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基础重点内容

经济学基础重点内容

经济学基础重点内容
经济学基础重点内容

运输产品的特性

1.无形性, 2不可储藏性

3运输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

4运输产品没有所有权;

5运输产品的价值体现在商品的价值和旅客的旅行效用之上;

6运输之间的产品替代性。

运输业的特征

1.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运输生产具有服务性2运输业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特征3运输业具有隐性社会贡献的特征;4运输业具有特殊的时空特性;5运输业具有公共性和企业性的复合特性。

运输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变革产生影响1.促进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2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3扩大产品销售的空间;4促进商品流通,稳定社会物价,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5使现代城市结构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扩大城市化的步伐,形成星型、放射状的城市结构),使城市与农村的结合更加紧密;6国际运输的发展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7促进文化交流,使社会人文结构产生根本性的改变,加强国防能力等。运输需求的特点

1广泛性2多样性3派生性4与经济的相关性5时间与空间的不平衡性6部分可代替性

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主要有

1.经济因素2政治体制、政策因素3技术因素4运输网点布局与运输能力5运输价格需求函数性质

1.非负性(需求为正数)

2.需求曲线的单调性

价格降低需求增加,价格上升需求减少运输需求的变动与运输需求量的变动

运输需求的变动,是需求函数的参数发生了变化,是曲线的移动;

运输需求量的变动则是一定函数关系下,自变量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是点在一定曲线上的移动。

旅客运输需求:

生产性旅行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

消费性旅行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较大。货物运输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与货物价值有关:

价值小的弹性较大;

价值大的弹性较小。

不同运输市场上客货运输的需求弹性有很大差别:

对于运输能力紧张的运输方式、线路和方向,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

反之,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

运输供给的特点

1.非储存性2不平衡性3巨大的外部性与成

本转移性4部分可代替性

影响运输供给的因素

1.经济因素2政治因素3技术因素4运输价

格、成本等

综合运输的构成要素:

运载工具、通路、场站、动力。

通信、经营管理人员和经营机构

水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

1.运输能力大;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装

18000个.2能源消耗低3单位运输成本低4

续航能力大5劳动生产率高6受气候和商

港限制,且可及性低;7航速低。

水路运输的经营特征

1.投资额巨大且回收期长

2.国际化经营且竞争激烈;

3.兴衰循环、运费收入不稳;

4.舱位无法储存

5.要尊重国际法律。

海运保护政策是国家对本国海上运输事业

实行扶持、资助的政策措施。

(1)财政补贴:是国家直接或间接对本国

海运业给予补贴,或在税金上给予减

(2)货载优惠。通过货载优惠,为本国海

运业提供货源,这是扶持本国海运业的一

项主要政策措施。

(3)对外国海运业的管理和限制。

铁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

1适应性强2运输能力大3安全性好4列

车运行速度较高5能耗小6环境污染程度

小7运输成本较低8有效使用土地9资本

密集且固定资产庞大10设备庞大不易维

修,且战时容易遭致破坏

铁路运输的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特征

①车路一体;

②以列车为客、货运输的基本输送单元;

③铁路具有优越的外部导引技术;

④铁路运输设备不能转移;

⑤营运缺乏弹性。

轨道交通路网结构分析

线路是路网的基本组成要素,从线路

的布置方式划分,路网有两种基本类型:

①分离式路网:各条线路在不同标高

的平面上相交,在交叉处采用分离的立体

交叉,路网中各条线路独立运营,不同线

路的列车不能互通,乘客必须通过交叉点

处的换乘站中转才能到达位于其他线路上

的目的地车站。

优点:能够确保在安全的条件下最有利于

组织大频率和高速度的交通;

缺点:必须换乘,线路系统不好发展。

②联合式路网:各条线路在同一平面交

叉,在交叉处用岔道连接,各条线路之间

可互通列车,在整个路网上可实现联运,

乘客可直接到达位于另一线路上的目的地

车站。

路网形态结构有

①网格式②无环放射式③有环放射式

航空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

1高科技性2高速性3高度的机动灵活性4

安全可靠性和舒适性5建设周期短、投资

少、回收快6运输成本高。

航空运输的生产组织、经营管理特征

1飞行距离远2飞机与机场分离3适用范围

广阔4具有环球性及国际性。

管道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

1运量大2占用土地少3投资少,自动化水

平高,运营费用低4能耗低、损耗少,安

全可靠,运输费用低。

管道运输的生产组织、经营管理特征

1生产与运输一体化2上门服务3便于管理

4作业自动化5运营灵活性较差。

管道运输系统的基本设施

①管道②储存库③压力站(泵站)④控制

中心

管道生产管理的技术手段

1.管道监控2管道流体计量3管道通信。

综合运输效率:指运输资源投入与实际有

效产出的对比关系。是运输资源配置效率

的综合反映。

综合运输结构:指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运

输量在整个综合运输系统总运输量中所占

的比重,以及在运输生产过程中的功能构

成与相互制约的关系。即各种交通运输方

式在实现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对运输要求

时的合理分工和协作。

综合运输结构的内容

1.运量结构2区域结构3技术结构4投资结

构5运力结构

综合运输结构效率:指综合运输结构的发

展和变化导致运输资源在不同交通运输方

式之间配置变化所产生的综合运输效率,

它是综合运输效率的重要表现。

综合运输结构效率理论

1、结构聚合效应

综合运输结构的聚合效应指交通运输

方式之间的协调状态,以及由此决定的综

合运输系统的整体功能。即从结构整体性的角度考察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相互依赖的协调状况。

2、结构弹性效应

综合运输结构弹性指运输产品的供

给结构对需求结构变化的反映程度。运输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变动不是单纯的数量变动,更主要的是质量的变动。

需求结构会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发生变化。

主要表现

①需求多样化,不断出现新的需求;

②需求的重点逐步向更高的层次转移;

③需求绝对量的变化

3、结构成长效应

综合运输结构的成长是其与外部环境能量互换的结果,作为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也就是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的过程。这种结构的转变过程即结构成长效应。

结构成长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发展其实质内容包括(1-3)

①结构规模从小到大。即交通运输方式的数目增加;

②结构水平由低变高。即以技术密集型为主体的综合运输结构代替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体的综合运输结构;

③结构联系由松变紧。即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结构聚合程度的提高,联系更加紧密。

运输产品的特性

1无形性2不可储藏性3运输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4运输产品没有所有权5运输产品的价值体现在商品的价值和旅客的旅行效用之上6运输之间的产品替代性。

运输业的特征

1运输业属于第三产业,运输生产具有服务性2运输业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特征3运输业具有隐性社会贡献的特征4运输业具有特殊的时空特性5运输业具有公共性和企业性的复合特性。

3.运输系统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变革产生的影响

(1)促进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2)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

(3)扩大产品销售的空间;

(4)促进商品流通,稳定社会物价,保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5)使现代城市结构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扩大城市化的步伐,形成星型、放射状的城市结构),使城市与农村的结合更加紧密; (6)国际运输的发展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

的发展;

(7)促进文化交流,使社会人文结构产生

根本性的改变,加强国防能力等。

运输需求的特点

1.广泛性

2.多样性

3.派生性

4.与经济的相

关性5.时间与空间的不平衡性6部分可代

替性

影响运输需求的因素主要有

1.经济因素2政治体制、政策因素3技术因

素4运输网点布局与运输能力5运输价格

需求函数性质

1)非负性(需求为正数)

2)需求曲线的单调性

价格降低需求增加,价格上升需求减少

运输需求的变动与运输需求量的变动

运输需求的变动,是需求函数的参数发

生了变化,是曲线的移动;

运输需求量的变动则是一定函数关系

下,自变量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是点在

一定曲线上的移动。

旅客运输需求:

生产性旅行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

消费性旅行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较大。

货物运输需求的价格弹性往往与货物价值

有关:

价值小的弹性较大;

价值大的弹性较小。

不同运输市场上客货运输的需求弹性有很

大差别:

对于运输能力紧张的运输方式、线路

和方向,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小;

反之,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

需求弹性的五种类型:

富有需求价格弹性运价↓→需求量

↑↑→总收益↑

缺乏需求价格弹性运价↓↓→需求

量↑→总收益↓

单位弹性运价↓→需求量↑→总收

益不变

完全无弹性运价↓或↑→需求量不

完全有弹性运价↓或↑→需求量∞

或-∞

计算方法

①点弹性(运输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

性ε d )

②弧弹性(运输需求曲线上某两点间的

的平衡弹性Ed )

求出的弹性值为负值

运输需求的交叉弹性Eij

运输需求的交叉弹性即互价格弹性,主

要是指一种运输方式的价格每变化百分之

一将引起的另一种运输方式的运输需求量

变化的百分之几,

运输供给的特点

非储存性不平衡性

巨大的外部性与成本转移性

部分可代替性

影响运输供给的因素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技术因素运输价格、成本等

运输供给的价格弹性ES

运输供给的价格弹性是指在其他

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运价变动所引起的供

给量变动的灵敏程度,表示为:点弹性:

弧弹性:

供给弹性一般为正值

综合运输的构成要素:

运载工具、通路、场站、动力。

通信、经营管理人员和经营机构

水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

1运输能力大2能源消耗低3单位运输成本

低4续航能力大5劳动生产率高6受气候

和商港限制,且可及性低7航速低。

水路运输的经营特征

(1)投资额巨大且回收期长;

(2)国际化经营且竞争激烈;

(3)兴衰循环、运费收入不稳;

(4)舱位无法储存;

(5)要尊重国际法律。

海运保护政策是国家对本国海上运输事业

实行扶持、资助的政策措施。

(1)财政补贴:是国家直接或间接对本国

海运业给予补贴,或在税金上给予减

(2)货载优惠。通过货载优惠,为本国海

运业提供货源,这是扶持本国海运业的一

项主要政策措施。

(3)对外国海运业的管理和限制。

铁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

1适应性强2运输能力大3安全性好4列

车运行速度较高5能耗小6环境污染程度

小7运输成本较低8有效使用土地9资本

密集且固定资产庞大10设备庞大不易维

修,且战时容易遭致破坏

航空运输的生产组织、经营管理特征

飞行距离远2飞机与机场分离3适用范围

广阔4具有环球性及国际性。

管道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

①运量大;②占用土地少;

③投资少自动化水平高,运营费用低;

④能耗低损耗少,安全可靠,运输费用低。管道运输的生产组织、经营管理特征

1生产与运输一体化2上门服务3便于管理4作业自动化5运营灵活性较差。

管道运输系统的基本设施

①管道②储存库③压力站④控制中心

管道生产管理的技术手段

管道监控管道流体计量

管道通信

综合运输结构:指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运输量在整个综合运输系统总运输量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在运输生产过程中的功能构成与相互制约的关系。即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实现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对运输要求时的合理分工和协作。

综合运输结构效率:指综合运输结构的发展和变化导致运输资源在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之间配置变化所产生的综合运输效率,它是综合运输效率的重要表现。

交通运输网络:只在一定的范围(国家或地区)内,根据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按照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原则,由各种运输方式的线路,枢纽等固定设施有机结合,联系贯通而组成的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静态结构物的结合体。

运输通道:只满足两地之间客货交流的运输路线。

交通走廊:指运输通道和与之相关共同存在的次级干道,枢纽等的共称。

交通运输枢纽:只在两条或两条以上运输线路交汇,衔接处形成的,具有运输组织与管理,中转换乘与换装,装卸存储,信息流通和辅助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设施。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的基本原则:

1.充分考虑规划区域(城市)在全国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中的地位2引导需求3适度超前4强调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综合协调5规划建设和管理运用并重

2.满足规划区域(主要为城市)总体规划综合运输布局:指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五种现代化运输方式的线路,战场的土木建筑物及相关技术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组成综合运输网络的地区分布。

影响综合运输布局因素:

1自然环境2自然资源3人口与城市4工业发展与布局5科学技术..交通运输产业政策影响运输成本的基本因素:

1规模2运距3运载率(包括装载率和运输密度)道路运输成本:是指道路运输企业为完成

客货位移所发生的一切费用总和。分为运

输总成本和单位运输成本两个概念。

道路运输成本的特点:

道路运输成本与一般工农业产品成本相比

的特点:

1.道路运输成本的构成中没有原材料费用

的支出

2.道路运输成本结构中燃料费和车辆设备

折旧的比重的

3.道路运输成本受车辆运用效率的影响大

4.道路运输一般只计算完全成本

道路运输成本与其他运输方式运输成本相

比的特点:

1.运输准备费用和中转费用低

2.固定资产占用少,变动成本高

3.地区差异大

4.货种,运输质量对成本的影响

5.运输距离,路况,车型对运输成本的影响

降低道路运输成本的途径:

1.建设运输一体化体系和联运体系

2.优选车型,提高车辆设备技术水平

3.提高车辆运输效率

短期成本按成本与产量行驶里程关系分类

1.固定成本2车公里变动成本3吨公里变

动成本

运输价格的特点:

1.运输价格只有销售价格一种形式

2.运输价格与运输距离或线路有密切关系

3.运输价格具有比较复杂和繁多的比价关

4.货物运输价格是商品销售价格的组成部

运价的经济功能:

1.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促进工农业生产合理布局

3.有利于组织合理运输

4.有利于促进各种运输方式间的合理分工

5.有利于提高运输工具的使用频率

运输成本:指运输企业在运输生产过程中

发生的各种耗费的总和。正常情况下,运

输价格不低于运输成本。运输成本由营运

成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组成。

运输市场的结构模式:

1.完全竞争运输市场2完全垄断的运输市

场3垄断竞争运输市场4寡头垄断

运价结构通常有四种形式:

1.里程式运价结构

2.货种差别式运价结构

3.客运类差别式运价结构

4.邮票式运价结构

公路运价的形式主要有:计程运价,计时

运价,长途运价,短途运价,加程运价

政府价格决策听证:是指制定(包括调整)

实施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的重要商品

和服务价格前,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组织

社会有关方面,对制定价格的必要性,可

行性进行论证。

浮动运价:指为改善企业经营效果,根据

运输市场调节原理,在国家价格政策允许

范围内确定的相对有差别的运输价格。

差别运价:是指运输提供者根据市场对运

输的不同需要层次,制定不同的价格。

运价率与运距之间的关系:

1.递远递减2有限递远递减3过远递增

运价的管理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2.直接管理与间接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3.保护竞争,禁止垄断的原则

运输价格管理的基本手段:

1.以法律手段管理运输价格

2.以经济手段管理运输价格

3.以行政手段管理运输价格

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中的劳动消耗与

其劳动成果之比,或者说,在经济活动中,

发生一定的支出与其换取的一定收入相比

较的结果。

超额利润:指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

即总收益减去经济成本后的剩余部分又称

纯粹利润或经济利润。

超额利润的来源:

1.创新获得超额利润2承担风险获得超额

利润3垄断获得超额利润4资本家占用

利润;是运输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指

企业总收益与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利润最大化原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下,企业应选择最佳的运输工作量,使其

增加最后一单位运输工作量所带来的边际

收益等于其所支付的边际成本。公式:MR

=MC

运输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的特点:

1.生产要素的需求是派生需求

2.生产要素的需求以编辑生产力为基础

3.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需求

4.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运输企业,而供给来

自公众。

工资:是劳动力要素的价格,是劳动者提

供劳动所获得的报酬。

利息:是货币资本生产要素的价格,即企

业为生产所需要的货币资本投入所支付的

成本。

利息率:是每单位资本在一定时期内所要支付的成本,即时间成本。

运输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1.生产要素的需求是派生需求;

2.生产要素的需求以边际生产力为基础;

3.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需求;

4.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自于运输企业,而供给来自于5公众,包括消费者。

运输业对土地的要求:

1.运输业需要大量占用土地

2.运输线路是不间断的,连续的占用土地

3.运输对土地的占用往往持续时间很长,是一种排他性占用

4.为保持运输效率,需要平坦的道路和竟可能的直线运行

5.越是经济及居住中心,越需要运输,运输往往需使用优质土地。

运输市场的参与者:

需求方供给方中介方政府方

运输市场的基本要素:

1.运输企业,货主和旅客2运输产品

3市场行为4市场秩序

运输市场的主要特征:

1.运输商品的生产消费的同步性

2.运输市场的非固定性

3.运输需求的多样性及波动性

4.运输市场容易形成垄断

运输市场的功能:

1.信息传递功能2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3促进技术进步的功能

完全竞争市场的形成条件:

1.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买卖双方

2.市场上的商品具有同质性

3.企业的进入或退出不存在限制

4.市场中的任何主体都具备完全的信息和知识5所有的参与者都是理性的

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1.行业中,生产只有一个或几个,它的供给量等于整个市场的供给量

2.生产者所提供的商品没有适当的替代品

3.由于人为和自然因素,他能排斥竞争,使其他厂商不能进入该行业。

运输政策:是在有限制资源调节的制约下,为实现运输创造最大空间及时间效用的目标,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主要代表按照一定时期内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运输的需求,选择综合运输体系的目标的重点,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以及思想等手段调节运输参与者的行为而制定的前瞻性决策方案。

运输政策的作用:

1.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及产业的合理布局

2.促进运输合理化3保护环境

运输政策的内容:

1.政策目标2政策的背景3政策手段4实行

政策的区域范围5保证政策实施的法规6

运输建设规划7政策的执行机构

运输政策的特性:

1.运输政策具有前瞻性;

2.运输政策具有引导性;

3.运输政策具有显著的供给指导性;

4.运输政策必须符合国家整体战略和利益;

5.运输政策具有复杂性和协调性;

6.运输政策具有一贯性;

7.运输政策的市场功能弥补性。

制定运输政策的动机:

公平竞争的环境..市场的高效性3建立公众

投资的信心4引导和调控市场5环境保护

影响交通运输政策制定的因素:

1.事物内在联系与规律性2世界各国的发

展趋势3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4行业特色

和结构5注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6维护

公众和社会利益

直接介入性政策:指各级政府通过专项税费

征收或直接经营企业介入交通运输市场的

有关政策。

1.征收社会性费用

2.政府直接经营性介入

监督性政策:

1.限制独占2运输业统管

3运输安全与劳动保护

保护与扶持政策:

1.运输保护政策2扶持政策

综合运输政策:

1.运输费用负担问题2发挥各种运输方式

的功能特长3自用运输和公用运输的分工

4协调运输价格5社会效益

运输投资政策:是政府为使运输业适应国家

经济发展,形成合理运输布局和结构而制定

的有关运输投资总量占国有经济投资总量

的比例和国家投资在各种运输方式中的分

配,以及引导或限制社会资本投向运输业而

制定的相关法规、政策或采取的措施。

运输投资政策的原则:

1.运输投资与本国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

2.运输投资与社会交通需求相适应原则;

3.运输投资与运输技术相适应原则。

运输财政政策

1.税收政策2补贴政策3信贷政策

在制定综合运输政策时应考虑以下5点:

1.运输费用负担问题2发挥各运输方式的

功能特长3自用运输与公用运输的分工4

协调运输价格5社会效益。

经济学基础知识考试要点知识分享

经济学基础知识考试 要点

第一部分经济学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 3、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4、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6、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 7、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8、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 1)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 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 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 9、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10、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11、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12、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价格与供给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 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减少。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4、市场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经济法基础重点归纳最新

1 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总论 法律关系法律事实:法律事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法律行为法的形式判决书: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为法的形式法的分类 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不成文法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普通法法的内容:实体法、程序法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国际法、国内法法的运用目的:公法、私法 仲裁(书面形式订立)行政复议:书面订立、口头形式 仲裁原则:自愿原则、独立仲裁原则、一裁终局原则(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 仲裁委员会: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委员7-11人,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2/3 仲裁协议:书面形式订立(口头协议无效) 仲裁庭:1名仲裁员或3名仲裁员组成,3名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仲裁开庭进行,一般不公开进行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范围: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合同纠纷、房产纠纷、侵害名誉权纠纷);经济法、劳动法(破产、劳动合同纠纷);选民资格、宣告失踪死亡;债务;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审判制度:合议制度、回避制度(证人不需回避)、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合议庭成员:3人以上的单数 除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外,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由上一级法院进行第二审 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保险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票据纠纷:票据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的:事故发生地或到达地、最先降落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不动产纠纷: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港口作业纠纷: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 继承遗产纠纷: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害时(超过20年的不予保护)诉讼时效:普通(知道或应知道):2年 特别(知道或应知道):1年(出售质量不合格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最长(实际发生日):20年时效中止:诉讼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事由消除后继续进行时效中断: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时候,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义务的要求或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事由消除后重新计算两审终审:当事人不服第一审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执行措施: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存款;扣留、提取被执行人收入;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财产;搜查被执行人财产;强制被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件制定的财物或票证;强制被执行人迁出房屋或退出土地;强制被执行人履行法律文书指定行为;要求有关单位办理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强制被执行人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迟延履行金行政复议(书面订立、口头形式)仲裁:书面形式订立行政复议范围:当事人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提出申请

经济学基础知识考试要点

经济学基础知识考试要点

第一部分经济学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 3、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4、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6、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 7、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8、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 1)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 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 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 9、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10、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11、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12、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价格与供给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 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减少。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4、市场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5、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16、保护价格也称支持价格、最低限价。 17、需求富有弹性商品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增加销售收入。 18、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完整版)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基本概念 ①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②经济规律 分为三种: 1.适应于一切社会经济形态的 2.适应于几个社会经济形态的 3.适应于某一特定社会经济形态的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共同性:经济规律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挥作用。人们不能违背、制造和改造经济规律,但可以利用它。 经济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差异性:历史性、利益性、阶级性、 基本原理 ①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研究社会生产关系,要结合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生产力三要素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 ②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较为活跃,生产关系较为稳定。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但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基本概念 ①商品 (同时满足)必须是个有用物;必须是劳动产品;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通过有代价(经济 上的代价)的交换方式。二因素:价值、使用价值。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与体现其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货币 当某种商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 历史: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未来:电子货币。 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金银便成了货币。 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经济主权的象征(货币主权) ③货币职能 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派生职能: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④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核心:等价交换。 既是价值决定规律,也是价值实现规律。 价值规律随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并发挥作用。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经常背离价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可能永远高于或低于价值,总是受价值约束,上下波动。 商品的价格是以自身的价值为基础,进行波动的。 从短暂和个别看价格经常背离价值,但整个社会看,总价格和总价值仍是基本一致的。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重点归纳绝密

第一章总论表一、法律关系 主体 (双)自然人自然人(中国人、外国人、无国籍人);自然人性质的特定主体机构、组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政党和社会团体 国家 内容 权利 义务积极、消极 客体物自然物、人造物、一般等价物非物质财富知识产品、道德产品 行为 人身 表二、法律事实 分类内容标准 事件绝对事件(自然现象)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相对事件(社会现象) 行为合法行为(等)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违法行为(等) 表三、法的形式 形式制定机关注意要点 宪法全国人大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法律全国人大——基本 法律 人大常委会——其 他法律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就有关问题作出规范性决议或者决定,与 法律具有同等地位和效力 法 规 行政法规国务院 地方性法规“地方”人大及其 常委会 省;省会、特区、较大的市(1+3) 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行政规章在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仅起参照作用” 地方政府 规章 地方人民政府 政府规章除不得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外,还不得与上级 和同级地方性法规相抵触 效力排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同级地方政府规章提示自治区法规、特别行政区法、国际条约也属于法的形式表四、法的分类

划分标准法的分类 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划分(创法成不成)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划分(那(内)三小子根本太普通)根本法和普通法根据法的内容划分(内容很诚实)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划分(小三长的特别一般)一般法和特别法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划分(祖国)国际法和国内法根据法律运用的目的划分(目的是为了开公司)公法和私法【记忆口诀】“小三(根据三种效力)长的特别一般(分成一般法和特别法)”。 表五、经济仲裁 适用范围适用“平等主体”“合同纠纷”“财产权益纠纷” 不适用《仲 裁法》 劳动争议、农业承包合同纠纷 不能仲裁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人身) 原则自愿、公平、独立仲裁、一裁终局 仲裁委 员会 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无隶属关系

201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重点

第三章 供给价格弹性公式: 影响因素①时间是首要因素②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 效用 理论 无差异 曲线 基数效用 序数效用 消费者偏好 含义 特征 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 两者 区别 是否可加总 ①完备性A> B; A V B; A=B②可传递性A> B; B> C;所以A> C③多而不是少多多益善 消费者偏好是无差异的是一条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所有组合的曲线 ①离原点越远,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②任意两条不能相交③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绝对值) 等于商品的价格之比即斜率,随商品消费量增加, 为获得一种产品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另外一种产品的数量越来越少,是递减 的。 消费者行为分析 生产和成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 减规律 lun 预算 约束 消费者 均衡和 需求曲 线 影响因素 变动特性 消费者均衡 需求曲线 两种效应 企业形成的理论 生产函 数和生 产曲线 生产 生产函数 生产曲线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的条件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 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岀现平行移动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 1、满足效用最大化是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点 2、效用最大化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 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一消费曲线推导出来。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总效应 总产量 平均产量 在名义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 ①正常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②低档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在实 际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变动方向总是反方向的 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低档商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正常商品需求曲线更平缓 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 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类型;长期行为都是可变;不可变时,短期行为在技术 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 ) A.欲望的无限性 B.资源的绝对稀缺性 C.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D.欲望的相对有限性 2.下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 ) A.小汽车 B.时装 C.食盐 D.化妆品 3.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方法是( ) A.边际效用分析法 B.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C.等产量线分析法 D.成本收益分析法 4.一般来说,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 A.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 水平线 C. 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D. 垂线 5.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 A.1年内 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而调整的时期 C.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生产要素的时期 D..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

6.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如果某行业的产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那么( ) A.原有企业退出该行业 B.新的企业进入该行业 C.既无企业进入该行业也无企业退出该行业 D.既有企业进入该行业也有企业退出该行业 7.劳动的供给曲线( ) A.向右下方倾斜 B.向右上方倾斜 C.向后弯曲 D.是一条水平线 8.当某项经济活动为别人带来好处,又不用获得好处的人付出任何代价,这叫做( ) A.正外部性 B.负外部性 C.公共物品 D.搭便车 9.-年内本国常住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的总和被称为( ) .A.国民生产总值 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总值 D.国内生产净值 10.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最重要的是( ) A.财产效应 B.利率效应 C.汇率效应 D.财产效应和汇率效应 11.根据乘数理论,在边际消费倾向为0.80时,1亿元的自发总支出增量将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 A.2亿元 B.3亿元 C.4亿元 D.5亿元 12.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可以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来说明( )

经济法基础重点归纳

经济法基础 第一章总论 法律关系 法律事实:法律事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法律行为 法的形式 判决书: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不能作为法的形式 法的分类 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成文法、不成文法 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根本法、普通法 法的内容:实体法、程序法 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一般法和特别法 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国际法、国内法 法的运用目的:公法、私法 仲裁(书面形式订立)行政复议:书面订立、口头形式 仲裁原则:自愿原则、独立仲裁原则、一裁终局原则(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原则) 仲裁委员会: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委员7-11人,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2/3 仲裁协议:书面形式订立(口头协议无效) 仲裁庭:1名仲裁员或3名仲裁员组成,3名组成的设首席仲裁员 仲裁开庭进行,一般不公开进行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范围: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合同纠纷、房产纠纷、侵害名誉权纠纷);经济法、劳动法(破产、劳动合同纠纷);选民资格、宣告失踪死亡;债务;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 审判制度:合议制度、回避制度(证人不需回避)、公开审判制度、两审终审制度 合议庭成员:3人以上的单数 除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外,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由上一级法院进行第二审 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保险合同纠纷: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票据纠纷:票据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的:事故发生地或到达地、最先降落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不动产纠纷: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港口作业纠纷: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 继承遗产纠纷: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害时(超过20年的不予保护) 诉讼时效:普通(知道或应知道):2年

[资格考试]年中级经济师考试重点复习资料基础知识-打印版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一是消费者愿意购买,即有购买的欲望;二是消费者能够购买,即有支付能力。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1消费者偏好,2消费者个人收入,3产品价格,4替代品价格,5互补品价格,6预期,7其他因素。在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总和。 1产品价格,2生产成本,3生产技术,4预期,5相关产品价格,6其他因素。供给曲线: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在我国,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在我国,保护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由于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保护价格只宜在少数产品上实行。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价格和需求量呈相反方向变化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 1需求弹性系数大于1,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2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叫需求单一弹性,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叫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 1替代品数量和相近程度,2商品的重要性,3商品用途的多少,4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凡是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都可以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则称为“必需品”,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物品。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变化总是同方向的。 1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2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3供给弹性还受到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4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使用)第一部分课程描述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经济学基础》是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财经管理类课程的必须知识储备,也是学生认识社会经济问题的必备知识准备。该课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该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合理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了解经济中的各种现象、关系和规律,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使学生具备应职岗位所必须的基本经济理论知识和解决相关经济问题的能力,为相关的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卓有成效地开展经济调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注意渗透政治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经济问题与现象的实证分析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培养。 1、知识目标(1)能够清晰描述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研究内容。(2)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经济学专业术语和基本原理。(3)能够运用专业知识理解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经济现象,对简单经济学现象做出正确分析和预测。(4)能够基本了解宏观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2、职业技能目标(1)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学好与运用财经管理类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2)能够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对市场供求发展趋势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3)具备能够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数理逻辑思维方法以及实证分析方法分析解决社会经济现象和具体问题。 3、素质目标(1)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2)指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3)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比较宽,具备经济分析与预测能力。(4)具有一定的经济论文、报告等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经济学基础》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宏观经济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与基本问题,具有理论性强、实用性强、学术观点多、内容变动快等特点。 四、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将理论分析与应用相结合;通过实

经济学基础知识考试要点

第一部分经济学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影响需求变动的基本因素:消费者偏好、消费者的个人收、产品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预期、其他因素。 3、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4、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5、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预期、相关产品的价格、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6、市场上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和市场价格呈正向关系变化 7、需求价格弹性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8、通常可以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 1)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大于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 2)当需求变量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 3)当需求变量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 9、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商品的重要性、商品用途的多少、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 10、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资金有机构成不同影响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还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11、消费者收入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化。价格与需求之间的这种呈反向变化的关系,就叫需求规律。 12、供给与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化关系。价格与供给之间的这种呈同向变化的关系,就叫供给规律。 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产品价格降低,供给将减少。供给曲线是一条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4、市场需求不变,供给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市场供给不变,需求的变动将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15、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16、保护价格也称支持价格、最低限价。 17、需求富有弹性商品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的方式增加销售收入。 18、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23章 1.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2.国内生产总值(GDP )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个月);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不管是由本国的国民还是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生产;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生产并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使用市场价格。 3.GDP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NX )。 (1)逍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2)投资是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3)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4)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4.真实GDP和名义GDP 真实GDP :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产的产量的变动 名义GDP :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是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通货膨胀率=[(第2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 第24章

1 .消费物价指数CPI 答: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即:CPI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计算消费物价指数:固定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 ]*100% 生产物价指数: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衡量生活费用中的三个问题。(CPI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 (1)替代倾向。CPI使用了一篮子固定不变的物品。 (2)新产品的引进。CPI基于固定不变的一篮子物品和服务,没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而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3 )无法衡量质量的变动。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差别: (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CPI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CPI比较的是固定的二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矫正经济变量 今天美元的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 (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 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指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货币数量) 真实利率指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货币购买力)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问答简答题

一、农业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对国民经济有哪些贡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1、农业是国民经济其它部门赖以独立的基础; 2、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普遍起作用的客观规律; 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条长期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外汇贡献 二、1、产权:是指财产主体(生产资料所有者与使用者)对财产(生产资料和生产经营收益)的权利,包括生产资料的的所有、使用和处置权以及收益的分配权。 2、农业家庭经营广泛存在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1.农业生产特性决定了农业与家庭经营必须密切结合。 ?2.农业自然条件的复杂多变性和农业生产的灵活性,决定了家庭经营是更为合适的组织形式。 ?3.家庭成员具有利益目标的认同感,劳动激励多样,使得农业家庭经营的管理成本最小。 三、1、农业现代化:即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物质装备和 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全面地改造农业 ?1、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 ?2、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 ?3、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村 四、1、市场失灵: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情况被称为所谓“市场失灵”。表现: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以及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2、公共物品: 3、宏观调控: 五、如何利用“绿箱”政策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绿箱”措施(Green Box Policies) 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农业支持措施。 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由公共基金或财政开支所提供的一般性农业生产服务。(2)为保障粮食安全而提供的储存补贴。(3)粮食援助补贴。(4)单亲家庭农场补贴。(5)一般性农业收入保障补贴。(6)自然灾害救济补贴.(7)农业生产者退休或转业补贴。(8)农业生产资源储备补贴(9)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性投资补贴(10)地区发展补贴 六、1、可持续发展:①强调人类在追求健康而富有生产成果的生活权利时,应当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和谐,而不应当凭借人们手中的技术和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这种发展权的实现。②强调当代人在创造和追求当前的发展和消费时,应努力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人的机会平等,不能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发展与消费的机会。 2、可持续农业:是指采取某种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基础的方式,并实行技术变革和体制性变革,以确保当代人类以及后代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农业。 3、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对现代“石油农业”模式的反思 ?首先,石油农业的高能耗是极不经济的。 ?其次,石油农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第三,石油农业带来严重的生态破坏。 4、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①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基础。②以持续性技术为动力。③以经济 可持续性为主导。④以社会的可持续性为根本目的。 第七章农业自然资源 (1)集约经营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进

2018初级会计考试《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笔记整理版.

《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2017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法的本质与特征 1.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3)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4)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2.法的特征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得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注意】本质与特征是一回事,无需特别区分。

2017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法律事实概念: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 分类标准: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类别: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一)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1.自然现象(绝对事件):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自然灾害+生、老、病、死及意外事故。 2.社会现象(相对事件):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 【注意】法律事件的出现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 (二)法律行为(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注意2】请大家重点掌握“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的区分,并看清题目问法。 【注意3】法律行为的反向问法,例:订立遗嘱是合法行为、积极行为、意思表示行为、单方行为、要式行为、自主行为。

2017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仲裁裁决 1.仲裁管辖权 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由当事人协议选定仲裁委员会。(自愿原则、独立仲裁原则) 2.仲裁庭的组成 仲裁庭由3名或者1名仲裁员组成。 (1)当事人约定由3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应当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1名仲裁员,第3名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第3名仲裁员为首席仲裁员。 (2)当事人约定由1名仲裁员成立仲裁庭的,应当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公平合理原则) 3.回避制度(公平合理原则) (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 (4)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4.仲裁应开庭但不公开(自愿原则)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第五版) 一、复习内容 1、基本知识 2、基本概念 3、基本理论 4、联系实际 二、习题类型 1、名词解释(五个,共15分) 2、单选题(十五个,共15分) 3、判断题(十个,共10分) 4、简答题(五个,共30分) 5、计算题(两个,共15分) 6、论述题(一个,15分,包括理论联系实际题) 三、各章应当掌握的内容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总投资重置投资GDP的平减指数实际GDP 简答: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内涵 简述核算国民收入的支出法和收入法。 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是否可计入GDP,为什么? 为什么间接税要计入GDP 两个国家合并为一国,对GDP总和有什么影响。 写出五个基本的国民收入总量,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投资储蓄恒等式不意味着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简述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对总支出影响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名义GDP和实际GDP ? 计算支出法计算GDP;计算政府预算赤字;计算进出口盈余; 计算储蓄额;课后计算13、14 论述什么是支出法,如何用支出法计算四部门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 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均衡产出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消费函数储蓄函数转移支付成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简答:简述凯恩斯定律及其内容。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如何理解“节俭的悖论”。 什么是投资乘数?简述投资乘数的决定因素并写出其公式。 课后计算13、14 论述: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增加储蓄与增加消费各对均衡收入有什么影响;结合中国的实际谈谈你的消费观。 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资本边际效率IS曲线流动偏好货币需求函数流动偏好陷阱LM曲线 简答:影响IS平移的因素有哪些 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简述货币需求三种动机及货币需求函数? 什么是流动偏好陷阱? 简述满足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

大一经济法基础重点

大一经济法基础重点 引导语: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大一经济法基础重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法是由国家制定(大陆法系)或认可(英美法系),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国家意志是法。 ①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 ②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③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④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国家强制力是以国家的强制机构为后盾。(军队、警察、法庭、监狱) ①宪法。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②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③行政法规。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 ④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最低到较大的市人大; ⑤自治法规。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广西、内蒙古、宁夏、西藏、新疆) ⑥特别行政区的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特别行政区; ⑦行政规章。由国务院各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

大的市及某些经济特区市的人民政府。行政规章分为部门规章和政府规章——部门规章:国务院所属部委;《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政府规章: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地方人民政府;最低到较大的市;⑧国际条约 ①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 ②根据法和普通法: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 ③实体法和程序法:根据法的内容; ④一般法和特别法: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 ⑤国际法和国内法: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形式; ⑥公法和私法:以法律运用的目的为划分 ①按法律规范的性质和调整方式分类,将法律规范分为义务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 ②按法律规范的强制性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法律关系是由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三个要素构成。 ①法律关系主体:又称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②法律关系主体包括:公民(自然人);机构和组织(法人);国家;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一是国家机关: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县)、国家行政机关-(政府-乡、街道、司法局、公安)、国家司法机关-检察、法院二是各种企业、事业组织-学校、医院;三是各政党和社会团体-政协、妇联;)

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

《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分数:A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 ) A.欲望的无限性 B.资源的绝对稀缺性 C.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D.欲望的相对有限性 2.下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 ) A.小汽车 B.时装 C.食盐 D.化妆品 3.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方法是( ) A.边际效用分析法 B.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C.等产量线分析法 D.成本收益分析法 4.一般来说,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 A.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B.水平线 C.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D.垂线 5.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 年内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而调整的时期 C.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生产要素的时期 D..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 6.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如果某行业的产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那么( )A.原有企业退出该行业B.新的企业进入该行业 C.既无企业进入该行业也无企业退出该行业

D.既有企业进入该行业也有企业退出该行业 7.劳动的供给曲线( ) A.向右下方倾斜 B.向右上方倾斜 C.向后弯曲 D.是一条水平线 8.当某项经济活动为别人带来好处,又不用获得好处的人付出任何代价,这叫做( ) A.正外部性 B.负外部性 C.公共物品 D.搭便车 年内本国常住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的总和被称为( ) .A.国民生产总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总值 D.国内生产净值 10.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最重要的是( )A.财产效应B.利率效应 C.汇率效应 D.财产效应和汇率效应 11.根据乘数理论,在边际消费倾向为时,1亿元的自发总支出增量将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 亿元亿元亿元亿元 12.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可以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来说明( ) A.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B.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C.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D.在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从而使价格水平上升 13.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章节重点考点总结 版

第市场含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一需求决定 ①消费者的偏好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③产品价格反方向④替代品的价格正方向 ⑤互补品的价格部因素 反方向⑥预期⑦其他因素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分 需求变动:由于收入和消费者偏好因素的变化引起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第一章 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 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价格的关系经市场含义 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济市供给决定①产品价格正方向②生产成本反方向③生产技术④预期学因素⑤相关产品的价格⑥其他因素场基供给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础需 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曲线 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关系求含义目的影响 后果措施均衡供最高限价在均衡价格之下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生产成本 市场短缺变相涨价行政措施价格保护价格在均衡价格之上 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产业市场过剩变相降价政府收购给公式 ①点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小场合需求量无穷小 ②弧弹性价格和需求量变动大场合均需求价格弹①Ed>1 销售收入与价格高档品反方向②Ed<1 销售收入与价格必需品同方向③基本类型衡性 Ed1 不变影响因素 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②商品的重要性③商品用途的多少④时间价弹 需求交叉弹定义 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格性性基本类型①Ed>0替代品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②Ed<0 互补品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③Ed0无关系需求收入弹基本①E1 ②E>1高档品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③E<1 必需品即需求数性类型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④E0 ⑤E<0 低档品供给价格弹基本类型 ①E1 ②E>1 ③E<1 ④E0 ⑤E∞ 性影响因素①时间是首要因素 ②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效用基数效用 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区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两者 是否可加理论序数效用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区别总消费者偏好 ①完备性A>B;A<B;AB②可传递性A>B;B>C;所以A>C③多而不是少多多益善无差异第二章含义消费者偏好是无差异的 是一条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所有组合的曲线曲线特征 ①离原点越远,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②任意两条不能相交③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绝对值)消影响因素 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的条件预算线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预算费约束变动特性者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行消费者均衡 1、满足效用最大化是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点 2、效用最大化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为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理 在名义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均衡和收入效应论 ①正常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②低档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