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3年高考英语(陕西卷)WORD版有答案

2013年高考英语(陕西卷)WORD版有答案

辽宁省丹东市第七中学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新人教版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同学们好!光阴似箭,转眼间你在二十中学习已经二个多月了。现在请你随我一起登上“成功快车”,在这次期中考试中去体验成功的快乐吧!来吧,自信的你!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喧.(xuān)腾玷.(zhān)污黄晕.(yùn) 猝.然长逝(zú)

B. 伶.(línɡ)仃堕.(duò)落报酬.(chóu) 瘦骨嶙峋.(xún)

C. 伫.(zhù)立栖.(xī)息抖擞.(shǒu)春华.(huá)秋实

D. 迂.(yū)回缀.(zhuì)连应和.(hè) 心旷.(g uǎnɡ)神怡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2分)

A. 头晕目眩仙露琼浆盘虬卧龙异国他乡

B. 玲珑踢透心惊肉跳绝处逢生突如其来

C. 险象叠生小心翼翼繁弦急管黄花嫩叶

D. 获益非浅一丝不苟多姿多彩闲情意致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A.小明今天没来上学,班长估计他肯定是生病了。

B.观众听完他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深深地折服了。

C.那些无视他人健康而吸烟的人,难道不应该受到责备吗?

D.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2分)

A.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

....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B.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等她具体而微

....可真不容易啊!”

C.当他猝然长逝

....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D.赵本山夸张而诙谐的表演让观众们都忍俊不禁

....。

5、从修辞角度,选出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2分)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花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地笼罩着我。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D.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6、指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A.不亦说.乎( 愉快 ) 吾日.三省吾身(每天)

B.诲女.知之乎(通“汝”,你)项.为之强(脖颈)

C. 是知.也(知道)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叶(凋谢)

D.人不知而不愠.(生气)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7、根据所学的古诗文填空。(9分)

(1)?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2),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论语》)

(4)绿树村边合,。(孟浩然《过故人庄》)

(5),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燕争春的诗句是_______ ,___________ 。

(7)《论语》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8、仿照例句写一个句式相同,字数相等的句子(2分)

例句:护士犹如天使,捧出自己的爱心,温暖了每个病人。

答:,,。

9、请你将下面的文字抄写在方格内相信你能做到规范、端正、整洁。(2分)

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艺术享受。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

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0、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分)

(1)物外

..之趣(2)果如鹤唳.云端

(3)鞭.数十(4)项为之强.

11、翻译句子。(4分)

(1)又留蚊于素帐中。

(2)以丛草为林。

12、简述作者回忆了童年哪几件趣事?(3分)

13、作者童稚时,时有物外之趣,关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文中句子回答)(2分)

14、请从文中找出两个成语。、(2分)

三、(一)阅读《有滋有味的贫穷生活》一文,回答15—18题。(12分)

到朋友家玩,发现一个有趣的东西——西瓜做的面具。因为那里是农家,有堆积如山的西瓜。就像现在万圣节时大家用南瓜做的面具一样,那个面具是用西瓜皮做的。“真有趣,真好玩。”见我赞不绝口,朋友就把那个西瓜面具送给了我。我喜不自胜,很郑重地抱回家给外婆看。“阿嬷(mó称呼老年妇女),好不好看?”“哦,很有意思。”外婆也赞同地看着。

晚上睡觉时我把西瓜面具放在枕边,打算明天带到学校向同学们炫耀。可是早上醒来,一睁眼,发现枕边的西瓜面具已经无影无踪了。外婆去上工了,不在家,我没办法,只好上学去。

放学回家后,再问外婆:“阿嬷,我的西瓜面具到哪里去了?早上起来就没看到了。”“啊,那个啊……”外婆笑嘻嘻地让我看看玻璃盘子,“看,很好吃吧?”西瓜皮正腌在盘子里。

在穷人生活中,最要紧的是每天的饮食。屋子虽破,还能遮风避雨;衣服不求奢华,也不愁缺欠,总有表哥穿过不要的给我。只有饭是每天非吃不可的,因此外婆在吃的方面也就格外精明。

首先,外婆很爱喝茶。喝过茶就会有茶叶渣,她把茶渣晒干,用平底锅煎脆后洒上盐巴,就变成“茶叶香松”。如果在现在,可以打着富含茶素的“外婆香松”称号大卖特卖也说不定。

再就是鱼骨头。“鱼骨含有钙质,吃吧。”外婆这么说着,连很粗的鱼骨头都叫我吃下去。但总有些鱼骨头是肯定嚼不碎的硬骨头,像鲭鱼的骨头。每次吃完鱼肉后,外婆就把鱼骨头放在碗里,倒进热开水,冲成骨汤喝下去。这还没完哪,剩下的鱼骨头再晒干,用菜刀剁碎,压成粉,当作鸡饲料。其他还有苹果皮、有伤痕的蔬菜等等,都被外婆当作了鸡饲料。

外婆总是不无得意地说:“只有可以捡来的东西,没有应该扔掉的东西。”

说到捡来的东西,河滨“超级市场”每年都有一场美食盛会。那就是盂兰盆节。在九州岛,盂兰盆祭祀的最后一天有送神的“精灵流”仪式,就是在小船上载着鲜花食物,顺着河水漂流而下。

你大概已经猜到,从上游漂流下来的小船,当然又被外婆的木棒拦住了。外婆捞起小船,拿起上面的苹果、香蕉等水果。我是很想吃苹果、香蕉,可是第一次看到外婆这么做时,担心遭老天惩罚。“阿嬷,这是供给菩萨的东西吧?”“嗯。”“这样做不会遭老天惩罚吗?”“什么话?这样放任它们漂下去,水果腐烂了,会污染大海,也给鱼类带来麻烦。”她说着,捞起一艘艘小船,手不停歇地只顾拿起水果。“可是……”外婆继续说:“船上还载着死人的灵魂,不好好送回河里不行。”说着,又把小船恭敬地放回河里,并双掌合十说:“谢谢。”

外婆是虔诚信佛的人。她每天早上供佛的食物从不马虎,即使这么穷,外婆对寺庙的捐献和佛事的供奉,也绝不吝惜。

如果有菩萨因为我们这每年一度的美食盛会而惩罚我们,会让人觉得菩萨没有菩萨心肠。

贫穷的生活也过得有滋有味。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分)

16、“会让人觉得菩萨没有菩萨心肠”这句话中,两个“菩萨”分别是什么意思?(4分)

(1)“菩萨”

(2)“菩萨”

17、从全文看,外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答:外婆是

的人。

18、“只有可以捡来的东西,没有应该扔掉的东西。”一句有什么含义?(2分)俗语也说“要富日子穷过”,这些对如今物质生活比较富裕的我们来说,有什么启发?(2分)含义:

启发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19—21题。(8分)

一个乞丐很早就上路了,当他把米袋子从右手换到左手,正要吹一下手上的灰尘时,一颗大而晶莹的露珠掉到了他的掌心。

乞丐看了一会儿,把手掌递到唇边,对露珠说:“你知道我将做什么吗?”

“你将把我吞下去。”

“看来你比我更可怜,生命完全操纵在别人的手中。”

“你错了,我还不懂什么叫可怜。我曾滋润过一个很大的丁香花蕾,并让她美丽地开放。现在我又将滋润另一个生命,这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运,我此生无悔了。”

乞丐一下子停住了脚步。

19、从“看来你比我更可怜”这句话,可看出乞丐的生活态度是。(2分)

20、“这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运”一句中的“这”指代什么?(2分)

21、乞丐为什么“一下子停住了脚步”?选出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

A、想要把露珠吞下去。

B、为自己的“可怜”而感到自卑、自惭。

C、被露珠的生活态度所震撼。

D、对露珠所起的伟大作用持怀疑态度。

22、作者通过对露珠的语言描写,反映出露珠具有

的精神。(2分)

四、作文(40分)注意:以下两个作文请任意选一个来写。

1、风景,随处可见:母亲给子女以呵护,是温馨的家庭风景;同学之间携手奋进,是富有诗意的校园风景;邻里之间互相帮助,是让人向往的社会风景……

请以“风景”为题,选择你感受最深的某个方面,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要求:有真情实感,书写工整,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

2、在人生道路上,我们都在书写各自独特的故事,或成功、或挫折、或喜欢、或悲伤、或不倦追求,或享受幸福,或承接关爱,或奉献爱心……请你以“我的故事”为内容,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别忘了拟一个亮丽的题目。好,请你用最漂亮的文字,写出你最真挚的感情。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七语期中题答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6分)

二、文言阅读(15分)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四、作文(40分)参考中考评分标准

23.作文: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一类文:40-36

二类文:35-30

三类文:29-20

四类文:19分以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