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摄影常用参数

摄影常用参数

摄影常用参数
摄影常用参数

光圈越大,画面越亮。而且光圈的数字越小代表光圈越大。比如2.8的光圈比5.6的光圈大,画面更亮。

室内、室外不能简单的这样区分,只要画面亮度够用就行。还有就是光圈越大,拍出来的照片越扁(没有立体感),光圈越小,画面越有立体感。一般拍人4-5.6就行,拍景5-8就行。

所谓景深,就是当焦距对准某一点时,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围。它能决定是把背景模糊化来突出拍摄对象,还是拍出清晰的背景。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拍摄花、昆虫等的照片中,将背景拍得很模糊(称之为小景深)。但是在拍摄纪念照或集体照,风景等的照片一般会把背景拍摄得和拍摄对象一样清晰(称之为大景深)。

详细解释:当相机的镜头对着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在镜头中心所对的位置垂直镜头轴线的同一平面的点都可以在胶片或者接收器上相当清晰的图像,在这个平面沿着镜头轴线的前面和后面一定范围的点也可以结成眼睛可以接受的较清晰的像点,把这个平面的前面和后面的所有景物的距离叫做相机的景深。

景深相机

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的镜头应该是所有的光线聚集在一点后,再以锥状扩散开来,这个聚集所有光线的一点,就叫做焦点。

在焦点前后,光线开始聚集和扩散,点的影像变成模糊的,形成一个扩大的圆,这个圆就叫做弥散圆。

在现实当中,观赏拍摄的影像是以某种方式(比如投影、放大成照片等等)来观察的,人的肉眼所感受到的影像与放大倍率、投影距离及观看距离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弥散圆的直径小于人眼的鉴别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实际影象产生的模糊是不能辨认的。这个不能辨认的弥散圆就称为容许弥散圆(permissible circle of confusion)。在焦点的前、后各有一个容许弥散圆。以持照相机拍摄者为基准,从焦点到近处容许弥散圆的的距离叫前景深,从焦点到远方容许弥散圆的距离叫后景深。

编辑本段三要素

光圈、镜头、及拍摄物的距离是影响景深的重要因素:

1,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2,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反之景深越深。

3,主体越近,景深越浅,主体越远,景深越深。

景深的计算公式:见图

从公式可以看出,后景深> 前景深。

由景深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景深与镜头使用光圈、镜头焦距、拍摄距离以及对像质的要求(表现为对容许弥散圆的大小)有关。这些主要因素对景深的影响如下(假定其他的条件都不改变):

(1)、镜头光圈:

景深的计算公式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

(2)、镜头焦距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焦距越短,景深越深;

(3)、拍摄距离

距离越远,景深越深;距离越近,景深越浅。

在进行拍摄时,调节相机镜头,使距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那个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焦点,因为“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总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摄到。景深的大小,首先与镜头焦距有关,焦距长的镜头,景深小,焦距短的镜头景深大。其次,景深与光圈有关,光圈越小(数值越大,例如f16的光圈比f11的光圈小),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f2.8的光圈大于f5.6)景深就越小。其次,前景深小于后景深,也就是说,精确对焦之后,对焦点前面只有很短一点距离内的景物能清晰成像,而对焦点后面很长一段距离内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能同时被眼看清楚的空间深度称为眼的成像空间深度,即是景深。

编辑本段景深计算

下面是景深的计算公式。其中:

δ——容许弥散圆直径

f——镜头焦距

F——镜头的拍摄光圈值

L——对焦距离

ΔL1——前景深

ΔL2——后景深

ΔL——景深

前景深ΔL1=FδL^2/(f^2+FδL)(1)

后景深ΔL2=FδL^2/(f^2-FδL)(2)

景深ΔL=ΔL1+ΔL2=(2f^2FδL^2)/(f^4-F^2δ^2L^2)

从公式(1)和(2)可以看出,后景深>前景深。

由景深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景深与镜头使用光圈、镜头焦距、拍摄距离以及对像质的要求(表现为对容许弥散圆的大小)有关。这些主要因素对景深的影响如下(假定其他的条件都不改变):

(1)、镜头光圈:光圈越大,即光圈值越小,景深越小;光圈越小,即光圈值越大,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拍摄距离: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5、一些计算实例网上有些在线计算器,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参考:

摄影光学计算器

Windows版本的可下载的计数器在f/Calc

(1)、200/2.8对焦在5m时,f/2.8的景深:

δ=0.035mm

f=200mm

F=2.8

L=5000mm

ΔL1=60mm

ΔL2=62mm

ΔL=122mm

结论:该镜头在用f/2.8拍摄时,清晰范围是从4.94m~5.062m,景深很浅。

(2)、200/2.8+2X=400/5.6对焦在5m时,f/5.6的景深:

δ=0.035mm

f=400mm

F=5.6

L=5000mm

ΔL1=30mm

ΔL2=31mm

ΔL=61mm

结论:该镜头在配合2X增距镜后,主镜头用f/2.8拍摄时,景深是(1)的一半。

编辑本段影响要素

1 镜头焦距

2 被拍摄体的距离

3 光圈的大小

4 感光元件大小(与容许弥散圆半径有关)

编辑本段关系

1,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反之景深越大。

3,主体越近,景深越小,主体越远,景深越大。

简单的说,景深(depth of field)就是聚焦清晰的焦点前后“可接受的清晰区域”。这段距离的特点是实焦点后面清晰的距离要长于前面清晰的距离,对于任意口径来说,其焦点之后的景深大约是焦点前面景深的2倍。清晰范围前后较短的,我们一般称之为景深浅(或景深短);而清晰范围较大的,我们一般称之为景深深(或景深长)。

景深浅有利于虚化背景

清晰范围的差别基于几方面的标准,教科书在解释景深时必需要讨论“最小弥散圈”的概念,但那是一个对于实际应用并非必要、复杂的技术问题。例如:你在动物园将镜头焦点调在老虎的眼睛上,在底片上它的眼睛就是最清晰的。而这时老虎的嘴巴,还有其身后的树皮,在最终的照片上也显出可以接受的清晰影像。当你的视线从调焦点的眼睛移开时,模糊的程度就逐渐加大。在近处前景和远处背景上的物体离老虎越远,清晰度就越差。

弥散圈大小与景深的关系

因此,“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的部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被拍摄到景物。

景深规则一: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光圈口径是影响景深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是唯一可以在不用改变拍摄位置和透视角度的情况下达到改变景深效果的方法(如下图),如f16或f22光圈,产生广泛的清晰调焦范围。相反,f2.8或f4产生短浅的景深,前景和背景上的可接受的清晰范围要小得多。但是这个方法只适用于数码单反相机和具有光圈优先AE功能的消费级数码相机机。

光圈口径与景深的关系

创作一幅作品而非简单地拍照,光圈的选择就是一个基本的要素。即便在使用程序曝光模式时,你也应该在可行的情况下选用最合适的光圈和速度的组合。

景深规则二:焦距越大,景深越小

这是最便于得到浅景深效果的方法,

景深规则三: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这是拍摄花朵等小物件时的最佳方法,在最广角端近距离拍摄是数码相机的优势之一,而对于拥有消费级数码相机的众多家庭用户来说,合理利用这一规则可以使您在拍摄中更加如鱼得水。

基于以上分析,采用“最大光圈+尽可能缩短的摄距+长焦距镜头”能获取最小景深的效果。采用“最小光圈+最短焦距镜头+超焦距聚焦”能获取最大景深效果。目前,一般家用数码相机都是大景深,很难拍出背景虚化的照片,只有在用微距拍摄的时候才能看出背景虚化的效果

【最重要的概念】:我自己总结摄影的基础知识里最最重要的3个概念就是:光圈、快门、ISO(感光度)。

可以毫不夸张的讲,你只要彻底理解清楚这3个概念后,那么你就完全可以用单反来拍照了,而且一来就可以直接用单反的全手动模式,这个时候你反而会发现全手动M模式是最最简单的模式,反而其他的档位会显得复杂起来。

(85 1.2的大光圈镜头,非常明亮)

< 一>什么是光圈?

光圈其实是镜头里面的一个装置,它控制着快门按下时孔径的大小。上图是我一只快要挂掉的镜头:50mm 1.8。我这只镜头光圈正好出了问题,我又懒得去修,这正好可以拍下它光圈没有收回去的样子,你可以从图中清晰的看到它的孔。这是光圈2.8的时候的样子,光圈的叶片能够根据不同的光圈大小来调节孔径的大小。大光圈的时候孔径就很大,小光圈的时候孔径就很小,这个很简单,拿起你手中的相机看着镜头拍张照片,你就能看到里面的光圈了,如果把曝光时间设置长点,就能看得更清楚了,你还可以试验不同的光圈值看看拍照时候镜头里的孔径有什么变化

< 二>光圈的数值

光圈的大小和它的数值是呈倒数关系,也就是数值越大的时候反而是光圈越小,F1.2是大光圈,F11反而是小的光圈。

从大到小:f1.2 f1.4 f1.6 f1.8 f2.0 f2.8 f3.2 f4.0…… f22

< 三>光圈的作用

1、控制进光量。

很显然,大的光圈就表明孔径更大,那么单位时间进来的光线也就更多,这就比你家的窗户,如果窗户越大,那么你家的采光也就越好,而光圈就相当你家的窗帘,你可以拉上一部分让房间暗一点。

调整光圈能够调整曝光(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这是光圈最普遍的作用,比如光线不好的地方拍照,就尽量把光圈开大点。不过基本上同样的条件下的镜头,光圈越大,镜头越贵,所以那些出名的大光圈镜头价格都相当不菲。

2、最厉害的用途:控制景深。

单反相机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用大光圈的镜头来造成背景的虚化,这让拍摄效果一下子就有别于卡片机,整个照片一下子就显得艺术起来。下图是不同的光圈拍摄的照片,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背景虚化的不同。

光圈越大,背景越虚化,景深越小

光圈越小,背景越清,景深越大

3、神秘用途:制造光芒。

用小光圈可以制造闪耀的光芒,我前面拍摄的这张照片就是以f/22的最小光圈来拍摄的,可以看到太阳在后面是光芒四射的感觉,而大光圈就拍不出来这种感觉。

<一>什么是快门?

快门就是用控制时间长短来调节光线进入相机感光元件的装置,与光圈相反,快门与镜头无关,只和相机本身有关,所以也称相机快门。由于一般的日常拍摄速度均为1/125秒,所以称为高速快门,相比之下,对于需要时间长的1/30秒以上时长的快门,简称为慢门。

<二>快门的作用?

1、最最常见的作用:控制进光量。

用速度控制进光量,以达到正确曝光。通常快门与光圈相配合,光圈加大一档(即光圈数值变小),则快门相应变快一档(即快门数值变大)。

2、最有力的作用:凝固速度

用较快的快门速度(即快门数值大),可以将运动中的物体清晰地瞬间凝固住,比如正在比赛中的运动员、比如漫天的飞雪、比如正在飞扬起的水珠。

3、最无奈的作用:增加进光量

(上图拍摄相机:nikon d80 快门速度:2秒,在相对低的iso下能取得正确的曝光)

4、最帅的作用:表现速度或意境。

(上图机身:400d,速度:1/30,在按下快门的同时让相机随着车的方向移动)

在赛车还有运动的场合,很多人用这种追随拍摄的手法来表现速度感。在风景拍摄中也有很多用慢速快们让水流或者瀑布成为烟雾状来表现意境和氛围。

(上图为0.6秒的慢速快门拍摄,可将夜幕下的车灯拉成线状,不过慢速快门一般最好有三角架,或者可以找到支撑的地方,否则该清楚的地方也会模糊)

综述,快门主要的效果就是凝固与飞速。如果对快门运用尚陌生,不妨将相机模式调至TV(快门优先)模式,许多傻瓜相机也有此模式,然后根据要表现的主体,进行对快门的单独调整,这样相机会自动将光圈调整到位。

从零开始学摄影已经讲了2个概念,可以说光圈和快门是最最重要的概念,今天要讲的是iso感光度。讲完这个以后还有个东西需要讲,那就是曝光的原理,明白了曝光的原理和基础的光圈快门后,那就都明白了,你就会发现很多你以前一直纠缠的问题都已经搞清楚了,什么曝光补偿、测光模式都是以这几个概念为基础的,那些其实都很简单。

1、iso是什么?

iso就是相机的感光度,只跟机身有关系。一般在机身的调整项目上可以看到有100 200 400……这样的数字选择。感光度这个概念我想了很久怎么解释更简单,后来我想到了:感光度就是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请把上面加重的这句话多读几遍,如果把相机的感光度从100调成400,那么就说明相机对光线的敏感度增强了,那么相机对光线变得敏感后有什么反应呢?答:相同光圈下,快门速度明显变快!

wow,这真是好事,好多妈妈在室内跟宝宝拍摄,就发现快门太慢,宝宝全拍糊了,有时候即使到最大的光圈,快门依然慢,那么这个时候法宝就来了,赶快调高iso感光度看看,如果快门还有点慢,那就继续调高直到快门的速度拍出来不虚为止。

2、请慎用高感光度!

有些人知道iso的好处后,就问,那干脆把iso调到最高吧,这样快门一直都很快,多好,再也不用担心拍虚了,但俺在这里告诉你,高手都是尽量用最低的iso!为什么???

答:因为iso越高,画面噪点就越多,画质就会越低。

3、怎么选择感光度?

选择感光度的原则是尽量用能不拍虚的最低iso来拍摄。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举个例子,如果你想拍小孩子,而且你想用一定的光圈保持一定的背景虚化来突出主体,比如f/2.8,你用的50mm的镜头,但发现拍摄时候要保证曝光快门是1/10秒,这个时候肯定会虚,如果不用三脚架的话。那么你可以调高试试,发现调到400的iso的时候,快门到了1/50s,那么恭喜你,iso400就是最适合这个场景的拍摄感光度了,因为刚好够着安全快门了,也就是说画面可以不虚了。

另外还要对你的相机要熟悉与了解,你要用各种不同的iso下拍摄看看,看噪点是否能接受。相机不同,噪点的表现是不同的,高端机型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比如5d2的iso到2000我都能接受,相当于我以前那部400d的200~400的感觉,一点都不明显,这就是技术进步的好处,在弱光下拍摄很有优势。

好了,这次就讲到这里。下节预告:曝光的过程(最最重要的来了)

<一>曝光的原理和过程

想象一下,有一间房子,有个窗户并且有窗帘。我把窗帘打开,光线从外面射进房间,那么我有个问题,射在房间的光线的多少跟什么有关系呢?

好,我数10下,你思考下这个问题,在心里说出你的答案。

10

9

8

7

6

5

4

3

2

1

恩,我想你很有可能已经想出了答案,跟窗户的大小有关系,跟窗帘开启的时间有关系,跟外面光线的强度有关系。

但我们假设光线的强度不变,那么射入房间的光线的多少就跟窗户的大小和窗帘开启的时间有关系了。我们假设把窗帘全部拉开,让阳光洒进来10分钟,然后拉上窗帘,这个过程就是相机的曝光过程。

这个时候,窗户的开启大小其实就好比光圈的大小,开启10分钟就是曝光的时间,这些光线射在墙壁上(感光芯片),就完成了曝光的过程,相机就有了成像。所以很简单,你要想获取一张曝光合适的照片,就是要确定一个合适的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数值。再回到上面那个举例,如果你将窗户开得很小,只有很小的缝隙透光进来,那么需要长点的时间,房间才能获取足够的光线;如果你窗户开得很大,那么很短的时间里,房间就能获取一定量的光线,相机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现在把相机模式拨到全手动M档,让我们来理解一下,设置一个5.6的光圈值,然后只调整曝光时间拍摄照片,然后观察需要多少时间,你在LCD显示屏中看到的照片亮度算是你比较满意的了。在光线稍充足的地方完成这个练习会比较好,比如你获得的曝光时间是1/200秒,快门速度就是1/200。

好了,简单吧,在外面拍照,用全手动,你只需要调节2个值就ok了,iso可以设一个固定值。所以不要害怕听到全手动这3个字,其实我认为是最傻瓜的模式,反而是全自动还有半自动总是把人搞蒙。

<2> 那么光圈优先AV和TV快门优先是个怎么回事呢?

光圈优先档和快门优先档都是半自动档。用光圈优先来说,就是你自己根据自己想要的景深效果确定个光圈值,然后曝光时间相机来帮你想。快门优先就是你自己订个曝光的时间,相机来告诉你一个光圈值。

简单吧?!

那么好奇的你可能会问,相机怎么确定那个快门值呢?嗯,好问题,相机其实是有个内置测光表来测光,根据现场的光线强度还有一系列的测光程序,他们会给出个快门速度

但相机毕竟不是智能的,它有时候真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所以它有时候会出错,比如拍出来的照片有点偏暗,或者有点过曝,所以这就是我前面说的为什么全手动最简单的原因。

<3>留给你的问题

1、曝光补偿是个什么东西,是决定曝光的根本性因素吗?是独立于光圈、快门、iso的另外一个根本性决定照片亮与暗的参数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呢?

2、在全手动的模式下,调节曝光补偿这个参数还有用吗?

敢用大光圈善用小光圈

光圈是摄影创作最重要的摄影元素之一,除了控制进光量来满足曝光需要外,也是获得特定艺术效果的重要手段。

⒈大光圈和成像质量的对立统一。一般情况下,大光圈时成像质量相对较差,不过新一代镜头最大光圈时的成像质量已大为改善,充分利用大光圈的成像特点可获得与众不同的图像。由于此时景深小,便于清晰反映某一特定区域而其他部位相对虚化,突出主体。照度较差时,如手持相机拍摄,采用大光圈可使用高速快门,防止机震影响成像清晰度。一些摄影者很少使用最大光圈,通常只用f5.6、f4,要充分发挥大光圈的特点,则要敢于使用最大光圈,如大口径标准镜头光圈完全可用f1.8、f1.4等最大光圈,中长焦镜头则应敢于使用最大光圈f2.8,此时配合摄距、背景与主体的距离(背景与主体的距离越远,大光圈形成的虚化背景效果就越明显,反之亦然)等,可将大光圈的效果充分体现出来。或许最大光圈拍摄的成像质量没有中等光圈来得好,但这方面损失和所得到的艺术效果相比较仍然值得。

⒉虚化背景。虚化背景时通常选择大光圈或长焦镜头,至于光圈究竟多大才算合适呢?实际上,除了200mm甚至焦距更长的远摄距镜头外,通常都要使用最大光圈。使用标准镜头拍摄不妨选择最大光圈f2.8甚至f1.4,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别具一格的韵味,真正将主体与背景明显分离。由于数码相机景深相对比较大,如不采用最大光圈,主体很难突出。

⒊小光圈和长景深。利用小光圈获得大景深是拍摄风光片时常常采用的方法,但这还要和镜头焦距、摄距等因素相结合。如用长焦镜头,在2-3米摄距时,即使用f32光圈,也不会获得很大景深。换言之,只要被摄对象和背景都处于无限远,即使光圈较大,也会有很大的景深。

⒋光圈大小因题材而异。在人物摄影中,常常用到大光圈,而风光摄影使用小光圈机会较多。拍摄溪流,为表现流水的动感,需要采用1/8-1/2秒这样的慢速度,不采用小光圈必

然导致曝光过度;逆光拍摄波光舟影等,如采用到f22、f32这样的小光圈,水面细小的波光会产生类似加用星光镜的效果;拍摄焰火等题材,由于需要1/2秒-1秒曝光时间才能完美地表现焰火形状,因此也需要选择小光圈。

⒌小光圈宜配合三脚架使用。拍摄静物风光等题材使用小光圈,对成像清晰度要求比较高。在中等照度下采用f22光圈,快门速度常常在1/30秒左右,没有三脚架,手持相机拍摄,往往会因机震、人体生理运动等因素而影响清晰度,因此在照度较低时使用小光圈,要充分利用各种依托物,合理握持相机。如使用数码相机,可提高感光度以做补救。

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

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 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光线好的话,isolOO,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 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 档!光线好的话,iso10Q光线不好,iso400 以内。 3、拍景 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 上三角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现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避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 5、拍烟花 使用快门线,B 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 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至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现很动感的效果! 光线不好的话,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

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 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8、夜间人像留影 上三角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 Av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 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这样拍出来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至于背景曝光不足而过暗。 Av 光圈优先技巧 1、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 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 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1~2级之光圈。 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较保险,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 测光方式 1 、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 2、依照你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权衡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 3、若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请用AE lock 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后再来拍摄。 4、尽量别对白色或黑色物体测光,不然就请记得黑要减EV,白要加EV。 EV即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正负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小型数码相机大多通过菜单来调节曝光补偿: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

各种环境单反拍摄参数如何设置

各种环境单反拍摄参数设置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 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 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 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 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 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 3、拍景: 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 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 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 5、拍烟花: 使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 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 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 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 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8、夜间人像留影:

常用监控摄像机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

常用监控摄像机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 (1)色彩 监控摄像机有黑白和彩色两种,通常黑白监控摄像机的水平清晰度比彩色监控摄像机高,且黑白监控摄像机比彩色监控摄像机灵敏,更适用于光线不足的地方和夜间灯光较暗的场所。黑白监控摄像机的价格比彩色便宜。但彩色的图像容易分辨衣物与场景的颜色,便于及时获取、区分现场的实时信息. (2)清晰度 分为水平清晰度和垂直清晰度两种。垂直方向的清晰度受到电视制式的限制,有一个最高的限度,由于我国电视信号均为PAL制式,PAL制垂直清晰度为400行。所以摄像机的清晰度一般是用水平清晰度表示。水平清晰度表示人眼对电视图像水平细节清晰度的量度,用电视线TVL表示。 过去选用黑白监控摄像机的水平清晰度一般应要求大于500线,彩色监控摄像机的水平清晰度一般应要求大于400线。目前,高清监控摄像机已经达到1080P. (3)照度 单位被照面积上接受到的光通量称为照度。Lux(勒克斯)是标称光亮度(流明)的光束均匀射在lm2面积上时的照度。监控摄像机的灵敏度以最低照度来表示,这是监控摄像机以特定的测试卡为摄取标,在镜头光圈为0.4时,调节光源照度,用示波器测其输出端的视频信号幅度为额定值的10%,此时测得的测试卡照度为该摄像机的最低照度。所以实际上被摄体的照度应该大约是最低照度的10倍以上才能获得较清晰的图像。 目前一般选用黑白监控摄像机的最低照度,当相对孔径为F/1.4时,最低照度要求选用小于0.1Lux;选用彩色监控摄像机的最低照度,当相对孔径为F/1.4时,最低照度要求选用小于0.2Lux。

(4)同步 要求监控摄像机具有电源同步、外同步信号接口。对电源同步而言,使所有的摄像机由监控中心的交流同相电源供电,使监控摄像机场同步信号与市电的相位锁定,以达到摄像机同步信号相位一致的同步方式。对外同步而言,要求配置一台同步信号发生器来实现强迫同步,电视系统扫描用的行频、场频、帧频信号,复合消隐信号与外设信号发生器提供的同步信号同步的工作方式。系统只有在同步的情况下,图像进行时序切换时就不会出现滚动现象,录、放像质量才能提高。 (5) 电源 监控摄像机电源一般有交流220V,交流24V,直流12V,可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摄像机电源但推荐采用安全低电压。选用12V直流电压供电时,往往达不到摄像机电源同步的要求,必须采用外同步方式,才能达到系统同步切换的目的。 (6) 自动增益控制(AGC) 所有摄像机都有一个将来自CCD的信号放大到可以使用水准的视频放大器,其放大量即增益,等效于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使其在微光下灵敏,然而在亮光照的环境中放大器将过载,使视频信号畸变。为此,需利用摄像机的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去探测视频信号的电平,适时地开关AGC,从而使摄像机能够在较大的光照范围内工作,此即动态范围,即在低照度时自动增加摄像机的灵敏度,从而提高图像信号的强度来获得清晰的图像。 (7)白平衡 白平衡只用于彩色摄像机,其用途是实现摄像机图像能精确反映景物状况,有手动白平衡和自动白平衡两种方式。 A) 自动白平衡连续方式--此时白平衡设置将随着景物色彩温度的改变而连续地调整,范围为2800~6000K。这种方式对于景物的色彩温度在拍摄期间不断改变的场合是最适宜的,

单反在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

单反在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 以下是在不同环境下的单反设置,只是常规设置仅供参考。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 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 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 3、拍景: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

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 5、拍烟花: 使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 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 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 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8、夜间人像留影:上三脚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Av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

常用曝光参数

在摄影中,我们知道在不同场景使用不同曝光模式(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手动档)拍摄,能够让我们更简单控制曝光。比如需要控制景深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光圈优先,控制光圈和曝光。比如画面中有动态元素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快门优先,控制快门和曝光。比如当我们需要确定的不需要变化的曝光数值时我们还可以用M档。 但是问题随之来了,我拍摄风景的时候,控制光圈控制到多大?我拍摄人像的时候,控制光圈控制多大?有人在跑,我快门设置多少?一辆汽车开过去,我快门又该设置多少?拍月亮什么参数?拍摄银河呢? 下面就给大家一些场景的参数建议。切记,这些参数建议仅仅是建议,对于新手来说可以用这个快速上手,但是遇到具体情况可能会有并不适合的情况,大家要通晓摄影理论,灵活运用。 光圈优先时 顺光拍摄风景照——F8-F11,曝光补偿0。 拍摄人像时——最大光圈或者最大光圈缩小一档,点测光模特面部,曝光补偿0。 人文街拍——F2(需要虚化环境)-F8(不需要虚化环境) 微距拍摄——F8-F11 拍摄星芒效果——F8-F11

快门优先时 一般肢体动作——1/60秒以上步行——1/125秒以上 快行——1/500秒以上 跑步——1/1000秒以上 滑雪——1/2000秒以上 自行车——1/2000秒以上

汽车正常速度行驶——1/4000秒以上(你在车上拍地面景物同样)汽车在快行道——1/8000秒 远处的飞机起飞降落——1/8000秒 追随摄影——1/30-1/4秒 很多场景主要依据是切向运动速度以及离你的距离。 M档时 满月——1/500秒ISO 200 F5.6-F8(晴天) 弦月——1/500秒ISO 200 F4-F5.6(晴天) 新月——1/500秒ISO 400 F4 烟花——1秒-4秒ISO200 F8 闪电——B门ISO 200 F8(拍到结束曝光,环境要暗些) 街道车灯线——15秒ISO 100 F11 水面船灯线——30秒ISO 100 F8 银河——30秒ISO 3200-6400 F2.8

单反相机拍摄入门技巧,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doc

单反相机拍摄入门技巧,各种环境拍摄参数 设置 单反相机拍摄入门技巧,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 摄影家们常有这样一句话开始我们不过迷上了单反相机这个尤物,而结果却爱上了摄影这门艺术。 1.光圈优先大多用在拍人像以及风景时。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在拍摄人像时,我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2.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例如体育运动、行使中的车辆、瀑布、飞行中的物体、烟花、水滴等等。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3.人像拍摄。首先,要用到长焦,3――4倍的长焦非常适合拍人像,广角端会使得人像有些变形,不好看,超过4倍甚至更长焦会使得人脸过于扁平,不够生动。 其次,光圈优先,选择大光圈,大光圈可以使得快门变快,减少晃动,并且使得背景尽可能的虚化。最好选择点测光,对人

摄像头参数详细介绍

监控摄像头参数详细介绍 一、不可小瞧的镜头 镜头是摄像机的眼睛,为了适应不同的监控环境和要求,需要配置不同规格的镜头。比如在室内的重点监视,要进行清晰且大视场角度的图像捕捉,得配置广角镜头;在室外的停车场,既要看到停车场全貌,又要能看到汽车的细部,这时候需要广角和变焦镜头,在边境线、海防线的监控,需要超远图像拍摄。 1、镜头的主要参数 焦距(f):焦距是镜头和感光元件之间的距离,通过改变镜头的焦距,可以改变镜头的放大倍数,改变拍摄图像的大小。当物体与镜头的距离很远的时候,我们可用下面公式表达:镜头的放大倍数≈焦距/物距。增加镜头的焦距,放大倍数增大了,可以将远景拉近,画面的范围小了,远景的细节看得更清楚了;如果减少镜头的焦距,放大倍数减少了,画面的范围扩大了,能看到更大的场景。 镜头的主要参数 视场角:在工程实际中,我们常用水平视场角来反映画面的拍摄范围。焦距f越大,视场角越小,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的画面范围越小;反之,焦距f越小,视场角越大,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的画面范围越大。 光圈:光圈安装在镜头的后部,光圈开得越大,通过镜头的光量就越大,图像的清晰度越高;光圈开得越小,通过镜头的光量就越小,图像的清晰度越低。通常用F(光通量)来表示。F=焦距(f)/通光孔

径。在摄像机的技术指标中,我们可以常常看到6mm/F1.4这样的参数,它表示镜头的焦距为6mm,光通量为1.4,这时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通光孔径为4.29mm。在焦距f相同的情况下,F值越小,光圈越大,到达CCD芯片的光通量就越大,镜头越好。 2、镜头的分类 按视角的大小分类 按光圈分类 二、提高图像清晰的根本在于提高摄像机的感光能力 1、感光元件的作用 目前,主流监控摄像机的感光元件采用CCD元件,实际上就是光电转换元件。和以前的CMOS感光元件相比,CCD的感光度是CMOS的3到10倍,因此CCD芯片可以接受到更多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经视频处理电路滤波、放大形成视频信号输出。接受到的光信号越强,视频信号的幅值就越大。视频信号连接到监视器或电视机的视频输入端便可以看到视频图像。提高图像清晰的根本就在于提高摄像机的感光能力。

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单反相机手动拍摄技巧

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单反相机手动拍摄技巧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 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 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 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 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 3、拍景: 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 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 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 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 5、拍烟花: 使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 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 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 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 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8、夜间人像留影: 上三脚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Av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次, 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 这样拍出来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至于背景曝光不足而过暗。 Av光圈优先技巧: 1.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 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缩1~2级之光圈。 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较保险.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 测光方式: 1.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

镜头基本参数

一、镜头基本参数 (一)镜头的结构及重要规格参数 1.镜头的结构 镜头由多个透镜、光圈和对焦环组成。镜头中的玻璃镜片是镜头的核心。但是只有玻璃镜片也没有用,光圈控制与对焦机构是镜头组成另外两个重要机构。镜头的光圈可以分为固定光圈和可变光圈,其中可变光圈又可分为自动光圈和手动光圈。同样的,对焦机构也有手动和自动之分。 如下图所示,在使用时由操作者观察相机显示屏来调整可变光圈和焦点,,以确保图像的明亮程度及清晰度。 2.镜头的焦距和视场

任何一个复杂的透镜组合都可以等效为一个简单的透镜,光经过透镜的传播路线可以简单的画作下图: (1)、工作距离 工作距离指的是镜头第一个面到所需成像物体的距离。它与视场大小成正比,有些系统工作空间很小因而需要镜头有小的工作距离,但有的系统在镜头前可能需要安装光源或其它工作装置因而必须有较大的工作距离保证空间,通常FA镜头与监控镜头相比,小的工作距离就是一个重要区别。 (2)、焦距 焦距是指镜头的光学中心(光学后主点)到成像面焦点的距离。平行光通过镜头后汇聚于一点,这个点就是所说的焦点。焦距不仅仅描述镜头的屈光能力,且可作为图像质量的参考。一般镜头失真随着焦距的减小而增大,因而选择测量镜头,不要选择小焦距(小于8mm)或大视场角的镜头。 在光学系统当中,以镜头为顶点,以被测物体通过镜头的最大成像范围的两边缘构成的夹角叫做视场角。视场角的大小决定了镜头的视野范围,视场角越大,视野就越大,光学倍率也就越小。焦距越长,视场角就越窄;焦距越短,视场角就越宽。

工作距离指的是镜头最后一个面到其像面的距离。 通过目标物所需视场及透镜的焦距,可确定工作距离(WD)。工作距离和视场大小由焦距和CCD大小来决定。在不使用近摄环的情况下,可套用以下比例表达式获得: 工作距离:视角 = 焦距:CCD大小 假设焦距为16mm,CCD大小为3.6mm,则工作距离应为200mm,这样才能使视场等于45mm。如下图所示: 一般适合工厂自动化的透镜的焦距是88mm/16mm/25mm/50mm。 3.镜头的景深和光圈 (1)景深(DOF) 镜头对着某一物体聚焦清晰时,都可以在胶片或者接收器上相当清晰的结像,在这个平面沿着镜头轴线的前面和后面一定范围的点也可以结成眼睛可以接受的较清晰的像点,把这个平面的前面和后面的所有景物的距离叫相机景深。景深表示在垂直镜头光轴轴线的同一平面内的点,满足图像清晰度要求的最远位置与最近位置的差值。

各种环境和主题的拍摄手法

单反相机拍摄技巧 1、光圈优先大多用在拍人像以及风景时 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在拍摄人像时,我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2、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例如体育运动、行使中的车辆、瀑布、飞行中的物体、烟花、水滴等等。 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总之,在光圈优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光圈的大小来轻松地控制景深,而在快门优先的情况下,利用不同的光圈对运动的物体能达到很好的拍摄效果。这两者都要灵活运用,满足我们不同情况下的拍摄要求。 二、人像拍摄 首先,要用到长焦,3――4倍的长焦非常适合拍人像,广角端会使得人像有些变形,不好看,超过4倍甚至更长焦会使得人脸过于扁平,不够生动。其次,光圈优先,选择大光圈,大光圈可以使得快门变快,减少晃动,并且使得背景尽可能的虚化。最好选择点测光,对人脸点测光,并使用曝光锁定。因为其他测光方式容易受到衣服颜色的影响,使得人脸曝光不正常。 最后,构图。人像最好占到1/3-1/2,并且脸部在上方1/3处。这样拍出的人像片就会生动,有视觉的冲击力,让人看着好看。 三、怎样拍好微距 注意以下两点就行了。首先,用三角架。手持不稳,放大之后总看到片糊。其次,用自拍机。即使用架,在按动快门时仍然带入了晃动,最好的办法,启动自拍机 四、曝光补偿的使用 按动+ -键,就会出现曝光补偿调节条,左右键调整正负补偿及大小,一次1/3级。调整好后再按一次+ -键确定。

单反相机各种环境下的手动参数和拍摄技巧

单反相机各种环境下的手动参数和拍摄技巧 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 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 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 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 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 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3、拍景: 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 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 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 5、拍烟花: 使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

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 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8、夜间人像留影: 上三脚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Av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这样拍出来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至于背景曝光不足而过暗。 Av光圈优先技巧: 1. 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 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缩1~2级之光圈。 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 上比较保险.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 测光方式: 1.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 2.依照你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权衡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 3.若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请用AE lock 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

摄像机几个基本参数

摄像机几个基本参数 发布时间:[2007-12-13] 摄像机几个基本参数 像素数 像素数指的是摄像机 ccd 传感器的最大像素数,有些给出了水平垂直方向的像素数,如 500h × 582v ,有些则给出了前两者的等待乘积值,如 30 万像素。对于一定尺寸的 ccd 芯片,像素数越多则意味着每一像素单元的面积越小,因而由该芯片构成的摄像机的分辨率也就越高。 分辨率 分辨率是衡量摄像机优劣的一个重要参数,指的是当摄像机摄取等间隔排列的黑白相间条纹时,在监视器(应比摄像机的分辨率高)上能够看到的最多线数,当超过这一线数时,屏幕上就只能看到灰蒙蒙的一片而不再能分辨出黑白相间的线条。 分辨率的测试通常是用摄像机去拍摄如图 1 所示的分辨率测试卡,并通过波形监视器来读取数据的。具体方法如下: ( 1 )布置测试环境。将分辨率测试卡置于标准测试灯光盒上,距摄像机约 3m 远。摄像机的视频输出端接波形监视器,并使波形监视器的输出连至高分辩率黑白监视器上。 ( 2 )景物照度设定为 2000lx ,光源色温设定为 3200k 。 ( 3 )调节镜头焦距(或选配合适的定焦镜头并前后稍稍移动摄像机)使分辨率卡的图像充满监视器屏幕,并通过精确对焦使图像最清晰。 ( 4 )用选行示波器观察图 1 所示的分辩率卡,得到图 3 所示的波形。 ( 5 )调节镜头光圈使信号白电平达到 100% ( 70mv ),则此时调制深超过 5% 的电视线数即为极限分辨率 最低照度 最低照度也是衡量摄像机优劣的一个重要参数,有时省掉“最低”两个字而直接简称“照度”。最低照度是当被摄景物的光亮度低到一定程度而使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电平低到某一规定值时的景物光亮度值。测定此参数时,还应特别注明镜头的最大相对孔径。例如,使用 f1.2 的镜头 , 当被摄景物的光亮度值低到 0.04lx 时 , 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幅值为最大幅值的 50%, 即达到 350mv( 标准视频信号最大幅值为700 mv), 则称此摄像机的最低照度为 0.04lux/f1.2 。被摄景物的光亮度值再低,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幅值就达不到 350 mv 了,反映在监视器的屏幕上,将是一屏很难分辨出层次的、灰暗的图像。 目前,由于市场的规范尚不统一,有些照度指标很低的摄像机的低照度特性可能还不如照度指标稍高一些的摄像机的低照度特性好。其原因就是在测定低照度指标时使用的标准不同。仍以前述例子为例,如果将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幅值降为最大幅值的 30% (即 210 mv )为基准进行测量,则被摄像物的光亮度值还可以再低,如 0.03lx ,若再进一步将光学镜头换为 f1.0 的镜头,则由于光通量的增加,被摄景物的光

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

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ZT)! 单反相机手动拍摄技巧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 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 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 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 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 3、拍景: 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 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 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 5、拍烟花: 使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 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 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 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 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

单反相机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

单反相机手动拍摄技巧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 用Av档,光圈最好在f 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 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 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 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 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 3、拍景: 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 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 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 5、拍烟花:

使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 光线好的情况: 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 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 光线不好的情况: 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 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8、夜间人像留影: 上三脚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Av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 这样拍出来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至于背景曝光不足而过暗。Av光圈优先技巧: 1.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 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缩1~2级之光圈。 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较保险.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

监控摄像头全参数详细介绍大全.doc

介 绍 大全 监 细 参数详 控 摄 像头 头 一、不可小瞧的镜 境和要求,需要配置不同 镜头 不同的监控环 像机的眼睛,为了适应 是摄 行清晰且大视 ,要进 像捕捉,得 场角度的图 视 头 规格的镜 。比如在室内的重点监 部, 场全貌,又要能看到汽车的细 ;在室外的停车场,既要看到停车 配置广角镜 头 的监 。 、海防线 控,需要超远图像拍摄 境线 头,在边 这时 候需要广角和变焦镜 1、镜头的主要参数 镜头 的焦距, 的距离,通过改变 焦距(f):焦距是镜头和感光元件之间 图像的大小。当物体与镜 拍摄 头的距离很远 的时 的放大倍数,改变 可以改变 镜头 头的焦距, 可用下面公式表达:镜头的放大倍数≈焦距/物距。增加镜 候,我们 节看得更清楚了; 景拉近,画面的范围小了,远景的细 放大倍数增大了,可以将远 头的焦距,放大倍数减少了,画面的范围 扩大了,能看到更大的场景。 如果减少镜 的主要参数 镜头 。 常用水平视场角来反映画面的拍摄 范围 视场 角:在工程实际中,我们 焦距f越大,视场角越小,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的画面范围越小;反之,焦距f 越大。 越小,视 场角越大,在感光元件上形成的画面范围 镜头 的光量就越大, 光圈:光圈安装在镜头的后部,光圈开得越大,通过 的光量就越小,图像的清晰度越低。 镜头 图像的清晰度越高;光圈开得越小,通过 像机的技术指标 中, 通常用F(光通量)来表示。F=焦距(f)/通光孔径。在摄 头的焦距为 6mm,光通量为 样的参数,它表示镜 可以常常看到6mm/F1.4这 我们 1.4,这时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通光孔径为4.29mm。在焦距f相同的情况下, F值越小,光圈越大,到达CCD芯片的光通量就越大,镜头越好。 2、镜头的分类 角的大小分类 按视 按光圈分类 像机的感光能力 二、提高图像清晰的根本在于提高摄 1、感光元件的作用 际上就是光电转换 目前,主流监 像机的感光元件采用CCD元件,实 控摄 元件。和以前的CMOS感光元件相比,CCD的感光度是CMOS的3到10倍,因此CCD芯片可以接受到更多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经视频处理电路滤波、放

拍摄参数设置技巧

单反相机各种环境手动拍摄技巧参数设置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 3、拍景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 5、拍烟花: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

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8、夜间人像留影:上三脚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Av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 这样拍出来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至于背景曝光不足而过暗 Av光圈优先技巧: 1.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 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缩1~2级之光圈。 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较保险.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 测光方式: 1.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 2.依照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权衡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 3.若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请用AE lock 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后再来拍摄。

各类摄影参数设置

1、雨后傍晚有霞山水景:曝光0.4s ,光圈F/16 ,焦距35.0 mm , ISO感光度,ISO50,曝光补偿1/-3 EV , 闪光灯no,为了让水面虚化用了灰镜+偏振. 2、小太阳下的老两口与树、大山风景(12:11:23 ):曝光 1/400s, 光圈 F/7.1, 焦距 70.0 mm,ISO感光度ISO100,曝光补偿0 EV 3、暮色(日落 16:12:54 ),曝光 1/125s, 光圈 F/3.2, 焦距 13.625 mm,ISO 感光度 ,曝光补偿-4/3 EV,闪光灯no 4、晨练 07:04:48, 曝光 1/200s, 光圈 F/3.5, 焦距 9.281 mm,ISO 感光度,曝光补偿 0 EV 5、夜景 20:09:02, 曝光 0.2s, 光圈 F/3.2, 焦距 12.531 mm,ISO 感光度 ,曝光补偿 -1 EV 6、近摄 14:00:45, 曝光 0.25s, 光圈 F/8, 焦距 12.531 mm,ISO 感光度 ,曝光补偿 1/-3 EV, 7、阴亮天海景15:35:51,曝光1/13s,光圈F/11,焦距70.0 mm,ISO 感光度100,曝光补偿0 8、乌云阳光下雨 17:25:51, 曝光 1/200s, 光圈 F/18, 焦距 23.0 mm,ISO 感光度,曝光补偿 333/1000 EV 9、蓝天微云16:34:05,曝光0.01s,光圈 F/20,焦距18.0 mm,ISO 感光度,曝光补偿0 EV 10、蓝天沙丘16:37:04,曝光0.01s,光圈F/20,焦距18.0 mm,ISO 感光度,曝光补偿0 EV 11、鸟巢烟火 21:11:21,曝光10s,光圈F/18,焦距65.0 mm,ISO 感光度100,曝光补偿0 EV 12、蓝天白云飞鸟 13:05:14,曝光1/2500s,光圈F/8,焦距16.094 mm 13、蓝天棚顶 10:48:09,曝光 1/1600s,光圈 F/4,焦距 7.188 mm 14、大海孤舟 09:17:34,曝光 1/1250s,光圈 F/4,焦距 8.875 mm 15 、小孩面部 18:32:09, 曝光 1/13s, 光圈 F/3.5, 焦距 22.812 mm 16、荷花近摄08:57:16,曝光1/400s,光圈F/4,焦距270.0 mm,ISO 感光度100,曝光补偿1/-3 07:57:38, 曝光 1/500s, 光圈 F/3.5, 焦距 153.0 mm,ISO100, 17、芦苇近摄 14:22:45,曝光 1/1000s,光圈 F/4,焦距 69.4 mm,ISO 100,曝光补偿-133/100 EV 18、背阴处沙丘 07:05:06,曝光1/400s,光圈F/5,焦距200.0 mm,ISO 100,曝光补偿-2/3 EV 19、风沙中骑马人 12:59:38,曝光1/800s,光圈F/8,焦距6.1 mm,ISO200,曝光补偿-2/3 EV 20、河中群鸭 12:58:49, 曝光 168430/21053749s, 光圈 F/5.6, 焦距 70.0 mm,ISO 200, 21、小雪山丘 16:02:23,曝光 1/80s,光圈 F/11,焦距 27.0 mm,ISO100 22、小瀑布13:06:37,曝光0.5s,光圈F/22,焦距 24.0 mm,ISO 400,曝光补偿1 EV 1 、快门速度,一般需要一个比较慢的速度,具体还需要根据水量的大小,水量大快门可以快些,水量小快门可以慢些。2、尽量用广角拍。广角才会拍出气势。3、一般由下往上拍,尽量用低角度仰拍。 4、正确曝光。用点测光来测试拍摄场景中最暗并且找能辨得清细节的地方,然后通过提高快门速度来调整两级光值。举个例子,如果测光显示石头的曝光组合是 1/4 秒以及光圈 f/5.6 ,你可以调到全手动档,其调整为 1/15 秒与光圈 f/5.6 。然后重新拍摄,拍出的照片会较黑,但细节部位仍是清楚的。 23、特殊景照 (1 )曝光 瀑布:0.5 秒以上,常用 2秒,如雾似烟;车流: 10秒以上,有时需要 30秒 (2)iso:100 甚至更低 举例小瀑布:曝光 1 秒,光圈 F8, 用了偏振镜

摄像机几个基本参数

摄像机几个基本参数 像素数: 像素数指的是摄像机ccd 传感器的最大像素数,有些给出了水平垂直方向的像素数,如500h ×582v ,有些则给出了前两者的等待乘积值,如30 万像素。对于一定尺寸的ccd 芯片,像素数越多则意味着每一像素单元的面积越小,因而由该芯片构成的摄像机的分辨率也就越高。 分辨率: 分辨率是衡量摄像机优劣的一个重要参数,指的是当摄像机摄取等间隔排列的黑白相间条纹时,在监视器(应比摄像机的分辨率高)上能够看到的最多线数,当超过这一线数时,屏幕上就只能看到灰蒙蒙的一片而不再能分辨出黑白相间的线条。 分辨率的测试通常是用摄像机去拍摄如图1 所示的分辨率测试卡,并通过波形监视器来读取数据的。具体方法如下: (1 )布置测试环境。将分辨率测试卡置于标准测试灯光盒上,距摄像机约3m 远。摄像机的视频输出端接波形监视器,并使波形监视器的输出连至高分辩率黑白监视器上。 (2 )景物照度设定为2000lx ,光源色温设定为3200k 。 (3 )调节镜头焦距(或选配合适的定焦镜头并前后稍稍移动摄像机)使分辨率卡的图像充满监视器屏幕,并通过精确对焦使图像最清晰。 (4 )用选行示波器观察图 1 所示的分辩率卡,得到图 3 所示的波形。 (5 )调节镜头光圈使信号白电平达到100% (70mv ),则此时调制深超过5% 的电视线数即为极限分辨率 最低照度: 最低照度也是衡量摄像机优劣的一个重要参数,有时省掉“最低”两个字而直接简称“照度”。最低照度是当被摄景物的光亮度低到一定程度而使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电平低到某一规定值时的景物光亮度值。测定此参数时,还应特别注明镜头的最大相对孔径。例如,使用f1.2 的镜头, 当被摄景物的光亮度值低到0.04lx 时, 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幅值为最大幅值的50%, 即达到350mv( 标准视频信号最大幅值为700 mv), 则称此摄像机的最低照度为0.04lux/f1.2 。被摄景物的光亮度值再低,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幅值就达不到350 mv 了,反映在监视器的屏幕上,将是一屏很难分辨出层次的、灰暗的图像。 目前,由于市场的规范尚不统一,有些照度指标很低的摄像机的低照度特性可能还不如照度指标稍高一些的摄像机的低照度特性好。其原因就是在测定低照度指标时使用的标准不同。仍以前述例子为例,如果将摄像机输出的视频信号幅值降为最大幅值的30% (即210 mv )为基准进行测量,则被摄像物的光亮度值还可以再低,如0.03lx ,若再进一步将光学镜头换为f1.0 的镜头,则由于光通量的增加,被摄景物的光亮度值还可再进一步降低,如0.02lx 。 由以上分析可见,抛开测定标准而单纯地以某品牌摄像机的照度标称值去和另一个品牌摄像机的照度标称值去比较是不能准确得出哪台摄像机低照度特性更好的结论的,因为它们所用的镜头的相对孔径和输出视频信号的规定值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最低照度指标只能用于设计及选购器材时的参考 信噪比: 信噪比也是摄像机的一个主要参数。当摄像机摄取较亮场景时,监视器显示的画面通常比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