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上信息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信息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信息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信息教案

教学内容:第一课、我们生活在信息世界里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明白生活、学习中充满着信息,从而领悟信息的含义;

2、检索和整理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信息”,与同学交流,从别人那里获得“新信息”;

3、按“流程”归纳一下“一日学习与生活”,感知信息的影响;

4、通过事例明白信息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

5、以续画“穿孔码”为载体,进一步感知信息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明白信息的存在,感知信息的作用,领悟信息的含义。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索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信息

1、观看书上的图片,说说你所接受到的信息有哪些。

在学习中接受的信息;在看电视时接受的信息;在家里家长介绍的信息;放

学经过的商业街充满信息;马路上的红绿灯信息;天气信息等等。

2、信息“赶集会”:看谁收集的信息多。

二、信息的影响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P4的图示,整理一下身边的信息。

2、班内交流、讨论“人和信息是什么样的关系?”并将自己的观点填在书上的

方框中。

3、师小结,表扬,鼓励多种意见。

三、信息的重要作用

1、生想象和猜测图中的孩子获得了什么具体信息。

2、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P6的内容。

3、师归纳总结:信息能左右人的情绪、行为和动机等。

4、生再举实例,可以是反面的例子。

四、信息的具体作用

1、启发学生放开思路,大胆猜测箱子中存放的是哪一类物品。

2、师小结:有毒危险品;易碎易泼、不能倒置的物品;医用品;怕潮湿物品。

3、生悟:信息可以与实物挂钩,不是只停留在“人脑”之间的交流。

五、试一试

1、用上趣味数学中的找规律方法,把符号图继续画下去。

2、你是怎么画的?

六、课后作业

1、平时有哪些信息左右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一般是怎样应对的?

2、从10条不同的渠道收集10条信息。

教学内容:第二课、信息和信息载体是不同的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道什么是信息载体,信息载体的信息作用;

2、认识了解古今常见的信息载体;

3、知道现代生活中,一些常见信息主要通过哪些载体传播;

4、能正确区分信息和信息载体。

教学重难点:

常见信息载体的了解,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分。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信息要通过载体获得和传播

1、师生合作式教学,共同探讨从化石、文物、书卷、唱片、磁带等信息载体上,

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2、师小结:通过化石可获取地球远古时期的信息,虽然那时连人类都没有。通

过文物可获取早期历史信息,虽然当时的人并没有有意识的进行信息的记载与传播。人类有了书卷以后,实际上就是有了系统的“有意收集、加工、传播信息”的行为。从古今信息载体的发展来看,信息的重要性也是在不断发展,所以导致了人类在信息载体上的投入和创新。

3、讨论并记载:图中的设备是用来干什么的?哪些是用来记载信息的?记载什

么信息?

二、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

1、师以“电视节目的制作传播”为例,介绍声响信息载体及工具。

2、启发学生,组织讨论,互相交流对各类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的了解和认识。

3、完成“填框”,师做适当指导。

三、信息与信息载体的区别

1、生在书中图画表的启发下,自填表,师巡回指导。

2、交流答案,领悟“信息”是精神世界范畴的,是看不见、摸不到的,那些看

得见、摸得到的事物只是信息的载体。

四、课后作业

1、你会获取磁带和光盘中的信息吗?你会用收音机或电视机获取信息吗?。

2、至少用3种不同的载体,向同学发布你的生日信息。

教学内容:第三课、人们处理信息的好帮手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电子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2、增加对计算机在具体领域应用的见识;

3、学习掌握使用计算机的“机房规则”;

4、养成良好的使用、保护计算机的习惯,知道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

计算机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及使用计算机的行为规范。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计算机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1、结合实例,剖析信息处理中的难度、复杂度。

2、小组讨论并记载:计算机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

3、交流,互相学习。

二、掌握使用计算机的“机房规则”

1、教师带领学生进机房,演练进机房时的规则。

2、观察本校的计算机,并与课本上的“样式”进行对比,然后画下来。

3、教师带领学生出机房,演练出机房时的规则。

三、计算机的使用与维护

1、开展讨论与辨析:图中的行为对吗?为什么?应该怎么做?

2、将正确的做法记载下来。

3、师表扬鼓励。

六、总结

教学内容:第四课、玩玩纸牌游戏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复习鼠标的四种基本操作;

2、学会玩纸牌游戏;

3、通过游戏的操作使学生对鼠标的操作发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熟练的使用鼠标进行四种基本操作。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练习鼠标的四种基本操作

1、鼠标的指向。

2、鼠标的单击。

3、鼠标的双击。

4、鼠标的拖动。

5、小结并鼓励。

三、玩玩纸牌游戏

1、生启动纸牌游戏。

2、通过纸牌游戏的“帮助”程序,了解纸牌游戏的规则。

3、玩玩纸牌游戏。

4、纸牌游戏比赛。

四、总结

教学内容:第五课、认识和整理WINDOWS桌面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WINDOWS桌面的基本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2、学会自定义桌面和整理桌面。

教学重难点:

1、WINDOWS桌面的基本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2、自定义桌面和整理桌面。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师提问:成功启动计算机,进入WINDOWS95后,你看到了什么?

2、生回答,师鼓励。

二、WINDOWS桌面简介

1、师谈话:开机启动WINDOWS95系统后,出现在屏幕上的就是WINDOWS95系统的桌面。就向我们的书桌一样,书桌上的各种书、文具等都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

的桌面上又有些什么?它们又各有什么作用呢?

起着不同的作用。那么,WINDOWS

通常WINDOWS系统的桌面有下列几部分组成:桌面背景、快捷图标、任务栏。

2、师通过屏幕广播讲解:

(1)快捷图标:通常在桌面左侧排列着许多小图标,这些图标分别代表各种功

能程序,用鼠标双击后,可快速打开对应的程序。

想查看计算机李到底有什么东西,就得请“我的电脑”帮忙。

如果不指明保存的位置,你编辑的作品就保存在“我的文档”

里。

它是一种网络浏览器,可以用它在“英特网”上浏览五彩缤纷的网页。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微机室甚至学校的所有计算机,还可以互相共享资源呢!

它就象是WINDOWS95系统中的一个“废纸篓”。要删除的东西可以里扔,想要的时候又可以找回来。

(2)任务栏:一般情况下它位于屏幕底部,你也可以将它移到顶部或两侧,被

打开的程序在任务栏上通常有相应的按钮,称为任务按钮。

快速启动工具栏

开始按钮

任务栏按钮小喇叭时钟

显示输入法状态

三、巩固练习

1、小组内完成P37-39试一试内容。

2、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内完成P39练一练内容。

4、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

教学内容:第六课、WINDOWS窗口操作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习打开WINDOWS窗口的方法,了解WINDOWS窗口的基本组成;

2、掌握一个窗口的操作和多个窗口的操作。

教学重难点:

1、了解WINDOWS窗口的基本组成。

2、掌握WINDOWS窗口和多个窗口的操作。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比一比:将弄得很乱的桌面快速还原。

2、练一练:将桌面背景换成你喜欢的样子。

二、WINDOWS窗口的基本组成

1、教师介绍:WINDOWS可以运行很多程序,每个程序都是在一个窗口中运行的,

这些窗口的组成也十分相似。我们进行的操作,大多在窗口中完成。所以,要学会让计算机完成某项工作,首先要学会窗口操作。打开窗口的常见方法有两个:快捷方式、菜单方式。

2、学生尝试用快捷方式、菜单方式两种方法打开“写字板”窗口。

3、教师简介“写字板”窗口的基本组成:

控制标题栏标题栏

菜单栏

工具栏

工作区

窗口边线状态栏

4、同学间互相考一考:画笔窗口的组成。

5、小结。

三、WINDOWS窗口的基本操作

1、将WINDOWS窗口最大化;

2、将WINDOWS窗口最大化;

3、将WINDOWS窗口还原;

4、关闭WINDOWS窗口;

5、改变WINDOWS窗口的位置;

6、改变WINDOWS窗口的大小;

7、多个WINDOWS窗口的显示与排列;

8、多个WINDOWS窗口的灵活转换;

9、注意:提醒学生养成随时关闭多余窗口的好习惯。

四、总结

教学内容:第七课、玩玩扫雷游戏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了解“扫雷”游戏的目标、规则和策略技巧;

2、培养学生利用“帮助”菜单进行自学的能力和推理能力;

3、进一步练习鼠标的基本操作。

教学重难点:

1、利用“扫雷”游戏进一步练习鼠标的基本操作。

2、培用学生自学能力和推理能力。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动“扫雷”游戏

1、师提问:如何启动“纸牌”游戏的?

2、生尝试启动“扫雷”游戏。

3、生说启动“扫雷”游戏的方法。

二、启动“扫雷”游戏的“帮助”菜单

1、师引导生调出“帮助”菜单,并简介如何使用“帮助”菜单。

2、生自学“扫雷”游戏的目标、规则和策略技巧。

三、玩玩“扫雷”游戏

1、布置学生玩“扫雷”游戏。

2、通过实例启发学生、训练学生的推理能力。

3、“扫雷”大赛。

四、小结

教学内容:第八课、用一用计算机里的计算器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计算器窗口,掌握标准型计算器的用法,了解科学型计算器的用法;

2、会用标准型和科学型计算器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标准型和科学型计算器的用法。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计算机里的计算器

1、生尝试启动计算器程序。

2、生观察计算器窗口的组成,并与电子计算器进行比较。

二、会用计算机里的计算器进行计算吗?

1、运用标准型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

2、开展小组间的比赛,看谁算得又正确又迅速。

3、教师提醒学生:用计算器执行计算既可以用鼠标来进行,也可以用键盘输入。

4、运用科学型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

5、教师简介与学生通过帮助菜单进行自学相结合。

三、练一练

四、总结

教学内容:第九课、复制和组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明白图块的含义;

2、学会定义、移动、复制图块的方法;

1、能画一幅自己喜爱的图画并将其复制。

2、激发进一步学习画笔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复制图块的方法。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作品,激趣导入

1、启动画笔程序并通过屏幕转播观察一图案(奥运五环标志)。

2、分析图案的构成,学生自画。

二、新授

1、学生作品展示,互相点评。

2、讨论:要画好奥运五环标志,困难在哪里?

3、提问:如何解决这个困难?

4、师或生示范用复制的方法画奥运五环标志。

(1)画一个圆;

(2)选择选定工具后,将光标移到圆的左上方,按下鼠标左键不放,向右下方拖动鼠标,屏幕上出现一个虚线方框,当虚线方框将圆围住

后,松开鼠标,这样就把这个圆定义为图块;

(3)单击菜单栏中“编辑(E)”选项,打开它的下拉菜单;

(4)选择“复制(C)”,并单击;

(5)选择“粘贴(P)”,并单击。在画布的右上角会出现一个和画的圆一样的圆,外面有一个虚线框;

(6)把鼠标移动到虚线框内,拖动鼠标把复制的图形移到合适的位置,这时画板上就画好了两个圆;

(7)重复(5)、(6)步的操作,再复制出三个圆,完成五环标志。

5、生用复制的方法再画五环标志。看看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又是如

何解决的,得到什么经验。

6、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经验。

三、练习

1、自由选择完成师展示的作品,或自己创造。

2、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图画并将其复制。

3、师生点评。

四、总结

教学内容:第十课、图形的变化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会让图形块产生翻转、旋转、拉伸、扭曲等变化;

2、了解如何利用图形块产生翻转、旋转、拉伸、扭曲等变化,加快图形的创作速度;

3、会利用图形块产生翻转、旋转、拉伸、扭曲等变化。

教学重难点:

1、图形块的翻转、旋转、拉伸、扭曲等变化操作;

2、利用图形块产生翻转、旋转、拉伸、扭曲等变化技术进行图形创作。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品展示,激趣导入

1、启动画笔程序并通过屏幕转播观察一图案(可爱的小猪)。

2、学生自画。

二、新授

1、学生作品展示,教师作品展示。

2、讨论:为什么老师画的小猪两个耳朵一模一样?老师是怎么办到的呢?

3、教师提示可以用复制的方法,然后对图形块进行一些变化。

在菜单栏的“图像”菜单中,有“翻转/旋转(F)”和“拉伸/扭曲(S)”选项,可以对图形块进行翻转、旋转、拉伸、扭曲等操作。

4、生自己摸索对图形块进行翻转、旋转、拉伸、扭曲等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5、生作品展示。

6、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经验。

三、练习

1、自由选择完成师展示的作品,或自己创造。

2、利用今天所学的方法,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图画。

3、生作品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四、总结

教学内容:第十一课、图案的设计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图案设计一般遵循的原则;

2、学会分析作品、欣赏作品;

3、能利用图案设计的对称、对比、互补等原则创作图案。

教学重难点:

1、运用图案设计遵循原则,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2、如何将图案设计从理论上升到实际操作。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布置任务,学生完成

1、观察教材P119-P121列出的图案,自选感兴趣的作品与同座合作完成。

2、学生自画,教师巡视指导。

二、新授与练习

1、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三幅学生作品(分别能体现图案设计对称、对比、互补

原则的三幅作品)。

2、三幅作品的作者分别展示作画过程,教师表扬鼓励。

3、仔细观察并结合教材中的范例,讨论:这三幅作品有什么特点(从颜色、形

状两个方面探讨)?

4、教师:你能设计出哪些不同图案呢?

5、生进行作品创作。

6、学生作品展示,教师表扬鼓励。

三、总结

教学内容:第十二课、保存作品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文件和文件夹;

2、理解在磁盘上创建新文件夹并保存文件的意义;

3、掌握创建新文件夹、保存文件和打开文件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如何创建新文件夹、保存文件和打开文件;

2、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布置任务,学生完成

1、与同座共同完成一幅自己喜爱的美术作品。

2、学生自画,教师巡视指导。

二、创建新文件夹

1、师谈话:在计算机中,一幅图画、一首歌曲、一片小说或者一个程序等都是

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磁盘上。怎样才能把我们画的图画作品保存在磁盘上呢?磁盘上的文件很多,为了方便管理文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将不同的文件存放在不同的文件夹中。在保存图画作品前,先要在磁盘上建立一个收藏图画作品的文件夹。

2、利用屏幕广播,教师示范新建文件夹的操作。

(1)在“我的电脑”中打开G盘的USER文件夹,使用文件菜单中的“创建文件夹”在USER文件夹中创建新的文件夹;

(2)使用文件菜单中“重命名”将“新建文件夹”改名为“TUHUA”

建好文件夹后,我们就可以把我们画的图画保存在“TUHUA”文件夹里了。

三、保存文件

1、再次利用屏幕广播,教师指导一学生保存他作品在指定的位置。

(1)单击菜单栏中的“文件”选项,再单击“保存”。

(2)将保存位置设置成G:,以自己名字的拼音为文件名,如:WANGZHE、LIUYING等。

(3)单击保存按钮,将自己的作品保存进磁盘。

2、生分别以自己名字的拼音为文件名将自己的作品保存在教师指定的位置。

3、师:想看到别的同学的作品吗?可以自己试一试“打开”的操作。

4、学生利用“打开”的操作,欣赏别的同学的作品。教师注意提醒学生,每个

人的作品都是辛勤劳动的结晶,不能打开别人的作品后,不经过别人允许就任意修改,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四、学生作品展示会

五、课堂小结

教学内容:第十三课、指法练习有技巧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输入一段英语短文,提高综合输入的水平;

2、在辅助指法训练的游戏中练习,提高指法练习的兴趣;

3、培养良好打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

进入“综合练习”,输入一段英语短文。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出手指”的游戏。

2、“贴卡片”的游戏。

二、“反复练四遍”

1、自由输入书中“反复练四遍”的内容。

2、小组间比赛。

三、运用“英打练习”进行指法综合练习

1、进入“综合练习”,输入英语短文。

2、统计成绩,并找出自己指法输入的“薄弱环节”。

3、进入“自设练习”,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按键练习。

4、师提醒打字时的正确姿势。

5、综合练打比赛。

6、师鼓励表扬。

四、小结

教学内容:第十四课、用一用计算机里的记事本

教学目标:

1、学习启动、退出记事本程序的方法;

2、了解记事本窗口的组成;

3、练习在记事本中输入英语短文,并做简单修改;

4、学习新建记事本的方法;

5、激发学习记事本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练习在记事本中输入英语短文,并做简单修改。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想把日记记到计算机里吗?WINDOWS提供了一个小型文字处理工具——记事本。

二、启动记事本

生启动记事本。

三、记事本窗口的组成

学生看书自学,说出记事本窗口的组成部分的名称。

四、在记事本中输入英语短文

1、英语短文如下:

Hello!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Wang Xiaoming.

How old are you?

I’m ten.

2、学生小结输入方法:依次输入以上字符,每输入一行按回车键换行。

3、要把这篇短文进行修改,该怎么做呢?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Wang Xiao.

How old are you?

I’m ten years old.

4、学生小结修改方法:

(1)删除字符的方法;

(2)插入字符的方法。

5、练习,完成课后练习2。

五、退出记事本

六、总结

教学内容:第十五课、神奇的“笔”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习切换中、英文输入状态的方法;

2、了解汉字输入的意义以及常用的输入方法;

3、练习在记事本中输入单个汉字;

教学重难点:

练习在记事本中输入单个汉字。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启动记事本

2、想在计算机上输入中文吗?要在计算机上输入中文,首先要进入中文输入状

态,启动汉字系统。

二、进入中文输入状态

1、启动汉字系统。

(1)移动鼠标到任务栏上;

(2)单击输入法“En”按钮,此时屏幕弹出对画框;

(3)选择对话框中“智能ABC输入法”,并单击鼠标左键,此时弹出如图所示,表示启动汉字系统成功。

字母/汉字转换按钮

半角/全角转换按钮

显示小键盘转换按钮

2、生尝试单击各按钮,并在键盘上输入,看有什么发现。

3、生尝试后小结,师补充说明:

(1)字母/汉字转换按钮:标明现在输入的是汉字,如果单击此按钮,则出一个“A”,表示输入英文字母。

(2)半角/全角转换按钮:在全角输入方式下,输入的汉字、字母、数字均占1个汉字的位置。在半角输入方式下,输入的汉字、字母、数字均占半个

汉字的位置。单击此按钮可进行半角与全角转换。

(3)标点符号转换按钮:标明当前使用的是中文标点符号,单击此按钮后,标明输入的是英文标点符号。

(4)显示小键盘按钮:单击此键,可在屏幕上显示一个键盘,可用鼠标点击小键盘上的按钮,来代替用手从键盘上输入。再单击此按钮,则小键盘掩藏起来。

三、输入汉字

在计算机上输入汉字的方法有许多种,如双拼输入法、郑码输入法、表形码、区位输入法、五笔输入法等,但其中全拼输入法简单、易学,只要会汉语拼音就

可以了。

1、生尝试用智能ABC输入法进行单个汉字的输入,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来

2、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1)翻页查找当前提示行没有的汉字;

(2)字母输入错误的修改;

(3)“女”字的输入;

四、退出中文输入状态

五、总结

教学内容:第十六课、怎样输入得更快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会用输入词语的方式输入汉字,提高汉字输入的速度;

2、了解自定义词组的方法;

3、使用记事本,练习汉字的输入。

教学重难点:

1、怎样输入词语。

2、怎样用混拼的方式输入词语。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动记事本,复习单个汉字的输入方法

二、教师利用屏幕广播示范输入词语:中国

1、输入拼音:“zhongguo”;

2、按空格键;

3、提示栏显示:中国,按空格键选中。

三、学生尝试在记事本里输入词语:学生

1、教师表扬输入正确的学生。

2、用不同的方法输入“学生”这个词,看谁的方法多,比一比:哪一种方法更

好一些?把你所使用的方法列在书中的方框中。

3、生小结:在输入拼音时,不一定要把每个汉字的拼音都输入完整,可以只输

入每个音节的第一个字母,如果音节的声母是zh、ch、sh,也可以取前两个字母。

四、学生尝试输入词语:西安

1、遇到什么问题?

2、自己是怎么解决的?

3、学生小结。

4、比一比:输入“切”、“先”、“单干”、“档案”、“企鹅”,看谁输入的又正确又

迅速。

五、让计算机记住你的名字

1、用输入词语的方式输入自己的名字。

2、再次输入自己的名字,你发现了什么?

3、能让计算机多记住一些词语吗?

4、练一练。

六、总结

教学内容:第十七课、输入文章(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练习用输入词语的方式输入文章,提高汉字输入的速度;

2、熟悉自定义词组的方法;

3、使用记事本,进一步练习汉字的输入。

教学重难点:

较熟练地用混拼的方式输入中文词语、文章。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动记事本,复习词组的输入方法

二、学生尝试在记事本里输入文章

1、学生练习输入文章。

2、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生经验交流

1、遇到什么问题?

2、自己是怎么解决的?

3、学生小结。

4、比一比。

四、练一练

五、总结

教学内容:第十八课、输入文章(二)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练习用输入词语的方式输入文章,提高汉字输入的速度;

2、进一步练习汉字的输入;

3、按要求保存输入的文章。

教学重难点:

较熟练地用混拼的方式输入中文文章并保存文章。

课型:新授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动记事本,复习词组的输入方法

二、学生在记事本里输入文章

1、学生练习输入文章。

2、教师巡视指导。

3、比一比。

三、文章的保存

1、指名学生做示范,其他学生通过屏幕广播观看、学习。

(1)单击菜单栏中的“文件”选项,再单击“保存”。

(2)将保存位置设置成G:,以自己名字的拼音为文件名,如:WANGZHE、LIUYING等。

(3)单击保存按钮,将自己的作品保存进磁盘。

2、生分别以自己名字的拼音为文件名将自己的作品保存在教师指定的位置。

3、学生小结方法。

四、练一练

五、总结

表扬鼓励,学期总结。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测量 (一)单元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理解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点。理解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点。 2.使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实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实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升操作技能,发展实践水平。 (二)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有:毫米、分米的理解、千米的理解和吨的理解。 单元内容结构如下: 具体内容安排: 例1 结果不是整厘米时引入毫米,发现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与1毫米厚度的实物作比照,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点。 例2 课桌的长度时引入分米,发现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点。 例3 在境中理解千米,明确千米与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点。 例4 际测量、走一走等活动感受1千米的长度,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点。 例5 单位换算。 例6 否同时过桥的问题,理解质量单位吨,同时明确吨与千克的关系。通过讨论1吨有多重,建立1吨的质量观点。

例7 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 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在这个单元中,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质量单位“吨”,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所以,本单元的教学不但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水平和实践水平创造了条件。 (三)单元课时安排 7课时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全册教学 设计 一、导入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观察老师,说说老师有什么特征?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的发型、衣服的颜色,脸型、姿势等等特征)。同学们看着老师就能获得这么多的关于老师的信息,其实老师就是由许多许多的信息组成的。可见,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在你我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那么,信息究竟是个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第1课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二、新授 1.身边的信息 每天我们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可以获得大量对我们有用的消息。我们把这些对我们有用的消息我们就把它叫做信息。(板书: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如经济信息、科技信息、交通信息、市场信息、招生信息、股市信息,等等。最直接的我们用眼睛看我们桌子上的书,可以看到书本的颜色的信息,厚度的信息。用手摸摸可以获得书本质地的信息,用鼻子闻闻可以获得书本味道的信息,如果有显

微镜还可以看到书本纸张中的微观世界。(请学生列举信息的例子)。 一个人的表情,可以传递内心的喜怒哀乐;电话可以传递我们的声音,表达各种感情;交通灯的灯光传递着是否通行的信息;信件、报纸、广播、电视随时随地都传递着各种信息。(列举信息传递的例子) 师:我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每天都在获取和传递信息。 2.信息与人类 信息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信息已经是一种对人类有用的资源,人类充分获取和利用信息改变生活。举例:人们依据对食物营养成分的信息和人体对人体需要营养信息的分析确定饮食结构;根据对气象云图的分析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根据对学校同学爱好信息的收集整理确定学校应该开设什么样的兴趣小组;根据对班上同学的期中考试试卷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确定因该在什么类型题目上应该重点复习……(学生举例) 可见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重要,学会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今天这样的生活。

人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案

活动1 初步知识与基本操作 第1课信息技术初探究 教学目标: 了解身边的信息、信息技术的应用,初步认识信息和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知识与技能: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现象,认识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 过程与方法:掌握信息活动的一般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作用,产生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行为与创新:能够养成积极思考生活中的信息的真假性、有用性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表达等;信息及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感受信息及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了解生活中的信息的一些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社会里,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那什么是信息呢,信息又有哪些作用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 二、新授: 1、信息 信息是一些消息,在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都离不开信息。 (阅读“知识屋”) 2、信息的获取 那信息是如何获取的呢? 但是有些信息我们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无法获取到,比如说,我想看清对面大楼上是一只什么鸟?其实很多工具都能帮助我们获取更多的信息,你知道还有哪些工具吗?试着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三、信息的传递 获取信息后,我们要将它传递给更多的人,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进行信息的传递。 科技的发展让信息的传递有了更多的方式,但并不意味着原始的方式就此淘汰了。 完成“讨论坊”的内容。 四、信息的处理 人类获取、传递了信息后,对信息进行一些处理,会产生更有价值的信息。计算机被发明后,人们就把信息处理的大量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计算机也叫信息处理机。 五、信息技术 在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过程中涉及到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跟我们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 六、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知识,在生活中,信息和信息技术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分辨信息的真假。 第2课与计算机交朋友 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计算机的一般组成部分的名称。 2、能够说出计算机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 3、认识计算机桌面,掌握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4、学会正确地开、关机。 5、能够规范地使用计算机,并注意爱护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计算机从外观上看的几部分名称;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桌面及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难点: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规范地使用计算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计算机的组成 一、质疑导入 我们知道计算机又叫信息处理机,因为它处理信息的能力很强。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样高性能的机器它究竟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课神奇的信息世界(教案)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观看“神奇的信息世界”光碟 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 控制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师:这节课;大家来学习了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你注意到了吗?我们生活在一个神奇的信息世界中。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神奇的世界;好吗? 生:好! 师:启动“神奇的信息世界” 。 (让学生来观看;老师边解说)师:观看影片后;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让学生来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二、这里有一些例子都说明计算机在当今社会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请大家填一填:下列图中计算机在做什么? 三、想一想 1、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计算机? 2、你认为计算机还能做些什么事?

第二课走近计算机(教案) 教学目的:认识计算机各个部件;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 教学内容: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 控制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计算机在生活中的应用。哪位同学能来谈一谈具体应用方面。 师:好;你来。 生:(略) 师:好;你也来谈谈。 生:(略) 师:同学们都谈得不错;接下来;我们来共同认识一下计算 机的基本组成。好吗? 生:好。 二、新授 师:现在;让世纪博士给我们讲讲计算机的家史吧。 (老师启动光碟;让学生观看)师:通过观看影片;同学们学习了什么呢?对计算机了解了多少呢? 我知道了。那你来说说。一台计算机(电脑)是由硬件与软 件组成的。哪硬件是什么呢?老师;我来说。 好;你来说。硬件主要由主机、键盘、鼠标、显示器等组 成。哪软件又是什么呢?老师;我来说。 好;你来说。软件是人编写的程序;专为完成某一项任务而 设计;是 生 师 生 师 生 师 生 师 生 师 生智慧的结晶;用不同软件可以让计算机完成不同的任务师:同学们;今天学了可真不少。接下来我们来做一做下面的题目。 三、做一做。 通过世纪博士的讲解;我们认识了计算机的硬件;知道了计算机软件;请依据下列题目;填上“硬件”或“软件” 。 1、小神游在利用画图()画画。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小学电子教案学科:数学 年级:三年级 姓名: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习的习惯和常规。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学会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本单元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数学好玩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册带目录)

教学进度第一周第1课了解信息世界 第二周第2课计算机的作用 第三周第3课学会使用鼠标 第四周第4课认识Windows XP 第五周第5课认识Windows XP窗口 第六周第6课认识键盘 第七周第7课中文输入法 第八周第8课特殊的标点符号 第九周第9课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 第十周期中巩固 第十一周第10课初识“画图”软件 第十二周第11课美丽的家园 第十三周第12课我的亭桥 第十四周第13课我设计的机器人 第十五周第14课美化自己的画 第十六周第15课我的五环旗 第十七周第16课图像的变化 第十八周第17课给画配上文字 第十九周期末复习巩固 第二十周期末复习巩固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1课了解信息世界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重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难点: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授 解释: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电话、广播——>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 “3.信息的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求的数据形式,如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课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知道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让学生初步了解计算机中信息的传递;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常用输入、输出设备; 2、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运用讲解、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激励法。学生合作、交流完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传递的兴趣学生主动地去探索思考,培养正确的信息价值观以及对新知识的热情与渴求。 教学重点难点:信息的输入与输出;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的认识。 教学准备: 1、计算机、网络。2、学生的美术作品。3、扫描仪、数码相机、VCD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信息材料:(教师的表情给学生感觉好像很神秘) (1)学生的美术作品、学生的作业等。(2)让学生观看VCD

2、展示信息材料后教师问学生:你们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从而引出:信息与我们非常密切,信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3、教师问学生:我们使用计算机能做些什么事情?学生回答如: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绘画、写文章、收发电子邮件等等。(在此让学生充分发挥一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新课 1、计算机中信息的传递 ⑴让学生观察书上的熊猫“咪咪”利用计算机做事的四幅画面,同桌的同学讨论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熊猫“咪咪”是通过什么设备用计算机绘画的?是通过什么设备看到自己正在画的画?是通过什么设备用计算机写字?是通过什么设备传声音?用计算机画的画、写的作文能够印在纸上吗?如何实现?(对回答的学生教师加以鼓励。教师注意自己的引导作用) ⑵由学生讨论回答:哪些是计算机接收了我们给它的信息; ⑶让学生讨论回答:哪些是计算机向我们输出的信息。 ⑷由学生的回答而总结出:我们在使用计算机时,随时都在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而计算机也随时向我们输出信息。 ⑸除了计算机还有网络也可以接收发送信息,还可以用扫描仪将照片或画面原样输入计算机内,也可将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拍摄到的景物输入到计算机内等等。(在此向学生展示数码相机) 2、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正方形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讨论揭题 1、故事引入: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两人一组分食品,小强和小丽拿到的是4个苹果、两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课件演示)你愿意帮他俩分一分吗?怎样分比较公平呢?(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生交流:“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请拍手表示!”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2”(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瓶?”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1”(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学生无法拍手表示半个)“你会用一个数来表示这半个吗?”(学生尝试,并说明理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入1/2) A:(学生中没有用1/2表示)谈话:你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这个蛋糕的一半,说明你们都很有办法,不过,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简便而且科学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时,可以用1/2来表示。(课件演示) B:(学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谈话:“1/2是什么意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认识、强化平均分)“你在那里见过二分之一?”(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以肯定。并结合课件演示,介绍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家族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认识分数、操作深化 1、(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福建省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案

福建省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 第1课生活中的信息技术 教学目的: 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备注说起信息技术,同学们并不陌生,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领域。 现在让我们通过信息技术的一些应用实例,一起感受信息技术,了解信息技术给我 们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 二、新授 1.飞速发展的现代通信技术 让学生说说有哪些通信手段,后教师补充归纳。 ①使用手机可以随时随地与亲人朋友通话,发短信祝福。 ②收看电视可以了解世界万象,增长见识,丰富生活。 ③通信卫星可以把电视节目、电话、电报、传真等信号内容传送到世界各地。 2.广泛应用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 让学生说说有计算机有哪些功能,后教师补充归纳。 ①计算机告诉运算的特点可以对气象卫星拍摄的云图进行分析处理,预报天 气以及台风、雪灾、冰雹等自然灾害。 ②通过网络可以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进行远程可视通话。 ③条形码可以用来表示一些商品的信息。 ④ATM自动柜员机的应用。 3.功能强大的微电子与传感技术 ①微电子技术让电脑器件的尺寸不断缩小。 ②先进医疗仪器有助于提高医疗诊断质量。 ③机器人的应用。 三、小结 从上面例子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获取、传送、 存储、处理信息的技术。掌握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因此, 我们从现在开始要学好信息技术。 四、总结巩固 1.你还知道哪些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给你带来了哪些方便? 教学反思:

第2课初识电脑 教学内容:初步了解电脑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地启动电脑,关闭电脑; 2、认识图标,打开窗口,查看菜单; 3、借用电脑进行数学探究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启动、关闭电脑 教学难点:尝试操作鼠标操作电脑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PPT课件、课堂所需要的插图 课时安排:1节课 教学方法:展示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交流、评价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备注 1、你在哪里见过电脑?它长什么样?是做什么用的? 引言:电脑体型越来越小,功能却越来越强大。电脑越来越好用,越来越普及。 医院有电脑,学校有电脑,家里有电脑……处处有电脑。用电脑学习,用电脑交流, 用电脑购物,用电脑娱乐……人人用电脑。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生活的好伙伴。 接下来,我们就要来初步认识一下电脑。 二、新授课 活动一、了解电脑的界面 问题:电脑的界面是什么样的呢?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开阔视野”并回答问题,并予以适当补充。 1)字符界面 2)图形界面 活动二:认识友好的图形界面 1、说一说电脑的组成 问题:我们电脑室的电脑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显示器、主机、键盘和鼠标 2、启动电脑 问题:如何启动电脑呢? 提问学生,教师总结; 让学生动手启动电脑; 3、找找电脑桌面上的图标 问题:电脑桌面上的图标长什么样? 请学生阅读课文,并在电脑上自己观察,并说一说自己电脑桌面上各有什么图 标。

三年级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三年级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说说我的学校 活动目标 1.基础性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学校,知道学校各活动场所的功能与作用。 (2)能把自己在观察与调查中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并能写一份介绍学校的发言稿。 2、发展性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让学生乐于与人合作、交流。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大胆展示自我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ppt课件。 2.学生准备: (1)课前到学校各处四处走走看看,不了解的情况可以找老师和同学们问问。 (2)在征得老师同意的情况下,到学校档案室去找找有关学校环境的照片。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课 1、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课件展示校园环境的图片和同学们在学校里快乐活动的图片) 2、同学们,学校我是们学习的乐园和成长的沃土,这里有美丽的校园,还有可爱的同学和可亲的老师。在这里生活三年了,你了解自己的学校吗?学校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有外校老师和同学到你们学校参观,你打算怎样向他们介绍呢? 3、板书:说说我们的学校,学生齐读课题。 二、明确任务和要求 教师过渡: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以“我们的学校”为题目,写一篇发言稿,介绍我们的学校。要想全面了解学校情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将请大家分小组合作完成探究任务。 1、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合作伙伴,组合成五人或六人的调查小组,并选出一

名组长。 2、老师提出本次活动的要求: (1)各小组对校园整体环境进行细致的观察,并认真做好记录。如果有条件,可以在学校档案室找一些相关的照片或自己把相关的景物拍照下来。 (2)小组成员要服从组长的分工安排,遇到困难要学会团结合作。 (3)调查时,要注意保护学校的环境与设施,不能踩花坛、攀折树枝、乱写乱画等。 三、实地调查与记录 1、各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在校园里进行实地观察。大家可以从校门开始,一起有顺利地进行观察与记录,也可以分块各自完成观察和调查的工作,记住: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哟! 3、教师提示:你可以在学校里走一走,仔细看看校园的环境。比如:操场的大小,跑道有多长,树木的种类和形态,花坛里花草的颜色和形状,运动场里有哪些体育运动器材,升旗台是怎样的,它们各有哪些特点等等。另外,你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舞蹈室、乒乓球室等活动场所或者是学校有特色的文化墙、电视台来观察和调查哟! 3、小组讨论。 (1)集中展示 各小组成员把自己调查的记录结果展示出来,大家相互查看对比,看看同学的记录与自己有什么相同与区别的地方。 (2)相互交流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息烽县第一小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三 年 级 信 息 技 术 教 案 备课人:杨春菊

第一单元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第1课信息就在你身边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兴趣。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了解信息是什么?计算机又有哪些作用呢? 过程与方法:先采用学生自学、提问讨论,教师总结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媒介:计算机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呢,是我们第一次上信息技术课,第一课的课题名称是《信息就在你身边》,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信息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的哪些东西属于信息呢? 二、新授 这节课课我们就慢慢的了解信息是什么?信息技术是什么呢?它们和计算机有什么联系呢? 1、请学生打书开第1课,解决问题1:什么是信息?我们生活中哪些属于信息。 2、学生讨论回答以上问题。 3、师总结:信息就是用语言、文字、数学、符号、图像、声音、

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生活中的信息有:电视播入出来的图像、歌曲、短信、报刊、电话…… 4、信息技术就是专门研究如何处理信息的科学技术。 5、信息与计算机的关系。 计算机又叫电脑,它能帮助你收集、存储、加工、传输和维护各种信息,是你用来处理信息的好伙伴。现在,计算机的应用已遍及社会的各行各业,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与计算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地认识它们、了解它们。 6、计算机怎样处理信息:输入——处理(分析)——输出 三、总结 我们现在生活在信息的社会里,人们每天要处理的信息不计其数,如果没有计算机帮忙,就无法完成,社会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学习操作使用计算机是信息社会对于我们每个人的要求。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和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有关倍的概念及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性与周长,时、分、秒,千米和吨的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修订后的教材,既具有原实验教材的主要特点,同时又呈现出一些新的特色。 1、细致改进计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2、改进概念教学的编排,让学生在应用概念解决问题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改进估算的编排,突出估算的作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量与计量教学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加强对估测能力的培养。 5、调整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的编排,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素材。 6、合理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供丰富而可操作的案例。 7、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能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应用其含义解决问题。 5.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6.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有关长度、质量和时间的简单计算。 7.初步了解集合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閺呼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信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三年级(上) 巴图营乡中心小学宋晓晶

第1课踏上信息路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信息的传递方式、信息设备、计算机中如何呈现信息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看书自学,讨论等方法;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本课内容 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改变生活的良好素养 二、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信息,知道信息的获取、存储和传递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信息的获取、存储和传递的一般方法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系统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新的学期老师将领你们进入崭新的信息世界。 学生看目录,了解本学期要学习的内容。 【二】新授 1.师:同学们,你们怎么理解什么事信息的呢? 教师出示更重图片、文字、声音、视频,请学生复述刚才展示的内容. 学生回答复述 教师总结:信息就是用语言、文字、符号、图像、声音等所表示的内容成为信息。 盛开的春天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学生看书说一说提供了什么信息。 2.信息的获取 你知道哪些获取信息的方式?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信息?(小组讨论) 汇报 3.信息的存储 师:给P3页的图片填写名称(较简单),对答案 如果你是小记者,选择那些信息设备? 学生回答选择原因 4.信息的传递 同学们各种各样的信息时怎样传递的呢? 看两个信息传递故事 学生看书,读马拉松起源和宇航员舱外活动的故事。比较古今信息传递方式。谈谈感想。 讨论:信息还有什么传递方式。语言,图片,电话,无线电,网络。 4.计算机中的文件 现在通常用计算机来记录信息。 打开电脑,进入我的电脑,打开各种类型的图片,有什么发现? 学生上机操作,探索发现 教师提问总结,文件类型不同,表示里面存放的信息类型不同。多接触之后就会了解 【三】反馈检测

小学三年级上信息技术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信息技术 课教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第1课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教学重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教学方法: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教学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 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 教室里的板书,挂图…… 图书馆里的书报…… 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二、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电话、广播——>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 “3、信息的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求的数据形式,如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 划及教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版本1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情分析 本人所任教的三(3 )和(4)共有一百多个学生,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处于少年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都是刚接触电脑课,对电脑的操作还不是很熟练,部分学生连电脑还是第一次见到。但是学生对电脑课的兴趣比较浓,热情比较高。所以,我们要抓住这点优势,让学生学得开心,寓教于乐。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15课,主要容是在“画王”的基础上,让学生来体会在计算机中画画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潜移默化的让学生熟悉鼠标和键盘的操作,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本册从容上来分可分为三单元。第一单元共有4课,“与新朋友见面”主要介绍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

对电脑作简单介绍;接着教材在“可爱的鼠标”中向学生介绍鼠标的各种操作方法;然后在“鼠标陪我玩一玩”中用两个小游戏让学生练习鼠标的操作;最后用“计算器帮你忙”让学生初步体验电脑在生活、学习中的应用,同时让学生学会使用小键盘。第二单元共有7课,先通过“小伙伴的作品”让学生初步感知电脑画的特点,然后用“小树苗快快长”、“整齐的教学楼”、“五彩的窗子”、”花香满园”、“我能画得更好”这5课重点介绍“画图”软件中各个工具的使用,最后让学生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电脑画作品“美丽的校园”。第三个单元是在学习完“画图”软件后,教材又安排了4课,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电脑画画。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机,了解其作用; 2、熟悉鼠标和键盘的操作; 3、了解“画图”中不同工具的特点,并学会操作; 4、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四教学具体措施 本学期信息技术的教学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学生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课教案【三篇】分享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课教案【三篇】分享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了解计算机中信息保存形式和文件类型。 2、会创建文件夹,能保存文件。 3、理解存储器、磁盘、光盘,了解存储容量 过程方法 教师讲解+学生练习+学生演示+教师评讲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从小有保存文件的习惯,同时也要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要删除别人的文件。 二、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1、信息存放形式、存储器与存储容量。2、文件类型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能够把文件保存有指定的位置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到图书馆去借书时,看到图书是按不同类别存放在不同的书架上的,整整齐齐的,查找起来非常方便。在计算机中,信息是以文件的形式保存有磁盘或光盘中的,这些文件也能够存放在不同的文件夹中。 (二)新授 (板书:第八课保存文件) 1. 文件和文件夹 师:在通常情况下,文件是保存有文件夹中的。为了便于管理和使用文件,每个文件有自己的名字,叫文件名。

(板书:文件名)师:文件名能够用字母、数字、汉字或符号表示,通常由文件主名和扩展名两部分组成。 (板书:由文件主名和扩展名组成) (演示) (1)打开含有“ Clouds.bmp”、“蛙鸣.wav”文件的文件夹。 (2)师:大家看到的“ Clouds.bmp”和“蛙鸣.wav ”文件,其中“Clouds”“蛙鸣”是文件主名,“ .bmp”“.wav”是文件扩展名,分别代表不同的文件的类型,“ bmp代表图片文件, 师:在Windows98中,不同的文件或文件夹用不同的图标表示。 [ 试一试] 你能从“ C: WindowsMediaDing.wav”中看出文件名是什么?主1 件名和扩展文件名分别是什么?文件的类型是什么吗? 师:能够看出文件名是“ Ding.wav”,属于声音文件。 2. 创建新文件夹 师:同学们在计算机里看见有像文件包一样图标,它表示是文件夹,就像图书馆的书架一样,我们能够把文件放在文件夹里。 (板书:创建文件夹) 师:我们的小朋友想不想拥有自己的文件夹?下面就带大家去建立自己的文件夹。 ( 演示) (1) 打开“我的电脑”; (2) 打开“ D:”;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本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本教 案 第一课信息世界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哪些是信息处理的工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哪些是信息、信息处理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观察老师,说说老师有什么特征?学生讨论回答(老师的发型、衣服的颜色,脸型、姿势等等特征)。同学们看着老师就能获得这么多的关于老师的信息,其实老师就是由许多许多的信息组成的。可见,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在你我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那么,信息究竟是个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第1课信息和信息处理工具) 二、新授 1.身边的信息

每天我们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可以获得大量对我们有用的消息。我们把这些对我们有用的消息我们就把它叫做信息。(板书: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如经济信息、科技信息、交通信息、市场信息、招生信息、股市信息,等等。最直接的我们用眼睛看我们桌子上的书,可以看到书本的颜色的信息,厚度的信息。用手摸摸可以获得书本质地的信息,用鼻子闻闻可以获得书本味道的信息,如果有显微镜还可以看到书本纸张中的微观世界。(请学生列举信息的例子)。 2.信息的传递 电话可以传递我们的声音,表达各种感情;交通灯的灯光传递着是否通行的信息;信件、报纸、广播、电视随时随地都传递着各种信息。(列举信息传递的例子) 3.信息处理 人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最直接的就是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舌头尝;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各种工具获取更多的信息例如用望远镜我们可以看得更远,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观世界…… 我们的身边与大量的信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对我们有用的,因此我们要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那么处理信息又是如何的呢,首先是获取信息再处理信息最后输出信息。(板书: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 依照信息处理的过程有同学能告诉大家,人工处理信息

三年级信息技术课教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表 学科:三年级信息技术任课教师: 2014.8 学生学习本科课程情况的分析(包括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 1、三年级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思维活跃,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对信息技术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2、学生在学习中随意性非常明显,渴望得到教师或同学的赞许; 3、学生已有一定的上机操作能力,能够开关机及鼠标的操作; 4、学生对于上机操作的兴趣很高,操作电脑的方法已有所掌握,但操作的熟练程度不够,自控能力欠缺;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基础知识基本机能的内容,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的内容,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各部分教材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 一、教学内容: 本册书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起始内容,主要任务是引领学生进入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体验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逐步养成正确、规范操作计算机的习惯,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年级学习的内容是简单的介绍了信息与信息技术对生活与社会的影响、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以及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社会问题。为了避免过多的理论知识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在信息、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的硬件、软件、文件、文件夹等基础知识外,安排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事例。 2.认识计算机的各种硬件,知道软件的作用,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掌握鼠标的操作方法,认识窗口界面。 4.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功能。 5.了解与信息安全、信息道德相关的社会问题。 本学期改进教学的基本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一乘除法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知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汇总的运用,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2、探索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百以内)的口算方法和一位数整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从实际情况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用乘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4、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 2、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口算。 单元课时安排:7课 小树有多少棵(1)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大家一进校园就会看到花坛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它在装点着我们美丽的校园,这么美的环境大家喜不喜欢。(喜欢)要有美丽的环境,就需要花草树木。 二、探索新知:出示挂图,大家看一看,这里有什么? 1、仔细观察并说出图意。 2、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出问题? 3、试着解决所提问题。 引出:20×3= 4、讨论算法。 20+20+20=60 2×3=6,20×3=60····· 三、拓展应用: 1、 3×2 5 × 4 6×7

人教版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上册)

人教版三年级起点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课信息和信息技术 教学目的: 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 2、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感受生活中的信息现象,认识到信息是普遍存在的。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信息技术课的信心。 教学重点:信息、信息处理工具;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对信息和信息技术两个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请同学们一起观察老师,说说老师有什么特征?(学生对老师的发型、衣服的颜色,脸型、姿势等等特征讨论回答)。 同学们看着老师就能获得这么多的关于老师的信息,可见,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在你我的身上,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那么,信息究竟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课题:第1课信息和信息技术) 二、新课讲解 1、什么是信息? 每天我们通过实物、广播、电视、报纸可以获得大量对我们有用的消息,我们把这些对我们有用的消息就叫做信息。 (总结:总而言之,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简单地说:信息就是用语言、文字、符号、图像、数字、声音、情景等所表示的内容。) 2、什么是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和储存:人类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最直接的就是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舌头尝;另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各种工具获取更多的信息。例如,用望远镜我们可以看得更远,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微观世界……我们的身边有大量的信息,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对我们有用的。因此,我们要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首先是获取信息,然后再处理信息,最后才输出信息。(2)信息的传递:电话可以传递我们的声音,表达各种感情;交通灯的灯光传递着是否通行的信息;信件、报纸、广播、电视随时随地都传递着各种信息。(列举信息传递的例子) (3)信息的处理: (讨论信息的处理方式)人们用眼睛、耳朵、鼻子、手等感觉器官就能直接获取外界的各种信息,经过大脑的分析、归纳、综合、比较、判断等处理后,能产生更有价值的信息,并且采用说话、写字、动作、表情等方式输出信息。其实,在很多时候人们不是,不仅仅依靠自己的感觉器官来处理信息,而是利用各种设备帮助我们进行信息的处理。就如人们用算盘来计算……。在计算机被发明以后,人们将处理信息的大量繁杂的工作交给计算机来完成,用计算机帮助我们收集、存储、加工、传递各种信息,既快又好,所以,人们也将计算机叫做信息处理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