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坡防护工程脚手架方案

边坡防护工程脚手架方案

边坡防护工程脚手架方案
边坡防护工程脚手架方案

G352长坪(湘黔界)至松桃公路改扩建工程K28+600-K28+970右侧边坡防护

脚手架施工方案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

贵州建工集团

0 一六年^一月十九日

第一章编制依据 (17)

第二章工程概况 (18)

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 (18)

1、工卡2第四章方案选择 (19)

1、边坡治理工程对脚手架的要求 (19)

2、边坡治理工程中脚手架的结构特点 (19)

3、脚手架的结构设计 (20)

4、脚手架搭设方案 (20)

第五章材料选择 (22)

1、钢管 (22)

2、扣件 (22)

第六章脚手架搭设 (23)

第七章安全保证措施 (25)

第八章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 (29)

第九章外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 (29)

第十章外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30)

第十一章工程应急救援预案 (31)

附件扣件式落地架计算书 (34)

附件1:脚手架搭设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为保证本工程脚手架搭设的施工安全,脚手架搭设系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满足但不限于下列文件、规范、标准和国家、企业的相关规定要求:

1、G352长坪(湘黔界)至松桃公路改扩建工程K28+600-K28+970右侧

边坡防护工程施工图。

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建筑施工手册》

第二章工程概况

预应力锚钉布置于G352长坪(黔湘界)至松桃公路改扩建工程

K28+600-K28+970段右侧边坡坡面上。

预应力锚固端为C30钢筋混凝土现浇,锚固端截面尺寸0.4m*0.4m,其中:1、K28+600-K28+720段右侧锚孔间距为4m*4m梅花型布置,入射角为20°,锚孔为13cm大小,第一排距路面上1m开始布置,从下至上共计5 排,第一排孔深为12m,第二排孔深为16m,第三排孔深为18m,第四排孔深为20m,第五排孔深为

22m

2、K28+720-K28+970段右侧锚孔间距为6m*6m梅花型布置,入射角为30°,锚孔为13cm大小,第一排距路面上6m开始布置,从下至上共计3 排,第一排孔深为18m,第二排孔深为30m,第三排孔深为42m

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

1、施工安排

1.1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清理施工面、施工场地等)f人工清坡f脚手架搭设f锚索施工

f现浇锚固端f张拉f检测f封锚f竣工验收。

1.2施工作业段划分

根据设计图纸支护结构进行作业段施工按先坡面后坡脚的顺序划分:分为预应力锚索施工、现浇锚固端施工两个施工段。

2、施工阶段进度计划

根据本工程规模及施工特点,并结合我公司实际,抽调精兵强将,组织人力、物力突击,确保在有效工期内完成全部工程的施工。施工现场组织项目经理部配合业主及监理等进行项目管理,并按施工网络技术进行统一指挥,内外协调,动态控制。

第四章方案选择

本工程脚手架方案,选用落地钢管脚手架。脚手架的搭设要达到设计施工的高度,为钻进施工提供所需平台。脚手架的高度、稳定性、安全性是边坡锚杆施工的关键。K28+600-K28+97Q段右侧边坡治理工程脚手架高度接近30米,重点选择搭设方案。

1、边坡治理工程对脚手架的要求

边坡治理工程中的脚手架与建筑工程中脚手架相比,所有脚手架形状应视坡

面形状、角度和平整度进行调整后搭设。脚手架底平台在搭设之前进行清理整修,必须先修出施工平台,尽可能使其平整,达到2m以上的平台宽度,其斜度向坡脚向倾斜,若岩土面坚硬、向外倾斜时,其斜角不超过3°?5°,另外操作人员全部配戴安全绳、安全帽等防护用品。要求施工平台能承受施工时振动力、拉拔力、自重力和风力作用,且施工中不变形、不沉降。平台高度与机高、倾角、孔位关系一致。坡脚根部进行清渣,使坡杆放置牢固并与坡面无空隙。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①架体的结构设计尽量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

②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③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

④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

⑤综合以上几点,脚手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CJ130 —2011要求,要符合文明化工地的有关标准。

2、边坡治理工程中脚手架的结构特点

由脚手架的结构要求可知高边坡治理工程中脚手架的特点:

①建筑中使用的脚手架一般是直立的,而高边坡中使用的脚手架是视坡面形状、角度搭设,一般是倾斜的;

②建筑中使用的脚手架一般是上下大小相同,要求支撑基础平台平面较大,而边坡中由于基础平台面有限,使用下小上大的脚手架可以满足需要,且不需要大的基础平台。

③采用下小上大的方式使脚手架的重心提高落在稳定岩体内,使脚手架的整体比较稳定,防止重心偏低使脚手架外倾滑移失稳;

④相对于建筑中使用的直立、上下等大的脚手架,高边坡中使用的脚手架平均单根钢管长度相对要小,搬运、搭设都有利,且钢管材料用量少。

3、脚手架的结构设计

(1)设计原则

依据边坡坡面形状、受力情况、安全原则设计。

(2)结构设计

脚手架平台上要承受重力、垂直力、钻孔时的后坐力和水平推力等作用。

4、脚手架搭设方案

为适应边坡施工的特点,脚手架搭设方案如下。

4.1脚手架按坡面斜度倾斜搭设。这样,脚手架的重心全部都落在坡面上,不会有向外倾覆的可能。该脚手架随坡面倾斜后,在坡面上增加的立杆支座处,应将坡面做成平面台阶,要求立杆基础稳定,防止立杆向外滑移,小横杆应与坡面杆连接并与坡面顶牢。立杆基础边应设置排水沟,不得有积水。架体立杆底部应采取防止向外滑移的措施。

4.2为保证倾斜的架体稳定,在坡面上设刚性连接,将架体内立杆与坡面拉接在一起。

4.3为适应钻孔机械的水平推力,脚手架外杆接头方式改为搭接。为保证连接的可靠性,两根立杆搭接长度不小于0.8m,不少于三个扣件锁死。

4.4根据钻孔作业机械移动频繁,作业时间短的特点,采用与架体倾斜一致的爬梯。爬梯设于外架上,由短钢管(2m)与立杆用锁扣连接构成。

图1脚手架搭设大样图

4.5补充说明脚手架工作量

边坡全长约370米,边坡高8~30米,坡度约35° ~60°。

4.6补充完善脚手架上安全施工措施

(1) 脚手架上设施工人员上下爬梯。爬梯设于脚手架外排架,沿外架斜向

从地面设至架顶工作平台。爬梯沿脚手架长度方向每隔

60m 设置一道。爬梯由 长2m 钢管以十字扣与脚手架竖杆相接,横管竖向间距 0.6m 。

(2) 脚手架内架与坡面连墙件连接,采用 ①25钢筋锚钉,锚进坡面大于 0.5

米,用双扣件连接,两步两跨布置。

(3)

铺设操作层平台前,大横杆上的小横杆应加密至间距为

0.5米,在大横 杆的正中间分别增加两根斜撑,与内外立杆用扣件连接。

(4) 该脚手架仅作边坡坡面支护施工用,不得用作大面积边坡土方施工。 清理

边坡上突出的块石和整修边坡时,应从上而下顺序进行,坡面上的松动土、 石块必须及时清除。严禁在危石下方作业和存放机具。

(5) 脚手架顶部在距边坡 2m 之外,横向间距w 7.5m ,打入地锚,采用(6 X

19+1)直径》①15.5的光面钢丝绳拉住脚手架的主节点。

(6) 靠边坡的2排立杆在下部离地12米范围内,在立杆搭接处的下端增加

一个扣件托住上一根立杆。架体外侧连续设置纵向垂直剪刀撑,另在不大于

4 跨(不大于10米)增加连续设置横向垂直剪刀撑。

4.7 “三宝”“四口”安全保护措施:

(1) 安全帽必须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脚手架剖面图

脚手架立面图 爬梯

小橫杆

脚蹭 丿卜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