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动的诗情

流动的诗情

流动的诗情
流动的诗情

流动的诗情——

浅析《聊斋志异》中的诗意美

摘要:

作者以精炼的语言打造了优美动人的篇章,着重以诗人的眼光将环境营造为古朴空灵的意境,将优美的人物和事件,以含蓄隐约的方式,用诗人浓烈的想像和幻想来表达主人公的诗情画意、志趣及情操,进一步升华为作者诗意美的人生理想。

关键词:环境意境优美的人物和场景诗情画意人生理想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是文学的源泉。中国古典小说对诗歌的吸收和融合,形成了一种艺术传统。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真正创造出诗的意境,富于诗意美的作品并不是很多。一般认为,在短篇小说中,唐传奇的一部分作品如:《莺莺传》、《柳毅传》等是富于诗意美的,《聊斋》中的部分作品迷幻空灵也充满了诗意美的。长篇小说中,《红楼梦》是最富有诗意美的。《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短篇小说发展的高峰和总结,其中的优秀作品堪称真正的美文—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构思美、思想美。尤其是那些用奇幻的笔墨写出而又充满人间气息,描写爱情和歌颂妇女的作品,更是含蓄婉约,泛射出作者理想的光彩。

作者是一位有诗人气质、诗人激情的小说家,在倾注他全部感情、全部心血的“孤愤”之作《聊斋志异》中,一部分情爱类、神仙类及反映自然人性的理想类的上乘之作,得益于诗的滋润,表现出浓厚的诗化倾向,使这些作品洋溢着诗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诗意美。作者的诗意营造直承唐传奇余绪,又有所发展提高,手法多样、技巧成熟。具体表现在:通过既优美迷人、生韵流动又辐射作者的情趣兴趣,体现作品中的人物的精神气质和内在品质的自然环境或具有明显神话色彩、想落天外的超现实、素朴空灵的幻境,渲染出诗意环境。作者摄取精美场景,抓住“动情点”,编织精心提纯诗性咏叹的细节场面,塑造富有青春朝气、生命活力、本真而自然的女性形象或痴于物的形象,感受独特生命情境的诗性寄慨。蒲松龄把握了生活表象及作品内在诗意本质之间的联系,将诗的意韵点化在在小说的形象中,追寻诗的意趣,使蕴藏其间的象征意味、理想追求、美学探求飘逸着艺术灵气,含蓄优美、气韵生动、形神灌注、情趣盎然,透显出一种小说式的诗歌韵味。

蒲松龄用诗人的眼光观照世界,他笔下的环境有着古朴空灵的意境,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事件创造了诗的艺术氛围。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融进自己的情感意绪,引发和启示读者通过想自己的想像进入到更广阔更唯美的艺术空间。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及理想。诗意的环境能够烘托出人物的性格和内在的风韵,将人物的精神气质突显出来,同时又暗示读者能够体味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1).比如《王桂庵》中对芸娘的住处的描写:一夜,梦至江村,过数门,见一家柴扉南向,门内疏竹为篇,意是亭园,径入。有夜合一株,丝丝满树。隐念:诗中:“门前一树马缨花”,此其是矣。过数武,苇葩光洁。又入之,见北舍之楹,双扉阖焉。南有小舍,红蕉蔽窗。这是一个清贫的人家,但那红丝满树的夜合,青青竹绿编成的篱笆,遮蔽着小窗的美人蕉,就像一幅明丽的山水画,

有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又让见南山”的古朴与舒适。读来诗意浓浓,仿佛丝绵蘸着了胭脂。这里的境界带有一种素雅和质朴的特色,这与女主人芸娘的出身和教养相契合,芸娘家境较贫寒,但是正是这样的环境描写暗显了芸娘是一个有思想、有教养、不为公利所动而能自尊自重、人格独立的非凡女子,这种借助于自然的描写点染了芸娘的“风姿韵绝”。

(2).《婴宁》中对婴宁生长环境这样描写:“约三十里,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遥望各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下山入村,见舍宇无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北向一家,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鹤格磔其中。这段环境描写,除了暗示女主人的狐仙身份外,都是由一些美的意象如:幽谷、丛花、茅屋、丝柳、桃杏、修竹等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境界,“乱山合沓,空翠爽肌”,让人想起了王维的“山路原无雨,空翠湿人衣”,再加上“空翠爽肌”、“意甚修雅”等主观感受的穿插,就不仅使读者有恍如身临其境之感,而且还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充满诗意的氛围。这里虽然还没有写到婴宁的出现,但读者已隐约地感到婴宁形象的存在了。这种充满了诗意美的环境描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氛围的营造,含蕴其间的人物的精神气韵,正是诗的意蕴所在。

(3).又如《晚霞》中最为出色富于诗意的是写晚霞与阿端幽会时的环境:南启一户;折而西,又辟双扉。见莲花数十亩,皆生平地上;叶大如席,花大如盖,花瓣堆梗下盈尺。作者写花是为了写爱情之美,花不仅秀丽,而且奇异,正好映照出爱情的超凡脱俗。清代的《聊斋》评论家冯镇峦在这里写了一句评论说:“欲写幽欢,先布一妙境,视桑间野合,濮上于飞者,有仙凡之别”。接着就写二人的幽欢了。“少时,一美人拨莲花而入,则晚霞也。相见惊喜,各道相思,略述生平。遂以石压荷盖令侧,雅可障蔽;又匀铺莲瓣而籍之,忻与狎寝”。美的人、美的情感,在美的环境及美的氛围中,直接将男女爱情渲染达到一种美的极致,这里有诗的意境让读者神游其间,且得到美的享受,进一步领悟到作者充满激情的追求和理想。

蒲松龄长于描摹景物,用墨不多,却能将环境气氛渲染为古朴素雅的意境,为人物的活动营造典型的氛围。还有《狐嫁女》《聂小倩》《西湖主》等篇章中的一幅幅画面,细细品味,就会被其神妙的意境和强烈的艺术魅力所折服,这是自然之美与诗意的结晶,其中对北方寺庙环境的勾勒,对南方园林的再现,都给人一种强烈的透视感、色彩感、宁静感。我们可以闻到荷叶的清音,听到榆钱片片落地的声音,也给生活在这儿的人蒙上了一层诗意的轻纱。柴扉、红蕉、竹、桃杏,野鸟、朱门、台榭、嵩艾、溪流等等意象丰富的字词在一种诗意的作用下,常常含有一种神妙的融合,使他笔下的环境具有一种空灵美。

作者总是利用多种艺术手段,将他所热爱和赞美的人,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和美好的人生,通过优美的人物及唯美的情节点缀为诗画般的场景,将诗化的人物与自然与诗性诗情融为一体的整体,达到内外的和谐。

(1).蒲松龄描绘了一个神奇瑰丽的虚幻世界的同时,也给我们塑造了一大批耀奕闪光的女性形象。她们或人、或鬼、或狐、或仙、花鸟虫鱼、飞禽走兽完全可以化为人,他们既有和普通人一样的思想感情、音容笑貌,同时又保持了她们的某种物性。她们具有美的属性,作者赋予她们超凡脱俗的美貌,佳人贤妇,善与美的纯情,她们鲜活艳丽、风情万种、德才情色,冠绝群芳。这些狐

鬼花妖精怪幻化进入人世间,以人的形神、性情为主体,给人带来温馨欢乐和幸福,给人以帮助和安慰。作者保留她们的物的超异的美,将美升华、诗意化,刻画出她们的神韵。如:花姑子是獐子精,所以让她身上有香气(《花姑子》);阿纤是鼠精,写其家窑有储粟,人“窈窕秀弱”,“寡言少语”,与鼠的本性相符(《阿纤》)。绿衣女“绿衣长裙,婉妙无比”,“腰细殆不容掬”,善歌“声细如蝇”,是依据蜜蜂的特征写出的(《绿意女》),这种幻化变形不是神秘的,而是艺术的幻想。狐鬼形象更只是写其为狐、为鬼,带有些非人的特点,性情完全与常人无异。所以异类形象又多是在故事进展中或行将结束时,才显示一下其来由和属性,形成“偶见鹘突,知复非人”的艺术情趣。这些形象本身就带有一种虚幻和诡异的色彩。以虚映实、幻中见实、形象清晰又朦胧,有时像镜中之花、水中之月,透出一种空灵美和朦胧美透出一种空灵美和朦胧美,而空灵美和朦胧美也正是一种诗意美。

婴宁是最能体现作者理想的人物形象,她聪明美丽、性格纯真、爱说爱笑,没有受封建礼教的摧残和污染,她率真自然、性格纯洁地像山花一样烂漫,像山泉一样纯净。在她纯洁的心灵中,笑的花朵里,又潜藏着超人的智慧和机敏。在婴宁的形象里,摇曳着盎然的生命的情趣,散发着纯真的心灵的芬芳。在表现这个形象内在的精神气韵方面时,小说诗化的环境描写及营造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情节发展中,作者不断地以笑和花来点染,这与人物一系列天真娇憨的言行融合为一体写笑,在不同的情景下写不同的笑声笑态;写花,不同的品色又表现了不同的韵致,拿花的神态也是多姿多彩。,笑是婴宁的笑,是由主人公笑出的,但笑在这篇小说的作用已超出了人物思想性格直接外现的意义,而同作为客体的花一起,构成一种主客体交融的艺术氛围,这氛围的诗意和美感主要来自含蕴其中的婴宁内在的风神,它蕴含着人类所至为宝贵的智慧,契合着作者的人格理想。

胡四姐的描写是:“年方及笋,荷粉露垂,杏花烟润,嫣然含笑,媚丽欲绝”。粉红的荷花,含露欲滴;红润非人杏花,朦胧含烟。以荷粉,杏花的色泽之美,再以路垂、烟润的动态、形态之美,真正表现出这位少女所洋溢的青春活力和生命的圣洁,真正赋予她血肉之躯,使人仿佛闻到少女体内散发的芳香,仿佛使人能够触摸到她娇嫩的肌肤。这种朦胧的描绘,使你想象她有多美就有多美。巴尔扎克说:艺术家的生命,就是把生命灌注到他们所塑造的人体里去,把描绘当成真实。这种“荷粉露垂”、“杏花烟润”的自然形态和“娇花照水,弱柳扶风”一样,是作家审美关照想像的结果,给人美感。

蒲松龄写人物正是“雕空镂影”,如青凤“弱态生娇,秋波流慧”。云萝公主“服色容光,映照四堵”、粉蝶“秋水澄澄,意态媚绝”。再如织女“布幕之中,容光射露,翠黛竹樱,无不毕现,似无帘幌之隔着者”,晚霞“风格韵妙,振袖倾拱,作散花舞,翩翩翔起,拎袖袜履间,皆出五色花朵,随风扬下,漂泊满庭”。再如西湖公主“拼多敛雾,腰细惊风,玉蕊琼英,未足方喻”。《水莽草》中寇三娘“姿容艳绝”。不管是比喻也好,形容也好,没有陈腐俗套,却写出了她们千姿百态的动人之美。他们可谓:“化工赋物,人各面目”,仿佛就是一幅人物画廊,这些群像既美丽又朦胧,有着浓浓的诗意美。

(2).小说情节更是唯美动人,作者用诗作为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塑造的经脉表达作者对诗的认识,评价。人生意义是生命,诗是爱,诗、爱、生命三位一体;没有诗,没有爱就没有完整意义上的生命,人要活在爱中,才能体味出生命的价值。

《白秋练》是用诗编织其男女主人公缠绵的爱情故事,演奏生命的交响曲。诗是两人相爱并得到维系生命的媒介,诗就是爱。白秋练用诗来占卜二人的爱情离合;以互相吟诗来作为约会的暗号,慕生相思成疾后也需秋练为他吟诗才能治愈。可以说,没有诗就没有他们之间曲折缠绵、刻骨铭心的爱情,诗不仅是传达爱情的手段,还是治相思病的唯一良药,甚至是维持生命不朽的最基本的要素。诗是秋练的生命,湖水只不过是维持她生命的外部条件,而诗才是她真正的本体生命。小说美妙的想像就建立在诗与爱与生命的结合上,这是一首爱的诗,同时又是一首生命的诗。在这里与其是说是一篇小说,不如说是一首诗,因为它具有诗的灵魂、诗的境界、诗的情调,涤荡杂质、澄清如练、情深意摇。

小说的细节场面浓淡适宜、如诗如画,在音乐及诗词中透出浓烈的文化品味。在艺术享受中,给人一种含蓄蕴藉的诗般的流风回雪的情调。

《宦娘》的情节构思建立在《诗经-关雎》“琴瑟友之”的意蕴上,以琴、词为媒介来演绎宦娘、温如春、良工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友情。琴在中国文化中代表一种高雅脱俗的文化品味,是知音间相互倾慕、心灵交流的载体,联结着人与人之间纯真、高洁美好的感情。琴声之美映衬着人物的心灵之美,琴而人、人而琴、琴人合一,使作品闪耀着具有理想光辉的诗意气息。小说紧紧扣住琴来展示宦娘的感情历程,清代的但明伦评道:“小说通篇以琴作草蛇灰线法。以琴起,以琴结,脉络贯通,始终一线”。那首《惜春词》:“如抽茧,如剥蕉,曲折缠绵,如泣如诉”,含蓄而又深沉地表达出主人公各自的内心世界。词是宦娘所作,借题抒发自己她对温如春的爱情,同时也是她风雅高洁的精神世界的自我写照。作者借助词的优美意境,将三位有情人的一缕情丝,表现得悠悠不尽、袅袅不绝使故事弥满着浓郁的诗情诗味。

《聊斋》还善于捕捉提炼人物的某些优美的动作,加以诗化,突出其诗意美。《晚霞》中描写晚霞的舞姿:“振袖倾鬓,作散花舞,翩翩翔起,拎袖袜履间,皆出五色花朵,随风扬下,漂泊满庭”。色彩浓丽、热情横溢、形象优美、耐人寻味,这是作者对晚霞的深情诗化。绿意女的歌唱:“遂以莲钩轻点足床,歌云:‘树上乌相鸟,赚奴中夜散。不怨绣鞋湿,只恐郎无伴’。声细如蝇,裁可辨认。而静听这,宛转滑烈,动耳遥心”。不仅形象优美、神色并作,而且使人物甜美,缠恻的爱情心理得到宛妙含蓄的抒发,情景交融,把人带入一种“动耳遥心”的艺术境界。

《聊斋》还有许多作品善于写情,把一种令人心醉神迷的脉脉深情与人物的刻画交织在一起,情寓于景,使作品散发出浓郁的抒情诗般的艺术感染力。《阿宝》中的孙子楚魂化鹦鹉,振翼飞达女室,日夕依偎在所爱的人的身边,“他人饲之,不食;女饲之,则食。女坐,则集其膝;卧,则依其床”,这情节就像一曲情意浓浓的爱情之歌。

在诗境中,主人公的爱情的真善美,得到了浸润、升华。生命的激情、曲折缠绵的爱情、坦诚真挚的友情,在诗的氛围中超凡脱俗,晶莹透亮……诗中的风骨就是主人公的人格魅力及精神内涵。娇娜友情

(1).《香玉》不仅写了男女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又展现了男女纯洁真挚的友情。爱的浓烈与友情的淡泊相互映衬,使它升华到了思考人与人之间,心灵与心灵之间理想的交往、交流的层面,寄寓着象征意味和诗情画意。

香玉和黄生之间的爱缠绵在诗的氛围中,优美动人。一开篇就把人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场面:“劳山下清宫,耐冬高二丈,大数十围,牡丹高丈余,花时

璀璨似景”。初始就建立在诗歌唱和的基础上,高洁美丽,可以说以诗为媒。不料,好景不长,香玉精魂所属的白牡丹被即墨氏移花至家,而香消玉陨。黄生肝肠欲断,旧日临穴涕下,竟感动花神使白牡丹死而复生。“方流连间,花摇摇欲拆;少时已开,花大如盘,俨然有小美人坐蕊中,裁三四指许;转瞬飘然许下,则香玉也。笑曰:‘妾忍风雨以待君,君来何迟也’”。抒情的笔调、丰富的想像、娇媚的神态,使香玉复生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将二人情深意浓的爱情刻画的摇曳多姿,升华到诗的境界。清人但明伦所评:“种则情种,根则情根,苞则情苞,蕊则情蕊……无限深情,一时全绽”。文章的结尾,黄生化作牡丹萌生在白牡丹和耐冬树侧,他遭人砍除后,白牡丹和耐冬树也相继憔悴而死,想像奇特、隽永深刻,把缠绵火热的感情表现得十分优美迷人。蒲松龄也在篇末说:“情之所至者,鬼神可通。花以鬼从人以魂寄非其结于情者深耶?一去而两殉之,即非坚贞,亦为情死矣,人不能贞,犹是情之不笃耳”。在这里,爱情完全超越了人鬼物我,生死存亡,弥漫天地间的只有一个“情”字。

黄生与降雪的友情,也是建立在至情的基础上。降雪一旦有难,黄生立即赶去救助,他的至诚待友,他们的友谊自然真诚。黄生与香玉爱情的诗化,黄生与降雪的友情的诗化,是使整篇作品朦胧在诗一样的美的意境中,也使爱情、友情所代表的人间至情至理诗化了,引发人们追寻诗一般的爱情及友情的最高理想。(2).小说的细节场面浓淡适宜、如诗如画,在音乐及诗词中透出浓烈的文化品味。在艺术享受中,给人一种含蓄蕴藉的诗般的流风回雪的情调。

《宦娘》的情节构思建立在《诗经-关雎》“琴瑟友之”的意蕴上,以琴、词为媒介来演绎宦娘、温如春、良工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友情。琴在中国文化中代表一种高雅脱俗的文化品味,是知音间相互倾慕、心灵交流的载体,联结着人与人之间纯真、高洁美好的感情。琴声之美映衬着人物的心灵之美,琴而人、人而琴、琴人合一,使作品闪耀着具有理想光辉的诗意气息。小说紧紧扣住琴来展示宦娘的感情历程,清代的但明伦评道:“小说通篇以琴作草蛇灰线法。以琴起,以琴结,脉络贯通,始终一线”。那首《惜春词》:“如抽茧,如剥蕉,曲折缠绵,如泣如诉”,含蓄而又深沉地表达出主人公各自的内心世界。词是宦娘所作,借题抒发自己她对温如春的爱情,同时也是她风雅高洁的精神世界的自我写照。作者借助词的优美意境,将三位有情人的一缕情丝,表现得悠悠不尽、袅袅不绝使故事弥满着浓郁的诗情诗味。

《婴宁》是一篇以花为媒的爱情篇章,是对美和真的讴歌。但明伦说:“此篇以笑字立胎,而以花为眼,处处写笑,即处处以花映带之”。婴宁一出场就是笑脸伴着梅花:“有郎携脾,有梅花一枝,容花绝代,笑容可掬”。后来婴宁“遗花地上,笑语自去”。王子服一见倾心,相思成疾。“至家,藏花枕底,垂而睡,不语亦不食”。听到吴生的假话后,病体稍愈便去“探视枕底花”。执意要去找婴宁,还不忘“怀梅袖中”。一枝梅花不仅是爱花成癖的少女婴宁美好个性的象征,而且也将王子服的“情痴”的性格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蒲松龄的笔下,婴宁的笑与花同在,纯真自然成了青春的象征,展现了作者渴望觅得有鲜活本质的生命状态的人生知己,表达了作者崇尚率真、追求自然之美。

(3).作者将自己的人生态度、精神气质及其诗歌作品的内涵精髓,风格特征熔铸成小说的主旨和风格。

《黄英》是一篇以陶渊明的精神品质、艺术风格的作品,以陶风、陶诗为骨的文章。陶渊明一生与酒、菊、诗分不开。在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目中,菊象征着品德高尚的隐士君子。爱菊、赏菊是种文化,代表着一种脱俗的生活情趣。黄

英和陶生姐弟是菊花精,黄英称陶渊明“我家彭泽”,作者暗示了他们是菊花原型,是陶渊明精神的化身,蕴含着返璞归真的人生理想和平淡真淳的美学思想。菊而陶公、陶公而酒、酒而菊,三者合一,合为陶渊明旷达、超脱率真自然的精神气质,他的精神气质都体现在淡雅清空、旨深意遥的创作中,把陶诗的气度风韵用小说的形式加以表现。司空图的《诗品》所言:“落花无言淡如菊”。作品在风格上追求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艺术意境。小说围绕菊而写,处处是菊、处处是陶公的高雅情操的展示、诗化品质的映射;尤其是醉死化菊的超现实情节,使菊品位与酒精神融合在一起,使小说在菊魂、酒魂、诗魂交相辉映、优美动人,产生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既是陶公诗性人格、旷达风度最集中的体现,亦是小说诗意升华的地方,使小说都荡漾,浸没在陶诗神韵之中,他们身上最动人的地方就是他们追求人欲和外在超越的真性浓情。

《荷花三娘子》蕴藏着陆游“花如解语还事石,不能言最可人”,的诗的意境。人美、情美、物象美,“忽而花,忽而人,忽而怪石,忽而纱破,乃复忽为人”,神光离合,乍阴乍阳,写美人尽于此矣。荷花三娘子被宗生带回家后,至分手时的语言和行为,委婉的展现了她矛盾的内心世界,这贴近荷花的自然本性。整个故事由诗心、诗趣这条红线前扯着。承载这些诗意的除了人美、情美外,还寓含着丰富想像的物象之美。披着冰毁的采菱女,四面玲珑的怪石,化为人后“纱被一袭,遥闻萝泽;展现领拎,犹存余腻”。“化为石燕,色红丹朱,内外莹澈,若水精然”作者对花、石、美女的审美意象的融会与捕捉,表达了一种美感情趣。他不但完美体现了陆游诗句的优美韵致,而且比原诗的意境更加充实、丰富、活灵活现,让人受到美的熏陶而感到无限愉悦,使小说徜徉在诗的氛围中

蒲松龄一生虽然生活清贫,但是精神却非常富有,他将自己个人志不获展、贫穷潦倒一生的愤激和不平,在《聊斋》中得以释放。他借助这部浓缩的《聊斋志异》艺术创造奥秘和自己艺术生命精华的艺术形式,突破了正统文学的樊篱。他在花妖狐媚身上寄寓理想,以清丽婉约的传奇笔墨、流光溢彩的神奇想像,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神秘、温馨而美妙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与狐、人与鬼、人与仙、人与花鸟虫鱼各种精灵以及人与人之间多姿多彩的生死不渝的爱情。花妖狐魅与人相爱,无需“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只有“情”做主,这些姿容卓约、纯洁善良的狐女仙媛、花鸟精灵感情专一、重德尚义、有主见,他们为爱降临,无爱而去。她们负载着作者在现实中产生的人性理想、情爱理想。蒲松龄的思想的核心就是否定儒道的理性、讴歌感性生命、张扬人的主体性,把美的追求视为人之为人的追求,蒲松龄可以说为时代注入了青春美的细胞。在蒲松龄那里,自然物象具有神奇的魔力,他在展示她们的物性的同时也赋予她们人的灵性,并把她们装扮得神奇无比。他之所以青睐自然生灵,不乏老庄道学的自然观的影响,追求虚静恬淡的自然人格,从天地之间和谐境界中感受现实生命的存在,在生命的节奏和韵律中超越现实的生命体验。

在《聊斋》世界中,蒲松龄以清远生命来赞美那种清纯的女子世界,面对生存世界的污浊,他无法实现自己痴狂的理想,在《聊斋》中却得到了实现。他将这个世界极尽艺术性的渲染,用了无尽的缢美之词来赞美这个世界中爱憎分明的情感,正直高远的人格,清远的生命自由。这种生命形式,理想人格,内在的精神,在《聊斋》得到了统一。有位学者说的好:“世界看上去不像一幅画,而一幅画看上去却像一个世界”。

《聊斋志异》中这些空灵淡雅、见情见性、诗意浓烈的作品,将自然与内心

完美融合,故事情节与人物情韵完美交织,把诗的意境诗的朦胧渗透在小说中,甚至将人物的神韵气质浓缩凝练成诗,使小说有了浪漫的抒情、优美诗境、含蓄的形象,清约地勾勒出一部隽永美妙的诗意美的小说。《聊斋》的诗性世界可以说是他从自然生态的感悟走向精神归属的体验,这也是蒲松龄着意打造的一种人生境界。这种人生境界通过幻化的诗意情境而生成的生态感悟,使人—自然—精神浑然天成。作者借此来表达人生的深刻理解,人要活在爱中,才能体会生命的价值,美好的人格理想。

参考文献:

1.丁峰山.诗情、诗韵、诗骨——《聊斋志异》立意化作品探析[J].宁夏大学学报,2002.

2.盖光.诗意《聊斋》∶蒲松龄的审美栖地[J].山东理工大学,2003.

3.莫顺斌,孟丽华论.《聊斋志异》语言表达的诗化美[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

4.尚杰.启蒙世纪的另一半∶古典的浪漫主义[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5.李灵年,韩石.论《聊斋志异》的诗美及其与晚明文艺启蒙思潮的关系[J].蒲松龄研究,1995.

6.杨海波.儒商——蒲松龄的人生理想[J].甘肃高师学报,2005.

7.邢玉霞.《聊斋志异》的爱情描写与文人心态[J].聊斋志异研究,2004.8.吴祖湘.聊斋志异的欣赏[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9.吴九成.聊斋美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0.马瑞芳.神鬼狐妖的世界∶聊斋人物论[M].中华书局,2002.

11.宗白华.艺镜[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2.朱光潜.诗论[M]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3.张友鹤.聊斋志异[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4.林植峰.《聊斋》艺术的魅力[M ].学林出版社,1995.

15.张念穰.聊斋志异艺术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汉语言教研室韩红琴

2013年3月7日

《中国韵》诗情画意唱唐诗

《中国韵》诗情画意唱唐诗 女1: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女齐: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唱: 窗前的月光,窗外的雪 高飞的白鹭,浮水的鹅 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 唐诗向清泉,流进我心窝 2人:你听,这是中国话; 3人:你听,这是中国话; 5人:你听,这是中国话! 忧伤音乐起: 2人: 有一种语言,它很神秘, 它蕴涵着一个民族上下几千年悲喜交加的情感; 2人: 有一种语言,它很古老, 古老到那刻在骨头上的文字里都找不到它的起源;

2人: 有一种语言,它很丰富, 阴阳上去四声调回荡着慷慨激昂倾诉着温宛缠绵; 2人: 有一种语言,它很自然, 点横竖撇捺展现出花草虫鱼、天地山川; 2人: 有一种语言,它很新鲜, 新鲜得几乎每天都在诞生着新的词汇让人倍觉时间飞转; 女齐: 有一种语言,它很久远,它很久远, 一个“了”字便了却了苍苍茫茫的过去, 全齐: 一个“将”字便启动着轰轰烈烈的未来。 这,便是中国话,一个古老的东方神话! 2人: 青青的山,绿绿的草,祖国江山多美好。 华夏文明千千载,扬名世界一一摆。 2人:

华山泰山峨眉山,名山大川千千万。 南疆大漠到黄河,条条大河匆匆过。 2人: 《弟子规》, 放光芒,祖国文化多辉煌。 经典教导指方向,人人都学《弟子规》,学做楷模好榜样。2人: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2人: 说一千,道一万,句句祖国来称赞, 弟子规,代代传,中华民族记璀璨。 2人: 书声朗朗颂诗文,传统美德世代存。 5人: 从小诵读古诗文,立志铸我民族魂。 齐:从小诵读古诗文,立志铸我民、族、魂。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教案

湖南省益阳市南县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怎样快速读 懂古诗词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找到读懂古诗词的路径、角度。 2、调动相关知识关联分析,读懂古诗词。 重点、难点: 掌握快速读懂古诗词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 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二、具体方法 (一)看标题,抓题眼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 1、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 2、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 3、有些题目点明中心。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春夜喜雨邯郸冬至夜思家征人怨咏素蝶诗 近试上张水部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看作者,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其实,许多诗所表达的主旨和思想感情都与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处的时代有关。我们要关注著名诗人的相关遭遇、境况,所处朝代国势、朝政…… 如介绍诗歌是作者被贬某地时所作,则要考虑是否有怀才不遇、报国思用等情感;如介绍作者常年旅居外地,则要考虑羁旅愁思、思乡怀人之情;如介绍作者是南宋诗人(或朝代已灭亡),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之心…… 例二、(09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十首绝美诗词

十首绝美诗词,每一句读来都心动不已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李白送别友人,在李白笔下,这是一个诗情画意的景象,青山,白水,两个依依惜别的朋友,犹如那落日一样,让人惆怅。当友人挥手而去,只剩下那离群的马儿,发出哀鸣。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是一幅美丽的画面,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鲜明,构思巧妙,意境优美,使读者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整首词每一句都朗朗上口,让人回味无穷。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是一个月夜,诗人望着升起的明月,想念起了远方的佳人。那远方的人也一定在思念着我吧。不能手捧美丽银光赠你,不如快入梦与你共欢聚。

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无题》 唐·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的无题诗,永远是那么美妙。在这首诗中,李商隐引用贾氏与韩寿、甄宓和曹植的爱情故事,反映青年女子追求爱情的热烈情感。 “一寸相思一寸灰”是奇句,它化抽象为具象,用强烈对照的方式显示了美好事物之毁灭,使这首诗具有一种动人心弦的悲剧美。 《晚次鄂州》 唐·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这首诗,诗人只不过截取了飘泊生涯中的一个片断,却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写得连环承转,意脉相连,而且迂徐从容,曲尽情致。 在构思上,不用典故来支撑诗架;在语言上,不用艳藻来求其绮丽;在抒情上,不用泼墨来露出筋骨。全诗淡雅而含蓄,平易而炽热,饶有韵味。 《临安春雨初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酒中有真意

酒中有真意 ----浅谈李清照词中酒的意蕴 摘要:在李清照的词中,酒这个意象随处可见,词借酒抒发各种情愫,酒的意蕴十分丰富,耐人寻味。其中主要表现的有山水之乐、思亲怀远、家国巨痛、社会悲歌等多种情感。 关键词:李清照;酒;意象;意蕴; 词; 酒是一种物质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文化。古往今来,酒历来受到文人骚客的青睐。酒在我国源远流长。 翻开古代文学,酒的醇香阵阵袭来: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慷慨,陶渊明“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的平淡,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洒脱,杜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忧郁,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苦闷,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探问,等等。诗与酒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成为古代诗文中独特的审美意象。 纵观中国古代诗坛,许多诗人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李清照就是其中的一位。在她的词中酒这个意象随处可见,用以抒发各种感情。 一、生活悠闲之趣 李清照出身名门,家学渊源。父母开明,常在学习之外与姐妹们一起到郊外游玩,无忧无虑,天真快乐,因而在部分诗词中,她对酒赋予了更多的性情的生命,借酒抒写生活悠闲的情趣,在酒中释放生命的活力与情致。这在她前期词中比较突出,如《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表达了李清照早期生活的情趣的心境,境界优美怡人,给人以美的享受。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情趣融合在一起,向我们展示了作者少女时代富有的诗情画意且充满欢声笑语的一个生活片断。而这种景、情和人融为一体的意境,是非“沉醉”而不能的,“沉醉”在词中起到了点睛的作用。日暮,溪亭,藕花,如此美景,荡舟欣赏,如果缺了酒,兴致会大减的。正如欧阳修所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又如《庆清朝慢》: 禁幄低张,雕栏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客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兑走香轮。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拼了尽烛,不管黄昏。 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窥见词人当时生活是多么优雅潇洒。为了观赏芍药,她和朋友们,不公乘着华美的车子游遍东城,南陌,享受着珍羞华筵,他们还可以到御花园中去,观赏几枝先期开放的名贵花朵。白天游览,晚上在宫殿中设宴款待,每个人都喝的酩酊大醉,从黄昏直到深夜,玩的好不快活。

读诗韵明诗意悟诗情

读诗韵·明诗意·悟诗情 ――听三堂古诗教学课有感 这次有幸参加“千课万人”活动,聆听了来自全国各地著名特级教师的精彩课堂,有平实婉约型的,有诗情画意型的,有激情澎湃型的,更有风趣幽默型的。“千课万人”真是教学领域的一个大花园,各种流派的教学风格,在这座百花园中尽情绽放。 因为本人对诗歌教学比较感兴趣,因此特别留意倾听《望天门山》、《清平乐·村居》、《村晚》三堂课。《村晚》的课堂教学环节为:读诗(读出节奏、旋律)――再读(读出画面)――还读(品味诗情)。《望天门山》的教学环节为:诗中有歌(合唱)――诗中有画(学生自画)――感受诗的意境。《清平乐·村居》的重要教学环节为:指导朗读――感受图景――领悟含义。从这三堂课的教学呈现过程中,我感受到古诗教学的共性:那就是诗中有歌,诗中有画,诗中有情。 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我正开展“读诗韵,明诗意,悟诗情”的古诗教学尝试。以下是自己在学校一周一课中展示的课堂教学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扫清文字障碍,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并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 2、借助资料、联系上下文、想象,理解词的意思。 3、通过反复吟诵,品味词的意境,达到熟读成诵目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夜行路上的恬静自然以及词人喜悦快慰的心情。 教学设计

(一)知诗人。 课前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好吗?我来描述一个人,你们猜猜他是谁?请听好: 有这么一位词人,今存词629首,数量为宋词之冠,以豪放为主,慷慨悲壮。 有这么一位词人, 忧国忧民,主张抗金,报国无门,被迫归隐。 有这么一位词人,他曾醉在吴音相媚好,羡慕白发翁媪。 他就是——(板书:辛弃疾)我们曾学过他的诗是——《清平乐·村居》,谁能背诵?(二)解诗题。 1、引出课题 板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齐读。 2、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西江月”词牌名,相当于曲子中1=C,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清平乐、满江红、渔歌子、卜算子、忆江南、沁园春、水调歌头) “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夜”是时间,“黄沙道”是地点) 3、请大家齐读课题。注意:词牌名和词题中间有个点儿,读时要有停顿。(齐读课题)让我们,与辛弃疾一同走进那个夏夜中的黄沙道。 4、出示欣赏诗歌的要求:读诗韵、明诗意、悟诗情。 (三)读诗韵 1.自个儿放声读一读,读通、读顺诗歌,并拿起笔来断词,划出停顿。 学生汇报,后课件出示 2.指名朗读,并让学生作出相应的评价,师随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词的节奏。 师:谁愿意把诗流畅得读给大家听? 师:谁能读得更流利,更有节奏。 师:声音清脆响亮,口齿清楚。但是读词的时候如果能稍加停顿,那就能读出节奏,读出味

如何读懂诗歌新

如何读懂诗歌 【教学目标】学习读懂诗歌的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解读诗歌的钥匙。 【教学重点】如何从两个层面读懂诗歌。 【教学难点】如何领会诗歌的深层意思。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学法】感悟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时数】15分钟 【考纲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感情三方面入 手解答题目 3、答题时存在的问题: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 【现状分析】很多考生埋怨诗歌难读,甚至读不懂,对于诗歌阅读鉴赏存有畏难或放弃的心理,不利于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鉴于此,本节课从如何读懂诗歌入手,教会学生解读诗歌的方法,掌握解读诗歌的钥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经常埋怨读不懂古歌,害怕读诗歌。其实,“读不懂”不是不读诗的理由,我们“读不懂”,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我们“没文化”,而是因为我们“不懂读”,即尚未掌握读古诗的方法,当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后,我相信“读不懂”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二、授课内容 (一)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读懂——会鉴赏——精表达 (1)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2)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二)首先弄清怎样才算“读懂”? 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领会深层意思,包括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三)传授如何读懂诗歌的方法 1、如何明白浅层意思? (1)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2)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3)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2、如何明白深层意思 (1)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2)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3)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史上最霸气的话,霸气外

常常在耳边听到一些非常有魄力的言语,没有柔情,但更多一份力量;没有诗情,但更多一丝温暖,没有轻声细语,但却增添些许真挚!大多数人以为只有轻柔的情话才能打动人心,奋力的宣誓才够上进……其实一些语带霸气的言辞更能够深入灵魂。下面带来的是史上最霸气的话,一起感受不一样的情感抒发! 1、我是个不成功的坏人。 2、忍无可忍,就重新再忍。 3、人生来如风雨,去如微尘。 4、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5、给猴xx,给虎一座山。 6、前方无绝路,希望在转角。 7、万里xx通,xx天地宽。 8、别调戏我,不然我非礼你。 9、成功便是站起比倒下多一次。 10、要随波逐浪,不可随波逐流。 11、祝你女朋友永远都是充气的。 12、死,可以xx;生,却可践志。 13、顺我者未必生,逆我者一定亡。 14、问天下谁与争锋唯我傲视苍穹。 15、不联系占个分组干嘛不如拉黑。 16、此去xx招旧部旌旗十万斩xx。

17、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18、一脸兴冲冲的,跟喝了尿糖似的。 19、清晨,xx擦干了我思念你的泪水。 20、长得漂亮是优势,活得漂亮是本事。 21、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 22、xx让男人停下,xx让男人留下。 23、喜欢是淡淡的爱;爱是深深的喜欢! 24、状态是干出来的,而不是等出来的。 25、老天顺我老天xx,老天逆我叫它亡。 26、xx一日因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27、有朝一日xx,我要血染半边天。 28、驰来xx多娇气,歌到xx尽死声。 29、玉肌枉然生白骨,不如剑啸xx。 30、有朝一日xx,我要xx水倒流。 31、双脚踢翻尘世浪,一肩担尽古今愁。 32、他日若遂xx,敢笑xx不丈夫。 33、我劝xx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4、我自横刀xx,去留肝胆两xx。 35、行到毒云惨绝处,卧看天地同寿时。 36、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xx人。 37、男儿仗剑酬xx在,未肯徒然过一生。

“想象画面、感悟诗情”课《所见》

“想象画面、感悟诗情”课《所见》 (第 5 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运用联系上下文、“读进来、想开去”等方法想象画面,体会《所见》所描绘的情景。 2.体会“振林樾”“捕鸣蝉”“闭口立”等词在古诗中所表达的感情色彩,赏析作者细节刻画人物、动静相融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所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想象画面、读懂诗意的方法,体会《所见》所描绘的情景。 难点:图文结合,启发想象,引导学生学会想象画面、体验情感。 三、前置学习活动 利用早读时间自主朗读古诗,正确认读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自主阅读,整体把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请你猜字谜: (1)骑牛看文章(打一字)──牧(课件出示) 牧:甲骨文像手持荆条鞭赶牛群。造字本义:放养牛群。 金文篆文隶书 (放牛为“牧”;放羊为“养”)。 (2)天热爬树梢,总爱大声叫(打一小动物)――蝉你了解它吗?(出示图片)师:蝉,俗称知了,本身是害虫,因为它以吸食树木汁液为生。但是蝉常在高高的树枝上“引吭高歌”,声音悠远高昂,宋代诗人朱熹就曾这样写道“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

同时油炸知了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药用价值也特别高,为药膳上品。 2.夏天知了叫,农村的孩子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课件出示图片)看,农村的孩子会——在田地间自由奔跑;他们会——在小河里游泳;会——到荷塘去摘荷叶,顶在头顶当小伞;会和牛儿在水中戏水。还会拿着一根细细长长的竿子,上面装个小网,去林子里捉蝉。 3.这样的生活,你们喜欢吗?清代大诗人袁枚,他也特别喜欢悠闲自在的生活。有一天他来到树木边,被眼前的情景深深地吸引,并写了一首诗名为《所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图文结合,自主感悟 1. 大声朗读古诗,再仔细观察画面思考:你看见了什么? 2.现我们刚才只是图上用眼睛看了画面的内容,可诗中作者所描绘的“见”还有什么?(牧童在唱歌,蝉) 师:看来,“见”不光是“看见”还包括“听见”的意思 3.再读读古诗,看看画面,试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有疑惑可以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 环节二、实践——重点突破,语意兼得 (三)重点理解,引导想象 引导:你从古诗中见到了什么? 1.让我们和小牧童一起,骑着黄牛慢悠悠走在美丽的田野乡间。想象一下:他在牛背 上欣赏什么呢?(生想象描述,教师补充图片欣赏) 如果你是牧童,此时感觉如何?(舒服、自由、快乐)请你读读这一句吧! 引读“牧童骑黄牛”,读出悠闲、舒适、愉悦。

经典古诗词朗诵节目串词

经典诵读主持词 男:敬爱的老师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男: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女: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男:朗诵经典,我们就是在和圣人进行心灵的聚会。我们在朗诵中游览祖国美丽的山山水水, 女:我们在朗诵中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在朗诵中汲取和传承民族精神! 男:读千古美文,同经典相伴。 女:诵中华诗词,与圣贤同行。 合:卢氏县城关镇第一小学“经典诵读”汇报演出现在开始。 1、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足智多谋。他的《诫子书》也可谓是一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文章短小精悍,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三(5)《诫子书》 3、柳不仅以绰约风姿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炎炎夏日为人们创造一个清凉世界。自古,柳就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柳树以它特有的温柔、轻盈、婆娑的婀娜风姿,为历代文人所喜爱,成为吟咏对象。今天,我们三三班的孩子们也要吟诵柳树之美,请欣赏《咏柳》 5、正是有了这份诚信,我们中国才会崛起,我们中国人才会昂首挺胸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7、欣赏完脍炙人口的三字经,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风流人物的赞歌。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是中华诗词海洋中的一朵奇葩。他那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也赋予了梅花凛然的正义。三(6)《卜算子咏梅》8、看过了令人心醉、充满希望的笑容,我们不禁会追忆起那段做亡国奴的、充满血泪的日子。是呵,是我们的母亲--祖国给了我们尽情欢笑的机会,我们又怎能不为她写一曲颂歌呢?请欣赏《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9、四月,是踏青的季节;四月,一年中的春天,是春天中的盛季。:“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今天已经是四月的第二十八日了,四月的春天即将离我们而去,心中刹那升起一丝惆怅,春天是那样的短暂,马上就要进入葱郁的夏季了,让我们用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留住四月的美好吧。林徽因的这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表达了母爱的极致和母亲所有的柔情。 11、梁启超在1900时写下的《少年中国说》,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酣畅淋漓,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二(5)《少年中国说》 13: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了无数经典的诗歌,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请欣赏《古诗连诵》 15、生命因为有了愿望而丰富,愿望因为有了不断地付诸于行动而精彩。放飞我们的梦想,让它去追逐太阳!四(3)班《放飞梦想》17有一位伟人,他高瞻远瞩,放眼全球,他激情澎湃,诗情飞扬。他的诗词是 中国革命的史诗,也是中华诗词海洋中的一朵奇葩。他以豪迈的诗情,唱出了一个伟大时代的灿烂篇章,也唱出了华夏神州的灿烂美景。请欣赏毛泽到的诗词《沁

最美十首《鹧鸪天》,满满的诗情画意

最美十首《鹧鸪天》,满满的诗情画意 鹧鸪天,《乐章集》注“正平调”。《太和正音谱》注“大石调”。蒋氏《九宫谱目》入仙吕引子。赵令畤词名《思越人》,李元膺词名《思佳客》。贺铸词有“剪刻朝霞钉露盘”句,名《剪朝霞》。韩淲词有“只唱骊歌一叠休”句,名《骊歌一叠》。卢祖皋词有“人醉梅花卧未醒”句,名《醉梅花》。今天古典君为您搜集整理十首《鹧鸪天》,与君共赏。《鹧鸪天·桂花》【宋代】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古典君:这首词以群花作衬,以梅花作比,展开三层议论,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桂花的由衷赞美。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人,但却“暗淡轻黄”、“情疏迹远”而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这首词显示了词人卓尔不群的审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宋代】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古典君:这首词的感情调子是比较低沉的。社会乱离,客居异地,词人在词中寄托了家国之思,有着身世飘零的感遇。

本来是借酒浇愁,却又故作达观;而表面上的达观,实际隐含着悲愁难遣的家国之思。因此,把酒对菊绝非赏心乐事,而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排遣。这种自宽自慰的说法,看似轻松,实则含怨。《鹧鸪天·学画宫眉细细长》【宋代】欧阳修学画宫眉细细长。芙蓉出水斗新妆。只知一笑能倾国,不信相看有断肠。双黄鹄,两鸳鸯。迢迢云水恨难忘。早知今日长相忆,不及从初莫作双。 古典君:学习画细细长长的宫眉,芙蓉出水的样子堪比新画的妆容。只知道褒姒一笑能倾国,不相信会有人因此肝肠寸断。水中成双的黄鹄和鸳鸯,难以忘记往日情怀,早知道今日会长相思念,不如从一开始就不要在一起。《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宋代】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古典君:这首《鹧鸪天》可以算是陆游飘逸高妙一类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词人以“苍烟落照”四字点缀自己居处的环境,意在与龌龊的仕途作鲜明的对比。所以在第二句中就直接点明住在这里与尘事毫不相关,可以一尘不染,安心地过着隐居的生活。这也正是陶渊明《归园田居》里“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体现。《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宋代】晏几道

古诗中的酒教案(阅读)

《古诗中的酒》 ——群文阅读 教学目标 1. 诵读古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 引导学生从古诗的关键词句、情感、背景等多个维度结构化地理解诗句的内涵; 3. 在诗歌的比对读议中,感悟“酒”在古诗中独特的意韵。 群文篇目 《送元二使安西》《清明》《月下独酌》(节选)《凉州词》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古诗的关键词句、情感、背景等多个维度结构化地理解诗句的内涵; 2.在诗歌的比对读议中,感悟“酒”在古诗中独特的意韵。 教学过程 一、猜酒字,揭课题 1. 猜字:同学们,这是一幅画,也是一个字。(出示“酒”字的甲骨文形态)猜猜看,是哪个字? 2. 揭题:中国古代有美酒,还有古诗。当古诗与美酒相遇,会碰出怎样的火花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古诗中的酒”,一起读课题。(板书:《古诗中的酒》) 二、命酒名,得学法 1. 温故:之前,同学们已在家中预习了这几首古诗。我们先来看看我们曾学过的这首古诗。出示《送元二使安西》,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品味诗句的意思清楚吗?请结合题解、注释和参考译文看一看,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2. 给酒取名:这是一杯什么酒呢?并说说这样取名的理由。 抽生反馈 送别酒、怀念酒、不舍酒、友谊酒…… 3.呈现中国古代地图,体会王维送别友人时的情感。 4.分享知识:送别诗中常见“柳”有何寓意? 抽生反馈并总结,柳字代表祝福、挽留。 5. 统整:此刻,你觉得王维和元二喝的还仅仅是一杯普通的酒吗? 带着理解诵读古诗,体会王维的酒中饱含的深深情意。 三、品酒诗,悟诗情 (一)自学两首古诗。《清明》《月下独酌》 1. 过渡:同学们,我们用这样的学习方式来阅读诗歌,能够让我们有更多、更深的发现。接下来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再来研究另外两首诗。 2. 自学:学生根据自学要求独立学习。 自学提示:借助注释题解译文理解诗意,填写学习单。 3. 分享: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分享诗歌中诗人的喝酒之因、喝酒之情、喝酒之景。 (二)对话《清明》 《清明》这首诗的喝酒之因、喝酒之情、喝酒之景是什么? 抽生反馈,总结。 喝酒之因:清明 喝酒之情:亲情思亲 喝酒之景: (三)对话《月下独酌》

透过意象意境 感悟诗意诗情

透过意象意境感悟诗意诗情 诗歌以表情达意为主,幽微地感情常常蕴含在诗人选择的意象和创设的意境之中。因此,依照“意象——意境——诗情”这一思维流程鉴赏诗歌,是我们鉴赏诗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捕捉意象,把握内涵 我们读一首诗,也许你不能一下子捕捉到诗人的情感,也许你不能一下子进入诗人创设的情景,但你至少能根据词句的理解读懂诗人选择了什么意象。所谓意象,就是融化了诗人情思的形象,简单地说,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除了诗人之外,天地间的一切包括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亭台楼阁等,在特定情况下还有人,全都是意象。从文字背后的意象入手,我们可以清楚地感觉到“杨柳岸晓风残月”选择了三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选择了九个意象。 有些事物成为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这些意象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审美情趣,它代表了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一般说来,月能思乡,星可传恨,水喻愁多。松、竹、梅多传达高洁、坚贞之志;风、烟、霜多表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之情;鸿、雁、鱼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之意。 值得注意的是,意象既寄寓了丰富的历史传统内涵,也融注了诗人的个人文化内涵。一个出色的诗人,往往有自己特有的意象群。陶渊明爱菊,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旷达;周敦颐钟莲,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陆游喜梅,有“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孤芳自赏。就是同一个意象,不同的诗人也会寄寓不同的情意。臧克家的“老马”忍辱负重,而曹操的“老骥”却志在千里。 二、再造情景,领悟意境 多种意象的组合就营造出诗歌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意境。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诗人的创作与读者的联想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领悟意境,就要在捕捉意象的基础上,调遣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的经验积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合理的想象,将诗中所表现的生活组接成一幅幅立体的画。如李白《赠汪伦》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们就可以这样联想想象:春暖花开的长江两岸,彩蝶翩翩起舞,百花芳香四溢,江面上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在长江的渡口将要远行,船头的诗人却怎么也不肯进舱,一次一次的抱拳施礼告别;岸边的送行人更是依依不舍,举起的手臂不知挥动了多长时间,分别保重的话却硬咽在喉咙之中……当你不知不觉进入画中,进入到宁静深邃的意境中的时候,你就会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和朋友之间的悠悠深情。 因此,只要设身处地,展开联想,驰骋想象,就能领悟到诗歌的意境。或是

文韵诗情

文韵诗情 高二16班朱文璇 喜欢优美的文字。在安静的时候,一个人就着香茗,把文韵诗情慢慢品。 品百花齐放的芬芳,百家争鸣的缤纷。 看道家逍遥,“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追求心灵的自由,追求精神的享受,以心游于自由自在的理想境界。 感儒家斯文,“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人生在儒学的路上展开。 好一个华夏的灿烂文明,从先秦流传至今。任潮起潮涌,时代变迁,总有那么多文字记载的故事,成之以墨,凝结于心。 品诗经离骚的幽情,唐诗宋词的雅韵。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秋景寂寂,秋水漫漫,寂寥之中带着凄凉。虽望穿秋水,执著追求,却飘渺阻隔,可望而不可即。那种朦胧的美感,生发出韵味无穷的感染力。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感受其品德之美,如睹其崇高圣洁之姿,如闻其道德之芬香。“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的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由此兴来。 沿着历史长河漫步,景色在蔓延。 那润物的小雨,可曾抚淡了锦官城的浓艳;那探出墙头的一

抹杏花红,可知园外春意亦正浓;那九天的银河,可愿化作千尺的飞流。吟唱着的诗句,将我带入了唯美的画面,我愿为此停留。 念“飘渺孤鸿影”,读“会挽雕弓如满月”,叹“一蓑烟雨任平生”。一生于此,一生于词。步入一首首词中赴约,欣赏那优美词句组成的绝唱,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这些,是人文社会的韵律春秋,充满了心路历程。说王朝,叹黎民;品风月,叹风云。让冰刀雪剑,春花秋月,成一篇篇绚丽华美的文字,起之于心,记之于心。 一路走来,文韵无处不在。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淡淡文字清香,舒洒一片情怀。 文有韵,诗有情。就这样,在安静的时候,把诗文慢慢品。 指导老师:吴灿

诗情画意的句子

诗情画意的句子 导读:本文诗情画意的句子,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诗情画意的句子 1、爱,有的时候不需要山盟海誓的承诺,但她一定需要细致入微的关怀与问候;爱,有的时候不需要梁祝化蝶的悲壮,但她一定需要心有灵犀的默契与投合;爱,有的时候不需要雄飞雌从的追随,但她一定需要相濡以沫的支持与理解。 2、灯影浆声里天犹寒水犹寒梦中丝竹轻唱楼外楼山外山楼山之外人未还人未还雁字回首早过忘川抚琴之人泪满衫萧萧扬花落满肩落满肩笛声寒窗影残烟波桨声里何处是江南? 3、我只希望,不管三年,五年,或是十年以后。某一天,我们相遇,还能相认,你大喊一声,我想死你了。那一刻,我定会泪流满面。我们是朋友,永远的朋友。 4、如丝般缠绕不绝的细雨里,烟花会谢,笙歌会停。 5、一条古道,一匹瘦马,一个人影,被落日的余晖缓缓拉长。 6、即使现在我们隔了千山万水,离了海角天涯,可是我们共的是同样的星辰和月亮。想到此,我便也高兴。 7、年少的时候,我觉得孤单是很酷的一件事。长大以后,我觉得孤单是很凄凉的一件事。现在,我觉得孤单不是一件事。 8、“我一直以为山是水的故事,云是风的故事,你是我的故事,

可是却不知道,我是不是你的故事”。 9、我们人生的大幕才刚刚拉启:刀光剑影,英雄本色;是非恩怨,儿女情常。 10、只有夕阳站在那里。灵魂像无数的雪花飘过,光明闪烁,渐渐清醒。 11、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青春是用永恒的执着和顽强的韧劲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12、辗转半世红尘,缘去缘灭,空留满池伤痕。雨花迟落,霜雪纷飞,池水泛冰,已益处月的苍凉。 13、生活的苦涩和美好给了我对人生的领悟,如今,千山万水走遍,我发现自己再也不愿离开文学的蓝天,再也不愿离开那个让我痴迷的文学舞台。 14、生命不是一篇“文摘”,受平淡,只收藏精彩。她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个"连载",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她都不会在你背后留有空白;生命也不是一次彩排,走得不好还可以从头再来,她绝不给你第二次机会,走过去就无法回头。 15、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16、用心去品味它,我看见了世间最美丽的音符,那跳动的旋律在我心灵中荡漾,犹如落在水中的花瓣轻轻的飘散。 17、你要记得,紫檀未灭,我亦未去。 18、洋溢着春日的微笑,坚强了外表,却虚伪了内心,脆弱了,

与李白诗情有关的三个关键字酒﹑月﹑剑

与李白诗情有关的三个关键字:酒﹑月﹑剑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寻李白》)-------- 题记 通读李白的诗歌,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描写酒﹑月﹑剑等意象的可谓比比皆是;综观李白的人生,我们也可以看到,酒﹑月﹑剑及与之相关的诗几乎包含了他生命的全部。因此,要读懂李白,就应该从这三个关键字入手。月亮最富有诗意,最让他心旌摇动,才思不绝;饮酒能涤荡他胸中的块垒,消愁释怀;舞剑是他外部的摧发,个性得以张扬;所以,他写起诗来,往往落笔天外,纵横捭阖,清新俊逸,自然天成。 唐诗是诗歌的珠穆朗玛峰,而李白又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因此,可以说,李白就是巅峰的巅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李白的诗歌现存九百多首,相对许多多产诗人来说并不算多,但他的诗作却熠熠生辉, “光芒万古长”。从他的诗歌可以看出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李白一生怀有远大的抱负,且积极进取,他总毫不掩饰地表达对功名事业的向往。从《梁甫吟》、《读诸葛武侯传书怀》等诗篇中,就可以窥见一斑。李白自少年时代就喜好任侠,写下了不少游侠的诗,《侠客行》就是代表。后来在朋友的引荐之下被玄宗召入长安,短暂的长安生活改变了他的一生。他“济苍生”的伟大抱负与残酷的现实发生了对抗性的矛盾。于是,难以言状的痛苦与愤懑郁积其胸。“愤怒出好诗,情乱出文学。”他愤怒了,感情错乱了。于是,便有了《行路难》、《古风》、《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一系列著名诗篇。它们或仰怀古人雄,或逸兴壮思飞,或自悲身世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不拘一格。此后,李白过着流浪漂泊的生活,他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表达出了他那种酷爱自由、放荡不羁的情怀。回归大自然,热切拥抱大自然才是他的归宿。那奇险的山川与他那不羁的性格完美地契合在一起,完成了他傲岸人格的升华。《梦游天姥吟留别》是这类作品中最杰出的代表。诗人以奇特的构思,大胆的夸张,丰富的想象,尽情地挥洒,摄人心魄。美妙奇幻的仙境让人目不暇接,心驰神往。深沉的苦闷与抑郁烟消云散,结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如晴天霹雳,振聋发聩。 李白是豪放的、浪漫的,但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他也有反映现实主义的力作,如《塞下曲》、《战城南》、《丁都护歌》等。他还写了不少乐府诗,描写劳动者的艰辛生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与同情,如《长干行》、《子夜吴歌》等。 终其一生,他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心去讴歌理想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整个世界,追求充分地行事、立功和享受。他对一切美的事物都有敏锐的感受,把握现实而又不满足于现实,投入生活的急流而又超越苦难的忧患,在高扬亢奋的精神状态中去实现自身的价值。 对李白来说,诗就是他的事业。他热爱这一事业,创作是他的第一需要。他以诗畅情,用诗呐喊。他乐也写诗,悲也写诗;愁也写诗,愤也写诗;醒也写诗,梦也写诗。诗就是他的生命。他的一生是不幸的,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创作。以诗获宠,因诗获罪;以诗进,以诗退;进亦忧,退亦忧,是那样淡泊自然。他用生命的激情铸就了他昂扬的风采,用优美的诗篇昭示了大唐气象。也许,这就是诗人的伟大之处,其“诗仙”的美誉实属当之无愧。 在他的诗篇中,酒、月、剑等意象为何反复出现?其实,这与他的生命息息相关。酒豪、月柔、剑烈分别体现了他的豪气、仙气、任侠气。

35首古诗诗词及诗情

35首古诗诗词及诗情 ⒈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2、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诗抒发了使人离家几十年后重返故乡,既感到对乡土的亲切,又感到陌生的复杂感情。

3、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词描写了边塞的宽广荒凉,流露出将士们对朝廷不满的哀怨情绪,反应了作者关心边疆将士的感情。 4、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5、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对当前现实的不满,对和平的向往。 6、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诗不像一般的送别诗那样,努力抒发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之情,而是着重讲述自己的纯洁感情和高尚志向。 7、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一片深情。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

江南水乡里,诗情画意中

江南水乡里,诗情画意中 近了,近了,终于要坐车去武汉啦!我的心中如一江春水澎湃着,踏上了开往武汉的火车。在这个晴好的三月的清晨,正像是去赴一个美的约会。 随着一声长长的鸣笛声,火车开动了。我像个孩子似的雀跃着,趴在窗户上欣赏沿途无比美丽的春光。远处碧油油的大地上,一条明亮的小河蜿蜒流过,河身不宽,但有时伸出双臂,抱住几个小绿洲。多么可爱的江南风光啊!春风绿了稻田,红了桃花,吹皱了满池春水,还有那满山坡的油菜花,金灿灿的直耀人的眼。我仿佛看到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丰收景象……我陶醉着,忽然看到平静的河面上溅起片片水花——呵,下雨了!春雨淅淅沥沥,细细密密,轻轻的,柔柔的,淡淡的,润入大地,飘入小河,亲吻着花儿的脸颊,抚摸着嫩绿的枝丫,也拍打在火车的窗户玻璃上,视线渐渐模糊了,但我想,外面的小花小草们一定在快乐地歌唱吧! “我们到站啦!”同伴兴奋地对我说。我赶忙收拾好行李,三步两步便下了火车,刚站稳脚跟,一阵微风带着细细的春雨便吹向我的面庞,这可爱的春雨哟!没有过多停留,我们便直奔第一个目的地——武汉大学。我们随着人群来到樱花大道上,这里真是花的海洋!只见道路两旁灿若云霞,在雨雾中慢慢地升腾。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跑到树下,近近地观赏那些可爱的小精灵。它们欢快地簇拥着,盛开着,摇曳在细雨微风中,是那样的惬意而又优雅,点缀着这所“中国最美丽的大学”。 挥手告别武大校园,我们来到武汉长江大桥,屹立桥头,向远处眺望。一艘艘轮船随着长长的汽笛声划破平静的江面向远处驶去。我看的出了神——作为北方的女孩子,我还是平生第一次看见长江呢!记得幼时的我便对风景秀丽的长江朝思暮想,渴望看一回宁静的桥影,数一数螺细的波纹,感受一下从两岸的繁花山林中吹来的带着一股幽远的淡香,连着一息滋润的水气的微风,尽情地任这微风摩挲着我的脸颊,轻饶在我的肩腰……而如今我正处于这如此美景中,长江春水绿堪染,荷叶出水大如钱,这一汪充满活力的长江水啊,不知养育了多少华夏儿女,现如今仍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诗歌中的酒

诗歌中的酒 中国是诗的国度,也是酒的国度。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始终与酒有着难以割舍的不解之缘。在历代文人的精神世界里,酒并不仅仅是一种满足口腹之欲的物质饮品,它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和精神的象征。文人与酒之间,总是有着说不尽的种种情缘。酒及饮酒行为,已经被文人墨客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文化人圈子里往往是诗增酒趣,酒扬诗魂;有酒必有诗,无酒不成诗;酒激发诗的灵感,诗增添酒的神韵。 因此,酒文化也就一直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诗词创作,中国文学史上也出现了数不清的与酒有关的旷世名篇。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多篇涉及到酒:清酒既载,(马辛)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大雅·旱麓》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小雅·鹿鸣》而之后历朝历代的诗人们,几乎无一不与酒结缘。他们的咏酒名作不胜枚举,醉酒佳话俯拾即是。这些诗人和作品出现的高峰是魏晋、唐朝和宋朝。一魏晋诗歌中的酒文化魏晋文学,有以曹氏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以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正始文学,和大诗人陶渊明。他们虽然文学主张不同,作品风格各异,但却都留下了与美酒有关的千古佳作。建安诗人通过饮酒,倾吐出慷慨悲凉的生命之歌。酒成为他们认识自我,并试图超越自我的手段和工具。其中的代表作,是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思。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格调慷慨悲凉,深沉雄壮。它表达了曹操的政治愿望和人生抱负,以及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理想。虽然诗人感慨生命有限,但并不让人觉得消沉,究其原因,乃在于他的“对酒当歌”——正是酒力的烘托,使诗人的慨叹得以升华。残酷而又富有魅力的魏晋时代,产生了一个特殊的名士群体。体现在他们身上的那种潇洒不群、飘逸自得的精神气质,被后人称之为魏晋风度。魏晋风度的一个重要道具和象征之物,就是“酒”。是否饮酒甚至成为判断一个人能否称得上“名士”的标准。《世说新语.任诞篇》有这样的记载:“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这句话虽然颇有些调侃的味道,但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饮酒的重视程度。竹林七贤中的人物,都是能饮善文者,而其中的刘伶、阮籍更是与酒有着莫大的关系。刘伶嗜酒如命,常常大醉不醒,自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还作了《酒德颂》。阮籍喝起酒来,能够一醉两个月。之所以会这样,和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政治背景有关。对他们来说,酒是逃避现实的最好工具,醉乡是他们安全的港湾。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阮籍以酒买醉,佯狂避世:“时率意独驾,不由路径,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晋书阮籍传》)。他其实是以酒来显示自己狂傲不羁、超脱世俗的名士之风晋末宋初的大诗人陶渊明,更是一个能饮善诗的大家。诗与酒,共同注

入诗景 悟诗情

入诗景悟诗情 入诗景悟诗情 商丘市民主路二校曹继玲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古诗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 学方式,引导学生品味、剖析古诗的趣味,让古诗教学充满“灵秀”,让学生的心灵在诗 意中徜徉。 一、诵读,挥洒诗性的魅力 叶圣陶把有感情地朗读叫做“美读”。在教学古诗时,也应该安排充裕的时间给学生 进行反复诵读,使学生眼观全文,心感其情,身人其境,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在 反复咏诵的过程中,能够自行感知和品味古诗的节奏美、音韵美和意境美。《黄鹤楼送 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文包诗,诗人用绚丽的阳春三月景色,用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用 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传神地表现出对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作者用语言的调色板,设色 敷彩,使全诗有一种音乐美。在教学时,我把朗读作为一条主线,先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欣赏性地朗读,并配乐强化朗读的效果,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和意蕴美。学生凭借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边读边辅以手势、动作、表情的变化,增强诗的 表现力。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孤帆、云影、长天、远水……一一映入学生眼帘,使他们沉浸 在诗境中,这时,诗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通过朗诵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二、情境,漾起诗情的风帆 古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能使情与景,意与境交融在一起。因此,古诗教学应当讲 求意境的再现,不能只停留在浅显的语言文字理解层面上,应该再现真、善、美的艺术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 到知、情、意的统一。电教多媒体的巧妙利用给教学情境的创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它 能充分再现古诗独特的意境美和韵味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精美的 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 这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我们可以按照诗歌的内容、主题来确定不同的情感基调,运用 多媒体设计不同的教学界面以适应不同的诗词学习氛围。例如教学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 送林子方》一诗,用多媒体展示六月的西湖,湖畔杨柳依依,湖面上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粉红的、雪白的荷花亭亭玉立,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画面配上古诗字幕,再 配以悠扬动听的古筝曲,学生既可以看着画面听范读,也可以看着画面、字幕诵读,还可 以闭目美读。在这样的氛围中目视其文、耳悦其声、心醉其情,古诗的学习成了学生一种 美的享受。 三、想象,让诗意轻舞飞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