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第一节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风格特点

插花艺术自古以来就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也为人们的文化生活创造无穷的艺术魁力与生活乐趣,她与其她姐妹艺术一样,也就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均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与经济状况,因此,她的产生与发展也必受社会经济、民族意识、时代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插花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西方与东方两大流派明显的区别与特色。东方人性情稳重内向、委婉含蓄,艺术境界寓意隐含,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故在插花的创意与表现手法上,其特点与风格可以用真、善、美、圣这四个字来加以概括。

一、自然之“真”

传统的东方民族酷爱自然、崇尚自然,对自然之美最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观点,就就是以自然界中生长的花木为表现的物象,讲求“物随原境”。“形肖自然”,这就是中国国画与插花艺术的理论基础。即所表现的景观需符合万物自然生长的规律,不能含有明显的人工痕迹。正如袁宏道在书中所论述的“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寓意于物者,自得之”,“使观者疑丛花生于碗底方妙”的境界。这样,就要求插花者深入去观察与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思考其美之所在与其美之精华,并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审美,在此基础上加以提炼与表现,使作品展现出充沛的自然生命力与美感,具有能震撼人心灵的感染力,这就是传统东方插花的精髓所在,所以,传统的东方插花又被称为自然式插花。

二、人文之“善”

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而儒家美学思想就是以“善”为宗旨,所以中国人的审美观也以“善”为核心,在这种文化思想的指导下,对花卉也赋予了美好的象征含义,讲求材必有义,义必吉祥,如生活中人们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以此象征傲雪凌霜、不畏严寒的品格,取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以此比喻君子之儒雅、脱俗。用玉兰、海棠、牡丹、桂花来衬托“玉堂富贵”,用象征、寓意、谐音的技巧,营造一种含蓄与谐的氛围,以借花明志、对花舒怀,并给作品赋以某种命题,使作品展现一种特定的意境,这就是传统东方插花所特有的风格。

三、艺术之“美”

插花创作中的艺术美包括素材美、布局美、色彩美、造型美、构思美与整体艺术美。善用木本花材,突出线条造型。如梅花因其横斜疏影、曲折多姿的姿态美,雅而不艳、幽香远逸的色彩美,逢冰雪而怒放、不畏严寒的内涵美而成为传统艺术插花的最佳素材。

花材的位置也讲究疏密有致、起伏有势、虚实结合、刚柔相济、气脉相连。如“画苑布置为妙”,“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

作品的色彩创意追求统一与谐的色彩效果,力求艳而不俗、雅而不淡,据环境与创作的需要,色彩或绚丽、或素雅,使人的视觉感受明快而亮丽,清新而自然。

传统的艺术插花在造型上不求规则化,在情势上任由发挥,以达明示主题为度,外形轮廓不拘泥于一定的形式,为主题服务就是造型创作的源泉。

对花明志、借花舒怀,创作具有诗情画意、包含自然美与人文美的作品,就是艺术插花创作的宗旨。将花的形体美与人的构思美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作品神形兼备,具有内涵美、神韵美,这就是东方插花艺术所独具的艺术美。

整体艺术美就是指插花作品各创作环节之间、各创作要素之间、作品与环境之间的有机配合所产生的综合艺术效果。即通过插花创作,同时创作一个高雅、浪漫、与谐的环境空间,产生一种环境艺术美。这就是艺术插花的最终目的。

四、“圣”洁之尊

艺术就是神圣的,艺术创作亦就是神圣的,东方人认为花卉就是神圣的,以一种崇敬的心惰去对待她,以花悟道、修身养性,使插花也有一种神圣感,讲求“心正花正”,进而“花正心正”。以自然之美来正人之心态,来怡情娱趣,这就是真正的艺术境界。

综上所述,东方人采用写实、写意或二者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来表现花卉的姿态美、布局美、色彩美与意境美,就是一种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艺术美。她不仅就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也就是一种精神享受过程。

第二节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创作理念与法则

艺术插花创作要做到有形、有色、有意境,就必须了解创作素材的特性,也必须掌握各种形式的创作要求与技巧,才能插出有特色的作品来,东方传统的插花以表现植物的自然形态美见长,故也称为自然式插法,创作时除了按照造型的基本原理以外,还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使作品更加合理、新颖、别致。

一、符合植物自然生长规律

这就是自然式插花的基本要求与主要特征。作品的统一整体效果也以此为依据。创作中要考虑草木花卉生长的自然形态,使作品达到一种“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艺术境界。

1、起把紧:自然草木的发芽与生长,都就是由一点向周边扩展的,所以插花时,各枝条的基部插口应集中靠拢,如一株生长着的植物,这样才能显示其自然生机。如松散交叉就像杂草丛生,既无生气也失美感。日本插花,也就是从这个意念出发,强调“点”的插法。

2、表现花材自然美:如潇洒飘逸的柳枝,创作中如使其聚集成丛,有违天意则失去其魅力;表现梅花时,不表现其横斜疏影的姿态,就等于失去了梅花的自然美;竹子的美则在于

其挺拔刚劲的气势,若创作中倾斜使用,就丧失了她的内涵美,插花对素材的应用,就是一

个源于自然、取于自然、依于自然、再现自

然的过程,一切以自然为本,就是自然式插法创作的先决条件。

3、花型也符合植物自然形态:自然式插法的花型所分的直立、倾斜、下垂等型式,也就是根据

植物自然形态而定的。植物生长有向阳性,直立型插花有如阳光在正立方,所有枝叶方向都向上,倾斜型插花有如阳光位于斜上方,放花叶倾向一侧,下垂型则适于蔓性枝条,向下

悬垂。

二、借鉴同类艺术创作的艺术手法

插花艺术就是集造型美、色彩美、内涵美、意境美为一体的有生命力的艺术品,传统的中国插花艺术理论就是借鉴中国国画的画理与书法的结构综合发展而生,故诸如开合、起伏、刚柔、虚实、藏露、层次等多变的创作手法,亦就是插花艺术创作的根源。

(一)重视线条的应用插花素材中的线形材料能使作品产生动感,使作品有延

伸的余地与空间,东方艺术插花向来十分注重线形材料的表现力,认为线形材料更有情趣、更富生气、更能抒发情感。所以传统的插花经常用木本枝条作为主要花材,运用枝条的不同形态表现不同的外延美与内涵美,或气势刚劲,或纤细秀丽,或潇洒酣畅,或一泻千里,或婉蜒曲折,枝条所蕴涵的表现力给艺术插花以无穷的创造力,使作品更加生动活泼,

更富于艺术表现力。

(二)高低错落,参差有致袁宏道所著《瓶史》中有“插花不可太繁,亦不可太瘦,高低疏密有如画苑布置方妙”。这里所论及的“太繁、太瘦、高低疏密”就包含着传统的插花比例与位置关系问题,这个比例关系包括材料之间、材料与花瓶之间、作品与环境之间的比例关系。“太繁”,就就是花材众多,瞧上去比容器的体量大,显得上重下轻;“太瘦”,就就是花瘦于瓶,上轻下重,显得空洞而简陋,如何才能恰到好处?传统的插花就是很注重情感与意境的,因此,情意到达之处,任由发挥,故很难授予确切尺寸,但总体上应该这样掌握,雄壮有力的枝条可以短些,纤细飘逸的枝条可以长些,花朵色彩鲜艳便可少用,素

淡的花朵可以多用。传统插花的比例就是比较自由的,主要就是综合所有提供的条件,以在情感上得以表达,在视觉上感到均衡、与谐为度,这也就是传统插花艺术的奥妙之处。

袁宏道言“花之所调整齐者,以参差不齐,随意断续,不拘对偶,此真整齐也”。所以插花的位置安排十分重要,不可太均匀对称,平齐成列,要高低俯仰,前后伸展,数量上宜单不宜双,形体上不可太单一,要有所变化,让人有景尽而意未尽之感。

(三)虚实结合,刚柔相济插花中的虚就就是松、浅、模糊、空白,实就就是浓、重、密,刚就就是劲、硬、挺,柔就就是软、温、绵。插花中没有虚实就没有画面,没有刚柔就没有深度,虚实配合好就有层次,刚柔搭配妙就有灵气。插花时具体应该注意:

1、疏密有致插花材料之间不可密不透风,这样会难以显露每朵花的特有风姿,所以花与花之间应有空位,或以小叶、碎花加以间隔,这就就是虚。但也不要平均间隔.否则陷于呆板。焦点与下部位置可较密集,上部空间与外围则宜稀疏,有疏有密才显灵性,故有上疏下密、上散下聚之说。

2、浓淡适宜花色太浓时宜用浅色小花使之淡化,材质太硬太重时,则宜加些轻柔的枝叶使之柔与,这些都就是虚实、刚柔的运用手法。

3、留空白留空白就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就是中国式插花布局的一个手法。空白出余韵,就是情势流动之处,在材料的疏密之间、参差错落之间留有空白,使人感到有一种情势从中油然而生。或喷奔而出,给人留下想像的空间与余地,使作品有充分的伸展空间,在有限的空间展示无限的内涵,景尽而意未尽。例如盆景式插花,一侧布置插花,另一侧大片留下空白,使人有观赏与想像的余地,给人以无穷无尽之感。这种构图手法,一直广泛应用于中国的艺术领域,也影响着传统的插花艺术。

(四)呼应关系传统插花艺术的构图采用了呼应的手法,使其造型更加优美完整,内容更集中。呼应主要就是指情势上与色彩上的呼应,注意花材的方向性,使材料在俯仰之间、顾盼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浑然融为一体,从而生机勃勃,开合自如。切忌花叶背面相对,各朝一方,互不呼应,这样,作品就失去整体统一性。

(五)对比关系沈复论插花:“或亭亭玉立,或飞舞横斜”,这就就是一种动与静的对比手法。对比有高低、疏密、大小、虚实、色彩的对比等等。通过对比,可以使素材之间互相比较,各自突出,或可以使得作品的精华部分得以强调,有对比才能使插花的构图显得生动活泼,不致平铺直叙,这也就是传统插花艺术里常用的技法,也称为“破”,如直者以曲破之,横者以竖破之,圆者以长线破之,所谓“破正求奇”。

(六)宾主关系插花时要确立宾主关系,可使主题更为集中,避免因主次不明而造成散漫。主,就是作品的中心内容。一个作品不可能有太多的内容,否则杂乱无章,无所适从。作品的主题就是通过素材、构图、构思、色彩诸多要素来表达的,中国式的插花,无论花朵、叶子、枝条或山石等都可以作为主体,只要就是颜色比较突出,或分量比较重,或放于比较瞩目的地方,都可以处理为插花主体,并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主体。而宾则处于衬托的地位,无论从色彩、趋向,都就是把主摆在显要的地位为目的。

三、讲来意境,寓意于花,更赋命题

(一)意境意境,就是艺术家审美的再现,就是与生活形象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在有限的作品中表达无限而深远的内涵。有景外之景,意外之意。需要指出的就是,插花创作被称为艺术创作,就就是因为作品内涵之深远,意境之深遂。《瓶史》中论及“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而口不能言,口能言之而意又不解,划然示我意象之表也”,也就是对插花艺术的肯定。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并高于自然,善于利用自然花材

的美来娱人、感人。不仅注重花材的形体美与色彩美,而且更注重花材所表达的内容美,即意境美。讲究借物寓意,以形传神,内涵丰富多彩,意境含蓄深远,耐人寻味与遐思,表现诗情画意,以秀丽多姿、清雅绝俗见长,这就是西方插花乃至于其她插花中所没有的。

(二)寓意于花人们根据花木生长的特性或特征形态,溶入个人情感,赋予花木

象征的含义,以借花言志或抒发情怀,寓教于花。故有所谓花意与花语,然而这些都就是把人们的主观意识强加于花,故随地区、民族而异。花木象征含义的由来有以下几种。

1、以花名的谐音定意花草的名称或别名及其谐音,往往就是花材象征含义的来源,中国民俗常喜爱吉祥,花意常伴吉利。如百合寓意百年好合,万事如意;水仙为水中仙子,神圣高雅;桃花预示好运将去,有大展宏图之意;大丽花具有大吉大利、大喜之兆的含义;

万寿菊象征健康长寿;常春藤寓意白头偕老;勿忘我乃花中情种。此外,万年青比拟青春常驻;富贵竹为大富大贵。发财好运等等。

2、以花木的形象定意如石榴、慈姑一株多子,代表子孙满堂,后代繁荣;竹子象征谦逊与虚心、高风亮节;千日红代表不朽;悬铃花花形似古典的宫灯,可烘托张灯结彩的节日气氛。

3、以花木的生长习性定意常以各种花木的生长特性及其形、色、香、质、神、性格等来评议。如梅花傲雪凌霜怒放,象征毫无畏惧的品格;菊花临秋独放,象征不畏严寒;兰花高洁幽香,就是淡泊名利的君子之花,象征名士的高风亮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纯洁

无邪;松柏表示挺拔坚强,坚贞不屈,代表一种顽强的精神;报春花、迎春花寓意春色满园,春光明媚;君子兰代表君子至交,友谊万古长青。

4、按传说、时令定意相传上古时,鬼怕桃枝,故传说桃树能避邪,又王母娘娘吃桃长寿,故桃为人们所喜爱。在中国,依节气更迭,流传着月令花与十二花神的风雅韵事。

(三)作品的命名与意境的表达插花作品的名字也就是作品的一部分。给插花作品起一个恰当的名字,可以加强与烘托作品的主题,使作品更具艺术魅力与诗情画意,并能引导欣赏者对作品的联想,与作者在情感上取得共鸣。命名对插花作品的意境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也就是中国插花的引人入胜、赏乐无穷之处。插花作品的命名有两种:规定命题命名与自由命题命名。

1、规定命题命名插花作品的命名,有的就是先命名,然后再根据命名进行创作,围绕该主题进行构思、选材。同一命题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目前一些插花大赛,往往规定一些题目,按题评定作品的优劣。如1999年在云南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插花赛就规定了“人与自然”这样的主题,让创作者在构图、构思、花材选择、意境表达上,均可以产生广泛的联想与创意,进而产生更加丰富而富含艺术魁力的优秀作品。

2、自由命题命名有些插花作品的命名,就是在创作完成之后,根据其表现的题材、主题及意境等内容再命名。给插花作品命名要贴切、含蓄并富有新意,能令人回味无

穷,需要一定的文学修养与表现技艺,要求文字精练、意趣飘逸、诗意盎然,命名亦有其艺术魁力。命名方法,在传统的插花创作中称为“借景传情”、“以形传神”。命名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以花材的象征含义与特性来取名这类命名需要对花语与作品的创作意图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如以水仙为创作题材,表现水仙临波荡漾的自然美感的作品“凌波仙境”;以梅、兰、菊为材料创作的“岁寒三友”、“寻菊访梅”、“君子会”、“玉堂春”等等;茉莉、玫瑰都具有清幽的花香,以其为花材取名“清香缥缈”等。

(2)借助植物的季相景观变化来命名这类命名体现了日月星辰及四季的变化,具有较强的时令感,极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如以银芽柳、迎春花为素材创作的“春之歌”,以菊花为主要素材创作,表现秋季景观的作品“金秋”、“独立寒秋”,均就是典型的季相命名。此外,还有以满天星为主材表现雪景的

“雪域红梅”,以向日葵表现“晨曦”等等。

(3)以插花作品的造型命名给作品命名时,依形写神,以假当真,运用形象思维去

展开联想,去比拟真景,依其神态恰当命名。如用富贵竹与竹签插成风车状的“风轮旋转”。用巢蕨竖立插成山峰状的“无限风光在险峰”。还有“漓江春色”、“腾飞”等等。

(4)以自然界山水风光来命名春夏秋冬,雨雪风霜,朝霞晚露,名山大川,草木花卉,均就是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观,以此为创作题材,产生了插花创作中大量的优秀作品。例如,以红端木、马蹄莲为素材插制的作品“丛林飞云”,主要表现自然界密林中云团飞舞的景观,以素雅的荷花为主花材完成的作品“荷塘月色”,着重表现淡淡月光下的美丽荷塘,进而烘托出作者的一缕幽思,“天际归舟”、“春江月夜”、“雁落平沙”等作品,也都就是典型的示例。

(5)借鉴古诗词曲赋来给作品命名这类命名纵越历史,寓意深刻,意境悠远,以古

托今,借古抒怀,常能产生别开生面,意境深刻的艺术效果。如“庭院深深”、“惊鸿照影”、“孤帆远影”、“片帆天涯”、“似水年华”等,这些精湛古雅的命名,将作品刻画得淋漓尽致,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6)作品以一种情愫与情感来命名这类命名需要平时的文学积累,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如“水结同心”、“蹉跎岁月”、“百舸争流”、“柔情似水”、“思归”、“一片冰心’、“童年的回忆”等,都就是较为优秀的作品。

(7)以抽象的手法来表现,命名的自由度更大如作品“流水”就就是以抽象的手法,利用线形材料的流畅延伸感,模拟流水的动感,以表现自然景观。

总之,命名可以从许多方面考虑,只要作者善于捕捉创作时的特定感受与创作意向,都能作为作品的命名。有命名的作品就是中国插花艺术的特色之一。

第三节写景式插花的表现技法

写景式插花即就是现代插花中的盆景式插花。写景式插花源于唐代的“春盘”,就是作者基于自然、感受自然、描写自然、表现自然真实景观为主的传统的中国式艺术插花。以盘作大地,以自然生长的草木为创作素材,来歌颂大自然之美。

写景式插花与自然式插花都就是以写实的艺术手法来表现自然之美,两种形式有许多共同之处,而区别在于自然式插花就是表现单株植物的自然生长形态,因而有不同的趋势与型式,而写景式插花则主要表现若干种植物的自然群落景观,或特定区域的自然风光,既可用单株草木来表达,有时又需要借助多株群生来加以表现,并常常辅以其她配件加以衬托,所以除前述的常见表现技法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表现技法与技巧。

一、布局的要求

写景式插花深得中国传统盆景艺术的精髓,受其影响颇深,所以写景式插花的布

局手法常常采用盆景创作中的“三远”布局手法,在写景创作中讲求远景、中景、近景的安排。运用透视的角度用“远近法”来布置景物。景物布置要疏密有致,起伏有势,有进有出,不齐不均。多株布景时要分组处理,四株要三株密集,一株分开,五株时按三株二株分组,三株也按二株一株分开。高矮各异,不可平齐,也不排列于同一直线上,且姿态变化,相互呼应,生动有趣。

二、花材的选配

写景式插花着重意境的构思,而不追求华丽的色彩,也不强调装饰效果,一般做风景式布置,多表现山野的景观与情趣。其写景手法有写实与写意两种手法,写实基本忠实于自然景象,写意则用高度概括的手法来表现湖光山色、雪雨风霜,都能表现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与四季景观的变化。写景式插花选材广泛,可用山花野草配以清奇枝杈,或有代表性的植物来表现大自然的无穷变化。

三、容器与配件的陪衬

写景式插花使用的容器多就是深度较浅而宽大的广口浅盆。写景时往往选用一些恰当的配件来烘托气氛、渲染景观,如使用各种山石以表现山体景观,用自然界中的各种小动物将风景刻画得惟妙惟肖,用人物、小船、各种建筑小品来衬托各种景物与景观。但就是要注意配件的大小与景观的比例关系,配件的位置与主景的关系,配件的数量与要求等。

四、写意写景的表现技法

除了写实写景之外,还可以用概括的、抽象的艺术手法来表现自然,如用粗放的线条模糊地勾勒出景观的大致轮廓,似像非像,以引起人们的联想,这种写意的手法往往比实

际景观更加感人,更富有诗情画意,在有限的盆内空间中,写景惟妙惟肖,在无限的盆外空间中,让人联想翩翩。

第四节东方传统插花基本花形插作

东方式插花通常指以中国与日本为代表的插花,她与西欧式插花的区别在于其用花量不大,且讲求枝叶的巧妙配合,追求自然造型的艺术美感,轻描淡写,清雅绝俗。

植物在大自然中的生长各具千姿百态,人们的观赏品味也各不相同,再加上人为的创意与改造,可以插出无尽的造型。但就是我们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花型插作要领后,才能够进入万变不离其宗的自由创作境界。

基本花型的制作主要掌握枝条的长度比例关系与插枝的位置,并且要熟悉各种花型的创作要求。浅盆插花可用剑山作固定工具,而剑山一般应放在容器的边角位置,也可以使用花泥,但欲使作品清雅、插脚洁净,则还就是用剑山为妙。高瓶插花,则采用瓶口做架等各种固定技巧。

一、基本花型的结构

东方式基本花型一般都由三个主枝构成骨架,然后再在各主枝的周围,插些长度不同的辅助枝条以填补空间,使花型丰满并有层次感,为了方便,我们把最长的花枝称为第一主枝,以此类推。

第一主枝就是最长的枝条,一般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枝条作为第一主枝,花材应选用生长旺盛健康、枝形优美流畅的枝条或花朵。第一主枝的插放位置决定花型的基本形态,如直立、倾斜或下垂。第一主枝的长度取花器高度与直径之与的1、5-2倍,一般盆插取1、5倍,瓶插取2倍。第二主枝就是协调第一主技、使之更为完美的枝条,第二主枝一般与第一主枝使用同一种花材,以弥补第一主枝之不足,向前倾斜的空间伸展,使花型具有一定的宽度与深度,呈现立体感。其长度应为第一主枝的1/2或3/4。第三主枝就是起稳定作用的枝条,主要作用就是使花型得以均衡。可与第一、第二主枝取同一花材,也可另取其她花材,若第一、第二主枝用了木本花材时,则第三主枝可选草本花材,以求形体与色彩有所变化,它的长度应就是第二主枝的1/2或3/4。从枝就是陪衬与烘托各主枝的枝条,其长度应比它所陪衬的枝条短,辅助于各个主枝的周围,数量根据需要而定,能达效果即可。一般选用与主枝相同的花材,若三主枝都选择了木本的花材,则辅助枝应选草本花材。各枝条的相互位置与插枝角度不同,则花型就有所不同,可以变换出许多花型,增加作品的变化性。

二、东方式常见基本花型

1、直立型

直立型花枝直立向上插入容器中,利用具有直立性的垂直线条,表现其刚劲挺拔或亭亭玉立的姿态,给人以端庄稳重的艺术美感。宜平视观赏。

直立型主要表现植株直立生长的形态,总体轮廓应保持高度大于宽度,呈直立的长方形状。直立型插花将第一主枝保持10o-15o,基本上成直立状插于花器左方,第二主枝向左前插成45o,第三主枝向右前插成75o,注意三个主枝不要插在同一平面内,应成一个有深度的立体,故第二、第三主枝一定要向前倾斜,主枝位置插定后,还要插入焦点花。焦点花应向前倾斜,让观赏者可以瞧到最美丽的花顶部分,同时因花顶部分面积较大,可以遮掩剑山与杂乱的枝茎。焦点处绝不能有空洞或瞧到一堆不雅的枝茎。因花型有向前的倾向,因此最后还要在第一主枝旁插一枝稍短的后补枝,修补背面,使重心拉回,既有稳定作用又增加花型的透视感。主枝之间要留有空间,不要把空间填塞。第一主枝也可插在右方,第二、第三主枝的位置、角度也要相应变化,这样形成逆式插法插花。最后再插上陪衬的从枝,完成造型。

2、倾斜型

倾斜型将主要花枝向外倾斜插入容器中,利用一些自然弯曲或倾斜生长的枝条,表现其生动活泼、富有动态的美感。宜平视观赏。总体轮廓应呈倾斜的长方形,即横向尺寸大于高度,才能显示出倾斜之美。倾斜型就是使第一主枝向左前成45o倾斜,第二主枝插成1 5o,第三主枝向右前插成75o,同样,第一主枝也可向右45o倾斜,第二、第三主校的位置、角度也随之变化,形成逆式插法。

3、平展型

平展型就是将主要花枝横向斜伸或平伸于容器中,着重表现其横斜的线条美或横向展开的色带美,将倾斜型的第一主枝下斜成80o-90o左右,基本上与花器成水平状造型。第二主枝插成65o左右,第三主枝插在中间向前倾75o,最后再插上陪衬枝条完成造型。

4、下垂型

下垂型将主要花枝向下悬垂插入容器中,多利用蔓性、半蔓性以及花枝柔韧易弯曲的植物,表现其修长飘逸、弯曲流畅的线条美,画面生动而富装饰性。一般陈设在高处或几架上,仰视观赏为宜。总体轮廓应呈下斜的长方形,瓶口上部不直插得太高。下垂型第一主枝可由倾斜型或平展型第一主枝变化而来,使其向下悬垂,低于瓶口,其她主枝的位置与角度与倾斜型相同。

5、合并花型(组景式插花)

合并花型就是将两种相同或不同的花型组合为一体,形成一个整体的造型作品。自然界中不仅有单株植物的生长表现,而且各个单株植物又就是相互呼应、相互联系的植物群体。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匍匐的地被、苔藓、水生与攀缘植物等,都就是相互依托,组合成千变万化的景色。合并型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花型组合而成,各花型之

间有主次之分,还有呼应关系,花材的使用必须协调,切勿造成一个作品含有两个无关的花材,而失去作品的统一感。

6、写景式插花

写景式插花就是在盆内的方寸之间表现自然景色的一种插花形式,可参照自然景色中的湖光山色、树木花草的姿态,运用缩龙成寸、咫尺千里的手法,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夸张地表现出来,这种把大自然景象融于插花艺术中的表现形式,最能表现自然,引人入胜。

第五节中国古典插花的花形及意念

我国从先秦的秉花、佩花、花束开始,到紧随之后的用容器以水养花的插花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至唐宋年间,瓶(盆)插花逐渐成型,其花型可从哲理与意境方面分类,主要花型有以下几种。

一、理念花

由于宋代“理学”兴起,将儒、道、佛三者结合,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理思想,人们热心于将花人格化,以花的品格寓意人伦教化成风尚,故有“理念花”的花型。“理念花”内容重于形式,插花作品就是作为社会伦理道德教育的工具。

花型以瓶插花为主,多为直立或放射状,强调枝条的自然形态,多选些屈曲苍劲而扶疏向上的木本枝条为主体,下部配以草花与叶,花材多以松、柏、竹、桂、山茶等名贵素雅并象征吉祥、真正具有君子风范的花材,影射人格、哲理。如用十种花则称十全。

花型结构严谨、隆盛典丽,多见于宫廷或贵族的厅堂摆设,以显其权势威严与富有。

二、心象花

心象花盛行于元代,战乱年代的文人插花有禅悟之意。心象花与理念花决然不同,不以品格理念为内容,亦不就是寓教于花,而就是借花明志、借花消愁或表达内心的祈望,颇具抽象之艺术美。花材随意性颇大,诸如竹、桂、莲、佛手、灵芝等等富有象征性或具神韵者皆可入选。

造型不固定,但多以直立或瓶插为主,以简洁、线条活泼居多,创作浪漫,不受拘束。

三、自由花

自由花乃典型的文人插花,如果说心象花具有禅意,则自由花更能表现文人的个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的艺术创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代文人墨客多为时势所迫而放荡江湖,寄情于山水花草之间,从大自然中触发自己的创作灵感。历代著名的文人无不善于赋诗作画或挥毫书法,同时也对花草寄以深情,不少对插花都极有研究,并将画理与书法的架构布局的要领运用于插花中。

自由花花型虽无定型,自由发挥但布局却讲求章法,合符比例,注重俯仰高下,疏密斜正,不繁不瘦,有如画苑布置,追求自然神韵,起把紧密,以显生机。

花材更为广泛,除了专意寻找一些奇、怪、瘦、枯等的木本枝条外,野花杂草也就是玩赏之列。数量不多,常有一种,多则两三种,不重色彩与形式,却重天然意趣与韵味,简洁飘逸、清雅脱俗,而且还研究许多保鲜的方法,使花枝能耐久不衰。

瓶、盖、碗、筒、篮、吊挂无一不可,只为抒发情感或作闲情雅趣。

四、写景花

写景花源自盆景栽植。以写实的手法重现大自然的景色,花材除棕榈、。竹、荷等自然草木外,还常衬以奇石或小景物。多为浅盆插作,盛行于清代,花型多为直立或并列。

五、篮花

用编织的篮子作容器来插花称为篮花,在中国古代十分流行,篮花造型自由、花型多变,很有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古代编织篮子的技术已十分娴熟,制作十分精致,

纹饰华丽,插人各式鲜花后更显飘逸雅致,古色古香,篮花的插作很注重对篮子提把与篮口边沿的处理,提把必须露出,既便于携带,也令提把作为花型框架的一部分。篮口边沿的弧线也很美,插花时不可全部掩盖,令其有藏有露,更显篮花特色。花材也很广泛,既可用格调高韵的梅、兰、菊、竹、牡丹、芍药、山茶等,也可用时令性强的季节花,有时还可加入些蔬果药材,现代篮花更成为送礼的礼仪用花。

总体来说,中国古典插花虽然源远流长,但花型并没有固定的型式,插法更非程式化,多为个人有感而发,以木本枝条为主,注重花材本身的天然神韵,或直或斜全依花材而定,不做过多人工矫饰,因而难于推广学习,险于失传,更谈不上成为一门职业;而日本人从中国学到插花后即把花型固定,令其程式化,这样就便于教学与推广,更因此而衍生为一门营生的行业。

第六节日本传统插花的主要花形及表现技法

日本传统插花的主要花型有立华与生花、投人、盛花与自由花等,立华与生花都就是日本插花的传统花型,就是由日本最古老的流派池坊流所创,其中亦蕴涵着中国传统的儒家哲理与中国书画的表现技法。日本的插花艺术源于中国,公元6-7世纪,由日本的节度使把中国的插花艺术带回了日本,并由祭坛艺术很快在民间得到普及与发展,形成了许多

中国插花艺术简史

中国插花艺术简史 摘要:中国插花艺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优美的古典艺术之一。以大量的文学著作、史书以及古物的发现为依据,对中国插花艺术的起源提出见解,系统全面地整理了中国插花艺术的发展脉络,并以插花的特征为纲,分为原始萌芽阶段、初级发展阶段、兴盛发展阶段、缓慢发展阶段、成熟完善阶段、衰微阶段及复苏阶段。虽经几度兴衰,但随着政府的支持及人们的热爱,中国插花必将再现辉煌。 关键词:风景园林插花综述中国发展史 中国插花艺术的起源 中国插花艺术源远流长,但究竟起源于何时,是怎样产生的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两种观点:一说,源于佛前供花;二说,源于民间生活与习俗。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理由如下: (1) 中国早在公元前11-3世纪的周初至春秋战国时期,民间已有广义的原始插花形式出现。这从中国的第一部民歌总集《诗经》(公元前16-11世纪)和我国杰出诗人屈原(公元前340-278年)的《楚辞》中可以得到证实,如: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引自《诗经——溱洧篇》。此民歌是描述当时未婚男女青年手持花枝香草到溱河、洧水边踏青祭祀,谈情说爱,相聚相离时互赠芍药花以表达爱慕思念之情的风俗。 “视尔如荍,贻我握椒”——引自《诗经——东门之枌》。荍即锦葵花(Malva sylvetris),椒即一种香草。其意是“我看你像锦葵花般的美丽,你就送我一把鲜花椒吧”。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引自《楚辞——九歌•礼魂》。这是描述祭神典礼后,击鼓舞花、跳舞送神的场面。 “薜荔柏兮蕙绸,荪挠兮兰旌”——引自《楚辞——九歌•湘君》。这是指在柏木船上装饰许多薜荔(Ficus pumila)香草,船的绸帐上挂满兰蕙,用荪草饰桨,兰花饰旌,乘坐这美丽的花船去寻

东方传统式插花艺术

东方传统式插花艺术 中国和日本是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代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用花枝互赠亲友和以花祭祖传递情感的风俗。日本的花道是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自隋唐时代随佛教一起传入,风格和形式都留有中国插花艺术的影迹。因此,东方式传统插花实际上就是以我国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插花艺坛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中国传统插花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一支绚丽多彩的奇葩,最初起源于民间生活,到后来与佛前供花相结合,得到迅速的发展,传统插花艺术的风格是其精髓。东方传统式插花以表现植物的自然形态美见长。 东方式插花的风格特点强调自然之真、人文之善、艺术之美、圣洁之尊。自然之真:就是以自然界中生长的花木为表现的物象。强调符合植物自然生长规律,提倡“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寓意于物者,自得之”,“使观者疑丛花生于碗底方妙”。要求创作者观察、了解植物生长习性,融人个人情感,使作品展现出充沛的自然生命力和美感。人文之善:对花卉人格化,讲求“花德”,让花卉起着人物教化的功能。如松、竹、梅为“寒岁三友”;梅、兰、竹、菊寓意为“四君子”,“以白玉兰、海棠、牡丹寓意玉堂富贵”;兰喻君子,菊喻隐者,牡丹比贵人;竹寓虚心、有气节;荷寓清正廉洁、纯洁等。东方式插花用象征、寓意和谐音等手法,借花明志、以花抒怀。故作品常多命名,以引人步人特定境界。艺术之美:艺术之美包括花材美、布局结构美和整体艺术美。中国人赏花注重形、色、香、德,“形”则以“瘦疏古怪为佳”,与中国书、画艺术讲究线条美有关。如梅枝条曲折多姿、清香悠远、严寒开放,被视为最佳花材。花材的位置也按书法、绘画的结构章法,讲究参差不齐、疏密有致、起伏有势、虚实相生、气脉相连。如“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整体艺术是指插花作品与周围环境的配合产生的艺术效果。如传统文人插花所指的“花快意”一明窗、净室、古鼎、松涛、溪声等,并提出以茗赏为上、谈赏为次、酒赏为下等。圣洁之尊:东方人认为花是神圣的,常以花祭祀、供佛、以花修道、悟道。把插花作为修身养性之道,讲究“心正则花正”,要求通过插花关注草木,反省自身的正邪,弥补精神的偏颇。总之,东方式插花真、善、美、圣的花艺特点,决定了其多采用写实、写意或两者结合的艺术手法。作品形态自然,线条优美,布局如画,意境隽永,情趣盎然,耐人寻味。是一种唯美和教化结合的花艺文化。 讲究意境,寓意于花:意境,是艺术家审美的再现,与生活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在有限的作品中表达无限而深远的内涵。注重花材所表达的内容美,即意境美。讲究借物寓意,以形传神,内涵丰富多彩,意境含蓄深远,耐人寻味和遐思,表现诗情画意,以秀丽多姿、清雅绝俗见长,这是西方插花乃至于其他插花中所没有的。(1)寓意于花。人们根据花木生长的特性或特征形态,融入个人感情,赋予花木象征的含义,以借花抒发情怀,寓教于花。 ①以花名的谐音定意。花草的名称或别名及其谐音,往往是花材象征意义的来源。如百合、水仙、万寿菊、桃花、万年青、富贵竹、发财树等。②以花木的形象定意。③以花木的生长习性定意。常以各种花木的生长特性及形、色、香、质、神、性格等来评议。④按传说、时令定意。(2)作品的命名与意境的表达。命名对插花作品的意境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可引导欣赏者对作品的联想,与作者在情感上取得共鸣。“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尤其是造型创作的共同指导思想,中国的传统插花艺术,在许多方面都很好地把握并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这些精髓,并不断发扬光大。在选用花材上,中国传统插花对待每一片叶、每一花枝都是顺其自然之势,或直或曲、或仰或俯,巧妙组合,使之各得其所,宛如生长在自然之中,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毫无刻意造作之气。即使修剪,也不显露人工痕迹,都是很好地利用各种花材的自然美构成人工的装饰美,是大自然的浓缩与升华。

论东西方插花艺术的异同

学号1301010216 天津城建大学 结课论文 东西方插花艺术特点及其原因 起止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学生姓名 雍直昱 班级 13级建筑2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建筑学院 2015年12月23日 东西方插花艺术特点及其原因 摘要:以中国、日本为代表的东方插花,具有用花量少、追求线条、色彩淡雅、富有意境的特点。以欧美各国为代表的西方插花,具有用花量大、注重几何造型、色彩浓艳、富有理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与东西方文化背景和东西方插花艺术的发展历史密不可分。关键词:东方插花;西方插花;特点;原因 由于地域、环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插花从起源和发展的风格上可以分为两大流派,即东方式插花和西方式插花。东方式插花以中国和日本插花为代表,西方式插花以传统的欧洲插花为代表。东方插花注重线条感,使用花枝的数量并不多,形式追求线条、构图的完美与变化,多采用青枝绿叶,着重于天然姿态美,轻描淡写,清雅绝俗,插花用色淡雅,以幽雅见长,一般只用二三种花色,简洁。西方插花讲究强烈的美感,给人以奔放热烈的印象。大多喜欢用色彩鲜明的花朵聚集在一起,给人视觉上的艳丽震撼。因为是大把大把的花聚拢,因而并不讲究造型与意境,只是为了突出花草的茂盛华贵,使气氛热闹。西方插花很注重几何构图,喜欢用S型和圆形。

东西方插花发展: 东方式插花起源于中国,早在西汉时,已有把花枝均匀地插在盆中的简单的插花形式。到东汉末年,插花成为佛事活动的供养物之一,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插花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隋唐时,插花从佛前供花扩展到宫廷和民间,出现了花文化,插花艺术日趋成熟,并于这个时期随着文化、宗教等的交流开始传入日本。 日本花道在中国的影响下得到发展,大约于500年前形成了日本独特的风格和花道精神:流派颇多,有以草月流、小原流、古流派为代表的大约有300多个流派。对东西方插花艺术的交流与融合起到巨大的作用。 西方插花也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就有将植物材料用于装饰目的的做法。中世纪的宗教仪式中百合花为主要材料的插花成了宗教信仰的象征;文艺复兴后,插花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传统的几何形、图案形风格,初步形成了西方大堆头式插花风格。 20世纪随着东西方插花艺术的交流,西方插花也吸收了东方插花的一些特点,开始注重用枝、叶表现线条美,构图上也开始追求下垂、弧形、不对称的倾斜等流畅线条,出现了大堆头-线条混合式构,更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西方艺术插花的风格。 1 东方插花艺术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和日本等国的东方式插花,在东方传统文化积淀下,插花花艺逐渐形成了自然简洁、重视线条美、意境鲜明、色彩淡雅等风格特点。具体如下: 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以自然为第一宗旨 力求表现花材自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反对刻意造作。形式自由活泼,既有规范,又不规范化。以顺乎自然之理,富有自然之趣为原则。“虽由人作,宛白天开”,是插花作品的最高境界。 讲究诗情画意,注重意境创设 不仅注重花材形体美和色彩美,而且更讲究以花传情,以花达意,形神兼备,即追求插花作品内涵和富于诗情画意的意境美。欣赏了作品外在的形态和色彩美,并进而深入欣赏其意境美,在作品内涵的广阔天地里遨游,能更深入地理解和诠释插花作品。 1.3线条造型,重视个体的线条美 东方插花选用花材十分考究而精练,不以量取胜,而以花材的姿态和质量为先,着力展现花材个体的线条美,所以作品中用花种类少,数量也少,色彩简单。如清代沈复说:“其插花朵,数宜单,不宜双。每瓶取一种,不取二色。”线条造型是东方插花的一大特色,花材线条的粗细、平斜、曲直、张弛、高下等变化,给人感官以不同的感受,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1.4采用不对称式自然构图 东方插花作品外形轮廓采用不对称式自然构图,虽然有直立式、倾斜式、平展式、下垂式等4类基本构图形式,但是并没有严格的不变格式,通过高低错落、动势呼应、俯仰顾盼、刚柔曲折各得自然之妙,形成变化万千的不对称式图形。其作品清新自然,秀丽多姿,不受任何形式或格式的限制,可以根据主题或环境布置的需要,充分发挥作者的创作才能。 1.5花材人格化 自古以来,人们在爱花、赏花中,对花草树木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以花为伴,以花为友,流传下来很多动人的故事。如陶渊明与菊花、李白与牡丹、林和靖与梅花等。中国在隋唐以后,树木花草多被人格化,被赋予种种深刻的寓意,表达人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在插花创作中,根据主题选用,会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1.6重视季节特色 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花开,每个季节都有其代表性的花材,表现季节的主题,就用代表那个季节的花材来插作。这种应时的特色,使作品富有现实的感染力,使人真切感受到该季节的动人景象。

浅谈中国式插花

浅谈中国式插花 建筑工程学院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1班 3011205170 凌授珺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东方插花的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株奇葩。 由于受东方地理位置、民族风格、文化背景、习俗、审美观念、宗教、哲学等的影响,中国传统插花艺术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1、注重花枝的姿态与神韵,造型重视线条,优美自然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是在书法、绘画、诗词歌赋、戏曲等传统文化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中国古代涉足插花者多是文人墨客,能流传于世的插花作品主要以绘画的形式存在。传统插花的理论著作也主要出自诗人、画家、剧作家、文学家之手。如《瓶花三说》的作者高濂是明代诗人、戏曲家;《瓶花谱》的作者张谦德为明代画家,爱好书画;《瓶史》出自于明代文学家袁宏道之手;《浮生六记》的作者沈复是清代文学家、篆刻家和画家。另外,象南齐的谢赫(画家),唐代的白居易(诗人),宋代的杨万里(诗人)、陆游(诗人),明代的计成(造园家)等都喜爱插花。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从一开始,就是按照书法、绘画、诗词的创作原则发展起来的,把诗词歌赋、乐曲的韵律感融入插花中,并刻意追求诗情画意般的艺术境界。 中国传统插花的线条造型借鉴了书法、绘画中线条的艺术表

现手法。沈复的《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写道:“或亭亭玉立,或飞舞横斜。”对花枝的剪裁取舍这样描述“以疏瘦古怪为佳。”《瓶花谱》“折枝”一节里也写道:“凡折花须择枝,或上茸下瘦;或左高右低,右高左低;或两蟠台接,偃亚偏曲;或挺露一干中出,上簇下蕃...取俯仰高下,疏密斜正,各具意态,全得画家折枝花景象,方有天趣”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插花艺术重视花枝的“形”,追求其姿态意韵,非常注重线条的表现和应用。花枝的线条有粗细、曲直、刚柔之分,有不同的表现力。 2.用花量较少,色彩清新淡雅 我国古代的插花,除了宫廷插花比较繁复隆重外,文人插花多用花量较少,色彩清新淡雅,这正是我国传统插花的典型代表。《瓶花谱》“插贮”一节说道:“瓶中插花,止可一种、二种,稍过多,便冗杂可厌。”《浮生六记》有这样的叙述:“其插花朵,数宜单,不宜双。每瓶取一种,不取二色。”这正符合中国传统上儒学所追求的文质彬彬,斯文有礼,谦虚含蓄,以和为贵,与人为善的思想主张。然而,古人插花也并非绝对不用色彩鲜艳的花材,只是不以色彩的艳丽为追求目的,更注重追求花枝的姿态与神韵,以及插花的意境,而且花朵数量较少,不会显得炫耀刺眼罢了。 3.构图多为不对称的均衡,活泼多变 中国传统插花除宫廷插花的构图比较规则,造型比较丰满外,文人插花讲究构图简洁,花枝少而花色清新,造型不拘泥形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

第一节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风格特点 插花艺术自古以来就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也为人们的文化生活创造无穷的艺术魁力与 生活乐趣,她与其她姐妹艺术一样,也就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均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与经济状况,因此,她的产生与发展也必受社会经济、民族意识、时 代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插花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西方与东方两大流派明显的 区别与特色。东方人性情稳重内向、委婉含蓄,艺术境界寓意隐含,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故在插花的创意与表现手法上,其特点与风格可以用真、善、美、圣这四个字来加以概括。 一、自然之“真” 传统的东方民族酷爱自然、崇尚自然,对自然之美最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审美 观点,就就是以自然界中生长的花木为表现的物象,讲求“物随原境”。“形肖自然”,这就是中国国画与插花艺术的理论基础。即所表现的景观需符合万物自然生长的规律,不能含有明显的人工痕迹。正如袁宏道在书中所论述的“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寓意于物者,自得之”,“使观者疑丛花生于碗底方妙”的境界。这样,就要求插花者深入去观察与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思考其美之所在与其美之精华,并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审美,在此基础上加以提炼与表现,使作品展现出充沛的自然生命力与美感,具有能震撼人心灵的感染力,这就是传统东方插花的精髓所在,所以,传统的东方插花又被称为自然式插花。 二、人文之“善” 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而儒家美学思想就是以“善”为宗旨,所以中国人的审美观也以“善”为核心,在这种文化思想的指导下,对花卉也赋予了美好的象征含义,讲求材必有义,义必吉祥,如生活中人们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以此象征傲雪凌霜、不畏严寒的品格,取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以此比喻君子之儒雅、脱俗。用 玉兰、海棠、牡丹、桂花来衬托“玉堂富贵”,用象征、寓意、谐音的技巧,营造一种含蓄与谐的氛围,以借花明志、对花舒怀,并给作品赋以某种命题,使作品展现一种特定的意境,这就是传统东方插花所特有的风格。 三、艺术之“美” 插花创作中的艺术美包括素材美、布局美、色彩美、造型美、构思美与整体艺术美。善用木本花材,突出线条造型。如梅花因其横斜疏影、曲折多姿的姿态美,雅而不艳、幽香远逸的色彩美,逢冰雪而怒放、不畏严寒的内涵美而成为传统艺术插花的最佳素材。 花材的位置也讲究疏密有致、起伏有势、虚实结合、刚柔相济、气脉相连。如“画 苑布置为妙”,“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

中国插花历史发展

中国插花历史发展 中国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花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文明刚刚开始发芽的时候,花就与祖先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史前出土的陶器玉器青铜器等等,都可以看到精美的花卉纹饰雕刻在上面。中国战国时期的诗集《离骚》中有这样的话“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说明当时有采摘香花佩戴身上的时尚。以花传情,以花、朋志,赋予花卉以某种寓意,可见花卉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进入了文化领域 秦汉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进步,插花艺术有了极大的发展,插花的雏形已经初步体现。据史书记载,西汉惠帝时,孝惠皇后将四时植花罗致室内,并安排于寝榻、几案上。可想而知,这些“四时植花“不是盆花即是插花。河北望都东汉古墓墓道壁画中绘有一个陶质圆盆,盆内均匀地插着6支小红花并置于方形几架上,形成了花材、容器、几架三位一体的形象,这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唯一的早期中围插花。 到了南北朝时期,插花主要被用于佛堂前的供花。人们为了保持花朵的新鲜,开始尝试将花插入水中养殖。《南史·晋安王子懋传》记载:“子懋年七岁时,母阮淑媛尝病危骂,请僧行道。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以花献佛,祈求医病,霍然痊愈。”这是史书中关于用容器描花水养的文字记载。当时佛前供花以荷花与柳枝为主要花材,不讲究插花艺术造型。 在此时,人造假花开始出现。《南齐书》载:“沙门于殿户前诵经,世祖为:感,梦见优昙钵华,……宣旨使御府以铜为华,插御床四角。”这是我国人造花出现的最早记录。 隋唐时代是我国插花艺术发展史上的兴旺时期。插花开始在宫廷中盛行。这时中国的插花艺术开始有了系统的技术手法和规定。比如说牡丹插花,每年牡丹花盛开时节,宫廷中都要举行牡丹插花会,有严格的程序和非常讲究的排场。如罗虬的《花九锡》中说:“重顶帏(障风)、金错刀(裁剪)、甘泉(浸)、玉缸(贮)、雕文台座(安置)、画图、翻曲、美醑(欣赏)、新诗(咏)。”“九锡”就是九个程序。对插花所用工具、放置场所、养护水质、几架形状以及挂画都有严格规定,还要谱曲、咏诗讴歌,再饮美酒方能尽兴。从而达到视觉、听觉多方面欣赏的效果。 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五花朝节在唐朝是个很盛大的节日,传说是百花之神诞生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要去郊外踏青赏花,市集上也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饰品,举行大规模的赏花盛会。在此时期,人造花的应用也日渐广泛。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一束人造绢花,以萱草、石竹等花卉组合,制作精细,花色艳丽,仿真程度很高。 五代十国时期,插花开始了艺术高雅化,从庄重讲排场变成不拘一格,开始追去自然美。由于政局动荡不稳,许多文人雅士避乱隐居,吟诗泼墨,插花艺术也变成他们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插花开始不局限于花朵,而是就地取材,名花佳卉、山花野草都可使用。插花器具也由铜或瓷的盘盆容器,扩展到竹筒、漆器。而且插花作品不一定要摆放在桌子上,出现了壁挂,吊挂。南唐后主李煜对插花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锦洞天”是李后主的独创。每年春盛时节,梁栋窗壁,柱拱阶砌,并作隔筒,密插杂花,挂上横幅“锦洞天”。犹如大型插花展览会,千姿百态,琳琅满目。当时还出现了能固定花材的新型容器“占景盘”,既做容器,又当花插。总之,这时的插花追求自然情趣,朴实而又不失洒脱。 进入宋代,插花艺术发展到极盛时期。受理学观念影响,此时的插花艺术不只追求怡情娱乐,还特别注重构思的理性意念,以表现作者的理性意趣或人生哲理、品德节操等。花材也选用有深度寓意的松、柏、竹、梅、兰、桂、山茶、水仙等上品花木。构图突破了唐代的富丽堂皇,以“清”、“疏”的风格追求线条美。所以有人把当时的插花作品叫做“理念花”。宋代的蓝花注意保持花材本身的自然美,富有蓬勃的生命力和韵律感。如南宋李嵩的花篮图,花篮造型制作精致美观,有优美的花纹、萱草、石榴、牡丹、蜀葵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风格与特点

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风格与特点 插花艺术自古以来就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也为人们的文化生活创造无穷的艺术魁力和生活乐趣,她与其他姐妹艺术一样,也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均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和经济状况,因此,她的产生与发展也必受社会经济、民族意识、时代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插花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西方与东方两大流派明显的区别与特色。东方人性情稳重内向、委婉含蓄,艺术境界寓意隐含,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故在插花的创意与表现手法上,其特点与风格可以用真、善、美、圣这四个字来加以概括。 一、自然之“真” 传统的东方民族酷爱自然、崇尚自然,对自然之美最有着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就是以自然界中生长的花木为表现的物象,讲求“物随原境”。“形肖自然”,这是中国国画和插花艺术的理论基础。即所表现的景观需符合万物自然生长的规律,不能含有明显的人工痕迹。正如袁宏道在书中所论述的“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寓意于物者,自得之”,“使观者疑丛花生于碗底方妙”的境界。这样,就要求插花者深入去观察和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思考其美之所在与其美之精华,并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审美,在此基础上加以提炼和表现,使作品展现出充沛的自然生命力和美感,具有能震撼人心灵的感染力,这是传统东方插花的精髓所在,所以,传统的东方插花又被称为自然式插花。 二、人文之“善” 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而儒家美学思想是以“善”为宗旨,所以中国人的审美观也以“善”为核心,在这种文化思想的指导下,对花卉也赋予了美好的象征含义,讲求材必有义,义必吉祥,如生活中人们称松、竹、梅为“岁寒三友”,以此象征傲雪凌霜、不畏严寒的品格,取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以此比喻君子之儒雅、脱俗。用玉兰、海棠、牡丹、桂花来衬托“玉堂富贵”,用象征、寓意、谐音的

中国传统插花的风格与特点(1)

中国传统插花的风格与特点 艺术风格是一种艺术表现,它既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性情的再现,也是艺术家个人气质的表现。而这种表现又必然受本国家本民族及本地区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与各自时代精神相呼应。所以任何一门艺术的风格和特点都应当很好地体现本民族、本地域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地方乡土气息。 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尤其是造型创作的共同指导思想,重形尚意,追求以形传神、形神兼备、情景交融而深邃的意境美则是其创作的最高目标。作为中华优秀古老文化一部分的传统插花艺术,它在许多方面都很好地把握并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这些精髓,并不断发扬光大。例如在选用花材上,中国传统插花对待每一片叶、每一花枝都是顺其自然之势,或直或曲、或仰或俯,巧妙组合,使之各得其所,彼此和谐共处斗起i宛如生长在自然之中,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毫无刻意造作之气。即使修剪,也不显露人工痕迹,都是很好地将各种花材的自然美构成了人工装饰美,是大自然的浓缩与升华,这正是中国传统艺术“形肖自然”理论的典型体现。又如中国传统插花的构图中无论采用对称式造型酮巨对称式造型;都遵循既有形式又不拘于形式,既规范而又不规范化的法则,对于花材的 天香远溢 剪截组合以及与容器的比例关系虽定为7:5:3近似黄金分割率的尺度十但对每个花枝的位置伸展方向与角度绝无固定程式和严格要求;是以顺乎花枝自然之势富有自然之趣以及合乎自然之理为原则,而在保存花材原有自然形态之下,灵活插制,随意造型,达到“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境界。表现了构图上的自由活泼,形式上的丰富多样的变化性。 中国传统插花虽然崇尚自然,追求花枝自然情趣,但是绝不是自然主义的单纯模仿、抄袭自然或只注重花材在形、色上的自然属性美的展现,而是通过对花材形态特征、生态习性的观察与感受,萃取精华,倾注情感,并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花材的寓意和象征性或谐音、谐意等,借以表达作品的主题内涵与神韵意趣,以有限的形象表达无穷的景外之景、弦外之音,充分表现了构思上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与深邃的意境之美,这种运用诗的意境、画的构图的创作手法,大大增强了作品含蓄而又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与雅俗共赏的多样性,从而形成了其独 ( 中国传统插花的风格与特点) } 特的艺术风格与特点。 中国传统插花深受儒家、道教、佛教思想及封建伦理道德的影响,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宇宙观和审美情趣,认为万物有灵性,主张“天人合一”,视自然界的花草树木更是有灵性、有情感之物,所以中国人历代都有寄情花木之凤,赋予各种花木许多象征性和寓意,被人格化和神化,借以明志,寄托情思,舒展情趣。在插花中也自然视各种花材不单纯是造型的素材与表现形式美的主要物质基础,而是构思传情的语言和工具,是创造和表现意境美的重要要素。因此自古以来,插花以凡材必有意,意必吉祥为创作的中心与主题,以追求枝情花韵之美,突出花品花格的表现为最高艺术境界。比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被视为清净高洁,称为净友,常用于佛前供花牡丹,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称为“花中之王”,是富有和显贵的象征,是唐代宫廷插花的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

插花艺术中的文化观与艺术观 ——浅谈中国传统插花艺术 冯珞 (东纯花艺学校高级讲师、林大教授) 摘要: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是园林艺术中的一个奇葩,两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了用采摘来的花草寄情,佩戴装饰的记述。插花是人们对美及自然的爱好及追求,当插花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及文化活动后,受到不同时期文化思潮及审美观念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的插花艺术风格及特点,也是在这种文化观及艺术审美理念的影响下,不断地吸收、完善、总结最终升华到具有独特艺术理论及技艺的一门艺术形式。它包融了深邃的艺术内涵及思想,而对其艺术理念及思想内涵的深入思考和挖掘,对弘扬、发展及创新传统插花艺术,有着十分必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插花文化观艺术观审美 一、传统插花中的文化观与艺术观 插花艺术是人们表现自然的生命、展示自然的魅力以及人的内心世界对自然、人生、艺术和社会生活体悟的媒介,是人们借助于自然界的花草作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美化生活的一种方式,说到底是一种精神追求。因此,在插花艺术的活动中必然会反映出作者对自然、艺术、人生及社会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借助于插花艺术的形式,通过艺术的构思、造型,意境的表达折射出作者对生活、艺术、自然及传统文化的理解,而在这些传统文化中,即包含了老庄、魏晋玄学留给后人的“自然”、“清幽”、“虚静”、“无为”、“反朴归真”、“复归于朴”的思想,也包含了儒道诸家的“天人合一”观,同时还兼有释家清净恬淡,“物我合一”,“梵我和一”,淡泊清幽,超凡脱俗的人生哲理,如诗如画般的“禅思”、“禅趣”,自然、凝练、含蓄的艺术手法,以及幽深旷邈的意境。就其艺术的内容讲,它所追求的是“初发芙蓉”的美,同时又不失“错彩镂金”的富丽。 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示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及审美意识。插花中或清幽、含蓄、隐喻的意境表达,或雍容、华贵、富丽的造型以及和谐、多姿的色彩,精巧的配饰及陈设,无一不在演示着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及文化精神。插花不仅仅是追求形式上的美,还要能取其形、求其意、悟其道。花传形外意,意生花内情。这意境当使人心襟豁然、萧然忘羁,于是艺术的神韵便油然而生。它升华了,达到了一种‘事外有远致,花中多远音’的气象,这气象即是一种不滞于物的自由自在的精神,这精神使人超然于物外,从而获得一种心灵上的愉悦。 中国式的插花艺术在其漫长的历史演进、沿革过程中,说到底是历代的文人、士大夫们赋予了它思想、形式和灵魂,因此,今人在插花艺术的创作过程中有意无意间地在吸收、传承、沿革着传统文化的艺术观和文化观,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理念给了它骨血与灵魂,而诗歌、绘画、造园艺术等则给了它外形与肉身。老庄、魏晋玄学中自然、无为、清幽的意趣以及禅宗的将自然融入于人的内心世界的人生境界、审美情趣沿展着这一传统艺术观和文化观。正是这种文化观及艺术观影响了插花艺术的艺术思维和意境的表达。“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的精神,才能启示艺术境界的灵感”。(宗白华·《艺境》[1] 二、传统插花艺术的特质

东方传统式插花艺术教学文案

东方传统式插花艺术

东方传统式插花艺术 中国和日本是东方传统插花艺术的代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用花枝互赠亲友和以花祭祖传递情感的风俗。日本的花道是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自隋唐时代随佛教一起传入,风格和形式都留有中国插花艺术的影迹。因此,东方式传统插花实际上就是以我国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插花艺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插花艺坛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中国传统插花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一支绚丽多彩的奇葩,最初起源于民间生活,到后来与佛前供花相结合,得到迅速的发展,传统插花艺术的风格是其精髓。东方传统式插花以表现植物的自然形态美见长。 东方式插花的风格特点强调自然之真、人文之善、艺术之美、圣洁之尊。自然之真:就是以自然界中生长的花木为表现的物象。强调符合植物自然生长规律,提倡“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寓意于物者,自得之”,“使观者疑丛花生于碗底方妙”。要求创作者观察、了解植物生长习性,融人个人情感,使作品展现出充沛的自然生命力和美感。人文之善:对花卉人格化,讲求“花德”,让花卉起着人物教化的功能。如松、竹、梅为“寒岁三友”;梅、兰、竹、菊寓意为“四君子”,“以白玉兰、海棠、牡丹寓意玉堂富贵”;兰喻君子,菊喻隐者,牡丹比贵人;竹寓虚心、有气节;荷寓清正廉洁、纯洁等。东方式插花用象征、寓意和谐音等手法,借花明志、以花抒怀。故作品常多命名,以引人步人特定境界。艺术之美:艺术之美包括花材美、布局结构美和整体艺术美。中国人赏花注重形、色、香、德,“形”则以“瘦疏古怪为佳”,与中国书、画艺术讲究线条美有关。如梅枝条曲折多姿、清香悠远、严寒开放,被视为最佳花材。花材的位置也按书法、绘画的结构章法,讲究参差不齐、疏密有致、起伏有势、虚实相生、气脉相连。如“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整体艺术是指插花作品与周围环境的配合产生的艺术效

东西方插花艺术的比较

一、东西方插花艺术的区别 东方插花艺术的风格和特色 东方插花,以我国和日本为代表。其风格和特色有以下几点: 1.崇尚自然,以自然为第一宗旨――力求表现花材自然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反对刻意造作。形式自由活泼,既有规范,又不规范化。以顺乎自然之理,富有自然之趣为原则。 2.讲究诗情画意,注重意境创设――不仅注重花材形体美和色彩美,而且更讲究以花传情,以花达意,形神兼备,即追求插花作品内涵和富于诗情画意的意境美。欣赏了作品外在的形态和色彩美,并进而深入欣赏其意境美,在作品内涵的广阔天地里遨游,能更深入地理解和诠释插花作品。 3.线条造型,重视个体的线条美――东方插花选用花材十分考究而精练,不以量取胜,而以花材的姿态和质量为先,着力展现花材个体的线条美,所以作品中用花种类少,数量也少,色彩简单。线条造型是东方插花的一大特色,花材线条的粗细、平斜、曲直、张弛、高下等变化,给人感官以不同的感受,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4.采用不对称式自然构图――东方插花作品外形轮廓采用不对称式自然构图,虽然有直立式、倾斜式、平展式、下垂式等4类基本构图形式,但是并没有严格的不变格式,通过高低错落、动势呼应、俯仰顾盼、刚柔曲折各得自然之妙,形成变化万千的不对称式图形。其作品清新自然,秀丽多姿,不受任何形式或格式的限制,可以根据主题或环境布置的需要,充分发挥作者的创作才能。 5.花材人格化――自古以来,人们在爱花、赏花中,对花草树木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以花为伴,以花为友,流传下来很多动人的故事。如陶渊明与菊花、李白与牡丹、林和靖与梅花等。中国在隋唐以后,树木花草多被人格化,被赋予种种深刻的寓意,表达人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 6.重视季节特色――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花开,每个季节都有其代表性的花材,表现季节的主题,就用代表那个季节的花材来插作。这种应时的特色,使作品富有现实的感染力,使人真切感受到该季节的动人景象。 7.重视作品与环境的统一――东方插花注重作品与环境的统一、协调。插花作品只有陈设在与其相适应的环境中,作品优美的形质特色的主题思想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西方插花艺术的主要风格和特色 以欧美各国为代表。由于受其传统文化、民族习俗和审美意识的影响,西方插花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1.崇尚人的力量、人的精神――古希腊人认为健全的精神源于健全的身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