运动鞋公司经营投资决策 (19)

实验一网上书店数据库的创建及其查询 【实验环境】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3; ?Microsoft Office Query 2003。 【实验目的】 1.实验1-1: ?理解数据库的概念; ?理解关系(二维表)的概念以及关系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方式; ?了解数据库创建方法。 2.实验1-2: ?理解DOBC的概念; ?掌握利用Microsoft Query进行数据查询的方法。 3.实验1-3: ?掌握复杂的数据查询方法:多表查询、计算字段和汇总查询。 【实验步骤】 实验1-1 一、表的创建和联系的建立 步骤1:创建空数据库“xddbookstore”。 步骤2:数据库中表结构的定义。 步骤3:保存数据表。 步骤4:定义“响当当”数据库的其他表。 步骤5:“响当当”数据库中表之间联系的建立。 二、付款方式表的数据输入 步骤1:选中需要输入数据的表(如付款方式表)。 步骤2:输入数据。 三、订单表的数据导入 在本书配套磁盘提供的xddbookstore.xls文件中,包含了响当当数据库所有表的数据。可以利用该文件将订单表数据导入到“xddbookstore.mdb”数据库中。 步骤1:选择要导入的文件。 步骤2:规定要导入的数据表。 步骤3:指明在要导入的数据中是否包含列标题。 步骤4:规定数据应导入到哪个表中,可以是新表或现有的表。 步骤5:完成数据导入工作。 实验1-2 一、建立odbc数据源 在利用 microsoft office query对“响当当”网上书店进行数据查询之前,必须先建立一个用于连接该数据库的odbc数据源“bookstore”,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启动microsoft office query应用程序。 步骤2:进入“创建新数据源”对话框。

预测与决策分析报告复习

预测与决策分析复习 单选10*1’=10’填空5*3’=15’简答7’+8’=15’公式推导1*10’=10’计算2*12’+2*13’=50’ 1.预测的分类(按预测的属性分类) (1)定性预测是指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进行的一种直观预测。该预测主要用于对预测对象发展方向、程度作出判断,而非推算具体数值。例如投资方向预测,消费者需求倾向预测等等。如德尔菲法。 (2)定量预测是对预测对象未来发展规模、水平、速度等数量方面做出的预测。例如,某地区国民收入预测,某商店商品销售利润预测等等。如时间序列分析法,回归分析法。 2.预测的精度分析 3.非事实性预测(选择) (1)自成功预测:这是一种由于做出了预测才促成它成为事实的预测。 (2)自失败预测:由于做出了这种预测,才使预测结果不能实现。 4.预测工作的基本过程(简答) (1)提出、分析预测问题,制定预测计划 (2)搜集、审核和整理数据资料,并建立数据库(3)选择预测方法和建立数学模型 (4)检验模型,进行预测(5)计算、分析预测误差,评价预测结果(6)向决策人提交预测报告 (7)预测结果的事后验证 5.头脑风暴法需遵守的原则:禁止评估已经提出的设想;限制每一个人的发言时间,允许一个人多次发言;将所有设想集中起来;在后续的阶段对提出的所有设想进行评估。 6.德尔菲法的特点:匿名性、反馈性、统计性 7.下四分位点:把各位专家的预测结果,按其数值的大小(如按预测所得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次序)排序,并将预测结果四等分,则中分点的预测结果可作为中位数。先于中分点的四分位点的预测结果称为下四分点数值(简称下四分位点),后于中分点的四分点的预测结果成为上四分点数值(简称上四分位点)。 8.主观概率与客观概率 主观概率:是人们凭经验或预感而估算出来的概率。 客观概率:是根据事件发展的客观性统计出来的一种概率。 区别:客观概率具有可检验性,主观概率则不具有这种可检验性。 9.课后习题书P34/2,3,6,8 10.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函数关系:当一个或几个变量取一定的值时,另一个变量有确定值与之相对应,这种关系为确定性的函数关系。如:圆面积、正方形的面积一般把作为影响因素的变量称为自变量;把发生对应变化的变量称为因变量。 相关关系:当一个或几个相互联系的变量取一定数值时,与之相对应的另一变量的值虽然不确定,但它仍按某种规律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变量间的这种相互关系,称为具有不确定性的相关关系。 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11.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就是用一个指标来表明现象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密切程度。 回归分析:就是根据相关关系的具体形态,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来近似地表达变量间的平均变化关系。 回归分析预测法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在固定一个变量数值的基础上,利用回归方程测算另一个变量取值的平均数。

计划与决策

计划与决策 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它是在预见未来的基础上对组织活动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做出筹划和安排,以保证组织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计划工作过程于决策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本章将两者结合起来介绍。 计划与决策 第一节组织环境及其分析 (2001年新增内容) 第二节决策的一般原理 第三节计划过程中的决策及其方法 第四节计划的种类与制定过程 第五节计划工作的程序 ****** 精选例题 第一节组织环境及其分析 一、组织环境研究的必要性 二、组织环境的构成 三、组织环境特征的分析(*) 一、组织环境及其分析 组织环境是组织生存发展的土壤,它既为组织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也对组织活动起着制约的作用。 思考题:1、环境和企业的关系是什么? 2、环境给组织带来了什么影响? (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二、组织环境的构成 按照环境因素是对所有相关组织都产生影响还是仅对特定组织具有影响,区分为: (一)组织的一般环境因素 (二)具体组织的特殊环境因素 组织的一般环境因素 一般环境也就是组织活动所处的大环境,包括: 1、政治、法律环境 2、社会、文化环境 3、经济环境(最重要的因素) 4、技术环境

5、自然环境(天时、地利、人和) 经济环境 (1)宏观经济环境: 主要指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变化情况,以及通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2)微观经济环境: 主要指企业所在地区或所需服务地区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程度等因素。 组织的特殊环境因素 组织的特殊环境也称为组织的任务环境。 为了更好的理解特殊环境的概念,下面以企业为例,企业的特殊环境主要由下面几个方面因素构成: 1、供应商 2、顾客 3、竞争对手 4、政府机构及特殊利益团体 三、组织环境特征分析 (一)环境的不确定性 (二)所在行业的成长性 (三)环境的竞争性 (四)环境的合作性(新增内容) (一)环境的不确定性 依据企业所面临环境的复杂性(指环境构成要素的类别与数量)和动态性(指环境的变化速度及这种变化的可观察和可预见程度)这两项标准,将组织环境划分为四种不确定性情形: 1、低不确定性:简单和稳定的环境 2、较低不确定性:复杂和稳定的环境 3、较高不确定性:简单和动态的环境 4、高不确定性:复杂和动态的环境 (二)所在行业的成长性 产品寿命周期是分析企业所在行业成长性的一种重要工具。 所谓产品寿命周期是指某一种工业产品从完成试制、投放市场开始,直到最后被淘汰而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过程。 产品寿命周期通常按照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增长率状况划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1)投入期也称介绍期、引入期、诞生期,指新产品试制成功投放到市场进行试销的阶段。 (2)成长期指新产品试销成功后转入成批生产和扩大市场销售额的阶段。 (3)成熟期指产品销售额增长逐渐减缓乃至出现停滞甚至开始下降的阶段。

统计预测与决策期末考试

统计预测与决策期末考 试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一、单项选择(2’*5) 1、时间序列分解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特点 (1)长期趋势因素:反映了经济现象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发展方向,它可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表现为一种近似直线的持续向上或持续向下或平稳的趋势。在某种情况下,它也可以表现为某种类似指数趋势或其他趋势的形式。经济现象的长期趋势一旦形成,总能延续一段相当长的时间 (2)季节变动因素:是经济现象受季节变动影响所形成的一种长度和幅度固定的周期波动。包括受自然季节影响所形成额波动,也包括受工作时间规律所形成的波动。与周期变动的区别在于季节变动波动长度固定 (3)周期变动因素:也称循环变动因素,受各种经济因素影响形成的上下起伏不定的波动,如国内生产总值、工业产值指数、股票价格、利率和大多数经济指标 (4)不规则变动因素:也称随机变动,受各种偶然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不规则波动,如股票价格受突然出现的利好或利空消息的影响产生的波动 2、时间序列差分法确定趋势外推模型(P56) 由于模型种类很多,为了根据历史数据正确选择模型,常常利用差分法把时间序列转换为平稳序列。即利用差分法把数据修匀,使非平稳序列达到平稳序列。一阶向后差分定义为: 一阶向后差分实际上是当时间由t推到t-1时的增量。 二阶向后差分的定义为: K阶向后差分的定义为: 3、定性预测方法的种类 德尔菲法、主观概率法、领先指标法、厂长(经理)评判意见法、推销人员估计法、相互影响分析法 4、平滑系数的选取(α的取值)(P81) 5、平均相对误差的计算(P192) 平均相对误差公式: 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公式: 二、多选(3’*5) 6、决策的基本因素 决策主体、决策目标、决策对象、决策环境 7、最优决策的选择标准有哪些? (1)期望的效用值 (2)等概率(合理性) (3)最大可能性 (4)期望收益值最大(期望损失值最小) 8、常用的多目标决策体系 (1)单层目标体系:各目标同属于总目标之下,各目标之间是并列的关系。(2)树形多层目标体系:目标分为多层,每个下层目标都隶属于一个而且只隶属于一个上层目标,下层目标是对上层目标的更加具体的说明。 (3)非树形多层目标体系:目标分为多层,每个下层目标隶属于某几个上层目标。

ZT04703管理预测与决策方法

《管理预测与决策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ZT04703 课程名称:管理预测与决策方法 英文名称:Method of management prognosis and decision 总学时:30讲课学时:30 学分:1 授课对象:质量管理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课程性质:专业任选课 先修课程:《线性代数》、《管理运筹学》 开课参考学期:5 教材:宁宣照.《管理预测与决策方法》,科学出版社,2009 教学参考书: [1] 郭秀英.《预测决策的理论与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2] 秦德智.《管理预测定量方法与模型》,科学出版社,2007 [3] 张昭贵.《管理决策模型、方法与应用》,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4] 王延章.《管理决策方法:问题、模型与决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 张所地.《管理决策理论、技术与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一、教学目的、基本要求及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 【教学目的】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实际工作中应用预测方法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提供管理决策中的科学定量方法。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于管理问题中的预测与决策重点讲解的几种方法、原理要清晰、透彻,特别注意整理规律性的结论,使学生能将所学方法很好的应用到实 际问题的解决中,通过基本理论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专业选修课。 二、教学时间安排 三、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预测概述 第一节预测的作用 第二节预测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预测的分类 第四节预测的程序 第五节预测的精度和价值 第二章定性预测方法 第一节市场调查预测法 第二节专家预测法 第三节主观概率法 第四节预兆预测法 第三章回归分析预测方法 第一节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 第二节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法 第四章时间序列平滑预测法 第一节时间序列概述 第二节移动平均法 第三节指数平滑法 第五章趋势外推预测方法 第一节指数曲线法 第二节修正指数曲线法 第三节生长曲线法 第四节包络曲线法 第六章决策概论 第一节决策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科学的决策与如何科学地决策 第三节决策的程序 第七章随机性决策分析 第一节随机决策问题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随机性决策问题的基本分析方法 第三节先验信息和主观概率 第四节贝叶斯分析方法 第五节抽样贝叶斯分析 第八章多阶段决策和序贯决策 第一节多阶段决策 第二节序贯(序列)决策 第三节多级决策案例分析 第九章多目标决策 第一节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等价代换法 第三节多属性效用理论 第四节排序方法

经济预测与决策(决策部分)

一、选择题 1、在实际决策中,要取得完全信息(B)。 A.是很容易的 B.是不可能的 C.是没有必要的 D.是能做到的 2、在决策方案选择中以“令人满意”准则代替“最优化”原则(A)。 A.具有实践意义 B.不具有实践意义 C.降低了决策标准 D.是不科学的 3、在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两种决策中,具有决策速度快、效率高特点的是(A)。 A.个人决策 B.集体决策 C.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 D.不能肯定 4、决策在融合各门相关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形成多种不同的作用形式和具体分析方法,体现了经营决策的(D)。 A.指导思想的科学性 B.程序的完整性 C.内容的复杂性 D.方法的多样性 5、在决策中,决策的科学性原则体现在(D)。 A.决策程序上

B.决策方法上 C.决策方案实施上 D.以上都对、 6、决策过程有固定的程式和标准方法的是( A )。 A.确定型决策 B.未确定型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个人决策 7、在非确定型决策时,为了充分利用收益函数所提供的全部信息,决策者应该采取的决策准则是( C)。 A.最小最大原则 B.最大最大原则 C.等概率准则 D. 准则 8、敏感度分析的目的是(B )。 A、揭示决策方案如何受某些因素的影响 B、找到影响决策方案的因素 C、了解决策者对信息的感应度 D、提高决策的质的分析水平 9、在转折点上,最佳方案损益期望值与非最佳方案损益期望值(A )。 A. 相等 B. 前者大于后者 C. 后者大于前者 D. 不能确定 10、借助决策树分析法评价、分析、计算某种方法获得信息的价值(B )。 A、是不可能的 B、是可以做到的 C、是不必要的 D、可操作性差 11、某企业有三种扩大生产方案,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有三等,其收益情况如下表: 如果决策根据悲观准则则应选择方案( C )。

管理学基础自测练习(第二篇 计划与决策)(doc 7页)

管理学基础自测练习(第二篇计划与决策) ( 2004年10月11日) 第3章计划 一、单项选择 1.确立目标是()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 A.计划 B.人员配备 C.指导与领导 D.控制 2.基本建设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等属于()计划。 A.专项 B.综合 C.财务 D.生产 3.“第十个五年计划”属于()计划。 A.专项 B.长期 C.中期 D.短期 4.管理过程中的其他职能都只有在()确定了目标以后才能进行。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决策职能 5.供应计划是按()进行分类的计划类别。 A.计划内容的表现形式 B.企业管理部门 C.计划的内容 D.企业管理职能 6.年度计划一般属于()计划。 A.长期 B.中期 C.短期 D.生产 7.确立组织的基本长期目标,采取行动,合理分配各种资源,以期达到既定目标,这也是计划的一种表现形式,即()。 A.目标 B.策略 C.规划 D.政策 二、判断正误 1.决策工作是进行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工作的基础。 2.计划是对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和成员在该一定时期内具体任务的安排,他详细规定了不同部门和成员在时期内从事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3.严格意义上讲,确定目标是计划工作的开始。 4.计划职能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任务和目标,拟定完成任务和达成目标的行动计划。 5.政策是指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指导及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政策必须保持灵活性和及时性。 6.长期计划往往是战略性计划,它规定组织在较长时期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应采取的措施和步骤。 7.它是一份用数字表示预期结果的报表,被称为“数字化”的规划,它就是预测。 第4章目标管理 一、单项选择 1.首先把目标管理作为一套完整的管理思想提出的是()。 A、泰罗 B、梅奥 C、赫伯特?西蒙 D、彼得?德鲁克 2.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这就是确定目标的()原则。 A、现实性 B、可行性 C、程序性 D、权变性 3.以下哪一条体现了目标管理的优越性()。 A、目标制定简便易行 B、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一致 C、目标管理的应用适用于任何企业 D、有利于企业组织机构的改革 4.一些学者提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限制,人们只能得到()。 A、适当利润 B、满意利润 C、最大利润 D、理想利润 5.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以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和次要目标等多种类型。()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企业顾客的目标。

预测与决策汇总

预测与决策 一、名词解释 1、统计预测:预测就是根据过去和现在估计未来,预测未来。统计预测属于预测方法研究 范畴,即如何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事物的未来发展进行定量推测,并计算概率置信区间。 2、德尔菲法:德尔菲法是根据有专门知识的人的直接经验,对研究的问题进行判断、预测 的一种方法,也称专家调查法。它是美国兰德公司于1964年首先用于预测领域的。3、期望值:一个决策变量的期望值,就是它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或机会损益值) 乘上相对应的发生概率之和。 4、乐观决策准则:这种决策准则就是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最大利益,在各最大利益中选取 最大者,将其对应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这种决策准则的客观基础就是所谓的天时、地利和人和,决策者感到前途客观,有信心取得每一决策方案的最佳结果。 5、层次分析法: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T.L.Saaty)于上世纪70年代初,为美国 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是对难于完全定量的复杂系统作出决策的模型和方法。 6、追踪决策:指在原方案的实施过程中,主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或原方案存在重大失误 时所进行的一种补救性决策。 7、回归预测法:是指成对的两个变量数据分不大体上呈直线趋势时,采用适当的计算方法, 找到两者之间特定的经验公式,即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然后根据自变量的变化,来预测因变量发展变化的方法。(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法) 8、领先指标法:通过将经济指标分为领先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并根据这三类指标 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预测。领先指标法不仅可以预测经济的发展趋势,而且可以预测其转折点。 9、悲观决策准则:这种决策准则的客观依据是决策的系统功能欠佳,形势对决策者不利, 所以,决策者没有理由希望获得最理想的结果。面对这种情况,决策者必须从每一方案的最坏结果中选择一个最佳值,即在所有最不利的利益中,选取一个收益最大的方案最为决策方案。这种决策方法是比较保守的。 10目标准则体系:在多目标决策问题中,其目标或者经过逐层分解,或者依据决策主体要求和实际情况需要,形成多层次结构的子目标系统,使得在最低一层子目标可以用单一准则进行评价,称之为目标准则体系。 11、定性决策:决策分析的定性方法是指决策者在占有一定的事实资料、实践经验、理论知 识的基础上,利用其直观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对决策问题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 12、时间序列预测法: 13、决策树:决策树是一类常用于决策的定量工具,是决策图的一种。它用树形图来表示决 策过程中的各种行动方案、各方案可能发生的状态、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进行决策的程序。它是一种辅助的决策工具,可以系统地描述较复杂的决策过程,这种决策方法其思路如树枝形状,所以起名为决策树法。 14、折中决策准则:又是α系数决策准则,是对“坏中求好”和“好中求好”决策准则进 行折衷的一种决策准则。α是一个依决策者认定情况乐观还是悲观而定的系数,成为乐

工商管理专升本市场预测与决策试卷定稿版

工商管理专升本市场预 测与决策试卷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课程名称:市场预测与决策 一、填空题(本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市场预测具有的基本特征是预测性、__________、科学性和_____________。 2、特尔斐法的特点是_______和________。 3、市场调查应遵循五个原则,即:有客观性、__________、科学性、__________、和经济性的原则。 4、在抽样调查过程中,分层抽样具有层内_________,层间_________。 5、盈亏分析需要根据决策方案相关的_________、_________、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立模型。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市场预测的第一步是() A.收集资料 B.明确预测目的 C.判断分析 D.作出预测 2、季节指数预测模型法是一种() A.主观估计预测法 B.技术预测法 C.时间序列分析法 D.结构关系分析法

3、多在市场初步调查或对市场情况不甚明确时采用,在正式市场调查中较少采用的抽样方法是() A.任意抽样法B.判断抽样法 C.配额抽样法D.系统抽样法 4、市场预测步骤的第一步是()。 A.收集数据和资料 B.选择预测方法 C.确定预测目标 D.确定预测人员 5、在应用一次移动平均法对时间序列预测中,下列哪一种说法正确() A.n取的越大,对时间序列修复越强 B.第一移动平均值放在时间序列的末端 C.时间序列波动很大的情况下 D.以上都不正确 6、季节指数预测模型法是一种() A.主观估计预测法 B.技术预测法 C.时间序列分析法 D.结构关系分析法 7、下列哪一种说法正确()

统计预测和决策(2015最全版)..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①预测:根据过去和现在估计预测未来。 ②统计预测:属于预测方法研究的范畴,即如何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事物的未来发展进行③定量推测,并计算概率置信区间。 第二章 ①定性预测:是指预测者依靠熟悉业务知识、具有丰富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的人员与专家,根据已掌握的历史资料和直观材料,运用个人的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性质和程度上的判断,然后再通过一定形式综合各方面的意见,作为预测未来的主要依据。 ②主观概率:是人们对根据几次经验结果所做的主观判断的主观判断的量度。 ③客观概率:是根据事件发展的客观性统计出来的一种概率。 ④相互影响法:是从分析各个事件之间由于相互影响而引起的变化,以及变化发生的概率,来研究各个事件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的一种预测方法。 第三章 ①残差: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离差 ②可绝系数:衡量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密切程度的指标,表示自变量解释因变量变动的百分百比。 ③相关系数:测定拟合优度的指标,相关系数平方等于可绝系数。 ④非线性回归预测法:在社会现实经济活动中,很多现象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这

时就要选配适当类型的曲线,即非线性回归预测。 ⑤拟合优度:衡量回归直线拟合效果的指标 ⑥自相关系数:是衡量同一变量不同时期的数据之间相关程度的指标。 ⑦D-W:检验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的一个有效方法,其计算公式为:D—W=∑(ui-ui-1)^2/∑ui^2,其中ui=yi-^yi.根据经验D-W统计量在1.5~2.5之间表示没有显著自相关问题。 第四章 ①不规则变动因素:又称随机变动,它是受各种偶然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不规则变动。 ②趋势外推法:用时间t为自变量,时序数值y为因变量,建立合适的趋势模型,并赋予时间变量t所需要的值,从而得到相应时刻的时间序列未来值。 ③图形识别法:通过绘制以时间t为横轴,时序数据为y轴的散点图形,并将其与各种函数曲线模型比较,选择最为合适的模型。 ④差分法:利用差分把数据修匀,使非平稳的序列达到平稳序列。同时与各类模型差分特点进行比较,选择合适的模型。 ⑤标准误差: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离差平方和的平均数的平方根。 ⑥ 第五章 ①一次移动平均法:收集一组观测值,计算这组观测值的均值,利用这一均值作为下一期的预测值。 ②一次指数平滑法:利用前一期的预测值Ft代替Xt-N得到预测的通式:Ft+1=aXt+(1-a)Ft.

论管理学中决策和计划的关系

论管理学中决策和计划的关系-----点击查看参考写作资料 中决策和计划的关系 管理的中心环节,影响着管理各功能的发挥 ,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行政组织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的基础和起点,决策的优劣,直接制约着管理的好坏。首先,管理是为实现一定目标而进行的活动。目标,就是管理要达到的境界和标准。定,决定了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制定目标首先面临选择目标的决策。目标是主观的,又是具体和现实的,不仅有长远目标,还有近期目标、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等等。目标的制定是否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是否现实可行又具有吸引力,直接制约着管理的成败。如果目标定得太低,,唾手可得,便调动不起人们的积极性; 定得过高,如“水中月”、“镜中花”,让人可望不可及,则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正确目标的制提,那就是要在收集和掌握大量信息的基础上(如:国内外政治、经济及同行业的发展形势,国家及上级部门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本组织面的状况等)作出分析和判断,从而在多个可选目标中确定适合本组织实际情况、具有发展趋势的目标,这就是决策。事实上,人类的一切行动在后。正确的决策,可以给我们的事业带来勃勃生机,而如果决策错误,不仅其后的一切努力都将徒劳无效,甚至会造成巨大损失,有年,我国科技工作能不断适应新形势,年年上新台阶,是与一系列正确决策和严格管理分不开的。如:科技体制改革后,科研拨款制度改变研经费逐步减少。各大院校原来采取跑“部”要经费的做法显然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而需转向立足地方、面向社会争取科研任务。在这种的科研任务和经费,有多种可行的做法。现在国家根据各学校情况,采取了加强激励、全面动员、推动教师参予科研社会竞争的决策,收到核心是改革科研经费的管理办法,使教师从社会争取到的科.研经费有比较宽松的使用支配权。例如可提取项目经费总额3%-15%的带有奖提取不超过15%的劳务加班费。此外,若争取到大项目,还有一定的奖励费等。这项决策,经过全校科技工作会议审议论证,学校批准,用而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科研的积极性,促使学校科研工作形成新的局面。如计算机科学的软件开发工作,过去多数是搞一些横向小项目,而且研经费流失。自从这一决策方案出台后,尤其是对这类软科学研究给予比一般项目更高的立项费。于是,计算机学科不但争取更大规模地横取政府级的大项目。由于有比较充裕的立项费,就有条件组织学生加班加点日夜苦战,从而科研成果不断出来。决策是管理的主要内容,贯策是管理的基础,并非只是对目标的确定。管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目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过程。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策。确定了目标,只是管理的开始,为了达到目标,必须拟定一个计划,将实现目标的过程分为一个个阶段和步骤,预先确定先做什么,如是对实现目标的未来各种行为过程作出抉择,为通向目标铺设桥梁。实现目标的方法可以有很多,哪种最为快捷、最优胜,需要管理者作出过程。计划的实施,又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组织协调人们的行动,包括协调人与工具等活动对象的关系和人与人何设计,人、财物如何优化配置才能有利于发挥资源的最大潜能; 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有效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并协调好各部门、各成员间的关系统内部功能的损耗,齐心协力为实现目标而奋斗等,都需要决策。由于人是有主观思想的,对人的管理最难,决策也最为复杂。在计划实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境不断变化发展,管理必须适应并反应客观变化,人们既要不时纠正因各种因素造成的对原计划的偏差,又要随计划实行阶段的效果调整自己的行动,这就是控制中的决策。 中决策和计划的关系 决策是管理的首要和中心环节,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整个管理活动,就是这样一利,决策一执行一反馈一再决策一再执行一再反馈的循环和发展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目标、计划、组织、控制环环相扣,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纵观管理的每一步的决策(目标、计划、组织、控段:收集情报,拟定方案、选择最优方案。而这三个阶段本身都是一个复杂的决策过程。如,第一阶段,面对大量情报要分析、取舍,需决一阶段收集的材料,拟出各种备选方案,其决策性更明显。事实上,一个组织的领导人员在前两个阶段上所花的时间更多。因为只有把前两

统计预测与决策练习题介绍

第一章¥ 第二章统计预测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8、统计预测的研究对象是() A、经济现象的数值 B、宏观市场 C、微观市场 D、经济未来变化趋势 答:A 二、多项选择题 4、定量预测方法大致可以分为() | A、回归预测法 B、相互影响分析法 C、时间序列预测法 D、情景预测法 E、领先指标法 答:AC 三、名词解释 2、统计预测 答:即如何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事物的未来发展进行定量推测,并计算概率置信区间。 四、简答题 1、试述统计预测与经济预测的联系和区别。 } 答:两者的主要联系是:①它们都以经济现象的数值作为其研究的对象;②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为宏观和微观的市场预测、管理决策、制定政策和检查政策等提供信息;③统计预测为经济定量预测提供所需的统计方法论。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①从研究的角度看,统计预测和经济预测都以经济现象的数值作为其研究对象,但着眼点不同。前者属于方法论研究,其研究的结果表现为预测方法的完善程度;后者则是对实际经济现象进行预测,是一种实质性预测,其结果表现为对某种经济现象的未来发展做出判断;②从研究的领域来看,经济预测是研究经济领域中的问题,而统计预测则被广泛的应用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 第二章定性预测法 一、单项选择题 3、()需要人们根据经验或预感对所预测的事件事先估算一个主观概率。 A 德尔菲法 B 主观概率法 C 情景分析法 D 销售人员预测法 | 答:B 二、多项选择题 2、主观概率法的预测步骤有: A 准备相关资料 B 编制主观概率表 C 确定专家人选 D 汇总整理 E 判断预测 答:A B D E 三、名词解释 2、主观概率

答:是人们对根据某几次经验结果所作的主观判断的量度。 \ 四、简答题 1、定型预测有什么特点它和定量预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定型预测的特点在于:(1)着重对事物发展的性质进行预测,主要凭借人的经验以及分析能力;(2)着重对事物发展的趋势、方向和重大转折点进行预测。 定型预测和定量预测的区别和联系在于: 定性预测的优点在于:注重于事物发展在性质方面的预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易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且简单的迅速,省时省费用。其缺点是: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比较注重于人的经验和主观判断能力,从而易受人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的多少大小的束缚和限制,尤其是缺乏对事物发展作数量上的精确描述。 定量预测的优点在于:注重于事物发展在数量方面的分析,重视对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作数量上的描述,更多地依据历史统计资料,较少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其缺点在于:比较机械,不易处理有较大波动的资料,更难于事物预测的变化。 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补充的,在实际预测过程中应该把两者正确的结合起来使用。 五、计算题 * 1、某时装公司设计了一种新式女时装,聘请了三位最后经验的时装销售人员来参加试销和时装表演活动,预测结果如下: 甲:最高销售量是80万件,概率 最可能销售量是70万件,概率 最高销售量是60万件,概率 乙:最高销售量是75万件,概率 最可能销售量是64万件,概率 最高销售量是55万件,概率 丙:最高销售量是85万件,概率 — 最可能销售量是70万件,概率 最高销售量是60万件,概率 运用销售人员预测法预测销量。 解: 有题目数据建立如下表格:

决策与计划职能

第二节决策与计划职能 一、决策与决策理论 1.决策的含义 决策在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关于决策的定义,古今中外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本书认为,决策是管理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或者管理者利用机会的过程。关于对决策的理解,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一是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二是决策的本质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三是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2.决策的依据和原则 管理者在决策时离不开信息,适量的信息是决策的依据。信息量过大固然有助于决策水平的提高,但对组织来讲可能是不经济的,而信息量过少则使管理者难以正确做出决策,所以。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 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要做出最优的决策,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能够获取全部的信息;二是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三是能够预测每一个决策方案可能的执行结果。但事实上这三个条件是不可能全部具备的,正是这个原因,决策时不能遵循最优的原则,而只能遵循满意的原则。 3.决策的普遍性 决策问题的普遍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决策角色的普遍性。在日常生活或社会组织中,每一个人都要在各自的领域内 做出决策,因此,决策者角色具有普遍性。 (2)决策活动的普遍性。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西蒙认为,“管理即是决策”,制定决策是管理者所有五个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的核心。表3-1列举了管理职能中所面临的部分决策问题。 (1)古典决策理论。古典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的假设提出的,主要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以前。古典决策理论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2)行为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西蒙在他的《管理行为》一书中指出,理性的和经济的标准都无法确切地说明管理的决策过程,进而提出“有限性标准”和“满意度原则”。其后的学者对决策行为做了进一步研究,认为影响决策的不仅有经济因素,还有决策者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如态度、情感、经验和动机等。 本书认为,现代管理决策应该是建立在行为决策理论基础上的,并坚持以下的观点:一是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即人是有限理性的;二是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的偏差的影响;三是决策始终受到时间和可利用资源的限制,很难作出最优的决策;四是有风险决策时,决策者除了考虑经济利益,对待风险的态度对决策的影响也很大;五是决策者往往选择满意的决策方案,而不会刻意追求最佳的决策。 二、决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分析 1.决策的类型 由于决策涉及组织管理的各环节、各方面,因决策者的层次、环境及视角不同,决策问题的内容、性质和信息条件不同,相应形成的决策类型也就不同。认识不同类型的决策的特点,有助于研究决策活动的规律,并采用适宜的技术方法进行处理。划分决策类型的方法如表3-2所示。

预测与决策试卷及答案

经济预测与决策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量:15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选题1*15=15分 1.经济预测的第一步是()A A.确定预测目的,制定计划 B.搜集审核资料 C.建立预测模型 D.评价预测成果 2.对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测称为()B A.长期经济预测 B.中期经济预测 C.短期经济预测 D.近期经济预测 3.()回归模型中,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关系是呈直线型的。C A.多元 B.非线性 C.线性 D.虚拟变量 4.以下哪种检验方法的零假设为:B1=B2=…=Bm=0?B A.r检验 B.F检验 C.t检验 D.DW检验 5.以数年为周期,涨落相间的波浪式起伏变动称为()D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不规则变动 D.循环变动 6.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称为()A A.众数 B.中位数 C.算术平均数 D.调和平均数 7. 通过一组专家共同开会讨论,进行信息交流和相互启发,从而诱发专家们发挥其创造性思维,促进他们产生“思维共振”,达到相互补充并产生“组合效应”的预测方法为()A

A.头脑风暴法 B.德尔菲法 C.PERT预测法 D.趋势判断预测法 8.()起源于英国生物学家高尔登对人类身高的研究。B A.定性预测法 B.回归分析法 C.马尔科夫预测法 D.判别分析预测法 9.抽样调查的特点不包括()D A.经济性 B.时效性 C.适应性 D.全面性 10.下图是哪种多项式增长曲线()B A.常数多项式 B.一次多项式 C.二次多项式 D.三次多项式 11.根据历年各月的历史资料,逐期计算环比加以平均,求出季节指数进行预测的方法称为()C A.平均数趋势整理法 B.趋势比率法 C.环比法 D.温特斯法 12.经济决策按照目标的性质和行动时间的不同,分为()D A.宏观经济决策和微观经济决策 B.高层、中层和基层决策 C.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 D.战术决策和战略决策 13.()是从最好情况出发,带有一定冒险性质,反映了决策者冒进乐观的态度。B A.最大最小决策准则

经济预测与决策

经济预测与决策 德尔菲法应用案例 某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兴产品?现在市场上还没有相似产品出现?因此没有历史数据可以获得。公司需要对可能的销售量做出预测?以决定产量。于是?该公司成立专家小组?并聘请业务经理、市场专家和销售人员等8位专家?预测全年可能的 销售量。8 位专家提出个人判断?经过三次反馈得到结果?如下表所示。 专家第一次判断第二次判断第三次判断 编号最低最可最高最最可最高最最可最高销售能销售低能销低能销售量销售量销销售售量销销售量 1 500 750 900 600 750 900 550 750 900 量售量售量2 200 450 600 300 500 650 400 500 650 量量3 400 600 800 500 700 800 500 700 800 4 750 900 1500 600 750 1500 500 600 1250 5 100 200 350 220 400 500 300 500 600 专家第一次判断第二次判断第三次判断 编号最低最可最高最低最可最高最低最可最高 销售能销售销售能销销能销售 6 300 500 750 300 500 750 300 600 750 量销售量量销售售量售量销 7 250 300 400 250 400 500 400 500 600 量量量 8 260 300 500 350 400 600 370 410 610 平均345 500 725 390 550 775 415 570 770 数解答: 在预测时?最终一次判断是综合前几次的反馈做出的?因此?在预测时一般以最后一次判断为主。如果按照8 位专

233070 北交《预测与决策分析》在线作业一 15秋答案解读

北交《预测与决策分析》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状态空间模型按所受影响因素的不同可分为()和()模型 . 隐性、显性 . 线性、非线性 . 离散性、连续性 . 确定性、随机性 正确答案: 2. 采用博克斯-詹金斯方法时,如果时间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都是拖尾的,则可以判断此序列适合()模型。 . M . R . RM . 线性 正确答案: 3. 下列哪一项不是统计决策的公理()。 . 方案优劣可以比较 . 效用等同性 . 效用替换性 . 效用递减性 正确答案: 4. 采用博克斯-詹金斯方法时,如果时间序列的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都是拖尾的,则可以判断此序列适合()模型。 . M . R . RM . 线性 正确答案: 5. ()需要人们根据经验或预感对所预测的事件事先估算一个主观概率。 . 德尔菲法 . 主观概率法 . 情景分析法 . 销售人员预测法 正确答案: 6. 状态空间模型的特点之一是将多个变量时间序列处理为()。 . 矩阵序列 . 向量序列

. 连续序列 . 离散序列 正确答案: 7. 情景预测法通常将研究对象分为()和环境两个部分。 . 情景 . 主题 . 事件 . 场景 正确答案: 8. 根据经验-W统计量在()之间表示回归模型没有显著自相关问题。 . 1.0-1.5 . 1.5-2.5 . 1.5-2.0 . 2.5-3.5 正确答案: 9. 自适应过滤法中自回归模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回归系数是()。 . 固定不变的 . 可变的 . 最佳估计值 . 不确定的 正确答案: 10. 预测实践中,人们往往采纳判定系数R2()的模型. . 最高 . 最低 . 中等 . 为零的 正确答案: 11. 不确定性决策中“乐观决策准则”以()作为选择最优方案的标准。. 最大损失 . 最大收益 . 后悔值 . α系数 正确答案: 12. 情景预测法通常将研究对象分为()和环境两个部分。 . 情景 . 主题 . 事件 . 场景 正确答案: 13. 当时间序列各期值的二阶差分相等或大致相等时,可配合( )进行预测。. 线性模型 . 抛物线模型 . 指数模型

1、简述决策与计划的区别与联系

1、简述决策与计划的区别与联系。 答:所谓决策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在掌握充分的信息和对在有关情况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拟定并评估各种方案,从中选出合理方案的过程。 所谓计划是指:为了实现决策所确定的目标预先进行的行动安排的过程。 计划与决策的区别,计划不但包括组织策略﹑方针等宏观上的内容,还包括具体的实施步骤﹑方针等微观内容,决策只是计划中的一部分。同样,计划是组织内各成员都可参与的,而决策则只是高层管理者的事情,这是因为高层管理者拥有更高的理论素质﹑权威资格,他们更有能力对组织的重大事情作出决定。 决策是计划的一部分,决策是包含在计划当中的。计划是组织的一个基本职能,它确定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步骤﹑规模﹑发展的具体方法等问题,是一个宏观的﹑全面的规划及实施过程,决策只是计划中的正如西斯克认为:决策是计划过程中的一项活动先导,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首先通过历史经验﹑意见征集﹑外部信息等方式为组织的发展确定一个宏观的策略,发展规划,然后根据这样一个已确定了的决策集合所有可参与人员做出相应的具体措施﹑步骤及以后的工作内容﹑方法等,这样为实现已作出的决策而进行的计划工作可称之为后计划,而决策则可称为前计划,后计划与前计划加起来就是整个计划,用公式可表式为:前计划+后计划=计划(前计划=决策)。 正如领导是高层次的管理一样,决策也是高层次的计划。高层次的计划是宏观计划,主要处理组织内带有方向性,方针性,策略性的重大问题,它在计划内部有较强的独立性,表现出很多计划所不能表现的特征。正由于此,有很多学者对他们的看法抱不同的态度,但实际上,正由于决策是计划中的一部分,是计划系统中的一个要素,一个环节,它才拥有计划所没有的特征。 关系:计划,决策的两个共同特征: 1、计划决策都表现为具体的组织策略﹑方针等。 2、计划决策都表现为一个过程。 计划是为决策服务,计划是决策的基础,决策是计划的目的,一个良好的决策往往是需要从两个以上的备选计划方案中选择的 2、简述组织结构设计的步骤。 答: (1)首先应充分考虑企业环境企业规模企业战略目标信息沟通这4方面的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 (2)根据所选的组织结构模式,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门 (3)为各个部门选择合适的部门结构,进行组织结构设置。 (4)将各个部门组合起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 (5)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 部门结构不同模式的选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